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2024-08-01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通用9篇)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篇1

生态农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整体思路并付诸行动,取得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尤其是科学技术对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本文在总结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的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趋势记性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正文:我国的生态农业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当普遍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继续对农业自然资源实行掠夺行的经营方式,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资源衰退,加剧了农业生产的恶性循环。如导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沙漠化速度加快,草原大面积退化,森林资源,渔业资源衰退等。另外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发展生态农业已经势在必行。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生态农业”试点,并提出相应的理论。1992年由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参与编制《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是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标志。1994年制定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标志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新的阶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方式。目前全国有不同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及4个直辖市。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2个,省级300个,地市级10多个还有几个省正在发展为生态农业省。生态农业试点的推广面积超过666.67万h㎡。同时引导20多万生态农业户走上生态致富的道路,而且正以更快的速度在全国推广和实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 村经济增长的同时, 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2002年, 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3.4%;土壤沙化治理率达到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秸秆还田率达到49%;省柴节煤灶推广率达到72%;废气净化率达到73.4%;废水净化率达到57.4%;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31.9%。生态农业的实施使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 初步形成了经济增长、生态优化的良好局面。总之,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无到有, 从小范围试验到大面积实施, 使全国各地区的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蓬勃发展起来。目前, 已初步形成了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存在这很多的不足,正在制约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水平不高,整体科技实力不强,资源利

用率低,支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薄弱。

2.人均农业资源贫乏,且农业单位产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等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 h㎡.不到世界平水平的一半。农业灌溉用水占水资源重量的70%,但有效利用仅为0.4~0.5,而发达国家则为0.7~0.8.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农药使用率最高的国家.3.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严重.我国现有机制还没有把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导致很多地方出现因收益微薄导致农业科技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4.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不足.于投资渠道不畅, 投资力度不够, 科研经费严重匮乏, 在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方面严重不足 等原因, 造成实用推广技术的高技术含量低, 生物农药等高科技的成果未能广泛应用, 也影响着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实施和推广。

针上述情况,首先应该科学技术, 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引导作用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 除了要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 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 提高技术效益外, 更要积极采用与生态农业配套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的科技成果, 应用代科学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其次,宽投资渠道, 加大投资力度, 建立稳定的资金、政策保障机制政府应增加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 同时要吸引集体、企业的资金, 还要通过政策的 引导鼓励农民投入。通过扩大投资渠道不仅能够解决我国生态农

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上的难题,而且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开展生态规划、技术培训、新技术开发与推广, 进而提高农民实施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政府在鼓励农民开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 要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 实施相应的减税、免税政策, 颁布相应的生态农业开发政策, 从根本上扭转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随意状况。加大奖励和惩罚制裁力度, 使生态农业建立、实施完全在相关政策、法规保护之下,更好地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生态农业讲求尽量减少外源能量的投入, 和传统农业相比一般会减产。政府部门应通过银行贷款、政策倾斜等渠道对因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而减少收入的农户进行补贴, 对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作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及政策倾斜, 同时, 对破坏生态环境者要进行处罚。另外, 政府应尽可能多地设立生态农产品经销市场, 帮助农民推销产品、开拓市场, 实现农业、生态和经济的有机结合, 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 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多种经营模式和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 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商有机结合, 构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有效链接, 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从而, 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 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乔桂银.农业生态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2(6):95-99.[2] 路明.建设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动

[J].农村能源,2000(1):1-2.[3] 成升魁, 等.生态农村———中国生态农业的新思维[J].资源科学, 2003(1): 94-95

[4] 吴涛, 龚海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循环经济[J].污染防治技术, 2003, 16(2): 71-72

[5] 刘力, 于爱敏.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 2001, 10(1):41-45

[6] 李文华.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7] 石山。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地位和发展前景.—1987年全国生态农业问题演讲稿.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优势,问题

生态农业就是“未来农业”, 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主要吸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 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 又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 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 提到了国家战略性工作目标和任务的高度, 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忻州市作为农业大市,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依托之一, 无疑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1 生态农业的现状

