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建设管理论文

2024-09-18

生态农业建设管理论文(共12篇)

生态农业建设管理论文 篇1

众所周知,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 由于不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制约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农业的再生产能力受到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 因此, 如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保护和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造成的脏、乱、差局面、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表明,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循环农业

我省农业资源利用应该破解两大难题:一是在人多地少的基本条件下, 如何通过节地、节水、节肥等资源高效利用方式, 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循环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解决这两大难题的关键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循环农业, 集约、高效、节约地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 拓宽农业资源利用的空间, 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综合利用力度, 缓减人口持续增加而人均资源日趋紧缺的矛盾, 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循环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 它的发展将应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思路, 统筹规划农业各产业发展。其技术包括减量化生产技术、生产资源再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废弃物技术, 即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技术、农牧结合生态农业模式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等等。

1.1 推广“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技术, 最大限度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效率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技术以庭院为基础, 集日光温室、沼气池、猪舍、厕所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太阳能为动力, 以沼气为纽带, 种养结合, 动植物互促互补构成生态的良性循环, 利用庭院有限的土地和空间, 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 同时解决了秸秆利用问题, 减少农村环境污染。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太阳能、沼气能和动物热能;充分利用了土地、时间、饲料等, 是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农业模式。

1.2 推广农牧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技术, 促进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农牧结合生态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术或资源利用在时空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两个产业复合的生产模式。即此模式是种植业生产的粮食、秸秆为畜禽养殖业提供饲料, 畜禽粪便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还田的良性循环模式, 是进一步挖掘农牧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能力, 对于我省的食物安全和农业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1.3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旱作节水农业主要推广土壤水库营建技术、集雨补灌技术、农田护坡拦蓄保水技术、保护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应用抗旱保水剂等技术措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增强抗旱、减灾、避灾能力, 缓解资源型缺水的紧迫状况和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1.4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增强耕地持续生产力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 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 减少风蚀、水蚀,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种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主要是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免耕播种、化学除草。

1.5 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 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在大中城市郊区“菜篮子”基地等集约化养殖发达地区以及敏感水域, 要加强畜禽养殖业的监督管理, 开展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 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肥源, 形成种植、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广秸秆覆盖和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发展以消化秸秆为主的有机肥工厂化生产, 应用以秸秆为原料养殖食用菌技术, 使秸秆等废弃物利用与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

2 保护开发农业资源, 并使资源永续利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和开发好农业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近些年来由于不断追求增加农产品数量, 而忽视了对农业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 这就警示我们, 要保护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山林资源, 退田还海还水、退耕还林还牧, 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即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已迫在眉睫。

2.1 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

农业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极为重要的财富,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 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储备资源。应重点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普查, 加大对野生大豆、珊瑚菜等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收集力度, 建立一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示范点, 积极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2.2 推广牛羊舍饲生态养殖模式, 保护山林资源

该模式是牛羊饲养改过去放牧饲养为半舍饲饲养, 在深秋和冬季植物枯黄季节停止放牧, 变为舍饲饲养, 喂饲牧草和经过青贮的农作物秸秆。通过半舍饲减少了放牧对树木的破坏, 不但提高了山羊的生长速度和出栏率, 还保护了山林资源, 也保护了中草药和山野菜。

2.3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推广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小型风力发电、微水电和省柴节煤灶等农村能源工程, 最大程度地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减少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和地方疾病发病率, 改善农村卫生健康条件, 创造一个舒适、清洁、方便的农村生活环境。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 支持开展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小型风力发电和微水电;在仍以传统炉灶为主要炊事取暖设施的地区, 大力普及高效低排放的省柴节煤炉灶, 进一步提高省柴节煤炉灶的标准化制造和商品化水平。

2.4 立体化配套种植养殖技术,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动物、植物种群调整、引进与重组形成新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作制度, 充分利用劳动力、生长期、土地和其他资源。如作物间套种技术、稻田养鱼养蟹技术、“四位一体”庭院生态农业模式技术等, 都充分发挥地区及有限耕地资源优势, 人为地在同一空间, 将生物种群巧妙地组建成合理的、优势互补的复合群体, 进行混合养殖, 立体种植,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以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淑萍.建设辽宁生态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业经济, 2006, (10) :27-30.

[2]宜慧, 赵言文.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的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11) :108-111.

生态农业建设管理论文 篇2

建设生态县的目的是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各种生态产业支撑。岳西自古以农立县,生态农业是岳西生态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岳西农业的根本出路。

一、岳西县发展生态农业的现状与优劣势态

20年来尤其是近几年岳西县农业发展依托传统农业精华中很多生态合理性,利用大别山腹地的生态优势,实施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发展区域经济积累了一定经验,探索出很多生产模式,如家庭承包生产中农民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生态学原理发展的庭院经济、典型的“猪-沼-桑(菜、果、药)”和“稻田养殖”等。重点发展了“有机茶”、“优质果”、“地道药”、“无公害蔬菜”。特别是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实施,推进了农民家居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大田生产无害化。岳西县农业具有有机农业的良好基础,许多优良传统和生产经验,符合生态农业的原则,这是生态农业在我县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日益突出,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矛盾之一,也正是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最好时期;还有,岳西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生态系统多样,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这又是岳西发展生态农业的自然优势。

发展的制约因素也不少,水资源比较缺乏,水利设施不配套;水土流失逐年加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不合理的耕作制 1

度和农艺生产技术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耕地普遍板结,理化性质变差;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广泛性、分散性和隐蔽性,治理难度较大,这些都是有待克服和解决的问题。

二、岳西县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与目标确定

由于我们对生态农业概念确定和定位认识问题,一方面,我们常把生态农业看作是一种自我循环的小型农业,往往把生态农业圈定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不能实施产业化运作;另一方面,我们实践生态农业上偏重于自然循环,对农业、农村及农民的实际问题考虑较少,没有找到使自然、经济、社会协调统一的有效切入点,使生态农业在公众理念上没有得到更普遍的认同,至今仍以部门试点工作为主。

反思生态农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可操作实施、可拉动经济的“三可”农业。农业的目的是生产农产品,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生产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安全农产品。因此,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应更注重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更注重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附加值。按照这种思路,生态农业的方向性就不言而喻了。发展生态农业关键要从开发安全农产品抓起,主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通常称农业“三品”)。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为主线,对三类食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以适应不同农业生态环境的状况,适应不同农业生产水平现状,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如何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农户微观经营、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

来,从而建立一个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全面协作的综合管理体系,它是生态农业的方向性问题,更是政府及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

三、岳西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基本对策

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应以市场引导、标准规范、标志管理、科技推动为核心,以重点发展名特稀优安全农产品为主体,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改造坡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大力发展无公害畜牧业和有机茶、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发展一批农牧型、农果型生态户;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推广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药化肥等技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降低农业成本,实现农产品商品化,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加强领导,把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安全工作真正纳入政府行为,切实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制订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规划,制定生产目标任务,开展标准化生产,整合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市场流通销售、信息技术服务,推动农业“三品”健康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 篇3

