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 篇1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
学校 姓名
【摘要】 利用2014年10月份国庆假期,我深入家乡,了解民情,站在农村第一线,亲身了解到了农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变化。我们主要通过与村干部领导的访问、企业家的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到了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发现农村农业的改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惠美模式
一、调查内容与过程
内容:体察民情,了解农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变化,增长才干 形式:深入山东省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与公司职员攀谈,查资料,搞调查 时间:2014年10月1日--10月20日 地点: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朝阳村
(一)、调查数据概况:
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1月 9日,注册资本100万元,是一家集种猪育种、繁育、动保、原料商贸、中草药研制、肉类产品加工、新农民培训学校为一体的农牧企业。
(二)交通情况
新泰市处于我国沿海与内陆、华北与华东、鲁中山区与黄淮海大平原等不同地域的结合部,战略地位重要,区域条件十分优越。京沪铁路及京沪高速铁路纵贯齐鲁辖区,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京沪高速公路、莱新高速公路交汇分别穿越境内51公里和27公里,二0五国道、蒙馆公路、济临公路、新枣公路跨越境内179公里。地方乡通车里程达1350公里,新泰市北距济南遥墙机场180公里,南距临沂机场仅120公里,南去日照港160公里,东距青岛港26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利于原材料及产品运输。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分为种猪繁育场区、无抗风味功能肉及熟制品加工区、茶园种植及深加工区、有机蔬菜生活体验区、沼气池区、农业循环经济新农民培训学校、大型拓展训练营区7个区,实行生态养殖与生态种植相结合,农业资源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让“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流动,通过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及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生态结构,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促进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种猪繁育场区,投资7000万元,占地面积400亩,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流动资产3000万元,建设生产车间及附属建筑44000平方米,购置养殖设备1880台(套),年养殖种猪80000头,其中40000头留作种猪,40000头作为无抗风味功能肉及熟制品加工的原料,采用“三链一平台,配置七环”的市场动作模式。(“三链一平台”:产品链、市场链、资金链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七环”:品种、营养、保健、环保、管理、服务、回收)。项目建成后,存栏种猪4000头,年出栏生猪40000头,实现销售收入1.44亿元,利税4800万元,可直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240个,相关的加工业、运输业、市场营销网络等产业增加520个农民就业机会。
无抗风味功能肉加工区, 占地面积50亩,投资1.75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3亿元,流动资产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3700平方米,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屠宰车间、冷却分割车间、熟制品车间、配电房、锅炉房、冷库、污水处理工程、道路、回车场等,购置加工设备1500台(套),该项目的建设是依托现有公司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动物保健为基础,进行生猪屠宰、肉品加工、连锁销售一条龙服务,通过龙头带基地和建立养殖联合体的方式,完善优质猪肉供应产业链,实现“生猪无公害养殖、标准化屠宰与肉品深加工”转化增值。项目建成后年生产风味、无抗、功能肉及熟制品产品规模为20万吨,年营业收入5.22亿元,利税2.55亿元,安置就业400余人。
茶园种植及深加工区,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74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流动资产1400万元,建设高标准茶园,采用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园。按照绿色环保无公害的食品生产要求, 生产管理过程中不使用残留量高的剧毒农药,生产优质茶叶,茶树的种植能有效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都有良好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采收茶叶60万斤,加工茶叶120万斤,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2500万,可促进当地农业向“合同、订单”农业转化,以市场指导生产、组织生产,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运行机制。
有机蔬菜种植生活体验区,占地面积100亩,投资260万元,建设观光大棚60个,购置观光设施60台(套),公司实行“猪——沼——菜、果”的循环模式。猪粪便入沼气池以产生沼气,沼渣、沼液、粪入菜地、果园,既给蔬菜、果园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又使蔬菜、水果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整个园区采用生物链条循环综合利用技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土地利用率达2.5倍以上,一亩土地=一亩果园+一亩牧场+半亩牧草,这里既是牧场、也是果园、还是猪的天堂。公司还要配套 生态旅游“农家乐”,实行会员制,‘让会员来参观,让参观者现场品尝无污染的“虫草鸡”、“虫草猪”、“虫草鸡蛋”以及园地自种的绿色蔬菜、瓜果做的生态宴,这样体验将更真切。会员可以认领果树、鸡、猪,做上标牌,这样会员又有了自己的水果、鸡、猪、鸡蛋,公司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做到在家种地,验收产品,公司根据会员的资料库按需配送。这种方式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提升了生活质量。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利税60万元。
沼气工程区,总投资170万元,建设3600立方沼气池,购置设备40台(套),公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环境。一是通过建立猪粪发酵池,对固体猪粪进行堆积、生物发酵。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产生50—700℃的高温,可杀死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虫卵等,腐熟后的物料无臭,被降解为易被植物吸收的高效有机肥料。二是通过推广“养猪—沼气—种植”节能型生态养猪模式。将猪场的粪污生产沼气,供猪场取暖、照明和管理人员生活用能源,沼气池底消除物制成固体有机肥料和液态有机肥料,供应茶园种植及深加工区和有机蔬菜种植生活体验区。
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培训学校,投资180万元,兴建4000平教学楼,购置2000套桌椅,培训设备60台(套),创办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培训学校,通过学校面对全省进行循环经济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吸收全国各地和各行业会员,逐步将园区建成全省循环经济信息交流中心、技术推广中心和产品营销中心。
拓展高训练营项目,占地面积30亩,投资800万元,兴建4000平拓展训练室,购置各种训练设施200台(套),利用现有茂密山林、沟壑、山岭、水库的地理优势,给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以及城市人一个放飞心情、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分析
(一)劳动安全
在生产过程中对职工身体产生危害的主要因素有:饲料加工产生的粉尘及噪声污染、机伤、电伤等。工程设计中将依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劳动安全设计标准。采用切合实际,经济合理,行之有效技术和手段,消除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为园区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主要防护措施
(1)建筑安全
本项目各建筑物间距均能满足安全防火间距要求。(2)粉尘的防治
为了有效地控制粉尘污染,减少其对操作环境的影响,本设计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选择扬尘少的设备。同时为减轻粉尘对工人的影响,为工人配备防护服、防护面罩。
(3)噪声控制
本设计对噪声的防治主要是以保护岗位工人为主。首先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操作工人配备防护服、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同时加强园区绿化,减少噪声传播。
(4)防机伤 为防止生产中发生机械伤害,生产设备的传动件及传动机构设保护罩,在易发生机伤处以及开关、按钮箱处设安全标志,以利安全生产。
(5)防电伤
为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操作工人的安全,就防电伤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带电裸导体的绝缘距离、对地的安全距离等均按照《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包括电动机)金属外壳均作接地保护。
(6)防火
本项目各建筑物间距均能满足安全防火间距要求。道路设置满足消防要求。园区内生产区及服务区均设消防栓。
(二)资源、原材料及环保情况
项目综合考虑养殖一沼气一粮、果、蔬-生态庄园“四位一体”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将地下沼气池、地上养殖场、粮、果、蔬种植区、农业生态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循环经济为载体的生态农业系统。项目选址首先考虑养殖场、种植、肉类加工和沼气池建设的需要,兼顾有机蔬菜种植生活体验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培训等服务区建设的需要。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产业,资源利用主要依托项目所在地的土地等自然条件、农科院所及项目单位掌握的相关技术,项目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是种养殖所需要的各种种苗、饲料、农药等。上述原材料市场供应非常充足,饲料、肥料等部分原料可以自给自足。
1、本项目属于农业生态项目,项目运行注重生态循环,在生产进程中环境污染很小,人畜粪便等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提供燃料、肥料和养料。生产过程中只产生少量污染。
(1)臭气。主要是养殖场内未投入沼气池发酵的粪尿所产生的氨气、硫化氢和一些低级脂肪酸等气味。待粪尿投入沼气池经发酵处理后,不再产生臭气。
(2)污水。主要是餐饮服务区内产生的生产和生活污水。
(3)粉尘。主要是饲料、畜体表皮屑、灰尘等造成。飘浮于大气中,造成人畜呼吸道、肺部障碍和疫病传播。
(4)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的污染。由于许多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或继续繁殖,有的会介水传染,保存或扩大了传染源,如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以及一些寄生虫,造成疾病的流行。
2、项目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1)重视环境保护
我国以前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工业污染方面,对农业、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重视不够。因此养殖场经营者思想上对养殖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严格遵守《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牲畜粪便利用沼气池发酵进行处理。
(2)养殖区域选择
在确定养殖区建设位置时,既要考虑到不要污染环境,又要避免周围环境对养殖区的污染。
(3)保持圈舍卫生
每日打扫圈舍 1-2 次,及时将产生的粪便投入沼气池,每天通风换气,以便把水蒸气、氨、二氧化碳、灰尘和空气中的微生物都排除出去。若圈舍湿度大,则可在舍内放置生石灰,以吸潮气。保持畜舍通风良好,畜舍通风是保持畜舍小气候,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保证。
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一些自然坡度,以便于排污;应做到舍内外排水分开(雨污分离),以减轻污水处理负担。
(4)畜尸处理
畜尸是滋生蚊蝇、细菌繁殖和传染疾病,造成生物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养殖场建设密封、不渗水的畜尸处理井。严禁乱丢。
(5)牲畜的疾病预防
搞好圈舍清洁卫生和日常消毒工作,及时处理粪便;避免各种感染。同时要进行预防性驱虫。定期注射感染性疾病预防针,防止季节性感染疾病。
(6)废水处理
该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肉类加工猪胴体表面擦洗、车间地面冲洗水和少量人工清洁水,废水经二级生物好氧接触法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表3中肉制品加工一级标准,同时满足《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中旱作标准要求后外排用于农灌。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在我国,正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农业是依据现代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同步提高。生态农业同样注重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功能。
该项目充分把握新泰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社会经济优势、及资源型城市转型先导区等政策优势结合自身环境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特色的新型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33340万元,观光产业园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约9亿元,生产年平均利润总额1.3亿元,平均总投资利润率38.99%,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2.3%,项目投资回收期5.1年(含建设期)。项目平均盈亏平衡点47.04%。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因此,选择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深远。
四、调查效果与体会
近年来,在国家扶持“三农”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惠美农牧公司将顺势而为,依托产供销一条龙的战略,运营惠美模式,统一惠美养殖标准,利用分散生产,集中经营的原则,不断复制现有的成功经验,通过合作或兼并猪场的模式,共同对接大市场,通过广泛持久的技术服务,为广大客户创造最高的养殖利润,推动养猪业健康发展。
转眼间,此次实践已经结束,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培养了青年学生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了大家团结友爱,互助互让,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让广大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作出了贡献。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社会实践工作仍然有许多困难与不足,为今后我们今后进一步拓宽渠道,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努力使我院的社会实践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依据。感谢实践,我们获益匪浅。
五、谢辞
在此,感谢羊流镇党委政府、羊流镇朝阳庄村委、山东省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大力配合与支持。
六、参考文献
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简介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 篇2
