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平面教学

2024-09-18

中职平面教学(精选12篇)

中职平面教学 篇1

1 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主”是学习的基础, “创新”是学习的关键, 而“应用”则是学习的目的。平面设计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化思维模式, 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应用能力。然而, 就目前而言, 许多高校的平面设计课程还不能完全实现“自主、创新、应用”的教学目的, 平面设计的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1 缺乏实践训练

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不仅包括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的设计技巧, 还包含实际的产品宣传及设计的营销理念, 等等。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 一些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实际的设计经验及产品的宣传策划问题, 使得平面设计教学的理论知识有余而实际应用不足, 造成设计作品流于形式的现象。例如, 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教学时, 不仅要考虑设计的技巧、考虑包装的外观及形式要求, 还要注重产品的特点、思考包装的属性及工艺需求, 等等。而在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及学生过分注重包装的设计技巧, 忽视了实践训练及实际的作品需求, 使得包装的设计存在一些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1.2 缺少积极引导

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对课堂的创造性要求较高。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 教师不仅需要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生动的讲解, 还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设计理念、设计技巧、实际应用问题等进行深入的感悟、思考, 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创建生动、新颖的教学课堂。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一味地根据讲义及课本内容进行知识讲解,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力培养, 使学生创新性思维、创造性理念得不到全面发展。

1.3 忽视创新教学

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极高的要求。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 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全面的开拓。同时, 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 使学生保持独特的个性, 为学生创造新颖、独特的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高校都提倡“规范性”、“技巧性”的教学, 即: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同风格、不同技巧的图案设计, 实现“快题设计、快速教学”的平面设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不仅忽视了平面设计的实际应用需求, 还会遏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造成平面设计作品“华而不实”的现象。如何让学生对于“枯燥”的专业知识有学习兴趣和激情, 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也就成为平面设计教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鲜活的设计场景, 甚至让学生深入到市场中, 真实体验、设计, 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观察和思考, 进而掌握知识,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体验式学习教学策略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 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创新化策略

2.1 创新教学理念

随着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创新, 市场的竞争趋势也日益加强,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只有不断地进行设计创新, 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的地位。因此,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 创新平面设计教学的理念十分重要。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 教师应当根据市场的营销需求及产品的竞争特点, 进行设计教学理念及设计教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同时, 教师在接收到新的设计理念及创新知识后, 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突破及自我发展, 为平面设计的教学及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等提供良好的教学基础。

2.2 改进教学方式

良好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创造性及独特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 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 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即:教师应当改变沉闷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设计生动的教学情景, 促进师生的积极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特点, 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 因材施教, 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促进实践教学

平面设计的创新化教学要求“设计教学”、“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三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教学体系。在这种教学体系下, 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设计理念、学习专业的设计知识, 还能结合实践,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不断地创新自己的设计思维。因此, 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 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促进平面设计的实践教学, 即:创建教学、研究、实践为一体的良性循环教育体系, 在设计教学的同时深入地完成设计研究及设计实践。同时, 通过设计研究及设计实践, 不断地改进设计教学, 使平面设计教学做到切实可行, 最终实现产品设计的新颖化及设计人才的创新化。

2.4 注重体验性教学

体验性教学可以采取与企业联合, 争取合作项目的方式, 让企业走进课堂。把客户请进课堂, 让学生了解市场的情况及商品特性、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让学生了解第一手的市场资料。教师根据合作项目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有情景、有市场氛围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让学生做设计思维和创造力方面的练习。还可以带学生走进印刷厂, 了解印刷工艺流程, 深入到印刷、印后的各道工序, 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修改订正中将理论联系实践, 提升设计水平。

3 结语

设计不仅是一门学科, 也是一门艺术。平面设计是产品宣传的基础, 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进行平面设计人才培养时, 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研究、实践”为一体的循环教学, 才能为平面设计的创新化教学及平面设计人才的全面化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占小玲.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 2016, (03) :186.

[2]赵妍.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职校平面设计教学的探讨[J].成才之路, 2016, (03) :46-47.

[3]郜歌.心灵的舞台——谈在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18) :241.

中职平面教学 篇2

摘 要 广告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种形势下,为使培养出的学生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与市场接轨,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实用性。现就如何使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适应市场需求,从实训内容、实训方式、实训评价、实训模式等几个方面论述新的实训教学改革,力争提高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实训教学 联合化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训内容理论化,脱离岗位实际

一是对实训内容过于简单,只提交一些简单的作业,达不到实训的强度;二是仅仅是理论课堂的延伸,实践性的操作未涉及实际岗位工作,更没有真实的项目任务驱动,达不到实训的深度;三是实训缺乏体系化、系统化,学生接触的是孤立的知识点,调查中很多学生提到对岗位实际工作项目、流程不知道,只知道知识点和相应操作,无法从根本上将课堂上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更别说创新了。

1.2实训方式简单化

调查显示,学生的实训只是在机房做些简单作业,大都以教师讲解理论,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作业一般是教师自己以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形式融合,跟岗位实际工作项目任务联系不紧密,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更达不到企业岗位工作实际任务深度和广度。

1.3实训教学缺乏评价标准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许多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在课程实训教学中,往往重视的是某些工具、软件使用方法,很少介入真实或模拟的广告业务开展教学。从毕业生工作适应性来看,不少学生只知道“是什么”,却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其根源是实训教学缺乏评价标准,以致实训教学评价的反馈与调节功能无法有效实施,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2平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思路

为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必须紧跟地方经济发展步伐,适应企业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实训教学的综合性、生产性,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2.1实训任务真实化

平面设计类实训课程的最终任务是将学生带入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环境中,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使其更符合岗位要求和专业要求,实现学以致用,为学生以后的顶岗实习或就业做好准备。因而无论是设计理念实训、专业技能实训、企业项目实训还是综合实训都应该尽可能引进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尽可能模拟接近于真实工作的任务。

2.2实训教师联合化

实训课程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这也是该类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的问题所在。由于实训涉及知识点一般较宽泛,且许多内容涉及岗位工作具体流程和新技术新设备等领域,同时还要求指导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布任务和进行指导。因此建议采用“专业教师+企业技工”模式,将熟悉教学的教师和企业岗位工作者结合,能很好解决不懂企业实际或不了解学生等问题,无疑会明显提高实训的教学效果

