生态涵养发展区

2024-05-17

生态涵养发展区(通用9篇)

生态涵养发展区 篇1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 丰都在内的渝东北片区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是库区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一个新的定位和发展任务。笔者结合调研, 对丰都推进生态涵养发展的路径选择有一些简单思考。

1 丰都生态涵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整体生态涵养服务功能较弱

丰都地处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 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 在生态建设方面任务很重, 问题也较为突出:一是森林覆盖率较低。2013年丰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43.9%, 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 更是大大低于库区48.2%的森林覆盖率。二是生态修复与改造任务艰巨。长江消落区的生态治理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水位涨落极易诱发多种地质灾害。三是水源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污水排放量超标的问题仍较突出, 一些乡镇尚未修建污水处理厂, 污水随意排放现象严重。

1.2 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支撑不够

一是绿色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主要存在种植业的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严重, 养殖业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带来的粪便污染问题严峻, 农业的旅游服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观光农业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等问题。二是生态工业发展进程缓慢, 在招商引资方面缺乏甄别, 存在“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心理, 引进企业存在一定盲目性;同时, 工业转型相对滞后, 工业增长仍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数量扩张和低成本要素支撑, 低碳环保的生态友好型工业占比较低。三是旅游业整体优势发挥不够, 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要素缺乏统筹规划、景区开发与文化的融合度有待提升和旅游的产业化程度不高, 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带动作用等方面。

1.3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一是县域内的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偏低, 承载能力较弱, 特别是山区路网还不够完善, 导致拥有旅游资源的乡镇开发严重滞后。二是旅游、工业园区等支撑产业发展特别是支撑生态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三是城镇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不利于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四是在基本医疗、基础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4 促进涵养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是生态补偿机制滞后, 现有的补偿方法、范围、强度尚不能适应新要求;二是污染治理机制不完善, 主要依靠政府和“谁污染、谁治理”的治理方式的缺点更加突出;三是环境监管机制存在漏洞和缺失;四是生态修复机制的构建上还需要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2 丰都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路径探索

2.1 路径一:深化水源保护和生态屏障建设

1) 持续开展造林绿化行动, 加强重点区域的绿化。对城市的绿化可以以建设生态文化公园为抓手, 打造园林城市;对沿江库周和沿高速路的绿化, 可以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 适地适树的发展经果林, 彰显生态经济效益, 激发老百姓的积极性;对山区宜林的荒山绿化要创新造林机制, 以专业化、公司化、社会化运作的方式确保山区“增绿补绿”。

2) 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加快城镇垃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库区水环境治理和消落区管理, 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实施重点河道生态整治, 通过与河道治理同步实施生态修复, 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3) 创新解决环保突出问题。例如, 肉牛规模养殖场牛粪污染问题:一方面, 探索庭院牧场的新型养殖模式, 解决超环境容量的养殖场粪污问题;另一方面, 延伸产业链, 发展牛粪种养殖业, 利用牛粪“巧做文章”。通过发展牛粪加工厂、牧草种植、蚯蚓养殖、食用菌种植等, 来实现肉牛养殖的循环发展。

4) 提高生态涵养保障能力。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促进库区水源保护;完善投入机制和深化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丰都的生态服务功能。

2.2 路径二:着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1) 优化一产, 突出绿色精品农业发展。

首先, 要改变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 摒弃对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分依赖,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其次, 做好产区规划实现特色发展。北岸应该以红心柚、榨菜、花椒和水产养殖为主体, 打造精品农业基地;沿江可以发展花果产业带;南岸可以发展烤烟、栗子大米、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城郊可以建立果园、菜园、渔业垂钓等观光农业园;高山地区建立反季节蔬菜基地, 因地制宜, 实现特色发展。最后, 应建立农企联动机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 构建“产加销”一条龙, 带动农业更好发展。

2) 提升二产, 发展低碳环保特色工业。

首先, 要优化园区规划布局。要围绕生态涵养发展的要求, 对园区进行新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划分。例如水天坪工业园应该由原来的机械制造、船舶等主导产业向光电、生物制药、软件、创意、楼宇工业等调整;玉溪工业物流园应该依托其地理优势重点发展船舶制造、货运物流产业;湛普建材工业园应重点发展水泥、石材、陶瓷等, 各有侧重, 做到集约集群发展。其次, 要立足生态优选项目。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要立足生态环保、低碳节能优选产业项目, 决不能饥不择食、竭泽而渔。最后, 要着眼优势发展特色。丰都属于农产品主产区, 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应该重点发展果品、绿色有机蔬菜和畜禽产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

3) 发展三产, 壮大民俗休闲旅游业。

一要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可以在空间布局上, 对山河路景进行统一规划, 打造“一线两圈四区”的格局:一线——鬼城名山—丰都县城—雪玉洞—澜天湖精品旅游线路;两圈——北岸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圈和南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圈;四区——名山鬼城民俗文化旅游区、澜天湖生态度假旅游区、龙河峡谷—雪玉洞休闲体验旅游区和太平坝田园风光乡村旅游区, 通过优化布局、打造精品。

二要加快旅游重大项目建设。一是高品质的打造澜天湖旅游度假区;二是加快推进厢坝旅游度假镇的建设, 完善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三是推进南天湖镇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 大力开发吃、住、游、购、娱等配套功能, 助推澜天湖景区的发展;四是推进名山景区的提档升级, 强化“唯善呈和、行善积德”的“善”文化, 进一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 着力打造上善古城。

三要强化旅游发展综合配套,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要树立产业融合意识, 深入挖掘多元文化资源, 加强旅游商品的文化包装, 加大特色旅游商品和特色文化餐饮项目的开发力度。应该多研发具有丰都特色的小工艺品, 还可打造主题餐厅, 主题酒店, 开展生动有趣、质量较高的参与性项目, 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2.3 路径三: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 要构建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 特别要加快农村交通发展和道路升级改造, 加强山区环线路网建设, 特别是连接景区、新城与重点镇的交通环线, 通过改善山区骨干交通网络, 形成山区资源组合优势, 提高景区之间关联性。

第二, 要尽快完善县城功能要件。应启动实施城市商圈、三甲医院、市民休闲广场、文化艺术中心、城市公园等项目, 大力推进市政及公共公益设施的建设, 例如停车位的配置、垃圾污水的处理等, 以此提升县城发展品质, 为城市功能的良好发挥提供保障。

第三, 要推进特色镇建设, 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完善乡镇, 特别是特色旅游镇的建设规划, 推进乡镇路网、供排水设施、卫生院、小学等工程建设, 提高乡镇人口和产业集聚承载功能, 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山区小城镇。

2.4 路径四:强化涵养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调节为辅助的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可以考虑建立生态专项基金, 加大对生态保护行为的鼓励力度和补贴力度, 向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使自身利益受损的人或者企业进行资金补偿, 提高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二是落实环境监管机制。要完善监管制度, 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的排放, 提升执法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 加强源头预防、过程监管和后果治理。同时, 要强化社会监督, 建立环境监督的社会体系, 调动全社会来关注和监督环境问题。

三是完善污染治理机制。要加强污染源的排查, 对各方面的污染做到心中有数;在查清污染源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科学的编制污染控制规划;然后通过构建“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和创新污染源治理模式, 使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四是健全生态修复机制。要按照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要求, 突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功能, 用制度保障生态修复工程的可持续开展。要注意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和外在的人工修复相结合, 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对一些生态破坏严重, 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进行保护和修复。

生态涵养发展区 篇2

加强涵养区农村生态保护确保南水北调源头水质

河南省西峡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为保护源头水质,西陕县在农村生态保护,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从多个方面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 者:朱玮钰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环保局,47455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1)分类号:X32关键词:农村 生态保护 南水北调 水质

中央财政六举措涵养农林生态 篇3

一是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12.3亿亩禁牧草原实施禁牧补助,对26亿亩草畜平衡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1.2亿亩人工草场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对284万户牧民给予牧民生产资料补贴,并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地区给予奖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持续下降,有效遏制了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显著带动了牧民增收,促进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

二是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力度。将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从每年每亩10元提高到15元,纳入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达到13.9亿亩。2013年,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49亿元,比上年增长36.7%。

三是支持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在内蒙古、西藏等7省(区),支持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工作。中央财政拨付试点补助资金3亿元,主要用于封禁保护区管护设施建设、巡护设施设备购置以及沙缘地带流动沙丘固沙压沙等。

四是继续支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拨付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财政资金404亿元,继续推进两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并适当提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和补植补造项目补助标准。

五是加大林业保护补贴力度。支持增强重要湿地及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安排林业补贴资金,促进提高造林绿化、林木良种培育和森林抚育积极性;实施林业贷款贴息政策,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支持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经营科技含量。2013年共安排上述资金113亿元。

六是支持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安排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资金13亿元,支持20个省(区、市)279个县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安排中央分成水资源费8.65亿元,支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的法治保障 篇4

一、加快保障生态涵养发展的地方性立法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法治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良好的法律。”要加强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法治保障,首要的问题就是为其量身定制“良好的法律”,用法律制度保障“涵养”和“发展”并行不悖,相互促进。