因此, 从企业视角关注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笔者认为工业转型跨越式发展“右玉模式”已经萌发出一个雏形, 探讨研究并尽快正式启动该模式对右玉县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现就以建设右玉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为助推器, 全力打造工业转型跨越式发展“右玉模式”的建议, 做一些粗浅地探讨。
一、“右玉模式”的创建目标
全力打造以政府为主导, 以保护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以煤为基础, 以煤矸石电厂为核心, 逐步形成煤碳、电力、粉煤灰综合利用、高耗能企业及园区第三产业服务一体化产业链条, 从而使右玉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右玉模式”成为工业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双翻两番”的目标。
二、打造工业转型跨越式发展“右玉模式”的核心内涵
工业转型跨越式发展“右玉模式”的核心内涵是建立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 实现产业耦合、循环利用、保护生态, 推动右玉经济、社会、生态治理, 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工业转型跨越式发展“右玉模式”的必要性
1.建设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既是国家和山西省发展的战略要求, 也是实现《右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更是右玉县基于自身优势条件的必然选择。
2.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右玉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减少破坏乃至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实现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相促进, 要求政府必须突破矛盾寻求有效途径。
3.构建煤电一体化, 延伸煤电产业链, 加快资源节约型产业推广应用, 走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之路, 建设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可有效整合资源、应对市场风险、提高综合盈利水平, 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4.统筹工业园区和周边村镇发展建设升级, 实现工业项目和新农村一体化发展;以工业化带动生态化, 突出企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 共同全力打造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则是必由之路。
四、打造工业转型跨越式发展“右玉模式”的优势条件
1.循环经济是国家、山西省的战略要求, 有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2008年9月25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要求和总体框架。
2.右玉县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土地等综合资源优势。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 煤炭采掘和洗选加工是产业链的源头, 丰富的煤炭、土地资源都将奠定构建循环产业链的基础。
3.一批煤电能源、新型材料企业落户右玉, 已经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框架, 并且提出了建设“元堡子煤电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构想, 打造园区的循环经济, 降低资源消耗,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已初见成效、初具雏形。
五、打造工业转型跨越式发展“右玉模式”的发展思路
(一) 政府引领
在右玉县规划的“元堡子煤电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 有煤炭、电力、新型建材、铁路等多家企业, 这些企业分属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的投资主体。因此, 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 科学规划, 统筹各投资主体利益和社会效益, 引导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联合, 交叉参股, 从而形成合力, 降低资源消耗和市场风险, 煤价涨了卖煤, 电价涨了发电, 建材涨了销售建材,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走循环经济之路, 达成优势互补, 带动第三产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保障右玉GDP稳步增长和人均收入稳步提升。
(二) 以煤为基础
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之路。煤炭产业是右玉县的传统工业, 多年来一直是右玉县的支柱产业。但煤炭产业存在产品低端、生产粗放、低效高耗等问题, 必须在加快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改造提升的同时, 加快工业转型, 推进煤电联营, 从右玉经济建设的大局和煤炭优化开采利用角度出发, 煤炭企业亟待走循环经济之路, 改变单纯输煤的传统工业经济模式, 推行输煤、输电并举———一体化经营模式, 使资源优化配置、合理保护生态、推动地方经济多方位、多主体间合作共赢, 实现更高的效益。
(三) 以电为核心
以煤矸石电厂为核心是由电厂作为“煤炭—运输—电力—建材”产业链的中枢地位所决定的, 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盈利联动和传导作用。
第一, 电厂下游产业, 如建材企业, 可在电厂周边就近建厂, 电厂为其免费提供灰、渣等作为原料, 生产新型建材。一是扶持地方企业, 做到资源综合利用;二是通过建设输灰管线直接将灰、渣等原材料输送给建材企业, 避免灰、渣对环境的污染, 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三是提供较为优惠的电、热服务, 带动下游产业发展。
第二, 在右玉县委、县政府的倡导提议下, 县政府、京玉公司及元堡煤业公司三方签订了建设长距离输送系统合作协议, 这项工程的建设必将加深煤、电企业之间的合作, 形成煤电一体化模式。电厂利用输煤廊道为煤矿供热, 可取代许多小锅炉;通过皮带输送劣质煤和煤矸石进入电厂, 可减少矸石堆放对土地的侵占;更重要的是将会避免汽车运煤给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实质上做到低碳、环保。
第三, 大力推进煤电联营, 鼓励煤、电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经营, 协调不同投资主体的煤电企业之间建立电煤购销长期合作关系。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宏观指导作用, 在企业自主协商的基础上, 就电煤合同价格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作出相关规定, 以保持煤炭销售、电量输出稳步提升。只有确保电煤供应和相对稳定的电煤价格, 才能提高纳税大户———电、煤企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 为右玉多创利税。
第四, 电厂投产发电后可通过“直供电”模式, 为右玉县大工业项目 (包括煤炭企业) 以优惠价格提供电力, 从而降低园区内各企业生产成本, 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 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从而提高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四) 以保护生态为目的
一是以创良好生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 聚合园区内产业链条上的各个企业, 通过上述输煤廊道、输灰廊道及节能减排等环保设备投运, 大大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二是鼓励企业采取清洁生产工艺, 推进材料循环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强化煤炭、电力、水泥等企业节能减排降耗, 加强节能减排降耗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应用,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四是鼓励企业走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 保护、建设好周边的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对项目周边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由企业对土地所有者进行补偿并负责进行绿化, 做到建设与绿化同步进行, 经济与生态并驾齐驱, 使现代工业与良好生态完美结合,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 以推动城乡一体化为动力
通过工业转型, 走出一条通过工业新型化带动农村现代化的转型跨越之路。一是鼓励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 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 带动周边村镇的发展, 促进农民的增收。特别是在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中, 应统筹考虑园区和村镇的发展规划, 将村镇作为园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周边村镇与园区实现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发展。二是鼓励配套生产服务业, 如物流业、科研服务、商务服务等。围绕园区产业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采购中心、配送中心、规模商业设施、基础设施及信息平台等。三是发展为园区内企业服务的信息服务业、金融会计服务及必要的技术支持, 塑造区内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四是结合生态环境, 面向园区职工和居民的生态休闲服务,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重点发展房地产、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休闲等生活服务业。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篇3
【摘 要】循环经济思想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出现了典型生态农业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国农村生产低效率的局面,同时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和谐发展
近些年,中国农村的建设力度逐渐加强,农产品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此时出现了“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出现是由于传统农业的高成本、低产出、高废弃,生态农业摒弃了传统农业中的一些弊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而进行的农业生产。生态农业中体现了20世纪末引入中国学术界的循环经济理念。中国现阶段有许多经典的农业生产模式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
一、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基本含义
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资源—产品—废物”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的“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来发展的经济。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相和谐。
生态农业是将农村看成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学方法进行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进行高产量、高质量和高效益的三高农业,是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因
传统农业是以消耗大量资源进行生产的,高成本投入、低产出以及废弃物高是其特点。由于不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制约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资源相对不足;2.农业资源利用率低;3.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4.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日益加剧。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在生产和消费中,追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缓解农业资源不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而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生态农业糅合了循环经济的推进清洁生产和实现产业共生的核心,利用科学的工程设计,以低成本的投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高效的生产,同时将废物资源化,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负外部性,提高正外部性,把利用废物的成本和效益内生于经济模型中,将农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在环境容纳量的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三种典型的农业生态模式
我国农村很多地方早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农业生态模式。由于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生活习俗、技术积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各不相同,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地理区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典型模式:
1.南方“猪-沼-果”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林果业的共同发展。该模式将猪的废液、废渣等废弃物利用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能量转化形成沼气,提供能量,同时,猪的废弃物的减少能够美化环境,给环境减少负外部性;
2.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以土地资源为基础,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使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物质转换技术,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温室等组合起来,形成全封闭的能量转化链;
3.西北“ 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具体形式为:每户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进行立体养殖。这些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家庭,另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建设物质、能量循环的大中型养殖场、建设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建立大规模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延长循环链,成为“大循环套小循环、环环独立又环环相容”的良性循环系统。
以上3种经典生态农业模式均很好的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3R”原则(Reduce、Reuse和Recycle)得到了充分实践。
四、结语
在现今资源匮乏的中国,通过合理的生产模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很有必要的。提高生产的正外部性,通过技术创新或政府政策降低负外部性,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基。
参考文献:
[1] 生态农业:新世纪振兴西部经济的全新产业 潘华 - 《宁夏党校学报》 –2001.
[2] 解读“循环经济” 卞平(摘编) - 《化工矿产地质》 - 2005
[3] 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 伍世良 邹桂昌 林健枝 -《资源与人居环境》 - 2006.
[4] 论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邵爱群[1] 李旭荣[2] -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 2009.
[5] 低碳时代:传统农业的回归与创新.杨培源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2012.
