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大众(精选9篇)
传统大众 篇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网络媒体开始兴起, 对当今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媒体带来的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 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 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 又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 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 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所以毫无疑问, 网络传播已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原有三大传统大众传播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纵观传统大众传播史, 我们不难看出, 当新的传播方式出现的时候在带来较大的冲击之后总是会有平衡的一个阶段, 接下来就是新旧传播方式的调整, 在到后来的相互整合。如此循环反复且不断发展。当广播出现时, 有人认为那是报纸的末路, 当电视出现时, 有人断言, 广播将从此衰落。但是, 时至今日, 报纸仍在, 广播仍在, 他们在竞争中不断探索、改变, 自身的优势不断强化, 反而逾老弥坚。像他们一样, 网络也不能完全替代电视, 但是, 彼此的融合和发展却势在必行。在现今, 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他们的互动, 网上的热点会不时出现在电视节目中, 而好的电视节目更是第一时间成为网络热点, 不断刷新冲高点击率。电视上的代表权威观点专家、业内人士也都要在自己的博客、微薄上继续与受众交流互动, 更全面的阐释自己的观点, 或者为那些仍有疑问的粉丝答疑解惑。网络与电视与其他媒体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从冲击的融合、发展慢慢走向合作的局面。网络传播具有信息量大, 使用方便, 可对信息进行各种处理, 检索快速便捷, 图文并貌, 交互性强, 剩去了报纸的装订、印刷、储运、发行等环节, 并且成本低, 出版的周期段, 内容量大不受版面的限制;优与广播信息单向不能互动的弊端, 时间单一。同时信息通过计算机比电视高速传播, 具有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同时计算机具有检索功能, 超文本功能, 使之成为强有力的传播媒体,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允许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网上交流, 能及时反馈, 改变了传统学术交流方式。
具体地说, 网络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 它将一定的信息转化成数字, 经过传播, 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定的信息。网络传播可以通过湖联网高速传播以及实时更新;可以像电视台, 广播电台一样进行实况转播, 从这一点看来显然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速度快, 时效性强。他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 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的手里。网络传播的更新速度快。网络传播的更新周期可以用分秒来计算, 而电视、广播的周期可以用天或者小时来计算, 纸质报纸的出版周期以天甚至周来计算, 纸质期刊与图书的更新周期更长。网络的快捷带来好处多多, 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难度, 从图书到音乐, 著作权的纷争不绝于耳。同时, 尽管时代飞速前进, 一本好书在手, 还是对那些渴望慢生活的人造成不可抗拒的诱惑。
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凸显出网络的负面效应。包括游戏在内的网络依赖, 造成的伤害越来越被人重视。健康的网络是大众对它的新期待。网络的迅猛发展、激烈竞争为这种期待提供了各种可能。
应该说网络传播在新闻信息传播速度上, 符号效果上, 传受互动性上都优于传统大众传播, 能及时了解民意, 反映民意。而传统的大众传播在受众人数, 信息权威性方面远高于网络传播。在中国以及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由于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运不如电视、报纸、广播, 并且网络传播在管理制度上尚未完善, 当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那么一些消息的真实性着实得需要一定的推敲。所以网络传播要想在一定的时间内普及开来还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
总而言之, 因特网的出现确实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界带来了一场新的冲击波, 但是这种影响不会持续太久, 最终它也许会被自身的缺点和弊端所淹没。反而会更一步加速传统大众传播对自己的传播手段进行改良和创新。如今, 3G手机已经开始逐渐普及, 甚至有人在实践互动网络电视, 虽然网络兴起迅猛, 但传统媒体会不断借鉴它的优势, 实现自己的“触底反弹”。虽然网络传播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传播机制, 它不会将其他传播方式的优点都囊括其中, 所以也就永远不会出现网络传播代替传统大众传播的可能性。但是, 传统媒体会试图把它的优点为我所用, 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也从来没有固步自封。在未来的发展中,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仍会继续。在新旧传播发生较大的冲击之后, 传统大众传播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的调整个性化的定位和发展空间, 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 做到消息报道独家化, 这样才能更好的使自己的对家新闻在第一时间播报发表出去。而网络传播也应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强对自身管理制度的规划和治理。这样, 新旧传播方式的相互融合互动最终会形成一种信息传播的新的平衡状态, 使得新旧媒体在市场激烈的格局变化中互利互动, 共同繁荣服务于众。
摘要:网络传播发展至今, 给传统大众传播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它的出现和发展, 拓展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打破了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 它既可以进行点对点的传播又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传播丰富了人们的视野, 延伸了人们接受新信息的领域。但是尽管网络传播有其他三大传播媒介没有的特征和优势, 但是它是永远不会替代三大传统的传播媒介, 因为媒介本身都会遵循固有的平衡规律, 它们会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的适应新兴的媒介, 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 扩大自己的受众群。只有网络传播和传统大众传播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才能扬长避短在信息化日益激烈的今天互动互利, 共同进步。
关键词:冲击,融合,发展,合作,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苏志武.科技与传播——现代传播文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386-393.
[2]袁军.新闻媒介通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17-19, 185-186.
[3]杜骏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9, 373-383.
传统大众 篇2
[论文摘 要] 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是传统文化在传播内容上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借鉴是传统文化在传播路径上的价值;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思想教育资源是传统文化在传播方法上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长期以来是我国各族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传播路径和传播方法上都富有不可忽视的现代价值。
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历经无数次的否定之否定,溶思想、知识、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大多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共产党人一种文化心理和思想性格,融化在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中,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而成长的,如果撇开或弱化这些理论成长的母体,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就是与接受它的土壤进行神形交融,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正是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原理,才创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毛泽东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意指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的“实事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科学解释,使得这一古老的概念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并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内涵的创造性转换。邓小平理论也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润,邓小平理论才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特色。邓小平不仅有一种“忧以天下”的历史责任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并且张扬了传统“革故鼎新”的革新思想,提出了要进行观念革新、制度革新和体制革新。同时邓小平还将传统的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康”转换为现代化建设的初级目标。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新表述。与时俱进,从词义上看,与《易经》中的“与日消息”、“与日偕行”,《魏书》中的“与时俱化”以及诸子百家中的“与时推移”、“因时制宜”、“审时度势”等意思是相近的。从义理上讲,与时俱进源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时变”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一致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传统“中”、“和”观念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精忠爱国、“知耻”文化的创新。
从以上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转换,不断被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扎根并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消解,也不是异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创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既不是单纯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去套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完全用中国传统文化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是独立的两种不同的文化,而是在当代实践基础上实现合二为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要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借鉴和吸收;另一方面也应该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也要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提升的同时,不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自身在内容上得到丰富和完善。即表现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转换。
二、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传播路径上的借鉴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中,如何强化人民群众对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主导文化的认同,在传播方式上,需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机制上表现出以下鲜明的特征:
1.渗透机制:以儒学为主体覆盖全社会。
