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大众传媒

2024-10-25

女性与大众传媒(共7篇)

女性与大众传媒 篇1

西蒙娜·德·波伏娃曾说:“人就是指男性, 男人不是根据女人去解释女人, 而是把女人说成是相对于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她是附属的人, 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他是主体, 是绝对, 而她则是他者。”[1]

1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历史回溯

纵观世界历史进程, 女性从母权制被推翻后, 逐渐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性, 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直到19世纪后半叶,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女性意识开始觉醒, 女性要求反对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 追求两性平等。

随着女性主义研究视野的拓展, 不

值的信息。在新闻编排上, 力求创新, 遇到重要新闻要打破常规, 在导视和次序上有所体现。

2 树立现代传播理念, 不断创新应对新媒体挑战

2.1 传播观念的创新

首先, 是要真正的意识到电视接收终端的多样化、多媒体化, 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电视机。这样, 在内容的编辑制作等方面, 才能更好的适应不同接收终端的特点, 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其次, 要意识到电视新闻的传播已不仅仅是单向的播出, 每个受众都有反馈和再次传播的能力。电视台拥有自己的网站, 微博, 论坛受众可以随时互动, 电视新闻的服务性也更为增强。

再次, 要树立“大电视”的概念。电视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媒体, 电视新闻的形式和体裁需要不断的创新。我台的电视新闻不仅在电视平台播出, 稿可避免地与大众传播学理论出现了交集。“性别与传播”的议题最早于1977年进入传播学领域, 并成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重要研究内容。1978年, 美国传播学女研究者盖伊·塔奇曼与他人主编出版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论文集, 主要探讨了大众媒介如何塑造女性形象和在媒介中工作的女性两方面问题。该书奠定了美国女性传播研究的基础, 标志着“性别与传播”研究浮出水面, 正式成为传播学间就的一个分支。[2]性别与传播的研究重点是女性与媒介,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女性传播者 (从业人员) 、传播内容 (女性形象问题) 和女性受众, 其中传播内容即媒介

件内容也能同时提供给广播, 网站, 杂志, 做到资源共享。

2.2人才队伍的更新

数字媒体时代, 新闻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访记者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和摄像水平, 还要熟练的把握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等传播手段, 记者必需熟练使用新媒体辅助工作, 实现无纸化办公, 记者通过网络发现线索, 学会采写文字和传输图像, 近年来我台打破用人机制, 积极引进人才, 一线人员构成基本做到了年轻化, 他们熟悉各类新媒体, 能够积极吸纳新知识用于电视新闻的创新, 从而也为县级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3管理机制的创新

县级台人员较少, 承担的工作任务较重, 优化人员组合, 建立激励机制是保证媒体良好运作的基础, 近年来我台实行绩效工资, 鼓励从业人员创优争中的女性形象被研究最多。

与西方相比, 中国的女性主义研究和性别与传播研究都起步较晚。直到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 国内传播学界才开始关注女性主义研究。卜卫撰写的《媒介与性别》是中国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

2媒介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个体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和确立, 不单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而且是一种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 它主要通过媒介文本中女性形象出现的频次、方式, 以及报道角度和报道题材等来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功能。

2.1 大众传媒中的女性缺席

先, 宣传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电视新闻由原先的每周五档增加到六档, 自办栏目从原先三个增加到四个, 在数字时代多媒体时代, 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县级台提升自身实力的根本保证。

总之, 在数字时代, 县级电视媒体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提高新闻宣传质量, 既给了县级台和新闻工作者广阔天地, 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新闻改革的总要求,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坚持“三贴近”, 从困境中走出来, 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闻宣传管理工作运转更加协调, 新闻工作保障措施更加有力,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

(安徽省舒城县广播电视台, 安徽六安231300)

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认为:话语即是权力。当前, 男性掌握着社会核心资源, 凭借对大众传媒的绝对控制力, 对女性形象进行忽略、轻视或贬低, 将女性放逐于话语权力之外, 实现媒体对女性的“象征性歼灭”。

以新闻报道为例, 2005年全球媒介监测项目收集和监测了76个国家提供的12893条电视、广播和报纸新闻, 其中只有21%的新闻内容——被采访的人物或者新闻相关的人物——是女性。女性在新闻中并不作为权威人士出现, 且只在两种职业范围内出现的几率比男性高, 即家务劳动者 (75%) 和学生 (51%) 。[3]很明显, 在新闻报道中, 女性不但处于缺席和失声的状态, 而且多被禁锢于家庭关系之中, 是“在场的缺席”[4], 即按照固有的性别模式表现女性。

在中国, 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八家权威性主流报刊的统计调查发现, 男性新闻人物的出现频度、被引用频度、被拍摄频度都远远多于女性, 是压倒多数的主角。在主要新闻人物中, 男性占83.19%, 女性占16.81%。[5]女性在新闻报道中被边缘化的事实, 无疑是大众媒介缺乏女性意识的例证。

2.2 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在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各方面的定型化的看法。比如就性格而言, 理性、勇于探索、进取、勇敢、坚强、喜欢高技术等通常被归为男性的持征, 而柔弱、温和、感性和被动等则被归为女性的特征。[6]

