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2024-06-27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共12篇)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篇1

近年来, 我国在生态农业试验示范、人才培养、普及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科技含量低、生态农业模式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 是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当前情况下, 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 加大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按照国际上发展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的经验, 划拨专门资金对生态农业建设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重点选择一批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项目, 给予大力支持;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生产企业、基地和龙头大户给予信贷专项资金支持, 在贷款规模、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或优惠;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开发者适当减免税赋、给予风险保障等。

第二,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重点研究开发农作物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技术;优质农产品和与之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加工技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无污染、无残留的生物农药, 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以及对人畜安全的兽药生产技术;生态农业、旱地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等技术, 以及后备资源和可替代资源技术等, 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强化技术集成配套, 力争在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突破。

第三, 加速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如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 开展免耕栽培技术推广补贴试点, 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制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 指导农民逐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科学、经济、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开发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 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 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 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 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等。

第四, 因地制宜, 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食物链循环利用型, 通过食物链和加工链的合理配置, 促使物质和能量的多级传递、多层次利用, 形成种、养、加良性循环。如利用棉花的副产品棉籽壳培养菌菇, 残剩废物养蚯蚓喂鸡, 鸡粪经发酵后喂猪, 猪粪喂鱼或入沼气池为种植业提供肥源和生活用能, 鸡、猪等主产品可进入市场或进行蛋、肉、皮、毛等系列深加工。代表性模式有“鸡、猪、沼气”、“牛、鸡、猪、兔、鱼”或“鸡、猪、沼气、菜”等。休闲观光型, 适用于城郊附近及旅游区农村。休闲观光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有生态旅游区项目、特色花卉观赏项目、果品和花卉采摘项目、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等。

第五, 壮大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 发挥集群和航母的引领作用。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农户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架起发展的桥梁。今后, 应努力构建合作社、示范社, 打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联盟、集群和航母。

生态农业内涵丰富, 范畴庞大, 各地资源禀赋各异, 农业发展水平不等, 面临的制约因素也不同, 因而推进方式与发展模式都具有特殊性, 但根本目标和方向是共同的, 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中心,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充分发挥本地生态环境的相对优势, 创新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 建立良性循环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摘要:现代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化为前提、市场化为导向的绿色农业。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必须加大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加速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 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壮大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篇2

摘要: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的被引用到校园景观建设规划中。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不同功能区植被进行景观配置以及功能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内涵与应用,同时也可为其它高校校园景观规划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校园 景观配置 功能分析

校园景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文化环境,是校园内所有的生命、生物及有机体之间关系的承载,是校园历史文化的沉淀。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原有的环境受到较大冲击,一些曾经非常优美的校园变得局促和零乱,老校区环境质量衰退,扩建区环境个性不明显,现有校园规划建设不合理。大学校园的生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社会的关注,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来规划和建设大学校园逐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包括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校园景观能很好地缓冲校园硬化建设的压力,同时还能起到净化空气、削减噪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从而改善我们的学习生活条件,丰富校园文化。

1、河南农业大学校本部现状

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高等学堂、河南高等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属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学校下设20个学院,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众多博士、博士后、硕士、专硕点。各类在校生32000多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89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24人,博士学位44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等。

学校建有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34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

学校建有郑州市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新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亩。其中文化路校区建校最早,文化底蕴最为丰厚,校园规划最为完整。学校文化路校区自建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校园的环境建设。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建成了以道路建设为主线,以教学楼前厅、图书馆周边、操场周边绿化带为块儿面的绿化体系,为我们的学习、活动和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便利。

2、不同分区植被现状与分析

大学校园规划一般都有明显的分区,根据功能的不同,将校园分为校门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休闲娱乐区等不同的功能区[1]。

不同的功能分区对植物景观有着不同要求,所以校园在植物配置上也有着多种多样的组合与种植方式,而且随着植物的生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

2.1校门区

校门区主要指大门区域,是体现校园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功能上,主要是满足人流、车辆的集散,体现学校的风格和特色,同时也隐含着学校的内在精神。校门区的景观设计对整个校园的空间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河南农业大学设有东、西、南、北共四个校门。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东门和北门。校东门位于文化路农业路交叉口。从东门进入,会看到主干道路两侧分布有四个大花园。园内分布有草本、灌木、乔木等植被,如紫叶李、木瓜、雪松、大叶黄杨、黑麦草、车前草等,花园内又有小花坛,多种植草本和低矮灌木,错落有致,给人以开阔、大方的总体感受。此外,园内还设有迂回小路、长廊、石凳等重要景观,以供大家游园、休憩。穿叉其间的鹅卵石路面更是给大家的游园增添了不少情趣。总的来说,校门区景观硬化铺装较少,绿化面积较多,树木的布置和树种充分考虑了适地适种原则,在廊道、斑块的设计上也体现出了较高的人性化。开阔的眼界,错落的景致,一扫校园里的沉闷气氛,更增加了几分优美与活力,不由让人精神振奋。

2.2教学科研区

教学科研区是校园的核心,是校园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由图书馆、教学楼、科研楼、行政楼、综合楼等组成。其主要特点是人口密度大、活动比较集中、出入频繁[2]。该区的植物景观主要为建筑服务,对缓冲校园硬化建筑的压力、体现校园文化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它既不能影响建筑的通风采光,又不能破坏校园的开放与庄重。

据调查,我校围绕教学科研区分布有樱花小道、牧医广场、草坪、花坛等重要绿化带。在植被选择上多采用低矮乔木、灌木、草本等,如棕榈、月季、夹竹桃等,消除了建筑群之间的空白、压抑,同时还起到供氧、杀菌的功能,使人感到空气清新、精神振奋。尤其是樱花小道的修建,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自由读书休憩的场所,而且大大增加了校园的诗意和美感。每到樱花开放之时,总会吸引不少校内校外人士前来游园、观赏。

2.3生活区

生活区以学生宿舍为主,一般还包括食堂、水房、浴室、医院、超市等辅助设施和区域。植物配置以自然式为主,但仅仅围绕宿舍楼四周进行基础栽培。因此,生活区大都存在着植物种类不全、常绿树种和观花树种较少,休息设施不能得到运用等不足,景观偏于单调。

河南农业大学宿舍区主要分为三处:本部宿舍区、二区、桃李园宿舍区。其中以桃李园宿舍区建筑最新,绿化设施最好。桃李园位于信息学院路东风路交叉口。进门道路两侧依次分布有草本、观花灌木、低矮乔木等植被,围绕综合楼和宿舍楼分布有四个小型花园、两块草坪和一个中心花园。桃李园人口密度大、活动比较集中、出入频繁。因此,中心花园以低矮灌木为主,分布紧密,注重颜色搭配,园心形成了独特的五角星花纹。中心花园正对大门,是整个桃李园的中心,主要起疏通和文化作用。四个小花园除了灌木以外,还分布有小乔木和草本植物,参差错落,布石凳以供休息,主要起疏通、休憩和美化作用。宿舍楼周边分布有小乔木,虽比较单一,但也着实给密集的宿舍楼增添了不少活力,既不影响宿舍楼通风采光,又给我们营造了相对安静的休息环境。

生活区一般人口更为集中,活动量大,出入频繁。因此,学校能否给大家创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景观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2.4体育运动区

体育运动区是校园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学生进行锻炼的场所。河南农业大学体育运动区占地面积比较大,集中分布有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操场、羽毛球馆等。操场紧邻学生宿舍,四周植被以有浓密树冠的大乔木为主,可以起到隔音、消噪、防尘的作用,以保护各功能区互不干扰。操场北侧绿化面积比较大,以灌木、草本、小乔木为主,并筑有长廊,供大家运动后稍事休息,设计更加人性化,但隔音、消噪功能不明显。

一般来说,体育运动区噪音大、灰尘多,在植被规划上,应力求绿树浓荫,形成封闭式的植物空间,与其它区域有效隔离,以保证工作和活动的正常进行。

2.5休闲娱乐区

由于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充裕,需要有一个大型的室外活动场所,而休闲娱乐区正是这样一个场所。它既为师生提供了自由活动的环境空间,又成为大量人流的集散地,同时也是校外人员重点欣赏、游玩的区域。它集中了学习,欣赏、交流、娱乐等多种功能,是校园多功能的统一体[3]。

由于河南农业大学占地空间有限,没有这样一个集中的大型的休闲娱乐区。但是,校园内的四大花园、牧医广场、樱花小道等由于设计独到,能够符合大家对休息、游玩、欣赏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做是分散的休闲娱乐场所。

3、结论

从生态功能来说,校园绿化效果,除了与植物的种类、数量、种植面积及植物本身的特性有关外,还与能否从其发挥的功能性方面把这些有生命的东西合理配置在一起相关联。如果不能达到合理配置,它们的绿化效果将大大降低。但是,要想打造出一个安静、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的生态校园,仅仅考虑生态功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充分考虑人性化。校园景观说到底是为人服务的,只有具有较高人性化设计,才能够充分满足校园内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一系列空间要素的需求,才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建欣,白洁.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植物配量[J].中国城市林业,2010(8):125-126.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福利经济学;发展困境;发展模式;法律框架体系;利益诱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459-02

