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教学案例

2024-05-18

《平面镜》教学案例(精选12篇)

《平面镜》教学案例 篇1

笔者通过对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中“平面镜成像”的教学, 引发了几点思考, 望与同行们一起磋商。

一、抓住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提出的有价值问题, 有的放矢地深化教学内容

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时, 往往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暴露一些有益的“错误”。教师应当加以适当地引导, 不能草率处理、更不能严加指责。因为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或者暴露“错误”, 首先说明他已参与了物理活动, 已经身临其境。本着“以学生为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的目的, 教师既要大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更要宽容并利用学生的“错误”。其次, 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暴露的“错误”, 往往能凸显出他们知识的盲区, 使我们教师更加确切地知道教学的不足, 能够有的放矢。最后, 学生往往是在实践活动中提出这些问题或暴露这些错误的, 这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感性基础, 只要教师作适当的引导, 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 学生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内容, 往往是教材上没有而又是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是教材编写者有意留给我们教学者的一块回旋余地, 让我们有的放矢地深化教学内容, 发掘教材潜在的魅力, 有意留给我们充分的空间来实施教学改革中的创新。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平面镜成像”探究活动中, 学生就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透过平面镜看像, 若距镜子越远觉得像就越小, 难道像的大小与观察者距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在玻璃板中为什么能看到两个像?”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有益“错误”:当蜡烛放在水平桌面上, 玻璃板未竖直时, 学生沿烛焰水平方向透过玻璃板看不到像, 就认为此时不成像。而教材只着重要求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时, 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的关系”, 没有要求探究所看像的大小与视角的关系, 也没有强调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以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暴露的“错误”就能很好地弥补教材有意留下的不足, 让学生更富有想象的空间, 让教师更能有的放矢地深化教学。

二、启发学生互相质疑,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时, 由于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同、各自的认知水平不同、各自观察与探究的角度和重点不同, 往往会提出一些不一致的问题、出现一些不相同的想法, 甚至有一些与猜想不符的结论。我觉得作为教师应当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 在学生相互质疑的过程中, 因势利导, 珍惜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习惯。我在《平面镜成像》教学时, 就亲身感受到了学生提出疑问、针锋相对地质疑情境。

在进行“提出问题”环节中就有:“蜡烛的像是在镜子里, 还是在镜子后?”“为什么平面镜里的蜡烛看起来要小些?”“为什么人在镜子前眨左眼时, 在镜子里看到的却是眨右眼?”等疑问。

在进行“猜想与假设”环节中出现了如下对话:

生1:像与物形状相同, 大小也相同。

生2:不一定, 物体越远, 像就越小。

生1:像在镜子里, 在后面看不见像。

生2:不, 像和物离镜子一样远。

生1:像是正立的。

生2:不对, 像和物既可以相对正立, 也可以相对倒立。当把平面镜水平放置, 蜡烛竖放在镜子上时, 像就倒立了。

生3:我发现, 蜡烛靠近镜子时, 像以同样的速度靠近镜子, 但让镜子靠近蜡烛时, 像好像跑得快些。

在进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环节中, 为了解决“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同?”的问题时, 首先一个学生想到了用刻度尺量的方法, 出现了把尺子放在镜子后却又看不到像、从前面看得到像却又看不见刻度尺的矛盾。接着有一名学生想到了, 用一段同样大小的蜡烛去和像比较的方法, 但在镜子后还是看不到像。最后终于有学生想到了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方法。

在进行“分析与论证”环节中, 学生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结论。通过课堂交流, 统一学生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师, 要打破常规, 不怕课堂有点闹, 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 允许学生争论、辩解。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才叫真正的“以生为本”, 培养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其体验因创造性地探索而获成功的喜悦, 使之在终身的学习中受益。

三、引领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很多物理现象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美妙与和谐的, 教师要适当地加以点拨, 把美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时, 根据教科书中, 以实验发现问题、学生讨论交流、以对话为路标的方式, 让学生体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相同的蜡烛来进行像与物的比较、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虚像, 这三个实验设计中的巧妙之处。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图片观察, 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对平面镜的像与物对称的讨论, 让学生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平面镜可以照出人的原样, 但是当你凑近电镀的自行车铃、擦亮的水壶、电镀的小勺、灯泡等时, 你的鼻子可能被照得很大, 也可能被照得很小, 让人感觉到多么的滑稽可笑。

如果站在一个大肥皂泡前, 只要距离合适, 就会看到从肥皂泡前部的外表面反射形成的自己正立缩小的像、在后部的内表面反射形成的自己倒立缩小的像。通过上述在不同的位置和表面所看到的像的不同现象, 使学生深知很多物理现象是精美绝伦、千变万化的。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角色, 视学生为教学的合作伙伴。不但要求学生思考和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而且要大力鼓励和利用学生提出问题。在不断解决老问题、提出新问题的教学链中, 深化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 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在有趣、奇妙的物理现象中, 渗透美育和辩证法思想。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吴祖仁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教师教学用书 (八年级.上册)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平面镜》教学案例 篇2

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是八年级学生遇到的比较完整的一次科学探究,而对于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多,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现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是通过创设浇不灭的蜡烛这一魔术视频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去讨论、猜想、设计并进行实验。从而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达到现代教学的真正目的。

对平面镜成像问题,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往往会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看法,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实际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要及时给予更正。比如物近像大,物远像小是许多学生的主观臆想,教学中可以从一下两方面来纠正。

(1)在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强调点燃的蜡烛虽然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了,但未点燃的蜡烛还是和观察到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还是相同的。

(2)再通过作图来说明这一错误认识是视角问题,是由于人的错觉所引起的。这样既澄清了学生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又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像和物等大的理解。

由于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而对虚像这一概念也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中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教学的。

(1)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小孔成像相对比,说明像虽然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实像是实际光线所会聚的,是能用光屏承接到的,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不能用光屏承接到的、且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而是虚像。

(2)在学习习近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时,借助于作图分析说明发光点是怎样成像的,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形成的,因而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2-02

九义教材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的教学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节课进行分析设计教学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要点:

①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②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③平面镜的应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光学的基础,是光的反射定律的进一步应用和加深,是进一步学习光的折射规律的基础知识。同时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又能解释物体所成的像是虚像等现象。平面镜成像贯穿在光学的整个知识系统中,在生活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学习光的现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学中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经具备的感性知识,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获得新知识,明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教学中可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

