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传播

2024-07-25

家庭文化传播(共12篇)

家庭文化传播 篇1

家庭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各类文化活动来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文化、艺术修养, 提高家庭的文化品位、生活质量等, 从而提高整个家庭的文化素质, 形成良好的文明风貌。随着社会的进步, 对家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家庭文化建设需要注入新的内容, 采取新的形式, 提高到新的境界。而家庭档案的出现, 恰恰使家庭文化建设找到了突破口和立足点, 成为家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推动家庭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文化建设需要以家庭档案为载体

1. 家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提高家庭的文化素质、生活质量, 而这恰恰是家庭档案产生的直接原因。在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同时, 人们开始向往和追求具有个性爱好与家庭特色浓厚的高品位文化生活, 从而使家庭生活充满情趣和美感, 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家庭生活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投资理财、学习教育、健康保健、休闲娱乐等都得到了家庭的普遍关注, 也形成了许多相关资料, 只有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为家庭生活服务。正是在这样的一种需要之下, 家庭档案应运而生。因此, 建立家庭档案既是社会进步、人们生活富足后的必然产物, 也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品位的客观要求, 更是家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家庭文化建设以“家庭”为依托, 家庭是其特色。家庭档案是家庭及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可归属个人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来源、形成于家庭, 建立、管理于家庭。家庭档案的这一特点与家庭文化建设的特色相一致。

3. 家庭文化重在建设, 需要通过某种形式的活动达到提高教育的目的。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创造性实践, 是家庭文化建设丰富的源泉和取得成效的关键。实践证明, 家庭文化建设只有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吸引群众自觉参与, 使各项活动变成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而家庭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恰恰是侧重于群众喜闻乐见、自愿参与、自我教育功能的一项实践活动, 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好形式。可以说, 家庭建档活动是家庭文化建设向更深层次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家庭档案与家庭文化建设均以“家庭”为基础, 均以提高家庭的文化素质、生活质量为目标, 两者在内涵上是相通的, 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在形式上家庭档案也符合家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与家庭文化建设追求形式、内容的创新要求相契合。因此, 家庭档案与家庭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这种共通性、一致性及契合性, 决定了家庭档案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二、家庭档案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 是进行家庭教育、培养家庭美德的重要依托。开展家庭建档活动, 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修养, 有助于家庭美德的养成, 对家庭成员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特别是目前社会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与传统的道德观念、家庭观念发生着剧烈的碰撞, 原有的说教方式已不能为大众所接受, 而家庭档案则以其优势和特点, 成为进行家庭教育、培养家庭美德的重要依托。首先, 从家庭教育的特点来看, 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比任何教育载体更具优势;其次, 从档案的作用看, 档案内容丰富、来源可靠、记录原始, 其本身就可作为宣传的直接材料, 比传统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

2. 是增添生活情趣、促进家庭和睦的有效途径。首先, 家庭档案的建立, 可以有效引导人们追求健康、文明、有益于身心的娱乐、休闲方式, 自觉摒弃那些不健康的、腐朽的生活方式。同时, 人们进行家庭档案的收集、整理或是利用家庭档案进行家史研究的过程, 不仅是自我身心的放松, 还是文化型家庭气氛的形成途径。其次, 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 能够增强家庭的亲和力。全家老少一同整理历史, 回忆往事, 憧憬未来, 其乐融融, 有助于建立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再次, 在家庭档案的利用过程中, 通过浏览往日的工作业绩档案、荣誉档案、照片档案等, 回顾人生足迹, 总结人生经验, 增添生活乐趣。

三、加强家庭档案管理的建议

1. 加强对家庭档案的广泛宣传。

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 人们对其总会有一个认识、了解的过程, 家庭档案也不例外。当人们还习惯于将档案的外延定义为那些保存在各档案馆 (室) 中的档案的时候, 加强对家庭档案的广泛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广泛宣传家庭档案的概念、起源、作用以及建立家庭档案的必要性, 改变人们对档案的固有认识, 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家庭生活也需要建立档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宣传的过程也是家庭档案意识养成的过程, 只有提高了对家庭档案的认识, 人们才会将档案意识渗透到各自的生活之中, 自觉地整理好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材料。

2. 注意对公民家庭建档的引导。

大规模地开展家庭建档工作, 需要注意对公民家庭建档进行有效引导, 可以通过举办家庭建档业务咨询和辅导讲座, 组织家庭建档经验报告会、家庭档案展览评比等活动, 以更为直观、生动的具体实例, 引导更多的居民建立家庭档案, 让档案走进千家万户, 使家庭档案真正成为人们家庭生活的好帮手。要注重对家庭建档工作的业务指导, 家庭档案虽然来源、形成于家庭, 但作为档案的一个类别, 同样遵循着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家庭档案能够进一步规范化,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注重指导与服务工作, 积极开展家庭建档知识的培训, 为居民提供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

总之, 家庭档案作为家庭文化建设重要载体之一, 决定了家庭档案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这种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应把家庭档案建设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把更多的人动员到家庭建档活动中来, 以推动家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家庭文化传播 篇2

家庭廉政文化是家庭助廉的核心内容,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细胞工程,对于加强预防和反腐倡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积极引导领导干部家属参与家庭廉政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家风促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好转,为扫除阻碍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简谈粗浅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责任感。各级党委、政府要“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加强领导,把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建设成为反腐倡廉的一道牢固防线。要建立健全“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领导机制和长效机制,成立家庭助廉教育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组委会,全面负责家庭助廉教育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开展。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成为廉政文化进家庭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对“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组织协调,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妇联、教育、广电、文化、宣传、党校等单位和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联动效应,形成各级各部门共同抓“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整体合力,推动“廉政文化进家庭”扎实有效开展。

二、以“家庭助廉”为载体,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以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家属为对象,以构建家庭反腐倡廉的法律、思想、亲情和道德防线为目标,以提高领导干部家属反腐倡廉意识和能力为重点来抓,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助廉”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家属参加各种家庭助廉知识竞赛,书画展,向他们发出助廉倡议书和廉政短信,与领导干部配偶签订“配偶助廉承诺书及家庭廉政公约”;定期向领导干部配偶写一封反腐倡廉公开信,定期组织领导干部配偶参加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开展“廉洁家庭”评选活动,表彰和宣传廉内助。同时,要把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纳入“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总体规划中,组织领导干部家属特别是各级各部门第一把手领导干部家属开展“到贫困户看一看,到烈士陵园看一看,到监狱看一看”等话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助廉活动,使领导干部家属在各种活动中受启发,受教育,促使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常吹“廉政风,把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增强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免疫力,为领导干部构筑一道牢固的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永葆共产人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三、加强领导干部家属的思想教育,构筑牢固的家庭防线。如果领导干部家属没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不守法、不懂法、不学法,没有很好的素质去抵御物欲的诱惑,就成为金钱和人情的俘虏。因此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并取得成效,就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的家庭思想教育机制。加强领导干部家属党风廉政教育。组织领导干部家属收听看党风廉政教育节目,对领导家属进行反腐倡廉教育,让领导干部家属了解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方针和要求,对反腐倡廉斗争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认识,使领导干部家属潜移默化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发挥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作用;加强领导干部家属正反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剖析因家属不廉而导致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反面典型案例,使领导干部家属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加强领导干部家属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教育。组织领导干部家属学习和了解《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其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使领导干部的家属进一步增强党纪、政纪和法制观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构筑坚固的家庭防线。

四、加大对“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会议、培训、学校、网络、公开栏观展览、听报告等各种宣传形式,对“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宣传,壮大宣传声势,调动全社会参与到“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中来.使广大领导干部家属从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增强廉政意识,提高反腐能力,树立起腐败可耻、廉洁光荣的观念,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起良好的家庭风尚,促进家庭聿福、社会和谐,形成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良性互动的局面。

家庭里的文化战争 篇3

“两代人意见不统一,5岁小孩子学成‘弯管子’普通话”。这是报纸上的一则新闻。

“弯管子”普通话,是一个需要解释的说法,在武汉,“弯管予”指带有浓厚的武汉腔的普通话。

报道说,北方人袁女士与武汉人王先生结婚。女儿学说话时,袁女士认为武汉话听起来好像带有情绪,要求丈夫和自己一起教女儿说普通话,公婆认为孙女是武汉人,学说武汉话理所当然,而且交流起来更亲切。两代人由此较上了劲。孩子在袁女士身边时,袁教她普通话,一旦袁女士不在,老人就给孩子补习武汉话,孩子学成了“弯管子”,两代人还怄了两年的气。

5岁小孩的“弯管子”普通话后面,是一场发生在家庭里的文化战争。如果我说这样的文化战争其实发生在相当多的家庭里面,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当然,很多人不会认为这种情况可以上升到“文化战争”的高度,而仅仅认可这是无须大惊小怪的代际冲突,而且结论也早巳存在:方言应被驱逐,普通话应作为孩子的“母语”。

虽然,这个结论是如此清晰,几乎“天然合理”地被接受,但我无法确定它是否真的“天然合理”。“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一种现代汉语文化,而且是一项法律制度,但推广普通话难道要以方言的消失为前提?

可以设想一个人只会说普通话意味着什么。普通话不是任何一种方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汉语各人群中最大的语言公约数,它可以成为汉语族群的标准通用语,用于普遍的交流场境。也足以表达任何一般性概念、思想和精神。任何标准化的东西,都意味着个别性的减少,最通用的标准有着最少的个别性。一个会普通话的人,在汉语圈里可以获得很高的交流效率,他的语言个性相应地很少。对一个只会方言的人来说,它的困扰在于无法实现汉语交流的最高效率,但他的语言个性会得到更多的保留。

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有的词汇、俗语、俚语,其精细微妙之处足以让持有相同方言的人保留某些心照不宣的共同机趣。在调侃、幽默和詈骂之时,方言的生动性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而且这些特有的语言意趣往往难以用其他方言准确转述,更难以由普通话呈现。令人欣慰的是,语言并非独占性的存在物,一个人会说汉语,并不表示他就不能会说英语,一个人会说方言,也不意味他的普通话只能是“弯管子”。所以,让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又能说方言,是完全可能的,甚至是完全必要的。

问题可能在于,一个操汉语的人,应该以普通话为母语,还是以方言为母语。我想,这取决于我们对母语的理解。

我们为什么需要母语?母语在思维的深处起作用,人们习惯于用母语来思维,用母语来表达,为了交流的需要,我们会将母语翻译成交流所需的语言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放弃了思维中最有机趣的那一部分。因此,方言比普通话更具有母语的特性。

方言是特定土地的文化根基,是一个人的文化基因,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更多地表现于它的“书同文”,而非“语同音”。统一的书写,不同的方言,既是汉语几乎从来就存在的语言现实,也是汉语表现力不断丰富的源泉。

