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共12篇)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篇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 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 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在这一背景下, 200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 从不同的理论视阈进一步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依据, 对正确理解中央精神, 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一、循环经济的生态诠释
作为学术性概念, 多数学者都认为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 (Spaceship Economy) 理论。但最先明确提出循环经济 (Circular Economy) 一词的却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90年代以来, 循环经济开始作为实践性概念出现在德国。几乎是与此同时, 日本也开始了与之含义相近的循环社会实践活动。90年代末, 循环经济概念和理论开始进入我国并开始广为使用。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 也被称为经济 (或产业) 的生态化转型。它运用的是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 运用生态伦理的价值原则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自然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性增加的发展, 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 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为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新思维、新思路。循环经济是人类生态伦理取向的科学运用, 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最早以科学形态提出生态伦理学思想”的是法国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兹 (Albert, Schweizer) , 其著作《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 (1923) 提出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生命是大自然的伟大创造, “生命本身是神圣的”, 人类对一切生命都要给予极大的尊重;应以“崇拜生命”作为伦理的核心和基本原则:“保护、完善和发展生命”, 应是“人类与自然的准则”和“善”的观念的重要内容, “善就是保护生命和发展生命, 恶就是毁灭生命和妨害生命”。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它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 而且呼唤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人类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是建立真正平等的、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达到共荣共存。它建立的两个基本价值原则是:人类平等原则和人与自然平等原则。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 人类应该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 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而循环经济的提出和确立, 从本质上反映了生态伦理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并以生态伦理为基础, 为发展循环经济寻求伦理和道德支撑。生态伦理主张把生态道德、经济道德和人类道德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主张生态道德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并以此来寻求保护环境和美化自然。
三、循环经济3 R原则中的生态伦理意蕴
“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 (reuse) 、再循环 (recycle) ”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3R原则) 。减量化原则 (reduce) 属于输入端方法,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 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 (reuse) 属于过程性方法, 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 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 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 (recycle) 属于输出端方法, 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 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一再利用一再循环。
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准则的操作原则, 每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人类生态伦理理念, 在涉及人与自然资源环境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最佳表现。“我们正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 我们需要一种生存的伦理, 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人类的生存正面临着种种威胁, 这些威胁中最直接、最具有毁灭性的是来自于人类自己, 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付自然的力量, 人类要想在地球生物圈中能生存下去, 就必须用生态伦理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而循环经济模式正符合生态伦理思想, 它的减量化原则 (属于输入端方法,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再利用原则 (属于过程性方法, 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再循环原则 (是输出端方法, 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来减少最终处理量减轻环境压力, 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 这些正是生态伦理价值导向的具体体现。
(一) 减量化原则 (reduce) 与生态伦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价值导向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要求人们一改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路径, 把废弃物产生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生产环节, 要依法审核, 加强排放准入, 实行清洁生产, 鼓励节能降耗;废物排放环节, 污染排放全程监控, 实行责任到人追究制, 合理延长产业链, 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消费环节上, 要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消费方式, 实行环境认证和绿色消费制度,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 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体地位的人, 是自然界中普通的一员,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和价值的源泉, 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要少索取、多给予, 与自然和谐相处, 珍惜自然资源环境, 尊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在发展经济时, 要遵循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善待自然的要求, 合理利用资源, 竭力避免通过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发展;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伦理道德价值目标, 改变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努力做到经济发展的同时,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二) 再利用 (reuse) 与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原则
“人和自然是密切联系的, 只要有人的存在, 自然史和社会史就彼此制约”。人既是自然的存在物, 又是社会的存在物, 这就决定了生态伦理对人的生存的研究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都应当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方面。“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原则可以作为人类的一种道德诉求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缓解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面临耗竭的矛盾, 把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以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纳入生态伦理视野之中, 从人类自身出发, 努力找出更适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共生、共存的最佳途径。”《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鲜明的生态伦理意义。循环经济的“再利用”是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对消费群体采取过程延续方法, 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法和次数, 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 使产品一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 以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 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在日常生活中, 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 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将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 或捐献出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 供别人使用。这些都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持久地、更好地生存的生态伦理观。
(三) 再循环原则 (recycle) 与生态伦理的人类平等原则
人类平等原则, 具体包括“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 前者体现的是全球共同利益, 后者体现的是社会未来利益。“代内平等”原则追求人类的整体和长远的利益, 要求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享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以损害别人、别国的发展为代价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而必须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贫富两极分化, 实现同舟共济。
“代际平等”原则要求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而且要考虑下一代以及子孙后代的需要,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也就是说, 生态伦理在人类内部关系上, 不仅着眼于建立同代人的人际伦理关系, 即人类横向的伦理关系, 还要注意建立当代与后代间的代际伦理关系, 即人类竖向的伦理关系。人类代际间的公平, 是从时间特征和人类认识的能动性出发而提出的一种现代人类应有的伦理道德和对下一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代际公平要求本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至少要留下比前辈留下的更多的自然财富, 提供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自然条件。
循环经济的“再循环”是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 实现废物多极资源化和资源闭合式良性循环, 实现污染物的最少排放。资源化能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 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它包括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两种方式:前者即是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形成的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 如废弃物的回收等;后者是把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 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伦理的代内和代际平等的理念。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篇2
(一)加强农业生态法律法规建设。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构建与之相配的法律机制,是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构建生态农业的重要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环境法,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单行法,又有许多隐含在《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专门法之中关于环保法律的条文立法,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的积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仍然不完善,法律的内容和环境标准也比较滞后,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立法更是较少,已经严重的制约了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的总体建设。因此,首先,应该将农业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从根本大法上树立农业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农业生态文明的法律保障,保证农业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其次,转变立法观念。应该及时的转变我国当前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局面,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注重对生态保护的源头控制,执行预防污染和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政策;最后,完善立法体系。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对我国重要环境领域的立法进行完善和填补空白,对一些不适应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及时的修改和废除,进而加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实践性和强制性。
(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首先,加强政府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政府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效的提出意见问题和建议措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从而提高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力度;其次,加强司法的监督与管理。当前,由于我国各地区多数存在重工轻农、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导致我国存在很多的生态环境案件得不到法律的追究和公正的审判,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环境法律的效率和作用。因此,应该根据我国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改革司法体制,健全法律政策,挺高法律强制性,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最后,加强社会的监督与管理。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舆论、公民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
二、强化农业生态文明理念
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要构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我们必须先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人们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从内心里、从思想观念上认识、了解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而才能在实际的实践操作中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和作用。首先,将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与我国的传统农业发展思想相结合并贯彻到实际中,加强农业生态文明的思想教育,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态保护的道德情操;其次,树立合理的利益观,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构建完善的农业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一是要加强对农业生态文明各个环节的教育,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性和长远性;二是加强各地区政府和企业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各地区要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念,统筹工农的经济发展关系,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农业环境。
