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高效农业

2024-10-08

生态高效农业(精选12篇)

生态高效农业 篇1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现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内涵与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作一探讨。

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内涵及成效

1.1 基本内涵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继承传统农业积累的有效经验, 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达到生态与经济2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间的协调统一, 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1]。

1.2 成效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农业布局基本形成。按照建设“效益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的总体要求, 我国农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规划为重点, 以基地为依托, 以科技为支撑,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优化农业布局, 培植特色产业, 发展高效农业,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基本形成了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新格局。发展观光农业也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高。目前,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 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6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 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三是生态示范区布局已基本形成。生态示范区建设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旨在调整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社会, 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3]。

2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中的主要问题

依据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现状, 着眼于我国全局性发展生态农业的情况, 有理由认为,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问题是观念上的问题、策略上的问题, 与在继承具体工作中如何下力气抓好的方式方法问题。

3 我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目前,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 要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因此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需要立足于坚持发展生态农业的近期目标, 规划和追求实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大目标。即发展生态农业是基础,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努力方向。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解放思想, 强化观念

国家要加大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政策导向力度, 各级政府及各级农经管理部门要积极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引导社会舆论, 制定好规划, 确定好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从对发展我国生态农业有着直接责任的层次和人员抓起, 增强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 使之能够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积极负责地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 应向农民积极灌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传授给其相应的思想和方法[4]。

3.2 转变机制, 培育主体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要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 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原则,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 提高农民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的组织化程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土地使用流转机制, 促进农业自愿向优势产业集中, 提高生态农业规模化水平。

3.3 依靠科技, 提高质量

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自愿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得发展路径[5]。以农业调整为主线, 以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应用为重点, 实行产学研相结合, 开展科技攻关,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和投入产出率[6,7,8]。

摘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介绍了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 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内涵,成效,对策

参考文献

[1]何艳桃.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14) :2809-2812.

[2]苏彩霞, 李惠芝, 郑爱军, 等.浅谈生态农业在兴安盟的发展状况与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4) :7, 13.

[3]唐琳, 赵辉.洛阳市生态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10) :166-168.

[4]王肖芳.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及协调发展水平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1) :6717-6719.

[5]陈影影, 陈诗越, 王瑞雪, 等.聊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7) :4342-4343.

[6]刘小力.发展我国现代生态农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新东方, 2010 (6) :66-68.

[7]李光祥, 赵静.关于生态农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 2011 (2) :101-102.

[8]班婵.浅析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蔬菜, 2010 (6) :107-108.

生态高效农业 篇2

关注的是生态、安全问题,并作为市场的首选目标。同时,国际贸易已把食品安全及其生态环境作为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的根本条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农业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吸收传统的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通过现代管理手段,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使其具有生态合理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特点

生态农业是在农业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产生的生产转型模式,目的是推进和维护农业生产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本质,强调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强调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因此,要求在结构上,体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资源利用上,体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自然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

(二)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的农业。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技术和新方法,如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等,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及其保护关系,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生态农业是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从源头开始,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备、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是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根据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制定各类标准,包括土地、水、投入品、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产品及其包装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并从田间、基地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建立了全面质量监控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检测检验、层层把关。

(四)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和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方式为手段,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实现种养加、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发挥生态农业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出:“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粗放型、掠夺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

农业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还在以每年500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15%,1/3的国土受到风沙威胁。全国平均每年旱涝灾害造成1000万吨粮食损失和3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污染正向整体蔓延。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弃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8000万亩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染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比10年前增加了1.6倍。由于大量工业污水排放入海、入江,每年造成渔业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

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目前我国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全国农药年使用量已达120万吨以上,农药的50%左右进入土壤、水体,污染农田面积已达1.36亿亩。地膜、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污染也呈加剧趋势,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

农业生态恶化对农产品的污染加剧。据农业部对工矿企业区、污灌区

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典型调查表明,其污染超标率达18.5%。许多城市郊区和公路沿线的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造成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每年出口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退货的达500多起。

农业生态恶化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草地退化、沙化、碱化面积每年以200万顷的速度增加。

由于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灾害频繁,由上世纪50年代每年1000万至2000万公顷发展到90年代的每年3000万至5000万公顷。90年代中期以来,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的频率越来越高。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温饱阶段,人们追求的是“吃得饱”,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只追求农产品产量;二是总体小康阶段,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人们开始追求“吃得好”,表现在饮食结构上,肉、蛋、奶消费比例明显增加;三是全面建设小康阶段,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更加追求“吃得科学”,特别关注食物对人健康、营养、安全和生态的要求,关注生产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特别是对农产品生态、安全问题需求,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迫在眉睫。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有着明显优势;能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治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

(四)实施生态农业是加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需要。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使龙头企业和农户收入大幅度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常规小麦、绿色小麦、有机小麦亩均净收益比为1∶1.29∶3.38,玉米为1∶1.14∶1.39,茶叶为1∶1.5∶4.3。实践证明,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而且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必然选择。

(五)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内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产品买方市场特征更加明显,世界性绿色食品消费浪潮和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同时兴起,使出口的农产品质量门槛越来越高,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趋势表明:以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走生态农业发展路子,是世界各国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发展生态农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与整个国民经济及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伴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可以归纳为“四个制约”。

(一)发展阶段制约。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生态农业观念淡薄,要彻底转变农民千百年来重产出、轻生态生产行为的惯性,必将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各地实践看,一些地方发展生态农业仅局限于小规模试点,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还较少。

(二)潜在风险制约。在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面对工业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多种污染物的危害,有的源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的源于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有的人为非法添加,消除风险隐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技术支撑制约。一是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不够。广大农村缺乏农业污染防治、病虫害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二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不够。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农药有600多种,列入国家药典的兽药有1500多种,每种都有严格的使用技术规范。有关调查显示,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得不到有效的技术指导,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掌握程度更为有限。三是严重缺乏自主创新的检验检测设备。当前,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四)管理保障制约。农业生态环境工作基础薄弱,行政监管力量、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普遍存在缺人员、缺手段、缺经费等问题。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础差,工作水平低,尤其是基层检测机构表现更为突出,常常出现“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等问题。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情况屡见不鲜,缺乏市场动力机制。生态农业建设初期,普遍缺乏资金投入。

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效发展机制,使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一)积极宣传生态理念,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阶段,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200美元,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态安全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理念,使消费者更加青睐生态农产品,使农业生产者更加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梯次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要根据各地实际,研究制定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一要着眼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条件,二要着眼于优化农产品质量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三要着眼于消除潜在危害因素。东部发达地区,要重点防治城市和工业污染,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防止农业环境恶化和农产品污染。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主要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条件,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用综合措施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

(三)大力强化科技进步,加快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从生态农业涉及学科多、领域广的实际出发,培养和组建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科技队伍,长期跟踪研究制约发展的技术难题。要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要编著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手册,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合理使用方法,强化生产指导与服务。

生态高效农业 篇3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设计;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1 重要性和必要性

耕地资源是我国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资源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的体现,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虽然,在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社会的要求下,我国耕地资源供需研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于耕地资源供需及其对策研究研究也在不断地加强。

人类文明在一天天进步,改变世界的能力逐渐变大,对生存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便成了人们很好的一种消遣方式。而纵观目前的旅游景观设计中,原生态的破坏、文化的流失、开发过度以及能源的浪费等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不能有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的同时,也给旅游景观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不科学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改造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们未来的生存条件。对原生态的保护就是对环境的保护,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阶段都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的设计要具有可持续性。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中应确立生态自然观,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提供科学的看待角度。

2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

传统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为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纯粹是环境问题,其实质是人的问题。传统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农田附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大,既包括陆生环境也包括水生环境,具体表现在: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根据需求,在调查中主要调查了铜陵市耕地资源的各种指标,其中调查的指标范围包括了工业、农业、生活各项污染指标,具体包括有:工业污染中经常排放的有毒元素。总氮污染这个指标是影响到整个了铜陵市耕地资源的各种指标最重要的部分。在各种化学元素中,氮、磷是刺激水中植物生长在重要的元素,他们能够刺激水体的富营养化的情况产生。根据实际划分,可以将氮元素氛围2种类别,也就是有机氮和无机氮。

