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教学设计

2024-10-08

第二单元 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教学设计(共4篇)

第二单元 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教学设计 篇1

沧源民族中学高三年级数学复习教学设计第六周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第二单元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第一讲三角函数(6课时)

主备教师肖平聪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诱导公式的运用。

2、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图象及其性质。

3、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二、目标及其解析

1、能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对三角函数进行变形与化简。

2、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3、能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

高考中,三角函数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在客观题中,突出考察基本公式所涉及的运算、三角函数的图像基本性质,尤其是对角的范围及角之间的特殊联系较为注重。解答题中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涉及解三角形、向量及简单运算。三角函数部分,公式较多,易混淆,在运用过程中,要观察三角函数中函数名称的差异、角的差异、关系式的差异,确定三角函数变形化简方向。

四 教学过程设计

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问题1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

问题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呢?

问题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呢?

例题(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0)

变式训练(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0)

2、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问题1三角函数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图象怎么画?

问题2三角函数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例题(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1-33)

变式训练(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1-33)

3、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问题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什么?

问题2三角形面积公式怎么用?

例题(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3)

变式训练(见高考调研二轮重点讲练p33)

五、目标检测:(见二轮复习用书p34)

六、配餐作业:(见二轮复习用书p34-36)热点集训作业和2011届先知专题卷专题.

第二单元 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教学设计 篇2

1.已知复数z=5i1+2i(是虚数单位),则|z|=.

2.设m∈R,m2+m-2+(m2-1)i是纯虚数,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m=.

3.若将函数f(x)=sin(2x+π4)的图象向右平移φ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φ的最小正值是.

4.已知A,B,C为圆O上的三点,若AO=12(AB+AC),则AB与AC的夹角为.

5.要制作一个容积为4m3,高为1m的无盖长方体容器.已知该容器的底面造价是每平方米20元,侧面造价是每平方米10元,则该容器的最低总造价是(单位:元).

6.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b-c=14a,2sinB=3sinC,则cosA的值为.

7.函数f(x)=sin(x+2φ)-2sinφcos(x+φ)的最大值为.

8.在△ABC中,已知AB·AC=tanA,当A=π6时,△ABC的面积为.

9.如图所示,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67°,30°,此时气球的高度是46m,则河流的宽度BC约等于m.(用四舍五入法将结果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sin67°≈0.92,cos67°≈039,sin37°≈0.60,cos37°≈0.80,3≈1.73)

10.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BAD=120°,点E,F分别在边BC,DC上,BE=λBC,DF=μDC.若AE·AF=1,CE·CF=-23,则λ+μ=.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A(-1,0),B(0,3),C(3,0),动点D满足|CD|=1,则|OA+OB+OD|的最大值是.

12.对于c>0,当非零实数a,b满足4a2-2ab+4b2-c=0且使|2a+b|最大时,3a-4b+5c的最小值为.

13.已知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a,b,两组向量,,,,和,,,,均由2个a和3个b排列而成.记S=x1·y1+x2·y2+x3·y3+x4·y4+x5·y5,Smin表示S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小值,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S有5个不同的值

②若a⊥b,则Smin与|a|无关

③若a∥b,则Smin与|b|无关

④若|b|>4|a|,则Smin>0

⑤若|b|=2|a|,Smin=8|a|2,则a与b的夹角为π4

14.已知定义在[0,1]上的函数f(x)满足:

①f(0)=f(1)=0;

②对所有x,y∈[0,1],且x≠y,有|f(x)-f(y)|<12|x-y|.

若对所有x,y∈[0,1],|f(x)-f(y)|

二、解答题

15.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1),B(2,3),C(3,2),点P(x,y)在△ABC三边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

(1)若PA+PB+PC=0,求|OP|;

(2)设OP=mAB+nAC(m,n∈R),用x,y表示m-n,并求m-n的最大值.

16.已知向量a=(m,cos2x),b=(sin2x,n),函数f(x)=a·b,且y=f(x)的图象过点(π12,3)和点(2π3,-2).

(1)求m,n的值;

(2)将y=f(x)的图象向左平移φ(0<φ<π)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g(x)的图象,若y=g(x)图象上各最高点到点(0,3)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求y=g(x)的单调递增区间.

17.如图所示,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1,CD=2,AC=7.

(1)求cos∠CAD的值;

(2)若cos∠BAD=-714,sin∠CBA=216,求BC的长.