三、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篇3
一、生态省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近年来,各省加大了生态省建设工作力度,在组织领导、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资金项目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生态省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全面推进。
1、生态省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通过生态省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各地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共识。目前,在海南、吉林、黑龙江、浙江、山东、安徽、江苏、福建8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基础上,河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已通过了国家论证,陕西成立了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正在修编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四川、天津、广西也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启动了生态省(市)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辽宁省在全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也就是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已有14个已开展或将要开展生态省建设,全国生态省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为推动生态省建设,浙江、山东、安徽先后在全省召开了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部署生态省建设工作。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近期山东生态省建设的主要目标、指导原则、工作重点;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黑龙江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的决定》,将生态省建设作为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吉林、浙江、山东分别印发了《生态省建设公民读本》、《生态省建设基本知识》、《生态省建设党政干部知识读本》;海南省举办各种生态理论报告会,组织讲师团下基层,普及生态省建设知识;安徽省选派6000名年轻党员干部携带《安徽省百佳生态村建设实用技术100例》奔赴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各地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了全社会的创建意识,生态省建设深入人心,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各省在生态省建设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在规划实施中,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辽宁省政府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所辖的地级市都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启动了5大类133个项目;江苏在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同时,还编制了《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确定108家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10个示范单位,并计划到2010年投入2000个亿,实施八大重点生态工程;浙江省2004年生态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8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61亿元,特别是实施了“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示范项目,完成78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开展了7个绿色农业示范县和17个省级健康肥沃标准农田示范县建设;黑龙江省发挥生态良好的优势,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3490万亩,有549个产品,占全国绿色食品总数的15%,实现产值195亿元;吉林省重点扶持绿色产品基地建设,加强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和生产基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浙江、吉林、安徽还建立了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引导和补助生态产业重点项目,推动了生态省建设工作的开展。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各省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围绕突出的环境问题,严格执法,强化管理,加大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力度。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水污染防治的决定》,在淮河、海河流域组织进行215个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开展了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里清水河道”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04年完成了100个示范村的建设,1000个村的环境整治,对2003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吉林省加强生态脆弱区的修复和治理,省内西部地区退化草地恢复和盐碱地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黑龙江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43.6%,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公顷,为黑土带生态保护与恢复打下良好基础;海南省、河北省大力推进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目前,海南省已建成文明生态村4133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18.3%,河北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也初见成效,有4800个试点,计划到2020年,全省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生态村;江苏省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农村小康环保五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生态村、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建设,各项创建活动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形成体系,为生态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生态省建设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为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都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展改革、环保、财政、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水利、林业、宣传、教育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形成了环保和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省通过建立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分解和落实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开展定期考核,推动生态省建设深入开展。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中将生态省建设目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浙江省制订了《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及奖励办法》和《生态省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年度对省直各部门及各地市生态省建设工作任务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标准》,每年由省长与各地市、各部门签定责任状,连续三年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
为将《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落到实处、形成体系,浙江、江苏、山东、黑龙江、安徽要求所辖市、县分级编制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目前,浙江省全部地级市都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实施;江苏、山东、黑龙江所有地级市也编制完成或正在编制生态市规划。2004年,海南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又对1999年颁布的《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进行了修编,并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黑龙江、江苏、山东、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山东、黑龙江、浙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生态省建设执法检查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丰富生态省建设内涵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在生态省建设指标中明确提出,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具体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近期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为我们建设生态省指明了方向,丰富了生态省建设的内涵。
1、生态省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省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一致,因此,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省建设,在生态省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可以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可以促进环保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可以预防和化解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生态省建设要以循环经济为核心
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循环经济又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过程实现减量化、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在中观层面上,要求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调整,协调好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这正是生态省建设必须大力倡导的新的发展模式。
3、生态省建设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
生态省建设要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围绕创建工作,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下决心不欠新帐,并努力还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旧账;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强化环境监管;大力推动环境建设,努力实现辖区内天蓝、海碧、山青、水秀,生态系统稳定、和谐。
要大力推进生态人居建设,努力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在城市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村屯建设中,努力做到现代理念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人居建设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优美和谐、功能齐全、生活方便舒适。
4、生态省建设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说,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以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的社会和谐是目标,内外统筹是手段。建设生态省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不发达地区和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防止“环境贫困”,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社会公平,缩小生活质量差距。
三、求真务实、不断深化生态省建设工作
各地的生态省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还处在启动阶段,建设生态省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组织与管理、政策与法制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探索。
第一、生态省建设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和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循环经济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和相关标准、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建设。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行产品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设计与改造,促进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积极推动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系列创建活动。
第二、生态省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点
生态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方式,东部省份可以建设生态省,中部、西部省份也可以建设生态省。由于中国东中西部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的生态省建设模式也不同。海南建设生态省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吉林、黑龙江则是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经济,浙江、江苏在规划生态省建设时,充分考虑了资源禀赋的不足,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辽宁、山东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造,积极推行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同样,福建、安徽、陕西、河北、四川、天津、广西生态省建设的特点也不一样,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按照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在循环经济(包括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各省区的特色。
第三、生态省建设要从基层抓起,夯实工作基础
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工作和细胞工程,是确保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保证。在生态省建设的标准中,有三个80%的基本要求,即省内要有80%的市达到生态市的标准,生态市要有80%的县达到生态县的标准,生态县要有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因此,生态省建设必须扎扎实实抓好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在今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目前广大农村环境面貌脏、乱、差的现实,要结合城市化进程,以城带乡,大力推进郊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生态村建设。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或循环农业,推动种植、养殖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工作。
第四、生态省建设要抓好重点项目和工程的建设
建设重点项目和工程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在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文化等领域,确定一批重点项目和工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紧建设,尽快实施,确保成效。
第五、生态省建设要创新体制和机制
