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多媒体教学(精选12篇)
平面设计多媒体教学 篇1
一、合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研究发现,学习效率和教学情境有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平面设计教学,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新的知识,让原来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情趣、生动形象。多媒体网络环境提供了多样的便利条件,教师掌握多种传递信息、搜集信息的方法,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将教材中的绘画、照片、音乐、文字等资料,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减少理解的时间。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精心地考虑教学内容,做好目标分析,依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这样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设计课件时,教师要遵循着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原则,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新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因此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学习平面设计的知识。教学媒体也包含着对话、活动、影像、图形、文字、语音、音乐以及其他的音响效果, 在媒体搭配时要得当,充分地结合两种以上的媒体,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情景。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时,版面设计、修饰美化设计、形象设计都要突出平面设计的特色。在课件设计中教师要留下一部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平面设计思维。
二、使用电子化的学习工具
在现代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环境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软件有很多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类,图像处理软件、图形设计软件和图文混排软件。学生使用软件可以完成平面设计的作业,通过计算机上复制、移动、旋转、镜像等命令, 能够实现图形的组合和新的变化模式。Coreldraw在调控色彩方面,优势明显,可以灵活地变换多种色彩。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软件让学生对平面设计的色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形象的讲解,学生可以制作仿真色彩,从而轻松地掌握色彩的搭配。不仅如此,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多种软件学习起来非常简单,功能非常强大。例如在学习标志设计时,使用手绘的方法进行设计大概需要3到5个小时,而使用多媒体软件,最多需要30分钟,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创设平面设计教学情境
多媒体网络环境对于创设平面设计情境也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软件帮助之下,可以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提前设置教学情境,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应用之下提出问题,在多媒体上通过动态图像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能够从图像、文字、声音的角度,更加清楚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境创设时,教师要注重声音、图像、文字的综合应用,还可以插入一些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培养平面设计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使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更好地深入地学习平面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延伸网络平面设计对话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空间本身就是巨大的资源库,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毫无疑问,网络空间也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之下寻找相应素材的方法,可以把一些专业论坛综合网站、平面设计软件网站推荐给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库。在网站上,很多的设计师常常会将好作品发表出来,有的设计师还会将过程写得非常清楚,学生在观看的时候,还可以跟设计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在应用网络资源时,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提高平面设计水平。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良性互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多媒体网络环境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教师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教学模式,尤其是要做好平面设计教学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面设计教学的真谛,掌握更加全面的平面设计素材,提高平面设计的创新能力。
平面设计多媒体教学 篇2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信息技术组:邵桂兰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注重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渗透,采用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赏识教学等教学方法,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强调信息技术课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渗透;设置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手段的同时,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课程内容是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3.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利用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继前一节对文本信息、表格信息处理内容的延伸和提高, 同时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2《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础。
2.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Powerpoint软件,为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提供了实现条件,高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获取信息及对信息具有一定的处理加工的能力。此外,高中生的独立能力强,但合作意识薄弱。【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⑵了解多媒体作品的整体规划流程。
⑶学会根据主题设计多媒体作品的整体规划方案。
⑷能根据整体规划方案进行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2.过程与方法:
⑴学生能确定信息的需求并有效地选择适当的方法去采集、存储、处理信息。
⑵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及其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 1 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表达自已的思想、观点,学会与人合作
⑶通过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初步了解评价的基本思想、方法,并形成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⑵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主题需求,设计多媒体作品的整体规划方案。【教学难点】构思多媒体作品的栏目内容,表达主题。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交流合作→巧设分层任务→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多元评价→知识拓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任务驱动、赏识教学、分层教学等 【学习方法】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网络探究等
【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 软件资源:⑴ 学习网站:(教程、任务、资源、范例、评价、)
⑵ 学习素材库:图片素材、声音素材、人物素材
⑶互联网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猜一猜”游戏 :老师先请全体学生站起来,然后对照提示信息,不符合的坐下,慢慢地筛选出谜底,最后由该名同学揭开谜底。
师:提示问题中从人物的外表形象去描述人物特征,你还记得共提了几个问题?作品中有几个链接按钮?这么多画面中,你最有印象的是哪个?为什么?
生1:共提了三个问题;有4个按钮,分别是“提示1”、“提示2”、“提示3”、“谜底”。生2:最有印象的是谜底,因为画面上有照片、艺术字、色彩鲜明…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有出色表现的一位同学作为主题对象,设计出一个多媒体作品,让学生去猜测,学生会感到亲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顺利开展,而设计发散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讲授新知
以刚才的多媒体作品为例,通过幻灯片展示多媒体作品规划与设计的流程,解说“需求分析”、“整体规划”、“内容设计”等知识内容,并通过内容分析表介绍多媒体作品内容设计的步骤。3.自主探究
