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态农业教学分析

2024-09-30

中职生态农业教学分析(共8篇)

中职生态农业教学分析 篇1

生态化课堂是教育生态对食品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1], 生态化中职食品专业课程就是将老师与学生及教育生态环境当做一个互相联合的教学生态体系。 老师可以依据教育生态学的基础准则, 在食品专业课程实施当中, 充分展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营造和谐互助的课堂氛围, 提升教学质量。

一、生态化课堂教学的意义

生态化课堂教学指的就是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依据, 利用生态的角度及生态的方式和生态的理论探究课上现象, 剖析课上的问题, 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果[2]。 生态化课堂教学将老师和学生及知识和环境这四点当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教学生态系统, 老师在把握教育生态基本规律的情况下, 将生态学的一部分理论实施到课堂教学实践里。 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 注重学生在课上教学当中的主体位置, 利用五花八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展开轻松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 老师应该创建和睦和融洽及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 可以让学生在自由与敞开及可持续的现实语言环境里, 以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学生在内容丰富有趣的教学气氛中形成知识和技能, 在相互体验过程里体会与内化。

二、在食品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

1.中职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当中过于看重理论知识与技能, 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并且具有机械性。 教学内容的教材唯一性与教学设备的缺少及师生之间关系的冷淡等都会影响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阻挡学生的发展, 还让很多学生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 这些教学中的问题都需要一个全新的角度与理论进行指导和改善, 生态化教学所显现出的师和生、教材和生活及教和学、想和做等方面的统一与平衡的课堂就正是当今教学所追求的。 学会利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合理地解决食品专业课程中的因子关系, 让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环境影响下趋向平衡和谐, 使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弥漫生气与活力, 从而在教学当中显现老师与学生的价值, 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老师在食品课程课堂教学中, 一定要采用学生可以承受的教学方法, 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让学生理解要学的内容及所学内容价值与意义。 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利用调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体现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及老师的主导作用。 中职食品专业课程的老师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鼓励学生自我设立学习目标, 自觉制订食品专业课程的学习计划, 自主布置学习活动等, 让学生在“我在学习”的心理推动下和老师与同学进行公平互助的沟通, 进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里充分施展自身的潜能, 促进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 例如:食品专业当中涉及的果蔬保鲜贮运技术课程, 老师在讲授这节课的时候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和果蔬保鲜储藏运输相关的视频, 在讲授教材内容之前可以播放给学生看。 接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由组员选出组长, 老师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 可以对食品的观看进行提问, 老师采取小组比赛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 哪组回答的准确率高就为第一名, 可以获得新鲜的蔬果作为奖励。 学生在组内互相谈论的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当中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 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接下来学习理论知识奠定基础。

3.生态化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是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生态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 战术方针之一是“育人为本”, 所谓育人, 就是要促进人们的发展, 为人们的发展创造条件及机会, 中职食品专业生态课堂就是促进学生充分及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首先, 要尊重学生发展的自然性。 比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合, 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学方法遵照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学环境应该愉快和睦, 很好地利于学生发展等。 其次, 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老师的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变, 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各种感官。在中职食品专业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多个能力, 老师平时的教学评价应该采取多元化, 增进学生多方面地发展与进步。 最后, 教师应该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不单单关注学生在校的发展, 更应该多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 使学生在课上这个很小的生态系统中感受到轻松与自由, 也让学生在走出课堂后自由愉快地发展, 可以适应时代的改变与环境的发展。 总之, 中职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能很好地促进中职学生全方位进步与发展。

三、结语

建立生态化的中职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规律, 顺应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 利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及方式研究中职学校食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失衡现象, 研究当前课堂教学里出现的生态问题, 提出改善教学环境并明确教学目标及完善教学主体创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举措。 这对于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都有很好的作用。 通过对中职食品专业课程与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分析的阐述, 希望可以给中职学校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董艳颖, 沈林荣.中职数控课程生态化课堂的构建[J].考试周刊, 2015 (96) .