(一)修订地方性法规规章,完善细化保障生态涵养发展的法律制度

充分用好宪法和立法法赋予地方的立法权,在严格遵循法律保留原则,确保相应法律的立法精神、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实施,以及重庆对各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目标和定位,抓紧修改矿产资源、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方面法律的实施办法或实施条例,使国家法律确立相关的原则和制度细化为更适合生态涵养发展要求、更有利于执行的制度设计。同时,在法律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未能涵盖的部分,应加强相应的地方法规制度创新:对已有而且管用的法律制度,细化操作办法或操作流程;对已有而过时的制度,在不违背立法精神和原则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修改调整;对没有而当前迫切需要的法律制度加紧设计,适时推出。从而用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制度体系,保障重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以及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

(二)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抓紧制定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条例

首先,条例要坚持生态涵养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生态法制统一原则。在国家生态环境立法精神和原则的大前提下,发挥重庆地方立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制定地方综合性立法。(2)因地制宜原则。要充分考虑重庆的市情,以及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区情”,根据其环境资源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3)利益平衡原则。让“面上保护”的地区因为“保护”得力,能及时获得相应的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让当地群众从“保护”中获得发展的机遇和实惠;让“点上开发”的地区,在加强生态涵养中加快发展的同时,为“面上保护”的地区提供制度化、长效化的支持,以调动各地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条例要建立促进生态涵养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生态保护责任制度。具体包括各级政府在生态涵养发展中的生态保护、生态监管等主要职能职责;各类市场主体在生态涵养发展中必须承担的生态保护责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生态涵养发展中的生态权利和义务。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对造成生态损害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依法追究行政、刑事责任的同时,完善生态公益诉讼制度,依法追究生态民事责任。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对肩负生态保护责任的公职人员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人员,因失职、渎职造成严重生态损害的,实行终身法纪责任追究。自然资源产权和管理制度。要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归属并依法登记,明确将生态权益作为其林权等自然资源重要的物权类别之一,并可通过一定方式与受益地区进行“交易”,从而有利于权利人从法律上维护自然资源的生态权益。生态保护基金制度。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基金等办法广泛募集资金,对生态保护有功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一定程序给予奖励或补助;同时,各级政府、生态受益地区,要依照一定标准和程序,对生态保护地区给予建设性补偿。

(三)推进区县地方其他规范性文件建设保障生态涵养发展

各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可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限,抓紧制定其他地方规范性文件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保障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所确立的适合生态涵养发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本行政区域得以有效执行。

二、推进保障生态涵养发展的行政执法改革

“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保证生态涵养发展的“良法”,但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实施,法律需要实现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而法律的实施包括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全社会公民遵守法律。因此,结合重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实施,以及当前生态环保执法的现状,积极稳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是保障生态涵养发展的法治举措。

(一)整合资源推进生态环保综合执法

针对现行生态环保的行政执法,涉及的法律和部门众多,执法力量分散,导致责权不明、多头执法、执法效力不高等问题,或以环保执法等机构为牵头单位,在保持执法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执法的机制,协调集中环保、农、林、水和国土等部门的执法力量,统一对外执法;或者从各区县实际情况出发,将现有的职能相近或相关的执法力量进行适当整合,并依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以及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等行政法规的规定,报请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若干诸如环境综合执法局等机构,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力量独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执法。

(二)健全保证生态涵养发展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

渝东北地区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强化生态涵养执法,是实现在加强生态涵养中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要强化生态涵养执法,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生态环保执法责任体系,以确保执法机构、执法人员严格依法执法,不断提高执法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渝东北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推行执法主体责任清单制度。可结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让每一个执法机构的执法权限、执法范围、执法程序和执法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公诸于众,并明确相应执法人员的责任,在确保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同时,让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树立“守土有责”的意识,以保障执法目标最大限度符合生态涵养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是推行执法综合考评制度。结合生态涵养发展目标,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建立符合生态涵养发展的综合执法考评体系,具体可包括:执法技术指标体系,其中涵盖受理执法举报指标、执法个案指标、程序控制指标、案卷管理指标;执法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人大政协委员的评价、社会媒体评价、执法对象评价,以及公众代表评价指标;反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执法违法个案、社会负面评价指标;违法状态纠正指标,包括违法行为的处罚效果、监督违法状态的修复等指标。从而构建起全方位、多角度的执法综合考评制度,以为在加强生态涵养中实现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

三是推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执法结构及其人员的不依法执法,执法过程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妨碍生态涵养发展的行为,要依法启动问责程序,追究相关机构及其人员的法纪责任;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规范保证生态涵养发展的行政执法

一是强化执法人员生态涵养发展知识培训。生态涵养发展,其中蕴含丰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执法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执法水平,合法、合理、公正地行使执法权,而且要科学执法,保障每一次执法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做到依据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对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后果进行分析认定。因此,就必须加大对执法人员进行生态环境知识培训,使执法人员不仅懂得法律知识,而且具有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

二是要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行政程序的基本功能在于扩大公民行使参政权的途径,监督行政主体公平实施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益等。因此,行政执法机关一方面要重视生态环境执法的行政程序建设,既要加大对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的执法力度,又要注意克服生态环境执法中的随意性,尽量避免出现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既要依法维护社会的生态秩序,又要重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程序性权益,做到依法持证上岗,实行严格的告知制度,保障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权,依法采集证据,切实做到依程序执法。

(四)完善行政委托执法的体制机制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地区“点上保护,面上开发”,广大农村地区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保行政执法,是保障实现生态涵养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但从整体上看,渝东北各区县执法力量有限,很难真正实现向基层倾斜。而另一方面,各乡镇(街道)有相对充裕的人员,可以经过严格培训后参与执法,但由于相关的许多法律没有将乡镇(街道)作为执法主体,导致其执法权限、依据不足。有必要加大行政委托执法的力度,赋予乡镇(街道)更大执法的权限,以有效解决现实中“管得着,看不见”、而“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扩大生态环保方面委托执法权限。针对当前乡镇(街道)委托执法中存在的权限过窄、手段单一,导致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各区县执法主体可进一步扩大委托执法权限,以便乡镇(街道)更好实施现场监管,就近就地执法取证,纠正违法行为,以确保发展不走样,符合生态涵养要求。

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委托执法装备设施。针对当前乡镇(街道)委托执法中存在的执法装备配备不全、执法财力保障不够等问题,各区县政府及执法单位应多渠道筹措资金,帮助其解决其执法装备设施落后、经费短缺的问题,以确保其能及时随时开展执法监督。

三是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委托执法体制机制。乡镇(街道)可整合现有资源,组建综合执法队,集中力量开展生态环保的综合性执法。为了保障乡镇(街道)能高效开展委托执法,区县与乡镇(街道)之间可建立联动执法的机制。即凡是在委托执法权限范围的事项,主要依靠乡镇(街道)的力量进行执法,但必须建立执法备案制度,以接受区县执法单位的有效监督;凡是重大执法事项或不在委托范围的实现,以区县执法单位为主,乡镇(街道)予以配合。

四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执法队伍建设。针对当前乡镇(街道)执法人员培训不够、执法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严格执行执法人员资格制度的基础上,各区县应道建立定期执法培训和执法考核的机制,以确保执法人员在学习和执法实践中不断提升执法水平。

五是进一步建立乡镇(街道)委托执法考核机制。各区县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委托执法考核办法,从执法人员、执法过程、执法效果,以及执法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专项奖惩,以发挥委托执法在推进生态涵养发展中的保障作用。

三、健全促进生态涵养发展的司法保障机制

加强生态涵养发展的法治保障,除了需要完善相应立法,加强制度设计,健全规范行政执法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司法手段和司法救济的作用。因为每一个公正的行政、民事和刑事司法判决,就预示国家法律对包括政府在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是否符合生态涵养发展要求的评价,客观上就起到了对不法行为的惩戒作用,对未来社会组织成员行为起到警示作用,最终有利于构建起促进生态涵养发展的法治氛围。为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符合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要求的司法保障体制机制。

(一)整合资源,建立渝东北地区生态环保审判庭

可以万州现有的环境法庭为基础组建生态环保审判庭,适当充实人员,专司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一审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行政、民事和刑事案件审理,在重庆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专门生态环保审判庭。生态环保审判庭是与刑事、民事、行政等专门审判庭相并列的内设机构,承担渝东北辖区内水土、山林、保护的排污侵权、损害赔偿、环保公益诉讼等涉及环保的一、二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判决生效后的相关执行工作,以及法制宣传、提出环保整改司法建议等职能。通过审判资源的整合优化和体制创新,确保渝东北地区生态环保案件审判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扩大司法服务的功能,有助于正确界定在环境违法事件上的罪与非罪问题,区分民事与刑事的界限,也可以保证行政诉讼案件的准确审理与执行,加大执法的力度。

(二)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虽然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对公益环境诉讼的原告、案件受理范围等方面上尚无具体明确的规定,致使司法实践难以操作,常常陷入困境之中。因此,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由重庆市高级法院、高检院联合发布司法指导性意见,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及其管辖,探索建立以检察院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由检察院代表环境公害的受害者提起诉讼,从而解决环境污染损害的对象众多且不特定、受害者举证困难、损害损失难以计算等不利于提起诉讼的现实难题。

(三)推行三方环境损害司法评估及生态修复刑罚执行制度

由于生态环境损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导致损失计算难以量化。建议在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鼓励有技术和人才储备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立若干生态环境损害评价机构,作为第三方对生态环境损害作出相对中立的评价,并以此作为环境损害诉讼的重要证据,从而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诉讼中举证难的问题。

