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精选12篇)
农业循环 篇1
摘要:近年来, 彰武县立足县情实际, 紧紧围绕省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 创新发展模式, 大力推广旱作农业, 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经过几年的实践, 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旱作农业为基础、以秸秆利用为依托、畜牧业为突破、以能源沼气为辅助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基本实现了自然降水高效利用, 化肥、农药施用总量显著减少, 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节水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彰武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 东连沈阳市康平、法库两县, 西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南与新民市接壤, 北界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伦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东距省会沈阳市125km, 西距阜新市115km。北纬42°07′~42°51′、东经121°53′~122°58′之间。彰武地势北高南低, 东西丘陵, 北部沙荒, 中、南部为平原。大体是“三丘、三沙、四平洼”。海拔最高 (西北部) 为313.1m, 最低 (南部) 为59.3m。属于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的过渡段全县总土地面积36.33万hm2, 人均占有0.87hm2, 耕地面积18.2万hm2。184行政村, 1 000多个自然屯。年平均气温7.1℃, 平均24.2℃最低-12.4℃, 多年平均最高37.4℃。无霜期平均156天, 最多180天, 最少127天, -2℃152天, 0℃171天。平均降水量510.2mm, 5—9月435.9mm占全年85.4%, 最大744.1mm, 最小329.4mm。丘陵地占29.94%, 沙漠地占28.87%, 平洼地占41.19%, 人口稠密, 资源贫乏, 是扶贫开发重点县。
1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推动水肥一体化高标准示范区建设, 带动地方扩大技术推广应用规模和范围;推动实施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进一步做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集成创新;加强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研发, 开展高产高效模式攻关;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水肥一体化上的应用, 开发自动控制灌溉与施肥系统;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在省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彰武县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 粮食产量2014年达到20.8万t, 产量明显增加。
2 有序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农村能源沼气, 产生丰富的有机肥资源, 进而减少了化肥施用量, 改善了土壤结构, 提高了农作物种植效益。全面启动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 在优势产区, 以化肥施用量大的作物为重点, 创建减量增效示范区, 示范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在农药减量控害方面, 创建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基地;开展农企合作, 农药企业参与共建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基地, 扶持新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 建立新农药、新药械示范基地, 示范推广一批高效低毒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 节肥减药效果明显。
3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开展秸秆还田、养畜、秸秆沼气、秸秆炭化等方面工作;启动地重点乡镇秸秆利用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秸秆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 以联户养殖为方向, 以秸秆利用为重点, 以科技服务为支撑, 以金融支持为动力, 综合利用玉米秸秆, 有力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立足县情实际, 大力推广“人畜分离、联户养殖、集中管理、单独核算”的联户养殖模式, 创出了一条最广大、最普通、最贫困老百姓稳定增收的路子。
4 畜禽粪便基本处理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产生了大量畜禽粪便, 产生了丰富的农业有机肥资源。产生有机肥250万t以上。目前, 全县共建成户用沼气池2万多户, 约占总农村户数的四分之一。畜禽粪便全部实现了沼气利用和腐熟无害化还田, 基本实现了畜牧业“零”污染,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显著提高了耕地肥力, 减少了化肥使用量, 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彰武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包括粮食、蔬菜加工产业、畜产品加工产业、酿造加工业等, 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设施, 对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中的有用物质进行梯次利用, 实现副产物的肥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
6 废旧农膜基本回收
彰武县建设回收废旧地膜加工站1个建设废旧地膜回收储存点2个, 遍布全县24个乡镇62个回收网点,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回收、加工网络。县农业局在全县推广、宣传应用厚度0.008mm以上的地膜, 增加地膜可回收率, 减少农产品产地地膜残留, 增加了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窦士伟, 揭益寿.发展绿色循环现代农业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 4 (8) :15-16.
[2]曾安东.浅谈农村绿色循环农业推广与应用[J].新农村:黑龙江, 2016, (4) :37.
[3]吕高, 陈颖.推广绿色循环高新技术发展兵团特色有机农业[J].新疆农垦科技, 2010, 33 (1) :82-84.
农业循环 篇2
(一)加强农业生态法律法规建设。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构建与之相配的法律机制,是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构建生态农业的重要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环境法,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单行法,又有许多隐含在《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专门法之中关于环保法律的条文立法,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的积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仍然不完善,法律的内容和环境标准也比较滞后,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立法更是较少,已经严重的制约了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的总体建设。因此,首先,应该将农业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从根本大法上树立农业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农业生态文明的法律保障,保证农业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其次,转变立法观念。应该及时的转变我国当前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局面,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注重对生态保护的源头控制,执行预防污染和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政策;最后,完善立法体系。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对我国重要环境领域的立法进行完善和填补空白,对一些不适应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及时的修改和废除,进而加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实践性和强制性。
(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首先,加强政府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政府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效的提出意见问题和建议措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从而提高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力度;其次,加强司法的监督与管理。当前,由于我国各地区多数存在重工轻农、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导致我国存在很多的生态环境案件得不到法律的追究和公正的审判,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环境法律的效率和作用。因此,应该根据我国及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改革司法体制,健全法律政策,挺高法律强制性,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最后,加强社会的监督与管理。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舆论、公民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
二、强化农业生态文明理念
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要构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我们必须先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人们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从内心里、从思想观念上认识、了解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而才能在实际的实践操作中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和作用。首先,将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与我国的传统农业发展思想相结合并贯彻到实际中,加强农业生态文明的思想教育,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态保护的道德情操;其次,树立合理的利益观,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构建完善的农业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一是要加强对农业生态文明各个环节的教育,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性和长远性;二是加强各地区政府和企业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各地区要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念,统筹工农的经济发展关系,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农业环境。
三、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有机循环促转型 篇3
前锋区观塘现代农业园区(蔬菜新品种展示园)。
1998~2013年广安农业总产值趋势图
现代农业
四川缪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有机循环农业代表
四川缪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500万元,规划占地10000亩,一期核心区域3000余亩,现有员工200余人。公司位于伟人邓小平故里广安市邻水县,紧靠达渝高速公路与沪蓉高速之间,交通便利。
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的缪氏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内设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观光休闲、科研教学四大功能区,配置有先进的进口生产科技设备,是集种植业、养殖业及微生物产业于一体的循环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以生态循环农业为龙头,带动科研、教学、会務、休闲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性观光产业园。
独具特色的生态葡萄种植园,面积2000余亩,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大棚设施设备葡萄种植场,内设葡萄酒自酿体验区,生猪、鸡、鸭、鹅等健康生态养殖场,可容纳3000人就业。缪氏生态循环农业在西安渭南还拥有5000亩葡萄园,主要是以鲜食葡萄为主,主销北京、西安等地。
在广安市政府对旅游业的优惠政策支持下,依托广安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拟建设“缪氏乡村生态旅游业观光园”,设置乡村生态旅游景点20个:自酿葡葡酒体验区、葡葡酒体验式自助吧、萄萄长廊观赏区、生态木屋区、葡萄盆景艺术栽培展示区、拓展训练区、科研培训中心、垂钓中心、游泳池、水上乐园、河道游船、高尔夫球训练场、生态美食馆、烧烤场、文化广场、7D影院、多功能娱乐室、棋牌室、会议室、直升飞机停机坪。