以县域经济带动小康社会建设

县(市)是我国行政区的基本单元,县域内一、二、三产业的总和构成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部,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商品生产者、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对于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都有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有特定的共性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决定了县域经济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同的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遵循社会化大分工与协作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开展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城乡统筹共荣、开放的良性循环系统。使城乡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切实做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的区位特点、资源特点、产业特点和产品特色,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在指导思想上要引导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创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机制,以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要消除“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居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建立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秩序。

抓住优势条件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易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5:42:33,人均生产总值12165元。全部财政收入3.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2元。县域内的主导产业有矿产建材业、设备制造业、旅游业、林果产业和特色种养业等。这些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布局分散。

易县县域经济虽处于欠发达状态,但是只要发挥其优势和有利条件,认识和挖掘经济发展潜力,调动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仍然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易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一是区位交通优势,紧邻北京和天津两大都市,京港澳、京昆、张(家口)石(家庄)等高速公路,北通京津、南通石(家庄)太(原),可以融入这些城市两小时经济圈。二是水土资源优势,易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地貌类型多样,水质良好。地形多样性和水土资源潜力为现代农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是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优势,易县建县历史悠久,曾为古燕国下都,县内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清西陵,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四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易县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48%,有风景秀美的云蒙山、翠云山、南湖等自然景观和4A级风景区,是绿色生态旅游和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易县是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县,又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县。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现代生态农业,是通过构建良性生态环境,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在现代农业的概念中加进“生态”二字,在于强调不要片面追求数量增长,更应重视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保持农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要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新型村镇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三位一体统筹进行,同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大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包括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种养等基础产业,用现代设施发展果菜等高效产业,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和农业休闲观光等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视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一、二、三产业联动,带动县域经济全局发展。新型村镇体系,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把原来城乡二元化结构变为城乡一体化结构,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区域生态环境体系,包括山丘林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镇农村生态环境系统,要根据区域环境本地情况和产业发展要求,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护绿”工程,生态脆弱区重建的“补绿”工程,培育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育绿”工程和绿色食品加工的生产工程,建成良性循环的区域生态环境体系。

由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生态农业,要经过经济社会功能的一系列转变来实现,主要有:(1)产业功能由传统种植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的生产、生态、生活服务复合型功能转变;(2)产品生产由物质产品为主向物资产品和休闲观光、享受自然的精神产品并重方向转变;(3)农业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粗放经营向集约化、企业化现代大农业经营方式转变;(4)农村民居由零乱分布向集中化、社区化、城镇化转变;(5)生态环境由污染向健康、良性、优化的生态环境转变;(6)农民由小生产者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工人转变。通过上述转变,才能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村镇体系、农业循环经济体系、高新科技支撑体系和惠农福利服务体系,构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农业集成创新系统。

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促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我们对易县梁格庄镇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调研。这个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区距县城仅7公里,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基本是易县的缩影,在这个镇率先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对全县乃至太行山区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意义。

梁格庄镇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21.8万亩),山丘面积占75%,平地只占25%。林木覆盖率56%,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全镇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3004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6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现有耕地2.12万亩,一年一收,复种指数较低。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播种面积1.7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90%,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占59%,红薯占32%,小麦占9%。粮食总产量4780吨,平均亩产277公斤。全镇宜林山场12万亩,8万亩已经绿化,尚有4万亩宜林荒山可以利用。镇内有易水河及3条支流河沟,可发展沟域经济。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以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主导,以产业开发、新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以项目设计与建设为主线,做到科学布局、系统集成,产业集群、三产联动,协调发展、生态优先,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科学布局、系统集成。就是按照示范区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现代化要求,将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于不同的空间区域,使建设内容系统集成为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互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产业集群、三产联动。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示范区的产业也要体现这个思想,规划成若干产业园区和产业带,在产业集群区域,有计划安排一、二、三次产业,实施三产联动。

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示范区建设要重视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协调,区际间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协调,前后发展阶段的协调。在诸多协调发展中,都要把生态环境放在优先地位。

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首先要做示范区总体规划,给出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定位、布局框架、总体任务和重点项目,是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和示范区建设的基础性文本。在规划期限内划出阶段,分期实施。

示范区总体布局:三园、三带、一城、七村、四个生态区和八个产业的总体格局。三个园区是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旅游观光园区、生态养殖产业园区;三带是按三条沟域分别建设优质粮果产业带;一城是建设一个新镇区;七村是把现27个行政村合并建设7个农村新社区;四个生态功能区是西陵历史文化生态保护功能区、养殖产业园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绿色粮果生态农业区、绿色食品加工区;八个产业包括优质粮食、特色林果、设施菌菜、现代种苗、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物流和生态旅游产业。

示范区建设要有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政策支撑、资金支撑、科技支撑和农村民意支撑的四个支撑条件,才能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对示范区给予高度重视;实力很强的河北省惠东投资集团股份公司,有作为示范区建设投资主体的意向,多家科教单位愿意提供专家智力支持。启动示范区建设的条件基本具备。

五方携手助推生态农业建设 篇4

此次会议受到了中共淅川县委、淅川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副县长游金会到会主持会议, 副县长顾理及安徽省生态农产品协会会长汪涛在签约大会致辞。河南农大植保学院书记宋家永、源科生物董事长闫虎成、安阳全丰农药化工董事长王志国、河南平安种业董事长吕平安、安徽爱地农业董事长胡茂昶等五方企业代表全部出席。

本次签约大会选择在淅川举行, 一是,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而明年此时南水将正式北调。二是, 中心成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南水北调中段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改善土壤结构, 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 提高农产品品质, 发展有机农业,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生态农业建设管理论文 篇5

——关于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查及发展思路

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情况

石龙镇位于鄂中江汉平原向鄂北岗地过渡的地带。全镇辖22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33个村民小组,6495户,25048人,其中农业人口22811人,劳动力1.1万个。全镇版图面积301平方公里,有耕地8.2亩,其中水田6.2亩、旱地2万亩,林地12.5万亩,水面1.2万亩。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2亿元,财政收入66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380元。

石龙镇在上世纪80年代至九十年代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在上级领导下、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显示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巨大潜力。石龙镇在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国家、省和各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著名生态经济学家马世骏、石山、王兆骞、张壬等专家先后多次来我镇指导工作。《农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对我镇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报道。国家农业部、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多次亲临我镇指导生态农业建设。1991年,我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农业先进单位”,1992年、1997年镇党委两度被评为“乡镇党委十面红旗”之一,1994跨身于“全省生态农业十佳”。全镇生态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镇生态、经济系统初步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局面。在1998年9月,我镇代表京山县接受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的检查,在国家确定衡量生态农业建设水平的15项指标中,有14项达到了发达阶段的二级标准,其中有7项指标达到一级标准(即粮食单产、农田土壤养分平衡指数、资源利用适宜度、人口科技素质、系统商品化程度、土地退化治理率、环境质量状况指标)。多年来,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985年以来,全镇共开发荒山,建成林果基地6万亩,开挖精养鱼池0.5万亩,改造塘堰库坝1万亩;改善牧场1万亩,年发展草食动物2多万头(只),其中牛0.5万头,羊0.5万只,鹅1万只,使用沼气的农户占10%;实行地力补偿的耕地面积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80%,耕地复种指数达2.13,改造自然生态环境100平方公里。

