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生态化发展

2024-07-25

养殖生态化发展(精选12篇)

养殖生态化发展 篇1

由于畜牧从业者过去一味追求畜牧总量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而对养殖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态环保等方面重视不够, 就与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居住的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虽然国家和各部委相继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一系列的养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范, 但实施难度较大, 效果并不理想, 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污染成为当前影响乡村文明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畜牧养殖业的污染治理也成为热议的话题。这就迫使养殖业由单一粗狂发展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生态环保质量型转变。如何规范和发展成为今后畜牧业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发展和环保的双重压力, 新甫街道的养殖业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环保的健康养殖之路。

1 新甫街道办事处畜牧业发展概况

新甫街道办事处地处新泰城西, 辖37个行政村, 总人口4.1万人, 总面积64km2, 于2014年1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 现有各种规模畜禽养殖场138处, 其中泰安市级畜牧龙头企业2处, 种畜禽场4处, 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处, 泰安市级标准化标准化养殖场5处, 各类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23家。全街道存栏生猪21382头、牛5832头、羊9354只、家禽156000只。

2 多措并举, 发展绿色、生态、环保养殖

新甫街道办事处立足街道实际, 按照“打造魅力、生态西城”的理念,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大力倡导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的健康养殖模式。积极与新泰市畜牧兽医局协调、配合, 调动养殖企业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的健康养殖之中。

2.1 制定政策, 鼓励发展标准化健康养殖

为鼓励发展标准化生态、环保、健康养殖, 新甫街道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奖励扶持政策。

2.1.1以补助促畜牧生产 (1) 每新建一处存栏5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 补助场主10000元。 (2) 每新建一处标准化养牛场, 存栏奶牛100头 (肉牛200头) 以上, 补助场主8000元。 (3) 每新建一处存栏2万只以上的标准化肉禽场、1万只以上的蛋禽场、200只以上的肉羊场、1000只以上肉兔场, 补助场主5000元。 (4) 对经改扩建达到以上相应规模标准的, 减半补助。

2.1.2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无公害认证是提升畜产品质量, 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档次的重要举措, 积极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进行无公害认证。新认证无公害畜产品一项, 奖励认证单位3000元, 新认证一项绿色食品, 奖励认证单位4000元, 新认证一项有机食品, 奖励认证单位5000元。目前无公害认证企业达到14处。

2.1.3畜产品商标认证畜产品每获得1个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 补助10000元;每获得1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山东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 补助单位5000元。

2.1.4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每新成立一个符合市级示范化合作组织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或新增一个家庭农场, 奖励理事长或场长2000元。

2.1.5畜牧龙头企业建设新建一家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畜牧龙头企业, 奖励企业主10000元。每新建一家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的, 奖励业主5000元。

2.2 抓好动物疫病防控, 保障畜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了各级召开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和有关通知精神, 精心组织, 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开展。保障了全街道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2.1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落实办事处与各管理区、管理区与村分别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政管理责任书, 建立健全了责任追究和监督、考核制度, 同时办事处下发了新甫政发关于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文件, 及时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成员, 组建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备队和防疫突击队, 制定了应急预案, 确保了各项防控任务的落实。

2.2.2抓好畜禽免疫街道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 抓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 根据国家“政府保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 按照六统一 (即统一免疫进度、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标识档案、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进度报告、统一抗体检测) 的要求, 全力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3 广泛宣传, 积极推进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

近年来养殖业污染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治的法律法规, 新泰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特意邀请了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10名专家对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建议举行了科技会诊, 本街道顺添牧业养殖有限公司作为肉鸡厚垫料养殖模式提供了调研现场, 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同时, 新甫街道办事处严格按照市政府下达的养殖污染减排任务, 积极宣传发动, 认真组织落实, 2013年、2014年新泰市金瑞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新泰市康泰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先后按照市环保局的要求, 投入了20多万元进行了养殖场环境污染整治, 硬化了贮粪场, 搭建了遮雨瓦, 对场区内的雨污分流管道进行了更新改建, 修建了50m3的沉淀池, 100m3的沼气池, 极大的改善了养殖环境, 减少了对养殖场周边环境及土壤、地下水的污染, 被新泰市政府评为当年度新泰市治污减排先进单位。除对现有养殖场进行粪污治理外, 对新建的养殖项目严格把关, 必须经过项目环境质量评定, 达标后方可开工建设, 净化了养殖环境。

2.4 积极推广先进养殖模式, 大力发展标准化健康养殖

伴随着环保绿色养殖观念的形成, 应运出现的厚垫料、发酵床等养殖模式, 得以大力发展。虽然增加了垫料成本, 但是缓解甚至解决了养殖粪污对周边环境及地下水的污染, 是长久发展之计。为此, 新甫街道办事处积极引导, 广泛发动养殖户参观、学习、改造, 参与发展生态、环保养殖。

新泰市顺添牧业养殖有限公司是新甫街道规模最大的肉鸡养殖企业, 被市畜牧兽医局选定为山东省肉鸡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单位以后, 积极按照项目实施要求进行鸡舍改造, 由网上平养改为地面厚垫料饲养, 安装了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温湿度控制设备, 同时为减少抗生素使用, 养殖场还摸索出了两剂预防禽病的中草药方剂。安装先进饲养设备, 极大的降低了养殖工人的劳动强度。地面厚垫料饲养彻底解决了养殖场粪污的排放和对养殖场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 实现了零排放。肉鸡出栏后, 垫料被有机肥厂常年订单回收, 增加了养殖效益, 同时, 由于使用了中草药方剂, 大大降低了抗生素的使用, 保证了禽肉的质量安全。该公司于2013年顺利通过了畜产品无公害认证, 先后迎接了泰安市畜牧专家团和山东省畜牧兽医协会肉鸡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组领导的检查指导, 成为现形势下广泛推广的肉鸡养殖模式。为新甫街道及全市的肉鸡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截止目前, 新甫街道新发展肉鸡垫料饲养鸡舍16栋, 发酵床养猪舍6栋, 生态发酵床养鸭舍8栋, 批饲养量10万只的肉鸭发酵床生态环保养殖场正在洽谈之中。新甫街道的畜牧养殖业正朝着绿色、生态、环保的健康养殖之路快速发展。