关于语言的家庭文化战争,发源于对“推广普通话”这一法律制度的从严理解,也发源于对方言的文化地位的从低取值。作为一种制度,“推广普通话”有各种考核指标,严厉的做法达到检查时无论在什么场合听到方言都要扣分的程度。在文化评价上,方言的赋值是庸俗、落后、鸡毛蒜皮、琐屑,而普通话的赋值是高雅、上进、堂堂正正、端庄。人们对方言在交流范围上的局限性高度敏感,对说方言的普遍的文化低档次评价使人们自愿放弃方言。与此同时,普通话在表达上的局限性几乎没有人关注(哪怕北京人,在精细的表达中使用的也是京片子而非普通话),人们更愿意选择普通话,因为它代表着文化上的高档次。

如果没有方言,就不会有“少小离家者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会有地方戏剧、曲艺,不会有千里之外的乡土认同。在这个全球化时代里,缺少这些是不是一种损失或许正在变成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显然每个人心里都将会有一个无法填充的空洞,你可以属于这里,也可以属于那里,你的乡土性不再存在,落叶归根会成为不可能。

是否需要给方言一个空间,不是一个制度问题(国家制度并不禁止方言),而是一个文化问题。当人们都选择让孩子讲普通话,而并不在意他是否能够讲方言的时候,当所有孩子都习惯于用普通话来思维的时候,方言将不再是汉语文化丰富多彩的证明,“天然合理”的标准语言将使得地区性的文化机趣、表达个性和精细入微的语言世界荡然无存。

浅议家庭与家庭文化建设 篇4

1.1 家庭及家庭的变迁

什么是家庭?学者有多种解释。简单的说, 由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所组成的, 满足家庭成员的大多生理、心理的需求的单位、群体, 进行物质、人口、精神财富再生产。家庭变迁是指家庭形态的发展和变化。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家庭的变迁经历了血缘家庭 (族内婚) ———普那路亚家庭 (族外婚) ———对偶家庭———父权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五个阶段。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 家庭从较低的形式发展到较高的形式, 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是最高级的婚姻家庭形式。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 家庭形式及职能都在发生着变化, 可是, 家庭有一项功能始终没有改变, 就是文化传承功能。

1.2 家庭的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传承不仅是文化的自发延续, 而且还是一种使文化接续下去、并不断发展的自主意识。而家庭, 则以文化的方式来满足人的需要 (马林诺夫斯基) 。①人类早期的文化传承。家庭是文化改造人类本性的载体。马林诺夫斯基发现:文化藉着法律、道德、风俗等形式迫使男性对子嗣产生了不可变易的兴致和积极感情。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展, 不仅完成了父母角色由“本能”到“情操”的文化塑造, 还突出表现在父母与子女的亲密关系上。家庭的运转, 文化的传承, 都需要两代之间特殊的“合作”, 也就是所说的“传帮带”。家庭成为文化发展、壮大的“作坊”。②中国传统家庭与文化。传统中国广大的乡土社会, 家族制度就是当时的社会制度, 由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由子孝、妇从、父慈所建立起来的家庭关系, 不过是民顺、臣忠、君仁的社会关系的缩影。钱穆说:“中国文化, 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 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 传统中国, 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精髓是一致的。③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 家庭形式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占主导的家庭形式, 演变出单亲家庭、试婚家庭、单身家庭、空槽家庭、丁克家庭等。我们发现, 不仅从人员组成上由“完整”向“缺失”转变, 而且家庭的生产、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严重弱化。家庭所传承的文化领域和内容的确大大减少了, 但在与民族文化深层内涵密切相关的原初的“生活世界”, 其传承的深度和厚度正在不断提升。家庭, 不仅在社会化和初级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而且能够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给予有效的矫正和补充, 引导人们不仅认同现代社会各种价值规范,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强化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 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最集中的融汇之地。正因如此, 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家庭文化建设, 成立了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 也获得一批研究成果。

2 家庭文化建设概述

2.1 家庭文化的概念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家庭文化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既包括家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所体现的文化色彩, 也包括文化生活、爱情生活、伦理道德等所体现的精神情操和文化色彩。精神情操是家庭文化的精髓, 对家庭成员的生活和工作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 家庭文化的功能

文化对家庭成员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①满足家庭成员的精神需求。先进的家庭文化, 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 以满足人民求知、求乐、求美、求健的需要。②很好的进行启蒙教育。家庭作为人降生后第一个归属的“社会群体”, 促使人初步掌握母语, 形成生活习惯, 自然地接受爱与主动地爱, 从而奠定人格与个体社会化的初步基础。③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调解器的动力。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使人们工作之余得到良好的休息, 吸取足够的正能量, 增强了个体的幸福感, 更好的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④为人们指明目标和方向。良好的家风家训, 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辨别是非的标准, 使人们面对诱惑时不至于迷失自己。

2.3 家庭文化现状

提及家庭文化的现状, 我们必须面对不断涌现出的诸多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众多的冲突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往往给人们带来痛苦和忧虑, 尤其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空巢家庭中老人的心灵抚慰问题;青少年早恋、网恋;大众为电子产品所控制, 电脑和手机侵占了亲子空间;当今的人们尽情的消费物质和大众文化产品, 而背弃传统文化能够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等等。以上种种我们看到一种缺失。这种缺失归根结底是家庭文化传承功能的缺失所导致。

3 发展家庭文化建设

当前, 家庭文化担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那么, 如何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发展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与社会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故此, 这个重任应由家庭与社会共同承担。

3.1 家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

一个家庭无论现在的文化状况如何, 都可以着手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 和谐的家庭文化。孟子:“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而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工作之后没有继续学习的习惯了, 忙于应酬、忙于上网和摆弄手机、看孩子作业等等, 却很少到老人身边尽孝, 不关注自身的在成长, 甚至不关心伴侣和孩子是不是幸福。这就需要社会职能部门唤起人们的思想觉悟, 主动学习先进文化。只有孝道从家长做起, 好习惯和健康爱好从家长做起, 爱学习爱科学从家长做起, 遵守公共秩序从家长做起, 孩子才能够文明守纪、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跟住时代的步伐健康成长, 并将先进文化传承下去。

3.2 家庭文化建设中社会职能部门的作用

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家庭文化的研究全面而深刻, 怎样使这些优秀的精神食粮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起到应用的作用?社会职能部门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及措施实现个人的成长。第一、幼儿园和小学时期促进家校联系, 完成必要的启蒙。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中, 加入大量的国学知识, 其中三字经就已经涵盖一个人一生要成长的内容。增进家校联系为孩子营造家校目标一致的培养环境, 让孩子从小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第二、结婚登记前的培训。我们国家把年龄作为青年男女是否可以结婚的唯一考量, 其实心理成长程度否能够充分承担起家庭和家族的责任也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 进行婚前培训, 考试合格者准予结婚。第三、在领取准生证前进行考试。正如从事某一行业的工作, 要有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一样, 在教育孩子这个大工程中, 也应该具备做父母的资格之后才能生育子女。第四、社会职能部门创作成人再成长的机会。针对目前婚姻家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一些社会职能部门应开设家长课堂、婚姻课堂、心理成长班, 并通过网络和电台提供讲座和咨询, 不仅可以扩大影响, 而且可以切实解决家庭的突出问题, 为全民素质的提高, 为家庭文化建设乃至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家庭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场所。要成为合格的社会分子, 需要通盘的生活教育 (费孝通) 。这个生活教育的家庭不仅是稳定、和谐的, 还应能够将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新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 家庭的健康发展, 是生命的延续, 也是文化的延续, 更是社会的延续。

摘要: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迁着, 同时, 家庭的形式和功能也在不断的改变和扩张, 但家庭的文化传承功能一直没有改变。不断的变革中, 家庭的文化传承在领域和内容上大大减少了, 但在传承民族文化的深度和厚度上不断提升。家庭文化建设需要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这一历史使命。

关键词:家庭变迁,文化传承,家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顺治.中国家庭的变迁[J].中国文化研究, 1995.

[2]高洪杰.浅谈家庭文化的重要意义[J].文艺广角.

廉政文化“进家庭”方案 篇5

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实施方案

为营造崇廉尚洁的家庭廉政文化氛围,决定在全体党员干部家庭中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廉洁家风”为主题,以引导党员干部家庭成员当好廉内助为重点,以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为目标,把廉洁意识和观念逐渐渗透到家庭生活中,教育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家属、子女当好廉内助,筑起家庭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为东方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活动对象

全体党员干部及其配偶

三、活动安排

组织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党员干部家庭的廉政文化“进家庭”系列活动,形成以家庭成员自觉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一)宣传发动阶段。

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和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廉政文化“进家庭”的重要意义,努力倡导反腐倡廉,大力弘扬文明新风,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激励更多的家庭投身活动,在全体党员干部家庭中营

造温馨和谐、清正廉洁的家庭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反面教育为辅,注重发挥典型和榜样的作用,突出廉政教育为重点,完成以下工作内容:民放一份“争创廉洁家庭”倡议书;签订一封“家庭助廉”承诺书;推荐一本廉政教育宣传读物;开展一次“读书、思廉、写心得”活动;召开一次家庭助廉座谈会;发送一条廉政短信;开展一次廉政文化“进家庭”实践活动,如文艺表演、演讲、书画比赛等家庭助廉系列活动。同时,将“家庭助廉”系列活动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和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拓展活动范围,充实活动内容,统筹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

(三)总结验收阶段。

对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进行总结,创建一批“廉洁家庭”,推荐1至2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家庭作为“助廉家庭”先进典型上报市纪委。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活动内容制定具有长期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把廉政文化“进家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把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相结合,-2-

在组织实施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过程中,将家庭参与作为强化思想、学习知识、宣传普及的重要手段,充分调动家庭参与的积极性,最大程度扩大家庭参与面;要组织普通干部家庭参与其中,领导干部家庭要带头参与;既要侧重对党员干部配偶的宣传教育,又要体现出子女、家属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探索,认真总结。要积极探索廉政文化“进家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经验,建立廉洁从政长效机制,及时总结上报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

家庭暴力的文化根源(三篇) 篇6

如何看待“家庭暴力”现象

家庭暴力的文化根源

家庭暴力不是一件令人感到光彩和荣耀的事,即使是在男尊女卑、男权主义传统观念盛行的过去时代。问题是,既然家庭暴力已经臭名在外,为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经久不衰、长期存在并且还不断花样翻新?

