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2024-09-26

生态农业发展探析(共8篇)

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篇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理面积广阔,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也是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我国农村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但是人们对粮食作物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因此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农业产业化必须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主,由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生态农业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发展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对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不断推进本地生态农业发展。

1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虽然当前政府部门对农业生态化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农业生态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更低,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到位,依旧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技术进行种植,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1.2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园区、基地,而且要发展农业合作组织,但是目前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示范园区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农业合作社的建设也滞后,合作社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导致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受到阻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1.3土地资源不足

充足的土地资源是开展农业生态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因为农业生态化发展,要求有足够的土地资源,用于专门的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但是当前很多地区的土地资源不够,尽管我国并没有限制土地流转,但是在流转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导致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农业经营规模无法进一步扩大。

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篇2

1.生态环境优越。广义上的湘西,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还包括张家界市、怀化市和邵阳市、常德市与其毗邻的部分县市。在宏观上属于“武陵—雪峰山地区”,湘、桂、川、渝、黔、鄂交接之地和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该区主要河流为沅、澧干流及其支流酉水、武水、渠水、巫水、锦江等,历史上被列为“五陵五溪蛮地区”,不仅有舟楫之利,而且是重要的灌溉水源,因水能资源丰富而被列为全国著名的十大水电基地之一。湘西绝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整体上显示出冬暖夏凉的特点。春夏降水较为集中,夏秋干旱较轻。全年的降水量、光照和太阳辐射总量的70%集中于林草和农作物旺盛生长期之内,光、热、水相互配合良好,有效性强。但由于山河相间的地貌格局,景观气候的垂直变化相当明显,为山地立体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山丘地带盛产杉木、楠竹、油桐、柑橘、猕猴桃、板栗、茶叶等农林经济产品;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水稻、玉米、芝麻、烟草等农产丰富。山地丘陵区不少人迹罕至之地林海茫茫,并有水杉、栱桐、鹅掌楸、红豆杉等珍稀孑遗树种50 多种;森林里栖息有华南虎、金丝猴、穿山甲等国家保护珍稀动物40 余种,这些都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自然、人文景观多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地武陵源,几乎包揽了世界地质地貌、水系水文、生物等生态系统的奇观绝景。其中的张家界,还以其世界独一无二的砂石塔状峰柱地貌而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并以其清幽环境和莽莽林海奇观,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猛洞河、崀山、桃花源、德夯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都与武陵源有异曲同工之妙。湘西地区的峡谷以大和险而著称。永顺猛洞河峡谷、龙山乌龙山大峡谷、古丈坐龙峡等,都是其典型代表。湘西境内的石灰岩溶洞分布高度密集,张家界的黄龙洞、九天洞;怀化市的奇梁洞、黄岩洞等30 个溶洞或溶洞群。湘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多元化特点,随意信手拈来的就有苗、瑶、侗和土家等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都独具风韵。

3.民俗风情多彩。在湘西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土家族、苗族、侗族的主要聚住区。同时,由于山区地貌的分隔,各民族发展的水平不一,使得不少地区较多地保留着本民族习俗。如土家族吊脚楼和侗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建筑史上的杰作、民间歌舞有土家摆手舞、哭嫁歌、唱山歌、拜佛歌、跳芦笙等;苗族的赶秋、土家族调年会、四月八、挑葱会、边边场等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保留相当多的原始性,还有抢花炮等民间文体活动。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及玻璃吹画、蜡染、扎染、纸扎、银饰制作等格调清新原古的民间工艺品交互融合在一起,构成湘西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风情,令游客倾慕陶醉,留连忘返。湘西丰富多彩且地域特色独著的民俗风情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

4.有利的区位交通条件。湘西地区无大型都市,但作为其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首先,有整个旅游发展前景广阔的湘西旅游片,及其与黔东、桂北、鄂西、渝东组合的中国中部旅游隆起带的依托;另一方面,又处于“长江黄金旅游带”和“大桂林旅游区”、“大重庆旅游区”和“长、株、潭、衡旅游区”之间,区位条件较为优越。在交通上,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路四通八达。水运虽不算发达,但沅水及其支流自古为通向大西南的水运大动脉,至今尚在发挥着一定作用。张家界荷花机场为国内大型旅游专用机场,可与国内外29 个中心城市通航,有40 多条航线。芷江机场和常德机场已恢复通航,邵阳机场也即将修复,并有区外的贵州铜仁大兴机场和广西桂林机场,已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5.休闲农业发展早有一定基础。湘西地区的生态休闲农业的开发相对较早。如处于吉首西部的德夯苗寨,早就进行了农家乐旅游开发;坐落于通道县黄土乡的皇都文化村,早在20 世纪90 年代末期便进行了特色山寨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地处八十里大南山的城步南山牧场,以其独有的南岭山原草原景观和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文化,所开辟的狩猎、山地草原观光、避暑度假、寻找生命之源绿色旅游等特色旅游开发,已成为湘西大旅游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凭借其特色优势已建成经省休闲农业协会评定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星级农庄,湘西州有6 家,张家界市7 家,怀化市14 家,邵阳市19 家,常德市13 家,合计59 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27 家。

二、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休闲农业旅游接待服务点一般是离城区较远或,交通相对便利的村落。但由于湘西大部分山村地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外地游客对当地地理环境不熟悉,缺少明显的指示牌,使得逗留人数大为减少。另外很多农家乐接待设施过于简陋,无法留住过夜游客。