养殖生态化发展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以优质生态肉鸭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强化服务措施,探索农户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努力提高鸭产业的规模效益。

范文网

二、工作目标

三、主要措施

㈠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采取典型引路、农民自愿、重点扶持等多种措施,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逐步改变分户散养状况,今年先在郑集镇举办养鸭基地试点,在魏岗、红星等村新建一批规模养殖示范小区,通过示范,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养鸭业。

㈡政策扶持,鼓励引导。一是鼓励有发展养鸭意愿的农户,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合理流转土地,在不改变农业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整合土地资源,农民可以土地出租或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由集体统一规划,采取多种形式投资新建养鸭基地。二是全市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对鸭舍、鸭棚建设的补助、养鸭小区的奖励和小额贷款贴息。⑴对新建标准化鸭舍、鸭棚的农户给予每平方米2元的补贴;⑵对养殖大户进行奖励。对年出笼肉鸭5万只以上的标准化养鸭小区按5%的比例给予奖励,即年出笼肉鸭5万只,奖励2500元。具体考核奖励兑现办法由市财政、畜牧兽医部门拟定,报市政府同意后实施;⑶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采取农户联保等方式,向肉鸭养殖农户发放小额贷款,根据规模大小,安排2—10万元的贷款额度,贷款资金优先安排与鸭业公司签订合同和建设标准化鸭舍、鸭棚的农户;⑷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市农业部门对养鸭农户无偿提供技术培训指导。㈢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在推行标准化圈养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林鸭复合养殖、鱼鸭混养、稻鸭共育等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我市林地、果园等资源优势,发展林鸭复合养殖模式,节约养殖用地;充分利用河流、堰塘等水源优势,发展鱼鸭混养模式,提供养殖效益;充分利用小河镇农业生态基地建设优势,推广稻鸭共育模式,重点建设一批生态条件好、规模大的生产基地,创建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㈣实行定单养殖,确保企业与农户双赢。按照统一标准化鸭棚、统一网上集约饲养、统一供应良种鸭苗、统一配送生物饲料、统一防疫治疗的“五统一”模式,鼓励企业与养鸭农户签订养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农民养鸭风险,保证企业货源充足,促进企业与农户双赢。

㈤强化疫病防治。建立健全防疫监督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和监督监控水平,对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早防、早治,努力做到群防群控,杜绝疫情流行蔓延。

㈥发展经济合作组织。紧紧围绕生态肉鸭产业,在养殖、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型、市场营销型及综合服务型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扩大合作组织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切实抓好产品品牌营销和质量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鸭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优质鸭产品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加工企业、养殖大户、专业协会和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等投资创办养殖基地和加工企业,拓展生产经营领域,培育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强的龙头加工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引领能力和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养殖生态化发展 篇3

近年来,生态农庄一路高歌,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巨额扶持资金,国内大佬:马云、马化腾、刘强东、王健林等已斥巨资进入生态农庄领域,生态农庄被认为是今后10年的朝阳行业。上述国内大佬的介入就是一个风向标,将会带动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进入生态农庄。而作为养殖场,如何把握时代的大机遇,顺应大潮流,让养殖场转型升级做成生态农庄,以获取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政府扶持资金?以下的几点希望能给读者帮助。

一、知识的准备

养殖场场主首先要学习生态农庄的新知识,如生态农庄的功能布局规划、设计、配套项目选择、资金筹集、资金的使用步骤与高效使用方法、产业链的设计、生态环境的打造、施工项目的控制(时间、工程量)、投入资金的控制、土地流转的程序、政府立项及可研报告、政府项目资金申报等等。同时,原有的技术知识才能也要全面提升,以适应转型升级之需。

二、机构和人才的准备

养殖场的转型,首先是观念的转型,由单一的养殖场转变为生态农庄。从机构设置、产品、营销等都发生了改变,对人才的需求也要相应调整,根据情况需增加:企业宣传策划、网络营销、种植、餐饮住宿(管理、厨师)、政府联络等方面的人才。原有的行政、后勤、养殖人才也应加强和提升,以适应企业的转型和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项目准备

要确定转型的项目和顺序,一般情况下步骤如下:

1.改变养殖品种:把原有的低效益品种改为更高效和便于做产业的品种,如养猪,改养野生动物野鸡、孔雀、野猪、野兔等珍稀品种。

2.增加养殖品种:原来的品种少,应适当增加品种、扩大规模,便于形成自己的产业,增加效益。大众品种要上规模,投入要大;珍稀品种要新、要高价值,也要形成产业。

3.增加种植产品:种植绿化苗木、特色蔬菜瓜果、中药材,这些既能作为今后产品配送,又美化农庄环境。

4.增加特色餐饮:餐饮必须达到特色明显,才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如发展野味特色、养生保健特色(三高人群、骨科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老年常见病、失眠健忘、前列腺疾病、眼花等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以及呼吸道疾病(咽炎、鼻炎)等保健养生药膳。

四、场地及手续准备

土地就是财富,也是不断上涨的最佳增值产品,保值功能大大超过黄金,不可忽视。从业者可根据增加或调整的项目、品种进行土地、场地的调整、规划设计,新增土地要完善好场地租用或流转租赁,并经村委盖章,以免造成损失。