幻灯片:展示两个电子刊物:“青春的旋律”、“‘钱’途”。
学生通过浏览这两个多媒体作品,自主选择一个作品,两人为一组,共同完成“多媒体作品内容分析表”。4.归纳小结
有代表性地选择小组成员上台讲解他们对作品内容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加深对多媒体作品进行内容设计的过程的理解。
5.创设情境
播放一段视频,请出第二位神秘人物:毕业于本校的一名成功人士,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
师:如何规划与设计一个人物介绍的多媒体作品?引导学生浏览学习网站,通过多媒体作品设计方案介绍设计一个多媒体作品的主要项目:内容设计、结构设计、版面设计等。6.布置任务:
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自由组合,规划与设计一个有关人物介绍的多媒体作品,填写多媒体作品设计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的集成等。
参考主题:我的偶像(提供素材)、我最尊敬的人、我的好朋友等。学生可自主确定主题,并根据小组实际情况,从下列三个不同层次的的学习任务中选择合适的任务。最后以合作小组成员的姓名为作品名,上交到教师机指定文件夹。基本任务:
1.完成“多媒体作品设计方案”。2.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封面设计。3.完成至少一个栏目内容。进阶任务:
1.完成“多媒体作品设计方案”。
2.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封面设计:作品名称,作品简介,背景图片。
3.完成多媒体作品的目录设计:作品标志、主题图片、栏目名称(至少三个)、栏目内容等。
4.完成至少两个栏目内容。挑战任务:
1.完成“多媒体作品设计方案”。2.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封面设计:作品名称,作品简介,背景图片。
3.完成多媒体作品的目录设计:作品标志、主题图片、栏目名称(至少三个)、栏目内容等。
4.完成作品所有栏目内容,要求:具有独特的版面风格、相关正文内容、导航栏设计、主题图片、背景音乐等。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1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思路
1.1 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分析。
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之前,首先要进行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分析,用合适的脚本语言编写以适应计算机的运行。另外学生积极性也是一个很重要方面,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分析教学目标的主题是把文化知识和计算机科学知识相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1.2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内容要精挑细选。
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然而教学软件由于具有计算机系统性,所以内容选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教学主题,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管任何一门课程,一本好的教学参考书不仅有助于老师开展教育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对现代多媒体软件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重要,更加具有选择性。
1.3 多媒体软件教学内容的提炼和升华。
结合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开发经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与其他软件设计和开发没有太大区别,但是首要一点就是开发教学软件的首要目标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通常,多媒体教学内容由概念性内容和任务型内容组成。概念性内容主要是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刻研究,而任务型内容则是把几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结合在一起。不管哪种教学内容,教师都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炼。加快转变教学理念,避免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灌输文本和图像等信息。
2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素材制作
2.1 文字与文本
字幕是内容表达的载体,而字幕设计有几个要素,第一个是字体的选择,字体的美观与否以及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表达效果,其制作要素则是丰满,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合适的字号也是十分关键的要素,在字体以及字号选择完毕之后,配合以和谐的间距能让观者保持良好的视觉感受,同时,不同颜色的搭配也应与文字内容想和谐统一,同时也需要有鲜明的对比性,比较常用的搭配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当背景色彩较为浓烈时,则应以浅色系进行搭配,反之,这搭配以深色,这样才能内容突出,最好的提升学生注意力,已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2 图片与动画
优美的图片以及生动的动画能够给疲劳的听课学生以舒心的视觉享受,因此这也是生动教学设计的要点。而要实现良好的表现效果,必要的软件支持必不可少,一般来说,常用的软件有Photoshop、电脑自带的图画板等。
2.3 音频与视频
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听觉享受也是教师所制作的教学材料时应考虑的重要内容,而适当的视频或音频的添加,能很好的活跃课程氛围,在进行该项设计时,有一点需要非常注意,那就是把握好插入的度,过多会冲淡课程表达的效果。文件的大小也要进行把握,进行压缩式比较好的选择,一般我们会考虑将视频格式由AVI压缩成RM文件,将音频格式由WAV压缩成RA文件。
3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视觉设计
3.1 信息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中,其信息是丰富的,如何实现这些信息的高效传达是教师在进行信息设计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因此,应重视信息元素的有效编排,以助学生最效的接收有关信息,具体而言,可以借助有选择性的增加辅助的线条以及指明方向的箭头,能让页面的信息更为流畅与方向感,同时符号图片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添加该内容,能鲜明的突出学生所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进而帮助其高效学习。因为,学生在接收页面信息时有自己所独特的习惯性顺序,通常会对所制作的页面中心的视觉效果投以最多的关注,同时会先观察页面的左上部,然后视线移动,转到右下方。这是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突破口,信息的传达可以按照先左上的然后转移到右下的方式进行内容的编排。
3.2 文字编排设计
文字的顺序设计与图片类似,也应该遵循学生的视觉习惯,按照先左上的然后转移到右下的方式进行文字内容的编排。同时要考虑到通常情况下学生所能够观察的范围,我们称之为视觉中心,在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的将所要陈述的内容控制在该范围之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集中的视觉体验,文字篇幅切忌过长,学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视觉疲劳。
3.3 简约化设计
简约是进行多媒体软件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因为考虑到我们所要传达的内容的反腐性,过度冗长的信息时不可取的,因此,应尽量避免采用非常复杂和花哨的动态设计。以上问题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错误,实践表明,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是不利的。所以,应可可能保证所有信息资源的组织的有序以及高效性。有效的突出重点,能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明了。
4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过程
4.1 系统分析
进行相关设计与制作之前,对于所采用的工具以及所要制作的内容进行必要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所借助的计算机工具的优势,同时有效的传达所要教授的内容。具体而言,可以进行如下内容的分析,首先是分析与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其次,深入了解所教授课程的目的;再则,对当前所拥有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最后是系统的构建教学内容。
4.2 脚本设计
如何将整节课程系统的贯穿起来,一个优秀的脚本是必不可少的[2]。而在进行脚本设计时,通常第一件事情则是考虑所要传达的主题,以及所需要教授的内容,再则需要了解以及考虑所教授对象的学习规律,这样才能为优秀脚本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细节的创作十分关键,其创作的过程也可以概括为文字以及制作脚本的创作两步。
4.3 平臺筛选
要创作出最终的产品,形成多媒体软件以服务于教学,可以考虑综合运用多种辅助工具的协助。而经过多年发展,当前已经有多款比较成熟的软件能够完成该项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acromedia 、Power point等。而在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都没有专业的计算机开发平台相关的知识储备,因此,若采用非常专业的软件完成该项工作的难度系数将非常高,所以,选择合适方便以及适合自己的平台则显得很重要,最好能够形成多种所需格式文件,同时支持各项辅助设备。
5 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要成熟的运用多媒体软件完成教学相关内容的设计所需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所以应用者应努力的学习相应的软件制作方式,并理清自己的创作思路,同时将创意考虑进去,那么一定能够如鱼得水的完成相关设计,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强,朱文球,张阿敏.面向网络教学的小规模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10).
[2]黄炎磊,叶青.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08).
[3]吕明娥,曹毅.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6).