2、农副产品产量增长幅度。2008年粮食总产4.35万吨,比1985年增长20%,2008年人均产粮1737公斤,保持了历史最好水平;棉花产量916吨,油料产量5360吨,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生猪出栏3.6万头,比1985年翻了一番;水产品产量3800吨,比1985年增长6倍,鲜蛋产量2600吨,比1985年增长2倍多,果品产量8300吨,比1985年增长近13倍;蔬菜产量15万吨,比1985年增长3.4倍。2008年的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5%。

3、农业经济结构变动情况。石龙镇在保持粮棉油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围绕镇域生态农业建设,突破性地发展多种经营,使农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2008年,全镇多种经营产值达1.4亿元,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由1985年的37%上升到63%。

4、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二十年多来,全镇森林覆盖率由23.5%上升到40.8%,植物光能利用率由0.33%上升到0.45%;耕地有机质含量由1.7%提高到2.1%;水土流失率下降80%;旱涝保收农田达到7万亩,占86%;病虫害发生频率降低,危害程度减轻;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田林网化、田园化进展较快,农村村落布局合理,庭园经济颇具特色,全镇70%的农户改造了住房,有30%的农户住上了小楼房,农村面貌景色一样。

石龙镇深度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石龙镇深度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较多,潜力较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石龙镇境内北高南低,海拔高度34至347米之间,山地、丘陵、平原兼有,具备良好的发 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不仅适宜从事大面积的粮食生产,而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还具备独特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的“小气候”,为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和引进各种高技术高效益的新品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2、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石龙镇土地资源有三大特点,其 一,人均占地面积大,开发前景广阔。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耕地更为宝贵,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石龙镇在土地资源上 的这一明显优势无疑是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之所在。其二,土壤类型较多,土地质量较优。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石龙镇土壤类型有4个土类,8个亚类,17个土属,38个土种,通过土 壤评级,石龙镇耕地中的绝大部分是生产潜力较高的二、二级 土壤,非耕地中适宜各种树木生长的四、五级软土占65%,可以发展以林果业、畜牧业为主的种植、养殖业。其三,丘 陵、平原诸全,生产经营门路广阔,多样化的地形类型为广开生产门路创造了可供选择的条件。

3、林业生产优势明显。石龙镇的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 和森林覆盖率均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近几年石龙镇人 工造林发展较快,面积达6万亩,基本上达到了速生高产 林标准。且林种结构优化,用材林占83%,经济林占17%。石龙镇丰富的森林资源对于维 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护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开发森林 工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草场水域资源潜力很大,开发后劲较足。石龙镇草场面积约2万亩,发展牧业具有良好的杀件。石龙镇水域广阔,库面、塘堰、泉眼、机井诸全。为开发引用 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石龙镇实施沿库开发战略,开发水库消落区,建成渔、果、畜、禽模式的立体养殖基地5处面积1000亩,效益显著。

5、粮食生产基础较好。石龙镇在国家支持发展粮食生产有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条件,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资料,能源物资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 基础。全镇已建成稳产高产农田6万亩,还有一部分低产 田也已具备了改造提高的物资技术条件。农民种植粮食的生产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石龙镇稳定粮食生产有保障,提高粮食产量有希望。

6、农村工业原料充足。石龙镇发展农村工业 的基础条件较好,特别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原料充足,如粮食商品率高、土特产品生产量大,非金属矿产资 源多。这些基础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不断加工增值,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

在分析石龙镇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的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制约石龙生态农业建设的各方面困难和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不利因素。

第一,生态农业环境潜伏危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一,土壤肥力减退。多年来重种轻养,重有机肥投入轻无机肥投入,以致土壤对无机肥胃口越来越大,农田的基本肥力下降,土攘肥力减退。其二,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渐突出。近几年,由于集镇、公路建设和农村建房热 的兴起,大量优良农田被占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潜伏着危机,将会直接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 不利影响。

第二、农业整体功能较差,自然资源利用率低。现阶段,石龙镇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松散,转换功能薄弱,种、养、加之间缺乏配套协作和互补机制,尚未在较广范围 内,较大规模上,较深层次间把农业资源和农副产品原料通 过食物链、生产链、经济链进行延伸增值,具体表现为资源 综合利用率低,农副产品加工层次低,商品转换增值率低 整个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低。

第三,市场机制发育不良,服务体系亟待健全。生态农业的发展,石龙镇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意味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 环节都必须提供完善的服务,否则,农业社会化生产的链条 或循环过程就会中断。石龙镇目前的市场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如在农业生产资供应的数量、质量、时间、空间方面的不适应状况,在农业技术服务方面的不完善状况,在市场信息 方面的封闭状况等等。

第四,科技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奇缺。由于目前乡镇专业科 技人才由县指派,加上过去对科技投入得不够,导致石龙镇专业技术员奇缺。目前,全镇农、林技术人员15人,与全镇农业人口总数比,则所占比重更小。生态农业实质是一个高度知识密集的科学 农业,按照这一要求,石龙镇农业科技人才奇缺的状况是显而 易见的。

第五,现行政策研究不够,利益关系待调整。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崭新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利益矛盾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能否有效地启动利益调节机制,确定合理的利益结构,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在运用经济政策来确定合 理的利益分配关系方面,在运用经济政策调节和保障正确处 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关系方面,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有待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各项经济政策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管理指导作用。

石龙镇深度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

生态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生态经济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组织、发展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石龙镇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还要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资源优势,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主导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成效为中心,以农科教结合为突破口,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强“精品”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精品”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通过近二十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石龙镇农业生态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基本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但是“精品”建设还不理想。为此,要加快开展生态农业“精品”建设,大力开发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还要对精品实行人力、财力和物力的重点倾斜。

2、抓好生态工程配套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向良性循环发展。要围绕生态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两个循环配套,即一是抓好生态系统的循环配套。在生态农业基地中进行猪、鱼、沼、果或山、水、田、林、电、路、村的综合治理。二是抓好经济系统的循环配套。主攻产供销环节的衔接配套和加工增值。目前,石龙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批量,对这些产品的加工转化已成为实行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重点抓好优质稻、优质油等骨干品种的开发深加工项目,真正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3、着眼市场选项目,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与市场经济接轨。要选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项目和品种进行开发。优质稻、花生、西瓜等项目的开发,在品种的定向上使用优良品种,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注重规模化生产,形成“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提高规模效益。