儒学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牢牢地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和广为传播极为深厚的社会基础。儒学正统地位的奠定离不开下面两个因素:其一,儒家经典构成了教育内容和考试内容的主体成分。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和教育上的垄断地位是紧密相连的。历代官学基本上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汉朝中央官学——太学的教师都是精通儒家经典的儒生。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官学的规范读本以及科举取士的最高准绳。其二,儒家教义成了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衡量标准。儒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人格的自我修养体系,受此影响,社会各阶级和阶层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均被囿于儒学的意旨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和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两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进课堂,才能向人们讲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化抽象为具体、化死板为生动,让广大人民群众通俗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2.传承机制:以阐释儒家经义为手段。
由于儒家经典在历代封建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封建文化的传承实际上就变成了对儒家经典不断地传注、释义、疏解[1]。儒学从孔子开始,就体现了重教化、重修身的德性政治光芒。到了汉朝,儒学与君权逐步结合,汉武帝颁布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发生了质的转变,儒学由民间学术一下跃为官方学术,内容中纲纪观念非常浓重,呈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以董仲舒为代表的西汉儒生在使儒学更好地适应汉代政治这一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董仲舒流传下来的唯一完整著述《春秋繁露》就是阐发《春秋》之意的。自董仲舒开始,历代儒生就不断地做着注释儒经这样的工作,所以,流传下来的典籍大部分都是对儒家经典的诠释著作,从总体上来说,都没有走出儒家的义理。
为此,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学者在理论建构上要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学理支撑。专家学者们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学理性或政策性的深入研究,要形成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从总体上加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支撑。
3.整合机制:以“三纲”“八目”为价值追求。
《大学》居四书之首,这篇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的典籍围绕“三纲”“八目”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一种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体系,是儒家提倡的社会和人生的总原则,也正是封建统治者传播儒家文化价值追求的目标指向。
“三纲领”是统治者倡导的道德修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大学》开篇就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对此解释道:“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明明德”的涵义是彰明天赋给人的美德;“亲民”就是使人自明其德,革旧更新;“止于至善”是指达到一种最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境界。封建统治者规定道德主体要从“明明德”出发,经由“亲民”,最终要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同时还提出了符合统治者要求的主体道德修为的具体实践之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借鉴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整合机制,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主导功能,实现人民大众的思想整合,要在一元的价值导向与人民群众多样的价值取向上保持平衡,在人民大众思想观念多样性基础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
4.制度机制:以国家意志为主导。
传统文化的传播主体和推动主体是主导社会意识的统治集团,在整个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中,凸现出一元性、垂直性以及强制性的特征。在高度集权的政治结构中,皇帝既是政治权力的主宰,同时又是全社会信息的总源和总汇,对社会信息拥有绝对的制导权,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传播体制的一元格局。在一元传播体制下,传播只有在君王的控制和在儒学意识形态的制导下运行,自上而下的信息往往能便利地畅行无阻地通达四方。为奠定儒家的正统地位,历代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形成了以儒学为内容的独特的教育考试选拔机制。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重视制度安排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长期性的传递和建构作用。当制度运行时,它便在不同的范围、层次和程度上成为大众共同接受的做法,这些做法自然而然地演变为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而内化为大众的自我价值取向。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制度形式确定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
三、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思想教育资源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先秦时期国家和社会用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政治观点来教化和统治人们思想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主要源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其教育思想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借鉴的传统资源。
1.以“学为圣贤”作为德育目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层次性。
追求圣贤人格是儒家理想的德育目标。强调德行兼备,有德有才,把德行的修炼作为教育的首位。同时,还通过强调君子和圣人的理想人格,增强人们“圣人可以学而至之”的信心。《孟子·告子下》里谈到,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在孔子提出的培养“君子”人格理想的基础上,荀子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三个层次(士、君子与圣人)的培养目标,通过设计趋近“仁,义,礼,智,信”齐备的圣贤人格台阶,使其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应当把层次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原则,即价值目标上的一元化和价值实现方式上的多样化相统一。既肯定马克思主义在价值导向上的一元性,也允许人民群众以合乎自身生活特点的方式去实现社会普遍的价值要求[2]。马克思主义总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这又体现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价值要求,如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等,它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的价值在不同生活领域的具体表现。对于这些价值要求,应当尊重人们实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实现程度的多层次性。
2.以“伦理”作为教育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强调人的自我完善。
儒家思想把“伦理”作为德育的基础,注重德育价值的内在性,大力倡导“为己之学”。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是说学习修养完全是自己内心的要求,是为了自己的心安,就是把完善自我,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作为“学”的目的;而“为人”,就是做给别人看,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赏,沽名钓誉。宋代大儒朱晦庵在《四书集注》中写道: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之于人也。它们的差异见于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为己”而否定“为人”,是对主体自我的肯定,充分体现了儒家在道德教育方面关注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我们要遵循认同性原则。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都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予以解释和说明,同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坚持与发展,也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之中。因此,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人民群众的主体需要相契合,使人民群众保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主性和自愿性。
3.以“仁”作为教育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凸显教育的人性化。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可以算是系统中枢。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去求“仁”,认为“为仁”是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达到“仁”的理想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主动追求去做。孔子所提倡的“仁”,是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泛爱众而亲仁”。儒家以“涵养仁心”作为德育的核心性目标,这不仅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而且使得德育有了统一的人性根基,更趋人性化[3]。这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根据大众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实际选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最简单、最鲜明、最具体的实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4.注重环境陶冶的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重视对主体的隐性规范。
儒家认识到外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对人的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因此提倡教育者要主动创造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得以健康成长。孔子曾提倡择友、择处,择友和择处都是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孔子认为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认为,不同的环境铸造出不同品格的人,他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于环境影响不同,人“可以不尧禹,可以为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借鉴儒家的教育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我们要切实加强隐性教育,加强传播渗透性。采取马克思主义进社区、进新农村、进网络,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等有效教育方式,利用文学、影视、小品、相声等大众文化的表现形态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既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骆玉安.论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和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5).
[2]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传统文化止于独行盛于大众 篇3
这一观点体现出当今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存在的一大误区:总是端着架子,否认群众基础,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高姿态,充分显示其狭隘性。传统文化的发扬,当有“大足以容众”之胸怀,有“海纳百川”之气度,而不能在自我设限中孤芳自赏。
那些文采斐然、炳炳烺烺的诗歌流传至今,固然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但我们不能因为只看到绚烂夺目的金字塔尖,就忽略历史中已被风化埋葬的金字塔底的大量作品。从某种角度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无痕的平庸之作,何尝不是体现了诗歌所拥有的广泛群众基础?事实上,当吟诗作赋成为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文人特定的炫耀手段时,文化创作才能具有活力,涌现佳作。
从《诗经》中的不少作品采自民间,到白居易写诗“老妪能解”,再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诗词的兴盛从来不是小众的,而是在让普通百姓怡情养性中根植了其勃发的生命,正所谓“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那些传世的佳作,恰恰是文人贤士从普通百姓中汲取养料,佐以自己的才华而挥就的。诗歌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诗歌从来不排斥普通百姓对它的唱和吟咏与逸兴遣怀。
