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2024-09-16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1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武实小分校 :唐英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概念

1.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

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等。

教师通过课件将图形呈现出来。

2.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3.请学生来指一指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使学生明确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为后续复习近平面图形做好坚实的铺垫。

(二)回顾计算公式

1.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

(1)请学生计算出各个平面图形的周长。(2)哪几个图形的周长可以用公式来进行计算?各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字母表示是C=2(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字母表示是C=4a;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用字母表示是C=πd 或 C=2πr。

(3)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用长与宽的和乘以2来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为什么是边长乘以4?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中的“π”是什么意思?

平面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三个图形没有计算周长的公式,我们可以怎么来求周长?

2.复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

(1)a.计量面积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b.让学生用手势比一比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

c.这些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计算下列各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3)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是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是S=a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长×高,用字母表示是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长×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长+下底长)×高÷2,用字母表示是S=(a+b)h÷2; 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用字母表示是S=πr2。

(4)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请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3.(1)根据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请将横线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刚才我们结合推导过程梳理了图形间的关系。这些平面图形中,除了由曲线围成的圆以外,其余的五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可不可以统一成一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呢?

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面积公式可以统一成梯形的面积的公式,即S=(a+b)h÷2。

(三)巩固练习

1.仔细观察,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原因。(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2)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形状不一定相等,但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3)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画一画,算一算。

在一个长12.4 cm,宽7.2 cm的长方形纸中,剪半径是1 cm的圆,最多能剪多少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复习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2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十二册总复习中《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练习课。上一节课学生已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行了整理和复习, 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灵活解决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问题。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是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处理, 加入了综合题和思维训练题,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含义, 使他们熟练使用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 灵活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熟练使用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 灵活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学件。

五、教学过程

(一) 序幕

师:同学们,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影片。

教师课件演示影片剪辑。画外音:哈利波特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儿, 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 来到了魔法学校学习魔法。在这里, 他认识了古怪的斯内普教授和负责种菜看门的海格等人, 更与魔法世界里的黑魔王展开了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斗争。这一次, 黑魔王盯上了智慧盆, 他让手下的马尔福偷走了智慧盆, 因此哈利波特这一次的任务就是找到马尔福, 夺回智慧盆。

师:你愿意帮助哈利波特找回智慧盆吗?可是在寻找智慧盆的途中, 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 它们都是关于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你们有信心解决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影片《哈利波特》来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 正篇

1.师:魔法世界这么大, 马尔福会藏在哪儿呢?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智慧盆是在校长室丢的, 应该去哪里找线索?

师:点击地图上的城堡, 就可以进入校长室了。

(学生学件:画面是童话世界的俯视图, 图上有城堡、湖边、草地、森林、小镇等地方 (图1) 。点击城堡, 画面出现斯内普教授 (图2) 。画外音:“想进校长室找线索吗?那必须答对我的问题。”)

斯内普教授提出的问题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步步为营”, 题目属于一般难度;第二层是“勇于挑战”, 题目是有挑战性的。学生每答对一题, 都会获得不同数量的魔法金币, 如果遇到困难, 可以点击提示, 但要扣掉一部分魔法金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 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次为基本题, 第二层次为拔高题。同时设计“提示”环节, 在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给予学生提示, 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让学生“跳一跳”, 就能“摘到果子”。

学生上机操作:

第一关:步步为营

题目:我这里有一幅正方形装饰画, 边长为20厘米。要给这幅画镶上画框, 需要 () 厘米画框。提示:给画镶画框是求周长。

第二关:勇于挑战

题目:我这里有一个半圆形茶几, 直径为6分米, 给这个茶几的桌面箍一个边, 需要 () 分米。提示:先求圆周长的一半, 再加上直径。

学生解决问题后, 进入校长室。学生点击放大镜, 观察校长室的每处一角落, 发现地面上有脚印和一缕水草 (图3、图4) 。

师:斯内普教授提出的都是哪一类型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周长与面积方面的知识。

师:在校长室你获得了什么线索?水草!推测一下, 马尔福可能会在哪儿? (湖边)

2.从城堡到魔法湖需要经过草地, 学生点击草地, 画面出现海格。海格正被一些问题困扰着。 (仍旧是两个层次的题目。)

学生上机操作:

第一关:步步为营

题目:我要在城堡前圆形喷水池的边上铺一条宽2米的石子小路, 已知这个喷水池的半径是4米, 这条小路的面积是 () 平方米 (图5) 。

第二关:勇于挑战

题目: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花坛, 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米、4米, 斜边是5米, 这个花坛的面积是 () 平方米。