三、学习目标

我认为学习目标的制定应本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以上对《平面镜成像》这节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b.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c.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d.能说明平面镜应用中的实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科学的道路上,要勤于动手,仔细观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只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在学习中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目标,才能对学习起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重点和难点

平面镜成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而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认识和对虚像形成的作图分析,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平面镜成像》属于物理规律课的教学,安排1课时。我认为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应本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激发等方面来把握制定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了猜想、实验、探索、讨论等综合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1.逐步学会用“探索→观察→归纳→应用”的方法学习。

2.培养学生重实验、重观察、实事求是的学习习惯。

六、学习秩序

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激发创新意识为宗旨,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通过请学生照镜子——用小平面镜看自己的脸,改变脸与镜面的距离,要求学生尽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移动平面镜并注意观察①脸到镜面与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化情况②脸在平面镜里变大或者变小了吗?提出问题,有谁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平面镜。

(二)实验探索,突出重点,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学生已经知道平面镜能够成像的前提下提出问题: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能够成像,那么,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请学生猜想,点燃的蜡烛在玻璃中的成像有什么特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点燃的蜡烛在玻璃中成像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探索、研究蜡烛在玻璃中成像的特点。

接下来,以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思路,把课本中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大胆的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虽然会多占用一点时间,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这正是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最好时机,而实验后的总结陈述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实验,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实验时要按规则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验作风。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分散难点,突破难点

对本章的难点知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形成(作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辅助,我将采用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即从一个点到线段,继而上升到一个物体的成像(所有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通过带领学生由易到难的作图学习,不但化解和分散了本节课的难点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主板书和附板书。主板书能使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一目了然,以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要点。附板书采用图示与多媒体展示,以利于学生对全面的掌握平面镜成知识。

八、课堂练习(练习及练习意图)

安排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及时检测学生所学知识,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我在安排练习时,本着检测、鼓励、掌握、提高的原则,题目有易有难,让大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平面镜》教学案例 篇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如下。

一、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掌握替代法;通过折纸, 感悟虚像的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 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 更易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图片观察, 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 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通过实验,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 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能力培养目标

本节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合作活动, 从看、想、交流、做、总结等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等, 从平面镜的应用上培养学生能以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实验准备

1.学生准备 (按小组) :

自带平面镜 (2~4个) , 白纸四张、铅笔、刻度尺等。

2.教师准备 (为小组) :

平板玻璃两块、相同的蜡烛两枝。

四、合作学习过程设计

1.程序设计:

观察猜想⇒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结果及评价。

2.过程设计:

师:请同学们拿出平面镜, 对着镜子仔细观察镜中的像与物并进行比较, 从不同角度你会有哪些发现?要求: (1) 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并记录发现; (2) 每个合作小组中必须有不少于四点的发现 (说明:四点发现, 对学生个人来说是比较困难, 但如果放在小组就比较容易, 这可激起学生主动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 ; (3) 每个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发现结果, 看哪个小组能获得发现之王? (说明:强调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组间形成竞争)

每个小组学生都能仔细观察镜中的像, 然后开始交流发现, 再观察辨别发现真伪, 再由组长进行记录, 总结小组集体发现, 选定一人进行汇报。

师:这次活动1组发现的情况最多, 是发现之王。虽然4组发现的现象少点, 但是实验时人人认真, 希望该小组在以后的实验中能多积极探索, 也会成为发现之王。 (说明:及时鼓励后进小组, 委婉分析失败的原因, 引导他们下次成功)

评价说明: (1) 教师在学生汇报前, 尽量让学生将汇报的各个发现写在纸上, 避免后汇报的小组仅汇报不同的发现, 将其他小组先汇报的发现作为自己小组的成果。 (说明:保证评价的公正性) ; (2) 必须让每个小组都发言, 避免发现少的小组失去锻炼评价的机会, 损害后续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 积极评价合作的主动性与各小组的成果, 同时褒奖一些具有特异思维的学生。

师:刚才大家的发现都很有价值, 下面我们来思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的准确性?需要哪些器材?针对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以及像与物相对镜面是否对称等你如何寻求它们的规律?请各位同学认真思考后, 提供方案。 (说明: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 避免部分学生不动脑筋, 只想在其他同学中得到答案的偷懒行为发生)

A生:需要平面镜、刻度尺、白纸、铅笔、两枝蜡烛。

师:回答得很好 (及时鼓励, 延续学生大胆发言的信心) , 还有其他方案吗?如有, 那需要哪些器材?

B生:有;需要玻璃板、刻度尺、白纸、铅笔、两枝蜡烛。

师:我们都知道, 玻璃板也能成像, 但它与平面镜哪一个成像效果更好呢?我们应采用哪种方案呢?

……

师:实验时, 需要扶好镜子, 同时还要用另一枝蜡烛去重叠像, 并要量物距、像距, 一个人能顺利完成吗? (说明:实验复杂, 激起学生合作实验的需求)

生:不能, 我们需要两人合作。

师:好的, 你们把4人组分成两小组进行实验 (说明:分组合作不能教条, 根据条件可以重新分成2人或者3人组, 目的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 发挥学生主动积极探究的精神) , 协调好实验的分工, 共同完成实验 (说明:培养学生的分工协调能力) , 值得注意的是, 实验时出现困难应立即汇报。

C生:老师, 我们发现无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D生 (抢说) :我们玻璃板能够找到像的位置。

师:很好, C生组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汇报, D生组不但能够发现问题, 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希望其他小组向他们两组学习 (说明:评价时应及时将个人的发现转化为集体智慧, 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出现, 同时号召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既保护和促进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还增加不同小组的竞争意识) 。希望大家在下面的实验中积极配合, 同心协力, 更快更好地完成实验。同时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更能解决问题。