目前,已建设的景点有7个:葡葡酒体验式自助吧、萄萄长廊观赏区、垂钓中心、游泳池、生态美食馆、文化广场、棋牌室等。未建设的13个景点,将在2016年12月之前全部建成。
公司以有机循环农业为主导,依托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倾力打造集生态旅游、有机葡萄和蔬菜种植、生态养殖等融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产业基地。努力打造国内有机品牌,并利用园区的示范效应,带动和辐射周边农村种植业全面升级,拉动周边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巨变
荣誉榜
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森林城市
全省唯一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市
全国商品粮基地、瘦肉型生猪基地和优质柑桔基地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变
设市以来,广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2006年,确立了发展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柑桔、优质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和草食畜禽、速生林竹、优质蚕桑、名优水产、葡萄、梨等“六大特色产业”。
2011年,提出了整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并编制发布了《广安市整体推进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2011~2015年)》,对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进行了整体生态布局:广安市西北以优质粮油、蔬菜、生猪、草食牲畜为主;西南以优质粮油、柑桔、蔬菜为主;东南以柑桔、蔬菜为主;华蓥山区以特色蔬菜、特色水果和速生林竹为主,依托产业基地布局,在适宜地区规划建设高标准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畜牧发展与农业产业基地联动,种养结合建设规模养殖场,通过畜—沼—果(菜)等方式实现生态循环发展。
2013年,广安进一步提出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全市建成优质粮油基地50万亩(其中“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29万亩),优质柑桔基地55万亩,优质蔬菜基地57万亩,其他特色产业基地14万亩;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5099个;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67个70.8万亩。
农业总产值从1998年的60.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56.0亿元,增加195.7亿元,增长324.5%;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98年的41.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50.0亿元,增加108.5亿元,增长261.4%。
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安市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将其作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工作内容,作为应对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发展趋势和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有效途径。全市已初步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多样发展态势。在培育种植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截止目前全市培育种植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782个。
按主体类型分:龙头企业208个,占4.3%;专业大户2328个,占48.7%;农民专业合作社1615个,占33.8%;家庭农场631个,占13.2%。
按经营范围分:生产型4907个,占85.7%;加工型182个,占3.8%;营销型502个,占10.5%。
按投资来源分:工商资本投入为主的121个,占2.5%;以财政支持为主的3075个,占64.3%;农业经营主体自筹的1586个,占33.1%。
农业品牌建设硕果累累
广安市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到2013年,已有30个产品获得省以上各类品牌证书,其中宝珍牌丝棉被、晓玲牌广安蜜梨、“大川”牌室内套装门等3个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莲桥牌米粉、胖大妈牌挂面等10个产品获四川省著名商标;袁记三兄弟牌豆干、胖大妈牌挂面等、5个产品获四川省名牌称号;龙安柚、邻水脐橙等12个产品获中国地理证明商标(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到2013年,全市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60个,绿色食品2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与2010年相比,无公害农产品增长87.72%,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实现零突破,并快速发展。链接:广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最”
最大的龙头企业:岳池久发大米加工厂。该企业整体连片租地8500余亩建设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已完成投资2100万元;
最大的专业大户:周光德。主要种植柑橘,经营面积63亩;
最大的专业合作社:岳池三安。主要从事蔬菜种植,经营面积达8000余亩;
最大的家庭农场:周福山经营的家庭农场。主要种植柑橘,种植面积56亩。
农业循环 篇4
伴随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是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急速恶化, 资源与环境压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约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循环经济的理念进入我国以来, 各地将其应用于农业领域, 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东部发达地区结合新农村建设,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尤其从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中正式提出循环农业概念之后, 全国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循环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事实证明,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有限农业资源持续利用的有效载体, 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方式, 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 面对现代农业的巨大挑战, 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开始摒弃传统的农业发展道路, 探求各种“替代农业”。威廉姆·奥尔布雷克特 (William Blake Creole, 1970) 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纳入了有机农业的生产系统之中, 提出的生态农业, 算是最早的一种替代农业,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国际上又提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战略思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伴随着循环经济的理念进入我国, 在农业领域产生了“循环农业”的概念。新世纪以来, 循环农业理念进入我国, 国内相关专家对循环农业的概念、内涵、基本原理与技术体系都展开深入研究, 虽然关于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发展模式上尚未做出统一的公认, 但在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意义的认识上却是一致的, 即我国的循环农业应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模式, 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低下的现状, 彻底解决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陈德敏、王文献, 2002;郭铁民、王永龙, 2004;周震峰, 2004;宣亚南, 2005;尹昌斌等, 2006, 2008等) 。关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条件及模式研究也随之涌现, 多部分学者认为, 农业发展依次经历了传统农业、化工农业、机械农业、循环农业等过程, 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 在经济条件好、农业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实现 (宣亚南, 2005;徐竟成, 2006;黄祖辉, 2010等) 。
本文以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为实证案例分析, 探索东部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约束及模式等问题, 以期为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做出借鉴。
二、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
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如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份自然资源多样性, 多宜性, 经济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从总体上看, 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工业化的后期, 经济基础雄厚, 已具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良好基础 (表1) 。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这些地区经历了经营体制的变革, 产业得到优化调整, 产业结构比较合理 (表2) 。而且, 东部沿海地区人文荟萃, 科教发达, 形成了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 要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就是落实这一战略部署在农业领域的有效举措。
就浙江而言,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 浙江已是我国各省 (区) 中县域经济最发达、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现代化进程最快的省份。2001年~2009年, 农业生产增加值从630.98亿元增加到1163.08亿元, 2009年比2000年增长84.4%, 年均递增约8.4%。在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过程中,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2000年~2009年, 浙江省农林牧渔产值结构由49.3∶5.2∶17.4∶28.1调整为 46.9∶6.3∶21.6∶23.2, 种植业和渔业两大传统支柱行业比重分别下降约3和5个百分点, 林业比重上升约1.1个百分点, 牧业比重大幅上升了4.2个百分点, 表明农业结构得到优化, 农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00年~2009年, 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279元增加到24622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254元增加到10007元, 分别增长2.65倍和2.35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4年列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收入增长推动了居民饮食结构的不断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也作相应调整, 以适应居民需求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同表1。
作为较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工农业快速发展为循环农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浙江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农业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依托区域优势, 浙江优势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 如浙东南沿海海水产品优势产区, 浙北-浙东南沿海蔬菜和加工、出口产业带。浙江农业产业化优势比较明显。据不完全统计, 2008年, 全省有57个市、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9707个, 其中省 (市) 级重点龙头企业3215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9254家, 社员47.6万个, 带动全省37.2%的农户。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壮大, 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 企业与农产品基地连接更为紧密, 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奠定基础。
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日益推进
