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刍议

2024-05-21

家庭教育刍议(精选12篇)

家庭教育刍议 篇1

摘要:教育是一门科学, 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地钻研、积累和完善, 每一个学有所成的孩子都是被教育成功的伟大作品。孩子在成长的各个阶段, 家庭教育是一个最直接的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之源。在每个孩子的教育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败决定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成败。

关键词: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莎士比亚曾说:“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觉察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育已很难将它转移及改变。”这句话足以证明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实施,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兆头。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恰逢文革时期,他们的文化涵养相对来讲都比较低,这就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必须认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填鸭式”教育

现在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由父母亲自抚养,这些父母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中意识到了生活的沉重压力,他们认为只有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孩子才能在将来生活得更好。他们慷慨解囊,今天为自己的孩子报了电子琴班,明天报了美术班,后天报了舞蹈班等,从来不考虑孩子幼小的心灵根本就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孩子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抵触情绪,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家长很难与孩子再有沟通的机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二)“溺爱姑息型”教育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实施,中国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子女当成了宝贝疙瘩,孩子在家中便是“小皇帝”或“小公主”,是大人们的中心轴。这些孩子长期以来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等坏习惯很难改变,势必会妨碍孩子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家长则不注重孩子的自立意识、自理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的培养,父母对孩子是毫无原则的大包大揽。这让这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依赖心理,极易走向极端,对自己的失误和别人的过失难以宽容,爱钻牛角尖,面对挫折和困难不知所措,缺乏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奉行棍棒式”教育

部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缺乏合理性,对待自己的子女简单粗暴,信服“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进行责骂、殴打。打骂过后又不知道给孩子进行开导教育。有些孩子甚至和一些社会上坐在一起喝酒、抽烟,最终走上歧途。

(四)“保护型”教育

现在有些家长将对孩子的教育看得十分重要。他们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哪怕一点点的帮助,从来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在家读书、写字。即使在假期,这些孩子也只是在家闲得无聊看电视、玩游戏,没有机会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种被保护起来的孩子,就极易形成好吃懒做,害怕吃苦受累的恶习。到头来,家长后悔莫及。

基于以上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实施以下的家庭教育方法:

(一)尊重孩子的意愿

从教育的方法来讲,“填鸭式”的教育、父母的大包大揽,远不如将智慧科学地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应该注重孩子的意愿,根据孩子的需要给予不同的满足。家长过快或过早将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往往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父母的这种做法是欠考虑的,是缺乏科学合理性的。现在的父母都迫切希望孩子表现突出,最好是让父母感觉自豪,其实父母应当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开口要求,并允许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宠子必害子,这话一点都不假,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父母不会调教自己的孩子,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路。再者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缺乏是非观念和人生经验,必须有亲人给与正确的引导,才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发挥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让孩子在取得进步时得到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改变他们被溺爱姑息留下的坏习惯。使他们树立自信,消除长期以来造成的孤僻、自卑的阴影,在正确的引导下判断是非,自己选择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

(三)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良好的家庭教育会造就无数个卓越的天才和众多的伟人。家庭教育的质量,从大的方面来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小的方面来讲,则会影响每个人的一生。家庭教育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扮演家长的角色,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的、守旧的那种教育方式在现在已无用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反对过分的方法,特别是家长觉得我说的就是正确的,不允许孩子反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教育孩子不能用恐吓,用恐吓约束孩子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所以不要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实行棍棒教育。当然,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也要有一定的训斥。但要注意: (1) 痛斥孩子的必须是孩子敬重或爱慕的人,他们才能细细体味训斥的话,才有可能收到警钟长鸣的效果; (2)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很有灵气,都是有血性、有志气的对于要强的孩子,训斥有时产生激发上进的作用,但如果孩子不是特别要强的那一类,则不要训斥,免得再加深他们的孤独感。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合理正确。

(四)将课堂带进自然

山光水色的自然美,对人的气质神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自然的博大、神奇、变幻和美丽是增长知识、开阔胸怀、陶冶情操即进行环保教育的好场所。而农村孩子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博大、神奇、变幻和美丽。适当地指点孩子观赏大自然,让他们在欣赏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参加田间劳作,提高孩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正所谓,“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让他们在劳苦的同时,磨练坚强的生存意志。让孩子明白生活的不易,才能让他们知道节俭,知道读书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国家的命运是掌握在父母手中,不是政治家手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这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命运,家庭教育对每个人来说能让孩子长大,更是终身教育,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让每一位父母都成为教育家,为祖国明天的新一代的健康成长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为祖国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教育刍议 篇2

慈溪市锦纶中学王晓峰

利用暑假空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欧阳明老师所著的《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一书,切身体会到教师修炼教育智慧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和时代性,以及如何修炼教育智慧的可行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建设性。其间内心触动较大,感想良多,今特整理成文,文中不乏错误、浅薄、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对象完全有别于其它职业的工作对象。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鲜活生命力、内心充满丰富情感、可塑性超强的一个特殊群体。更肩负着培养国家、民族之未来之希望,责任重大使命艰巨。“教育要面向未来、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我们不能完全沿用昨天的知识、方法、情感去教明天的学生、花朵、祖国建设者。“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的有一桶水。”已经成为过去,今时今日教师得拥有一泉汩汩不断的活水。“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教师而言,如何适应时代的召唤和要求,不但要做一名新时代称职的工作者,更应逐步成长为有一定或足够教育智慧的践行者。教育智慧的增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教育智慧的水平是教师专业素养的试金石。

接下来的需要搞清的问题就是何谓教育智慧?在《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书中,欧阳明老师认为,教育智慧的内涵由六个方面组成。从“智”的角度来说,包括教育的智识、智能、智谋;从“慧”的角度来说,包括教育的慧眼、慧心、慧情。进一步细化深入下去:教育智识是指教育的知识和见识;教育智能是指教育的能力和潜能;教育的智谋是指教育的机智和谋略;教育慧眼是指教育的洞察力和远见力;教育慧心是指教的爱心和责任心;教育慧情是指教育的热情和激情。言而总之,总而言之,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就是有高于常人的见识,有自我核心竞争力,能成功实施素质教育,能创造出教育人生更高附加性价值的教师。