学生开始实验, 教师不断巡视, 及时纠正和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困难 (说明:教师在学生合作实验中不能无所事事, 要指导困难学习小组, 甚至直接参与落后小组的探究实验, 引导他们顺利完成实验, 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信心) 。学生实验结束后,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总评: (1) 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发现一枝蜡烛存在两个像, 要大力表扬, 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 对于得出物距稍大于像距的实验小组, 要充分肯定他们实验的严谨性, 帮助他们分析得到这样结果的原因, 建议、鼓励他们课后再取更薄的玻璃进行实验, 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3) 对于有些小组有时物无法重叠像的原因进行分析。 (4) 评价部分小组只得到一组数据的缺陷。 (5) 对小组活动进行整体评价, 引导学生课后自评。

五、教学反思

第一, 在较复杂的实验探究课上开展合作学习, 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即观察猜想、设计、实验。如探究弦乐器音调影响因素、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欧姆定律等都需要这三个阶段。切不可忽视前两个阶段的合作学习, 因为前两个阶段是真正开发学生智力、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阶段, 而实验阶段只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协作能力的一个阶段。

第二, 三个阶段的时间要设计好, 一般来说, 前两个阶段各5分钟, 实验阶段需要10分钟, 根据具体情况可做适当调整。不管怎样, 教师要提前预设好, 避免匆忙或者耗时过多而降低课堂合作效率。

第三, 实验探究课小组人员个数不需要固定4人, 可根据器材条件灵活机动, 将4人小组再分成更小的小组亦可。汇报结果时, 可让小组汇总后, 以大组 (4人) 汇报。

第四, 在学生实验之前, 教师不要将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 考虑得面面俱到, 只需在影响实验的重大问题上, 点拨到位即可, 其他次要问题则可让学生在实验中考虑、解决, 或在汇报结果时帮助分析纠正, 这样更能体现实验的真实探究性, 而不是单纯地进行验证性实验。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认真记录实验信息,得出结论,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1.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老师在实验室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我们来看一下视频吧!

(播放视频:不灭的蜡烛,待播放到水已经漫过烛焰,但烛焰还在燃烧时,按下暂停)

教师:看到了什么?

学生:蜡烛在水中燃烧

教师:想知其奥秘吗? 学生:想!

教师:请继续观看!

(视频镜头拉远,现出平面镜)学生:(露出揭开谜底的喜悦)教师:哦,原来这是什么造成的呀?

学生:镜子(有的会说玻璃,也有的同学通过预习会说是平面镜)教师:镜子在物理上我们称为平面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和学习习近平面镜!(板书:平面镜)

二、进行新课

1.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随时在黑板最右侧写下学生的猜想)教师:我们平常那些地方会用到平面镜呢?(学生讨论1分钟,会有学生说到照镜子)

教师:在照镜子过程中,镜前的物体统称为物,镜中所成的称为像,根据经验,你觉得像和物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同学可能回答出一些,如近大远小,物像一样大)(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像和物到达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没学生回答这条,就做如下提示:竖根指头在平面镜前,变化距离,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手指远像就远,手指近像就近,教师问,那到底是手指离镜面近,还是像离镜面近呢?学生回答:一样。教师:得出猜想。)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想并尝试让学生说出猜想的理由)

●像与物体是等大的;

●像是“近大远小”;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和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像是只能看不能用手去接触的。

若猜想很多可做如下处理 教师:非常好!大家提出了很多猜想,同学们看看这些猜想有没有一眼就能判断出是错误的呢?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可能会排除一些猜想)2.设计实验

教师:这些猜想几乎都离不开物和像,物位置已确定,那么像在哪呢?(教师拿出一块平面镜,假装在平面镜后面找某物的像)

学生:在镜子后面呢!

教师:(镜子背面斜对着学生,镜面对着教师自己)我的像在哪呢?(用手指着镜子后面不同地方)这里,还是这里?

学生:(可能还会说就在镜子里啊)

教师:但是具体的位置确定不下来啊,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有预习的学生可能会说用玻璃板,若有就追问怎么做,假如没有就如下进行)

教师:(教师拿起玻璃板对着自己,一只手指着平面镜后面)你们用桌上的透明玻璃板试试呢,看看能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学生拿起桌上的半透明玻璃板尝试观察)教师 :那么现在确定像的位置了吗? 学生回答方案

教师:终于可以确定了像的位置,那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体是否大小相等呢?(明确探究目标,然后给学生充足思考时间)。

注:在实验设计时,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若学生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案,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桌上有2个一样大小的电池,你们有想到怎么利用它们吗?”,再让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问题的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与所成的像进行比较。

学生:(讨论后给出方案)

教师:下面时间就交给你们了,去验证你们的猜想吧!请注意,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至少要重做2遍,这样得到的实验数据才有说服力。另外,为了更好的收集证据,便于后续的分析与论证,同学们在实验中一定要留下痕迹 ;例如将白纸垫在下面,标出像和物以及平面镜的位置。

4.分析和论证:

教师指导各小组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结论一:像与物大小相等

结论二: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如需要,教师在适当做以下提醒:

教师:你们可以再把物和像对应点用笔连接,观察一下和平面镜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尝试连接后观察)学生:垂直

结论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教师:我们若把结论一二三结合起来,你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吗? 学生: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学生若说不出,可结合数学知识进行提醒)

教师:实验中我们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电池的像,你们拿张白纸放在镜后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看白纸上能否呈现出像呢?

学生实验后得到结论: 不能

教师:那么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信息快递”告诉我在物理上我们称之为什么像呢?

学生阅读后回答:虚像

教师:那下面我们来通过小练习总结下你们的战果,我起头,你们齐读!(1)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不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不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不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能/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实/虚)像;(5)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是(对称/不对称)的。5.实验反馈

教师:我们通过实验已经归纳出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那么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你们又是如何让解决的呢?若困难还没解决正好说出来让大家帮忙解决!

学生思考后回答

注:若没有学生回答,可做以下引导,1、平面镜要垂直于桌面的问题;

2、像不清楚的问题;

3、对应点问题

6.平面镜其它应用 1)用ppt展示古人诗句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描述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李白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辛弃疾

风收云散波忽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清,查慎行

2)图片展示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姿势;花店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空间;牙医利用平面镜看清牙的背面;潜望镜等应用。

三、课堂小结(课件显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虚像;(5)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平面镜现象”教学设计 篇6

[关键词]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 清晰度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86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使用的是教科版教材。在五年级上册时,学生已经学过“光”这一单元,其内容涉及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与热以及不同颜色、表面光滑度不同的物体反光能力也不同,还知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光的反射知识。他们知道人的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知道白色物体的反光能力比深色物体的好。可是在生活中,一些深色物体的成像比浅色物体的成像更清晰这一现象,明显与所学知识相矛盾。所以,教师有必要设计这样一堂课,提醒学生要多关注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探索真相。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出示一面镜子):这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像。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种类似平面镜的成像呢?