长期以来, 忻州市农业自然资源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自然资源的生态性能不仅得不到恢复和提高, 为了保持粮食增产, 还不得不增加化肥、农药、激素的投入, 导致土地污染日益严重, 恶化了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 使农业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 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 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对于全市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忻州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忻州作为农业大市, 发展生态农业优势非常明显。全市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光热资源充足, 生物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土地资源较为宽裕的特点。在全市的农业用地中, 耕地面积比重较大, 在148.5×104 hm2农业用地面积中, 耕地面积为64.7×104 hm2, 占到了44%, 而园地、林地、牧草地比重小。耕地中, 旱地面积达50×104 hm2, 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近77%, 旱坡地比重较大是忻州农业耕地构成的显著特征。近年来, 忻州市在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中, 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绿色、生态、观光旅游和高标准示范园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既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又可以使旅游产业得到良性发展。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定襄凤凰山生态植物园景区, 年营业收入达到1 600万元, 其中农产品销售800万元, 年实现利税120万元, 年上交税金173万元;占地114.4 hm2的保德繁庄塔高新农业示范园, 项目投资1亿元, 年产值将达到4 000万元, 利润将达2 500万元;宁武县现代工厂化育苗温室位于县良种场“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年可实现种苗收入2 500万元。

虽然资源优势明显, 但在发展典型的同时, 忻州市发展生态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水利建设滞后, 土壤肥力水平下降, 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 品牌产品不多、推广力度不够、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生产中存在掠夺性经营思想、小农业思想, 条条各自为政和短期行为等难题。近年来, 忻州市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 一直存在着以下几个大的问题: (1) 广阔的石质山区宜林地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到处有山地, 就是少林木, 而且原有的国有林、集体林也在萎缩。全市山区有宜林地66.7×104 hm2以上, 但大多数是荒山秃岭及稀疏草灌植被, 一直沉睡着、闲置着, 基本无人问津, 无人去承包、去造林。 (2) 广阔的黄土丘陵宜林、宜果、宜牧地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开发利用, 反而是农垦过度, 致水土流失严重。黄土丘陵包括荒山荒沟面积也在66.7×104 hm2以上, 但均以农耕为主。虽然酥梨、核桃、红枣、海红果、仁用杏等是这些生态区域的优势品种, 但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农林牧综合开发治理也不普遍, 只是在退耕还林项目区种植了一些新的树种。 (3) 广阔的盆地平川宜农宜耕区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大、养殖业小, 大量的玉米等秸秆资源白白浪费, 焚烧成灾。没做到种养结合, 使纯农业村农民的收入单一, 为了高产高效, 便依靠大量投入化学物质, 致农业污染日趋严重。

3 建设绿色生态忻州应该做好的大文章

3.1 围绕生态产品, 做好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的大文章

长期以来, 忻州市农业自然资源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 自然资源的生态性能不仅得不到恢复和提高, 为了保持粮食增产, 还不得不增加化肥、农药、激素的投入, 导致土地污染日益严重, 恶化了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 使农业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 从而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 既绿化了荒沟荒坡, 保持了水土, 又可同时产出果、粮、畜等优质产品。忻州应打破部门分割, 大力推广林草、果粮、林药、林菇, 或利用各种林地及果园, 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等一系列高效的生态农业及循环经济新模式, 既能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又能产出绿色品牌产品。

3.2 围绕农业增效, 做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大文章

从2006年起, 忻州市观光农业点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大大小小77个, 观光旅游农业收入超过13亿元。忻州市是旅游区, 要借助旅游业, 对当地产业转型、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利用蔬菜大棚基地和核桃、杏、枣、梨等干鲜果基地, 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技术, 建设特色精品果蔬采摘型农家庄园。建设集蔬菜产业、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学习培训农业示范基地。

3.3 围绕农民增收, 做好资本发展山地生态经济大文章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生态农业;芒市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下,从农业生产中总结成功经验及管理方法,并按照环境学、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作管理方法形成的符合生态发展要求,且为良性运作的农业体系。“十二五”以来,云南省芒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本文对生态农业在芒市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云南芒市生态发展农业基本现状分析

1.特色生态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是优质稻产业。近年来,芒市在生态农业发展上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优质稻产业的发展取得良好成绩。2014年底,全市以种植遮放贡米优质品种为主,种植面积超过134467公顷,每亩单产400公斤以上,总产超过8.2万吨,总产值超过2.3亿元。优质稻订单面积4333公顷以上,产量2.7万余吨,产值9864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二是冬农产业。在2014年,芒市冬季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超过18813公顷,总产量达到12万吨,冬季农产品总产值为27244万元,冬季生态农业开发效益大幅提升,特别是冬马铃薯、甜脆玉米、冬早蔬菜等品类的种植,成为芒市广大农民增收新亮点。