作为“戏曲之母”,昆曲经历时代的变迁而一度奄奄一息。戏曲工作者们意识到,昆曲从家喻户晓走向没落,不是因为昆曲名家的离世,而是因为昆曲在大众市场中找不到一席之地而渐失群众基础。于是他们不再曲高和寡,而是引入歌剧、交响乐等流行元素,打造青春版《牡丹亭》,以吸引更多观众。而当昆曲再次走进人们视野时,也走进了新的时代舞台,台下仍是一群不懂得“良辰美景”“似水流年”的痴情戏迷,台上是大师在演绎传统的精髓。這时我们才懂得,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将自己封闭起来,没有一种文化有资本筛选受众群体,多一分包容,多一分谦逊,才能换来更长寿的生命和更精彩的未来。
以精英品位为借口故步自封,最终只会日薄西山,上演一群圣贤大师在文化的墓碑旁落寞吊唁的悲剧。唯有敞开胸襟,接受不同文化水平的大众的智慧,才能得以继承与发展,促成文化繁荣进步。时代需要包容,传统文化亦需包容。无论何时何地,传统文化止于独行而盛于大众。
传统书业引导大众阅读策略的探析 篇4
关键词:阅读策略,新闻出版强国,传统书业,读书
我们国家已经强大, 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与社会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显著的成就, 多种数据表明, 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新闻出版大国, 但是怎么样才能成为新闻出版强国?则需要国人群策群力, 戮力同心。仅就大众阅读而言, 我们就存在很大差距,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人均阅读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像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英国、法国等国, 人均图书拥有量都在20册以上, 我们人均图书不到6册。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阅读策略引导大众迎头赶上, 图书出版如何对待历史、人性、生活, 直接影响到大众的价值观、审美观。因而, 引导、提升大众阅读向健康、高雅, 更具文化意义的方向发展, 应是当务之急。
一, 让“阅读”成为“悦读”, 更好地引导大众阅读的必要性
出版业的基础是阅读, 没有阅读, 那出版本身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只有永无止境的阅读, 才是我们出版的福音;所以没有阅读, 出版也就消亡了。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 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 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国家软实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2010年1月中旬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报告中提出力争在“2020年成为出版强国”的主攻方向:到2020年, 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国GDP的5%左右, 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 报纸每千人日消费130份以上;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要使新闻出版业发生质的飞跃, 形成有利于新闻出版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读书是吸收, 是继承;实践便是创造, 是超越。只有阅读由个人生活习惯成为社会生活习惯时, 我国才会成为出版强国。讲究阅读策略, 提高全民阅读水平, 尤显重要。书多人贤, 提高国民素质, 从看书开始。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生, 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 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 “倡导全民阅读是事关民族振兴、国家兴亡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大事;全民阅读是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基础;新闻出版行业要为全民阅读提供有力支持。在全民阅读活动中, 新闻出版部门既是创导者, 又是组织者和服务者, 必须把这一活动作为民族复兴的战略工程、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基础工程摆上重要位置, 强化工作措施, 当前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即全力打造精品力作、大力推动阅读的方式创新、不断扩大阅读群体、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温家宝总理和柳斌杰署长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我们就是要让全民读书的“大火”, 燃得更旺一些, 让全民读好书, 像“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一样。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指出:“阅读最重要的不是通过什么载体来读, 而是读什么、怎么读。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 致力于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 积极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倡导深入阅读、经典阅读, 为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使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在阅读中提升品质与素养, 提升民族竞争力。此外, 我们还通过策划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培养公众良好的阅读习惯。”
没有了阅读, 这个国家是没有软实力的国家, 阅读率下降的背后, 是民族素质的下降, 正如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撰写、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一书中, 迟福林提出的观点一样, 即:“中国实现未来30年的可持续发展, 出路在于推进第二次改革, 第二次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消费大国, 主线是发展方式转型, 基本思路是推进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第二次改革就其领域而言, 不仅涉及经济领域, 也涉及社会领域和行政管理体制;就其实质而言, 不仅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而且也涉及社会公共需求转型和政府转型;就其目标而言, 不仅涉及消费, 还涉及创新、公平、绿色。”现阶段我们正处在一个商业的社会, 所以阅读也是一种消费, 它是时间的消费, 那么对于阅读的研究本身和研究消费是一样的, 要对消费者和消费行为加以研究, 从而不能简单的归为一种, 也就是说它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008年6月20日, 胡锦涛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 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舆论引导正确, 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 误党误国误民。”时下出版市场, 太多的意义不大的东西充斥着市场, 腐蚀着青少年的身心, 毒害着下一代, 污浊着我们生活的环境, 我们要全民动员, 把那些不阳光的文化书籍和文化垃圾, 都送到焚烧场, 众人拾柴, 烧它个干净。
美国发起了近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由政府资助的“大阅读”读书活动。法国政府除了强化出版业的现代功能外, 充分发挥书店、报纸、电视、广播对新书的推介作用, 激发公众读书的热情。日本参众两院一致同意有关设立国民读书年的决议, 将2010年定为日本的“国民读书年”。
二, 我们是如何运用大众阅读策略的
什么是“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 对此所作的定义性界说中有这样的话:“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当然是指读者主体的心理过程。而不同读者对同一读物所产生的心理过程 (阅读效应) 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 智者见之谓之智” (《易经·系辞》) , 就说出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可以说, 阅读既凭借于文本, 其结果又往往会超越了文本。
什么是阅读策略?阅读策略 (Reading strategy) 是阅读组织者在推动阅读过程中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采取的某种手段或方法。我们就是要通过策划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培养公众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 要大力宣传读书对于个人、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要开展好全民阅读活动, 努力创造阅读的条件。现在全国已经建成了各类书屋3 8万个, 总投资超过6 0多亿元, 为基层群众阅读提供了极大便利。阅读由个人生活习惯成为社会生活习惯时, 我国才会成为出版强国。
传统书业将会逐渐走向衰落, 电子阅读一定是未来阅读的发展方向, 但是这并不意味传统书业一蹶不起, 我们同样可以通过阅读策略, 点燃大众读书激情。
德国诗人歌德认为“真正的鉴赏力是要靠第一流的作品才能培养出来的”。“引领”大众阅读, 就是要采取多种阅读策略带动民众阅读, 以我所在城市为例——辽宁省阜新市的具体做法是:政府、学校、家庭三者结合, 利用大众传媒, 合力促进全民阅读, 美国学者勒纳认为, 大众传播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所需的合适的气氛和环境, 可以提高人们的识字率, 进而引起人们观点的更新和生产技术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到, 大众传媒在塑造和传播城市文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们首先在全市开展“送一缕书香献一份爱心”公益捐书行动, 在历时3个多月的时间里, 各乡镇和街道分别开展了“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和“读一本好书, 写一份心得”作品征集活动;各中小学开展了“亲子同读一本书”活动和“同读一本书, 同抒一片情”作品征集活动。
市政府按照农民人均5角钱的标准, 给农民发“文化补助”, 鼓励他们开办农家书屋, 并推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让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了硬指标;很多街道和社区还通过板报、墙报、橱窗等方式积极宣传创建学习型家庭、开展读书活动的重要意义, 鼓励社区居民多读书、读好书, 用知识武装头脑, 用双手构建和谐。
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市教育局借此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 即读一本好书;开一次以“读书好, 读好书”为主题的班会;到阜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一遍;开展一次“爱阜新、爱家乡”主题演讲比赛和书画竞赛。
市文化局在全市各级书店、图书馆、书城及图书销售点举办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与书的故事”主题征文活动, 还开展了图书、期刊、信息进农村、进社区、进部队、进学校“四进”活动。结合农家书屋图书配送活动为农家书屋送农业专题信息;为棚户区居民送流动书刊;为配合部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送声像资料活动。北方图书城举办了旧书换新书活动, 极大地便利了市民。
市文联开展了“影响我一生的一本书”和“我想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作家读书心得、知识讲座等名家讲坛活动。
团市委开展与农村小学交流阅读图书活动。发起“献一份爱心, 育一个希望”倡议, 对农村小学读书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团市委、市文化局还在市第九届少儿艺术节期间, 举办了“好书同分享快乐共成长——城乡少年好书传递”、“我爱读书”少儿读书系列活动。
市精神文明办、市教育局开展“绿色口袋书”捐赠活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向广大青少年发起阅读“绿色口袋书”的倡议, 并举办向广大青少年发放“绿色口袋书”的仪式。
市政府还出面举办大型特价书市, 书展汇集了来自全国300余家出版社的近5万种正版图书参展。品种包括文学、历史、人物传记、军事、生活保健、少儿、经济、美术、教育、工具等诸多类别。优质的图书品质以及价位向广大的市民奉献一餐丰盛的文化大餐。用5折就可以购买到名社好书。
阅读策略还有许多种, 比如设立读书节, 让这一天像其他节日一样, 万众瞩目, 我们还十分有必要将阅读人群低龄化, 将我们的下一代引导到健康、乐观、智慧的知识宝库中来。在大学生中兴起每天读书一小时的热潮。在校园创办一个二手书市场, 或者将看过的二手书折价换购新书、畅销书;在校园建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让借书、还书如在ATM机上存取款一样方便。
三, 结语
当然, 运用阅读策略引领大众阅读传统书业,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能指望某一个时期、某一个举动就“毕其功于一役”, 要注重机制创新, 阅读策略多样, 在长效保障上求深化, 引导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经济、学文化、学技术、学现代科学知识, 把每个社会细胞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贺耀敏.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思考和措施.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5月11日
[2]何晓蓉, 康庆, 郑莹莹, 陈瑾.论坛开讲:“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2010年04月25日
[3]“新闻出版强国之路如何走”网友最关心的话题.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05月06日
传统大众 篇5
传播途径越多, 信息获得越容易, 受众取舍新闻的标准就越高。现在, 受众阅读新闻已不仅仅为了获取信息, 而且还想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传统媒体记者只要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生产新闻, 就可在大众传播的冲击面前站稳脚跟。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新闻写作要多从文学写作中吸取营养, 借鉴文学写作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 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使新闻事实不仅更加可信, 而且更加可读、可亲。”增加新闻的文学味道, 正是传统媒体记者提升竞争力、战胜“朋友圈”的重要策略。