五、重视规划设计,功能划分立足于效益和产业化,而不是无效益的景观

1.如原有的养殖场功能单一,缺乏规划,功能布局混乱,建筑不合理,需重新调整,应尽量少拆迁,避免重大损失,对严重影响布局或形象的建筑一定要拆除。

2.规划设计立足项目效益和产业化经营,而不要陷入土地本身的规划误区,避免造成损失;规划设计要避免景观多的无效益投资,同时要立足长期发展,不要在发展中经常变更、拆迁,造成资金损失。

3.如何选择规划设计单位:要选择农庄实战规划专家对养殖场的转型升级进行全面规划,可以为您减少今后的大笔损失。

六、项目立项

1.立项的意义:一是项目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项目获得政府支持认可的重要标志,并且在土地、建筑方面也才安全;二是今后的征地拆迁可获得较多的经济补偿。

2.如何立项:在农庄所在地的县发改委立项,并提供项目可行性方案,内容以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为主。

七、建筑风格以古典和乡村风格为主

转型的养殖场,尽量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古朴典雅、乡村风貌,不要现代建筑:

1.原有的建筑屋顶上可以加盖青瓦。

2.外墙以青砖为主。

3.新建部分:以古建筑或木屋为佳,但要根据个人资金等实际情况而定。

八、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是决定经营效益的最重要方式,传统和单一的模式将被市场和政府淘汰,养殖者要高度重视和提升。由单一的养殖模式改为以野生动物养殖为主的休闲农业模式:即养殖+种植+餐饮+会议+度假休闲。

(福建 蓝招衍)

单位:福建省招宝生态农庄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雷镇

江西省南昌市

电话:400-9999-570 0597-5711528(福建) 0791-83799528(南昌)

邮编:364100

浅析生态猪养殖的发展趋势 篇4

1 生态养猪技术探讨

生态养猪技术综合性较强, 需要对养猪的环境、卫生状况充分考虑, 还要控制好饲料与食物供给、水源供给, 做好疾病防疫。

1.1 养殖环境卫生

环境与卫生都是生态养猪必须考虑的条件, 猪舍使用有机材料铺设而成, 尤其是对地面材料渗水性与吸水性充分考虑, 并且猪舍的干燥性也是必要条件, 随时保持猪舍空气的自然流通与清新, 这些都是生态养猪必须做好的保障, 由此, 放养时的空气密度与养殖环境、卫生清洁度都成为生态养猪质量的重要条件[1]。

1.2 做好饲料来源的控制

生态养猪的供给饲料来源于有机农田, 由此, 在生态养猪过程中需要做好事物的配置, 不断对养殖设施进行优化, 比如, 生态农田与生态草地的建设。生态猪在食用了绿色有机食物以后, 将产生非常多的粪便, 这些粪便完全可以作为生态农田有机肥料, 确保生态循环更加良好、有序。

1.3 控制好水源

水源是生态养猪的重要环节, 并且养猪离不开水源的供应, 只有保证充足的水源并且水源不受污染才能将养殖质量提高。在饮用水水源选择上, 确保水质清洁与污染, 可以在水源中投放适量食盐或者维生素, 使猪生长的更快[2]。

1.4 做好疫病防治处理

疫病防治工作也是生态养猪的重点, 养殖过程中受各种环境影响会出现各种疫病, 由此, 对疫病进行防治与规划是防止疫病产生的关键, 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发病猪隔离, 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 做好猪的观察与疾病治疗。

2 生态猪养殖发展趋势

2.1 生态猪养殖的经济组织模式

当前, 生态猪养殖都使用基地到公司再到农户的连锁养殖模式, 其流程就是从生态养猪基地过渡到体系化的养殖流程, 公司招募农户, 对农户养猪投入资金支持, 再对农户进行生态猪养殖的培训, 农户熟悉了基本流程以后再进行养猪。由此可见, 生态猪养殖基地能够为养殖提供饲料与疫苗供给, 完成养殖以后能够更好的进行销售与其他合作。

2.2 使用散养的养殖模式

生态猪养殖当中, 比起传统的养殖模式有很多区别, 生态猪主要采取散养模式, 在自然放牧、养殖过程中使生态猪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充, 猪的自由活动频率增强, 还增加了猪接触自然的机会, 营造出自然猪适合的成长空间, 实现自然环境与生态养殖的结合, 构建了一个更加完整、有序的生态链。这样能够使生态猪活动性增强, 肉质更加发达、健康, 提高生态猪肉品质量。

2.3 生态猪养殖的立体化特征

立体化养殖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养殖类别增加, 将养殖密度提升, 进而增强养殖效率。在生态猪养殖中充分发挥这些功用能够为农户养殖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生态农田与生态猪之间形成一种互补关系, 养殖户还可以采取南方部分地区桑基鱼塘生态养殖模式, 将养殖变得体系化, 对立体化养殖模式中的生物链关系进行优化, 将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生态猪养殖所需的各项条件以及创新理念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几点未来生态猪养殖的发展趋势, 可见, 生态猪养殖未来有一定发展潜力, 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陈进, 顾兵, 蔡小丽, 等.江苏省响水县发酵床生态猪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的目标与管理[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33 (8) :93-94.

