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论文

2024-09-17

农业生态学论文(精选12篇)

农业生态学论文 篇1

1“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

1.1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 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 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 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 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 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 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 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 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 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 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 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 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 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 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 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 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 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 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 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是不能分离的。

3 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 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

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 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 无论其规模如何, 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 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 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 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 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 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 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 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 运用生态学规律, 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 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 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

中国幅员辽阔, 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 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 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

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 963 km2, 占总面积的91.34%, 坝子面积64 km2, 占2%, 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8.4℃, 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 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 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 耕地资源相对缺乏, 且以梯田为主, 粮食生产难度极高, 产量低。

3.2.2 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 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 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 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 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 加强产业化建设, 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 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 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 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旅游资源丰富, 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 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 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 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

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 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 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 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 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 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 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 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 改善基础设施;最后, 农村劳动力减少, 交通不便利, 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 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目前, 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 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 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 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 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 辨别农作物病虫害, 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情况恶化。

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 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 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 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 结语

生态农业建设利用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学方法进行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 寻求农村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最终使我国生态建设发展既不同于西方的生态农业, 也不完全是传统农业的回归, 它是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生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是中国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的初步发展, 但现阶段我国要全面推行生态农业, 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 因此要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推广力度, 建立生态农业信息网络, 规范农村和农产品市场, 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以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福生, 周发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J].农业技术经济, 1998 (4) :6-8.

[2]张宝文.总结经验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在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 17 (2) :1-5.

[3]陶战, 郑向群, 成卫民.我国十五期间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9, 16 (3) :1-7.

[4]骆世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 1997 (1) :38-41.

[5]信乃诠.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过去与现在[J].中国科技论坛, 1999 (1) :1-5.

[6]CONWAY G1 The doubly green revolution[M].Suffolk:Penguin Books, 1997:142-149.

[7]骆世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 1997 (1) :38-41.

[8]董全, 等.面向21世纪的西方生态学[J].科技导报, 1996 (2) :45-50.

[9]GLIESSMAN S R.Agroecology:ecological processes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M].Chelsea:Ann Arbor Press, 1997.356-366.

[10]ALTIERI M A.Agroecology:the science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M].2nd ed.Boulder:Westview Press, 1995.245-268.

农业生态学论文 篇2

Marie-Noëlle Binet & Diederik van Tuinen &

Dirk Redecker & Daniel Wipf

摘要 在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的发育和土壤的健康发挥着积极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自‘第一次绿色革命’起,通常很少关注土壤微生物的有利作用,尤其是丛枝菌根真菌的积极作用。人类从自然界和和受影响的生态系统中的众多资源和流程中获益匪浅,其中,丛枝菌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被称之为生态系统服务的资源和流程包括食物和营养传递过程。许多人停留在生态系统服务是免费、不受限制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象中,他们天真地以为生态系统服务是为公众服务的。他们缺乏一个正规的市场并对社会资产负债表知之甚少。在1997年,来自于美国、阿根廷和荷兰的一组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这些基础的生态系统服务每年平均耗资达33万亿美元。目前的报告强调指出:对新兴的可持续系统而言,共生的丛枝菌根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者对确保植物产量和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来讲,用丛枝菌根优化后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产生影响,从而为人类创造了净收入。关键词 丛枝菌根,生态系统服务,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引言

土壤微生物中的丛枝菌根(AM)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群落,在新型的植物生产战略中,这个功能性群落极大地促进了作物的产量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丛枝菌根真菌能与80%的植物系的根建立共生关系,其不但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可利用磷和其他不稳定才矿质营养的输入来改善植物的生长,而且在稳定土壤聚合、保持水土流失和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所引起的植物胁迫中产生“非营养化“效应(Smith and Read 2008)。在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的发育和土壤的健康发挥着积极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Jeffries et al.2003;Barrios 2007)。然而,自‘第一次绿色革命’起,通常很少关注土壤微生物的有利作用,尤其是丛枝菌根真菌的积极作用。

生态农业 主导农业生产模式 篇3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全球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建设起来的,既促进生态保护又依赖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经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致使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等,不仅诱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还导致粮食、蔬果、畜牧产品等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实质而言,这是一场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失调的严重危机。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等地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各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替代农业思潮开始出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生态农业发展计划,把重点放在减少农田盐碱化和农业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由单一向综合,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环保,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综合“质量效益”转型。在必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景广阔,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625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发展规模来看,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其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19%;中国生态农业总面积约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180万公顷,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

全球生态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目前,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与常规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5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全面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实现强农兴粮富民和环境优化;二是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三是高效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续性,把农业生产经营和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被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评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先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对生态农业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是发挥长效作用的措施。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在德国,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额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国实施补偿方式,大多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并多与相应环保措施挂钩。

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很多国家非常注重以现代科技为依据,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推广。也有许多大学、科研院所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自2002年起,美国政府就实施有机农业研究和推广计划,2003年以来的10年间共提供经费9300万美元,资助重点包括有机农业环境及效果、有机农场生产与社会经济状况、利用田间试验方法鉴别有机产品特点等。

加强生态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发达国家就生态农业的生产、产品质量和销售等建立了相关法规体系。美国制定了《有机食品质量法》,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农产品法》《加拿大谷物法》等,欧盟颁布了《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在欧盟相关法律基础上,德国制定了本国的《生态农业法》《土地资源保护法》《垃圾处理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让生态农业发展实现了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内部“软环境”整合,对其健康发展发挥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农业生态学论文 篇4

1.《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背景分析。2011年, 生态学上升为一级学科, 同时中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 使得生态学科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目前, 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有:全球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外来物种入侵与有效控制;重要生态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学与科学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水资源安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食物安全;植被恢复与生态灾害防治;等等。上述新出现的问题和概念, 也迫使《农业生态学》教学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

2.《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现状。在浙江农林大学, 为本科农学、植保和种子等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农业生态学》, 36学时 (或32学时) , 2学分。教材选取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骆世明教授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二版教材。该教材从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系统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到的生态学原理和农业生态发展前沿方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本人发现这门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1) 课程知识体系相对陈旧, 跟不上学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 全球气候变化、转基因食品安全、生物入侵等热点问题已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争论, 这些问题与《农业生态学》课程紧密相关, 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教学中却未涉及和关注。 (2) 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3)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期末闭卷考试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采取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策略。

上述问题使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前沿性和实践性都不尽如人意。因此, 课程改革十分有必要。

二、教学改革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为主动探求式学习的目的, 本人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改进。

(一) 改进和更新《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

1. 教材建设。

以骆世明版和陈阜版的《农业生态学》教材为基础, 参考国外经典生态学教材《The E-conomy of Nature》 (第五版) 、孙儒泳主编的《基础生态学》 (第二版) 、《动物生态学原理》、李博主编的《生态学》等教材, 对课程主题进行优化和再选择。

2. 获取学科前沿信息。

搜索最新发表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文献, 通过网络搜索获得高质量的课程素材。如本课程第五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讲授内容, 就大量参考了复旦大学第五期生态学高级研修班的ppt讲义, 从学科前沿获得了当前国际生态学发展的最新信息, 保证了课程知识的相对新颖性。

3. 收集课程辅助信息。

通过阅读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国外经典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材和畅销书, 获取时代发展的动态信息和趋势, 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广博性,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 探索新的《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

1. 增加课堂讨论的次数和质量。

设置与课程紧密相关且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的讨论主题 (如:你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当前西方主导的碳排放和碳交易制度是否对中国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 采取信息定向输送、纸质资料阅读、无领导小组讨论、分组限时间公开演讲等形式, 来加深学生对特定命题的理解,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精神和公众演讲能力。

