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传播刍议(共3篇)
家庭传播刍议 篇1
前言:家庭, 传播
家庭, 是建立在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之上的亲属共同生活的社会共同体。作为社会个体直接生存于其中的组织结构,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它以家这个物理空间为物质基础, 为个体的社会生存提供安定的场所。由于学习、工作或者生存的需要, 个体在其漫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经常会发生空间上的位移形成个体化的流动。有时家也随着个体的流动而迁移, 倘若迁移者没有举家搬迁, 此时, 个体犹如一只放飞的风筝, 尽管飞得高远, 但总有一根线与远处的家相连, 无法割断。这一点, 在当下的中国表现得最明显的是流动的民工, 为了生计, 他们不得不抛妻别子, 走出农村, 千里迢迢进城务工。这些流动的个体可以离开空间意义上的家, 但始终无法摆脱家庭。
之所以如此, 家庭还包含了一项更深层次的内容。它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关系, 而且是个体生存所依附的根本关系, 构成个体日常生活实践的关系基础。当然, 作为一种空间关系, 就个体而言, 家庭远远超越一般的社会共同体。毕竟对于个体而言, 家是其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最早涉入的传播空间, 也是个体建立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起点。个体不仅在家中成长, 更是从家庭走向社会。
传播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 是人类日常生活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就个体而言, 传播不仅是个体社会生存的必要手段, 更是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要素。既然个体的社会化生存总是始于家庭, 那么, 关注家庭中的传播活动不仅是研究个体的基点, 更是研究家庭和洞察社会的一面镜子。
一、家庭与传播的内在关联
作为人类日常生活实践的表现形式, 传播是社会个体之间形成和维系特定关系的前提, 家庭也不例外。我们的家庭是通过社会交往建构的, 家庭成员关系是通过传播活动维系的。人们如何在社会交往中建构家庭?家庭与传播存在什么样的关联?
家庭与传播的关联可以从家庭的建构和个体的社会化两个维度来理解。传播是家庭成员建立、维持和消解关系的媒介物。尽管从内容上传播是信息的传递, 但从社会个体角度, 传播是个体之间发生某种关系的媒介;对于彼此陌生的两个个体, 传播是彼此沟通走在一起的桥梁。传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受者之间关系的好坏, 反之亦然。以家庭为例, 组建新家庭总是从谈恋爱开始。婚前的恋爱始于传播, 谈恋爱, 重在于谈, 而后产生爱。谈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 恋爱期间互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情侣关系的亲疏远近。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后, 随着彼此的初步好感和互信的逐步增加, 约会的次数渐趋频繁, 交谈的内容自然由浅而深, 从公共话题转移到私密话题, 关系由生疏到亲密。只有交谈, 男女双方才会对对方有更多的了解, 有了深入的了解, 才知道自己与对方是否合适。如果双方首次约会的互动就不顺利, 彼此也就不会有继续交往的愿望。谈恋爱的过程是男女互动传播的过程, 实质上是家庭传播的婚前奏鸣曲。
随着互动的频繁, 男女感情升温, 开始明确为情侣关系, 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谈婚论嫁也就水到渠成。结婚后, 男女之间从陌生人结为夫妻成为一家人, 每日朝暮相处。此时的传播活动不同于婚前的谈恋爱, 因为知根知底, 彼此之间鲜有对对方未知方面作一步了解的传播动机。夫妻之间谈得最多的是共同的家庭生活的日常琐事, 这些程式化的家庭传播活动通常缺乏恋爱时期的那种探索异性的冲动感和新鲜感, 故而正常情况下的家庭传播是例行的、平淡的。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夫妻之间交流顺利, 没有传播障碍时, 自然传播效果良好, 表征在家庭中是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和睦。反之, 就会出现传播的非正常状态, 或争执, 或冷战。前者是传播的过度行为, 后者是传播的停滞状态。无论争执抑或冷战, 这种传播的异常状态必然影响关系的和谐。在婚姻生活中, 传播被视为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和促进家庭和谐的润滑剂。一旦传播发生异常, 润滑剂失灵, 夫妻关系就会出现裂痕。
所以, 传播是婚后维系夫妻关系的媒介物, 互动的质量成为夫妻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信号。当夫妻二人无法克服传播的障碍时, 不但传播质量差, 关系也随之变得紧张, 紧张到一定程度就致使婚姻的破裂——离异。不管导致离异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 从传播学角度看, 夫妻二人在家庭传播上已无更多的共同话题, 也不愿意继续交流, 失去了彼此沟通的兴趣, 二人正常的家庭传播活动出现不可逾越的严重阻碍并难以为继, 无奈之下选择家庭的终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传播极度不畅可能会消解婚姻。当然, 传播是否畅通, 主要取决于作为传播者的夫妻双方, 不过, 各种外在因素也会影响家庭传播的质量, 此处暂不深入探讨外部因素对家庭传播的影响力度。
总之, 传播贯穿了家庭的全过程, 从婚前的谈恋爱到婚姻的解体, 无一不与传播密切相关。