这需要从文化的深处找原因。

传统社会是一个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社会;女性在社会上没地位,在婚姻家庭中同样没地位;男人可以支配女人,也可以任意打骂女人。但是,请大家注意,女人之所以如此,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种主动行为或以退为进的主动行为。正如恩格斯一句名言所说:“男子获得了对妇女的胜利,但是桂冠是由失败者宽宏大量地给胜利者加上的。”女性的这一历史性退让行为,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文化目的或文化期待:让男人也对婚姻家庭负起责任,并通过承担婚姻家庭责任的过程塑造期望中的理想男人。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传统社会的男子在享受对于女性的种种优先权利和优势地位、待遇的同时,也有一个起码的前提,即要有能力养活老婆孩子。否则,不仅会使男人没面子,而且也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女人指手画脚的资格。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并非从一开始就有男女,而是先有女人,而后才有男人。男人的出现,有相当的证据表明,是为了应付仅靠女人无法应付的灾难或起码是生存的艰难。所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后的很长一个时期里世界各地普遍实行的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男强女弱两性关系模式,一定意义上,正是为了应付人类生存艰难处境、特别是让男人承担更多责任而进行的一种文化安排、文化设计。倘若不是为了生存和因为生存的艰难以及对男人有着更好的期待,女人也许大可不必需要男人,当然也无需容忍男人的家庭暴力。

就男人来说,其对女人的施暴,不仅丝毫不意味着他的强势和强大,反倒恰恰表露了他的脆弱无助和自卑无能。许多打老婆的男人,表面上看去似乎根本不把女人放在眼里,一副牛气冲天的架势,实际上,骨子里最依赖女人、最怕失去女人、最怕被女人瞧不起。女人对他来说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一旦或缺或者哪怕仅仅是感到有可能或缺,都有可能引发他的担心、绝望从而失去理智、发生暴力。说得尖锐点,女人是男人的文化支撑和文化路标,没有女人就等于男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方向。这才是男人打老婆的隐秘本质和真正原因。

我们指出了深隐家庭暴力背后的文化根源、文化支撑,目的绝不是为了肯定家庭暴力继续存在的合理,而恰是为了对家庭暴力釜底抽薪。这就是要从传统的成才、生活、生存文化模式中解脱出来,重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文化模式。因为传统文化模式为人们所设计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目标过于狭窄,提供的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途径手段等也过于单一,因此容易导致人性、人格发展的受阻和扭曲——家庭暴力其实正是人性、人格发展受阻、扭曲的极端表现。

不见拳脚的“家庭冷暴力”

所谓“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

“家庭冷暴力”作为一种隐性的暴力形式,给对方的伤害比显性暴力更大,甚至还会造成精神隐疾。

深受“冷暴力”之苦的当事人,心理上和精神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他们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感情变得脆弱易激动,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由于家庭“冷暴力”具有反复性、隐藏性的特点,加上没有伤痕,不见鲜血,不能做伤情鉴定,因此,即使当事人将“施暴者”告上法庭,也会因缺乏足够的证据,而使案件无法得到处理。

一般情况下,“家庭冷暴力”大多出现在知识分子家庭。他们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来折磨对方,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本身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多少还顾忌“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种社会角色的约束,觉得用拳脚相加这种暴力方式并不符合自己高学历的身份。其二,掌握被害者的心理,深知从精神上折磨对方,更能从精神上拖垮对方,让其主动就范。其三,现在普法力度不断加大,人们一般都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如果拳脚相加,使对方身上留下伤痕,弄不好就要吃官司。于是,一些学“乖”了的人,就采用另一种更“高级”的暴力方式。

至于“被施暴者”,他们在家庭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要么缺乏技能,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生活来源;要么生性懦弱,终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针对这种情况,受害者必须走自强之路,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从依附局面中解脱出来,争取应有的权益和尊严。另外,还要破除“家丑不可外扬”、“委曲求全”的陈腐观念,一旦认定与对方和好无望,实在无法再维持下去的话,就要勇敢作出决定。与其维持一个没有亲情、没有爱的家庭空壳,倒不如把自己解放出来,重新组织家庭,再扬生活的风帆。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冷暴力”,即在市场经济中,夫妻双方由于背景、学历、机遇等条件不同而导致女高男低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的落差。其中一些女性出于对这种落差的不满,对男方竖挑鼻子横挑眼,于是,“被施暴者”便是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男同胞。

这类女性用家庭“冷暴力”折磨对方,目的也很清楚,拖垮对方,结束这种没有感情的婚姻。爱的反面是什么?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到了别出心裁的结果:爱的反面除了恨,还有漠然。社会学家们将此实验移植到家庭建设中来,认为婚姻家庭的大忌是冷漠和忽视。

“冷暴力”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很难把它纳入法律权力范围来,因为法律是一种“公权力”,不能完全介入夫妻私生活。要解决它,更多的要依赖道德建设。同时,类似妇联这种社团式的组织提供的相应援助也很重要。此外,夫妻双方应改变观念,敞开心扉,正视问题,加强沟通,用心经营和提高婚姻质量,实在不行,好结好散,不要用“冷暴力”来折磨对方,也不必受“冷暴力”的折磨。

反家庭暴力从“零忍耐”开始

人们常把家比作港湾。它让躁动的心灵得到小憩,让疲乏身躯得到酣眠,让所有的祝福、问候、牵挂成为生命意义的佐证。

然而,当家庭暴力介入家庭中时,家庭这道港湾便布满阴霾,不再宁静。家庭暴力不仅销蚀家庭这块乐土,而且破坏社会的单元细胞,成为社会公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作为妇联一名维权干部,在工作中经常接到一些关于家庭暴力的投诉,遭受家庭暴力的不单有妇女,还包括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以及男性,但是涉及女性的家庭暴力居多。我省妇联系统信访接待婚姻家庭问题投诉反映,其中女性反映遭受家庭暴力的约占26%左右。某市“110”接到的家庭暴力警情,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的占90%。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阴影下的妇女,身心备受摧残,人格极易发生扭曲,造成精神恍惚,乃至出现心理或精神障碍。有的由于施暴者采取令人发指的残忍手段,使受虐妇女身体和精神所承受的折磨达到极限,产生了以暴力反抗暴力的想法,为解脱自己的苦难,结果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此外,更为我们关注的还有那些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儿童,他们在目睹其母亲受到暴力摧残,听到母亲无奈的求助、看到母亲累累伤痕时,对孩子无疑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有资料表明,在未成年犯中有近70%生活在家庭破裂,父母离异的环境。这些触目惊心的悲剧,所产生的后果,足以向全社会敲响警钟:家庭暴力不是私事,而是社会公害,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令人欣喜的是,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法律层面,2001年《婚姻法》第一次明令,禁止家庭暴力,并在离婚、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修改的宪法中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历史性的进步,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儿童、老人等具有特别的意义。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就是尊重人权的最大表现。在道德层面,通过“消除性别歧视”、“消除对妇女的暴力”“制止和反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女性的主体意识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提高,一个有利于防治家庭暴力,保护妇女人权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暴力的解决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衷心地告诫姐妹们,当你遭遇家庭暴力时要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反抗家庭暴力,一定要从“零忍耐”开始,当他打出第一拳时,你一定要说“不”。因为,第一次家庭暴力往往是丈夫在家里实行强权统治的第一次尝试。如果你容忍了第一次,等待你的将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家庭暴力,而且会一次比一次严重。忍耐是一种传统美德,但绝不能用在对待家庭暴力上。反抗家庭暴力的方式可以通过找对方父母、单位、当地妇联组织、民政调解机构、社区警务室反映以及采取报警、报案、诉讼,追究其刑事责任并附带民事赔偿。

家庭传播刍议 篇7

家庭, 是建立在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之上的亲属共同生活的社会共同体。作为社会个体直接生存于其中的组织结构,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它以家这个物理空间为物质基础, 为个体的社会生存提供安定的场所。由于学习、工作或者生存的需要, 个体在其漫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经常会发生空间上的位移形成个体化的流动。有时家也随着个体的流动而迁移, 倘若迁移者没有举家搬迁, 此时, 个体犹如一只放飞的风筝, 尽管飞得高远, 但总有一根线与远处的家相连, 无法割断。这一点, 在当下的中国表现得最明显的是流动的民工, 为了生计, 他们不得不抛妻别子, 走出农村, 千里迢迢进城务工。这些流动的个体可以离开空间意义上的家, 但始终无法摆脱家庭。

之所以如此, 家庭还包含了一项更深层次的内容。它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关系, 而且是个体生存所依附的根本关系, 构成个体日常生活实践的关系基础。当然, 作为一种空间关系, 就个体而言, 家庭远远超越一般的社会共同体。毕竟对于个体而言, 家是其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最早涉入的传播空间, 也是个体建立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起点。个体不仅在家中成长, 更是从家庭走向社会。

传播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 是人类日常生活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就个体而言, 传播不仅是个体社会生存的必要手段, 更是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要素。既然个体的社会化生存总是始于家庭, 那么, 关注家庭中的传播活动不仅是研究个体的基点, 更是研究家庭和洞察社会的一面镜子。

一、家庭与传播的内在关联

作为人类日常生活实践的表现形式, 传播是社会个体之间形成和维系特定关系的前提, 家庭也不例外。我们的家庭是通过社会交往建构的, 家庭成员关系是通过传播活动维系的。人们如何在社会交往中建构家庭?家庭与传播存在什么样的关联?

家庭与传播的关联可以从家庭的建构和个体的社会化两个维度来理解。传播是家庭成员建立、维持和消解关系的媒介物。尽管从内容上传播是信息的传递, 但从社会个体角度, 传播是个体之间发生某种关系的媒介;对于彼此陌生的两个个体, 传播是彼此沟通走在一起的桥梁。传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受者之间关系的好坏, 反之亦然。以家庭为例, 组建新家庭总是从谈恋爱开始。婚前的恋爱始于传播, 谈恋爱, 重在于谈, 而后产生爱。谈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 恋爱期间互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情侣关系的亲疏远近。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后, 随着彼此的初步好感和互信的逐步增加, 约会的次数渐趋频繁, 交谈的内容自然由浅而深, 从公共话题转移到私密话题, 关系由生疏到亲密。只有交谈, 男女双方才会对对方有更多的了解, 有了深入的了解, 才知道自己与对方是否合适。如果双方首次约会的互动就不顺利, 彼此也就不会有继续交往的愿望。谈恋爱的过程是男女互动传播的过程, 实质上是家庭传播的婚前奏鸣曲。

随着互动的频繁, 男女感情升温, 开始明确为情侣关系, 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谈婚论嫁也就水到渠成。结婚后, 男女之间从陌生人结为夫妻成为一家人, 每日朝暮相处。此时的传播活动不同于婚前的谈恋爱, 因为知根知底, 彼此之间鲜有对对方未知方面作一步了解的传播动机。夫妻之间谈得最多的是共同的家庭生活的日常琐事, 这些程式化的家庭传播活动通常缺乏恋爱时期的那种探索异性的冲动感和新鲜感, 故而正常情况下的家庭传播是例行的、平淡的。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夫妻之间交流顺利, 没有传播障碍时, 自然传播效果良好, 表征在家庭中是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和睦。反之, 就会出现传播的非正常状态, 或争执, 或冷战。前者是传播的过度行为, 后者是传播的停滞状态。无论争执抑或冷战, 这种传播的异常状态必然影响关系的和谐。在婚姻生活中, 传播被视为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和促进家庭和谐的润滑剂。一旦传播发生异常, 润滑剂失灵, 夫妻关系就会出现裂痕。