对破坏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等生态环境型犯罪,在依法判处被告人相应刑罚的同时,可并处或单处其承担恢复林木植被、鱼类资源的义务,并将资源恢复情况作为考察刑罚执行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全员参与生态涵养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推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实现生态涵养发展,就如同水中捞月,雾里看花。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必须学习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动全社会成员参与生态涵养发展积极性。不少国家的经验表明,运用法治方式和手段建立全员参与的机制,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做法。有鉴于此,渝东北地区要加强生态涵养建设,有必要通过加快立法,建立全员参与生态涵养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一是依法建立生态涵养发展全员教育机制。针对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较低、环境道德意识模糊、生态涵养发展观念淡漠的现实状况,通过地方性立法,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涵养发展的知识,作为大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知晓涵养发展的道理;党校、行政学院开展的党员干部培训,必须安排生态涵养发展方面的专题讲座;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依法建立定期学习生态文明和生态涵养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传统和现代媒体,有义务开设专栏,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涵养发展方面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鼓励广大志愿者,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涵养发展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此,不断凝聚全社会生态涵养发展的共识。

二是依法建立生态涵养发展全员参与机制。要实施生态涵养发展目标,必须确保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行为符合生态涵养要求,而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和间接参与,又是确保它们行为不出现较大偏差的重要一环。因此,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生态涵养发展的长效机制,非常必要。具体而言,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建立完善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机制,让政府决策之间能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执行之中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执行结束能及时听取群众意见的反馈。同时,对完善群众对社会主体的行为参与机制,完善群众参与流程,以确保社会主体行为符合生态涵养发展要求。

三是依法建立生态涵养发展全员监督机制。要健全人大代表定期联系选民的机制,完善政协委员定期联系不同界别的机制,支持和鼓励他们代表群众通过提案、议案方式,对政府、社会主体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发展不偏离生态涵养的方向;要支持和鼓励群众借助传统和新兴媒体,依法对不符合生态涵养发展的行为,进行广泛揭露,从而形成支持生态涵养发展的社会氛围。

摘要: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需要通过加强地方性立法、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保障体制、健全全员参与的法律机制等措施,强化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法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杨庆育.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践和政策因应:重庆样本[J].改革,2011,(3).

[4]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委发[2013]14号)[Z].2013-09-14.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生态涵养发展区 篇5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期,也可以说是早期科技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的关键期。为此,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于2010年联手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协,创办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探索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学生的个性潜质也是多样化的。三十五中整合社会资源开发多元课程方案,继而推行“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丰富教育生态涵养,构建个别化的教育体系,帮助每个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思考:多样化发展的出路

2009年9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三十五中调研,在与老师座谈时抛出“钱学森之问”,提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深层次问题——杰出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成效,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校如何奠基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兼顾教育的人文性与社会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在思考中寻找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

我们知道,高中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对创新型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当前高中教育存在着一味围绕高考“画圆”的倾向,把人的成长窄化到了片面追逐分数之中,把学校的发展局限在了大学预科教育之列,是补短教育而非扬长教育,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当然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其目的就在于改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对于一所高中而言,关键在于建设多元的课程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适合他成长的教育模式。

基于上述思考,我校找到了发展之路:“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回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整合各界资源创设兼具多元性、选择性、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通过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地、个性地发展,以己之长服务社会。

行动:科教联手培养创新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分析钱学森、杨福家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我们认识到,高中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科学、喜欢科学、研究科学呢?学校要提供丰富的科技资源,创设科学研究的舞台。

高中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是缺乏丰富优质的师资和资源,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借船出海”——与拥有强大科技资源优势的中科院京区科协联手,签署“科技创新英才培养合作战略协议”,自2010年9月起每年招收两个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班。由此,教育界与科技界联手,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设计科技特色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引领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拓展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锻炼创新能力。

特色课程是特殊人才培养的基础。秉承科技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统一、宽厚基础与个性发展并重、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的原则,我校为科技班设计了五大课程。其中,中科院课程是我校与中科院联手为科技班定制的。

在基础课程单元,高一每周半天请科学家为学生讲解科技前沿和热点,帮助学生开拓科学视野、启发科学兴趣、推开科学之门。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单元,学生走进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实践,寒暑假参与国内外科学考察活动,学习科研方法、体验科研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课题研究单元,由中科院实验室提供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在中科院导师和学校博士创新工作室的老师 “双导师”指导下完成一项课题研究。学生要自主选报课题、通过专家面试、设计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过程并撰写科研论文。学校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汇报会和结题答辩会,邀请专家团队点评指导。中科院专家们表示,通过做课题,学生不仅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提升了科学素质、锻炼了科学能力,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教材中心原主任朱慕菊指出,三十五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实现了三大创新——制度创新、课程设计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确,科技班的教与学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教师队伍发生变化,一线科学家指引学生走上科学路;学习空间发生变化,学生走进大自然、实验室、工厂车间,在实践中完成知识构建;教与学方式发生变化,问题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最大的变化是学生成长,他们提升了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能力,不少人确立科学志向。科技班学生在北京市和全国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夺得一、二等奖,刘梦瑶同学荣获第十三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一等奖、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015年我校高中部搬迁新址,借机与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机构合作建设了9个高端科学探究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信息化生命科学实验室、大数据与科学计算实验室、天文大数据实验室、纳米与化学可视化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航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风洞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配备博士教师担任首席研究员,与相关专家研发配套课程。这样,学生进行科研更方便、快速。目前实验室课程已向科技班和国际部的学生开放,80多个课题正在进行中,学生每周至少4节课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

为了让更多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能够享受到这些优质的资源,我们计划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线上课程,让全国的学生和老师能够线上学习、线下预约,并通过冬令营、夏令营等形式带到实验室实地实验。

拓展:构建个别化教育体系

近年来,学校逐步设计开发了分类分层的国家基础课程、丰富多元的综合类课程以及个性定制的专修类课程。在科技班之外,我们继续针对性地有为其他潜能和兴趣的学生定制培养方案:开展“六年一贯制”课改项目,尝试打通初高中六年课程,打破学段与学科边界,加以整合优化,力求减负增效,整合资源提供全面教育,培养具有伟大责任心和伟大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与美国高中合作建设“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进行中美课程融合与学分互认,以“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成立艺术学部,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创设针对性的教育环境……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我校实行“学部制”改革:2014年9月成立科技学部、“六年一贯制”学部、艺术学部、志成学部,实施分类教育。配套推行走班制、学分制、学长制和导师制,这“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目的就在于构建个别化教育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和最个性的支持。

学分制和走班制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课程,组合成专属课表,实现不同学习进度,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了加强指导的针对性,每位任课教师都担任几个学生的导师,负责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经选拔可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工作,以自身经验帮助学弟学妹适应高中生活、指引发展道路。

鲁迅曾经说过,未来天才之前,须有培养天才的土壤。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潜能。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选择需要,构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体系,丰富教育生态涵养,做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生态涵养发展区 篇6

1 发展概况

近5年来, 云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柑橘产业作为云阳农业的两大主导产业 (牛羊、柑橘) 之一, 不提新口号、只吹冲锋号。在2009年召开全县柑橘产业发展大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柑橘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云阳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后, 各级各部门紧紧抓住绿化长江柑橘带建设、中央现代农业柑橘专项扶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有利时机, 充分发挥气候、地理等生态条件优势, 掀起了云阳县柑橘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高潮, 仅2011—2012年, 云阳县新建优质晚熟柑橘0.8万hm2, 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柑橘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13年底, 全县柑橘产业涉及25个乡镇 (街道) 、183个行政村、1588个社, 柑橘种植面积达到2.0万hm2, 其中:以纽荷尔脐橙为主的中熟柑橘0.67万hm2, 以云阳红橙和伦晚脐橙等8个品种为主的优质晚熟柑橘1.33万hm2;2013年柑橘产量15万t。预计2017年柑橘产量将达30万t以上。柑橘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构成了库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云阳是《重庆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重庆市柑橘产业5个核心区县之一, 是重庆市晚熟柑橘规模最大的县。

2 云阳柑橘产业发展与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

按照现代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建设产业带、形成大产区的基本要求, 云阳2.0万hm2柑橘产业主要分布在一江四河海拔400 m以下地区, 通过量质并举抓发展, 促进柑橘产业向现代农业、生态经济转变, 促进生态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成全市最大的晚熟柑橘生产县。因此柑橘产业符合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要求, 肩负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提供生态产品, 发展生态经济, 保护库区青山绿水, 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历史责任。

3 云阳柑橘产业发展现行支持渠道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绿化长江柑橘带建设、中央现代农业、特色效益农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移民后续产业等项目支持, 新建柑橘标准果园1.33万hm2, 其中改造老果园0.20万hm2。通过柑橘苗木定植、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冷链商品化处理配套和柑橘幼树统一管护措施的落实, 改善了柑橘品种结构, 做大了产业规模。

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 事关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库区三峡库区生态保护的国家战略的实现, 必须解决好柑橘产业发展中目前还存在的以下问题: (1) 由于山地立地条件较差, 柑橘园区水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机械化程度低, 影响种植管护质量, 增加生产成本, 降低产业效益。 (2) 由于晚熟柑橘对产后贮运条件有专业要求, 现有冷链设施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产区要求, 晚熟柑橘必备的冷链物流及商品化处理配套还存在较大差距。 (3) 由于气候环境条件变化, 作为柑橘大产区的病害防控工作任重道远。 (4) 保险配套滞后, 柑橘产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弱。 (5) 主体培育薄弱, 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4 建议