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农业产品也是关系国民食品安全最重要的环节。21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受到党和国家、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2012年,我国已有102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通过验收,建成生态农业示范点2000多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5887个,认定产地76686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企业6801家,产品16929个;农业系统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识的企业1336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916张;登记农产品地理标识1001个。“三品一标”种植业面积达到6300多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7%以上,农产品总产量超过3亿t。但是总体来看,尽管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由于生态农业的外部性、生产者的意识淡薄、行业的不规范等特点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原理深入分析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深层次根源,提出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瓶颈的制度性建议,以期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1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1.1文献综述

生态农业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随后在日本、英国等地得到快速发展。1970年美国学者阿尔伯卫奇正式提出生态农业理论,随后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得到广泛研究。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国外对生态农业的研究一般集中在生态系统运行原理以及生态系统各因子上。例如,Park等研究了农业活动和林业活动对土壤生物健康的影响[1];Sharpley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2];Chan等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和质量变化[3]。国内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技术等方面。例如,林祥金[4]、颜景辰等[5]研究了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章家恩等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了研究,建议推广该模式[6];李新平等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发展重点[7]。国内有部分学者研究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如杨中柱提出当前生态农业面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体系不健全等问题[8];廖静等提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理论上不成熟、自然环境挑战大、科技基础薄弱等[9]。但是,以往研究没有从理论上深究生态农业发展问题,本研究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目前生态农业发展困境的原因,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现实意义。

1.2理论基础

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为代表,其主要论点包括资源最优配置论、收入最优分配、外部性理论等。新福利经济学以卡尔多、希克斯、勒纳、西托夫斯基等人为代表,其主要贡献包括“补偿原理”、效用序数论以及“社会福利函数”。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家着重研究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公平和效率交替学说、宏观福利理论等领域。根据福利经济学,按照竞争性和排他性原则将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为私人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为公共物品。

2基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生态农业发展困境

2.1生态农业产品的属性分析

通常认为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而言的,是为了规避石油农业高污染、高残留等弊端,按照高效、安全、循环的原则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形态。生态农业产品没有严格标准,目前市场供给的有机农业产品、绿色农业产品都属于生态农业产品范畴。

按照福利经济学相关原理,假设生态农业产品是私人物品(产品),其市场价格和消费量应由市场供需决定;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还不高,由于有机农业产品、绿色农业产品等生态农业产品价格偏高,超出大众消费水平,导致供给和需求都严重不足。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居民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曲线为D,市场关于生态农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图1)。由于生态农业产品价格高、城镇居民支付能力有限,导致城镇居民的需求曲线位置较低;而由于生态农产品生产成本高、风险较高,导致生产供给曲线较高。如果政府大力鼓励扶持生态农产品生产,给予一定补贴和奖励,此时供给曲线向下平移,曲线为S1;如果在生态农产品价格略有下降的前提下鼓励生态农产品消费,此时需求曲线向上平移,为D1;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B(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政府补贴生态农业的情况下,生态农业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大增加。

再者,从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的生态农业实践来看,大多数国家对生态农业提供财政补贴。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生态农业产品不是一个纯粹的私人物品,而是带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物品。

2.2生态农业产品的外部性分析

通过以上对生态农业产品的属性分析表明,生态农业产品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姑且称为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其外部性不仅体现在农业的基础性,更体现在生态健康的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以及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保护上。农业生产者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健康生态的农产品,不仅自己获得产品收入,而且还保障城镇居民享受到生态农产品,同時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对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生产生态农业产品获得的个人福利和购买生态农业产品所得的个人福利都小于生态农业产品对于全社会提供的福利,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外部正效益,从而导致生态农业产品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例如,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生态农产品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消费者剩余为P1AP0;如果政府对其给予补贴和扶持,变相降低了生产者供给成本,导致其价格下降,供给曲线下移至S1,此时消费者剩余P1BP2,增量为P0ABP2(图2)。另一方面,在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生产者剩余为P0AO;在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生产者剩余为P2BO。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社会福利为△ABO,表明政府补贴生态农业提高了全社会的福利水平。

nlc202309040611

2.3分析结论

基于以上对生态农业产品的经济学分析,得出生态农业产品是一种带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准公平物品,具有正外部性。这种对正外部性的长期忽视恰恰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困境的根源,因此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模式安排上,必须首

先尊重生态农业产品的这一属性,积极创新制度和政策,健全发展机制,才能从根本上突破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

3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建议

3.1构建生态农业法律框架体系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生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但大多体现在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和规划中,多以行政法规和规划的形式,尚未在国家层面建立激励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导致生态农业发展不足,生产者积极性不高。未来在构建法律体系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生态农业及其产品属性,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外部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和全社会的福利;其次要构建一个包括国家生态农业基本法、生态农业地方法规以及法律控制、经济激励等配套单行法的完整法律体系;再次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生态农业立法的成功经验[10]。

3.2构建生态农业的利益诱导机制

通过福利经济学分析,生态农业由于投入成本高、风险较大、产品价格高,导致生产者生产意愿有限,消费者消费意愿不足。要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就必须建立利益诱导机制,用利益驱使农业生产者成为生态农业的持续经营者,同时也要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能够承受生态农产品的价格,扩大有效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探索生态农业扶持和补贴的长效机制,通过对生态农业基础设施、清洁化生产以及科研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和补贴,充分体现生态农业外部效益,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3.3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在各地开展了数十种生态农业模式实践,较有影响的包括“猪-沼-果”“五配套”生态农业、“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等模式,以及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型生态农业等生态农业类型。但是从目前生态农业的综合评价看,评价高的未必是运行较好的模式,运行好的模式无疑都是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模式,这也符合上述福利经济学分析原理。因此要破解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就必须要创新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国内生态补偿制度、生态农业补贴机制还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必须将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作为重点,只有经济效益好、成本低、收益稳定的生态农业模式,才能解决农业生产者生产愿望不足的问题;只有降低生态农业产品成本,才能在现有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最大化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

参考文献:

[1]ParkJ,CousinsSH[J].Soilbiologicalhealthandagro-ecologicalchange[J].Agriculture,Ecosystems&Environment,1995,56:137-148.

[2]SharpleyAN.Impactoflong-termswineandpoultrymanureapplicationonsoilandwaterresourcesineasternOklahoma[M].Oklahoma:OklahomaStateUniversity,1991.

[3]ChanKY,HeenanDP,OatesA.Soilcarbonfractionsandrelationshiptosoilqualityunderdifferenttillageandstubblemanagement[J].SoilandTillageResearch,2002,63(3/4):133-139.

[4]林祥金.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3,7(7):76-80.

[5]颜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1):7-10.

[6]章家恩,陆敬雄,张光辉,等.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与效益分析[J].生态科学,2002,21(1):6-10.

[7]李新平,黃进勇,马琨,等.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3):83-85.

[8]杨中柱.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江南论坛,2013,9(9):11-13.

[9]廖静,刘振东,廖倩.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9(9):319-321.

[10]杨建军.完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构想[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5):174-175,211.

河南省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分析 篇4

现阶段,中国农业面临着巨大的的任务。粮食生产要保证供应,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收入要增长,而且还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源和工业原料。而中国的人口最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农业经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近7000万人的发展中大省,要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探索河南省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推进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省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致富之路,也是长远之策。

二、河南省生态农业经济的优势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概况

河南省的农业生产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气候方面,属于由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全年平均气温12.5~16.0℃,无霜期多年平均为190~230d,日照时长为1278~2207小时,多年降雨总量为450~1024mm)。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省域面积16.70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9.30万平方公里,丘陵2.96万平方公里,山地4.44万平方公里)。河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种类157种,探明储量81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煤炭、铁矿、铝矿、金矿、钼矿等储量丰富。河南省地处中原,为东西南北交通往来必经之地,因此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裕,成本低廉,适宜于发展生态农业。

(二)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大省比较优势突出

河南省现有18个省辖市、159个县市区,2009年底全省总人口9967万。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中经济大省。河南省农村人口众多造成剩余劳动力巨大,为河南省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009年,河南省粮食产量5389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0.2%,居全国首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19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769亿元,比上年增长4.2%。

(三)生态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

河南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生态农业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一是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目前粮食生产已初步形成优质化、区域化、规模化的格局。二是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棉花、油料、烟叶、蔬菜、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畜牧养殖业发展尤为迅速。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增长。近年来,河南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着力对小麦加工企业和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不仅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还培育出莲花味精、南阳天冠、漯河双汇、郑州花花牛、思念、内乡牧原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一大批农户脱贫致富。

(四)河南省生态农业优势资源

河南省全省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在主要农作物生长的4-9月份,光热水组合效益良好,是河南农业气候资源的一大特色。河南省自然生态类型复杂,生物资源种类丰富且品种多。全省有高等植物3500多种、动物600多种,其中许多生物形成了明显的产量优势和质量优势。如小麦、棉花、芝麻、花生、新郑的大枣、西峡的香菇、南阳的黄牛、固始的鸡等都是河南的有名物产。