2.卫生状况不理想,农村自然环境压力较大。休闲农业旅游基本上在交通相对便利、自然环境优美的村庄开展,但接待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已导致部分乡村出现了污染现象。接待环境卫生状况也不理想,可能威胁游客身体健康的因素依旧存在。部分“农家乐”餐饮设备简陋,操作人员健康状况不明,卫生意识差,缺乏必要的基本卫生知识。个别农户存在生活垃圾长期堆放现象,也威胁着游客的健康,加大了环境压力。

3.服务项目单一,缺乏农家特色,文化品位太低。部分休闲农业与附近的旅游景点关联性较强,但未能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它们之中大多仅限于吃饭、住宿、娱乐、外加销售一点土特产。参与性休闲活动较少,缺乏留住游客的有效措施,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特别是文化品位含量太低。休闲娱乐活动项目几乎没有,已成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软肋。

4.服务接待水平低下,安全意识淡薄。从事休闲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主要以本地农民为主,而他们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又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因此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较差,无论在接待礼仪还是服务用语等方面均缺乏训练。另外,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选址地是在木结构民房内改造而成,电线布置、电器放置等均缺乏科学性。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识,使之存在极大的火灾安全隐患。消毒保鲜等设备不全,甚至干脆不启用等现象难以保证饮食安全。另外,厕所不符合卫生要求,如无排污管道。

三、对湘西地区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湘西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而且经济基础差,乡村劳动素质低,安贫守旧观念落后、扶贫返贫现象严重,要运用休闲农业可促进城乡互换,通过城市旅游者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的信息辐射到民族地区乡村,促使居民意识观念、价值认同、生活习俗的改变。对从事“农家乐”旅游的服务人员进行企业化的培训,普及专业岗位知识和操作技能。下大力气提高休闲农业旅游经营者的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和基本礼仪知识,对服务人员的餐饮服务技能等进行集中培训。

2.注重生态环境与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整个湘西地区石灰岩分布地区面积大,并有部分红岩丘陵地貌分布,母岩造壤能力差,植被生长缓慢,生物资源聚集程度低,其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据统计,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6.19%,占全区山地面积的35.4%;石漠化裸露地占湘西土地总面积的3.14%。只有牢牢树立消费生态,享受自然的理念,清楚认识保护好绿色生态的重要性,湘西才会有吸引游客心灵向往的神秘魅力。休闲农业兴起的根基和发展也有赖于绿色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湘西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一定要与湘西的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3.挖掘资源内涵,突出地域特色,发展特色项目。湘西是乡村地域文化最为丰厚的地区,广布于湘西各地乡村的土家、苗族、侗族、瑶族等独具特色的民族习俗,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之乡”的花垣县等等。每逢节日,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一定会汇集在一起,翩翩起舞互相对歌,敲起苗鼓,玩龙舞狮,表演上刀梯、踩铧犁、吃碗碴、摸油锅等民间绝技。土家族的摆手舞、挖土歌等农耕文化歌舞,腊肉、酸汤、打油茶等饮食习俗,以及赶集、哭嫁等节庆习俗,也别有风味。这些极为珍贵的精神植被,正是湘西休闲农业旅游的精髓。一方面必须深入挖掘,优化整合;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民族文化原生地的保护。可以用如此丰富的旅游内容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购物休闲、参与农作等多项活动。

生态农业发展途径及效益探析 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途径;效益

过去20年以来,广西恭城县生态农业异军突起,创造性的开辟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恭城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十分值得推广和普及。本文以恭城县为例进行分析。

1.恭城县生态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恭城县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资源禀赋,建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全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牛(猪)—沼—果—林模式。

1.1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

恭城县有丰富的小河溪流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淡水鱼养殖条件。目前,全县有15%的农户采用这种生产模式。利用人畜粪便作沼气池原料,沼气用于生活燃料,沼液用于农作物杀虫、沼渣用于施肥、喂鱼,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1.2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

采用这类模式的农户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利用城镇旺盛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种植蘑菇、菌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养殖蚯蚓喂猪、鸡、鸭。该模式是一个物质流封闭循环链,具有相对稳定性。

1.3牛(猪)—沼—果—林模式

恭城县有大面积山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果园、畜牧业自然地理条件。该模式主要由山区农户采用,能够用来发展经济林、果树产业,采用农户约占6%左右。

2.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恭城生态农业围绕沼气池建设展开,通过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和自然地理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也促进了地方生态健康发展。总体而言,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沿着以下几条路径推进:

2.1大力推行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

过去以来,恭城县农户生活能源主要以木柴为主,这导致本县森林资源滥砍滥伐十分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农业生产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恭城县自2000年以来开始大力推广沼气、发展小型水电站,以缓解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下,恭城县逐渐形成了“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的庭院经济新格局。

2.2开展农作物秸杆还田培肥工程

将农作物秸杆沤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有效降低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恭城县秸杆还田率超过90%,适用田地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有学者估算,连续三年进行秸秆还田造肥,土壤有机质增幅能够达到0.22%~0.48%,这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有利于改良耕地土壤土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2.3推广和普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作物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预报服务和除害技术指导,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药,降低不合理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开展土地普查,结合具体耕地土质情况指导农户进行平衡施肥法,避免过度施肥、盲目施肥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2010年,全县组织500人次农技人员深入到农户指导病虫害和平衡施肥,全县水浇地施肥面积183公顷,平均每亩增产5-7%,平均每亩节省化肥成本11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2.4普及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

2000年以来,恭城县开始大力普及和推广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剪枝、嫁接,改善果树采光、通风条件,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果树增产效果明显。目前,全县共已有3763公顷果树采用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栽培和施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生物病虫害防治法,大大减低了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安全性、环保性,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