4.1 坚持差异化发展, 控制合理规模

晚熟柑橘具有错季上市价格高利润空间大的特点, 但晚熟柑橘生态条件要求较高, 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也相对较高, 对贮运物流条件要求较高, 因此, 必须坚持重庆柑橘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中已明确的支持万州、云阳及以东长江沿岸海拔400 m以下地区晚熟鲜食柑橘产业带建设, 其他地区不宜盲目跟风发展。

4.2 加强产业扶持, 提高综合效益

4.2.1 改善基础条件

重点改善果园水利和交通条件, 结合现代农业的要求适时推进果园机械化, 加强对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 推进标准化果园建设。

4.2.2 抓好幼树管护

按照柑橘幼树抚育规范, 统一和提高管护资金标准。尤其是加大对以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柑橘统一管护的扶持力度。

4.2.3 强化病害防控

落实县、乡、村三级柑橘病害监测网络, 形成准确快速的危险性病害预警和群防群控系统;保障专项防治经费;加大检疫力度, 杜绝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蔓延;大力推广杀虫灯、粘虫板、捕食螨等柑橘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确保柑橘产业安全和库区生态安全。

4.2.4 推动柑橘保险

降低准入门槛,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柑橘产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4.2.5 落实冷链配套

冷链系统是晚熟柑橘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加快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和产地预冷预贮库以及商品化处理线项目配套建设。

4.2.6 培育产销主体

加大生产管护、市场促销等产业多元化经营主体培育, 不断提升柑橘产销组织化程度, 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 壮大生产大户和市场经纪人队伍。

4.2.7 加大政策支持

出台优惠政策, 引导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柑橘产业聚集, 为柑橘产业的生产销售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产业机制创新。支持柑橘基地积极开拓市场, 推动生态涵养区柑橘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 帮助构建市场销售网络, 促进柑橘产业的市场功能配套。抓住生态涵养区建设机遇, 继续支持柑橘果园幼树抚育3年之后管护资金扶持, 切实解决管护资金短缺, 保护果农生产积极性, 巩固产业规模和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4.2.8 加强技术投入

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 提升柑橘产业科技水平。帮助培养专业高端人才和基层生产实用型人才;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整合资金, 保障和提升科技投入的占比;完善市、县、乡、村 (专业合作社) 技术服务体系, 配齐配强柑橘基地乡镇专职技术人员, 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技术员, 村级技术人员工资性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开展晚熟柑橘低温落果、春季返青、枯水等技术难题攻关, 推动晚熟柑橘深加工产品研发等。

4.3 科学编制规划, 管好用好资金

生态涵养区中的北京密云县医院 篇7

密云县医院在建设当中, 地处生态涵养区内, 不仅首次尝试代建制, 还以稳扎稳打的严谨态度赋予医院新的文化理念, 更在医院建筑中融入大量绿色设计理念, 作为一所县级医院, 他们是怎样利用新建工程, 成功“大变身”的呢?要从前期策划开始——

前期筹备篇

探究现存问题

始建于1955年的北京密云县医院近年来逐渐壮大, 医院原址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编制床位450张。因其为50年前的医院建筑, 基础设施存在诸多问题, 且越来越突出:

*旧院区建筑布局不合理

原密云县医院虽经多次改造、扩建, 但由于规划设计年代早、设施落后等原因, 严重存在功能布局不适应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患者床位少、患者隔离困难、易引发交叉感染等问题, 医院充分挖掘利用原有资源增加床位、扩大门诊, 在拆除中心花园后, 院区内已无可扩展空间, 远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旧院“三堵”激化矛盾

建筑结构老化, 使用面积狭小, 更没有地下空间可使用, 致使艰难运行的旧院一直面临三大“堵”:一是“堵在门口”, 由于无地下停车场, 地上停车位又非常少, 造成外部交通极其拥挤, 院前车辆排队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堵在院内”, 门诊大厅拥堵源自患者量大, 而门诊空间却十分有限, 同时楼宇缺少自动化等现代化系统为抓药取药带来不便, 造成排队长、等待时间长;三是“病房堵”, 450张床位根本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后将3人间改为4人间, 但仍有患者入院后无法住院, 家属的增多、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休息与恢复, 激化医患矛盾。

*原有建筑建设标准较低

由于历史原因, 旧院区建筑建设标准较低, 在诸如装修、机电设备设置标准上, 都难以满足当今时代广大患者的要求。因此密云县卫生局、县医院根据目前使用情况, 提出了迁址新建密云县医院的设想, 以扩大医院规模。

确立建设目标

*设计思想

新工程的设计以《综合医院建筑标准》为依据, 糅和国内外医疗建筑先进技术及管理趋向, 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 做到功能适用、流程科学、安全卫生、节约用地、布局合理, 同时, 考虑业务用房的整体规划, 使之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 以适应新的卫生建筑发展周期。

*规划原则

在北京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 密云县医院更是被县政府列为民生重点工程, 计划建设一所能与密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够承担区域医疗中心的医院, 改善和提高密云县的医疗卫生水平, 以密云县为中心辐射周边河北省部分地区, 满足人们对医疗保健方面的迫切需求。

*建设规划

结合北京市及密云县统一规划,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 工程设计为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建筑群。建设工程含多个子项, 除保留用地内一栋建筑之外, 其余建筑全部为新建。新建工程包括医疗综合楼、传染楼、教学科研楼、高压氧舱等;保留建筑为体检办公楼;同时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站、液氧站等新建建筑。医院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38672m2, 其中改造面积4300m2, 新建建筑面积134372m2。内部功能包括门诊各科室、急诊、医技 (放射、超声、功能检查、内镜、透析、检验中心、病理、康复等) 、手术部、ICU、CCU、病房、体检、教室、实验室、办公、营养厨房等。

*建设模式

由于此项目事关民生, 即为公共医疗建设, 并且在北京市所有郊区县中也属于大型项目, 在密云县内是最大的医疗建设项目。所以不论在投资还是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重视, 密云县政府对此项目也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与支持, 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实施工程项目代建制。

密云县医院50年之间未进行过大的改动工程, 缺乏医疗方面的建设经验, 而“代建制”不但增加了工程建设方面的力量, 也极大地提高了建设进度, 代建方非常尊重甲方医院的需求, 由设计方整体设计, 代建方行使决策, 施工方以图纸为准, 以医院需求为“横梁”, 打造了县级医院的建设平台, 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建设。

建筑设计篇

密云县医院作为完全新建的大型医疗机构, 地处北京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内, 因此设计中以更加先进、更加全面、更加高标准的定位, 力争创造一个可极大满足县级地区患者使用需求的医疗场所。

优选建设用地

选址初期, 医院对县区周边所有未建设的大小地块逐一考察, 综合分析各地块的优劣势, 最终出于对医院交通便利性的考虑, 从5处地块中选择了现今占地面积为112114.79m2的新址。新址位于密云县中心区的东侧, 长城环岛的东南角, 处在县城与农村之间, 相对距离较近, 可以吸收密云县城及周边河北地区的患者, 方便就医;施工方面, 用地多为单位办公用地, 民宅较少, 利于拆迁协调, 可保证建设工期;用地规划方面, 东西长约370m, 南北宽约310m, 整体较为方正, 只有西北一处用房无变动, 因此呈刀把形状, 目前该楼为县大部分医疗卫生行政单位办公使用, 其他均为医院用地;改建工程方面, 用地内原有的几个单位, 除宾阳建筑公司办公楼未拆除做改建、密云县总工会未搬迁, 其余全部拆除, 全部新建, 新建与改造项目同时进行。

追求简约风格

密云县医院按照国家规定流程进行招投标, 当时有五六家设计单位进行竞标。最终中标方案为目前外观方正、无任何弧形、简约大气的造型, 此方案与医院管理理念不谋而合, 标新立异的建筑形象虽然现代时尚, 但是从县级医院的角度出发, 过于奇特的造型反而会使郊区县的患者无从适应, 与医院产生距离感, 影响患者就医。因此, 院方倾向于现在采用的立体感较强, 辨识度高, 并与周边建筑、城市肌理相融合的设计风格。

在功能性上, 将医院“大综合”的医疗管理理念囊括其中, 相互之间在立体模块的契合下, 建立了深厚有机的紧密联系, 实现建筑的有效利用, 在保证正常通风采光的情况下, 提高了每平方米的使用率。

相对分散与集中的布局形式

密云县医院建设场地条件较好, 建筑的高度并未受限, 因此布局成为该医院初期的规划重点。由于新院床位数与之前相比扩大了一倍, 短期内再增加规模的可能性不大, 并考虑到当地的用地状况及运行成本要求, 最终确定采用相对分散的布局形式, 这在城市内新建医院中并不多见, 而北面用地则作为解决医院未来发展的预留地。

为节约用地, 预留发展空间, 同时满足医疗建筑各功能联系紧密的要求, 将主体建筑采用集中式布置。门急诊、医技和住院综合在一起, 形成医疗综合楼;科研教学楼位于院区的北侧, 通过地下一层和首层的连廊与医疗综合楼联系;传染楼位于院区的东南角;锅炉房和高压氧舱位于院区的东北角;污水处理站位于院区的西南角;院区内还有两栋保留建筑物, 一栋在用地的北侧, 原密云县总工会;一栋在用地的西南角, 原宾阳建筑公司办公楼, 医院建成后将其改造为体检办公楼。