高职人文教育刍议 篇3

关键词:人文教育 高职 职业

1 成就与问题

高职教育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到2005年底,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1147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61.4%;高职在校生796万,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量的45.7%;2005年高职高专学校招生人数为290.7万,占当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53.2%。[1]同时,据教育部主管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高职高专就业率达62.1%,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2006年达62.5%,连续三年增长。四川省2007年截至8月底止,高职高专就业率达81.78%,比本科生就业率81.46%还高0.32个百分点(据《华西都市报》11月22日1版)。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高职就业率一枝独秀,远高于本科。至此,可以说明高职教育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教育在促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减少城镇失业人口,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国民素质,建立和谐社会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等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

但是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培养方案和办学模式严重脱离实际;投入不足,教学软硬件条件较差;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规范和政府引导严重缺失;公众歧视,认识偏颇;定位不明确,盲目升格等。[3]此外,本体价值的沦落是目前高职教育中尤其应该关注的问题[4],这种问题同样存在于本科教育体系中,甚至可以说渗透在我们整个社会里。工具理性的猖獗,使得我们对于整个社会缺乏正确價值判断。商业气息过于浓郁,功利之风在整个社会蔓延,尤其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同时,专业狭窄化将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的人很难沟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该如何认识我们的高职教育?在职业能力的教育(这一点几乎被大家公认为高职教育的核心)之外,是否有另外的重要关涉?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何为“高职”教育。

2 “高职”之谓

“高职”全称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是高等教育金字塔的最低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四个部分构成,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四个部分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四个面向:

2.1 高等性 对于高等性的正确把握,是我们定位高职教育的关键。正确理解其含义需把握两点:第一,此处的高等是针对职业教育序列中的职中而言,说明就职业教育而言,此类学校在职业能力、技能培训上较中等职业教育更加深入;其二,此处的高等与高等普通教育(本科)之间是平等的关系,高等教育中存在两个平等的系统,一是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高职,另一是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5]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5B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技术型系列)与5A型的普通高等教育(理论型系列)位居同一个层次,可见两者地位平等。

2.2 职业性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没有职业性,高职教育就和高等普通教育(本科)没有区别。这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培养专门人才,追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6]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熏陶。

2.3 技术导向 技术是高职教育同高等普通教育(本科)的又一大区别。技术强调技能的习得,这里的“习”是“学而时习之”的“习”,强调应用和实践。没有应用和实践就没有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从这个层面讲是功利的教育。技术就是做的能力,需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而高等普通教育(本科)强调知识的获得,知识是思想的本领[7],因此本科的很多专业是不强调行动的能力的,比如心理学。

2.4 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是高职教育与社会技能培训相区别的根本。培训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而教育的教育学解释,专指由教育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素质培养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月标的社会活动”(叶澜)。教育是一种引导性的学习。教育和培训都是学习,但是教育比培训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其教化的功能也更强。培训可以传授技能,但很难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气质,而这正是教育可以做到的。

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办出高职特色,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旋律。[8]而把握高职教育的四个面向则是我们寻求高职教育突破口的关键。由于目前就业形势所迫,高职教育是前三个面向的含义得到了普遍共识,因为这种教育转向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但其中关于职业面向的理解一般还主要是停留在职业能力的上,对于职业伦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这些关涉价值理性的内容关注的热情不高。尤其是最近高职教育更有成为职业培训所的危险,学生在校时间大大缩短、理论比重大大缩减、专业课比重大大增加、综合人文素养课程不断减少甚至几乎没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摆到重要位置,凸显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9]

3 “机器的铸造”还是“人的教育”

3.1 机器的铸造 高职教育专业的细化、课程设置严重偏向专业、在校时间的大大缩短等措施把学生培养成指懂专业技术的工人,他们为某一工作终老,如同Bee Movie(蜜蜂总动员)的蜜蜂,一生只做一种工作,他们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在其生命剩余的时间里产蜂蜜。这种高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没有灵肉的工具,他们除了与工作、机器打交道外一无所知。或者他们还有一些别的追求,比如舒适的住宅、名牌时装、丰盛的美食。他们如同充满物欲的机器,除了谋生技能一无所知,是真正冷冰冰的铁壳子。那我们的高职教育也就变成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机器流水生产线。这种教育极具功利性,没有对善和美的追求。

3.2 人的教育 培训的高职模式最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除开职业能力外的其他部分。这些是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的重要面向。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有比舒适的住宅、名牌服装、丰盛的饮食更宝贵得多的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这是最好的抗毒剂,它能抵制低级的贪婪成性的趣味,能防止人拜倒在财富面前[10]。而这是我们打开丰富之门的钥匙。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和幸福的人,我们需要具备很多不同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理性素质、感性素质、情感素质和身心素质。我们的职业能力最多只是理性素质的一部分。而感性素质—体验生活幸福、自然之美的能力,情感素质—爱的情感与对群体的关怀,身心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重要部分。[11]而这些部分其实构成了高职教育现在最为缺失的部分—高职人文教育。

3.3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实现培养人文素养目标的教育,核心是培育人文精神。所谓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对文、史、哲、艺等学科的学习而获取并培养全面的人文素质。袁贵仁教授(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如人之两手或两脚”。[12]在工具理性猖獗的商业文明社会,我们应该多些人文关怀,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因此即使是高职教育我们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灌输,因为高职教育同样是人的教育,这也是提高学生民族认同、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 [13]

4 高职人文教育之开展

4.1 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三字经》曰:“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广為流传,这说明环境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人文教育环境极大影响人文教育的成效。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主要要从建设校园文化做起,保证学生在校时间,增加激发学生人文兴趣的各种活动,加强学生道德和礼仪教育。

4.2 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构建 要加强高职学生人文教育主要还是从专业建设进行考虑,在专业建设和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中不狭隘局限于具体技能的培养,增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和内容。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增加人文教育课程,并严格控制其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专业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培育人文精神,然后再借助于课堂外的隐性教育实现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才是切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人文教育之路。[14]

4.3 要围绕职业素养和道德教育开展人文教育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职人文教育目的性更加明确,除了要提高学生为人的基本素养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有一定职业伦理道德修养,让其所学的有用技能和知识对社会产生正面的效用。否则就会越聪明越反动了。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的人文教育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保障,我们要在深刻认识高职教育高等性、职业性、技术导向和教育本质的四个面向的基础上把握人文教育的深刻内涵,从营造人文氛围、专业建设和围绕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开展高职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2]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08(9).