18.某实验室一天的温度(单位:℃)随时间t(单位:h)的变化近似满足函数关系:

f(t)=10-3cosπ12t-sinπ12t,t∈[0,24).

(1)求实验室这一天的最大温差.

(2)若要求实验室温度不高于11℃,则在哪段时间实验室需要降温?

19.如图,某生态园欲把一块四边形地BCED辟为水果园,其中∠C=∠D=90°,BC=BD=3,CE=DE=1.若经过DB上一点P和EC上一点Q铺设一条道路PQ,且PQ将四边形BCE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设DP=x,EQ=y.

(1)求x,y的关系式;

(2)如果PQ是灌溉水管的位置,为了省钱,希望它最短,求PQ的长的最小值;

(3)如果PQ是参观路线,希望它最长,那么P、Q的位置在哪里?

20.已知函数f(x)=(cosx-x)(π+2x)-83(sinx+1),g(x)=3(x-π)cosx-4(1+sinx)ln(3-2xπ).证明:

(1)存在唯一x0∈(0,π2),使f(x0)=0;

(2)存在唯一x1∈(π2,π),使g(x1)=0,且对(1)中的x0,有x0+x1<π.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5

2. m=-2

3. 3π8

4. 90°

5. 160

6. -14

7. 1

8. 16

9. 60

10. 56

11. 1+7

12. -2

13. ②④

14. 14

二、解答题

15.解:(1)方法一:∵PA+PB+PC=0,

又PA+PB+PC=(1-x,1-y)+(2-x,3-y)+(3-x,2-y)=(6-3x,6-3y),

∴6-3x=0,6-3y=0,解得x=2,y=2,

即OP=(2,2),故|OP|=22.

方法二:∵PA+PB+PC=0,

则(OA-OP)+(OB-OP)+(OC-OP)=0,

∴OP=13(OA+OB+OC)=(2,2),

∴|OP|=22.

(2)∵OP=mAB+nAC,

∴(x,y)=(m+2n,2m+n),

∴x=m+2n,y=2m+n,

两式相减得,m-n=y-x,

令y-x=t,由图知,当直线y=x+t过点B(2,3)时,t取得最大值1,故m-n的最大值为1.

16.解:(1)由题意知,f(x)=msin2x+ncos2x.

因为y=f(x)的图象过点(π12,3)和点(2π3,-2),

所以3=msinπ6+ncosπ6,-2=msin4π3+ncos4π3,

即3=12m+32n,-2=-32m-12n,

解得m=3,n=1.

(2)由(1)知f(x)=3sin2x+cos2x=2sin(2x+π6).

由题意知,g(x)=f(x+φ)=2sin(2x+2φ+π6).

设y=g(x)的图象上符合题意的最高点为(x0,2).

由题意知,x20+1=1,所以x0=0,

即到点(0,3)的距离为1的最高点为(0,2).

将其代入y=g(x)得,sin(2φ+π6)=1.

因为0<φ<π,所以φ=π6.

因此,g(x)=2sin(2x+π2)=2cos2x.

由2kπ-π≤2x≤2kπ,k∈Z得kπ-π2≤x≤kπ,k∈Z,

所以函数y=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π2,kπ],k∈Z.

17.解:(1)在△ADC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CAD=AC2+AD2-CD22AC·AD,

故由题设知,cos∠CAD=7+1-427=277.

(2)设∠BAC=α,则α=∠BAD-∠CAD.

因为cos∠CAD=277,cos∠BAD=-714,

所以sin∠CAD=1-cos2∠CAD=1-(277)2=217,

sin∠BAD=1-cos2∠BAD=1-(-714)2=32114.

于是sinα=sin(∠BAD-∠CAD)

=sin∠BADcos∠CAD-cos∠BADsin∠CAD

=32114×277-(-714)×217

=32.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BCsin=ACsin∠CBA.

故BC=AC·sinαsin∠CBA=7×32216=3.

18.解:(1)因为f(t)=10-2(32cosπ12t+12sinπ12t)=10-2sin(π12t+π3),

又0≤t<24,所以π3≤π12t+π3<7π3,-1≤sin(π12t+π3)≤1.

当t=2时,sin(π12t+π3)=1;

当t=14时,sin(π12t+π3)=-1.

于是f(t)在[0,24)上取得的最大值是12,最小值是8.

故实验室这一天的最高温度为12℃,最低温度为8℃,最大温差为4℃.