平面设计多媒体教学 篇4
一、图形概念与思维特征
每个多媒体项目都包含图形元素:背景、人物、界面、按钮,几乎从多媒体中看到的每一个东西都是由某种类型的图形组成的,多媒体产品不能缺少直观的图像,就像报刊离不开文字一样,图形是多媒体基本的要素。图形本意是通过可视性的设计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意念,也就是给设计思想以形状,是设计造型成为传达信息的载体,并且能够通过印刷及各种媒体进行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的视觉形式。
图形设计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过程非常复杂,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其中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由于人类目前对于自身的研究,还不能完全解释思维的本质,只能通过一些经验来研究设计思维,力求从中发现创意的一般规律。
1. 灵感。
所谓灵感是人们直觉表现最活跃的思维现象,是透过所有的生理器官和全部精力挤压出的创造性思想。灵感的产生往往是在人们全神贯注观察某种事物之时,它存在于思维之中,但又无法通过理性的分析,将其思维现象表述出来,对灵感的开发关键是心里的感悟。
2. 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渗透于整个设计思维的全过程,由设计思维对象引起的感觉、知觉,都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原本无生命的形、色、空间、明暗、比例、节奏、韵律等各种视觉元素,只有在情感的引导下,才能构成寓意深刻,有视觉传达力的设计作品。
二、中职院校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美学设计
1. 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的美学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
在中职院校多媒体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评比当中,艺术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艺术设计成功的多媒体资料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更加充分地实现多媒体教学的传达优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艺术设计包括界面、屏幕对象、风格等的艺术性设计。
(1)界面的艺术和美观性。
界面设计要更具有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颜色搭配、固定区域的处理、标题的协调性等方面。界面要美观,外观清晰,一目了然。通过分组、着色、三维等处理,界面图文并貌,层次分明,并伴有鼠标动态提示,易于操作,色彩协调。忽视多媒体的界面设计和整体布局,不讲究界面的艺术性,很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多媒体作品当然要有好的界面,界面是用户唯一和计算机、学生与教学资料之间交流的可见的东西,如果不可理解,没有吸引力和视觉上的舒适感,那么,学生如何接受它呢?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才是最后的完美,也是我们评价一个课件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
当然,我们在使用界面艺术性的同时要注意避免盲目的不恰当的“时尚”和标新立异,一些教师自身水平较高,想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很好地体现自己的制作水准,喜欢把作品制作得花花绿绿,到处都有动感,画面也非常时尚。这样的课件看起来十分漂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滔滔不绝、屏幕演示不断,可是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同时过于追求界面的艺术性,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心理特征,其界面设计过于注重修饰,学生的注意力易被各种新奇的刺激手段和形式所吸引,而不能指向应学习的重要信息上。
(2)屏幕对象的艺术性。
屏幕对象包括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与视频等。其艺术设计包括图文排版;文本字体大小、类型、颜色等风格属性;图形、图像的艺术处理,过渡效果;声音及音效的使用;动画及视频的显示位置,等等。屏幕对象的艺术设计涉及多个要素,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从屏幕整体显示效果设计各自的艺术特征。
(3)风格。
多媒体课件的风格也属于艺术设计之列,多媒体课件的风格对体现课件主题,增强其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都有重要作用。例如对历史题材的课件,就应围绕表现历史内容的主题组材、设计,如果背景是时髦的设计图片,则风格就显得非常不和谐,从而影响课件的质量。
总之,多媒体作品在体现其艺术性的同时,必须掌握分寸,追求平衡、和谐、协调,在注重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性的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的是多媒体作品界面的艺术性,将美学特性与计算机特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音乐、图像、动画等媒体元素的合理运用,色彩的和谐,屏幕构图的美观,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方便操作,并得到美的享受。
2. 从学生的视觉吸引和接受效果方面阐述平面图形美学设计的原则及应重视的相关问题。
从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呈现来看,视觉冲击直接影响着整个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如何获得良好的视觉吸引和冲击,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构图图形的层次感及视觉线牵引。
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突出自身所想体现的主题,这种表现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这种视觉干扰是在分散学生多余视线的同时,更能注意到这一设计的主题上,为这种干扰方式所产生的图形是这个主题的辅助图形。
利用色彩或者元素来牵引学生的视觉,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和观看作品。现在存在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运用点、线、面来引导,以图形和元素出现的引导方式的作品比较少见。
(2)色彩、明暗诱导。
运用主体色块的不同,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体现主题;利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动态光感及明暗差异性的一些共性来衬托主题。
(3) 瞬间捕捉,抓突破点。
利用眼睛感官的瞬间接受来捕捉视觉点;靠突破图形图像本身的视觉平衡点来达到视觉要求;运用图片素材的本身来寻找设计的突破点;依据图形自身所产生的空间感、光感等一些突出的地方,来加以利用,从而突出设计的主题。
(4)比例大小。
依据事物本身的比例关系,在等比的关系上追求视觉上的平衡关系、突破事物本身的等比关系,进而推出自身的视觉重点以求突破。就如一些夸张漫画那样,一个大头小身子的人物形象,一种夸张的歪曲正常比例的方式,在不经意间往往能收到奇效。
综合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发展方向可分为: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及向虚拟现实方向发展。多媒体设计在中职院校教学中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 现今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商业和公共服务等多种领域中, 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中职院校来说, 如何完整地呈现多媒体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基本的图形概念和思维特征进行分析, 从学生的视觉吸引和接受效果出发, 阐述平面图形美学设计的原则及应重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职院校,多媒体教学,平面图形,美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夫龙著.现代图形[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俞国良著.创造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辛敬林编著.现代图形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2.
《荷花》多媒体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荷花的美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3.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教育学生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像共产党员那样经得起考验。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教学重点
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这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内容真实、具体,结构也很严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这“一大幅活的画”,通过出示课件、看图片,有感情地朗读来掌握重点。
3.教学难点
了解荷花的动态美,通过看画面想象,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和美好事物的心情。
课本上所出示的图只是荷花池的一角,而且是静止的,通过想象形成的画面应更丰满、活起来,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是因为作者满怀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去由衷地赞美它,为了突破难点,通过让学生自己想象、看动画来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文字优美,所描述的意境引人入胜,三年级的小学生想象能力非常丰富,喜欢欣赏美的事物,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学风和创造精神,决定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把想了解到的和自己的想象说出来,并让学生自己当小导游员向大家介绍荷花,使学生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理解了课文。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同时后天的不同教育措施,也使儿童思维,乃至整个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可变性受到相当明显的影响,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适合于儿童心理的特点,才能使儿童的心理有节奏地、循序渐进地、健康地、尽最大可能地向前发展。
正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才使学生的思维上升到了较高的阶段,情感和智力得到了有益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把有些问题提出来,但引而不发,让学生探求解法,从而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本课,我主要采用和谐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死记硬背,而应在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生机蓬勃的智力活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的教法设计本着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和想象,体验劳动的欢乐和为自己创造的东西而感到自豪,为别人创造美和欢乐,并在此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欣赏自然界音乐和艺术的美,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运用音、像、图相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热情,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多媒体辅助手段真正服务于教学需要。
本课件共设计了13个画面,分为四组使用:第一组课件展示动态的一池荷花,让学生看图听范读,整体感知;第二组课件是静止的一池荷花和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抓住重点*让学生练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指导写作方法;第三组课件是一段动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意境;第四组课件再展示动态的一池荷花和不同颜色的荷花图片,让学生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眼前的美景,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板书课题:荷花。
2.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想了解什么?
3.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荷花。【课件演示】教师范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话?应该怎样去读?
【课件演示】指导朗读。
2.谁能把三种姿态的荷花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课件演示】板书:香、多、美
3.你能想象出荷花还有其他的姿态吗?
