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众传媒

2024-09-17

现代大众传媒(通用12篇)

现代大众传媒 篇1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媒体形式的变迁, 受众在接受媒体的信息传播时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倾向。本文主要探讨由传统大众传媒向现代大众传媒的过渡, 受众心理所产生的一系列改变。

关键词:现代大众传媒,受众心理,变化

一、由单方面的接受和信任变为双方的沟通交流

在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出现和普及之前, 各种重要的新闻事件通过报纸等印刷品及时报道, 这些报道都是严肃的具有权威性的, 不容怀疑, 而信息的接受者也都对此深信不疑。报纸和书籍上的其他方面的信息, 如科学文化知识、体育、生活常识和文学作品等内容更加准确、完整而且成体系, 容易被人接受和信任。但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出现和普及, 大众传播信息变得内容广泛, 信息量大, 且不拘泥于形式。这种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面广、多媒体信息、互动性强、传播方式多样化等特点的现代传播方式受到大众的亲睐, 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他们对于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所获得信息的态度并不是如其父辈一样一味的接受和信任, 更多的电视节目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或电话留言的方式鼓励受众参与其中, 相互交流探讨。网络的受众则可以通过qq、msn、bbs等网络交流平台与一个人交流, 也可以同时和许多人交流;既可以和熟悉的人交流, 也可以和陌生的人交流, 使交流变得更为便捷和广泛。这些都使得受众并不仅仅满足于接受和信任信息而更渴望参与其中、寻找事实、发表自我看法、与他人沟通交流。

二、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

报纸等印刷品的传播媒介所要传播的信息都是传播者事先安排好的, 受众无法选择其所要接受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受众就不会象电视、网络受众那样去积极的选择参与, 传播者传播什么, 受众就接受什么。在这一过程中, 受众完全是被动的, 且接受的多是经过正规筛选的积极正面的官方信息。伴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以及新的媒体运作模式的产生, 电视传播、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自主选择性使受众渐渐地由过去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为主动地、有选择地使用媒体信息, 并且具有强烈的参与心理需求.受众有权利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来观看、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网页去浏览, 而不必像其父辈一样只能被动接受报纸、广播等限定提供的信息。正因为受众有了强烈的主体意识, 他们更加频繁地通过各种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由从众心理变为个性化心理

传统的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是以点对面式的传播。大多数受众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类似的信息, 受众的个别需求是通过受众自己在“大众化”的信息产品中进行挑选而得以部分满足。在这种情况下, 极具特色的个人观点不容易产生。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就会形成一个象螺旋似的过程, 最后使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趋于统一。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 由于来自社会和舆论的多方面压力, 受众们常常是谨言慎行, 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我们的父辈中, 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是统一而积极的, 并不像我们现在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他们也没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意识和权利。

四、由一味崇拜传播媒体变为注重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对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来说, 假如想要追踪一件新闻事件, 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而电视、网络媒体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最新的报道, 同时也可以了解该事件发展的详尽过程。同时, 通过论坛的交流讨论,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的判断能力也逐渐增强, 受众不再一味的信任、崇拜、仰视传播媒体, 而是在获取大量的传播信息之后强化了自己的思维与观点, 注重自我认知的塑造, 同时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体实现自我, 如现在电视节目上很火的各种各样的选秀活动, 网络中涌现出的大量的被人们所熟知的网络歌曲、网络歌手以及网络作家等, 都是在这种自我实现心理的作用下产生的。

当然, 在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的更新过程中受众心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 不仅仅是所列举的这些, 本文列举的仅是典型的心理变化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是单向的, 趋向于被动的、大众化的;而电视、网络信息传播受众的心理是双向互动的, 趋向于主动的、积极的、个性化的。传播只有做到以受众为中心, 才能更多的吸引受众, 使传播顺利的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我们的父辈对大众传播的崇敬感和大众心理不同, 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 向往个性化的生活, 不愿象以往一样随波逐流, 也不再一味的崇拜媒体而更加关注自我的想法。在这两个方面, 电视、网络传播所能做到的要远远多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所能做到的。所以电视、网络传播无疑是以后传播发展的主流方向, 也许它在一些方面无法取代传统的大众传媒, 但电视、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必将在最大的程度上走向融合, 对受众心理形成不小的冲击, 不断适应和改变着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张必隐:《读者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月11版。

[3]史永亮:《媒体与受众的心理互动初探》, 《新闻世界》, 2011 (3) 。

现代大众传媒 篇2

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概念,到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再次提出公民概念和公民教育问题,再到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昭示着公民养成教育问题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公民是一个统称,在一个国家中,无论是从年龄、职业还是阶层来看,公民都是一个非常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因此,公民教育也就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教育活动。这种广泛性已经远远超出学校教育所能涵盖的范围。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现代公民的养成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推进器,大众传媒对于公民个人的社会化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现代公民教育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密不可分

经历了亲身传播时代(原始社会的非语言符号传播)、印刷传播时代之后,广播及随之出现的电视和网络将人类传播推进到大众传媒时代。今天,人们通常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称为四大传媒。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大众传媒的影响可以说无孔不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某种意义上,大众媒介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类的难以置信的力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流动或沟通影响着公民政治意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形成。现代公民的养成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密切相关。公民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它以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为宗旨,既涵盖了德育教育中民族精神教育、道德文明教育等精髓;也涵盖了政治教育中的权利义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核心内容,还涉及人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要求的方方面面教育”。[1]当今,立足于现代公民的塑造,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推进器,无论对于社会进步,还是对于公民个人的社会化,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公民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组织性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大量生产、复制、传播利于推进公民道德水平,提升公民各方面素质的新闻、信息、影视产品及娱乐节目,努力打造现代公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现代公民教育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一般而言,大众传媒被认为有三种主要功能,即公众服务、商业服务、政治倡导(教育)。大众媒介虽然不是学校,但却担负着培养社会公民的重任。列宁指出:“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种组织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对社会意识的一种整合。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使社会的精神遗产代代相传”,社会学家沙莲香也指出“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共享统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这与我国公民教育研究专家王东提出的“全社会的公民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与学校规范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教育活动不同,公民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虽然学校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人不可能在学校读过一生,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学习成为一种伴随人类终生的活动。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必然是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它以传播范围广、知识更新快、受众层次多而具有学校教育难以比拟的优势。可以说置身大众传播媒介中,就是置身于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此外,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功能与公民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也具有本质的契合性。公民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丰富多彩,从经济、政治到法律与道德,可以说无所不包,因此,能够适应不同人群、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人们把大众传媒称作“百科全书式的电视大学”等,实在是既形象又贴切。大众传媒担负着引导公共舆论的任务。公共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又称舆论。公共舆论通过言谈或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通常在具有一致利害关系的社会群体中容易形成共同的舆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倾向于了解大众传播媒体所关注的问题,并依据媒体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确定自己看待事物的优先顺序,媒体的这种功能通常被称为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功能,意思就是帮助观众理解社会和政治中哪些是重要的、需要他们来思考的。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对公共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进行公民教育,就公共舆论的形成来说一方面是公民自身的需要———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知识的形成,可以说是来自群众的自发;另一方面,在群众自发的基础上,在从群众中来的基础上经有关权威方面加以总结、升华、传播。只有经过大众传播工具的广泛传播,才能把舆论凝聚起来,唤起人们对某一问题的注意。

大众传媒的这种议程设置理论在我国政治传播领域也有鲜活的体现。无论是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1992年3月26日在《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这种通过大众媒介进行的政治动员,也可以说是一种“议程设置”都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直至今天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媒体报道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三贴近”原则是议程设置理论与中国特色的新闻体制的完美结合,是公众议程和媒体议程的统一,是政府和公众在所关注的事情和问题上的耦合。实践也必将证明,现代公民的养成,公民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众传媒这个公共舆论的“指向标”。