目前,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都成立了由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初步建立了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已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要不断完善这种推进机制,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等方面不断探索机制的完善和制度的创新,为生态省建设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准备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要建立领导机构、编好规划纲要,报人大批准、实施。要结合创建工作,尽量集中各部门、各渠道的资金、项目,按照投入渠道不变、建设内容不变、管理责任不变的原则,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布局,综合整治,形成规模效益。要建立专家咨询机构,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开展公示评议活动,努力提高生态省建设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第六、生态省建设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篇4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
二、循环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循环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发展中,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调控农业生产和消费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利用损耗,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循环农业有着一般循环经济的3R特点:一是Reduce,即“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Reuse,即“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三是Recyle,即“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遵循3R的原则,可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三、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循环农业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方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幅员辽阔,跨越众多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带,农业生态经济区划类型多种多样,因此我国在20多年的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中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循环农业模式类型。但由于我国工业化水平低,经济技术落后,没有条件大规模推广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工业提供的设备,主要是传统农业间作、套种和立体种养的农艺措施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发展。重点是节地、节水和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循环经济正逐步走进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在南方农村较为普遍的用猪粪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来照明做饭、废渣给果树蔬菜施肥的“猪—沼—果”、“猪—沼—菜”模式就是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耕作技术有待提高,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尚小,专业化程度较低,不少在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耕作技术在我国推广起来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比如,以不烧秸秆、取消翻耕等为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遍,美国95%的耕地实行保护性耕作,我国已推行了几年,目前已在北方13个省区303个县的874万亩耕地上显现了较好效果,但毕竟离普及尚远。水资源的浪费严重,我国水资源本就缺乏,而漫灌式补水在农业生产中仍较为普遍,加上沟渠河道的渗漏跑冒,以及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化肥、农药等的污染,缺口就更大了。要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和缺口就是潜力与动力,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循环农业之路在我国具有宽阔的开拓前景和广袤的发展空间。
四、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巨大的变化,并成为支撑各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平台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它们为生态农业的实现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并积极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技术在农业的广泛应用,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农业的整体效应。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是指农业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其内部各项技术的有机组合、配套,是技术各个环节即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技术推广、技术应用之间以及技术保障条件之间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组合体。具体来说,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应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生产力水平以及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确定适合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系统、技术组合方式、技术发挥模式及当地的新技术,从技术上促进农业实现优质、高产、低成本、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良性循环与稳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结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结构。从横向来看,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包括农业产业技术系统和技术监测、监督、评价系统两大方面。从纵向来看,包括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以及技术保障系统。
五、技术创新在农业中的作用
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制度创新与技术革命。
(一) 技术创新使要素数量不断增加。
在农村生产要素的投入中,人力资本的开发,土地资源的利用,投资乘数的扩张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形成合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综合因素。农村资源的稀缺有限,极大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促进农村资源宽度开发和深度利用。
(二) 技术创新使要素质量不断提高。
在劳动创造价值、土地形成收入、储蓄变为投资的过程中,体现在其中的技术存量释放出巨大潜能。作为现代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技术进步,不仅能使自身形成递增收益,而且能使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通过自身形成递增收益,而且能使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通过自身质量提高也产出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三) 技术创新使要素组合不断优化。
如何使一个固定数量的农业资源能生产出更多的农副产品,或者如何使一个既定数量的农副产品只需要投入更少的农业资源?这完全取决于农业技术创新所导致的要素最佳组合;对于互补资源的优化组合,必须精确掌握其最佳配合比例;对于互补资源的优化组合,必须认真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四) 技术创新使要素效益不断扩展。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要把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
六、循环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政策取向
(一) 培育农村技术市场。
农村技术市场是农业技术买卖的场所及其活动的总和。作为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成果进入交换过程,也就成为商品。因此,其转让必须通过技术市场的中介作用有偿进行。
(二) 加快技术开发,制定技术标准。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循环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支持引进国外发展循环农业的先进技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制定循环农业生产评价指标和涉及循环农业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识制度和标准认证制度。对高能耗、污染重、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
(三) 开发农村人力资本。
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能够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知识存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容易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组织,对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 推广农业适用技术。
我国农村要素资源的禀赋特征,要求选择劳动密集型、土地集约型、资本节俭型和技术适用型组合配置进行生产。尤其是以生化技术变革为内容的“绿色革命”,能够使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量增加,土地产出率提高,资本占用率减少,同时产生很大的联系效应。
(五) 加快农村制度创新。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篇5
杨晓舟牟 访
党的十七大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循环农业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它是基于生态学“良性循环”原理,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运用并按系统工程方法组织的建设具有整体、协同、循环、再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但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的构建,生态农业正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基础。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特征与目标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倡导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己的产业体系,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等构成。循环农业经济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统筹谋划,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及消费过程的产生链整体结构,实现链网内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和农业生产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和破坏最小化。
(二)循环农业经济的特征 循环农业经济一般遵循“3R”特点,一是REDUCE, 1
即“减量化”;二是RESUE,即“再利用”;三是RECYCLE,即“再循环”。因此,循环农业是一种“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可再生资源”的运行模式。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使农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循环农业经济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农业活动中参与循环的产品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的主体互补互利,共生性很强。二是在农产品生产中,注意化肥、农药的施用,强调食品安全。三是农业的主副产品在消费完后回归大地。四是能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五是污染排放物能得到较好的处理。
(三)循环农业经济的目标 将循环经济引入农业领域,实现农业产业系统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达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融的理想状态,目的是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农业,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从根本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的减量化甚至零排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农业经济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关系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 生态农业建设,既可创造发展农业生产力,高效利用环境与生物资源,也是稳定及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保证循环农业经济健康运行的条件。是利用农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解决工业生产中的“源”和“汇”,使区域生态系统的产生和投入得到平衡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建设强化产业化,其目标就是构建农场的良性循环经济结构。农场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把整个农场区域内的产品生产链条相互连接,形成原料到产品,废弃物变原料的产业相互交织,资源高效利用,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的清洁
生产网络。其目的是将某一产业的废弃物转化为另一产业的原料,一个产业的部分产品,将成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形成生产链网,其功能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区域的少废弃物或无废弃物生产,改善环境质量。将分散的各自独立的产业如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工业与农业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构成一个规模性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
(二)生态建设充分体现了循环农业经济的准则 循环农业经济以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农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生态农业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如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等,都是实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农业模式,已经规模化推广。
生态农业建设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丰富了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农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十分重视实现从“能源耗竭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生态农业建设中要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经验与技术,不仅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也可经一步推进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因此可以这样讲,循环农业经济与生态农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包涵,两者处于统一体之中。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批示:我赞成这样的观点,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面向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加快农场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
(一)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增加农场职工收入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场的产
业升级,提升农场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场的生产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普通职工农户转变为多种类型的专业户,进而增加职工收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生态化,既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工业品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降低生产成本。