4.是啊,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而且每一朵都很美,这美丽的荷花开放在碧绿的荷叶之间,真像一幅活的画。
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就是碧绿的荷叶,洁白的荷花,生长在池塘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课件演示】创设情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想。5.哪位同学愿意把刚才那种奇妙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发挥想象,谈感受)
6.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作者也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呢?
【课件演示】板书:舞。
7.作者是真的变成荷花了吗?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学生回答)8.这么美的画面是谁为我们描绘的?
大自然奉献给我们这么好的礼物,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大自然呢?
(三)总结全文
老师指板书:今天,我们欣赏了叶圣陶爷爷为我们描述的荷花。一天早晨,作者来到公园,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他看到荷花已经开了很多了,被它们的千姿百态深深吸引了,不禁去赞叹它,此时,作者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因为作者认真观察,按照闻、看、赞、变的顺序,加入丰富的想象,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引人入胜,使大家面前仿佛真的出现了一池美丽的荷花,它们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顽强地冒出来,是那样的富有生命力。哪位同学能当个小导游员,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眼前的美景呢?(总结时板书:闻、看、赞、变画荷花)
【课件演示】学生介绍。
(四)学生质疑
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折
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课件既展示了文中所描述荷花的三种姿态,又出现了多种姿态的荷花,这样,加强了学生对荷花的初步感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借助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教师叙述的东西。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主要是欣赏荷花和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指导朗读和写作方法。
学生说喜欢什么,课件就出示什么,教师相应板书,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回忆已播画面,引导学生想象。
出示课件,引导想象,结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到大自然中,亲自接触大自然,感觉和体验自己仿佛就在荷花池中,让学生在和大自然的接触中,培养他们学会观察大自然,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树立儿童的信念,使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我能行的信心。
利用课件创设意境,看与课文对应的动画(小姑娘在荷花丛中舞蹈),从而使学生感到是荷花的美深深吸引了作者,所以作者才会产生如此丰富的想象。
设计这一问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丽的荷花太令人陶醉了。
设计这一问,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神奇,从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保护环境。
总结全文及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事物,并能展开想象。
出示有关荷花的课件,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五)布置作业
大自然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大家要多读书,多提为什么。这样,你就能掌握到更多的知识。
七、练习设计
1.质疑问难:看到题目,你想到什么?你想了解什么? 2.读文思考:自由朗读课文,你喜欢课文中所描述的什么?为什么? 3.说话练习。把荷花的三种姿态用一句话描述出来。荷花还有什么姿态?
4.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如果你就是荷叶、荷花,生长在池塘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5.德育渗透。大自然奉献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礼物,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大自然呢?
6.综合练习。哪位同学能当个小导游员,联系生活实际,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眼前的美景呢?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字幕设计 篇6
一、字幕设计的原则
1.适应性;2.易读性;3.简洁性;4.一致性;5.艺术性。
二、课件中的字幕设计
1.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
如果在屏幕上一下子出现满屏的教学信息,就会造成学生的烦厌,对于大量的文字资料,可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通过小量化的信息呈现,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在文字逐步引入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如变色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屏中,字数也不应太多,一般以4~5行,每行10个字左右为宜。如果内容较多,可以采用多屏更换或移动字幕的方法解决。
2.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
字体是文字的书写形式,不同字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合。正确选择字体,不仅关系到多媒体教学课件画面的艺术效果,还对学习者阅读信息有直接的影响。宋体:字形方正,横细竖粗,捺如扫,点如瓜子撇如刀,显得典雅端庄,秀丽清晰,常用于课件的教学内容呈现。仿宋体字形略长,粗细均匀,秀美挺拔,常用于课件的注释、解说、说明等。黑体:笔画单纯,粗细一致、结构严谨、庄重有力,视觉效果强烈醒目,常用于标题字幕或重点。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稳重,显得亲切易读,可用于标题、说明性字幕等。
字号即字体的大小。如果是课堂辅助教学型课件,课件内容是通过投影机投影给全班同学观看,为了让最后一排的同学也能看清楚,课件中的字幕应该比较大,而且这类课件主要用于辅助教师讲课,在课件中只需列出关键要点,内容较少。如果是自学型教学课件,学生就是通过自己的计算机屏幕观看课件,这时课件的字幕就应该设计得小一些,如网页的设计,一般正文用小四号字,如果字体太大,就会给人触目惊心感,而且影响屏幕的容量。
字形即字体的形状。正常体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字形,它不加任何修饰,一般用于正文。为了突出关键、强调重点,可以利用其他字形,如斜体、下划线体等。
在课件中通过不同的字体、字形、字号,可以使字幕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减少阅读的疲劳感。但使用的字体、字形、字号变化太多,又会使画面显得杂乱,一般各自以三种变化为宜。
3.文字与背景的色彩搭配要合理。
文字和背景的色彩运用,应注意与教学内容、课件的整体风格、色调保持一致,特别要保证字幕醒目易读。
课件上的字幕一般由文字和背景两部分构成,如果以单一的彩色色块为背景,设计时要注意文字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可以在色相上用对比色或互补色使二者对比鲜明、强烈,如分别用红、蓝、绿;可以通过明度进行对比,如用黑白二色;也可以通过纯度进行对比,因大面积的高纯度色彩易使人眼睛疲劳,小面积的高纯度色彩使画面和谐、自然、舒畅,所以通常是将背景设计为低纯度,文字设计为高纯度。如果是以图案或底纹作为背景,这时选择的图案最好跟教学内容相关,特别要注意的是选择的背景图案不要太过花俏,不然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文字的呈现。
4.字幕的编排应整体布局适当,排列规范。
字幕在编排时应布局恰当,格式标准,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防止错漏字。文字的排列主要分横排和竖排两类,由于中国人习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看,在课件中一般用横排方式。片头的字幕也可以采用竖排方式,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在编排时,一般是字幕的边距大于字幕的行距,字幕的行距大于字距。
5.字体趣味性变形。
在片头字幕、片尾字幕或标题字幕中,可以把字幕进行变形,设计成艺术字,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可以增强课件的艺术性。如将图像与文字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二者融为一体,增强文字的可视性、表意性和生动性。
(作者单位: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
责任编辑/张烨
《黄河颂》多媒体教学设计 篇7
《黄河颂》是一首诗歌, 着眼于“歌颂“, 在结构上与律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在本文中, 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 他站在高山之巅, 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 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 他歌颂黄河的气势宏伟, 源远流长, 并且要学习他的榜样, 像他一样的伟大坚强。歌词节奏鲜明、音节洪亮, 且长短句结合有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 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 营造出了歌词的画面之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细心体会。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诗歌的朗读不甚了解, 把握不准诗歌的节奏、语气、重音等;对诗歌蕴含的感情体会不深, 但是求知欲较强, 宜用课件演示法和自主探究法。
三、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理清本文的结构, 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诗歌的一般朗读方法。
3. 情感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爱黄河、爱祖国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四、重点、难点
1. 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1. 课件演示法:
“黄河滚滚, 惊涛澎湃”和“九曲回环”等处学生朗读往往不到位, 感情把握不准, 语调、语速很难把握, 老师用画面直接演示, 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这一方法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使其对获得的知识印象较深, 同时这种方法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 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2. 朗读→设疑→讨论→释疑→程序教学法:
