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刍议论文

2024-08-24

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刍议论文(共8篇)

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刍议论文 篇1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 即树立德业, 是为文明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从个人层面说, 就是做好事, 行道德之法。面对当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中凸显的问题, 笔者认为, 培养技术与素养合一的、对国家社会有益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问题, 而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感恩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1]。感恩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感恩意识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标志;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解,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对策, 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法, 共发放问卷7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96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45%。来自城市的1430人, 农村的5123人;其中贫困生2283人 (以是否建档为评判标准) , 非贫困生4270人;在贫困生中, 受到过资助的学生有2095人。问卷从对父母、社会、他人、自然等的感恩意识方面进行设计和研究, 共设计客观题28道, 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 63.4%的贫困生都能心怀感激之情, 刻苦学习, 勇于实践, 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回馈社会、回馈他人。36.6%的贫困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资助缺乏感激之情, 主要表现为:认为造成自己贫困的原因是家庭背景差, 对父母的无私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不懂得感恩父母;对自己获取的资助金额感觉太少, 抱怨学校, 抱怨老师;为获取资助而提供虚假证明, 不惜以谎报亲人的健康状况获得资助名额;获得资助后, 没有计划性地使用资助金, 出现浪费现象;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拈轻怕重, 对勤工助学报酬表示不满;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更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对家庭、社会的责任等。个别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只想通过学校和国家解决自己的困难, 不懂得“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甚至有的学生连对国家、社会、学校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都难以做到。因此, 加强对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已经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家庭原因。家庭是记忆开始的地方, 是命运的摇篮, 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选择的人生道路, 都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在家庭教育中, 许多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 甚至是无原则溺爱, 父母对儿女一味无私奉献, 而子女却养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倾向。据调查显示:9.4%的贫困生表示当向父母索取自己向往已久的钱财或物品被打折扣时, 会向父母发脾气。当被问及你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时。大约14%的贫困生只知道父亲的生日, 16%的贫困生只记得母亲生日, 但是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学生仍然占15%的比例。当被问及假期时间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时, 34%的贫困生表示只有父母要求才会做, 没有要求不会主动做。这说明部分贫困生不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付出, 对父母的感恩认识和感激之情不能上升为实际的报恩行动。

(二)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在心理学理论中有知、情、意、行的说法, “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意志;“行”指的是行为。一个人有怎样的行为是由其认知、情绪体验及意志决定的。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一部分表现为敏感、自尊;一部分表现为自卑、怯懦;还有一部分表现为活跃、积极。表现为敏感、自尊的学生在行为中体现为独立行事, 只愿意努力学习和约束好自己的日常行为, 对外界基本不关注;表现为自卑、怯懦的学生往往对事物发生的原因分析显得片面和绝对化, 认为自己处在社会的底层, 不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 抑或感觉他人会看不上自己的帮助, 所以不会有感恩的行为表现;表现活跃、积极的贫困生尽管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但是由于社会阅历不深, 对社会出现的不良现象感到困惑, 缺乏利用辩证的、科学的观点认识社会的能力, 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做社会本质, 从而容易受到社会上某些忘恩风气的影响。

(三)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学校原因。目前, 感恩教育在一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制中处于缺失状态。在一些高职院校涉及评先评优或发展党员时, 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等作为衡量尺度, 在这种做法的影响下, 高职贫困生为了获得最高级别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争取为数不多的评优评先和入党名额, 不得不把考高分摆在首位。而是否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 是否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参与宿舍阵地建设、参与诸多校园活动、参加大量社会实践活动等素质教育确不曾考虑。贫困生忽略对自身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另外, 这些年来, 高职院校对高职贫困生资助政策努力落实到位, 但忽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是对受资助高职贫困生在资助的过程中进行感恩教育。一方面, 对受资助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态度疏于把握。导致一些高职贫困生在接受资助以后, 却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被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另一方面, 尽管按照上级要求对受资助的贫困生进行了感恩教育, 但大多是应付了事, 没有形成常态化、系统化。因此无法达到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四)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社会原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化浪潮的驱动下, 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受到市场经济中崇尚物质利益的原则影响, 这种社会经济氛围不仅影响了普通大众, 对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其中对高职贫困生影响最大的两方面:一是崇尚物质享受;在问卷调查“当您拿到助学金后会用它来购买?”有将近一半的高职贫困生选择购买高档手机、请客吃饭和购买名牌, 这无疑是深受当今物质社会的影响。二是个人主义严重[2]。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做事前考虑它的成本和收益, 当收益大于成本才会采取行动, 这与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报恩行为背道而驰, 功利为上的社会现实面前, 高职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贪利自私行为;这样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影响高职贫困生的价值观, 出现大量违约、逾期还款的现象, 这正是现代社会环境对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带来的影响因素。