帮助海格解决问题后, 海格会告诉我们, 他看见马尔福朝小镇方向去了。

师:困扰海格的问题属于哪一类型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针对三角形、梯形和环形面积的几个知识点展开练习。

3.此时, 学生手里握有两条线索, 即马尔福可能在小镇或是在湖边。

学生上机操作:

小镇——遇到独角兽 (图6) 。独角兽:“我知道马尔福去哪儿了, 不过你要先答对我的几个问题。”

题目:我们几只独角兽比赛, 看谁圈的草场面积大。按 () 的形状, 跑圈出的草场面积最大。

A.正方形B.圆形

帮助独角兽后, 它会告诉我们, 看见马尔福在酒吧里喝酒。

湖边——遇到麦格老师。麦格老师:“不错, 这是湖里的水草。想进湖吗?要答对我提出的问题。”

题目:下面是两块同样大的平行四边形土地, 两块地中都有肥美的嫩草, () 的草面积最大。 (图7)

A.甲B.乙C.一样大

师:这一回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有关什么图形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题是复习周长与面积关系的。

4.根据上一环节不同的选择, 这一环节将进入不同的地方。

魔法湖——哈利波特跳入水中, 找到人鱼头领。人鱼头领说:“我们族里有规定, 不干涉人类的活动。可是我每天待在水下很无聊, 如果你能解答出困扰我好久的问题, 我可以告诉你一些有用的线索。”

题目:这是广场一角地面的装饰画, 直径长6米, 给它镶一圈珍珠边, 需要镶 () 米的边 (图8) 。

人鱼头领:“谢谢你帮我解决了难题。昨天, 的确有个叫马尔福的男孩来到湖边, 鬼鬼祟祟地和一个人说要去偷一个……盆, 今天送去魔法森林!”

酒吧——酒吧酒保:“别烦我!店里的事情这么多, 我一个人忙都忙不过来, 没空理你!”

哈利:“那么请问, 我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

酒保:“你行吗?可别给我添乱!”

题目:有个客人从我这里订了四瓶一样的酒, 每个酒瓶的瓶口直径是4厘米, 要求用绳子将它们捆在一起 (图9) 。如果捆一圈, 打结处用掉15厘米长的绳子, 共需要 () 厘米的绳子。

酒保:“我不认识什么马尔福!不过今天的确有个男孩来过, 但他已经离开了, 好像是往魔法森林那边去了。”

师:谁愿意说说在魔法湖和酒吧都发生了什么?这些问题怎样解答?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上一环节选择的不同, 本环节将进入不同的地方解决不同的问题, 但所有的题目都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所有的线索都指向魔法森林。

魔法森林——马尔福:“哈利波特, 想夺回智慧盆吗?就让我们在这里一决胜负吧!”

题目:下图是魔法森林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AD=CD, DP长5千米。魔法森林的面积是 () 平方千米 (图10) 。

哈利波特终于打败了马尔福, 夺回了智慧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一道思维训练题, 解题运用了割补法, 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三) 尾声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3

一、揭题

(出示一个圆形的硬纸片)师问:这个图形叫什么?生:圆。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圆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圆的知识。(把圆形硬纸片贴在黑板上)

二、梳理与沟通

1.昨天老师布置每个同学把这个单元的知识复习整理一下,谁愿意把你的整理结果拿上来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师随意拿几个学生的整理结果。

2.整理。(师挑选其中一个同学的整理结果展开教学)(1)这个同学认为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和扇形的认识,你们同意吗?大家都同意,老师就写黑板上了。(板书;认识、周长、面积、扇形)师:由于“扇形 ”是选学内容,所以这节复习课我们不重点讨论了。(在“扇形”前面画上“*”)(2)圆的认识。①师:在“圆的认识”里,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这个整理结果是谁的,那就你来说一下吧。生:我知道了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还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师:他知道圆里有圆心、半径和直径,这些你们知道吗?生:知道。师:大家都知道,那请你在老师给你的圆纸片里画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好了以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③師: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呢?生: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二分之一。师:下面老师出几个半径或直径,你们说说直径或半径,行不行?④师:他说圆是轴对称图形,你有办法证明吗?生:就拿刚才这个圆纸片,折出它的对称轴就行了。(学生动手折)师:还能折一条吗?生:能。(学生动手再折一条对称轴)师:还能吗?这样的对称轴能折出多少条来?生:无数条。⑤这个同学了解了这么多知识,非常了不起。(3)圆的周长。师:看来大家对圆的认识都掌握得很不错,圆的周长公式你们也都清楚的吧。圆周长公式是c=πd c=2πr,你们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吗?同桌相互说说看。指名再说。生:我们通过实验,用圆纸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发现,圆的周长始终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师:原来是这么回事(板书:c=πd c=2πr),这个同学真不错,不仅知道周长公式,而且还知道公式是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来一点掌声表扬一下这位同学,也鼓励一下自己。(4)圆的面积。师:圆面积公式你们知道吗?一起说说看。生:s=πr2。(板书:s=2πr)师:周长、面积公式我们都已掌握了,这里有几个圆,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吗?(5)师小结:这位同学按照知识一块一块地进行整理,条理比较清楚,他叫什么,这种整理方法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你也是这么整理的有吗?还有没有不同的整理方案?小组中交流一下你的整理方案。