生:水面、手机屏幕、瓷砖、玻璃……

2.师:大家所说的这些能成像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表面光滑、平整,它们的表面都形成了一种类似玻璃的透明层,就像镜面一样。

3.师(实物介绍):ipad的表面就是一块比较薄的透明玻璃,透过玻璃我们可以看到后面黑色的背景;这块瓷砖也一样,它的表面也是光滑、透明的,透过表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瓷砖的颜色和花纹。

(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清晰度

1.研究以非金属材料为背景对平面镜成像清晰度的影响。

(1)过渡。这些物体的表面都能像平面镜一样成像,可是它们所成的像又有什么不同呢?你认为平面镜成像的清晰度可能和什么有关?

(2)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以不同颜色、不同光滑度的材料为背景,它们对平面镜成像的清晰度会有怎样的影响?

(3)小组商讨研究方案。

(4)交流研究方案。

教师出示三组非金属材料——5种颜色的布、5种颜色的仿瓷塑料、5种颜色的卡纸,还有一块玻璃。学生以玻璃为镜面,将不同颜色的布分别放在玻璃后面作为背景,拿镜子照照自己,看看哪种颜色为背景时自己的像最清晰,并按照像的清晰度给这些颜色排序。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研究以5种颜色的卡纸和5种颜色的仿瓷塑料为镜子的背景时,成像的清晰度。

(5)分组开展实验研究。

(6)展示汇报。

用玻璃作为镜面材料,不同颜色的布、卡纸、塑料片作为背景时成像的清晰度依次为:黑布、红布、绿布、黄布、白布;黑纸、红纸、绿纸、黄纸、白纸;黑塑料片、红塑料片、绿塑料片、黄塑料片、白塑料片。

我们发现:所有的物体都是黑色最清晰、白色最不清晰。而且,同样都是黑色的材料,以仿瓷塑料为背景时,平面镜成像最清晰,卡纸第二,布最模糊。

(7)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梳理好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得出基本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清晰度的确和它的背景物的颜色和光滑度有关。如果背景物为非金属材料,则背景颜色越深,成像越清晰;在颜色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表面越光滑,成像越清晰。

2.研究以金属材料为背景对平面镜成像清晰度的影响。

(1)师(出示生活中一面真正的镜子):镜子后面藏着怎样的秘密?到底是什么神奇的物质使我们如此真实地看到自己呢?想不想打开看看?我们可以用小刀这样平行着、轻轻地刮开,注意不要伤到手,也不要让粉末溅入眼睛。(教师示范刮镜子的方法)

(2)解剖镜子(小组活动,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的方法刮镜子)。

(3)学生交流。

(4)揭秘镜子。教师用课件介绍镜子的制作工艺和以金属材料为背景的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5)出示并介绍两组金属材料(不同颜色的金属贴纸和不同颜色的不锈钢薄片)。

(6)学生开展实验。

(7)交流汇报。

学生发现以金属材料为平面镜的背景时,背景颜色越浅,成像越清晰;和前面的以纸、塑料、布之类的非金属材料为背景的平面镜成像清晰度相反。

3.总结质疑。

师: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平面镜成像现象的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其清晰度的主要原因是物体的颜色和光滑度,所有的物体都是表面越光滑,成像越清晰,而不同的颜色,成像也有所不同。如果平面镜以非金属材料为背景,背景颜色越深,成像越清晰,而以金属材料为背景的平面镜则相反,背景颜色越浅,成像越清晰。对于这样的现象,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看法?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东西,只是大家没有留心。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成为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能手,更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平面镜》教学案例 篇7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这个环节, 教师要重点处理好的问题包括:

1.准备好实验器材, 将生活中的镜子和玻璃板同时给出, 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实验。

2.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 如何选用器材?

(2) 如何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及像的位置?

(3)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4) 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5) 演示:“水中蜡烛”实验, 启发学生思维。

3.设计完毕, 个别组展示设计方案, 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展开实验。

4.推荐的实验装置: (见上图)

5.推荐设计表格:

[设计意图:教师应有效把握这个环节, 从不同角度进行指导, 通过介绍实验器材, 引导设计思路, 确定分组方案, 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充分调动并培养学生设计方案, 选择实验器材的能力。]

师:通过我们的讨论, 已经知道要探究的问题有:

(1)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2)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关系。

为了探究以上问题, 我给大家提供如下的实验器材供选择:生活中的平面镜、玻璃板、形状相同的蜡烛、干电池、棋子、刻度尺、夹子、火柴、白纸、方格纸。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 选取合适器材, 并组织讨论, 研究设计实验方案。5分钟后汇报设计方案, 尤其要注意平面镜与玻璃板的选择。

生1:我探究的问题是: (1)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师:你想用平面镜还是玻璃板来做实验呢?

生1:我用平面镜。

师:为什么没有选择平玻璃板呢?

生2:因为, 我认为选择平面镜做实验成像比较清楚。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意见?

师:演示:“水中蜡烛”。通过观察,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3:老师, 我和几个同学观察后想到:玻璃板是透明的, 能同时看到镜后的物及镜前蜡烛在镜中的像, 再用刻度尺来分别测量蜡烛和像的替代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就可以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生4:老师, 我有一个想法:清楚的像是用点燃的蜡烛来实现的, 而不是用电池或棋子。

师:为什么用点燃的蜡烛, 而不是用电池或棋子?

生4:因为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光线充足, 而电池或棋子反射的光线很微弱, 成像不清楚。

师:很好!你帮大家解决了用什么物体做实验成像清楚的问题, 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呢?

生5:老师, 我在照镜子时, 感觉离镜子越近, 镜中的像越大呢? (引出第 (2) 个问题。)

生6:我想, 通过改变物体的位置, 观察镜后的像, 再移动镜后像的替代物, 然后通过观察物像之间的关系, 我想这样就可以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所以我选择两个等大的蜡烛来做实验。

师:真的很好!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 还有问题 (3)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关系还没有解决, 其他同学是怎么设计的实验呢?