[2]孙丽.中职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中职学校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浅谈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 生态化

一、何谓生态化课堂

生态化课堂是对传统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其立足于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性格特点,着眼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生态化课堂以学生为本,通过教师、学生、环境、课程的有机结合,采取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

生态化课堂作为一种更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态化课堂中,各种教学元素相互融合、协调运动,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合作,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民主、自然、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体验中获得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英语生态化课堂建立的途径

1.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念而建立的教学活动的组织构架与活动流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课程活动安排过于程序化,缺乏灵活性与应变性。而生态化课堂要求建立一种突破原有教学定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课程的具体操作没有固定不变的流程,而是充分地将课程的主动权给予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建立更加生态化的新型英语课堂。

2.精心准备科学的课程内容。备课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课程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备课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中职学校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的不同的学习需求,形成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备课教案。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使其与教材资源相互补充、有机结合,为学生呈现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的课程方案,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生态化英语课堂的建立,提高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3.采取有趣生动的教学方法。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教师要在既定的课时要求内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采取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主动权。要引导着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获得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教师改变以往精讲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背诵、竞赛、电影等有趣的方法,使学生减少对教师讲解的严重依赖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学生,这就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

4.布置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学生完成对知识深入理解与巩固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也应当对课后作业的布置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以灵活有趣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规律,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生态化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生态化英语课堂的建立,要求课堂的各个因素之间地位平等,并且相互依存、融会贯通,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和谐的关系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与教师平等的地位,这也是生态化教学的本质。还要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品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情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还要做到深入理解学生的想法,顾及学生的真实体驗和感受,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以此建立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鼓励学生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6.实施多元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活动的测定与分析、衡量与评价。这一评价体系包括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才能够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均能得到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价,由此促进教师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程效率,促使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结束语

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影响着国家社会的繁荣与兴旺。生态化教育作为一种科学创新的教育理念应用于中职学校的英语课堂中,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前中职学校英语教育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中职英语课堂生态化的改革,为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丹丹.用生态理论指导英语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4, (96):108-108.

[2]丁晓燕.构建英语教学生态化环境的路径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70-72.

中职英语课堂生态教学模式探讨 篇3

一课堂生态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是近年来中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也是改革中小学课堂建设的成果之一。它提倡“回归自然、崇尚自主、整体和谐、交往互动、开放生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完善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 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 走向成熟的舞台。”这是一种符合师生生理特征和日常教学规律的教学生态系统。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平衡课堂教学的多个方面以实现真正的生态课堂, 达到构建合适的教学环境和寻找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二中职英语教学课堂生态教学失衡

1. 教学过程的失衡

由于师生水平的差异, 教师英语教学通常是教师“满堂灌”。客观上妨碍了学生自己探索学习规律和策略的能动性, 也扼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课堂教学欠缺了应该有的生机和活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被减弱, 自觉性与主动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吸收”变得被动, 依赖性增强, 教师口语的技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锻炼。

2. 教学环境的失衡

教室环境的布置没能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学生周围环境缺少英文标语、英语娱乐和学习的资料, 削弱了学生对英语的认同感。

3. 教学内容的失衡

大部分的学生很少把课堂学习到的内容联系到实际生活, 甚至极少应用到课外的交际机会中去。对学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此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自身水平有限, 学习动机不强, 同时也有畏惧和厌恶的情绪, 日积月累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强烈的失望感和抵触感。

三构造中职英语教学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

1. 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生态课堂中, 关注的是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 关爱生命, 着眼发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生态课堂,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促进学生开展英语学习, 开阔其思路, 从而挖掘其学习潜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