养殖生态化发展 篇5

面对水资源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这时水产养殖业需开展生态养殖,并制定完善的规划,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所谓的生态养殖其实指的是恰当运用土地资源,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降低养殖垃圾给环境构成的影响。应该围绕市场需求,明确生态养殖建设的目的,结合水域生物承载力,以及形成各种水产养殖区域的发展趋势,建立长远的发展规划。对于大型养殖而言,应该形成能够循环的生态养殖方式,经过“种-养-种”的养殖方式来降低给环境造成的破坏,其中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渔业是非常生态的养殖模式,能够实现循环运用,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需要把养殖业与其他行业实现有效整合,建立循环式的养殖体系,提高集约化养殖程度,进而有助于保障经济和生态效益。

2.2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水产养殖业需积极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学习新的养殖方式,实现观念和技术的更新。同时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增强水产养殖整体生产的水平。这时需要进行水产养殖基础设施与支持体系的调查工作,整体了解所在区域水产养殖业的实际情况,形成合理的养殖规划,进而能够实现养殖业发展的科学指导。面对养殖业出现的一些问题,需扩大水产养殖空间同时,实现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养殖池塘规范化的改造,以及推动循环水工厂、网箱养殖等建设,实现养殖的自动化与机械化,从而有助于提升整体生产的水平,保障食品的安全。

2.3形成长久的科技投入机制

对于水产生态养殖过程中,离不开科技的力量,需要形成完善和长久的科技投入机制,推动养殖业的科学化进展。对于养殖人员而言,需要具备创新意识,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的水平。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提高资金力度,拓展体系建设的品种,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实现和科技的有效结合与运用。以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通过消耗能源的方式,进而给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以及加重了水产养殖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对此,应该借助科学技术来进行相应的畜牧业工作,实现科学设备与技术的使用,保障养殖的经济效益。关于传统的养殖方式,主要是家庭散养的形态,出现的经济效益比较低,以及抗风险水平不高。我国水产养殖业当前存在的不足在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养殖品牌,这就需要促进养殖业实现科学化的同时,加强科技投入,并促进生产、加工以及运输等环节的有序进行。

2.4健全水产养殖管理体系

相关部门应将生态系统养殖理论作为前提,对养殖和水域运用许可证的发放制度进行相应的改进,实现统一管理。同时在进行证书发放之前,相关科研部门应该针对养殖水域开展容纳量的评估工作,这样政府部门可以结合评估的结论,来表明相应的养殖类型、方法以及密度等关键信息,进而能够避免养殖人员随意加大养殖密度的情况发生,并推动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总之,我国水产养殖业需积极推动生态养殖,开展新的养殖模式,保障养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养殖人员需形成生态养殖意识,并做好防灾防病的工作,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渔业的支持力度,加强资金的投入,健全养殖管理体系,从而实现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于会国,梁振林,马龙鸿.可持续水产养殖的概念及其发展要求[J].中国渔业经济,(05).

[2]吴淑勤.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保障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水产,(01).

生态养殖富农家 篇6

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大塘村王昭祥夫妇从2001年开始养鸡,每年养3批,每批由开始的300只发展到2000只。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鸡粪也越来越多,他们开始考虑怎样充分利用鸡粪的问题。一天,他们在报上看到一篇鸡粪可以喂鱼的文章,受到很大的启发,便马上进行用鸡粪喂鱼的试验,很快取得了效果。从此,他们逐年扩大养鸡、养鱼的规模。2004年冬,夫妻俩还承包了村里的1口鱼塘,面积达15亩,并将自家门前的两丘各0.5亩的稻田改建成鱼池。2005年1月投放草、鲢、鳙、鲤鱼苗共2000尾,规格一般为每尾體重50~100克。他们将鸡粪用酒糟堆沤发酵,然后喂鱼。每天按时把这种发酵的鸡粪撒在鱼塘里,作为鱼的饵料。当年春节前干塘捕捞,每尾草鱼、鳙鱼已长到1千克多重,鲢鱼长到1.5千克重,总收入16000多元。

2006年,王昭祥夫妇在取得鸡粪喂鱼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始进行用鸡粪喂猪的试验,并修建了年可出栏肥猪1000头的小型养猪场和1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在镇畜牧站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采取用发酵的鸡粪喂猪,猪粪入沼气池产沼气,沼渣做肥料种庄稼,沼液喂鱼的循环方式,又取得了成功。他们每批饲养的500头肥猪(1年饲养3批),主要是用鸡粪饲喂,另加喂一些新鲜甘薯藤、水浮莲、菜叶等植物饲料,猪长得膘肥体壮。用沼液喂的鱼也都长得很好,庄稼也获得了丰收。截至2008年8月底,王昭祥夫妇除管理好鱼塘和种好庄稼外,已出售2000多只成鸡和980头肥猪,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政府 邮编:422106)

养殖生态化发展 篇7

1 生态渔业的内涵

1.1 生态渔业的概念

生态渔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方式, 其概念也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目前学界对其概念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对其进行解释。生态渔业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渔业技术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现代渔业体系;第二, 在传统养殖实践基础上, 运用生态系统内部循环的规律, 建立起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模式;第三, 是建立在整体优化、生物多样性、系统方法等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 强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注重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质量安全与现代技术相统一的渔业生产方式。

1.2 生态渔业的特点

生态渔业是要在尊重和利用生态规律的基础上, 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生态渔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系统构建的支撑点。生态渔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点:

1.2.1综合性。生态渔业的发展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渔业生产技术相结合, 优化配置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和各种生产要素, 形成良性循环的种养系统。

1.2.2 适应性。我国各地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农林牧渔发展程度、生产类型、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在发展生态渔业时应结合当地实际, 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生态渔业模式。

1.2.3高效性。生态渔业使各种生产要素尽可能发挥最大效能,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保持较好的生态平衡,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既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又能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4可持续性。生态渔业在发展渔业的同时兼顾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在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同时保证渔业生产力的恢复, 使渔业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 发展生态渔业的战略意义

2.1 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指对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渔业作为多层次、多结构的复合生产模式, 在同一个区域里进行种植和养殖, 不仅优化种养结构, 有效防止环境污染, 对无公害农业和生态养殖业的发展, 农产品种养效益的增加, 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2 践行我国农业发展方针的需要

我国虽地大物博, 但耕地所占比重较小, 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面对“人多地少”的情况, 我国提出了“节地、节粮、节能”的农业发展方针。

2.3 促进渔业养殖新发展的需要

在发展生态渔业养殖的过程中, 必然会运用到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 渔业养殖将走向一个新的领域: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 粗放型渔业向精细型渔业转变, 单一结构养殖向多结构种养转变, 渔业养殖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3 生态渔业养殖生产模式