大众传媒是现代公民养成的培育场。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一个政治宣传的渠道,是一个民意表达的渠道,它还是一个培养公民意识、唤起公民觉悟、实现公民教育中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授受合一”的培育场。公民是一个非常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公民教育也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教育活动。这种广泛性已经远远超出学校教育所能涵盖的范围。在过去,大众传播媒介相对单一的年代,人们在社会与政治生活中是相对被动的,而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人们的知情权得以迅速的扩大,人们表达和参与社会事务有了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公民的参与渠道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畅通。如果说公民教育在过去是在单向灌输的条件下完成的,那么今天随着各种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做到了随时随地与人对话、交流。任何人可以随时在公开的站点上发表自己对有关事物的意见和建议。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使主动的、探索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与此相适应,公民教育的手段与方式也必将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大众传播媒介所构成的信息传播网络,向受众传递信息,对受众施加着系统的公民教育影响;同时,受众也对大众传媒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媒介本身也担负着反映民意的重任。在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今天,可以说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它的传播对象,而受众也不是一个被动、次要的角色,他们也积极地对大众传媒的信息进行反馈,有时候甚至“对讯息的制作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公民教育也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我讲你听”,为“授(讲授)受(接受)合一”,无疑是新时期公民教育理念与方式的新发展。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中,传播者与受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这个平台实现了主客体统一。

但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是一个“规范的学堂”,大众传媒的不当使用也会对公民教育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三、正视与遏制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

大众媒介的不当使用对公民教育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其传递主流道德文化信息进行公民教育的功能。因此,当前在我国进行公民教育应当正确认识并有效遏制大众传媒的消极作用。

首先是大众传媒的过度娱乐化问题。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大众传媒的第一角色应该是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论坛,其次才是经济利益创收者”[4]。但著名传播学者维尔伯·施拉姆在对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却提出:“大众传播主要被用于娱乐的占有的百分比大的惊人。几乎全部美国商业电视,除了新闻和广告(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让人消遣);大部分畅销杂志,除了登广告那几页;大部分广播,除了新闻、谈话节目和广告;大部分商业电影;还有报纸内容中越来越大的部分———都是以让人娱乐而不是以开导为目的的。”

商业化操作使得大众媒介的娱乐化倾向日趋明显,在我国的一些调查中也显示,娱乐性节目所占的比例也达到70%以上。有学者还指出:“传媒的娱乐化不单单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版面)受到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新闻越来越多,连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6]94网络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低估,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如果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主要靠网络来完成,那么“他们可能会把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人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习惯,也应用到物理世界中”。作为一种公众舆论的载体、一种“社会公器”,表达社会主流道德信息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因此,对待媒介的娱乐化倾向我们应该有清醒地认识,如果一切听从市场的安排,分不清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界限,任凭媒介的商业化操作,缺乏宏观的调控,那么大众媒介的教育功能必将被削弱,也必将影响公民教育的效果;若让大众传媒过多地承载娱乐功能,也必将造成传播形式与功能的错位。大众传媒面对的是大众,如果纯粹地为了追求娱乐效果,媒体的教育功能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是大众传媒对民主政治也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会为公民教育开辟新的渠道,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民主化进程。但大众媒介本身不是一个“规范的学堂”,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不会自动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会自动培育出现代的公民。大众传媒的出现必然造就与自身的技术内涵彼此适应的文化,日益崛起的媒体文化的扩张,使传统社会民主的根基被削弱。在这种大众媒介主导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环境下,媒体民主存在着变成一种“没有公民参与的民主”的危险,“公众都是被动地消费,而不是积极的参与”[8]。另一方面,层次繁多的媒体的存在,传递的信息很可能“良莠不齐”,而一些消极、错误的文化信息对主流的公民道德文化信息产生冲击。这种消极的影响很容易消解大众传播传递主流道德文化信息进行公民教育的作用,很容易造成个体选择上的迷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其公民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因此,必须防止大众传播媒介的滥用,切特罗姆就曾指出:“一本畅销书或是一部电影,迎合着成百万人肤浅和缺乏教养的情感,它不是我们寻求的艺术,虽然它比没有强。”[9]108曾担任几任美国总统的高级顾问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在充分注意到电视这种大众媒介影响力的同时,也指出“电视节目逐步地越来越成为感官的轰动性的”[10]82,“电视的一些节目恰恰破坏代代继承的传统和价值观念”[11]123。由此可见,低成本、高收视率给大众传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削弱了大众传播的道德教育功能,使之陷入困境。正如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一书也指出,“媒体在积聚财富的同时,也削弱了民主的根基”[11]6,弱化了公民教育的功能,这既是一个美国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再次是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危机问题。公信力,是传媒发布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媒介公信力建立在公正性上,新闻媒体向来推崇公正性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新闻的公正性常常受到挑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未经加工’的现实,而是那些经过选择的场景”[12]16。从美国大众媒介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纸质的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媒介的公信力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轨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众媒介的公信力问题,近年来也渐渐浮出水面。政府“喉舌”的地位曾经赋予传媒巨大的“无形资产”,而今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分层和文化选择的多样性,我国大众媒介的社会角色扮演早已经不是“铁板一块”[13]。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在渐渐失去官方身份作为权威依托的背景下,媒介靠什么获得公众的信赖?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也是我们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公民教育必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大众传媒 篇3

关键词:现代;政府沟通;大众传媒;关系;探讨

大众传媒是通过专业的新闻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对信息进行大量的复制和大规模的扩散。大众传媒影响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情况下,大众传媒都是通过媒介进行传播,而不是面对面地传播的,要利用一些比如报刊、书籍或者收音机、电视机等媒介进行传播。

一、大众传媒的特点

(一)政府是传播的主体

政府在进行传媒沟通时的主体是政府机构和一些相关的成员,客体是一些政府的各个部门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些社会组织,包括,社区方面的、企业方面的或者媒体界的。

(二)有一定的层次

政府机构都是有一定的层级分布的,是一个有着一定的管理跨度的组织体系,所以,一般都是通过一些规定的渠道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送工作,这里要运用到的渠道媒介就是大众传媒。

(三)权力性

政府对社会是有责任的,要有序地对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这是受到我国权利机关的委托的,是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要依据法律执行对国家的行政事务的管理。所以,政府和外部公众进行交流是正常开展行政管理,是维护治安团结和依法行政的需要。

(四)综合性

政府在利用公众传媒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面对的外部环境非常复杂广阔,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环节的流通或者服务活动,而各个行业还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要利用大众传媒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现代政府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现代政府机构和一些传播媒介有着十分重要的外部关系,因为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既是需要争取的公众,又是政府沟通时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渠道。这些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是政府和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所以,政府的工作人员要做药协调工作,正确处理好与编辑或者新闻界人士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关系首先就要了解他们的职业特征,和他们保持长时间的接触,尊重他人,坦诚相待,及时地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真实的信息,在记者进行采访时如果能够提供帮助就全力协助。在形成矛盾的时候,应该积极解决协调,可以借鉴以下几方面:

(一)尊重新闻的真实性

所谓新闻,就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新闻都是从客观角度进行传播的,所以一定要以事實为基础,真实地传播。

(二)尊重新闻的时效性

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有分秒必争的概念,要有发现新闻的敏锐眼光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为了和新闻界搞好关系,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对新闻有一定的敏感度,在遇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时及时地向新闻机构提供,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进行良好的配合,提供方便。

(三)尊重记者

尊重记者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尊重记者的职业特点,尊重记者的人格,在工作中,如果不小心在言语等方面对记者有了一定程度的伤害时,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和道歉。还有一方面就是要将记者引入正确的方向,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现象,但是记者对这一方面并不了解,所以可能导致报道不准确,那么在这个时候,政府的工作人员就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记者介绍,让记者快速地懂得深奥的知识,并将这个专业的问题正确地传达给广大的受众,这样就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三、政府如何运用大众传媒

在实际的宣传工作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宣传性传播和非宣传性传播并用

政府要充分地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宣传性传播可以统一公众的思想认识,将人们的行为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但是同时又离不开费宣传性的传播,因为政府的形象是由公众来进行评估的,如果二者相分离,效果一定不理想。