而大众传媒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始终无法摆脱性别刻板印象的基调, 具体而言, 媒介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有三种基本定型:

2.2.1 贤妻良母

受传统思想影响, “贤妻良母”、“贤内助”等性别刻板印象已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集体无意识, 成为个人社会认知的组成部分。大众传媒也乐于呈现女性妻子、母亲的角色, 将女性生存空间限制在家庭之内。

广告中, 女性职业角色有51.6%为家庭妇女;女性出现地点有51.5%是在家庭, 出现在工作场所的只占14.5%。[7]此外, 电视荧屏上充斥着主打“三破一苦”题材的苦情戏, 其最大卖点就是标榜女性的“人情美, 人性美”, 极力塑造具备传统美德的女性荧幕形象。

诚然, 歌颂母亲、赞美母爱无可厚非, 但大众媒介过度消费“母性文化”, 其实是把女性看成是附属于男性的“第二性”, 与女性真实的生活体验极不相符。

2.2.2 女强人

相对于贤妻良母, 事业有成的女强人成为另一种备受争议的女性形象。从个体形象上看, 这是对中国“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的一种挑战。但在具体形象刻画和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不自觉地隐含着贬义的成分。

现代社会, 女性肩负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但有且仅有事业的女性却是不幸和悲哀的代名词。一位知名女作家说:“一个职业女性, 意味着她必须背着锅、孩子、丈夫和社会上的男人们赛跑。”因而, 贤妻良母和女强人虽然截然相反, 但其潜藏的深层含义却惊人相同:家庭才是女性安身立命的场所和最终归宿, 男人的成功背后总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 而女人的成功背后却什么都没有。

2.2.3 美女形象

现代传媒业热衷于建构美女形象, 着力描绘女性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 这已成为传媒营销的利器。为什么选择女性作为观看对象?约翰·伯格提出了“被看的女人”这一著名观点:“男人看女人, 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女人自身的鉴定者是男性:被鉴定的女性。这样她就成为一个对象——主要是一个视觉对象:一道风景。”[8]

在父权社会中, 作为观看主体, 男性根据自身标准, 编写、修改和消费女性形象, 并通过大众传媒将这种要求投射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相反, 女性作为身体的主人, 却丧失了对其的控制力和判断力。女性盲目地按照大众传媒中的象征性符号军事化地管理自己的身体。这就是男性通过把持大众传媒, 对女性进行的“符号暴力”, 美女形象使鲜活的女性个体物化成一种社会符号。

3 媒介文本中虚幻的性别转向

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就曾预言, 女性将是21世纪的“第一性”。的确, 女性主义运动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男权社会和男性话语权力。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男性主导的社会性别观念不仅束缚了女性的灵魂, 而且阻碍了男性自身的发展, 尤其是坚强、大胆、阳刚的性别标签给男性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然而, 最先意识到“她世纪”重要性的却是精明的商人。在金钱和利益的驱动下, 不论是商品的贩卖者, 还是大众传媒的经营者, 都迅速改变原有的策略, 把女性重新定义为消费诉求的主要对象, 着力打造一个女性消费时代, “男色”的口号首当其冲。

从“男色”到“女色”的转变, 改变了女性被看、被观赏的定律, 打破了女性单一客体化的病态现实。但不难发现, “男色”的盛行仅局限在娱乐圈、时尚界等少数领域, 难以带动整个大众传媒界的性别转向。此外, “男色”背后其实是“美男经济”的手在发挥作用, “男色”作为一种吸引消费的资源充分展现了大众媒介趋利的本性。

在女性消费唱响最强音的今天, “男色”的流行并不是女性主义运动的结果, 女性主义本身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力量和能力来颠覆男权、倡导女性权威, 大众传媒中奏响的性别转向的号角, 不过是消费主义的胜利和虚幻的乌托邦。

参考文献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I)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11

[2]陈阳.性别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 (1) :59-64

[3]玛格丽特.加拉格尔.2005年全球媒介监测项目报告:谁制造了新闻?http://www.china-gad.org/Treasure/uploadfile/200731283240228.pdf

[4]王金礼.女性意识缺席是女性期刊的致命伤[J].编辑之友.2003 (6) :45-47

女性与大众传媒 篇2

2.大众化报纸的影响 3.如何科学看待中国新闻传播史学源流及后继发展

4.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

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

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

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5.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

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内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

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竹简和帛记载的内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

6.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1)特点:

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 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官方控制加强,出现新闻审查制度——定本制度;定期发行,基本按期连续发行;公开印刷、可以贩卖

(2)进奏官逐渐只是负责发放报纸,而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环节都是由种属部门接管,相当于进奏官编发工作中处于末端从属的地位 7.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1)特点: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民间私自发行的报纸; 不定期,无固定报头和名称,专业化、商品化程度提高;