2.5加强增幅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

恭城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将农村能源推广、科学种田、无公害种植技术普及纳入到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同时为其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例如金融政策、水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在资金方面,县财政就生态农业发展编制了专门的预算,仅2012年县财政直接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就有700余万元,主要用于沼气池建设补贴、新型种植技术补贴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奖励等。通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本县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效。

3.建设生态农业的效益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不仅促进了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又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自然、人口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总体来说,恭城县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生态农业发展效益:

3.1生态效益

恭城县通过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有效化解了农户能源需求与林地保护矛盾冲突。截止到2012年,全县林地面积16.7万公顷,较1990年增加了3.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8%,较1990年增加6.2个百分点。农村绿化率超过96%,草地面积超过2000公顷,生态林面积达到6.95万公顷。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废旧矿山开垦面积达到573公顷,开复率46.1%。2013年,恭城县被国家环保部评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县。

3.2经济效益

自2000年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以来,全县农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农户收入增收明显。2012年,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3012元,较2000年增加了1560元;生猪出栏45万头,肉猪出栏28.9万头;果园种植面积2.3万公顷,水果总产量38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7.1倍和19.1倍。2000年以来,全县果业产值增加22.2亿元。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35%下降到2012年1.2%,脱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3.3社会效益

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经济发展首先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恭城县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其次带动了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让广大农民更加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今后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打下了良好群众基础;再次,进一步促进了本县人口结构优化,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为计生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后,通过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进一步改进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提高了政府威信力和形象,为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

4.结束语

广西恭城县作为不沿边、不沿海、不沿铁路和公路国道的“四不沿”山区县,是广西有名的“老、少、边、山、穷”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新的经济发展路子,不仅脱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而且也为其他县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可以说,“恭城模式”是走可持续协调发展道路的具体工作体现,十分值得肯定和推广。(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韦复才,周游游.西南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特点及生态恢复重建策略[J].中国岩溶,2013,25(4):282-287.

[2] 恭城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恭城县志[M].南宁:西人民出版社,2010,106-161.

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篇4

发布时间:2011-10-12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高艳利

摘要:海洋旅游活动是人类向往而极具吸引力的活动,大量的旅游者是在具有高度连通性和开放性的环境中进行的,而这又已影响到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海南省作为中国拥有巨大海洋旅游资源的大省,在海洋旅游的开发上更应注重其可持续性。从海南海洋旅游的现状出发,对海洋旅游条件、产品、参与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省

一、海洋旅游业的兴起

海洋,作为人类星球最迷人的部分激发了人类旅游的向往和愿望,人类,不论距离远近、现在和未来,都不应该剥夺欣赏与享受海洋所具有的丰富性的机会。海洋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事业,成为除山水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之外的又一重要旅游资源类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自己的领海以及广阔的公海、大洋领域,不断的开发旅游资源,开辟众多海洋旅游项目,世界海洋旅游事业正向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海洋旅游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和一种实践与发展的工具。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论及海洋旅游发展时指出:“中国海洋旅游采取依托沿海城市,突出海洋特色,分区、分片建设的政策,近年来在沿海开发建设了300多处海洋与海岛旅游娱乐区,兴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娱乐设施,使海洋旅游业成为迅速发展的海洋产业。”据了解,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丹东南到广西防城,沿岸已开发有1 500余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按照规划,中国将逐步成为海运强国、船舶工业强国、海盐生产大国、海洋旅游大国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大国,并最终成为海洋强国。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不仅是中国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势所趋。

二、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海南发展海洋旅游的条件

1.气候条件。海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与美国夏威夷处在相近纬度,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因受海洋影响明显,气候优势明显,全年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其光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约1 750~2 650小时,年晴日在300天以上。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可以海浴。海南囊括了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五个要素,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旅游休闲度假区和避寒胜地。

2.海洋旅游资源。海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洋省份,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及周围岛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所辖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近60倍。已开发的海岛有南湾猴岛、蜈支洲岛、分界洲岛、盈滨半岛、神舟半岛、鹿回头半岛、玉带滩半岛等。海岸带景观分布在海南岛长达1 618公里的海岸线上,到处都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目前海南岛港湾84个,可开发的68个。较著名的有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大东海、香水湾、石梅湾、高隆湾、东寨港、棋子湾等。作为世界上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海南依托独特的海洋优势,必将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旅游基地。

3.人文资源。海南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也丰富多彩,如黎苗族歌舞、琼剧、人偶同台木偶戏、儋州调声等,都是极具海南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岛上除汉族外,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尤其是黎族,其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彩。海南一年一度的欢乐节,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换花节、冼夫人文化节、黎苗三月初

三、国际椰子节、儋州民间歌节等也是市民喜闻乐见,游客津津乐道的民俗节庆。

4.客源市场。海南的客源主要以国外游客、港澳台游客以及内地游客构成。据海南统计局统计,2009年海南接待过夜人数合计2 250.33万。其中外国人37.21万,香港同胞12.18万,澳门同胞0.56万,台湾同胞5.20万,国内旅游者2 195.18万。境外旅游收入18.90亿元,国内旅游收入192.82亿元。

以三亚为例,据三亚统计局统计分析,2009年三亚外国游客按入境人数排序位居前五的依次是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其中俄罗斯77 210人次,占外国人游客的33.2%;日本23 507人次,占10.1%;韩国19 750人次,占8.5%;美国12 624人次,占5.4%;德国10 558人次,占4.5%。共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9 497万美元。