3.1 渔—牧结合型

将渔业与鸡、鸭、猪等畜牧业结合, 充分利用水陆资源, 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渔牧结合型, 是改变肥水养—殖鱼类的传统方式, 将鸡、鸭、猪等牲畜的粪便加工成配合饲料, 用以喂养鲤鱼和罗非鱼。这样的养殖生产模式, 既丰富了鱼类养殖的饲料类型, 又降低了养殖成本。

3.2 渔—农结合型

将养鱼与种粮、种菜、种花等结合。用鱼塘中的泥肥田, 在田中种植经济作物或饲料, 以增加种植收入, 降低家禽、鱼类养殖生产成本。近年来新建的此类型生态渔业养殖基地, 都要求预留百分之三十的饲料地, 以供种植苏丹草、黑麦草、象草等饲料。

3.3 渔—牧—农复合型

渔—牧—农复合型, 是一种多元化的生态渔业养殖生产模式。以养鱼为主, 既实现畜牧业生产和种植业生产的互相交叉, 又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利用塘泥、粪肥肥田种植粮、菜、果、青饲料, 饲料用以喂养家禽、猪、鱼, 既生产原料, 又生产加工品, 形成种养加工为一体、循环生产、综合经营的新的生产模式。

3.4 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是指根据水域生态环境状况和鱼类生长状况, 采用人工方式向江、海、湖泊等公共天然水域放流鱼类原种或是经人工繁育的鱼类苗种。近些年来, 海洋、江、河、湖泊中的渔业资源, 已经出现严重衰退, 并影响人们的重视。增殖放流可以有效补充渔业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同时可以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 促进渔业经济的发展。

3.5 洁水渔业

浙江省衢州市在基层集中推行“洁水渔业”, 并根据不同类型水域的特点及衢州市渔业发展布局规划, 推广三种生态洁水养殖模式:一是“生态修复型”渔业资源增殖, 在水质富营养化的水域科学投放鲢鳙鱼等滤食性洁水类品种和其它土著鱼类, 严禁施肥、投饵, 促进水体生态平衡的恢复;二是“洁水保水型”清洁健康养殖, 严格核定水域养殖容量, 采用养殖集成技术, 改造养殖基础设施和设备, 严禁施肥、投饵, 离去改善该水域的水质状况, 实现水生态环境与渔业产业协同发展;三是“节能减排型”资源规控养殖, 利用工程技术、生物手段等方法, 人工控制养殖环境, 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

4 生态渔业的发展思路分析

生态渔业的发展过程中, 既要实现其生态效益, 又要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遵循生态渔业的规律, 因地因水明确其发展思路,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大型湖泊水库。在这类水域中, 由于鱼类品种较为单一, 且饲料种类较少, 且鱼类生长、增值缓慢, 通常采取渔-牧-农复合型养殖和增兴放流的方式, 进而提高渔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浙江千岛湖连续八年开展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 逐渐形成了以鲢鳙鱼、黄尾密鲴、中华鳖等洁水品种为主, 其他土著鱼类为辅的增殖放流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中小型湖泊水库。这类水域中, 鱼类资源丰富, 但由于多数水体资源利用率较低, 造成“品种丰富、产量较小”的现状。通常采用渔—农或渔—牧结合型的生产模式, 以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进而提高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池塘水体。在池塘水体中, 多是采取渔—农或渔—牧结合型的生产模式。但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 如鱼—鸭、鱼—桑、鱼—菜、鱼—果等。

结束语

生态渔业是未来渔业的发展趋势, 因此, 加强对生态渔业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力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发展生态渔业, 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种养殖生态环境, 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摘要:生态渔业作为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已经显现了它的生机,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通过论述生态渔业的概念, 分析其生产模式, 提出了生态渔业的发展新思路, 实现渔业发展目标。

养殖生态化发展 篇8

1 建好猪场

一定要按生猪标准化猪场要求建设好生猪规模养殖场。

1.1 合理选址

猪场选址一定要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要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地势要干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以及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地方。场址周边环境应位距居民点1 000 m以上的下风处,离溪流、公路主干线不小于500 m,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1.2 优化猪舍建设

在选好场址后,对整个猪场要做好合理的规划设计,有条件的可聘请科研院校有关专家帮助设计。猪场的布局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猪隔离区等功能区。生产区猪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猪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各猪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在猪舍具体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雨水道和污水道分开,污水通道埋于地下和治污设施相连,雨水可通过明沟直接排出场外(见图1)。同时,在猪场建设时也应考虑环境的绿化,猪舍与猪舍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地用来种植花草树木,以美化和优化猪场的环境。

2 沼气治理

一定要按标准化猪场发展的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建好沼气池。一般以存栏猪1 m3/10头的标准来规划设计建设沼气发酵池,整个猪场的粪污、排泄物应全部流进沼气池。整个沼气工程要建5个池,即:分离池(格栅井)→酸化调节池→沼气发酵池→沉淀池→生物氧化池(塘)。严禁污水、沼液外排外漏。养猪场粪污、排泄物在进入沼气发酵池前应经干清粪和固液分离,干拾粪和分离出来的粪渣固体经过堆积发酵制成有机肥,然后集中运到果园、林地,用于果园、林地的基肥和追肥;污水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沼液经过专门的沉淀池沉淀。在沉淀池旁安装1台小型抽水泵,抽水泵的通电开关安装1个定时器,自动定时控制抽水泵通电将沼液抽出以浇灌牧草(见图2)。