汲取文学精华写新闻既是认识论, 也是方法论。下面, 笔者分别从取材、布局、表达等方面对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进行比较分析, 谈新闻对文学精华的吸收应用。
一、取材:生活真实与文学真实
生活真实是自然的、原始的真实, 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事实。文学真实则是作家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 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 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生活的本质。新闻写作必须像文学创作一样, 既尊重生活真实, 也追求文学真实。
(一) 尊重生活真实:不回避生活的复杂性
生活是复杂的, 这种复杂性:一是表现为事件过程的复杂。二是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复杂。就过程的复杂来说, 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虽是必然的, 却常常表现为偶然的特征。一些意外的、非本质的因素也会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就人物的复杂来说, 对同一外界刺激, 每个人都会因为所处环境和个人性情等方面的差异而不同。
生活的真实表现在它的复杂性上。对生活的复杂性, 作家和记者的态度并不一样:作家为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格外关注生活中那些特殊的、微妙的东西;记者写新闻则更加强调事件之间, 以及事件与人物之间的关联, 对那些可能影响读者判断的内容会自觉摒弃。
例如,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林黛玉听说宝玉被父亲贾政痛打一顿后, 前来安慰宝玉。她坐在宝玉的床头, “两只眼肿的跟桃儿一般”, 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吧。”宝玉与黛玉情投意合, 对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不屑一顾。这里, 她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 果真是劝宝玉去掉身上的种种美好吗?当然不是。但就是这言不由衷的话语, 真实地反映了黛玉内心的伤痛、哀怨、无可奈何等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生活中, 这种“心口不一”的现象经常可见, 作家这样描写, 体现了他对生活真实的尊重。但是, 如果这是现实中的一个场景, 并且有记者把它写入新闻里面, 那么, 这位记者很可能对黛玉的话进行修改, 使其更直接地表露黛玉的心声。
记者对生活进行简单化处理的结果就是, 把新闻变成某种观念的“传声筒”, 让人敬而远之。记者如果能够像作家那样真诚地对待生活, 不回避生活的复杂性, 那么, 他写出来的新闻, 就会因真实而生动, 因生动而吸引读者。
(二) 追求文学真实:努力探究生活的本质
生活现象纷繁复杂, 呈现出多元的状态。作家写作, 总是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分析和比较,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以使文学更好地反映生活的本质。新闻不像文学那样有着很强的主观性, 却不应该像镜子映射物体那样机械地显现生活的表象。不少看似生活实录的新闻, 恰恰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今年春节期间,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推出特别节目《中国人的活法》。大年初一这期节目是对“大衣哥”朱之文的访谈。节目中, 朱之文面对央视镜头, 感慨地说:“有采访的就问:‘朱之文给你们村上修上路了, 学校也给你翻修了, 你对朱之文咋感谢法?’有的说:‘之文他这才花几个钱, 九牛一毛, 他要叫俺说他个好, 俺庄上一人给俺买个小轿子车, 一人给一万块钱, 谁都说他个好 (原话) 。’”①
节目播出后, 朱之文转述乡亲们的话语迅速被各大媒体关注, 纷纷以《“大衣哥”成名后为村修路村民:他该给每人买车》为题进行报道, 把“大衣哥”的乡亲推到了舆论的漩涡。这起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人们都对朱之文的乡亲进行批评, 说他们“人心不足蛇吞象”, 也有专家指出朱之文的乡亲老是惦记着他的钱是一种“畸形人格”。朱之文的报料、媒体的渲染、世人的批评让朱之文的乡亲们很是不满, 朱之文的“发小”朱之星气愤地说:“如果碰见了他, 我要当面问问, 谁跟他要车要钱了!”不久, “大衣哥”出来澄清:“村民索车要钱只是玩笑话。”[1]
乡亲之间开开玩笑, 是很平常的事, 它也是彼此之间亲近的反映。但是, 众多媒体的报道, 只是机械地反映生活, 结果闹出乌龙。记者汲取文学精华讲好中国故事, 就是要像作家那样, 沙里淘金, 选取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材料加以表现。
尊重生活真实, 追求文学真实, 新闻就会表里一致, 可亲可近, 可读可感。
二、布局:程式构思与文学构思
新闻程式性强, 大多数记者在布局谋篇时运用的是“程式构思”:选择一个结构模型, 并根据这个结构模型对新闻素材进行剪辑、加工。
记者运用“程式构思”可以快速组织、安排材料, 及时传播新闻信息, 其缺点就在于写出来的新闻单调乏味, 缺少表现力和美感。文学创作不像新闻写作那样有章可循, 却因形式自由、情节曲折或者含蓄蕴藉等原因吸引读者。我们在新闻写作中, 不妨运用文学构思, 尤其是“小说化构思”和“散文化构思”展现新闻事实, 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和审美趣味。
(一) 小说化构思
小说之所以吸引人, 就在于它通过强化矛盾、巧设悬念、放大细节等手段, 把故事讲得妙趣横生。它的这些表现技巧也可以被新闻写作所采用。
强化矛盾。“文似看山不喜平”, 以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 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当然, 生活的一些矛盾, 不是大海里的波涛, 而是小溪中的涟漪。但是, 细水微澜同样能打动人心, 我们要想把平凡的故事讲得生动精彩, 扣人心弦, 关键在于我们捕捉生活中这些矛盾的瞬间并加以表现。
巧设悬念。对未知的事物, 人们都有探究的热情。记者写新闻, 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激发受众的好奇心, 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欲罢不能。新闻里的悬念, 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事物, 也可以是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变化。近年来, 央视所开设的栏目, 如《走近科学》《今日说法》等, 都把巧设悬念当成吸引受众的“法宝”。
放大细节。“一粒沙上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生活的本质往往蕴含在细枝末节中。可是, 现在很多记者写新闻, 只是展现事件的进程和结果, 对其中的细节则不大在意。粗线条的新闻写作所带来的结果:一是可信度下降。二是可读性不强。记者如果想更好地表现生活的本质, 并拉近读者和新闻的距离, 就必须放大细节, 把新闻写得更细腻、更生动。
有人曾以“小说可以虚构, 新闻只能写实”为理由反对新闻的小说化构思。笔者这里想强调的是, 新闻写作中的小说化构思, 并不是编造事件、编造情节, 而是借鉴小说的某些技巧来生动地呈现真实的新闻事件。真实与虚假是对“写什么”进行评判, 新闻的“小说化构思”则属于“怎么写”的范畴。
(二) 散文化构思
新闻与散文属于不同文体, 但二者并非毫无联系。新闻记录事实, 散文借题发挥, 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区别在于:新闻重实用, 严肃刻板;散文重审美, 活泼生动。运用散文的表现方法写新闻, 就会给新闻披上美丽的外衣。
新闻写作散文化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1982年,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与新华社四川分社负责人的一次谈话中说道:“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有活泼的散文形式, 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 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只要在这方面有所创造有所突破, 也许才能真正对八股式的新闻做点改革。”[2]
今天, 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记者更需以内涵丰富、美丽动人为标准生产新闻, 赢得受众。
散文的哪些地方最值得记者借鉴呢?
形散神聚。散文中的各种材料, 没有时间、因果方面的联系, 却都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看似轻松随意的结构安排, 实则匠心独运。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新闻散文化的典范。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来写历史遗迹、参观者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整篇文章如同行云流水, 无拘无束, 却并不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因为, 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记者写新闻, 不必总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以神统形, 一线穿珠, 同样可以传播信息, 感动受众。
意境优美。散文之美, 意境为先。记者写新闻, 应当像作家写散文那样, 追求意境。
笔者在写作中, 很注意通过画面的展现、情感地融入来营造优美的意境。2013年, 笔者以《群众情结, 文化人生》为题, 报道山东省“农村文化优秀辅导员”孙德胜下乡指导群众文艺表演的事迹。在这篇文章的开头, 笔者写道:
“吱呀”一声, 楼宇门打开了, 一个清瘦的老人推着自行车走了出来。
外面, 是一个银色的世界。
雪不疾不徐地下着, 轻歌曼舞一般。路边的松树上, 一只鸟儿踩着树枝, 惊奇地向四周张望。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来得从容, 来得悄然。它趁着夜色落下, 似乎要努力潜入人们的梦中。
这段文章不仅交代了时间、天气情况, 而且也为新闻报道营造了意境、增添了韵味。
三、表达:信息语言和文学语言
语言有两种:一种是信息语言, 平直朴实, 只承载信息。一种是文学语言, 不仅承载信息, 还具有审美特征。
长期以来, 新闻界注重新闻的实用性, 强调新闻语言要真实、准确、简洁、明快, 而不谈新闻语言要优美生动。很多人认为, 新闻写作只能用信息语言, 讲究文采就容易以文害意、以文伤真。
大众传播时代, “人人都是记者”, 传统媒体记者更需要借鉴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 艺术地传播新闻事实。
妙用闲笔。所谓闲笔, 是指游离于中心事件的内容。写新闻妙用闲笔, 不仅能调节叙事节奏, 而且可以丰富文章内涵。
2010年11月16日, 上海市一位叫陈乐平的公交车司机行驶中突发脑溢血, 昏迷前他用尽生命的余力, 将车停在路边, 并拔下它的钥匙, 保住了全车乘客的安全。此举感动了上海市民, 如一篇题为《拔下钥匙》的文章再现了陈乐平生命的最后时刻。文章采用蒙太奇的手法, 一会儿写他从公交车后视镜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时的微笑, 一会儿写他打算抽时间推父亲出去晒晒太阳;一会儿写他想到妻子的病情, 一会儿写他想到女儿的体贴。这些细节看似与文章所述的中心事件没什么关联, 却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善良, 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去掉这些闲笔, 文章倒是简洁了, 却失去了它原有的韵味。
以实写虚。“实”指客观世界, “虚”则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情达意不一定直抒胸臆, 有时可以通过叙事描写来实现。融情于事不仅见于文学作品, 而且见于新闻报道。例如, 《张志新在狱中拒认罪》, [3]作者在文章最后写道:
从1969年因言获罪, 到1979年平反昭雪, 十年一梦, 终归盼来了梦醒之时, 张志新已经去世37年, 她众多美丽的黑白影像及悲惨遭遇曾令世人喟叹, 如今却渐归沉寂。张家7兄妹有的已经去世, 在世的都已老迈, 巧合的是张志勤如今的住处离志新桥很近, 妹妹张志玲的家则位于志新西路, 北京那么大, 岁月那么长, 他们却绕不开“志新”二字。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作者以实写虚, 既符合新闻“以事实说话”的特征, 又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意在言外。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一篇文章, 如果所有意思都浮在文字表面, 就会给人浅白直露的感觉。记者写新闻, 不妨借鉴散文“意在言外”的表现手法, 隐去某些意思, 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其实, 有不少记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表现手法, 来增加新闻报道的“文学味”。例如, 新闻《呼格吉勒图案亲历者:如果重来, 我一定不让他报警》[4]:
闫峰:我经常就在想, 如果没有这件事, 我和呼格应该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家庭, 不说能有多大的富贵, 日子至少应该还凑合。
哎……如果可以重来, 我那天一定会拉住呼格, 不让他进厕所, 不让他报警。
这是这篇新闻的结尾。没有一句抒情, 也没有一句议论, 作者只是冷静地记录, 但是, 透过这些平淡的文字, 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波涛洪鸣, 并随着作者一起悲愤, 一起思考。这就是“意在言外”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可供借鉴的语言艺术不止以上三种。传统媒体记者应该心里装着受众, 想到他们的审美需求, 并从文学中汲取更多精华, 为写文质兼美的新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众传播时代, 信息来源广泛。传统媒体记者在新闻中增加“文学味”, 就可避免与非专业记者的同质化竞争, 以更具文化品位、更有审美价值的新闻产品战胜“朋友圈”, 赢得受众。
摘要:微信等新媒介技术把人们带入大众传播时代, 在“人人都是记者”这一挑战面前, 传统媒体记者不仅要拥抱新技术, 而且要以更专业化、更具文化品位和审美特征的新闻产品赢得受众。长期以来, 新闻写作结构单一、语言生硬, 新形势下的传统媒体记者要借鉴文学创作经验来创新报道, 战胜“朋友圈”。本文从取材、布局、表达三方面谈新闻对文学精华的吸收, 既是认识论, 也是方法论。
关键词:大众传播,传统媒体,朋友圈
参考文献
[1]大衣哥朱之文澄清误会:村民要车要钱都是玩笑话[DB/OL].新华网, 2015-2-26.
[2]穆青.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Z].新闻散论[M].新华出版社, 1996:217-218.