2.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在“特色农业稳市”战略下,芒市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主线,大力推进优势生态农产品精加工,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生态农业结构得到优化。坝区以优质稻、冬农生态产品为主、坝边二台坡以咖啡、橡胶等经济作物主,山区则主要种植优质茶叶等。根据本地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和安排种植,各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

近年来,芒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有些农产品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品种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升,自产自销率降低。此外,农产品进入市场范围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中,冬蔬菜、水果、蘑菇等己进入全国诸多大中城市。与此同时,农产品的销售规模也得到扩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出口量也有明显增加。

二、云南芒市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1.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当前,芒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芒市既有的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协会,还没有形成较强的整体合力。生态农业市场基地建设和芒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地位不相符。当前,全市有不同类型生态农业试点合作社47个,包括国家、省级生态农业示范社。生态农业产业化还不够,辐射影响力较弱。这些都使得从事家庭经营农民很难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竞争需要。

2.农产品精深加工相对滞后

芒市农产品加工总体处于初级阶段,规模相对小,产业链还不够长,精深加工较少,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还较低。据调查,芒市农产品加工率较低,仅仅为15%,如扣除烟草产业,生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之比还不到0.3∶1,大大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大多数生态农业产业仍处在粗加工阶段,主要对外输送原料或中间品,且企业生产生产设备、技术更新慢、管理上相对落后。

3.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芒市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处在中等水平,和国内、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原因在于:一是生态农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农药、化肥应用不够科学合理。二是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当前,芒市生态农业大多数为传统农业,科技含量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未达到30%,不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三是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

三、促进芒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选准并有效开拓市场、培育龙头农业生产企业。龙头企业主要是在主导产业重点环节有关的产品上建立,可以是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或中介组织,可以是国有、集体或个体私营企业,是能够严格依照生态农业经济规律发展的企业。要选定生产规模大、起点较高、技术及资金力量较强的强龙头企业,努力将其打造成生态农业产业的骨干,要积极推进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形成“公司+基地+农户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要积极解决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市场拓展及生产技术研发的制约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应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指导并扶持生产企业进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对于局部技术研发条件企业,可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人才培养、补贴等优惠政策;应对政府设立的精深加工农产品项目和满足精深加工要求的生产企业自建项目,应给予一定的研发补贴。

3.增强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有效控制和减少农药化肥的危害,全面提升生态农产品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作物布局、农作物合理搭配轮种等方法预防和减少病虫害,进而减少农药、肥料使用率,实现生态、绿色农产品种植。二是重视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在发展芒市生态农业中,一方面要积极有效的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再利用好现代科技,通过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及先进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与省内、国内高等院校、科研中心合作,利用好人才、技术优势,重点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和技术,提高综合竞争力。三是强化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根据各乡镇地理环境、历史人文,选出重点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特色品牌。现阶段,应立足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并做好品牌整合工作,要保护好传统品牌,并深入挖掘,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更为突显,不仅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因此,芒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应在充分认识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基础上,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强化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试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农业的重要性[J].农业与技术.2014,3(09):237.

[2]张武.河南省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分析[J].商业经济.2013,8(17):20-21.

[3]刘宁宁,黄少鹏.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12(10):1140-1142.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及现状分析 篇4

摘要: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地概括了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及现状,并分析了目前生态农业的种植面积,生态农产品产值,生态农产品需求,通过借鉴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国外生态农业发展背景

20世纪初以来,为了克服常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等。尽管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均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 的统一。

简单地说,生态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 人类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问题

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石油农业” 生态弊端的讨论,发现“人口-资源-环境” 结构危机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类面临着许多危及生存的生态问题,如大气和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海洋环境恶化、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猛增等,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为处理和解决人类环境和生存问题,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世界各国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主要文件,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长期共同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了可持续农业的地位,可持续农业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1.2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强烈需求

人既是系统中的消费者又是生态系统的精心管理者,人类的经济活动直接制约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复杂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系统中的生物

成员与环境具有内在的和谐性。20世纪后半叶,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它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灾难、二英恶性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

基因食品安全争论等,都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生态食品,从而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

1.3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采用绿色壁垒来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它是指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产品的进口国以保护有限资源、人类、动植物的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使国外产品无法进入或进入时受到一定限制,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的贸易保护措施,实质上是技术壁垒。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成为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途径,因而促使各国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制定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政策发展生态农业。2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2.1 探索阶段

生态农业最初只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的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些生产者组合成社团组织或协会。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之一。自30年代初英国农学家