4、注重资金配套,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由“扩张型投入”向“效益型投入”方向转变。为了加强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在资金配套上继续抓好两个方面,一要在资金筹措上调动国家、集体和农户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投入上形成合力,拓宽投资领域,进行引资开发、合股开发,筹措资金。二要在资金投入上,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生态农业的骨干项目和基础项目上,针对目前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现状,采取股份制、土地流转等多种措施,积极引导集体和农户增加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使集体和农户增加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成为投入的主体。同时,加快引资开发,促进投入机制的转换,加快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5、依靠科技驱动,强化农业技术物质装备。根据石龙镇目前的技术、物质条件,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即建立组、村、镇三级配套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建立农业短期培训学校等多层次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三是建立以农户与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三是建立水、土、大气环境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同时,大胆引进技术和人才。积极引进,推广生物防治,环境保护,新的生态农业模式和良种良法等先进技术。大胆引进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壮大农业科技队伍。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积极增加农业耕作环节上农机具的功率投入,有计划地配备各种适用农机具,增加农业机械使用量,普及率达到90%以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力。

6、综合治理山水,改良生态环境。一是植树种草,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村、组为单位,抓紧大、小水库水利工程建设,彻底解决水源。动员多方面力量进一步完善现有水利工作的配套设施和维修工程建设。管理维修好当家塘堰,形成水利灌溉体系,增强抗旱排涝能力。三是遵循生态规律,提高耕地肥力。首先,要实施生物循环手段,安排好用地养地的合理组合和对地力消耗异化作物的组合,达到种植模式的良性循环。其次,实施生物归还手段,将农作物副产品在多层次多途径加工利用后,最大限度的将土地的供给物和太阳能的合成物归还土地。再次,实施人为补充手段,推广地力培肥制度,保持农田养分的供求平衡。同时,实施配方施肥手段,改造中、低产田,挖掘农田增产潜力。四是积极控制污染,保持环境净化。增加治理工业污染的投资,清理污染源,防止再生源。治理农业污染,要运用生态农业防治技术,保护天敌,降低病虫害基数,控制草害繁衍。施行化学防治措施时,要运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减少药物污染。使我镇水质、土质、生物质的污染程度控制在国标范围内。五是改良农村人居环境,节约非生产用地。按照既相对集中,又方便生产的原则规划建设好农村住宅区和物质、文化配套设施,改善群众生活、美化农村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

加快生态建设 发展效益农业 篇6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一是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注重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培植好效益型农业增长点。稳定粮食作物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抓好205万亩具有白城特色的特色农作物生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重点发展大棚香瓜、葡萄、草莓、雪寒韭菜等棚膜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每年新建和改造棚膜面积7000亩。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立足非均衡、差异化、错位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强”,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產业、特色产品和特色品牌。围绕水稻、绿豆、葵花、蓖麻、辣椒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步伐,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500万亩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立足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一是坚决打好三年再造百万林活动决战。二是加快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完成整修渠道114公里,桥涵闸建筑物60座,新连通泡塘13个。全力做好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是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进程。积极争取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争取将白城市纳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采取草原禁牧、草场改良、人工种草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全力促进草原生态持续好转,实现草原综合治理30万亩。四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将保护性耕作与滴灌等抗旱保墒增产技术相结合,用秸秆代替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减少塑料薄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的目的。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力争达到160万亩。

以加强质量监管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构建严格的全程可追溯监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标准化,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控,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建成以市、县检测中心为骨干,以基地、企业、市场速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经营,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围绕白城特色产业,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创建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三是实施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即“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扩大“三品一标”产品生产规模。每年新认证“三品”25个以上。

以构建服务平台为重点,推进智慧型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管理论文 篇7

交通运输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强而有力的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公路建设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管理水平,养护管理能够反映出公路运输的经济状态和经济效益以及人们的自驾游活动。在公路的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破坏的程度,打造绿色环保公路,注重公路环境的管理,推动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生态因素进行公路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在此背景之下完成公路建设才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1.生态公路的概念

在公路的设计和施工中结合自然环境,将区域的特色展现出来,减少公路建设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被称之为生态公路。生态公路的建设结合了环境、经济、和技术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制衡、互相作用,走的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公路的建设中保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中。生态公路的建设要求其设计、规划、施工、通行运营都要和环境协调,在满足公路建设所有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的保护环境,减少破坏[1]。

虽然在我国逐渐了有了生态公路的概念和实施,但是生态公路在我国的体现非常少,与西方国家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并且由于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实施时间的长久性,在生态公路的建设上总体的花费也比我国目前公路的花费要少,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力度建设生态公路,使得环境能够保持原有的生态性,在保证人民的使用需求的情况下,保证生态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称为生态公路。

2.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周边植被的影响

在公路建设的初期,需要使用大量的土来修建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进而挖掘在原地面或者低于原地面的路基,这样的挖掘过程,必然会对破坏施工区域的地表植被,扰乱动植物的生活栖息环境。在进行钻孔的施工时,大量的混凝土残余留在地表上,导致植被遭到破坏。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下雨便会造成水土流失,加上植被的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2.2对周边景观的影响

公路的建设有其个体的设计和计划,其结构会直接的破碎和切割周边的生态系统,使得周边的景观无法连续起来。公路建设对一个区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施工中必然会对景观产生破坏的影响,土地的占用、植被的破坏会直接造成地表的裸露,甚至如果公路建设涉及到山脉,对于茂密森林的影响,是极难恢复原貌的[2]。

2.3对地下水土流失的影响

现代化公路建设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对地面进行施工,挖掘、特殊情况爆破、填土、机器碾压等等,使得建设公路两侧的植被和原有面貌受到严重的破坏,大量混凝土的浇筑,导致土壤大量被侵蚀;并且,如果遇上开挖隧道,会直接将地表的土层剥离分开,加上建设需求大量的土,这些都是造成地面大量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严重的会造成永久的无法恢复。

3.生态公路的建设

3.1生态公路的建设特点

生态公路的建设设为了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促进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公路的建设是为了保证区域在公路建设前和建设之后还能够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然而在现状中更多的是,公路建设完成之后往往会留下过多的残存物,使得自然环境和生态面貌遭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将文明的理念投入到公路的建设中,让其属于自然,归于自然,这是最重要的特点。在公路建设需要通过保护区和湿地时,可以利用桥梁和绕开建设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破坏。

3.2生态公路的建设原则

自然产生的山川、平原、海洋、沼泽都是地球上的自然景观,在公路建设中,必须要减少对他们的破坏。这些生态景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应的,人文景观则是在人们生活中满足精神和物质的需求。因此,在公路建设中要保证自然和人文的协调发展,使得人们智慧的产物不遭到破坏。

绿色环保是当今社会的要求,生态公路的绿化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在公路两旁种植树木,美化环境,结合区域特色文化,结合自然与人文因素,打造特色生态公路。