(二)注重双向沟通

现在的政府沟通传播有一种新的模式,就是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双向沟通,注重信息的反馈。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公众的心理和需求,使传播的信息都是人们所想要知道的喜欢的方向。

(三)注重传播过程中的形象建设

政府的工作人员可以向公众传播最新的政策、市场信息等,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公众的理解程度,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公众的心中会有一个更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结语:

大众传播的对象非常多,而且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信息是公开的,传播的渠道基本上都是单向的,就是由传播媒介到受众,政府在利用大众传媒在进行宣传沟通工作时,要充分地利用新闻媒介来进行沟通交流的工作,尊重别人,善待他人,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刘军奎.公众舆论与传媒影响下的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

[2]贾旭旻,汤志伟,赵生辉.乡镇电子政务建设关键成功因素(CSF)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

[3]邓勇.政务微博现象之行政学解读及其行政规制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

[4]杨玳婻.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5]周剑,黄劫,司有和.省市传媒实力测评及其与省市综合竞争力的关系——西部六省市传媒实力的实证比较研究[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

现代大众传媒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影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而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法律意识。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上。

1 大众传媒与法律意识

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于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 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 前三种称印刷传媒, 后三种称电子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传媒。在狭义上, 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及互联网。这些传媒与新闻传播关系密切, 即以新闻传播为重要使命, 因此又被称为新闻传媒[1]。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电视、计算机的迅速普及, 新一代传媒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思想也备受各种信息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必然带来意识、情感、习惯等多方面的反思和改变。我们的法律意识也同样处于这种冲击和影响之下。

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观念的基本构成要素, 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思想、评价的总称。法律意识受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从认知阶段来看, 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前者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认识的感性阶段, 是对法律现象表面、直观、自发的反映;后者则是主体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理性阶段, 是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理论化的反映。从法律调整过程来看, 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立法意识、执法意识、司法意识、守法意识和法律监督意识。从主体角度来看, 还可以将法律意识划分为个体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2]。

2 现代法律意识

现代法律意识可以表述为:能够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特征, 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同步的, 信任法律、尊崇法律的积极思想观的认知、掌握程度;具体来说, 即对我国法律制度表现为法律至上、权利本位、人权保护、公平正义、权力制约意识等。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一个先进的与社会文明进步同步的法律制度要想获得成功, 必须依赖于操作运用这些制度的人 (与所处时代相匹配的) 的素质, 具体来说就是人的创造性能否得到发挥取决于社会主体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现代化, 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想方式、情感意向和人格特征的现代化。只有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与法制现代化进程相互协调, 这个国家的法制进步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 一个国家国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程度往往会体现一个国家法制现代化的程度, 所以公民是否具备现代法律意识也是考察一个国家法制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如何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3 大众传媒对人们形成现代法律意识的积极意义

3.1 形成现代法律意识———时代的要求

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需要产生了人类社会。但是, 需要并不一定引起行动, 如对法律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人们会迅速产生使用法律的行动。法制化的社会, 一方面是指通过立法系统的决策活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另一方面是指法律应成为每位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但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帕曾提出过传播学理论中的“选择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对于受众来说, 总是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或自己需要、关心的信息, 回避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抵牾的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3]。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人们对于法律感到陌生, 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或指控别人, 对许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大量的侵权事件, 老百姓却安之若素、习以为常, 缺乏运用法律保护自我权利的现代法律意识。甚至少数领导干部长期处于权力层的地位, 习惯于对别人发号施令, 以权代法, 也习惯于接受更高权力层对自己的行政命令, 权力的长期强化, 形成了一套“权力价值观念和体系”, 因此对法律的约束感到很不习惯。老百姓长期处于接受与服从及被支配的地位, 更喜欢接受权力的庇护, 而不愿去惹法律的“是非”。这种法律意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极为不利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个人追求权利的法律保护意识和依靠法律促进个人自由发展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人民需要享受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的幸福的愿望更加迫切。所以推动人们法律意识向现代法律意识转变是时代的要求。

3.2 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的深刻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以数字影视和互联网为突破口的传播新媒体迅速普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手共进, 中国的传播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使用,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不可或缺, 人们难以逃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众传媒的深刻影响。大众传媒为社会提供新闻、信息、出版物、广播和电视节目, 使人们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 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在人类历史中, 传媒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大众传媒制造着社会现实, 左右着我们的视听, 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传媒世界, 当今社会所有重要事件的发布和信息的获取都离不开大众传媒。所以在这种影响下, 文化与法律文化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作为法律文化一部分的法律意识也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人们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逐步实现向现代法律意识的转变。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中国传媒在法律文化深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巨大的作用;或者, 还应当说,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没有传媒作为平台, 没有传媒作为发现者、选择者、翻译者, 没有传媒的传播与放大作用, 法律规则不可能如此深入中国文化与中国普通百姓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的深层。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各种法律规范, 学习法律知识;通过专家对法律事件的分析, 可以提升对法律的认识;并且可以依照他人成功的法律维权经历, 在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时也诉诸法律。随着普法宣传、法律报道的越来越广泛, 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正在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中形成, 并将此付诸实践。在人们的意识中, 法律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国家文件, 而是实实在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3.3 大众传媒对人们现代法律意识形成的积极作用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见,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制节目对人们法律意识现代化的促进。进入21世纪, 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出现了一支新的生力军, 那就是法制节目, 而且法制节目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日益丰富, 从“以案说法”到“今日说法”再到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开播,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台都普遍开办了法制节目的栏目。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电视传媒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法律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法制节目越来越感兴趣,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关注法律问题。所以伴随着法制节目收视率的提高, 媒体也更加注重对法律问题的深入报道, 知名法律专家、学者也纷纷现身说法, 使更多的人愿意关注法律问题, 学习法律知识。可以说, 这是大众传媒与人们的一种良性互动, 更是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的一种积极促进。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热播, 并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喜爱, 充分说明人们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和对法律理论和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传媒运用自己所发现的案例以及对法律的翻译和解释, 使法律成为人们生活的规则, 而不是停留于社会规则, 在成文法与普通老百姓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人们通过来自于传媒的报道与介绍, 增强了对法律规则的认识, 并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浓厚的舆论氛围, 使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人们不仅知法守法, 在自我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 还会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正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产生的积极影响, 即在提升个体法律意识的同时, 积极促进整个社会群体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2) 大众传媒对于民众参与法律制定积极性的提升。现今社会, 法律的制定已不只是立法者的事情。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 民众也积极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工作中。为了适应这种民众参政的积极性, 党和政府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询问、吸收广大民众的意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历史上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并通过电视向全国直播, 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草案) 有关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取意见;2005年10月22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吸纳了许多意见的物权法草案“社会征求意见稿”。此前, 物权法草案和修正草案曾2次公开通过网络征询基层民众的意见。这一系列引人关注的事件, 既标志着中国民主立法的进程, 也体现了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这一先进媒介对人们参与国家事务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新兴媒介, 就不会有如此众多的民众参与到国家法律的制定与修改中。而民众广泛参与国家社会生活不仅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程、法治化进程, 民众自身的法律意识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升, 而这种提升正是现代法律意识的要求。

(3) 大众传媒促使人们对法律事件的深层次思考。大众传媒对法律事件的深入报道往往会加深人们对法律事件的认识。在报道中往往会带来一些法律专家、学者的深刻的法理分析。人们在对专家意见的解读中, 不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而且会更加主动地以法律的思维去思考社会事件。这种广泛的思考不仅会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 也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就是“许霆案”。许霆一审被处无期徒刑。这一判决经过媒体的报道,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引起了人们的大讨论, 一时间专家学者、普通民众纷纷通过各种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 尤其是在网络上掀起了广泛的评论热潮。根据美国新闻学学者马克思韦尔·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的“设置议题理论”, 传媒在一定时间内选择某个议题进行强调报道, 使所选择的问题构成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 目的旨在使传播媒介选择并强调的问题对改变或坚定公众的态度产生强大效果, 或形成统一认识, 或引起关注和重视, 或提高“知名度”, 使某人、某事得到好评或相反。传媒从以往的消息传播媒介进化到了公众话题的设置者。事实证明, 如果在某一时期媒体突出强调某些问题, 其对公众的影响是十分惊人的[4]。“许霆案”一段时间成为媒体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社会问题, 相关的法律思考层出不穷, 可见传媒对引导公众思考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直接体现为法院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对“许霆案”改判。在这一过程中, 参与民众的法律思考和意见正是人们法律意识向现代法律意识迈进的真实反映。也正是在现代法律意识的推动下, “许霆案”才能得以按照社会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改判, 而公正的审判也将进一步推进公众对今后法律事件的理性思考。这种理性思考也将不断推进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进程。