3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程的设计原则

3.1 把握多样性,改善农田空间异质性的原则

生态农业的构建也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发展节地型农业在耕地治理的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提高开发深度,针对开发方式单一化,探索多样化的开发方式,最重要就是加快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的建设,在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时代,实现开发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创新。耕地资源的开发与整理建设对于探索多样化的开发方式。

3.2 保持整体性的原则

因而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需要更多地注重原生态的保护,以避免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惩罚。如何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设计中,关注原生态,对原生态进行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利互存是新时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必要课题。所有的设计阶段都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的设计要具有可持续性。现代景观的设计中应确立生态自然观,这样才能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科学的看待角度。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设时,做好生态工程,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持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由于生态工程的建设是在整个城市领域范围内进行的,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保证整体性的原则,要从大范围着手,综合考虑整个领域内的生态环境,不是单一的做那一项的生态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为一个系统的环境,任何景观的设计,都需要从整体考虑。

3.3 构筑现代生态化水网工程

人类的文明在一天天进步,改变世界的能力逐渐变大,对生存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便成了人们很好的一种消遣方式。而纵观目前的旅游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破坏、文化的流失、开发过度以及能源的浪费等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旅程体验的同时,也给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破坏。生态网的构建也是在生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筑现代生态网工程这就是要建设现代化资源网络体系。现代生态化绿化网需要以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构建和设计作为基础,在工程完成后,能够有效实现优化调度各种资源,并且最终能够实现建设中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生态网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生态内循环的有序进行,但是其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原生态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体现的研究,掌握现代景观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的原生态的内容与关系,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保护方法,并研究不同类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保护。对比国内外对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原生态的研究,分析具体的设计实例,学习其方法与经验。最后得出此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更深远的意义。

4 结语

通过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分析,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前景一片大好,也值得进一步来研究。目前,农业发展进程中已经注意到了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许多景观设计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保留原有的植被或采用本土物种,创造出生态、环保、低碳的模式。

生态高效农业 篇4

近年来,西峡县以菌、果、药为主的“绿色产业”为支撑,以宜居、宜业、宜游为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致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土地高效流转串起绿色链条

“土地租给合作社不但有租金,每个月还能领千把块工资,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在重阳镇半川村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正在进行猕猴桃越夏管理的村民郑兴广难掩内心的喜悦。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产出率和机械化水平,该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零星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土地银行”,交给企业或种植大户。

华夏联诚果业商贸公司依托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建立“金桃”种植基地200 多公顷,全部采用无公害种植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五里桥镇黄狮村242户果农按厂家提供的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生产,实行订单销售,果品销售价格比往年提高1.8倍。

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面积7 267公顷,有35家企业投资菌、果、药基地建设,建起了沿312 国道百公里猕猴桃长廊、沿鹳河百公里香菇标准化长廊,2014 年,“果、药、菌”三大主导产业年产值超过40亿元,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份额达到80%以上。

致力农游一体做大观光农业

“从春季赏花,到夏秋摘果,每天前来采摘观光的自驾游游客多则数千人、少则几百人。不但卖了果子,还拉动了村里的餐饮、住宿等产业。”田关乡孙沟村支书马景龙告诉记者。瞄准特色农业观光、旅游配套服务、移民新村建设和民俗农耕文化四大类型,该县重点打造了田关乡孙沟村2 000 公顷杏李基地、五里桥镇黄狮村猕猴桃观光园、二郎坪镇栗坪村山茱萸基地、丁河镇木寨村有机草莓采摘园等数十个农业观光旅游专业村。

每到双休日和节假日,西安、郑州、襄樊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能在这山沟沟里办宾馆挣钱,过去真是连做梦都不敢想。”双龙镇化山村村民温小国感慨。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宾馆184 家,拥有床位6 000 余张,旅游年收入达2 000万元,村民纯收入的90%来自旅游服务业。

“三沼”综合利用净化人居环境

在丁河镇木寨村,一座投资200 万元,占地0.87 公顷,池容量1 000 立方米,年产沼气13.5 万立方米,年供气400户的秸秆沼气大型集中供气工程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该村利用沼渣沼液栽培食用菌10万千克,种植无土草莓5万多株,生产有机肥100吨,年产值可达80万元。

为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增加农民收入,该县大力推广“草-菌-沼-果”能源生态模式,高标准建造沼气池1.8万个,仅5 333 公顷的猕猴桃基地年利用沼渣沼液就达20 万立方米;同时引领食用菌产业由噬林木到吃腐草、由木腐菌向草腐菌过渡和转型,给主导产业换上“绿色”和“节能”的标签。

瞄准“水墨龙乡、生态西峡”的目标定位,该县提出了“整合资源、全域景区”的发展思路,投资3 亿多元,实施了311、312国道路面升级改造、房屋立面改造、“三线”入地、绿化美化、“清洁家园”等系列工程,实现了“绿、洁、畅、亮、美”。

如今的西峡,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了,山乡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生态高效农业 篇5

文成县十源乡市科技特派员

厉晓腊

一、文成十源乡概况。

文成县十源乡地处文成西北部高山,距县城36公里,平均海拔750米,是浙江省生态乡和温州市级生态乡。全乡总面积32km2(其中耕地面积4370亩,水田2647亩),共8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2010户,总人口8056人,其中外出4500人(约占55.9%),贫困户185户,291人。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994万元,其中农业946万元,占总产值的95.2%,农民纯收入3750元。农业主要除肉兔养殖业和雪梨种植业两大主导产业外,还有高山水稻、高山蔬菜(如茄子、毛豆)等作物和水果。

二、乡政府的工作思路。

全乡的工作思路是按“生态立乡,农业富乡”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实力十源、生态十源、魅力十源、和谐十源”。一直以来,十源乡人民政府领导重视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其中肉兔养殖业和雪梨种植业是两大主导产业。乡领导为宣传和提升两大主导产业做了许多努力,2007年媒体就纷纷报道了一道比较有特色的风景,就是关于“草帽干部”走农家上田头的事迹,领导干部头戴草帽,颈挂毛巾,剪枝的剪枝,施肥的施肥,拍照的拍照,农技干部手把手教果农科学种植,农产品新闻宣传队为早熟雪梨拍片做宣传等,造成很大的反响和推动作用。

十源乡现有雪梨基地4500多亩,约占文成县雪梨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素有“文成雪梨之乡”的美誉,开发“无公害雪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雪梨比较集中的几个村有新富村、利民村、十源村等,种植面积约有3000余亩,品种则以杭青、黄花、新世纪、翠冠82和青香76等为主。十源乡雪梨皮薄肉脆味甜多汁,在酷暑是很受欢迎的水果,近几年产量逐年提高,2006年约1000吨,2007年初步统计达1800多吨。已投资数百万元建有山头坪和斋源等几大基地,重点扶持发展雪梨种植大户150多户,雪梨产值2006年约100万元,2007年据初步统计将达180万元。已申报通过浙江省无公害雪梨基地和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但未正式启动生产。

“新西兰”肉兔养殖业则以高新村、十源村等村为主,肉兔年出栏约15000多只,存栏约20000多只,省畜牧局“食草动物示范乡建设项目”和市科技局“无公害肉兔标准化养殖开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十源乡的肉兔养殖业的发展和提升。配合文成县科技富民强县肉兔产业的提升与发展有关情况正在调查中,重点针对年出栏数在20只以上的农户进行登记和统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效益问题。十源乡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农户多年的种植实践经验具备了雪梨基本的栽培技术,但由于品牌不响,贮藏期太短,商品感官一般(未套袋管理),一直以来,市场仍主要集中在文成县城的大街散卖销售为主,很少走出县城走进温州和边上县市,价格1-4元/斤不等,优质梨一般稳定在2-4元/斤,品质稍差的低于1元/斤。而且梨采收期比较集中(约半个月),上市货架期相对较短,品质问题、市场销路窄往往造成极大烂果和病果,带来经济损失,极大限制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