因此, 中职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起指导作用, 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阅读、自主探讨问题的能力, 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及阅读工具来展开, 包括英语报刊、有趣的英文歌曲歌词等, 加深学生自主阅读英语材料的兴趣, 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培养语感, 积累语言材料。其次, 可以通过教授学生略读、速读的技能、技巧, 引导学生通读课文, 大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思路, 提取和筛选信息。再次, 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教授,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探讨陌生单词、词句的含义。指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学习、解读课文, 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最后,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结合, 通过创设丰富、合理、有趣的学习情境, 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 构造适宜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第一, 营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宽松、和谐、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引领学生共同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 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程内容进行授课。另外, 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语音音色, 以此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注意力, 便于学生集中精神全情投入到情境中, 通过感受文中的意境来掌握知识点。

第二, 创设符合英语课堂教学的环境。中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话题作为课堂的开端, 从而引出课堂的知识点内容。通过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开场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并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当精益求精, 采用有趣、适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求知兴趣及踊跃的思维力。

3.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 适当重组教学内容。为了提高教学环节的紧扣性, 使得教学内容设计更为流畅, 教师应当适当进行教学内容重组。具体的重组方法是增加内容、删减内容、重新安排内容顺序等, 只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本篇课文的重难点,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强化本节内容的重要知识点,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 适当增加教学内容。英语本身属于一门课程语言, 学习英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技能, 包括英语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 便于学生日后在出国旅游、工作、日常生活等方面与外国人士进行必要的交流。因此, 中职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重点, 适当增加教学内容。

如当教学内容涉及旅游方面时, 除了课本之中所提到的知识点, 包括旅游的相关注意事项、酒店入住、飞机登记、游玩各景点等日常旅游用语之外,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国外旅游的情境,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通过情境再现等方法, 引导学生投入到旅游课文的学习中, 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 注重贯穿互动环节

语言的学习不仅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 也需要生生关系, 而其实现形式可选取多维互动合作。

第一,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产生互动。也就是说, 教师应当围绕文本与学生展开多重对话, 交换双方解读文本的信息与方法, 并交流解读文本后的体验与感悟, 即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产生互动。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师教, 学生学, 只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使得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点。

第二, 可以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小组与班级来进行愉快的互动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优化课堂生态环境, 推动学习进程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不容忽视, 其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通过自身对语言的理解, 在跟同学交流时有一定的“输出”;在跟同学讨论时有一定“输入”。同时这也符合与同伴沟通交流的心理年龄特点, 有的时候甚至比教师直接讲授的效果好。在交流合作中成长,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一步养成分析、判断、推理、演绎的能力, 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小结

构造中职英语教学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 不仅是英语教学方面的重大创新, 更是教学界的一大突破。其中, 课堂生态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通过构造生态教学环境来开展课堂教学, 进一步实现教师的辅导与引导作用。在创设生态教学环境时, 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以互动的学习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目标。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针对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所开展的课堂生态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造和谐、生态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笔者就如何进行中职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构造,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进一步实现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目标总结了几方面策略。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生态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中职农业课教学的几点探讨 篇4

在教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教师、学生,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其他的要素就是教材和教具, 等等。这些要素构成课堂的主要成分, 它们运转是否协调, 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效率。在老师和学生这两者关系中, 有一个主要的矛盾, 那就是已知和未知, 老师是主要方面。在农业课中, 老师作为农业院校的专业毕业生, 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应有一定的深度, 对农业上的专业概念和农业课上的实验方法要做到十分熟悉, 要把农业概念、定律、定理和操作技巧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即由已知的知识化为学生自身未知的知识, 这一个转化过程需要师生密切的活动, 需要老师的高超教育艺术。这就需要农业课的老师深入农业教材和实验基地, 深入理解农业课程中的教学重难点, 在自己的头脑当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 做到胸有成竹, 这样在学生面前就可以把已知的农业理念轻松地转化到学生的身上。

农业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通过一定的技巧传授给学生, 而且还要把农业方面的专业能力让学生掌握, 农业知识与农业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交叉性。所以老师要把农业知识与农业的能力转化当成课堂教学的重点, 要把农业知识看成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 深入理解概念、定律,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概念总结的理解能力, 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到实践中运用, 在农业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这样, 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农业知识理论水平, 也帮助了科技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和推广。因此, 农业课的老师在对知识与能力培养方面, 要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 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 又要重视农业能力的提高。