5.硬件设施。(1)酒店。根据海南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海南共有星级宾馆26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0家,四星级宾馆54家,三星级宾馆117家。2009年旅游饭店接待人数达1 706.64万,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59.18%。(2)交通。航空。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已开辟国际、国内外航线156条。俄罗斯、韩国、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开通了往返三亚的航班,直飞海南国际航班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25家。铁路。海南主要铁路为海南东环铁路、海南西环铁路、粤海铁路。粤海铁路通道已于2002年正式开通。三亚至广州,三亚至上海,三亚至北京的旅客列车已正式运行,并与全国铁路网并网。东环铁路2010年底建成通车后这南北两个城市间的乘车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公路。省内任何地方都有一级以上的公路连接。通车里程达1.7万余公里,以“三纵四横”为骨架,有干线直通各港口、市、县,并有支线延伸到全岛318个乡镇和各旅游景点。海运。全省68个天然港湾,已开辟港口24个,其中以琼山、三亚、八所、洋浦四个港口为最大。海口、三亚纳入了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的停靠站点,美国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马来西亚丽星等三大邮轮公司,都已开辟了途径海南的定期航线。

随着海南航天发射中心、博鳌机场等工程的建成以及正在规划的西环快速铁路、跨海铁路桥等工程的实施,海南交通运输业将会越来越便捷。

6.国家政策。海南旅游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其各方面发展都不太成熟。但由于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其有关领导的支持,海南旅游业得到快速成长。2000年国家为扶持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率先赋予海南航权开放、落地签证或免签证等特殊优惠政策,使海南旅游产业逐步走上旅游投资国际化、客源市场国际化、旅游企业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随着2008年5月海南省政府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吃住游购娱五位一体的国际旅游岛,为海南岛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一系列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创新和安排,使得海南拥有众多自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等优势的同时,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辅佐。拥有如此多的优越条件,海南海洋旅游产业将有一个更深远的发展。

(二)海南海洋旅游产品分析

根据海洋旅游活动范围,海洋旅游可分为海滨游、海上游、海底游、远洋旅游、海岛游。按活动内容可分为海洋风光游、海洋生态游、海洋文化游、海洋度假休闲游、海洋运动娱乐游、海洋健康疗养游、海洋购物游等。目前海南海洋旅游的主要项目分为:

1.海洋生态观光旅游产品。目前,海南有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是以海洋为背景的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际4A级景区有三亚蜈支洲岛度假中心、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天崖海角风景区、陵水南湾猴岛生态景区、兴隆热带植物园、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海口假日海滩、亚龙湾热带深林公园等。可以说,海南拥有众多海洋观光旅游资源,在发展海洋休闲旅游的同时,也应规范观光型旅游市场,让两者之间达到均衡状态。

2.海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随着政府的不断建设,海南拥有较好的旅游接待设施。海南生活节奏较慢,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为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1)海洋休闲度假产品:有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月亮湾、崖州湾、红塘湾、榆林湾等众多海湾,其中建有一大批四五星级度假酒店。形成以观光、休闲、探险、游泳、疗养、度假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业。(2)海洋运动娱乐产品:潜水、海底观光、海岛历险、海上运动、垂钓等海上旅游项目。此外,海南有16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三亚拥有全国第一个10万吨级国际邮轮专用码头——三亚凤凰国际邮轮码头,具有国际化标准的游艇会所——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游艇码头。可以通过发展海滨高端市场,为海南带来高消费,促进海南的海洋旅游。

3.海洋人文休闲旅游。在海洋旅游开发中,结合了海南本土的历史、民俗文化,节事活动不断丰富海洋旅游产品的层次。打造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旅游节目。开发特色海洋旅游产品,开展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目前,已经开发的产品有:节事活动类(如:海南欢乐节、海洋文化节、沙滩音乐节、蓝丝带海洋保护节等)美丽赛事活动类(如:世界小姐、新丝路模特赛、兰花国际博览会等)民族文化旅游类(如:槟榔谷旅游、呀诺达等)。

4.海洋主题公园建设。海南省海洋主题公园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启动,目前已初步选址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港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项目规划面积1 000多亩,将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设大型综合性海洋主题公园。前期项目策划中,海洋公园区包括表演馆、热带海底世界、台风礁湖、水上乐园、海洋影院以及流动演出等各类活动。规划建设综合性的大型海洋主题公园,将和航天主题公园、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型热带雨林森林公园、大型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形成互补,成为带动区域发展和海南旅游产业升级的关键性项目。

表1 以海水为基础活动的参与情况

(三)海水旅游产品游客参与度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已经开发的以海水为基础活动的参与情况,特制作问卷调查表,针对前来海南旅游的100名游客进行调查,其中被调查游客当中男女各50名,年龄保持在15~50岁之间。基本情况(见上页表1)。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空闲时间的增多,每年参与这些与海水亲密接触的海洋活动的人数将大幅度增加。

三、海南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1.立足资源保护,实现资源开发的生态化。首先,应优先保护资源,做到旅游区域分层开发

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具体做法是根据资源特性划分出资源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开发区等不同层次区域。层次化和片区化开发有利于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中旅游开发区可根据旅游活动规律划分出住宿、观光、游览、游乐、休憩、服务与管理等功能片区,以方便旅游服务与管理活动的开展。其次,应实施立体开发,实现海岛海岸线资源利用综合化。海岸线是海岛特有的资源,是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岛屿经济体发展所需要的海岛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海岛交通、海洋能源利用、海水养殖等诸多产业都依赖于海岸线资源,立体化的开发模式能够对有限的海岸线资源实现综合利用。因此,海南省对海岸线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符合海滩和岸线的自然属性,同时突出表现岸线景观的地理与文化特性,对岸线分配、景观布局、港址选择和用地等方面进行优化。