内容为未经发布的官吏任免和臣僚奏章,时效性强,但不完全可靠准确; 读者范围广,手写和印刷的形式,深受欢迎

(2)突破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信息传达的历史必然趋势。8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世界报业开始向商业报刊阶段迈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全球扩张行为,西方殖民者不仅携带本国报纸进入殖民国家,还在所到之处创办具有宗主国色彩的报纸。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处于睡狮状态,停而不前;中国的古代报纸在清前中期已到达顶峰,但却没有直接演进为近代报纸;随着西方脚步的一步步迈近,在中国掀起殖民扩张的热潮,随即外人在华办报开始出现并延续。9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客观促进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对中国国民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外报以其自身的实践和所刊言论,将西方近代报刊的观念传入中国。

2、外报将西方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3、外报将西方新闻采访业务传入中国。4、外报将铅字、印刷机等近代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为国人自办近代中文报刊提供了物质条件。5、外报将西方近代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引入中国。

10综合分析外国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

西方政府的确是将海外的传教士也与海外的殖民事业紧密结合的,借助传教士来宣扬西方社会的观念,实行思想征服。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

传教士在华创办刊物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宗教报刊为主;传播教义、宣传科学知识、传播西方文明;同时进行文化侵略。在为传播教义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启蒙了中国国民,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1试析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第一,在办报主体方面,创办者的身份比较复杂;往往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中国人,除主流的知识分子外还包括官员、买办。

第二,在办报性质方面,除个别报纸外,一般是私营性质的;自主经营,不带政党色彩。第三,在报纸内容方面,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甚至报刊本身就是洋务运动的一个内容。

第四,在政治立场方面,这些报刊表现出了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通过言论和新闻不断陈述西方列强环伺的危险局势。

第五,在业务工作上,大多在形式上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的模式,第六,在报业环境方面,处境十分困难。经济上的困难,并且清政府实行听任外国人办报而禁止中国人办报的政策,国人办报经常遭到外国殖民势力的限禁。12试析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一是报刊数量多。近代国人自办报刊,自19世纪70年代至1895年的20余年中,总共为30种左右。

二是办报地区广。国人自办报刊遍布各地,不仅有上海这样外报出版基地发展,还深入到长沙等内地中小城市。

三是报刊种类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发展,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性报刊等,甚至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一次出现的类型。13戊戌变法期间的新闻立法活动有何意义 在戊戌变法期间,废止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一度被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中国近代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报禁”一度被解除了,“言禁”一度被放宽了,新闻法的制定也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虽然这次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时过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冲破“言禁”“报禁”,争取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14.1957年至196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请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特点:在十年中既有快速发展阶段,也有停滞不前甚至后退的时候,不是十分稳定。党报一统天下,新中国成立前创办的有独立传统的报纸也改弦更张,和中央步调一致。新华社逐步奠定世界级通讯社的基础,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报道影响深远。广播和电视尽管无法摆脱政治形势的影响,但也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电视实现从无到有的迅速发展。原因:

报纸和期刊随着政治与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发展很不稳定。经济困难和经济调整,包括政治斗争的扩大化,自然促成了报刊数量大量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但同时在整个世界新闻制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新闻事业尤其是广电仍然有一定可喜的进步。

15.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今后将如何进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与西方的新闻频道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1)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保住自己的市场和培养年轻的观众;打造一个反应最迅速、覆盖最广泛的全国电视新闻直播系统,强调新闻的原创率、首发率和落地率,实现全国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

(2)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对整个世界和国际新闻的干预性和及时性可能还有待加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由于从业人员的质量和发展历史社会环境等问题,整体上仍缺乏像西方新闻频道如CNN的鲜明的国际影响力,缺乏在国际性的大事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16 你如何看待网络与其他媒体的融合?

(1)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媒介再次发展的有一个契机。

(2)从理论来看,网络和其他媒体存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和长处,网络的互动性和交互性同其他传统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互动而相互促进,融合是具有前景的。特别是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能够提供跨媒体的平台和优势,能够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

大众传媒与新农村建设 篇3

关键词:大众传媒新 农村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重重,这是历史长期积累的结果,建立遍布农村的大众传媒网络是新农村建设的捷径。大众传媒一方面可以开拓农民视野,转变观念,让农民不出田间地头也知晓天下事;另一方面可以教授农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降低信息交流成本,解决交流途径的问题。只要我国农村的信息交流保持通畅,农村的经济现代化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进程就会大大缩短。

农村发展大众传媒的意义

回顾我国的近现代历史可以看出,大众媒介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十分滞后。大众传媒真正在我国农村的发展是在新我国成立之后,国家为了更好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在全国建立了一个宣传网络,广大农村也在其中,这首先表现在农村广播的发展上。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广播就一直是我国农村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体。除了广播之外,电影、报纸和杂志在这一时期的农村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村地区首先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经过20年的努力,农村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之相对应,大众传媒也与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电视已经取代原有的广播、报纸、杂志、电影,成为农民最重要的信息接受工具和娱乐工具。除此之外,传播内容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例如,国家在偏僻农村地区实施的“村村通”工程,让广大农民的家中接入了有线电视系统和程控电话等,农民与外界的交往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