(2)依题意,当f(t)>11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由(1)得f(t)=10-2sin(π12t+π3),

故有10-2sin(π12t+π3)>11,

即sin(π12t+π3)<-12.

又0≤t<24,因此7π6<π12t+π3<11π6,

即10

故在10时至18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19.解:(1)延长BD、CE交于点A,则AD=3,AE=2,则S△ADE=S△BDE=S△BCE=32.

∵S△APQ=3,∴14(x+3)(y+2)=3,∴(x+3)(y+2)=43.

(2)PQ2=AP2+AQ2-2AP·AQcos30°

=(x+3)2+(43x+3)2-2×43×32

≥2×43-12=83-12,

当(x+3)2=(43x+3)2,即x=243-3时,

PQmin=83-12=223-3.

(3)令t=(x+3)2,∵x∈[33,3],∴t∈[163,12],

则PQ2=f(t)=t+48t-12,

∵f′(t)=1-48t2,令f′(t)=1-48t2=0得,t=43,

∴f(t)在(0,43)上是减函数,在(43,+∞)上是增函数,

∴f(t)max=max{f(163),f(12)}=f(12)=4,PQmax=2,

此时t=(x+3)2=12,x=3,y=0,P点在B处,Q点在E处.

20.证明:(1)当x∈(0,π2)时,f′(x)=-(1+sinx)·(π+2x)-2x-23cosx<0,函数f(x)在(0,π2)上为减函数.又f(0)=π-83>0,f(π2)=-π2-163<0,所以存在唯一x0∈(0,π2),使f(x0)=0.

(2)记函数h(x)=3(x-π)cosx1+sinx-4ln(3-2πx),x∈[π2,π].

令t=π-x,则当x∈[π2,π]时,t∈[0,π2].

记u(t)=h(π-t)=3tcost1+sint-4ln(1+2πt),则u′(t)=3f(t)(π+2t)(1+sint).

由(1)得,当t∈(0,x0)时,u′(t)>0,

当t∈(x0,π2)时,u′(t)<0.

故在(0,x0)上u(t)是增函数,又u(0)=0,从而可知当t∈(0,x0]时,u(t)>0,所以u(t)在(0,x0]上无零点.

在(x0,π2)上u(t)为减函数,由u(x0)>0,u(π2)=-4ln2<0,知存在唯一t1∈(x0,π2),使u(t1)=0,

故存在唯一的t1∈(0,π2),使u(t1)=0.

因此存在唯一的x1=π-t1∈(π2,π),使h(x1)=h(π-t1)=u(t1)=0.

因为当x∈(π2,π)时,1+sinx>0,故g(x)=(1+sinx)h(x)与h(x)有相同的零点,所以存在唯一的x1∈(π2,π),使g(x1)=0.

因为x1=π-t1,t1>x0,所以x0+x1<π.

13. ②④

14. 14

二、解答题

15.解:(1)方法一:∵PA+PB+PC=0,

又PA+PB+PC=(1-x,1-y)+(2-x,3-y)+(3-x,2-y)=(6-3x,6-3y),

∴6-3x=0,6-3y=0,解得x=2,y=2,

即OP=(2,2),故|OP|=22.

方法二:∵PA+PB+PC=0,

则(OA-OP)+(OB-OP)+(OC-OP)=0,

∴OP=13(OA+OB+OC)=(2,2),

∴|OP|=22.

(2)∵OP=mAB+nAC,

∴(x,y)=(m+2n,2m+n),

∴x=m+2n,y=2m+n,

两式相减得,m-n=y-x,

令y-x=t,由图知,当直线y=x+t过点B(2,3)时,t取得最大值1,故m-n的最大值为1.

16.解:(1)由题意知,f(x)=msin2x+ncos2x.

因为y=f(x)的图象过点(π12,3)和点(2π3,-2),

所以3=msinπ6+ncosπ6,-2=msin4π3+ncos4π3,

即3=12m+32n,-2=-32m-12n,

解得m=3,n=1.

(2)由(1)知f(x)=3sin2x+cos2x=2sin(2x+π6).

由题意知,g(x)=f(x+φ)=2sin(2x+2φ+π6).

设y=g(x)的图象上符合题意的最高点为(x0,2).

由题意知,x20+1=1,所以x0=0,

即到点(0,3)的距离为1的最高点为(0,2).

将其代入y=g(x)得,sin(2φ+π6)=1.