2. 加入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

在网易公开课、TED演讲、BBC纪录片等网络媒体中, 搜集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 经过整理和加工, 选择主题相关、时间适当的视屏在课堂上播放, 使一流的媒体资源走入课堂。同时, 本人在MOOC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上注册账号, 选择参与与课程主题相关的一些课程 (如全球气候变化) , 获得一些与课程主题直接相关的信息、资料。

(三) 改进《农业生态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1. 加大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将课堂讨论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出勤率等都纳入课程成绩的评价体系中, 使学生均匀用力, 避免期末考试突击式的应试学习。如在课堂讨论环节, 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 设置分组, 根据全组的表现, 统一给分, 同时对表现出色的“意见领袖”, 给予加分, 此举意在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2. 期末考试题目中, 增加理解性的主观题目的考察比例。

在期末考卷中, 提高开放性题目的比例, 同时对一些题目, 可设定具体情景, 给予知识点的提示, 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程度 (如论述题:我国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二胎”的生育政策, 请根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分析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变迁。给予应试者的提示知识点有: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的方程、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马尔萨斯人口论等) 。

3. 收集学生课程反馈意见和听课体验。

在考试题中设置课程意见反馈的环节, 如:你认为如何才能上好《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鼓励学生多提意见, 获取学生的听课体验, 为下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方向。

三、教学改革实施效果、问题与反思

1.教改后的教学效果。

(1) 学生上课积极性增强, 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和选择, 学生上课到课率提高, 上课专心听讲程度提高, 玩手机、睡觉的学生数量有所下降。同时, 学生私下的反馈表示:这门课程提高了自己对生态学的兴趣和了解。 (2) 课堂参与度提高, 课下出现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由于引入了对当前生态学热点问题的课堂主题讨论 (以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进行) , 学生课程参与度有所提高, 加之讨论话题新颖, 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讨论分组采取随机原则, 避免了部分优秀学生扎堆、后进生消极参与的现象。课后阅读材料和书籍的推荐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部分优秀的学生学以致用, 在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中能够运用课下学到的新知识。 (3) 学生积极上交课程建设意见和建议。课程考核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 将出勤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体系中。同时, 课程期末闭卷考试减少了客观题的比例, 增大了主观题的数量, 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如在回答论述题“十八界三中全会后, 中国计划推行夫妻双方单独生二胎政策的生态学理论依据和可能后果”时, 很多学生运用了生态位理论、逻辑斯蒂种群增长模型、生态足迹、环境容纳量、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学知识来进行回答, 并对可能出现的人口扎堆生育现象做出了预测性的分析, 基本做到了活学活用。

2. 教学反思。

从平时学生听课反映和期末考试回馈意见来看, 课程改革总体较为成功, 学生评教反馈优秀, 但从多数学生一致的反馈来看, 本课程仍存在很多改进的地方, 归纳一下,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书本外内容偏多, 知识体系庞杂, 抽象概念较多, 一部分学生反映抓不住重点和难点。 (2) 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待加强, 单一的老师讲授模式还需改进。 (3) 课程课外实践机会较少。尽管本课程给一部分班级安排了几次室内和野外试验, 但大部分班级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并未安排其他课程实践。这也是学生反映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上述问题, 实际上也是各个学校《生态学》课程一直以来存在的老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进一步提升本课程的质量, 为以后申请精品课程打下基础, 希望在以后的课程讲授中继续改进。

四、建立明确的课程宏观进度体系, 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课程重点

在课程开始之时, 列出授课进度表, 课程讲授难点和重点, 课上和课下参考书目、资料和文献, 同时给出相关出处。提前将课程进度表发给学生, 方便学生熟悉课程脉络和讲授重点, 并有针对性的去查阅参考书目。

1.加强师生互动, 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表, 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提前分配课程辅助教学任务, 制作教学任务分配进度表, 每次上课请一到两组学生上台辅助教师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 请在座学生评价上一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 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根据设定的课堂内容, 主动联系校外企业 (如:农家乐、特色养殖基地、生态农业建设试点) 、单位 (如:基层农业推广机构) 和个人 (如:一些生态农业创业者) , 为学生提供参观、主题讲座、项目实施等形式的课外实践锻炼场所, 做到学以致用。让农业生态学理论从书本走到实际应用, 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 更好的建设《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

五、结语

21世纪的前十年, 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集中爆发, 网络信息爆炸化, 咨询传媒全球化的趋势对传统的大学课程授课体系造成很大冲击, 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教学改革实践, 我发现在把握课程重点的基础上, 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时事性热点的分析和讨论,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希望上述的努力, 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和品质, 为培养生态型、创新型、创业型复合人才提供自由的土壤和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沈新平, 黄丽芬, 庄恒扬.谈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可强化育人的环节[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0) .

[2]高艳茹, 高海波, 艾文国.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5, (12) .

农业生态学 篇5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提出“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生态金字塔”

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写成《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是指由环境和占据该环境并联系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生态系统特点:1具有生命性。2具有地区性。3具有演替性。4具有动态平衡性。5具有开放性。按人为干预程度划分1自然生态系统2驯化生态系统3人工生态系统

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发生的所有现象中,能量不会消失也不会创造,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数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传递方向和转化效率)能够保持较高的自由能和较低的熵值。

初级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能量的过程称初级生产

总初级生产力(pg)指在一定面积上、一定时间内植物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

次级生产者: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其它有机体,利用初级产品进行物质生产,能量积累的过程。十分之一定律:次级生产者转化初级生产的产品过程,大约只有10%转化为次级产品的能量

食物链: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能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的营养序列。类型:根据能流发端、生物成员取食方法及食性不同,可划分为1捕食食物链(草牧或活食食物链)2腐食食物链3寄生食物链

生态金字塔可分1数量金字塔2生物量金字塔3能量金字塔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路径:1植物—草食动物—食肉动物2各营养级中的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排泄物和残留体进入腐生食物链,在分解者作用下,被还原为CO2、H2O和无机物质。3各营养级生物有机体在代谢过程中都要呼吸消耗能量,并以热能形式消散于环境。

特点!进出的平衡性2不可逆转性(单向、非循环)3耗损性

“十分之一定律”著名生态学家林德曼发现,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率在5-20%之间,平均10%,大约有10%的能量转变为下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其余90%消耗于采食者的选择浪费,排泄和呼吸消耗,这就是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

根据“十分之一定律”,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改善食物结构,多吃肉、奶、蛋,就必须注意维持一定的人地比例和努力提高初级生产和能量在营养级之间的转化效率;否则,在人多地少,生产力低下,转化效率不高的国家和地区,缩短食物链,以素食为主。

物质循环的特点:1可循环往复利用2物质流和能量流密不可3生物在循环中占有特殊地位4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稳态机制

水循环中的主要问题是:1,地区间分布不均匀2.过度开采,形成“地下漏斗3.水资源污染。碳循环中的突出问题:产生“温室效应”

磷循环中的问题是:1.全世界磷的贮量有限,磷是不可代替资源。2大量使用打破原有平衡,带来环境问题 环境:存在于生物有机体周围的影响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所有外界力量、物理条件(光、热、水、土、气)及其它有机体的总和

生态环境:生态因子的总和。

生境:指生物有机体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生物起作用的环境总和。

生物圈指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上限达海平面以上10Km以上的高度,下限达海平面以下12Km深处。植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可分阳性、阴性、耐阴植物。

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和要求可分酸土、碱土和中性植物。

耐性定律: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最小和最大最的界限,限存在一个最低限和一个最高限,两限之间称耐性范围。

限制因子的应用1某地适种作物的确定2原有生态条件的改造3确定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及解决途径4指示植物的利用。

生物的生态适应1生态型(分气候、土壤、生物生态型)2生活型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决定了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行为。