前文提到, 家庭的建构始于社会交往, 传播是家庭生活的媒介物, 这是从家庭变迁的视角考察传播活动。在个体层面, 家庭传播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显著影响, 家庭传播是个体初步社会化经历的机制。
个体的生存离不开社会, 尽管成长于家庭, 但最终融入社会。家庭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起点, 个体正是通过对家庭成员的观察和与之互动学会了交流。个体在家庭传播中形成的规则很多时候同样适用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例如,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 长幼之序是基本要义。晚辈与长辈存在一定的权力差距, 子女与父母等长辈之间的交流必须遵循父权制的礼仪规则:交谈话题有禁忌, 语言表达必须注意遣词用语, 乃至说话的语音语调都得显示作为晚辈的谦虚谨慎, 尤其在子女与父亲之间更是如此。在身体语言上, 晚辈见到长辈要作揖请安, 以示尊敬。这些规则对晚辈是种精神上的无形约束, 使得他们在长辈面前谨言慎语, 毕恭毕敬。相比之下, 兄弟姐妹之间在家庭中具有平等的地位, 无论是说话的内容、方式还是身体语言都更随意。个体在家庭中的传播活动必须遵守既定的家庭规制, 家庭规制是社会伦理规范的一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 家庭成为个体进入社会开展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先期试验田。
当然, 由于社会整体环境的变迁, 家庭传播的规则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 随着封建父权制的式微, 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深入家庭。晚辈见到长辈不必请安作揖了, 只需语言上打个招呼表达问候即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也多了些亲情和温馨, 少了些威严下的心理隔阂。
家庭传播还影响个体的传播素养和传播能力。中国人常说孩子需要家教, 家教就是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进行社会规范的引导, 教会他们怎样尊重他人, 懂得如何与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沟通, 拿捏好说话的分寸, 明白行为的边界。孩子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 反映了自身的素养。在传统观念中, 中国人认为这个孩子有家教有教养, 实则是懂得人情世故, 为人处事合乎社会规范的良好标准。不过, 从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来看, 父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告知孩子待人接物的社会基本规制, 是在为孩子社会化生存准备条件。因为孩子的传播能力影响了他们将来参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活动, 从而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说到底, 个体的传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交往能力, 而拥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参与社会竞争。
家庭传播还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 折射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既是一种关系, 也是一个存在关系的空间;用社会学的术语说, 它是一个具有差序格局的场域。布迪厄认为, 根据场域概念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思考, 所谓场域, 就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 (1) 在场域中, 占据了一些特殊位置, 就获得权力 (或资本) 的主动, 并在关系中起着优势支配地位。场域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主导者的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场域的运行规则。譬如, 在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中, 通常存在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在家庭互动中, 谁占据传播的主动权, 谁的话语权重更大, 谁拥有最终话语权。考量这些问题, 揭示的是家庭成员在家庭这个场域中各自所处的位置。家庭成员通过传播活动维持家庭的运行, 家庭传播活动必须符合家庭场域运行的逻辑, 这个逻辑就是社会的基本规范, 因为家庭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当然, 即使在同一时代的同一国度里, 不同的家庭其运行规制也有差别, 这就取决于家庭中作为主导者的父母的传播理念。