A.霍华德提出有机农业概念并相应组织试验和推广以来,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在美国,替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有机农业,最早进行实践的是罗代尔(J.I.Rodale),他于1942年创办了第一家有机农场,并于1974年在扩大农场和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罗代尔研究所,成为美国和世界上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罗代尔也成为美国有机农业的先驱。但当时的生态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

2.2 关注阶段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

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英国在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日本生态农业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玛雅(Maya)农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这时期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3 稳步发展阶段

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奥地利于1995年即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国家提供专门资金鼓励和帮助农场主向有机农业转变。法国也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有机农业发展中期计划”。日本农林水产省已推出“环保型农业” 发展计划,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发展中国家也已开始绿色食品生产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国家为了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对进行生态农业系统转换的农场主提供资金资助。美国一些州政府就是这样做的:依阿华州规定,只有生态农场才有资格获得“环境质量激励项目”;明尼苏达州规定,有机农场用于资格认定的费用,州政府可补助2/3。这一时期,全球生态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单

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不仅在其世界主要市场的欧洲、北美和日本,而且在许多其它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在增长。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1 生态农业面积

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数据,2002年末世界生态农业面积达2 300万hm2,比2000年增长了31.4%。生态农业遍布几乎世界各国,在耕地中的比重和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场都在增长。从图1、2显示: 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中以澳大利亚的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1 050万hm2,其次是阿根廷和意大利,分别有3l9.2万hm2和123万hm2: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

计为4万hm2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hm2,日本占5000 hm2,以色列和中国各约4 000hm2。

3.2 生态农产品产值

据国际贸易中心(1TC)报道,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有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2003年澳大利亚有机食品销售额为1亿澳元,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量每年的增长速度为60%。2005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额为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约占全部食品市场销售额的3%。德国的生态食品市场占整个欧盟的30%,可以说德国是生态食品的消费大户。据测算,2002年美国有机农产品零售额达到110亿~13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15%~25%之间,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农产品销售市场。由于2001年JAS法的实施和对有机农产品的准确定义,日本农林水产省估计2000年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最高不超过2.5亿美元。由于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的日益关注,有机市场将持续增长。特别是JAS有机标识的引入,将对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机零售额在2003年增加到3.5亿~4.5亿美元,发展态势令人乐观。

3.3 生态农产品需求

美国Rodale·Press在199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87%的美国商店购买者愿意购买与常规食品同样价格的有机食品,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改变了饮食习惯,其中72% 的愿意购买有机生产的蔬菜和水果。在瑞典,绿色食品被称为生态食品。2001年据瑞典《南方瑞典日报》报道,瑞典绿色食品的销量1997~2001年的4年来激增了30% 以上。全国绿色食品的销售额从1997年的6.5亿瑞典克朗左右增加到2000年的近10亿瑞典克朗。同时有调查资料显示,85%的瑞典人愿为环境清洁支付较高的价格。根据“生态和农业基金会”(Stiftung Oekologie & Landbau,SOEL)最近的市场研究表明,在大部分主要的有机品市场中消费者需求量迅速增长,2005年一些国家的有机食品在整个食品销售的份额中占到5%~10%。而在瑞士,丹麦,瑞典,英国等欧洲主要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每年消费量增加率超过l0%。而英国权威认证机构——土壤协会预计,在2010年前,英国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额将达到25亿~30亿英镑。4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

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从各个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还是现状来看,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没有直接利润产出,因此市场无法予以有效调控。同时,环境净化、生态建设的对象多系公共资源,对该类资源的浪费具有无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国家必须通过法制手段,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约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其内部软环境整合。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年政府都拨出专项资金以发展生态农业,对实施生态耕种的农场进行补贴,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也刺激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其次,各国都非常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的研究,成立了许多的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培养大量的科研人员,参加生态农业研究的人员包括遗传、育种、栽培、生态、生化、土壤、植保、园艺、水产养殖、畜牧、林学、生物工程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方面的人员。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并以现代化科技为依据把科研与教学、推广密切结合起来,所有的这些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旺盛,经营生态农业有利可图。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食物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特别是疯牛病等疫情的先后暴发,造成了人们对食物安全的恐慌,同时引起了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广泛关注。生态农业不仅提高了食物的质量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市场逐渐成为食物的“主流”市场。对于农场主而言,生态农业生产同常规农业生产相比,其特点是:实物产出数量少,而可获得的价格较高。在为农场主提供新的就业途径的时候,也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另外,各国政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财政政策等,也为经营生态农场提供了保障。