2.立足休闲度假,凸显海岛文化。度假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的主流与趋势所在。海南省应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完备的度假旅游配套设施,营造具有海岛特色的休闲度假氛围。一方面在保护海岛资源的前提下,保留具有特色、原生态的休闲农场、村庄或者城镇,建设生态化的特色酒店、度假村、小木屋、游船码头以及海岛、海滩、海上的各种娱乐设施,提供民风民俗表演、岛民生活体验、渔家乐等互动性强的旅游活动,让海岛特色深入人心,让旅游者获得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和身心的放松。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挖掘和发展海南省海岛文化,建设标志性海岛旅游设施。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在海岛旅游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在功能上应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在造型上可树立项目开发的独特风格,在形象上应成为海岛的代表性意象,在文化上应显示具有海南省特色的文化理念和特征。

3.合理开发海洋旅游资源,促进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海洋资源是未来旅游开发的重点,它蕴涵极其丰富的资源且特色突出。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极其容易受到破坏而难以恢复的礼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海南拥有中国最丰富的海洋资源,在进行海洋开发时必须对开发的项目进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按照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的要求,特别强调的是现实情况远非固定或静态的,合理定位、开发和配置,取得整体的效益。不可盲目的开发和重复建设。以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让海洋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探析论文 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利工程;设计

1引言

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在新时期得到了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都充分应用到了工程的设计、建设过程中。但从全国来看,我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仍旧没有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目标,部分水资源不能合理分配,引发很多生态问题,降低了水利工程造福人民的效果。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水利工程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工作,促成两者直接的协调统一,既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这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是重要的原则。

2生态水利工程简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若设计出现缺陷,就会对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扰乱当时当地的原生生态系统。鉴于此,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即是说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期间,要注意到人为因素对于当时当地的环境、生态产生的影响,努力实现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水利工程参照工程要实现的功能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农田水利、防洪水利两种情况,相较于传统水利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和较长的工程建设周期,其建设规模大、困难多,与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自然、环境联系非常紧密。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相关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作为基础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有较大比重,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航运、供电、供水等服务的需求的同时,也对整个水系造成了严重影响,影响了水系质量,造成系统的超负荷运转,影响整个水体及水体内生态环境。现在人们开始重视此类工程引发的环境问题,并及时采取各种类型的补救措施,结合各种新型技术方面的材料对现有水利工程设计期间进行考量,保护生态的工作已在逐步落实。

3.1各地生态水利工程标准不明确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域广阔,差异性广泛存在,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负载多变,相应的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进行,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满足相关规范标准,各地依照自己地域内特点,进行标准制定工作。目前,全国缺乏统一的水利工程设计建设标准,虽说能满足因地制宜的需求,但是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水利工程当中涉及的理论、概念极为宽泛,这些专业性的东西较难统一到水利工程建设系统中来,而且各地地理环境不足,具体建设方案标准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

3.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缺乏生态认识

水利工程作为任何时期国家重视的重点,在长期建设过程中,相关技术、工艺、方式、方法都在不断进步,但也形成了一定惯性。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出现较晚,缺乏相关的设计经验,各种相关的技术、人员、材料都处于相对匮乏的阶段。部分生态水利工程只注重经济效益、安全性能,根本没有考虑“生态”,成为虚假的生态水利工程,忽视环境影响,施工建设不完善,措施不规范,仍旧沿用以往的惯性进行设计,造成对环境的严重影响。

3.3生态水利工程与普通水利工程协调性不足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探析 篇6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进行论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总体布局层面。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简单的以某几项指标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而是要全面的、彻底的改变社会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改变传统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的资源利用模式。这不仅需要从思想上进行再认识,也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再完善,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入手,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 资源占用补偿 制度化 法治 市场规律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最早是写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而到了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则已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环境的演替以及长期以来人为的,对环境的破坏性开发,真正适宜进行生产的国土面积有限,且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的趋势仍在不断增强,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大发展,更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为我国的环境安全敲响了警钟。正是基于此,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这一工作不仅立足当下,更是为了千秋万代的福祉考虑,具有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切中当下对自然资源利用模式的不足,又要系统性的完善资源使用管理;既针对问题,又强调和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非制度建设莫属。笔者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就在于制度建设,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加以考虑:

1、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传统生产模式的重要特点,建国以来,为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也为了有效地保护各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国家设立了相当数量的保护区。这些保护机构的设立,其初衷目的在于加强保护自然资源,但在执行保护政策的同时却使得一部分当地居民失去了传统的谋生途径,造成了一些新的矛盾,如湖区周边的农民每年因为候鸟而致使粮食减产、山区居民的生产受到野生动物的破坏等,这些群众的损失由于难以界定,责任主体不明,致使补偿无从谈起,加之经济利益的因素驱动,从而使得偷捕偷猎、破坏环境的现象一直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过于简单的通过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进行征收转移,却没有确定补偿机制,从而导致了保护区“人鸟争食”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了公益林补偿工作,将百分之三十的森林资源划入公益林范畴,严格进行保护,对于公益林所在区域内的群众按面积给予一定的补偿。实践证明,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公众参与保护的热情,贯彻了国家政策。但是,仅仅是对公益林进行补偿,远远不能够覆盖急需保护的各种自然资源,因此,加强生态补偿建设,把诸如河流、山林等都纳入到补偿范围中来,明确补偿对象和补偿标准,对于推进自然资源保护,营造全民保护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弥补市场短板,发挥市场作用

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在于“看不见的手”,通过“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诚然,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资源配置模式,它也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弊病,但仍不失为一种较为高效的配置模式。在两会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这句话对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长期以来,政府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仍然有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