2.3实训基地完善化

在改善实训场所上,可以借鉴校内模拟实训+企业实训体验的模式。实训前期在校进行,通过校内实训来模拟企业的具体工作任务,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经过学校的前期实训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项目能力与经验,这样到企业可以快速地融入到企业的岗位工作之中,也便于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完成企业的项目任务。

2.4实训管理体系化

平面课程实训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课程实践最为重要的部分。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也尤为重要。课程体系管理,构建课程指导小组,负责对实训课程进行统一管理,编写实训课程大纲和实训教材,制定实训具体计划,安排各环节实训课程。教师体系管理,健全实训教师队伍,包括专业带头人、企业技术骨干、校内外实践指导教师,教学督导等。领导机构管理,设立领导小组,由系主任带领,主要负责监督与考核。对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计划、教学指导老师实施管理,建立和创立各种管理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档案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等。

2.5实训评价多元化

评价的最主要目的是改进和反馈,运用各种方法考核学生成绩,根据结果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和教学的发展。评价标准应该以行业企业制定的岗位能力为依据,来考察学生的和标准的符合度,这样才更有实际意义。评价内容主要是岗位见习和能力实训,综合实训包括实训过程学生的出勤情况,小组参与情况、实训报告、项目完成等等来评价。

总之,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必须对市场经济和广告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站在这个高度上才能看到平面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强调平面设计与社会、文化、经济相结合,才能够培养面对现代各种挑战进行战略性思考和决策的平面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平面设计;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学习积极性;职业能力

在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平面设计的科技含量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因此,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计算机也逐渐成了非常重要的工具,伴随着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平面设计教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平面设计的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使平面设计的教学做不到与时俱进。本文主要从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提出促进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措施。

一、平面设计课堂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平面设计教育中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依然存在着“被动学习”“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的时候主要是对电脑软件CorelDraw与Photoshop的学习,单一的电脑教学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教师的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主要平面设课堂讲授和学生平面设实践模拟练习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平面设计专业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但是大多数的学生美术画功较弱,因此,我们根据这一特定的教学现状,在平面设计教学课程上做了很大的变革,设计了一系列的平面设计课程,一般有美术基本功课程、平面构成基础、色彩构成的要素、PhotoShop图像拼接与处理方法、CorelDraw和Illustrator矢量图设计、平面排版与设计等,虽然这一系列的平面设计课程,有效地构建了平面设计教学的主要发展线路,让学生对立体平面、美术、色彩感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缺乏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的训练,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为中职学生在平面设计领域,开拓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

二、提高平面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

1.增加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设置任务就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合理科学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平面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加生动。

例如,在讲授平面设计基础中的photoshop中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用PPT进行教学,首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自制的PPT课件中间插入有趣的平面设计图片、平面设计故事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穿插平面设计事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种丰富的平面设计课堂教学,表现得很有兴趣不仅提问:老师这个平面图片设计理念的根据是什么?这张图片是怎样做成人物背景的?教师电子版的平面设计还可以做成动态的啊?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教师适时地与学生一起由容易到困难逐个解决这些问题,并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障碍。一堂信息技术课平面设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教师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平面设课堂效率。学生在平面设课堂上体会到了平面学习的乐趣,又轻松地掌握了新的知识。

2.平面设计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精用”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平面设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精用”。(1)“精讲”。要求教师在讲课前必须做好备课,充分钻研教材,设置问题要科学合理,平面设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精讲重点知识,设疑破难,创造有利于思考的思维情境,让学生思维状态保持活跃,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感到轻松,才能取得良好的平面设课堂教学效率。(2)“精练”。主要是平面设课堂上以及课后发的练习,但练要“精练”,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的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平面设计练习,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天赋分配设计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平面设课堂学习效率。(3)“精用”。精用就是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要积极地应用教学事例,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事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应用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以及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平面设计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要想提高平面设计课堂教学的效率,首要任务是提高平面設计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加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平面设计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精练”“精用”,全面提升中职平面设计人才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韦文琳.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06).

[2]王携.浅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堂教学[J].职业教育,2009(06).

(作者单位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职业中专)

中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篇4

1 目前中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尚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

中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当前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是教师传授一些基本的平面构成技法,然后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与之相应的作业,这样反复操作以至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模式是很单调的,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显然,此种教学模式是固定不变的,没有效率的,不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不利于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相关知识。

1.2 作业量大,学生完成的作品缺乏创意

中职平面构成课程许多老师为了加大学生的训练力度,往往布置的作业比较大,而在作业过程中,教师常常强调学生的作业的技法的应用,但是学生却对此兴趣比较低,感觉比较枯燥。这样一来,许多学生的作业成果就是从学校图书馆及互联网上找一些资料进行模范抄袭,敷衍作业任务,所完成的作品毫无创新,抄袭迹象很明显,作品大同小异,缺乏创意。学生面对这些大量的作业,只是随便应付,自己的创意思维是没有很好地得到训练,平面构成的课程也就失去了教学的应用的目的。

1.3 教学环节单调、缺乏创新思路

许多教师安排此门课程教学,大部分是采用造型要素、形式法则、表现形式等固定的环节实施课程教学,可谓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学完课程之后,自身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尚未得到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中职平面构成涉及到抽象知识点的应用,但是学生对这些纯粹的抽象知识却不是很了解,进而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 中职平面构成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2.1 改变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教学目的

中职平面构成课程的根本性的教学任务目的就是大力培养学生平面构成的思维创新能力,但是传统的“理论教学+作业训练”之固定的教学模式是难以激发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同时,在作业训练的具体过程中,所使用的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常常过重强调作业的工整程度以及精细度,但是对作业内容涉及到的思维创意却没有重视起来。所以,要大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鼓励与大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代工具与材料实施自由创作。教师也不要随意否定学生的任何一个创作,只有有创意的作品哪怕是只存在一点点创意,都要给予了肯定。