三、应用

1.(出示学校喷水池的图片)这是哪儿你知道吗?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喷水池,现在老师想知道这个喷水池的占地面积和它一圈的长度?你们能不能计算?为什么?

生:不能计算,因为缺少这个喷水池的半径或直径。

师:老师特意去问了总务处的黄老师,他说这个喷水池的半径是2米,直径是4米,现在你能算了吗?

(1)学生计算。(2)反馈。(3)师:你为什么计算周长用直径,算面积用半径?(4)如果用半径算周长怎么列式?用直径算面积呢?

2.知道半径或直径,我们能求圆的周长和面积。但是园林部门碰到了一个问题,人民公园里有一棵有千年古树,为了保护这棵古树,需要这棵树树干横截面的面积,树干横截面什么形状?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径或直径,总不能把这棵千年古树砍倒了去量一量,你能不能帮他们想一个办法?

(1)同桌讨论。(2)指名说说想法。生:拿一把卷尺绕树干一圈,就得到它的周长,然后就能计算了。(3)园林部门就按照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了,量得树干的周长是3.14米,请你算算树干横截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3.我们班的同学真是了不起,一下子解决了两个难题,老师还想请你们帮个忙,愿不愿意?老师住的小区里有一块边长30米的正方形空地,最近物业管理部门准备对这块地进行改造,想在这块地里建一个圆形花坛,沿着花坛的四周修一条小路,其余的地方铺上草坪,为居民创造一个休闲的好地方。现在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员,设计出一个绿化的工程图。

(1)学生设计。(2)学生展示设计图。(3)挑选其中的一个设计图让学生计算一下花坛的面积和小路的面积(只列式)。

【反思】

一、复习课要出“复习味”

复习课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一不留神就会上成了练习课,让学生能独立解答书本上的每一道复习题,就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于是练习——反馈——再练习——再反馈就成了我们的教学模式。学生感觉没劲难道是他们的错?

我们认为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面回顾,把零散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既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又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 。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把在课堂分割讲授的各部分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这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也是复习课出“味”的地方。这种综合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结合,着重帮助学生弄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如何统一于一个整体并在整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所以本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知识的“梳理与沟通”,而“味道”是通过众多“厨师”的劳动才能享受到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时间上的考虑,课前我们布置学生自己把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相当地好。每一位学生都自画了一张图,有“树枝图”、“阶梯图”等等,而图中有字有意,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自己对这一单元所学内容做了一个归纳整理。看看这些图文并茂的学生作品,略通数学的人便立即可以知道这一单元要复习的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这些图有繁有简,文字有多有少,但很明显,那都是学生思维的结晶。虽然学生不可能做得完美无缺,但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做了,而且在独立完成这些图式时,不仅自我复习了这一单元的知识,而且由于是自我经历的过程,所以记得特别牢。课后我们与几位同学谈起这些情况时,他们一脸的兴奋。他们说,老师把归纳总结这一单元内容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是对他们能力的相信。在课堂上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整理结果展开教学,既体现了学生的“劳动”价值,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本节课的“大厨”,教师只不过是一个“服务员”,把一道道美味佳肴呈现上来。在这一过程中,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公式等,又使学生知道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的“味道”自然而然地飘散出来。

二、复习课也要讲究练习设计

当然,只“练”不“理”就象断线之珠,有“理”无“练”犹如无米之炊,复习课虽然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但是仍然要注意练习的设计。本案例的练习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基本练习穿插在知识的梳理与沟通这一环节中进行。基本训练的安排我们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材内容的特点,要练在知识的重点上、难点处;二是学生的掌握情况,要练在薄弱处、疑惑中。如在学生复习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我们让学生在圆纸片上画出来并用字母表示,又用这个圆纸片证明圆是轴对称图形,使知识落实到实处。在掌握了圆面积公式之后,让学生回忆它的推导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知识的整理与练习交替进行,我们认为这是本节课最大的特点,不但知识的梳理过程得到体现,而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复习过程扎实紧凑,教师易于调控。

第二层次是应用发展练习。此时练习的设计我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习题,而适当补充一些综合性、发展性的练习,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此类习题,使学生在应用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计算学校喷水池一周的长度和占地面积、树干横截面面积,设计一个小区的绿化工程图并计算花坛和小路的面积,学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获取的难道比会解答书本上的卫星天线、自动喷灌机要少吗?