生7:我把玻璃板立在白纸上, 用笔描出玻璃板的具体位置, 在确定了像与物的位置后, 再把他们连线进行观察?

师:很好, 但其他同学想一想, 这样容易观察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间的关系吗?

生8:我在测量距离时除了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外, 还用了方格纸, 因为方格纸中有相互垂直的线, 这样在探究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关系时可能会更容易些。

《平面镜》教学案例 篇8

由于我们这里没有地铁, 学生未见过这样的场景, 方案中有些不妥之处。在作业讲评课上我做了这样的介绍:地铁在地下行驶, 周围环境比较暗, 广告牌里面有灯, 它是光源, 相对于小明来说比较亮。再指导学生解题思路时, 我带领全班学生用平面镜成像探究过程课堂实录 (片段) 的思想把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要求进行了重温。

师: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生:测距离。

师:测量哪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生:广告牌到屏蔽门的距离。

师:这个距离容易直接测量吗?为什么?

生:不容易。因为广告牌和屏蔽门之间有车道, 直接测量不安全。

师: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平面镜成像, 能否借助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进行间接测量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似乎有了思路。我并没有马上告诉答案, 而是让学生先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大约5分钟的时间, 学生就开始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1:我用点燃的蜡烛A代替广告牌, 用玻璃板代替屏蔽门, 拿一根蜡烛B放在另一侧, 使B和A的像重合, 测出B到玻璃板的距离即可。

生2:我用点燃的蜡烛代替广告牌, 用玻璃板代替屏蔽门, 再选一个棋子代替小明, 棋子可以通过玻璃板成像, 前后移动棋子, 直到它的像和蜡烛重合, 量出棋子到玻璃板的距离即可。

生3:我和学生2的方案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我认为应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实验, 这样现象明显, 位置找的准, 误差小。

在学生制订完探究计划之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计划, 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 寻找计划中的不当之处。经过又一番讨论, 认为学生1的方案不可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可知, 在蜡烛A的另一侧观察不到它的像, 无法确定像的位置。学生一致认为学生3的方案更好。

学生的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有些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业中的不足。教师再一次发问:根据大家的讨论, 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生:米尺 (或卷尺、或长刻度尺) 。

师:我们须要记录什么?

生:小明所在的位置。

师:须要测量什么?

生:所记录的位置到玻璃板的距离。

师:你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生:平面镜成像时,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这道作业题就这样不攻自破了。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来进行模拟, 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探究产生亲近感,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在实验器材选择方面的创造能力。好的探究计划会使实验方案设计得更加科学, 如果没有探究计划, 没有实验方案, 科学探究的操作也就失去了根据。作为物理教师, 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对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的认识。

如何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呢?

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是教学最重要的环节, 做教师的不能直接让学生看现成的实验步骤, 更不能替代学生完成实验。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组, 明确探究的目标, 讨论如何达到目标, 设计步骤, 探讨可行性, 分工合作开展实验。最后应列好实验的具体分工内容, 开展实施的细则, 中间交流的方式、时间、地点、组织负责人等, 并学会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 应找具有较高能力水平的指导者参与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的灵感往往来自于偶然, 细心并有思想的学生能抓住这一灵感进行思考, 但要想拿出合理像样的结论还需要有科学的探究。因此, 培养学生制订探究计划, 并开展探究性实验应是教师的责任。能力的培养并非是教师在课堂上说你们应该如何, 学生就能如何的, 它须要教师的引领、并在实践中指导, 教会学生对比、分析并能亲自去实践。同时, 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学会分工, 学会分享, 学会展示, 学会接受, 学会怀疑。

“平面向量”的教学体会 篇9

关键词:平面向量,数学概念,数形结合,类比

平面向量具有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桥梁,它在近代数学中是非常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 通过平面向量这一章的学习, 学生能够更深地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体会数学运算的意义及应用价值,发展运算能力。 通过平面向量的实际教学,认识到以下需注意的问题:

一、利用实际背景,突出概念的抽象概括

向量概念看似简单,但往往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主要是因为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与学生以往熟知的长度、面积等数量概念不同,方向常常被忽略。 向量的概念是从物理中的力、位移、 速度等概念抽象出来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物理背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引入概念,突出数学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更深刻地理解概念。 如,在向量的基本概念教学中,结合图示向学生提问:“ 一只老鼠以2米/秒的速度向西北方向逃窜,一只猫以3米/秒的速度向东追,猫能抓到老鼠吗?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实际生活中有些量不但要考虑大小而且还要考虑方向,由此理解向量的概念,学生觉得生动有趣, 效果比教师一味地用语言强调向量的方向要好得多。 再如,向量的数乘运算教学中,提出问题:向量表示“ 向东走10m”,能否说出的意义 ? 并作图表示 。 通过这个实际问题,学生对结果有了直观的认识:实数与向量的积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向量,继而归纳定义。 另外,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以物理中位移的合成及力的合成为背景,向量的数量积以物理中功的概念引入等。 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概念的物理意义和实际背景,学生能很自然地顺应、认同新概念。 如果回避概念的产生过程,直接给出概念然后进入应用解题阶段,会导致学生对概念一知半解,印象不深。

二、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向量是数形结合的一个典范。 向量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的方向可以刻画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向量的大小可以刻画线段的长度。 运用向量的方法可将几何性质的研究转化为向量的运算, 使几何问题通过向量运算得到解决,拓展了几何的研究空间。 教材中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及坐标运算, 简洁地证明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解三角形的余弦定理等,显示了向量的优越性。

向量的运算和运算律引入后,向量的工具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强调运算的几何意义。 正因为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使得向量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例如,向量的加法运算中,对任意向量这个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作图,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 这样更直观地看出问题的实质,避免得到的错误结论。 又如,数乘向量是与原向量平行的向量 ,根据这个几何意义,可以归纳向量共线定理,从而将向量的运算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联系起来。 在向量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合理的情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向量的各种运算和它们的几何意义,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个方面思考,避免单一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向量的运算来刻画几何对象。