四、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 在课堂教学中纳入感恩教育读本。目前, 在高职院校, 对学生开展的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 被称为“两课”。而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为空白。这会影响高职学生淡忘感恩文化、内容和意义;笔者认为, 在高职院校三年的课程安排中, 可以增设一至两门感恩教育必修课。分别安排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刚升入大学的新生最具有可塑性, 更容易接受感恩教育的文化和倡导, 同时可弥补他们初高中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在第三学期开设的目的是, 部分学生已经或者正在享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的各种“奖、贷、勤、助、补、减”资助。感恩课程的开设可以让高职贫困生加强对感恩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习及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做有良心、懂感恩、肯报恩的学生。

(二) 制定感恩制度、规范感恩教育。建立两项制度, 规范高职贫困生管理。建立高职贫困生家庭走访制度及贫困生奖助学金评定后的跟踪制度。走访制度是为了全面了解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 确保资助金额能够完美对位。而贫困生奖助学金评定后的跟踪制度是通过建立发放类资助学金后的约束制度确保高职贫困生能在高校、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下, 拥有感恩的心回报他人、社会和国家。

(三) 实施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建立感恩行动记录档案。为使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平常化、具体化。可专门针对贫困生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考核, 细化为是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否爱国、爱校、爱班。是否勇于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献计献策, 等等。通过量化考核规范贫困生的日常行为。同时可以给每一位受资助贫困生建立感恩行动记录档案, 督促提醒他们主动发现身边需要帮助和回报的人, 把做好事、行善举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项长期工作落实。感恩行动记录作为下一步资助、评先评优、党员发展工作、推荐就业等的重要参考指标。这种贫困生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可使贫困生资助工作更科学化, 有助于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开展。

(四) 构建学校与家庭相促互利的协调模式, 加强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目前, 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存在误区, 把学习好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 忽略对孩子心系他人、帮扶济困的感恩教育, 而这种感恩教育的忽视对孩子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将不利。试想一个自私自利、利欲熏心的知识分子即便有才高八斗的学识, 但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只能停留在才智这一方面。这样的社会是冷漠和严寒的。因此, 笔者呼吁在高职贫困生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 营造充满爱心的感恩家庭氛围[3]。父母应该尽可能的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抓住一切机会, 借助生活中的小事教育贫困生懂得感恩, 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同时也要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发挥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家长要主动与学校沟通交流, 将孩子在家庭中的感恩行为表现向学校汇报, 学校也应该及时的与家长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 只有这样感恩意识才能够在高职贫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五、结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强化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 使高职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和高尚的感恩情结, 并积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付出感恩行动, 必将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J].教育评论, 2007 (4) .

[2]李秋芸.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3]李婷婷.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恩教育刍议[J].辽宁高职学报, 2014 (5) .

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刍议论文 篇2

【关键词】贫困学生 高职教育 感恩教育

贫困学生是高职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学校重点扶助的对象。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走进了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受到了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政策措施的实行也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在校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在这些助学政策与措施实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如一些接受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工作后迟迟不还贷款;一些贫困学生拿着父母辛苦凑来的学费,在学校减免政策的帮助下却盲目攀比、肆意挥霍,在学业上不思进取。这些问题与现象的形成虽然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但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感恩教育方面亟待加强。

一、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心理状态分析

现在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90后。这个时代出生的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强调个性张扬,自主意识与自我意识都比较强,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是时代留给这些学生的一个鲜明特征。对贫困学生来说,家庭的困窘对他们的成长会留下深刻的烙印,除了具备一般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点外,还具有一些特征,主要表现为:由贫困而引起的心理上的自卑、自轻;性格上的孤僻,不合群,敏感,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指责等;还有一些贫困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以及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心理。成长环境的恶劣,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个人向上的动力,激发奋力拼搏的意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一个人心理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如今这样一个物质丰富、追求享乐的时代,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多地受到了社会上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而对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理解与继承却不以为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贫困学生的以个人为中心的行为倾向。