2.2 丰富作业形式,以主题性设计为主

许多学生在完成课程理论教学之后,就是不断地给学生布置许多作作业,而这些作业令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也让学生随便应付,甚至大量抄袭,自身的创造欲望比较少。为此,教师可以丰富作业形式方面进行改革,倡导主题性设计为主,让学生学会自由性的发挥,大胆想象,积极培育学生的创造热情及创造欲望,与此同时可以有效遏制模范及抄袭的现象。

2.3 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作业完成后,教师不要随便给一个结论及评价,应该注重讲评。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及教师讲评的方法,让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可以相互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在彼此的创造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彼此的思维创意,领略到各种的创新点,进而开阔自己的思维及培养自己的创意。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各自作业存在的优点及缺点,并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改进措施;教师也要注重讲评过程中,鼓励学生学会打破常规的思维习惯,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2.4 在平面构成教学中注重与优秀艺术设计作品的连接

中职平面构成课程的学习平目就是要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设计课程的夯实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学生充分学习及掌握课程的学习目的的基础上,采用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构成的应用。笔者就在课程教学具体过程中就适当地穿插一些世界设计大师的作品,并通过案例分析优秀作品的构思与构图等,把平面构成相关知识有机地贯穿在其中,积极开阔平面设计的视野,帮助学生吃透理论知识,提升其思维想象力及创造力。

2.5 在课程设置上,可整合多门课程的内容

我们可对课程进行设置,将中职的《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则2个课程整合成为一门课程----中职《中职平面构成基础》。基于构成基础而言,这2门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是互有牵连,通过整合能够更加综合、系统性地训练学生在平面空间上的点、线、面、色彩之敏锐观察力及综合的抽象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平面构成课程比较特殊性,在教学上应该创新及改革,不能固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作业训练过程中,能够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完成作业,杜绝抄袭,大胆创新,有效激发出学生之学习兴趣,真正掌握此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中职平面构成课程是中职学校开设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何提升此课程的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平面构成专业知识是一项时代教育课题。本文在剖析目前中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改变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丰富作业形式、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的方式等方面对中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改革及创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平面构成,现状,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郭红娟.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6

[2]封艺.中职艺术教育中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与实践[J].职业,2012(18).

[3]刘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3(5).

[4]朱晓娟,刘寿平.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9).

[5]靳锦.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3(3).

中职平面教学 篇5

不久前,武汉市发布了2010年中职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对武汉20余所中职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达62.07%;普通中职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中职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学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调查】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中职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中职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调查】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1000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1500元—3000元,为54.12%。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中职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中职生就业质量的问(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题。

中职生对政策知晓率低

【调查】在涉及如何解决中职生就业难题时,有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中职生却往往对政策的知晓率非常低,例如,在被问及学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和“不太了解”。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达能力欠缺成求职难题

【调查】有24.93%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7.2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发现,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我表达能力欠缺,比例高达40.23%,比去年的调查数据高出近5个百分点,其次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中职生已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但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议中职生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增长才干。

中职盲目求全无助就业

【调查】在学校的分类考察中,专业性较强的学校整体就业状况要普遍强于综合性院校,如中国计量学院的就业率达到了85.89%,高出一般性综合院校20%左右。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单个的高校经常陷入类型定位混乱和层次定位混乱的双重困境。类型定位混乱,主要表现为综合性院校与专业性院校之间相比,分别不明显,特色不鲜明。从所调查的11所高校来看,尽管其学校名称有很显著的学科特色,但在专业设置方面却严重趋同,基本上都设置了经济学、文学、法学和管理学专业。层次定位的混乱,主要表现为综合性中职、本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分工不清,互相串岗。在学校总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中职盲目求全必然会影响和分散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不利于学生就业。

试论中职平面设计课程的互动教学 篇6

本文以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如何正确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职学生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得中职教育的教学对象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学生成绩不再是阻碍学生发展的唯一条件,一些在中小学生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也同样可以有继续学习的机会,针对这些学生,我分析出以下比较突出的特点:

1需要提高自信心

在以往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成绩是来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准,所以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少能得到周围的表扬和肯定。表扬和肯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如果缺少认同感,会使孩子们在成长中缺乏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使得自卑感增强。所以我们可以对孩子优秀和长处在适当的时机适时的对他们进行嘉奖及夸赞,夸赞也是让一个孩子能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2.需要优化学习方法

学生就要会学习,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学习。其中学习方法不得当是最主要的因素。有些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但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并不够理想。也有一些学生热衷于一些课外活动,精力和时间没有更多的往学习靠拢,所以会过多占用学习时间,进而影响学习成绩,但热爱运动的学生都是具有很大活力的,只要他们学会了如果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3.动手能力强

中职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在学生的成长中多与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从小的生活环境迫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喜欢参加学校劳动或者热衷于动手类课程,因此动手能力较好。

平面设计课程分析

随着现代企业对各自公司企业形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办了相应的平面设计专业,为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中注重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最初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胜任设计助理,运用软件技能协助上级完成工作,或者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设计工作。在教学培养中注重学生的软件操作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我。

传统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

灌输式教育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法,虽然少部分的教育适合灌输式教育,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内容都适用。灌输式教学最早出自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保罗·弗莱雷是巴西教育家,是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常常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最重要的教育家”、“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活着时就成为传奇”的人物,其影响留存至今。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保罗·弗莱雷对灌输式教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指出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1.教育内容滞后

弗莱雷指出:“教师谈论现实,就好像现实就是静态的、无活力的、被分隔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1]指出教育的内容相对于真实的社会环境已经过于滞后,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相脱离。在灌输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知识结构的变化一味的应用百年不变的教案,这样脱离实际的知识已无法满足社会对用工人员的需要。

2.“银行储存式”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教授予学生,学生像银行的储存器一样把知识储存在大脑中,而当使用其中的知识时确发现只会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也不能將知识作为更广泛的利用。“这种意识异化过程的结果使学生不是真正地进行认识活动,而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现实的一些既(即)成观点。”

3.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弗莱雷指出,“灌输式教育的出发点是把人误解为客体”[3],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教,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直接的传递关系,并不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在教与学的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意识的重要性。而且在教学中教师的地位高于学生不能深入到学生中,听取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信息反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资料可以应用很久而不进行适时的内容更新。