功能强大的医疗综合楼

医疗综合楼地上12层, 地下2层, 其中门急诊部分为4层建筑, 医技部分为5层, 两栋病房楼为12层, 北楼为外科病房楼, 南楼为内科病房楼, 设计床位数940张。各部分通过医疗主街联系在一起。数个天井穿插于建筑中间, 解决了大体量建筑体型的采光与通风问题。

*一层:门诊及医技科室

从医疗综合楼一层中部进入门诊大厅后, 设有问询接待、挂号收费及门诊药房等功能用房。门诊大厅为4层挑高空间, 宽敞明亮。在门诊大厅内部设有6部自动扶梯及4部病床电梯, 方便患者快速疏散。所有诊区沿门诊主街展开, 候诊区空间较大, 且均为尽端式, 避免人流的穿越, 以创造良好安静的诊疗环境, 诊区之间设置医务人员休息区。

标准诊区共有14个, 二层设有门诊治疗室。门诊大厅东西两侧为儿科及急诊科。位于门诊大厅东侧的急诊部设置较大的急救大厅及抢救室, 以应付大规模突发紧急事件, 配套设置急诊监护室、急诊手术室及急诊留观病房。

儿科位于门诊大厅的西侧, 按照感染隔离的要求设置一般诊区与隔离诊区, 同时配套设置儿童输液室及儿童活动区。

放射科设置在一层, 位于门急诊与病房之间, 方便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使用。设置X光、CT、胃肠造影, 钼靶及MRI, 并采用双通道的布局形式, 患者与医护人员分区, 提升诊疗环境及工作效率。

考虑到康复患者的行动特点, 康复科位于一层中部, 方便非住院患者使用。设置了运动疗法室 (PT) 及作业疗法室 (OT) 、理疗室、水疗室等, 配套设施完整, 可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透析室在一层西侧, 共有40张透析床位, 设有透析大厅及隔离透析室。透析大厅邻庭院设置, 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与采光。

*二层:诊区及病区

检验科位于二层中部, 分为检验中心与门急诊化验室两部分。门急诊化验室主要承担门急诊的采血、尿便标本的采集与一般检验任务。检验中心东、西、北三侧均有外窗, 方便通风与采光, 工作环境较好。

功能检查科设置在二层东部, 与住院部联系也较为紧密, 以方便住院患者使用。采用组团式布局形式, 分成超声检查与其他检查两个组团, 并设置二级候诊模式。

内镜室位于二层西部, 设置胃镜、肠镜、气管镜。等候区宽敞明亮, 并具备独立的消毒区, 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镜区域。

门诊手术室位于二层西部, 共设3间手术室, 按双通道形式布局, 可以施行一般的门诊小手术, 提高就医效率, 减少手术风险。

*三层:病区及医技科室

产房设于裙房三层东部, 与外科病房楼的产科同层, 方便产科患者的快速处置。产房内设置6床待产, 3间产房, 还设置一套隔离产房, 产房也按双通道设置, 避免交叉感染。

病理科设于三层西侧, 三面有窗, 拥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其中手术部之间通过专用的升降梯联系, 便于术中标本的快速检验。

*四层~五层:门诊与医技

手术部位于四层, 共有19间手术室, 2间导管室, 其中2间I级手术室, 其余为III级手术室, 设置净化空调系统。手术室按照多通道布局形式, 实现洁污分区。手术室辅助区设于三层, 医护人员通过淋浴更衣经专用楼梯进入手术部, 患者通过四层换床间进入手术区。污物经清洁走廊送入污梯到地下二层污物存放区。

中心供应室设于手术部东侧, 以方便为手术部提供支持。同时设置收件窗口为医院其他部门提供消毒服务。工作区采用单向流程布局, 污染→清洁→洁净分区设置。

ICU (外科监护室) 设于外科病房楼四层, 设有24张床位, 与手术室同层, 术后患者可以方便地抵达。CCU (内科监护室) 设于裙房四层, 与内科病房楼紧邻, 方便内科患者的快速转入, 缩短其交通流线, 共设置16张床位。

*六层~十一层:内外科病区

院区病房位于院区东部的两栋12层高层建筑内 (910床) 以及传染楼内 (30床) , 总床位数为940张, 共设有22个病区, 其中建筑内设有21个普通病区, 1个特需病区, 南部病房楼为内科病房, 北部病房楼为外科病房, 所有病房均为东南朝向, 病房的均好性较好。普通病区以三人间病床为主, 同时设有少量双人间、单人间及套间等病房形式, 每间病房内均设有独立的卫生间。每栋病房楼内设有5部普通病床电梯供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使用, 1部送餐梯, 1部污物电梯。

*十二层:辅助用房

南侧病房楼设特需病区, 北侧病房楼为外科病区。12层病房楼部分设置洗涤中心、太平间、污物暂存、水泵房、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

*地下一层:车库及厨房等

医疗综合楼地下为机动车库、变配电室;病房楼地下一层为冷冻机房、气体泵房、营养厨房。外科病房楼地下一层设置营养厨房, 食品原料通过车道送入厨房, 餐品用餐车通过病房楼电梯送入病房。

*地下二层:人防

医疗综合楼部分地下为人防, 人防共分为两个部分, 分别为核五级常五级战时急救医院、核六级常六级人防物资库, 其中人防物资库平时用途为机动车库, 还设有放疗科、核医学科及机动车库。

独立的传染楼

传染楼为3层建筑, 位于院区东南角, 在主导风向的侧风向, 可以减少对院区的污染。传染楼内设置门诊、医技及病房功能, 设计床位30张。

传染楼拥有门诊及医技检查功能, 将普通传染患者入口与呼吸道类患者入口独立设置, 并在东侧设置工作人员出入口, 通过更衣区进入工作区。同时设置检验、心电等相关检查用房;二层设置为普通传染病房, 设有15张病床, 患者通过外走廊进入病房, 内走廊为工作走廊;三层为专门的呼吸道病房, 自成一区, 避免与其他患者混住, 防止交叉感染, 设床位15张。

空间丰富的教学科研楼

教学科研楼位于医疗综合楼北部, 通过连廊联系, 地上8层, 地下1层。设有教室、实验室、培训室及宿舍。

地下一层为厨房, 为医院员工服务, 同时设置自行车库;首层为职工餐厅、报告厅;二层~五层为教室、实验室及教学科研办公室;六层~八层为员工宿舍。

自成一区的体检办公楼

原建筑为4层砖混结构建筑, 建筑面积4300m2, 建于2005年, 设计中将其改造为体检区及办公区, 原建筑内部分为东西两区, 并各有独立出入口, 因此在改造中利用原来分区进行设计, 三层以下东段为体检科, 西段为办公区, 四层为办公室与信息中心。由于建筑本身的条件良好, 因此内部承重墙体基本不做大的改动, 只对内装修进行翻新, 外立面按照医院整体风格进行重新设计。

体检部位于体检办公楼的一~二层, 自成一区, 并有独立的出入口。首层为公共检查区, 设置X光、CT、口腔、眼科、耳鼻喉等检查科室;二层设置了特需体检区及餐厅等区域。体检区充分考虑了体检流程及患者感受, 以一种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的体检模式。

单层的高压氧舱

高压氧舱位于外科病房楼东侧, 为单层独立建筑。锅炉房位于高压氧舱北部, 内设3台6T蒸汽锅炉以及热交换设施。

“个性”设计篇

通透明快的立面设计

医院为新建医疗建筑群, 且处于城市边缘地带, 环境较好, 因此在建筑立面设计中以简洁明快的色调为主, 不做过多的装饰, 以平实的建筑手法与建筑的体量感形成大型医疗建筑群的独特风格。

整体以暖色调为主, 并且考虑到建筑的耐久性及地域环境特点, 建筑立面材质以米黄色石材与灰白陶板为主要材料, 形成材质与色彩的对比, 大气中彰显细腻。除在门诊大厅外, 不过多采用玻璃幕墙, 以节省能源, 并使立面能够更好地体现建筑功能。

经济适用的室内装修

医院内装以经济、适用为目的, 从设备、材料选择等各方面出发, 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并实现对运营成本最大程度的节约, 不追求高档、奢华。在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的地方, 如大厅、主街等使用了石材地面、树脂板墙面、金属板吊顶等耐久性好、感官效果好的材料, 在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区域, 如工作区、诊室等以玻纤布乳胶漆墙面、矿棉板吊顶等为主。

在内装修上, 对不同功能区的材料选择进行了适当的区分, 如根据人流量, 病房主走廊选择橡胶卷材地面, 病房及诊室内选择PVC地面。门诊大厅顶部为透明玻璃, 设置了遮阳设施, 不仅节能, 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细致的绿化设计

密云县为生态涵养区, 周边环境优美, 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因此设计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重视建筑物在体量、色彩及风格等方面与环境的协调, 强调场地空间环境氛围的融合, 通过合理技术的利用, 创造优美、舒适的医疗空间, 重视医患的心理感受, 为医患提供舒适的工作和就医环境。设计中力求创造花园式的医院环境, 于建筑物周边留出了大面积绿化, 院区绿化主要分3部分——