二、重视品德培养与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为现代化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落实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农业课老师在知识的传授中不仅要做到授之以“鱼”, 还要做到授之以“德”。任何一个教师学生面前都有一定的示范性, 总会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思想。同时, 农业专业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爱国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 要时刻把教育方针放在教学的灵魂位置。

三、重视一专多能的培养

老师在课堂上要想游刃有余地讲授, 必须要深入教材中理清概念, 理清各节教材中的各个细节关系, 才能知道该把重点放在哪个节点上, 处理好农业上某个概念和整个教材的关系, 可以让我们的农业课老师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统揽全局, 运筹帷幄。在把握农业上的基础知识的时候, 要根据农业上操作技能的需要, 把他们结合起来, 让学生从这一个层面出发, 向农村中的广阔天地进军,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性很强、多种技能的全能型人才。在学生的心中, 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整体, 最终会让我们农业的人才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随时接受农业上实践的考验, 随时迎接新的科学技术的洗礼。

四、要温故知新

在课堂上, 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随堂复习, 把以前学过的农业概念、理论提出来, 让学生加以对照和比较, 让他们自己找出农业上一些联系。温故知新, 不仅是教学原则, 也应是学生的学习原则, 让学主动地利用农业课本上的新问题去探索、去钻研, 用过去学习的农业概念、原理去解决新问题, 就会产生新的矛盾, 这个新矛盾就是学生进步的动力。这样在老师的教导之下, 农业课堂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景, 就会摆脱那种枯燥无味、毫无生气的局面。

五、由抽象到具体

农业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相强的学科, 它不仅包括生物学知识, 也包括化学学科的知识, 所以它的理论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农业类教学在如何化抽象到具体, 如何让学生掌握系统理论上面比较有困难, 不是一触即得的。然而, 仔细分析农业教材上抽象的概念、原理, 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这要求农业老师不断地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为了求得知识的桥梁, 在农村的田头, 多做实验, 联系实际情况, 化繁为简, 才能在课堂上化抽象到具体, 形象地表达出其中的概念。

总之, 农业专业的教学任重道远, 所以作为教学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老师要认清形势, 牢牢把握为农村农业培养专业人才的观念, 潜心学习, 乐于钻研, 在课堂上打造出一片亮丽的农业风景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业在国家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 作为替国家培养农业专业人才职中的农业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增收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 作为职中的老师在本着为国家培养优秀农业人才的观念, 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同时, 应在课堂结构优化方面要下很大工夫。本文从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试论中职农业类专业数学教学改革 篇5

1 中职涉农专业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不强

在中职数学的教学目的不明确, 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在于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还是填鸭式, 教师从头讲到尾, 学生就一直听教师的讲授, 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意识不强。

1.2 学生的自信心存在差异

由于数学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 教学过程中, 一些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 可能是学习方法出现问题, 久而久之, 这些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是很高。与此同时, 还有一部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相对比较强, 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信心不断增强。

1.3 部分学生转换思维难以形成

很多的中职学生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的时候, 一般都是顺着问题的, “顺”着往下思考, 从已知条件推出相关的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思维方式相对单纯, 已经不能满足中职数学一些较为复杂问题的解决, 这些因为现代中职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多角度思考问题, 不仅有“顺”着往下思考, 还需要“转化”着思考, 因此一些学生的转换思维难以形成。

2 中职涉农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应用, 使得学生参与中职数学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进一步提升。将教师传统教授理念进行优化, 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实现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更加符合教学规律, 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性不断提升, 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实现中职数学教学的双向流动。