内禀增长率:当建立了稳定不变的年龄分布时,这时的种群在无限制条件下的增长率,也称做生物潜能。指数增长常见于细菌,浮游生物,某此昆虫及一个生杂草。

种群波动的情况1非周期性的波动;2周期性的波动。原因:1非密度制约2密度制约

生态对策:指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

r对策:体积小、数量多、寿命短、存活率低,但繁殖率高,具较大的扩散能力(昆虫、杂草、细菌及一年生短命植物)

k对策(多年生种子植物,乔木,脊椎动物)

正相互作用: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与固氮细菌)

生物种间的他感效应:由生物体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能在生物体间传递信息,并导致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又称克生作用。

农业生产中对种间关系的利用:1利用种群间的互利共生、互容关系,实行间作套种、人工混合林的建立。2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关系3利用种群间的捕食与寄生、竞争等负相互关系,生物防虫防草。生物群落: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群落的成层现象)2水平结构(指作物分布)3时间结构

群落的边缘效应:指在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较相邻群落增大的现象。

原因:由于群落交错区的环境较复杂,异质和多变、能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提供条件,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和隐蔽条件。

原生演替:指在没有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群落被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逆行演替:在通常情况下,群落的演替总是由简单、不稳定和生产力低向复杂、较稳定和生产力高的方向发展,但在某些外力作用下,群落也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即发生逆行演替

顶极群落: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极,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顶极群落。

顶极群落的特征:1它是系统内部与外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2它的结构和物种相对稳定3有机物质的年生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平衡,没有生产量的净积累4顶极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存在下去。

群落演替理论在农业生产上应用:1对撩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2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利用3人工模拟群落演替进展,促进植被的建立和恢复4建立仿自然顶极群落结构的人工群落。

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维持着某种协调状态。

生态平衡失调:指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压力或冲击时,系统的平衡受到影响,如压力或冲击超过了生态系统承受力或阈限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以至消失。

结构上的标志:1一级结构缺损2二级结构发生变化

功能上的标志:1能量流动受阻2物质循环中断

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病虫害)2人为原因(资源不合理开发、工业“三废”)

农业生态系统: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组成1农业生物系统2生态环境系统3人工调控系统

为什么说农业生产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生物学过程?

太阳能不能直接为人类或动物直接利用,必须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食物链转化利用,农产品中70%左右的不能直接被人类利用的产品只有通过其它动物,转化为肉、奶、蛋产品供人类利用,畜禽也只能利用第一生产中的一部分,其余除呼吸代谢消耗外,随粪尿排出体外,人类又以施肥等方式将这部分归还土壤,满足土壤微生物对能量需求。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特点:1。农业生态系统以草牧食物链为主。2.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短。3.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较高。4.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开放性强。5.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具有双通道特征。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1.选育高光合强度品种。,2.改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能。3.改革种植制度,适长光能利用时间。4.增加辅助能投入。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1.目标性产出。2.非目标性产出。

扩大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1.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扩大绿色面积,提高对太阳能的吸收、固定和转化效率。2.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并举的农业发胀方向,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3.建立多层次的能量转化结构,减少能量无效损失,提高对能量的利用效率。4.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辅助能的投入,提高光能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1.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开放性。2.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高效性。3.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平衡自我调节能力差。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输出:1.农畜产品输出。2.反硝化作用输出。3.挥发损失处处。4.淋溶损失输出。5.水土流失的输出。6.燃烧作物秸秆和畜粪损失输出。

论述我国农田养分平衡中的主要问题及保持农田养分平衡途径:1.我国农田养分平衡中的主要问题①作物秸秆无谓焚烧未能正常还田,是影响我国农田养分平衡的基本原因之一。②水土流失造成大量养分流失,是影响我国农田养分平衡的又一重要原因。③豆科作物、豆科绿肥、牧草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也是英献给我国农田养分平衡的原因之一。④农田营养物质投入不足,氮、磷、钾比例失调。⑤我国农田养分平衡状况区域间差异悬殊,基本趋势是发达地区较好,边远山区、贫困落后地区差。2.保持农田养分平衡的途径:①嘉庆各类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第一生产力,以生产富集更多的物质,同时还应合理 安排种植归还率高的作物类型,扩大豆类作物和豆科牧草绿肥种植面积,实行合理轮作稻茬。②积极强化牧业,扩大有机物质的生产转化。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④妥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匮乏的状况。

农业资源按其来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2.社会资源

农业资源按其是否具有可更性分类:1.可更新资源。2.布可更新资源。

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我国资源绝对量丰富,但资源人均占有量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资源的另一特点是,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带来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及环境污染等,珍惜一切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合理经济,高效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尽可能持久和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形成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利用模式。我国农业环境问题:1.森林资源破坏。2.草场资源退化。3.土壤沙漠化加剧。4.水土流失严重。5.旱涝灾害频繁。

6.工业“三废”污染。7.化肥、农业及农业废弃物污染。8.乡镇企业污染。

农业环境保护的途径:1.建立环境立法,是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2.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市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3.以农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市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途径。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理性的标志:1.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应能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优势,消除不利影响,尽可能地把资源的生产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能保持资源的永续作用。2.合理的生态结构必须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体表现为①保持系统输入与输出平衡。②系统中农、林、牧、副、渔比例合理,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③系统中的生物种群组成比例合理,配置得当,它们之间的物质循环和嫩光量转化渠道畅通,达到供求平衡。3.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还应具有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4.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最终应能保证获得最高的系统产量和优质多样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多种需求。总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最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较好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农、林、牧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通过能量、物质的不断交换、转化和循环,彼此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统一整体。

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2.生产蛋白食品,改善人们食物组成。3.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机能。4.增加经济效益。

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1.反馈机制2.适应机制3.生态系统水平的调控。

农业生态系统的直接调控:1.个体水平的调控。2.群体水平的调控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特点的调控。4.系统输出的调控。5.生物环境的调控。6.区域系统水平调控。

外部系统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间接调控:1.商品交换系统的调控作用2.工业、交通及信息系统的调控作用3.科学技术系统的调控作用。/4.经营管理的调控作用。

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如物种共生原理、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等),结合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设计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及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农业生态工程:将生态工程原理应用于农业建设,即形成农业生态工程。

中国生态农业和概念、目标及特点是什么?

中国生态农业: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农业生态工程的方法及现代科技成就,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及经济有效性的技术集约型农业,它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为目的,具有整体性、多目标、多功能、多组分、多层次、良性循环、资源再生、协调发展、建具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

生态农业的目标:生态农业的机泵目标是使农业成为具有前大自然在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能力的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最佳组合和最佳效益。

农业生态学论文 篇6

关键词:镇赉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8.002

1镇赉县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仍较严重。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比较简陋,工艺相对落后,技术含量不高,人员素质较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三废”大量排放;农业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养殖业特别是规模养殖业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治理不到位,大部分畜禽场地晴天蚊蝇成片,雨天粪水漫流。大量含有有机物和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水、污物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土壤,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渐增,加上处理方式简单,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的危害很大。不但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污染农产品,而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人体健康;森林草原面积减少,湿地面积减少,土壤沙漠化盐碱化严重。

2 保护镇赉县生态环境的建议

2.1加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必须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农业环境意识。深入广泛地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农业环境保护宣传,增强全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2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依法强化对农业环境和主要农产品的污染监测和管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农业部门应对农村生态环境,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管理,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虽然我县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组建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但由于队伍和手段还不健全,工作很难正常开展。根据国家的要求,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依法加强对全县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监督。

2.3广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农业,强调以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统一为目标,因地制宜,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结合,使物质多次循环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产出率和生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通过调整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消除重点污染源;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物质的多层次循环利用。逐步建立种养加一体化,农林牧渔多元化的农业发展体系;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控制农业自身污染源;通过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增进人民身体健康。