其实,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相对稳固的传播机制。这个传播机制蕴含着一套自己的价值理念, 正是这套家庭价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个体的特质, 也区分了散落在社会角落的各个家庭。蕴含家庭价值理念的传播机制是隐形的彼此共同遵守的传播模式。它规约了每个家庭成员在家这个共同的传播空间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相互之间的权力差距有多大。当然, 家庭成员的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经济收入乃至传统文化和政治环境等各种内在和外在的要素都对家庭传播机制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传播活动, 形塑了具体的家庭传播模式, 也最终建构了相对稳定的家庭关系。而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 比如, 家庭成员的年龄的增长, 职位的升迁, 收入的变动, 知识的积累等等都会影响到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变化和权力差距, 从而影响家庭传播模式的微调, 家庭关系也随之或多或少发生变动, 变动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家庭传播机制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调试, 以适应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家庭传播的命题与范畴
家庭传播不等于发生在家中的传播活动, 在家这个空间中与家庭成员之外的人进行的传播只是普通的人际传播。何为家庭传播 (Family Communication) ?家庭传播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交换 (Epstein, Bishop, Ryan, Miller, &Keitner, 1993) 。它必须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而不一定发生在家中,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的确如此, 所以家庭传播是一种关系意义上而非空间意义上的传播活动。言语是家庭传播活动的基本工具。我们在与家人沟通时使用普通话还是方言, 正式语还是俚语, 长句还是短句, 疑问句还是祈使句, 海外华人家庭中是用母语还是外语交流, 与不同的家庭成员交流时的语音、语调有何不同, 这些语言要素都是家庭传播的研究对象。但家庭传播并不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层面, 甚至于谈话时的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非语言因素都得一一考量。进而言之, 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说些什么?怎么说的?何时说的?为什么说?产生何种效果?这些贯穿传播过程的各种要素也是家庭传播的研究对象。
家庭传播研究哪些问题?其研究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对此, Anita在《家庭传播手册》一书中有着详细的阐述。根据该书的描述, 家庭传播研究主要包括:家庭生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传播活动, 例如, 婚前恋爱、结婚、初为父母、离婚、亲人去世等;不同类型家庭的传播活动, 例如, 完整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再婚家庭和同性恋家庭中的传播活动及其特征;家庭成员的关系传播, 例如, 夫妻之间的传播、父亲与子女的传播、母亲与子女的传播、祖父母与孙辈的传播、兄弟姐妹之间的传播、青春期的子女与父母的传播、婚后的子女与父母及兄弟姐妹的传播等;家庭传播过程的研究, 包括家庭中的隐私、家庭传播的劝服、情绪与家庭传播、仪式与家庭传播等;传播与当代家庭问题, 例如, 家庭暴力与家庭传播、大众媒介与家庭传播、吸毒酗酒与家庭传播、家庭互动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等。这些研究几乎涵盖了与家庭有关的所有方面, 大致归纳为家庭发展时间轴、家庭类型、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生活过程和家庭问题研究这几个层面。
过去, 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于家庭传播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家庭研究者关心家庭的发展变迁, 社会学者重在研究家庭中的社会问题,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家庭成员的心理层面, 而传播学者注重研究传播活动。在跨学科研究渐成潮流的语境下, 这样的研究边界逐步模糊。
三、家庭传播的研究缘起
从社会整体来说,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石。作为社会实体单位的家庭各具特色, 其主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成员的交往方式界定。家庭中发生的传播活动对个体的影响举足轻重。在任何家庭中, 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对话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频率及交流时所持的态度、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相处等等, 无一不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在1926年,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rnest Watson Burgess指出, 家庭是个性互动的统一体, 正是在家庭这个互动群体中个体形成了其早期性格和基本特征。故而, 相比较其它的传播类型, 诸如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家庭传播是个体最早接触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活动, 因为个体以家庭为圆心延生了广泛的人际传播 (此指个体与家庭成员之外的人进行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 和组织传播, 个体进入社会参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活动很难不受到家庭传播的深刻影响。