(五)河南省生态农业经济建设的环境政策

国家大力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亦加大了对农业的财政投入。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生态峰会上提出了“整合、协同、循环、自生”的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新理念,又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实践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生态农业试点工作,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已经初具规模,已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覆盖面积超过了10%,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县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农业建设成绩斐然。这些都为河南省的生态农业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近年来,全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的通知》以及党和国家有关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方针、政策,大力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组织开展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农业研究和推广工作。

三、河南省生态农业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理论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过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在内的多种科学的支持,它需要这些学科的相互配合。而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只是将生态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

(二)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生态农业经济建设过程违反生态经济规律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决定于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影响农业经济系统的运行。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传统农业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生态意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将农业生产和谐地纳入生态系统高效的物质循环中去的重要性,没有在生态系统规律指导下进行规划和实施农业生产;单纯追求农业高产,导致不顾生态规律的要求,强硬地、机械地从土地掠夺的行为。

(三)生态农业经济建设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缺乏基本保障

生态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保证一定的事业经费,这事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但是,资金短缺问题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一大困难,农业环保部门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许多工作无力开展,工作处于应付状态。现在,很多生态农业建设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可是政府财力有限,能够补贴的范围和程度有限。导致许多生态建设项目未能全面展开,而已经投入的资金由于工程的停滞不能得到最终的应有回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既浪费了资金、人力,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河南省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河南省的生态农业大多以农户为单元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我省生态农业过程的环节均以体力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因而,不论是单位面积还是单位农产品产量以及劳动力密集度都较高。我省目前的情况是,耕地有限,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的生态农业模式将会受到挑战,不断探索适合我省情况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将是我们面临的长期任务。较小的规模的产业化水平容易增加生态农业实施和运作的成本,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发挥其特点。

四、对河南省生态农业经济建设提出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与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结构的优化与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等方面。需要结合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不断探索、完善。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经济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种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推进产学研三者的结合,鼓励生态农业科技理论的发展,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鼓励将科技理论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农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科技发展促进经济进步,通过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

(二)改善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遏制生态恶化趋势

一是重视污染防治,积极治理污染。目前,农业污染主要是农药、化肥的污染,量大面广,治理难度较大。要通过科学实验和示范,引导和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杜绝剧毒和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积极推广和倡导施用农家有机肥和纯天然肥料,普及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从总量上减少和控制污染源。二是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生物措施,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植树种草,育林育草,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退耕还林还草过程,防止水土流失。

(三)推动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加强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河南省近几十年来农业发展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追求高产量,造成了多年来农业产业的低水平发展和土地的极大破坏和污染,破坏了农业优质产业链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因此要改变农业生产手段,建设生态农业,推动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四)增加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资金短缺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一大困难。因此,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应当合理的分配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资金。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效用最大化。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资源管理政策、产业政策和农村经济管理等政策法规,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当前河南省正沿着“生态农业”的方向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将为我省农业的发展,在继续保持原有高水平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带来新的更高的农业生产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何顺应潮流,发展符合河南省情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金才,张士功,邱建军,任天志.我国生态农业模式[J].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8(5)

[2]张伟东,王雪峰.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6)

[3]王冰,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

[4]邱建军,张士功,李哲敏,任天志.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6):42-46

丽水发展生态旅游SOWT分析 篇5

一、“S”——优势分析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瓯江中上游、闽浙交界处,是浙江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辖莲都、龙泉、缙云、青田、云和、遂昌、松阳、庆元和景宁9个县(市、区)。全市土地面积1.73万km,人口248万,其中畲族人口7.5万。丽水以中低山地形为主,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丽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山地垂直小气候明显。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9.1%,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保存着浙江省最完整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华东最大的生态休闲旅游地”,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环境等级高,承载力强.潜力大

丽水地处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和福安江的源头,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华东地区的环境等级高地,被誉为“华东最后一片净土”。由于丽水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对环境的开发强度较弱,破坏较小,环境卫生质量高、环境承载力强。1999年11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丽 为国家级生忑示范建设试点地区,也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并了2003年10月,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正式验收。

1.环境方面。丽水工业污染少,大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2.水环境方面。瓯江是丽水境内第一大江,境内干流长316公里,流域面积12 985.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8%。瓯江流域水质好,主干河段达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许多小支流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是浙江省大江小河中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全市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为278万千瓦,占全省34.8%,是华东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

3.自然生态环境方面。丽水是一个绿色宝库,丽水市总面积173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42.8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2.5%,林木总蓄积量达3 811万立方米,占全省的1/3,森林覆盖率达79.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素有“浙南林海”之誉,被喻为华东的“天然氧吧”。上述数据表明,丽水的整体生态环境是一流的。丽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二)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就是以生态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对象物。具体地说,生态旅游资源应该包括生物多样性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主民族风情、传统文化等。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文化系统都是生态旅游资源 丽水是浙江酋生态旅游资源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1.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东经118。41~ 120。26,北纬27。25 ~28。57。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子口,雨量充沛,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已知的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大型真菌等3 800种,其中木本植物97科351属1 340种(包括亚种、变种和栽培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42种。我国特有的百山祖冷杉、九龙山榧仅见于我市,其中百山祖冷杉1987年被国际维护物种生存委员会公布列为全球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1999

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白豆杉、百日青、穗花杉、矩鳞铁杉在本省独有。

2.种类繁多的动物资源

丽水森木茂密,植物种类繁多,为各种脊椎动物的生息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条件。已知的野生动物618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在野生珍稀动物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云豹、华南虎、苏门羚、赤腹鹰、黄腹角雉等9种。华南虎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列为世界极度濒危的1O大物种之一,近年又重现丽水境内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丽水的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野人”的踪迹,更添一份神秘色彩。

3.秀丽迷人的山水资源

丽水山地面积占88 42%,有“九山半水半分出”之誉秀山丽水构成了蓝天、白云、绿色、清静的绚丽画卷。据丽水市旅游局2002年l2月对1 853名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反映,游客对丽水旅游资源最感兴趣是山水风光,占84.8%。

丽水海拔 ~1 929米.群山连绵,林海氤氲,峡谷众多,溪流密布,奇峰耸立,瀑布飞挂,洞壑幽深,可谓汇“峰、林、洞、瀑”于一域,集“奇、峻、清、幽”于一地。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 573座。境内有浙江第一高峰黄茅尖(海拔l 929米)和第二高峰百山祖(海拔1 857米)。有著名的十大峡谷:风阳峡、千岗峡、猕猴峡、箬寮峡、飞云峡、神龙峡、百瀑峡、芙蓉峡、竹源峡。

丽水境内的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江,沿途风光旖旎、山高泉清,形成姿色不同,落差各异的众多瀑布。其中有著名的浙东三瀑之一的“石门飞瀑”;有落差300米的“三级瀑”。

4.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和自然保护区资源

丽水现有白云山、石门洞、仙宫湖、白马山、湖山、龙渊、草鱼塘、巾子峰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十五”期问规划新建缙云大洋山、莲都大山峰、松阳卯山等3个省级森林公园,使省级森林公园的数量达到11个。(丽水市林业“十五”计划>发展重点之一是林业生态体系的创建,在建设51.8万公顷生态公益林的同时,积极开展“干里绿色长廊”形象工程建设。“千里绿色长廊”是以瓯江干流、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和省道公路两侧为重点,以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线或500米以内为界达到绿化美化目标。“千里绿色长廊”形象工程的建设将使丽水境内主要交通干线沿途形成一派宜人的森林景观。

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风阳山— —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省级1个(青田县鼋保护区)、县级1个(松阳箬寮蚬保护区),面积共29 266 7公顷,占辖区面积的1.69%;设立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74个,面积共14 569公顷,占辖区面积的0.84%。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小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为2 53%。自然保护区促进了生物的多样性和资源保护。正在兴起的生态农业景观资源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山脉、地势的不同影晌,造成全市气候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域性和垂直差异性,为农业发展多样性和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独特的生态优势,形成了丽水特色农业。“十五”期间要建设农业示范园区5万亩,建立标准农田25万亩,生态有机茶基地5万亩,无公害、无污染、高效优质高山蔬菜基地1O万亩,花卉基地2万亩,库区优质淡水鱼养殖基地2万亩,建设和改造用材林450万亩,笋竹两用林100万亩,油茶林、水干果和药用林180万亩。生态园区、基地的建设,必将兴起生态观光农业这一新兴产

业。

6.完善的风景名胜区

丽水现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仙都,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石门洞、南明山、东西岩。风景名胜区在接待游客方面起步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带动全市的生态旅游起巨大作用。

7.独特的民族风情资源

丽水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华东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人口17.73万,其中畲族人口1.7万,占全县人口1/10。畲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民族特色鲜明,民歌、舞蹈、服饰、婚嫁、民间工艺等风土人情别具一格,景宁因此也被誉为是“浙江的西双版纳”。