[3]朱建民,张文胜.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2007(6).

[4]唐林伟.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8(11).

[5][6]陈亚玲.对高职教育三个理论问题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5).

[7]张振元.素质结构与人才和教育分类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19).

[8][9][14]陆建洪.高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的思考[ol].新华网.2008.12.25.

[10]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人的思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3.

[11]周海宏.艺术教育的核心与感性素质的培养[C].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三联书店.2006.8.

[12]卢世炬等.试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3.

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刍议 篇4

一、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特点

1.早期性

毕加索有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表现自己, 他从某些本能的欲望和需求出发, 借助各种符号系统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并与外界沟通。只要是身心健康的儿童, 在他能用工具随意涂抹的瞬间开始, 就能自发的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咿呀学语儿童留在家中墙壁上、纸张上的痕迹, 就是他们表现自我和发展能力的一种美术活动能力的萌芽。

2.灵活性

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比较自由随性, 兴致来了就可以画一阵, 不想画了, 甩下笔可以走。可以在家庭的任何时候、任何场所,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不必像学校要有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比如, 茶余饭后, 家长可以和孩子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逢年过节, 一家人齐动手, 美化家庭环境, 提升家庭环境的审美性等。

3.稳定性

在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中, 父母情感的稳定性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不管美术活动场所、内容、时间、对象发生怎样的变化, 家长在家庭美术教育的方式与风格总是相对稳定的。

二、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出现的误区

1.重技能轻创造

在当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 我们最容易接受的教学, 大多是注入式教学, 即家长、老师怎样教, 幼儿怎样画, 亦步亦趋, 不能走样, 近似于机械模仿, 家长喜欢看到儿童画的“像模像样”。

2.重颜面轻实效

在家长们追求不输在起跑线的目标中, 儿童自由自在的空间越来越小, 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枯燥的美术培训班。据笔者了解, 很多家长一见面就聊孩子学了哪些知识, 报了几个培训班。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加几个辅导班, 家长聊天时就很没面子。“你看人家***, 学画画好几年了”这是家长告诉常说的的一句话。

3.重结果轻过程

有些家长评价幼儿的作品就是看幼儿画得像还是不像, 认为不像, 就急躁, 批评多于表扬。这种评价方式造成幼儿消极心理引导和暗示, 让孩子认为, 画就得像, 否则就不好。

三、如何做好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

1.改变家长的观念

首先, 家长要认识学前美术教育的实质, 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是通过美术知识, 美术语言的传授, 综合开发孩子的观察力, 想象力, 创造力等各种能力。培养孩子一定的审美能力, 艺术素质和人格品质, 这对于孩子将来的生活、学习, 甚至在他成人后的事业、家庭、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其次, 家长应该保护儿童的绘画兴趣, 鼓励儿童大胆作画, 激发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愿望。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说:“假如儿童未经外界的干扰而成长, 则他们的创造活动就无需任何刺激, 每一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造欲望, 而对他表现的方式充满自信”。第三, 对儿学前儿童来说, 相对于作品而言, 更应该重视创作的过程, 重视作品对于创作者的意义。第四, 家长不要为了自己面子, 不考虑儿童爱好, 跟风似的报美术培训班, 而占用儿童自由活动的时间。

2.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条件

包括宽松的心理环境、孩子涂鸦的足够物质条件。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保证儿童在想画画的时候, 愿意画, 不怕画, 并能够得到适当的绘画工具。比如, 在我女儿一岁多时就开始拿着各种笔涂涂抹抹了, 这就是“涂鸦”的开始。当时家里刚装修好的房子, 洁白的墙壁, 这可能也刺激了女儿灵感, 她就开始在墙上“创作”, 家里老人说, 好好的墙怎么就让她乱画呢?我认为, 所有的墙加起来也就是几桶乳胶漆的代价, 如果一个孩子因此而等到更好地创造性地开发, 这个代价是值得的。现在10岁的她, 很熟练地自信地画着她稚气犹存的心中的连环画时, 我就觉得格外欣慰。

3.加深儿童对生活和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家长应扩大儿童与外界接触的范围, 满足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让儿童在创作中感受绘画的乐趣。家庭美术教育、美术欣赏自儿童一出生就可以进行, 当初在我女儿出生后, 我就把家里墙壁上挂上了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 虽然那时她看不懂, 但若干年后在给她拿出原来的作品看, 她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给予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那时的孩子虽然不能和你对话, 家长就要慢慢给他讲:这是花, 是红色的;上面是天空, 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柳树叶, 长条形状, 嫩绿色……这一切都会在他幼小的脑海里留下印记。要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躺在草地上, 随心所欲地玩泥巴, 鼓励幼儿随意选择材料和方法去画画, 告诉他们不要以为只能用水彩笔或油画棒绘画, 绘画可用的材料各种各样, 随手可取, 如棉花点染、树枝造型、树叶树皮装饰、各种布料创造肌理效果、橡皮印章画、铅笔屑粘贴、树叶拓印、吹墨画, 等等。

总之, 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要认真对待, 但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我们要在给儿童提供充分的条件前提下, 顺其自然, 适时适度引导。

摘要: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通过绘画、手工、欣赏等美术活动, 促进儿童的手脑协调综合发展的综合艺术, 是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体现。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要认真对待, 但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在给儿童提供充分条件的前提下, 顺其自然, 适时适度引导。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误区,建议

参考文献

[1]朱家雄, 林琳, 吕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楼必生, 屠美茹.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Z].1999.

[4][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5.