不过,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家庭传播被纳入到学术研究范围, 这是相对较晚的事情。早期的研究源于新兴交叉学科对人际关系研究的关注,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早期研究为家庭传播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前期的基础。前者注重人际交往中个体层面的心理学研究, 后者关注人际关系整体系统中社会系统层面的宏观分析, 二者的结合将人际关系研究转向个体和社会系统的关联上。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影响家庭结构的价值观、行为和社会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迁。Fitzpatrick和Vangelisti认为, 西方的家庭能够经受这样的变迁, 表明家庭本身具有可塑性, 可塑性得益于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 (2) 起源于西方的家庭传播作为一门学术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展开。
早期的研究关注婚姻的调试 (Bochner, Krueger, &Chmielewski, 1982) 以及青少年与家庭成员及亲友之间的互动 (Rawlins&Holl, 1988) 。直至20世纪80年代, 西方的传播学者才加入跨学科的对话之列, 他们从人际传播和小团体传播研究出发, 进而拓展到家庭传播。起初, 家庭传播研究者们关注不同家庭类型中其成员之间传递信息、话语表达以及信息传播的过程, 他们大多把传播当作一个先决变量从信息传递模式上来研究家庭。
20世纪90年代, 家庭传播研究拓展到更为广泛的范围, 例如, 离异 (Graham, 1997) 、再婚 (Baxter, Braithwaite, Nicholson, 1999;Gissina, Cox&Bochner, 1990) 和同性恋父母 (West&Turner, 1995) 。 (3) 此时的家庭传播研究从关注家庭开始, 延伸到家庭的变动, 以及传播与家庭变动的相关性等。
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帮助人们理解传播对家庭成员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他们描述了导致婚姻不幸福的传播模式 (Gottman&Krokoff, 1989;Heavey, Christensen, &Malamuth, 1995) , 明确了家庭中传播行为与特定人口变量之间的关联 (Conger, Ge, Elder, Lorenz, &Simmons, 1994;Conger, Rueter, &Elder, 1999) , 揭示了家庭成员交往中某些行为实践的意义 (Baxter, Braithwaite, &Nicholson, 1999;Leeds-Hurwitz, 2002) ;并向我们展示了上一代的传播模式如何影响下一代的行为 (Cummings, Goeke-Morey, Papp, &Dukewich, 2002;Goodman, Barfoot, Frye, &Belli, 1999) 。 (4) 在西方, 家庭传播研究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在研究广度上, 它从单一学科走向了跨学科研究, 这有利于吸纳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 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 同时开创了研究的多维度。在这种多元学科的背景下, 家庭传播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命题。不过, 迄今为止, 家庭传播依然只是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 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理论, 尚未上升到一门独立的科学层面。当然, 人人都生活在家庭里, 人人也都需要传播, 家庭和传播是个体必须面对的两个终生命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家庭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研究家庭传播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 家庭的和谐不仅事关社会个体的幸福感, 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传播一方面参与了家庭发展的整个过程, 另一方面也对个体的社会化生存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家庭传播, 是研究家庭变迁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路径。当然, 对于正在兴起的中国传播学科来说, 从家庭视角研究传播活动, 开拓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摘要:作为社会共同体, 家庭既是一种关系也包含着空间结构。家庭关系是个体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家庭空间是个体走向社会前最早接触的传播空间, 家庭与传播有着天然的勾连。传播是日常生活实践的主要内容, 它贯穿了家庭从建构到消解的全过程。但就家庭成员个体而言, 发生在家庭中的传播活动是个体走向社会化的预演, 对个体的社会生存至关重要。研究家庭传播是研究家庭的新路径, 也拓展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家庭,传播,家庭传播,共同体,个体
注释
11 布尔迪厄、华德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中央编译出版社, 李猛、李康译, 2004年4月版, 第133页。