早在2005年, 浙江省就开展了农业资源节约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工作, 2008年, 全省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977多万吨。其中, 肥料化 (包括直接还田) 消耗的量达377.1万吨, 饲料化消耗的量达27.4万吨, 基质化和材料化消耗的量达84万吨, 合计已利用488.5万吨左右, 占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的50%;全省畜禽粪便污水产生量为6878多万吨。其中, 通过沼气工程建设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3235万吨, 通过户用沼气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120万吨, 有机肥加工利用畜禽粪便和污水量达30万吨, 农民自发堆制堆肥和水产养殖的鱼塘基肥约220.0万吨, 合计已利用3605万吨左右, 占畜禽粪便污水总量的52.4%。全省农产品加工固体废弃物约为560万吨。油菜饼主要用作肥料和饲料, 酒糟通常直接用作家畜饲料, 稻壳和玉米芯是很好的食用菌基料。合计已利用农产品加工固体废弃物272万吨, 约占农产品加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的49%。
3.循环农业典型模式构建基本成熟
浙江是全国较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省份之一, 循环农业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和产业链构建基本成型。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循环利用链条和较为突出的成功模式, 可被归纳为:区域循环模式 (宁海最为典型) 、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 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尤其是在示范作用带动下, 以生态养殖为中心的农村沼气已开发出多种富民生态农业模式, 如农牧结合, 林牧结合等循环生态农业格局, 在产业集聚、集群中, 推广农业循环技术。缓解了农村能源问题, 对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浙江目前己经建立了多个较为成熟的生态农业园区, 如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象山特色畜禽创业示范园区“种草养畜、畜粪养草”模式;桐乡华章现代生态农业园等, 这些生态农业区为当地农村、农民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同时也为全省大范围开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供了一个模范带头作用, 并为各个地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营造了良好氛围, 也为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提供了实践基础。
4.农业生产生态化建设成效显著
保护性耕作、生态化饲养、清洁化生产越发受到浙江各地的关注, 肥药减量控害和畜禽排泄物、生活污水净化治理不断加强。截至2009年末, 浙江已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800多个, 全面完成生猪存栏300万头、牛存栏30万头 (杭嘉湖地区生猪200万头、牛20万头) 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建成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00个;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300万亩;5288个村实行生活污水沼气工程净化处理;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60万平方米, 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65%。
三、浙江发展循环农业的重点与区域模式选择
1.浙江依据其现有的发展循环农业优势, 在循环利用对象方面主要应从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方面突破
(1) 农作物秸秆。浙江农作物秸秆总量较大。经调查, 2006年到2008年浙江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均在1100万吨以上, 2008年为1174.61万吨。浙江农作物秸秆区域分布不均。2008年秸秆产量最多的地区是嘉兴, 为188.4万吨, 占全省秸秆总量的16%;其次是绍兴, 为139.12万吨, 占全省秸秆总量的11.8%;秸秆产量居第三位的是杭州, 为138.02万吨, 占全省秸秆总量的11.7%。秸秆产量最少的地区是舟山, 为6.08万吨, 占全省秸秆总产量的0.5%。
(2) 畜禽养殖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是农村主要污染物来源之一。浙江省2004年到2008年畜禽粪便污水年排放量分别为6295.63万吨、6672.36万吨、6129.52万吨、6341.98万吨和6878.77万吨, 最大的为2008年, 最小的为2006年。各畜禽粪便污水排放量最大的是猪粪便污水, 在各年中约占总量的80%;牛粪比例居第二, 所占比例最小的为羊粪, 占3%左右。
(3)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2008年浙江省产生农产品加工固体废弃物560万吨左右, 还产生大量的屠宰废水、酿造废水和羽绒废水。例如, 杭州市萧山区荣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在羽绒水洗过程中, 大量产生废水, 日排放量达600余吨。义乌华统肉制品有限公司以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为主, 年屠宰能力达到100万头, 日产生屠宰废水500吨。
2.根据浙江各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地貌类型条件及农业发展现状和潜力, 可分为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西南丘陵山地区域和东南沿海城镇和岛屿地区各区域应有各自的循环农业发展重点
(1) 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直接造成了水体的污染和水环境的破坏。循环农业的发展重点是:一是以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为重点, 积极发展以沼气利用为中心的生态能源发展模式, 治理农业与农村环境。二是利用上海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的契机, 发挥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和产业布局优势, 利用本地民营资本雄厚、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和资源及加工能力优势, 重点发展“以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 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 和“以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三是扶持建设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基地, 建立“以休闲、旅游、教育为一体的循环农业模式”。
(2) 西南丘陵山地区域。西南丘陵山地区域虽是浙江省相对欠发达区域, 但此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 循环农业的发展重点领域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力发展“以传统特色产业升级、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为方向的循环农业模式”, 推动竹林、蚕桑、菇业等山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综合利用。二是积极发展山区“绿色食品产业、休闲旅游产业融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模式”, 加强生态建设, 通过创造优美生态环境, 推动山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 东南沿海城镇和岛屿地区。浙江省是渔业大省, 近年渔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但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加重, 捕捞强度过大, 渔业资源不断衰退, 养殖品种结构也不尽合理。循环农业的发展重点是:一是水产养殖向着优质、高效、生态方向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养护、修复和提升渔业生态系统, 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水产加工向着品牌化、外向化、安全化方向发展。加工开发多样化和优质化的品种, 提高产品附加值, 对传统渔业进行现代科技化改造。三是大力发展特种水产业, 将发展名特优新养殖与无公害基地、绿色水产品生产结合起来, 建设现代化渔业示范区。由于区域已经形成具有一定区位优势、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渔业产业带和产业区, 适宜发展“以特种水产苗种繁育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 以无公害特种水产品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渔业循环经济模式”。
四、浙江循环农业发展的约束
但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看, 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的进程相比, 农业在这些地区乃至全国的地位在下降, 比较而言,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相对缓慢, 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要求, 离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农业资源短缺、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循环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等方面。
1.农业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凸现
浙江是一个人口多地少的省份, 经济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农业资源, 使得农业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供需紧张矛盾尤为严重。2005年~2008年, 浙江全省水资源总量从1014.35亿m3持续下降到855.23亿m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水资源总量的持续减少对传统型农业漫灌式发展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又占用了大量宝贵耕地资源, 耕地持续减少成为农业发展的又一主要制约因素。图1表明, 2002年~2008年, 浙江主要农作物耕种面积不断减少, 耕地占土地比重不断下降。浙江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3.4倍, 人均耕地不及全国一半, 且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导致资源消耗量较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农业发展与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2.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依然滞后
循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依靠技术创新, 要有相应的技术做支撑。虽然循环经济的理论取得很大的发展, 但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 特别是各行各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方式和实施途径也不一样, 需要具体操作的措施和专业的技术指导。而许多循环农业技术措施成本很高, 技术水平还不足以维持较低的运行成本, 不足以支持循环经济产生效益, 很多人不愿意做。比如搞秸秆气化工程、垃圾处理项目基本上是政府出资示范, 但市场推广难度很大。另外, 当前浙江农业正面临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 迫切需要加快培养一批掌握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3.循环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矛盾较为突出
资金短缺是制约循环农业发展的一块短板,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业项目投资期较长、收益率偏低, 商业银行不愿投资农业领域, 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比较窄、职能单一, 不能有效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大部分循环农业产业收益并不高, 市场化水平比较低, 基本上依靠国家和各级财政的投入和扶持。后续的运行管理缺乏资金和支持, 长效发展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循环农业发展需要大量、多元化的投资, 当前, 浙江农业龙头企业、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合作社发展等资金短缺矛盾尤为突出。要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推进农业高技术产业化, 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宣传, 优化环境,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五、东部发达地区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路
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虽然具备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 但是正如上述, 在全面实施循环农业方面依然要面对极为严格的束缚。
1.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推进农产品绿色消费