2.雪梨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和效益的不稳定性,雪梨种植管理比较粗放,一直以来梨园病虫害危害较为严重,也是带来大量烂果和病果,影响雪梨感官与品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安全的控制是发展优质雪犁并提高雪梨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雪梨病虫害主要有蝽象、吸果夜蛾、梨黑星病、梨锈病(梨赤星病)、叶褐斑病等,主要危害花、幼果、成熟果、枝干及叶等部位。不同的梨抗性也不一样,翠冠该品种尤其易感病。

四、下一步计划。

1、成立效益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农民自发、政府牵头的形式,乡两委决定成立雪梨种植和肉兔养殖两大主导产业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切实扶优扶强农业产业,促使农民通过发展效益农业富起来。

2、筹资建造雪犁交易市场。建造雪犁交易市场有利于雪梨种植户早日告别“马路市场”,有利于克服雪梨的零星散乱经营,有利于全乡雪梨规模扩大和集中管理。

3、推动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建设和推进无公害雪梨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有利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延长贮藏期,有利于提高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利于推动文成县十源乡和文成县的雪梨产业的提升和品牌的壮大。

生态高效农业 篇6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对策与建议

中国分类号:S18l(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1)10—0120—0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东营市河口区农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取得突破性胜利,全力推进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1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

1.1区位优势独特

从发展区位看,河口区位居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带的结合部,是山东半岛连接京津冀的重要交汇点,是东北与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通道。特别是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新一轮国家重点建设规划,对处于延伸区的河口在产业发展上将产生重大的互动影响和需求。

从山东省发展层面看,河口区位于山东“一体两翼”北翼的最北端,是北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前沿城市。具有面向东北亚、日韩市场,背靠广阔腹地的区位优势。国家和省对“海洋经济”特别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支持,更给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1.2自然资源丰富

河口区境域为黄河冲积而成的新陆地,是在海、河、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独具特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成陆时间最短和最年轻的土地,亦是我国最后一块未被规模化开发的处女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显著。

1.2.1土地资源丰富

河口区人均土地1.24hm2,人均土地占有量居全国沿海各市县区之首,其中耕地面积农业人口人均0.34hm2。除此之外,还有滩涂面积6×104hm2、苇地2.67×104hm2、未利用土地9.8×104hm2,开发潜力较大。

1.2.2水产资源优势凸现河口区东、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254km,-5m等深线海域面积13.3×104hm2,-10m等深线海域面积23.3×104hm2,为鱼、虾、蟹类的产卵、生长、索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发展海淡水养殖的理想场所。

1.2.3能源资源潜力大除油气资源外,河口区年平均有效风能4—20m/s,北部沿海风能密度约648kW/hm2,年有效风速小时数达到3639h,是东营市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域,开发潜力大。

1.2.4生态观光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黄河人海口原生态和独特湿地景观,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珍奇的飞鸟走禽和五颜六色的天然野生植物,以及区内宏伟的围海大堤、林立的钻塔提油机等,均为河口区发展休闲观光和生态旅游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1.3基础设施完善

1.3.1交通便利河口区南临东营飞机场,荣乌高速、东港高速等交通干道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境内东营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黄河经济带连接东北亚的最佳海陆通道枢纽。区内公路纵横贯通,新盐路、辛河路、滨海路、孤滨路与新港路、滨孤路、河虎路、防潮堤路“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目前通车里程已达1234.8km,公路密度74.9km/km2

1.3.2基础设施完善河口区地处油田腹地,电力供应充足,电信、数据交换系统等比较完备,是东营市的卫星城,具备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

1.4经济基础坚实

近年来,河口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具备了工业支持农业的条件。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0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2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

1.5人文环境不断优化

河口文化属黄河三角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又赋予了可农、可渔、可盐的便利条件,故求真务实、广纳兼容是黄河三角洲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历史上,河口属自然灾害多发区,黄河人海口多次改道、决口、漫流,沿海地带又经常受到海潮的袭击,生存环境相对恶劣,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三角洲人吃苦耐劳、勇于抗争的意志,也形成了一种勤劳朴实、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在黄河三角洲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石油文化等新的文化因子进入三角洲地区并融汇其中,表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当地文化的内容,构筑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地域性文化格局,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河口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面临的制约和挑战

一是农业自然资源配置差,退化比较严重。河口区尽管人少地多,待开发土地面积大,但土地瘠薄,耕地质量差。草场资源载畜量低,退化比较严重。

二是粗放式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对农业产业升级构成约束。目前,河口区农业比建区时呈倍数增长,但农业的增长是以高资源消耗和粗放型经营取得的,资源型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三是农业产业化层次低,对高效生态农业的提质增效构成约束。目前,河口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加工链条短、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

四是支撑和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尚未形成。目前,河口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文化观念相对薄弱,这将对河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产生约束。

3对策与建议

3.1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

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在产业选择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生态型、节约型精致农业,把农业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能充分发挥河口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的特色产业。

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和“十二五”规划,推动农业由分散布局向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转变,由低端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重点建设“一带两园四基地”,一带就是依托河口区西部黄河故道流域,打造高效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带;两园就是黄河口海洋经济产业园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四基地就是绿色有机冬枣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海参养殖基地、大闸蟹养殖基地、现代畜牧业基地。

在形成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的基础上,

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依托河口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积极创建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的平台,加大实施产业招商力度,集聚更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集农产品加工、交易、种子种苗、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农业块状经济新格局。同时,要发挥农业资本经营的优势,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把农产品种养基地逐步延伸到区外,拓展河口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3.2用科技支撑和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业工业化发展路子。

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名特优新为重点,以优化品种、品质为突破口,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繁殖、试验、示范、推广步伐,推动高效生态农业质的提高。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服务,搞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主动走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战场,通过创办和领办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示范企业,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协作,组织科技攻关,实行产学研结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着重在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科技贡献率、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采取一对一结对、手拉手指导、面对面授课的方式,广泛开展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增强农民专业技能和吸收现代科技的能力,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农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转化。

3.3培育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推进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重点放到培育土地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主体上来,鼓励专业大户、农场企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招标承包、长期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以较高的土地租金和股份分红吸收农户的承包地,促进耕地、水面、林地的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户组织化、生产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鼓励工商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到市外省外建立基地、开拓市场。

3.4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积极创新农业服务形式,大力推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合作银行为后盾的“三位一体”的服务联合体建设,努力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联通全区、辐射全省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若干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质量检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有效整合各种信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3.5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资源从粗放开发利用转向节约利用、集约利用、循环利用和永续利用。立足河口区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合理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杨长军,毛玉莲.东营市生态高效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2008,6:38—39

生态高效农业 篇7

“高效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提出的;高效生态农业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它以绿色消费这一基本需求为导向, 以理念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 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 是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经济高效、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本质特征的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高效生态农业一方面通过农业技术、设备等的创新,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实现环境与农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高效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经营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加工与流通领域, 将长期分离的农工商连成一个整体, 实现农业外部规模经营, 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使其区域化布局更加合理, 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高效生态农业的充分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从农户的角度看, 新型技术设备的引入和更新, 单靠农户的个人资金难以支撑, 需要借入资本来完成。从农业企业的角度看, 首先, 一体化经营需要金融支持。农业高效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全面协调发展, 金融支持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 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其次, 龙头企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在原料收购季节, 大型的粮棉油加工龙头企业需要集中收购大批农产品, 流动资金贷款能作为其收购原料的保障。另外, 相比其他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不但要面临市场风险, 而且要面临自然风险, 因此它们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以减少和控制风险;最后,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活力和生命的源泉。而农业科研具有社会公益特点, 投入大、收效期长、风险大, 特别需要金融的支持。