(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农场的就业问题 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产业化,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类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场就业机会。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农场闲置劳动力就业。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资源可以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同时,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环保是当今农产品生产的时尚和潮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提高各农场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持农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农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循环农业是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场农业资源的保护,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投入结构,进一步保护农场耕地等自然资源,扼制掠夺性经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在农场农业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遏制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与机械作业,避免更低污染,土壤质量下降,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五)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促进农场环境的改善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按照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对农业和农场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向实行综合治理,对农
场土、水、肥、药、电、油、柴、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深度利用农场种、养业产业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及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真正实现“吃干、榨净、回归大地”,是农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四、促进农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而我们农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一)健全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 集团公司在资金的投入、项目的安排、金融贷款等方面,应向循环农业方面倾斜,既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动力,也是引导循环农业迅速发展的方向。
(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综观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经验,主要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更规范,有法可依。通过立法,让各农场了解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全社会推行循环农业的途径和方向。
(三)重视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研发技术支撑体系是构建循环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企业是技术的创新主体,农场可通过科技规划,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加大科技投入,组织进行技术课题攻关,研发出适合农场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
(四)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经济的试点经验农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借鉴近年来循环工业已有的发展经验,根据农场实际工作情况,开展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试点工作。
(五)加强循环农业经济的宣传,为农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循环农业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涉及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但目前人们在观念上认识不够,应进行宣传,大力提倡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促
使农场职工自觉参与到循环农业发展的行列中来。
五、结束语
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和社会综合发展领域的落实与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了一个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资源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必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高效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正是发展农场循环农业经济的最佳实践模式,也是提高农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农场具有自身的特殊自然环境,土壤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弱,土壤退化和变劣问题突出,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紧缺,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劣势环境资源,是每个农场面临的问题。所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农场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首次写入党章,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农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农场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场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握机遇,振奋精神,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科学谋划,团结建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推动农垦事业局面又好又快发展,在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上,为和谐农场的构建绘下精彩的辉煌新篇章。
论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原则 篇6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益 生态伦理
循环经济是一种依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新经济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作为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的原则。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必须讲求效益,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某种效益观。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除了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外,还必须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价值和意义。我们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生态伦理原则
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自然只不过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自然只有工具价值。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直接导致传统工业经济把自然仅仅作为可资利用的资源宝库,对自然进行疯狂的开发掠夺,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中各种存在物(包括人)对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完整、有序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其最高的内在价值,它遵循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尺度,而不是服从哪一个物种的特殊要求。”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存在状况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最高的道德律令,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有序进化是人类和一切生命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人产生于自然生态系统,其生存、发展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不能置自然于不顾,单纯考虑自身眼前、局部的利益和需要,而应充分肯定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制约作用,肯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目的性和价值,将人类自身的生存目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统一起来。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原则要求人类必须把自我的利益与大自然中所有生命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提倡生态“大自我”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在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前提下寻找循环经济运行的道德合理性。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善待自然环境,主动地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利益关系调整到伦理道德关系的高度去认识,把自己对自然界的行为约束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有序关系前提下进行。所以,要实现循环经济中生态效益的提高,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整体性,将伦理关怀延伸到自然万物上面,把道德目的的中心放在完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上,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把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使人与自然都成为在发展中受益的“道德共同体”,这是提高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的生态伦理基础。
二、树立整体发展原则
传统经济模式仅仅着眼于追求经济增长和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却带来了环境的迅速恶化,这是一种片面发展价值观的体现。传统经济模式将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而“不考虑各系统的可持续产量,不考虑自然界中很容易受到破坏的各种平衡”是一种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上的发展观。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出发,把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把生态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依据“减量、再用、循环(即3R)”的原则,要求经济活动按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种“资源——产品——再生利用”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经济过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了传统工业经济模式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具有净化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化产业体系,能大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量,减轻环境压力,较好地解决传统工业经济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臭氧层变薄,土壤沙化,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人类生存质量下降等问题,实现经济体系向生态化转型。循环经济倡导绿色科学技术和环境协调技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追求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最小化,使生态潜力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形成。在消费方面,循环经济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注重培养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大力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合理消费,反对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发展合于自然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原则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性和相关性,兼顾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自觉物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样循环经济在发展经济,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积极地创造着生态价值,促进着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的提高,从而使生态系统获得更合理的结构、更良好的功能,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遵循辩证发展原则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提高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固然重要,但如果片面地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片面地追求生态效益,就会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社会要和谐就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因此,遵循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的原则,就必须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彼此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辩证的动态的过程,从人与自然发展的历程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先定的预成的关系,而是一种发展中的,生成的关系。人的活动与自然生命的活动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进步,实质上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同自然的原有和谐状态而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的过程。一方面人来自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受自然法则的制约,自然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的存在和生存并不是完全顺从自然的性质,听命自然的安排,而是在否定自然命运的自我创造活动中去实现和发展的。人类应在遵循生态规律、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自己的能动性,科学地认识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和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坚持辩证发展观的过程中,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要实现良性发展除了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外,还要协调好地区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循環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自然——人——社会辩证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在提高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追求,如果循环经济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它就不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循环经济又超越了唯经济利益是求的狭隘价值观,自觉地担负起人类对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对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使经济发展保持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限度内,力争使生态潜力的积蓄速度超过经济潜力的增长速度,以生态可持续性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没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要坚持把生态效益放在主要地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原则有助于转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观念,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思维方式,促使人们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生态化。同时,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原也有助于改造生活中不利于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41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篇7