2.1 明确涉农专业数学重要性

数学是所有应用科学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实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归纳推理思想等数学理念的有效构建, 这些思想、思维、意识都是涉农专业课程理论知识认知理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不断具备相关的数学思考的形式, 才能更好地完成相关的涉农专业的教学任务, 进一步在学生心中明确数学教学在涉农专业中的重点地位, 不仅仅是这些数学思维是这些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基础, 同时还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也是构建这些专业课程的前置知识。例如, 在农业机械化就需要学习机械原理和设计的相关知识, 其中有力学方面的分析都是需要相关数学的矢量计算。另外还有数学中的导数在机械设计等应用领域中有着更多的实际意义和作用。这些数学理论知识在涉农专业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的应用实例, 因此数学与相关的专业课之间存在着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关系。学好数学知识, 对更好地构建涉农专业课程的网络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2 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重新定位

教师需要选择那些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创造参与中职数学教学的氛围, 在教学开始的时候, 需要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分析, 实现学生参与教学探讨的积极性, 在教学经过的过程中, 设置更好的学生小组讨论和总结发言等, 在教学结束之后, 可以进一步布置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去积极思考, 总之在教学全过程实现问题引导,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进一步树立。例如, 中职数学函数的教学之前, 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到了课堂上, 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就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拓展, 具体措施就是这些教学任务的布置, 同时可以结合网络交流平台, 实现学生在寝室就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交流, 不断丰富互动教学的外延, 这些具体的措施都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

2.3 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数学学习信心重建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自信心, 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就只是一句空话。涉农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他们对数学这种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学习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 很难实现学习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 教师需要不断开展人文关怀, 在课下需要进一步关心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 耐心解答他们的学习疑惑,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 一旦出现一些学生发呆和开小差, 就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 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关心, 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其次, 就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优等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更多的自信心, 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优等生与学困生编在一组, 进行小组讨论, 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 实现共同的成绩提升。在圆的标准方程教学环节中, 这一部分教学更多突出这一标准方式的具有应用, 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 不断深入, 引导学生互动讨论, 最终引出切线方程, 这些环节都可以让优等生和学困生分组在一起, 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相互帮助, 参与教学的自信心树立。

2.4 形成转化、归纳推理等思维的措施

试题的解决是中职数学教学的主要实践过程, 练习试题的主要目的有相关知识点的进一步巩固, 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积极性的提升, 多种数学思考思维的有效形成, 转化、归纳推理等思想就是其中的中职数学需要重点培养的思维方式, 也可以通过中职数学的解题过程不断加强练习, 实现转化、归纳推理等思维的有效提升。例如在结束了圆的标准方程学习之后, 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些习题, 让学生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 不断形成中职数学的转化、归纳推理等思维。

结束语

中职涉农专业的数学教学难度在于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基础底子弱等问题, 需要明确数学在中职涉农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 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配套相关的评价方式, 从而实现中职涉农专业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萍, 吴子有, 等.中职校“同课异构”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研究——浅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说课教学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4学术年会暨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 2014, 12:157-158.

中职生态农业教学分析 篇6

一、生态体验理念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末, 研究者提出了生态环境教育的设定, 把体验与生态积极地引入德育课堂教学工作, 充分实现德育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生态体验理念下强调体验教育、新环境教育、生态德育, 更新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意识, 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性、主体间性、自主性, 加强道德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上的创新工作。生态体验理念能够展示出和谐美善的教育价值观, 体现出的是知性论的教育观念, 把心灵观、自然观、人机观相互联系起来, 注重师生之间的纽带关系, 双方之间要实现相互的教导, 在接受道德知识与传授的过程中, 能够充分领悟生存实践的关系。

二、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遵循生态体验理念的必要性

(一) 社会需要

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人们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 把生态体验理念归入中职学生的教学工作才能够实现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 在生态体验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让学生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二) 学术支持