作者简介:
赖珍玲(1994—),女,江西省赣州市人,学历:本科在读,单位:西南大学,研究方向:农学。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 篇4
关于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有关问题的汇报
探索出一条具有冷水江特色“将矿山建立在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全面实现“一转三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确保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现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过程中需要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的有关问题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的组织领导,建议成立冷水江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顾 问:刘小龙 市委书记
何志光 市委副书记、市长
组 长:李彦文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罗中秋 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
李振兴 市政府副市长 石幸福 经济开发区主任
成 员:王升永 市纪委副书记
蔡俊峰 市委办纪检组组长
李叙唐 市政府办副主任 杨象春 市政府办副主任、市政府办事服务中心主任 陈跃辉 市公安局局长 谢武宁 市财政局局长 李百放 市规划局局长
邓庆华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吴爱民 市发改局局长
黄隆华 市环保局局长
苏松华 市经信局局长
欧志红 市商务局局长 陈晚珍 市国税局局长
张益平市地税局局长
张小龙 市工商局局长
谢利国 市招商局局长
颜松柏 沙塘湾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李海凌 沙塘湾街道办事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罗中秋兼任,石幸福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内设7个工作小组。
(一)、规划工作小组 组 长:李百放
成 员:阳家兴、百加壹公司1人
工作职责:10月15日前拿出循环经济产业园整体规划 和第一期详规。
(二)、土地报批小组 组 长:邓庆华
成 员:曾萌、百加壹公司1人
工作职责:12月底前批回第一期300亩用地指标。
(三)、项目立项小组 组 长:吴爱民
成 员:曾锋、百加壹公司1人
工作职责:10月20日前完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可研报告与立项审批。
(四)、环评报批小组 组 长:黄隆华
成 员:徐星星、百加壹公司1人 工作职责:11月10日完成项目环评及审批。
(五)、征地拆迁小组 组 长:颜松柏
成 员:李海凌、阳家兴、曾萌
工作职责:2012年1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任务。
(六)、场平工程小组 组 长:陈远贵
成 员:易瑟琴、康卫中
工作职责:10月份启动入园公路建设,2012年2底前完 成场平。
(七)、国家、省扶持政策争取小组 组 长:吴爱民
成 员:苏松华、欧志红
工作职责:争取国家、省里对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政策扶持。
二、项目入园条件
(一)、循环经济产业园是指以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分拣、深加工、仓储物流及其生产经营配套、商品交易、技术研发和技术培训为核心的产业园区。
(二)、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保要求,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120万元/亩,税收每年达到20万元/亩。
三、项目选址及投资规模
(一)、项目选址
循环经济产业园选址于冷水江经济开发区,远期规划用地1000亩,近期规划用地500亩,第一期建设用地300亩。
(二)、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一期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设废钢铁加工破碎处理中心,报废汽车拆解中心和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建设期为2年。
四、优惠政策
(一)、土地政策 鉴于我市工业企业退城进郊的政府包干地价(华新水泥10万元/亩,耀华冷耐10万元/亩)不低于10万元/亩(不含五通一平)及本项目用地的70%是工业用地,30%是综合用地(如仓储物流和员工生活用地)。建议由经济开发区按政府包干地价10万元/亩(含五通一平)为项目一期提供建设用地300亩。
(二)、财政税费政策
1.入园企业从投产之日起,3年内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中市本级所得部分,由市财政全部奖励给企业用于发展生产。
2.入园企业所有厂房、办公楼、宿舍楼和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市本级行政事业性规费全免,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服务性收费按30%收取。
(三)、服务政策
1.入园企业手续办理实行全程代办,做到“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属市本级审批权限范围的手续,各有关职能部门从收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申报资料之后半个工作日之内办结。
2.入园企业实行封闭管理。市直职能部门进驻企业检查,在严格执行《湖南省规范涉企检查若干规定》的基础上,必须经分管优化环境的市领导批准和报市优化办备案与经济开发区备查后,方可进驻企业。3.入园企业在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外部矛盾,由经济开发区及时处理到位;涉企“三强”行为,由市优化办和公安机关负责处理到位。
4.为避免同业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该项目入园后,整合市内资源,使之成为冷水江市境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初深加工、技术研发、仓储物流的唯一经营主体。
五、几点请求
(一)、循环经济产业园第一期建设用地300亩,按18万元/亩的报批价格来计算,经开区需要垫资2400万元;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经开区需垫资2000万元,为此请求市委政府予以资金扶持。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 篇5
——以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为例
党十七大精神提出,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平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38个县(市、区)之一,1992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江西省计划单列市。是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乐港镇位于乐平市西南郊,西邻波阳县,南靠万年县。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28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5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530元。乐港镇是国家定点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常年反季节各类蔬菜销往全国各地,随着蔬菜基地的建成和钢架式大棚的普及,蔬菜年总量达22万吨,总产值2.8亿元;铁路皖赣线及公路田乐线、老206国道、乐安江河流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丰富的煤炭、海泡石、铁矿石、石灰石等资源。因此,我下定决心开展对乐平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合乐平市乐港镇里汪、余家、大路边等村,深入分析谢家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一、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现状
1、蔬菜品种多、产量大、销路广。谢家村人口约1780人,谢家村地少人多,耕地面积约600亩,常年种植反季节蔬菜,品种优良,其中大量培植特色蔬菜,如:辣椒,茄子(图1)。谢家村所产蔬菜商品率高达90%以上,除市内供求,远销广东、上海、深圳等地及鄱阳、德兴、九江等周边地区。2005年至2009年全村蔬菜平均年产量为约2200吨,以 4.3%的年增长率飙升。
2、家庭经营为主,农业基础好,政府支持力度大。蔬菜种植过程中,以家庭经营为主,使用少量农药,大量有机肥、农家肥。以传统经验为依据,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种植经验属时代累积型,代代相传。2008年下旬被列为新农村建设区之一,政府出台大量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种植大棚蔬菜,支助配套设施,钢架式大棚建设开始普及,抗旱井在原来5口的基础上新增2口。
3、农业合作化初具规模,打造品牌蔬菜。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成立农村合作社,2008年5月民望蔬菜产销合作社。合作社经营为社员和周边菜农提供产前、产
中、和产后服务,具体分为生产技术科、植保科和营销科。并主动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大、江西农大等科研院校联系,积极搭建产销研合作平台,先后开展专题讲座,得到社员和周边菜农的大力支持。社员共有496户,种植蔬菜1800余亩,并带动周边菜农1120户,年产销蔬菜一万多吨,在国内外蔬菜市场小于名气,复种指数高达400%,为“寒冬辣椒红,阳春地瓜白,炎夏香芹翠,金秋莴笋绿”增添色彩,一年四季菜地都摇曳生姿。并在今年4月28日,成功注册了“引擎牌”蔬菜商标。
二、分析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1、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抗风险能力低。当地地蔬菜种植方式为粗放型,受自然影响比较大,谢家村在亚热带季风区,复种指数高,耕地以旱地为主,土壤肥沃,适合蔬菜种植,季节性的干旱、洪涝灾害等频频发生,对蔬菜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90%以上的菜农生产经验丰富,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不利于蔬菜种植业规模化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人力、土地资源利用率低。谢家村人均土地少,依旧以家庭为单位从事蔬菜种植业为主,生产力水平低。青壮年多外出务工,中老年在家务农且不及全村总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图2、3)。谢家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重视教育,蔬菜种植业劳动力出现断层,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没有保证,导致土地荒废现象不断增加,加之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不合理的开发土地资源,耕地面积还将继续减少且出现局部污染和沙化。
3、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扶持力度,资金相对短缺,技术含量低,2008年谢家村被列为新农村以来,政府投资20万元,协助成立民望蔬菜产销合作社,定期开展蔬菜种植培训课,提供种植技术交流平台。开通减税免税渠道,鼓励小型团体主要负责蔬菜外输,扩大市场取得初步成效。然而远达不到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目前为止,乐港镇只有两个小型的蔬菜产销合作社,菜农参与率不高,且带有宗族色彩,合作社的管理层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中老年阶层中有一半以上是半文盲。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方面,特别是在旱季,灌溉设备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整体上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4、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惠农政策的落实还处在计划阶段。农业是人类生存延续的根本,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改革。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为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生态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宏伟目标,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就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达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近年来,乐平经济迅速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谢家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2007年后,菜农纷纷把自家蔬菜运往批发市场,收入可观。02年-08年,农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24%。08年-09年,菜民收入增长45%(图4)。但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楼房栋栋突起,75%的家庭有机动车,青年常年外出务工,年头年尾回家的局势没有改变,实质幸福指数处于停滞状态。受资金短缺和村民传统观念的影响,自来水工程,修水泥公路,公交到家,专门负责门前卫生三包“脏、乱、差”的等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断断续续,没有取得大的成效。虽然农村医疗合作参合率高达98%,但只限于医疗,对于投资财产等方面的保险还在规划中,不利于提高农民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积极性。曾形成专门的娱乐群体,如:腰鼓队,也由于组织不善,大多自行解散或名存实亡。
三、对当地农业发展前景的几点思考
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开发区作为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试点,以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中部崛起的目的。
总体上看,谢家村自然条件好,蔬菜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商品率高,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然而劳动力生产率不高,科技含量低,农业高端设备紧缺,机械化水平低,土地结构不合理,耕地质量下降,所以扩大优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势在必行。
1、发展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需要重视,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特别在化肥农药污染这一块要下大气力。只有解决农业自身污染,科学合理农业生产,才能真正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中提出的“科技进步、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谢家村的蔬菜种植以传统方式为主,长期不合理耕种、使用化肥,土地沙化的现象不断增加。对此,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先进种植技术的引进和在创新迫在眉睫。