惯性,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抓,可是管的太多,抓的太细,工作总是不尽如人意。生态保护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总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期原因,还是政府没有充分地利用市场规律,没有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在接下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政府应当明确自身定位,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而政府应当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度者和执行者,对于市场经济失灵的短板进行弥补,如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举例来说,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得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开展各类土地确权工作,使得集体土地的承包使用权明确,从而使得承包者权责明确,利益清晰,调动承包者的依法开发,守法保护的积极性,促使生态资源开发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中。

3、加强管理制度生态化建设

目前政府仍是社会资源的主要分配者,站在这个高度,政府的工作重心对于社会资源的分配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的追求GDP数字的增长,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不仅仅要从法律法规的建设着手,也不能够单纯的依靠市场经济的规律,更需要改变政府部门的传统制度建设模式,加入生态文明内容考核,如引入绿色会计理念,修正传统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法,改变一味追求GDP数字增长的工作目标,对于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行政部门实施问责,对于环境保护不力,环保规划不重视的单位与个人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从根本上扭转行政部门的环保认知,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助力。

参考文献:

[1] 卢风.生态价值观与制度中立——兼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 陈加元.以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今日浙江.2009(22)

[3] 罗文东.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变革与制度保障[J].岭南学刊.2010(03)

[4] 张瑞,秦书生.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08)

云龙县生态林业发展途径探析 篇7

云龙县位于大理、怒江和保山三地州交界的接壤地带, 是大理州中最边远的山区县。在地理条件的限制下, 保山、沪水与永平之间只有一条公路连接, 云龙县的大多数地区都是封闭山区, 林业资源开发受到制约。云龙县的国有林地面积为79453hm2, 占云龙县林业用地面积的24.3%, 森林覆盖率高达64.8%, 可见其林业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异常丰富, 但林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由于在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忽视了生态建设, 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因此, 急需探寻行之有效的林业生态发展途径。

2 林业生态的内容及其本质

林业生态要求有机结合经济学与生态学原理, 采取系统的规律及方法将林业资源使用的持久性充分发挥出来, 将生产力的提高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作为目标, 注重实现最大化的林业发展效益。林业生态的本质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同时采取林业经营管理模式来改变以往以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以求获得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效益, 促使林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和谐发展[1]。

林业生态的内容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林业生态的发展应具备持久性, 要从绿化的角度入手, 确保林业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二是以现有林业状况为依据, 重点抓好林业生态工程, 以确保林业能取得良性发展, 推动林业经济能够稳步回升;三是扩大森林培育面积, 有效提升总体林业经济价值, 在减少林业资源消耗量的同时发展林业生产, 使林业资源基础得到巩固;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基于区域性的林业生态发展来开展保护林业资源的工作。

3 云龙县林业生态发展的意义

3.1 技术意义

林业生态发展主要是一种恢复、保护和发展生态林业系统的规划措施, 为解决环境危机、生态问题等提供条件。只有大力发展林业生态、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才能确保云龙县避免不必要的林业资源损失。在造林上, 林业生态发展要求云龙县务必依据相应管理条例开展造林工作;详细制定造林施工设计, 并按照设计落实造林施工, 同时做好造林的检查验收工作;在林业生态发展中全面推行混交林发展, 注重抚育幼龄、中龄阶段的林木, 有效提高造林生产力。

3.2 经济意义

对云龙县林业生态发展而言, 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最主要的目标;平衡、完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促使林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还能不断提高林业生态效益, 一旦云龙县的森林生态系统遭遇破坏, 不仅生产能力会明显衰退, 还会减少森林的其他功能与附加效益。如今, 云龙县森林生产力只发挥出了森林整体生产力的一小部分, 开发、恢复和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势在必行, 而林业生态发展能为其带来重要的经济意义。

3.3 现实意义

从一般原理的角度着手, 云龙县若能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开发, 那么具备再生性的林业资源就能持续为云龙县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2]。然而云龙县林业生态系统的建设速度远远低于退化速度是不争的事实, 它面临着尴尬的局部好转、总体恶化局面, 造成云龙县林业生态发展存在供体错位、主体缺位的现象, 即林地、林木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云龙县林业生态环境的恶化都致使其每年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发展林业生态迫在眉睫, 其现实意义重大。

4 云龙县林业生态发展途径

4.1 合理制定科技强林政策

在新时期里, 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 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得到科学技术的支持。如今, 云龙县的林业生态科学技术应着力采取一系列策略:一是加强研究林业生态的基础性科学技术, 以发展林业生态的关键技术为核心, 组织专题研究、科技攻关, 明确、扩大云龙县林业生态科学技术的优先研究领域, 致力于集中人力和财力尽快寻求突破;二是对先进适用技术应积极筛选并实现组装配套、大力推广, 使林业生态发展的科技含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特别要针对云龙县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难以造林的特点, 积极推广集雨造林、保水剂和生根粉等技术;三是完善建立林业生态科技推广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技术指导网络、科技服务网络, 加强落实科技推广工作与服务工作;四是针对云龙县的林业站职工及林农等加强实施岗位培训, 特别要强调适用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林业劳动者的素质水平;五是拓宽资金渠道, 加大林业生态科技投入, 加强建设科研基础设施, 积极改善云龙县科研条件, 为发展林业生态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4.2 创新林业生态工作方法