复习课并不是单纯重温旧的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对各种常规方法的运用更加熟练,最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只要我们教师能少些传统,多些创新,复习课照样可以精彩纷呈。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面积和周长的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3.通过操作、猜想、计算、验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算一算、想一想、画一画,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进一步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练习

1、看图求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2、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直径是8厘米,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6厘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4米,高是10米,面积是多少?

(4)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高是1.2分米,底是多少分米?

3、画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一个。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拔。

提问: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要画一个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怎么想?

在画梯形的时候怎样想?

小结画图的关键。

4、有两个边长都是6厘米的正方形,在其中一个正方形里画1个最大的圆,另一个正方形里画4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

(1)圆的半径各是多少厘米?

(2)两个正方形里圆的面积各是多少?各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3)如果像这样在正方形里画9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这9个圆的面积之和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你发现了什么?

(4)那么,如果画16个、25个相等的尽量大的圆呢?

5、(出示情境图)用16根1米长的木条靠墙围一块长方形菜地。怎样围面积最大?如果用24根这样的木条来围,怎样围面积最大?你们有什么发现?

提问:你是怎样围的?为什么只要围三条边?

怎样才能找出所有的围法? 学生口答算式

学生独立作图

思考作图关键

借助图形弄清题意

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

猜想、计算、验证、应用

分组合作,利用小棒操作、填表、比较、讨论

三、总结反思 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课堂作业 P.101第7-9题

五、拓展延伸 1、下图中左右两个图形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5

从整节课的设计来看,能注重向学生呈现数学知识之间在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为他们提供一个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进行统领的知识结构体系——聚合。从知识点的设计来看,能着眼于不同的侧面,把数学核心知识置于多变的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形成多角度的理解,建立多元的联系——发散。如,作业六就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说课稿 篇6

高唐县实验小学解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交流,首先感谢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给我这次给大家汇报交流的机会。下面我就谈一谈我这节复习课的设计思路。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第二,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三,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在传统的复习课上我们一般流程是:学过的知识被一股脑儿地搬出来,然后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定义、概念与公式,接踵而来的就是大量重复性的练习。这样的复习课,学生兴趣不高,教师也被搞得疲惫不堪。这也是我在上复习课时困惑的地方。4月份在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上,通过聆听三十多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教学,特别是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国荣、朱德江等几位名师执教的复习课,让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复习课也可以这样上,原来复习也可以这精彩!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中的一节课,总复习就是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总复习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的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重点是整理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难点是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在上本节课时,我先利用一个生活的实际情境也就是“如何将一张祖冲之的画像挂在墙上”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介绍祖冲之这个人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引出课题后,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来整理学过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利用学具根据他们推导过程的内存联系,摆成网络图的形式。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复习、在活动中复习。由于复习的是旧知,教师不需过多地演示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分步梳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回忆、讨论。记得在在杭州参加“千课万人” 全国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时,会场上就挂着这样的横幅“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课堂以生为本,天经地义”,真的是这样,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我们要把孩子们的课堂真正的还给他们,让他们在活动中,在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

不能置之不理,而要积极走到孩子们中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全国著名教师黄爱华老师在大会交流时也说到:学生喜欢的不是都他们学数学的老师,而是和他们一起学数学的老师。我想:“做一个和学生一起学数学”的教师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在学生活动结束后,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介绍他们摆放的理由,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白了各种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及时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转化”这个研究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学生进行了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记得日本一位数学教育家曾说:“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由此可见,我们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的数学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数学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在“钓鱼”的过程中学会钓鱼的方法,数学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钓鱼”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极其重要的。

“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知识归纳结束后,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复习。问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问题,同时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教师只是给出问题情境,由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自己解答。在学生的一问一答中,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练习。记得在大会上浙江省小学数学教研员斯苗儿老师在点评华应龙老师的一节练习课就曾说:华老师设计了一个美丽的圈套,让孩子们心甘情愿地做了很多的枯燥的计算题。我们在设计练习题时,也要这样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

基础练习结束后,我又从一个实际问题中引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用一条直线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设计这个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解决问题要注意联系实际,让他们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于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通过这个题目,我想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上一篇:小学请假申请书范文下一篇:第二个身份证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