4.生态公路的设计措施

4.1加强环保,净化污水

在公路建设排水系统设计时,应该全面的考虑周边的环境,如何净化产生的污水,加强环保理念。使得污水通过净化之后能够循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态公路的共和效益。比如说:在公路建设中有水污染的地方,尽量的避免或者减少污水的排放,加强水循环系统的利用,通过净化,进行二次使用、三次使用等。

4.2利用植被减少对两侧的噪音

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而言,必须要考虑到对公路两侧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公路的两盘进行植被的建设,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增强空气中的湿度、有效的改变土壤的质量、减少对于区域地形的影响。比如说:在公路建设完成之后,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最好的方法即是在两侧进行植物的种植,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够美化环境,让行驶过往车辆上的人们感受到心情愉悦、精神舒畅。

4.3加强绿色环保理念

公路的周边环境,美化的程度,会产生诸多良好的影响。在公路的建设中可以适当的加入紧急停车通道、引入标志、减速线、防护栏、防撞墙等等设置[3]。针对生态环境、加强区域文化的建设,可以种植灌木丛,接乔木、花、草等等,美化景观,形成错落的层次感。

5.结束语

建设生态公路的原则就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公路的运营能够更加舒适。注重服务的宗旨,加强公路建设的文化性。采用更加实用、节约、美观的方式进行施工,与生态协调发展,使得生态环境能够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公路的建设。建设公路的原则主要是预防和保护,对于环境中不能够恢复的区域,多数采用优化的措施;对于可以恢复的区域,则采用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将从生态公路的概念出发,阐述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生态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生态公路建设的保护措施,保证公路建设的科学性,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生态公路建设

参考文献

[1]阚国泽.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J].交通科技,2015(5):100-102.

[2]谢韦.环境评价中高速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研究与对策[J].低碳世界,2015(34):147-148.

大中农场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与思考 篇8

1 大中生态农业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1.1 改造农田, 提高作物成苗率

20世纪50年代, 根据机械作业和排水降盐的要求, 农场规划为:东西向排河间距2 000m, 中沟 (路) 分隔成长约1 000m的条田, 南北向由中心、东、西干河及东海堤腹河、西界河组成的5条纵向排水河, 条沟间距约100m, 每个条田约8hm2。20世纪90年代开始, 为加速土壤改良, 将东、西干河改为灌溉总渠, 中沟改为支渠, 条田开挖农渠, 种植水稻, 洗盐改碱, 通过采取两级提水, 保证了水稻灌溉的盐分要求, 特别是“十五”以来, 河道连年疏浚, 保持了土壤良好的理化性状, 土壤盐分大幅度下降, 使旱粮立苗面积达到了100%。

1.2 发展林业, 提高森林覆盖率

大中农场始终将林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场建设的战略重点。通过加强林政管理和林业资源监管, 使林业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经过“九五”到“十五”的努力, 大中农场林地面积目前达到832hm2, 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6万立方米, 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3 300hm2, 渠道、道路绿化1.5万米, 培育城市景观苗木苗圃3hm2, 近年栽植树木花草20多万株, 种植草坪3万平方米, 总投资1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林分结构合理、生态功能完备的生态农场。

1.3 秸秆还田, 提高土壤有机质

为克服盐碱土有机质含量低的根本问题, 逐步培肥土壤, 大中农场持续15年实施大田作物秸秆全量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一是优化栽培, 减少倒伏, 避免收割散草堆积而影响耕地质量;二是定期更换收割机切草刀片, 定期检查刀片数量, 保证秸秆切碎效果, 从而保证耕地质量;三是调整犁铧参数, 提高耕地覆盖效果。秸秆全量还田使土壤有机质从15年前的1.01%上升到目前的1.95%, 为作物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1.4 复垦整理, 提高土地利用率

大中农场历经兵团、农垦、劳改体制变革, 历史上民警、职工居住和罪犯关押分散, 土地利用率较低。实施复垦整理第1轮是在20世纪90年代居民搬迁时, 实行小城镇集中居住, 既改善了生活条件, 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第2轮是“十五”以来, 为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使用, 加强土地规划, 及时将废弃居民点、旧水泥晒场、低洼地块等复垦整理成为耕地, 累计增加耕地面积达459hm2。

1.5 水旱轮作, 降低农药残留量

水稻生产在病虫草防治上需要大量使用农药,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土壤的污染, 甚至造成农药的累积。大中农场在努力杜绝水稻高残留和剧毒农药使用的同时, 对10年以上连作水稻采取轮作回旱措施, 近几年有计划地布局大豆从300hm2增加到逾500hm2。不仅努力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大幅度降低了土壤农药残留, 显著提高了持续增产能力, 而且减轻了水稻面积大、晚插比例高和季节紧的矛盾, 有利于提高水稻管理水平, 从而提高水稻单产;减少了水稻恶性杂草化除用药, 降低了化控成本;减少自生稻数量, 改善了水稻种子生产条件, 促进了水稻种业的发展, 从而推动了大农业的发展。

1.6 技术创新, 减少化肥投入量

实施技术创新, 才能走上资源节约型农业的道路。该场根据苏中沿海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 在小麦栽培上推行“精种、扩行、降苗、减肥”的“八字技术”, 使尿素施用量减少75kg/hm2, 加上省种成本, 共减少20元/hm2, 单产增加1.5t/hm2, 改变了片面增加农业投入的传统做法, 显著提升了农业效益。在水稻栽培上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干湿交替, 以及配方施肥、减施氮肥, 每年节约用水1 200万立方米, 节省尿素50kg/hm2, 保证了水稻生产的需要, 促进了水稻健壮生长, 也同样实现了降本节耗、增产增收的目的。

1.7 循环利用, 推动农业产业化

作物布局优先考虑种子生产, 其次是优质稻米加工, 最后是适销对路的商品粮生产。种植业主产品首先是种子产业的原料, 其次是优质稻米加工业的原料。而种植业的副产品饲料粮、加工业的副产品皮糠、种子加工的副产品破碎粒都是畜禽绿色、优质饲料。场头下扬、养殖业的副产品是水稻基质育秧的上等原料, 通过循环利用, 推动了种植业、养殖业、种子产业和优质稻米加工业协调发展, 做大做强了“江淮”牌种子和“碧绿”牌大米,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升了产业化水平, 使农业朝着环保和生态的方向健康发展。

2 大中农场生态农业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大中农场在连续遭遇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 仍然取得了农业的良好效益, 以农业为主导的监狱经济持续领先, 而且奠定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虽然大中农场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生态农业开发滞后、政策导向上不利于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投入不足、有机稻生产步子不快等。对此, 提出以下对策。

2.1 加强宣传, 开发农业生态功能

由于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适宜、人类活动较少、环保意识增强, 大中农场不仅成为了麋鹿、丹顶鹤、白鹭、獐的出没地, 也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越冬主要栖息地, 数十万只大雁齐聚, 场面极为壮观, 只要加强宣传, 努力融入城市生态景点群, 就能够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 借助监狱这一独特的廉政教育基地, 建设集教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特色生态农场。