除了上述两个角度外,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外部环境建设也需要金融支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专业批发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 也需要通讯、交通和仓储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这些项目建设需要金融支持。

二、农村金融需求现状分析

为了考察现阶段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农村金融现状, 笔者2012年4月至6月期间, 对山东潍坊寿光市生态农业比较发达的相关乡镇进行实地调研, 对高效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遇到的融资问题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农户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 在金融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

1、需求旺盛, 但贷款呈现出额度小、期限短等特点。

大部分农户有融资需求, 对资金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农户融资金额差别较大, 最低融资金额为0.2万元, 最高的达50万元, 农户融资的额度还是以小额为主。向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农户中, 选择的融资期限一般在6个月至1年, 农户贷款的期限较短, 基本上为短期贷款。

2、农户融资主要满足生产技术或设备更新需求。

农户同时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和生活消费单位, 融资资金的投向可分为生产性用途和生活性用途。生产性用途包括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两个方面;生活性用途主要用于建房、孩子教育、就医看病等非生产性活动。个体工商户和种田大户是农村主要的融资者, 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农机具等。同时, 也可以看到生活性借款的规模远远小于生产性借款。值得注意的是, 农民的生产和消费资金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将两者区分开, 农户生产资金的缺乏很有可能是消费增加所致。再加上相关金融机构没有开办针对农民的消费信贷, 因此农户即使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 在借款时却大多以补充生产资金的名义借款, 从而实际用于生产的借款比例要低于以上数字。

3、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缺乏。

农户对涉农金融机构有着强烈的储蓄存款偏好, 绝大多数人选择信用社作为存款或贷款对象。农户在选择金融机构时, 具有地理偏向性、长期偏好性与信誉偏好性, 而且农户很注重交易成本。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基本集中在“老三样”——存、贷、汇, 同时金融服务产品单一、金融产品供给有限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善, 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户金融服务多样化需求。

新型金融机构如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会等的出现,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 但农户风险规避意识较强等原因, 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真正服务农村还需要加大努力和宣传。同时, 尽管新型金融机构有其发展空间与市场, 但需加强规范与引导。

三、农村金融创新对策建议

针对实地调研的资料, 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笔者认为,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农村金融创新:

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重构合作性金融体系,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立足于农村, 在众多农村金融机构中最贴近“三农”, 也相应地成了支农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应发挥其覆盖广的独有优势, 发展适合农村需要的小额贷款业务等, 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必须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重点放在支持“三农”上,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发挥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作用。要围绕“明晰产权关系, 强化约束机制, 增强服务功能, 国家适当扶持, 地方政府负责”的方向和原则, 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重点放在支农服务水平提高和对农户及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上, 把农村信用合作社办成真正由农村、农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 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规范发展的非正规信用合作制, 增强其服务水平。各类非正规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正逐步形成、发展, 成为农村金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立法及监督部门应该针对农村非正规信用合作组织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特征, 尽快制定更完善的适应其规范发展的法律法规, 明确其法律地位, 给予其足够发展的法律空间, 推动其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在规范农村非正规信用合作组织的基础上, 应该鼓励其拓宽融资渠道, 提高服务水平。

2、全面拓展政策性金融, 加强其引导功能。

政策性金融存在于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 运用政策性金融手段对农业支持与保护也是国际惯例。在现实的经济金融运行中, 政策性金融是为补充、完善商业性金融的基础性、主导性地位。应该指出的是, 高效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中, 政策性金融应该起的是主导性而不是辅助性作用。加强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功能, 应当提高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运用效率, 同时通过金融创新提升政策性金融的产品满足率, 加强政策性金融对高效生态农业的支持。

3、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促进其催化功能。

农村保险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效生态农业的高新技术性, 其对风险的抵御能力更差, 更需要保险的支持。同时, 没有农村保险的快速发展, 农村信贷、农村担保、农村期货都难以发展起来, 也就不可能有农村经济的快速成长。从风险特征看, 农业风险自身具有高系统性风险的特点。一方面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则损失非常巨大, 会导致很多农户遭灾和多家农险公司遭到重大损失, 甚至破产。基于此, 建立巨灾应对重大疫情等巨灾保险的能力, 确保农业保险公司对受灾农户的赔付能力, 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加快建立同业再保险和巨灾保险分散机制, 是高效生态农业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 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合作, 探索发展多层次的农业保险组织, 开发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

4、加强农村金融宣传与培训, 增强农户金融意识。

加强金融领域惠农政策与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宣传与培训, 通过培训消除农户心中的金融误区, 增强农户对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接受度, 普及基本金融常识, 一方面有利于金融机构业务的展开;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户更好地选择各项金融服务。

在创新农村金融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 应该认识到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的增大, 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在配合金融创新的同时,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健全其保障功能, 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为农村金融创新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喜梅, 彭云.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途经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2.2.

[2]王忻怡, 李太后.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析——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 2012.1.

生态高效农业 篇8

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 往往是单一学科的, 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 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 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要素之间的偶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 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 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 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 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 也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高效的生态农业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 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 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 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两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 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 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为此, 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轮作的生态经营模式不仅在生产技术上要求高, 相应的池塘条件也非常必要, 为了方便说明, 以实例作为说明。具体情况如下:

1985年黑龙江省水产学校毕业的张作军、1983年农学班毕业的王晓云、1958年转业来此北大荒开发建设老官兵退休后王庆停、刘思杰等在1997年根据黑龙江农垦水塘低洼地荒芜面积大的特点, 在农场一些领导的支持下承包了4个占地2100亩荒废多年的废旧鱼池, 进行长达近10年的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的轮作的生产研究, 取得了宝贵的数据及经验, 同时受到农业部、黑龙江省水产学校专家的多次指导, 并认为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的轮作是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

1.1要求每个池塘的面积为200-500亩

这与现代机械化作业投入管理的成本最低额、利润的最大化、地块迅速排灌排涝、造就生态养鱼环境, 同时适应了黑龙江省农垦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方式。

1.2要求面积为200-500亩池塘2个以上, 而每个池塘之间能达到自排自灌条件

每年都保证有一个池塘在养鱼, 主要是节约水源。因为第二年进行水稻或大豆轮作的鱼塘进行秋后清塘, 将水排干, 可部分灌入第二年仍进行生态养鱼的池塘中, 由于东北冬天寒冷, 鱼的越冬很关键, 池塘的水位达到2--3.5米以上。

1.3每个池塘要求池塘的内部结构是一样的, 而且结构特殊

(见后附截面图) 原始底质状态要求保留, 特别是草炭等有机质是主要的营养元源。

1.4每个池塘养鱼3年后就进行轮作旱田或水田, 每个池塘的种植旱田或水田1-2年后就再进行生态养鱼, 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下去。

2 生态养鱼就是依托一定的鱼池生态环境, 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控制, 调节措施, 最大限度地调动鱼池的原初生产力, 最终得到纯天然的优质绿色的鱼产品。其不同于精养塘, 高投入高产出导致产品成本过大, 不适合市场价格条件和纯天然渔产品的要求, 也不同于自然水面的粗放粗养, 生产产出随机性、偶然性太强。经过生产实验, 生态养鱼产量达70斤/亩, 高于水库产量20斤/亩的3.5倍。主要技术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底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底质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营养元素、底栖生物等有些可以被鱼直接利用, 但也有一些必须经过一定的人为措施, 才能使其释放出来。特别是多年养殖的池塘底质淤泥变厚出现老化之后, 我们采用养殖3年再进行1-2年的种植过程, 配合PH的调节疏松了底质, 释放了营养元素, 繁生出大量的底栖生物, 使池塘生产力得到大大恢复与提高。