*院前绿化广场

院前广场绿化主要有两个, 分别位于医疗综合楼的南面、东面和传染楼的西面, 由铺砌广场、园林绿化和花坛组成。绿化种植绿篱、草坪、花灌木及小乔木, 花坛种植观赏性强的花卉。在传染楼与医疗综合楼之间留出了一小块绿化用地, 作为缓冲过渡空间, 以减少传染病病原向人流比较集中的空间传播。

*休闲绿化空间

科研教学楼的南面、东面与医疗综合楼之间, 以及医疗综合楼的西侧和体检办公楼北侧形成半围合的休闲绿化空间。以“小游园”的形式进行绿化布置, 主要种植草坪、灌木、乔木或果树, 其间穿插园路, 园路旁边设座椅或藤架, 中心位置设小型休闲广场, 呈现出一种开放、层次鲜明的景观效果。

*内庭院花园

医疗综合楼的门急诊、医技部设置了内庭院花园, 庭院内种植灌木和小乔木, 将绿化引入建筑物内部, 有效地改善了室内环境, 解决了大体量建筑的单调与冷漠感。院内绿化相互呼应相互渗透, 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空间体系, 提升整个院区的环境质量, 为医护工作人员和入院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治疗环境。

建筑中穿插多个内庭院, 尽量使每个科室都能实现自然的通风采光, 达到减少医院的运营成本、节能环保的目的。

融合服务理念的公共大厅

进入门诊大厅, 圆形导医台尤为突出, 兼顾前来进行咨询的患者。台面较低, 方便与导医人员交流。正对主入口的大型电子显示屏抬头可见, 设计风格与整个大厅融为一体, 为整个大厅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 其中滚动的红色字体, 可为就医者提供导医服务。

公共大厅的地面采用米白色石材, 颜色光鲜, 并配以黑色系条纹作为装饰, 干净明亮的地面可反射室外光线, 使本已宽敞的大厅显得更加整洁。而大厅上部, 采用了镂空的空间构架, 不仅打破了传统屋顶的厚重感, 使整个大厅的内部轮廓线也非常丰富, 顶部透明玻璃窗的应用, 使自然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来, 因此整个大厅从上至下均以好的采光效果为出发点, 重点考虑了节能。

周到的标识系统

标识是医院与来院者之间的沟通媒介, 帮助来院人员在医院设施中快捷、舒适地行动。它能增添人们对医疗品质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是构成舒适空间的重要要素。

新工程的综合引导牌, 设置在大厅的墙壁上, 主要显示医院各大楼位置、科室等, 并用醒目的色系划分, 使人一眼就能看出各科室的位置。而各楼层道牌和科室牌, 则采用小标牌, 不仅显得高档, 而且实用。色系选择合理、文字配合恰当, 两者有机结合, 既采用了法律规定的安全色, 又考虑了色觉障碍者, 标识系统的设计十分到位。

内天井的大量运用

根据当地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以及未来的运行成本, 在医疗综合楼的门诊医技区内采用了大量的内天井, 而且面积较大, 以此改善通风采光环境。基于规划设计的天井数量, 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重新对方案进行了调整, 多增加了一个内天井以解决医技部分的采光通风问题。

先进的手术室

手术室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环境整洁舒适, 流程合理规范、设备先进精良, 人流、物流分区明显、便捷。

医护人员经过换鞋、更衣风淋等程序, “一尘不染”地进入手术区。患者则由专用通道, 用对接专用车进入手术室。

手术专用的器械物品, 通过自动淋洗、打包、消毒后, 经过双开门隔离消毒机, 直接进入手术室无菌敷料间, 避免了消毒后再次污染的缺陷, 降低了手术感染率。

交通流线篇

出入口及停车

密云县医院在院区南面和东面共设置了4个出入口。南侧门急诊大门为主出入口, 与阳光街相接, 所有门急诊车辆均由门急诊出入口进入, 围绕入口广场单向行驶到达建筑物的各主要出入口;传染科出入口也位于南侧, 单独设置, 减少院内的交叉感染。

住院出入口和后勤出入口位于用地的东侧, 与檀营街相接。所有住院车辆均由住院出入口进入, 围绕中心绿岛单向行驶到达住院部的主入口;后勤出入口供食堂、污物及液氧站的运输车辆使用。院内交通流线清晰简洁, 功能明确, 主要建筑物周围均设有7m宽的道路, 能满足消防扑救的要求。

为节约用地,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院内停车采用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方式。院内停车位共设660个, 其中地上停车位197个, 含4个无障碍停车位, 地下停车位463个。地上停车区分别设置于建筑物的各主要出入口附近, 供入院患者的车辆就近停放;地下停车设在医疗综合楼的地下一、二层, 共设3个车库出入口, 分别位于门急诊部的南面东西两侧与北侧住院部的北面。地下车库供医护工作人员和部分患者车辆停放。

竖向交通设计

医疗综合楼内门急诊、体检、医技、病房功能复杂, 竖向交通量较大。因此门诊大厅内设置4部病床电梯, 2部自动扶梯, 在医技部设置1部污物电梯, 在急诊部设置1部病床电梯为急诊患者使用。病房楼设置5部病床电梯供患者及医护人员使用, 设置1部送餐电梯, 1部污物电梯, 设置1部杂物梯联系手术部与病理科、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设置专用电梯。

传染楼内设置两部病床电梯供患者使用, 同时设置1部餐梯。教学科研楼内设置3部客梯, 1部货梯, 1部送餐电梯。

双主街的运用

医疗主街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对主街的空间分区理念在密云县医院的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在门诊与医技间设置双主街, 能有效地对不同人流进行区分, 减轻了医院内人员拥挤、纷杂的状况。门诊流线与医技流线相对独立, 避免相互干扰。

而西端的手术室与病房的流线较长, 后期对流线的距离重新进行梳理, 并通过对手术室布局的调整, 缩短了1/3的流线距离。

智能化设计篇

医院建筑作为高能耗建筑, 节能环保的措施对建筑物的长期高效、经济运转至关重要。密云县医院通过建筑布局、节能外围护结构、自然通风采光设计、选用节能环保设备、隔声减噪设计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充分体现了绿色医院的概念。

疏散照明系统

医院照明采用智能型疏散照明系统, 将疏散照明和应急照明、备用照明区分开来, 使原有的ALE箱避免了既带备用照明又供火灾疏散照明的尴尬, 使火灾疏散照明单独自成系统, 提高了疏散照明的供电可靠性, 并通过实时监控、与火灾报警系统联网以即时有效的处理火灾时最佳的逃生路线。

在公共区域吊顶上设置应急照明灯, 在走廊墙角和各出口门上方设置疏散照明灯、出口指示灯, 每个灯具带由系统主机实时监控。

信息化系统

*排队叫号系统

根据排队叫号系统设置相应的条形LED显示屏, 对患者的排队进行管理。在医院的主要大厅及挂号、收费等处设置大型LED显示屏, 提供医院的各种信息, 包括医院概况、医师介绍、入住院流程介绍、药品及收费信息等, 方便患者及时了解情况。

*医护对讲系统

在病房层的各护理单元设立医护对讲系统, 建立病房与护士站之间的呼叫对讲。病房内的每张病床设呼叫对讲分机, 针对老年患者在卫生间设防水型紧急按钮。病房门口还设置门灯, 主机设在护士站, 护理单元走廊设置LED显示屏, 每个护理单元配一套。主机应带有无线呼叫及对讲功能, 方便护士使用。

*示教系统及手术部视频监控系统

医院共有19间手术室, 每间手术室设1台彩色半球固定摄像机, 其中5间为示教手术室, 无影灯自带摄像机, 摄工作面。在三层会诊室、四层手术部护士站设管理计算机, 三层会诊室设存储及显示器。

*ICU探视系统及可视对讲系统

在ICU病区设置ICU探视对讲系统, 实现患者与家属的双向可视对讲。在外科楼及内科楼主入口电梯厅设置可视对讲分机, 在护士站设置可视对讲主机, 实现探视人员与护士的沟通。

智能化集成系统

智能化集成系统是把建筑物内若干个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关联的系统, 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安保系统SAS等等, 通过集成为一个统一的、协调运行的系统中, 实现建筑物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 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共享, 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 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环保的工作、生活环境。

后记

新建筑群的建成, 使密云县医院的综合实力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但投入使用后, 也逐步发现一些新问题, 如新院细化科室后, 医生得到良好的办公空间, 但同时带来患者量的大幅提升, 诊室需求增多, 使住院部部分科室的病房明显不足, 加之承担康复理疗的功能, 使患者住院周期更加长, 床位周转较慢, 给医院带来不小的压力。目前940张床位对于未来医院的发展、对患者的承载量也不容乐观。对于解决住院面积不足, 同时在不加床不降低患者住院质量的前提下缓解使用压力成为医院未来思考的一项重大课题。

生态涵养发展区 篇8

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和条件下,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作用是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内,但受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生态系统其水源涵养能力是不同的,一般地,森林、草地、湿地具有很强的水源涵养能力,荒漠等无植被覆盖的地方水源涵养能力则很低[2,3,4]。目前,计算水源涵养功能物质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水量平衡法[5]、土壤蓄水法[6]、降水贮存量法[7]和地下径流增长法[8]等,同时,部分学者利用Invest等模型对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展开定量评估[9,10]。这些研究多数是集中在单一时相上水源涵养功能的分析探讨,而开展多时相的研究不仅可以定量评估不同时期的水源涵养能力,而且可以依据其长时期变化特征,为统筹考虑区域生态修复等生态系统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参考[11]。