所以, 传播是婚后维系夫妻关系的媒介物, 互动的质量成为夫妻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信号。当夫妻二人无法克服传播的障碍时, 不但传播质量差, 关系也随之变得紧张, 紧张到一定程度就致使婚姻的破裂——离异。不管导致离异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 从传播学角度看, 夫妻二人在家庭传播上已无更多的共同话题, 也不愿意继续交流, 失去了彼此沟通的兴趣, 二人正常的家庭传播活动出现不可逾越的严重阻碍并难以为继, 无奈之下选择家庭的终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传播极度不畅可能会消解婚姻。当然, 传播是否畅通, 主要取决于作为传播者的夫妻双方, 不过, 各种外在因素也会影响家庭传播的质量, 此处暂不深入探讨外部因素对家庭传播的影响力度。

总之, 传播贯穿了家庭的全过程, 从婚前的谈恋爱到婚姻的解体, 无一不与传播密切相关。

前文提到, 家庭的建构始于社会交往, 传播是家庭生活的媒介物, 这是从家庭变迁的视角考察传播活动。在个体层面, 家庭传播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显著影响, 家庭传播是个体初步社会化经历的机制。

个体的生存离不开社会, 尽管成长于家庭, 但最终融入社会。家庭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起点, 个体正是通过对家庭成员的观察和与之互动学会了交流。个体在家庭传播中形成的规则很多时候同样适用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例如,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 长幼之序是基本要义。晚辈与长辈存在一定的权力差距, 子女与父母等长辈之间的交流必须遵循父权制的礼仪规则:交谈话题有禁忌, 语言表达必须注意遣词用语, 乃至说话的语音语调都得显示作为晚辈的谦虚谨慎, 尤其在子女与父亲之间更是如此。在身体语言上, 晚辈见到长辈要作揖请安, 以示尊敬。这些规则对晚辈是种精神上的无形约束, 使得他们在长辈面前谨言慎语, 毕恭毕敬。相比之下, 兄弟姐妹之间在家庭中具有平等的地位, 无论是说话的内容、方式还是身体语言都更随意。个体在家庭中的传播活动必须遵守既定的家庭规制, 家庭规制是社会伦理规范的一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 家庭成为个体进入社会开展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先期试验田。

当然, 由于社会整体环境的变迁, 家庭传播的规则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 随着封建父权制的式微, 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深入家庭。晚辈见到长辈不必请安作揖了, 只需语言上打个招呼表达问候即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也多了些亲情和温馨, 少了些威严下的心理隔阂。

家庭传播还影响个体的传播素养和传播能力。中国人常说孩子需要家教, 家教就是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进行社会规范的引导, 教会他们怎样尊重他人, 懂得如何与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沟通, 拿捏好说话的分寸, 明白行为的边界。孩子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 反映了自身的素养。在传统观念中, 中国人认为这个孩子有家教有教养, 实则是懂得人情世故, 为人处事合乎社会规范的良好标准。不过, 从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来看, 父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告知孩子待人接物的社会基本规制, 是在为孩子社会化生存准备条件。因为孩子的传播能力影响了他们将来参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活动, 从而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说到底, 个体的传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交往能力, 而拥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参与社会竞争。

家庭传播还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 折射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既是一种关系, 也是一个存在关系的空间;用社会学的术语说, 它是一个具有差序格局的场域。布迪厄认为, 根据场域概念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思考, 所谓场域, 就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 (1) 在场域中, 占据了一些特殊位置, 就获得权力 (或资本) 的主动, 并在关系中起着优势支配地位。场域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主导者的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场域的运行规则。譬如, 在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中, 通常存在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在家庭互动中, 谁占据传播的主动权, 谁的话语权重更大, 谁拥有最终话语权。考量这些问题, 揭示的是家庭成员在家庭这个场域中各自所处的位置。家庭成员通过传播活动维持家庭的运行, 家庭传播活动必须符合家庭场域运行的逻辑, 这个逻辑就是社会的基本规范, 因为家庭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当然, 即使在同一时代的同一国度里, 不同的家庭其运行规制也有差别, 这就取决于家庭中作为主导者的父母的传播理念。

其实,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相对稳固的传播机制。这个传播机制蕴含着一套自己的价值理念, 正是这套家庭价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个体的特质, 也区分了散落在社会角落的各个家庭。蕴含家庭价值理念的传播机制是隐形的彼此共同遵守的传播模式。它规约了每个家庭成员在家这个共同的传播空间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相互之间的权力差距有多大。当然, 家庭成员的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经济收入乃至传统文化和政治环境等各种内在和外在的要素都对家庭传播机制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传播活动, 形塑了具体的家庭传播模式, 也最终建构了相对稳定的家庭关系。而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 比如, 家庭成员的年龄的增长, 职位的升迁, 收入的变动, 知识的积累等等都会影响到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变化和权力差距, 从而影响家庭传播模式的微调, 家庭关系也随之或多或少发生变动, 变动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家庭传播机制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调试, 以适应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家庭传播的命题与范畴

家庭传播不等于发生在家中的传播活动, 在家这个空间中与家庭成员之外的人进行的传播只是普通的人际传播。何为家庭传播 (Family Communication) ?家庭传播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交换 (Epstein, Bishop, Ryan, Miller, &Keitner, 1993) 。它必须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而不一定发生在家中,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的确如此, 所以家庭传播是一种关系意义上而非空间意义上的传播活动。言语是家庭传播活动的基本工具。我们在与家人沟通时使用普通话还是方言, 正式语还是俚语, 长句还是短句, 疑问句还是祈使句, 海外华人家庭中是用母语还是外语交流, 与不同的家庭成员交流时的语音、语调有何不同, 这些语言要素都是家庭传播的研究对象。但家庭传播并不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层面, 甚至于谈话时的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非语言因素都得一一考量。进而言之, 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说些什么?怎么说的?何时说的?为什么说?产生何种效果?这些贯穿传播过程的各种要素也是家庭传播的研究对象。

家庭传播研究哪些问题?其研究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对此, Anita在《家庭传播手册》一书中有着详细的阐述。根据该书的描述, 家庭传播研究主要包括:家庭生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传播活动, 例如, 婚前恋爱、结婚、初为父母、离婚、亲人去世等;不同类型家庭的传播活动, 例如, 完整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再婚家庭和同性恋家庭中的传播活动及其特征;家庭成员的关系传播, 例如, 夫妻之间的传播、父亲与子女的传播、母亲与子女的传播、祖父母与孙辈的传播、兄弟姐妹之间的传播、青春期的子女与父母的传播、婚后的子女与父母及兄弟姐妹的传播等;家庭传播过程的研究, 包括家庭中的隐私、家庭传播的劝服、情绪与家庭传播、仪式与家庭传播等;传播与当代家庭问题, 例如, 家庭暴力与家庭传播、大众媒介与家庭传播、吸毒酗酒与家庭传播、家庭互动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等。这些研究几乎涵盖了与家庭有关的所有方面, 大致归纳为家庭发展时间轴、家庭类型、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生活过程和家庭问题研究这几个层面。

过去, 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于家庭传播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家庭研究者关心家庭的发展变迁, 社会学者重在研究家庭中的社会问题,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家庭成员的心理层面, 而传播学者注重研究传播活动。在跨学科研究渐成潮流的语境下, 这样的研究边界逐步模糊。

三、家庭传播的研究缘起

从社会整体来说,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石。作为社会实体单位的家庭各具特色, 其主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成员的交往方式界定。家庭中发生的传播活动对个体的影响举足轻重。在任何家庭中, 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对话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频率及交流时所持的态度、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相处等等, 无一不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在1926年,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rnest Watson Burgess指出, 家庭是个性互动的统一体, 正是在家庭这个互动群体中个体形成了其早期性格和基本特征。故而, 相比较其它的传播类型, 诸如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家庭传播是个体最早接触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活动, 因为个体以家庭为圆心延生了广泛的人际传播 (此指个体与家庭成员之外的人进行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 和组织传播, 个体进入社会参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活动很难不受到家庭传播的深刻影响。

不过,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家庭传播被纳入到学术研究范围, 这是相对较晚的事情。早期的研究源于新兴交叉学科对人际关系研究的关注,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早期研究为家庭传播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前期的基础。前者注重人际交往中个体层面的心理学研究, 后者关注人际关系整体系统中社会系统层面的宏观分析, 二者的结合将人际关系研究转向个体和社会系统的关联上。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影响家庭结构的价值观、行为和社会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迁。Fitzpatrick和Vangelisti认为, 西方的家庭能够经受这样的变迁, 表明家庭本身具有可塑性, 可塑性得益于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 (2) 起源于西方的家庭传播作为一门学术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展开。

早期的研究关注婚姻的调试 (Bochner, Krueger, &Chmielewski, 1982) 以及青少年与家庭成员及亲友之间的互动 (Rawlins&Holl, 1988) 。直至20世纪80年代, 西方的传播学者才加入跨学科的对话之列, 他们从人际传播和小团体传播研究出发, 进而拓展到家庭传播。起初, 家庭传播研究者们关注不同家庭类型中其成员之间传递信息、话语表达以及信息传播的过程, 他们大多把传播当作一个先决变量从信息传递模式上来研究家庭。

20世纪90年代, 家庭传播研究拓展到更为广泛的范围, 例如, 离异 (Graham, 1997) 、再婚 (Baxter, Braithwaite, Nicholson, 1999;Gissina, Cox&Bochner, 1990) 和同性恋父母 (West&Turner, 1995) 。 (3) 此时的家庭传播研究从关注家庭开始, 延伸到家庭的变动, 以及传播与家庭变动的相关性等。