20世纪40年代, 我国学者陈鹤琴提出了要让学生在自然中得到教育, 实行生态教育观念, 生态体验教学理念更加注重让体验者与导引者能够置身于生态情境中, 呈现出相互诱发和感化过程, 让学生能够经历内心的自觉, 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 现实推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更加需要技能型的人才, 所以中职学生是国家重要的建设者, 中职生的发展状态影响着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所以加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这能够让学生具备健康的生态素质,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促进中职生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三、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加强生态体验理念的方法

(一) 做到以人为本

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要想遵循生态体验理念, 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整个德育教育工作要围绕中职生而进行,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 这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需求, 提高自身素养。

(二) 实行全方位的推进工作

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要把德育课程归入到常态化的轨道中去, 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健全生态体验德育教学的机制, 实现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 促进研发、授课、管理、督导一体化发展, 要让德育教育工作具备制度化的特征。其次, 还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 只有提高德育教育工作人员的素养, 这些德育教育工作者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各个中职学校要结合本校的特色,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 抓准落实

中职学校要提高对德育课堂教学的重视性, 把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加强政策方面的助推, 并且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 把生态体验理念德育教学工作纳入教学计划, 加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的设立。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加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多多应用一些优秀的生活素材,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优秀的学习环境。

总之, 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态体验理念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体验式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生态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贴近实际生活内容, 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和探究, 成为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杨光辉.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D].鲁东大学, 2012.

中职生态农业教学分析 篇7

1教育生态学概况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一些学者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 (W. Waller) 在其著作《教学社会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1976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雷克明 (L. A. Cremin) 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说法。70年代召开的有关人类环境问题的三次国际会议促进了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此后, 许多学者对人类生存的宏观环境和教育之间的互交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李森、王牧华、张家军, 2011:1-3) 国内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 并有相关的专著相继出版, 对课堂生态研究从本世纪初才逐步展开。 (孙芙蓉, 2013:10)

教育生态学研究一般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研究探讨社会整体环境与人类教育活动的关系, 微观层面的研究则关注学校和课堂教学。其中, 课堂生态研究是教育生态研究在微观层面上所要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是课堂研究的一条新路径。 (范国睿, 2000:31)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课堂生态系统是由教师、学生、课堂生态环境等基本要素在特定空间组合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开放的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生态存在的课堂生态应该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谐性、协变性、可持续发展性等主要特征。课堂生态研究关心的就是课堂中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因素的特点以及彼此因师生活动而形成的相互关系。

2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适当的教学评价不仅能让教师确切了解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但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当下中职英语的课堂评价普遍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主体单一

在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多数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表现出的困难或是学生对于老师提问的回答立刻作出评价, 对学习重、难点也是极少让学生进行讨论而由教师来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中几乎没有参与, 学生没有成为评价的主体。

(2) 评价手段机械

在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评价中, 往往是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即刻口头点评, 缺少讨论发现式的互动评价方式;对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习惯用对错或分数表示, 学生通过评价只知道答案或分数高低, 却不清楚问题在哪里, 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全面提高。

(3) 评价内容简单

由于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好, 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 中职英语教师更倾向评价学生是否学会、掌握了英语知识或技能, 而不管学生是怎样学会的, 对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变化则缺乏相应的评价或不重视。

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生态失衡原因分析

(1) 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对中职英语的教学大纲还未完全理解透彻, 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倾向于像讲授中学英语一样单纯讲英语知识和应试方法, 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尽管中职英语教学不像中学英语那样看重分数, 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理念使本已承受挫折感的学生更加缺乏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教学评价不适应中职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这样的中职英语教学过程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与发展, 难免会产生“花盆效应”, 破坏了以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生态系统, 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英语教学也就丧失了其真实的价值。

(2) 课堂人际关系单一、孤立

由于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普遍基础较差, 对老师的提问很难给出正确的答案;同时, 由于缺乏自信,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学生和老师之间因缺乏互动与对话, 师生的课堂关系表现为单向特征;学生之间也因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学生间的课堂关系表现出孤立的特征。课堂生态主体之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课堂评价的主体往往只是老师一方, 缺乏多元化的参与。