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家长多数情况下并不会苦了孩子,甚至一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还要优于一般家庭的孩子。家庭对孩子的予取予求,社会对孩子造成的地位困扰,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些孩子的盲目攀比、虚荣心膨胀,甚至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这样一个相互冲突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将他人、社会给予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当,在思想上缺乏感恩之心,也不会想到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也应予以回报。如一些贫困学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学校生活中吃喝玩乐高消费,一旦没钱就想着找父母伸手要,从不考虑父母的艰辛;一些贫困学生一面享受着学校减免所得学费,一面却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衣着光鲜,出手阔绰。这些现象一方面是学生的个人素养问题,另一方面也与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有关。

二、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在高职教育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其“三观”的形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感恩之心或者说是感恩意识,并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情感及观念。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扶助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却存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十分不利的。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只知付出不求“回报”

人对容易得到的东西总不会特别的珍惜与重视。“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观念是建立在具备一定的个人修养的基础之上的。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扶助是提供一定的名额,只要学生能够提供必要的资料,符合扶助的要求,就会得到学校的扶助。但在学生接受学校的扶助之后有怎样的表现?多数学校却没有相应的机制来进行考核。这种只知扶助不求“回报”的做法,使一些贫困学生在享受这些资助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受之无愧。一些贫困学生接受了学校的学费减免,省下来的学费却没有帮助父母减轻负担,也没有用于正常的学业、生活所需,而是不知节制地用于自己的玩乐享受,这些与学校没有完善的审核机制来约束学生受扶助后的挥霍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感恩教育重视不足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缺乏针对感恩教育的专项教育措施尤其是针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一個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将扶助贫困生仅仅作为一项工作来完成,对扶助贫困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将贫困生的性格培养、思想道德教育相联系,帮助贫困生只是简单走程序、走形式、走过场。对扶助贫困生的结果简而化之,认为只要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就行了,不需要学生谈什么感恩报答。很多教师包括学校的管理者,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学科专业教学方面,注重学生技能与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缺乏兴趣,也缺乏对贫困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与掌握,在思想教育方面滞后,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贫困学生感恩意识淡漠。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贫困生缺乏感恩之心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一些高职院校针对这种现象也开展了相应的感恩教育,但总体而言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存在问题。

从本质上说,感恩教育应是针对每一个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让学生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国家、社会与学校的培育之恩并想要报答。但现在多数学校的感恩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说教式、榜样式的教学方式难以对现在的学生产生多大的触动,并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学校的培养不易。感恩也仅仅是嘴上功夫、纸上功夫,对学生来说就是个形式与过场。

三、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贫困学生感恩意识淡漠并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并不是学校教育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学生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对学校而言,需要建立一个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引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育系统工程。只有如此,才能有显著的教育效果。

(一)学校要认识到感恩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加强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首先的一点就是在学校层面要认识到感恩教育对贫困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贫困是可以改变的,但首先要改变的是人。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只是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坚定的自信,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最根本的,才能最终帮助贫困学生成长起来并摆脱贫困。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有道德缺陷的人,这样的人即便具备再高的专业素质,在社会上也是难以立足的,势必会被他人所疏离,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在高职教育中,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教育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对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成长来说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学校应认识到感恩教育对贫困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才能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应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

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应是学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否则难以产生好的效果。针对贫困学生,具体的工作开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感恩教育应落到实处,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书本上、口头上。对接受扶助的贫困学生,首先应布置任务了解自己父母的生活状况,尤其是父母的工作状况。应让学生深入去了解父母在从事怎样的工作、收入有多少,父母每月的开支有多少等。只有让学生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庭、父母的工作,才能让其感受到父母每一分钱来之不易,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恩父母、感恩家庭。其次,接受扶助的学生应参加学校、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懂得为他人付出,才能明白他人付出的善意。第三,对学生的政治表现及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要进行必要的审查与考核,避免作假。

二是感恩教育应具有针对性。针对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与策略来进行感恩教育。这一方面要学校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成本来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来实施感恩教育。如何既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又不会让学生产生心理不适,这是考验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结束语

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着眼点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层面。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等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工作。从根本上說,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家庭教育的缺失是许多贫困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重要原因,社会环境只是外因。只有在感恩教育工作中抓住学生性格、心理形成的关键点,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确保感恩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柒文英. 感恩教育——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J]. 怀化学院学报,2007(04):108-109.