赏识教育必要性刍议 篇5

摘要:近年来,涌现出众多对于学生的品质、素质的培养方法,“赏识教育”作为其中的一种,逐渐进入家长、教育者的视线。本文试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阐释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从国内外教育名家的教育实践中总结赏识教育的实际意义,从而论证赏识教育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性,以证明赏识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赏识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是教育者周弘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1]

除了家庭教育,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无疑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受教育者的“赏识”,在整个教育体系之内,都是极有必要性的。

一、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现在的学校教育,其自身的优点不言而 喻,然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便是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要求,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培养计划,导致学生接受水平参差不齐。

(一)赏识教育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会犯错误,行为上会出现瑕疵。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如何解决、帮助学生纠正他们身上的缺点。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述《学记》中,提出了“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解释了如何纠正学生身上的缺点。可以说是赏识教育的渊源所在。“长善救失”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长善”和“救失”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意思是通过发扬学生的优点、发扬学生身上的善性,克服缺点。学生都有缺点,但每个学生身上也都有闪光点。“长善救失”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就是,不要为了学生的缺点而特地关注这个缺点,可以把缺点先放下不论,通过发扬学生的优点,最终解决他不足之处。优点发扬的越多,缺点就会越来越少。这便是赏识教育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的初步应用和总结。

(二)赏识教育在中国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当小学校长时,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等在那里。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男孩一惊,不敢抬头。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就是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发糖教育法”,也成为中外教育史上的经典范例。一个男孩在校园里拿砖头砸人,无论其有什么理由,也属严重的违纪行为。但陶行知却“发糖”以奖励,而且不是一块,是四块,对这个孩子没有一句空洞的说教,而道德的浸润尽在其中。他以发糖作为赏识的代表,赏识了违反纪律男生的正确行为,强化了男生对于正确行为的刺激,同时利用男生本身的道德感和自我约束力,使男生认识到错误,承认错误,决心改正。

这便是赏识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魅力所在:没有打骂、没有说教,却起到了比打骂教育更大的作用。

(三)赏识教育在中国当代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魏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在他多年学校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时时刻刻体现着赏识教育的光芒。对于学生犯的小错误,他几乎不当面批评指责或是惩罚,而是用其他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比如,有学生课间活动兴高采烈,课前3分钟铃声没听到,等操场上没人了突然醒悟往教室跑,但此时已经迟到。这不能说是错误,但不能不改。于是魏书生添加了班级规定,像犯这类很小的,又无深刻思想动机的错误,便给大家唱一支歌。为不影响上课,班级有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学,记录下来,待到活动课或自习课前,需要活跃气氛时,请“账本”上迟到的同学到前面给大家演唱。这

样,犯小错误的同学,站在前面唱歌时,虽无压力和羞辱感,但也不可能产生荣耀感和自豪感,他不会忘记是因为什么才站到那个位置去唱歌。万一有的学生嫌这种纠正措施太轻而故意迟到再犯错误,那时再采取别的措施也不迟。

这种并非用批评、指责、惩罚,而是用赏识的办法纠正错误的方式,密切了师生、同学间的关系,淡化了学生逆反心理,同时,调节了班级的气氛。

(四)赏识教育在国外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教师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在实验中为教师提供的学生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在行动上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有了飞速进步。

可见,无论在中国、外国,古代、现代,理论、实践,德育、智育当中,学校教育中的赏识教育都是很有效果乃至必不可少的。学校教育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运用赏识教育,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控制力、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学习习惯。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教育无法完全因材施教的窘境。

二、赏识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必要性

社会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更好地社会化。现代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然而,因社会教育没有严格约束性,影响面广泛,故受教育者素质良莠不齐,背景也多样复杂,并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稍不注意,就会落后于社会浪潮。诸多方面,都对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于是,赏识教育,可以在社会教育中,灵活地发挥作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实施教育。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强化是行为中最主要的自变量。强化,指能够增强反应频率的后果。不同类型的后果可以增强或者减弱行为。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正强化即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即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2]

赏识教育的理念,正是吻合了这种理论。受教育者都喜欢受表扬,表扬和鼓

励就是一种正强化,有助于增加受教育者正确行为的频率。教育者要抓住受教育者的心理,即适时地对受教育者的正确行为加以表扬、鼓励,这样学生接收到了教育者的表扬,就会增加他正确行为的频率,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同样的,在受教育者遭到批评时,及时消除、中止对他们的惩罚,使不愉快刺激减少,以增强正确行为的频率。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苏维埃政权刚建立时成立了儿童工学团。这个工学团里的儿童都是流浪儿童,知识比较少,品行也不很端正。当时粮食宝贵,是配额发放粮食,基本上每个人都吃不饱。一天晚上,一个孩子饿得受不住了,去厨房偷了一个鸡腿吃。这在工学团里是很严重的事情。马卡连柯连夜把孩子们集合起来进行教育。凭着教育经验,他很快发现是这个孩子偷吃了鸡腿。马卡连柯跟这个孩子说,厨房里还有一个鸡腿,你把它拿出来,当着大家的面再吃了。孩子感到无地自容,在他的日后回忆中说这次教训对他来说很深刻,当时他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多年之后,他很好地成长了,到另外一个地方,也成立了一个工学团。用马卡连柯对他的影响,来影响他的受教育者们。[3]

马卡连柯的赏识教育,体现在他并没有给予受教育者想象中的惩罚,相反,他给予受教育者想要的东西,但利用舆论、环境的作用,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感、正义感,让受教育者自身“无地自容”,知道什么行为正确,明白什么行为不正确,在马卡连柯对他的“赏识”中,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影响其一生的行为。

所以,赏识教育具有合理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赏识教育的应用,在灵活多变的社会教育中,在背景复杂的社会受教育者中,都是极其必要的。

三、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性

人在出生后接触的环境便是家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对每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父母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教育,随时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对儿童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卢乃桂在一次讲学中提到,家庭背景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呈正相关。即家庭条件越好,或父母双方中有知识分子的学生,学习成绩

会更优秀。相关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家庭背景,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上的物质要求,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求学条件,有助于学生顺利学习,得到更好的成绩。

[4]更有研究表明,较高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多。[5]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也包括以下几点,即父母的表率作用、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父母的文化修养、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6]所以,我认为,家庭条件越好,家长的素质越高,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就有越深的见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在主观上也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能力、品德、个性等方面。

赏识教育就是起源于家庭教育之中的。奥秘就在于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让家长成为教育家,使孩子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的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

在国内,最著名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可以说就是周弘的例子了。他将他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他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他认为,不会开发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遗憾。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科学的成才观,不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而是给孩子一个更加美好、充实和难忘的童年。他把这个方法推广到教育其他的孩子,同样取得了成功。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看似简单的、存在于每个家长意识之中的赏识教育,能够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这是值得思考、值得研究、值得每个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适当应用的。

赏识教育,是赏识受教育者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受教育者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及时制止。这不能含糊。但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受教育者身上缺点和弱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依靠他们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和弱点的目的,正是发扬长处和优点。

实际生活是十分复杂的,有些缺点和错误之中,往往包含有合理的内核。有

时长处和优点,可能暂时未能找到正确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要在引导受教育者成长的过程中,细心地加以体察。

赏识,可以发现受教育者的长处和优点——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受教育者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被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但决不是无限夸大受教育者的潜力,为受教育者设置“超凡入圣”的目标,更不是为了让受教育者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来给教育者的脸上增光。因此,赏识也应恰如其分,在肯定受教育者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他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上就会有自己应该占有的一席地位。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融入到社会整体的努力之中去,就会汇成历史前进的浩荡洪流,人类的幸福就会与日俱增,这是确定无疑的。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4.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9.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导学讲座[R].