因为0<φ<π,所以φ=π6.

因此,g(x)=2sin(2x+π2)=2cos2x.

由2kπ-π≤2x≤2kπ,k∈Z得kπ-π2≤x≤kπ,k∈Z,

所以函数y=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π2,kπ],k∈Z.

17.解:(1)在△ADC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CAD=AC2+AD2-CD22AC·AD,

故由题设知,cos∠CAD=7+1-427=277.

(2)设∠BAC=α,则α=∠BAD-∠CAD.

因为cos∠CAD=277,cos∠BAD=-714,

所以sin∠CAD=1-cos2∠CAD=1-(277)2=217,

sin∠BAD=1-cos2∠BAD=1-(-714)2=32114.

于是sinα=sin(∠BAD-∠CAD)

=sin∠BADcos∠CAD-cos∠BADsin∠CAD

=32114×277-(-714)×217

=32.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BCsin=ACsin∠CBA.

故BC=AC·sinαsin∠CBA=7×32216=3.

18.解:(1)因为f(t)=10-2(32cosπ12t+12sinπ12t)=10-2sin(π12t+π3),

又0≤t<24,所以π3≤π12t+π3<7π3,-1≤sin(π12t+π3)≤1.

当t=2时,sin(π12t+π3)=1;

当t=14时,sin(π12t+π3)=-1.

于是f(t)在[0,24)上取得的最大值是12,最小值是8.

故实验室这一天的最高温度为12℃,最低温度为8℃,最大温差为4℃.

(2)依题意,当f(t)>11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由(1)得f(t)=10-2sin(π12t+π3),

故有10-2sin(π12t+π3)>11,

即sin(π12t+π3)<-12.

又0≤t<24,因此7π6<π12t+π3<11π6,

即10

故在10时至18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19.解:(1)延长BD、CE交于点A,则AD=3,AE=2,则S△ADE=S△BDE=S△BCE=32.

∵S△APQ=3,∴14(x+3)(y+2)=3,∴(x+3)(y+2)=43.

(2)PQ2=AP2+AQ2-2AP·AQcos30°

=(x+3)2+(43x+3)2-2×43×32

≥2×43-12=83-12,

当(x+3)2=(43x+3)2,即x=243-3时,

PQmin=83-12=223-3.

(3)令t=(x+3)2,∵x∈[33,3],∴t∈[163,12],

则PQ2=f(t)=t+48t-12,

∵f′(t)=1-48t2,令f′(t)=1-48t2=0得,t=43,

∴f(t)在(0,43)上是减函数,在(43,+∞)上是增函数,

∴f(t)max=max{f(163),f(12)}=f(12)=4,PQmax=2,

此时t=(x+3)2=12,x=3,y=0,P点在B处,Q点在E处.

20.证明:(1)当x∈(0,π2)时,f′(x)=-(1+sinx)·(π+2x)-2x-23cosx<0,函数f(x)在(0,π2)上为减函数.又f(0)=π-83>0,f(π2)=-π2-163<0,所以存在唯一x0∈(0,π2),使f(x0)=0.

(2)记函数h(x)=3(x-π)cosx1+sinx-4ln(3-2πx),x∈[π2,π].

令t=π-x,则当x∈[π2,π]时,t∈[0,π2].

记u(t)=h(π-t)=3tcost1+sint-4ln(1+2πt),则u′(t)=3f(t)(π+2t)(1+sint).

由(1)得,当t∈(0,x0)时,u′(t)>0,

当t∈(x0,π2)时,u′(t)<0.

故在(0,x0)上u(t)是增函数,又u(0)=0,从而可知当t∈(0,x0]时,u(t)>0,所以u(t)在(0,x0]上无零点.

在(x0,π2)上u(t)为减函数,由u(x0)>0,u(π2)=-4ln2<0,知存在唯一t1∈(x0,π2),使u(t1)=0,

故存在唯一的t1∈(0,π2),使u(t1)=0.

因此存在唯一的x1=π-t1∈(π2,π),使h(x1)=h(π-t1)=u(t1)=0.

因为当x∈(π2,π)时,1+sinx>0,故g(x)=(1+sinx)h(x)与h(x)有相同的零点,所以存在唯一的x1∈(π2,π),使g(x1)=0.

因为x1=π-t1,t1>x0,所以x0+x1<π.