2、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短缺。除靠国家、省级政府高度重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之外,应该积极鼓励富农投资,现在多数富裕农民将手中余钱用于改善生活条件、盖房、购置电器等等,或者存入银行,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投入的扩大。扩大农民农业投资,组织合作社扩大农业生产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业投入。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大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3、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突出“江南菜乡”品牌效应,继续推进蔬菜“百千万”工程。引进外资,加大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产业化、集约化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乐平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为谢家村壮大蔬菜种植业的发展队伍提供可能。据瓷都晚报报道,乐平工信委声称:绿色食品及蔬菜加工产业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做大做强的八大产业之一。形成蔬菜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势在必行。到2015年,通过招商引资,启动对蔬菜、农副产品及水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5亿元,利税逾1亿元。
4、受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影响,农民工二次回流的现象趋于普遍化,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呈放缓趋势。对此,积极搞好外出农民工技能培训,在就业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税收优惠政策等帮扶上下功夫,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吸引青壮年返乡从事相关农业活动,缓解回城务工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
5、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才能扩大农村合作社规模,使菜农积极主动向合作社组织靠拢。政府要加大对蔬菜种植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合作社和村委会的组织管理能 力。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 篇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管理
姓名张 路
学院武汉工业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指导教师李晓涛
2009年4月10日
一.选题依据
进入21 世纪,能源危机与生态危机两大瓶颈问题并在,威胁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我国更是面临全球最严峻、最复杂的环境问题,许多企业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忽视生态环境成本,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世界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世界系统工程经济,其发展是以实施可持续性的生态化和绿色化经济活动,以实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制度、绿色制度和开发绿色技术措施及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等活动为推动的,其实质是为了进一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存在的形式是以生态工业为重要形态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是21 世纪世界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涵盖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双重意义。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及清洁生产要求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其运行模式也依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进行,遵从循环经济基础的3R原则,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资源” 的物质反复循环过程,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就是要实现将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变成另一个企业的“营养物”,园区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或公司都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促使一个地区的整体资源增值。因此,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因为第一专业是环境工程,将环境工程中的生态工业园和工商管理中的循环经济相结合,选择“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管理”为论文题目。
二.文献综述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 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全国人大环资委曲格平先生认为,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
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谢旭人先生认为,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 选题意义
循环经济的兴起, 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 益加深的结果。然而, 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 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本文写作目的在于解释循环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及循环经济在生态工业园中应用取 得的成绩。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生态型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将以往那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形态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流动的经济系统。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传统的成本控制只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约束和调节,纠正偏差,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它没有考虑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 ,循环经济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来说,都应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将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产品存在的全过程。
1.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呼唤循环经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在巴黎发表的全球环境综合报告表明: 1992年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召开10年以来,全球环境状况仍在恶化,经济的发展和对商品、服务需求的增长正在抵消环境改善的努力。环境退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 对世界造成了6 080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此前40年中的损失总和。除非人们大大减缓对矿物燃料的使用,否则到2100 年, 地球温度将比1990年的水平上升6 ℃。由此将导致水资源极度缺乏,食品生产严重不足和致命疾病广为扩散。当前的全球经济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工业为主体,忽视基本的生态环境准则,扭曲的经济发展系统朝着与生态环境支撑系统背道而驰的方向演化并
渐趋衰落。人类社会谋求进一步生存发展的本能需求,促进了全球经济模式向生态型循环经济的重组与转型。
2.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旨是环境竞争力,环境也是生产力。首先必须创造环境优势,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人口众多,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只有高度重视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才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经济模式和技术支持,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以资源良性循环和生态环境改善为前提实现经济永续增长的战略目标。
3.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
环境与发展的平衡与否,是判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程度的基本标志。当前,自然资源短缺、环境质量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资源与环境管理能力薄弱、科技储备能力不足等问题,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生态工业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按照自然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生态工业体系,将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恢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外延型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排放,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循环传递、多级利用,在生产过程的企业之间、园区之间、区域之间,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产业,从而推动循环型社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
(三).生态工业园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 是一 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 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 源” 的循环流程, 其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
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循环经济一个重要的发展形态,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 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 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 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 使一个企业产科技智囊年一月生的副产品或废物可以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 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开发利用, 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
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强调废物的正确处理和资源回收, 促进废物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的实现。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证明, 建立工业生态园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园区内企业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 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 做到资源共享, 各得其利, 共同发展。园区内企业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 并通过工业代谢研究, 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 将各种原料、产品、副产物乃至所排放的废物, 利用其物理、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互为因果的生态产业链,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经济系统。
四. 论文大纲
标题: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管理
第一章: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
第二节: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第三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第四节:循环经济的3R 理念
第二章:贵港生态园的试点
第一节: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工业园
第二节: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作用
第三节:贵港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与环境管理
第三章: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五.进度安排
2008年12月16日至2008年12月30日(两周):查资料,选题
2009年2月16日至2009年2月20日(一周):写开题报告
2009年3月3月16日至2009年3月27日(两周):查资料,写论文
2009年4月6日至2009年4月10日(一周):第一次修改论文
2009年4月13日至2009年4月17日(一周):第二次修改论文,定稿
六.参考文献
[1 ] 刘勇,姚星 “3R”原则指导下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对贵港国家
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建设的分析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
[2] 张宾,王绍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生态工业园建设基建管理优化,第18卷,2006年3期,总第68期
[3 ] 初丽霞等.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措施.环境论坛, 2002, 第5 期