3 建好草地

草地要选用国家攻关项目筛选的高产优质牧草-杂交狼尾草。因为这种草与别的牧草或庄稼不同,它能消耗大量的猪场废水和沼液,改变了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指标达到了“零排放”。杂交狼尾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长,播种后适宜多次收割,一般长至100~130 cm收割,全年收割8~10次,产量可达8 000~10 000 kg/666.67 m2。杂交狼尾草草地一般按666.67 m2/100头猪的标准建设。草地要挖畦整坪,形成有规则的畦栽,然后用专门的输送管道将沼液送进草地里,草地中的管道要每间隔80~100 cm开挖1个大小适度的孔洞,以便沼液能够顺畅流漏出来浇灌牧草。管道另一头接至沼气沉淀池边的抽水泵上,这样只要抽水泵定时将沉淀池的沼液抽上来,就可直接浇灌牧草了(见图3)。

4 牧草喂猪

通过沼液和生物有机肥料滋养的杂交狼尾草是养猪的好饲料,其营养丰富,草质柔嫩,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5.4%、粗脂肪4.2%、粗纤维35%、无氮浸出物25%、粗灰分9%。一般可部分替代精饲料5%~10%,若饲养生态猪,则可替代精饲料25%。杂交狼尾草收割后可直接喂猪,也可通过打浆拌料喂猪(见图4)。

作为猪配合饲料利用,其饲料加工工艺流程如下:新鲜狼尾草→打浆→搅拌(加入米糠、麸皮等辅料)→蒸汽处理6~12 min→冷却至40℃→接绿色木霉固体菌种及植物乳酸杆菌、热带假丝酵母混合菌种,搅拌→浅盘发酵(28~35℃)→烘干→粉碎。

养殖生态化发展 篇9

关键词:饲养,养殖监管,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膳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人们对肉蛋奶这些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越来越多, 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 近年来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 这些问题使得公众对于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信任危机, 影响畜牧业发展, 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动物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频出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动物疫病、兽药滥用甚至药物残留、劣质饲料和违禁添加剂使用、生产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加强养殖环节监管, 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从源头监管畜禽产品质量, 为打造科学绿色健康养殖产业搭建服务和监管平台。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动物卫生检验监督工作经验, 指出当前畜禽养殖监管的主要问题, 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 以提高养殖环节监管能力,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1 动物卫生监督和畜禽养殖监管的职能及其意义

动物卫生监督的职能主要是依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畜禽养殖开展养殖过程监管, 并对活畜禽及其产品的经营、运输、屠宰以及畜禽产品加工等环节进行监管和督查, 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违规行为, 以保证畜禽养殖科学发展, 维护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1]。其中畜禽养殖监管处于动物卫生检验监督环节的源头, 主要包括对养殖场从建场、标准化生产、饲养过程、防疫、检疫、投入品使用、疫病监测、出栏出售报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养殖档案等全程进行监管, 从而及时动态掌握养殖场动物免疫、疫病发生、饲养管理、无害化处理、动物出栏、补栏报检和各项防疫制度落实情况, 将疫病控制在源头, 确保出场畜禽健康及其产品安全, 严控疫病爆发蔓延, 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1]。

2 畜禽养殖及产品现状以及诱发因素

近年来, 国家不断提升畜禽养殖和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 取得一定成效, 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建成一批无公害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但是, 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从业者饲养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不强, 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检疫监管难度仍然很大。动物源性食品 (肉、蛋、奶及其制品) 安全问题频发, 如市场上出现的苏丹红心鸭蛋、肉品中“瘦肉精”、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以及黄曲霉毒素超标、鸡肉中的激素兽药残留等, 更有甚者, 市场上出现未经检疫的病死猪肉、病死鸡;还有时常发生的人兽共患病等等, 严重损害了人民身体健康, 引发了食品信任危机。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动物疫病及病原微生物、非法添加物、兽药及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化学品污染等, 这些问题折射出了饲养过程的不科学甚至违规操作, 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需要加强。

3 畜禽养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 饲养方式由散养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转变, 但是总体来讲, 集约化程度不高, 饲养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加大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难度, 主要存在以下两大方面的问题。

3.1 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国家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 畜牧业发展很快, 出现了一批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龙头企业, 但是发展水平不一,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还存在相当多的小型养殖场和一些散养户。大型和中型养殖场 (含养殖公司) 集约化程度高, 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厂方共同努力, 在基础设施、防疫制度及流程、兽医技术人员配备、养殖档案等饲养管理方面的监管机制相对完善, 生产的畜禽产品质量过关。然而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管理水平不高甚至很低, 加大了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难度, 不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这些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主要包括饲草不足或配方不合理, 营养水平低;畜舍禽舍消毒不彻底甚至不消毒, 环境卫生差, 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滋生引发传染病;防疫管理不到位, 群体抵抗力低而疫病频发;种畜种苗引进不严格;处理病死畜禽不规范;养殖档案不规范甚至缺失, 出现问题不好追溯查找;滥用抗菌素, 饲料中违规添加违禁药物或添加剂;畜禽出售没出休药期;畜禽出场交易不主动报检等等。

3.2 养殖人员素质不高, 不配合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

养殖业门槛低, 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 整体素质 (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 普遍不高, 法律意识淡薄, 没有认识到自己从事畜禽养殖行业的社会义务、法律责任, 也没认识到饲养监管重要性, 只知道多赚钱, 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工作不配合, 对整改建议置若罔闻。导致一些养殖户嫌麻烦, 怕花钱, 增加物力和人力成本, 平时不注意场地防疫, 出现大规模发病, 损失惨重;还有一些养殖户在出售动物前不主动报检、甚至逃避检疫, 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4 提高养殖监管水平的措施

虽然我国大力倡导科学养殖, 积极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的畜禽养殖模式, 以便于加强饲养全程监管, 提高监管水平。但是,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和实现的, 现有的集约化和散养并存的现状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如何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倡导绿色健康养殖, 控制和推行养殖过程中的动物卫生全程监管, 成为现阶段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养殖业主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当前养殖监管中遇到的问题, 结合多年来从事动物卫生监督监管的经验, 笔者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以供同行借鉴。