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保罗·弗莱雷提出了改善灌输式教学的方法是提问式教育模式。提问式教育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认为教师与学生应该进行“对话”,以便于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弗莱雷希望通过提问式教育模式改善教育环境,而随着提问式教育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更多其它的教育方式。

互动式教学

互动是教学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奥苏贝尔在“学与教”理论中提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师与学生间的“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但在理论中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们,主张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者通过“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三个基本要素进行自主的知识学习,但在理论中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过于自主容易脱离教学目标。因此,互动式教学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这就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参与到学习中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为学生拟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生偏离学习目标时及时纠正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互动式教学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根据需要扮演实际工作中的角色,使学生更能体会理念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和其中的原理;互动式教学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到学习情境中去,有利于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为师生的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技能,同时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表达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设计中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与沟通,以达到知识的传递与交汇。

1.探寻式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课堂中分为不同的小组。各小组根据现有的资料以及教师的提问寻找基础性概念类的问题答案,并通过小组的内部讨论总结出答案,分析其中涵盖的理论知识点。

例如计算机平面设计类专业的探寻式课堂中教师需要课前梳理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明晰教学目标,为学生提炼理论知识要点与能力目标。课程中需要教师明确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如设计效果图的制作),由各小组组长组织成员根据现有的知识点共同完成本节效果图制作的方式,而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敦促学生回到课程中来。小组讨论后抽点一组进行技能展示汇报,小组代表在汇报过程中解答其他学生不明确的知识点,汇报后由教师对汇报内容进行点评和补充。课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以帮助巩固学生本次课程的理论知识点。

探寻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为基础。教师需要学生在解决新知识点的问题时帮助他们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以引导他们学会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并且对旧知识进行适时的巩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升自我的团队意识和纪律意识,知识汇报环节中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总结能力,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和表现平台。

2.模拟式课堂

当中职学生的职业教育已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时可以运用模拟式课堂活跃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堂中小组学习变为公司成员的实践演练,为学生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提供模拟平台。

例如计算机平面设计类专业的模拟式课堂中学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小公司,并根据教师的作业要求提出自己的公司产品要求,各公司相互交换工作任务以完成整个学习进程。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并为各公司的产品要求进行点评,以有利于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模拟式课堂的学习。学生在角色转换的同时,还需要锻炼自身的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各个职位的工作职能,以找到自身的发展优势。

3.网络式课堂

课堂以一种比较自由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在课余时间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形式记录课堂过程并上传到网络共享中心,学生可以在课后运用视频巩固知识点同时通过上传作业成果,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作业进行一对一的点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好好学习指导。在网络这种开放的环境中学生间可以相互点评作业,互相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网络式课堂的建设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应用网络环境,让学生不仅通过网络可以娱乐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知识。

小结

通过上述论述不难看出互动式教学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環境和学习环境,让教师与学生更好的沟通与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使教师将工作重点转移为对课堂进行前的资料准备与整合中,为学生提供更清晰的教学资料。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组织好整个教学过程,利用课堂中的各种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互动式课堂有诸多的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课堂中出现学生过于自由而脱离教学目标,掌控好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

课程中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知识通过单一的“传递”转换为“传递—反馈—交流”的多向沟通形式,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中职平面教学 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CAD/CAM逐渐取代徒手绘图方式, 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目前职业学校都开设mastercam课程, 而中职学生基础不好, 机械制图和公差等课程又学得不扎实, 因此, 如何让中职生学好mastercam绘图使很多教师伤透了脑筋, 而平面图形的绘制又是CAD/CAM模块的基础。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摸索出以绘图项目为重点的项目教学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学好mastercam平面绘图的关键是能根据条件灵活选用绘图指令, 但mastercam平面绘图的指令繁多, 每个指令根据条件不同又有不同的用法, 如mastercam提供了6 种绘制圆弧指令:“三点圆弧、圆心_半径_起终角、起点_终点_圆心角、圆心_起点_圆心角、两点_半径、起点_半径_起终角”。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材顺序给学生讲解指令, 然后学生在电脑上练习, 等学完一个章节的指令内容后, 再画一两个综合项目图。这样教学使得学生当时能听懂, 但到综合项目绘制时, 却不能根据实际条件灵活运用已学过的指令, 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 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练习时的兴趣, 教学效果不好。

2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变“教材为中心”为“绘图项目为中心”, 把学习重点放在具体项目的绘制上, 将指令融入到项目中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实战”。遵循理论为实操服务的原则, 理论课什么时候上, 上什么内容根据项目图的需要来决定。随着绘制项目图数量的增加, 学生绘图水平逐步提高。每成功绘出一张图, 学生学习成就感、积极性大大提高, 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

3 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措施

3. 1 教学内容的精选

mastercam平面绘图指令繁多,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 要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全面精通是不可能。上课讲授哪些知识点, 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教学大纲和绘图员工作的需要, 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块: “平面图轮廓线的绘制”“尺寸及公差的标注”“简单立体图的绘制”。把模块的知识点列出, 分析知识点的难易程度, 合理分配理论和上机的课时, 做一个简易的模块教学大纲。

3. 2 项目图集的整理制作

项目图是项目教学法的中心, 项目图可以从教材和习题册挑选, 也可以自己绘制。挑选项目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围绕知识点选所需图纸, 使项目图尽可能将知识点都能反应出来。 (2) 项目图的难度要有一定梯度。 (3) 项目图选定后要给每张图纸添上绘图要求, 让学生对要掌握的知识点一目了然。

3. 3 项目的讲解

由于项目图包含多个知识点, 教师必须分步讲解。学生紧跟讲解绘图, 教师讲一步学生练一步, 直至将整张图纸绘完。在授课初期, 教师要将速度放, 待有基础后, 速度可以提快。对已学过的知识点, 可以略过, 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

3. 4 项目的练习

练习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讲授完后, 教师布置难度相当的图给学生练习, 不但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检验课堂效果。学生练习时, 教师细心观察学生操作, 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对普遍存在问题, 教师应当及时地进行归纳总结, 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讲评时不仅要讲解正确的操作方法, 而且要告诉学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帮助学生理清头绪, 避免重犯。