一是要广泛地宣传发展循环型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循环农业的内涵及其基本发展模式, 使发展循环农业理念深入人心, 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二是要深入宣传已有的发展循环农业的扶持政策, 调动各方面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使更多的部门、单位、领导和群众投身到发展循环农业的新兴事业中来。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让作为循环农业主体的农民明白发展循环农业的科学道理和综合经济效益, 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和环保素质, 使其能及时掌握循环农业技术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经验, 才能真正推动循环农业的有效实施。四是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消费, 结合新农村建设, 提高人们的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社会意识, 培养绿色消费意识与绿色消费需求, 鼓励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的行动。
2.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循环农业政策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主要是围绕加快制定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法规、健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农业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等入手。以浙江为例, 近些年来在农作制度上正发生着重大的变革, 出现了不少新的农作模式, 如种养结合类、粮经结合类、粮、饲、牧结合类、水产混养、套养、轮养类、“五园”养殖类。这种农作制度的创新, 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而且符合人多地少地区的实际, 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以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为特点、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 值得不断总结与完善, 并且予以推广和政策支持。一是要在现有《浙江省沼气开发利用促进办法》、《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农业的法规政策;二是要健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从产业政策、财政、投资、信贷等方面发挥经济政策的激励作用;三是加快农业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资产权证化, 加快农业资产市场化改革进程, 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推动地方金融创新。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促进循环农业技术产业化
循环农业是建立在一定技术之上的农业形态, 发展循环农业必须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研发, 建立健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推进循环农业科技服务。就浙江而言, 针对沿海大多数地区农业的特点和资源条件, 一是应强化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技术、节能技术对高效生态农业的应用。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注重农业科技与其它相关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如鼓励组建由教育、科研、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区域性专业性科技服务组织, 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技员制度, 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为推广科教成果提供更多的激励。
4.加强组织领导, 科学编制循环农业相关规划
循环农业论文 篇5
【关键词】借鉴国外循环农业模式我国循环农业经济促进
循环农业为目前农业发展的新动向,在该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日常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对循环农业发展加以重视。充分借鉴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使得国内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提升。
一、国外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
“再利用、减量化、资源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3R”原则,属于过程性、输入端和输出端方法,各国结合其资源特征、产业结构,发展了多种循环农业模式,都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一)再利用模式——日本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
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油菜生产。油菜有诸多作用,其中,油菜籽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食用油,还有一部分不能用于食用的油渣等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之后将会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或饲料,当然还可以回收废弃的食用油,进行再加工成生物燃油。其次,油菜的秸秆等可用于饲料、燃烧等,不仅仅节约了煤炭等资源,还能起到供暖的作用。该地区的再利用循环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系统中的高效再生,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环境保护与资源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二)减量化循环模式——美国的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也成为精确(细)农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美国精准农业通过现金的科技手段,实现了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1990年,美国将GPS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利用GPS对土壤等经过精确的检测,针对的不同的土壤成分种不同的农作物,同时,还可以利用GPS进行精确的施肥、施种指导,以明尼苏达州农场为例,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GPS对农作物的施种过程进行的严格的监控、管理,最后,农作物物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利用GPS技术指导,不仅在很大范围内减少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还大幅度的提高了产量,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化循环模式——英国的“永久农业”
“永久农业”就是在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通过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来阻止害虫,其次,还可以循环利用各种资源,以此来节省资源,如用香烟头来收集雨水、变粪便为有机肥料、实行秸秆还田。既能保护环境,还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土地的最大化利用。“永久农业”,即为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推动农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二、我国农业国情
我国农业的国情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每年还在持续增长,二是农业资源相对紧张,可利用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水资源都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生态环境也在逐年恶化,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三是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还不健全,我国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相关法制法规还不太全面,产供销流通关系不顺,农产品价格又明显偏低,使农民丰产不丰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三、国外循环农业模式对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启示
(一)树立全民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
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是在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对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缺乏认识,缺乏环境保护等意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够重视,因此,应该通过地方培训、知识手册等,让农民意识到发展全面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同时还用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健康、绿色发展农业,让农民能对农业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农业生态发展,以及如何利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应培养农民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废弃物的排放等的自觉意识。
(二)因地制宜地选择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也是不一样的,古有“南柑北桔”之说,所以,在种植农作物时,要对种植地区的气候、土壤成分进行调查,然后选择相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同时,还应注重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将农业生产与地方特色结合,比如,南方一般为猪——沼——果(蔬)的有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北方一般为粮饲——猪——沼——肥——粮的循环可持续发展,能根据不同的地区开辟出不同的有效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能更针对性的实现环境保护高效化,还能根据地区农业发展形势,扬长避短,有效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政策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现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还要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进行,建立并完善相对应的农业政策,通过对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补贴与扶持政策,让农民有信心、有动力去种植,通过对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的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机制,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时刻遵循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要去。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真正实现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因地制宜种植是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要想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农作物质量,以及种植农作物的方法,这样才能带动农业发展,组织科研力量,对农业生产领域的各项技术进行重点攻克,比如:循环农业经济组合技术、废物无污染处理技术……实现农业有机物循环利用、种植加生态的良性循环、农村再生资源开发与水资源的保护,同时,还应注重农村污水等的无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实现农村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同步进行。
四、结语
循环农业经济发高效、快速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方面,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我们自身,要从传统种植观念中走出来,走进新的、先进的循环农業经济观念,在外在因素的促进下,推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河北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许彦章.河北大学20xx.
[2]李晓俐,陈阳.借鉴国外循环农业模式,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xx,(21):31-32.
[3]低碳农业标准化理论分析与发展对策[J].陈昌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1).
[4]循环农业的国内外发展模式与我国的发展选择[J].孟祥林.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学版).20xx(04).