4.1 加快畜禽养殖产业升级, 便于养殖监管

当前我国畜牧业产业集约化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还不高, 监管力度和效率低下, 不利于饲养监管工作开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加快畜禽养殖产业升级, 开发绿色无公害畜禽产品, 打造名优品牌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扶持并鼓励有实力的养殖、畜禽产品加工企业, 通过企业兼并重组, 建立养殖、加工和销售产业联盟, 推行一条龙服务, 建立健全养殖加工及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规范生产加工程序, 推行产业化、标准化养殖模式, 加强行业内部管理, 促进行业自律, 实现畜禽养殖、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全程监管, 提高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 保证畜禽产品质量。

4.2 加强宣传, 让群众认识到饲养监管的重要性

当前, 部分养殖业主和普通百姓, 对畜禽养殖监管的内容和意义认识不到位, 要充分利用媒体、集中培训和讲座, 宣传和普及《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不仅让从业者明确自己的社会义务和法律责任, 认识饲养监管的重要性, 自觉做好养殖监管工作并积极配合养殖管理与监督[1~4];通过宣传教育, 更要让养殖业主知道如何科学饲养管理, 提倡科学、绿色养殖, 指导他们建立健全养殖档案, 实行严格防疫管理, 改善养殖环境, 加强饲养过程中投入品合理使用、疫病监控, 出售动物主动报检, 严格执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3~6], 努力达到“畜禽品种优良化、防疫消毒制度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安全化、饲养管理标准化、养殖环境生态化、粪便及病死畜禽处理无害化”, 确保出场 (户) 动物健康安全。只有这样, 才能将疫病控制在源头, 确保出场畜禽健康及其产品安全, 实现绿色生态养殖。

4.3 严格畜禽养殖产业准入制度, 提高养殖从业申请门槛

贯彻执行规划审批制度, 严格审批关。根据《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严格审核新建养殖场防疫条件, 在规模养殖选址、设计、建设过程中, 指导和监督业主开展建场工作, 验收合格后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 准予开展养殖生产。对不符合条件, 提出建设意见, 条件达标后再受理审核审批[1~2];对于已通过审核并已投入生产的养殖场, 定期开展监管复查, 及时发现饲养管理的漏洞, 下达《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责令整改书》, 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对到期后不整改的要惩治, 对于屡教不改的要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同时, 要适当提高从业者从业门槛, 提高从业者饲养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为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4.4 惩治违规企业和个人

加大对养殖过程的监管, 严禁非法购买和使用非法添加物, 严禁滥用抗菌素, 严格检测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 严查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严格执行产地检疫, 严防不合格畜禽进入屠宰加工环节[1~6]。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通告并限期整改, 对于违规的企业和个人, 做到违法必究, 将有违法违规记录的从业者列入畜禽产业信用体系黑名单, 确保对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追究到位, 取消违法者所有农业补贴, 使其改善饲养管理;对于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 要让其倒闭、倾家荡产, 不再受理这些单位和个人的项目审批, 让其永远不能从事畜禽养殖行业, 始终保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借助法律威慑力和严厉制裁措施, 让从业者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5 小结

当前, 我国畜牧业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环境保护型方向发展, 养殖方式正在由传统散养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 推进无公害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建设, 加强饲养过程的全程监管, 加强源头控制, 实现与屠宰加工和市场销售监管的无缝对接, 最终实现绿色生态养殖, 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放心的畜禽产品, 让老百姓都吃上放心肉, 喝上放心奶, 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71号.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7-08-30.

[2]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Z].农业部令[2010]6号.北京:农业部, 2010-01-21.

[3]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Z].国务院令[2001]327号.北京:国务院, 2001-11-29.

[4]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Z].国务院令[2004]404号.北京:国务院, 2004-04-09.

[5]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Z].法释[2002]26号.北京:最高人民检察院, 2002-08-16.

生态猪的养殖技术与发展前景 篇10

1 生态猪的养殖技术

(1) 养殖环境。在猪的饲养过程中为了减少发病几率, 要为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一般要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养殖场内容易积尿、积水, 因此养殖场的地面尽量使用利于排水的材料。对于通风不好的猪圈要添加换气设备, 定期通风换气。粪便不仅能够造成地面污染, 还会产生臭气, 滋生细菌, 导致猪生病。因此要定期运出粪便, 清洁地面。单位面积的猪圈内如果猪的饲养数量过多, 猪圈拥挤, 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因此要按照猪生长的特点, 合理控制好猪圈内单位面积的养殖数量。

(2) 养猪饲料。生态猪和普通猪的饲料有所不同。普通猪主要饲喂加工饲料, 而生态猪主要饲喂天然食物。但是仅仅饲喂天然饲料容易造成猪生长缓慢, 从经济角度来讲不利于收益。因而要将不同的饲料原料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 制成营养丰富的配合饲料进行饲喂。而从猪圈内运出的粪便是一种绿色肥料, 可以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形成良性循环。如果饲料中的营养缺少微量元素, 猪也容易生病。因而要在饲喂的同时适量添加矿物质, 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暴饮暴食会造成机体负荷过重, 容易导致生病, 因此在饲喂时要注意按时、按量进行。

(3) 防治疾病。养殖过程中如果猪生病, 将会造成肉质不佳或猪的死亡, 因此要重视疾病防治。日常的防治主要是在饲养时合理用药, 对于病猪要及时隔离, 并积极治疗。为了防止疫情扩散, 要及时将病猪的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另外, 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的好方法, 因而要按时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

(4) 供水处理。水的质量会影响到猪肉的品质。养猪需要大量的水, 如果使用污染的水, 这些水会参与猪的机体循环, 造成猪生病或导致猪肉品质降低。生态猪的要求是猪肉健康、无害, 因而要使用无污染的水。通常可选择的水有泉水和井水等。在供水时可以适量添加食盐和维生素等物资, 以增强猪的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