2.4 大力开展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强化排污管理

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消除养殖公害、防治畜牧污染,是一项充分体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益工作。尤其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时期,畜牧业的发展需要规模化、区域化,而粪便治理带来的高投入和高成本又制约着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解决不好这个矛盾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的保护和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便推进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2.5 增强植树造林种草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了解植树造林种草对我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根据生态学家所讲森林草原是大地的肺,湿地是大地的肾,一定要保护大地的肺和肾,才能保护生态平衡。造林种草既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又可以增加收入,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3 发展有机农业生产,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很大,粮食、蔬菜、水果中农药的残留量严重超标。过多施用化肥使粮食、蔬菜、水果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因此,需要发展绿色有机可持续农业,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在农业生产上应多施用有机肥少施用化肥,施用有机肥既能改良土壤,又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让人们吃到放心健康的食品。

3.1使用低毒残留农药,少用或不用高毒农药

可以采用无公害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包括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如稻田利用围栏养鸭,既可以防治病虫害又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用白僵菌、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也可以选用抗病虫害品种,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2调整种植业结构

要掌握好市场信息,种什么效益高,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来确定。我县干旱少雨,应减少玉米等需水量大的作物的种植面积,多种一些耐旱的经济作物(如花生),应该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保护地生产,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蔬菜大量向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出口。如果我县能建立龙头企业,将我县的蔬菜打入国际市场,那么发展大棚无公害蔬菜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农业生态学论文 篇7

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景观 (landscape) 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的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 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 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3]。景观生态学 (lanscape ecology) 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门刚刚崛起的景观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涵盖了地理、生物、野生生物管理、林业、农业、景观建筑以及区域规划等学科, 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 强调景观空间异质性、生态过程与尺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4]。

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 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基本原理应至少包括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1]。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于景观环境要求, 由单纯追求物质利益逐步向可持续、和谐发展转移, 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

2 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方法

农业景观包括农田、耕地、林地、农场、牧场、鱼塘和村庄及道路等镶嵌体, 以农业特征为主, 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镶嵌分布。理想的农业景观规划具有农业的第一性生产、维持生态环境平衡, 并具有作为一种旅游观光资源三方面的功能。农业景观规划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调整和重建为基本手段, 提高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和稳定性, 构建生产高效、生态稳定和社会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5]。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通过现代化农业技术和农业工程的使用, 提高土地生产率, 增大农业生产效率, 使得农村各产业蓬勃兴起, 但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人口压力下, 耕地减少、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等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因而如何对农业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很大程度上是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实际应用问题。

综上所述, 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基础来源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最终目标就是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 既满足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的需求, 逐渐达到健康、富有的生活目标, 又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 协调人与环境、人与生物、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6], 使景观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基于对背景及景观总体布局的系统分析, 县域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应包括: (1) 背景分析。景观在区域中的生态系统分析及评价和空间配置。 (2) 总体布局。满足景观整体的多样性和局部点的多样性, 并制定规划与设计目标。 (3) 生态特性规划及实施策略。该文以绵竹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探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农业景观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设计。

3 规划案例

3.1 研究区背景

绵竹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为沱江的发源地。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 山高谷深, 东南部为成都平原的一部分, 属近代河流的冲击平原, 其形状如一只金笔尖。绵竹县大致为高、中、低山, 有台地、阶地及河漫滩等多种地貌类型, 基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和, 降水充沛, 四季分明, 夏季暴雨较多, 常有洪涝。冬季长而少雨多阴天, 水资源丰富, 其主要河流均为沱江水系, 自西北山区流向东南平原, 多属于季节性河流。土壤胶体品质好, 养分较丰富, 多以水稻土为主, 天然植被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山地区。

绵竹县面积1 245.3km2, 总人口52万人, 地理位置优越且交通发达, 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将市区与各乡镇紧密相连, 具有较好的市场区位条件。农业技术推广较快, 间作轮耕技术、立体种植及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总体而言, 农业灌溉条件较好、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具有发展农业的先天优势, 从景观规划理论而言该区资源和农业景观变化较多, 经济和生态功能丰富多样, 其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3.2 研究区规划目标

该区景观仍属于典型的农业景观, 全县自然条件差异大。东南部冲击土区光热条件最好, 是生产潜力最大的农业区, 而高、中、低山区域生态承载力相对较小、人口压力严重、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规划时应以生态功能恢复和保护及农业土地利用为主, 逐步建立空间合理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因地制宜考虑区域生态特点, 合理地调整种植、养殖结构, 在保证基本农业产量的同时, 发展林、牧、副、渔等其它产业;协调土地利用比例, 提高整个区域农业总生产力。逐步恢复和提高农业景观产物的产量, 促进经济发展, 维持生态平衡,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3 区域生态功能背景分析

研究区受区位作用制约, 以乡镇为中心, 向外围集约菜地、耕地和果园的环带依次交替为其表现形式, 构成了整个区域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自盆地东南边缘分别以生态保护林地、经济园林地及向内部呈条状过渡的农业耕作用地为三大主要功能区。

3.3.1生态保护功能区

(1) 位置:位于县境西北部, 高、中山地带, 海拔高度700~2 000 m, 主要为自然土与紫色土区。 (2) 功能:其主要功能为生态保护, 以发展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为主, 形成天然的环境卫生隔离和保护屏障, 是该区开发利用的方向。 (3) 依据:地区以高、中山地为主, 多为石灰岩、变质岩以及沙页岩风化发育而成, 由于坡度大, 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覆盖率比较低, 因此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首位, 同时由于土层质地较薄, 有机质较缺乏, 严重缺鳞, 导致该区不便耕地。

3.3.2 经济园林功能区

(1) 位置:大致分布在绵远河河漫滩与石亭江河漫滩两岸。 (2) 功能与利用方向:以经济林种植为主, 适当增加或扩大梨、苹果和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通过采取掺沙改泥、增土改薄和开沟排湿等措施, 防止洪水淹没和冲刷, 遏止水土流失;坚持土地利用、改造与建设相结合, 目的在于改造沙薄低产田土, 最大化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3) 依据:地处河流两岸, 灌溉水有一定保证;地形以河漫滩一级阶地为主, 坡度较缓, 可供耕种;土壤为灰棕冲积土和灰棕冲积水稻土, 质地偏轻, 保水保肥差, 抗逆力低, 农业生产潜力开发受到极大限制, 但通过果园经营及增厚土层和增施有机质肥等农田改造, 基本达到了农业生产与利水、保水、保肥和防止水土流失的环境服务功能的相互协调。

3.3.3 农耕功能区

(1) 位置:位于县境东南部, 为绵远河、石亭江等近代河流的冲洪积扇状平原一级阶地。 (2) 功能与利用方向:执行种植业生产功能, 粮食和蔬菜生产为其主要发展方向, 以高效、持续、稳定、高质的农业为发展目标, 通过以农田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重新构建及农业管理为基本手段, 以提高地力的耕作方式为目的, 改善其整体生产力和稳定性;充分利用景观的空间镶嵌与多熟种植原理, 合理安排作物轮作方式和间作方式, 补偿由集约化农田生产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3) 依据:土壤胶体品质好, 养分较丰富, 酸碱度为中性偏酸, 水肥气热较为协调, 景观过程以种植业为主, 土地改良为辅, 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典型单元景观规划与设计

3.4.1 经济园林区

根据农业景观的分布现状, 该区景观的空间结构大致以绵孝路 (县道) 为界, 分为东、西两单元, 东、西单元分别外接绵远河与石亭江, 内连农业耕作功能区。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方面, 经济作物与农耕作物的空间分布有助于提高规划区整体的农业产出。沿河岸两端有银杏树, 其银杏酮、内酯等物质具有杀虫的功能, 并且银杏树树干高大笔直, 对果园也起到了防风隔离保护的作用, 减缓了因河水冲刷所至的水土流失问题。就两大单元之间而言, 东部地区一直以果林为其主导产业, 其病虫害防治、栽种技术等方面更为成熟, 但品种较为单一;而西部地区农耕面积占比较大, 近几年才开始发展果林产业, 考虑到绵孝路作为东、西大单元对境外的主要交通道路, 可沿绵孝路两侧增设农产品加工服务站, 便于农产品采摘后的包装及对外运输。