生态农庄里的循环农业 篇6
婴幼儿该不该吃鱼肝油
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两者皆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量。
一般情况下,通过膳食摄入过量营养素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婴幼儿,由于胃容量的限制、母乳或配方乳粉中营养素的含量相对稳定,通过饮食摄入过量营养素的风险相对较小。因此专家建议,食用配方粉的婴幼儿无需额外补充鱼肝油。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在日照不充足的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但如果没有临床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额外补充,其摄入量的问题需要关注。
另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欧盟均未将鱼肝油列入营养强化剂化合物原料名单。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明确,鱼肝油是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品,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不属于普通食品。
文_易言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食物,然而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食材的本来面目,离开自然也越来越远。加上关于农药残留超标以及滥用化学添加剂和生长激素的报道随处可见,让我们对每天都必须接触的食物又多了一层担心。
近日,上海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食品与生活》杂志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以及静安两新组织促进中心(白领驿家)组织了一批平日里“只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的都市白领,来到青浦区“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上海青浦区重固镇的天茸生态农业园了解生态循环农业,并亲眼看看平时所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
所谓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通俗讲,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把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作为另外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科学利用自然资源,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
天茸生态农业园的工作人员介绍,以往的传统农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为了大幅提高产量,过多地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过大,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相较而言,循环农业则有如下几大特点和优势:农业活动中参与循环的产品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的主体互利互补,共生性很强;农产品生产中注意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强调食品安全;农业的主副产品在消费完后回归大地;能有效地保护耕地质量和水资源;污染排放物能得到较好的处理。
具体来说,天茸生态农业园主要种植食用菌,在园内运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生产竹荪、杏鲍菇、茶树菇、姬菇等十多种食用菌。菌菇生产过程中剩余的菌菇菇脚以及蔬菜种植过程中剩余的蔬菜皮和米糠等天然农作物可以作为家禽的营养饲料,饲养鸡、鸭。由于饲料中不添加激素、抗生素,加上采用生态散养,活动范围广,家禽的毛色油亮,好动、结实,吃起来口感也更香嫩。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篇7
一、认识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recycling economy) 一词,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主要指在人、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从直观上来讲, 循环经济就是把上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变为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 (生产要素) , 使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实现环状式的有机组合, 变成几乎无废料的生产。这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经济运行方式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无偿供给和保障的前提下, 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低效率地消耗自然资源, 同时持续不断地排放废弃物, 破坏生态环境, 来达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即呈现出“高开采、高投入、低利用和高排放”的 (“三高一低”) 特征, 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 消耗的资源就越多, 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 不仅制约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而且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 旨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以减少资源的投入, 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 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理念重构经济运行过程, 其表现为“两低两高”, 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 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周期中, 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 并能减少资源的投入及废物的产生和排放, 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生态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 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 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意义
1. 提高资源利用率, 节约社会资源
农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 自然环境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者如果只追求效益而并不考虑环境代价, 就会致使一些有机物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生物链之间的作用来循环利用各种资源, 所以就能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重庆市万州区探索了三种循环经济的模式:牛 (羊、猪) —沼—果—林模式、畜—沼—稻—果—鱼—加工模式、畜—沼—稻—鱼—桑—蚕—纺模式, 以林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沼气为纽带、种植业为重点, 从而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 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 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和谐统一。
2. 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农村就业, 缩小城乡差距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不仅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 同时还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资源的再生, 并为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率提供了新模式, 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 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 可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江苏省姜堰市河横村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形成了以农畜产品加工为核心、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配套的循环产业链, 基本实现村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2003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145元, 农民增收305万元。通过产业化经营, 共带动农户5 615多户, 机械化的使用及龙头企业生产需求, 促使全村887位农民进入企业工作, 人均每年在企业工作的直接收入达9 600元, 既扩大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3. 保护农村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目前,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已经严重危害到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受损, 严重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农村居民不能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成果, 城乡差别不断扩大, 社会不公平进一步加深,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 中央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北京郊区留民营村发展以大型沼气工程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 将鸡粪便转化成为沼气, 使全村炊事用能不再依赖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 还可将剩余的沼气用于发电, 为养鸡场提供电力能源。同时, 沼渣和沼液是种植业的有机肥, 能改善土壤结构, 其有效施用使全村土壤有机质含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0.9%提高到目前的2.7%, 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污染问题。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既节省了农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又减少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和技术支持, 而农民观念相对保守, 投资意识不强, 投资实力有限, 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加大了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难度, 其任务艰巨, 所以, 政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扫除障碍, 以推广农业循环经济。
1. 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示范典型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大宣传教育, 普及循环经济知识, , 让农民更多的学习了解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不断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中, 切实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同时, 要建立典型示范工程, 认真总结典型经验, 加以推广, 以发动、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展循环经济, 也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湖南农村在推广沼气建设的初期, 在政府给与补助的情况下, 修建家庭沼气池的农户还是寥寥无几, 经过村干部的走访和宣传, 以及在第一批使用沼气的农户效益示范作用下, 很多农户改变了想法, 虽然错过了政府优惠政策, 但还是加入到使用沼气的行列中, 取得了显著效果。
2. 依靠科技,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开发
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 主要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 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 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通过产学研结合, 组织一批关键技术攻关, 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如农村垃圾多为有机物, 任意堆放或弃置会造成难以控制的污染, 收集并加以科学发酵处理, 不仅可获得沼气, 以补充或代替其他昂贵能源, 还可以获得优质的有机肥料, 进一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生产绿色食物。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科技创新与开发, 为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 以及新兴的旅游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 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 绿色再制造等方面的科技攻关, 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原理连成生态链或生态圈。
3. 完善政府政策, 以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除了在法律法规中体现出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外, 应制定相关经济政策, 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以保障其顺利发展。制定有利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方面, 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的专用设备投资给予抵免税的优惠政策, 对于循环经济专项投资机构和商业银行可在税收减免与优惠上采取相应措施, 从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方面推动循环经济投融资体系发展。财政支出政策方面, 用政府贴息等手段, 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以及支持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和宣传教育。金融政策方面, 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贷款业务, 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服务, 对允许增添农业循环设备的农业企业或农户享受技术更新贴息贷款优惠政策, 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对生态农业或其他生态项目的用地政策上, 要在征地、审批和投资环境方面给予倾斜。只有政府帮助农户扫除障, 解除后顾之忧, 农民才能安心地发展农业生产、推广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刘卫星: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 2007, 1:82~84
[2]何树红闫希辉张好治: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模式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7:24~29
[3]李义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N].人民日报, 2007年1月22日
[4]吴永夏:农业循环经济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20) :5406~5407
[5]史立英段辉娜: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和谐农村的建立[J].中国市场, 2006, 35:7
[6]雷清苏维词: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效益——以重庆万州区为例[J].农业经济2007, 8:51~52
[7]王延安杨锦秀: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基于未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农户个体行为分析[J].农村经济, 2006, 11:110~114
[8]卢江闫振红郭春丽郭淑缓:农业循环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6) :1838~1839
[9]陈冬梅卞新民窦华泰:循环型农村产业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6, 11~12.