学生朗读课文后, 对课文有了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然后提出一些疑问, 再由学生结合朗读加以详细讨论, 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
以上教法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原则。
六、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媒体演示】战争画面及八路军战士在黄河岸边行军的画面
(利用声音和画面, 再加上老师的讲述, 极易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教师讲述】1937年, 七·七事变爆发后,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中国军民奋起抗战。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 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战的战士, 使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 他向着黄河母亲, 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课件演示】《黄河颂》光未然
【背景画面】:汹涌奔腾的黄河
(画面直观、醒目, 能让学生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豪壮之情。)
【学生试读全文】
【学生评议朗读】
【老师指导】朗读诗歌时, 要注意节奏, 如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轻重音等。
【媒体演示】背景音乐:《黄河颂》
【老师范读全文】让学生领略到配乐朗读的魅力!感受到读诗的节奏、语速、语调的和谐。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媒体演示】背景音乐:《黄河颂》
(有利于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学生齐读】
【媒体演示】“黄河滚滚”和“九曲回环”的画面
(变抽象为具体、形象, 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感情, 突破学生读不出感情的难点。)
【学生再次朗读】:根据画面, 有感情的朗读出歌词中有关的内容。
【承转】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 到底文章的“义”是否“自见”的呢?咱们一起看一下下面的几道思考题, 你就会明白。
【课件演示】自主探究题
(1) 本文题目是《黄河颂》, 题目中的那个词是关键? (抓“颂”字)
(2) 歌词中反复出现“啊, 黄河”, 你觉得有何作用?
(3) 本文主要内容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 而是在“颂”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 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 应该是哪个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字? (即“望”字)
(4) 本文第一节是朗诵词, 作者开宗明义的点明了什么?
(5) 这首诗结尾连用了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有何作用?
(6) 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你不理解的, 请找出来!
(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法的形成)
学生畅所欲言:发言略
【学生讨论、发言】
【课件板书演示】
【老师总结】一首《黄河颂》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 他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明,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同学们理解这句话吗?
【课件演示】
1. 你知道哪些与黄河有关的诗词或歌曲?能说出来或唱出来吗?
2. 你最想对黄河说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培养了学生积累、研究、创新的能力。)
【老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 老师想起了一句话:“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 静脉是长城, 动脉是黄河!”可以说, 只要是中国人, 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用它甘甜的乳汁, 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在中国的历史上, 黄河曾经遭受了许许多多的苦难。当今的世界, 并不全是和平, 依然有战火、硝烟, 依然有侵略和苦难……但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努力学习, 只要我们有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我们就不会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悲剧重演, 一定不会让我们的母亲河再受到侵犯!同学们, 有没有信心?就让我们在《保卫黄河》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
【媒体演示】《保卫黄河》的音乐及画面
【学生齐唱】《保卫黄河》
(用歌声再次撞击学生的心灵, 再一次强化了他们内心的爱国之情。)
【布置作业】
1.学完本课后, 写下你最想对黄河说的话。
2.欣赏《黄河大合唱》的其余部分。
(巩固学习本课的感受, 强化爱国之情;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移, 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八、教学评价
1. 鉴于七年级的学生对诗歌的朗读了解不深,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融入到诗歌的朗读中, 为以后的诗歌学习奠定基础。
2. 在活动过程中, 设计得当, 既有老师的引导、示范, 又有学生的亲自参与朗读的体验, 形成了乐于探究、主动提问、勇于进取的积极态度。
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设计方案 篇8
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设计方案得以实现, 多媒体教室必不可少。在设计方案的前期准备阶段, 应该将背投、实物展示台、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进行准备并在多媒体教室当中布置。多媒体显示系统可通过高亮度以及高解析度的数字光显构成, 最终在投影仪上显示教学所需信息。在设计方案制定的初期, 需要对教室进行综合的测算与衡量, 最终确定运用72 英寸大小的DLP背投显示效果良好, 并且不会受到教室大小的限制[1]。前期准备阶段, 不单单需要进行实地考察, 还需要总结大量的信息资源, 获取更多信息, 以保障设计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得住理论与实践的检验。
二、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方案系统构成
设计方案想要真正地将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到现代教学环境当中, 则依托于系统的构成。多媒体技术教学系统构成如下:
(1) 背投:依托于计算机终端的巨型显示器, 显示计算机当中所输入的各类别的信息、图像以及影响等相关信息, 通过显示的方式实现传达。同时, 背投也能够与传真机、摄像机以及DVD等进行相互连接, 最终形成多媒体系统[2]。
(2) 视频、数字展示台:能够进行对照片、实物以及各种资料的投影使用, 将较小的信息内容通过显示终端进行呈现, 达到信息传达的根本目的。当然, 展示台并非独立存在, 需要与背投结合应用。
(3) 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是整个多媒体技术教学得以实施的核心存在, 大多数的教学软件都是通过它得以运行, 并且其运行效果能够直观决定着演示效果的状况。
(4) 音响系统:音响系统作为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主要构成, 包括麦克风、音响等, 用于传递音频信息, 当然这一设置则需要依据学生主体人数的多少进行具体设定。
上述的各项系统构成, 在设计方案确定的过程中, 都需要将具体情况以及应用需求进行明确, 为设计方案真正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三、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方案具备功能
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设计方案具备的功能, 在设计方案确定时需要具体确定, 结合各项功能的实现, 验证设计方案设计合理性。
功能一:健康环保。多媒体技术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运用数字显示技术取代板书, 真正实现无纸化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 绿色环保。
功能二:输入便捷。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运用背投进行简单的现场简报, 与传统书写相比, 这种输入的方式更加便捷, 互动性、灵活性更强。
功能三:图像显示清晰。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黑板传递信息, 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受到光线、字体大小、学生数量等多层面的影响。但背投的运用, 显示效果更加直观, 色彩的还原度较好, 并且能够随时进行调整, 以便于学生获取信息。
功能四:信号传递速度快。现代教学的开展, 已经并非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书本内容, 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然被众多学校重视。多媒体技术教学凭借其自身优势, 能够真正发挥出价值优势, 传递电脑、电视以及网络等多种信息载体,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3]。
功能五:学生笔记操作便捷。学生可通过语音录制的方式, 将课堂内容进行记录。
功能六:维护简单便捷。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终端, 教室直接运用课件的方式完成授课, 背投操作简单快捷, 便于维护。
四、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方案应用实效
结合上述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方案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分析, 设计方案在现代教学体系当中的应用具备一定的实效性, 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出教学目标, 传达出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价值。设计方案应用实效性良好, 对未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推动具有积极意义。
结论:综上所述, 多媒体技术教学已然成为现代教学体系逐步完善的根本。本次实现设计方案, 明确多媒体教书教学的全过程, 包括前期准备阶段、系统准备以及系统功能等, 将设计方案当中所能够表现出的内容进行诠释, 为推动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当中的应用, 已然成为当前教育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教学方案的设计, 是为多媒体教学提供支撑, 确保整个教学体系得以开展, 真正意义上发挥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当中的价值。结合当前多媒体技术教学状况, 确定设计方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郭巍.浅议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10 (07) :245-246.