通过小组合作, 鼓励掌握好的学生帮助周围同学, 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 对讲课方法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如笔者在学生做圆弧连接的练习时发现部分学生画到中途老是卡壳, 经过分析发现除了学生听课不专心外, 主要是在绘图时没看命令行的提示, 不能灵活运用指令。为此笔者专门抽时间进行讲评, 着重讲解如何理解和利用指令行提示, 并在以后指令讲解时, 都强调学生看指令行的提示, 从而引导学生养成看指令行提示操作的习惯。

4 结语

mastercam是一门灵活性很强的课程,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绝不可简单呆板地教会学生绘制几个项目就了事, 而是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摘要:通过对mastercam平面绘图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分析传统教学法的不足, 对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要点进行介绍。

中职平面教学 篇8

一、对中职院校学生现状的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高校都在不断扩招, 使得很多的学生都能够完成自己的大学梦.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影响比较大, 高校的扩招使得中职院校在招收学生的时候生源质量变差, 但是为了学院的发展和生存, 中职院校也只有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 在现在的中职院校, 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学习习惯都有着明显的降低, 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主动性和自觉性都比较差, 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是不得不学的一门课程, 学生对于数学没有什么兴趣. 而平面几何作为数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如何来找到平面解析几何当中的突破点, 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在中职的数学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平面解析几何当中点和线之间的问题

中职的数学教学中, 在讲解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时, 点在曲线上是一个不可能避免的问题. 首先应该先将点的坐标设定好, 然后代入到曲线的方程式当中再进行一定的分析, 也可以是通过曲线的方程式解算出点的相应坐标然后再进行分析. 在处理点在曲线上时, 上述这两种方法是最常见的.

例如, 在一个以O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当中, 在三角形OAB当中, 直角的定点A的坐标是已知的, 同时还知道| AB | = 2 | OA | , 而且知道B点的纵坐标是大于零的.那么需要学生去进行计算的问题就是: 是不是存在着一个实数a, 可以使得相应的抛物线y = ax2- 1上总有两个关于直线OB对称的点? 如果是有的话, 需要计算出实数a的范围; 如果没有的话, 也需要说明理由.

那么中职的数学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讲解的时候, 也可以采用上述所说的两种方式———代入法和解出法来进行讲解. 在这个实际例子当中, 因为点P和点Q的坐标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是假设出来的, 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点在曲线上, 将点P和点Q的坐标代入到已知的曲线当中建立相应的方程式组, 然后再对这个方程式组进行简化计算, 就可以得到最终的一个方程式组, 最后利用判别式来进行解算, 那么这样的一种方法就是代入法. 但是如果是先利用相应的关系式建立方程组, 然后对点P和点Q的坐标进行解算, 最后结合题目当中的一些其他条件, 利用判别式来解算出题目的最后答案, 那么这一种方法就是解出法.

这两种方法虽然在得到点的坐标时方法不一样, 但是它们都是利用了点在曲线上这样一个已知的条件, 同时在解决其他问题的时候, 这两种算法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三、在研究曲线方程的时候采用渐近线方程

在研究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时, 如果是从平面解析几何方面开始的话, 就可以先对双曲线的方程进行分析, 然后再利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这方面的知识, 从而来引入渐近线的方程.

在一般情况之下, 都是可以假设曲线C的方程为f ( x, y) = 0, 那么要对这个曲线的几何性质进行相关研究的话, 一般都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来进行. 首先就是对曲线C的范围进行研究, 在这个曲线的方程f ( x, y) = 0中, 如果确定了x和y的一个取值范围的话, 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成求函数的相关值域和定义域, 那么就可以确定出曲线C的图形大小, 也就是说常说的曲线C所占据的一个平面区域的大小. 其次就是对曲线C的对称性的研究, 如果在方程f ( x, y) = 0当中, 当用 - x代替x或者是 - y代替y时, 如果最终的方程没有变化的话, 那么就表示曲线C是关于y轴或者是关于x轴对称的, 有的时候也可以转化成是函数的对称性或者是奇偶性. 关于曲线C的特殊点的研究, 在方程f ( x, y) = 0当中, 一般可以通过方程组的解算, 最终来算出曲线C和两个坐标轴之间的交点. 关于曲线C的特殊参数的研究, 在方程f ( x, y) = 0当中, 通过对x和y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就可以最终确定出曲线C的一些特殊的性质.

结束语

平面解析几何主要就是一门采用代数的方法来对几何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数学学科. 它主要的方法就是利用数和形的对应关系, 首先就是把形的问题转化成数的问题来进行研究, 然后再把数的研究转化成形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但是在曲线当中, 很多的因素都会对几何的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就会使得线或者是点按照不同的方式来运动. 而且方程和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比较抽象的, 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是很好理解, 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数学教师应该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所突破才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

摘要: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中职数学教材当中的一些问题, 来对如何利用曲线的方程研究它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在中职的数学教学当中平面解析几何的一些突破进行讲解, 例如怎么利用坐标和方程组以及点在曲线上的一些内在的关系解决一些比较难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突破

参考文献

[1]黄展荣.培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探索与实践[D].广州大学, 2012.

[2]邓学宏.浅谈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的思想方法[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 (6) :35-36.

[3]罗天琦.数学软件在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 2009.