当代大众传媒的现代化与农村的现代化真正的融和、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和发展。一方面,农村的现代化依赖于传播媒体与方式的现代化。即大众传媒的发达,因为正是大众传媒的发达才为农村的现代化提供了得以展开的现实传播网络和社会参与能力;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繁荣需要一个整体的环境平台,即农民自身思想意识的提高,掌握科学知识的能力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还有政府部门的引导等等。现代社会的大量农业科技信息需要由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才能完整以及快速的传递给农村群众,农村现代化是在相应的大众传播媒介中萌发和生长的。大众传媒最根本的现代性意义就是体现在,它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

我国农村大众传媒的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农村大众传媒的现状

1、信息渠道不畅,涉及“三农”类媒体很少。广大农村的媒体覆盖率较低。农村的交通差,报纸难以进入,同时由于农民收入偏低,农民也很少订阅报纸。农民生活方式的特点使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与广播。虽然电视相对于其他媒体在农村的普及率较高,但据统计,农村家庭彩色电视机的普及率只有60.45%,而且,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超过80%的农民群众仍然主要依靠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接收的节目套数少,质量不稳定。至于宽带网络,绝大部分农村还是空白,媒体的拥有量少,使农民不能及时全面地获取有关生产、生活的信息。大众传媒在农村的缺位还体现在接收媒体的客观条件不充分,设施落后。以电视媒体来为例,由于农民的收入整体偏低,大都舍不得花钱看“有线”电视,很多地区也没有连通有线电视网络。有些偏远地区没有微波信号或信号较弱,只能接收到画面很不清晰的央视一频道和所处地区的县、镇级电视台,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有限的我国农民再次被拒之新传播技术的圈外。

2、普通媒体中涉及“三农”的内容少。对于我国农村群众而言,日常接触最多的大众传媒内容并不是媒体为其特设的“三农”节目,而是媒体传播的其他新闻信息和消遣娱乐内容。这些内容是大众传媒的主要传播内容,它们并非专门面向农村群众传播,但当农村群众接收到这些内容时却深受其影响。这些内容让农村群众得以了解外部信息,在认知层面和观念层面都较以前相对闭塞的信息获知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就农村群众而言,大众传媒已成为传播现代生活信息和新观念的重要渠道。大众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补偿自然形成的乡村隔绝状态。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为农民传播了现代道德,大众传播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传播了信息,说服农民接受变迁。大众传播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相当多的传媒内容是面向都市群众生产的。

3、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落后使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信息的认知与解读能力较差。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认知能力,不消除或缩小知识鸿沟,让农民脱贫致富只会是一句空话。比如,媒体准入方面政策规定的门槛较高,媒体为了快速收回成本而更愿意选择回报率较高的城市而不是农村。同时,由于经营体制的转型,媒体变成自负盈亏的经营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媒体要生存就得做大做强,就不得不寻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吸引大量的广告。而农村贫困,农民购买力差,以农村、农民为对象的媒体其广告来源显然远不如以城市为对象的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传媒业远农村亲城市的现象。

(二)农村信息贫困的根源

1、媒体定位。由于地方媒体实行的是主办主管制度,因此它们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能力,它们的版面或节目安排、报道计划的制定、主要的采访行动大都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实际上反映着地方党政机关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反映着地方党政领导的活动情况和工作进程。

2、媒体对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近年来,地方财政对媒体的投入逐年减少,迫使它们自找饭吃。千方百计地寻找合作伙伴,努力增加广告收入,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成为地方媒体的首要任务。因此,地方媒体总是乐于关注社会强势群体、成功人士,而对于那些默默无闻、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民也就无心或者无力去注意了。

3、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广告商越来越精明,他们不再看媒体的级别和社会地位,而对媒体的社会关注度和发行数量、收听收视率却了如指掌。发行数量、收听收视率决定广告收入。为了争取受众,各新闻单位就要追踪市场风向,反映读者兴趣,满足读者的各种要求。毫无疑问,主要受众多半是城市居民,农村问题被闲置起来就成为必然。

推进大众传媒在农村的发展

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媒体内容要贴近“三农”,感染农民群众,充实其文化生活。首先要求从业人员要真正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生活。对农村传播的媒体要以广大农村群众为目标受众,立足农村,反映农村现实问题,传递来自基层农民的声音,以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具体内容上除了向农村受众传递政治信息、经济信息、科术知识,发挥大众传媒教育功能,提高农民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外,还应提供广泛的娱乐形式,构建农村娱乐平台。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利用传统文化易于被民接受的特点以及保护我国民间艺术的目的,把民间艺术的传统套路、道具、音乐等进行改造,与传媒这个载体相结合开创农村娱乐新形式。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建设农村公益性传播媒体,结合各种类型媒体的优势,逐步构建农村复合型网状传播结构。政府应通过行政调控等手段打破现有的传播体制中城乡一刀切的格局,进行传媒资源的再分配。设立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化农村传播媒体和加强现有媒体中农村信息传播的力度,并对这些农村公益性传播媒体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比如减免广告经营税、对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给予补助、设立对“三农”问题起到突出作用的媒体单位和从业人员奖项制度。