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帮助人们理解传播对家庭成员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他们描述了导致婚姻不幸福的传播模式 (Gottman&Krokoff, 1989;Heavey, Christensen, &Malamuth, 1995) , 明确了家庭中传播行为与特定人口变量之间的关联 (Conger, Ge, Elder, Lorenz, &Simmons, 1994;Conger, Rueter, &Elder, 1999) , 揭示了家庭成员交往中某些行为实践的意义 (Baxter, Braithwaite, &Nicholson, 1999;Leeds-Hurwitz, 2002) ;并向我们展示了上一代的传播模式如何影响下一代的行为 (Cummings, Goeke-Morey, Papp, &Dukewich, 2002;Goodman, Barfoot, Frye, &Belli, 1999) 。 (4) 在西方, 家庭传播研究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在研究广度上, 它从单一学科走向了跨学科研究, 这有利于吸纳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 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 同时开创了研究的多维度。在这种多元学科的背景下, 家庭传播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命题。不过, 迄今为止, 家庭传播依然只是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 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理论, 尚未上升到一门独立的科学层面。当然, 人人都生活在家庭里, 人人也都需要传播, 家庭和传播是个体必须面对的两个终生命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家庭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研究家庭传播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 家庭的和谐不仅事关社会个体的幸福感, 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传播一方面参与了家庭发展的整个过程, 另一方面也对个体的社会化生存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家庭传播, 是研究家庭变迁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路径。当然, 对于正在兴起的中国传播学科来说, 从家庭视角研究传播活动, 开拓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摘要:作为社会共同体, 家庭既是一种关系也包含着空间结构。家庭关系是个体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家庭空间是个体走向社会前最早接触的传播空间, 家庭与传播有着天然的勾连。传播是日常生活实践的主要内容, 它贯穿了家庭从建构到消解的全过程。但就家庭成员个体而言, 发生在家庭中的传播活动是个体走向社会化的预演, 对个体的社会生存至关重要。研究家庭传播是研究家庭的新路径, 也拓展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家庭,传播,家庭传播,共同体,个体

注释

11 布尔迪厄、华德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中央编译出版社, 李猛、李康译, 2004年4月版, 第133页。

22 Ascan F Korner, Mary Anne Fitzpatrick:Communica-tion Theory, 2002 February, P70.

33 Kathleen, M.Galvin (2014) .The Family Communication Tree:Deep Roots, Strong Branches, 载于Lynn H Turn-er, Richard West, The SAGE Handbook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2.

论家庭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 篇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文化对领导干部预防和抵制腐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又是拒腐防变的一道重要防线, 更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但是从家庭的角度来看, 腐败也是影响家庭稳定和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要有效预防和避免家庭悲剧发生, 领导干部本人廉洁自律固然重要, 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 不仅要洁身自好, 还要经常为领导干部念念“紧箍咒”, 帮助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度规范体系、社会评价体系的系统整合。从反腐倡廉层面看, 先进家庭文化是“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价值观。廉政文化和先进家庭文化都是理论、观念、行为、制度机制的四位一体, 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

1 教育培养的导向功能

廉政文化和先进家庭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具有教育培养功能, 能发挥正确的观念、行为导向作用。要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系列活动, 建设学习型的领导干部家庭提高领导干部及“廉内助”的免疫力、影响力、感召力, 培养家庭成员自觉学习的行为习惯, 提高抵御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通过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 熟谙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系列法规制度、《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现代法律道德规范, 能抑制人性中的贪欲、堕落等负面因素, 克服急功近利、见钱眼开的浮躁心理、虚荣心理、攀比心理、暴富心理、补偿心理, 可以提升人性的积极因素, 培养健康正常的心态, 筑反腐倡廉的“文化屏障”。要用廉政文化和先进家庭文化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做到正派为人、洁身自好、公正处事。领导干部言行一致、廉洁奉公、言传身教, 下属、配偶和子女就会在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而不以权谋私。作为“廉内助”, 要时刻注意告诫提醒领导干部:珍惜工作岗位来之不易, 牢记权力责任重于泰山, 珍惜个人前程谨小慎微, 珍惜幸福家庭严于律己!

2 规范、预防的保障功能

廉正文化是一种法律文化、制度文化, 能发挥警示预防、规范保障功能。拒腐防变既靠教育, 更靠制度机制。要致力于健全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公正的制度;制定、出台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相配套的制度, 健全党纪政纪处分的相关制度;完善与《国家赔偿法》相配套的追究领导干部及其他国家公职人员损害群众利益的个人责任制度。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廉洁自律, 在公务活动中警钟长鸣, 强化监督, 能有效预防公职人员的腐败。领导干部从严治家, 夫妻时刻相互提醒。丈夫 (妻子) 和子女追求奢华、以权谋私的私欲就得以抑制。作为“廉内助”, 只有深明大义, 才能真正当好家庭“纪委书记”, 做好宣传员, 把好廉正门, 当好监督员, 防患于未然, 把违纪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把问题消灭在铸成大祸之前, 有效化解腐败产生的各种危机。

3 自律他律的保护功能

受廉政文化和先进家庭文化教育、熏陶的领导和“廉内助”不但能够自我约束, 而且善于管理机关、家庭。对下属、班子成员和家庭成员能够做到约法三章, 把握尺度, 避免触及党纪国法“高压线”, 有效地维护国家公职人员的整体形象和自己家庭的稳定平安。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内助与参政的关系。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 准确定位, 摆正自己的位置, 自觉做到不插手领导干部的工作事务, 不干涉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正确行使。要经常提醒其廉洁从政, 帮助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 发现其有违纪苗头, 要及时指出, 督促其纠正, 使其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其次, 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与家庭的关系。作为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 要自觉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尊、自强, 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在对待国家和家事的问题上, 要顾全大局, 深明大义, 做到先公后私, 大公无私。第三, 要正确处理好利益与利害的关系。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要时刻提醒领导干部牢记权力是把双刃剑, 用的好, 可以为人民做很多好事, 用的不好, 则会危害社会, 危害家庭, 危害自己。家庭成员要有不图名利, 乐于奉献的精神。做到有损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利益的不义之利不沾, 不合规定的分外之利不拿。第四, 要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

4 协调和谐的促进功能

廉正文化、先进家庭文化具有协调和谐功能, 能推动党风廉正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良好循环, 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社会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能促进健康、文明、现代的政治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的形成。廉正文化和先进家庭文化主导的机关、家庭, 总是弘扬正气, 团结协调。积极进取, 倡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反对徇私枉法、权钱交易;倡导知足常乐、平安是福, 反对贪得无厌、铤而走险;真正明白相处是缘, 监督是爱, 纵容是坏, 不闻不问会腐败!家庭成员能够明白:金钱并非万能, 妻贤夫祸少、父严子孙贤、小心驶得万年船!懂得心存侥幸与锒铛入狱的必然联系, 就能培养健康向上、廉洁清明的政治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家庭环境。

同时, 家庭廉正文化建设观念的更新, 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进一步提升。开展家庭廉正文化建设, 要大力弘扬和倡导自律、公正与廉洁的精神, 通过有效的组织手段,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 正面引导, 提升兴趣。开展家庭廉正文化形成、发展、探索的课题研究, 通过树立好的典型, 推广好的经验, 强化廉正文化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家庭参与其中。家庭廉正文化建设效果的体现, 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引导, 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对新提拔的年轻干部, 要及时进行权力观教育, 对即将离退休的领导干部, 提醒他们保持好晚节。对各单位“一把手”, 党组织要在民主测评、检查述职述廉的基础上, 建立谈话制、提醒制度。以领导干部为重点, 开展家庭助廉、评选“廉内助”活动。家庭廉政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要求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长效机制。作为纪检监察、妇联、宣传、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能, 要把家庭廉政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纳入全年的工作任务之中去考虑, 作为一项具体工作进行合理分解和落实,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形成联动机制;建立培训制度, 形成学习机制;加大领导督导力度, 形成督导机制、工作落实机制。家庭廉政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一是与构建和谐家庭相结合, 开展“廉洁家庭”评选活动。二是与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相结合, 开展“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主题实践活动。三是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相结合, 形成家庭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总之, 家庭廉政文化建设在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领导干部如何处理好家庭与廉政之间的关系, 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领导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就应珍惜自己, 爱岗敬业;就要从严治家, 管好家人。要知道, 只有做到了对家人的严格教育、严订“家规”、严守“家纪”、净化家风, 达到家庭文化和廉政文化的和谐统一, 才能让家庭成为领导干部成长的文明、和谐、温馨的港湾。

摘要:本文通过对家庭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关系定位, 系统阐述了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并提出了家庭廉政文化建设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家庭文化的价值所在 篇9

中国文化的破坏与缺失

对于中国来说, 我们这一百年来所遇到的最大问题, 就是对文化的破坏。而这种破坏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二三十年最为严重。现在文化的缺失不是改革开放的后果, 这个后果在1949年之后就出现了。其中出现的第一场对文化的破坏运动是“反右运动”, 几十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 进入牛棚, 人格受到污染和摧残, 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对知识和文化的破坏。修理知识分子的背后, 实际上是修理人们独立思考、自由人格的精神。紧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 又是一次反知识分子运动。最初从北大开始, 把大学教授的家给砸了, 把教授给批判了, 甚至把教授给打死了。这场运动蔓延到了对整个中国文化结构的破坏。那个时候, 鼓励儿子揭发老子, 学生揭发老师。有很多父母因为被子女揭发, 最后进了监狱, 甚至被枪毙, 很多老师被学生整得半死。大家想一下, 如果一个社会的文化结构能破坏到这种地步的话, 人还有什么尊严可言?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言?“文化大革命”的后遗症到今天依然没有解决, 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社会的乱象, 是没有对人尊重的一种乱象。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社会结构问题, 而是文化问题。

中国古代两千五百多年一直所倡导的儒家文化,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这样的文化核心价值被破坏掉, 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民国时期, 我们依然可以从那些老知识分子身上, 包括一些政府官员身上, 甚至一些军阀身上, 看到对文化的尊重。所以我认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文化问题, 中国只有真正对文化尊重了, 才能够解决问题。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已经严重破坏, 严重缺失的时候, 就会影响社会的变革, 成为灾难中的灾难。

我小时候生长于农村, 我们这群孩子对村上的老年人都特别地尊重。农村社会结构稳定, 人与人之间互相认识, 大家离开不了那个小镇, 更离开不了那个县城, 所以人与人之间还保留着一份尊重。但是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改变了, 社会变革是好事, 使我们能够走遍天下。原来我记得农民是不能出去的, 因为出去以后叫做盲流, 会被抓起来。现在农民工也可以走遍天下, 农民工打工赚了钱也可以出国旅游, 所以整体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人们可以自由迁移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有完善的对于流动人群的社会管理机制, 有统一的规矩可以遵守, 同时个人也需要具备自律能力。为什么中国在社会变革以后, 突破我们道德底线的乱象丛生呢?