[2]魏燕霞. 新时期“90后”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8):141-143.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篇3

当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率正在不断提高, 而高职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率略高于同级普通的大学生, 他们所要面临的心理挫折和挑战也更多。因此,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 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 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是目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对如何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提出几点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加具有针对性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群体, 虽然也属于大学生, 但是由于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不同,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高职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要注重其针对性。首先要对于目前高职学校和自身学校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摸底了解。这可以通过全校心理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问卷中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 发现其中存在的各项心理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 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和教学计划。在这个环节中, 可邀请相关的心理教育和高职教育专家参与进行, 尽可能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能够贴近实际。再次, 高职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 负责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 并且监管与落实相关措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 要保证课时, 确保全体高职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规划和发掘心理教育隐性课程, 营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环境。最后, 在整体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要细化工作, 以普及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不但要加强日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更要对那些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 加强心理问题的疏导。

二、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高职学生学习和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对自身的定位认识不到位, 存在自卑、自负、虚荣、逆反、自我中心等自我认知的偏差。针对这些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应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着重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自我意识, 正确地认识自我,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使其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在这个方面,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和辅导员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 尤其是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 要更多地关心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当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 老师要给予学生关爱, 引导学生倾诉, 排解负面情绪。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时候, 老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增强信心。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 教会其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 不走极端。

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在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多, 从小成长环境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同伴的关爱和倾诉的对象。对于青年人来说, 他们处于敏感的发展期, 当心理出现波动的时候, 往往刻意回避父母和老师的询问, 驱向于选择同伴作为倾诉心中苦恼的对象。可见良好的同伴关系, 在排解心理负面情绪上起到了事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设计以游戏为主的各种活动, 学生参与其中, 共同协作, 分享感受,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参与活动, 学生能够在合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享情感过程中、情感互助中得到温暖和帮助。从而能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对待学习和生活。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游戏活动的意义并不在于游戏本身的娱乐性, 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感受和体会,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同伴关系。学会交流和分享, 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也是整个集体团结、和谐的关键。

三、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塑造健全的人格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理想抱负的实现及未来的成才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高职院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加强自身修养, 培养健全的人格。只有拥有了健全的人格, 在遇到挫折的时候, 才能够用健康的心理去应对。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利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自我认识, 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对大学生的挫折行为反应要充分认识和宽容;热情帮助受挫大学生摆脱困境, 战胜自身弱点;同时其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引导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 保持自信乐观, 不走极端。在这个过程中, 学校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鼓励家长用理性的眼光, 宽容的心态看待孩子, 不要一味攀比, 给孩子发展施加过多压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当前在我国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 有将近九百万高职在校生。而只有拥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学生, 才能够成为我国新一代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为国家建设发展添砖加瓦。总之,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 务必要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 根据高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 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使得高职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发掘出更大的潜力, 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更稳。

摘要:广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其中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值得关注。高职学生由于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等因素更容易遭受心理挫折。为了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从人格塑造、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2) .

[2]罗小兰.谈教师心理教育观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05 (5) .

[3]蒋重清, 李敏, 孟爽.大学新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5) .

[4]刘翔平, 周俊华.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9 (5) .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刍议 篇4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习自觉性从学会到会学教学方法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特点,如何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如何才能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是每一位高职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认识到提高职教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必要性,提高学生想学的自觉性,教會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1.提高职教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面对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入学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感到前途无望,在接到高职学校通知书时,经历了人生最强烈的心理震撼。总体就是,学生坐不下来,听不进去。

为此,在学生入校的初步阶段,辅导员、任课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确立高职教育特色的奋斗目标,形成自觉向上的动力机制。克服自卑心理,形成自信的勇气,为自强做准备。具体方法:

(1)还是先从“专业定位做起”,也就是我们的课程改革。我们的专业应该定位于社会上的诸多工作岗位,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2)根据上一定位,认真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由辅导员负责,任课教师要明确,令学生感觉到自己所选择走的道路是充满憧憬的。

(3)学校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比方说开展“优秀毕业生文集学习”、“优秀毕业生讲座”、专业人生演讲、励志影片欣赏、优秀书目阅读等活动。

(4)学校明确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定位: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管理的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但重要的是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合格的任课教师必须是“教育、教学”两脚着地,缺一不可,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角度去管理和教育学生,要做指点学生人生发展的导师。