(三)政府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旅游大环境

2003年丽水市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着力建设生态经济,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丽水发展的动力。(丽水十五规划>提出抓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林业、生态城市五大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绿色产业,把

丽水建没成为生态科学考察、生态度假休闲、生态观光旅游的胜地。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绿色经济,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为丽水旅游的发展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营造丽水旅游整体环境并推出旅游整体形象提供了心理基础。“十五”期间:旅游业成为丽水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先导产业;“十一五”期间:旅游成为丽水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

二、“W”——劣势分析

(一)生态旅游资源无序开发,起点低

近几年由于生态旅游的兴起,使一些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脱贫至富的大好时机,为了降低景区的开发成本,在没有统一的、高起点的规划前提下,盲目开发。景区布局松散,占用了大片土地,造成资源浪费,导致环境资源破坏及资金浪费,产品品位低下。

(二)经济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丽水虽然处于沿海经济圈,却是沿海发达省市中的欠发达地区。目前丽水人均GDP不及浙江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与浙江省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发展阶段差距,这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经济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使不少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长期“开”而不“发”.“启”而不“动,分散的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整合,闲置的旅游资源不能盘活,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更是长期得不到完善.以至于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旅游经济优势。

(三)观念误区

生态旅游是2O世纪8O年代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其实质就是一种可持续旅游。由于一些人对生态旅游认识不足,误认为有山有水就是生态旅游.或有山有水就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将现代新兴的生态旅游完全等同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因而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完全套用观光旅游的思想和方法,以“好看”、“新”、“奇”为准则,在许多自然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优异的地域,修建亭、楼、寺、庙之类的所谓“人文景观”,舍本逐末地杜撰一些神话传说和离奇故事。一些地方盲目地进行资源开发和规模扩张,给生态旅游赖以存在的基础——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结果使得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理念的生态旅游走向反面,步入了生态旅游破坏生态的恶性发展道路.使环境质量下降。

(四)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从业人员大多是过去国营或集体林(农)场的职工,其中许多人都不能在知识和技能上完全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他们对生态旅游的知识和特点知之甚少,对生态旅游产品一窍不通,因而即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产品.也难以使之达到最佳的旅游效果。

(五)竞争对手多,替代产品多

丽水生态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与周边地区的台州、衙州等相比,并没有很高的独特性,资源的类同性大.竞争对手多,相互替代的产品也多。

(六)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留不住游客

丽水的生态旅游严品为单一的光观型产品,严重影响游客的逗留期限。2002年12月丽水市旅游局发出1 853份问卷,对各景点的国内游客进行多项调查。经统计,来丽水旅游逗留时间不长,平均逗留天数只有2.1天。

(七)宣传不力.知名度不高

由于资金及认识上的原因,不少生态旅游地的宣传促销工作至今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少数生态旅游地对其产品进行过宣传促销,但因渠道单一,主题不鲜明.力度不够,收效仍然甚微,结果使得大多数生态旅游地至今仍未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甚至连专业旅行社和本地旅行社的导游都知之甚少或茫然不知,更不用说被市场所接受。

三、“O”——机遇分析

丽水地处“长三角”、“海西”两个经济区的有利位置是丽水旅游面临的极好机遇。与“长三角”、“海西”相比较,丽水市旅游资源优势具有“环境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厚重”等鲜明特点。为了尽快融入长三角、接轨海西,实现借力发展,旅游业跨越式发展,近几年丽水一直重点在做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形象塑造、突出乡村旅游三篇文章。积极组织开展针对上海、江苏及周边市场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主打生态品牌,以丽水富饶、特有的空气负氧离子,争取更多的游客到丽水旅游。

同时在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金丽温区域旅游联合体”客源互送,为扩大丽水旅游知名度和提升丽水旅游人气提供很好平台。不失时机地开展“四省九地市经济联合体”和“海西经济圈”旅游合作,参与福州海西旅游区域协作,力求实现市场共赢,为有效巩固和扩大今后丽水旅游市场奠定基础,努力将丽水培育成为“长三角”和“海西”旅游的枢纽中心。

积极抢占“世博之旅”先机,主动融入“世博”。突出丽水良好的生态优势,争取丽水的旅游产品纳入“浙江百条生态精品旅游线路”、“沪苏浙世博之旅精品线路”、“浙江百个主要旅游节庆活动”等,使丽水旅游产品融入世博宣传的大格局。围绕“2010世博旅游年”主题,深化“国字号”旅游线路的打造与宣传,突出旅游产品、线路的文化内涵,力争使精品线路逐步成为旅游市场的热销产品,努力吸引世博游客。

(一)产业发展的机遇

1.交通改善

对外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将引起市场空间的拓展和投资合作机会的增加。目前,丽水还只有通过金丽温高速公路的金丽段,对外高速交通尚未形成系统。按照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规划,2007年前金丽温高速、龙丽温(龙游-丽水-温州)高速、丽龙庆(丽水-龙泉-庆元)高速丽龙段、台缙高速均将建成开通。上述工程完成后,丽水市的全部9个区县(市)都将直接融入省域高速交通网络,丽

水可以借助高速公路东接温台、西联金衢、北通杭州,并与沪苏闽赣的重要城市和旅游区相沟通。

2.政策导向

省委“八八战略”明确提出,要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将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南山区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目前,生态省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金衢丽产业带规划即将付诸实施,旅游强省建设也在进入以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为主要特点的新阶段。在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背景下,丽水市在全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和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得到更多更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3.市场需求

可以预见,未来丽水市旅游产业的市场空间开拓将获得更多的机会。一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和旅游消费观念不断强化的情况下,长三角客源市场对丽水的旅游需求将持续趋旺。越来越多的上海、苏南游客的出游已经从近程重复旅游转向中远程旅游,以山水风光和民情风俗为载体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将进一步成为游客的首选。二是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丽水本地市场将会日益扩大,省内温台金衢等周边市场与丽水的联系也将越来越密切,闽浙合作也将不断加强;三是2006年休博会、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三大盛事相继在中国举行,对丽水市旅游业发展也是可以利用的机遇。

4.投资动向

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热点,浙江省更是全国的典型,目前宋城、开元、广厦、南都、娃哈哈等民营企业集团都已大步走向旅游开发领域,丽水市也已成为这些企业关注的热点地区。丽水市虽然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但民营经济相对比较发达,2003年底全市共有民营企业8171家,其中产值或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383家,注册资本超亿元的民营集团公司已达20多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引导,市内外民营资本将日益成为旅游开发的强大动力。

四、“T”——挑战分析

1.来自区内的挑战

在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区内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化带来的挑战。丽水属于全省工业化滞后区,加快推进工业化步伐,提高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能否真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使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得以保留,是丽水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二是条块分割带来的挑战。丽水的旅游资源优势主要是整体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整合各地各部门掌握的旅游资源。

2.来自区外的挑战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篇6

【关 键 词】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一、生态工业园及循环经济概述

(一)循环经济概述

当前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主要的争论焦点集中于循环经济的归属问题,即循环经济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经济还是环保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内涵存在着争议,主要在于究竟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循环经济还是环保意义上的循环经济。从循环经济的构成内容来看,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为自然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循环净化和可更新资源的循环再生;经济系统中的非更新、可回收资源的循环利用人类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有机联系的复合循环。综合各方面的看法,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是指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知识文化的有机整合而形成良性循环,它在运行过程中遵循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通过生态学规律来引导人类经济活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当前关于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已经达成共识,即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分别为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减量化原则(Reduce)就是要求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尽量降低资源的损耗,实现单位资源的高效使用,从而能够以较少的资源实现生产目的。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经常表现为要求产品的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的轻型化。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了结,以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各个生产商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通过标准化设计,使得同一产品遵循相同的生产型号,这能够使得产品各个部件都有升级换代的希望,这样就可以避免整体产品的更换,从而降低了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达到了降低资源损耗的目标。再循环原则(Recycle)主要是指资源在使用后能够再次利用,避免资源的使用后变成无用的垃圾。显而易见,再循环原则能够实现资源的多次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二)生态工业园概述

生态工业园是为了保持经济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而出现的一种经济载体形式。生态工业园所采取的模式主要是从生态学角度来设计经济活动,通过将资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优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整体协调。具体而言,生态工业园主要有如下一些标志:首先是具备高效益的转换系统。生态工业园通过合理利用投入资源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主要将自然物质、经济物质以及废弃物进行相互转换,其中采用高新技术来降低消耗的能源和物质,提高了物质利用率,从而在输入一定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输出整体效益,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其次是高效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为生态工业园创造良好的环境。主要包含生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道路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物资和能源(主副食品、原材料、水、电、天然气及其它燃料等)的供给系统、商业、金融、生活等服务系统、各类废弃物处理系统、各类防灾系统等。最后,生态工业园需要高效的管理支撑。生态工业园是一个小型社会,需要从区域人口管理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对园区内的人口、资源、社会服务、就业以及安全、环境等各个因素进行管理,使得生态工业园的运行得到有效保障。