2 生态猪养殖的发展

(1) 种植和养殖并行。种植和养殖并行可以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种植主要是在养殖区域内种植经济作物, 例如果林。在运出猪的粪便时可以直接将其施放在植物的周围, 相当于投放肥料, 减少购买肥料的费用。而一些养猪户直接将农作物围起来, 做成猪圈, 这样的方法可以形成一个较大的猪圈, 使猪的活动空间增大, 有利于猪有充分的条件运动, 对提高肉的品质有良好的作用。而猪圈中有各种天然食物供猪食用。该方法十分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 并形成良性循环, 构成一个生态平衡。

(2) 立体化养殖。由于各种动物的食物如用量、类型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了减少饲料浪费, 一些养殖户开始利用饲料的使用和变化规律, 尝试运用立体化养殖方法。目前已经实施成功, 并且较为常见的立体化养殖模式有鸡-猪-沼气-蚯蚓-鸡、鸡-猪-蛆-鸡等。生物链是多种多样的, 为立体化养殖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3 总结

目前, 人们对健康食品愈加重视, 使生态猪的养殖受到关注。在未来的市场中, 人们对健康猪肉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 这将为生态猪的养殖提供很大的市场空间。而随着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十分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要看到, 种植与养殖并行, 立体化养殖的养殖模式对养殖效益和环境都十分有利, 在未来应该重视生态猪的养殖趋势, 不断探索有效的、经济的养殖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科文.生态猪的养殖技术及其未来发展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 (18) .

[2]罗贵标.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及其研究[J].当代畜牧.2015 (29) .

[3]王广庆.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J].江西农业.2016 (03) .

黄鳝生态循环养殖试验报告 篇11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条件。黄鳝养殖池塘面积39.8亩,池埂水泥护坡,池底平坦无淤泥,池深2.5米,可保水2米,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水源为水库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池中设置5台1.5千瓦增氧机。配套水稻田2块共计10亩用于水蚯蚓养殖。

2. 准备工作。①池塘消毒。4月10日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生石灰用量为150千克/亩,消毒后7天注水,注水至1.2米深,后期加深并保持水位相对稳定。②池塘套养。消毒15天后,每亩投放平均规格为0.4千克/尾的鲢、鳙鱼125尾和0.5千克/尾的青鱼4尾。③网箱设置。选用40目绞纱网片制作的网箱,规格为3米×2米×1.5米。网箱通过拴系在池塘两岸桩上的铁丝固定,呈“一”字形排列,箱距0.8米左右。网箱入水0.8米,箱底距池底0.7米以上,每亩池塘放置网箱25口。网箱安装后,在箱内投放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消毒处理过的水花生。④水蚯蚓养殖。4月3日将水田平整,按0.5亩/块分成小块,撒施猪粪3000千克/亩,接种水蚯蚓,以后培施猪粪。

3. 黄鳝苗种放养。注水15天后(5月3日)投放黄鳝苗种。苗种为洞庭湖野生苗(用地笼网捕获),平均规格为75克/尾。按规格大小分箱分级饲养,放养密度为8千克/箱,共计7984千克。

4. 饲养。投喂岳阳展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鑫富翔黄鳝料和培育的水蚯蚓,比例为1∶1。日喂2次,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5%。投饵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5. 水质调节。保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高温季节每周加注新水1次,并加强水体环境管理,及时捞出水中杂物和残饵,保持食场卫生,保证水质良好。

6. 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勤观察黄鳝的摄食与活动情况、水质变化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半个月左右清洗1次网箱,确保箱内外水体交换通畅。高温季节适时开启增氧机。定期用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对水体消毒。

二、试验结果

经过6个月的饲养,于11月4日出塘,产黄鳝31283千克,鲜鱼9360千克。共计产值1682876元(黄鳝价格52元/千克),平均亩产值42283元。总成本912422元(见表1),平均亩成本22925.2元。总利润770454元,平均亩利润19358.1元。黄鳝成活率为93%,鱼苗成活率为95%。

三、问题与讨论

1. 试验表明,利用水蚯蚓与颗粒饲料养殖黄鳝效益好,黄鳝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

2. 根据食物链原理、生态学原理以及水体承载能力、水体交换能力,合理确定黄鳝网箱数量、放养密度和水体中鲢、鳙鱼的比例、数量,合理确定水蚯蚓和黄鳝养殖面积的配比,进而建立黄鳝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3. 本试验水蚯蚓养殖采用无水养殖,相对流水养殖更省时、省力、省钱,同时又不造成猪粪污染的扩散,产量高(亩产4000千克);但水蚯蚓生产人工成本偏高,生产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

4. 利用水蚯蚓养殖黄鳝,不需驯食,既能解决黄鳝拒食人工饵料而出现“闭口症”难题,提高苗种成活率,又可以加快黄鳝生长、提高品质。水蚯蚓是许多名贵鱼类的优质开口饵料,可以推广运用于甲鱼、鳜鱼等名优水产品种养殖。

5. 本试验不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解决了猪粪处理难题,能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探索推动低碳渔业的发展、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总结出了成功经验。

养殖生态化发展 篇12

近年来,山东省垦利县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立足“黄蓝”两大经济区建设,精心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渔业示范区,突出发展生态、高效、优质渔业,加快无公害水产品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重点实施水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提高了水产品质量和产出效益。目前共建成无公害水产品基地17处,认证无公害产品32个,建设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处,其中国家级示范场2处,无公害健康养殖面积达到25万亩,主要进行海参、黄河口大闸蟹、对虾、梭子蟹、菲律宾蛤仔、泥螺等名优特多品种无公害生态养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养殖产业带,推动了全县海洋渔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使该县渔业生态健康养殖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产轨道。

上一篇:家庭文化传播下一篇:经济水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