农村传播的关键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一刀切的媒体格局,设立农村公益性媒体,使公益性媒体与商业媒体共存,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由当前我国农村现况和大众传媒的特有属性所决定的。农业媒体产品的销售决定了媒体必须贴近农民群体。大众传媒及其产品除了具有商业属性外,还具有公共属性,不应该仅仅为部分人服务,更应该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媒体更要强调公益性,维护社会各阶层的信息权利。

农村公益性媒体在具体运作中应是政府与市场两者相互兼容的形式,其建设和运作经费主要由公共财政承担,切不可摊派到农民身上,应制定相关的法规,保证其财政支持受法律保护。政府主要行使政策引导和监督职能,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以及维护其与其他传媒共存的公正性。同时为促进农村公益性媒体的良性运作,就要引进市场机制,形成有序竞争,从而保证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构建农村复合型网状传播结构,要根据媒体的不同特色以及在农村的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类型媒体在农村的建设。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大众传媒的农业信息化道路。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科学系)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大众传媒对农传播的缺失[J].新闻前哨,2006(5).

2、尚妍,彭光芒.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文化变迁[J].理论观察,2006(3).

3、叶东坡.大众传媒与农业现代化[J].新闻知识,2006(10).

4、蔡骐,党美锦.大众传媒与中国农村发展[J].新闻传播,2006(7).

5、陶贤都,李浩鸣.大众传媒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功能与路径拓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7(4).

6、邹华华.利用大众传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7、刘行芳.新农村建设,期待大众传媒助力[J].新闻爱好者,2007(5).

女性与大众传媒 篇4

关键词:大众传媒,女性,构建

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 在大众传播中构建女性和谐发展的主题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克服大众传播中的不利因素, 使其更利于促进中国当代女性的发展与进步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实现女性在大众传媒中和谐发展, 个人总结后认为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从国家层面建构先进的性别文化

先进性别文化并不是所谓的“男女都一样”, 因为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暗示着以男性为预设中心、女性要完全以男性价值要求自己, 强化男性价值标准会抹煞女性本身的存在价值, 其本质仍是一种变相的男权中心性别价值。先进的性别文化的核心思想应是“以人为本”, 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能够赋予包括非主流性别群体在内的每一个体以平等的发展机会、权力、责任及合理的社会资源配置, 使个体能够在公平、和谐的性别环境中根据个人特点而非性别框架自由、充分地发展各自潜能, 并接受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公正、平等地尊重、对待他人, 引导人们相互尊重、彼此协作、全面、健康地发展, 形成和谐、平等的性别环境。

建构先进的性别文化, 需要引导培养双性化人格 (androgyny) 。双性化人格是指个体跨越性别限制而自由地选择发展个人综合性人格特征。这是一种超越传统的以生理性征规范两性群体的集体特质的, 健康、和谐、完美的人格范型, 能够使个体冲破传统性别特质的限制, 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展各种优秀的人格特质。双性化人格解放社会成员的性别束缚、培养个人智力、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及保持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引导双性化人格的发展, 不仅使社会成员在保留自己特性的基础上与异性取长补短, 进而更充分、和谐地自我发展, 并可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二、从社会层面建构有利于女性发展的配套体系

“大众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运行的, 媒介活动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开展的。人类传播历史表明, 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因此, 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构成要素对媒介传播的性质、作用、功能和内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并起着制约和制衡的作用。”任何一个事件的背后, 都有引发、影响、制约它的因素, 作为传播上层意识形态的大众传播更是如此。

1、拓展女性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在全世界范围内, 妇女参与政治程度不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我国对于政治领域女性的稀缺可见一斑。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只有一个, 妇女并没有充分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政治参与是女性真正进入社会主流的具体体现和重要表现, 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增强女性的民主参政意识, 让她们认识到女性参与政治生活是社会必需的行为, 并不断培养女性的从政能力, 让她们能够真正依靠自己的能力为人民服务,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参与者和享有者。只有这样, 人们才会更加注意到女性在政治生活中的才能, 才会逐渐让人们意识到女性在公共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提高女性在经济领域的作用

近年来, 广大女性在就业、升职、工作培训等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 经济领域中的不平等现象仍然不容忽视。比如, 在下岗浪潮中, 被辞退的大多是中年女性职工;而当大学生面临毕业择业的时候, 男生自然而然地成了用人单位争抢的香悖悖。即便是同一个公司中的男女同事, 男性获得升职的几率往往大过女性。因此, 我们更应该保护妇女的经济权利, 对待她们要与对待男性一样一视同仁, 争取增加妇女的就业机会, 加强女性的职业技能, 发挥女性在经济领域的聪明才智, 从而丰富她们的物质财富。女性只有在经济领域里真正屹立不倒, 才会逐渐从家庭的小圈子里走出来, 才有可能在媒介传播中更多地展示出她们干练、果敢、自信的一面。

三、从大众传媒视角重塑女性主义的健康形象

1、加强社会性别意识

由于传统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人们更习惯从男性中心的角度来审视女性形象。对于男女不平等的报道, 人们已司空见惯。因此, 在审视大众媒介时, 需要用社会性别的批评眼光, 对所有被视为自然的东西进行反省。媒介批评不是要抹煞性别差异, 而是要在社会性别分析的基础上, 解构性别等级制。根本目的是减少大众媒介对传统性别成见的建构与影响, 提高公众的性别敏感, 以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即使是反映妇女问题的报道, 也应该提高到使公众举一反三, 对个案延伸到社会问题去进行反思的层面上进行。