三、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向量是一个集大小和方向于一体的量,是一个新的概念。 向量的相关概念与学生以往所学的许多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这些区别和联系,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 向量与数量的概念之间、运算体系之间、处理方法之间等,都可以进行类比。 如,向量与数量、向量与有向线段、 零向量与实数零、向量的长度与数量的绝对值、向量平行与直线平行、向量的加减法与实数的加减运算、实数的乘法与向量的数乘和向量的数量积、向量运算的运算律与实数运算的运算律等。 比如, 探究数量积的运算律时,先让学生回忆实数乘法的运算律有哪些, 然后思考在向量的数量积中这些运算律是否也成立? 在说到结合律时,由于旧的知识思维定势的作用下,大多数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成立,个别学生有不同看法,引导学生根据向量的数乘运算和数量积的意义分析,等号左边共线的向量 , 而右共线的向量 ,两边的向量不一定共线 ,等式不成立 。这样少数战胜了多数,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了矛盾冲突,通过理性的推理而不是想当然的猜测,加深了对新概念的认识,防止负迁移的产生,使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向量的运算法则

《平面镜》教学案例 篇10

著名的美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对于学习数学的学生和从事数学工作的教师来说, 猜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因为:在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 你先得猜测这个定理的内容;在你完全做出详细的证明之前, 你先得猜测证明的思路;你既要把观察到的结果进行综合, 然后加以类比;又要一次一次地进行尝试……我们通常得到的那个证明 (或解答) , 就是这样通过合情推理、通过猜想发现的.”由此可见, 数学是伴随着猜想而发展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怎么强调猜想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立体几何教学所倡导的“直观感知、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的教学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让学生经历操作、实验、观察, 通过分析、综合, 提出猜想, 再对猜想进行计算验证和证明, 最终形成结构优良的知识体系.基于上述理解, 我校高二数学备课组在2011学年上学期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以“用行动阐释课程理念, 向课堂要效益”为主题,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其中不乏精彩的案例, 现择其一例“人教A版必修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实录如下, 并附上个人的一些思考.

1 课例实录

1.1 引入新课——教学生猜想策略

教师打开PPT, 依次展示牛顿和波利亚的图片 (如图1) , 并简单介绍:牛顿Isaac newton (1643—1727) 英国科学家,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其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

波利亚George Polya (1887—1985)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当代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法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匈牙利科学院院士, 其名言:数学既要证明, 又要猜想!

师:由此可见猜想的重要性,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猜想之旅!我们猜想的主题是:两个平面平行有哪些性质?如何猜想呢?猜想的常见策略之一是:适当增加条件.

1.2 操作感知——运用猜想策略

师:如图2, 两个平面放在这儿能发现什么吗?

生:发现不了什么.

师:那怎么办呢?

生1:可以增加一条直线.

师:你比划给大家看看.

生1: (在黑板上边比划边说) 当直线l与平面α相交时, 也必定与平面β相交, 当l在α内时, 必与平面β平行, 当l与α平行时, l与平面β平行或在β内. (教师板书记录)

生2:可以添加两条直线, (以两只笔代替直线摆弄了一小会儿, 在教师的提示下发现)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那么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长度相等.

师:上面两位同学通过添加直线, 发现了4个结论, 其他同学还有想法吗?

生3:还可以添加平面, 如果一个平面和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行, 也必定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如果一个平面和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也必定和另一个相交.

(此时, 有学生在小声议论, 认为学生3发现的第二个结论没什么意义)

师:大家在议论什么?认为第二个结论没什么意义是吗?可别忘了平面相交有交线哦!……

生4:这两条交线是平行的, 比如这两本书平行摆放, 第三本书与这两本书无论怎么样相交, 上下两条边总是平行的.

师:你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吗?

生4:如果一个平面和两个平行平面相交, 那么两条交线平行.

1.3 思辨论证——在证明中学会推理

师:通过增加直线或者是平面, 同学们发现了7个结论, 严格来讲, 这7个结论只能算7个猜想, 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严格的证明, 要证明这7个猜想, 我们先要做哪些工作?哪位同学说说看.

生5:先要画出图形, 再根据猜想写出已知、求证, 然后才是证明.

师:对, 我们先要根据猜想的条件、结论画出图形, 再用符号语言写出已知、求证,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者之间的转换, 下面请第一组同学证明结论1, 2, 3, 第二组同学证明结论5, 第三组同学证明结论7.

学生独立完成证明后, 教师每组挑选一个同学的证明, 通过投影引导大家一起分析图形画的是否正确、符号语言表示是否准确、推理过程是否合乎逻辑, 订正错误, 并对照检查自己的证明过程.

1.4 整理结论——在反思中建构

师:数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现的结论不计其数, 但是能够作为定理、性质的却不多, 同学们想想, 要是从上面7个命题中选择一个作为“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你会选择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生6:我会选择第2个, 即:“若两平面平行, 那么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定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因为由线面平行可以判定面面平行, 反过来由面面平行可以得到线面平行, 前后呼应.

生7:我会选择第7个, 即:“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 那么所得的两条交线互相平行.”理由是:线线平行是所有平行的基础, 能够由最复杂的面面平行得到最基本的线线平行是一种回归, 揭示了知识间的关联, 应用更加广泛.

……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 受大家刚才的启发, 我个人认为作为定理、性质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1) 表述简洁、明了; (2) 应用广泛; (3) 能贯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就我所知还没有看到有关这方面的一些论述,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就这个问题做些研究, 我期待将来有一天能看到在座某位同学的研究结果, 课本上是把第7个结论作为性质, 第2个结论也可以作为性质, 到今天为止, 我们研究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请大家画一个知识框图揭示三种平行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得到图3的知识结构框图, 教师小结:由左至右, 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复杂的问题都是转化为简单问题进行研究, 这体现了数学中的“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由右至左是性质, 可以看出, 复杂的问题中蕴含着简单性质.

1.5 习题训练——实战中提炼方法

问题:如图4,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 F分别为AB1, BD的中点, 求证:EF∥平面BB1C1C.

师:请大家结合知识结构框图从方法的角度分析:证EF∥平面BB1C1C有哪些思路? (思考了大约一分钟)

学生8:有两个思路, 从判定的角度看只需证明直线EF与平面BB1C1C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可, 从性质的角度来看, 只需要证明经过直线EF的某个平面与平面BB1C1C平行就好了.