(1) 东部单元:现状景观格局为几大果园斑块在交界处或边缘地区零星的衔接许多小的农耕斑块。地势较为平缓, 土壤质地为沙质, 肥力中等, 但通气性好;邻近绵远河, 灌溉水资源得以保证, 景观相对稳定, 变化不明显, 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为发展方向。主要途径:扩大果园种植范围, 合理地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 注意不同品种相互之间的空间搭配, 改变品种单一化经营模式, 推广应用立体生态农业新技术, 把猕猴桃与黄豆、苜蓿等固氮植物套种, 豆科植物根系寄生了许多根瘤菌, 这些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植物提供氨使土壤肥力增加, 更有利于猕猴桃的生长, 同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达到了生态资源节约和丰产的效果。

(2) 西部单元:现状景观格局呈果粮斑块间作镶嵌的格局。地区土层厚薄不均, 质地偏轻, 石砾多, 保水保肥差, 耕作性不良, 应先改造农田土地, 并以农林生产为其主要发展方向, 挖高填低, 废除不规则的田埂, 整建条田, 深翻埋石, 增土改薄, 开沟排湿, 扩建水利排灌渠, 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 以提高肥力, 改善耕作条件;合理搭配粮食作物和果树的空间结构, 注意果园与粮食之间的比例、距离和相互的镶嵌方式;在石亭江以北水肥条件较好地方,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而在石亭江以东片区水分不足, 以种植梨、苹果和桃等水果为主。

3.4.2 农耕区

该区景观设计以农业生产为主, 其基本结构以农业景观为基础, 以河流、防护林、树篱和农村道路为廊, 以建设用地和灌溉水田等为斑块的斑、基、廊空间镶嵌格局。景观建设方面应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增厚土层, 改造沙薄低产田土, 提高耕地肥力;合理安排多种共生互利关系, 增强物质间循环、能量的流动;完善对内对外的道路交通体系, 扩建树篱, 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保护作用。低产田土为该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 所以可将该区农业景观即基质设计为水旱间作的立体农业模式, 在保水性强的地方混合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 巧妙利用能量循环和水资源, 不仅实现了传统水稻品种的田间保护, 还有效地抑制了稻瘟病的发生;在保水性较弱的地方, 种植玉米和小麦等旱作物种, 在两者间隙轮种马苕、巴山豆等作物, 这些植物既是优质的绿肥, 又是牧畜饲料, 达到对农业资源充分利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

3.4.3 畜牧养殖区

绵竹农业有悠久的养猪、牛、羊的传统, 其养殖业技术较为先进。该区农业景观发展方向应以畜牧养殖达到适度的标准生产规模为主, 实现农业资源、劳动力和运输等要素最佳配置。在提高其生态环境的同时结合现代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建设农产品、畜产品的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具体途径为“种植—生物质原料—养殖—粪便—沼气—种植”的生态模式, 以生物链的方式将整个区域的种植与畜牧等有机串联结合在一起, 突出农业景观的污染少、节水、节地、节药、节肥绿色生态特点。同时, 绵竹县水资源丰富, 养殖鱼类条件优越, 该区鱼类适生品种众多, 主要有鲤鱼、鲫鱼、黄鳝、泥鳅等, 且市场前景很好, 应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合理扩大鱼塘养殖面积, 建设渔业规模化经营基地, 以稻—鱼和蔗—鱼生态农业模式来提高生物之间的生态循环, 从以往单一的水产养殖, 发展成为一条集养殖、观光、垂钓等项目的产业链, 大大提升了其经济价值。

4 结论

绵竹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通过增加循环层的补缺利用等途径优化设计其最佳空间结构, 将农业景观中的基质、斑块、廊道等元素嵌合, 重塑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然景观, 全面提高了农业生态环境, 也实现了对农村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在生态效益方面, 通过对景观功能单元进行调整和重新构建, 有助于强化和完善农业产业间的生态系统联系 (见表1) , 节约了能源,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基本理论, 对原有的农村自然资源和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同时融入旅游观赏、生态产业、农业体验和乡村民俗等元素, 在总体布局上优化其景观格局, 在景观内部之间改善其生态条件, 既保持自然植被斑块的完整性, 又充分发挥了其生态功能, 是农业景观规划的一种发展趋势。

摘要: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肥力”, 更加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以绵竹县为例, 探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对原有的农村自然资源和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同时融入旅游观赏、生态产业、农业体验以及乡村民俗等元素, 重塑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然景观, 发展环保型农业产业, 实现社会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农业景观

参考文献

[1]王仰麟, 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J].应用生态学报, 2000 (2) :46-48.

[2]包志毅, 陈波.乡村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的几种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4 (1) :57-62.

[3]肖笃宁, 李秀珍.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地理科学, 1997 (4) :356-363.

[4]郭柯, 董学军, 刘志茂.毛乌素沙地沙丘土壤含水量特点——兼论老固定沙地上油蒿衰退原因[J].植物生态学报, 2000 (3) :275-279.

[5]肖笃宁.持续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2) :46-48.

高等农业院校生态学办学特色初探 篇8

一、树立服务农业的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方面的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农业院校所设置专业的门类大幅度增加,部分重点农业高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还是为农业服务的,则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的服务目标也应该与服务农业相结合。这主要体现如下:第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屏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和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经济形式的大规模发展,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造成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这就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生态学的人才投入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去。第二,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担负两大使命:一是向农村地区提供高质量的生态学专业人才,二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第三,农业环境污染源分散,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广域性,农业生态污染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污染较为复杂,对农业生态治理人才的水平要求比较高。第四,高等农业院校具有植物、动物、地理、林业和土壤等农业相关的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大都是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师队伍延续了这些专业的师资水平,有利于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综上,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在规定的生态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框架内,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农业生态安全维护的技能,培养学生服务农业的使命感。一些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明确了加强农业生态的培养目标,如华中农业大学的生态学专业坚持以农业生态发展为己任,以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农业和环境生态问题为导向,遵循系统科学原理,以生态科学为主导,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为支撑,以污染生态和湿地生态为突破,立足湖北、面向华中,深入探明长江中下游农业和环境生态建设的科学问题,努力服务区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学科,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二、加强生态学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生态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教学特色,华中农业大学培养或引进了一支具有土壤学、植物学、林学、水生生物学、植物保护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特别重视引进有真才实学、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适度扩大学科队伍,力争在未来5年内新增教授3~4名,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博士8~10名,培养或者引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1~2名,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带动生态学部分方向的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学专业。华中农业大学生态学系还注重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出国进修和访问交流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堂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对青年教师传授授课技巧,主动担任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责,较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掌握课堂的能力;同时利用考核机制,在人才选拔和任用上采取合同聘任管理制度,使教师拥有宽大的舞台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使教师在激烈的竞争中自觉地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教师既有教学科研压力又有前进动力;积极探索合理的薪金分配办法,建立重业绩、重贡献和重教学工作量为主体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幅度提高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收入,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为青年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青年教师专心工作、乐于贡献。

三、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态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生态学专业扎实和宽厚的理论知识、系统的研究方向和坚实的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应当在充分研究综合性大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人才培养特点及实际情况,使该专业侧重于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由于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较严峻,农村生态环境较复杂,这就要求需要通过实地调研、反复试验及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使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方面所要执行的内容有:第一,精简如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等理论课程,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操纵生态学软件的能力。第二,某些课程如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等安排学生参观野外生态观测台站。第三,着重培养学生对环境因子的测定调查能力,尤其是让其掌握生物个体生长指标测定和生物分类技能。第四,拓展校企共建实践平台,营造基于行业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多参加建设一线的实践活动。第五,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及治理措施。第六,通过参与教师的一些科研项目来锻炼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华中农业大学的生态学本科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SRF),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第七,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如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吸收生态学研究生参与申请并开展一些中国青年生态环境资助项目。