13. ②④

14. 14

二、解答题

15.解:(1)方法一:∵PA+PB+PC=0,

又PA+PB+PC=(1-x,1-y)+(2-x,3-y)+(3-x,2-y)=(6-3x,6-3y),

∴6-3x=0,6-3y=0,解得x=2,y=2,

即OP=(2,2),故|OP|=22.

方法二:∵PA+PB+PC=0,

则(OA-OP)+(OB-OP)+(OC-OP)=0,

∴OP=13(OA+OB+OC)=(2,2),

∴|OP|=22.

(2)∵OP=mAB+nAC,

∴(x,y)=(m+2n,2m+n),

∴x=m+2n,y=2m+n,

两式相减得,m-n=y-x,

令y-x=t,由图知,当直线y=x+t过点B(2,3)时,t取得最大值1,故m-n的最大值为1.

16.解:(1)由题意知,f(x)=msin2x+ncos2x.

因为y=f(x)的图象过点(π12,3)和点(2π3,-2),

所以3=msinπ6+ncosπ6,-2=msin4π3+ncos4π3,

即3=12m+32n,-2=-32m-12n,

解得m=3,n=1.

(2)由(1)知f(x)=3sin2x+cos2x=2sin(2x+π6).

由题意知,g(x)=f(x+φ)=2sin(2x+2φ+π6).

设y=g(x)的图象上符合题意的最高点为(x0,2).

由题意知,x20+1=1,所以x0=0,

即到点(0,3)的距离为1的最高点为(0,2).

将其代入y=g(x)得,sin(2φ+π6)=1.

因为0<φ<π,所以φ=π6.

因此,g(x)=2sin(2x+π2)=2cos2x.

由2kπ-π≤2x≤2kπ,k∈Z得kπ-π2≤x≤kπ,k∈Z,

所以函数y=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π2,kπ],k∈Z.

17.解:(1)在△ADC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CAD=AC2+AD2-CD22AC·AD,

故由题设知,cos∠CAD=7+1-427=277.

(2)设∠BAC=α,则α=∠BAD-∠CAD.

因为cos∠CAD=277,cos∠BAD=-714,

所以sin∠CAD=1-cos2∠CAD=1-(277)2=217,

sin∠BAD=1-cos2∠BAD=1-(-714)2=32114.

于是sinα=sin(∠BAD-∠CAD)

=sin∠BADcos∠CAD-cos∠BADsin∠CAD

=32114×277-(-714)×217

=32.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BCsin=ACsin∠CBA.

故BC=AC·sinαsin∠CBA=7×32216=3.

18.解:(1)因为f(t)=10-2(32cosπ12t+12sinπ12t)=10-2sin(π12t+π3),

又0≤t<24,所以π3≤π12t+π3<7π3,-1≤sin(π12t+π3)≤1.

当t=2时,sin(π12t+π3)=1;

当t=14时,sin(π12t+π3)=-1.

于是f(t)在[0,24)上取得的最大值是12,最小值是8.

故实验室这一天的最高温度为12℃,最低温度为8℃,最大温差为4℃.

(2)依题意,当f(t)>11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由(1)得f(t)=10-2sin(π12t+π3),

故有10-2sin(π12t+π3)>11,

即sin(π12t+π3)<-12.

又0≤t<24,因此7π6<π12t+π3<11π6,

即10

故在10时至18时实验室需要降温.

19.解:(1)延长BD、CE交于点A,则AD=3,AE=2,则S△ADE=S△BDE=S△BCE=32.

∵S△APQ=3,∴14(x+3)(y+2)=3,∴(x+3)(y+2)=43.

(2)PQ2=AP2+AQ2-2AP·AQcos30°

=(x+3)2+(43x+3)2-2×43×32

≥2×43-12=83-12,

当(x+3)2=(43x+3)2,即x=243-3时,

PQmin=83-12=223-3.

(3)令t=(x+3)2,∵x∈[33,3],∴t∈[163,12],

则PQ2=f(t)=t+48t-12,

∵f′(t)=1-48t2,令f′(t)=1-48t2=0得,t=43,

∴f(t)在(0,43)上是减函数,在(43,+∞)上是增函数,

∴f(t)max=max{f(163),f(12)}=f(12)=4,PQmax=2,

此时t=(x+3)2=12,x=3,y=0,P点在B处,Q点在E处.