以上论述, 只是从简单的几个方面对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的影响和现代法律意识形成的意义做了一些基本阐述。其实对于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大众传媒而言, 其对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影响可能远远多于本文的论述, 而如何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推进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探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M].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现代大众传媒 篇5

【中文摘要】大众传媒作为现代化的产物,在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它已经广泛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其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大众传媒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导向意义的社会公共价值的观念,继而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维护一系列大众所需的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对政府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我国政府决策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项政府政策的出台,必定会引起人们的很大关注,假若人们合理的要求没有得到考虑,政府决策就会失去他们的支持,所以提供一个让各种意见充分表达的平台成为必需。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一方面把政府的决策传达给民众,增加民众对我国政府决策的了解,让民众积极的参与政治,并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加以监督;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为民众提供一个利益表达的平台,把民众的利益需求传给政府决策者,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课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运用了系统分析法、社会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大众传媒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并提出了四项让大众传媒与我国政府决策良性互动的建议。

【英文摘要】The mass media as the product of the social, it has been widely worked into every aspect of the society, and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life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situation, its influence is growing stronger day by day.Especially in the new century, the mass media as aspecial of environment, providing a impotent of the public value,and maintain a series of social interests, and then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s policy.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 of interests been influented to th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so the People will be intereted in th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if the reasonable demands of the people not be considered, th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will lose their support.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On the one hand,the mass media as a disseminator of information can take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the people,increased public support for our government policy, Let people participated in political and supervise the 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process;On the other hand, the mass media provide a public platform for people,and take the public demand to the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guarantee the government policy’s democratization and scientific.The impact of mass media on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s a relatively new research topic.Lots of paper are consulted and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such

as system analysis approach, social inquiry methods and so on,are applied.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by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and four proposals that make the interaction ofmass media and ou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re proposed.【关键词】大众传媒 政府决策 媒介寻租

【英文关键词】mass media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media rent-seeking 【目录】大众传媒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3-47-1178-999-10Abstract

4目录5-7

摘要

第一章 绪论1.1.1 课题的来源1.1 课题来源和意义7-81.1.2 课题的意义7-81.2.1 国内研究情况8-91.3 研究思路和方法9-1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情况1.3.1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大众1.3.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10-11传媒的含义、种类、功能及其现状11-1511121213-1515-192.2 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11-132.2.2 引导舆论122.2.4 提供娱乐12-1

32.1 大众传媒的种类2.2.1 传播信息

2.2.3 教育大众2.3 大众传媒的现状第三章 政府决策的含义、特征及其现状3.1 政府决策的含义1

53.2 政府决策的特征

15-163.2.1 政府决策的权威性15-16

3.2.3 决策方式的民主性16

3.3 我国政府决策的现状

3.2.2 决策内

3.2.4 决容的公共性16策方式的科学性1616-191718-1919-213.3.1 决策信息不完整173.3.3 程序不规范17-18

3.3.2 制度不完善3.3.4 权责不明确第四章 大众传媒与政府决策的辩证关系4.1 政府决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19-20

4.2 大众传媒时代的政府决策20-21策21-3121-26

第五章 大众传媒与我国政府决5.1 大众传媒对我国政府决策的积极影响5.1.1 大众传媒在突发事件上为政府机构决策提供了

5.1.2 大众传媒形成的公共舆论使政府的决5.1.3 大众传媒监督政府决策过程,帮助政

5.2 大众传媒在对政府提供决策中5.2.1 增强社会沟通器的功能,防止过大量素材21-23策更加民主23-25府维护社会的稳定25-26仍然有很大空间26-31度市场化27-2929-

315.2.2 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应到位第六章 我国政府决策如何充分反映大众传媒和适应民

6.1 大众传媒要加强自身机制的建设众需求31-3931-3331-326.1.1 建立、健全大众传媒的危机预警机制6.1.2 加强大众传媒的行业自律32-33

6.2 政府应主动与大众传媒合作,向大众传媒提供足够的信息33-356.2.1 政府及时公开突发性事件的各种信息,建立信息

6.2.2 我国政府可以主动与媒体合作公开制度34

34-35法规35-3836-3737-3839-406.3 建立健全有关新闻出版和政府决策等方面的法律

6.3.1 要加快关于大众传媒行业的立法建设6.3.2 法律能保障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6.4 发挥好各方面的监督功能38-39参考文献40-41

致谢41-42

浅析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篇6

【摘 要】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互相促进发展。本文分别选取报纸、电视、网络这三个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探讨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传媒    大众文化     影响

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定义

有关大众传媒的定义,有多种定义方式。从手段、工具的角度定义,大众传媒是指传播媒介,即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从机构组织的角度定义,认为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是指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工具进行沟通,所构成的集团规则、习惯、语言、态度等。如果没有沟通交流,就只剩下没有意义的行为动作,而这一技术和沟通的手段、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媒体。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促进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

特别是近代社会,大众文化不能离开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影响大众文化,产生大众文化。大众媒体的类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情报信息,大众传媒制造文化,并且大众媒体将其制造的大众文化进行扩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飞快,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则是大众文化的载体。而且,虽然大众传媒是手段和工具,但是大众媒体自己本身也是沟通本体,人们通过多样的大众媒体看世界,从情报中开发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曾任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所长的斯图亚特·霍尔说:“无论是就质和量的观点来说,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与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只是就经济、技术与社会文化资源来看,大众媒介所能控制的部分,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其素质优越多了。”

1.报纸与大众文化

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并不是物理、化学上等所定义的物质实体和现象,而是为了传递信息、情报,所携带的一种符号状态。特别是报纸这一印刷媒介,就是一种以活字的形式,为传播世界范围的情报,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是大众文化的载体,以文字的形式将大众文化传播至每一个角落。报纸的特点为受众广泛、内容丰富、更新迅速、覆盖能力广泛。人们读了相同的报纸,如果看到同样的情报信息,容易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形成共同认知。尤其是报纸上具有评论性质的文章,代表着报社的立场,并且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性,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思想以及生活方式。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大众文化得以创造和传播,没有大众文化就无法得以传播,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形成的重要手段。

2.电视与大众文化

随着电视传媒的迅速发展,电视具有传播的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等,能够满足大众对信息传播的需求。近年来可以称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2002年兴起的民生新闻,这一新型的新闻报道节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民生新闻以“民生”为理念,新闻内容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镜头面向大众,贴近大众,全部是大众关心的内容报道,在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极高,建构着以大众为主导的大众文化,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而且,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也是大众文化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省级电视台对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的制作大力投入,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不断创新、题材新颖、层出不穷,促进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发展,满足了大众审美和欣赏上不断变化的需求。

3.网络与大众文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其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新兴角色,冲击着报纸、杂志等传统大众传媒。近年大众文化的盛行与网络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网络的发展速度飞快,同时信息传播速度也变得飞快,使大众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大众文化的传播时间和空间无限扩展,是大众文化延伸的重要源泉。网络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其传播的情报信息愈来愈被大众所接受、所熟悉、所喜爱,甚至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新兴动力。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速度空前提高,信息大量涌现。例如,大众使用较多的微信、微博的盛行,其评论、转发功能的运用,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流行手段。而且网络媒体具有能够保存的特征,将不断发展、日益更新的大众文化永久并良好地保存下来。

三、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成就了大众文化,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影响着大众传媒,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文化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使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和传播信息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使得大众传媒自身得到了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愈来愈有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为主要群体,是大众的文化消费形式。随着大众文化的扩散,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范围也从都市扩展到全体大众,具有了平民化、世俗化、标准化的特征。而且,从内容上来说,随着地方都市报纸的不断增加,其言说空间得到了扩展,从之前的政治、经济为中心扩展至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活为中心。大众文化也使得电视传媒具备了平民化的特征。除此之外,大众文化促使电视传媒不断发展壮大,内容不断丰富,愈加能满足大众的欣赏所需。其中,日益增加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所蕴含的大众文化也备受人们所青睐,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身心放松、压力释放。在网络传媒方面,使得本身内容就极其丰富的网络空间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例如,大众文化中动漫、音乐、游戏等内容与网络媒体结合,使得网络媒体中增加了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内容。大众文化与网络传媒的结合,加速了网络传媒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网络文化,网络传媒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大众文化属性。

总之,大众文化的盛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大众传媒在其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它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同时,大众文化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武小红.试论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02).