四、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不同的生态学专业课程,由于课程内容、体系和特点的不同,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教学中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和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等方法开展教学。研究不同课程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尽量减少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由于生态学领域的学术期刊较多,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及所处的区域生态特点,布置一些跟课程有关的专题让学生查阅国内外水平较高的文献,并撰写课程论文及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述,并相互展开讨论,教师给学生打分,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如华中农业大学地处湖北,湖北虽号称“千湖之省”,但却面临湖泊面积萎缩之困和湖泊功能退化之劫,恢复生态学这门课,就可以让学生讲述国际前沿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案例等。这些授课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制作幻灯片的技巧,还能使学生对生态学相关课程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印象更加深刻。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如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遥感应用、自然地理学等课程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实验课或安排学生实习,明确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具体措施,依托农业院校特有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根据生态学部分课程特点,建立长期的符合农业院校生态学研究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

五、优化课程内容

目前生态学专业课程所包含内容大致为:生物与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一些高校应当根据农业院校的特点和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对课程研究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如华中农业大学的生态学课程应增加湿地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相关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要素及水循环过程、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水土保持与景观生态、污染生态与农业安全生产、城郊农业生态等。其他农业院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和地域生态特征有针对性地增加内容。高等农业院校最大的特色学科是农业学科群,属于生命科学学科群的组成部分。如华中农业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农业学府,其农业学科不仅覆盖面广,且较有特色,与生态学有关的课程较多,因此,该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较有优势。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方向,高等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应当有所侧重。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办法思路要是与综合性大学类似,培养的学生就会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院校的生态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应该突显农业院校的优势,同时与其他高校生态学优点相结合,解决农村生态破坏问题,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就业方向,因此,其在教学计划上要侧重于生态环境类课程的设置。生态环境类课程是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分析论方法,研究生态系统、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是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接近自然,体验和感悟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之处,这与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办学思路相契合。另外,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重点农业大学的生态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相当高,而我国很多领域的研究内容与生态环境知识有关。因此,结合农业院校的优势,增加生态环境类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将来学生科研水平的提升。

摘要:本文针对农业院校的学科背景,为了有效结合农业学科与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培养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生,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内容等方面探讨农业院校办学特色,试图使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得到优化,构建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相融合的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其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特色,农业

参考文献

[1]章家恩,骆世明,叶延琼,等.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11):86-89.

[2]李旭霖,王继芳,崔德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理科教育,2013,(3):104-108.

[3]万大娟,董洪梅,朱佩娟,等.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281-282.

[4]鲍晓艳,盖志毅.人与自然的和谐——农业院校必须加大生态学与环境保护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8,(9):63-65.

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研究 篇9

一、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关系

在我国农业研究中对于传统农业始终褒贬不一,很少有客观的评价。传统农业发展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农耕时坚持按“农时”耕种,围绕“农时”进行经营开展农业活动。传统农业精华在于合理协调、用养结合、因物致用、多种经营。讲求的是轮作复种、合理布局、间作套种,协调用地,提高用地效率。这种耕种模式,还能够抑制病虫害,对土壤优化有着很大帮助,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衔接和转换,维持了农业生态稳定,虽然产量不如现代农业。但对农作物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对不同作物的搭配促进作物生长,实现合理配置用地结构,且注重对土壤微环境的改善。而现代生态农业则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注重发展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因此,二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目标。

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有着密切联系。现代生态农业应在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同时,通过融入现代技术,从而弥补传统农业模式缺陷,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现代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建设的主流趋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发展建设目标应与区域总体规划目标一致,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具体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自然条件为依据,不仅要制定农业发展计划,还要完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评价体系。从政府角度来讲,应给予农业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使广大农民能够在不损失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事业中,让农民能够对生态农业有一个正确认识,从思想上理解农业持续发展科学内涵。具体可采取措施,如建立农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补助手段让农民对生态农业产生认同感。此外,现代生态农业还应积极融入传统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思想,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目标。传统农业中精耕细作的核心在于“用”与“养”的结合,不是盲目使用土地。如不对土地进行保养,土壤质量和肥力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要“用”就先得“养”。而化肥使用不仅消耗大,效率低,且会造成污染问题。而有机肥不仅对土壤有优化作用,更能够增强肥力,成本也非常低。因此。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应减少对化肥的应用,也加强对有机肥的应用。此外,从农具角度来看,应加强对现代化农具的应用,但要选择环保型耕作机械,发展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护性耕作完全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有着明显保护水土、抑制农田地表扬尘等问题的作用,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应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线路,构建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单一农户分散、孤立,农业生产中所能够取得的生态效益十分有限,且不好管理,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以得到保障。如把这些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打造农业产业链,不仅扩大了农业产销范围,增加了农业收入,同时更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且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着积极作用。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

三、结束语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支持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土壤破坏,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持续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我国农业发展中,应积极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将生态思想融入农业生产,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是立国之本,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已成为世界农业大国。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耕地破坏、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耕地质量持续下降,肥力严重丧失,可耕地土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十分不利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中应进行反思,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同时,积极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生态农业,控制破坏与污染。本文将针对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农业,传统农业,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赖亚兰.重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3,4(18):67-68

[2]骆世明.发掘传统农业实践精华,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服务[C].中国生态学学会,2015,4(18):67-68

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篇10

生态农业是运用农业生态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 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结合起来建立的一个采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它以生态理论为基础, 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 追求农业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 以求达到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生态农业兼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特征, 它既区别于高投入、高产出、高劳动生产率的石油农业, 又区别于偏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目标的自然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符合兰州市实际, 也符合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兰州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㈠地理优势 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 市内“两山夹一河”, 周围以黄土峁梁地为主, 滩、川、坪、梁、山地形成多样土壤和独特的气候条件, 水资源充足, 光热条件好, 为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潜力和发展方向。兰州是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区域性经济中心, 是黄河上游唯一的中心城市, 是丝绸之路、“陇海-兰新经济带”乃至整个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城市结点。它在甘肃省内是独一无二的工业中心、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政治和文化中心及交通枢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相应形成的经济区位条件, 是兰州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

㈡产业优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兰州市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引大为骨干的大中型水利设施配套比较完善, 将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国内外知名的从事农业和生态环境研究的科研教学单位在与兰州市的长期合作中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成为兰州市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市坚强的技术与人才后盾。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多年的建设, 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开展技术培训与咨询、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增强了自身的业务水平, 形成了一支推广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队伍。

㈢基础优势 兰州市现有的农业基础、综合实力及农业内部结构, 为兰州市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基础。近年来, 兰州市根据自身资源潜力和在区域经济格局中所处的战略位置, 选择了一条发展循环经济和开展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蓝天碧水、美化城乡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初步形成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生态农业建设的设想

㈠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突出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作用, 加大造林绿化力度, 建设沿河、沿路农田防护林带和湿地保护区。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建设全市耕地质量管理网络。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大力推广农业清洁安全生产技术, 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与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以及工程措施相结合, 特别是在水土流失的易发区域建立防护工程和基本农田, 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加快建设沿河和山区各具特色的农业优势区域, 大力组织实施农业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 培育、发展和壮大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带动面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

㈢多功能开发农业生态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生态农业的自然生态景观, 配套建设一批旅游服务设施, 发展集观光休闲、文化科普、体验参与、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基地, 建设生态秀美的观光农业, 拓展农业发展的新空间。