(一) 黄河三角洲概况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 包括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 共涉及十九个县 (市、区) , 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 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6;总人口约为985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近1/10。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生态系统独具特色,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开发黄河三角洲是山东人的“跨世纪之梦”, 早在1993年就进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 1997年被列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 以2001年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和2006年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标志,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攻方向。直到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 黄河三角洲发展的“排头兵”——东营市概况
1.东营的中心城市地位
综观“蓝、黄”两个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涵盖了6市19县,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也涵盖7市51县, 黄蓝两大战略在东营叠加融合, 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城市, 在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
从自然条件来说, 东营市海岸线长413公里, 滩涂和浅海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另外, 东营岩盐资源储量5900亿吨, 卤水资源储量9.5亿立方米;地热资源富集, 可采热水储量750亿立方米。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集中在东营市境内, 可以说, 无论从土地储备、资源存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具备了深度开发的基础和实力。
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 “十一五”期间, 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综合实力显著加强。初步统计, 2010年东营市生产总值达到2360亿元, 比2005年翻一番, 年均增长14.4%, 工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地方财政收入104.88亿元, 是2005年的2.7倍, 年均增长22.2%, 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25位。
2.东营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
一是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为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 东营市政府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例会, 分析形势、部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加强规划指导, 完善政策体系,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东营市节能降耗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 对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东营市积极组织综合利用项目认定, 帮助落实减免税政策, 加强认定企业的监督管理, 有力地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已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1家, 年免税额达8000万元,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三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创立。工业方面, 重点培育了“石油化工循环链条”、“林、浆、纸一体化链条”等8大循环经济链条以及“电解阳极泥深加工回收稀贵金属”、“海水一水多用”等25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农业方面, 积极推广种植、养殖、能源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
二、循环经济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一) 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目前, 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形势比较严峻。从资源状况看, 当地水资源贫乏, 人均占有量仅为314m3, 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当地土地资源丰富, 但成土时间短, 土壤类型多以盐化潮土、盐土为主;矿产资源除石油、天然气和卤水资源较丰富外, 其他矿产资源极为贫乏。从环境状况看, 黄河三角洲区域环境污染突出, 目前, 多数河流受到严重污染, 油田开发及地方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局部的大气污染都比较严重。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 黄河三角洲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黄河三角洲迎接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
从国内区域竞争来看, 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 从“长三角”、“珠三角”、津唐沿海开放带到辽宁沿海开放带, 形成了从南到北、由点到面、由线到带的开发开放新格局,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各地都在竞相发展, 态势咄咄逼人。因此, 黄河三角洲应抓住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这一难得机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 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从国际贸易壁垒来看,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 已是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 与环境相关的绿色壁垒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为了避免绿色壁垒对外贸出口的不利影响, 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提供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 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内在要求
高效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型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类型上, 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 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 做到无废或少废, 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 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 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山东半岛城市群, 依托环渤海, 面向东北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 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可见, 循环经济是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东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一)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1.绿色种植业
实施引进、试验、示范、繁育与推广工程, 推广立体高效农业、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和多能互补等技术, 积极发展耐碱、耐旱、节水、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种植业。目前, 东营市已经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21.5万亩。东营市应积极推行“上农下渔”模式和枣粮间作模式, 同时, 重点推进荒碱地治理与高效种养、绿色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绿色控害技术综合运用和农业机械化。
2.生态畜牧业
发挥东营市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 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鸭等畜牧业,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 建成一批特色养殖基地。规划改良天然草场和规模较大的饲料粮种植区, 配套建设畜禽加工和生产安全保障设施, 支持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设。目前, 东营市已建成奶牛规范化养殖小区120处、肉畜规模养殖基地1569处。垦利县以创建全省畜牧大县强县为目标, 从畜牧龙头企业培育、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等方面入手, 积极探索完善高效生态发展模式, 实现畜牧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3.现代生态渔业
坚持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和海产品专业化市场建设梯次推进, 培植“苗种繁育—生态护养—精细养殖—精深加工—海洋生化—产品运销”的循环渔业产业链条。目前, 东营市已制定了“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发展规划”, 通过利用区内丰富的浅海滩涂资源, 大力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的海淡水养殖新品种。
(二) 发展循环型工业
1.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经济系统中的废弃物产生的源头, 循环经济在这一层次的依托是清洁生产。东营市按照企业自愿审核与强制审核的原则,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意识, 引导企业自愿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重点企业, 组织强制审核, 使清洁生产工作全面推开。目前东营市已有21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2.企业之间资源循环利用
企业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并不一定能为自身生产所回收利用, 依照工业生态学的观点, 经济系统中存在着工业生态群落, 行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工业代谢”关系, 即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被另一个企业作为生产原料, 生态工业园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建立起来的。东营市积极推进“1320”工程, 其中的“3”代表着3个循环型工业园区, 包括东营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区和垦利经济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区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品牌, 已经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制造、石油精细化工、机械配件、精密铸造等4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垦利经济开发区在入园项目选择上, 坚持凡是与“上下游”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链的项目, 优先批办和进园, 实现园区内企业共生耦合、资源共享的代谢生态链。
(三) 发展环境友好型服务业
1.生态旅游业
东营市旅游资源主要由以黄河入海口湿地生态为主的自然景观, 以石油为主体的现代工业景观和以孙武故里、古齐文化为主题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三大块构成。生态旅游占主要部分, 并且把生态旅游区发展作为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开发建设区域, 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是山东省规划的五大重点旅游区, 已入选“中国六大最美湿地”。
2.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行业, 在全球经济范围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东濒莱州湾, 西与滨州接壤, 北临渤海, 南与淄博、潍坊毗邻, 可以和东北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东南沿海经济带相连, 是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及黄河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与京、津、塘的结合处。东营市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重点建设临港物流基地, 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 建成环渤海南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四) 发展环保产业
1.农业无害化发展
一是在“黄三角”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一池三改”工作, 形成“饲草种植和加工—奶牛养殖—牛粪发酵制取沼气—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料—有机肥料还田”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 从而有效地解决秸秆焚烧、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等问题, 真正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二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黄三角”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东营市积极推广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气化和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模式, 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2.城市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其产品可能来自于其他区域, 要实现一个城市的循环经济, 除了在自己制造的产品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再使用原则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城市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东营市以城镇、工业园区为平台, 实行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积极建设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目前, 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64.2%;拥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5个, 无害化处理率94.81%。
四、深化东营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策略
(一) 大力发展交通, 为循环经济建立良好的运营环境
随着东营市发展步伐的加快, 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闭塞的交通框架越来越不适应东营市经济外向型发展的需要。
重点推进“三路”建设。即建设荣乌高速公路、黄骅—滨州—东营—寿光—大家洼铁路和德州—滨州—东营—龙口铁路。加快推进“两港”建设。一是东营海港, 以促进临港物流和临港工业发展为目标, 提升综合功能和扩大吞吐能力为重点, 积极推进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液体化工品泊位建设。二是广利港, 加快集渔港、商港和旅游港的一体建设。加快东营机场4D级标准扩建。完成跑道加长、增厚工程, 新的航站楼尽快投入使用, 使机场能停靠大型客机。
(二) 发展蓝色经济, 为循环经济培育广阔的涉足领域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应与发展蓝色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黄河三角洲地区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6, 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翼的主体组成部分, 海洋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 拥有打造蓝色经济的明显优势与潜力。首先, 要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加快构筑规模大、素质高、竞争力强的高效生态蓝色经济体系;其次, 重点发展海洋产业如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船舶制造业, 着力发展临港产业、海洋渔业、生态旅游业等, 合理高效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和黄河资源。
(三) 加强宣传教育, 为循环经济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 循环经济建设需要政府的倡导、企业的自律和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通过媒体宣传、培训学习、会议交流等多种形式, 对社会各阶层进行宣传, 使政府官员、企业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业人员以及平民百姓逐步接受循环经济观念、理论和方法, 提高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 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共识, 使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公众消费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东营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EB/OL].山东省经贸委网站, 2008-05-01.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EB/OL].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 2009-12.