现代大众传媒 篇7

按照传播学上的两分法, 人类传播基本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人际传播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 又称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亲身传播。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实现信息的传递;人际传播则一方面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交流, 另一方面可通过书信、电话、传真、网络等进行间接沟通。

由于两者存在以上三方面差异, 那么, 从客观上就要求两者应相互结合, 进行互补;从传播效果来看,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 可以大大提高大众传播的传播效果:一部分人获得大众传播的信息之后,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传播, 更有说服力地将该信息扩散至周围人群, 然后慢慢由局部而整体, 由小范围而波及整个舆论界,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 我们也将更加清楚地看到舆论领袖的强大作用。在这种社会需求与时代背景下, 手机适时而生, 使人际传播、大众传播有了紧密互动, 两者日渐融合, 难分彼此, 大有需要传播学者对人类传播理论重新界定之势。

2009年1月,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移动、联通和电信分别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 (3G) 牌照, 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 人们拥有了日益个性化的自由表达空间。3G时代, 手机将更加“大肆”利用网络拓宽人们的传播领域, 影响我们的交流与表达方式, 并将日渐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

除了日常的人际传播外,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参与到了新闻线索提供、新闻图片上传、新闻事件评说, 甚至新闻现场制作等许多大众传播活动的环节中。手机流媒体: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的登场, 则将手机作为大众传媒的诸多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不难发现, 与传统媒体相比, 手机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以下几大优势:1.动态交流, 随时随地;2.反馈及时, 互动性强;3.视听合一, 多样传输;4.介质轻便, 经济灵活。3G时代下, 手机比电脑更方便、易普及, 比报纸更互动和形象, 比电视更便携和快捷。就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 就信息能够抵达受众的通道来说, 没有比手机更迅捷的了。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 又不断地将之超越, 3G时代下, 手机从一种通信终端日益演变为一种信息终端, 越来越媒体化了。

按照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 (I·Poo L) 认为的“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的观点, 3G手机无疑成为目前媒介融合的最优和功能最完备的产品。罗春明也曾发表过类似的观点, 他说:在当前“媒介革命”中, 传统的大众传媒正在丧失其某些重要性质, 甚至是根本性质, 与此相反, 人际传媒则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期, 媒介演变的总走向趋于传播主体个人化, 信息高速公路贯通全球以后, 人类传播最终将演变成为以人际传媒为主体的全球一体化点网状媒介系统。

总之, 以手机为媒介的人际传播, 日渐实现了对大众传播的颠覆, 也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从传统来看,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者的界限比较清楚, 而从未来发展的眼光看,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则将日趋模糊, 就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 手机只不过是这一模糊状态的一个开始。笔者暂且这样认为:3G手机, 从某些方面而言, 就是大众传媒与人际传媒的一个混血儿。

那么, 这是不是意味着手机将最终取代其他媒介而独存?笔者认为,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它还不会。因为按照生态学的观点, 任何一种媒体都必然有其特殊时空上的生态位, 所谓生态位即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即特殊的生存、发展土壤和条件, 以及在这一状态下的特有行为和作用。正如中国传媒大学田本相教授所说的那样, 手机、电脑、互联网、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等媒体是生长在同一个空间的植物群落, 它们各属所占据的只是自己才适宜的生存空间层次, 虽然共同利用同一空间的土壤、养料、阳光和水, 却可以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罗春明:《人际传播媒介论——对一种蓬勃兴起的传播媒介的评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5) 。

[2].成文胜:《第五媒体——短信还是手机》, 《传媒》, 2005 (5) 。

[3].王菲:《媒介融合中广告形态的变化》, 《广告大观 (理论版) 》, 2007 (6) 。

[4].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 《新闻界》, 2001 (5) 。

[5].罗杰.菲德勒著, 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 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

[6].袁薇佳:《生态学视野中传播媒介形态变化》, 《当代传播》, 2003 (6) 。

[7].丛磊、邢厚庚等:《媒介形态变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视野》, 《中国远程教育》, 2001 (8) 。

[8].杜兰:《媒介形态变化的复杂性思考》, 《销售与市场》, 2006 (12) 。

[9].张立勤:《20年后媒介形态变化断想》, 《青年记者》, 2007 (17) 。

[10].项国雄、黄晓慧、张芬芳:《新媒体与人际传播》, 《传媒观察》, 2006 (4) 。

大众传媒品牌的构建要素 篇8

传媒品牌的准确定位

传媒品牌定位的含义。“定位”一词是美国营销广告专家艾里·里斯和杰克·特劳特首先引入到营销领域中的。他们认为:“定位是以产品为出发点, 如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人, ……要想让你的信息穿过传播过度的丛林, 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有选择性:缩小目标, 分门别类, 简而言之就是‘定位’”。 (1) 定位就是要在客户的头脑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传媒品牌的定位, 是传媒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竞争对手的状况、传媒本身的资源特征强有力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与形象, 并把这种个性形象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从而在市场上确定自身适当的位置。

传媒品牌定位的内容。传媒品牌定位应从多角度去思考。第一, 品牌的特性。主要包括:个性定位、功能定位、性能定位。就是说本传媒与其他传媒相比, 它的个性、功能有什么不同, 能为受众提供什么样的特殊价值。第二, 品牌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定位、价值定位和情感定位。这是传媒品牌能够构建的哲学思考和精神追求。第三, 品牌的声誉。主要包括形象定位、品质定位和层次定位。这是传媒品牌在市场中追求什么样的品质、形象。第四, 品牌的营销。主要包括市场定位、受众定位和价格定位。这主要是指传媒的受众和产品而言的。传媒的文化价值、传媒的品牌形象要靠具体的产品去体现, 传媒品牌能否构建成功, 主要由受众来决定。以上几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的, 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表达了品牌定位的内容。

传媒品牌定位的方法。传媒品牌定位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信息市场上获得最佳位势, 能够为目标受众提供最优化的价值。第一, 传媒市场评估和细分。如市场的类别、结构、规模、潜力、发展趋势等, 看看哪些细分市场有可能成为目标市场。第二, 受众状况分析。受众的状况和需求将直接关系到传媒的品牌定位和发展战略, 只有对受众进行深入分析, 才能提供更加对位的信息产品。第三, 竞争对手分析。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市场中, 很难找到空白的信息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竞争者。第四, 传媒自身的评价分析。传媒不仅要分析受众和竞争对手, 更要对自身的状况有准确的把握。传媒的品牌定位, 就是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思考, 能够把自身的优势与市场的机会更好地结合起来。只有那些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能够与市场机会相吻合, 能够给受众带来特殊价值的差异, 才能成为传媒品牌的定位点。

传媒品牌内涵的确立

传媒品牌核心价值的设定。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精髓, 是传媒品牌的世界观。它决定了传媒的品格、类型、发展方向, 是传媒品牌最本质、最深层、最原始的要素。传媒品牌的核心价值应该是独特的、具有明显可察觉与识别的鲜明特征, 对社会和受众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传媒品牌的核心价值还应具有感召力、执行力和包容性。