二、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于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于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在形式上也不多,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企业主导型、产业关联型和改造重构型。企业主导型是以一个或几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为主,吸引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参与进来,依据生态链特征来建设工业园,这种模式的生态园以一个核心为主建设而成的园区。产业关联型生态园是从产业相关角度出发构建起来的,主要是将产业关联性较高的几个相关产业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如工业和农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产业关联,通过生态工业园方式,使得农业和工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一体化,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改造重构型是指在原有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重新构架,创造生态企业集聚的升级生态工业园。由于传统的工业园并未注重生态效益,在数量上也占有多数,通过对该类工业园进行改造,能够极大的促进经济的转型。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典型模式简介:

1.柴达木循环经济园。柴达木循环经济园是国家发改委和环境保护总局等六部委批准成立的全国十三个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于2005年10月正式确定,园区整体规划于2010年3月得到国务院批复。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园“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区四园”的基本思路,坚持把培育和形成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立足矿产资源富集的禀赋优势,加快推进以交通、电力、通讯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推动资源开发由低水平、小规模向高水平、大规模方向转变,推动优势产业向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转变,试验区内已基本形成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大工业园区和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煤炭、建材及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试验区与各园区间以若干支柱产业为支撑,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2.美国查尔斯岬循环经济工业园。作为美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项目,查尔斯岬循环工业园坐落于美国佛吉尼亚南安普顿县,园区主要针对废弃、衰败地区的再发展计划,在布局上突出土地、水环境形态、以及传统的村落和城镇居住形式的和谐,园区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公路设施支持,同时园区的各项信息系统的构建也比较完备,并取得了聯邦PCSD、弗吉尼亚州政府、地方政府(county townships)三个政府机构的支持。园区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当地的产业技术更新,原有产业也随着改良。新环境技术的开发将是园区企业近期的主流之一。其中,对于天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是开发的重点。此外,对于当地来说,在短期内最为显著的影响在于改善了就业状况。

三、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主要是根据当前实际情况,结合未来发展趋势而制定,当前可供选择的发展思路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通过改造传统的工业园。传统工业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积累中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这种形式工业园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具有高耗能、低产出的特点,通过圈地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而在经济产出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当前随着生态工业园理念的推行和建设,传统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方向发展也正不断的推出和落实,很多工业园通过改造都能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利用原有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开放的市场环境,调整招商战略,由政策优惠转向废弃物交流、共同获利、共同管理环境等成本节约的利益驱动,重新定位竞争优势,将赋予现有园区新的活力。

第二,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生态工业园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生态链的构造,从而实现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最大化。我国当前在技术发展方面同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整体水平处于落后阶段。为此,发展自有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刻不容缓,在自我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无害环境技术,充分利用我国高校科研资源,研制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实用技术;同时也不应忽视一些地方和企业在长期处理环境问题中形成的特色技术,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体系。

第三,建立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主要依托市场需求开进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当前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和局限,如何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通过减免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税收、征收污染税、将资源环境成本纳入产品成本等,以此完善我国的环保市场调控体系,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

第四,严格环保执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生态工业园的良好发展需要环保技术的支撑,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组织来协调各个企业的相互利益关系,这就需要健全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因此,在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同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加强环保工作的统一监督和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加强国家和各地环保部门和监察部门对环境执法的行政监察。

参考文献:

[1]刘云.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策略及对策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唐字文,石和春.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38-40

[3]王兆华.循环经济:区域产业共生网络——生态产业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7

1 生态农业概述及特点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剂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工程系统。它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 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 发展生态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合起来, 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 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和谐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掩护之间的抵触, 形成生态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 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的特点主要是:

a.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施展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效, 以大农业为出发点, 按“整体、和谐、循环、再生”的原则, 全面规划、调剂和优化农业结构, 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 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撑, 相得益彰, 进一步综合生产能力。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 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应用, 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 使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物种之间、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经济、技术与生物之间达到相互有机配合, 保证整个农业经济体系协调发展。

b.多样性 生态农业主要针对我国地区广阔, 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差别较大的情况, 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 联合现代科学技巧, 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多种多样的技巧类型的农业生产设备, 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 充分施展地区优势, 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和谐发展。

c.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及系列化深加工, 实现经济增值, 实行废弃物质多源化利用, 降低农业成本, 进一步增加效益, 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该系统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高效利用, 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率。

d.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掩护和改良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 掩护生态平衡,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惯例发展为持续发展, 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联合起来, 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 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和持续性, 加强农业发展后劲。

2 我国生态农业现状

2.1 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 我国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 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滥砍盗伐、毁林垦荒, 造成许多地方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现象。1980年, 在银川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 在这次会议上, 我国首次使用了“生态农业”这一名词。生态农业在我国出现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 经过学术界的开辟研究、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全国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摸索和实践, 中国生态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和生态富民工作, 这在世界上都是最大规模的开创性工作,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也展现了广阔的发展远景, 不仅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道路, 而且对国际上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范例。

到目前为止, 全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已达3000多个, 其中国家级试点县51个, 省级试点县100多个, 其中11个荣获“全球500佳”称号, 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666.67万hm2, 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通过生态农业建设, “九五”期间51个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2%、7.2%和6.8%, 比项目开展前3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4.7、4.5、3.3个百分点, 并分别比全国同期平均程度高出2.2、0.6、1.5个百分点;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良, 51个县的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得到把持, 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3.4%, 土壤沙化治理率达到60.5%, 森林笼罩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 秸秆还田率达到49%, 省柴灶普及率达72%, 废气净化率、废水净化率、固体废弃物利用率等均有大幅度提升, 生态环境和农业的抗灾能力大大改良。另外, 通过实行生态农业, 改良了农民生活质量, 增长了收入。一些示范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由于贴近百姓, 具有多种功效, 深受农民欢迎。

2.2 生态农业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 马世骏先生提出生态工程思想, 即用生态工程原理和方法建设生态农业, 现在, 这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以下是根据不同物种或生产方式组合的以及在不同尺度上应用的当前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 这些模式对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一些模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被推广到许多发展中国家。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与模式:种类一为同一生产部门中不同物种或不同生产过程的组合, 主要类型为①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 主要模式为粮食作物轮作、粮-经作物轮作、粮-蔬轮作等;②水体中的复合养殖, 主要模式为池塘中鱼类混养、湖泊重负和水产养殖等;③混合造林, 主要模式为油松人工混合林系统、杉木-云杉间作系统等。种类二为不同生产部门中不同物种和不同生产过程的组合, 主要类型为①农-林系统, 主要模式为桐-粮间作系统、杉-粮间作系统等;②林-药间作系统, 主要模式为林-药间作系统、松-参间作系统等;③经济林-多用途林间作, 主要模式为枣-粮间作系统、果树-作物间作等;④植物-动物共生系统, 主要模式为紫胶-树木共生系统、稻田养鱼系统。种类三为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类型为①农户庭院生态系统, 主要模式为“三北”防护林、长江防护林;②生态村;③生态县;④防护林系统。种类四为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类型为①山地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模式为丘陵山地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等;②湿地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模式为桑基鱼塘等;③旱地生态农业系统, 主要模式为绿洲农业系统、节水生态工程等。种类五为农-工复合系统与能源系统, 主要类型为①农-工复合系统, 主要模式为玉米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②能源的多层、多级利用, 主要模式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虽然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不能否认,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3.1 理论基础匮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 往往是单一学科的, 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 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 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 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 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 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 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3.2 技术体系不完备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 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 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 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 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 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 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 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 也是非常困难的, 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实践中, 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 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 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3 政策有待完善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 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 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 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 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 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主动性。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 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此, 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 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 较高的经济效益, 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3.4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 在一些地方, 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 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 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 在这种情况下, 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 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 以满足市场要求, 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 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 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 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 对于基层农民来说, 很少能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3.5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 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以上需求, 因为在一些地方, 紧紧依靠种植业的发展, 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 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式, 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而其中, 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 到2030年前后, 中国人口将达到约15亿人。土地资源相对短缺, 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 而人口在继续增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3.6 技术人员缺乏

农村科技人员严重缺乏, 农业劳动人口科技素质偏低, 生态意识差。我国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每466.67 hm2耕地才有1名农业科技人员, 而发达国家德、美、日农业科技人员与他们农业人口的比例分别是我国的13.5、7.2和5.0倍。即使这样,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仍在大量流失, 据统计, 建国后至2000年, 全国培养的160多万农业科技人员中留在农业部门的不足一半。很多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初期发展势头不错, 但科技人员一旦撤离, 生态农业建设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

2000年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 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8.09% , 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占多数。农民受教育水平低, 生态意识较差, 往往只追求眼前利益, 只愿采用当年见效的农业技术, 那些保护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很难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运用。

4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创新我国农业生态理论与模式研究

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 开展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 深化我国生态农业科学研究和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开展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 不仅是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摸索、技巧集成与模式创新的现实需要, 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而且是改良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和农村、农民生活条件等的急切需要,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现实需求。