第一方面, 只要有人口的自由迁移, 上述的情况就会出现。19世纪前后, 美国真正的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来临的时候, 美国人也开始迁移, 也有很多乱象出现, 所以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中国更乱呢?为什么有人因为去扶一下老人反被诬陷, 医生把刚出生的孩子给卖掉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很简单, 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根基上的问题。因为整个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 否认了人之为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简直什么都可以做。在一个子女可以整父母, 学生可以整老师的社会里, 道德底线被彻底突破了。大家想想看, 如果经过了“反右”, 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 他还觉得有些东西是不能做的话, 我不太相信了。所以人口的自由迁移和文化核心价值的缺失连在一起, 有些人就严重地缺失了道德底线。

这点我们可以回过来参考一下中国台湾。台湾在变革的时候, 台湾人也可以自由流动, 但为什么台湾没有大批出现像中国大陆这样的乱象呢?我个人觉得, 是因为台湾地区非常完整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 在这种传统文化价值下, 自上而下很少有人去突破道德的底线。今天我们走进台湾地区, 会发现那里的小姑娘们特别温柔可爱, 为什么?不是因为台湾落后, 台湾比大陆早发展了好几十年;也不是因为台湾的节奏慢, 台湾人干活节奏一点都不慢。是因为在台湾的教育体制里, 始终如一地坚守了中国传统中对于女孩子的教育方针, 教育女孩要温柔, 要细心, 要照顾别人, 要成为好妻子、好女人, 我觉得这一点都不落后。我们常常发现中国大陆的女人有事业好像就没家庭, 有家庭了好像事业就做不成, 两者不能兼顾。其实两者不能兼顾的原因不仅仅出在个人上, 而是这个社会的价值重心放错了。

社会因素对文化的影响

我们再来看一下现状, 为什么中国人对钱那么在乎, 为了钱可以做恶心的事情?人们不是今天才在乎钱的, 人们两千多年前就在乎钱了。我们过去对钱的在乎, 绝不比今天对钱的在乎程度低。但是过去在乎钱, 大部分人是君子发财, 取之有道, 今天为了钱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为什么, 我觉得是因为中国的管理阶层和管理体制, 把钱放在了第一位。中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 上行下效是中国人做事的传统。因此, 当政府对官员的考核只有一个标准就是GDP的时候, 政府官员是不会关注老百姓的生计的。如果政府官员不拆老百姓的房子不卖地, 这个地方的GDP不够, 地方官员就要下台。哪个地区钱搞得多, 哪个地区的官就往上升。虽然现在中央新一届领导提出除了GDP还要考察别的东西, 但是如何改变这样的KPI指标, 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当然我们是真心希望政府去改, 再不改的话, 全国人民都要被雾霾给闷死了。

在这种雾霾笼罩的时候, 居然有政府官员说原因是老百姓做饭做的, 有这样不讲道理的吗?中国人民做饭了几千年, 为什么原来没有雾霾?然后又说是老百姓开汽车开的。当然开汽车确实引起了一些污染, 但纽约街头的汽车一点都不比北京少, 为什么纽约的天空常常是蓝天白云, 而北京就是这样昏天黑地呢?只讲GDP, 不讲环境后果;只讲GDP, 不讲文化;只讲GDP, 不讲人民的生存之本;只讲GDP, 不讲公平和公正。当政府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GDP的时候, 老百姓没有理由不惜一切手段地去创造自己的GDP, 上行下效, 就这么简单。当然我们知道政府确实有很多难处, 又要发展经济, 又要关注民生, 这也是每一次我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时候讨论的主题。我只是觉得到了今天, 还只是讲GDP一定是大错特错了。当然, 我们也不能把错误全部归咎于政府管理, 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商业社会, 这一转变是剧烈的, 不管什么政府来领导, 都会出现上述的那些问题, 只不过是程度的轻重而已。在国外, 从农业社会变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社会花了200年, 我们现在30年已经走完了一半, 所以我对中国未来还是有信心的。我认为再有30年, 中国的社会体制就能够基本处于完整而稳定的状态, 甚至是一个以商业社会的道德标准为前提, 融入了中国文化精华的社会结构, 这是我的期待。当然这个期待能不能完成, 要看有多大的变革勇气, 因为变革是要伤筋动骨的。现在的中国, 很多利益集团已经形成。现在这些利益集团还跟古代不一样, 古代那些贪官贪钱以后只能放在家里, 所以和绅被嘉庆查了以后, 所贪的钱都从家里弄出来了, 因为他拿不出去。现在倒好, 钱是可以转移到海外去的。所以利益集团会变得更加猖狂, 因为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真的大浪滔天, 他们可以一走了之。没有了后顾之忧, 某些人会更加丧心病狂。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改革, 限制和剥夺利益集团的利益, 难度会大大增加。我比较欣赏这一届中央领导人的勇气, 从十八大到现在, 已经有很多部级干部被处理了, 虽然我们觉得力度还不够, 真正的老虎还没有抓出来, 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如果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就会平心静气地等待改革, 中国的改革就有希望。

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对文化的影响也比较大。举两个例子, 比如独生子女政策, 中国文化中“温、恭、让”这样的道德准则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候的道德准则, 而这样的道德标准在多子女的家庭是很容易养成的, 为什么?兄弟姐妹互相之间就能让, 有一个苹果, 你不能一个人吃完, 你得分给你的兄弟姐妹, 从小就养成了互相谦让的习惯。但是大家看一下现在的孩子们, 会让的人很少, 真的是一语不合, 拔刀相向。我从新东方年轻一代的员工身上就可以看到, 老一代的员工, 你说说他, 批评批评他, 骂骂他, 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他能忍着, 即使你说错了, 他也能忍着, 受点冤枉, 自己继续干活就完了。但是现在新一代的九零后的员工, 常常一说他就辞职走人了。当然这一代人也有好处, 我这个人比较乐观, 好处在什么地方呢?这些孩子谁都不让, 对谁都没有忍耐力, 但大家既然得在社会中一起生存, 就得制定出大家相处的规则, 这就意味着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一致的规矩以后再去干, 这个就是未来社会团体民主的雏形, 所以坏的东西可能会派生好的结果。当然我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 互相谦让、爱护, 我觉得这才是人类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之所以要活下去, 是因为我们感到温暖, 因为我们周围的温暖, 家庭成员的温暖, 这个社会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这是让我们开心活下去的最大理由, 而不是互相争得面红耳赤, 就算你真的得到了你想要的, 你也觉得憋屈和窝囊, 对不对?

互联网对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对文化的影响也非常大。我们在这里参加论坛, 平均每两到三分钟就要看一下自己的手机, 发一条微博、微信, 这些都是互联网对文化的影响, 这有好的一面, 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让大家的信息通透了, 再也不可能回到完全封闭的时代了。但坏的一面是让我们注意力分散了, 让我们集中思考问题的能力减弱了, 让我们的行为变得像白痴一样了。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还好, 因为我们成长的过程没有经过互联网冲击, 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可真是麻烦。我就能从我的孩子身上看出来, 学习和读书的持续注意力基本上不会超过半小时, 他们很少有一本书放在身边能认认真真读完的能力了, 因为分散他们注意力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而且通过网络虚拟社区, 这些事情触手可及。

根据我刚才上面讲的这些东西, 大家应该能够明白一个道理, 就是中国大文化的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个人认为, 如果想达到我刚才所说的完善的商业文化机制, 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这样一个并行的文化机制出现, 至少得50年到100年的时间。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 大家只要读过《论语》就知道。那商业社会的原则是什么呢?商业社会的原则其实特别简单, 就是平等, 诚信, 公平。我卖你东西, 你买我东西, 互相是平等的。商业意味着什么?交换的绝对诚信, 也就意味着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就是说到做到, 不就这样吗?我们现在常说, 中国政府和老百姓之间最需要的就是契约精神。政府不能说想动手就动手, 想拆我的房子就拆我的房子。老百姓有自己的权利。所以在契约精神的背后, 是对所有人的权利保障。只有当每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保障, 那才叫真正的契约社会, 也才叫真正的平等社会, 这实际上就是商业精神。如果把这个商业精神在我们中国社会普及了, 并且每个人都认为这就是做事情的标准, 那中国社会就进了一大步。但是这样的文化体系的实现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没有希望了吗?

当然有希望, 我们的希望在于小文化。小文化的改变是指日可待的。

塑造家庭文化底层源代码

什么叫小文化?家庭文化、学校文化, 社区文化就是小文化。我们会发现, 不同家庭出来的孩子各有不同, 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家庭的文化不同导致的。比如书香门第出来的孩子, 一般都会有书香门第的气质, 而政府官员家庭出来的孩子, 身上都有一点官气, 有没有发现?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就意味着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从几个方面来影响。

第一个方面, 是家庭整体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特别好客, 孩子长大了一般都比较大方。以我为例, 我父母就是特别好客的人, 我们家其实也不富裕, 但是我们家只要地里弄出两碗青菜, 就会让村上的人来吃饭。所以我们家几乎每个礼拜都开饭, 村上的人也乐意跑到我们家来吃。我讲过, 我母亲当过最大的官是妇女主任。从小我就养成了一个热闹的习惯, 我喜欢热闹, 大家看新东方多热闹, 大家看我多好客。我请人吃饭, 谁要跟我抢着付钱, 我恨不得把他“杀”了, 就这种感觉。从小到大, 我很少会去蹭别人的饭, 反而是我热烈地欢迎所有人来蹭我的饭吃, 这就是从小受家庭的影响。而且你会发现这种影响背后还有更大的好处, 那就是你会有很多朋友。一对孤僻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是孤僻的, 虚荣心的父母带出的孩子是虚荣的, 对自己外表特别注重的父母, 孩子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外表产生自信或者自卑, 确实是这样的。刚才傅老师讲的例子我也读过, 美国家长不让人赞扬孩子的外表, 因为你总赞扬孩子的外表, 这个孩子就只关注自己的外表了, 再也不去关注自己内心的成长。这是家庭整体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父母对于孩子个性的影响

第二个家庭文化来自于父母的个性。我发现如果父母脾气暴躁的话, 孩子会向两个极端发展。要么这个孩子个性特别懦弱, 因为父母脾气暴躁, 他怕父母, 个性会变得极其懦弱;要么就走向另一个极端, 孩子出于反抗的心理, 比父母脾气还要更加暴躁。这样的家庭绝对不可能产生一个温和而坚强的孩子, 因为这个家庭的父母个性中没有温和、坚强的文化, 没有文化就像没有土壤, 怎么生长出这样的种子来?所以说父母的个性决定了孩子的个性。

再以我自己为例, 我身上的两种个性都是我父母双方传下来的。第一, 我身上有豪放精神, 来自于我的父亲, 因为我父亲就是豪放的人, 他对家里有没有钱, 能不能维持生计都不在乎的, 他自己做木工, 如果拿到几个钱的工钱, 就在大街上买完酒喝了再回来。我从四岁开始, 就跟着我父亲到马路上喝酒。我们那里有早市, 老头子买两碗酒, 他一碗, 我一碗, 我小时候的酒量就这么练出来的, 但他身上的那种豪放气质确实影响了我。为此我母亲常常和他吵架, 他从来不还嘴也不还手, 这就是男人的风度。