传媒品牌个性的塑造。传媒品牌的个性是指品牌可以向外展示的品质, 是品牌公众形象、社会形象的深化与强化。品牌个性对于受众来说, 可以促进品牌联想、创造品牌感知。“品牌个性深刻表达了品牌的真正人性化和哲学化的理念”。 (2) 在信息爆炸、传播过度的时代, 绝大部分信息都会被受众所忽略, 只有那些符合受众需求与偏好, 能和受众的意识与思想形成同构的信息才能引起注意与重视。品牌的个性对于传媒来说, 可以获取差别优势, 使传播的信息与目标受众更加对位。

传媒品牌的精神追求。一家传媒仅有独特的个性, 而没有深刻的精神思想, 就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 无法在精神领域和哲学的层面上对社会、人类进行观照。传媒的品牌个性要靠精神思想去完善、成熟和深刻, 品牌个性的市场穿透力也需精神思想的不断推动。具有现代精神与深刻思想的传媒品牌, 在信息传播时, 不仅能为受众提供完善的产品功能, 还能为受众提供更高价值的延伸功能。在满足受众现实需求的情况下, 使受众得到更多精神上的享受。

传媒品牌的精神对内还具有凝聚、导向、约束、熏陶、激励作用, 使传媒内部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信息产品的品质是构建传媒品牌的基础

现代传媒产品的质量观。与传统信息产品的质量标准相比, 现代信息产品的质量观是全新的。第一, 信息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由受众界定的, 而不是自我评价完成的。受众满意的、能为受众提供价值的产品才是高质量的。第二, 信息产品质量评价标准是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那种僵硬、一成不变、自上而下所制定的质量标准是没有意义的。第三, 现代信息产品质量要求是多样的。不同定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产品, 其标准要求是不一样的。

信息产品品质的优化。只有高品质的信息产品才能塑造出受众可以依赖的品牌。高品质的信息产品, 不仅要求其功能、特点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更主要的是能给受众提供价值增值, 带来更多精神与情感的享受愉悦。作为信息产品, 不仅要求内容是高质量的, 而且要求表现形式也是美的、丰富的、多样的。这样, 好的内容才能变成好的产品, 变成适宜受众需求、便于受众需求的产品。信息产业是服务产业, 因而传媒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受众的愿望和欲望, 不断提升信息产品的品质。传媒产品品质不断优化的过程, 也是传媒产业链与价值链不断优化的过程。

要想为社会、为受众提供高品质的信息产品, 还须在传媒内部建立保障机制。首先, 要建立全面的产品品质管理系统, 严防给传媒造成重大伤害的恶劣事件的发生, 如假新闻, 受贿等。其次, 要建立市场评价机制, 如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受众评价机制等。只有把产品的品质放在竞争中去检验, 让受众去评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品质问题。把市场的压力, 把受众的需求与希望, 通过内部的市场机制分解量化到每一个人身上。

传媒品牌的推广

信息产品是品牌推广最好的载体。品牌的文化与精神最终要融入、体现到信息产品中, 以产品的形式为受众提供价值服务。受众首先会从信息产品的认知、体验中去评价媒体品牌。因而在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过程中, 要强化品牌意识, 由对产品的营销转化为对品牌的推广。

利用公共关系推广传播品牌。公共关系在现代传媒市场运营中的作用将会越发突出。传媒不再是意识形态, 不要居高临下对受众进行指教和宣传。在一个信息爆炸、传播过度的时代, 受众是这个市场的主宰者。传媒只有与受众建立了深刻而稳固的关系, 才能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 从而立于不败之地。传媒那种硬性推销、轰炸式的广告宣传, 效果会越来越差。传媒应更多利用公共关系的方式, 加强与受众和社会的沟通联系, 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

传媒品牌的推广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重在与传播对象进行沟通, 传播的内容和方式都应是受众所乐见的。第二, 要运用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 整合各种传播手段, 使受众获得更多信息接触的机会。第三, 要突出信息传播的一致性, 避免受众的忽视与误解。第四, 加强传播活动的系统性。

传媒品牌的创新与管理

传媒品牌的创新。传媒品牌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 传媒品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一, 传媒的经营理念与思想要不断创新。传媒的经营理念只有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与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第二, 传媒产品的内容不断创新。信息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 衰老速度极快, 有些信息产品, 它的价值是以分秒来计算的。电视节目的模仿、重复, 报纸杂志的转抄都不会得到受众的欢迎。第三, 传媒产品形式的创新。一种内容, 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在不同的时代, 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 可以生产不同形式的产品。第四, 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组织管理创新, 是传媒能够不断创新的保障。要用新的组织形态、新的管理方式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完成新的任务。

传媒品牌的管理。品牌是传媒宝贵的无形资产。如中央电视台这一品牌, 它的价值就有800多亿元人民币。传媒品牌在构建、运营的过程中, 一定要维护品牌的良好形象, 不要滥用、廉价使用品牌。通过科学严格的使用管理, 使品牌不断提升与增值。

参考文献

[1]艾·里斯、杰克·特劳特[美]:《定位》,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第6页。

试论大众传媒及其功能 篇9

一、大众传媒

“大众”这个词是伴随大众社会理论的出现而形成的一个特定概念。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代,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过去的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社会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大众具有五个主要特点:人数规模的巨大;成员的广泛分散和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成员之间互相不认识;成员不受具体组织的约束,流动性强;成员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主要靠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大众的存在是大众传播与大众传媒存在的前提。

“媒介”这个词在汉语中最早出现在《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后来,“媒介”的词义又引申为中介、导致、招引,进而又引申为居间的工具。如《左传·襄公九年》中的“使介居二大国之间。”李康《殒命论》中的“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现今,我们在汉语中所说的“媒介”指的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媒介在英语中开始使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般来说,媒介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中介性公共机构。具体点说,媒介就是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或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但是伴随着人类征服世界的脚步的加快,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大,传播开始走向大众媒体并逐渐打破了部分人垄断的范围。媒介顺应着社会发展趋势将传播对象扩展为大众,因此媒介也就上升成为了大众传播媒介,人们常常简称其为大众传媒。

二、大众传媒的三种形式

大众传媒按照形式分为印刷传媒、电子传媒和数字传媒三种。

印刷传媒为大家所熟知的有报纸、期刊、图书,同时印刷传媒也是最早为大众所用的传媒形式。在大众传媒很匮乏的一段时间内,印刷传媒很少为大众所用,它只为社会上层所有,其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直到报纸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报纸以其低廉的价格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还满足了图书无法提供的信息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期刊的出现又弥补了报纸报道社会事件的不足。

电子传媒是指我们生活中所熟知的广播、电视、电影。电子传媒的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收音机和电视机要想成音成像就离不开信号发射机、接收机、摄像机、合成机等接收装置。

我们所说的数字传媒不仅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手机、网络广播等近些年来新兴的媒体,还涵盖了传统大众传媒的数字化,如,电子版报刊和图书、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录像等。数字传媒与印刷传媒和电子传媒的差别在于它是以数字技术(0/1状态)为基础进行传播的媒体。

三、大众传媒具有的功能

现在的大众传媒已走进了普通的百姓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那么,大众传媒到底具有哪些功能呢?