[2]周虹.以实用技能为导向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改进方案[J].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0 (05) :72-73.
平面设计多媒体教学 篇9
关于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的人才培养问题。
第一, 切实并动态地跟踪网络媒体相关行业的用人需求, 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推导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的学习内容, 确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是应用性专业, 专业的很多模块延伸都是应相关媒体技术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而确定的, 专业所培养的就是能够为媒体行业解决问题的应用性设计人才。从产品的网络销售广告设计到企业的电子商务页面设计, 从组织机构的形象网站视觉设计到B/S构架的应用软件UI交互设计, 与网络媒体设计相关的现有工作职位已经趋于明晰。切实地了解相关职位的技能要求, 从中推导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的学习内容, 并根据技能要求的变化做出适时地调整。总之, 经常审视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课程知识结构是否合理, 就会尽可能地避免“什么都在学, 什么都没学”的情况。
第二, 结合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自身的特点, 在设计创作与技术制作之间明确侧重点。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本身多学科交叉, 既有艺术设计的训练又有媒体技术的学习, 但不管学科内容如何交叉和扩充, 它主要培养的仍然是应用性的设计人才。设计是专业的侧重点, 在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尤为如此。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涉及的技术知识非常庞杂, 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等, 两年半的时间里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相关技术知识全面掌握。学生应该首先要打好坚实的艺术设计基础, 为高水平的网络媒体设计输出做好准备, 然后学习以交互设计和UI设计为主的网络媒体理论知识。至于学生网络媒体制作的技能水平, 使其能够实现与网络程序开发人员协同工作就已经足够了。总之, 本专业培养的是严谨的艺术家, 而不是让本专业的学生完全改行去当工程师。
网页设计制作是网络媒体中艺术设计人员介入的最早、也是最为普遍的工作之一。网络媒体设计和制作方向的学生可以在网页设计制作课程的基础上学到网络媒体最基本的技术原理、交互设计的理念和应用、UI设计的构架和实现。所以, 它是本方向的入门级课程, 也是必修课程。
对于网页设计制作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这里分为两部分来讨论。
首先谈谈网页设计。
现在网页设计方面的讨论和专著已经非常多, 总体有几种主要观点:注重信息传播本身, 反对过分的形式表现;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和细致的通盘考虑后再动手去做网页设计;网页设计大的方面“无为简约”, 小的细节“深入推敲”……这些观点体现出了网页设计业界正在变化着的趋势:网页设计逐渐向网络媒体界面设计过渡。
学生在方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逐渐接触和学习这些经验和观点, 但作为入门级课程, 对于学生在设计方面的要求和限制不要太多, 防止问题复杂化。技术和经验上条条框框的限制太多, 只会逐渐形成网页设计套路和思维的模式化, 艺术设计学生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甚至到最后都可以不需要设计输出的人员参与, 网页设计完全工科化, 这显然和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的培养目标相左, 并且会使专业方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艺术设计学生的优势就在于形式的创造和表现, 在课程学习期间还是要鼓励学生多做设计创意方面的尝试, 将平面视觉设计中的图形设计和图像处理能力在网页上充分施展, 在网页这个媒介上面探索新的视觉尝试。至于是否应该内容左右形式, 是否应该技术特征左右表现方式, 是否应该实际需求左右思维创意, 还是等到后续方向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让学生自己去判断, 自己去选择。因为, 高水平地媒体设计输出是专业培养的立足点, 毕竟我们培养的是和工程师一样严谨的艺术家, 而不是纯粹的工程师。
其次谈谈网页制作。
很多学生问我:网页制作课程是不是要学编程、要学代码, 自己逻辑思维很差, 如果要学这些东西就会很头疼。课程还没有接触, 就已经产生了逃避心理。那么, 如果将这些学生按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去教, 没等到课上一半, 很多学生可能早就睡着了。
所以, 第一, 带着学生进行逆向法学习网页制作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组织案例教学材料, 向学生介绍优秀的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网页作品个案, 然后分析该作品的实现方法, 逆向推导。从感性的形象入手, 逐步推导其内在的实现原理, 穿插进行关键实现步骤的现场试验和可能性演绎。教师要培养学生网页制作的兴趣, 通过教学告诉学生:即便是所谓的逻辑思维, 你也能运用的很好, 只是以前你没有尝试过。
第二, 在庞杂的网页制作技术知识体系中提炼和总结, 只引入当前最实用的网页制作技术知识, 简化网页制作技术的知识结构, 让学生理解重点技术的相关原理。XHTML+CSS技术是基础而实用的网页制作技术, 着重向学生传授其包含的核心知识, 比如: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电子文本流”、彰显视觉艺术风格的“背景图像控制”、小空间精调整的“盒模型”、承载信息内容, 体现网页结构的“标签”、洞察标签个性的“Display属性”、实现网页布局的“Float属性和Position属性”、精确瞄准装扮对象的“样式选择器”、体现批判与继承逻辑思维的“层叠关系”、巧用体现网页前端交互效果的“Java Script代码”。
总之,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设计” (创作) 和“制作” (实现) 都已经与多媒体集成和整合的枢纽——计算机技术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谁能够尽早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 并能够将技术转化为艺术设计强有力的推动器, 谁就会率先得到开启多媒体创作之门的钥匙;作为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 谁能够真正意识到计算机技术作为设计创作工具所具备的强大能量, 并能够合理地把握技术与艺术之间的时而博弈、时而协同的关系, 谁才会培养出真正符合当今行业需求的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人才。
“像艺术家一样浪漫, 像工程师一样严谨。”听起来是个矛盾的命题, 但对于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学习者们, 必须从中努力求解。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沙伦.E.斯马尔蒂诺.教学技术与媒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钟玉琢.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平面设计多媒体教学 篇10
1 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分析
1.1 理论指导性原则
纵观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 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更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更应该丰富当前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手段。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来说, 对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影响较大的理论有很多。例如, 相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理论等。从理论的指导性的角度来看, 多媒体教学课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最初期的课件的设计形式也多以框面以及小步骤的分支式程序的设计为主, 但是随着课件设计理论的丰富, 课件设计也得到了完善。
在多媒体课件的发展阶段, 艺术设计类多媒体课件除了受认知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外, 同时也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例如, 课件的设计开始关注课件受用者的内心需求, 开始慢慢地适应学习者的心理需求,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 课程设计开始将学习和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需要联系在了一起, 这对于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的效果是十分关键的。
1.2 开放性设计原则
针对艺术设计类课程的特点, 艺术设计课程具有鲜明的特殊性, 因此在实际高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过程中, 设计还应该根据实际出发, 因为在真正的设计时, 由于教学内容以及思想的不同, 多媒体设计的差异性也非常大。由于每个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师的教学经历、实践经验以及教学者的思想文化观的不同, 在对教学对象的课件设计时, 课件中融入的主观色彩也不同。所以开放性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适应多样性的教师需要, 同时也可以方便教学发挥课件的最大作用。
1.3 动态交互原则