[10]李彦玲李延华: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机制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20) :5412~5413, 5416
[11]王伯安吴海燕: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实践[J].求是, 2006, 6:38~39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初探 篇8
关键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比分析
循环农业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 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 转变为依靠生态农业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概括地说, 循环农业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 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1 国内外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1.1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分重视。尤其在畜禽养殖方面, 其核心思想是畜禽饲养场的粪便、污水等不作为污染源对待, 而是将其作为能源原材料, 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和开发, 通常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一是农场化经营的“过腹还田”;二是沼气开发利用;三是粪、水分离综合加工。
1.2 国内和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在我国出现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 经过学术界的创新研究、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全国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中国生态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和生态富民家园计划, 这在世界上都是最大规模的开创性工作,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也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仅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而且对国际上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典型示范。
但目前循环农业的发展大多还是短链条的, 大多局限在种植业和养殖业间的循环, 我们的研究旨在延长循环农业的发展链条, 形成并展示种植业子系统、养殖业子系统、加工业子系统、旅游业子系统和分解者子系统等五部分的产业循环。通过示范区的展示和示范推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更长链条的循环农业的发展。
2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想
2.1 总体思路。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 以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以“产业带动、生态建园、循环发展”为原则, 旨在实现农业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产出”的目标, 最终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我院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路, 具体地说, 就是从示范区及外围产业循环规划、示范区内物质循环规划和示范区内能量循环利用三方面进行 (见图1) 。
2.2 各环节实现循环发展的思路。
2.2.1 产业循环。
农业产业循环主要是通过各个农业主导产业的相互吻合, 合理地组织与布局生产, 利用示范区内子系统间的关系及产业链条组成相对闭合的循环系统, 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掘资源潜力, 减少外来资源输入和农业废弃物输出,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目标的循环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循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的生态链, 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梯级利用, 通过建立系统的产业链形成农业共生网络, 实现对资源的最优利用, 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农业产业循环既包括示范区内各产业子系统间的循环 (见图2) 也包括示范区与外围产业间的循环 (见图3) 。其中各产业子系统主要包括种植业子系统、养殖业子系统、加工业子系统、旅游业子系统和分解者子系统等五部分。示范区与外围产业间的循环主要体现在以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籽种苗木、现代农机、加工物流和休闲旅游等六大主导产业为基础, 既可以衍生出科研、教育、培训等具有公益性和示范带动性的产业, 也可以衍生出以农业产业为特色背景或基础的传统节庆活动和农事体验活动。
2.2.2 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整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物质间的循环, 我们的示范区作为一个独立系统, 同样可以实现部分物质间的循环利用。
譬如, 蔬菜残次品可以作为水产或畜禽养殖的饲料;鱼池排放出的水经过自然净化后可以成为稻田灌溉用水的来源;设施作物和大田作物的秸秆或是通过燃烧变成钾肥和CO2气肥, 或是通过粉碎变成工业制板的原料, 或是在经过青贮氨化之后变成畜禽养殖的饲料, 或是直接作为沼气能源的原料;畜禽的粪便也可以直接作为沼气能源的原料;沼气可以作为清洁能源, 沼渣可以作为设施作物和大田作物的肥料, 最终实现示范区内部废弃物的零排放。
2.2.3 能量循环。
能量循环是指在示范区内最大限度的利用已有的能量, 实现能量流动过程中的最少流失, 主要指清洁能源 (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 (沼气) 、地热能等。) 的开发利用。
示范区内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及地源热能等清洁能源, 目的是在东北地区现代农业中进行示范、推广。
3 结论
该模式集我院的科研内容, 即:蔬菜、花卉、粮食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畜牧养殖、果树、现代农机、农村能源等涉农专业于一身, 实现了科研与示范、推广的有机统一, 有利于使新成果、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该模式涉及的科研领域之广、展示的内容之全面在东北三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向纵深发展 篇9
1 重特色, 拓规模, 做强农业支柱产业
近年来, 开化县在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过程中, 形成了规划带动、政策推动、示范拉动的发展格局, 着力在做明特色、做大规模、做强优势上下功夫。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和《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 出台了《开化县扶持现代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若干意见》, 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积极培育壮大龙顶名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 着力提升优质粮油、畜禽、山地蔬菜、蚕桑、清水鱼等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竹木、根雕、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目前全县建成各类循环生态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21个, 基地面积达5793hm2。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主导产业区、特色产业基地, 构建了以钱江源、古田山等旅游景点为重点, 以沿国道省道休闲山庄、农家乐、生态农庄等为配套的观光型农业模式, 初步形成了“一茶、两菌、多特”为主 (即龙顶茶、金针菇、黑木耳、蚕茧、畜禽、清水鱼、竹木加工等为主的优势农业) 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2 重生态, 强管理, 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农村农业污染治理工程、农村能源清洁化建设工程, 走出了一条以沼气为纽带的绿色生产、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到2014年, 全县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9811户、沼气集中供气工程18处、规模养殖场大型沼气及综合利用工程5个、存栏100头以上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沼气工程70个, 建成“器、气、池”三结合的能源生态示范村、农村能源多元化示范村、“四位一体”沼气村、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村、户用沼气规模村112个, 全县115家规模化养殖场, 全部建成了小型沼气工程。目前, 全县年处理人畜粪便污水能力达到68万多t,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9%以上。特别是率先启动的秸秆两相发酵沼气工程建设, 解决了农村新能源应用难题, 用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果壳、树叶、菜叶等有机垃圾作为原料,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秸秆发酵厌氧反应池的效率, 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和利用率, 又为农村垃圾集中分类处理提供了保障, 既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 开发了清洁能源, 又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优质有机肥源, 有效地保护了生态资源, 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3 重示范, 抓典型, 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近年来, 开化推广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平衡施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 推行“猪-沼-茶 (经) ”、“蚕-桑 (枝) -菌-肥”、“秸秆-沼气-作物”等多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2014年全县各类农作物等产生秸秆总量为12.59万t, 有12.36万t通过秸秆还田, 作饲料、食用菌原材料等途径实现了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率达98%。开化县是食用菌大县, 全县每年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农林产品加工废弃物2.5万t左右, 栽培后产生的菌糠在1.5万t左右, 2014年全县已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规模达300万袋,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的不断进步, 菌糠再利用技术已经在食用菌生产领域推广应用, 利用食用菌菌糠再次栽培姬松茸、姬菇等优质食用菌规模达30%以上, 为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效保障。
4 重质量, 树品牌, 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
开化县先后组织制定了42个农业标准和技术规程。其中国家级地方系列标准1个、省级地方系列标准3个、县级地方标准12个、企业产品标准18个。为确保技术标准落到实处, 我们通过典型示范等手段, 加大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 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制定了标准化模式栽培图, 通过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共同参与, 将主要农产品的标准化模式栽培图分发到农户手中, 推广农产品无害化生产操作技术,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 全县已建成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38个, 实施面积1.02万hm2。通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推动了农产品“三品一证”推广普及工作, 目前全县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有31个、绿色食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28个, 主要农产品无公害认证面积均超过种植面积的80%以上, 有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保护。农产品品质全面提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初具规模, 提高了开化农产品在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推进了开化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5 重龙头, 建平台,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探析 篇10
循环经济, 即生态经济。它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 首提者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波尔丁。与传统经济所不同的是: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其发展路径是“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必须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统筹规划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运用循环经济的3R原则来建设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也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加工、农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处理过程中, 循环利用农业能源, 发展农业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1.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型国家, 虽然总量较大, 但人均占有量却很少。据资料显示,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933.8㎡,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耕地数量递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还在继续;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且分布极为不均, 区域性、结构性缺水严重, 农业用水紧张, 基本每年都有部分地区严重受旱;人均森林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在这样的条件下, 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 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 农业的有限资源将会加速耗竭。为此, 我们应该在党中央提出的“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 把节约放在首位”方针的指导下, 迅速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有利于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节约资源的集约增长转变。通过延长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链,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及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改进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 尽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 节约农业生产资源, 使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使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1.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 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很大。特别是生态环境总体呈恶化的趋势。水环境每况愈下, 大气环境不容乐观, 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 二次污染严重。在农村, 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农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 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研究表明, 我国每年因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t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 污染地下水, 使湖泊、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 导致水藻生长过盛, 水体缺氧、水生物死亡, 还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