4.2 加强立法工作, 提升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尽管生态农业建设已有20年时间, 但1993年颁布、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内容, 对包含循环经济思想的农业发展只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解决。还要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进一步扩大干部群众的认知程度, 激发发展生态经济的理念和热情, 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的开发和经营。

4.3 加速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严格依法履行非宜农耕地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杜绝并严惩对天然植被的损坏, 同时由国家扶持发展相关产业以解决有关地区国民的生活问题, 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国家应加大生态环境软弱区 (如黄河上中游) 的环境建设投资力度, 严格控制迫害农业生产的污染源, 改良农业生态环境, 再造秀美山川,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深化传统产业, 还是开发新兴产业, 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地位,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谋求发展。决策部门开发立项要高瞻远瞩, 不至被短期利益和经济效益所困惑, 应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视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联合, 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4.4 发挥科技人员带头作用, 普及科技知识

加强农业科研支撑力度, 增进科研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合。由于农业科研自身的一些特点, 决定其不可能实现完整的自我发展, 国家支撑仍应为农业科研的重要经费来源。但国家应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奖惩措施, 促使农业科研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合, 避免盲目性, 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同时也应加强农业相关基础科学的研究, 如污水处理利用技巧、农业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作物抗性育种与生理以及我国北方气象干旱化与全球变暖的农业对策等, 以保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农业技巧推广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国家应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宏大的农技推广队伍, 通过增长农技人员的工资、增长和保证推广经费, 保持农技推广渠道畅通等方式,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高度重视和发挥科技人员与典型农户的带动作用, 采用灵活的形式, 在农村建立试点, 推广普及生态农业。通过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工作, 最大程度遏制新文盲的产生, 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在农村广泛推行各种职业技巧教导和成人教导, 有针对性地造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巧, 这样既有助于新技巧的迅速推广, 也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5 强化组织领导, 制定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政策

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和科学方案, 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 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以政府投入为导向, 业主和农户投入为主体, 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方案及农业执法、农业污染防治、技巧攻关和推广网络建设等必要的投入政策。

参考文献

[1]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生态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

[2]李文华.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胡宝刚.浅议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 1999 (9) :56-58.

生态养猪技术分析和发展趋势 篇8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生态养猪是遵循和利用生态学原理,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形成的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猪健康生长的一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为生猪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态环境, 还会最大限度限制其在生态环境中排放的废物污染, 以此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2,3]。生态养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涉及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疾病防治、科学喂养, 还涉及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控制等[4]。是采取生态养殖方式生产的、饲喂有机饲料、不在生猪的生长育肥阶段使用抗生素的商品猪[2]。

1 生态养猪特点

1) 保护生态环境。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粪污, 按照传统方法不能及时处理, 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 未经处理的粪污将会促使疫病的发生, 影响猪群健康, 降低产品品质。生态养猪可以采用科学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常见的处理技术是沼气工程处理技术, 可以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进行厌氧发酵处理, 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照明、供暖, 沼渣处理后可用作肥料。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猪粪便处理难的问题, 减少环境污染, 而且变废为宝, 实现粪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有效地节约资源。

2) 改善猪肉品质。一些工厂化养猪企业为了提高猪的瘦肉率、缩短生长周期、增加猪肉的产出, 通常在饲料中添加铜、锌等金属元素或者抗生素等药物, 这样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猪肉品质, 导致猪肉口感不佳, 甚至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态养猪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安全, 选用的饲料必须符合《饲料卫生标准》要求。饲料中的砷、铅、氟、霉菌毒素、铬、汞、镉、亚硝酸盐及细菌总数等不得超标。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规定, 确保生态养猪的质量安全[5], 从而提高猪肉的口感, 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提高经济效益。相对于工厂化养猪生产的猪肉产品来说, 生态养猪的猪肉产品具有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色泽好、风味鲜美等优点, 产品价格虽然相对较高, 但是仍然受到消费者青睐。此外, 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严格执行, 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生态养猪更符合生猪养殖发展趋势。因此, 生态养猪一方面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 扩大市场占有率, 有利于促进我国猪肉产品出口;另一方面, 由于价格较高, 能够有效地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生态养猪具有上述优势, 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但由于现代生态养殖规模加大, 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生猪活动对于饲养环境中植被破坏性较大, 失去植被的活动区排泄物难以实现生物消化; (2) 生态养猪规模大, 生猪排泄物较多, 不能完全被周边农作物消纳, 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 生态养猪技术分析

1) 水源安全, 地势高燥。为保证有良好的生产环境, 生态养猪基地选址首先要考虑水源安全, 其次是地势高燥。

养殖用水要清洁卫生。在选择水源时, 应该避开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区域, 挑选生态环境较好、水质无污染的水源, 保证用水清洁卫生。这是生态养猪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保障猪群健康养殖的基础条件。由于一般的饮用水缺乏某些营养元素, 在供水的时候, 可在水中添加适量食盐以及维生素, 一方面可以为猪的生长发育提供均衡的营养,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猪的抵抗力[6]。

养殖基地地势要高燥。养殖基地一定要选择在环境较开阔、通风条件较好、地势高燥的地方。养殖基地圈舍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 能够有效地阻止疾病传播。圈舍应设置侧窗、天窗、地窗, 尽可能使用侧窗进行通风换气,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猪圈内安装风扇, 加强圈舍内气体交换, 保障猪群健康,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2) 饲喂有机饲料。有机饲料是指由有机生产体系采用有机饲料原料按照有机饲料相关标准进行加工生产而得的饲料产品, 有机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药物、促生长剂或者其他的一些化学合成的添加剂, 除此之外, 有机产品里还不能使用任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取得的产品以及物质。生态养猪饲喂有机饲料, 能够有效地减少药物残留, 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在生产过程中, 养殖基地可以考虑通过在有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 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减少疫病发生。

3) 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在养殖过程中, 要为猪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 要保持猪圈干燥, 可以采用一些有机材料铺设在地底, 防止地面渗水和返潮。其次, 要定期打扫猪圈, 对猪圈进行清洗消毒, 减少病原菌的滋生。此外, 还要特别注意保证放养区的安全, 严格杜绝有毒有害物质。

4) 加强日常观察, 减少疫病发生。在生产过程中, 要重视猪群疫病预防工作。养殖基地饲养管理人员平时应保持饲养环境干净卫生, 每天还要观察猪群的采食和饮水状况、精神状态、呼吸状况等, 一旦发现异常, 应及时请兽医诊断, 以免延误病情,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3 生态养猪技术发展趋势

1) 运用现代化设备监督猪群的日常状况。生态养猪基地逐渐采用现代化设备监督猪群的日常状况, 如采用现代化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观察猪群的精神状况。此外, 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数据库, 一方面通过观察猪群的日常生活状态, 随时对猪群进行监控, 另一方面可以记录,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以便出现突发状况时, 有案可查, 能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2) 立体养殖方式。目前, 生态养猪正向立体养殖方向发展。立体养殖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 一方面通过优化养殖类别,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养殖密度、合理利用资源, 进而提高养殖效率、增加产出。如鸡-猪-沼气-有机肥生产模式, 即使用有机饲料养鸡, 养鸡产生的鸡粪经过处理后喂猪, 猪粪、污水等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处理, 产生的沼渣处理后可作为肥料用于蔬菜大棚生产。立体养殖模式可以通过合理优化养殖过程中的生物链结构, 从而提高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7]。

4 小结

生态养猪的发展要重视养殖技术理念的转变, 一要养殖基地环境条件好, 水源清洁卫生, 地势高燥;二要饲喂有机饲料;三要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四要加强日常观察, 减少疫病发生。只有当这些基础工作做到位, 才能大规模地进行生猪生态养殖。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猪生态养殖的概念、生态养猪特点与养殖技术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生态养猪提供参考, 促进生态养猪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养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戚守登.如何做好规模化生态散养猪生产[J].猪业科学, 2016, 33 (3) :92-94.

[2]李林.生态猪养殖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当代畜牧, 2015 (8) :13-14.

[3]张学涛.生态猪养殖策略探析[J].养猪, 2016 (3) :90-91.

[4]郜冬雪.浅析生态养殖发展趋势[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 (9) :98.

[5]张玉纯.生态养猪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 32 (6) :82.