2.2水体资源的利用:水体中含有浮游生物, 视季节辅以人为措施自会大量繁殖而形成高峰, 这在常规养鱼中多有措施, 在此就不多解释。

2.3水生高等植物的利用适量地投入草食性鱼类, 即可直接利用, 配合鸡鸭鹅等畜禽养殖, 可有效控制杂草过度生长, 又起到鱼池施肥的作用。

2.4杂鱼资源的利用:由于鱼池生态条件优越, 鲫鱼、老头鱼、柳根、船丁等小型杂鱼繁殖生长旺盛, 这为生产肉食性鱼类创造了条件, 在鱼池中定量投放鲶鱼、黑鱼等优质肉食性鱼类, 效果非常理想。

3 有机农业强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倡导不用化肥、化学农药和其它人工合成化学物品, 减少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 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还田, 应用畜禽粪肥、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 为人类提供健康的有机产品 (以有机食品为主) 。

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如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土地质量下降, 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给环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等;另外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向社会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机农业则追求农产品的纯天然, 原生态的生产环境。

生态养鱼与旱田、水田轮作的生态经营模式, 在池塘鱼类养殖3年后的残余物和淤泥其他有机成分可转化为旱田、水田农作物如大豆、水稻、小麦等快速生长的有机肥料。鸡鸭鹅的粪不仅是鱼的饲料同时是种植最好的农家肥。进行养鱼第三年后的池塘, 在秋后撤水, 来年的春天, 进行大豆的种植311亩, 产量达300斤/亩。另外一个池塘进行水稻种植350亩, 产量达1050斤/亩, 同时边沟20亩还进行了外荡式稻田养鱼。

通过截面图可以看出每个鱼池内部结构相同的鱼池的水撤入边沟时, 坝内中间是1块平整的耕地;当水灌满坝内时是个大生态鱼池, 此时池内边沟水位3米以上, 中间耕地的水位1.5米以上。鱼在池中间耕地浅水位吃水草植被浮游生物, 在边沟深水位越冬。基本上不用投料喂养。这种生态养鱼法, 养出的鱼味道鲜美, 比高精养的鱼卖价高25%-40%。当池塘养鱼年数为3年后, 底质淤泥太厚影响养鱼时, 可以撤干池塘的水, 进行农作物的轮作 (即种植大豆或水稻) , 中间耕地腐质土层肥沃, 种出的水稻、大豆成本低, 收入高。而且生态养鱼→旱田、水田→生态养鱼经营模式, 虽可以互相轮作, 并不破坏池塘内、外部结构, 各种产品均是纯天然绿色的食品。

生态高效农业 篇9

关键词:汾河流域,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模式

汾河流域在全省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最大的河流。汾河干流全长716 km,流域面积39 471 km2。流域地跨山西省忻州、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6个地级市,41个县(市、区)。汾河流域地处黄河中游,位于东经110°30'~113°32',北纬35°20'~39°00'。东以云中山、太行山为界与海河水系相邻,西以芦芽山、吕梁山为界与黄河北干流相邻,东南隔太岳山与沁河毗邻,南隔紫金山、稷王山与涑水河毗邻。汾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24%,总人口占全省的36.3%,耕地面积占全省30%,作物播种面积占全省的32.6%,农业经济总收入约占全省的一半。汾河流域的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历来是山西的粮仓和“菜篮子”,肉蛋奶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以及旧的经济模式的长期影响,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负荷大于省内其他任何区域。依托汾河流域的资源禀赋,以循环农业为抓手,以提高综合效益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发展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汾河流域农业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

目前,汾河流域面临极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主要来自工矿业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3方面。汾河流域是山西特色农产品的主产区,特色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取决于特色农产品品质的优劣,并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增收。因此,以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增加农民收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围绕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目标,依据汾河流域农业生态功能区划和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探讨和建立各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推进该流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汾河流域农业生态功能区与农业经济板块的对应

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比如设施农业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农业生态功能区的区划范围,为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创建和推广提供了更加宽泛的余地和更多可能性,但农业生态功能的区划依然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依据。本研究项目依据山西生态功能区划将汾河流域划分为3个生态区,即东部太行山山地丘陵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草丛生态区、中部盆地农业生态区、西部山地落叶针叶林与灌丛生态区。6个生态亚区,即太行山山地丘陵落叶阔叶林与农林牧生态亚区、太岳山山地丘陵针阔叶混交林与农牧业生态亚区、汾河流域农业生态亚区、涑水河流域农业生态亚区、吕梁山山地落叶针叶林与灌丛生态亚区、吕梁山山间盆地黄土丘陵生态亚区。13个生态功能区,即和顺左权山地丘陵林农牧业生态功能区、太岳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古县浮山低山丘陵旱作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太原榆次城镇发展与城郊农业生态功能区、晋中盆地农业与人文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临汾城镇发展与盆地粮棉农产品和林果业生态功能区、峨眉台地旱作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管涔山汾河源头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关帝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太原西山煤炭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灵石汾西低山丘陵旱作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吕梁山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汾河上游水库调蓄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13个生态功能区归纳为6种类型。即种养结合生产类型,山地丘陵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景观保护类型,城市发展与城郊、盆地农业类型,水土保持和风沙控制类型,水库调蓄与水土保持类型,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恢复类型。

根据“十二五”时期山西省加快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以及推进区域化布局、板块式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需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化基础、交通和区位特点,充分考虑不同产业类型间的互补结合、协调发展,将汾河流域划分为7个特色鲜明的农业经济板块(晋中盆地高效农业经济板块、临汾盆地高效农业经济板块、运城盆地高效农业经济板块、汾源有机农业经济板块、汾河中游生态农业经济板块、历山生态农业经济板块、盆地边山丘陵区草食畜农业经济板块),与6种类型的农业生态功能区以及汾河流域41个县(地、市)对应衔接见表1。

不同生态功能区适宜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和分析

本研究项目采用理论推演、经验归纳方法筛选出了七大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结晶。鉴于山西省南北狭长,气候差异大,地形地势复杂,生态多样化,这些模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但是,对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禀赋具有相似性的生态功能区,有些模式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现代农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实践中人民群众将会创造出更切合当地实际、更完善有效的农业模式。

模式1: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通过沼气工程和蚯蚓、蝇蛆养殖,将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业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种植业的废弃物和养殖业的废弃物通过沼气工程和蚯蚓、蝇蛆养殖实现了资源化、无害化再利用,从而可实现农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减少种植业废弃物和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向自然界的排放,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脏乱差的面貌,是适用范围比较广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见图1)。

模式2:以玉米产业为主线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玉米产业是山西省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该模式以玉米产业为核心,通过农产品加工、草食畜养殖、工艺编织、农机化耕作等工(农)艺手段,将玉米籽粒以及玉米秸秆、玉米苞皮、玉米轴、玉米根茬等副产品和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可使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形成资源化、无害化的循环圈,实现玉米产业综合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该循环模式还可通过深加工使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见图2)。

模式3:设施种养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科技含量较高、适用范围较广、农业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通过设施、种植和养殖品类(种)的变换,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经营形式和经营机制的深化,农业功能的拓展,可衍生出更多、更有效、更灵活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见图3)。

模式4:经济林立体种植与草食畜禽养殖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经济林、牧草、中药材立体种植加草食畜禽养殖,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好沼气工程将两大产业链接起来,形成封闭式循环圈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见第56页图4)。

模式5:以粮油加工为主线的种养加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以粮油为主线,通过沼气工程将种植、养殖、加工链接起来,形成循环圈,使粮油加工的废弃物和生猪养殖的粪尿得到有效利用,农业的综合效益得以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见第56页图5)。

模式6: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线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以甜高粱秸秆、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提取工业酒精、酒精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发酵饲料、草食畜养殖、粪尿的沼气处理和食用菌生产以及用沼渣沼液肥田,构成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链,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的综合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图6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线的农业模式。

模式7:“一村一品”产业化运作农业模式

近年来,各地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然和人文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涌现出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休闲观光旅游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含农场,下同),形成了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制定并实施“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该运作模式借鉴了日本以及国内先进省份的经验,在山西省实施“一村一品”规划过程中,将会进一步创新其形式,丰富其内涵,发挥其作用(见图7)。