师:分析得很对, 做题先要分析思路, 再动手寻找方法, 这叫“宏观上把握方向, 微观上探寻路径”, 下面请大家沿着刚才的思路写出具体的证明过程.

两个学生板演, 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完成, 再集体批改学生的板演, 交流不同的证明方法.

2 几点思考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是中学阶段从形的角度研究平行关系的最后一节内容, 学生由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 再到面面平行, 图形渐次复杂, 但是研究的问题是不变的:如何判定?有何性质?研究的方法一以贯之的转化与化归, 既然是平行关系的收官课, 教学不能仅仅定位在性质定理的教学上, 还要凸显研究的思想方法, 构建平行关系的知识网络, 如何把这三者有机的融合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2.1 性质教学——起于猜想, 提升于选择

命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命题的获得有两种形式:呈现式和发生式两种, 前者是教师直接给出命题, 后者是在揭示命题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命题发现的方法.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图形简洁、直观,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易于学生探究, 利于采用发生式引导学生获得命题, 能较好的践行新课程理念, 在新课引入就阐明: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猜想之旅;猜想的常见策略是增加条件, 以确保后续的猜想得以顺利进行.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提出了7个猜想, 教师没有一一证明, 而是在7个猜想之后, 明确提出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分组完成证明.很好的做到了自然语言、图像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 7个命题的证明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而作为性质不可能面面俱到, 选哪个命题作为性质呢?把选择权教给学生, 让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阐明理由, 深化对知识体系的认识, 这种取舍不是简单、随意的选择, 而是通过对知识前后关联的思考、比较中, 选取联系最紧密、应用最广泛的命题作为性质.

2.2 在梳理过程中建构知识网络, 凸显思想方法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是几何意义上研究平行关系的收官课, 关于平行的梳理学生可以自主完成, 用框图形式勾勒出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结构、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 聚三者于一图, 易于学生从整体上构建知识网络, 感悟数学研究的方法.在例题教学中, 教师不急于给出证明, 而是要求学生结合问题条件、结论和知识框图, 宏观上分析证明的思路, 在应用中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继理, 江建国.“生”动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J].中国数学教育 (高中版) , 2012 (1-2) :43-45.

[2]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平面构成教学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平面构成 教学改革 创造性思维 设计实践

一、平面构成与设计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由日本传入我国,在设计教育界备受重视和关注。平面构成培养的是在二維空间中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将设计元素进行组织、编排,它是三大构成的灵魂所在,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平面构成课注重各种设计形态的研究以及与设计实践的联系,是对学生设计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对平面构成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质量的高低,正如一些优秀的设计师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平面构成的影子。

尽管我们的生活是在三维空间中开展,然而造型活动却常常是在二维空间中实现,即使是一些立体形态的设计也会遇到表面处理的问题以及图纸的表现。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看到一些学生的设计作品,其质量的高低与对平面构成原理以及实际的运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对平面构成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与设计实践的联系是我们作为设计专业的教师应该仔细研究和思考的。然而在近年来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感到现今的平面构成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1.更新教材内容、注重平面构成基础训练

平面构成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视觉形象美的规律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判断、表现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并将其应用与设计实践中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感到很多平面构成课的教学还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平面构成语言的规律,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让学生对平面构成课的意义提出质疑,而同时在许多高校平面构成的教材和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和逐步细化的各设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发展需要了,以致让刚接触平面构成的大一新生充满疑惑,从而忽视平面构成课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传入我国已有三十来年的历史,尽管当时在设计教育界备受推崇,而且为设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但一些教材的设计在如今看来已经不适应设计发展的速度而显得陈旧和滞后。课程的建设应从教材的建设开始,翻看平面构成的教材,笔者感到有些内容常重复出现于多本教材之中,所使用的图例也是类似,缺乏新鲜的内容,不能反映当前设计的发展和更新,练习内容也多是以单纯的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等构成形式的骨格、表现形式等内容为主,而忽视基本形的组织方式及创造的训练,构成形式的练习所训练的是骨骼和基本型的排列规律,并按照规律而严格的方式进行练习,而这些需要在完全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原理的情况下进行才有意义。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感到基本形态的创造及组织方式的练习难度更大,正是因为它没有过多的规则可遵守,而完全依靠个人的审美感和创造力,因此笔者认为及时更新教材、加大基础训练的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将重点放在基本形态的创造、形态之间的组织上,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以后的设计实践课做准备。

2.平面构成的练习可以手绘为主,电脑辅助

传统的平面构成练习是以手绘的方式完成,手绘是一种思维运动、创意形成的过程,但却比较花费时间,因此笔者认为完全可以适当的借助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使用电脑辅助完成。创作是一个过程,他要经历准备——设计——修改——在设计——完稿等一系列步骤,这个过程可以一分为二,在前期的设计构思及修改过程中鼓励学生以手绘设计稿的方式完成,这是一个大脑思维不断运动、创意不断涌现的过程,草图以手绘的方式勾勒不必中断思维来考虑拉伸一根线该用什么工具、换一个颜色需要什么操作……当创意如泉涌时,精力的不集中很容易断送一个好的构思,而影响设计者的创作状态。完成稿的制作是把设计的结果以最完美的方式呈现,仍然使用传统的笔、墨工具比较耗费时间,而作为一门课程是有严格的时间安排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学生完全把精力放在图形的绘制上精工细作就容易降低学习效率,没有精力进行创作构思,使学生感到枯燥而变得应付作业,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绘制工整的工匠,对于平面构成的教学目的是逐本求末,而使用计算机辅助制作可以有效的减少制作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和构思上。

3.加强平面构成课与设计专业课的联系

在进行平面构成课教学的时候应该加强与专业课的联系避免与后期设计专业课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平面构成课常常作为设计基础课在大一新生中开设,考前的美术练习主要是针对素描、色彩的应试训练,而对于平面构成的知识涉及甚少,单从教材上的理论和图例也很难真正的理解与设计课的联系,因此在课堂讲授时就需要有意识的把专业设计融入到平面构成的理论当中,这样既加强了前后课程的联系,让学生对后续课程有了感性认识,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面构成中晦涩的理论。