[3]东营统计年鉴2009[EB/OL].山东省情网, 山东省情资料库.2009.
[4]孙国强.以循环经济的模式建设生态城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 篇8
一、主要做法
(一) 节约能源, 发展立体种植。
为实现光、热、水、土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着力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 利用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 大力发展农作物轮作、间作、套种模式和棚室蔬菜间作模式, 发挥土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积极引导农民通过“错时、错位、错用”, 巧做“错”文章, 为农民致富增收开辟新路。
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 错开集中成熟上市的时间, 打好“错时”增收牌。引导农民调整果蔬种植结构, 发展大棚果蔬、秋延后果蔬和越冬菜。西付店村民云鸿瞄准市场需求, 种植名为“满堂红”的桃, 果品口感好, 成熟期较晚, 避开了其他桃类
□文/郭杰
的上市高峰, 年收入近2万元。在果树下套种秋花生、小麦、玉米、小豆、大葱等, 甩好“错位”种植牌。东付店村果农陈桂珍利用自家的果林, 在果苗的空行里种上小豆、花生、白薯等矮秆作物, 既利用了果林空间, 又增加了经济收益, 总收入达到6万余元。
(二) 变废为宝, 发展循环经济
1、推广沼气池综合利用。
当前, 农业生产在受到市场约束的同时, 越来越受到资源紧张的制约。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气物综合利用后, 是转入下一个生产环节或方便农民生活的好原料。以往农业废弃物被随意丢弃或点火焚烧现象较为普遍, 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针对这一情况,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 全区立足自身实际, 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提倡种植户、养殖户“联姻”等多种有效措施, 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变废为宝”, 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 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自2003年以来, 共建沼气池776个, 其中200立方米以上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3个, 分布在北港镇牙子山、西港镇小乐安、东港镇西付店村。
(1) 小乐安养猪场联户供气沼气示范项目。小乐安养猪场联户供气沼气示范项目位于小乐安寨村南养猪场院内, 距村约1, 500米, 为解决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该养殖场投资约35万元, 建有40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 并配备沼液沼渣运输车、输气管道等。该工程项目已于2008年7月完工并正常运行, 正常运行后, 养殖场粪便可以全部入池, 既改善了养殖场环境, 同时平均每天可产沼气80~100立方米 (冬季除外) , 年产沼液沼渣1, 000多吨。沼气除用于养殖场烧水、点灯、给子培室增温外, 还可以供应小乐安寨村30多户农户烧水、做饭等;沼液、沼渣供给农户用于给周边的果树、蔬菜及大田施肥, 不仅能降低化肥、农药使用率, 而且还能增加作物产量, 改善农产品品质。同时, 沼液还能用于给育肥猪拌饲料, 缩短育肥猪出栏时间, 年增效达6.5万元。
(2) 福安养殖场沼气工程。福安养殖场沼气工程位于韩庄村西部福安养殖场院内, 养殖场占地面积20多亩, 现养母猪200多头。为改善养殖环境, 养殖场建设50立方米沼气池4个, 对养殖粪便进行处理, 现已正常运行, 所产沼气除供场区职工烧水、做饭外, 还可以给猪舍取暖, 沼液沼渣用于院内樱桃树和大棚蔬菜施肥, 不仅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 而且还增加作物产量, 改善农产品品质, 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
(3) 宝洪果菜专业合作社蔬菜棚沼液利用示范点。海阳镇鲤畔庄村3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 1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 所产沼气用于宝洪果菜专业合作社12个蔬菜棚沼液浇灌, 面积30亩, 示范作物有西红柿、豆角、青椒等果菜类蔬菜及生菜、香菜、油麦菜等叶菜类蔬菜。果菜类整个生长期浇灌沼液4次, 间隔15~20天, 叶菜类整个生长期浇灌2次。
通过观察对比, 菜用沼液浇灌的西红柿与常规施肥的西红柿相比, 沼液浇灌的西红柿长势健壮、叶色深绿、果实圆整、着色均匀、鲜艳、光亮、口感好, 抗病虫害能力增强, 每棚西红柿浇灌一次沼液约省复合肥100斤, 同时减少了农药的投入, 节约了生产成本, 增产、增效幅度在20%左右, 年增产值约5.5万元。
(4) 北港镇魏家沟村户用沼气。建100立方米沼气池1座, 基本解决了该户做饭、照明问题, 年增产值1万元。
2、制作生物菌肥。
海阳镇的鸿腾牧业是比较大型的养牛企业, 每天产生达20吨的牛粪, 成了令总经理方洪江头疼的问题, 如果不能加以合理利用, 不但不会产生任何价值, 还会成为污染的源头。他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如何打造成环保型厂区, 与周围环境处于一种共生共荣的状态, 方洪江在积极寻求中找到了一条可以集经济、环保、社会效益“三赢”的道路, 与北京农科院生物研究所合作, 把牛粪变成有机肥。并在原有合作成品的基础上又多加入了3种益生菌, 让他的“牛粪肥”更加有了“营养”, 这种肥料全部由天然成分结合转化而成, 有机质含量高, 对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根系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今后主要销售方向是蔬菜、花卉等种植户。消除了粪污, 做到了环保。现在牛粪有机肥的市场价格达到每吨1, 500~1, 800元, 净利润能够达500元/吨,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市场前景广阔。
(三) 植树造林, 发展生态农业。
一是结合工程造林, 搞好通道、河流及其可视范围内的绿化, 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二是结合荒山开发,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大力发展以大樱桃为主的热杂果基地及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三是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 加大四旁植树力度, 搞好村庄周围及乡村道路绿化。林木覆盖率达到40%, 农村林木覆盖率达到60%, 实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良好生活环境。将村屯绿化和四旁植树纳入林业建设总体规划, 加以推进和实施。村庄绿化在现有的基础上, 提高绿化档次, 加快步伐, 达到大街绿化成景、小巷植树增绿, 庭院花木点缀, 空地园林填趣, 村周片林合围的景观,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最佳人居环境。
(四) 推广科技, 发展绿色农业。
大力推广蔬菜病虫物理防治、机械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 积极引进技术先进的无公害灭虫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 逐步推广诱虫黄板和性诱剂, 提高蔬菜生产的安全性。海港镇小李庄村引进“频振式”杀虫灯7盏, 防虫网1万平方米, 诱虫黄板2, 400张, 性诱剂使用范围达10个棚。东港镇东付店村千亩果品示范园里, 引进角额墙蜂, 11亩大樱桃, 既节省了人工授粉花费, 又可繁殖蜂, 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果树的坐果率提高了20~30%。目前, 在东港镇像李铁林一样靠循环种养发展节约型农业发展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大力推广农田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不同地块为农民定制“营养餐”, 改变施肥量一年比一年多、农田一年比一年瘦的现状。
(五) 完善设施, 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管灌渠灌, 完善农业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引导农民改漫灌、串灌为小畦灌溉, 积极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1998~2008年间, 不断加强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已实施11个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涉及17个村, 节水灌溉面积达2.07万亩, 占全区总灌溉面积的48%, 年节水达到400余万立方米。
在“储”和“节”上下工夫。东港镇投资150多万元, 修建了2, 300多延长米的排灌渠, 充分利用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 解决了3, 000多亩农田的用水问题, 水稻亩产达600公斤, 比以往增收30%。东寨村投资40多万元挖建蓄水池11个, 可储水1万立方米, 解决了100多亩稻田浇灌难题。
(六) 源头治理, 减少环境污染。
在治理河道污染方面, 全面排查汤河两岸22家企业排污情况, 并对汤河流域的排污口进行定期检查;开展河道治理工程, 从城市河道和农村河道两方面入手, 每天有13人负责河道保洁捞漂工作。针对农村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通过规划养殖区域范围, 对河道周遍、汤河沿岸等重点地段进行定期检查等手段, 确保畜禽养殖业建设远离重点区域, 防止畜禽污染事件的发生。对东牛、鸿腾和远朋3个奶牛养殖小区完成了规范整顿。
(七)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旅游生态农业。
依托地域优势, 延伸产业化链条, 完善农家饭庄等配套设施建设, 逐步形成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近年来, 我区以中央和省市的农业投资项目为载体, 先后谋划了小李庄蔬菜采摘观光园、东连峪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港镇归提寨村莲花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宝润绿色农林观光游园等项目, 促进了旅游生态农业发展。小高庄村百果园已取得A级资质。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 篇9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三R”为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1cycle)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 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 又各有特点。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 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称为绿色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 (产品) 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指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能源包括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 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经济学原理为主导, 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 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 揭示自然和社会间的本质联系与规律, 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 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强调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主要区别是: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物质循环是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 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 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是处于不断转换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 在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污染治理模式, 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 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 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 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二是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 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 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 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三是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既视为可利用资源, 