汾河流域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推介

种养业结合的生产类型。

该类型包括了3个生态区:中部盆地农业生态区、东部太行山山地丘陵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草丛生态区、西部山地落叶针叶林与灌丛生态区。4个生态功能区,即晋中盆地农业与人文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和顺左权山地丘陵林农牧业生态功能区、峨眉台地旱作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灵石、汾西低山丘陵旱作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该类型区域要特别注意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鼓励推广节水农业技术;要着力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产地环境保护,推进标准化生产;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培养壮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

1)中部盆地农业生态区包含2个生态功能区,即晋中盆地农业与人文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和峨眉台地旱作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一是晋中盆地农业与人文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包括太原市的小店、晋源、清徐,晋中市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以及寿阳中部的山间盆地,吕梁市的文水、汾阳、孝义市12个县(市)的平川区。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可规划为晋中盆地高效农业板块,抓住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机遇,以服务太原都市圈为目的,全面发展优质粮畜禽果菜,打造全省一流的资源节约型高效农业精品板块。发挥城市人口集中、旅游资源丰富以及交通、区位等优势,融合文化创意、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发展城郊休闲农业。农业模式适用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7。二是峨眉台地旱作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包括稷山县、新绛县以及万荣县的北部乡镇和河津市的汾河以南地区。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上,可规划为运城高效农业经济板块,抓住运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良好机遇,全力发展优质粮果菜畜禽生产,大力建设外向型果菜药生产基地,打造山西省一流的资源节约型高效农业精品板块。农业模式适用模式1、模式4、模式7。

2)东部太行山山地丘陵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草丛生态区包含和顺左权山地丘陵林农牧业生态功能区,汾河流域仅有和顺县的马坊乡、昔阳县的沾尚乡、榆社县的白北乡属于该生态功能区。同时,该功能区兼属山地丘陵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景观保护类型,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可规划为盆地边山丘陵区草食畜农业经济板块,结合生态治理工程抓好杂粮、牧草生产,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草食畜,优质特色杂粮生产,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1、模式3、模式4、模式6、模式7。

3)西部山地落叶针叶林与灌丛生态区包含1个生态功能区,即灵石、汾西低山丘陵旱作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包括汾西县、灵石县、交口县以及交城县、汾阳市、孝义市三县(市)西部的低山和黄土丘陵地区。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可规划为汾河中游生态农业经济板块,结合生态治理工程,发展特色杂粮、特色经济林产品生产,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1、模式4、模式6、模式7。

山地丘陵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景观保护类型。

该类型包括2个生态区,即东部太行山山地丘陵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草丛生态区和西部山地落叶针叶林与灌丛生态区。4个生态功能区即太岳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管涔山汾河源头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关帝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和吕梁山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该类型区域要特别注意恢复与重建水源涵养区森林、灌丛、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严格保护自然植被。以林、牧为主,兼顾农业,适度发展旅游;合理开发林业资源、野生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和多功能价值,建立新型产业结构和良性循环体系,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坚持保护优先,恢复优先,实行圈养为主、草场禁牧期和轮牧制度;发展特色杂粮产业,实现产业化;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保护自然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1)东部太行山山地丘陵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草丛生态区,包含1个生态功能区,即太岳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包括榆次区、寿阳县、祁县、太谷县、平遥县、介休市的东南部山区,灵石县、霍州市的东部山区,洪洞县和古县的北部山区。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可规划为汾河中游生态农业经济板块,结合生态治理工程,发展特色杂粮、特色经济林产品生产,重点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模式适用模式1、模式4、模式6和模式7。

2)西部山地落叶针叶林与灌丛生态区包含3个生态功能区,其中管涔山汾河源头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包括宁武县、静乐县、岚县三县的山地。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可规划为汾源有机农业经济板块,在实施汾河源头治理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有特色的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1、模式4、模式5、模式7。关帝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包括娄烦县、古交市的汾河以南地区,清徐县、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的山地丘陵区。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可规划为汾源有机农业经济板块,在实施汾河源头治理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有特色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1、模式3、模式4、模式7。吕梁山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包括交口县、汾西县的全部以及霍州市的中部丘陵区,洪洞县、尧都区、襄汾县三县区的西部丘陵区。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可规划为汾河中游生态农业经济板块,结合生态治理工程,发展特色杂粮、特色经济林产品生产,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4、模式5、模式7。

城市发展与城郊、盆地农业类型。

该类型区域主要包括中部盆地农业生态区,其中包含2个生态功能区:太原榆次城镇发展与城郊农业生态功能区、临汾城镇发展与盆地粮棉农产品和林果业生态功能区。该类型区域必须注重统筹城乡发展,以城镇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同时要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协调一致。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建立优质粮棉菜果基地和优质苗木花卉基地,支持从外沿上拓展和内涵上丰富农业功能,发展城郊型生态、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展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1)太原榆次城镇发展与城郊农业生态功能区,包括尖草坪、杏花岭、万柏林、迎泽、小店、晋源6个城区,清徐县的平川,阳曲县大运高速路两侧以及榆次区的平川。由于自然条件相似,在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经济板块的划分上,与晋中市的太谷、祁县、平遥、介休、寿阳,吕梁市的文水、孝义、汾阳的平川同属晋中盆地高效农业经济板块。重点围绕太原都市圈市场需求全面发展粮畜禽果菜生产。同时,充分发挥城市人口集中、旅游资源丰富以及交通、区位等优势,融合文化创意、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发展城郊休闲农业。在发展中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跨越。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5、模式7。

2)临汾城镇发展与盆地粮棉农产品和林果业生态功能区,包括霍州市、洪洞县、尧都区、襄汾县、侯马市、曲沃县六县(市、区)的平川。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可划分为临汾盆地高效农业经济板块。按照全省“一核三圈”城镇化发展规划,围绕南部都市圈发展的市场需求,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全面发展粮畜禽果菜生产,打造全省一流的精品农业经济板块。该生态功能区还包括新绛县、稷山县以及河津市的汾河以北地区、万荣县的西北部乡镇。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上可划归运城盆地高效农业经济板块,结合运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发展优质粮果菜棉畜产品及道地中药材生产,着力建设外向型果菜生产基地,打造全省一流的精品农业经济板块。同时,充分发挥城市人口集中、旅游资源丰富以及交通、区位等优势,融合文化创意、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发展城郊休闲农业。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1、模式2、模式3、模式5和模式7。

水库调蓄与水土保持类型。

该类型主要包括西部山地落叶针叶林与灌丛生态区,包含1个生态功能区,即汾河上游水库调蓄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该生态功能区必须严格实施退耕还林还灌还草工程,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逐步减少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不断改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恢复生态平衡。在缓坡丘陵沟壑区,开展以保土、保水、保肥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持续协调发展。要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保护自然植被,减少环境污染,确保汾河水库水源水质清洁和下游用水安全。

汾河上游水库调蓄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包括静乐、岚县2个县。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与太原市的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忻州市的宁武县、吕梁市的交城县,同属汾源有机农业经济板块。生态环境、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是现代农业休闲服务的主要功能,代表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挖掘农业观光休闲发展潜力,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的需求为导向,结合汾河源头生态治理工程,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1、模式3、模式4、模式7。

水土保持和风沙控制类型。

该类型在东部太行山山地丘陵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草丛生态区,古县浮山低山丘陵旱作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该生态功能区在经济发展上要注意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以林牧业为主,兼顾农业,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和以果、枣为主的经济林,培育可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要因地制宜布局作物种类,推广抗旱、耐寒优良品种及旱作农业技术,实行“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规模化、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路子。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草地建设与保护,划区轮牧,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场),积极推行牛羊舍饲技术。同时,要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展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古县浮山低山丘陵旱作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包括古县县城东南部丘陵山区、浮山全部、洪洞县曲亭镇东部和襄汾县东部塔尔山低山丘陵,以及翼城隆化镇以北低山丘陵区。依据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从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板块经济角度考虑,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布局上属于历山生态农业经济板块和临汾盆地边山丘陵区草食畜农业经济板块,宜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优质草食畜、优质特色杂粮生产,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1、模式3、模式4、模式7。