人类要想从此类生态恶化的深渊中挣脱出来, 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下去, 就必须摆脱传统生产模式, 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与生产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 将生态农业建设和提倡绿色消费融为一体。如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的沼气池可以有效缓解生活用能问题。农业生产物质特别是猪粪、秸秆、沼渣、沼液等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能够使之资源化 (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 , 并在种植、养殖之间进行循环利用, 这样既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又可以实现清洁生产, 消解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造成的生态破坏, 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状况, 防止环境污染, 使村容整洁。
2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2.1 生态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 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因此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就是要尽量将农林牧副渔一体化, 使它们有机结合, 互相取长补短。如林下种草养殖的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林下种草为禽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禽类吃害虫和产下粪便又可以促使林业旺盛生长。这是一条一举多得的农业循环利用之路, 目前在各地区已广泛使用并收效显著。例如:宁德市现有15家企业被确认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也成功研制出稻萍鱼立体型种养模式, 该模式通过稻、萍、鱼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各种投入因素的人工调控实现稻田自身系统的良性循环, 不过多依赖化肥农药等物质的投入, 每年鲜鱼产量可达3750kg/hm2左右, 稻谷产量比常规稻高4%~6%, 化肥用量减少50%~70%, 少施用农药50%以上, 增加纯收入2~8倍, 实现了农民增收与保护环境的良性循环。
2.2 农业废弃物利用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 这是最为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它主要包括: (1) 农田和果园残留物 (如秸秆、杂草、枯枝落叶、果壳果核等) ; (2) 牲畜和家禽的排泄物及畜栏垫料; (3) 农产品加工的废弃物和污水; (4) 人粪尿和生活废弃物。农业废弃物主要是有机物, 这些废弃物, 若处理得当, 多层次合理利用, 可成为重要的有机肥源。例如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粪便制取沼气、沼渣养蚯蚓、渣液再还田施肥, 生产绿色农产品等。目前, 沼气开发在我国已有相当成功的范例。如福建省加大了农村沼气开发力度。至2004年, 全省户用沼气池已达246623户, 大中型沼气工程579处。年生产沼气7000多万m3, 相当于5万t/a标煤。其中龙岩市建户用沼气池4.03万口, 容积32.24万m3, 建大中型沼气池7.86万m3;三明市建户用沼气池3.65万口, 年可产沼气1460万m3。
2.3 农业资源循环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学会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 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农业资源减量化, 使资源从一次消耗达到多次循环利用的目的。如农产品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质量发生了变化, 不能按原用途消费, 可经过分类处理改变用途, 使之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另外, 运用农业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 许多著名专家、学者提倡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 给它取了个新名词“白色农业”。利用它, 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
3 建立良好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众所周知,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我国这项工程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并且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为了使这项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加以解决。具体建议如下: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加快立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离不开制度建设, 因此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制度创新, 抓紧制定和修订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 加快国家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 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 使之向农业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方面倾斜, 鼓励企业和农业生产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借鉴日本等国经验, 我们应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期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各司职责, 保证现有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 使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
3.2 加强组织和宣传, 形成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要加强宣传, 广泛传播循环经济理念, 宣传循环经济的成功实践以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社会公众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其次要培育全社会的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 调动各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使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单位、更多的领导和群众投身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兴事业中。
3.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突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瓶颈
农业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农业的根本变革, 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撑, 没有技术上的支撑, 农业循环经济就很难迈开步伐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同时组织技术人员不断学习相关理论, 如农业生态技术理论、绿色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栽培技术理论、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理论等, 使他们具备相当的技术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 鼓励他们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共性和关键技术, 积极探索更多农产品反复加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 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对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要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 使它们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挥积极作用。此外技术人员在加强自身技术创新和研究的同时, 还要深入村镇, 帮助农民掌握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 并且有计划的培养农业技术人员, 提高广大农民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突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 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阶段。
3.4 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健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体系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实际上, 近些年来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随着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资金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 我们除了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外, 还应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如:通过群众自筹, 积极引导民间资金, 建立发展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增加农业循环经济 (下转P100) (上接P45) 建设的资金投入。
3.5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研究报告指出:目前, 全国农业现代化指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但进程较缓慢, 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尚未完成三分之一。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专家认为, 应该努力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使农业适应市场。比如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发展有机产业等, 这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面源污染、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当代生态农业, 2002 (1) :18-20.
[2]王军, 王文兴, 刘金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循环经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12) :57-60.
[3]李晖.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及对策[J].农村经济, 2006 (10) :96-98.
[4]黄毅斌, 翁伯琦等.稻萍鱼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N].中国生态学报, 2001 (9)
[5]徐庆贤, 陈彪等.福建省农村有机废弃物及沼气潜力评估[J].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4 (6) :44-46
农业废物利用:循环之路通古今 篇11
在上一期《科技生活》周刊的封面文章《美丽北京的环保之道》中,我们曾报道了北京市在远郊区县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得失。无论是将作物秸秆与禽畜粪便转化为沼气乃至高纯度的天然气,还是将树木枝叶等废物压制成方便运输和燃烧的颗粒燃料,都为化解现代社会的能源危机提供了新选择。
将农业废弃物当作能够托付未来的能源型资源加以深度开发,其历史并不长;不过,这些被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却与古代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农作观念,在思想上一脉相承。
商汤伊尹的施肥“学问”
就像许许多多从久远的古代流传至今的科技发明一样,中国人开始在农作中使用肥料的确切时间点已不可考。但大体可以确定的是,最早的肥料应该是粪肥。随着中原地区的人们在饲养家畜时越来越多地采用圈养而非散养,收集牲畜粪便并用作肥料成为可能。这样的资源循环利用思路,甚至可以追溯到使用甲骨文的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农学家氾胜之在他的著作《氾胜之十八篇》(又称为《氾胜之书》)里,就介绍了适用于北方旱作农业地区的耕作方法“区田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精耕细作,通过深耕和大量施肥等手段来追求丰产。受制于古代社会能够提供的人力和物力,区田法不可能被大规模推广;不过在诞生之初,它仍然被认为是一种保证农田产量的重要手段。
为论证区田法的优势,氾胜之提到了一个关于商代开国君主商汤和他的宰相伊尹的故事。他写道:“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这就是说,在种植业产量受制于土壤肥力的情况下,如果懂得用粪便施肥,就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再配合灌溉,甚至能有效地抵御旱灾。