以上我们提到过, 偏向于教师直接使用的演示类课件的应用最为广泛, 这种课件的实际操作只需要进行鼠标点击就可以进行, 而课件的播放顺序也是事前在设计时候进行设定的, 这种课件的设计更加趋向静态交互, 但是这种方式却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的教学需要, 还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 采取必要的动态交互, 这样对于吸引学习者的眼球和注意力将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以此来更顺利地完成基本的教学过程。基于动态交互原则上的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更具灵活性, 这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件教学效率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2 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原则分析
2.1 适度运用原则
无论是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课件, 还是其他课程的课件中都会具有一定的文字、声音、动画或是其他形式的多媒体, 这也是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但是如果这些色彩比例过大, 演示的效果虽然较好, 但会使学生对重点的把握和理解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这种课件的设计教学效果也会很差。
因此在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过程中, 还应该坚持一定的适度运用原则。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教学的创造性, 以帮助学生反思学到的东西, 从而对教学内容达到更深刻的认识。
2.2 适量信息原则
多媒体教学课展示的信息较多, 会让学生囫囵吞枣, 来不及消化和理解。同时, 过多信息展示使得教师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出回应, 师生互动是有限的,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的信息一定要适量, 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必须根据课程特征适量使用多媒体。
2.3 有机结合原则
教学媒体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选择使用适当的表现媒体和教学方法,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动画设计专业中, 对于自然运动规律的分解,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 可以非常直观地显示出自然界中很难观察到的景象, 使学生更快地理解自然运动的规律。
因此, 理论问题,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 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涉及实践的环节, 则更适合采用动手实践的方式。
3 结语
从艺术设计类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 其教学上的主观因素比较浓, 很多时候在教学教材的处理上可能会由于个人的主观看法不同而出现差异, 这和教师的社会阅历、认知背景等都有着很大的联系。从当前艺术设计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情况来看, 还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辅助教学作用, 在充分吸取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加强创新, 以更好地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效果。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特别是当前的艺术设计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更是呈现出了多方向发展的趋势, 教学手段和方式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于艺术设计类课堂的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并对这些应用原则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艺术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岩.浅谈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J].美术大观, 2013 (2) :151.
[2]杨俊贺.艺术设计教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D].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7.
[3]秦福建.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N].渝西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 :60-62.
平面设计多媒体教学 篇11
一、突出语文性的原则
多媒体课件做得再好归根到底还是要为语文教学服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在制作课件时必须突出语文的学科特性,而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教学的任务不仅在文本的内容,还在文本本身,无论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类型的课文,除了要教给学生文章的中心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文章本身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是语文教学所要关注的重点。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花大量时间用来展示影像、图片和声音。记得有一次听一节公开课《雷雨》,那位老师花了大量时间播放戏剧《雷雨》的片段,文章的分析讲解则是草草带过,这就是把语文变成了一堂影视欣赏课,忽视了语文本身的特性。语文课关键还是要从文本本身进行教学,古人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都是强调语言文字才是读者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学会应用文字的基础,如果把重点放在播放影像和图片上,而忽视文本,这就是忽视了语文的学科特点。
还有一种情况,由于网络所带来的知识内容的丰富性,也会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主次不分的现象。高职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是瓶中魔鬼,还是诺亚方舟》,这是一篇议论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议论文中驳论和立论相结合的特点,重点学习反驳论据和论点的方法,而有的老师上这堂课时借助网络资源大谈原子能的利弊,让人感觉这不是一节语文课而是物理课。
所以我们不论使用哪种媒体进行教学,首先要做到突出语文特性,努力体现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特色。同时既要形象地表达教材内容又要兼顾语言文字特点。
二、教学辅助性的原则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还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定位。多媒体课件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既然是辅助教学,那么也就是说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作用只是一个辅助,高职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也不应例外。
首先,在教学目的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后者是为前者服务;前者是主,后者是次,在具体操作中,必须体现这一思想。
诚然,多媒体课件和其它工具相比,具有许多其无法比拟的特性,常见的做法是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外加一些声音和影像做成一个整体。但事实上多媒体并不是一节课的全部,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多媒体在教学中并不能起到主导的作用,它只是一个辅助,它无力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切活动。
如有位老师上《荷塘月色》的时候,找了很多荷塘夜景的图片,并在课件的呈现方式上求新求变化,力求页页有动画、特效,与众不同,试图用具体的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荷塘月色的朦胧美,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可结果却是“形”似而“神”不似,很难体现出朱自清文章中那“淡淡的哀愁”,因为图片是一种写实的艺术,它的运用太过直白,反而破坏了作者笔下荷塘那种朦胧的美感。而朱自清在作品中语言描述的朦胧美,却正是运用了语言朦胧性的特点,借助通感等修辞手法,既描写了荷塘上那淡淡的“不能朗照”的月色,又借景抒发了自己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意境、这种情感、这种修辞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感是任何摄影师的照片都无法表现的。学生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领悟才能感受到。所以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们还是主要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文本的解读,而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使用。
其次,如果我们把媒体课件定位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我们会发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下子变得灵活多了,我们不需要把多媒体运用于整堂课,而可以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中有必要运用多媒体的某一个环节。
我们可以将课件进行细化,比如说作者介绍做成一个个课件,如介绍鲁迅的、介绍沈从文的……到上课用的时候就可以单独使用,同时也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侧重点简单地进行修改,或者通过超级链接将多个课件连成一体灵活运用。在上语文课时,也就避免一旦原先的教学设计出现意外,就乱了阵脚,束手无策的情况了。
辅助而非取代,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必须避免“为多媒体而多媒体”。
三、网络辅助的原则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广泛运用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一场革命,积极的方面前面已经谈到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要依靠网络。