又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既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又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既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 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其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 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 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五是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 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和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与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这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因此, 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要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 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转变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 进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 以“协调、减量、循环”为主要手段, 落实到各个环节, 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实现经济转型, 制度环境与政策条件很重要。要完成经济转型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 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 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 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规范引导经济运行。体制、制度、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转变的, 更谈不上经济转型。此外, 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 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 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环节;要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合理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 完善自然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障碍。建立健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机制, 充分发挥各种杠杆的调节作用。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篇10
一、阜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效
阜新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发展较快, 特别是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以来,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已初步构建。
1. 农业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得力。
阜新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循环型农业为阜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之一, 率先成立了“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 编制了《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管理办法 (暂行) 》《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规划。
2. 农业循环经济链条运行良好。
阜新已建立起以农作物秸秆、林产品、农产品、畜产品为资源的四大循环经济体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多个循环经济链条运行良好。
一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果显著。到2009年,
注: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L09DJY077) 阶段性成果
全市农作物秸秆青黄贮6.5万窖、秸秆气化站6处、大中型沼气池45座,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阜新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依托阜新荣大颗粒饲料等企业, 发展草食畜牧业;二是发挥辽宁田园实业等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生产食用菌;三是秸秆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含量;四是秸秆气化可燃气体供给农户。
二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居全省领先水平。阜新“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建设从1990年开始, 2009年全市累计建设生态模式户4.5万户, 年综合处理畜禽粪便约72万吨, 年产沼气900万立方米, 建设数量及利用率在省内名列前茅, 被评为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市。
3. 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显效。
“十五”以来, 阜新市共完成人工造林作业面积321.5万亩, 投入造林资金8.6亿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使农民获直接经济效益2.9亿元;实施以林草间作为主, 配以林药、林菌、林烟、林粮间作和林下养鹅等办法, 林地经济开发面积100万亩。彰武县推行的“林草畜一体化”开发模式, 形成了“沙荒地造林——林下杂草养鹅——鹅粪滋养林木”的良性立体循环体系。
4. 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良性格局初现。
阜新以双汇等企业为龙头, 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5个, 建立了养殖业、有机农业发展链条。辽宁田园实业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生产食用菌和有机肥料, 每年转化秸秆6万吨、畜禽粪10万吨, 生产食用菌菌料10万吨, 年生产褐菇2万吨, 安置农村劳力3200人, 带动15000余户农户致富。阜新振隆土特产开发了南瓜干、南瓜粉、南瓜丝面、南瓜饼干等系列产品, 既提高了企业效益, 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阜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阜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取得了成绩, 但也存在着制约循环农业发展的问题。
1. 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阜新地处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 水资源相对短缺, 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造成生态退化。阜新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滥施和偏施农药化肥、地膜回收不力、用水浪费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2.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阜新的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 而“靠天吃饭”的粮食生产在种植业中比重较大。阜新现有耕地的80%左右为中低产田, 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缺乏, 有效灌溉和节水灌溉面积数量偏低。
3. 农业中介组织作用发挥欠佳。
农业中介组织是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纽带。阜新的农业中介组织数量有限、产业覆盖面窄, 尚处于初始阶段, 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阜新有专业生产合作社和专业生产协会285个, 带动农户3万户, 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0%。
4. 农业循环经济支撑体系不完善。
目前,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工作机构、工作队伍、工作方式等还不适应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 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阜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走农业循环经济之路, 不仅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需要, 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坚持因地制宜, 减少面源污染, 实现“减量化”。
阜新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耕地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等问题, 特别需要通过“减量化”来解决。“减量化”原则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一是节水,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二是节药, 减少高毒农药使用量和薄膜残留量;三是节肥, 增施有机肥, 控制化肥量, 提高化肥利用率。
2. 抓住转型契机, 依托农产品加工业, 实现“再利用”。
农产品加工业基地是阜新经济转型中打造的三大基地之一。阜新的农产品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转型前12.7%上升到27.3%, 成为继煤、电之后的重要接续产业。再利用原则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再利用原则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各类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副产品。因此, 要依托农产品加工业, 以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为载体,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畜禽类深加工、林产品加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实现“再利用”。
3. 推广典型经验,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阜新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已经涌现了发展典型, 如“四位一体”生态户模式、彰武半干旱地区的“五峰模式”。五峰镇发展了“甜玉米种植——保鲜玉米深加工”、“肉牛饲养——肉牛屠宰加工”、“甜玉米种植——秸秆青贮——肉牛饲养”、“养牛——牛粪——沼气——照明 (燃料) ”、沼肥等良性循环产业链条, 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环境改善。因此, 要积极推广典型经验,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激发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热情。
4. 多方协力,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中介组织服务。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产品销售、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 促进农户与市场、农户与企业的有效衔接。二是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与农民收入的波动性, 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政府财政、银行信贷、社会资本投入力度, 重点支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畜牧养殖、生态建设。三是技术保障。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使农户得到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保护性耕作、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生态畜禽养殖、沼气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等应有的技术指导。