[4]卢乃桂.从国际视野观察香港教育的质素与平等[R].

[5]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

职业教育教育目标定位问题刍议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目标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58-02

由于我国许多职业学校是从普通中学转制过来的,与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有着无法分割的历史渊源,在运行机制、人材培养等方面还带有浓厚的“通识教育”色彩,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也就是说,学生在毕业后能为企业、为市场所满意,顺利找到工作。因此,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定位应在“职业”上。本文所述的职業教育的“职业”目标,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从事教育的职业,而是指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职业,是为获得职业、胜任职业而进行教育。

1“职业”目标定位的理论依据

其实,在教育理论上早就有人提出过要重视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了。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扈中平说过:“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不仅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而且更倾向于强调其中的社会功利价值,强调教育对社会的有用性和对个人社会生活方面的有用性。”对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谋生之道给予足够的重视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面对众多批评和指责时也指出:“当我们用这样广泛而富有意义的方法来设想学校中的作业活动时,还经常听到各种反对论调,认为这种作业在学校中不应该占有地位,因为他们是唯物主义的,功利主义的,或者它们的倾向是卑贱的。这真使我惶惑不解。有时在我看来,持这种反对论调的人,简直是生活在另一世界!我们大部分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其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任务和职业,都有一些事要做。”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首倡者黄炎培也积极倡导将教育与职业、教育与生产密切结合起来,“盖教育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培养学生的技能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并不矛盾,获得一定技能必须首先要学会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简单的英语、计算能力、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应用能力等。其实,早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中就指出:“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都是“人力资本”,可见,技能和知识是同样重要的。但是,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胜任,而非高水平。普通一名学生,学会一定的技能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是在对设备的具体熟悉过程中,就基本可以胜任。但是,我们的管理者在制定职业教育教育目标时却“惟恐”学生学不到东西而强加了许多基础文化知识和能力要求,造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基本没有摆脱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就业的适应性培养。3年制的中职生要学20多门课程,学生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了不少无用的东西,而企业需要员工应当具备的“一上岗就上手”实操能力就成了职业教育的花架子。这样的职教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眼高手低,甚至鄙薄技术。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只有短短的三年,这既有时间的约束,还有正规学校教育成本的约束,在三年之中我们要培养一个理论知识上似乎可以赶上专科或普高,在实践能力上可以达到高级工或中级工所需要的能力,在现实中却是天方夜谭,好像这样的教学目标追求可以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强的能力,能够更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于是,教师拼命赶进度,学生却越学越不懂,也许这就是“灌输”教育的源头吧!事实上,在职业教育期间不断地强化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也是职业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使职业教育基础层次设置得很高,我们也不可能在短短的3年之间就能完成个体一生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它更需要个体在今后的一生中不断学习。我们之所以提出职业教育的类型,或者说职业教育的概念,是因为职业教育应与职业紧密相关,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目标,培养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既然是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就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至少是在模拟的职业情境中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进行整合并内化为某职业的具体岗位能力。但是由于对职业教育的过高的、脱离实际的要求,使职业教育本应追求的教育过程受到了更多的批判,以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未来学习能力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观念似乎已占了主流,通识教育的泛职业化理念已得到不少人的认可。是不是在这种广泛知识的教育中,可以使人得到一种基本的技术实践能力呢,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这不仅涉及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涉及到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问题。我们不能一方面高喊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而另一方面总是在试图努力在短短的3年之间就把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培养出来,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需要更高的成本。关键的问题是职业教育既然是针对某岗位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教育的目标就应定位在职业的需要上,定位在市场和企业的需要上,这就是“职业”目标定位的真正含义。

2“职业”目标定位的现实“窘境”

然而,职教定位于“职业”的目标在现实中却似乎被遗忘了,其实,这是目前我们所说的职业教育的一种无奈。现实生活中,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长期存在。尽管《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来,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的一种教育模式,在社会发展的某些阶段,甚至比普通教育还重要。黄炎培说过:“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日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但与普通中学相比,职业学校的学生历来被认为是差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坏孩子”。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对职业学校及其学生甚至教师都非常冷潢。“在当前一般人心目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几乎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程度,特别是一些家庭和个人,对教育的热情已达到过于狂热的程度,把能不能上大学,以至把能不能上名牌大学看成是决定一生命运和幸福的唯一因素。”这是“教育万能论”在作怪。据199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年接受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学生不到同龄人口的19%。在这种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笼罩下,别说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甚至为职业教育摇旗呐喊的声音都很小。其次,家长和社会的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政府的投入。多年以来,政府在职校技校投入方面是非常“吝啬”的,以1996年的数字为例,我国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比普通高中平均低7.4%,有的省甚至低47.7%。但根据国际上的统计,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应当是同级普通教育生均经

费的2.5倍。办学经费的缺乏,造成了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学设施,尤其是涉及工业企业生产的教学设施,离能真正地开展职业教育相距甚远。我国的职业学校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由大跃进方式形成的,其教学设施的落后程度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学校就不具备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最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是技工学校,但技工学校(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技工学校)由于企业转制等各种原因同样造成严重的经费短缺,设备更新缓慢。同时,近十年之中,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一直不强,就业弹性就全国而言在某些年还是负数,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使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放弃这种传统的领域,向第三产业拓展。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在教育上的职业特征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削弱了。另外,由于政府对对职业学校的运行经费实行“以费养费”,收费上学,学生分摊教育成本后,学生规模的扩大无疑成为职业学校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有了规模,才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但问题是,对学生的收费标准是由政府规定的,学生规模的扩张所得到的收费难以弥补真正开展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经费缺额。在这种背景下,职业学校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更别说什么教育的目标追求了。