今天的人已经很难判断,氾胜之的记述究竟确有其事,还是为了让文字更为有力而假托古人。不过,从战国时代开始,肥料就已经突破了粪便的范畴;其他一些农业废弃物,乃至含有腐殖质的土壤,都成为肥料的来源。甚至,古代汉语中的“粪”这个字,也逐渐具有了“施肥”和“肥料”的含义。
循环农业的宝贵遗产
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肥料之外,古代中国人还为它们找到了另一条“变废为宝”的途径,那就是使它们成为其他农业生产活动的原料。可以说,中国传统农业在缺乏现代技术的条件下,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历代农民都力图组建没有废弃物的农作体系。这样的思路,与今天很多现代农业研究人员提出的“循环农业”理论异曲同工。
在清代光绪年间的《高明县志·物产卷》中,就记载了一种有趣的循环农业思路:“近年业蚕之家,将洼田挖深取泥覆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矢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高明县在今天是广东佛山的一部分,这段描述100多年前当地农民生产活动的史料,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至今仍然存在的“桑基鱼塘”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早在明代,珠江三角洲的养鱼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每一片鱼塘四周都有供人行走的塘基,农民们常会在塘基上种植果树,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而后,桑基鱼塘又取代了单纯的果树种植,在鱼塘内外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产链。塘基上的桑树可以养蚕,蚕沙又可成为鱼饲料,鱼的粪便使塘泥更加肥沃,为桑树提供了绝佳的肥料。
“资源化”理念传承古今
当时间进入20世纪,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改变了农业的面貌。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也同样势不可挡。在形形色色的农业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的同时,现代化学技术制造出来的各种农药和化肥也“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农田。
然而,在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地肥力下降,以及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之后,那些农业古国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重新成为全人类的珍贵财富。
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并从2004年起陆续选出3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案例来进行示范性保护。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它们依托所在地的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建立起来,不仅巧夺天工,而且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
目前,中国已有6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审批。在这些项目中,就有一部分反映出循环农业,也就是将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开发的思想。
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就通过在稻田中养鱼这种简洁的方法,来更好地利用土地。在这个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荫庇,鱼则吞食了害虫和杂草,并以自身粪便为稻田提供肥料,从而实现同一块水田同时出产稻米和水产品的效果。黔东南地区侗族人设计的“稻鱼鸭复合农业系统”,则使水稻、鱼和鸭子共享同一片土地,让它们与农田中的其他生物一起形成了动态的平衡。相比于形形色色妄图以现代科技“征服大自然”的狂想,这些不借助化学药物,却致力于为农业废弃物“找到出路”的农作方法,有着更为动人心魄的力量。
本文记者新浪微博:@北科报马敬长
邮箱:free163abc@163.com
师法自然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观点也同样有其合理之处:相比于经过数十亿年“磨合”的自然万物,仅凭若干科技成就便沾沾自喜的人类,仍然只是一位远未出师的学徒。
现代人当然不会再像古人一样,面对风雨雷电惊惧万分;但如果以为人类已经掌握了能够凌驾于大自然之上的伟力,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臣服”与“征服”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是唯一的正确途径。
因此,在人类面临能源危机、矿产资源枯竭和温室效应的背景下,依托现代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进行能源化开发的做法,就表现出一种古今之间的传承。从肥料、饲料直到燃料,一批批农业废弃物随着草木枯荣的循环回归到大自然,也让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篇12
1 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结构调整是主线、节能降耗是关键、环境保护是命门”的总体要求, 以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 以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体系和可持续消费体系为目标, 践行一条“生态为本, 文化为基, 致富为先”的科学发展之路, 全力打造产业带动型示范村, 引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力争早日打造成深化农村改革的实验区、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区。
2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突出中心、加快发展的原则
将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首要位置,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做大做强第二、三产业, 实现工农互动、工商互动, 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增加农民收入,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2.2 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切实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2.3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在生产、生活的全过程, 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 并通过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保证资源的循环与再生利用, 实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减轻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6]。
2.4 坚持依靠科技, 优化结构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高度重视关键技术攻关和适用技术的集成创新, 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管理,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2.5 坚持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本着突出重点和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抓好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促进企业、行业 (产业) 、园区、社区、区域等多个层面的良性互动, 推动全村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3.1 保护环境, 解决养殖场自身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
目前, 我国畜牧业正向集约化、大型化方向发展, 到2010年全国规模化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将达到1.2万个左右, 其粪污产生量将达到8 000万t以上。规模化的饲养方式必然造成粪尿过度集中, 给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压力。环保部门对大型养殖场粪尿污水的监测表明, 粪尿污水COD超标50~60倍, BOD超标70~80倍, ss超标12~20倍。畜禽粪尿及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 并滋生蚊蝇。粪便随意排放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 菌量增大, 造成家畜传染病的蔓延, 育雏死亡率和育成死亡率升高, 给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的同时, 威胁人类健康。建设粪污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既可解决养殖场区的粪污污染问题, 又可保障场区周边公共卫生安全, 实现养殖业良性、安全发展, 一举多得。因此, 建设沼气工程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是从根本上解决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3.2 改善农产品质量,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需要
发展沼气工程是建设生态农业的迫切要求。当前, 我国化肥年施用量逾4 000万t, 单位面积施用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平均利用率不到40%,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药施用量近130万t, 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906.7万hm2。2005年第1季度, 根据农业部对我国37个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4.2%。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沼渣、沼液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 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等, 能改善微生态环境, 促进土壤结构改良。沼液、沼渣可满足无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 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用沼液喷洒作物叶面, 可灭菌杀虫, 使秧苗肥壮, 粮食增产15%~20%, 蔬菜增产30%~40%, 当地的土壤肥力持续增强。使用沼液、沼渣能够带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3.3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我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十分有限,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不能以消耗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沼气将畜牧业发展与种植业发展连接起来, 促进能量高效转化和物质高效循环, 形成“种植业 (饲料) —养殖业 (粪便) —沼气池—种植业 (优质农产品、饲料) —养殖业”循环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基本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通过利用粪便生产沼气和有机肥, 推进农业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向增施有机肥转变, 推进农民生活用能从主要依靠秸秆、薪柴向高品位的沼气能源转变,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粪便利用方式和过量使用农药及化肥的农业增长方式, 有效地节约水、肥、药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是发展循环经济、显著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4 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循环经济建设总体框架, 要紧密配合企业发展现状,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 建设畜禽养殖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为一体, 以生物质能源产业为核心, 以畜禽养殖业、生态农业为重要两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组建玉米青贮公司, 种植德美亚一号青贮玉米;标准化奶牛小区配有TMR房舍及自动榨奶设备;沼气站建设规模为1 000 m3, 每天处理粪便25 t, 污水20 m3;采取以“HCPF+热电联产 (CCHP) +供气”为核心的处理工艺, 年处理养殖废水0.73万t, 生产的沼气每年可节约电能46.53 MW。青贮玉米公司为奶牛生产提供优质饲料, 能有效提高奶牛单产, 提高奶源品质, 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实施轮作制度, 减少作物病虫害, 提高产量, 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机械化连片耕作。奶牛标准化小区建设实现奶牛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 粪便及尿液及时进入到沼气发酵间, 解决邻近村庄的鲜奶储存、防病治病、粪料处理等相关问题, 使覆盖区养殖户共同受益。发展小区的沼气池建设, 可使周边区域奶牛粪便全部实现“变废为宝”, 再次利用, 通过沼气发酵, 成为农作物肥料, 免除环境污染, 再次增值。沼气站为新型社区提供新型燃气和照明、取暖, 沼液、沼渣主要用于农作物生产和渔业生产, 其次用于蚯蚓养殖, 蚯蚓个体质量好的用于医药, 个体质量差的用于生产动物蛋白饲料, 蚯蚓处理过的废弃物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形成闭合式循环经济产业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 (2006-02-21) [2011-12-02].http://www.gov.cn/jrzg/2006-02/21/conten t_205958.htm.
[2]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所.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EB/OL].[2011-12-13].http://wenku.baidu.com/view/54afa7563c1ec5da50 e270a3.htmL.
[3]马同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利用模式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 2011, 39 (10) :1128-1130, 1136.
[4]陶颖.关于政府支持哈尔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J].现代商业, 2011 (29) :78-79.
[5]赵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绥化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3 (22) :53-54.
【农业循环】推荐阅读:
循环农业与循环经济05-20
现代循环农业10-18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05-21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06-08
示范园区循环农业09-10
市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09-17
绿色农业循环经济07-03
农业生态循环安装方案10-22
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07-16
循环型生态农业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