㈣加快推进农业外向化 加强兰州百合、苦水玫瑰、高原夏菜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出口创汇龙头企业, 加快引进国外先进加工技术、工艺和设备, 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的产品, 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 采取自营、代理相结合的形式, 多渠道、多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同行企业间的合作, 培育出口农产品行业协会, 实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㈤加快建设高效节水农业 水资源短缺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所以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实施以提高灌溉水有效性为目标的灌溉农业工程, 通过培肥地力、建设土壤水库和调整农作物结构, 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性及建立高效节水农业体系, 实施以提高水分生产率为中心的旱地农业工程;通过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实施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开源节流工程, 建立节水高效型种植结构, 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和农业适度经营。

摘要:生态农业兼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特征, 它既区别于高投入、高产出、高劳动生产率的石油农业, 又区别于偏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目标的自然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符合兰州市实际, 也符合农业的发展趋势。

农业生态学论文 篇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农业和粮食生产依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日益受到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农产品安全问题持续增加,削弱了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增长赖以维持的根基,我国亟待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取而代之,这种模式就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不是传统农业,作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生态农业更需要科技的支撑。生态农业科技体系是基于现代农业、能量和物质循环、生态学和营养管理等科学技术体系,其合理地利用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和动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增长动力接续提供了广阔发展路径。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国频繁曝出问题农产品安全事件,从“致癌草莓”到“问题西瓜”,从“蛆虫橘子”、“催熟香蕉”到“毒韭菜”,层出不穷的问题农产品事件让很多消费者“谈之色变”,产地农民遭受损失,给整个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可以说,我国现在已经农产品的生产体系亟待改善。

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也屡次成为中国两会上的焦点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国家对此也越来越重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在政策的指引下,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生态食品、无公害蔬菜、无污染水果、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很多地区优先支持的产业,我国生态食品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正在大幅度提高。比如湖北鄂州市是我国著名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当地就依靠生态农业迅速致富。据报道,湖北鄂州市已经培育出有机稻、生态鸡、绿色茶等无公害农产品84个,绿色食品24个,有机食品26个,生态农业新格局初步显现。当地的“梁道”牌有机大米“喝”的是山泉水,施的是有机肥,用生物方法杀虫,2015年预计能产150万斤大米,价格每斤58到98元,已经预订一空。当地的 “梁心”牌有机番茄,每斤以近20元的价格,畅销武汉中百等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这是“生态农业”的力量,也源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过,对于“生态农业”,很多人还存在着误解,以为生态农业就是不施农药、化肥、甚至不用机械电力,以为只有这样才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实际上这只是单纯地倒退到传统农业阶段,而不是真正的生态农业。

真正的生态农业不是向原始农业的倒退,不是仅仅不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甚至对作物生虫得病采取听之任之态度的“靠天吃饭”式的生产,而是基于现代农业、生物、管理等科学技术综合应用的现代化高科技生产方式,是基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和动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达到保质保量、稳产高产的农业形式。

生态农业所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和无污染,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才能实现,比如种养优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使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有足够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量流动通量,同时避免那些重污染、难以降解的、易于通过食物链富集的物质进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

比如种养优化技术就包括利用生物共生原理的间作套种技术、和模拟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营养生态位的立体种养技术等。田间管理技术则包括水肥一体的喷灌、微灌、滴灌系统等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及精确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以及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还有物质能量多级有效利用技术,主要是利用循环原理和生态系统“闭路控制”原理,采用废物再生利用方式,将彼此不相关联的生产形式整合为循环式无废物生产形式。

可以说,生态农业发展一定需要技术支撑,随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技术如无土栽培、新能源生产和利用、污水处理等工程技术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农业,这些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必将会更大地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更强调高新技术的应用

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需要依赖不断发展的技术与工程投入在保持产量和效益。现代农业突出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还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绿色性,因而现代农业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也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

2015(第三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在“农业生态科技与粮食安全”专题研讨会上向大家展示了德青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引起了参会者广泛的兴趣。

德青源蛋鸡的养殖规模增加到300万只后,每天鸡粪的产量得212吨,洗蛋、液蛋加工所产生的废水产量为300吨。为了解决蛋鸡的排泄物问题,2007年,德青源的一期沼气工程就开始产气。工程把鸡粪、废水混合发酵,每天产沼气1.5万立方米,除厂区自用外,还通过铺设地下管道,输送给距离厂区最近的水峪新村使用,村里500多农户是德青源清洁能源的第一批受益者。

2009年,德青源沼气二期工程竣工。这一次,德青源利用沼气发电,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以鸡粪为原料的沼气发电工程,将鸡粪转化成为清洁能源,每年可发电1400万度,输送到华北电网。德青源作为全球环保基金在中国投资的生态农业项目,不仅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有机肥料、订单农业、有机种植的循环。同时本着“取之自然,回报社会”的原则,通过沼气发电、污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生态科技,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和保护,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独创的“订单农业—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有机肥料—有机种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认定的首批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同时,鸡的饲养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动物福利,这更需要技术的支持。鸡如果吃劣质的饲料,在很恶劣的环境下长大,就容易得病,需要用大量的抗生素,导致鸡蛋内抗生素超标、农药残留超标和激素超标。而德青源对于鸡的健康除了重视鸡的饲料和成长环境之外,还非常注重鸡的免疫,一只蛋鸡从出生到第17周,德青源要通过点眼睛、点鼻子等方式,对其进行23次免疫。仅为了防止禽流感,德青源就要对蛋鸡进行3次免疫接种。鸡蛋生下来之后,蛋壳上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菌,德青源是目前中国唯一对蛋壳进行清洗、烘干和消毒的企业。

从德青源的案例可以看到,现代农业是生态科技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是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现代技术来操控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及其生长发育,促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对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抗生素等化学品的依赖,以及自然环境的束缚,最终获取优质、高产、无毒农产品的环境调控型农业。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还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正是新的农业技术的应用,让现代农业不仅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也让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核心是实现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

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到现在,已经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不过纵观这些技术的作用方式,可以发现主要是通过生态技术的改进和科学应用,缓解资源的有限性与农业生产发展的资源需要增长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其中的核心理念则是实现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的产生。

这里以三个案例来说明农业生产中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的主要过程。

第一个案例来自北京通州区宋庄奶牛合作社。两年前,这个合作社外的牛粪堆积如山,一公里外都能闻到臭味;现在这里每天产生的牛粪生产的沼气却可以直接用来发电,刚好满足 500 头牛挤奶的用电消耗,发电后的粪渣也变成了无污染高效能的肥料。此外,沼气发酵需要温度,在冬天发电机产生的热可以传导回沼气池,为池内不断加温,保证冬天照常供应沼气。在欧洲,很多国家都对牛粪排放收重税,北京目前也规划将养牛场迁出六环外。不过,随着沼气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养牛场达到一定规模后,大量的牛粪是可以通过内部循环达到低排放的,事实证明此技术可以在京郊推广,养牛场利用牛粪发电进行微循环使用的方法也逐步被更多的企业采纳。

第二个案例则是江苏金太阳奶业公司。同样是奶牛饲养企业,这里的240多头奶牛每天产生的牛粪超过3吨,牛粪污染一直是公司经营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处理好牛粪,该公司引进了“农业固体废弃物无公害化处理技术”,用蚯蚓“吃”牛粪。不过,牛粪并不能直接给蚯蚓食用,而是需要经过沤制无害化处理。“沤制过的牛粪,更有利于蚯蚓消化。奶牛场每天产出的3吨牛粪被它们消化后,就转化成1.5吨左右的蚯蚓粪。”于是,金太阳奶业公司又多出了一个重要的增收环节,即用蚯蚓粪种植葡萄。由于蚯蚓粪是上好的肥料,种出的葡萄口感非常好,也是绝对的绿色食品。葡萄上市后,每亩收益将达万元。