[4]曾磊.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中职平面教学 篇9

一、图形概念与思维特征

每个多媒体项目都包含图形元素:背景、人物、界面、按钮,几乎从多媒体中看到的每一个东西都是由某种类型的图形组成的,多媒体产品不能缺少直观的图像,就像报刊离不开文字一样,图形是多媒体基本的要素。图形本意是通过可视性的设计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意念,也就是给设计思想以形状,是设计造型成为传达信息的载体,并且能够通过印刷及各种媒体进行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的视觉形式。

图形设计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过程非常复杂,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其中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由于人类目前对于自身的研究,还不能完全解释思维的本质,只能通过一些经验来研究设计思维,力求从中发现创意的一般规律。

1. 灵感。

所谓灵感是人们直觉表现最活跃的思维现象,是透过所有的生理器官和全部精力挤压出的创造性思想。灵感的产生往往是在人们全神贯注观察某种事物之时,它存在于思维之中,但又无法通过理性的分析,将其思维现象表述出来,对灵感的开发关键是心里的感悟。

2. 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渗透于整个设计思维的全过程,由设计思维对象引起的感觉、知觉,都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原本无生命的形、色、空间、明暗、比例、节奏、韵律等各种视觉元素,只有在情感的引导下,才能构成寓意深刻,有视觉传达力的设计作品。

二、中职院校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美学设计

1. 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的美学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

在中职院校多媒体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评比当中,艺术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艺术设计成功的多媒体资料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更加充分地实现多媒体教学的传达优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艺术设计包括界面、屏幕对象、风格等的艺术性设计。

(1)界面的艺术和美观性。

界面设计要更具有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颜色搭配、固定区域的处理、标题的协调性等方面。界面要美观,外观清晰,一目了然。通过分组、着色、三维等处理,界面图文并貌,层次分明,并伴有鼠标动态提示,易于操作,色彩协调。忽视多媒体的界面设计和整体布局,不讲究界面的艺术性,很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多媒体作品当然要有好的界面,界面是用户唯一和计算机、学生与教学资料之间交流的可见的东西,如果不可理解,没有吸引力和视觉上的舒适感,那么,学生如何接受它呢?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才是最后的完美,也是我们评价一个课件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

当然,我们在使用界面艺术性的同时要注意避免盲目的不恰当的“时尚”和标新立异,一些教师自身水平较高,想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很好地体现自己的制作水准,喜欢把作品制作得花花绿绿,到处都有动感,画面也非常时尚。这样的课件看起来十分漂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滔滔不绝、屏幕演示不断,可是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同时过于追求界面的艺术性,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心理特征,其界面设计过于注重修饰,学生的注意力易被各种新奇的刺激手段和形式所吸引,而不能指向应学习的重要信息上。

(2)屏幕对象的艺术性。

屏幕对象包括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与视频等。其艺术设计包括图文排版;文本字体大小、类型、颜色等风格属性;图形、图像的艺术处理,过渡效果;声音及音效的使用;动画及视频的显示位置,等等。屏幕对象的艺术设计涉及多个要素,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从屏幕整体显示效果设计各自的艺术特征。

(3)风格。

多媒体课件的风格也属于艺术设计之列,多媒体课件的风格对体现课件主题,增强其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都有重要作用。例如对历史题材的课件,就应围绕表现历史内容的主题组材、设计,如果背景是时髦的设计图片,则风格就显得非常不和谐,从而影响课件的质量。

总之,多媒体作品在体现其艺术性的同时,必须掌握分寸,追求平衡、和谐、协调,在注重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性的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的是多媒体作品界面的艺术性,将美学特性与计算机特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音乐、图像、动画等媒体元素的合理运用,色彩的和谐,屏幕构图的美观,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方便操作,并得到美的享受。

2. 从学生的视觉吸引和接受效果方面阐述平面图形美学设计的原则及应重视的相关问题。

从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呈现来看,视觉冲击直接影响着整个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如何获得良好的视觉吸引和冲击,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构图图形的层次感及视觉线牵引。

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突出自身所想体现的主题,这种表现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这种视觉干扰是在分散学生多余视线的同时,更能注意到这一设计的主题上,为这种干扰方式所产生的图形是这个主题的辅助图形。

利用色彩或者元素来牵引学生的视觉,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和观看作品。现在存在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运用点、线、面来引导,以图形和元素出现的引导方式的作品比较少见。

(2)色彩、明暗诱导。

运用主体色块的不同,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体现主题;利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动态光感及明暗差异性的一些共性来衬托主题。

(3) 瞬间捕捉,抓突破点。

利用眼睛感官的瞬间接受来捕捉视觉点;靠突破图形图像本身的视觉平衡点来达到视觉要求;运用图片素材的本身来寻找设计的突破点;依据图形自身所产生的空间感、光感等一些突出的地方,来加以利用,从而突出设计的主题。

(4)比例大小。

依据事物本身的比例关系,在等比的关系上追求视觉上的平衡关系、突破事物本身的等比关系,进而推出自身的视觉重点以求突破。就如一些夸张漫画那样,一个大头小身子的人物形象,一种夸张的歪曲正常比例的方式,在不经意间往往能收到奇效。

综合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发展方向可分为: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及向虚拟现实方向发展。多媒体设计在中职院校教学中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 现今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商业和公共服务等多种领域中, 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中职院校来说, 如何完整地呈现多媒体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基本的图形概念和思维特征进行分析, 从学生的视觉吸引和接受效果出发, 阐述平面图形美学设计的原则及应重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职院校,多媒体教学,平面图形,美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夫龙著.现代图形[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俞国良著.创造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辛敬林编著.现代图形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2.

中职平面教学 篇10

一、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学情现状分析

现今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没有门槛的教育,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据国内某中职学校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49%的学生没有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55%的学生处于“厌烦学习”状态。很多中职学生选择中职学校都是退而求其次, 很少有真正主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 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 加上受社会上一些人错误认识的影响, 很多学生更是对学习失去信心, 有自卑心理, 认为在别人眼里自己就是个不成器的孩子, 其实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 在就读本专业和学习Photoshop课程时, 中职学生又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1. 计算机基础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

一些学生计算机操作很熟练, 但仅仅对游戏、聊天、视频等娱乐功能感兴趣, 而一些农村学生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2. 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认识不足。

大部分中职生都片面地认为选择计算机类专业是来“玩”电脑的, 他们对电脑操作的兴趣仅仅停留在上网, 认为软件学习很枯燥, 上Photoshop课时兴趣不浓。

3. 缺乏美术专业素养和创作意识。

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对于Photoshop的学习仅停留在工具的使用上, 很难利用软件制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创新意识缺乏, 从而影响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综上原因, 造成了目前许多中职类学校中的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效果不好, 特别是Photoshop课程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主动学习的意识欠缺。

那么, 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学生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让他们有所学、有所得呢?