2.2 完善机制, 明确生态建设职责

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由于省局对监狱的考核, 和监狱对监区、分场的考核侧重当年效益, 地方政府对监狱农场的生态建设考核也非刚性, 造成生态建设重视不够, 发展不均衡。因此, 要完善考核机制, 明确生态责任, 在政策导向上推进农场生态建设。

2.3 加大投入, 加快生态农场建设

生态农场建设除了要加强宣传, 更要实实在在地加大投入。一是杜绝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 尽可能使用生物农药;二是在肥料选择上, 减少污染严重的化学肥料用量, 增加有机肥使用;三是在农产品处理、存储、加工过程中, 提高作业水平, 减少污染环节, 保证食品安全;四是增加科研投入, 实现种植业的增产增效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2.4 突出重点, 加快绿色和有机食品开发

大中农场2005年开始有机稻生产, 近年来面积达到30hm2, 栽培技术逐步走向成熟。要发挥农场自然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和集体经营的优势, 突出重点, 加快绿色和有机食品开发, 将有机稻生产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发展步伐, 扩大生产规模, 着力打造品牌, 才能提高有机稻生产的经济效益, 推动生态农场建设。

摘要:介绍了大中农场生态农业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指出了大中农场生态农业建设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于伊春市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篇9

1 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的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既要力求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又要坚持综合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标准, 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既包含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 也囊括产、加、销及第二、三产业的内容, 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 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好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 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强调因地、因时制宜, 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 适应最佳生态环境, 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生态农业能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 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 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得到最优化配置, 并具有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 使生态与经济达到良性循环, 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有:通过调查统计掌握生态与经济的基本情况, 进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诊断和分析, 进行生态农业区划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工程优化设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优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工程, 合理利用与增殖农业资源,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农业生态工程方法, 从当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实际出发, 设计与实施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对其进行多层次综合与循环利用, 实现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科学调控, 实行现代集约化经营管理等。

2 伊春市生态农业现状分析

2.1 伊春市生态农业建设的优势

2.1.1 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生态建设, 为此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 市委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 决定实施“绿色生命”工程, 在生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铁力市和嘉荫县已经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市) 。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推进生态示范区局、示范林场 (所) 和示范村 (屯) 创建。这对伊春市生态农业建设无疑将起到强有力地推进作用, 实乃良好的发展契机。

2.1.2 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伊春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腹地, 山清水秀, 空气清新, 几乎没有任何污染,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市土地总面积约为333万hm2, 其中林地258万hm2、耕地15万hm2、草地4万hm2、水域3万hm2, 尚有17万hm2荒山荒地可供发展营林和畜牧业生产。农业和多种经营形成了以种、养、采、加、服五业为主体的生产体系。

2.1.3 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迅猛发展, 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 全市农业多种经营生产发展快, 势头好, 已经形成南牛、北羊、中部鸡兔、全市蛙鹿的良好发展格局。2006年全市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总产量达52.7万t, 同比增长20.6%;全市农业增加值实现28.4亿元, 同比增长6.5%;森工多种经营产值实现35.9亿元, 同比增长8%。全市绿色、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hm2, 占全市总播种面积50.4%。牛饲养量达到6.9万头, 同比增长19.3%;羊15.9万只, 同比增长23.5%;禽1 513万只;鹿饲养量2.1万只。已建成多种经营示范林场51个, 示范区169个。多种经营从业人员达到15.2万人, 林下多种经营已成为林区职工群众就业和增收的主要渠道。

2.2 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认识不够

目前, 还有少数基层干部和生产者对生态农业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不够, 理解不深, 重视程度不到位, 破坏生态的现象时有发生。

2.2.2 投入不足

由于伊春市经济比较贫困, 在资金投入上很不到位。特别是在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和推广上投入更是不足。

2.2.3 规模不够

伊春市生态农业建设虽然有一定发展, 但是还很不完善、不成形, 而且规模不大, 没有影响力,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2.4 人才缺少

伊春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共同问题是人才匮乏。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更是如此。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少, 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更少。

2.2.5 龙头企业少, 竞争力弱

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生态农业建设上必须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 需要有龙头企业参与。目前, 伊春市相关龙头企业较少, 而且竞争能力不强。

3 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建议

3.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 为生态农业建设夯实全民思想基础,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2 搞好规划, 确定模式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搞好这项工程, 必须先制定发展规划, 整体推进。伊春市环境条件差异较大,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发展优势, 各地要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地域生态农业模式, 结合本地实际确定自己重点发展的方向, 不搞千篇一律, 适合发展什么, 就发展什么, 在特色上下工夫。目前, 伊春市已有一些生态农业模式可以选择, 主要是:

3.2.1 农牧 (渔) 生态农业模式

如:利用耕地实行粮、饲 (草) 轮作, 既能为畜牧支柱产业提供良好的饲草来源, 又可使土地休养生息, 培肥地力。

3.2.2 农林生态农业模式

如:林冠下黑木耳等食用菌地摆栽培和人参、五味子等林冠下的北药种植。

3.2.3 设施生态农业模式

如:节能日光温室多茬次立体栽培、节能日光温室食用菌、花卉、养蛙等复合型生产。

3.2.4 林牧生态农业模式

如:林冠下养鸡、养蛙等绿、特色养殖业。

3.2.5 农渔生态农业模式

如:无公害稻田养鱼、养蟹、养鸭等。

3.2.6 渔牧生态农业模式

如:渔—畜 (禽) 结合的综合生态养殖。

3.3 多元参与, 增加投入

生态农业建设涉及面广, 需要解决的问题多, 特别是建设初期, 没有资金作保障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获得理想效果。在资金投入上, 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生态农业建设。政府投资不可少, 社会投资更具潜力。要通过广泛宣传, 正确引导和政策吸引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农业建设。

3.4 重视人才, 政策支持

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在人才培养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出台了一些政策。如《中共伊春市委伊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人才政策, 千方百计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 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5 注重科技, 加强攻关

生态农业技术密集, 科技含量高。要想发展好生态农业, 保障生态农业建设健康发展, 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和技术标准的攻关研究。包括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或品种的选择与改良技术、生态农业评价指标和管理认证方法等。

3.6 形成产业, 规模经营

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问题研究 篇10

一、生态管理理论综述

不同于环境管理思想, 生态管理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 九十年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生态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生态系统管理 (Ecosystem Management) 和生态化管理 (Ecological Management) 。1992年USD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的Overbay提出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生态化管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是将社会生产、生活系统中的管理对象类比于自然界中的元素, 管理主体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方式来管理社会系统, 最终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 废弃物循环再生,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开展的研究多从生态化管理的角度运用“生态管理”概念, 个体企业、流域、产业系统等常被作为生态管理对象, 其中产业系统的生态管理研究理论目前较为成熟。伴随着产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大量生态学理论被引入到产业系统的管理活动当中, 并进一步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理论, 认为生产企业及其消费群体与其支撑环境构成一个具有自调节能力的自组织系统, 对这个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进行整体管理。工业生态系统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种, 在工业生态系统中引入生态管理, 为缓解工业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出具体的生态管理途径。