最后,培训、信息服务及观念的推行。为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各国政府在对生态农业这一跨学科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同时,也建立了许多的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为农民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使农民真正地理解生态农业可以促进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培训及信息服务的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等技术来发展生态农业,还包括对目前的食物市场的新认识。促进有关的研究和技术发展,以及对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同时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使?肖费者取得这样的共识,即农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部门,而且更是一个与整个国民的健康和安全休戚相关的部门。农业生产必须日益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篇5

引言

为了在世界各地积极推广生态旅游,联合国把2002年命名为“生态旅游年”。作为联合国“生态旅游年”的活动计划之一,世界生态旅游峰会于5月19日——22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会上来自132个国家的公有、私有及非政府部门的1000多名代表就生态旅游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建议。大

会发布了《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并拟提交给2002年8~9月份在南非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WD)。作为对联合国“生态旅游年”的积极响应,许多国家和地方机构也在2002年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研讨会。

联合国“生态旅游年”以及围绕主题年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各国政府、生态旅游的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更好合作,为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必将促进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和实践发展。

早在1999年,我国国家旅游局就确定该年为“生态环境旅游年”,各地也借机推出了一些生态旅游产品,在我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随着环保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旅游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很多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地处西部或者边远贫困山区,旅游业被资源禀赋良好的西部和贫困地区当成了优势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替代产业。生态旅游这种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旅游形式更是倍受推崇,成为西部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但是,由于生态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生态旅游在倍受关注、并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也招致了很多的非议。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怎样实现生态旅游诸多目标的和谐统一从而推动生态旅游的成功实践?值此联合国“生态旅游年”之际,在我国“生态环境旅游年”实施后的第四个年头,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下一步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扫清障碍,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发展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

关于“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由谁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论[1][1]。大多数观点认为“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生态旅游”概念一经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不过,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却得到了基本的认同: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唯有经济发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实地重视和保护自然;同时,生态旅游还应该突出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意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者也更应该重视和保护自然。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二)国际生态旅游实践

生态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的实践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大,较早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和国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生态旅游实践的主要地域和内容

非洲是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野生动物资源为世人瞩目,尤其是南部非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

在美洲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代表国家有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美国、加拿大等。

在亚洲,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地区出现在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等地。

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

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参观等。

2、国际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篇6

生态农业最早兴起于欧洲,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步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初步探索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6~8]。最早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的国家是英国,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有针对性的生产某种产品。此理论是由英国农学家A.霍华德提出的。但这时的生态农业发展过于保守,大多的形式为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而且尚未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发展较为缓慢[9]。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工业化发展的持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加剧,农业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威胁,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欧美快速兴起了保护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新浪潮,在此形势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立。1975年在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许多发达国家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有机农业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9]。日本生态农业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侧重点在于减少农田的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等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9]。东南亚地区菲律宾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9]。菲律宾的玛雅农场是国际生态农业的典范,大规模结合农工生产企业,最大限度降低从外部购买生产资料却能保持高额效益,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废料和污染[1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全球所接受。可持续农业的地位得到了确立,该阶段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无论是在发展规模、推进速度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和人均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其生态农业发展着重追求生态效益,不再将农业的产量作为终极目标,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用地比例逐步升高,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世界上实行生态农业管理的土地约1055万hm2,其中,生态农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拥有约529万hm2,约占世界总生态用地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10]。截至2000年,全球194个国家中有141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农业[11~14]。进入21世纪后,生态农业模式的耕地面积进一步增加,生态农业市场进一步扩大,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2001年末,世界经过认证的有机农场约有40万个,世界有机农业土地面积已经接近2300万hm2,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阿根廷、意大利等国家[15]。

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篇7

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随着有关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的增大, 我国的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前期规划缺乏前瞻性;其次, 国家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投入的资金不足;再次, 现阶段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管水平不高;最后, 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不高。

1.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前期规划缺乏前瞻性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因而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而目前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规划缺乏前瞻性, 是一种短期的行为。很多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者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者尽早的获取利益, 在规划的过程中进行设计造假。除此之外, 由于林业工程建设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综合运用, 并且还需考虑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生长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还包括了各级规划。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 对于各级规划十分欠缺, 通常只是规划了总体的目的, 对于各个不同环节的目标考虑不周, 甚至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而且, 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在不同地区的启动时间和目的各异, 使得我国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出现交叉、重叠等不良现象。