2.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肯定学生,提高学生想学的自觉性,教会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1)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肯定学生

不管是高职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要热爱学生,具有符合高职生源特点的学生观;要坚信学生能成功,具有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观。换言之,我们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要肯定学生,坚持“成功教育”。成功教育的三要素:期望、机会、鼓励。具有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才能期望、相信学生能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发自内心的期望,爱学生、相信学生能成功,既是教师的天职和师德的灵魂,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

(2)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令其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令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肯定学生的同时,客观地评价学生

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倘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表态,他们会产生茫然感,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应对他们的学习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令他们树立起科学的学习观、人生观。

2)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迁移到学习上,将学习内容安排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或活动是什么,要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共同点,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学生产生新的认识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这样,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会迁移到学习上来。

同时,尽量将学习的内容安排在学生积极从事着的活动中,寓学于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比方说,利用学生会和团支部活动,组织一系列的参观、实训比赛、访问、旁听、公益劳动、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等活动,把校内与校外的活动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学生既在活动中发展了兴趣,又增加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3)教会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应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有意识地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形象地传授知识。同时,选择一些适合扩展学生知识面的书籍,让学生阅读,使他们既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能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举一反三地学习。

2)引导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学习互助,促进知识的互补

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不可能相同,每个人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不一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加强彼此间的交往,这样既能形成一种知识的互补,也能促使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让他们能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中思考、课后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学生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因此,老师应该在课堂结束时,适当地提及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或重点。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和提出问题,然后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讲,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也就能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应教会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进而提高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里的资源,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方法

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文献和书籍,以便接触更多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能充分、熟练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阅读资料时,尽量多读一些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的参考教材或文献。再者,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学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相关的学习信息。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剖析

笔者通过对重庆市××职业院校的500名教师和676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有96.3%的教师和88.3%的学生认为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很重要, 只有10.6%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或尚未认识到重要。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特别在是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在回答“您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时, 回答“可以理解, 学校应从轻处罚”和“可以理解, 学校应从重处罚”的分别占到50%和21%, 大比重的学生数量认为作弊可以理解, 折射出了学生职业道德的认知的不足。在回答“当您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后, 您的还款计划是”的问题时, 回答“没有具体的还款计划”的占到16%, 反映了部分高职生的信用意识较差。还有在作业抄袭、违规冒名顶替、求职资料作假、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随意毁约等诚信问题都不尽如人意。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容忽视。这些反应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便的不足:具体在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中学课程存在着低水平重复, 职业道德教材编篡不能及时反映职业学习中道德需要的变化, 忽略现实性和针对性, 空洞说教, 缺乏生动性和适用性。教育过程中“灌输”依然是主要的教育方法, 缺乏生活性德育的过程, 不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归因分析

1、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重知识技能传授, 轻职业道德培养;重正规课堂教育, 轻日常生活教化;重外在形式, 轻内在修养。第一, 重知识技能传授, 轻职业道德培养。重智育轻德育, 在德育中又片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道德品质教育, 忽视良好人格的培养, 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职业道德教育多是通过专门的职业道德课进行, 很少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道德内容, 造成了职业道德与专业教育相分离。第二, 重正规课堂教育, 轻日常生活教化。高校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只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其内容少且不具有系统性, 更没有专业性与实践性。第三, 重形式, 轻内容。各学校往往把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当成一种形式来应付上级领导部门的政策, 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摆设, 领导重视不够, 教育部门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更是很少过问, 真正去考察时又是流于形式只看表面, 根本不能起到检查督促作用。

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模糊。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 教育的目标影响着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制约着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目标模糊、不科学的问题表现得很明显。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比较笼统模糊, 没有围绕行业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行为准则, 也缺乏明确的教育计划。在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中更多是根据某个授课教师的主观判断, 跟着感觉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 或者直接把大学教育的目标拿过来看成是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这种看法明显是不科学的, 丧失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职业特性, 起不到对职业道德教育指引方向的作用, 反而容易使职业道德教育走入误区。所以,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往往停留在口头上, 讲起来重要, 但无法落到实处。

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 不少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实施, 影响了教学质量。总的来说, 教师的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专业理论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 18.2%的高职学生对学校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满意, 54.3%的学生比较满意, 20.5%的学生不太满意, 7%的学生非常不满。由于一部分教师的形象不够好, 反过来削弱了教师的人格感染力和道德影响力, 从而也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时, 相比其他学科来说, 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 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少。学校很少考虑对他们进行相关培养, 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这种情况必然使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得不到改善, 影响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实施和持续发展。