二、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

将具有资源流动网络特征的工业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管理的对象, 提出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具体内容, 来阐述如何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实施生态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工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 强调工业生产活动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网络的资源流动网络特征;“生态管理”中的“生态”强调借鉴生态学原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两者含义不尽相同。

为了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减排的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目的, 首先需要对工业生产活动物质能量流动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其次需要辨识出系统中存在生态环境影响的环节;最后结合前两步工作所提供的信息, 提出生态影响改善方案。完成第一步工作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等。但这些方法都不能从系统思维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存在分析描述不够全面的缺陷。本文在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能够全面系统地完成工业生态系统各单元间以及与系统外界的物质能量流动描述工作;并结合定量化指标分析辨识出系统中存在的生态环境影响, 完成前两步基础工作。

(一) 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

由于社会、经济等利益的驱使, 各部门间存在自发形成的资源流动网络。借鉴产业生态学研究中工业共生网络的概念, 从一般工业生产活动中抽象出由工业生产系统及其共生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工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开放系统。其核心部分是由相互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工业各部门组成的工业生产系统, 承担生产者的作用。围绕工业生产系统存在着与其有经济、社会、环境利益关联的共生系统, 分别承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工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间、工业生产系统与共生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物质上的输入输出关系。共生系统主要由上游产业、下游产业、产品消费环节、污染治理部门等四部分组成。上游产业为工业生产系统提供生产原材料, 下游产业接纳工业生产系统的中间产品, 消费环节接纳工业系统的最终产品, 而治污部门接纳了部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 并且能够为工业生产系统提供再生资源。工业生产系统及其共生系统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一起构成了与系统外自然环境存在能源、水、废弃物交换的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

(二) 工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IOA) 采用矩阵的形式表示各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各部门的增加值和最终使用情况, 于1973年被引入到资源环境管理领域中。

投入产出表分为价值型和实物型两种。价值型投入产出表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 常用于国民经济系统研究, 由四个象限构成:第Ⅰ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间产品矩阵, 其主栏为中间投入, 宾栏为中间使用。第Ⅱ象限是第Ⅰ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 主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目组成。第Ⅲ象限是第Ⅰ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 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种增加值项目组成;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第Ⅲ象限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及其构成情况。第Ⅳ象限是第Ⅱ和第Ⅲ象限的共同延伸组成的, 反映价值再分配过程, 目前可利用数据较少, 一般不做研究。

实物型表则采用实物型计量单位, 常用于企业生产管理。与价值型表的区别在于: (1) 产品不再按部门划分, 而按实物形态的物品种类划分; (2) 一般情况下, 只有第Ⅰ和第Ⅱ象限, 各象限的经济解释与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相同; (3) 沿行方向计量单位统一, 沿列方向计量单位不一定统一。价值型模型特点是计量单位统一, 便于开展计算;实物型模型特点是以实物量为单位, 统计数据更加形象具体。

结合价值型和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 建立工业生态系统投入产出表, 进行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的原材料、产品、水、废弃物等物质能量流动状况描述。该模型基于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 在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在第Ⅱ和第Ⅲ象限中增加共生系统部分, 并统一采用“吨”作为计量单位。

在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投入产出表中, 第一象限由中间投入产出矩阵T={tij}n*n组成, 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间物质投入产出关系, 如tij表示第i个工业生产部门产品用于第j个工业生产部门生产消耗的实物量, 下同。第二象限由共生系统使用矩阵Y={yij}n*m、污染物排放矩阵W={wij}n*h、废水排放列向量Pn*1、平衡项On*1等组成, Y={yij}n*m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向共生系统各部门投入的实物量, 包括工业生产系统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输出、污染物消除等。W={wij}n*h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各种废弃物量;Pn*1向量表示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向自然环境的废水排放量;On*1向量表示误差平衡, 主要包括未列出的污染物排放以及单位换算误差。第三象限由共生系统投入矩阵G={gij}m*n、能源投入行向量E1*n、生产用水行向量L1*n等组成, G={gij}m*n表示共生系统各部门向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投入的实物量, 包括上游产业对工业生产系统的原材料提供、治污部门提供的再利用资源等;E1*n向量表示共生网络外对工业生产系统各部门的能源投入量;L1*n向量表示共生网络外对工业生产系统的生产用水投入。X、XT向量分别表示工业生态系统行向和列向的总产出、总投入。

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以及投入产出表, 可以详细表示出工业共生系统各部门间以及系统与自然环境间的资源交换状况, 完成工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状况描述工作。

(三) 生态影响辨识评价指标体系

在完成对工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状况描述工作之后, 需要判断工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生态环境影响的环节。

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生态影响辨识指标体系 (表1) 。该指标体系从输入、输出及效率三个方面, 分析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中各类物质、能源利用状况。通过指标值计算、分析, 找到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生产环节和过量排放的污染物, 完成生态影响辨识工作。最后根据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 针对存在问题的环节, 寻找物质重复利用新途径, 补充物质能量流动网络缺失环节, 实现生态管理的目的。

三、生态管理案例分析

选取造纸工业及其共生部门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收集数据, 建立造纸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 并编制造纸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投入产出表。分析造纸业中制浆、机制纸及纸板制造、加工纸制造、纸和纸板容器制造、其他纸制品制造等五个生产部门以及纸品消费环节、造纸相关企业、污染治理部门、废纸回收部门等四部分组成的造纸共生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状况, 得到如下结果: (1) 纸和纸板容器制造以及其他纸制品制造两部门与其他部门间存在较紧密的物质交换关系; (2) 造纸生态系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5544.81吨, 废水排放总量为26624493吨; (3) 造纸生态系统的能源投入总量为351502.25吨标煤, 取水总量为33988656吨。根据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生态影响辨识评价指标体系, 计算指标值。将计算结果与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以及造纸工业清洁生产标准等相比较, 确定造纸业主要在用水方面存在生态环境影响, 其用水量、废水排放量、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均低于行业标准。针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调整现有造纸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中水资源流动路径, 提出生态管理方案:增加利用含大量有机质的造纸废水进行速生林灌溉的路径, 达到节约用水、增加速生林产量的目的。

四、结语

与传统环境管理不同, 生态管理从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完全循环模式的角度出发, 采用循环共生原理来减少生态环境影响, 而不是单纯从某一环节提出生态环境影响消除措施。由于以工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可以综合更多的相关因素提出生态管理决策, 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具体, 拓展了管理思路。