二、提高Photoshop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下面, 以我校平面设计专业的Photoshop教学为例,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增强Photoshop课程的教学实效谈几点看法。

1.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近年来, 中职教育一直都在倡导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目前Photoshop课程教材的编制也是如此, 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但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教师更应关注教学的实效。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互动参与度。尤其是诸如操作性要求很高的计算机专业更该如此。

笔者认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引导为主, 进行引导性教学。中职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认真学习, 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上课积极发言, 师生关系融洽, 课堂气氛好, 学生才有所学, 有所得。几年教学的经验累积, 在本专业学生有一定的Photoshop工具使用基础的情况下, 笔者觉得有一种模式非常值得一试, 即“知、悟、做、得”做法, 如:“提供素材和明确的设计要求”—“学生先自主设计”—“展示解说自己的作品”—“评出好的作品” (学生相互评, 教师指导) —“与优秀作品比较 (哪个好?好在哪?为什么?) —“教师给予解读分析”—“学生修改”—“与修改前对比”, 这种模式让学生由被动转向完全主动, 能让他们在做作业的同时体会创作的乐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

大部分中职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就业, 让他们更快地适应这样的学习要求和社会环境, 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例子, 让他们尽早地接触实际应用, 在校园里就开始练习。当前, Photoshop这门课程的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无论是广告设计、产品包装、报纸插图、杂志封面, 还是网页图画, 可以说, 只要有图像出现的地方, 都能找到Photoshop的影子。所以, 在实践教学中, 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很多例子, 让他们去创作体会, 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设计、创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任教Photoshop课程时, 经常结合学校的日常活动开展教学, 如我校新学年开始总要进行学生会招新, 笔者就利用这个机会让本专业的学生们制作招新海报, 看谁做得最好, 就可以贴到学校橱窗上去, 并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再如学校里的各类安全知识的宣传栏、寝室文化宣传窗、文艺晚会背景等, 都可以充分发挥本专业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及修改, 在校园里就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在计算机教学中, 教材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而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是日新月异, 如Photoshop的教材是CS2版本的, 而社会中已有CS5, 如何才能跟上计算机更新的脚步, 是不是再重新修订教材?不, 那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网络!现在已是网络时代, 在网络中可以快速地获得几乎一切你所需要的信息, 并且可以更方便、更快捷、更广泛地交流信息。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要利用网络进行知识再提升, 相信大部分学生刚开始时会不知所措。如果教师在利用网络教学的同时, 能进一步从学生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 学生们将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Photoshop这一软件的应用相当灵活, 特别是滤镜命令, 在网络中时常有外挂滤镜可供下载, 而且滤镜下载安装后可以实现很多复杂的图片处理效果, 可以给学生带来许多惊喜。因此, 我们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 不断学习和提高。同时, 作为教师, 我们也要通过网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用教师的自学习惯感染学生, 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学生美术专业素养。

很多中职学校里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更多偏向图形图像软件的操作, 如教学图形软件Corle Draw和图像软件Photoshop。其实, 平面设计专业是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美术知识和艺术创意于一体的综合体, 如果只是单纯学会操作软件, 也很难创造出成功的作品,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就会大打折扣。

中职生美术功底比较低, 有些仅仅是喜欢玩电脑而已,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同步学习一些美术基本课程,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课程。同时,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登录一些专业的平面设计网站, 去欣赏名家的作品, 有时根据课程的深入, 下载一些没有经过图层合并的优秀作品供学生鉴赏, 通过分析图层的处理, 了解专业设计师的制作过程和审美观。

5. 搭建平台“以赛促学”。

Photoshop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利用软件工具制作出精美的作品, 每个作品都能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方面是本门课程的优势所在,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利用各种机会广搭平台给学生, 参加或自行组织一些竞赛, 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实际创意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 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成就感, 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近年来, 我省每年都要组织全省范围的学生“创业、创新”大赛, 我校每年都会组织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用Photoshop软件制作的作品参加大赛。首先通过确定主题, 让学生们自主创作, 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再进行修改完善, 最后形成作品参赛。实践证明, 这种“以赛促学”的方式效果很好, 每年我校的平面设计作品都能在大赛中获得良好的成绩。同时, 学校为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校园内展示优秀的作品, 如我们统一制作环保类作品后长期展示在师生食堂内,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

6. 采取个性化的教学评价。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 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 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评价体系, 是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Photoshop教学后的反思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操作能力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 就Photoshop这门课而论, 同样一道操作题, 有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 而有些学生要做很久才能完成, 如果按同样的作业来要求全班同学, 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他们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和评价。每个人都有荣誉感, 如果学生一直学习而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 再高的学习兴趣也会慢慢减退。对学生的肯定, 能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再次投入到学习中, 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所以, 采取个性化的评价与激励对于中职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也是提高Photoshop教学实效性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

总而言之, 教与学总是在相互影响的, 教师教得好, 学生想学;学生学得好, 教师更想教好。在中职Photoshop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利用网络和身边的教学案例,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展示平台, 以赛促学, 并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相信每一位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王维.平面设计Photoshop CS2[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吴培凤.中职Photoshop的教与学[J].科技视界, 2013 (10) .