[3]张志新在狱中拒绝认罪[DB/OL].凤凰卫视, 2012-8-13.
[4]呼格吉勒图案亲历者:如果重来, 我一定不让他报警[N].华商报, 2014-3-11.
[5]苏轼.文说[M].
大众传媒下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篇6
关键词:大众传媒,传统文化,传播,发展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之间的交流变得越发容易起来, 信息的传播变得高速高效。同时, 电视以及报刊等信息的传播媒介也多种多样, 信息交换平台变得立体和多方位。近些年, 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推崇, 本文在大众传媒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二、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当前, 世界对我国的汉语和论语等儒家文学方面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和发展。世界各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产生兴趣, 并加强了对汉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时候, 世界各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和行动。例如, 建立孔子学院等, 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其他民间的公益组织也利用相应的方式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
在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宣传的时候, 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QQ以及专题网站等形式。在对相关的传统文化进行检索的时候, 可以在网站中找出大量的信息, 主要是一定的视频和音像资料等。各种官方的传统文化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对孔孟之道中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和推送。 在QQ方面, 可以利用群组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和学习。
三、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所在
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并且能够与新的文化相互结合,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从而保证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对文化的传播进行储存和记录。文化的传播能够打破区域、群体和科技水平等方面的桎梏, 保证传统文化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 同时能够方便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接受, 保证传统文化在保护和记录等方面的完整性。
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够为不同区域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总结。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够为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借鉴提供保证, 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客观规律有正确的认识, 使人们更加和谐地与大自然相处, 发挥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 传统文化指的是文化、艺术以及语言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产品, 这些都是人们在与大自然进行互动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往往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代表着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升华。
四、大众传媒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相应的人员需要利用一定的媒介来广泛、迅速和连续地发放讯息, 从而使更多、 成分更复杂的群众了解和认知传播的知识,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所传播的人们产生影响, 这就是德弗勒对大众传播的认知。 在大众传播的范围方面, 传播能够将单位或数人所独有的传播形成两人或更多人共同拥有的传播。在文化的传播中, 主要是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传播。可以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来讲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思想、文化特征和经验技巧等方面的信息, 进行群体和地区之间的传递。作为基本的文化过程, 文化传播可以称作为文化扩散。文化的传播能够对传播范围内的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被传播人员自身的发展有着很大好处, 而接受了传统文化传播的人们可以继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 以保证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 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在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中, 最为主要的三个部分是传播媒介、传播者以及传播目的。
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采集、制作和发布, 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来传播这些传统文化, 并使其为人们所接受。传播者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 亦可以是政府部门、公益团体和社会社团等。传播者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传播之前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 保证传播的传统文化是优良的、适合广大群众的。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但有诗书礼仪和琴棋书画等方面的优质文化, 也有一些迷信和群臣之道等不好的文化。对此, 传播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筛选, 保证传统文化的精华呈现。
传播媒介方面, 传播媒介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联系的手段。利用传播媒介, 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 在传播传统文化的时候, 应该加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视,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
五、结语
在人们社会生活生产的过程中, 会产生一定的传统文化。 人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视, 利用大众传媒等传播媒介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 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楠.试论大众传媒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建及发展[J].新闻知识, 2013 (10) :36-37+45.
[2]张燕.大众传媒语境下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播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08) :9-12.
[3]高良, 王子怡.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可持续发展——以中国服饰文化为例[J].艺术百家, 2011 (S1) :179-182.
[4]朱尉, 沈伍体, 沈伍合.大众传播视域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今传媒, 2014 (10) :164-165.
传统大众 篇7
社会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不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第一目标,而是开始关注生活方式优化、生活质量提高等内容。居于生活质量核心地位的“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现代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另一方面也在为个人健康所面临的种种风险而担忧。包括生活环境恶化、体力活动减少、传染病和恶性病频发,等。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健康的关键,并促动着人们思考如何实现健康。
健康促进理论的提出给人们实现健康提供了新思路。健康促进是WHO于1986年的《渥太华宪章》提出,确切定义是:“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1]。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在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作了进一步解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2]。作为现代健康的前沿理论,健康促进向人们传递着主动维护、主动改善的积极理念。同时,健康促进还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能够在以一个目标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多元的途径来实现。WHO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倡导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运动,就是旨在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解决影响公民健康的问题,从而达到增进和保护健康,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延长生命[3]。那么,一切有利于促进人类健康的方式都应该为我们所重视和采纳。
因此,本文对通过传统体育养生手段实现健康促进进行探讨。一方面,传统体育养生符合有利人们健康的基本前提 ;另一方面,传统体育养生符合“治未病”,即主动改善的理念。具体而言,传统体育养生在其理论架构的诸方面均体现着推动大众健康促进的显著优势。于价值上,我国传统养生体育内容丰富,涉及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方面面,在增进人类健康,延长人的寿命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4]。于内容上,传统体育养生包括服气、行气、呼吸吐纳、导引、按摩、按跷、桩功、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十二段锦、太极拳等[5]。具备全面、完整的内容结构。于作用机制上,传统体育养生是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部分技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6]。于项目特点上,注重调身、调心、调息的综合锻炼,强调整体。通过“松”和“静”调节精神,提高机体的调整功能和抗病能力[7]。再者,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是建筑在经验和感性基础上的,……。然而,又正因为如此,又使得它摆脱了实验手段的局限和逻辑方法的缺陷,将体育养生文化置于一个纯粹的自我实践体验和感知的基础上,构成了一种同近代现代科学理论,特别是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等迥异的养生理论架构[8]。
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提出以大众健康促进为核心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以期获得以传统体育养生推动大众健康促进的有效模式。在构成要件上加以明确,建立一个相对完备、开放的服务型系统。这将是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所面临的设施不足、组织较少、内容欠缺等问题,能够有效拉动体育人口,促进全民体育参与。在健康促进上,有利于推动健康促进策略的实施,能够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促进提供更多选择,促使人们长期可持续参与,实现健康促进过程,提升健康素质。再者,该体系有利于满足群众的体育需要、健康需要,有利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健康,减少医疗支出,提升生活质量,避免社会健康问题的滋生,进而推动我国的和谐社会构建。
2 以大众健康促进为核心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
以大众健康促进为核心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是一个基于传统体育养生为服务手段的体系。所谓体系,就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9]。其体现的特点:一、体系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物构成的;二、体系之间的各个事物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三、作为一个整体,它执行着特殊的功能[10]。因此,本文所提出的传统体育养生健身体系是由若干个各具功能,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
2.1 传统体育养生体系的基本内容