本文通过物质能量流动过程描述、系统生态环境影响辨识、提出改善方案等三步骤工作进行工业生态系统生态管理实践。以实现资源重复利用、污染物减量化的生态管理目的为核心, 建立工业生态系统共生网络模型以及投入产出表, 完成物质能量流动过程描述工作;利用生态影响辨识指标体系作为数据分析处理手段;最终在现有共生网络基础上调整物质能量流动路径, 达到生态管理目的, 实现工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2]潘祥武, 张德贤, 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3]施晓清.产业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生态管理理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浅谈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建设 篇11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态农业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均资源少的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传统农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基本条件,绿色食品又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是生态农业建设成果的载体。要发展绿色食品必须发展相应的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特别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无污染的原料基地为基础,以环境监测、食品检测为保障,以教育培训和宣传为推广手段。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科学合理的耕作技术为其前提条件。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和发展,为绿色食品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中表现如下:其一,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进程。其二,通过加强农村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三,通过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农业生产更趋合理,促进农业生态的改善和提高。其四,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面拓展,为绿色食品的开展服务。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强调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些措施恰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搞好了生态农业也就为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得到了保证。

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2.1推广绿色食品技术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绿色食品要求有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生产基地,要求有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这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对绿色食品生產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发展绿色食品的这些标准规程和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和化肥、农药等的污染。推广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发展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发展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一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二是要用过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建设追求生态效益是前提,是正确的,但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生态效益,在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是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劲。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是为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急功近利,忽视生态效益,只顾目前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了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牺牲环境去千方百计获区经济效益,这种效益是不会长久的,必然会导致大自然的报复。另一种倾向是生态农业建设重视了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研究不够,重视不够。而农民致富的现实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则群众对农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而绿色食品是解决生态农业建设以生态效益为基础,达到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生态农业建设将生态效益成果转为经济效益成果的良好载体。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绿色食品的发展,通过了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提高生态农业试点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业试点的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农业试点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又可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一致的。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绿色食品可以体现生态农业的成果,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是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连接的桥梁。

3.生态农业的模式适合绿色食品的开发

生态农业的核心可以看成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因此结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进行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绿色食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成功的运用和总结了许多典型的生态模式。如多样性、有序性增强抗灾力的生态模式:该模式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有序性,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以减缓由于滥用化学农药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利用,所谓“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是将“种、养、加工”三结合物质循环利用和“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科学合理、实用、配套;清洁工艺模式:工厂排出的余热,释放的二氧化碳、硫和氮化合物等通过回收和净化加工利用,这种兼顾生产和环境的工艺被称为清洁工艺,若干工艺所构成的工程体系,被称为清洁工程。这些模式为我们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实用技术,它们既可以直接用于开发某种绿色食品,又可以根据一般原理和某些绿色食品的特殊要求因地制宜地加以创造性的重新设计、组装,已形成新的优化生态模式。

4.结论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各种传统模式的总结和新模式的出现,加上现代技术的完善和提高,不仅为局部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技术,而且为今后绿色食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同时绿色食品的开发也向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生态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已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榆林市生态农业建设实践的思考 篇12

一、生态农业建设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中的体现, 是比农业可持续发展涵盖面更广泛, 内容更丰富, 包含了农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以及潜在关系的整体概念。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 以经济发展为目的, 同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 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民生活尽可能减轻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结合起来, 从资源开发利用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更注重农村尽快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我国农村人多地少, 资源相对匮乏, 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经济发展滞后,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实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我国显得更为紧迫, 更为重要。从我国农村整体发展状况看,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解决好六大问题:一是耕地日趋减少;二是森林植被锐减;三是草场退化加快;四是水土流失严重;五是沙化面积扩大;六是污染遍及城乡。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 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选择就是建设生态农业。

二、榆林市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位于陕西北部的榆林市, 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总面积43578公顷。区内北部为风沙草滩地, 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气候属干旱、半干旱草原性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 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是全国国土整治的重点地区;以煤、天然气、石油、岩盐为主的地下资源极为丰富, 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

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 在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艰苦生存条件下, 榆林市坚持不懈开展大规模的治土治沙,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造自然环境, 使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在建设生态农业过程中, 榆林坚持从实际出发, 按生态经济规律办事, 逐步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两大生态农业模式。北部风沙区, 经过几十年大规模的防风固沙、改造土壤质地、引水拉沙淤地、防护林灌网营造和大区域飞播种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与改造工程, 已初步形成“林灌固沙-固沙培地-培地种粮”的林灌农牧复合经营生态农业模式。这是一种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土地利用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永久固沙功效对缓解和彻底根治土壤沙化、遏制环境恶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现出显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 以增加有机投入、提高雨水利用率为主攻方向, 大力推行小流域全方位治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已基本实现坡耕地梯田化, 沟道坝地化, 普遍形成土地资源利用合理, 粮食单产提高, 土地单位面积生物总量产出增加, 庭院经济建设与养殖业结合蓬勃发展的趋势。把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与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农林牧生产相结合, 逐步达到“农业增产-林牧业增值-水保增效”, 形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镶嵌式”生态农业模式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总结榆林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其特点与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农业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联性和发展目标多元性的特点出发, 正确选择大农业内部各业的发展取向;二是从生态农业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出发, 采取以领域为单元, 全面规划, 综合开发, 集中连片治理;三是从生态农业自身的价值特点出发, 找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大力培植兼具生态经济双重效益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四是从生态农业建设中环境与人的互动性出发, 改善政策环境, 提高科技水平, 加快治理开发进程。

三、建设生态农业, 实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

我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统一起来, 把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一致起来, 全面深入地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需要重视研究和解决下列几个问题:

㈠要有一个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建设生态农业的思路可概括为:围绕山川秀美的总目标, 以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核心, 以农产品总量增加为根本, 以大农业为依托, 农林牧副渔综合协调发展, 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消除农村贫困,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从榆林的实践经验看, 可以将生态农业建设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奠定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第二步主攻生态薄弱环节, 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显著的改观,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走上生态、经济良性循环轨道。第三步全面建立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宜林地全方位进行植树造林, 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 荒沙地基本实现林灌网络化。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得到控制, 大部分地域实现果林丰茂、山川秀美的自然景观。榆林目前正处在实现第二步目标的过程中, 今后应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为目标, 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㈡加大国家投入, 实施强有力的扶持保护政策建设生态农业, 改善生态环境, 是整治国土、改造山河的千秋伟业, 是跨世纪、跨区域的战略性工程, 必须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进行重点投资。

㈢建立新的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与资金管理运行机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生态农业建设跨区域的特点, 需要探索构建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和投融资体制, 克服目前国家投资在许多农业项目建设中的可塑性、伸缩性、不确定性, 甚至随意性等诸多不合理状况。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 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和调动农民群众自身投入的积极性。

㈣全面放宽放活土地经营管理政策土地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政策机制的激励效应, 进一步放宽土地经营管理政策, 引导、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各阶层人士参与治土治沙、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机制引导和鼓励农民及其他开发治理主体主动积极地科学治理和保护土地, 精心管理和使用土地。

㈤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强化生态农业建设的利益驱动效应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 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 实现多层次转化和增值,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生态农业的弱质性, 提高生态农业的比较效益, 使农村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上一篇:种子生产管理论文下一篇:大课间开展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