如,在讲到点、线、面的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时,可以将一些完整的设计作品从平面构成的角度来诠释。以一张设计完成的广告为例,从平面构成的视角来理解作品,将具体的内容用点、线、面取代:如连续排列的说明文字可以看成是点的连续排列,大面积的图形、图片是面的形式……并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画面的构成和设计语言。同时,在讲到不同的内容时让学生举例相应的一些优秀的案例并进行独立的分析,帮助更好的理解平面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4.鼓励对新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传统的平面构成练习作业一直以来都是以毛笔、颜料、卡纸为工具,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也不过是平涂、勾线、打点而已,形式单一,对于某些设计思想不能充分的表现。而平面构成的重要目标除了形式感的训练以外,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因此表现手法就无需限制在传统的方式上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掘新的材料,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来表现设计意图。在不断挖掘新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材料本身的质感、肌理所呈现出的天然美感,也能激发出创作的灵感,走出传统对平面构成只有黑、白两色,只有颜色涂抹的基础习作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刍议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篇12

一巧用非智力因素, 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的学习动机、意志、情感乃至态度、毅力、理想等非智力因素对几何入门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看, 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凭兴趣学习的特点。教师要顺应其特点进行教学, 教学中处处收集与准备趣题、趣事, 巧妙地运用趣题、趣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浙教版七年级 (上) 第七章时, 首先可用千姿百态的教学图片向学生展示, 并引导学生去揭示其中的奥秘,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 再让学生观看一些对称、和谐的教学图片, 引导学生去发现蕴含的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 最后有意识地提出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关而暂时又无法解决的几何问题, 如常见的可伸缩的铁栅门为什么用铁条制成平行四边形?如何利用太阳光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古塔的高度”“准确画出国旗上的五角星”“计算出隔河两地间的距离”等等, 并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在平面几何里要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觉得几何知识无处不在, 几何原理无处不用, 让学生带着疑问投入学习, 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去探索平面几何的奥秘。

二关注认知水平, 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

建构主义认为, 认知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活动。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按照皮亚杰 (J.Piaget) 关于个体智力发展阶段的划分, 正是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抽象思维虽开始占优势, 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经验型的, 虽然已经开始具备逻辑思维, 但需要更多感性经验的支持。因此, 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尤其是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才能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

1. 术语教学通俗化

在平面几何教学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描述、表述概念实质的术语, 如“任取一点、顺次截取、反向延长”等,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 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僵硬、难懂, 缺乏亲和力、感染力。因为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方面, 仅仅依靠听觉来接受新知识是不能理解与掌握的。另一方面, 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也跟不上老师朗读的节奏。所以, 在教学时教师除了使用与课本上一致的规范语言外, 还必须把术语改造成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的通俗易懂的口语,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术语的内涵, 使学生真正理解术语所反映的意义。此外, 应采用最原始的最传统的记忆方法“读、背”术语, 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 识图教学操作化

识图教学是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关键之一, 所谓识图, 是指能识别表示各个概念的简单图形, 能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出表示某个概念的图形, 能依据文字独立而正确地画出表示概念的各种图形, 能依据图形用文字简练地表述图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然而, 学生在入门学习阶段, 以他们的认知水平, 无法顺利完成文字与图形的互相转化。教学中既要突出教师的图画演示, 演示时作图要规范, 给学生提供一种愉悦的视觉感受, 又要注重学生的模仿操作;既要引导学生依据文字提示, 到图中寻找相应的基础图形, 又要强化依据所给图形, 用文字描述图中点、线、面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训练。如此反复操作, 直到达到内化。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 要教会学生分析图形, 看清图形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如下图中求线段的条数, 要让学生明白: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 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C、AD、AB;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CB;以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DB, 故在此图中共有6条线段。其次, 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 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点在直线上”“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等, 学生往往把“上”与“上方”的位置混淆。在教学时, 教师要借助具体图形讲清楚两者的区别, 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 抽象思维教学直观化

新教材的特点是把那些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的概念, 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 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 利于学生接受。因此, 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个特点。教师要充分借助直观教具, 让学生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心思考,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并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达到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自身的魅力。如在讲述角的概念时, 不妨自制一个有公共端点、由两条木棒组成的教具, 先由教师演示, 然后让学生操作, 让学生自己去慢慢地品味;在讲述角的度量的概念时, 充分发挥量角器的直观性。

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的实例, 如浙教版七 (上) 第七章图形的初步知识中的设计题, 学生解答起来, 难度很大。若用实物模型模拟各种建筑物及提示拍摄者的位置帮助思考, 学生就能轻松回答。

借助实物的直观教学, 学生把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解读研究对象, 消除学生的感知困惑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 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出来的。”浙教版数学教材中的平面几何内容, 它不是严格按照希尔伯特《几何基础》的公理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理论几何, 而是浅显知识的螺旋上升, 采用直观观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 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概念。这就是说, 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考虑学生直观观察与理解抽象概念之间的衔接。

在讲到两点间的距离时, 教师常常以某地到某地、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例, 来说明路程与距离的区别。殊不知, 学生往往会产生另一种困惑, 偌大一个地球, 何地是计算的起点?在讲授“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时, 教师让学生叙述“两条笔直的公路相交有几个交点”, 有的学生会回答“有无数个交点”。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学生对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不明确造成的。教师要告诉学生, 在几何中, 对于点, 我们只研究它的位置, 不研究它的大小;对于线, 我们只研究它的长短, 不研究它的粗细;对于面, 我们只研究它的面积, 不研究它的厚薄。当学生了解上述知识后, 所有的困惑也就豁然解开了。

四采用对比教学, 培养学生的甄别能力

要善于把相关的概念进行对比。例如:“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这样的图形称为立体图形”, “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这样的图形称为平面图形”。共同点:都是图形;其区别:立体图形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平面图形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又如“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中的垂线与平行线两个概念的联系, 其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直线, 且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或平行线都是唯一的。其区别是:一为垂线, 一为平行线, 而前述的“过一点”的这一点, 可能在已知直线上, 也可能在已知直线外, 而后述的那一点必须在已知直线外。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 各自具有不同的思想。所以, 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具备可变性, 要因材施教。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能为学生的后续课程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需师生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孙艳.立体几何解题中知识联系性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李雪波.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初中方程应用题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贾冰.初中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杨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下一篇: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