4、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简单。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 仍是以试卷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重大缺陷:重视知识考查, 忽视能力和行为评价;重视笔试评价, 忽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 忽视其他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重视教育者的评价, 忽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由于现行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所以很难准确地反映教育的实际状况与水平。另外, 各高校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因此, 教育部门应制定一定的评估体系来约束高等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行为。如果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考评, 职业道德教育就不会得到重视, 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1、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认识, 加大职业道德教育投入。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目标所决定的, 是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也是适应高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目标, 统一部署, 贯彻落实, 监督检查, 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把工作的落实和成效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同时, 要切实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组织业务培训, 制定德育工作者年度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 将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目标等写入培养计划当中, 使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有章可循。同时。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的检查情况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中, 健全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 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保证一定的经费来源和合理使用。还要探索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改善充实德育设施, 用先进的德育手段开展教育工作, 并对优秀德育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等。

2、提升职业道德教育者的素质, 率先垂范。

搞好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先进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树立正确的观念。学生关于职业道德的接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 起模范带头作用, 否则, 会使教育活动都失去实际的影响力和存在的现实意义。首先,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为学生自觉做好道德榜样。其次,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运用主体性理论,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 教育者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育渠道, 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和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学生确立这一观念。

3、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育目标展开的, 任何教育措施都是为实现某种教育目标服务的。在德育工作中,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 因此, 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也是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首要问题。在高职院校中, 生源构成很复杂, 这要求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不能搞“一刀切”, 必须划分层次, 因人制宜。逐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道德水平, 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既要加强一般职业道德教育, 又要加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要使德育目标具有现实的基础,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去确定德育目标模式, 使他们看得到、摸得着、做得到, 既可望又可及。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特别要从校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引入普遍德育理论与方法的同时, 逐步形成高职特色, 适应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

4、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科学评价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如何, 不应再用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来衡量, 而应该建立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重视知识考查, 又要重视能力和行为评价;既要重视笔试评价, 又要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要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 又要重视其他各科教师的综合评价;既要重视教育者的评价, 又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同时, 企业、社会要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断给予反馈和评价, 以及时调整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建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综合评价机制的过程中, 要注意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宗旨和原则。制定评价指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及实施要求。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要遵循导向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简易性原则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等。

参考文献

[1].徐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11.

[2].马跃龙等.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法制与社会, 2008.09[下].

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刍议 篇6

一、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现状分析

(一)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国内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其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还未将就业指导工作列人教学计划,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的甚至狭隘地把就业指导工作理解为就是给学生找工作、落实具体单位,忽视了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以及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

(二)局限于对高职学生初次就业的指导上,没有体现高职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开展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往往意在帮助高职学生实现人生的初次就业,形成了“就业安置”型模式。发展到现代社会中所必需的成熟的自我导引能力没有被重视,涉及人的终身发展的各个相关领域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关注,而这恰恰是我国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等同于就业指导或就业服务。

致使对就业价值观的真正内涵的灌输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即使有些高职学生在毕业时找到了所谓的“理想”工作,但他们在随后的工作中却可能有所茫然,因而才会出现不安心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跳槽行为。

(四)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体系科学性不足。

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尚处于起步和摸索时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建立、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现代化及学生自身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再加上我国有些高等学校在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与高职学生思想变化的需要,存在着滞后的现象,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教育,致使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价值观教育方面方法陈旧、手段单一,脱离实际,不能够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五)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学校为高职学生提供的有关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并不充足,从事就业指导的老师多来自学校内部,对于企业和就业市场缺乏深入的了解,在指导上必然难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更新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

职业理想层次较高的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职业理想层次比较低的人则把个人需要作为选择职业的主要依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因此,要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才能更新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

(二)引入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的身份和价值认同。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走的是工学结合的道路。通过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教育。身份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基本条件,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学校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学生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最终转化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行为。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氛围的教育,养成企业员工的风格与习惯。

(三)通过双向互动、内在感化,实施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要想让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教师就要首先具备这样的价值观。为了追求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最大效益,要改变传统的生硬的说教方式,从内容向过程、从认识向评价、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改变学生长期的被动状况,使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知升华到情感的认同。