1、监视

大众传媒的监视功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警告或提醒性监视,一种是工具性监视。前一种监视功能是指我们通过传媒得知飓风出现、火山爆发、萧条的经济状况、加剧的通货膨胀或军事进攻的威胁等信息,这时警告或提醒性监视就产生了。后一种监视功能是指传媒传播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用和有帮助的信息,如油价的涨幅、股票市场的涨跌、流行的时尚观念等信息,这时工具性监视就发挥了作用。

2、控制

每天我们的生活中都会被各种传媒事件包围着,有些会吸引着你的注意力使你持续关注该事件的发展过程,并相应的对此事发表一些个人观点和看法,如MH370飞机失踪,央行贷款存款利率下调等事件,这就是大众传媒的控制功能发挥了作用,大众传媒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评论,集中了人们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并通过这种方式产生一定的公众效应,可以促进商品的销量,让政客赢得选票、使群体文化受到影响。

3、教育

大众传媒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世界,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和观念,这些知识和观念并最终会影响到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特别是对于没有明确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当父母忙于生活将他们托付给大众传媒,那么大众传媒就会对他们日积月累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最终会塑造他们的性格和改变他们的人生。色情、暴力、毒品等社会的阴暗面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给了青少年,青少年学习或者模仿对社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种现象很早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忧虑,然而至今却仍然无法制止其泛滥的趋势。

4、娱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得到了重视,这为大众提供了日益丰富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让娱乐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现今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甚至已经冲击到了其他功能。

当家庭教育遭遇大众传媒 篇10

“大众传媒”(mass media)又称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泛指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技术手段,包括网络、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和电影等。[1]社会学家、教育学家认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是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以及大众传媒,传媒已经对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众媒介作为提供信息的主要渠道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青少年所处的周围环境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类媒介的渗透,他们的爱好、兴趣和发展方向也和媒介紧密连接起来。大众使得青少年的认知渠道日益多样化,电子媒体、平面媒体和学校、家庭等日渐成为他们主要的认知来源。

我们知道大众传媒承担着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和提供娱乐等社会功能,然而大众传媒的这些功能里面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比如有些新闻报道是失实的,会误导受众,在大众传媒上,看似知识丰富,实际长期下去会降低人们的思考能力的,大众传媒表面上是沟通了世界,形成“地球村”,实际上却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越发冷漠。此外,由于传媒面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些不良的媒体会制造一些信息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针对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这样的现象,有一些学者有针对性的对青少年与大众媒介的关系做了一些研究,如在文章《Television,Violence,and Children》中作者就是以儿童与电视的关系展开调查,探讨了电视上的暴力情节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在另外一篇文章《Children and Internet》中作者从网络隐私权、在线广告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儿童与网络的关系,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认为:新的媒体形式——电视摧毁了儿童的童年。[2]因此家长对青少年的媒介接触行为进行监管是很有必要的。

青少年的成长似乎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今的青少年更多的是在电子媒体中成长起来的,在一些调查资料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已经成为媒介的忠实拥护者,对于许多家庭来说,电视和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世界重要途径之一,传媒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想法,同时还建构现实的生活世界。传媒时代的青少年是在电视、多媒体计算机下学习、生活的,起初我们的教育界对媒介文化采取的仅是简单的排斥态度,认为媒介会使得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下降,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变化与需求、没有意识到青少年自身的能动作用,学校、家长更多的是告诫学生要远离游戏、告别电视、拒绝QQ聊天,而不是告诉他们如何更好地去利用媒体。现在,我们也更加清楚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应该是孩子最好的保护者,家长关注、指导孩子使用媒体,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根据现有的研究也表明家长媒介素养教育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媒介素养。家长是否干涉以及怎样干涉,会影响青少年的使用行为和使用态度。我引用知网上现有的一个关于儿童网络媒介接触行为的调查[3],这个调查是以宁波市小学六年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抽取海曙区范桂馥小学和孝文街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干涉儿童参与网络媒介程度为中度或是高度的儿童,在网络媒体素养的能力上要比那些父母完全不干涉参与或是低度干涉参与的儿童好些。研究也发现如果家长能够适度干涉参与,或是培养青少年使用媒介自制的能力,则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媒体素养。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大众传媒与其既存在着融合,也存在着巨大的冲突,那么家庭教育处在这样的传媒时代中,更多的是要思考二者形成和谐发展的途径,具体要做的就是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起初,家长认为媒体上的一系列图像和文字会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各种调查显示,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已经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主导话题,与儿童自己年龄相当的故事已经失去了吸引力。[4]因此,在网络媒介的时代,完全禁止儿童接触电视等媒介是不切实际的,也缺乏可操作性,教育所能做的,只能是教育的方式。[5]

根据英国《剑桥国际英语辞典》,“素养”(literacy)就是“具有读与写的能力(an 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6]而一个现代人不仅要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得拥有解读、评价和批判电视、广播、电影、广告、网络等媒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7]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现代社会中对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具有批判意识和能力的公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卜卫给媒介素养教育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使得受众可以利用媒介来实现自我的发展,而不是沦为大众媒介的奴隶。[8]我们鼓励家长在家里对孩子有意识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希望青少年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媒介的资源来更好地实现更自身的发展,而不是沦为媒介的奴隶,从而荒废学业,身心的发展受到不良的影响。

既然我们知道了家长对青少年的媒介接触上应该加以监督和管理,使得青少年能够逐步的拥有媒介批判的思维,那么在具体的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中要注意到以下的问题。霍夫兰在《传播与劝服》一书中提出青少年这个群体因为想象力丰富,对周围事情比较敏感,较容易被人劝服、接受影响。[9]因而具体家庭教育中开展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掌握健康合理使用大众传媒、自觉抵御其中不良信息的方法与技能。张毅,张志安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经验》一文认为青少年是快乐的媒体使用者,保护青少年免受媒体负面信息影响的同时,也注重引导他们从媒体使用当中获得更多乐趣。[10]

在培养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不仅仅用莱恩·马斯特曼提出的十八项基本原则和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专家约翰·庞金特的八大理念传授给青少年一些媒介分析的技巧,因为现在在学校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很大一部分是解读媒介文本的内容,以一则广告为例,在课堂上教师会带领学生对媒介机构、媒介的类型、媒介的语言等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追问,比如这则广告的目标对象是哪些人群?这则广告使用了什么样的拍摄技术?等等,如果长此以往这种训练形成定势的话,青少年则会陷入另外一种思维定势之中。

现今的青少年生活在新媒体科技之下,每天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在电子媒体上,此外青少年在开展媒介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产品,除了新媒体的内容会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还会考虑到因为青少年过度使用新媒体,比如电脑、手机上网等等这些会造成青少年身心方面的疾病。综上所述,在对青少年使用新媒介上不能“堵”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疏”的方法—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这也更加印证了这是家庭教育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使命。因为现有的传媒环境告诉我们,既然不能限制青少年使用媒体工具,又无法给他们提供一个纯净至极的传媒环境,那么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只能提高他们的免疫力,赋予他们正确分辨、解读信息,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以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多多关心孩子在使用中所遭遇的问题并和孩子进行讨论和鼓励,这样的沟通不仅能够增强彼此的联系,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使用态度和媒介素养。

我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本身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深层次来说是一些思想、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在家庭里,我们知道现在的青少年是很容易接触到媒介的,比如电视、书籍等传统媒体,手机、电脑等新兴的媒体以及其附属产品,比如网络游戏、网上论坛、QQ等聊天工具……除却学校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家长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把关人”,可以帮助青少年选择好的媒介文本,帮助青少年选择优秀的媒介内容,完成好对青少年的媒介接触习惯进行监督和管理。

摘要:我们处在一个大众传媒发达的时代,传媒对大众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也不例外,大众传媒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在大众传媒的时代,完全禁止儿童接触电视等媒介是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面为了能改善这种状况,只能采取教育的方式,于是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大众媒体时代家庭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青少年,大众传媒,媒介素养,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唐昆雄,杨斌.大众传播媒介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浅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第81页

[2]、(美)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郭鉴.e时代的儿童网络媒介接触行为探查。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1).

[4]、谭斌.再论学生的需要——兼作对现阶段合理对待学生需要的建议.教育学报,2006(3)

[5]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第19页.

[6]、Sonia Livingstone.Young People and New Media.[M]. London:Sage,2002.

[7]、戴永明,蒋宏.媒介“封杀”与公民媒介素养[J].新闻记者,2004,(5).

[8]、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 1997,(1).

[9]、杨拓新,王晨,王玥.论大众媒介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兼谈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电视,2007,(1).