以大众健康促进为核心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需要有完整而有序的内部架构。因此,结合系统论方法,依据“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动态性和最优化五个基本原则”[11],并结合其他服务型体系的有关特征。将传统体育养生体系的基本内容界定为:以我国大众为服务对象,以实现大众的健康促进为目标,以传统体育养生方法为主要服务手段,以基于传统体育养生的项目特征和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所建立的内容、层次和管理体系为保障,立足实现大众群体的健康促进。
同时,这一框架,将重点考虑不同群体的身心特征,我国大众体育开展的现实情况,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从而有效的利用传统体育养生手段,建立一个相对完善且实效的服务型体系,提供适合于我国大众的传统体育养生健身服务,在有效拓宽传统体育养生发展路径的同时,实现大众的健康促进。
2.2 传统体育养生体系的基本系统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目标,并将其作为促进“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12]。那么,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实施,传统体育养生保健体系也必须与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相符,立足促进全民族的健康素质。这是传统体育养生体系的价值所在,亦是该体系的评价基准。因此,传统体育养生体系需要是一个完善的、有效的、能惠及广大群众的养生健身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所构建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需要包含服务、保障、管理三个基本系统。以服务系统为主体,保障系统作后盾,管理系统为综合统筹。
2.2.1 服务系统
以大众健康促进为核心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其价值是通过服务大众实现的,服务是该体系的主体部分。服务的实质是以满足服务对象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之需求为目的,其核心的操作对象是“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13]。那么,传统体育养生体系若要以最佳方式服务于大众的健康促进,就需要满足服务对象的综合需求,供给他们参与传统体育养生以实现健康促进所需的相关要件。基于健康促进的核心目标,并结合群众参与体育养生活动的一般特征,所提供的服务应包括技术服务、组织服务、物质服务、信息服务四大部分。其中,技术服务主要是向大众提供科学合理且适合参与的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内容,包括技术指导、活动指导、竞赛指导等专业化要求较高的技术型内容。组织服务主要包括团体组织建设、组织管理、群体活动组织等涉及群体性的服务内容。物质服务主要体现在环境与支持方面,包括场地服务、设施供给、资金支持等涉及条件支持的服务内容。信息服务主要指传统体育养生的相关信息供给,包括理论指导、健身观念、科研知识、信息交流等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的信息支持。这些内容是传统体育养生体系为人们供给服务的基础,亦是人们通过传统体育养生实现健康促进的前提。只有通过它们的有序组合并合理运行,方能保证传统养生保健体系中服务系统的价值呈现。
2.2.2 保障系统
保障系统是构建传统体育养身体系的基础。它以服务群体为核心,提供着服务对象所需的系列保障,使体系的服务功能和服务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在保障服务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上,它还承担着对整个体系的不断完善。具体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保障、法制保障、人才保障、舆论保障、科技保障、评价与监督等方面。首先是物质保障方面,其内容主要是保障服务系统的物质供给,形成良好的支持性环境,使服务对象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器材、资金等硬件方面有所保障。法制保障方面,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法规的制定,形成有利于体系运作的良好环境,实现依法管理、有序运行的局面。在人才保障方面,包括专业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素质提升等,培养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涉及技术、组织、信息等诸多层面的可持续供给,在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舆论保障则主要体现在媒介宣传上,即通过一定的舆论宣传和思想引导,使广大群众认识传统体育养生对实现健康促进的有效性和对个人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性。科技保障方面,主要指相应的科研支持,即通过加强对传统体育养生体系的理论研究,提升整个体系的服务水平。在评价与监督方面,包括评价与检查、表彰与奖励、信息收集与反馈等方面。通过多层次的监督与评价,促使信息及时准确的得以反馈,并实行有效的奖惩机制,有利于整个体系的不断完善。
2.2.3 管理系统
相对完善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是由目标一致而功能不同的众多要件构成,只有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整体效能,才能保证整个体系的良好运行。具体而言,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机构、管理机制、管理内容、法规建设。首先是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基于我国国情及供求理论,以大众健康促进为核心的传统体育养生保健体系构建立足于服务大众,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因此,其供给主体只能是我国政府的体育职能部门。这也决定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即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具体的体育职能部门负责管理,社会团体和体育组织广泛参与,并注重发挥服务对象的自我管理。在管理内容方面,主要是对服务系统和保障系统的统筹管理。服务系统和保障系统均是由若干个各具功能的小系统构成。管理系统承担着对服务系统和保障系统的控制与调整,使其融为整体,并形成有序、互益的运行模式,其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和系统运作的最优化。在法规建设方面,主要指对相关法规的制定。这也正是管理系统之所以能够保证整个体系合理运作的关键。当前,已有体育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我国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系统的运作。传统体育养生体系作为以大众健康促进为核心的运作系统,在已有的体育法制框架下,还需要一些有针对性的法规支持。这也是管理系统的职能所在。
3 结语
传统体育养生,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项目,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仍然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全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其内容丰富,价值多元,将其进行整合,服务于我国广大群众,将很好的促进大众群体的全面健康。本文所讨论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是以服务大众健康为核心。因此,其基本内容是以我国大众为服务对象,以健康促进为服务目标,以传统体育养生健身方法为具体手段,以基于传统体育养生建立的服务、管理、保障系统为基础,构建大众的传统体育养生服务体系。再者,在健康促进的视野下审视传统体育养生对促进大众健康的价值,并以此来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有利于推动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大众的健康促进提供新的方式,推动全民体育的开展,促进全民健康的提升,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基于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状况和大众健康促进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合系统论的理论方法,从理论框架的层面提出以大众健康促进为核心的传统体育养生体系构建。确立以我国大众为服务对象,以健康促进为服务目标,以传统体育养生健身方法为服务手段,以基于传统体育养生建立的服务、管理、保障系统为基本系统,形成一个相对完备、开放的服务型体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健康。
传统大众 篇8
一、大学生婚恋观中传统心理的遗留
(一) 男生注重外表, 女生注重经济
诗经有云:“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在我国古代, 男性青年在择偶时一般都青睐于外表漂亮的女子, 若是能歌善舞, 更是追求者甚多。在公共场合, 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的, 往往是你的外表。在我们的调查中, 有54.4%的男生表示在择偶时注重女生的外表, 大大超过被调查女生的比例, 其原因大概可以归为两类:一是觉得漂亮的女朋友带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可以给自己“长面子”, 二是觉得外表不仅是指长相, 还指一个人外在流露出的谈吐和气质, 和气质好、谈吐优雅的女朋友相处如沐春风, 心情自然轻松。而被采访女生有59%则表明“如果男生比较有才华, 长相差点也可以接受”。在封建社会, 女性在择偶方面是没有自主权的, 一般都是听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而父母在为女儿安排婚姻的时候, 往往是看男方的门第和经济实力, 最低也要和自己家的经济情况差不多。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 被调查的女生中有41.1%看重男生的经济实力。
(二) 男生主动, 女生被动
自古以来, 在爱情中主动似乎都是男子的“专利”, 而女性一般都遮遮掩掩, 怯于表达。在被问及“如果你有了喜欢的人, 你应该怎么办”时, 被调查的男生66.7%会选择主动出击, 亲口告诉她, 不要错过真爱;而被调查的女生则有78%选择静静观察, 等待对方开口, 或者找另外一个人向他传达自己的爱意。这种现象往往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关系, 因为女生的父母, 从小怕自己的女儿吃亏, 对其管教相对于有男孩子的家庭要严得多, 且家庭教育中融合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 女生从潜意识的道德出发, 觉得如果主动表达爱意会被家长或朋友指责“不拘谨”, 有失淑女气度, 所以尽量掩饰对异性的爱慕, 心里早已翻江倒海, 却仍在表面上克制情感, 不易被异性发觉, 很可能错过一段本属于自己的爱情。
(三) 是否在一起取决于双方的自我感觉
我国古代择偶虽重视门当户对等一些物质性的东西和媒妁之言等一些形式上的东西, 但这是传统家长制中的思想, 其实有的并不是古代青年男女的真实想法, 一些大胆追求爱情的青年们, 普遍认为“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我国古代很通俗的一句话, 说的是在情人眼中, 即使对方并不美, 只要是自己看上了, 她就像西施一样漂亮。这实际上就是自我满足的一种方式, 直到今日, 这种心理仍在众多青年身上得到体现, 当被问及“如果你已经有了恋人, 并且你的恋人不符合你的择偶要求 (在前面已经回答过的调查问题) , 你是否可以包容恋人的缺点”时, 高达76%的同学选择“包容”。这似乎与我们的第一种观点相矛盾, 第一种观点说“男生注重女生的外表, 女生注重男生的经济能力”, 这个看上去是个极其重物质的择偶心理, 但经过我们的再次考察, 这样回答的同学大部分是单身男生或女生, 也就是说, 他们是站在一个客观立场上, 即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恋爱, 这样做选择, 仅仅是为了去挑选一样东西。那么我们接下来设计的问题, 就给他们一个前提假设——“如果你已经有了恋人”, 他们大部分都会选择“包容恋人的缺点”, 而不是选择因为恋人不符合自己的择偶要求而嫌弃或与恋人分手。所以两个人最后是否在一起, 取决于男女双方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以是一见钟情式心跳的感觉, 也可以是日久生情式依恋的感觉, 总之, 大学生在恋爱时, 不会把物质看得过重。
二、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新潮恋爱观
(一) 网络时代“网恋”备受关注
2014年是互联网进入我国20周年,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同时我们对于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更加理智。在我们的调查中, 33.2%的同学选择“觉得网恋不靠谱, 只有无聊的人才到网上找异性朋友”, 而选择这一选项的同学, 又有60%目前在现实中已经处于恋爱状态, 或者有暗恋的对象;而目前单身的被调查者, 大部分则冷静地选择“能够接受网恋, 但自己不会到网上结交异性朋友”。
这一答案向我们透露出两点大学生对于网恋的认识:第一, “能够接受网恋”, 说明他们觉得互联网并不是完全不可信的, 还是有一部分是可信的, 就像现在普及使用的手机微信软件, 顾名思义, 我们只可“微信”, 不可“全信”。网络虽然表面上体现出来的只是语言, 看似虚拟, 却也包含了说话者的本质内容。比如, 有些人的QQ性别为女, 其实他是男性, 这是虚拟的一方面, 但也许他内心有许多女性的特点, 他愿意以女性的身份去与人交流, 这就是他内心世界的体现;第二, “但是自己不愿意去网上结交异性朋友”, 大学生对涉及到自身恋爱时对网恋的怀疑态度, 是大学生理智、冷静的一面, 也体现了大学生正在走出网络, 走进实际生活的良好生活现状。
(二) 经济时代“先成家后立业”传统思想遭质疑
先成家后立业, 自古就是传统。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恤贫济老》对“成家立业”一词做出了最早解释:“杭州富室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货, 不趾而集, 自此成家立业者众矣”。现在大学生对这一观点并不是很赞同,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 46.1%的女生和43.8%的男生选择希望“先立业”, 其他的大多数选择“无所谓”, 很少有人坚持“先成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先成家后立业”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遭到质疑也是无可厚非的。古代落后的生产力决定着这种生产关系, 女性一般很难独立完成劈柴、挑水、搬运等重活, 男性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 外出劳作, 需要女性在家里打扫房间、缝补衣物、烧火做饭等, 结婚的目的是祭祀先祖、生子立嗣、得到内助, 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先成家后立业”的婚恋观;而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各种服务业目不暇接, 性别分工逐渐淡化, 男性并不是离开女性就不能生活, 反之亦然。“先立业后成家”, 更被大多数大学生追求, 他们身处大学, 是即将走进社会工作岗位的人, 他们更加关心未来的工作着落, 男生希望给自己爱的人一个更殷实的生活条件, 女生也不甘于在家做家庭主妇, 追求经济独立, 认为先有事业才能为以后家庭的幸福添砖加瓦。