3“职业”目标定位的实施意义

职业教育定位于“职业”目标上,它的意义在于强调职业教育不应偏离自己的发展轨道,应走紧贴市场需要、职业需要的道路。它提醒我们:要正确实施职教的“职业”目标,首先,在教育思想上有必要进行一场革命。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技术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深,重理论、轻实践,重思辩、轻实干,受普通教育的教学思想影响很深。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的回报率,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进行一場教育思想的革命,解脱传统农业社会思想、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摒弃鄙视职业教育的不良风气。“诸君须知,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其次,实施教育目标向“职业”方向发展,就迫使我们大力修改教材、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切实考虑到职业学校生源比普高生源差这个不争的事实。彻底改变教材理论性重于实操性、教学内容上将大学的教材删减一部分当作职教的教材的现状,强调教学内容不仅要对学生“有用”,更重的是“实用”,强调教材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具有时代性。大力压缩教学设计中文化课比例超高现象,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实用专业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在职业学校的师资建设方面,进行以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师资培养,改革职业教育的用人制度,引进有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只有本身职业功底强的教师,才能教得出“职业”能力强的学生。第三,职业教育既然是以职业为教学目标,在实施中就必须重视市场和企业的需要,以市场作为“风向标”,因为这是社会经济对教育制约的一种表现形式。市场规律无时不在影响着企业、个人和学校的决策。也正因为这样,才迫使我们去思考职业教育和企业、市场的衔接,怎样才能把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具体岗位职业能力协调起来,因为,只有在对口就业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得以应用,才能显著提高生产率。第四,提倡“职业”目标,也可唤醒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的投入,改善职业学校的教学设施,在经济支撑能力一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使更多的适龄人口接受到基础的职业教育,从而可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充当简单的培养人才、满足就业需求作用,更重要的是成为全社会的“稳定阀”。

诚然,在强调“职业”目标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培养,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德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文明礼貌、诚信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等,因为这些也是职业所需要的。另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应成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而且职业教育本身的“职业”目标要求职业教育甚至比基础教育更应搞活,更应注重学生,“以人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加大选修课,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动手”意识。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杜威,学校与社会进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北师大等,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杨银付,杨进,王定华,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李正心,杨际贤,二十世纪中华百位教育家思想精粹[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1

感恩教育刍议 篇7

一、重视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 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 激发个体心灵共鸣, 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 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学会“感恩”,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 现在不少的学生都是家庭的中心, 他们心中只有自己, 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 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 要永存感恩之情, 永怀感恩之心, 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 播上思想的种子, 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 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 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 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我利用各种场合特别是班会课的机会在学生的心底播种善的种子, 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教育学生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 给他人以回报, 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 增强责任感, 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懂得怜悯, 懂得尊重, 懂得负责, 与人为善, 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教育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 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 也更加尊重自己。知道感恩的人, 他的一生会减少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能促进与他人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点拨、鼓励学生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 在家庭中实践和体验感恩

1. 让学生讲述“感恩”的故事。让学生讲述父母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故事, 从中体会父母疼爱子女之情。

2. 日常生活中在家庭的小“感恩”。

利用不同的节日, 让学生为父母做饭, 为长辈洗洗脚, 给父母写感谢的心里话, 策划、参与一天生活情况等。学生们受到教育后, 深深地懂得了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等很多人的关心、教育和培养, 从生活小事中为父母着想, 从行动上孝敬父母、感谢父母。

3. 让学生在家长会来临之前给家长写一封信。

让学生通过给家长写“感恩信”, 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 知道父母给他们的每一笔钱的背后, 原来都隐藏着那么多的辛酸。在爱父母的“感恩教育”中, 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 同时让学生克服奢侈、攀比、贪图享乐等毛病。

4. 让学生经常问候父母。

古人云, “言为心声”, 鼓励学生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 如“爸爸、妈妈, 你们辛苦了!”一句普通的问候足以温暖父母的心。

(二) 在学校中实践和体验感恩

1. 教师节来临之际, 以“感恩”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感

谢老师、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教育, 例如让他们围绕“尊师”这个主题出黑板报。一个个以感恩为主题的小文章、小故事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通过这些黑板报上发自内心的语言, 我看到了性格发展和谐、懂得感恩的新一代正在成长。

2. 学校经常利用班会课、晨会、国旗下讲话等主要阵地进行感恩教育。

本班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各项感恩主题活动, 如召开“感恩”“成长不忘父母恩”“感谢生活”“尊重他人, 就是尊重自己”等系列主题班会, 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受到熏陶, 让学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感恩教育, 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

3. 介绍学生看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电影和书籍。

(三) 在社会中实践和体验感恩

1.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以感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调查“有多少人为了我”的活动, 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自己去观察调查, 有多少人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自己。通过这一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自己的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的人时刻在关注着自己, 爱着自己, 并为自己付出了许多,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要更加地尊重和爱戴身边每一位关爱自己的人。

2. 组织学生参与爱心活动, 如为学校患白血病的学生捐款, 向玉树地震灾区献爱心等。

三、实施感恩教育的成效

随着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我班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 得到的帮助太多了, 需要感激的人和事也太多了, 纷纷表示现在要努力学习, 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恩德, 报答老师的培育, 报答所有关心自己的人, 将来要积极为他人做好事, 为社会作贡献。由此, 学生的思想境界开阔了, 道德素养提升了, 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习态度更端正了, 学习劲头更大了, 班级管理日臻见效……

中学尊重教育刍议 篇8

一、尊重教育的内涵

尊重教育是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以人为本”的体现, 是把学生的人格尊重、潜能开发、和个性张扬以及环境的和谐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他在本质上是在倡导一种文化氛围、人文氛围, 更是对教育教学的一种价值期望。提倡尊重教育可以陶冶教育主体和客体双方的情操, 规范师生双方的行为, 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发展。

中学尊重教育就是在中学教育教学中,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以相互尊重为前提, 对受教育者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通过营造尊重的教育氛围, 使受教育者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状态, 从而引导受教育者走向自我教育, 形成对自我、他人、社会以及生命、自然等由衷的尊重感, 保证其人格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尊重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律、尊重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等。