[6]孙宗志.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南方农业, 2016, 10 (7) :75-76.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篇9

我国农业观光旅游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 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人们的经济收入得到了广泛提高, 而消费结构以及生活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同时我国从1995年开始执行的黄金周和双休日假日制度也为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前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具有了多样化的形式, 如生态农园、休闲渔场、休闲农庄、农家乐、垂钓园、采摘园等。从分布上来看, 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主要集中于旅游景点附近或者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郊区。在北京、广东、上海以及江浙等地区, 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并且在旅游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二、我国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我国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在旅游业以及农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是我国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由于起步较晚并且发展时间较短, 在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中仍旧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快速的发展导致激烈的竞争。

我国农业观光产业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由于其本身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所以被各个地区都当做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 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一种潮流, 不同形式且数量众多的农业观光园不断出现, 也正是因为如此, 缺乏鲜明特色成为了制约我国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导致了恶性竞争的出现。

(二) 项目结构过于简单。

在我国当前的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发展中, 农家乐、观光型林场、观光型果园以及垂钓园等是主要的开发形式, 而在这些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中, 其主要的活动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采摘、观光、垂钓等, 这些活动的雷同性使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逐渐失去了自身的魅力与吸引力。另外, 一些园区在发展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过程中由于存在投资以及政策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而导致项目不仅难以体现出生态、科学等特点, 并且还对田园本有的质朴气息与风光造成了破坏, 这种情况在我国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发展中应当引起重视。

(三)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在我国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中, 许多农业观光园的建设都是农民自发发展的, 这种自发性的存在导致了盲目性的产生。农民在自发开发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中, 仅仅能够看到本村或者本乡所具有的项目开发优势与可行性, 但是却没有对更大的区域进行考虑, 在欠缺市场调研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许多区域都出现了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具有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

(四) 季节性太过明显。

在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发展中, 由于农业本身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所以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也具有了明显的季节性, 所以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与一些以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发展相比具有很大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体现为季节性制约下的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具有过短的持续期, 如赏花节、采摘节等只有短短的数十天, 这种问题的存在也是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游客总量较少的主要原因。

(五) 精品工程缺乏。

在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发展中, 许多项目的开发都是由农村集体出资, 这导致了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在建设中存在资金欠缺的问题, 继而导致项目本身的建设水平较低, 同时旅游环境、卫生条件以及人员素质也并不理想,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游客来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进行旅游的重复率低, 在旅游过程中投诉现象过多, 从而给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甚至整个产业的发展都带来负面影响。

三、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开发原则

(一)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不仅要求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的开发选择在受到人类破坏和干扰较小且具有古朴气息的地区, 同时要求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的开发者、管理者、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都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 并且能够让观光项目发挥出环境教育的作用, 观光项目本身的经济收益也应当按比例投放到环境的保护中, 从而让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强调环境保护的高品位旅游项目。

(二) 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发展中的季节性特点和地域性特点十分明显, 所以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开发有必要以当地所具有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农业生产条件为依据, 并将当地的交通环境和其他环境考虑在内来确定生态型农业观光项目的内容、形式与发展模式, 从而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突出区域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特点以增强吸引力。

(三) 市场导向原则。

在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发展中, 市场应当是农业观光项目开发的指向标, 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把握的前提下, 才能够开出能够被受众接受的农业观光项目。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在缩短城乡经济差距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受众主要是城市居民, 而影响城市居民选择生态型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因素不仅包括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偏好, 同时也包括城市的规模、城乡交通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收入, 所以在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中根据区域的不同作出科学的市场预测和市场分析能够让生态型农业观光项目的开发更加具有针对性, 从而保证项目本身的开发可行性和吸引力, 这对于生态型农业观光项目市场领域的占领以及进一步扩大和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村所具有的生态环境以及农业所具有的资源特色是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所以在生态型农业观光项目的开发中, 应当尽量避免农业方式的改变, 更不能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随意的改变, 彻底杜绝生态型农业观光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对自然景观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对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周边城市化、工业化等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严格控制, 从而确保观光项目保持较强的观赏效果。另外, 有必要对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管理者、工作者以及游客开展文化教育和环境教育, 确保在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五) 参与性原则。

在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中, 对农村的体验是旅游者最为迫切也是最为强烈的需求, 所以在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项目的开发中, 应当重视旅游者对农村以及农业生产的参与与体验, 从而让旅游者感知到农村生活所具有的娱乐性与情趣, 并满足旅游者的情感需求, 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吸引力的提升与旅游者旅游重复率的调动, 确保生态型农业观光产业能够在具有广泛受众的基础上发挥出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孟珏, 董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 2010

[2] .王云才, 郭焕成, 徐辉林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 .史亚军等编著.城郊农村如何发展观光农业[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6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篇10

20世纪4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粗放发展、城镇化盲目扩张,引发的清洁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催生了都市农业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后,在“绿色产业回归城市”、“城市与自然共存”、建设“田园城市”的呼唤和实践探索中,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多功能的都市生态农业,逐步成为城市化国家和地区统筹解决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有效手段和模式。

新世纪以来,随着快速城镇化对市民“菜篮子”、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等要求的提高,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家乐等新型农业形态在河南省都市区蓬勃兴起。

2002年,郑州市率先提出《河南省郑州市环城“都市型”现代化农业规划》,之后洛阳、开封、许昌、焦作等市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都市型农业探索与实践。以河南丰乐园实业有限公司、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原郑州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一些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乃至旅游服务企业,开始在市区和郊区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特色畜禽养殖基地和客户餐饮、休闲、观光功能区。

2004年后,在“国家森林城市”、“林业生态省”等战略指导下,河南各地纷纷开展创建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活动,不断探索都市农业的实现方式。2012年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部署,河南各地进一步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按照“基地园区化、园区景观化、田园生态化”的建设理念,围绕优质粮种、绿色蔬菜、现代渔业牧业、花卉苗木、生态果园、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林等产业,涌现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园、标准化农业基地等多种形式的都市生态农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穿国家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总体布局后,河南省各市纷纷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产业支撑载体,着手打造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辐射城市郊区及周边部分县(市)的“半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规划建设一批以特色种植业、设施园艺业、生态休闲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生态走廊等为主题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并将之视为深化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抓手。这标志着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自觉和理性发展的新阶段。

关于都市生态农业的内涵,学术界尚无一致观点,但对都市生态农业所遵循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的本质[1],则是广泛认可和肯定的。根据对国内外实践的调查研究显示,都市生态农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装备和经营模式,系统开发都市内部及其周边城市化区域的农业资源,创造都市需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农业形态。

根据河南省正在推进的“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部署,都市生态农业是河南都市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系统梳理河南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现实需求,为加快推进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的宏观需求

2014年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启动了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产业圈层分布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2]。这不仅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而且是河南省抢抓城市化提档升级的历史机遇寻求破解“三农”问题之策的重大战略,是河南省实施三大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的“四化”协调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1 河南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都市生态农业探路

都市生态农业以资源集约、技术集约和劳动集约为特征,注重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农技研发服务体系、农产品供应链等载体,都市生态农业在新产品研发、新服务开发、资本运作、市场拓展等方面拥有较强的优势和能力,必将在绿色、环保、优质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系列化休闲服务开发与提供等方面竖起良好品质和品牌形象,并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这对于理清新型农业现代化内涵、要素条件、组织模式、发展机制、保障措施等关键问题,以及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试点探索和示范带动效应。

2.2 提升河南综合竞争力需要都市生态农业支撑

当前,国家强力推进的跨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河南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都市生态农业作为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不仅具有全方位、宽领域的产业发展空间,而且具有高科技、高品质、高投资、高回报的盈利空间,使其有能力成为河南最具吸引力和投资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资源紧缺、环境脆弱、生态恶化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河南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迫切需要都市生态农业以其强大的城乡资源集聚力、全产业链发展力、生态环境修复力,创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优质的生态。

2.3 加快城乡一体化需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

都市生态农业能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新的产业支撑和产业联动平台。都市生态农业与城市工商业结合,形成“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或“劳作、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一体化的休闲农业产业链,不仅可以促进城乡资源、技术、资本、信息、人才、文化交汇融合,推动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合作联动,且可以发挥城乡比较优势兼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丰富城市产业形态,促进推动城乡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些既是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互动的过程,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追求。

2.4 城市空间拓展需要都市生态农业开创

都市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地采取“点缀、板块、圈层”的网络化空间布局,既可满足城市间隙绿化、功能区独立、绿色空间交相辉映的需求,解决“灰色城市”问题,又可为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展销”提供多样化空间,为国内外投资与项目合作提供巨大空间。

在河南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背景下,依托大农业、大市场、大贸易,都市生态农业凭借其优质农副产品、休闲服务、生态景观,不仅可以吸引国内客商,而且可以招揽国外客户,在拓宽城市国内市场的同时开辟国外市场出口创汇,实现都市区发展空间的全方位提升。

3 河南加快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微观需求

3.1 城市生态系统重建需要都市生态农业滋润

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的“雾霾满城、暴雨淹城、污水绕城、垃圾围城”问题,表明这些城市生态自我调节系统已经紊乱甚至瘫痪。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城市绿地、排水管网、垃圾处理、生态走廊等人工调节设施的系统规划建设,更需要都市生态农业修复生态、循环利用资源、调节小气候、提供生物栖息地[3]等方面的自然调节功能。同时,从机制扭转城市产业膨胀引发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需要将都市生态农业以自然绿化带和生态功能区方式嵌入城市空间,增强城市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3.2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需要都市生态农业引领