传媒政治与大众政治认同 篇11

关键词:传媒政治;大众政治认同;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16-02

网络对全球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媒体的发展也有其深刻的划时代意义。在美国,传媒对社会各个层面的监督力量使其获得了继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之后的“第四权力”的美誉,但同时又存在着很多过分追求市场经济效益而忽视底层群众的利益。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积极地发挥媒体的作用,构建大众政治认同意识,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努力是当今转型中国社会最值得思考是问题。

1.传媒政治的概念

传媒政治是从传媒的视角来研究政治和从政治的视角研究传媒的一门政治学的分支学科。就他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来说,他指传媒与政治关系及其一般规律,是政治的一种手段和形式,是关于传媒的权力构成和权利分配。在我国,传媒制度实际上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媒制度的重要核心是: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公共领域监管的功能,如提供信息、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有限度地评判政府政策等。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曾提出了“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重要概念,是在相对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的公民社会中,各种利益团体可以就关系自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政治辩论、交流,从而影响政治进程。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其在社会影响力上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召力,因而也被美国人称为继行政、司法和立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机构。媒体在推进民主等政治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非忽寻常的作用,而媒体的目的性和现实服务性是在各国都被推崇的。在反法西斯战争一部分的中国战场上,中国政府就积极利用了传媒的力量,对内对外广泛宣传,国内推动各阶级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筹措战争所需金钱和物资,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

2.政治认同的概念

政治认同,主要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对国家、政党、政治思想在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民,都应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以某一政治角色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政治认同作为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是在结果的层次上来探讨问题,分析现状,架构未来,强调的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而政治传播更多的是在过程的层次上来探讨问题,它强调的是“政治信息得以流动的过程”,是特定政治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拥有共同的媒介,其内涵表达方式也有相似处:

2.1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在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递作用。

2.2大众传媒。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是政治传播的渠道,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2.3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它们既是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传播的构成要件,也是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传播的重要途径。政治认同的形成渠道包括从小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文化传统和舆论导向等,其中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政治认同构建的主要方式。

3.传媒政治与大众政治认同

3.1传媒政治在构建大众政治认同过程中的作用。

传媒作为政治文化的传播力量,在推进政治价值,政治信念,政治感情这些具体的内涵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府公共服务体现在媒体方面主要表现为控制对高档消费信息的传播,平衡社会心态。传媒通常是强势群体宣扬强势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场所,政府应针对不利于泛平民社会化的媒体内容进行合理“把关”。市场化的趋势使上层消费群体的生活状态展现于大众,然而在大众社会,99%的公民都只拥有一般消费能力,人们面对与自己生存状态差异悬殊的生活方式,短期内会羡慕,攀比,追求,不利于找到合适的社会定位,从而不利于建构大众政治认同。所以作为媒体中另外一只手的政府,在监管过程中,应该多提倡平民化的生活方式和平民精神,英雄主义的报道方式在短期内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热情,但不利于长期的社会发展。

媒体的载体主要是语言和图像,语言的力量在于它传播过程中的感染,它所叙述的场景不能说不是客观和真实的,但一经语言的渲染,它便具有了真实场景所不具有的诱惑,它诱发了人们的想像并在传统中]变为神话;图像是人类纪录文明的高级技术方式,但是也有一定的虚幻性,如果用的不当,会起到想不到的后果,现代影像时代的发展加速了”读图时代“是到来,也对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图像常成为”快餐文化“的罪魁祸首。媒体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尤其需要政府的有效治理,不仅要兼顾经济效益,同时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和对人们精神思想的冲击。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构建大众政治认同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国家维持的基本要件,但国民素质的提高及网络媒体的发展使传媒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的把关不可能象旧传媒时代那样单一和隐蔽,这就要求他既要具有公正公开的服务精神,也要讲究宣传的技巧。对于传播带有官方意识的内涵时,不能过于明显,更要追求含蓄的民主的方式,新生代人们已不可能接受”强行给于的“,不管从物质还是到思想。市场化下的人们习惯了选择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对于单一的内涵有习惯性的排斥。于是政府在构建大众政治认同应提供更多的传导方式,国民们会拥有足够的智慧来选择崇高的东西。李普曼在他的传播学名著《舆论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现今时代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不是经济的、政治的或是工业的,而是在政府中间产生的一种创造同意的艺术“。

3.2大众政治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意义。

中国转型社会的实际尖锐地提出了社会发展失衡的经济代价问题。当代和谐社会体现在量上,就是积极创建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优化国民生产结构;减少污染;加强国内外的全方位交流等。构建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橄榄型公民社会几乎是每个现代国家的目标,公民社会的基础就是要建立大众政治认同,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和谐社会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大众追求目标,一如人人追求美好的健康的事物。大众政治认同不是意味着单一的控制或大同,而应该是一种流动的大统状态。世界上有形的物态是可以强力控制的,但是认同作为一种关乎心理,认知的范畴,是最难以琢磨和掌控的,然而却又可以引导。建构大众政治认同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对和谐社会不懈追求的必然道路。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 --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昆著.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棋,陈熙春,王建国 主编.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赫伯特-阿特休尔著.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1989.

《大众传媒与幼儿认知发展》评介 篇12

全书共九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大众传媒及其与幼儿的关系, 并以电视为例分析了媒介对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影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电视与儿童的肥胖、睡眠、近视、攻击性行为及其他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电视影响儿童行为的心理机制。

第二章是认知及幼儿认知发展。作者从认知的概念入手, 列举了与幼儿发展紧密相关的认知领域及其发展特点, 如感知觉、记忆、表象、想象、思维、元认知、社会认知、注意和语言等领域的发展。学前阶段是人一生中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而当今社会不同媒介对幼儿的认知会产生的影响不完全都是良性的。因此, 媒介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及其健康成长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章至第七章, 是对大众传媒与幼儿各具体认知领域发展关系的介绍。第三章是大众传媒与幼儿注意发展。本章从遗传与环境两方面阐释了婴幼儿过早地、长时间接触电视对其注意发展具有持久的负面影响。 根据幼儿常见的注意问题, 介绍了几种较为常用的、教师或家长方便实施的心理治疗方案和注意问题的预防方法。第四章是大众传媒与幼儿编码加工。从编码加工的角度阐释了大众传媒对幼儿的影响, 考察了电视和书刊这两种媒介对幼儿编码加工能力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促进幼儿编码加工能力发展的教育建议。第五章是大众传媒与幼儿创造性想象。作者指出置身于信息世界、被不同形式媒介所包围的幼儿, 其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通过测查上海市五所不同级别幼儿园的大班儿童, 发现不同媒介对幼儿创造性想象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 建议家长和教师等教育者应合理监管、分配儿童的媒介接触时间, 还应对儿童使用媒介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第六章是大众传媒与幼儿语言发展。本章结合已有证据, 肯定了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同时将电视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对象, 对上海市不同媒介接触偏好的幼儿的语言发展及阅读技能进行了测查, 根据测查结果为幼儿语言的发展和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建议。第七章是大众传媒与幼儿人际认知。作者通过调查暴力电视节目对幼儿人际认知的影响, 并以情绪为着眼点提出了对幼儿进行人际认知培养的建议。

第八章专门分析了图画书对幼儿认知及行为产生的影响。图画书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肯定。图画书是图画和文字有机结合的复合文本, 它集美学、科学、文学于一身, 对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元认知等智力因素与情商、习惯等非智力因素都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 本章中一项关于指导性图画书阅读的研究发现, 运用适宜的图画书对幼儿进行指导性阅读是改善幼儿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九章重点介绍了幼儿的媒介素养及其培养方式。作者认为, 幼儿的媒介素养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幼儿从媒介中获益的能力。幼儿媒介素养的培养需要多方的合力: 政府是幼儿媒介素养教育健康发展的统筹者, 应发挥其统筹作用;媒体工作者对媒介生态的质量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 应切实履行保证幼儿媒介质量的义务;父母是幼儿媒介素养教育的启蒙者, 应注重自身对幼儿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幼儿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者, 应主动承担培养幼儿媒介素养的责任。

上一篇:农业生态学论文下一篇:带宽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