1.2 国家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投入的资金不足

我国的地域广阔, 需要进行生态建设的地域也是十分广的, 因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任务就十分繁重。虽然我国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是由于林业生态建设所耗费的时间长, 需要消耗资金的地方太多, 使得资金仍然十分欠缺。通常情况下, 我国相关的林业建设部门会通过评估选择重点建设地区和重点项目, 在这些重点项目中投入充足的资金, 这样, 使得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不能及时得到改善,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资金尤为缺乏。

1.3 国家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监管水平不高

和其他工程一样, 林业工程也需要恰当的监管, 从而保证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 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花在关键的地方。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 林业生态工程缺乏相应的监管团队, 或者监管团队的管理水平不高。有的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甚至连相应的管理制度都没有及时落实。林业生态工程管理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责任分工不明而出现责任空缺或者责任重叠的现象。除此之外, 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学科范围广, 因而对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然而实际的林业监管团队的综合素质并不能达到要求, 精通林业专业技术又懂得管理方法的人才在很多地区十分欠缺。

1.4 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不高

在造林的过程中, 很多地区采取的都是散乱作业的方式, 因而施工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造林的过程中, 由于树种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树木的存活率相对较低, 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林区的作用。除此之外, 在抵抗病虫方面的质量也存在欠缺。这些质量问题使得林业的生态效益不能及时发挥。

2 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水平的对策以及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趋势

2.1 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水平的对策

要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水平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方面, 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的认识水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建设, 还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只有大家都认识到进行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才可以减少乱砍乱伐以及肆意捕杀动物的现象, 才可以使林业生态建设有序的开展, 不被破坏;第二方面, 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只有将各地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序的结合在一起, 才可以使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因而, 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有关部门要做好整体规划工作, 实行生态工程的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 从而保证总体利益的最优。

2.2 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来看, 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以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 根据自然区域的差异形成复合生态经济体系。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 注重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尊重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从而使我国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 完善现有的监管模式和质量管理方式, 促使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朝着科学管理, 高效管理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为了更好的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有关人员要努力完善自身的水平,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而更好的参与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当中。并且, 有关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 使社会各界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得到提高, 使社会各界力量都可以积极投入到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当中。从而使群众造林的积极性更高, 效率更高, 使整个社会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程.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资, 2013, 32 (22) :33-34.

[2]张成福.浅议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及其信息系统的现状[J].防护林科技, 2013, 6 (2) :11-12.

[3]白进军.小议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J].科技资讯, 2013, 33 (22) :11-12.

浅析电视文艺生态发展现状 篇8

关键词:电视 文艺 生态

提起“生态”一词,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然生态”。而现代生态学把世界看作是“人-社会-自然”三者复合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各种生态因素(包括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普遍联系并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电视作为这个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境,已经具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意义。

现如今,电视这一视听艺术已成为主流文化,它正在重构人类的文化以及改变着人类的审美观念。丹尼尔•贝尔认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影像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电视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快捷多样的信息交流方式,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让一些业内人士感到忧虑。亨廷顿认为这种传媒世界将实现一体化,一是有可能使信息扩张和误读造成“文明的冲突”;二是传媒信息的膨胀因失去控制而使当代人处于新的一轮精神分裂和欲望怂恿的失控状态之中,造成“文明内部的冲突”。

由于一切自然生态的危机其根源在于人的精神生态的危机,而电视媒体作为我们重要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精神生态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我们注重自然生态保护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媒体生态的保护。”

电视作为传媒其形式多样,主要以新闻和文艺类节目组成,文艺类电视节目(包括影视剧类、娱乐综艺类和音乐戏剧类节目)是目前电视受众收视行为的主体;电视受众近一半时间花在文艺节目上。电视文艺成为人们审美娱乐的主要对象,并承载着政治宣传、意识形态教化、信仰和知识传承、文化的认同和求异等功能。因此电视文艺作为电视与文艺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社会传媒作用。

电视文艺学是关注“电视文艺”的研究,这是一项横跨电视和文艺学科的研究。从文艺与电视结缘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本质上说,电视文艺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是人们看待世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法,他们的审美功能、社会功能是一致的,但是其表达世界的语言方式不同。张凤铸对此有比较全面的界定:“电视文艺是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要深入全面地理解电视文艺,首先要考虑到电视传播的特点。如今,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信息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它对整个世界的文化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认真对“电视文艺”现状进行一番审视的时候,却在理性层面上感觉到不少问题。