目前都市农业主要停留在生产主导、服务低档、经营粗放的城郊型农业阶段,产品加工度低、产品标准化率低、科技含量低、价值增值不高、市场渠道建设滞后等问题急需破解。都市生态农业靠近技术源头、市场主体、内贸枢纽、外贸港口,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先进、功能多元等优势,借助其科技服务链、产品供应链、营销渠道,不仅可以用现代科技与装备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用都市文明改造郊区农业的产品结构、服务品质和文化承载,全方位提高农业的多元价值创造能力,重塑城郊农业的产业内涵和服务功能。

3.3 保障都市区“菜篮子”需要都市生态农业

都市生态农业不仅有遍布郊区的规模农业,还有散布于都市内功能区隔离带农业、生态廊道式农业、屋缘(屋顶、阳台、宅院)式农业等形式,它们能以其自主性、灵活性保障“菜篮子”供应总量平衡。例如,都市内的开心农场、生态农庄,可以为那些想吃到自己亲手种植的新鲜果蔬却没有条件的人们提供实现愿望的机会;屋缘农业、市民农园可帮助市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节省食物开支[4];温室大棚、无水栽培、立体种植等设施农业,可以应用现代科技和先进农艺设施,常年生产供应洁净、时令、新鲜、优质、无公害的果蔬、肉、蛋、奶等,可以有效平滑菜品供给的季节性波动,平抑物价。

3.4 装扮都市区“花园子”需要市区屋缘和近郊生态农业

农地生态价值的提高,有助于从机制上扭转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边缘区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分布于屋缘(屋顶、阳台、宅院)的观赏性园艺、温室蔬菜和花卉可以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处于城市近郊的都市生态果园,可以充当城市的藩篱和绿化隔离带,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和摊大饼式地连成一片;生态果园作为“都市之肺”,能有效防治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有利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变河南省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为河南人民提供宜业、宜居、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的指引下,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将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样板和重要引擎,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摘要:都市生态农业是以同步推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提升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为目标,集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形态。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既是都市区做好“菜篮子”、做大“花园子”、同步充实农民“钱袋子”的有效路径,更是河南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强化都市生态农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对于增强河南都市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篇11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 调查分析 对策

一、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基本現状

近年来,寿光市旅游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突出农业生态特色,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以做大做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打响了“魅力菜乡,生态寿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乡村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品种技术研发推广、农业观光旅游、会议展览举办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寿光市乃至山东省蔬菜产业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问题的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次调研活动包括到寿光市乡镇(洛城街办)走访调查,对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负责人、相关管理部门、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以下为数据分析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

绝大多数农户对新农村建认比较了解,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但是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能加大农户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了解。

(二)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前和发展后,农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变化,大多数农民认为:

新农村建设后与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之后,农村的生产发展总体情况是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生产力发展方向是农村生产规模扩大,更加生态化,技术化。但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希望有关部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大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三、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产品中一项颇具开发潜力的产品。目前,在传统观光旅游降温的情况下,人们纷纷选择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产品开发的新热点。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地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规划,使得开发带来的负效应甚至超过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存在的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不强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需求急剧增长,这为生态农业游客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生态农业旅游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格、低廉的价格对游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经营者竞争意识淡薄,忽视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多数产品以观光层次为主,游客选择范围小;在内容与形式上重复开发和模仿建设倾向明显,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行业管理力度不够目前,生态农业旅游通常各自为阵,经营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协调发展观念,而旅游行业管理机构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管理体制。

3.农民素质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农民是科技文化知识拥有量最少的群体。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质较高者居多,而留下来的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文化素质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现象,这势必会成为影响寿光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4.龙头企业小规模的多,大规模少。目前来看,全市批发市场、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团、金正食品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外,总体上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带动优势不明显,与建设新农村新形势的需要还有差距。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依赖性强,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经营风险比较大。

四、提出对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增加产品类型多样化,发挥特色优势,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选择范围,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农业旅游,要根据当地的旅游实际,规划农业旅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规划。

第二:增加行业管理能力,增加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旅游一体化建设,发挥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优势作用,增强政府等有关部门对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同时在增强行业管理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第三: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科技文化培训教育,增强农民的劳动技能。一是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机制,如推行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等形式开展培训。二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市场竞争的成功案例。

第四:加强政府对小企业的引导,加强企业与农民的联系。同时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避免盲目跟风的问题,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不,减少经营风险等,充分发挥企业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周斌.寿光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大连理工.

建筑发展与绿色生态景观分析 篇12

当人们热衷于城市建设而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发现, 真正体现本质需要的不只是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 更重要的还在于建筑与城市的环境功能, 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物化反映。建设一个环境整洁优美, 有一定格调的环境艺术特色和文化品味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已提了出来。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广场环境、城市风貌特色有机结合, 成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的典范。不少城市, 不少居住小区都开始把目光投向建筑与城市环境建设上来, “打环境牌”成了不少房地产开发商的热门话题。在城市美化形象工程的认识上也不断提高。城市环境美化有四个发展阶段。

绿化阶段:即达到一定水平的绿化率, 规划上该绿化的地方都栽上树, 种上草, 环境绿化有了基础。

彩化阶段:即光有绿色还不够, 还必须使大地添彩, 铺满锦绣。在绿化园林中培植各种花木, 五彩缤纷, 四季有花。这在园林绿化的经营管理和城市文明建设方面将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艺术化阶段:即城市的格调、特色有一定的艺术质量。一条街、一个片区, 要用城市设计的综合观点, 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乔、灌、花、草和城市雕塑、小品等环境要协调有致, 相得益彰, 步移景异, 无不成画。

生态化阶段:即人与自然统一、协调, 不仅是植物花草而且与山水环境, 与各类动物生灵相处和谐, 生态良好。总之, 这种生态美好的城市环境的追求正在成为新世纪城市建设的目标。这样的目标, 这样的城市环境必须是以先进发达, 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的。

2 建筑发展与绿色景观相和谐

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可以说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 建筑物总是和周围环境一起成为人们的认知对象, 两者的和谐统一可以形成富有审美情趣的艺术境界, 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与其他艺术类的重要特征。

2.1 建筑与景观环境相互和谐统一

绿化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环境中成为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 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而且造成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不同的室外绿化环境往往带给建筑迥异的视觉效果, 使建筑室外环境和建筑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建筑的外部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 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一旦离开了特定的环境, 建筑往往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审美价值。

2.2 绿化植物在建筑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作用

绿色植物千变万化的色彩更增添了建筑空间的迷人魅力。春季欲滴的青翠, 夏季蓬勃的盛绿, 秋季灿烂的金红, 冬季寂静的冷绿使建筑造型和空间环境在一年四季拥有时刻变换的生动表情, 带给人们时刻新鲜的心理和视觉感受。植物凭借其绚丽斑斓的季节性变化给建筑室外空间带来层出不穷的变化和惊喜。

现代城市中到处充斥着体型庞大, 色彩和质感单一的建筑, 绿色景观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层次感和色彩感, 对于杂乱的临街建筑, 绿色景观起到一定的遮掩作用, 对于烦躁的都市生活, 植物的绿色还能舒缓人们的心情, 使人在舒适安逸的同时, 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3 建筑与景观环境的互动

在人们逐渐有意识的改变环境的过程中, 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同一性关系逐渐发展为对象性关系。马克思认为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 是对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当然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 但这种初级的人与自然界的意识中, 人们同自然的关系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动物式的服从意识, 而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则表现在人与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和人之间的狭隘关系的相互制约, 以及对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这一现象的意识, 而建筑环境设计思想作为一种意识也必然遵循主观意识发展的规律, 经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

4 绿色生态景观发展

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然与绿色植物的强烈认同感与亲近感及其带给人类的安定感, 使得绿色植物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营造活动中始终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尤其是生态环境备受关注的今天, 绿色植物更是借助于各种技术手段融入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 扮演着生态要素的重要角色。

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新鲜的概念, 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 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 这就必然涉及到景观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更为突出, 更受关注, 所以生态似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

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生态景观。尊重自然发展过程, 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 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 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 占据了首要位置。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 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更大的转变, 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 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 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 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 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论。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 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但具体到每个设计, 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 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与这些原则, 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5 景观设计在建筑中的地位

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他们相互间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 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群广泛的使用需要。如今在住宅建筑中, 景观越来越成为房地产销售中的亮点, 成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要素。通过对道路、植物、水及构筑物的组织, 给居住者提供了舒适的室外环境。现如今人们对建筑物要求不单一的追求功能, 而对景观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 两者相辅相承。总的来说, 一个成功的景观塑造, 需要各种因素的相互配合, 只有在细节上都认真考虑, 仔细推敲, 才能够有效地引导人流, 使人们行走于其中而不觉突兀, 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 给人们提供愉悦感, 又能够给人们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 成为城市景观的有效延伸, 为人们构筑舒适而愉悦的生活环境。

摘要:由于城市的盲目扩展、房地产过热, 城市用地十分紧张, 超强度开发、建筑密度过大, 旧城核心人口密度不降反升, 加上城市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 尤其大城市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故城市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

关键词:建筑发展,绿色景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 (第二版) 第一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学报.2008~2009.

上一篇:匈牙利田园幻想曲下一篇:高校图书馆的馆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