[4 ] 戴锦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专家论坛 EXPERTS FORUM
[5 ] 张天柱,石磊,贾小平清洁生产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6年
[6] 叶文虎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00年
[7 ] 陈彬,李红伟 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2005年,第15卷,第15 期
[8] 段宁等.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纲要 北京 中自环境科学研究院,2001.
[9 ] 高丽峰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工业建设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 王雷 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论文天下论文网
2007-11-21 17:03:00
[11 ]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贵港市环境保护局
2008-9-17
[12 ] 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经济论文大全 经济论文发表网
2007-6-5
[13] 冯之浚 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7-12.[14 ] 车甜甜 浅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对策 科技与管理 2008年7月,第十
卷,第四期
[15 ] 陈刚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及对策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3
月 第18卷,第1期
[16] 刘炜,陈景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与战略举措对策与战略
[17] 褚俊 我国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几个相关问题探讨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6年9月,第11卷,第3期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 篇7
生态循环利农业示范园,是一个生态链接式的资源循环利用型的农业示范园。是以蓄热型地上燃池低温地暖系统作为系统的供暖方案,以秸秆等生物质能为主要能源。以不受季节影响的、全天候的、绿色的、无农业废料的、新型的养殖场和温室种植场为中心。结合当前秸秆回收压块技术,大骨鸡养殖技术,网上发酵床养殖技术,牧草等蔬菜瓜果种植技术,发酵隧道技术,生物发酵肥技术,草腐类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等成熟的农业技术,建立的链式的、立体的、环保的、可再生的、综合循环利用当地农业资源的农业示范园。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区域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为最终目标。
农业示范园的特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品品质,保持生态平衡,全民参与并受益,可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示范园农业资源的原料来源和农产品:
其中农业资源的原料包括:本地生产的粮食,牧草蔬菜瓜果,秸秆,动物粪便等。
示范园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本地大骨鸡、肉鸡、蛋、蔬菜瓜果、蘑菇等。
示范园的次要产品包括:燃池用燃料块、生物复合肥、蔬菜瓜果育苗、蘑菇菌块、菌棒等。
1、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能够年出栏10万只商品大骨鸡肉鸡的农业示范园,初步树立一个纯种大骨鸡的品牌形象。示范园依据养殖场的规模和能耗,设置燃池供暖-新型温室养殖场20座和燃池供暖-新型的温室大棚60座。温室大棚包括:燃池供暖-发酵隧道型温室大棚40座和燃池供暖-出菇房型温室大棚20座。
温室大棚种植牧草和蔬菜,提供部分青饲料。养殖场养殖大骨鸡。温室的发酵隧道和出菇房,利用养殖场的剩余废料(发酵床鸡粪发酵料)和秸秆等生物质为主要原料,制作成蘑菇栽培基料,进行蘑菇生产;利用秸秆、蘑菇剩余废料和燃池草木灰等为原料,制作生物有机复合肥。示范园形成生态链接式立体循环经济。
约需要占地200亩。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周期3-5年。
2、建成后产能和效益。
示范园建成后,每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可产生收益800-1400万元左右。其中:
燃池供暖新型温室养殖场养殖大骨鸡。采用网上发酵床、半牧半养的周年养殖方式养殖。年可出栏10万只成品肉食大骨鸡,产生收益600-1000万元。
燃池供暖温室种植区共80亩,可周年生产青饲料320-480万斤。相当于64-96万斤全价料。可节约256-384万元饲料费。
燃池供暖蘑菇出菇房房20栋,可年周年生产蘑菇600-1000吨,其中用于销售的一级商品菇500吨,产生收益100-200万左右;剩余的次品菇和蘑菇残渣等残次菇500吨左右,可加工成鸡饲料(补充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节约200万元饲料费。 燃池供暖发酵隧道40栋,用于二次发酵和三次发酵。利用秸秆、动物粪便、草木灰、蘑菇基料渣等农业废料生产蘑菇发酵基料和生物有机复合肥。具有无害化处理秸秆5-7万亩的能力。产生收益100-200万左右。
3、建成后对周边的影响
对农业环境的影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示范园建成后,具有无害化处理耕地产秸秆5-7万亩的能力,它就相当于一个高效的秸秆无害化处理厂,把周边的秸秆一部分加工成燃料块通过燃池加以利用,大部分通过发酵隧道腐熟,最终加工成生物复合肥还田。对农业环境的影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周边农户卖粮难的问题,起到缓解的作用。
示范园建成后,每年需要消耗雏期全价料20万斤,中鸡混合料63万斤,大鸡混合料165万斤。其中玉米为饲料主要原料,按占比例80%计算,需求180万斤左右,约1500亩耕地的产量(亩产1200斤)。对周边农户卖粮难的问题,起到缓解的作用。
对农户的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示范园建成后,每年需要消耗牧草1000万斤左右。其中园区自产30%左右,还有700万斤需要约350-400亩耕地种植,这将通过和周边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租用或合同农业等方式解决。
示范园建成后,还可收集利用周边地区的养殖场的粪和秸秆,腐熟后制成蘑菇栽培基料,可提供500万袋以上蘑菇菌棒,菌棒将出售给周边农户用于蘑菇种植。让农户在土地上的收益成倍增长。对农户的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示范园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建成后,示范园本身也需要长期和临时用工。示范园可提供工作岗位,90-200个,其中长期工作岗位包括:秸秆加工方面10-20人;养殖场40-50人;温室大棚20-30人,生物肥、蘑菇栽培等技术及后勤人员10-20人。
还将对周边农业产品的销售和运输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使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生产转换。
示范园建成后,生产的生物肥原料主要来源于耕地,最终也用于还田。示范园将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扣除必要的费用,让农户得到实惠,增加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当地农业逐渐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促使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生产转换。
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示范园建成后,将以示范园技术、经济等实力做后盾,推广燃池供暖技术。与农民共同合作,逐步对农村住宅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进行改善和升级换代,使农民由个体经济向合作经济发展。这必将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资源循环利用示意图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庄河大骨鸡生态循环养殖项目
建设土地及环境要求
示范园约需要占地200亩。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周期3-5年。设施建设土地及环境要求:
1.园区土地面积:要求不低于200亩。
其中主要建设设施,包括(150-200亩):
燃池供暖—资源综合利用型养殖场:20栋,总占地约60-80亩。燃池供暖-发酵隧道型温室大棚:40栋,总占地约60-80亩。燃池供暖-生菇房型温室大棚:20栋,总占地约30-40亩。配套设施,包括(7-12亩):
秸秆粗加工场地及存放场地。占地约2-3亩。
生物肥菌种、蘑菇菌种加工及存放场地。占地约1-2亩。蘑菇菌块及菌棒生产、加工场地。占地约1-2亩。生物肥加工及存放场地。占地约1-2亩。饲料加工及存放场地。占地约1亩。办公室和员工宿舍。占地约1-2亩。
2.朝向:要求为阳坡地,坡度小于20度。
3.环境要求:周边无污染,距离居民区不小于1公里。4.水源:无污染水源,水量充足。可打机井。5.电力:三相电,建设初期不小于30KW。
建成运营期不小于100KW。
其中:秸秆加工30KW;饲料加工30KW;生物肥加工及其它约50KW;
6.道路:可进出运送肉鸡的中型卡车。土地流转需明确事项: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 篇8
可行性调研报告
第一章 绪 论....................................................3
1.1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3 1.2调研的动机与目的............................................................................................................................3
第二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循环的主要模式..............................4
2.1 按循环的范围进行分类.................................................................................................................4 2.1.1 农田内循环模式........................................................................................................................4 2.1.2 种养间的循环结构....................................................................................................................5 2.2基于农业的大循环............................................................................................................................5 2.2.1农业经营实体之间的循环.........................................................................................................5 2.2.2城市工矿和农村之间的循环.....................................................................................................5 2.2.3农业与地球生物化学循环.........................................................................................................6 2.2 按接口技术的连接方向不同分类...................................................................................................6 2.2.1时空结构型.................................................................................................................................6 2.2.2食物链型.....................................................................................................................................6 2.2.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6 2.3 按产生能源的要求设计的生态农业模式.......................................................................................7 2.3.1 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农业模式.........................................................................................7 2.3.2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农业模式.................................................................................7 2.5.3西北“五配套”能源生态农业摸式.........................................................................................7
第三章 吕梁庆丰农林牧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方式与存在问题............................................................9
2.1吕梁庆丰农林牧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状况................................................9 2.2 吕梁庆丰农林牧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呈现的特征.................................9 2.1.1 “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9 2.1.2吕梁庆丰农林牧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10 2.1.3竹林(果园)—鸡共生生态模式...........................................................................................20 2.1.4生态庭院模式...........................................................................................................................21 2.1.5综合生态水产养殖场模式...................................................................................................22 2.1.6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22 2.1.7秸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23 2.1.8“草莓—网纹瓜(蔬菜)”间作套种模式.................................................................................24