云龙县应坚持创新工作方法, 搭建林业发展逐渐转向生态经济型发展的平台。一是针对林业生态培育专业合作社, 大力发展云龙县现代林业。云龙县通过政府+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建起林业专业合作社, 它是确保林业实现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的新形式之一, 能帮助提高林农的经济效益, 增强其市场风险规避能力。当下, 云龙县已经组建了多个林业专业合作社, 且林业部门积极与合作社签订协议, 为合作社发展林业生态提供技术服务及资金支持, 帮助林业生态不断发展。二是针对林业生态发展林下经济, 使云龙县的林业综合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林下经济要求云龙县能充分利用林荫优势及林下土地资源来从事立体复合型生产经营, 包括种植、养殖等, 从而确保农、林、牧能共享资源, 形成优势互补, 最终取得协调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林业经济周期的缩短及林业附加值的增加, 能促进林业取得可持续发展, 帮助农民开拓增收渠道, 巩固林业生态发展成果等[3]。当前, 云龙县已有很多乡镇纷纷大面积推广林下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开发林草、林药、林菌和林果等模式, 不仅当地农民的积极性高, 还取得客观的经济效益, 为林业生态的有序发展提供条件。

4.3 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指的是以经济手段为主导, 以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为目的, 对云龙县林业生态发展的相关者利益关系作出制度安排。在对林业生态效益的外部性问题进行解决时, 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采取公共财政支付的手段, 二是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按照谁受益、谁补偿以及谁破坏、谁恢复的基本原则, 应要求受益于林业生态系统的一方将一定的生态补偿给予保护森林的一方, 使保护森林一方的权益得到维护, 实现利益的平均分配。尽管云龙县当下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但不完善之处比比皆是, 需积极探索, 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及生态税制度, 促进云龙县的区域经济取得协调发展, 同时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林业生态。

在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过程中, 云龙县应依据森林用途的不同进行划分, 分别选择不同的政策措施、经营机制与管理体制。如云龙县的公益林就由中央财政及地方受益区的财政投入为主, 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吸收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发展, 强化公众发展林业的意识, 且各级财政要通过多种形式合理补偿投资者;商品林就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积极引进市场机制, 立足市场需求来配置森林资源, 并完善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严格依据市场化原则促进林业生态取得可持续发展。

4.4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生态

在政策的导向下, 云龙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必然趋势。在生产力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下, 部分国有企业无法适应林业生态发展需要, 加上各种经济在市场的引导下取得快速发展, 致使云龙县不得不打破传统单一的国有组织形式, 选择非公有制林业生态发展模式, 迈开非公有制发展的第一步, 其中股份合作制的非公有制的重要形式之一, 云龙县就采用了该发展模式, 不仅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还促进发展林业生态。

目前, 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之一, 人们在现代社会更加向往自然, 云龙县在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再发挥出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经势在必行[4]。非公有制林业生态的发展不仅能加快云龙县建设林业文化的速度, 还能促使其将地方民族风俗、特色文化等融入林业景观中, 有效提升旅游品味, 为云龙县将木材生产型林业转变成生态建设型林业提供可能。

除此之外, 云龙县还可通过非公有制林业生态发展模式来激活发展山区林的思路, 共同发展各种经济成分, 为云龙县的国有企业改制提供参考。当国有企业在改制中遭遇困境中, 非公有制的林业生态发展模式就能将机制搞活。通过在传统的林业经济发展中融入现代管理的新理念、新方式以及先进的技术等, 云龙县就能实现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 促使各种经济形式协调发展, 有效调整云龙县林业产业结构, 促进林业生态健康发展。

5 结语

对云龙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 林业生态的建设与发展非常必要, 它是减少重复投资、有效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一个必要途径。所以云龙县要想全面发展经济, 就必须加强林业生态发展, 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推动云龙县林业经济朝着稳定、和谐与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摘要:指出了强化生态建设、保护生态安全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共同主题, 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从林业生态的内容及其本质入手, 阐述了云龙县林业生态发展的意义, 并研究提出了云龙县发展林业生态的途径, 希望能为林业工作实际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业生态,发展,途径,云龙县

参考文献

[1]杨飞星.论生态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 2013 (24) :179.

[2]肖旭新.合理定位拓宽发展途径创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农业, 2015 (20) :100.

[3]刘俊荣.论生态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 2014 (20) :67+78.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策略探析 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策略

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创业机会高、综合效益好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导产业,成功地担负起农村居民致富的重任。而当前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发展无疑将我国的农业旅游产业推向了大众化的旅游视野中,也为其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一、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整合问题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属于一种系统布局、综合运用的旅游开发模式,与过去传统的旅游产业开发相比,这种模式更能在拓展农村农业产业价值链条方面推动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但目前在整体上我国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较为分散,使得旅游开发在前期工作中资源投入规模问题复杂,大大增加了拓展支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开发难度。工作人员在拓展支撑观光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的同时,不够重视农村地区生产系统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使得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专用属性过强,很多设施的建设无法真正实现在第一产业以及当地农民日常生活领域的辐射与使用。这也是因为很多农村旅游产业的开发人员严重缺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生态开发理念,并没有将各方旅游者与当地农村产业和农民生活所需相联系,最终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同质化的问题较为严重,且缺乏当地特色,无法形成一种通过当地龙头产业带动相关特色产业发展升级的良性产业链发展格局,也无法实现生态化目标。

(二)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聚集问题

首先,我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出现了三大效益结合度不足的问题,由于开发区周边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政府在村民长期贫困状态下有了迫切致富的需求,于是不得不以牺牲景区生态环境来获取旅游的经济效益,这种分离式的开发方式必然导致发展地区的旅游产业开发工作降低对环保的力度,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后果,也会削弱当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开发人员缺乏产业集群式的发展思维与能力,当前很多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是用自身资源发展,属于内向性发展模式,但这种模式在经营后期如果不进行改变,那么就会出现运营产业链条较短的情况。比如消耗当地的空间移动来实现游客的各种吃住行,游娱购,而过程中急需相应的其他产业来支撑并提升游客体验,农村的农业旅游产业大多都缺乏資源的协调能力以及特色优势的培育能力,且在资源、技术、人力、管理上也缺乏协作能力,于是就压缩了旅游产业的利润空间。