22 Ascan F Korner, Mary Anne Fitzpatrick:Communica-tion Theory, 2002 February, P70.
33 Kathleen, M.Galvin (2014) .The Family Communication Tree:Deep Roots, Strong Branches, 载于Lynn H Turn-er, Richard West, The SAGE Handbook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2.
44 Anita L.Vangelisti, Handbook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Mahwah, NewJersey, 2004, Pix.
家庭传播刍议 篇2
论文关键词:学校武术传播价值特征
前言
刍议信道传播技术 篇3
关键词:信道传播,实效性,准确性,传播方式,通信要素,无线通信,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一、通信的原理分析
1) 通信具有实效性。一般而言, 信息从信息源起, 信息的传播启动之后, 首先经过通信传输的媒介, 中间的时间有一定的时值, 最后由接收端接受, 信息传输结束。接收端是最后的一站, 需要的的信息经过接收, 得到了信息的传播的实现。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去看, 整个传递的始终, 信息的内涵、传播的形式处于简易, 加之传播的途径也相对轻便、简捷, 谈不到什么实效性。如果信息源的信息讲求实效性, 问题就出现了, 对传播途径的要求就增加了限制, 也可以说是极其苛刻与严格。这就涉及及时性, 迟来的信息即便是准确无误, 会降低价值, 甚至变得毫无意义。例如众所周知的天气预报, 我们每天可能都会关心, 每次出行, 甚至都要有所关注, 前一天在各种信息渠道收听广播, 根据天气变化而有所调整。如果信息的传播速度缓慢造成过时, 即便是信息传递成功, 也没有丝毫的价值。以是之故, 实效性位居通信第一。
2) 通信的准确性。准确与实效性堪称信息传播的双碧, 因为对于信息的传播而言, 差错出现, 及时也属于没有价值的, 因此中途的转接工作也至堪重要, 必须保证其安全无错, 否则即便是及时接收了, 属于无效传播, 徒劳无功, 甚至会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 准确性是必须的, 传播过程如何, 渠道的数量是多少, 这些都无关紧要, 信息保证完整无误被接收者收到, 这才能够达到通信的要求。
3) 传播方式、通信要素。通信, 意义是: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其传播方式在以前, 信息源也许就是一句话或者是一封信函, 岑参写过一首诗《逢入京使》, 其中说到:“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也是一个信息源;至于传播渠道则更为简单, 古代就是通过驿站, 进行信息的传达。现代的邮寄属于原始的通信, 信息的准确自然能够保证, 传递基本无误。下面我们将通信要素例举。
通信的要素分析:a.信息源:简单说, 信息源就是信息的来源, 信息经由发射端发射, 可以说信息源就产生了, 传递信息者首先将信息发布, 信息有多种方式形成, 比如前面所说信件, 传播者接受传播任务进行信息传递。b.信道:顾名思义, 信息传播之渠道即是信道, 众所周知, 以往的信道有人, 有马等, 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目的地进行传递。信道在通信中举足轻重, 往往关系到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实效性。c.接收端。接收者接受地是接收端, 对方需要完整的信息, 等待接收信息。以前的接收端, 尤其是古代的接收端, 他们没有辨别信息准确度的能力, 时至今日, 情况大为改进, 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 接收端得到了智能化, 实现了现代技术指导, 实现信息的准确性判断。