2.1.9塑料薄膜回收...........................................................................................................................24 2.1.10农药、肥料的使用.................................................................................................................24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25
致谢....................................................................................................................................................26
第一章 绪 论
1.1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它不仅高度地涵盖了各种先进农业的理论和模式,而且又使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模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三个效益”的统一,是农业理论和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突破。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1.2调研的动机与目的
根据XX的生态建设规划,XX要在十二年内建成一个生态城市,其中农业的生态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如何根据杭州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地貌、土壤资源等特点,通过调研筛选出一个适合杭州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从而以点带面,全面的推进XX的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循环的主要模
式
生态农业的实质是在系统观和战略观点指导下,把生态效益尽可能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循环、再生的农业方式。
循环既是生态农业赖以实现的方式,又是生态农业运转的必然结果。通过对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及主要管理关键的了解,将能够更好地明了当地生态农业发展的选择,确定循环农业的主要努力方向。生态农业模式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有几种。
2.1按循环的范围进行分类 2.1.1 农田内循环模式
1、间套种:例如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的间套种,就有不同物种间的养分交换,产生养分在作物间的循环;
2、秸秆还田:通常是上一茬的作物秸秆,通过秸秆还田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也有通过堆肥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
3、农田养殖:稻田养鸭、养鱼、养蟹、养青蛙等动物取食农田杂草和小动物,动物粪便回田成为作物肥料;
4、坡地水保措施: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坡地养分和水分可以更多地在林地、果园和梯田中循环利用。例如果园种草(生物措施)可以使养分留在果园内循环,水平梯田(工程措施)和水窖建设可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离开坡地,增加循环;
5、接种根瘤菌或菌根菌:利用作物根系分泌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物质相互作用,达到互利和循环的目的;
6、施肥控制:通过平衡施肥、控释肥、精确农业等措施控制肥料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减少养分投入和流失,可以增加系统内的利用效率和循环比例;
2.1.2 种养间的循环结构
1、种养直接连接:植物饲料-动物肥料关系,例如饲料作物(玉米、大豆、苜蓿、象草、苏丹草、黑麦草、三叶草)种植与养牛、养猪、养鸡、养鱼的结合,作物秸秆喂饲动物,动物粪便肥田;
2、加沼气环节:猪-沼-果模式,四位一体(养猪-沼气-种菜-温室)模式;
3、加食用菌环节:(养殖业粪便+种植业秸秆=培养基)→培养食用菌→菌渣做农田肥料;
4、加蚯蚓环节:通过蚯蚓处理作物秸秆、动物粪便、污水处理厂污泥等,使废物资源化后再重新利用,例如利用蚯蚓进行秸秆堆肥、粪便堆肥、污泥堆肥等;
5、加鱼塘环节:著名的桑基鱼塘就是基上种桑养蚕,蚕沙下塘养鱼,塘泥回基肥桑的循环模式,今天已经演化出花基鱼塘、蔗基鱼塘、草基鱼塘、塘边养鸭、塘边养猪等循环体系;
2.2基于农业的大循环 2.2.1农业经营实体之间的循环
种植业公司+养殖业公司,种植业农场+养殖业农场,种植业专业户+养殖业专业户等经营实体之间的循环模式,例如专业果场向养鸡企业定期购买鸡粪,种茶专业户向种蔗专业户购买蔗叶覆盖茶园、向养牛专业户收购牛粪等;
2.2.2城市工矿和农村之间的循环
七十年代前工业不发达,城市垃圾主要是有机物,大多数直接返还农村做有机肥。八十年代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固体废物以填埋焚烧为主、废水集中处理为主,截断了返还农村的通道。现在逐步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其中的有机成分鼓励更多循环到农林业。由于推行工业污水的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分离、有害物质的处理技术进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更多可以适合循环使用;
2.2.3农业与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农业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身就是全球物质循环的一部分,其中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对增加碳的循环吸收量,稳定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有重要作用。
2.2 按接口技术的连接方向不同分类 2.2.1时空结构型
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2.2.2食物链型
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2.2.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
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2.3 按产生能源的要求设计的生态农业模式 2.3.1 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农业模式
在农户庭院或田园,选一处坐北朝南、背风向阳的空地,建一个200-6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其内部一端(南侧除外)是20平方米的畜禽和1平方米的卫生厕所,畜禽舍下部是6-10立方米的沼气池,就组成了一个“四位一体”,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主要形式是养鸡—鸡粪喂猪—猪粪进入沼气池—沼气用于生活燃气照明、沼气液渣作肥料生产大棚蔬菜,实现了养殖粪便的循环再利用,既改善生态循环,又增加了效益。
2.3.2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工程技术:猪舍建造技术、沼气池工程建设技术、贮肥池建设技术、水利配套工程等。
运作方式: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点灯,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养生猪,果园可以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从而保证了育肥猪的饲料供给。农户除养猪外,还包括养牛、养鸡等养殖业;果业也可包括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核心技术: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技术,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等。
2.5.3西北“五配套”能源生态农业摸式
“五配套”能源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模式。其主要内容是,每户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五配套”模式以农户庭院为中心,以节水农业、设施农业与沼气池和太阳能的综合利用作为解决当地农业生产、农业用水和日常生活所需能源的主要途径,并以发展农户房前屋后的园地为重点,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等为手段,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这种
模式的特点是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副)、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据陕西省的调查统计,推广使用“五配套”模式技术以后,可使农户从每公顷的果园中获得增收节支3万元左右的效益。
第三章 XX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方式与
存在问题
2.1XX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状况
XX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八山、半水、分半田”,淳安、建德、桐庐、临安基本属于山区,富阳、萧山和余杭的一部分也属于山区。杭州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1600毫米,以春雨、梅雨和台风雨为主,常年梅雨量350~550毫米,约占全年的25~31%;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000小时。
2.2 XX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呈现的特征
由于杭州各市县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地理状况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各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发展类型为多样性。目前,按产业类型分,主要有种植主导型、畜牧养殖主导型、水产养殖主导型、综合开发利用型等。
具体分以下几种类型:
2.1.1 “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
该模式是针对蓄禽养殖场畜禽污水的特点进行设计的,畜禽污水处理有一定的难度,一是排水量大,冲击负荷强;二是固液混杂,有机质浓度较高,CODcr在8000mg/L~10000mg/L之间;三是生猪养殖业系微利产业,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压力。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如下
对于养殖场粪便污水的处理,国内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既有好氧处理,也有厌氧处理,还有好氧+厌氧处理,以及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总体上来说可分为三种模式:还田模式,无动力—自然处理模式,机械化处理模式。
1、还田模式
粪污还田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有效的粪污处置方法,可以使畜禽粪尿不排向外界环境。它适用于远离城市,经济落后,土地宽广,有足够的农田消纳养殖场粪污的地区,规模较小的分散养殖户大多采用这种处置方法。
2、无动力—自然处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中国沼气研究和推广人员在净化沼气池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养殖场粪污处理工艺。废水处理以环境效益为主,同时兼顾能源(沼气)回收。以厌氧消化为主体工艺,结合氧化塘或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可以使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它适用于离城市较远,经济欠发达,土地宽广,地价较低,有滩涂、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废水自然处理系统。养殖场规模中等,一般年出栏在5万头以下。当地劳动力价格较低,以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冲水量中等。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市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际。
3、机械化处理模式
这种模式粪污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储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高的构筑物,其设计、运转均需要受过较高教育的技术人员来执行。与前两种模式相比,这是一种技术含量最高的处理模式。
它适用于地处大城市近郊,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猪场粪污的地区。猪场规模大,一般出栏在5万头规模以上。当地劳动力价格昂贵,主要使用水冲清粪,冲洗水量大,5万头猪场排放的粪尿污水在500m3/d以上。
2.1.2XX“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
1.“蓄禽-沼-作物”、“蓄禽-沼-鱼”生态模式(1)循环方式
根据XX的土地资源及自然条件现状,目前XX及各区县开发出综合利用畜禽粪便为主要内容、以厌氧发酵沼气池技术为核心、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农能生态项目。该工程采用了厌氧处理法净化高浓度畜禽污水,通过排水系统——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厌氧过滤系统——沼气输配系统——沼肥输配系统等工艺流程,使畜禽污水变废为宝成为沼肥和沼气,有力地保护了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其主要厌氧发酵系统如图1所示:
沉淀池
厌氧发酵池 厌氧过滤池 水压间
图1 厌氧发酵系统
简而言之,就是将养殖场的粪便污水作为厌氧发酵沼气池的原料,在严格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优质可燃气体——沼气和绿色有机肥料——沼肥,沼气用于农户的炊事用能和发电,沼肥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同时推广“猪—沼—果”、“猪—沼—竹”、“猪—沼—种”等农业生态模式,对生物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开发利用。
这样,该生态工程具备了消除污染、产生能源和综合处理的三大功能,既消除了农业环境污染,又解决了一部分的能源问题,而且在厌氧发酵过程当中,病原菌、寄生虫卵等一些病菌可被杀死,切断了养殖场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环节。
(2)较典型的几家养殖场
①富阳市新旺养殖场是新登镇生猪养殖规模最大的养猪场,地处新登上旺村,常年存栏量为3600头。干粪由人工清理并作为有机肥出售,日排畜禽污水(冲栏水)35吨,水质中的CODcr在8000mg/L~10000mg/L之间,有机物浓度较高。厌氧发酵系统日产沼肥33吨,建设1亩氧化塘,并配套高压污水泵一台输送沼肥,按季节性和农作物用肥需求,合理安排用肥计划,沼肥施用范围:50亩果树园,320亩竹笋两用林,410亩农田,16亩幼树苗。
②富阳市场口镇东图畜禽养殖场是以生产乌鸡绿壳蛋等产品为主的蛋鸡畜禽场,蛋鸡常年存栏量为5万羽。干粪由人工清理并作为有机肥使用,日均畜禽污水(冲栏水)6吨,水质中的CODcr在20000mg/L~30000mg/L之间,有机物浓度非常高。东图畜禽养殖场厌氧发酵系统日产沼气22~25m3,可满足该场日常用气。由养殖场人工排出的干粪残渣收集到储粪池作为商品肥出售,按存栏量50000羽鸡养殖场的固体粪便产生量,建设50m3的储粪池,并采取有效的防渗防漏措施,池壁渗透性标准为1×10-7cm/s,防止污染周边水环境,同时在其上面搭建雨棚,防止降雨(水)的进入。在满足进出料要求的前提下,将储粪设施两面封闭建造,切断畜禽粪便中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的传染途径,减少来自粪便中病原体可能引起的疾病传播风险。沼肥施用范围:1500亩珍珠蚌养殖塘、500亩荒山(种植板栗和玉米)、农田等。