(三) 传媒时代传统相亲方式受冷遇
很多大学生由于受古代“媒妁之言”的影响, 而拒绝接受现代的介绍婚恋。他们觉得去相亲好像就被“传统化”“封建化”了, 通过相亲得到的爱情并不是自由恋爱的结果。经过我们的调查, “如果古代包办婚姻中的三项原则 (天作之合、门当户对、媒妁之言) 必须保留一样, 你倾向于接受哪种”, 选择“媒妁之言”的只有4.1%, 而在另一个调查问题“你认为最好的择偶方式是什么”中, 88.5%希望通过自己认识的方式择偶, 其余的大多数选择通过朋友认识, 很少有选择通过相亲。
比起机械的双方父母间的介绍, 大学生更倾向于现代传媒发展带来的多样化相亲途径。比如现在有专门从事“说媒”行业的相亲公司、婚恋介绍网站, 青年人可以自行登记信息, 认识朋友, 比起通过父母认识更加自由, 避免尴尬。电视台的相亲节目, 集征婚与娱乐为一体, 上电视节目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给人良好的印象, 即使在现场牵手不成功, 也会潜在地收到广告效应。另外还有最近流行的手机APP软件个性化速配约会, 因为更加廉价、便利而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
三、大学生合理恋爱观的当代建构
(一) 正确地认识幸福
我们寻找爱情是为了追求幸福, 婚恋观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一个人的幸福观, 幸福并不一定是腰缠万贯, 幸福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的, 一种是内心的。其实, 我们的内在思维在控制着我们的幸福观, 外界如何, 在于我们心里如何想。叔本华说过, “我们所获得的快乐, 事先就由我们的个性决定。”学会爱自己所拥有的,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永不得到满足。
(二) 如实地展示自己
大学生要做到在恋爱过程中充分肯定自己、接受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人, 如何接受别人?在伴侣面前, 不要为了迎合伴侣的某种喜好而故意改变自己的本性, 或者刻意展现自己认为特别值得展现出来的优势, 要以自己的本来面目, 与伴侣接触, 这样爱情才能更自然、更真实。
另外, 批判地继承传统婚恋观。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对待传统文化也应该如此。比如相亲, 就不能一概否定, 诚然, 传统意义上的“媒妁之言”带有相当大的家长意愿在里面, 青年人一般处于被动地位,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相亲, 其实就是把你在的圈子里没有认识的人, 介绍过来给你认识而已,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找到与自己的家庭环境、受教育背景、价值观比较相近的人, 更容易相处。在相亲之后, 并不是立即结婚, 还有交往过程, 最终是否在一起还是看双方的意愿。
(三) 正确对待网恋
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于网恋的态度较为理智, 但仍有3%的单身被调查者选择“希望到网上试一试网恋”, 在这里不是否认网恋不可以拥有甜蜜的爱情, 但全国每年由于轻信网络恋情被欺骗的报道仍有很多, 让我们不得不提防网恋。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则, 网络是虚拟的世界, 它有自己的规则, 可以用虚拟的姓名, 谎称性别, 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聊天, 你所喜欢的或者可以成为让他做恋人的理由, 存在于虚拟世界, 它的本身就是虚假的, 到了现实生活中, 有了另外一种“游戏规则”后, 虚拟世界的事物自然就“违规”, 就像不能用牛顿定律去指挥一个厨师做菜一样。所以我们不能把虚拟的东西带到现实中来, 比如说信任, 前些日子有女大学生被网友囚禁7个月沦为性奴, 就是因为女大学生轻信了网友为了博取她的同情和爱慕, 在网上说自己参军入伍见义勇为受伤的谎言而造成的悲剧。对于虚拟陌生的网络, 大学生要牢牢把好关, 保护好自己, 一旦涉及网恋, 网友初次见面时, 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 有熟人陪同, 不要单独行动。网恋是把双刃剑, 利用好, 可以找到终身的幸福, 用不好, 也可以毁掉终身的幸福。
总之, 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 从理性的角度讲, 他们应该进一步开启求知的窗户, 慢一步敞开情感的闸门。即使在大学期间遭遇爱情, 也应该理性对待, 谨慎地摆正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择业、恋爱与人生之间的关系。青春的路程中并不仅仅只有恋爱, 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东西, 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摘要:隐藏在大学生行为意识中的中华传统心理,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婚恋方式。改革开放后中国大众文化的觉醒,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格局, 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人是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产物, 剖析在传统心理与大众文化共同影响下大学生的婚恋现状, 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传媒,双重,大学生,婚恋观
参考文献
[1]李鉴踪.婚姻·良缘·孽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2]徐杰舜.汉族风俗史[M].学林出版社, 2004.
[3]方川.媒妁史[M].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0.
[4]万希平.论网络婚恋及其对当代青年现实婚恋的负面影响[J].青年探索, 2007 (02) .
[5]李晓东.对当今电视相亲节目的伦理性价值批判[J].学理论, 2010 (32) .
传统大众 篇9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广东梅州是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形成、迁徙与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总和与精神文化总和。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梅州作为客家人最主要的聚散中心和集聚地,有“世界客都”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区域。2011年审议的《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梅州将打造中国知名文化产业城,打造“全球客家文化的心灵家园”。[2]可见,客家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是非常重要的,梅州对客家文化也越来越重视。
但是,由于当下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导致多元文化的冲击及学校对学生在客家文化传承的认识程度不够等,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生身上并没有很好传承,出现对客家文化界定不清、探求客家文化自觉性不高、对客家美德认识不深刻等问题。因此,研究大众传媒环境下客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现状,增强中小学生的客家文化底蕴非常重要。
(二)研究现状
1. 著名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认为,客家人是由于历史原因走到一起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语言、文化、习俗和精神[3]。
而这些具有独特稳定的语言、文化、习俗和精神,就是客家文化的前身。因而,客家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客家文化不断创造、积累、沉淀的过程。客家文化作为客家人的精神沉淀,是客家人独特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2. 近年来,客家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推动客家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一些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2009年5月8日,由市政府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出版印刷的《客都梅州》系列乡土教材,正式免费发放给全市中小学的广大师生使用。在对某小学六年级某班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均表示喜欢上《客都梅州》这门课。但对一些基本的客家文化知识测试,不少学生的作答却显示出他们还有待进一步学习[4]。
广州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立项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认知总体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关注度较低;二是语言“建筑”饮食在客家文化中代表性比较强;三是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四是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意识薄弱[5]。
3. 目前关于客家文化的作品,多为书籍类,一些内容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很难弄得懂;
另外,太多文字记叙,降低了学生阅读、钻研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客家文化发扬与传承的效果。一些新兴的客家文化微电影、访谈录等,让客家文化具体化地呈现出来,引起了人们对客家文化的关注,但很多作品并不能吸引中小学生的眼球,一些情节虚构的微电影也不适合中小学生观看。
(三)研究意义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还可以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独特而珍贵的瑰宝。对中小学生传承客家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就是为了避免客家先贤留下的光辉业绩和绚烂多姿的客家文化被时光淡化、被多元文化掩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让年轻一代更好更容易地接触优秀传统文化。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从师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情况、了解方式、内容偏好、师生对梅州教育城域网的浏览频率等内容出发,共设计了19道题目。其中,学生完成第一到第十四题,教师完成第一到十九题。共发放问卷800份,实际回收783份,有效回收783份,回收率为97.88%。
三、中小学师生对客家文化传承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数据分析
1. 中小学师生对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本次调查中,90%小学生、97.16%中学生都对客家文化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有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知道一些”关于客家文化的内容,了解不深入。63%教师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客家文化,即有较深入的了解。而“非常熟悉”客家文化的人数并不多,占全部接受调查人数的8.30%。总体上,36.91%师生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客家文化,48.75%师生认为自己对客家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知道一些”关于客家文化的内容及“完全不了解”的调查者占总人数的4.28%,说明生活在客都梅州的师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客家文化是一件平常事。但从数据结果可看出,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并不够深入。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学生没有时间顾及自身客家文化的传承问题;另一方面,说明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了解的主动性不高,对客家文化的物质、精神教育的实用性与重要性了解不足。该题中,教师的答案集中“比较了解”这一选项,即中小学教师对客家文化是比较了解的。因此,在客家文化的传播方面,中小学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学习客家文化和增强探究客家文化意识的重要作用(如图1)。
2. 中小学师生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主要是“听家人说”“去博物馆了解”“电视节目中了解”和“相关书籍的阅读”。小学生是“听家人说的”“电视节目了解”和“生活环境中体会”。而中学生是从“听家人说”和“电视节目了解”中了解客家文化。
总体来说,中小学生和教师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从“听家人说”和从“电视节目了解”方式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而“相关书籍资料”“去博物馆了解”“电脑上浏览”三种方式所占比例较低,可见,中小学生自觉了解客家文化的主动性还不够高(如图2)。