二、尊重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 哲学基础。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安东谢妙诺维奇马卡连柯主张尊重和要求的辩证统一。他认为, 要体现对一个人的尊重, 就必须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样地, 对一个人的要求越高, 也就意味着对他更尊重。要求是指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而尊重则是指尊重客观规律, 二者统一于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二) 心理学依据。

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需要层次的金字塔模型中, 他把“尊重的需要”的地位看成是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地位。这既反应了“尊重的需要”的重要性, 也说明“尊重的需要”是实现“自我实现需要”的最直接前提和基础。

(三) 教育学规律。

教育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 一是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并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二是教育要与人的发展要求相互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尊重教育就是对这一教育基本规律的把握和运用。尊重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用教育多元化的思维来认识和培养受教育者, 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四) 时代使命。

当前世界范围内存在各种各样的竞争, 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此在教育规律下充分尊重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 是当前教育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面向2l世纪的教育, 谁就能在2l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

三、尊重教育的实践对策

尊重教育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 要想真正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仅有理论支撑还是不够的, 必须把理论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才能体现出其真实的价值和意义,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是理论研究之最终目的之所在。

尊重教育在中学的实施既涉及到多方面的主体, 如教育行政领导者、教师、学生、也涉及到校园的文化氛围以及教学实践的具体过程和结果评价。通过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尊重, 完成“知--情--信--意--行”这一过程的转化, 形成尊重教育的自觉行为。

(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打破师道尊严, 由传统的知识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思考的激励者和交流者, 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尊重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当作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 老师的任务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其次是要尊重个性, 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心理个性。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不同的孩子变得相同, 二是要根据其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教学。教育固然有共同的规律, 但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教育教学在注重共性的同时必须关注个性, 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不同性格学生的特长,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学习具有内在的无限动力。

(二) 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

莎士比亚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的主体是多元的, 学习的内容也是多元的,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每个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构建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独特性, 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不断革新。学习的过程是通过教育发现和表达世界多样性的过程, 而不是通过教育把世界的多样性归纳为统一性的过程。

中学尊重教育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工程, 不仅需要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 更需要被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 还需要教学模式和评价的突破性变革。作为教育工作者, 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刍议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 篇9

一、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家庭必须积极配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最好的启蒙老师,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 家长要转变观念, 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 切不可急功近利, 要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教育。

首先, 家长要了解孩子, 善于与他们沟通交流, 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要多为孩子着想, 既不应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严加保护, 也不能认为孩子是多余的而不管不问。有些离异家庭, 父母离异后, 不允许孩子和另一方往来, 这必然会使孩子的心情受到压抑。如果双方都能正确对待, 允许孩子经常来往另一方, 不在孩子面前互相攻讦,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立场一致, 经常进行沟通, 这样孩子的性格发展就会比较正常。大人之间的矛盾千万不要转嫁到孩子身上。

其次,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家庭建设方面, 要按照家庭氛围要宽松、温暖、和谐;家庭成员的思想、生活能跟上时代节奏, 能协调适应社会生活;父母和子女间平等相处, 做子女的表率;家庭生活稳定, 主要成员有良好的道德风尚等几个条件去建设理想家庭。

二、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学校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为特殊家庭学生创造温暖的环境和爱的氛围, 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和爱护, 以激起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真正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首先, 要用“爱”的力量去感化这些学生。在班级管理中, 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 让特殊家庭的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有情人、多情人, 还要做一个知情人。对他们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 不仅要记在心上, 说在嘴上, 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在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 要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 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当他们稍有进步时, 应及时给予表扬, 让他们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生活上要有慈母般的爱, 大到家庭生活状况, 小到吃饭穿衣戴帽都应一点一滴关心到, 尽力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其次,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进行因材施教。实践证明, 这些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 并对他们的特长、爱好或点滴进步, 能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 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特殊的闪光点, 发挥他们的特长, 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 在诸如班级开展的各种比赛以及班、团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中, 老师要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与, 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对他们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

再次, 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教师要对他们不求全责备, 在一定范围内, 不怕他们犯错误, 应捕捉有利时机进行诱导、启示教育。这样会使他们自律、自策、自束, 使其变成一块壁玉。在教育过程中, 作为学校领导, 要多给他们一些改正错误的机会, 多一些宽容。而作为班主任, 一定要以自身榜样影响学生,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 允许他们在转变过程中犯错误, 帮助他们总结教训, 树立信心, 循循善诱, 以理智方式指导他们, 给他们指明成长的道路和奋斗的方向, 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更需要社会的密切关注

社会力量的参与可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动员关工委、交警队、派出所、法庭、政府、企业、村委会、居委会等共同参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 形成社会化的育人体系。关工委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交警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派出所、法庭进行法制讲座、传授法律知识, 政府给予行政支持, 企业、村委会、居委会可作为社会调查和服务基地, 联动社会各方面教育的力量, 使特殊家庭学生在全社会的支持下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作用, 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合力, 为特殊家庭孩子的成长创造温暖、和谐和充满爱的环境,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就一定能让特殊家庭的孩子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班级环境教育刍议 篇10

一、加强班级和谐环境教育

所谓班级环境, 主要是指班级教育中出现的能给教师及学生强烈感觉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景象, 是影响班级教育活动所特有的无形的育人因素。教师要重视并善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教育气氛, 使教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因此应着重从下列三个方面努力:

1. 教师要有高尚的教育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 在班级中主要表现在教育情绪体验、教育语言、教育动作、神态及教育艺术感染力等各个方面。在施教过程中, 教师应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 与学生接触时要温和慈祥、平易近人。

2. 教师要有积极的教育情感

在班级教育过程中, 教师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或微妙的神情暗示, 都会起到调控学生情绪变化、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沟通、提高教育效率的积极作用。因此, 教师要潜心设计教育情境, 发挥具有情感特征的班级教育信息反馈和评价的作用,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受教育状态。

3. 教师要有调适学生心理活动的能力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 随时提醒自己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随时注意他们的心理表现和变化, 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 促使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向上、积极、进取。