2、加强新闻专业精神培养

新闻从业人员是社会大众的一员, 媒体是在强烈的商业竞争当中的一员, 前者受社会主流父权意识形态影响, 后者则必须获取商业利益倾向广告商。当新闻完全像车间般流程化操作并赚取费用的时候, 它就彻底成为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 成了一个“饭碗”。但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见和形象毕竟影响社会大众, 如果单纯为了追求获利更缺乏专业精神缺乏媒体自我意识, 那么媒体就不再有新闻客观性和社会责任感。

美国学者Stephen Schwartz提到:“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是什么?它意味着自我尊重。这意味着传播者和受众拒绝新闻传播中的谎言、宣传说教、煽情和暴力和接受贿赂。它还意味着理解专业的风险, 当遇到战争区域或者面临暴乱、犯罪、炮火、天灾的时候无所畏惧。它意味着不怕批评。而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它往往意味着努力达到精确和透明, 防止过多的个人偏见。”

从这个概念来看, 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在实现媒介功能时, 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中立性和客观性。

事实上, 如果不重视加强新闻专业主义的培养, 即使是女性记者采访女性政治家人物的稿件, 依然甚至更加聚焦于采访对象的相貌外表家庭婚姻等私人领域, 而非对方的社会角色。一些难以察觉的新闻运作机制, 如男性决策者与部门领导的指示“这样的内容更好看”, 也会使女性记者本身绝不会对此提出疑义, 更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媒体运作惯例并同样秉持“这样的内容更好看”新闻价值观。

因此, 从性别政治视角来看, 加强新闻专业主义的培养, 意味着要新闻从业人员报道时应该注意客观公正, 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抛弃个人的任何偏见、情感和观点, 注意男女社会角色与权力关系的平衡。

综上所述, 目前官方政策与法律上大都明确规定男女平等, 公开歧视、压制、排斥女性发展的政治文化已成为历史。但隐性的性别制度仍通过一套系统的机制潜在地发生作用, “玻璃天花板”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生活的各个领域, 内化在人们的意识深处, 阻碍着女性的发展。性别制度更多的是通过隐性的、不容察觉的, 甚至是科学的、友好的形式表现出来, 更难以识别。如果说, 女性已完成了向公开的父权制抗争的任务, 那么当代女性却要向阻碍女性发展的深层结构挑战, 任务更为艰巨。

参考文献

[1]严利华, 石义彬.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大众传媒批判[J].当代传播, 2009, (03) .[1]严利华, 石义彬.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大众传媒批判[J].当代传播, 2009, (03) .

[2]朱晶.女性受众对传媒的接受与影响[J].编辑之友, 2010, (03) .[2]朱晶.女性受众对传媒的接受与影响[J].编辑之友, 2010, (03) .

大众传媒与新闻通论 复习 篇5

1、什么是新闻和信息,新闻与信息有哪些异同?软新闻、硬新闻。

2、什么是信息社会,有哪些特征?

3、传播类型主要有哪些?

4、新闻价值要素和新闻传播的要求各有哪些?

5、什么是传播、新闻和宣传?三者有怎样的关系?

6、什么是传播媒介?新闻传媒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如何?

7、根据历史演进时序,我们可以将传播媒介分为六大类

8、传播分为哪些层次?大众传播有什么特点,意义与局限何在?

9、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麦克卢汉

第二章:报纸

1、什么是报纸、它的媒介特点是什么

2、中国报纸上的新闻通常分为三类,即消息、通讯和特稿。

5、倒金字塔结构、《华尔街日报》体

6、报纸评论的体裁分为哪几类。

7、简要说明报纸的“二次销售”及其过程。

8、简要说明杂志与报纸的主要差别。

9、《新京报》、《京华时报》或《北京青年报》的头版特点

10、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新闻评论

第三章:杂志

1、什么是杂志,其媒介特征是什么?和其他媒介的共性和区别是什么?

2、试以一份新闻刊物来论述新闻刊物编辑出版的特色。

3、杂志和图书的差别。

4、关于杂志的策划。

第四章:图书

1、什么是图书,媒介特点是什么?

2、图书的结构。

3、什么是中国标准书号、国际标准书号、书名页、图书版权页

4、图书选题策划。

5、试分析图书的“跟风出版现象”。在图书市场上,当一本书红火起来位居畅销书榜后不久,便会有一系列从名称、封面、内容、体例、甚至版式都类似的书涌现出来,从而形成一股出版潮流,这种现象,人们把它命名为“跟风出版”。

第六章:广播

1、什么是广播,它的媒介特性是什么?和报纸媒介相比较优势是什么?

2、广播新闻的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3、广播新闻采访报道的特点。

4、“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等广播事件

第七章:电视

1、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2、电视的媒介特点、与电影比较媒介特点的差异性。

3、麦克卢汉冷媒介、热媒介的观点

4、电视的谈话节目

第八章:电影

1、电影诞生

2、蒙太奇理论、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场面调度

3、电影的媒介材料及其特点是什么?