煤炭开发与生态系统恢复类型。

该类型主要包括了西部山地落叶针叶林与灌丛生态区,包含1个生态功能区,即太原西山煤炭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包括古交市、清徐县的北部山区。该生态功能区要注意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恢复生态环境为主,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展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在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农村经济规划布局上,该生态功能区可划归汾源有机农业经济板块,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实施特色农业工程,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主要适用模式1、模式4、模式7。

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宣传发展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的好处,向社会公开曝光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危害的严重性,让广大民众真正意识到发展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农民进行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知识的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相关技能,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实践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

强化政府引导,提供政策保证。一是政府要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二是继续稳定土地承包政策,保护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对农民进城务工后撂下的土地,在农民完全自愿的原则下,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三是进一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四是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并重,将其纳入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同时综合运用财政、投资、信贷、税收、价格等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促进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加快法律法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必要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借鉴发达国家实践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加快制定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法规,通过法规对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加以引导和规范。除制定全国性法律法规外,各地还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律和法规。

促进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支撑。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技术进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种类,开发和集成相关技术,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推广低消耗与低污染的新型科技,开发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新技术,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实施。

生态高效农业 篇10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桑树,大豆,食用菌,四川省荣县

生态环境建设已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中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必须走高效生态农业之路。荣县作为丘陵农业大县, 农业比重大, 农业面源污染大, 农民增粮增收难度大, 发展以“桑-豆-菇”为典型的循环高效生态农业, 是荣县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需要。

1 荣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1.1 粮食增产难度大

荣县耕地面积4万hm2, 播种面积8.67万hm2, 常年粮食总产稳定在40万t。随着城镇化和道路建设的加快, 稳定播种面积难度加大, 同时农村劳动力匮乏、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造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 加之丘陵山区土地贫瘠, 又易受干旱、风灾、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 保障国家下达的粮食安全任务难度非常大。

1.2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荣县农业生产条件差, 种、养效益不高, 农民收入低, 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度高, 影响了小康社会进程。正常年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6∶1.0, 城乡差距大。未来一段时间内, 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长的空间有限, 保持农民人均年增收10%的势头压力较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较弱,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现代流通体系不完善,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规模经营刚刚起步, 缺少带动力强的新型产业主体, 组织化程度总体较低。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少、规模小。

1.3 生态环境脆弱, 农业生产污染大

土地资源过度开垦, 使得丘陵山区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结构也欠合理, 使得易于发展经济作物的土地被用于种植粮食作物, 土壤肥力丧失严重。过度施用化肥、农药未得到根本转变,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2 荣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荣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西南边缘, 毗邻内江市、宜宾市、乐山市, 地处长江上游沱江、岷江水系的低山丘陵地带, 幅员面积1609 km2。荣县土壤类型多样, 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黄壤土4大类。耕地面积4万hm2, 其中田2.6万hm2, 土1.4万hm2。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冬暖春早, 夏热秋雨, 四季分明。空气湿润, 雨热同季, 少霜雪, 立体气候明显, 气候资源丰富。年降雨量1100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8.9%左右, 年平均气温17.8℃, 冬季极端低温多在0℃以上。立体的气候、丰富的水土资源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技术优势

荣县蚕桑产业基础良好, 技术优势明显。有四川省蚕业研究所、四川省蚕丝学校等科研教学机构为荣县蚕桑生产做技术支撑, 荣县蚕桑站科技推广人员做技术指导, 大多数农户已熟练掌握了种桑、养蚕技术。荣县大豆种植历史悠久, 在旱地改制过程中, 农民科学种豆技术得到了提高。近年, 为巩固旱地改制成果, 又进行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 技术优势明显。荣县食用菌生产技术有一定的基础, 拥有大批食用菌种植技术推广人员。

2.3 政策优势

荣县是全国50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现又作为扩权县, 政策倾斜明显。每年国家通过转移支付的农发资金达2000万元, 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也逐步展开, 这为荣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大好时机。

3 荣县“桑-豆-菇”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3.1 模式简介

在新建桑园时, 增大桑树行间距, 空大行。小春季节利用空行套种胡豆, 大春季节充分利用空行套种大豆。秋冬季节, 在较平整的桑园空行搭建简易菇棚, 利用豆秆和桑树枝作培养料种植平菇、秀珍菇、木耳、香菇等食用菌。

3.2 应用效果

3.2.1 经济效益

推广“桑-豆-菇”模式后, 通过合理套作可提高播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按照政府新增0.53万hm2桑园算, 通过套作胡豆和大豆可增加粮食总产0.8万t (0.53万hm2×15×100 kg/667 m2) , 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利用豆秆和桑树枝种植食用菌可达50万袋, 增加农民收入100万元。通过豆类固氮和菌渣回土, 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1600 t (0.53万hm2×15×20 kg/667 m2) , 为农民节本增收320万元。可见, 该模式稳定了粮食生产, 发展多经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 实现了粮经协调发展。

3.2.2 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桑-豆-菇”生态农业模式, 新增0.53万hm2桑园将能够直接有效起到防沙固土、减少水土流失作用, 对于减缓双溪水库及在建小金沟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意义重大。同时, 按1棵桑树平均1 d吸收CO210 kg计算, 0.53万hm2桑树1年可吸收CO2320万t。由于循环农业可大幅度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 有效减小化学物质对库区水质影响, 生产食用菌产生的废弃物可经过初步加工成有机肥, 施肥于蔬菜, 改善菜地肥力, 保障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2.3 社会效益

推广“桑-豆-菇”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直接解决l万余劳动力就业。该循环农业模式的全面实施, 对于振兴荣县农业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4 促进荣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

4.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营造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氛围。依托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 结合“双百行动”, 大力培训秸秆养畜、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充分利用自贡农业信息网、荣县科教网、报纸、广播、微博等媒体全方位普及高效生态农业知识与技术, 提高荣县上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意识。

4.2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合理布局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合理布局。按照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合理划分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畜禽养殖区域, 可有效防范工业、城市、养殖用水排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

4.3 实施生态安全工程

实施生态安全工程, 确保高效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加快望佳、双石、乐德等乡镇的“畜-沼-菜、畜沼-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以点带面, 带动全面推开。继续实施沼气工程, 探索农村沼气服务新机制, 因地制宜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推行集中供气。推广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实施秸秆还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推广农业投入品减量技术,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综合治理规模养殖场废弃物污染, 确保排放达标,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提高农业生态安全水平。

4.4 整合资源要素, 增加投入

生态农业 主导农业生产模式 篇11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全球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建设起来的,既促进生态保护又依赖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经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致使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等,不仅诱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还导致粮食、蔬果、畜牧产品等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实质而言,这是一场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失调的严重危机。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等地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各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替代农业思潮开始出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生态农业发展计划,把重点放在减少农田盐碱化和农业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由单一向综合,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环保,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综合“质量效益”转型。在必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景广阔,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625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发展规模来看,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其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19%;中国生态农业总面积约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180万公顷,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

全球生态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目前,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与常规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5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全面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实现强农兴粮富民和环境优化;二是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三是高效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续性,把农业生产经营和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被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评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先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对生态农业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是发挥长效作用的措施。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在德国,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额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国实施补偿方式,大多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并多与相应环保措施挂钩。

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很多国家非常注重以现代科技为依据,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推广。也有许多大学、科研院所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自2002年起,美国政府就实施有机农业研究和推广计划,2003年以来的10年间共提供经费9300万美元,资助重点包括有机农业环境及效果、有机农场生产与社会经济状况、利用田间试验方法鉴别有机产品特点等。