贵州省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由于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基岩分布广泛,导致土层浅薄,透水性低,加上喀斯特通道、溶洞、裂隙等较多,地表存水能力低下,使得研究区涵养水源能力有限[12]。开展该区域水源涵养的分析研究,为建设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准确把握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水- 生态-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遥感和地面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水资源数据,应用降水贮存量模型评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状况及其空间特征,探讨水源涵养功能十年变化( 2000 - 2010 年) 趋势和特征,以期为喀斯特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 1 研究区域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斜坡上,介于北纬24. 37° ~ 29. 13°、东经103. 36° ~ 109. 35°,共有9 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政区面积176 167 km2( 图1) 。贵州省是一个喀斯特地貌极度发育、纬度较低、切割强烈、地表起伏度大、多山地的亚热带高原山区,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3% 。全省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并且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4 ~ 18℃,年降水量为1 100 ~ 1 300 mm之间。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以南属珠江流域。植被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土壤类型以黄壤、红壤、黄棕壤为主。

1. 2 数据来源

表1 为以2000、2005、2010 年3 期30 米分辨率Landsat TM / ETM数据为基础数据,经过几何校正、配准等处理,利用e Cognition软件进行面向对象分类得到的土地覆盖数据,将研究区划分为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裸地等生态系统类型,其中城镇不参与计算。降水量数据根据贵州省水利厅公布的相应年份各县区的《水资源公报》统计得到。

2 研究方法

2. 1 水源涵养量的计算

本文采用降水贮存量法估算水源涵养功能物质量,即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效应来衡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13]。其公式如下:

式中: Q为与裸地相比较,森林、草地、湿地、耕地、灌丛等生态系统涵养水分的增加量( mm/( hm2/ a) ) ; A为生态系统面积( hm2) ; J为研究区多年均产流降雨量( P > 20mm) ( mm) ; J0为研究区多年均降雨总量( mm) ; K为研究区产流降雨量占降雨总量的比例,贵州地处南方区,因而取值0. 6; R0为产流降雨条件下裸地降雨径流率; Rg为产流降雨条件下生态系统降雨径流率; R为与裸地比较,生态系统减少径流的效益系数,本文主要采用相关经验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植被类型树冠截流、土壤截流以及枯落物截流的异同,并将原有分类标准细化,进而确定其他类型R值( 表2) 。

对于贵州省水源涵养功能的计算,主要建立在省域尺度上进行相关公式的运算,对于各地州市的水源涵养功能的计算,则以各地州市范围为尺度,结合相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2. 2 水源涵养功能价值的计算

本文采用替代工程法将研究区各个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价值量化[9,10,11,12,13,14],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V( x) 为研究区各生态系统在像元x处水源涵养的价值; Q( x) 为像元x处的水源涵养量;P( x) 为我国建成单位库容的成本,取0. 67 元/ m3。

2. 3 水源涵养功能分级

在Arc GIS平台下,通过栅格计算获得2000 年、2005 年和2010 年的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在同一标准上将各时期水源涵养量进行标准化,公式如下:

式中: Qij表示标准化后的各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值; Qijx表示评价单元所对应的水源涵养功能值; Qijmax表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最大值; Qijmin表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最小值; i、j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类型和评价的年份。

注: 贵州省湖泊、河流、水库等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系统平均储水( 蓄水) 量,其数据由相关统计资料查到,所以此处不计入R值。

根据Arc GIS中的分位数分类法将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值进行标准化,并将标准化的结果划分为低( 0 ~ 0. 05) 、较低( 0. 05 ~ 0. 1) 、中( 0. 1 ~ 0. 3) 、较高( 0. 3 ~ 0. 5) 、高( 0. 5 ~ 1) 5 个等级,统计得到3期贵州省各等级水源涵养功能值所占面积以及比例。

3 结果与分析

3. 1 贵州省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总体特征

2000 年、2005 年和2010 年贵州省水源涵养量分别为19. 44 ×107m3、17. 77 ×107m3和15. 14 ×107m3,而水源涵养功能的经济价值分别为1. 30 × 108元、1. 19 × 108元和1. 01 × 108元,研究区水源涵养总量及其经济价值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由于贵州省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分布区,地形破碎致使生态系统斑块面积普遍偏小,因此计算出的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偏小,分级为低的这一级别所占比例很大,价值总量偏低。从生态系统类型上看( 表3) ,森林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参与者和最大贡献者。其主要原因是森林对降水的截流和缓冲,增加了土壤下渗,减少了径流量,水源涵养能力强,因而应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而灌丛和耕地对降雨动能的阻截能力下降,加剧了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导致产流量的增加,水源涵养能力降低。从分布范围来看( 图2) ,黔东南州、梵净山保护区、赤水保护区以及毕节威宁的草海自然保护区等的水源涵养量高,其中水源涵养量的最大值出现在黔东南地区,该区域属于非喀斯特区域,森林覆盖率高且呈现片状分布。总体上,贵州省水源涵养呈现出分布不均、数值跨越度大的特点。

×107m3



3. 2 贵州省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级评价

从表4 和图3 中可以看出,2000 - 2010 年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呈现出逐渐转好的趋势,低等级的面积所占比例逐渐减小,而其他4 个级别所占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源涵养功能向高等级别转换。低级比例2000 年为64. 7% ,2005 年为62. 3% ,而2010 年则降到的57. 3% ,其他4 个级别中高级这一级别面积所占比例增幅最大,3 期的比例分别为11. 6% ,12. 7% ,15. 5% 。贵州省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促使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增大了截留率,是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逐渐转好的主要原因。

km2

3. 3 贵州省各地州市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贵州省各地市州2000 - 2010 年水源涵养功能区分布见图4。

由图4 可以看出,贵州省各地州市的生态系统分级特征及变化情况与省域特征和变化方向基本一致。2000 - 2010 年,黔东南州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好,中等以上面积由2000 年的1 109. 7 km2增加到2010 年的1 338. 9 km2,而较低等以下的面积的比例逐年降低,由2000 年的66. 9% 降至2010 年的60. 2% ,减少了近7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状况较好; 毕节市的水源涵养功能状况次之,中等以上面积由2000 年的880. 9 km2增加到2010 年的1 033. 4 km2,而较低等以下的面积的比例逐年降低,由2000 年的70. 1%降至2010 年的65. 3% ,减少了近5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得其林地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关,特别是毕节威宁的草海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境较好地区,水源涵养功能较高; 遵义、铜仁、黔南和黔西南水源涵养功能状况比较接近,其中遵义市等级较高以上的面积比例由2000 年占全市面积的11. 3% 增加至2010 年的15. 4% ,中等以下的面积所占比例较大,但随着森林覆盖状况的改善,其比例下降明显; 黔南州水源涵养功能等级低的比例较大,其2000 年面积所占比例为67. 1% ,到2010 年则为59. 8% ,需采取生态措施进行改善; 铜仁市、黔西南州水源涵养功能较高等级比重增加明显,特别是梵净山等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水源涵养功能较高; 而贵阳市、安顺市和六盘水市等水源涵养功能相对较低,其水源涵养功能较高等级以上面积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而2010 年较低等以下面积所占比例分别达到77. 3% 、68. 1% 和71. 9% ,相比2000 年略有降低,但在市域范围内其比重仍很大,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的推进,垦殖指数非常高,坡耕地分布较广,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且因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市域范围内水源涵养功能较低等级的面积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生态环境状况仍需改善。

4 讨论与结论

4. 1 讨论

贵州省是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从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虽然10 年间贵州省水源涵养功能由劣向良转变,且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水源涵养功能较低。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 1) 由于多种人为或非人为因素致使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且部分生态系统仍未得到有效的保护; ( 2) 贵州省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其质地坚硬,节理发育,导致土层浅薄,加之喀斯特溶洞、裂隙等广泛发育,使得地表水下渗溶蚀严重,地表存水能力低; ( 3) 在计算模型中,年均降水量是重要的参数之一,由于气象因素的影响,3 期的年均降水量逐期递减,这对计算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继续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和森林封禁管护的同时,应遵循自然规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生态系统的科学保护和管理,促进经济- 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5,16]。

有效分析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特征,是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1]。本文采用的降水贮存量模型,数据获取容易,计算简单,但计算过程中考虑的影响因素有限,且受降雨量影响较大,对估算结果的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可以考虑结合不同的计算模型进行综合计算,从而提高估算水源涵养量及其经济价值的精度。

4. 2 结论

( 1) 从整体上看,2000 - 2010 年间贵州省水源涵养总量下降了4. 3 × 107m3,其经济价值下降了0. 29 × 108元。从生态系统类型上看,森林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参与者和最大贡献者,应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从分布范围来看,水源涵养量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梵净山等生态质量较高的地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 篇9

关键词:水源涵养林,发展,建设,对策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它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富裕进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相继启动, 林业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林业也正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这是个充满希望、机遇与挑战的过程。就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而言, 如何发展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要求, 才能推进林业六大生态工程和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在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的同时, 加大封育力度, 走以法治林, 以法护林之路, 是南保青龙的具体体现, 是扩大森林面积, 实现森林蓄积稳步增长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1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概况