二、注意学校周边环境, 确保良好的班级环境不被湮没

1. 教育学生远离娱乐场所

乡村的娱乐场所主要有台球室、游戏厅和网吧, 有的店主为谋取暴利、不择手段。学生由于天性好奇, 经常出入这些调唆和诱惑并存的娱乐场所, 无形之中就会染上坏的思想。要教育学生远离桌球室、游戏厅和网吧, 正确引导学生上网, 不要让其沉溺于其中。

2. 慎对周边摊点

校园周边摊点林立, 纸屑、果皮、食品袋散布校门口, 不堪入目, 一片狼藉。不仅环境卫生差, 食品质量更是堪忧。校园乃育人的摇篮, 文明之窗口, 学校周边却摊面泛滥,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育人环境。学校除了对学生要加强教育之外, 还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同治理, 确保教育教学秩序健康有序。

高校素质教育刍议 篇11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42-0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攀升,高等教育己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转轨。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凸现出来了。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行业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似乎陷入一个误区:把素质教育简单等同于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在实践中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开设几门人文或通识教育课程,即在实践中片面重视学生专业能力(技能)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完善、道德的塑造和个性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素质教育缺乏完整和科学的认识,缺乏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把握。

纵观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教育理念的共通之处在于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其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发展是教育最重要的主题”。认为一个人首先是社会的人然后才是有职业的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学生基础知识(象征真理的)的学习、规律的认识和良好道德的养成。换句话说,即是以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立足现实、适应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所必须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而决非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

由是观之,素质教育虽非干篇一律,但其教育目标的设计却有共通之处:这就是素质教育必须围绕适应大学生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终身发展、有所作为的个性发展这一主线,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和提升其人格素质、心理品质和专业素养,使他们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

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践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较单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较浓,长期以来的体制惯性束缚了高等教育的体制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办学体制僵化,培养目标单一,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仍然存在培养目标单一化和模式化的问题,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定位不清晰,对怎样实施素质教育也没有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其教育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培养目标一样,同一个学科专业只有一个目标,专科层次培养目标照抄本科等等,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严重制约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制约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落后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目标、对象、内容、方法、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虽几经改革,但同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落后的状况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教育过窄、功利主义过强,人文精神过弱;二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基础课和选修课设置不合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教育从来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的精神和个性发展的问题。素质是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因此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必须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师资建设相对滞后,成为高校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权衡和考量。国内高校普遍重视科研,鼓励教师申请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这导致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普遍不高,相对于教学,教师更愿意把精力和时间用于科学研究上,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效果。二是由于高校生源急速膨胀,导致师资严重不足。一些高校受利益的驱动,盲目大量招生和开设新专业的,导致师资、设备等都学资源严重短缺,许多专任教师只好半路出家,边学边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三是部分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缺乏,或是不重视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只重自己讲授,忽视学生的学习,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三、高校素质教育的途径

素质教育既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问题,又是教育实践问题。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教会学生做人;二是培养学生各种基本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这三个层面中,第一个层面主要表现为“成人”教育,即人成其人;第二个层面是一般人才的教育;第三个层面是创造性人才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与动力,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创造力的开发。

(一)制度设计和人文精神

医学生医德教育刍议 篇12

医学院学是为社会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 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要依靠学校, 同样, 对于医患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医德水平也需要医学院校加以重视, 良好的医德有时甚至较医疗技术更有益于医患关系, 因此, 重视医学生的医德水平的培养对于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强人们对于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个别教师对医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工作主要有医学院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承载, 教师对于医德的认识、理解、态度等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尽管很多医学院校教师及教育管理者承认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展了相应的课程, 但主流趋势是医德教育和医术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同等重视, 很多医学院校都更注重医疗技术的培养而把医德教育放在次要位置, 甚至有少数教师对医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中存在严重不足, 认为只要教好学生医学知识, 其他的无关紧要, 导致医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医德, 觉得无所谓, 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容易因此类问题影响到自身发展。

2. 学生对医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作为医德教育的主体, 医德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通过学生来进行评判, 但研究表明, 部分医学院校学生对医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自然容易忽略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严重影响了医德教育效果。

3. 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良好的医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培养, 首先, 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构造医者思想品格的主题;其次, 要注意在平时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 倡导奉献精神;最后才是增加医学情感、弘扬医学精神, 树立学生对医学伦理学与医疗行为的公正性、公平性的概念。显而易见, 医德的培养单纯依靠思想道德课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长期的行为规范、约束与思想引导才能够形成。然而, 纵观医学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课程设置, 不难发现, 更为注重思想道德课程的讲授与学习, 而医德课程的开设普遍不够重视。正确的医德观念的建立及良好医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良好医德培养的方法

1.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医德品质指的是医务人员的个人道德面貌, 能够集中反映社会医德现象, 同时又是一定社会的医德规范在个人医德意识里的转化, 而参与这一转化的重要枢纽即医德情感, 只有医务工作人员首先从情感上认同, 才有可能自觉遵守医德规范, 并从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变现出来, 因此, 医德情感在医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决定医德品质的重要基础。

培养学生懂情理、明是非、辨荣辱、分善恶的医德情感, 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知道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对于以权谋私、施恩图报、借工作之便向病人索取红包等不良行为要坚决抵制。

2. 医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自律, 是指一个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律能力对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道德水平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 法律被认为是一个特定文化中最低限度的道德, 而对医疗行为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则被认为是医务工作者达到的最低限度的医学道德水平。自律能力的培养, 需要医学生在在校学习阶段及实习阶段锻炼, 自律能力缺乏者, 将来不遵守医德规范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3.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分析能力

在医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案分析法, 教师在此类教学中应多融入医德知识, 同时在医学伦理学的课程教学中也要经常使用案例教学,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需要, 选择一些具有适用性的医德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论证, 一方面巩固加强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 此类教学方法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医德问题的敏感性, 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更能注意到自身的医德状况, 并能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4. 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建设

医学院校应当经常开展以培养学生爱心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医德教育活动, 入组织学生义诊、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等, 方式可采用诸如影像教育、演讲、先进事迹展览等, 尤其是对于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件的宣传,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起到宣传教育作用。

多形式、多渠道的医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建设之中, 本身也更有利于医学生医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永波, 孙奥丽, 陈红霞.医德养成教育和医学理性精神对医德建设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17 (1) :61.

上一篇:石油化工企业经济发展下一篇:文学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