(3) 课堂环境局促

根据教育生态学中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和群体对所处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师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目前中职英语的课堂评价模式主要还是以对作业或课后习题的点评为主, 学期评价则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判依据。教师对练习的点评往往不够全面深入, 而考试评价的方式属于终结性评价方式, 也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真实的英语使用水平。片面化的教学评价对教学失去了指导意义, 不利于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的全方位了解。

生态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构建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中职英语课堂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微观生态系统, 是由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以及课堂生态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教学评价生态化是指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系统的转变, 使课堂体现系统性、平衡性、开放性、共生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生态特征。要实现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生态化, 应为生态化创造条件, 并从多个方面改进完善评价体系。

(1) 为生态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创造条件

第一, 要更新观念, 贯彻教学大纲精神。充分学习《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领会其中的指导思想。应认识到中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 强调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教学不以培养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标。除知识和技能以外, 中职英语强调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强调培养学生在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强调将社会需求和英语课程需求与学习者需求有机整合。中职英语课程的设置、教学与评价因此不仅要关注该学科的基本内容, 而且要关注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 (王笃勤、贺伟华, 2012)

第二, 重塑课堂生态主体间的关系。老师调整自身的课堂定位, 从课堂的“掌控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参与者、获取知识的“储备库”。通过组织课堂表演、场景模拟、问答等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来建立互利共生的师生关系;通过小组协助、讨论、辩论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建立和谐共助的生生关系。

第三, 改善课堂气氛。首先, 应充分利用课堂环境。在现有情况下, 教师很难选择教室的大小、室内的装潢色彩等影响课堂物理环境的生态因子, 但可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要求和目的采用不同座位安排形式。比如, 在小组讨论时, 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围坐成环状;在正反观点辩论时, 排成对坐的两排。这样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其次, 应注重通过言语行为创建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多用激励、有趣的语言, 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使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潜能的场所。

(2) 促进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生态化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策略上进行探索, 建立适应中职学生特点和中性, 促使教师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在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都成为了课堂评价中的主体, 形成了平等且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

2) 评价内容多样化。中职英语的特点决定了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 还应运用生态学的理念, 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特性和可持续能力, 按多元化标准来进行教学评价, 关注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例如, 根据学习、就业目标, 对旅游服务类的中职学生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的评价, 对工程类的中职学生则更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基于中职学生英语底子薄、自信心不足的现状,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 除了考查测试成绩外, 教师还应将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课堂活动参与程度、作品完成量等纳入评价中, 在原有的终结性评价基础之上, 强调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的应用, 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

3) 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的形式应灵活。除了百分制评分, 教师对中职学生如英语口语表达等一些弱项上可以采取等级制评分法, 还可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使用恰当的评语。除了平时常用的考试、小测验、作业等评价手段, 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完成项目任务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控, 确保教学评价的效度和全面性。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不仅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 并且可以随着学习阶段和学习目标、重点的不同调整两者的比例关系。如, 随着英语学习难度的加大或是英语应用要求的提高, 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可以相应提高。

结束语

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应是和谐、互动、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建立生态化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改善中职英语课堂的生态系统失衡, 有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活力, 有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激发学生的潜能。要实现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生态化, 需要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策略上实现多元化与灵活多样化, 让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实际的指导价值, 最终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达成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森, 王牧华, 张家军.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1-3.

[2]孙芙蓉.课堂生态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10.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31.