中职平面教学 篇11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1合理设置课程。对现有课程进行梳理。削减重复课程,并按照平面设计知识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并将能力培养的要求有效地融入这种课程结构及教育内容之中。具体方法为:

(1)调整课时比例。删减与专业无关的课程,降低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中所占的比例。比如,素描课程可由原来的四个学期调整为两个学期,并在内容上渗透构图、透视、肌理等知识,适当淡化形体、明暗、虚实等内容,增加创意速写、用线等形式,从一开始就注意学生形式美感的培养。(2)合并重复课程。如将《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印刷工艺》等合并为《广告基础》。(3)增设行业课程。将海报、标志、VI、POP、宣传卡等分类设计独立出来,运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既保持教学与训练的独立性,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课时。(4)增设人文类课程。增设文学、历史、公共关系、成本核算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更新教学内容。跳出课程本位和学科本位的框束,以帮助学生获得有用的实际生活和生产的经验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系统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作为基本目标。理论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实践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岗位需求,模拟市场运作,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合理使用教材。一是大力引进和选用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新教材,二是注意教材系列化与衔接性。三是鼓励专业教师或专业组开发校本教材、地方教材。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设计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必须符合商业运作的规律。所谓的“模拟市场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实际岗位需求设计众多具体的、虚拟的工作任务,让学生被动地接收课题,并模拟行业工作流程进行广告的策划、设计与制作。

1模拟市场教学模式的目标

在广告设计教学中创造一个适当的市场环境,引入一定的市场模拟意识,使学生切身感受广告设计实际运作中不同岗位的职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从而学习整体、准确地掌握设计的切入点,并为学生进入行业后担当相关的工作积累必要的经验。

2模拟市场教学模式的条件

(1)要求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设施。相关教学没备和教学材料要分配给学生。

(2)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广告知识。从目前的课程来看,应该安排在初步学习了广告的策划、创意、印刷、制版等基本理论知识之后。

3模拟市场教学模式的形式

以六位同学为一个设计小组(组建一个小型的广告公司),由学生自由组合,分别充当客户、代理、策划、文案、摄影师,摄像师、平面设计师,并先后完成六件(六类)广告作品设计。每完成一件作品,学生角色转换一次,教师则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给予指导。

在市场化趋于成熟的今日,作为广告创作团队的一员,必须了解正确的广告生成过程及科学的策划方法。一个优秀甚至卓越的广告绝对不应是某个高手的单打独斗。它是一个团队的配合,有目标明确的项目组,有与之相对应的沟通、协调与评估机制。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切身经历了广告生成的不同环节,同时可以养成群体作业、科学决策的设计意识,避免了个体作业过程中强化个人主观意志的不足。

4模拟市场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1)被动接受课题

每一个广告任务都由充当客户的学生自由选择产品,并与设计小组(或代理)接洽、协商。“客户”必须向设计小组提供相关的支撑材料,并尽可能提供翔实的文字材料和精致的图片资料,然后由设计小组开始广告策划与设计制作。

传统设计教学中经常采用教师主观命题或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题的形式进行设计制作。学生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所完成“作品”可能是唯美而且有创意、有视觉冲击力的。但与客户、市场的要求却大相径庭。而被动接受课题的形式,能使学生适应处理不同类型与不同销售目的的个案,强化学生克服困难及在限制下求生存的能力。

(2)规范操作流程

遵循广告制作的规范流程,进行面向行业、产品、市场、消费者的调研与分析,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及教师的参与,确定提案。然后由策划人员(或创意总监)撰写广告策划书,并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客户”。经“客户”论证和确定后,由小组相关人员进行文字、图形与设计稿的制作。设计稿经“客户”审核后进行正稿的制作,最终执行并完成。

在规范的工作流程中,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广告制作各环节的意义与要求,同时熟悉媒体、预算等平时教学中较少涉及的领域。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科学进行评价

评价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驱动。

设计小组完成广告制作任务后。由小组轮流选派“发言人”对本案的主题确定、媒体选择、平面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讲解,然后由“客户”与任课教师共同对作品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判与打分。有条件时,也可以邀请广告界专业人士参与作品的评价。

通过对任务的论述及作品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广告策略能力、信息传达能力与表述能力。通过“客户”与任课教师的评点反馈,可以形成较好的教学互动与正面引导。

中职平面教学 篇12

在平面图像处理与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从软件使用的角度来考虑教学, 也要从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快速掌握、灵活使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教好这门课程。而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每个学生的审美能力、知识接受能力都有较大差异, 使得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把握教学深度等方面都有所顾虑, 以求能满足较多学生的要求, 教学内容上受到局限;

二是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教师采用理论加简单实例的方法进行教学, 很容易造成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往往死学死记, 无法活学活用, 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素材的收集单一, 难以完成复杂的图片处理。并且由于学生视野的局限于很小的一个圈子里, 虽然处于网络时代, 但不去主动了解和接触国内外优秀的图像处理方法和技巧。

为此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 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美感的培养。在此, 我根据上述问题对平面图像处理与设计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一、营造学习环境, 提高学习兴趣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不是压制, 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也说过:“兴趣出勤奋, 勤奋出天才”。学习兴趣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前提, 更是我们职业学校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现在中职学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笨, 而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二、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图像处理呼唤艺术和美学, 这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方向和潮流, 以至于人们在制作、处理图像的质量评估体系中, 也把艺术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评估。因此在平面图像处理与设计课程教学中, 不仅要讲解软件的使用技术, 还要适当的为学生灌输美术的设计理念, 毕竟制作只是手段。根据实例, 从配色方案到线条和形状的搭配使用,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的颜色搭配看起来比较美观, 这样的位置摆放看起来更加合理。当然,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没有美术基础, 在这一部分的讲解中要更加耐心细致, 不仅让他们看到美观的设计, 还应该让大家看一些相对不成功的案例, 而历届学生作品就是最好的案例, 特别是存在错误的地方, 不符合美术设计原则的作品都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学生往往会犯相似的错误, 经教师点评后, 犯同样错误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而那些优秀作品则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作激情。

三、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强化技能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一些平面图像设计的作品, 如商店的招牌、大街上的广告牌、书店的图书封面、精美的网页、吸引人的电视画面等等, 可以说平面设计作品无处不在, 只是大家对这些作品习以为常没有认真的去关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身边的事物, 用平面设计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

四、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效果评价是一个容易被教师忽略但对学生来说又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价, 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自信, 才有更大的信心去学习, 去创作。一般基础实例或简单的提高任务我们可以放在课堂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我们要做到不能忽略任何一名学生。而对每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应首先肯定其作品中好的、优秀的一面, 然后再提出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学生容易接受, 而且在评价完毕后, 大部分的学生会再重新去完善他们的作品。

总之, 对于实践操作非常强的课程, 我认为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 教师只有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 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的探讨和研究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现状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爱华浅谈对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8 (2)

[2]颜其均浅谈Photoshop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08 (3)

上一篇:纳米有机肥下一篇:车辆交通事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