第九章:网络

1、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域名?

2、网络传播的特点。描述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的不同特点,并举例解释。

3、网络舆论、网络暴力、人肉搜索

女性与大众传媒 篇6

关键词: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创意;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在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其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地提升我国文化消费水平,使其能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创意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介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众传媒时代与文化创意的概述

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处于大众以及职业传播者之间的一种媒介体就是所谓的大众传媒,包括对信息进行复制和传递的广播节目、影视节目、出版物、团体和组织等。一般来说,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杂志以及报纸等,而且这些传播媒体具有较大的影响、较广的范围及较快的速度等特点。

创意人通过对自身天赋、技能以及智慧的利用,并且对高科技进行积极地借助,创造兵提升文化资源,从而最终生产出的产品就是所谓的文化创意。必须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够进行文化创意活动,然而创意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传统的文化,其必须要通过对人的想象力和灵感的借助,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利用,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立足于产业领域方面来讲,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立足于文化创意产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从而最终将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出来的这样一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中被认为必须要囊括智能产权、文化服务以及文化产品这三项主要的内容[1]。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广播、杂志、报纸、电视等各个媒体在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积极的开展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合作,从而能够保证实现共赢的目的,总之,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和大众传媒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融合互动的关系。文化产品的灵魂就是创意,如果一种文化产品没有创意,其就不具备生命力。与新经济产品相同的是,很多文化创意产品都具有较低的传播成本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等特点。所以大众传媒必须要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地利用丰富的传播手段从而能够将更多的受众吸引过来。然而在传播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够真正的使广大受众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作为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播的媒介,大众媒介必须要立足于宣传细节以及创意多元化等各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

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创意的影响。从大众传媒的层面来说,不能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进行创意,必须要真正的在实践中对创意进行利用。现在创意在大众传媒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首先是创新传播技术,也就是通过对现代传媒技术的充分利用从而能够将更多受众的眼球吸引过来;其次是创新传播内容。大众传媒通过对具有较强创新性文化产品进行积极的传递,就可以将很多受众吸引过来,同时也能够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这样就能够实现采用吸附力经济的方式来取代注意力经济;再次是积极地整合大众传媒的内部资源。大众传媒通过对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积极整合,将信息资源的协同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最终保证整体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最后,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制度,从而使自身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2]。

三、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创意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对符号性信息和商品的消费就是所谓的文化消费,其包括图像、声音、文字、名胜古迹、自然山水、体育赛事、文艺传播、电视、电影、音乐唱片等。上述的这些都属于理性认知以及情感的符号性载体。人们利用这种消费就能够使自身的知识水准、认知能力以及情感体验 等得到充分的满足[3]。

各种新的媒介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开始迅速的对接各种文化艺术,因此也使得大众文化也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受众范围,精英文化的话语权已经出现了逐渐被消解的趋势,这样就将一定的群众基础提供给了大众文化的精神消费。由于大众文化教育的商业特征,因此其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具备价值和使用价值。现在文化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文化的消费逐渐取代的愉悦式的消费, 现在人类除了对工业产品附加愉悦功能的追求之外,同时还通过消费对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行积极的追求. 比如人们对瑞士表的佩戴,其除了属于一种商品的消费之外,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和品位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人们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开始对在维系社会中媒介发挥出的作用具有越来越多的认识,人们往往通过消费文化符号的方式对归属感进行寻求,而且文化创意在大众传媒时代下的特点适应了现代文化消费的趋势,一些非常具有创意的产品将更多的眼球吸引了过来,因此其在文化消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现在受众追求的一个新目标就是创意和差异化的消费,比如最近几年上海的创意产业就出现了非常快的发展速度,其通过大力开展国际设计展、艺术节、音乐节、世界级电影节,因此其现在的创意产业已经颇具规模,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创意设计集聚效应。

四、结语

大众传播媒介在大众传媒时代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媒介利润的最大化在社会效益目标的约束下是其经营的主要目标,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创意已经被大众媒介经营的范畴全面的囊括,而且已经成为大众媒介获取利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而文化创意也会对文化消费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琳雅,傅琳晶.大数据时代的营销革命——一场席卷全球的商业变革[J]. 中国商贸. 2013(35)

[2]邹龙妹.科技与文化融合进程中的知识产权制度变革[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女性与大众传媒 篇7

俄罗斯的权力组成正在发生变化,自由派技术官员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权力体系中。

29岁的尼古拉?尼基佛罗夫长着一张娃娃脸。两年前,这张“娃娃脸”出现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政府名单中,着实让外界吃了一惊。不久前,他又进入了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的政府内阁,成为交流与大众传播部部长。20多年来,他是俄罗斯唯一一位“80后”政府高级官员。

就像这张“娃娃脸”给人们带来的新鲜感一样,俄罗斯的整个新政府中都充满着新面孔。相比于上届政府,3/4的官员被替换,而且平均年龄大大下降,技术型官员的比重得到提升。难以预料的经济前景和走上街头高呼“反普”口号的民众,是否意味着普京时代已经进入尾声?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普京正在做出改变是确凿的事实,政府的年轻化和技术化或许便是改变的开始。