20.证明:(1)当x∈(0,π2)时,f′(x)=-(1+sinx)·(π+2x)-2x-23cosx<0,函数f(x)在(0,π2)上为减函数.又f(0)=π-83>0,f(π2)=-π2-163<0,所以存在唯一x0∈(0,π2),使f(x0)=0.

(2)记函数h(x)=3(x-π)cosx1+sinx-4ln(3-2πx),x∈[π2,π].

令t=π-x,则当x∈[π2,π]时,t∈[0,π2].

记u(t)=h(π-t)=3tcost1+sint-4ln(1+2πt),则u′(t)=3f(t)(π+2t)(1+sint).

由(1)得,当t∈(0,x0)时,u′(t)>0,

当t∈(x0,π2)时,u′(t)<0.

故在(0,x0)上u(t)是增函数,又u(0)=0,从而可知当t∈(0,x0]时,u(t)>0,所以u(t)在(0,x0]上无零点.

在(x0,π2)上u(t)为减函数,由u(x0)>0,u(π2)=-4ln2<0,知存在唯一t1∈(x0,π2),使u(t1)=0,

故存在唯一的t1∈(0,π2),使u(t1)=0.

因此存在唯一的x1=π-t1∈(π2,π),使h(x1)=h(π-t1)=u(t1)=0.

因为当x∈(π2,π)时,1+sinx>0,故g(x)=(1+sinx)h(x)与h(x)有相同的零点,所以存在唯一的x1∈(π2,π),使g(x1)=0.

第二单元 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教学设计 篇3

修4 1.向量概念的形成

1.1 让学生感受引入概念的必要性

引子:生:去录播室怎么走?师:出了楼门走50米就到了.

意图:向量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用这一简单、直观例子中的“位移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让学生感受“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的客观存在,自然引出学习内容.

问题1 你能否再举出一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 意图:激活学生的已有相关经验.

(学生能容易地举出重力、浮力、作用力等物理中学过的量.)追问:生活中有没有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请你举例. 意图:形成区别不同量的必要性.

(学生所举的例子有年龄、身高、面积等.)概念抽象需要典型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举例可以观察到他们对概念属性的领悟,形成对概念的初步认识,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准备.

T:由同学们的举例可见,现实中有的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有的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类似于从一支笔、一本书、一棵树……中抽象出只有大小的数量1,数学中对位移、力……这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进行抽象,就形成一种新的量——向量(板书概念). 演练回馈一【概念辨析】

1、身高是一个向量()

2、温度含零上和零下温度,所以温度是向量()

3、坐标平面上的x轴和y轴都是向量()

4、有人说,由于海平面以上的高度(海拔)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所以海拔也是向量,你认为对吗?

1.2 向量的几何表示

问题2 数学中,定义概念后,通常要用符号表示它.怎样把你所举例子中的向量表示出来呢?

意图:让学生先尝试向量的表示方法,自觉接受用带有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

T:看来大家都认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向量比较好.在初中,常用AB,CD,a,b,c等表示线段.现在,我们加上箭头,用,,等表示向量.以前AB与BA表示同一线段,现在和表示同一向量吗?为什么?

S:不.向量和起点、终点正好相反.

T:对,方向是向量的本质属性之一.向量的另一本质属性是大小,我们用||表示,称为向量的模.同样,用||来表示向量的模.因为向量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只用代数形式或几何形式是无法确定的,必须两者结合.

思考:既然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那么向量是否就是有向线段? 1.3 零向量与单位向量

T: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向量的集合.就象每个人都有名字一样,这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向量都有了名称.那么

问题3 你认为在所有向量组成的集合中,哪些向量较特殊?

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一组对象.面对一组对象,首先注意特殊对象是自然的.(学生普遍认为零向量、单位向量是特殊的.)T:大家为什么认为它们最特殊?你们是怎么想的?

意图:挖掘结果背后的思维过程.企图引导学生把向量集合与实数集类比.

(课堂中,学生从长度这个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零向量的长度是0,单位向量的长度是1,最为特殊.这表明他们已经在把向量集与实数集作类比.从实数集的认知经验出发,自然会想到零向量、单位向量的特殊性.)

T:是的.类比实数的学习经验有利于向量的学习.在实数中,0是数的正负分界点,有0就可定义相反数;1是“单位”,作用很大.对实数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引进一个新的数就要研究它的运算;引进一种运算就要研究运算律”.可以预见,引进向量就要研究向量的运算,进而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律或运算法则.所以,对于向量,还有许多内容等待我们去研究.