时下一些媒体对于电视的负面影响的批评声势逐渐增强。自1998年5月《新周刊》中《弱智的中国电视》一文中充斥着“弱智、矫揉造作、目中无人、精神贵族、性倒错、不说人话”等耸人听闻的字眼,对中国电视的弊端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与攻击。1999年《新周刊》又推出《砸烂电视的十个理由》等文章,在《调查:中国电视黑名单》中,《快乐大本营》、《周末喜相逢》等综艺栏目以及一些综艺主持人都榜上有名。

综上所述,当前电视文艺正处在严重的生态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电视台频道资源严重浪费,节目类型与内容盲目眼风,同质化现象严重,为片面追求收视率庸俗化现象日益泛化等等。高鑫将电视生态的失衡总结为以下三点:清一色的综合频道;唯收视率论成败;知识型观众离席。

说到综合频道中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我们以娱乐节目为例,仅在栏目名称中包含“娱乐”的就有:北京4套的《娱乐现场》、《娱乐人物周刊》,福建东南台的《娱乐乐翻天》,湖南的《娱乐无极限》,山西的《娱乐空间》,海南的《娱乐任我行》等。这么多的雷同真是让人对电视人的创造性感到质疑。节目的同质化带来恶性竞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电视情感节目不下百档,题材的雷同、定位的重复、形式的模仿使得这类节目陷入恶性竞争的生存环境,同类题材先后被十几家节目采用,正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视觉疲劳和同情心的麻木。

从中央电视台到省市台,文艺类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大同小异,从娱乐、益智、博采到真人秀,一路折腾下来,还是受到了来自从普通观众到专职研究人员连篇累牍的批评,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出路似乎有点山穷水尽、黔驴技穷了。听某市台的总编室主任叹息,电视文艺很难做下去了,他们台已经发展到每年只做几台晚会的地步。

电视文艺的生存问题不仅关系到电视文艺本身,也关系到研究者的学科意识和学术生命。作为电视文艺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对电视文艺现象进行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而是更应该进一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达到为电视文艺的发展开出可性行药方之目的。

回想《春节联欢晚会》、《正大综艺》当年创下的辉煌,如今的电视文艺节目真的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其实不然,CCTV西部频道从《魅力12》到《西部民歌大赛》的成功实践,使我们看到了电视文艺节目开发与创新的巨大潜力。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纯艺术门类在各自领域中的探索研究已经走得很远了,但电视对他们的表现只是冰山的一角。现在的电视文艺节目对于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资源都有涉及,但往往又是浅尝辄止,或者动则跟风,直至假名牌拖垮真名牌。所以,如何利用电视对现有艺术资源进行合理和深度的开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电视文艺对困境突围的首要前提。

电视(媒介)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国内学者关注得比较多,出版了系列相关专著,如《传媒的魔力——领袖人物运用传媒力量纪实》(曾文经著)、《媒体的力量》(李希光、赵心树著)等,有人因此还称电视媒体为“第四权力”。但关于电视传播与文化变革的关系,目前的研究还主要是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入手,在如何积极利用电视的力量改变艺术的文化生态这一问题上目前涉足的比较少。曾经有一位国内知名舞蹈理论研究专家,在谈及中央电视台的《舞说•说舞》栏目时,竟表示没有看过。这一方面说明电视所传播的舞蹈资源有限,不能吸引舞蹈研究者的目光,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纯艺术领域对于利用电视传播这个媒体进一步传播艺术精粹、改变当下艺术的生存状态的意识还不足。

近年来,在广播电视文艺理论界,关于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诗歌散文等的创作理念有了一定层面的探索和思考,但真正要做到对于资源的深度挖掘,还需要来自于纯艺术领域,同时了解电视制作规律的精英的加盟。只有在两种艺术与媒介的交界处碰撞融合产生出来的具有新型知识结构人才的增多,电视文艺的春天才会真正的到来,古今中外灿烂瑰丽的艺术才会通过电视传播平台大放光彩。

随着都市化、国际化以及外来文化对传统的冲击和影响,民族文化有可能面临消失的危险。当“全球化”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命题时,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能让“全球化”变成“西化”;在电视传播中,如何运用媒体的力量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处于合理的位置,应该成为值得我们长久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著;赵凡,蒲隆,任晓春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

2、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博德利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2(4).