网络具有无限扩展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正好可以弥补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不足,比如说在上课时学生突然冒出一些问题,而教师在课件上并没有准备或是准备不足,教师可以马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答案。比如在上《荷塘月色》时,老师讲到通感的用法,它是打通五官的界限进行比喻,文章中只有两个例子,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马上搜索到其他通感的语句介绍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及时练习,这就打破了多媒体课件按部就班的不足,适应课堂上瞬息万变的情况。
网络还是“知识的海洋”,借助浏览器和网站上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能够帮助老师和学生极其方便的无限量的获取信息。网络可以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自由地获取各类信息,培养学生“查询、获取、整理、处理、存储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只要教学设计得比较合理,对学生的指导恰当,就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也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在网上搜索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做先进工具的主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当然网络也不是万能的,学生在运用网络学习时,也会出现照搬照抄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并不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
四、实用性原则
一曲优美动听的音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片,无疑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极大地提高课件的质量。但是现在有些课件过于注重艺术性而忽视教学的实用性,课件是做得很漂亮,一些特效也很花哨,但却没有突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在上课时反倒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件上去,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要记住以教学内容为主,课件为辅,避免以下几点:(1)过多色彩艳丽的插图;(2)令人眼花缭乱的切换与效果。
五、以人为本的原则
多媒体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再先进的教学手段还是要有人来使用,要是使用的人教学观念落后,那么多媒体教学也会产生变异。所以我们认为教学的关键还是人,换句话说教师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要以人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一种媒体对所有对象都适用,每一种媒体都有其特有的优势和不足,在语文教学中借助于图片、声音、影像等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确很有帮助,但这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略了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说:“……我们整个业界都认识到,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把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多媒体教学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柏庐.中学多媒体教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李兆君,李文.教师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学习[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3]张志华.多媒体——语文课堂的兴奋剂[J].作文教学研究,2007,(02).
[4]余娟文.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另一个支点[J].陕西教育,2006,(03).
[5]杨俊英.多媒体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7,(15).
[6]王琼.基于网络的语文教育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导刊,2007,(03).
[7]晏晓蓉,陈佳.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重庆大学学报,2004,(06).
英语教学设计中多媒体的运用 篇12
下面, 以一节英语课实例, 谈谈教学设计中多媒体的运用。
本节英语课为七年级上学期内容: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Section B。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的多媒体运用设计力求寓教于乐。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为:复习→新授→训练→作业, 为一般英语教学通用流程, 但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有所不同, 课件的制作也因多媒体的运用而不同。
1. 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复习九个单词, 为新授作准备。
【多媒体的运用】:一般制作就是展示九个单词及图片。我为了创设复习单词的情境, 在网上找到各单词的实物图片, 如苹果、桔子等作拟人化处理:添上小手和小脚、小嘴巴, 制成卡通效果, 逐一闪亮登场, 再配上特殊的声音, 显得生动活泼。这样很快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快速进入了学习状态, 同时, 也达到了复习单词的目的, 为新授作好铺垫。
2. 新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新授五个单词。
【多媒体的运用】:与复习环节一样, 我将五个单词以实物图片的形式呈现, 不同的是让五个卡通人物都开口“说话”, 把每个单词的知识要点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展示, 显得特别活泼可爱。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得了新知识, 难点在此突破, 提高了教学效率。
3. 训练A———单词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对新授单词进行强化训练。
【多媒体的运用】:为了激发学生熟记五个单词的兴趣, 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具体设计是:将五个新单词的实物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自动、快速地随机展示, 被测学生要同步读出, 但根据每个单词图片出现时间由慢到快将其设置为三个级别, 只有正确读出单词发音者才能进入下一关。为了营造游戏的氛围, 我在网上截取了网上流行的卡丁车游戏的画面作为背景, 配上节奏紧张的音乐, 并用红色线条逐渐变短的动画进行倒计时 (俗称生命力) , 更是带来刺激的感觉。这种趣味性和直观性的设计,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是本环节的特色。
4. 训练B———听力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针对新旧单词进行听力训练。
【多媒体的运用】:为了将听力训练插入课件中, 我先将有关课文的磁带的录音先录入电脑, 处理为mp3格式, 再附上听力试题及答案, 便于教师操作逐一展示。
这个环节中, 我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听力扩展训练, 即将一个幽默笑话改编为一个动漫情节。“What does Tony like?”讲的是Tony去餐厅, 不知道要吃点什么, 服务员多次问:您喜欢吃什么?Tony对水果、蔬菜一再表示不喜欢, 服务员最后端上一盘骨头, 结果, Tony十分满意, Tony原来是一只小狗。
根据这个笑话, 我具体制作流程:英语对话脚本设计→对话录音→变调处理 (成为两个不同人物的对话声) →网上搜索合适的图片→图片处理→动画制作→再插入录音→最后调试。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和悬念的设置,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进行听力训练, 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使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4. 课外作业教学设计
【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在家里用英语问爸爸妈妈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这是一道开放性的作业。
【多媒体的运用】:一般这个环节仅仅板书页码、题号就完成, 但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 根据作业内容, 针对现代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喜好一无所知、漠不关心这一现象, 进行了浓墨重彩地渲染。我的多媒体运用:从中央电视台常播的公益广告———“妈妈, 洗脚”的视频中截取几张关键的画面, 再配上原声, 并打出课外作业及要求。学生通过视听感受, 一声“妈妈, 洗脚”强烈地感染了学生, 教育了学生, 让今天的作业不仅是一种任务, 更是一种爱的体现。从而让“三维”教学目的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了实处。
本节课结束, 是在“爱是love” (正大综艺主题曲) 的音乐中退场的。
【平面设计多媒体教学】推荐阅读:
中职教学平面设计06-04
高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08-23
平面设计专业教学08-30
平面设计软件教学10-07
项目教学总结(平面设计)07-03
平面设计的分层教学12-26
关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10-11
平面连杆机构教学设计10-12
平面构成教学设计汇报12-18
平面设计项目化教学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