再看我母亲, 我身上还有很坚强的一面。我身上如果没有坚强的一面, 是做不出新东方来的。这份坚强就来自我母亲, 我母亲身上的那种坚定、坚强和做事情如果不做到就不罢休的精神, 一直影响着我。为什么我对母亲这么尊重?就一件事情你就能明白:如果没有我母亲, 我绝对考不上北京大学。我高考第三年的时候, 我母亲听说城里办了一个高考补习班——这个补习班后来产生了三个很厉害的人物, 一个是俞敏洪, 一个是周成刚, 一个是李国富, 其中一个是新东方的总裁, 两个是新东方的副总裁。我母亲听说有这么一个补习班, 又听说我第二年考试的分数不够进这个补习班的水平, 就一个人跑到城里去了。她第一天没回来, 第二天没回来, 第三天回来了, 黄昏的时候回来的, 下着暴雨, 进门的时候浑身是泥巴, 雨水往下滴, 进门告诉我, 儿子, 办妥了, 你可以去补习班了。老太太靠什么本领帮我弄到这个名额呢?她就硬闯到老师家里, 说我儿子学外语的, 想要进你这个班, 这个老师说名额已经满了, 进不来了, 我母亲说你一定要让他进, 他是一个好孩子, 老师说好孩子也进不了, 我们班里都是好孩子。老太太不达目的不罢休, 最后终于感动了老师, 收下了我。所以后来我身上也有一点闯关能力。有的时候我要去找一个政府领导办事, 完全不认识, 我也去闯, 为什么?我就想起我老妈为了我能上补习班去闯老师家门的故事。大家可以看到父母的个性对孩子的影响, 我母亲身上的坚强, 我父亲身上的宽容, 都对我产生重大的影响。

朋友圈效应:“宁为牛后, 不为鸡头”

第三个影响是家庭朋友圈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朋友圈的影响是巨大的, 你交什么样的朋友, 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思想;你交什么境界的朋友, 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境界。我交朋友有一个原则, 叫做“宁为牛后, 不为鸡头”, 怎么讲?我做事业要“宁为鸡头, 不为牛后”, 做事业要自己作为头来做, 因为作为头来做事业你学到的更多。为什么我要从北大出来做新东方, 因为在北大事业上我是牛后, 但是在新东方我做事业变成了鸡头。但是交朋友宁为牛后不为鸡头, 每交一个朋友都比你差, 你在朋友身上能学什么东西呢?所以我找朋友有一个特点, 宁可这些朋友跟我对着干, 我也要找在某些方面比我厉害的人, 你看王强、徐小平都是我在大学的朋友, 他们身上都有比我牛气的地方, 能力也比我强, 徐小平的音乐文艺才能, 王强的阅读书籍和英语学习才能, 都值得我学习。我跟他们交往到现在这些东西也不如他们, 但毕竟我已经是牛屁股的一部分, 牛后不就是牛屁股吗?所以我交朋友现在还是找比我厉害的人交, 比如我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 在这个圈子里, 他们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没有太多商业头脑的人, 其实我不断向他们学习,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了。所以你交朋友宁为牛后, 让你们的孩子交朋友的时候, 就得交真正能带着孩子进步的好朋友。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混到小喽罗的圈里去, 他就变成了小喽啰, 混到黑社会圈里去, 他就变成了黑社会, 他混在了一帮特别好学好思好问的同学中间, 他也会变得相对来说好学好思好问, 所以朋友圈很重要。

从我们家庭来说, 很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家真正变成高朋满座的地方。来的人最好是读书的, 有气质的, 或者有胸怀的人, 这些人在那儿聊天的时候, 孩子会在边上听, 他一听你们聊出来的东西, 就潜移默化地被影响了。我们很多家长自己说话也不小心,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喜欢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因为从小到大在家里父母说别人坏话完全不回避, 隔壁的邻居升了局长了, 家长说他狗屁, 能当什么局长, 就是拍马屁拍的等等。这样的话说出去, 孩子也就学会了说别人的坏话。以上说的是家庭环境的小文化影响, 所以希望我们从家庭做起, 不要管大文化, 你把这个家维持好总是可以做到的。

学校文化育人的责任和艺术

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学校的文化环境。比如一个学校如果注重体育的话, 这个学校出的运动员就特别多;一个学校注重读书、写诗、写文章, 这个学校出的作家就特别多;一个学校如果注重科学实验, 这个学校未来工程师和科学家就会比较多, 所以这就表明一个学校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起到重大作用的, 也许不能对每一个孩子起到作用, 但是一定能对大部分的孩子起到作用。

刚才我提到台湾的女生。台湾的每一个中学, 都强调女孩子健康和温柔地成长, 所以女孩子长大以后, 你会发现她从说话到做事都比较温柔。有一次台湾方面邀请我去做一个演讲, 一个人给我打电话, 我觉得这个女孩子的声音很好听, 然后就答应过去了。结果去了以后, 这个女孩过来接待我, 发现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 她的声音依然像小姑娘一样的甜美好听。有人可能说, 这有点做作了吧, 其实不是, 她就是从小到大传承下来的习惯, 是学校教育带来的结果。因为在台湾的学校里, 我相信要是哪个女孩子吵吵闹闹地说话, 一定会被老师关注, 并且告诉她作为女孩, 做事情一定要有规矩, 但中国内地的老师通常不会这么说, 女孩子们都大大咧咧地长大了。学校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真的很重要。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上个月接手了一所民办大学, 成了这所民办高校的理事长。我去了以后要求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我给学生做了两场有关读书的演讲, 又捐了价值五十万的书, 把同学们读书积极性鼓动起来了, 现在这个大学图书馆人满为患了。学生参加读书活动, 写读书笔记参加评奖, 给予现金奖励, 鼓励学生努力读书。所以也就两个月的时间读书氛围就起来了。我还推广读书文化, 鼓励学生成立诗歌社, 成立散文社, 成立国外文学研究社, 每个社团给拨款。我要求他们有人文气质, 我觉得一个人的人文气质跟一个人的胸怀和眼界是有密切关系的。我觉得不需要太久这个学校的读书文化一定可以起来。所以学校也能制造文化, 无论整个大社会怎样。用方法引导、鼓励学生。今天在座的一半都是校长, 如何打造中小学的文化体系, 让孩子们在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努力读书的氛围中间成长, 是在校长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最后我还想说, 现在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言行不一致。言行一致, 说到做到, 知行合一, 是中国教育的最高理念。所以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 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我更加希望我们的所有政府领导也能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这样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才能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一个新的融合, 并且出现中国五千年从来没有过的真正灿烂的、包容的现代文化体系。

再次感谢大家!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社会结构问题, 而是文化问题。

浅析泰国文化中的家庭传统文化 篇10

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的增强, 彼此与彼此之间的了解也不断的增强。近年来, 我们与泰国不断合作交流, 无论是科教、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 我们对泰国文化也有了很好的了解。泰国于世界上很多的国家比起来, 也能算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了。据有关资料显示, 泰国有人居住的历史有好几千年, 那就是泰国传统文化的开始。

二、泰国文化概况

泰国文化历史悠久, 其文学、艺术、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泰国政府很重视维护本民族的文化, 认为泰国文化体现的是国格, 是维系国家团结的重要根基, 对国家的稳定繁荣有决定性的影响, 维护文化就是维护国家, 于是每个泰国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 保护自己的特有的文化。

泰国文化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语言文化、宫廷文化、传统文化。泰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平时里与人文、农业、日常生活中相关的文化习俗。这些传统文化习俗基于家庭, 也就是文化无形中要求尊老爱幼、尊重师长, 尊崇僧人。 因为泰国90%的人们是信仰佛教的, 佛教传遍泰国并己深深地影响了泰国人民。而该文主要是研究泰国文化里的家庭传统文化。

三、泰国家庭传统文化

泰国家庭传统文化主要就是指家庭生活作风及生活方式, 具体表现为:泰国人进家里去, 是要脱鞋, 大部分人是光脚在家里行走的;另外泰国人和老一辈或者比自己大的人见面的时候, 要举起双手拜;其次说话要小声点儿, 因为泰国人不喜欢说话很大声的人, 觉得没有礼貌;再次比自己大的人, 要称呼他为“phi” (就是“哥哥”或者“姐姐”的意思) ;最后“谢谢”这两个字成为每个泰国人的口头语。

泰国人相互见面时双手合十说声“sa wuat di kha” (泰语“你好”) 。而面对不同身份的人问候时, 双手指尖轻触不同的位置, 同辈人之间不高过下巴, 问候长辈则指尖到鼻尖, 问候僧侣及佛像, 则指尖高至额头, 甚至下跪合掌。另外泰国人在家里, 通常是孩子每天出门一定要和父母“wai” (即:拜) 并说声“sa wuat di kha” (泰语“再见”) 来告别, 如果家中有祖父母, 更应该“wai” (即:拜) 才能离开家, 或者晚上回家见到父母也必须“wai” (即:拜) 来问好, 言外之意就是告诉父母自己回来了, 类似中国古代大家庭里的请安之意。每天都必须如此, 没有例外。这些礼仪让很多外国人折服和惊叹, 因为它融入了感情融入了自己国家的文化, 这就是家庭传统文化的延伸。

谈到泰国家庭文化,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一看泰国人对于亲戚朋友的称呼。在泰国文化中, 对于亲戚朋友之间的称呼划分不是特别严格。在泰国, 阿姨或者与父母同辈的亲戚, 如果年龄与自己相仿, 可以称呼为phi+名字, 译为中文便是:xx姐姐或xx哥哥。因为在泰国称呼为phi, 是尊敬人的意思, 甚至有夸赞该人年轻漂亮或者年轻帅气的意思。另外, 在泰国, 去朋友家做客, 朋友的父母, 自己可以跟着叫pho、mae, (译为“爸爸、妈妈”)

四、中、泰家庭传统文化对比

根据本文里对泰国家庭传统文化大概的了解与阐明, 我们不难看出泰国与中国家庭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不同。中国与泰国之间也是按照家庭伦理道德来划分辈分, 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辈分、等级、秩序并未如同泰国那般严谨, 当然也就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尤其是近现代, 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像泰国“wai” (即:拜) 的礼仪。

在中国亲戚之间的称呼, 没有泰国那般严谨。但中国人很重视辈分, 尤其是祖父母或者年龄较长的长辈, 对辈分更加看重。即使阿姨或者与父母同辈的亲戚年龄与自己相仿或者小于自己, 绝不允许称呼为哥哥或者姐姐, 最多可以直呼其名。因为在长辈眼里, 称呼错误是对该亲戚的不尊敬或者是不孝顺的变现。其次, 在中国, 如果自己去朋友家做客, 称呼朋友的父母, 只能是根据朋友的父母的年龄和自己父母年龄相比较, 称为伯父、伯母或者是叔叔、阿姨。没有任何人会跟着朋友叫pho 、mae (“爸爸、妈妈”) 的。

五、结语

用餐具开启家庭独特饮食文化 篇11

我们每天都在做饭、吃饭,有没有想过,如果在餐具上做一点小小的变化,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美好呢?来试试吧!