第三个案例是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我国每年产生秸秆近八亿吨,主要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五大类。近年来,由于大量燃烧秸秆,我国每年入秋以后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都会经历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秸秆的多渠道、多模式综合利用就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食用菌生态农业,在食用菌的核心作用下,秸秆资源被多级利用、多级产出。辽宁田园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秸秆、畜禽粪→蘑菇菌料→蘑菇→废菌料→有机肥→还田”的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蘑菇等真菌菌丝体将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分解成葡萄糖等小分子化合物,生产出美味营养的双孢菇产品。十年来,辽宁田园累计转化利用畜禽粪80万余吨,转化利用秸秆50万余吨,生产鲜菇17万余吨,生产有机肥50万余吨,有力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辽宁田园的发展过程,证实了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生命力。

从以上的案例可看出,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关键是将食物链理论、生态位原理、资源稀缺性序列替代理论等渗透于农业生产过程,提高资源配置中生物资源比重,以多层次的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空间,实现劳动投入更密集、能源利用更有效、土地生产力发挥更充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在保护和提升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活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农业产品,从而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让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以更低的代价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是有十几亿人口的人口大国,而且人口还在增加,消费水平还在提高,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的背后,是拼投入、拼资源、拼消耗,过度开发农业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的结果,这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那么,能不能以生态农业科技的应用来代替农药和化肥的巨大投入,并解决粮食增产速率明显变缓及资源环境代价越来越高的双重挑战呢?

答案来自中国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舍弃农药和化肥的巨大投入也能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

2014年9月4日,国际顶级刊物《自然》(Nature)发表研究论文《以更低的环境代价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农科院、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共同破解我国农业高产高效的理论与技术问题。文章指出,依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产栽培与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农产品套种技术等,可以在农药和化肥投入较小的情况下实现粮食的稳定高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比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应用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可以使水稻、小麦、玉米单产平均分别达到8.5、8.9、14.2吨/公顷,实现了最高产量的97-99%,这一产量水平与国际上当前生产水平最高的区域相当。研究证明,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在大幅度增产的同时,能够大幅提高氮肥效率。

根据这些可靠的数据,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魅力。相关专家分析指出,到2030年,我国农业只要在保持2012年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实现这一产量水平的80%,不仅能保证直接的口粮消费,而且保证不断增长的饲料粮需求。同时可减少活性氮损失30%、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1%。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更多的生态农业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地推广。比如作物套种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上千种套种模式在神州大地上推广。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著名的香蕉生产企业。金穗集团将火龙果和柑橘与香蕉进行套种,使土质结构得到改善,也会让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休整,最大限度抑制“香蕉巴拿马病”的发生和蔓延。云南玉溪市发展种植芒果套种三月瓜、芒果套种豇豆、青枣套种茄子、青枣套种辣椒、青枣套种毛豆等多种套种模式,取得了稳定的收入和效益。在浙江诞生的武义油茶套种山稻模式试验成功后,引起浙江省政协、省林业厅等部门高度重视,这种技术无需浇水施肥,更不使用除草剂、农药,生长中期只拔一次草,每亩居然能收获200公斤以上山稻。武义山稻套种技术已推向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北京等15个省市及浙江省内25个县市。

还有近来发展迅速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正逐步由棉花、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扩展到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每年推广应用面积3000多万亩。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每亩节水150方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50%,节肥20%—30%,肥料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大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突破水肥资源约束,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型转变。

农业生态学论文 篇12

一、参与式教学的概念与特征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协作性的参与方式来展开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有主导作用或价值的有机组分。使教学系统中各组分间的互动性更强,对学科的一些关键知识元的认知、理解、应用更全面。参与式教学充分让学生自主思考,运用个体或团队智慧,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学过程。因此在其教学形态上呈多样性特征,尤其是在上课方式上、在参与的人员数量上、在教学传播媒介的形式上都有不同的形态。比如在参与的人员上,除了有班级教学以外,可以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在教学传播媒介的形式上,可通过网络、手机等手段。在参与过程中,参与的主要方式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直接参与课堂中的参与、自主式参与(以主题方式)或命题式参与,间接参与就是开展一些其它教学活动或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过增元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有四个特点:(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2)提问式的讲课;(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4)论文形式的考试。所谓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是指对该学科现已有定论的内容,以及学科最新的研究内容和前瞻性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提问式的讲课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主体(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提问式教学。无标准答案的习题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入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使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论文形式的考试,题目可以学生自选,或者教师抽取。

二、农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形式

在当前农业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形式与手段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课堂讨论、课外习题、考试或论文综述等五个基本方式,其中课堂讲授与实验实习占主要部分,这表明目前的教学是以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掌握为主,这也是一般课程教学的特征。在当前农业生态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将各个农业生态原理讲深讲透,以便让学生较深入地学习和掌握农业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再经单纯的课堂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实现。即使加上实验实习,也只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能流、物流分析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等基本的方法,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从事农业生态学有关的科学研究方法,难以培养学生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能要求教师课堂讲授要结合生产实践,尤其是教师的生产和科研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生动讲解,讲活讲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学生还是感觉有些空洞。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创性。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当前适宜的方式是后者。农业生态学的参与式教学主要有问题式与专题式两种形式。(1)问题式,问题式就是通过即时性问题的提出和针对性问题的设计,来实现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以提高学生随时性或针对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性的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随问随答的,带有随机性,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思想的集中度。针对性问题主要是针对目前农业生态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由教师给学生出题目,可以由个人或团队的组织形式来完成。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查阅资料,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及解决方法等写出课堂发言讨论提纲,在课堂展开讨论,或由学生主讲,最后教师总结发言。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可集思广益,较全面深入地认识所讨论的题目(2)专题式,专题式是形成一些农业生态学的专题组织形态,如研究兴趣小组、社团等,以小团体的方式对农业生态有关专题进行自主式学习、研究与应用,或对农业生态意识进行传播等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编故事、绘画、戏剧小品表演、辩论赛,以及按教学者要求制订研究计划或实施计划等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形式。这是一种教学的延伸,需要引导与相关制度的支撑。

三、参与式教学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依据农业生态学的学科性质与教学内容,在问题的设计上应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即在每章节中都可以设计相关问题以开展主题参与式教学,但依据现在的教学状况,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点都进行参与式教学,因此在农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中,知识点问题的设计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热点问题,二是关键知识点问题,三是身边的生态问题等。(1)生态热点问题,当今生态热点问题有很多,如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水资源问题,等等,可以结合这些问题进行一些专门设计,展开参与式教学。如在物质循环一章中有关氮、磷物质循环这一知识点,可以针对太湖问题进行设计,要求上课的全体学生以整体的形式,分成四个团队,每个团队各从一个方面来解释太湖问题,并且要求四个团队所解释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形式不限。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要有明确的分工,如收集资料、制作PPT、撰写课堂报告等,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发挥团队精神。(2)关键知识点问题,农业生态学的知识点较多,在农业生态学关键知识点的问题设计上,可以采用课堂随机提问的方式与主题设计的方式进行。(3)身边的生态问题,生态其实就是一种生存状态的表达,人们生活过程中都涉及到相关的生态与农业生态问题。这些主要是以课堂上随时提问为主进行,适当地开展主题式的参与。

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机制建设

参与式教学在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否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农业生态学的参与式教学, 主要需要加强与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态学课外活动配套方案,并建立学生参与模式与教学考核制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制订一套与农业生态学关键知识点相关的社会实践体系;建立在课程教学结束后的学生参与农业生态服务的机制与办法。

摘要: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多元协作的参与方式来展开教学的过程。本文就农业生态学的参与式教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几个核心主题的参与式教学方法, 并在课程体系上构建了该课程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松良.农业生态学:学科的角色[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2) .

[2]黄国勤.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3]王松良, 林文雄, 何水林.农业生态学教学内容的主线索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 1999, (2) .

上一篇: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下一篇:现代大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