5. 正确定位, 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管理能力对经济转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阜新各级政府应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 把资源和环境作为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二是利用财税杠杆。对环境污染、农药超标、化肥过度使用的可采取限制性政策, 对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沼气工程的给予鼓励性政策。
摘要:本文在总结阜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的基础上, 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原则、资金、服务、政府等多方面入手, 提出了阜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转型的建议。
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创新 篇11
互联网思维布局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仍面临挑战和考验。有业内人士对《经济》记者表示,一是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有效激励机制不足,低碳环保项目往往风险高、收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商业银行推行绿色金融的能力仍有待提升,绿色信贷业务涉及对贷款企业和项目环境以及社会风险的识别、评估,需要具备环保技术和信贷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识别以及量化分析的专业技能。三是全社会共同倡导的绿色理念有待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文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银行、客户、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规范和价值理念,绿色金融真正实现有效实施,仍有赖于全社会共同倡导的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等理念的进一步强化。
根据环保部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节能环保投入将超过两万亿元,这将为商业银行实现信贷结构调整以及业务拓展带来良好机遇。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之下,践行绿色信贷、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金融机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顺应国家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信贷结构调整、防范信用风险、提升国际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
绿色是今年国内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国家大力推进绿色、环保等产业的发展,而要促进生态循环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国家正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联想集团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陈学桂向记者表示,根据方案指导,林业、海洋、能源、物流等产业已经纷纷展开布局,利用互联网思维,布局循环经济产业的整个体系。
不仅如此,生活中不少应用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创新性的技术、商业模式达到了循环经济的特质。比如,“闲鱼”是一款闲置物品线上交易平台,“爱环保”通过呼吁用户参与到各类环保公益活动中,“滴滴打车”共享经济理念,“好豆菜谱”推出环保菜谱……
生态创新是循环经济的灵魂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环保产业投资热情高涨,大气、水、土壤等环保市场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告诉《经济》记者,从环保产业链上来看,环境监测、环保装备、环境治理等环节都在进行积极布局,环评等环节的市场化也逐渐开启。“政府在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建立健全的相关机制是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的重要基础。”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重要的是产业链本身的接通和延伸。陈学桂表示,真正让循环经济有所作为,能够广泛采用的一定是这些正在不断更新的颠覆性技术,要不断运用新兴技术去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整搭建。
在循环经济下的商业经济需要实现生态创新机制建设。
在侯宇轩看来,生态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循环经济的重要力量,生态创新能大大提高循环经济的效益。“严格意义上来讲,生态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但一个好的生态模式必须能兼顾生产生活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生态创新是循环经济的灵魂。陈学桂认为,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等创新技术,可以不断地为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可持续发展、多方共赢、不断创新的生态模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循环经济的构建。”
乐视创始人兼董事长、乐视控股CEO贾跃亭提出,在工业时代和传统互联网时代之后,不同于传统创新模式的生态创新,将为全球经济创新增长方式,恢复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我们正在着力打造生态世界,希望通过生态经济和生态创新,来引领ET时代的到来。”
对于生态创新模式的运用,乐视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记者称,生态消费时代下,价值正在迁移,硬件已经由核心价值衰减为非核心价值,仅仅是由硬件、软件、平台、内容以及互联网应用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的五大价值要素之一。“彼此破界化反、不断创造新元素、新物种和新价值,最终提供极限科技、完整生态的好产品。”所以,打造高品质产品的投入成本绝不应来源于对硬件超额利润的攫取——它可以由生态世界里各个主体多维度、多层次贡献。
打造完整产业链 共筑生态圈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伴生了难以忽视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生态环境承载力趋于极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部总经理刘优辉对《经济》记者表示,中国迫切需要实现从粗放、污染向绿色、效益转型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也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并重,以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深入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及水污染防治两个行动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陈学桂认为,对循环经济的理解,更多的是较为简单的资源回收再利用。
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繁荣生态圈还需要社会做出改变和努力,从而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到生态圈的转换。
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上下关联的链式企业组织模式。陈学桂表示,循环经济生态圈,是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环形市场经济模式。“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繁荣生态圈,就必须打破循环经济产业链传统的上下关联链式模式,依靠创新性的技术、商业模式,打破产业链的束缚,为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组织和个人创造更多价值。”
另外,在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繁荣生态圈方面,侯宇轩认为,还需转变产业或产品结构,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到生态圈的转换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需做好上层设计,为生态循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注重技术研发和循环经济模式探索创新,各方共同努力在各行各业打造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共筑生态圈。”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 篇12
1 来源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 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 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用社会生产投入自然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 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 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 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 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 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 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 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是理想化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 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2 相同的理念和支撑点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 提倡绿色消费, 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3 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 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 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 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 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 (CO2) 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 市场机制的建立, 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 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的对待, 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 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37页) 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S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 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 内容有交叉, 极易产生混淆, 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报, 2003 (6) .
[2]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4) .
[3]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推荐阅读:
市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09-17
农业生态循环安装方案10-22
循环型生态农业05-29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08-21
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09-28
循环农业与循环经济05-20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05-21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06-08
绿色农业循环经济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