3、张文娟.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凤铸.中国电视文艺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县生态林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9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配置为手段,搞好现有加工企业的整合;积极辅助各类加工企业实现满负荷运转,为林区群众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引导各类加工企业建立、实施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使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与国内外质量标准相衔接,努力培育林业加工名优产品。大力支持加工企业争创省优、国优、乃至世界名优产品。

一、生态林业发展的现状

(一)生态林业发展步伐加速。

县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两化”发展思路。县通过采取行政手段推动、优惠政策鼓动、部门服务促动、大户示范带动的措施,加快推进工业原料林建设。截止年底,共完成工业原料林建设18.832万亩。全县上下掀起了造林新高潮,涌现出了一大批营造林工作先进典型。官庄镇林农刘辉自主投资营造马尾松工业原料林3000多亩;镇村民 从年开始,通过投资、投工、投劳、投山来实现股份制造林3000多亩。二是生态林业项目大力实施。相继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三边”绿化、油茶产业开发等林业重点工程。近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7.05万亩、世行贷款造林3.1173万亩、长防林工程2.55万亩、薪炭林工程0.49995万亩、三边”绿化85.4605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6005万亩,补植补造2.95005万亩,封山育林5.4万亩)油茶开发1.5万亩。

(二)分类经营实施到位。

全面实行林业分类经营。该县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212.2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0.9%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2700多万元,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89.68万亩。

(三)生态功能区建设初显规模

正在筹建 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森林公园。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和开辟更多的森林旅游风景点。

林权证发放到农户650.4万亩,分别占总任务的98%94.8%不断健全和完善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县林权交易中心、县林业信息咨询和发布中心、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四个机构,四)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共完成林权换发证外业核实671.6万亩。已全面开展工作。森林政策性保险工作全面实施,全县有林地均纳入了财政政策性保险范围。全面实施林业机构改革,林业规费供养人员673人已全部纳入财政供养,育林基金实行财政预算管理,林业正常运转和生产性支出列入了财政预算,结束了长期“收费养人”局面。乡镇林业站、基层检查站重新进行了核编定岗,进行了人员的优化组合,县木材公司、仙门国有林场、苗圃和林科所等二级机构实行了改制。

二、生态林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林分质量低且可伐资源少。

全县有林地面积556.36万亩。亩平蓄积不到3个立方米。由于多年来对杉、松近、成、过熟林的过量择伐,致使近、成、过熟林比例越来越小,林分内的树种逐步向阔叶和杉木单纯林演变。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基本以生产木材为主,虽然这几年大力发展了茶叶、油茶等经济林木,但总的份额较小。据每年的森林资源消耗量测算:全县中幼林面积已占林分总面积的80%以上,杉、松可伐资源蓄积已不足60万立方米。基本上是以租地为主的小作坊粗加工,规模林工企业7家,没有林产工业知名品牌。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存在规模小,分散经营的状态,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争夺资源现象严重,均不能满负荷运转,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而且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资源的利用率低,还停留在对原木的初加工上,其他以林业资源为原料的加工几乎是空白,缺乏拳头产品。年全县林产工业总产值3.18亿元,

(二)林产加工规模小档次低。

全县林产品加工企业有173家。占全县GDP3.2%林农来自林业的纯收入7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626元的26.6%

(三)第三产业布局及开发不乐观。

近几年在发展生态旅游上。着力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已经有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夸父山省级森林公园、齐眉界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目前县发展森林旅游业虽然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是还没有整体开发,没有带来旅游效益。

(四)公益林保护与林农增收矛盾突出。

生态公益林是国家为了保持生态环境而划分的对保持生态平衡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但是县因为生态公益林的划分对的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全县687.8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中。生态公益林占了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过来林农可以通过采伐林木得到部分收入,划为生态公益林后,森林采伐受到限制,只能进行抚育性质的采伐,收入明显减少。划定生态公益林区之前实行多种渠道而营造的人工速生丰产林,特别是杉木林现已进入主伐期,林农纷纷要求调整公益林再转变为商品林,加上启动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林业与增加“林农”收入发生了突出的矛盾。

(五)商品林经营管理不活。

按照国家分类经营的政策。但目前商品林经营既不活也不畅,相关税费偏高,群众得不到实惠。带来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由于商品林经营流通存在诸多因素影响,群众在林木经营中的既得利益少,同时林业的生产周期长,加上林地分散难以集约,导致林区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二是没有营造税费的洼地。目前县每立方米木材要交的税费是169元。其中:育林基金50元,泰格林纸供材合约金50元,增值税20元,所得税20元,造林保证金20元,检疫费3元,作业设计费6元。而与相邻近的桃源县木材税费只有70元。由于巨大的税费差额,导致木材流失现象严重。

(六)行政计划干预过多。

上一篇:个人寿险业务人员品质管理办法下一篇:住建局重点突破性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