通信的传播方式:科技高速发展, 日新月异, 通信的传播形式琳琅满目, 科学而精确, 越来越多的传播手段, 越来越复杂的传播技术。科技发展中, 通信技术的飞跃, 信息传递飞速的提高质量, 无线电信号应运而生, 开始融入社会, 忽如一夜春风来, 步入了人们的视线中。无线电信号问世以来一直在传播领域位居前列, 在世界上是一种极其优越的信号传播形式, 信息源全部的编码操作, 需要传播的信息, 形成数据, 通过搭载的方式, 搭载在信号上, 信号源产生。信号经由发射端发出, 通过预置信道, 短时期迅速传播, 接收端由接收器接收, 之后进行快速解码, 顺利的完成信息传递。收音机是无线电信号通信的最初的形式, 收音机的通信模式简易, 根据频率进行选择波段, 完成信号的定位就能够实现了各个电台节目的接收。随之产生的移动电话, 在不到十五年的左右的时间, 具备了多种功能, 比如收音机的接收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 手机可以作为发射端, 而这是收音机所不能的, 手机实现了双向通信, 成为划时代的创举。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如今无线通信王者至尊, 一统现代通信技术的天下, 它所以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巨擘, 因为它的传播无可挑剔、无可替代, 甚至可以说是完美无疵。其信号源是无线电, 将信息通过搭载的方式, 搭载在信号上, 信号存在的地域, 信息就能够随时进行传播, 对接收端而言, 通过解码, 信号成为接收端的可读。下面逐做例举。
1) 解读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起初, 无线电信号依赖模拟信号, 通过模拟信号, 接发信息, 模拟信号弱, 传播又缓慢, 有时候断断续续, 距离越长, 信息传播的准确度越差, 信息因此造成中断, 但在最原始无线电信号时代, 模拟通信功不可没。模拟信号由于存在的不足, 经过发射端进行信号发射, 得到的信息常常不完整, 因此经常需要进行增益处理, 惟其如此才能保证信号的准确传输。对于模拟系统, 信号在发射端的时候, 增益装置不可或缺。2) 解读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模拟信号之后, 数字信号很快产生了, 弥补了模拟信号的诸多不足, 通信原理中, 针对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 发现抽样定理。意即对时间连续的信号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抽取一个瞬时幅度值 (样值) , 抽样定理是的特点是采样, 将模拟信号提升, 以极快的速度传播, 信号清晰, 极其强烈, 远距离距离没有障碍。非常可喜的是, 数字信号将模拟信号容易产生噪声也一并避免, 在传播的过程中, 失真情况得到消除, 信号准确度大幅提升。数字信号优势显而易见, 迅速得到发展和推广, 使得完整、准确、清晰、快速、顺畅的信号的传播成为可能。数字信号有加密功能, 技术先进, 保密性强, 安全可靠, 为商业、军事等信息的传播增加了保障, 通过加密技术, 秘密通信的让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都没有了顾虑, 受到使用者的欢迎。在很多信息传播方面, 非数字信号不可, 因此应用广泛, 前景广阔。
三、信道传播技术原理
光通信是目前无线通信的顶级模式, 光通信就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方式。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 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 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顾名思义具有现代性, 光纤是新时代的产品, 价格高昂, 能够承载光通信的传播信道, 并能最大限度减少光信号的衰减。在信号的接收端, 需要设置解密程序。信号的解密是高科技行为, 能够完全排除无线电波的干扰, 才能够确保原始的信号保真。完全避免外界的噪声干扰, 彻底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是信道处理技术的任务。
四、结束语
通信在发展中, 已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可或缺。人类社会需要发展, 合作、来往、交流与沟通必不可少, 信息必须传递, 通信与人类共存。无线通信大行其道, 实现了远程的高效通信。但是, 物无完美, 无线通信缺陷仍然在所难免, 我们专业人士需要有更多的创新, 为更高层次的通信技术倾注身心, 做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韩立.通信数据网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