④富阳市新沙奶牛场地处东洲街道新沙村,奶牛常年存栏量为100头。干粪由人工清理并作为有机肥出售,日排畜禽污水(冲栏水)14t,水质中的CODcr在10000mg/L~12000mg/L之间,悬浮物和有机物浓度较高。新沙奶牛场厌氧发酵系统日产沼气24m3,可满足该场日常用气。由养殖场人工排出的干粪残渣收集到储粪池作为商品肥出售,按存栏量100头奶牛养殖场的固体粪便产生量,建设60m3的储粪池,沼肥施用范围:青饲料田(280亩)、食用桑果(330亩)、意柳树(610亩)、农田、菜园等。
⑥新安江万秋生态养殖场,建沼气池容积320立方米,年猪场污水排放量6500吨,全部经过沼气工程处理,并配备20立方米容积储气柜及脱硫、气水分离设备。利用沼气用作猪舍和管理房加温、照明,为附近20个农户提供炊事、照明能源;利用沼气替代石油液化气,采用喷火枪对母猪产房进行消毒灭菌;利用沼气发电,解决了饲料加工、抽水、高压泵抽吸沼肥动力能源;利用沼肥种植140亩果园、10亩茭白、莲藕等,多余沼液还提供当地农民种菜。
⑦运河镇兴旺蔬菜有限公司为例,该场在大棚内养猪,通过“猪”与“蔬菜”形成小生物圈,与为利用,互相促进。产生的沼气主要用于食堂炊事、点灯和冬季大棚加温(用沼气灯可在一小时内升温3℃)。
⑧吕连发养殖场处理后的沼液用于养鱼、及马铃薯、番薯、桃树、梨树、板栗等作物,沼渣及干湿分离后的干粪经堆沤发酵腐熟后用于茶园、果园;同时产生的沼气用于养殖场食堂炊事、点灯。
⑨黄菊芳生猪养殖场处理后的沼液泵入茶园五只贮肥池后浇灌茶园及马铃薯、番薯等到作物。沼渣及干湿分离后的干粪经堆沤发酵腐熟后用于茶园、竹林及马铃薯、番署等作物。
通过我们调研发现,该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得较好,基本上规模的养殖场都采用了该模式,资源得取了综合利用,污染基本达到零排放。2“蓄禽-作物”相结合模式(1)循环方式
该工艺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清理鲜粪到贮存间贮存,经一定时间风干后出售,部分鲜粪则作猪场绿化带及生态林场有机肥用。猪尿及其它污水则排入沉淀池,分三级梯度沉淀,经过物理、化学、微生物发酵的综合处理,达到抑制和杀灭有害微生物、净化水质的目的。上层清液流入净化池进一步净化沉淀,净化后的水流放鱼塘进行循环利用,而沉淀池的固体渣,能过定期清理,运至鱼塘、生态林场和绿化带作基肥。(2)典型养殖场
①浙江蓝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循环方式,具体做法: 春末至秋末,猪场粪污经干湿分离后,猪粪熟化至20亩大棚养蚯蚓,蚯蚓活体用作生态鳖基地的饵料,污水经生化处理后,用作水稻田施肥用水。秋末至春末,猪场粪污水经干湿分离
后,熟化干粪到茶园、梨园施冬春肥,污水厌氧酸化处理后用于牧草田种植墨西哥玉米及黑麦草养羊。在生态鳖基地也形成生态小循环:用蚯蚓和专用鳖饲料喂甲鱼,甲鱼排泄物给水中鳙鱼吃,鳙鱼排泄物给池塘底层螺蛳吃,螺蛳作为水中清道夫,净化有机物生成小螺蛳再给甲鱼当饵料,甲鱼的池塘底泥又给堤坝上的梨树做有机肥。最终,形成了围绕猪场废弃物污染生态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猪场废弃物变废为宝,综合科学利用,园区逐步发展形成了蚯蚓养殖、生态鳖养殖、湖羊养殖、水稻、牧草、黄花梨、大棚蔬菜种植及周边山地茶叶种植的农业产业结构。目前该模式已成为全省的模版,而《浙江蓝天农业循环经济标准》正在紧张制定当中。
②万强农庄总面积1000余亩。内建有4200平方米的标准猪舍,年产生猪5000多头;园内还建有以黄花梨为主的总面积达520亩的水果园。万强农庄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猪场每天产出的生猪粪尿首先经过干湿分离:猪粪进行堆积发酵和微生物接种,成为微生物有机菌肥、用于果园;稀液通过三级沉淀后用电泵抽至山上的八个贮存池之中,经果园中铺设的地下管道成为果树的水肥,喷施于果园中。农庄完全实现了封闭式循环,污物的“零排放”,做到了粪尿等污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使农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道路。
③杭州昌兴动物养殖场把干粪提供给果农作有机肥,而猪粪水运往人工湿地种殖黑麦草,黑麦草作为鱼糖中鱼的青饲料。而氧化塘还可种殖水葫芦和浮萍,用来喂养家禽和鱼类。
④余杭金兔牧业中心兔粪综合利用模式处理,经发酵处理的肥水泵入高塔并经管道后灌溉农田粮食作物、基地牧草,干湿分离后的干粪经堆沤发酵腐熟后用于农田、茶园、果园、竹林作有机肥。
4、该模式在推广过程中的困难
实施种养平衡一体化,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是彻底解决畜禽污染的有效途径。高浓度畜禽污水经过厌氧发酵处理,有机物含量如CODcr、BOD5可降解85%~90%,产生的沼液、沼渣是适合农作物用肥的绿色无公害肥料,将沼肥用于农业生产,可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实现畜禽污水的“零排放”,降低养殖场的治污成本,又可为种植业提供肥源,还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但该污染治理工程在应用推广中,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场和种植户在短期内都有不利因素
对于养殖场来说,建造有效、适宜的污水治理及配套设施需较高的成本;而对于种植户来说,使用液态沼肥比化肥成本更高(主要是运输和施用成本)。另外,根据农作物的养分需求进行肥料的施用也很困难,因为比起化肥来,沼肥的性质具有更加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如果种植户要对沼肥进行计算并且没有养分剩余,种植户会面临产量的损失和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鉴于以上情况,只有在明确的政策要求下,在给予养殖场、种植户适宜的建议和财政支持条件下,在政策制定者、各方面专家以及养殖场和种植户达成广泛协作关系的情况下,种养结合才有可能成功地被引入。因此,畜禽污水的治理不仅是养殖场自身的事,与种植户也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制定出合理的扶持政策和科学的用肥技术指导,让施用沼肥的费用与化肥的费用相当,才能使种植户有主动施用沼肥的意愿,种养结合一体化进程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2)收益滞后性及收益率不高
从本质上来说,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是一种能源与环境的综合性工程,其特点是在处理畜禽污水过程中,既可以获得高效的能源,又可得到优质有机肥料、饲料和其它有机物质,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对生态环境具有清洁和保护作用,其环境功能十分突出,这一点在工程完成以后表现的非常明显。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短期内不是很明显。以富阳市东图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为例:
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总投资52.32万元,年运行费用0.20万元,年收益4.12万元,按使用寿命20年计算,年实际纯收入为1.30万元,投资回收期很长。从财务角度看,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比较差,缺乏较高的获益率,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商业化运行的能力,需要政府对此类项目实施投资补贴的政策。(5)融资渠道单一,财务评价失真
养殖场污染治理项目的主要融资渠道是农户自筹、银行贷款和财政补助,而政府和银行在进行项目评估时,通常采用一般工业项目的评估方法,由于治理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相比,后者更为突出,但未以货币形式体现出来,而用常规财务评估的结论往往导致贷款评估失败。因此,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的
融资渠道不仅单一而且很不畅通,有必要改变象粪便污水治理工程这类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显著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评估方法和融资渠道。(6)消纳大面沼肥土地的缺乏
目前,畜禽污染治理有两大难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资金问题,其次是能消纳沼肥的大面积种植土地的问题,现在不少规模化养殖场附近的田地大都分田到户,养殖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精力一家一户进行谈判收购或转包过来,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土地消化沼肥,畜禽污染治理的排放水就必须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治理成本将是一般畜禽养殖场所难以承受的。
(7)零星养殖户摊广难度大
目前种养结合模式推广主要集中在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范围内,以养猪为例,通常在500头以上。因为有省财政补助,同时各区县财政按1:1配套,故种养结合模式养殖户还是较愿意接受的。而对零星的养殖户在推广这种模式过程中难度非常大,原因有以下:一是国家无相应的补助政策,导致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对该模式不了解,最后由于农民的经济实力的限制。因此今后零星养殖户排放的蓄禽废水是农村主要污染源,也是构成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3稻-鸭共生生态模式(1)模式的循环方式
就是把传统依靠化肥、农药种植水稻的单一模式,调整为稻+鸭、稻+鸭+萍和稻+鸭+萍+角类等的多物种、多类型的种养模式。形成依靠鸭在稻丛间中耕、除草,吃虫、吃萍、排泄和换羽还田肥土等多项功能,实现不施化肥、农药,不污染环境的有机稻作生产体系,育稻米、鸭和鱼肉等都属无公害产品,可放心食用。因此,稻-鸭共育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2)该模式的特色
该模式的特色首先是不施化肥、农药,为鸭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没有污染又舒适的活动场所,其间的害虫(包括飞虱、叶蝉、蛾类及其幼虫、象甲、蝼蛄、福寿螺等)、浮游和底栖小生物(小动物)、绿萍,为鸭提供丰富的饲料,并减少对水稻生育的危害;稻的茂密茎叶为鸭提供了避光、避敌的栖息地。鸭在稻丛
间不断踩踏,使杂草明显减少,有着人工和化学除草的效果;鸭在稻间不断活动,既能疏松表土,又能促使气、液、土三相之间的交流,从而把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的气体排到空气中,氧气等有益气体进入水体和表土,促进水稻根系、分蘖的生长和发育,形成扇形株型,增强抗倒能力,起了中耕的作用;鸭在稻丛间连续活动,排泄物和换下来的羽毛,不断掉入稻田,给水稻以追肥。据调查统计,一只鸭在稻丛间两个月左右时间累计排泄物相当于47gN、70gP2O5和3lgK2O,按50m2稻间放养1只鸭的密度,其排泄物能够满足水稻正常生育所需的氮、磷、钾养分。因而,稻鸭共育的自然生产系统,可以实现种稻低成本;生产的优质稻米无公害,野生化的鸭肉成为鲜美的绿色食品而售价高,效益好;稻区环境不受污染,稻田可持续种养。
(3)这种模式主要优势
一是中耕除草。鸭子在稻田活动,起到了中耕耘田作用,是典型的“护田工”;二是除虫;三是培肥土壤;四是抑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此外,稻鸭共育可以减少肥料、农药的使用量,又能增产增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典型例子
①富阳市高桥镇开展了本项目研究:稻种筛选常优l号、秀水110为实施的主栽品种。生产上,5月20日左右播种,6月20日左右移栽。鸭种选择绍兴麻鸭和杂交鸭。公鸭为主,搭配适量母鸭。放养前半个月购雏鸭,先在室内养5天左右,做好疫病预防工作,然后在放养区附近临时水塘适应性驯养。雏鸭于7月5日左右入田放养,9月15日左右赶鸭出田,稻鸭有效共生期达到75天左右。稻鸭共生期内的主要生产技术
(1)合理稀植,确定适宜的放养密度 :每667㎡大田放养鸭子11~12只,有利于放养鸭活动、觅食。
(2)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施肥次数比对照田块减1次追肥,施肥总量每667㎡比对照减少6.5㎏(尿素)。
(3)分田块搁田 :全生长期采用有水层灌溉。同时为协调鸭子需水与水稻搁田之间的矛盾,当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在同区块内采用分田块适度搁田的方式,以满足鸭子和水稻的生长生育要求。
(4)科学防治病虫草害 鸭子是杂食性动物,它在田问觅食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使其成为控制有害生物发生量的自然天敌,对鸭子难以控制的稻丛间杂草人工拔除,螟虫、刮青虫等用“锐劲特”农药进行防治。
(5)合理补充鸭食 由于田间生物难以满足鸭子的实际食量要求,补充鸭食是有效的辅助措施。补充鸭食主要在这三个时期:一是鸭子放入大田初期(1天左右),补充易消化、富营养的小鸭饲料;二是10天后,补充已提前繁育的绿萍(不添加其它人工饲料);三是后期,待鸭子长到l~1.5㎏后,逐渐增加补充一些早稻谷和绿萍等青饲料。鸭子出田后应在售前肥育10~15天。
试验结果
(1)水稻单产提高、增产增收:示范区2.34 h㎡农田,平均单产447㎏/667㎡,比对照增加2l㎏/667㎡,增幅为4.93%,以当年市场售价1.4元/㎏计,每667㎡增收29.4元。
(2)节约了生产成本:由于鸭子能够比较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鸭粪又具有肥田作用,化肥、农药施用次数和用量明显减少,明显节约了生产成本支出。试验期间减施一次除草剂,每667㎡节约成本4元;减少3次病虫防治,每667㎡节约15元;少施尿素6.5㎏,节省成本1O元;每667㎡省工0.5工,节约成本12.5元。合计每667㎡节省成本总额为41.5元。
(3)养鸭增收: 示范区共放绍兴麻鸭和杂交鸭420只,收捕成鸭420只,成活率达100%。养鸭收入6391元,扣除养鸭成本(鸭苗款、饲料款、药剂款)l630元,纯收入4761元,平均每667㎡增收136元。
②陆水良农场的“三种五养”模式
“三种”:水稻、青饲料、马铃薯。“五养”:三批肉鸭、一批番鸭、一批土鸡。三种五养”的季节安排:在养殖业上陆水良分别在2月下旬饲养第一批肉鸭,先在室内饲养7—10天,然后放养于冬闲田中,肉鸭主要采食春季杂草,再辅以种植的青饲料和其它食物进行饲喂,在5月1日左右出售。在6月初购进第二批肉鸭,7月初购进第三批肉鸭,室内饲养后放养于大田,进行稻鸭共育,第二、三批鸭分别在7月下旬、8月下旬捕获上市。9月初饲养番鸭一批,利用室内外空闲地及鱼塘进行饲养,然后放养于水稻收割后的大田,利用收割失落的稻谷和田间杂草为食,在元旦左右出售。在9月下旬饲养土鸡一批,适应性训练后
放养于收割后的大田,在春节前出售。在种植业上:
1、水稻
于5月上旬分批播种,6月上旬移栽,一周后放入肉鸭。9月底10月初开始收获。
2、青饲料 10上旬播种。
3、马铃薯 1月中旬播种,5月底6月初分批收获。
1、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选择:选择植株较高,壮秆抗倒的优质高产良种,如两优培
九、协优9308、中浙优1号等。马铃薯选用东农303等早熟品种。肉鸭品种选择觅食力、抗逆力、适应性强的品种,如绍兴麻鸭、西湖绿头野鸭等。因三种五养”技术在一个水稻生长季节,需在稻田放养二批肉鸭,因此稻鸭共育的肉鸭宜选择体型轻小、全生育期较短的西湖绿头野鸭。牧草以鸡、鸭喜食的黑麦草为主,青饲料以个体较大、产量高的浙大长萝卜为主。
水稻培育管理:水稻移栽前施足基肥,追肥一般在移栽后至雏鸭入田之前每亩施尿素7.5kg,促进稻苗早发棵,后期基本不施肥,鸭排泄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肥料。稻田杂草靠鸭捕啄食和踩踏为主,一般不施用除草剂。稻鸭共育期间稻田害虫主要靠鸭捕食为主,一般不用药剂防治,后期视田间虫害发生情况,及时用药防治。
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选用无病虫,无冻害,表面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播前开沟做畦,一般畦宽100cm,不需全田翻耕。播种时,种芽向上,平放在畦面上。行株距为30 cmⅹ 30cm,畦两边各留20cm。肥料一次性作基肥施下,施用量一般为三元复合肥50—75kg/亩,摆种施肥后盖草,厚度以8—10cm为宜,播种后通常不需除草、追肥和灌溉,收获时,只要掀去稻草就可以拣薯。
2004年陆水良看管着510亩良田和10万多羽鸡鸭,个人年净收入37万元。凭此,他成了当地乃至全国有名的种粮“老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种植大户”荣誉称号,同时被省政府评为浙江省优秀种粮大户。(5)该模式推广存在的问题
该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原因有以下 ①宣传不到位,认识有误区。