80后天才逆袭普京

尼基佛罗夫进入中央政府的消息传来,鞑靼斯坦共和国政府一片惋惜之声。许多人感叹:“我们终究还是留不住这位‘神童’”。过去这两年里,中央政府多次邀请尼基佛罗夫到中央工作,但都被鞑靼斯坦地方政府拦了下来。这一次,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直接出手“抢人”了。

17岁时,尼基佛罗夫就已经创建了“喀山网”,并让这家网站成了俄排名前十位的名牌网站。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他的“牛刀小试”。借此展露头角的尼基佛罗夫成为各种国际青年创新活动的常客。在一场名为“青年功勋”的国际大会上,他领导的一个电子商务策划小组凭借多个出色的策划案一举夺魁。尼基佛罗夫也因此获得了相当的国际声誉,并获邀参加在新西兰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一位曾与其在信息技术领域共事的同僚回忆称:“尼基佛罗夫的才华早就引起广泛关注了。上世纪90年代初,乔治?索罗斯曾与俄政府合作运作‘互联网大学中心’计划,建立互联网研究中心,吸引青年才俊加盟。当时,尼基佛罗夫就已经是设在喀山的这家研究中心一个主要研究室的负责人了。”

尼基佛罗夫在喀山所取得的成功被当地政府所关注。2005年,他成为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理助理,专门负责共和国信息技术发展。在他的努力下,鞑靼斯坦共和国政府拥有了俄罗斯最先进的办公系统,并在境内建立了全俄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在这个风景如画的中心中,数千名比尼基佛罗夫还年轻的信息技术人才,享受着高薪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在他们当中,一些人已经取得了成功,例如15岁的拉辛领导着一个开发小组,成员均是14~17岁的“大孩子”。但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个小组开发的手机游戏已经取得了不小的市场成功,多款游戏被欧美大公司买走。

这样的高新科技小组还有很多,而他们所有人都清楚,在俄罗斯别的地方,他们不可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只有在尼基佛罗夫领导的这个创新中心里他们获得肯定和发展机遇。进入政府后,尼基佛罗夫曾多次阻挠用一个大公司将整个鞑靼斯坦的信息技术统领起来的企图,而这种尝试却偏偏是普京时代整个俄罗斯最常见的经济发展策略。显然,这个创新中心的成功绝非没有原因。

2009年,尼基佛罗夫进入了梅德韦杰夫的“黄金100”国家级人才储备库中。而今年5月21日,他正式成为部长,尽管此时他还不到30岁。

黄金人才库

尼基佛罗夫进入政府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审视本届政府成员的构成,“60后”成为中坚。要知道,这一代人是在价值观形成之际赶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一代人,他们的政治认同不可避免地会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

此外,还有多重看点能够从政府名单中找出来。比如追随梅德韦杰夫多年的德沃尔科维奇成为副总理。这位自由派技术官员这些年来一直以其自由经济理念影响着俄罗斯的经济决策,他同尼基佛罗夫一样,历来反对垄断,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当年普京发动针对尤科斯集团的进攻时,德沃尔科维奇同梅德韦杰夫一起,是对其发出否定评价的高级官员之一。而当去年9月普京宣布竞选总统时,德沃尔科维奇又是俄高级官员中第一位对此表示忧虑的官员。

此外,舒瓦罗夫则成为了唯一一位第一副总理。在俄政坛,他是公认的一位自由派技术官僚,俄罗斯的“入世”进程就是由他一手领导的。

俄罗斯政坛眼下呈现出一种保守与自由官员并存的奇怪现象,而且还呈现出技术型官僚同时也是俄罗斯政治语境下的自由派官僚的趋势。这些是由俄近年来的政治经济实践所决定的,也是当下的政治经济大环境所决定的。普京确立自己政坛地位所依靠的是由克格勃和军人组成的强力集团,但“普京时代”已经过去12年,昔日这批强力官员正逐渐从普京的权力体系中淡去,原本在整体力量上不占优势的自由派官僚自梅德韦杰夫成为总统后,便开始逐渐增强力量。梅氏成为总统后提出的“黄金100”、“黄金500”和“黄金1000”人才库都指向了这一点。如今,梅氏成为总理,自由派技术官员们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权力体系中,而普京多年的头号心腹谢钦没有进入到政府,则意味着至少在政府这片领地,自由派取得了暂时性的优势。

其实,无论是尼基佛罗夫这位“80后”的一枝独秀还是“60后”的整体崛起,无论是自由派官僚的增加还是谢钦的离去,都说明了自由派和技术型官僚的整体崛起趋势。就像《独立报》主编列姆邱科夫评价的那样,“强力集团”已经不再是俄政坛的中坚,俄权力组成正在发生变化,尼基佛罗夫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代表人物。这种趋势会昙花一现还是持续呈现,既取决于普京的意志,也取决于受制于国际经济状况的俄经济未来走势。

抽文

上一篇:电教系统下一篇:驾校教练员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