中职生态农业教学分析 篇8

1.国培的意义、依据和作用

国培是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 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质量和课程开发能力为培训重点, 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培训模式, 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术娴熟、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1.1国培的意义: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

1.1.1通过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 可以推进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课研活动的实效。

1.1.2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导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1.1.3参加过国家级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的教师, 具备申请出国进修的条件。

1.2 国培的依据: 教育部、 财政部[2013]3 号文件 《 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

1.3国培有利于提高中职教师的素质

国培要求中职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 这就促使中职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 提高理论水平。 通过国培可以使中职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

1.4国培有利于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通过国培, 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理清教学思路。 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5国培有利于中职课程的优化。 组织教师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 派专业教师到生产企业一线实践, 熟悉当下施工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 对专业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重点强化教学的任务带动策略:从工作任务到教学任务, 如何将工作任务转化成教学任务, 进一步优化课程开发工作, 力求推出优质的校本课程。 利用资源和条件 (行业专家、院校教师、企业领导、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等) 组织团队, 对专业骨干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技术的培训。 在怎么教的问题上, 按照做中教, 做中学的方法, 关键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有效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为准则, 注重全纳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 避免生搬硬套。

1.6国培有利于中职教材建设。 校本教材的开发主体继续以项目任务为架构, 以实践引导理论为方向, 方法上力求做到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形式上文字教材与多媒体资源有机结合。 启动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微课、慕课资源平台的建设, 结合四川省组织的教师信息化教育活动, 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制作, 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与项目任务配套的教学资源的脚本策划和设计。 抓紧教学技术专业教师的培养, 作为教学资源技术建设的主力。

2. 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实例

2.1四川农业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办公厅最早考核验收合格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 1999年10月国培基地挂牌建立, 目前已经为国家培养培训了2000名中职学校土木专业骨干教师。

2.2四川农业大学国培基地注重中职土木专业教师的实训实习, 理论联系实际, 让受训中职教师走出教室, 深入工厂企业, 施工一线, 接地气, 勤动手, 提高中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2.2.1中职教师通过实训实习, 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有较深刻的了解。 理论联系实际, 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

2.2.2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中职土木专业教师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3四川农业大学国培基地充分利用校办工厂让国培实习实训有利于提高国培中职土木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

2.2.4四川农业大学国培内容。 共12周, 10月8日至12月26日。 中职教师土木专业知识学习4周;土木专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2周;土木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活动4周;教师教学演练与实践2周。

2.3四川农业大学国培基地对教学模式的改革。

2.3.1深化校企合作, 优化工学结合。 由注重形式转到注重内容, 从分析工作任务转化教学任务。 根据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工种、岗位分明的特点, 将其内容作为任务的目标, 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 学生跟岗见识, 再回到学校实训车间进行实际操作,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解原理。 由此逐步引导学生习惯于任务引领下的自我学习, 师生共同总结释疑。 在这期间培养骨干教师做工作任务分析转化教学任务的积极性和能力。 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2.3.2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课程开发。

(1) 打破光说不练、光练不知的现象, 让学生“能做、会说”。技能以使用为主, 理论够用为度。 采用的方法:岗位跟踪, 选派人员去企业全方位岗位跟踪, 择典型岗位见识、观摩工作内容、工作程序, 对技能要求强的岗位进行摄像, 再通过归纳分析, 以岗位实践过程为主线, 确定理论的知识节点。 再将理论的知识节点进行分化, 将其进行微课化、可视化处理。 将复杂的结构工程问题利用有关软件, 自我与合作开发三维动画视频, 做到通俗简洁易懂,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

(2) 以 《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开发为例, 突破 “学科完整”的教学体系束缚, 将教学改革重心调整向“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构建。

3.结语

对中职土木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进行了阐述, 并说明了中职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的重要性, 以适应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 中职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潮流, 积极参加国家级培训, 才能保证土木专业教育教学的先进性, 培养出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 促进社会的进步。四川农业大学国培基地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要求, 遵循中职土木建筑专业教学规律, 规范中职土木建筑专业教学行动, 提高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四川农业大学国培基地提高了中职土木建筑专业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促进了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如通过组织中职土木建筑专业教师开展说课、讲课交流、撰写论文等活动, 收效明显, 反映较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教师厅[2013]3号.

[2]宣仲磊.浅谈中职《工程测量》教学的几点体会.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7) .

上一篇:人民法庭下一篇:错别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