美食与餐具

颜色

颜色的对比是门学问。对比色相近,便无法呈现出对比的效果;对比色太强烈,又容易给人不和谐之感。因此,初次尝试改变餐具可以选择白色。因为白色基本上可以衬托任何美食,也能令食物看上去营养丰富,美丽诱人。想想看,碧绿的蔬菜,嫩黄的蛋汤,紫色的凉拌甘蓝,蜜汁红烧肉,是不是都适合盛放在白色的器皿里?这就叫“以不变应万变”。

不过,如果想使用的时间长久一些的话,就不要将所有餐具都统一为简约单纯的白色,可以去有意地淘一些带个性花纹或者形状独特的餐具。

形态

中国菜品形态各异,配合菜品搭配器皿其实也是烹饪之乐。比如平底盘可装爆炒菜,椭圆盘是为呈现整鱼菜,莲花瓣海碗是为盛颜色淡雅的素汤等等。如果用错了器皿,便收不到美食与美器搭配的和谐效果,还会使本来美味的菜肴减色几分。相反,如果用对了器皿,便可以为菜肴增色,甚至可以提高家人的食欲。比如给孩子用一些可爱的卡通餐具,会使他对吃饭更有期待。

食材

根据食物的料形与器皿的相配也很重要,如果把稍显油腻的肉类盛在绿叶盘中,立时会使人感到清心悦目;将八珍汤盛在水晶碗里,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既让人有食欲,又有观赏之趣。

其实,通过餐具提升美食的观赏性和就餐者的食欲,并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对生活多一丝热情就可以做到。但是,一旦尝试,相信效果会非常明显。美好的餐具会给家人带来享受,有时还会彰显自己的独特品位,让来做客、聚餐的朋友惊呼赞美。也许,几样餐具的改变,还让我们转变了对烹饪的态度,摇身一变成了美食女王了呢!

餐具挑选的要点

想象力

在选择特殊用途的餐具时,要在心里想象着用来盛放的食品。比如想着哪些花纹的类型会使某道你家里常吃的菜看上去更加赏心悦目。

实用性

不管餐具的设计如何精巧,使用起来不方便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所以,实用性也是很重要的挑选要点。不要选择那些华而不实的餐具。

简约美

太过个性的设计可能很快就让人感到厌烦。所以,能够长久使用的,往往是那些不会令人厌烦的简约样式,不过,简约中一定是有某些细节打动了你,注意这些细节的地方。

一见钟情

第一眼看上去就十分喜欢,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要重视自己这种对美的感觉。不妨像选择服装一样去挑选一些既实用又美观的餐具,要选择那些在众多餐具中最吸引自己注意,被它的别致和精美深深打动的餐具。

一见钟情与价格无关。一眼就喜欢上的东西,永远都怀着欣赏喜爱的感动,就一定会长久地使用下去。所以,虽然餐具的外表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是还是会有让你觉得非它莫属、一定要收入囊中的冲动,是不是挺不可思议的?!也许,某个餐具正是为了得到你的认可才被制造出来的呢!

Tip

如果餐具损坏

如果心爱的餐具被损坏了,也不一定只当废品一扔了之。比如只是残缺了一个小角的话,可以用砂纸把残缺处进行打磨后当花瓶来插花,也可以盛放一些小东西。对于那些觉得扔掉会很可惜的餐具,我们都可以变换不同方法加以再次利用,这样你既不会失去它,又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更换精美而独特的餐具,是一个家庭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的开始,也是我们主动升级琐碎、平淡的生活的开始。

家庭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1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社会的经济文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自然给家庭文化建设带来很多新矛盾、新问题。那么当今家庭文化建设面临着哪些新问题呢?

一、社会开放和发展的加速, 使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文化活动方式的差别进一步扩大。

过去一家人基本以一种方式生活, 如今发生了很大的分化, 使家庭成员可以以各种观念, 多种方式生活。以消费为例, 年轻人穿戴大都不求物美价廉, 而只是追名牌, 一件衣服一千多元, 一双鞋就五六百元, 老辈是绝不会舍得买的。面对两代人之间如此巨大的差异, 谁该改变谁, 谁又该想谁靠拢呢?所以一个家庭内必须得容忍“温饱型”、“小康型”和“向往富裕型”几种消费方式的共存。当然文化差异远不止消费这一个方面, 只不过消费表现得更为突出罢了。目前看来, 家庭文化走向多样化是不可改变的趋向, 这就给家庭内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难题。

二、家庭文化日益具有开放性

首先是文化继承方式的改变, 现在子承父业的情况越来越多, 以至文化技能教育越来越多地在家庭之外进行。父母的文化示范作用也越来越少, 不仅孩子公然表示不愿意再像父母一样生活, 就是做父母的也未必希望自己的子女沿袭自己。

除了文化继承性的削弱, 文化活动的多样化也促使家庭文化向外界开放。过去中国人闲暇时节一家团聚, 哪怕“相对无言”也算一声种“天伦之乐”如今由于文化活动的多样, 很难使一家人再坐在一起了。有愿看电影的, 有愿下棋的, 有愿跳舞的, 就拿看电视来说, 老要看喜剧, 小要看动画, 男爱体育, 女爱言情, 这不仅仅是欣赏品味的差异, 社会文化生活的多层次发展确定是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在选择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群体的年龄分化, 青年人趋向新潮文化新的消费去处, 成年人主要选择职业培训场所、文化沙龙, 老年人也有他们的健身休闲群体。文化的开放性打破了以往的封闭性, 给家庭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的因素。

三、文化市场的发展, 新的娱乐方式、娱乐场所的不断涌现, 使人们的文化消费、文化参与要求与日俱增

五、六十年代, 全县一个放映队, 看场电影跑几十里路, 后来想真有了放映队, 80年代以后电视逐渐普及了。如今活动场所更多了, 自唱厅、歌舞厅、夜总会、娱乐城等等, 人们都不安于被动的当一个文化消费者, 参与文化活动的性质逐渐增大、就拿最近我镇不少村自发组织的大秧歌队, , 每天晚上们自发的组织起来, 锣鼓敲起来, 喇叭吹起来, 秧歌扭起来, 人们乐起来, 大家都说这比打麻将强多了。但由于人人参与文化创造的机会还不是太多, 所以文化的消费性与创造性如何取得均衡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值得研究的一个难题。

四、社会分工复杂与各自需求不同, 是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困难

现在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阶段, 铁饭碗没有了, 下岗分流, 再就业, 使人们对家庭中情感交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需要从家庭中得到宣泄、安慰、补偿和激励。可以肯定的说, 随着分工的复杂化, 人们的需求不同, 今后的家庭中很少看到夫妇厮守, 父子相伴, 母子相陪的现象, 因为人们都在为生存、生活而奔波, 上学的、打工的、求职的, 只能从从进入一个家庭, 然后就分开了。至于天南海北, 分别多于相聚的家庭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使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沟通的就少了。

鉴于当代家庭文化建设面临的这些新问题, 当前的家庭文化建设必须根据形势的需要, 做出积极适应性的转变,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

第一、抓好家庭的思想建设。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思想教育, 使家庭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建立新型家庭伦理关系。如果分析家庭的物质与精神投入的情况可以看出每个家庭都存在两种流向, 一是育儿抚养后代指向未来:二是反哺赡养老人指向过去。从这两个指向的比重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代际关系。长者都为尊, 一切以老人意志为转移, 这是封建专制家庭;但是现代又出现另一种倾向, 抚育子女的费用大大超过子女赡养老人的费用, 就常说的“一头沉”现象普遍存在。”孩子是小皇帝“这种情形不仅使老一辈的正当权益受忽视甚至受伤害, 就是正跑在人生跑道上的中年这一代人的发展也受到自身忽视。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调整家庭关系, 让各代人的权利和发展都得到尊重的满足。在家庭物质与时间的分配上, 略向子女倾斜无可非议, 但同时必须强调为正在人生竞技场上, 不仅工作担子重, 而且家庭负担也重的中年一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三、家庭文化应取得物质和精神的均衡发展, 使家庭文化具有文明、科学、进取的特点。目前的总体是物质文化投资大于精神文化投资。不少家庭只顾吃喝穿戴, 住房, 而忽视教育、情趣、娱乐。特别是富裕后的农村, 有的家庭现代家电应有尽有, 而唯独没有一个书柜, 没有一本杂志, 一份报纸。尤其对孩子只满足物质生活需要, 而不抓道德修养教育, 这样的家庭将来势必成为愚昧家庭, 是和飞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的。今后家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鼓励人们发展精神文化, 以各种方式参与各种活动。使每个成员都具有发展意识、竞争意识。

第四、家庭文化形式应多样化, 达到“和而不同”。家庭内由于文化趣味造成差异是个客观存在的, 也是不能靠家长的权威能消除的。如看电视, 孩子要看动画片, 老人强行不让看是办不到, 那就只有互相接受。年轻人要尊重老一辈的生活方式, 不要动不动就说守旧, 上一辈也不要动辄就否定年轻人的时尚把家庭变成互相指责的辩论台。当然, 这种“接受”并不是无原则的, 而是探索如何形成符合形势需要的观念。比如在消费观念上, 决不让年轻人个体户无限膨胀, 想干啥就干啥, 要帮助他们逐渐体会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给予, 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同样在夫妻之间再不是过去的“相互厮守”的静态关系, 而是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 自己的爱好, 自己的发展目标, 做到“亲密有间”“和而不同”、“相互依存, 独立发展”。

第五、努力沟通, 增加家庭文化凝聚性。我们说家庭文化形式多样“和而不同”并不等于主张把家庭当做一个松散的“合作社”。互相沟通、彼此认同, 就是有效的“粘合剂”。这就要求多开展一些围绕家庭主题的文化活动。首先开展家庭读书活动, 这是深化家庭建设的有效途径。要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定期向家庭推荐适当的书目、确定不同的主题、通过举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检查交流家庭读书成果, 推动读书活动深入, 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技致富能力。其次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鼓舞人心、教育人的文化活动, 在求知、求新、求美、求乐上下功夫。如农村正在开展的“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 使每个家庭成员都在活动中, 都在约束中, 使自己的活动都有章可循促进家庭成员良好伦理道德的形成, 形成平等、民主、文明、和睦、健康、美满的家庭关系, 从而增加家庭文化的凝聚力。正反, 家庭就会变成互相扯皮、互相水泵的是非窝, 烦恼场。

上一篇:关键在恐惧心理下一篇:养殖生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