1.1 自然保护区的历史沿革

祁连山是众多民族的摇篮, 是古老而又年轻的摇篮, 历史悠久, 水丰材茂。但是, 几千年来随着历史长河的变迁, 战争、肆意滥垦、滥伐, 盗伐林木致使祁连山森林资源惨遭严重破坏, 森林面积锐减,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导致气候干旱, 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整个林区气温升高, 雪线上升, 冰川缩退, 常流河变成了间流河, 现在残留的森林已退缩到地远山地带, 呈不连片块状分布状态, 成为次生林。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 祁连山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0世纪80年代后期, 成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同时也被划分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 又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来了新的希望。

1.2 资源概况及特点

祁连山是一个以森林为主体的涵养水源的多功能生态体系。甘肃境内的祁连山东起天祝县古城与永登县相邻, 西至当金山口, 南与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为邻, 北部紧依河西走廊, 东经97°25′~103°46′, 北纬36°43′~39°36′。祁连山地属典型大陆性气候, 气候在水平和垂直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日照时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山地东部、南部气候较湿润, 西部、北部较干燥, 据200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祁连山保护区水源涵养林用地面积60.67万hm2, 其中乔木林16.68万hm2, 疏林地1.19万hm2, 灌木林地41.26万hm2, 未成林造林地0.11万hm2, 苗圃0.017万hm2, 无林地1.41万hm2, 森林覆盖率21.3%。活立木蓄积为2165.83万m3, 林木蓄积213.07万m3, 占活立木蓄积的98.4%, 林区有乔木树种47种, 主要分布在阴坡, 半阴坡, 且多集中在中上坡。灌木树种189种, 草木1066种, 动物及矿产资源丰富, 有各种动物200余种。林区内交通便利, 从事农、牧、工副人员活动频繁, 尤其是开矿、挖药、牲畜践踏及无节制的开垦种植草药, 致使灌木林面积锐减, 植被破坏严重, 资源管护压力很大。

1.3 存在的问题

1) 森林防火基本建设、通讯设施、防火工具陈旧滞后。

2) 依法治林, 以法护林力度不够, 规章制度及保护条例等仍然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3) 禁区内蓄群超载过度, 林牧矛盾日趋突出, 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措施和政策支持。

4) 禁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局面混乱, 总体规划, 监管力度不够, 滥挖乱占林地的现象屡禁不止。

5) 产业建设单位发展缓慢, 效率低下。天保工程等六大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对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些只能说是眼前的、短暂的, 林业要发展壮大, 最终要靠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一个健全的林业、完整的林业、健康发展的林业应该是一个“三大”效益兼顾, 生态和林业协调发展的林业。因此, 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 做强做大第三产业, 走以林养林之路, 是发展壮大林业的必由之路。

2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作用及重要性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人民的“生命线”, 是河西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保障。祁连山林区现有云杉林12万km2, 相当于1~2亿m3的天然绿色水库, 高山灌木林28.8万km2, 与云杉林相比它是一个更大的绿色水库。

2.1 高山水塔

祁连山森林是山地贮水供水的中心, 也是干旱区的心脏。它以其特有的森林作用, 捍卫着高山“冰源水库”的安全, 又是山区降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的径流, 通过森林的拦截和调节作用, 源源不断地供应给河西地区中下游绿州灌溉、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

2.2 涵养水源

千百年来, “金张掖”、“银威武”经久不衰, 究其原因, 主要是依赖于祁连山森林涵养的水。

2.3 调节径流

祁连山森林发挥着调节径流, 抑制洪涝灾害的作用。

2.4 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 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维护各生态系统内部平衡方面起着决定作用。如果没有祁连山森林涵养水源, 河西地区各河流会枯竭, 绿洲就难以长足发展, 干旱风沙就难以得到根治。森林是“氧气瓶”、“吸尘器”, 它既是木材生产贮存库, 又是庇护繁衍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场所和乐园。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也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保护和发展祁连山森林迫在眉睫, 功在当今, 利在千秋。

3 保护与发展建设的对策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伟业, 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只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才能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才能拉动和加快西部地区各行各业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森林面积的日趋减少, 草原退化, 沙化、鼠害面积的日趋扩大, 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和沙尘暴天气日趋频繁, 大自然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势在必行。保护和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这座天然绿色水库, 使其逐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是改善永昌县生态环境的关键。

3.1 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护体系

1) 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

2) 加大林业稽查力度, 对乱采乱挖。非法侵占林地和猎捕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依照相关法律, 法规依法严肃查处。

3.2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加强领导, 强化责任

1) 各项任务的完成 , 规划目标的实现, 管理措施的落实, 要靠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一级抓一级, 层层落实。

2) 进一步完善规范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

3) 进一步规范质量管理制度。要根据“天保”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充分贯彻质量第一思想, 以质量保发展, 以质量促发展, 力求在提高巡山查林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严肃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4)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为资源管护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采取多处形式深入宣传, 尤其要加大林地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参与林业建设, 逐步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到社会办林业的转变。

5) 要切实加强管理, 全面组织实施好“天保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 认真落实天保工程各项措施要求。

3.3 保护森林, 扩大森林, 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1) 抓好更新造林, 扩大森林资源, 实行封、造、管三并举, 以人工更新为主, 天然更新为辅,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科学规划, 宜乔则乔, 宜灌则灌, 宜匍则匍, 乔灌匍结合, 从高到低, 从阴到阳, 逐年实现林线下移, 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扩大森林面积。

2) 加快封山育林进度, 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封山育林是一项投资少, 见效快的恢复和不断扩大森林植被最有效的措施。凡是天然更新良好, 经培育有望成林的疏林, 零星小块森林, 盖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下的残存灌木林均应进行封禁封育。在封育期间严禁各种形式的采樵割灌、狩猎、挖药、放牧等活动。

3) 采取政府行为, 加大对封山育林区的管护力度, 尽管封山育林的管护法在《森林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已有规定, 但由于近年来的持续高温、干旱, 致使沿山牧区草干水枯, 加之无限度的过量载畜, 造成了草场植被及灌丛的严重破坏, 对此尽管地方政府已有明文规定:“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在林区乱采乱挖”, 但有令不行, 禁而不止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加之全民依法护林、依法治林的法律意识依然不够强烈, 诸多因素导致了林牧矛盾的日趋激化, 增加了封山育林区的管护难度。所有这些仅靠管护人员是无法解决的, 因此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政府行为, 在加强全民法制教育的同时, 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管护措施, 才能有效稳定增加林木、灌草植被覆盖度, 不断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吞吐能力。

4) 要进一步完善封山育林及工程造林技术档案, 逐步完善工程软件的规范化管理。

5) 采用先进科学技术, 提高保护森林的手段和方法。

3.4 抓好森林“三防”工作, 确保天保工程和各项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1) 森林防火工作是林业工作的中心, 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旱情的日益加重, 森林火灾的综合以预防能力和扑救火灾的能力与形势的发展极不适应。为此森林防火工作要切实实行各级政府领导负责制, 拟定和完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森林防火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制定森林防火工作的总体规划, 更加周密细致的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 切实做到机构、人员、领导、责任四落实。在大造声势,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不断强化森林防火意识, 增强全社会群防群治的能力的同时, 不断健全制度, 强化火源管理, 狠抓预防措施的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入山管理、野外用火、巡山查林、防火检查、火源管理防火值班等制度。对责任区内的矿点、牧群进行逐户登记, 并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进一步严格护林员的岗位责任。明确职责, 划定管辖范围, 加强管护, 严看死守, 切实做好森林防火的预防和扑救工作。

2) 森林病虫害俗称“无烟的火灾”, 它对林业事业的发展和生态工程建设举足轻重。 (1) 在指导思想认识上, 要由防治向预防转变, 真正落实“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2) 在防治策略上由治标向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的转变, 大力应用综合性营林措施; (3) 在防治措施上, 要从化学防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 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统计上报工作。

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森防工作的基础, 也是森防工作的核心。要转变思想观念, 明确工作责任, 切实加强监测预报, 及时准确地进行森林病虫害情调查, 及时上报调查结果。

3) 认地贯彻“森林法”, 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 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 (1) 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 进一步规范处理程序和处罚文书, 并坚决实行罚缴分离制度, 做到林业执政执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2)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进一步加大林政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盗伐林木、破坏植被、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现象, 使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尽快走法制化管理轨道; (3) 加强森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3.5 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

保护是基础, 发展是核心, 利用是目的。把山上管严, 山下搞活, 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 做强做大第三产业。

1) 明确草场使用权, 变草场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 合理利用草场资源, 进一步明确草场界线, 以草定蓄, 计划地控制草原载蓄数量。

2) 退耕还林, 恢复植被, 严禁对荒山荒地乱垦乱挖, 对已经开垦的, 一定要限期退耕还林。对荒山荒坡实行租赁承包。在承包中要引入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进行荒山荒地的绿化。

3) 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 依托区域优势, 行业优势, 合理开发, 多业并举。全面发展, 多方位、多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走以林养林之路。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人才优势,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继续做强做大枣园产业; (2) 抓住机遇, 依托资源优势, 招商引资, 在旅游业上谋求发展。 (3) 依托重点工程发挥行业优势, 注重发展苗木培育产业。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发展, 对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我们相信借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就一定能够实现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车克钧, 傅辉恩, 贺红元, 等.祁连山北坡森林涵养水源机理的研究[A].见: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C].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4:280-287.

[2]张金池.森林生态学[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3]刘建泉, 车克钧.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为河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A].林业与河西内陆流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C].

上一篇:舆论引导特征下一篇:信息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