由于目前各方面重视力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对稻鸭共作技术很多农户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种植水稻已经够麻烦、够辛苦,再放养鸭子,岂不是更麻烦。有许多农民认为稻田放养鸭子,鸭子会吃小秧,会爬倒小秧,其实稻田放了鸭,稻田的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等诸多农活都交给鸭子去完成,鸭子成了不付工资的打工仔。农户所做的事主要是照看鸭子。稻鸭共作虽然增加了放养鸭子、设置围栏、搭建简易鸭舍等用工环节,但这样却省工,节省了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和鸭肉。对农户来说,这笔账是合算的。②机制不适应,操作有困难。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户均规模小,农民不重视。近年来,由于中央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增加农民种粮收益,同时也增大了农户对土地的依赖心理,尽管外出务工收入较高,但多数农户不愿放弃自己承包责任田,使得农户种植规模普遍偏小,新技术应用后,户均增收300-500元,对农户吸引力不大,而且新技术应用有一定技术要求,农户对新技术示范兴趣不大,往往选择风险不大效益稳定的稻麦两熟,思想难统一,影响该项技术推广应用。二是干部怕烦神,工作不到位。稻鸭共作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应用有一定技术要求,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村组干部宣传组织发动农户参加,需要干部多烦神多费心,无疑增加了村组干部的工作量,而其收入却不因此增加,造成许多干部主观上对此项技术推广重视不够受。三是技术人员不增收,推广不积极。目前由于受体制限制,农技部门忙吃饭、忙工资,从事农资经营人员多,进行技术推广技术人员少,加之技术推广产生效益与技术人员收入不挂钩,技术推广新技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四是政策不落实,推广有难度。
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保证粮食生产数量,但在提高农产品品质方面出台的政策不多,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与传统农业相比需要增加鸭苗、饲料、生物农药、有机肥及围网投入。虽然投入的增加,能实现收入的增加,但多数农民没有尝试过,心中无把握,如无政策支持,多数农户仍会选择传统技术,以保证安全无风险。加之,目前绝大多数米业加工企业,只重视扩大收购加工规模,获得加工费实现利润的增加,不重视通过产品品质提升获取高附加值来增加效益,对品质增效未放在议事日程,特别是生产加工对采取稻鸭共作方式,不用化肥农药生产的有机稻米市场潜力、品质增收潜力还未充分挖掘出来。五是技术不规范,养鸭有风险。稻鸭共作的农户在养鸭过程中,有鸭肝炎、鸭瘟等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夏季高温时节,鸭子的抗逆性下降,发病的概率增加,如养鸭户不能及时发现稻田中病死鸭子,其生蛆后其它鸭子一旦吃了此蛆极易死亡;自流灌溉地区,有时受天气影响,不能及时进行稻田补水,也会造成稻田中鸭子受热死亡,为减轻养鸭户损失,鸭子往往会提早退出稻田,这些不但影响养鸭户效益的提高,还对水稻后期病虫害的控制效果有明显影响。
2.1.3竹林(果园)—鸡共生生态模式
利用山地的地域优势饲养优质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山区丘陵地带的杂果园或森林中放养土鸡,觅食山中杂物,喂给少量配合饲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其营养价值丰富,肉味鲜美,倍受青睐。
一是立体开发农林业,提高土壤利用率,竹林养鸡有利于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步发展,促使农业由单一经营向立体复合经营方向发展,达到一地多用,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增加养殖业比重,有利于丘陵山地农作制度改革,发展多功能、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农业。而竹林一鸡农林系统模式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提供禽蛋类产品,促进竹子增产,又有利于农牧各业发展,调整农林业结构。丘陵山区若要发展,必须使山区种植业和养殖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发展竹林一鸡农林系统模式可促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比重向适宜方向发展,为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三是改善食品结构及品质,有利于人民健康,目前我国食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动物蛋白比重较小,产品品质较差,农药及有害物质残留率较高。而竹林一鸡农林系统模式中饲料实行原粮与饲料混合使用,鸡生育期完全放养,产品品质提高,XX畜牧兽医总站抽样检验结果表明,鸡饲料及产品均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该模式的要点:一是鸡舍的选址、建舍:育雏舍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干燥的山坡或丘陵地上,而且要求排水容易,舍内地面的地势要稍高于周围的地势,有利于舍内排水和地面干燥,不宜建在低洼地,同时还要考虑远离村庄及污染源。二是育雏前的准备和合适的温度,育雏舍适宜温度一般为33~35℃,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可逐渐下降,从第二周起每周下降2℃,至室温18~21℃。三是合适的湿度:一般在雏鸡10日龄前,舍内湿度应保持65%~70%,以后保持在55%~60%。四是合理的通风和适宜的光照及合理的放养密度。
该模式在放养期的饲养管理:一是放养舍的建造。二是定期杀虫和灭鼠等。该模式在杭州的山区实行得较多,种养简单、方便,技术含量不高,特别在一些生态休闲农庄使用得较多。如余杭镇格林农庄,现已种植各类果树1000多亩,养殖本鸡、绿壳蛋鸡等三千多只,形成了鸡在树下觅食,鸡粪尿等构成了果园的肥料。桐庐的香山农庄的“优质土鸡+竹园”发展模式,荣槐农庄的“优质土鸡+板栗园”的发展模式等。
该种生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延长生态链。如果实的深加工等,如余杭格林农庄主要以生产密梨为主,而密梨的贮存与保鲜期却是农庄令人头痛的一件事,如能对密梨进行深加工,这样就会增加更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2.1.4生态庭院模式
以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和太阳能热水器利用为主要内容,实行太阳能热水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或户用沼气池)和优质燃气(沼气、石油液化气、秸秆气等)三配套,与农村改厕、改厨、改院相结合,形成农户生态良性小循环,有效处理污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营造生态家园,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农村环境整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效途径。
基本要素:建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分散或集中)或户用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炊 事使用优质燃气,核心技术: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技术;
XX滨江区山一村柴家坞自然村,全村44户农户的生活污水统一接入150立方米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进行处理,每家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村里环境优美,被联合国授予全球500 佳环保生态村。
2.1.5综合生态水产养殖场模式
以渔业养殖为主,利用太阳能、沼气作为鱼塘冬季增温的热源,沼液作为鱼饲料,沼渣作为种植饲料作物和蔬菜的有机肥料,建立水产养殖场生态良性循环。 基本要素:建一定水面的养鱼塘(甲鱼塘),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根据养殖规模,配套建造 一个沼气池,种植相应面积的饲料草生产基地。
核心技术:水产高产养殖技术;
太阳能热水利用技术;
沼气发酵技术;
沼液养鱼技术。
2.1.6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
为了处理农副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采用厌氧发酵及时好氧处理技术,在作物长年季节可以充分利用废水中的水肥资源进行农田灌溉,非种植季节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或回用作生产用水,同时回收沼气供民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处理,有效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基本要素:建造以沼气发酵为核心技术的废水处理工程,配套沼气利用及废水净化回用等装 置和设施。
核心技术:沼气工程技术;
沼气发酵技术;
好氧处理技术;
典型模式:
XX萧山区城厢镇下潦村荣达羽绒制品厂主要从事羽绒(毛)水洗加工,每日排放污水600多吨,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周边的水产养殖和村民的环境卫生,为了治理污染,采用“水解-厌氧-好氧”处理技术,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年回收羽绒1700公斤,每日可得到回用水300吨,节约了水资源,年节支达20多万元,一年即可收回投资。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1.7秸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
秸秆还田后,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加强生物固氮能力,减少氮素的损失和作物中、后期可能出现的脱肥现象,提高土壤中代换性钾的水平,增加硫、硅等微量元素。秸杆还田在改善土壤营养状况的同时,还能促进土壤一系列理化性状的改善。如:新鲜秸杆在腐殖化过程中,产生了富有活性的团聚剂和土粒结合,会促进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秸杆在土壤中腐化后,能提供较稳定的腐殖质,可以保持土壤中腐殖质的平衡,提高土壤肥力;秸杆在分解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能量物质,微生物数量激增,的释放有良好的作用,另外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XX各区县目前主要种殖的经济作物是晚稻,春粮不种,早稻很少,所以这里的秸杆主要是指晚稻杆。秸秆还田的方式有: 水田秸秆直接还田:在晚稻收割时,直接还田。
翻压还田:如稻—马玲署轮作:具体方法是:晚稻收割—种马玲署—稻草覆盖—开沟—泥土覆盖—土豆。该模式基本上无资源浪费,而且免耕作。存在问题是土豆的深加工的产业链未进一步循环,导致直接投放市场的土豆价格经常波动较大,对农民的积极性大受影响,推广的也受一定的影响。
“草莓—稻”轮作:建德市草莓面积达2万亩,其中有1.8万亩草莓田实施“草莓—稻”轮作技术,不仅实现亩均增收800元,而且有效改善地力土壤结构,降低草莓病虫危害程度。
很多农户认为秸秆还田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把稻草等遗留在田里就算完成任务了。根据富阳市实际,我们将有关注意点罗列如下:一是注意秸秆的翻埋量。秸秆直接还田时翻埋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500公斤以下,否则会影响秸秆腐解的速度,而且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过多,对作物根系还有损害作用。二是注意加强水分管理。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所以秸秆直接还田,需把秸秆切碎后翻埋土壤中,翻埋深度20厘米左右。一定要覆土严密,防止跑墒。对土壤墒情差的,翻耕后应灌水;而墒情好的则应镇压保墒,促使土壤密实,以利于秸秆吸水分解。三是注意翻压时间和方法。秸秆还田要尽量边收割边耕埋,因初收获时含水较多,及时耕埋利于腐解。四是注意补施养分。补施养分,是为了解决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因为一般粮食作物秸秆的碳氮比很低,如不增施化学氮肥,微生物为了分解有机物质,必然会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最好施用氮肥。也可适当增施过磷酸钙,以增加养分,加速腐解,提高肥效。五是注意避免病害传播。为了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应避免把病虫害严重的大麦、小麦、玉米、大豆等秸秆直接还田,可将这些秸秆高温堆沤后再施用。
2.1.8“草莓—网纹瓜(蔬菜)”间作套种模式
“草莓—纹瓜”面积400亩,大棚草莓中套种网纹瓜亩均收益达4000元。“草莓—蔬菜”间作套种推广面积达900余亩,大棚草莓套种蔬菜以丝瓜和苦瓜品种为主,蔬菜套种亩均收益达3500元。
2.1.9塑料薄膜回收模式
目前农田的薄膜基本做到全部回收,原因是不回收,第二年的土地无法耕种,因此农民是主动回收。
2.1.10农药、肥料的使用状况
效果不是太好,与国家推的使用量有一定的距离,同时与种殖的品种有关。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XX各区县生态循环模式的调研,我们发现XX生态循环模式的类型已呈多元化趋势,有些模式已有一定的规模化,结论如下:
1、猪(牛、鸭)—沼—作物生态模式(见图2),XX规模养殖场大部分使用这种生态模式,效果较明显,但对于中小养殖场由于财政没有任何补助,推广难度很大,因此,中小养殖场废水将来可能已成为农村的主要污染源,建议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
图2猪(牛、鸭)—沼—作物生态模式
2、猪(牛、鸭)—粪尿分离—作物生态模式(见图书3),XX也有一部分规模养殖场使用这种模式。
图3猪(牛、鸭)—粪尿分离—作物生态模式
3、稻-鸭共生生态模式,这种模式在富阳、余杭及桐庐等进行过试验,效果较好,但由于技术含量比较高,加上农户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推广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建议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宣传、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
4、竹林(果园)-土鸡共生生态模式,这种模式在各种生态休闲农庄中实施得特别多,技术含量不是太高,因此推广效果比较好。
5、生态庭院模式,该种模式在淳安推广相对较好,由于有政府财政支持,在其它各区县推广相对比较困难,目前推广得不太好。
6、秸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这种模式在稻田直接还田做得较好,但在与各种经济作物轮作结合时推广不是很顺利,主要是经济作物受市场影响比较大。7、塑料薄膜回收状况较好。
8、农药、化肥,的限量使用情况不理想,这会导致农业的面源污染更加严重,部建议政府部门加重视。
致谢
在该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得到萧山农业局胡副局长、办公室主任莫峰,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魏国庆、富阳市农技推广中心能源站站长章雪强及能源站高级工程师李民等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11-06
关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的调研分析10-02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08-27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报告07-06
关于201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05-18
关于“深化农业推广 优化产业结构”的论文10-16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报告08-12
市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09-17
农业生态循环安装方案10-22
循环农业与循环经济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