3. 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传播方式的偏好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更偏好“看视频”方式去了解客家文化,“看动画”“听广播”“其他方式”所占的比例依次降低。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让信息传播愈加便捷,传播的受众也不受限于时间空间,且视频和动画比书籍更直观、更具趣味性,因此以这两种方式作为传播载体,不仅符合师生接受文化知识的心理特征,还符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特点:让客家文化传播到更多地方(如图3)。
关于客家文化的有趣动画和视频作品,调查数据显示,答案集中在“一定会看”和“应该会看”两个选项。因此,融入客家文化的视频及动画精美作品会得到师生的关注,也会成为受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4. 当前客家文化在传播上的欠缺之处
通过调查发现,在中小学生及教师看来,在客家文化传播上,欠缺易于推广而又有吸引力的作品。因为限于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客家文化作品的创作,在作品语言、画面表现技巧上,不应该过于专业化,而应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接受特征。中小学生对外界的事物都有好奇心,如果创作的作品没有趣味性,就会吸引不住学生的眼球,即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客家文化的念头,最终作品就会失去传播的效果。所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选择,语言应简单易懂,表现技巧应加入具有吸引性的内容,表现形式要生动灵活、易于理解与接受(如图4)。
四、调查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在客家文化的传承方面还有待提高,传播的方式还有待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中小学生对客家优秀文化认识不够深刻
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内容不够明确,了解层面不够深入,客家文化精神体会不深。如调查发现,48.32%中学生认为学校有开展过关于客家文化活动,而51.68%认为没有;22.30%小学生认为学校有开展过关于客家文化活动,而77.70%认为没有。当问及自己对客家文化的了解程度时,有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知道一些”关于客家文化的内容,但没有深入了解。“完全不了解”客家文化的调查者占总人数的4.28%,说明生活在客都梅州的师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客家文化是一件平常事。这说明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客家文化传统美德的现实重要性理解还不够深刻,还须加深对客家文化的了解。
(二)中小学师生自觉接触客家文化的主动性不高
即使当今大众传媒高度发达,各种信息触手可及、即便生活在世界客都梅州,中小学生也未能主动去接触客家文化。从师生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看,日常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听家人说”和“电视节目了解”方式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而“相关书籍资料”、“去博物馆了解”和“电脑上浏览”三种方式所占比例都次于前两者。家人口述的和电视节目里了解的客家文化,都属于客家文化的精髓部分,但其内容不一定为中小学生想要了解的部分。相关书籍资料的阅读,可以加深对客家文化的理解;亲自到与客家文化有关的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可以亲身体验客家文化的氛围,感受客家文化的厚实;电脑上浏览客家文化的内容,则可以更具针对性地搜索想要了解的内容,这三种方式是自觉地了解客家文化表现,但从被调查者平时接触客家文化的方式来看,还偏向于被动接受方式。说明中小学生自觉了解、学习客家文化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厚实丰富,若单凭被动的接受方式来弘扬和传承,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生从家人口中了解到一些客家名人先贤的事迹等,但主动地发现和自觉地接触客家文化的意识还处于薄弱状态。可见,中小学生对自觉了解客家文化的主动性不够高。
(三)家庭、学校对中小学生了解客家文化的引导不到位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从家人口中听到的客家文化内容越来越少,显然随着父母亲接触客家文化程度的降低,中小学生从家人口中听到客家文化内容的机会越来越少。说明客家文化在家庭里传播的氛围呈现消减的态势,而这种态势将影响到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另外,学校的教育是按照相应教育标准来进行的,举行的活动一般都与当前社会的教育环境相适应。根据梅县中小学的校园官网的公告,可以了解到关于客家文化的活动并不多。学校对客家文化的引导还是有欠缺的,学校引导学生去了解客家文化方面做得不到位。因此,家人、学校对中小学生的引导还须加强。
(四)中小学师生缺乏一个共同了解客家文化的平台
从调查数据来看,72%小学生、98%老师、76.75%中学生表示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客家文化。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中小学生对于客家文化书籍资料的内容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博物馆的文物与文字记述,没有长辈的陪同、解说,中小学生只能浅尝辄止,并不能很好体会客家精神的内涵;计算机上内容齐全,可网上也有其他很多吸引中小学生的东西,他们不一定会主动去搜索关于客家文化的内容,且在不同网页上,客家文化讲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一定适合中小学生接受的心理特征。另外,学校举行关于客家文化内容的活动不多,师生间关于客家文化方面的互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见,即使是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小学师生间,缺乏一个共同了解客家文化的平台。
五、促进客家优秀文化传播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创造学习客家文化的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传播一些与客家文化有关的内容,营造学习客家文化的良好氛围。利用大众平台如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传播关于客家文化的优秀作品和客家名人故事等。鼓励学生学习客家文化,体验客家文化的魅力,以不断加深对客家文化的理解。
(二)教师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适当在课堂上运用
教师应重视自身对优秀客家文化的学习,加深对客家文化的理解。调查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对客家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和研究。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思想引领者。言传身教,教师对客家文化的掌握程度将影响着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将影响着学生对客家文化学习兴趣的高低。教师在课堂上,合理穿插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客家文化知识,不仅可以增加课堂学习气氛、丰富课堂内容,而且会给学生树立学习客家文化的好榜样,促使学生注重学习课本的文化知识外,还注重课外知识的汲取。
(三)家校共同引导中小学生主动了解客家优秀文化
家长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孩子思想的启蒙者和培养者,所以家长应该注重孩子对本土文化的学习,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分数上,而应结合本土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全面发展。对于学校举行的关于客家文化的活动,父母应鼓励孩子参加并和孩子一起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组织参观客家景点的活动,可以陪孩子一起去。家长要和学校积极配合,和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引导中小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了解客家文化。
(四)在梅州教育城域网增加中小学生学习客家文化的版块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体,在教育、经济和娱乐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的教育城域网是一个对上连接省、市有关单位和CERNET、Internet主干网,对下连接各区/县教育局、学校,沟通全市教育系统各事业单位和学校;对外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大型综合性信息网络。教育城域网的建设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学校、县(市、区)教(体)育局、市教育局三级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形成辐射全市各县(市、区)和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技术学校、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开放的、具有现代远程教学功能、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功能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信息交换功能、实现实时视频信息传输的高带宽的教育信息化网络系统[6]。梅州教育城域网是由梅州市教育局主办的覆盖全市中小学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的综合性教育信息和资源平台,是全市教育系统唯一的教育公众信息平台,是互联网上代表梅州教育权威的官方网站和专业的门户网站[7]。
调查发现,74%的教师都浏览过梅州教育城域网。被调查的中学生中,浏览过教育城域网的学生占49.35%。而且,超过半数的教师会在日常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城域网。其中,“经常”引导占9%,“有”引导占46%,“很少”引导占30%,“没有”的占15%(如图5)。
如果在这样一个公共教育公共平台上增加客家文化传播版块,将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小学生及教师都较支持在梅州教育城域网上增加客家文化这一版块。其中,支持的小学生占小学生人数的76.90%,支持的中学生占中学人数的80.62%,而教师支持在梅州教育城域网增加客家文化版块的支持率达到了100%。从数据分析来看,中小学师生对在梅州教育城域网增加客家文化这一版块,持有较高的支持率。因此,在梅州教育城域网上增加客家文化的版块,有助于形成更好的客家文化学习氛围,并让客家文化的传播更有效。
(五)合理开发并丰富中小学生学习客家文化的版块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对梅州教育城域网的中小学生客家文化版块的开发与丰富,应是带有设计性、建设性的开发与丰富。
接受调查的教师都支持在梅州教育城域网内增加客家文化版块,并建议在该版块上加入客家习俗、民间故事、客家饮食、客家人文古迹等内容或视频内容。另外,希望该版块内容丰富且具有趣味性,多增加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客家文化视频内容。而且希望可以由客家老人讲述等方式来传承客家文化,或通过一些知识竞赛、现场活动来让大家关注、了解客家文化。
因此,在对客家文化版块的资源开发与丰富的过程中,不仅要紧抓客家文化的精髓,以客家文化精神内涵为内容核心,而且要以中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为设计核心,关注客家文化资源的表达设计技巧和中小学生对信息加工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让中小学生在趣味性学习客家文化的过程中深层次思考,高度促进中小学生对客家文化有意义的学习与迁移。
合理开发并丰富客家文化版块,保证客家文化传播的质量,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同时,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该平台了解客家文化,加强学生群体对客家文化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起到大力弘扬客家文化,把客家文化做大做强,传递更多的正能量的作用。
摘要:为深入了解中小学生对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笔者对客家人集中地域广东梅州的客家师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涵盖大众传媒环境下中小学师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程度、了解方式、偏好等内容。通过调查分析,中小学师生在客家文化的传承方面尚有待提高,传播的方式有待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以促进中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大众传媒环境,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
参考文献
[1]罗艾桦.李莹.广东梅州客家文化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http://news.cntv.cn/20101223/109423.shtml.
[2]唐林珍.扬草原.梅州将打造中国客家文化产业城.http://www.chinanews.com/df/2011/01-15/2790748.shtml
[3]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A].上海文艺出版社,1933.
[4]王宗强.《客都梅州》系列乡土教材.http://www.meizhou.cn/news/1101/10/11011000011.html.
[5]吕延明,周海兵,李静媚,阮小华.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认知度的调查研究[A].学理论,2011,(15).
[6]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 Pc97Wt8Cvn-FA f HGTl GZig WScz2IB9EVB5HBHli Ppg U5R2Ex0y Xhpp F3t3pbep MY8f XIJn Eo Fr HFp FINs8_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