(三)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创新问题

首先,当地旅游产品开发的整合力度不足,目前很多旅游产品的开发市场出现了一种散沙发展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开发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与实力弱的问题,并且很多旅游业主要依靠景区门票收益,缺乏了地域文化特色以及相应的旅游产品,甚至欠缺中高端的产品营销策略,没有足够的市场敏锐性来吸引游客的购买行为。其次,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与农业产业之间缺乏了重要和精准的对接过程,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在于对农业产业体系的生态与深度融入,迫切需要开发者对当地农村生产力布局和跨产业工作中找到对接点,但当前的各种产业管理主体的不同导致其中的隔离利益冲突,也就影响了旅游产品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精准对接。

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一)统筹当地生态型农村特色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

要在泛旅游理念的理论指导下,建设旅游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将农村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区域产业经济以及新农村建设战略紧密联系,通过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关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并在推动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其附加值,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风貌,打造生态宜居、观光旅游型的农村新面貌[3]。这里以水资源为例,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农村水系生态带并实施规划,在进行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工作时,要做好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制定和落实生活生产污水的分流排水方案,并在全面开启旅游模式后根据日均游客接待数量因地制宜地设置自来水使用单元,此外,还要尽可能保护当地自然水系的天然风貌,形成真正的旅游观光特色,让外来游客真正感受到河流与草地的水岸风景。比如,南宁市近郊生态农业旅游之地竹泉岛,现已开发成休闲娱乐项目包括了垂钓、游泳、烧烤、划船、篝火晚会、沙滩球场以及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的场地,其原生态概念核心的辐射与整合,不断突出了那马生态农业示范园旅游发展的主力,将其经营重点放在了竹泉岛,使其在南宁市的休闲旅游市场赢得了一定的荣誉,品牌定位清晰,品牌效益得以发挥,明确了开发核心,促进观光旅游的发展。

(二)培育富有农村特色的生态型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链

1、坚持以客源需求为发展方向,推动主题式旅游产业集聚进程

生态农业旅游生态链条的运作要根据实际的游客市场以及对当地特色的市场认可度进行,因此,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景区的开发者要坚持拓展客源,并将其作为开发当地农业旅游生态链的动力。比如针对都市游客群体的角度分析,在市场自发力量的驱动下指定游客集群,将这些游客的具体旅游路线推向特定的生产要素资源组成的旅游市场,引导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开发经营者要进行深入全面的客源特征分析,将开发方案锁定在迎合游客需求方面,同时与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以及开发能力相结合,创设具有特色的旅游主题,真正打造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集群。比如,目前广西百色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正完成由“农家乐型”向“农业娱乐型”过渡,朝着“乡村度假型”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百色注重整合资源,培育精品,积极开展“农业生态游,体验新农村”活动,打造出布洛陀芒果风情游、百色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欢乐游、凌云有机茶农艺观光游、右江区大王岭漂流——森林生态游、田东县十里莲塘——龙须河农业生态游等旅游精品,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更是远近闻名。

2、强化景区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链拓展

开发的当地旅游管理局需要具备并强化旅游与综合性产业的管理理念,保证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和关联产业有更紧密的结合,并作为当地经济增长点,鼓励旅游商品的开发实现社会服务化,并解决资金、设计以及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使各个被分散的优势朝着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方向聚集与优化配置。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产业开发基金库,通过集资等方式鼓励当地为农业旅游做出贡献的组织和农户积极参与,通过有效补偿等手段为当地的旅游开发做出贡献,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生态型的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和旅游产品

1、明确原生态开发核心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本身的概念即引入了地理学与环境学中的“原生态概念”,落实学科理论后就要结合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创新“原生态”,使用最为天然与自然原始的景观来为游客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增强“田园风光”等主题的原生态体验,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所开发的对象是一个“原生态”的系统工程,对景区的各项旅游资源拥有者与开发者要做到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平衡其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政府主导和农户参与的策略发展,遵循相应的配套产业政策,不断优化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产业结构,维持经营与开发秩序。比如,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始终坚持生態立县,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养殖业、种植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恭城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恭城县率先实现月柿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和产业化,带动了周边村屯月柿种植面积超万亩。以此为基础,村民大力发展月柿加工和产品开发,脆柿、柿饼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地区,实现月柿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大面积种植月柿,不但改善和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金秋柿园景观吸引了众多各地游客前来观光,增加了村民非农收入,探索出一条“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有效途径,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打造差异化体验型产品线

在旅游的体验经济中有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教育、娱乐、审美与经济,具体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工作中,开发者更是要以体验经济的重要元素对各种旅游产品进行准确定位,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差异化旅游产品的创新,从而不断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嵌式发展。也就是要积极扩大为游客提供的服务内容,挖掘服务深度,从观赏性的活动向体验性活动优化与升级,同时适当提高消费的结构以满足游客的更高需求,拓展旅游服务消费市场,加快推进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真正为游客打造更为立体化的旅游服务平台,通过完善的服务提升农业旅游整体的水平与效益。

三、结束语

总之,要实现我国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目标,必须推动农村特色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连接特色地区旅游观光生态链,并坚持以原生态开发为核心,积极打造差异化产品线,大力发展旅游特色与旅游产品,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生态农业旅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基于低碳经济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策略[J].市场与贸易,2015,11(06).

[2]薛宏伟.基于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策略探析[J].农村发展,2013,11(14).

[3]黄宇.基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观光园发展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3,12(02).

上一篇:“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下一篇:《落叶》临场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