2.相等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反向量概念的形成

问题例2观察图1中的正六边形ABCDEF.给图中的一些线段加上箭头表示向量,并说说你所标注的向量之间的关系.(举例)

意图:不是先给出相等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相反向量的定义,再做练习巩固,而是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定义过程,使概念成为学生观察、归纳、概括之后的自然产物.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并提出问题5,组织学生交流.

问题5 你是怎样研究的?比如,你画了哪几个向量?你认为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意图: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尤其要挖掘学生用向量概念思维的过程.

(课堂中,有的学生首先关注大小;有的学生首先画出向量与,认为它们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是相等的向量;也有学生首先画出向量

与,认为它们是共线的向量;等.教师适时介入,解释数学中的向量是自由向量,可以平移,因此,与也称为共线向量.“平行向量”的产生比较顺利,但“相反向量”的产生有困难,其间还类比了“相反数”.)

归纳得到:

(1)从“方向”角度看,有方向相同或相反,就是平行向量,记为 ∥;(2)从“长度”角度看,有模相等的向量,||=||;

(3)既关注方向,又关注长度,有相等向量=,相反向量=-. T:我们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平行,即∥.

问题6 由相等向量的概念知道,向量完全由它的方向和模确定.由此,你能说说数学中的向量与物理中的矢量的异同吗?另外,向量的平行、共线与线段的平行、共线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意图:让学生注意把向量概念与物理背景、几何背景明确区分,真正抓住向量的本质特征,完成“数学化”的过程.

3.阅读课本

请同学们把课本看一遍,看看我们的讨论过程与课本讲的是否一致,有什么遗漏?有什么不同?

意图:通过阅读,对本课的内容再一次进行归整、明晰.引导学生重视课本. 4.课堂练习5.课堂小结

问题7(引导学生自己小结)能否画个图,把今天学的内容梳理一下?

(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把本课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与图2所呈现的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把“特殊关系”说成了“向量的性质”,这也是正确的.教师肯定了她的结论,展示了图2.)

T:今天我们学习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并初步研究了向量这个集合,发现了其中的两个特殊向量,以及向量之间的一些特殊关系.同学们要认真体会其中的基本思路,即:从同类具体事例中抽象出共同本质特征——下定义——符号表示——认识特殊对象——考察某些特殊关系.

这里特别要注意,因为向量带有方向,所以只用代数的形式已无法表示,必须结合几何的形式.因此,向量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看到这种身份给向量带来的力量.

另外,我们用类比数集的方法初步认识了向量的集合.我们知道,数与运算分不开,数

第二单元 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教学设计 篇4

2.4.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二、预习内容:

1.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1ab_________2 cos =3当a与同向时,a=_______;当a与b反向时,a b =______

4特别的aa= ______________或︱a︱= _____________

5 |ab| __________ |a||b| 2.数量积的运算律:

已知向量a、、c和实数λ,则:

(1)交换律:a·=

(2)结合律:(λa)·b==c

(3)分配律:(a +)·=_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2.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二、学习过程

例2.试证明:(1)(a+b)2

=a2

+2a·b+b2

(2)(a+b)·(a-b)= a2

—b

2例3.已知|a|=6,|b|=4,a与b的夹角为60o求(a+2b)·(a-3b)

变式训练

1.已知|a|=3,|b|=4,且a与b的夹角为150°,则(a+b)2

=.2.已知|a|=2,|b|=5,a·b=-3,则|a+b|=______,|a-b|=.3.已知a5,b2,a与b的夹角为120,求(2a+)·(a-)的值.例4.已知|a|=3,||=4,且a与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a+k与a-k互相垂直.变式训练:1.若a5,b4,且a与b夹角为60,则当k为何时,kab与a2b垂直?

2.已知|a|=1,||=2,(1)若a∥,求a·;

(2)若a、的夹角为60°,求|a+|;(3)若a-与a垂直,求a与的夹角.课后练习与提高

1.已知|a|=1,||=2,且(a-)与a垂直,则a与的夹角是()A.60°B.30°C.135°D.45°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

①abab;②ab=0a0或b0;③a

a;④a0=0或a0 3.已知a4,

b3,当a//b时ab=_______;当ab时,ab=_______.4.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则ABAC;ABBC

=__________.5.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120,且a4,b2,求:

(1)ab;(2)3a4

b;(3)(a+)·(a-2)

上一篇: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支队工作总结下一篇:辽宁:上半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开始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