加强生态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发达国家就生态农业的生产、产品质量和销售等建立了相关法规体系。美国制定了《有机食品质量法》,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农产品法》《加拿大谷物法》等,欧盟颁布了《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在欧盟相关法律基础上,德国制定了本国的《生态农业法》《土地资源保护法》《垃圾处理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让生态农业发展实现了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内部“软环境”整合,对其健康发展发挥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生态高效农业 篇12

2015 年是全面完成 “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关心下,云和县农业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适应新常态,大胆实践,坚持以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以产业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发展“菌茶蔬”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全县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取得的成效

1.1 粮食和经济作物平衡发展

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 106 hm2, 总产2.3 万t。 食用菌生产7 995.12 万袋,其中花菇7 318.02 万袋, 普通菇359.4 万袋,黑木耳217.7 万袋,珍稀食用菌100 万袋,建立食用菌精品农产品基地1 个。特色药材种植和药材加工不断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155 hm2,创造经济收益2 000 万元。水果总面积1 606 hm2,产值4 537.4 万元。茶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良茶100.8 hm2,全年产量860 t,同比增长7.5%,产值10 339 万元,同比增长3.4%。畜牧业产值略有回升,2015 年底生猪存栏2.23 万头,同比增加4.21%,其中母猪存栏0.25 万头,同比增加4.17%,生猪出栏3.54 万头,同比增加3.51%[1,2]。

1.2 “两区”建设成效显著

崇云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完成“两主导四精品三配套”即食用菌、水果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水果、珍稀菌、珍稀苗木、稻鱼共生精品园,配套发展稻菇轮作、粮经轮作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的创建,面积达1 420 hm2, 总投入达1.6 亿元,于2015 年6 月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完成了670 hm2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1.3 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为理念,加强对蔬菜、茶叶、水果、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管理,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全年进行农产品省级定量检测220 批次,合格率100%。狠抓农业标准化建设和“三品一标”认定,2015 年“三品”新增产品16 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 个,有机食品2 个,全县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61.9%。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设,县级以上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示范性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率100%,初级农产品追溯体系示范县建设通过省级验收。云和雪梨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产品,2015 年12 月通过农业部专家评审。

1.4 打响生态品牌

2015 年云和梯田被评为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番茄、白茄、雪梨在浙江精品果蔬展览会上获得金奖;仙宫雪毫牌金枝玉叶在第十届浙江绿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新培育24 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20 个生态精品农产品;组织企业参加2015 年丽水(杭州)生态精品农产品博览会、浙江农业博览会,助力梯田开犁节、田垟西瓜节等农事节庆活动,打响了云和县生态品牌。

1.5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努力推广“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启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建设,2015 年建立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 个,落实生态消纳地820 hm2,新增沼液利用量5 300 t,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 700 hm2, 推广商品有机肥4 000 t, 病虫害统防统治任务1 570 hm2,化肥减量任务76 t,农药减量2.65 t;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石塘镇规溪、朱村、小顺、西滩头开设了4 个“垃圾兑换”超市。雾溪乡结合饮用水源整治,率先开展了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处置,全乡共回收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500 kg[3,4]。

1.6 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发展,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通过技术改造、信息服务等方式培育壮大农业龙头组织,鼓励发展专业大户,进一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化建设,创建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1 个、示范企业3 家、示范合作社3 家、大学生农业创业典型4 个、示范家庭农场20 家。

1.7 推进农业园区农旅融合

立足云和梯田4A景区,利用崇云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优势,实施“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发展战略,以“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农旅融合观光体验区、养生养老休闲区”创建为重点,按照“两区”“三基地”“六主导”“九精品”发展要求,实施现代农业园区综合示范提升工程,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十里云河”景观带和“云和梯田”景观带,构建云和库区和山区梯田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1.8 增强农业服务能力

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3 个,依托农业院校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14 名。坚持“科技下乡、专家进村、服务到户”,深入开展农业“五送”服务月等活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推进机器换人,新增先进适用农机具800 台,推广水稻机耕面积2 670 hm2,机收面积660 hm2,新建钢架大棚70 hm2,建立了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

2 存在的问题

云和县生态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实现生态发展任重道远。当前,云和县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畜牧业产值持续下降

“六边三化三美”和 “五水共治”带动畜禽养殖污染的整治,但是也造成大量养殖场关停,现有的养殖场也受到限养政策的限制,造成畜牧业产值持续下降。

2.2 农民增收困难

农业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使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挤压农民增收空间。

2.3 农业精深加工比重偏低

如黑木耳、雪梨、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产品销售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质优价不优。

2.4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还存在大多数生产规模较小、层次不够高、带动能力弱等问题,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能力有限。

3 发展对策

2016 年,面对新常态和新挑战,将紧紧抓住 “高铁时代”“六边三化三美”等契机,以工业经济思维抓农业,以逆向思维促农业,从“市场要我怎么做”转变为“我要怎么做市场”,把云和县的 “生态优势”转化为 “农业强势”,将 “美丽”变成财富和增长新动力,以农业“美丽经济”引领转型发展新路径。

3.1 做强农业产业

结合云和县地域特色,以农业“三区”建设为平台,坚持用工业经济新思维,做大做优雪梨基地、高山蔬菜基地、绿茶基地等山区特色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培龙头、聚合力、重特色,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

3.2 打造农业品牌

依托云和县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继续大力推进以云和雪梨、云和黑木耳、“仙宫雪毫”茶叶等为重点的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借助媒体平台,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具有云和县特色的“金名片”;鼓励农业企业通过强强联手,整合品牌;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博会、名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精品农产品评比会,加快推进云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鼓励企业参加丽水生态农产品网络展销会,提升云和县生态精品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3.3 拓展农业功能

科学利用好丰富的生态资源,紧抓高铁时代机遇,借助发展“山水童话乡村”之际,把农业与云和县人文旅游文化相结合,积极举办“雪梨节”“开犁节”“田垟西瓜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实现一产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以3 条自驾游精品线路建设为依托,深度挖掘沿线 “云和老雪梨”“石浦船帮”“红色生态革命”“畲族风情”等特色文化,扎实发展石浦花海、规溪景观农业示范园区等特色旅游到村到户项目,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抓住云和雪梨创建农产品地理标志契机,推广“观光—采摘—餐饮—休闲”一体化休闲农业模式,通过农博会、高炮广告、微博、微信等形式深入基地宣传云和高山蔬菜、云和黑木耳等云和传统农业名片,将农业产品与农业休闲有机结合。

3.4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努力推进初级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计划培育初级农产品产地准出单位5 家以上,新增二维码企业追溯10 家以上。加强全县主导产业农产品质量动态监控点管理,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确保农产品省级抽检合格率98%以上;突出食用菌、蔬菜、草莓、“瘦肉精”等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推进县乡农产品检测室免费为市民开放。继续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培育3 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2 个以上绿色或有机食品。

3.5 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县创建

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创建为契机,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认真落实《云和县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创建实施方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工作举措,大力推进立体式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中心工作,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商品有机肥,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做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化肥、农药减量工作;完善畜禽养殖排泄物与污水治理方案,促进全县规模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打造云和县农业美丽业态环境,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以种养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种养业空间、产业生态化布局及功能区块,大胆探索以废菌棒再次利用为纽带的“畜禽粪便+废菌棒—有机肥—农作物”生态食用菌循环产业链模式、以标准农田为纽带的 “畜禽—水稻—菌类、黑木耳—单季稻、黑木耳—单季稻/鸭、香菇—单季稻”轮作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作物”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以低山园地为纽带的畜禽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和推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新模式,拓展生态循环功能,加快形成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产业圈、产业带,构建起立体式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3.6 夯实农业基础

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权等农村各类产权公开、公正、规范流转交易。规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管理,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5]

参考文献

[1]蓝月相.云和县农业水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30-31.

[2]叶柳祥,蓝月相,毛金华,等.云和县“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与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941-945.

[3]蓝月相,董益坤,俞慧玲.山区梯田生物多样性种养配套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1079-1082.

[4]吴锦妫.庆元县加快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614(13):284-285.

上一篇:市场体系下一篇:纪实性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