(四)明确当前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

1、培养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当今高职学生就业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高职学生必须要树立竞争意识,培养竞争实力。竞争可以发扬人的自立、自强、自主的精神,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展现自身的优势,同时又能够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2、培养高职学生奋斗、积极、主动的意识。

大学毕业是人生事业历程的开始。就业、求职是实现人生理想,为社会作贡献的途径,它是通过个体积极主动地“求”和用人单位的“需”相匹配来实现的,因此要发挥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等、不能靠、不能依赖。

3、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现代社会社会上不再有“从一而终”的职业。毕业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稳定的“铁饭碗”,匆匆忙忙地为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毕业生完全可以借助各地的人事代理资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价值观念。

4、引导高职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

创业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就业方式。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性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高职学生创业是整个社会创业大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社会、政府应当大力营造有利于高职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

5、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的观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广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去就业。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在西部、在广大农村可以获得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报答父母、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高职学生这种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6、引导高职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论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篇7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尤其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京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应该包括感恩教育。

“感恩”一词在牛津字典里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重在教化、滋润、陶冶、熏染和感化学生, 引导学生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 产生回报恩情的意识, 将内心的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实际行动, 形成一种内在品格。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 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古语云:“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却日渐为学生所遗忘, 日久天长, 学生也逐渐形成自私自利的思想, 在生活中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 一味强调自我满足, 不知感恩。同时一些高职院校过于强调教育的功利性, 将重点放在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 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使得如今感恩这一传统美德在高职生群体中正逐渐消失。因此, 加强高职生的感恩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因素

陶行知曾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凡人生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 多半在6岁以前培养成功, 这个时期培养得好, 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秀分子。”可见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很多中国家庭教育的特点重点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在生活上一味地宠爱子女, 却从不要求子女感知生活的艰辛;重视孩子的成绩, 忽视德育和感恩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因为成绩不如意, 高考的失利, 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有的家长就丧失了信心, 放任自流, 只养不教, 有的甚至粗暴对待。这样的家庭教育现状, 对培养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无疑是不利的。

2、学校教育因素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学校教育中, 人们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标准, 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 必然忽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而一旦学生进入高职院校, 衡量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升学率和就业率, 尤其后者会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也会出现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 注重教育的功利性, 尤其强调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 感恩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事实上在中学、高职阶段都未真正落到实处。这种忽略的结果使学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不能得到正确教育, 从而加剧了学生的片面或畸形发展, 对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3、社会环境影响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的价值理念多样化。再加上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 市场经济强调等价交换原则, 强调竞争, “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无私奉献”等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高职生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认为父母、他人、社会的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更不会表达对父母、亲友、教师以及社会的感激之情, 导致感恩意识的缺失。而且因为没有考上本科院校, 他们更是满腹牢骚、怨天尤人, 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 对自身缺乏反省, 理不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不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

另外, 社会对于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中国的感恩教育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吃水不忘挖井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的古训。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

三、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1、在思想政治课中增加“感恩课”, 形成正确的感恩观

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形成正确的感恩观, 使大多数同学识恩、知恩、感恩, 认识到父母之恩、亲友之恩、社会之恩。可以运用“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感恩格言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提高他们个人的道德修养, 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腐蚀, 同时也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了解“恩”, 体会“恩”, 记住所受的“恩”, 并施“恩”于需要的人。通过教育唤醒他们对他人的爱心, 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营造温馨的、富有人文关怀氛围的校园文化。因此, 首先, 要教会学生识恩知恩。要让学生懂得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的。从大的方面来看, 是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国家的培养;从小处来说, 是父母的养育、教师的教导、亲朋好友的帮助和付出, 点点滴滴都是他人的给予。比如以孝为起点, 让孩子认识父母的养育之恩, 心存感恩, 尊敬长辈。其次, 教会学生知恩图报。学会回报他人与社会, 培养孩子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同时更要让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 还可以是精神上的回报。从学会感谢做起, 通过语言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表达对别人的谢意, 对父母、师长、同学、朋友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等等。再次, 教育学生施恩不图报。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不光要知恩图报, 还要抱着慈悲之心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也就是施恩。施恩是人高级情感的需要, 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同时更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但是, 真正的施恩不是作秀, 而应该是不图报答, 只有到了施恩不图报的境界, 才能真正拥有完善的人格, 高尚的品行, 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2、营造和谐的文化教育氛围, 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需要以情动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营造一个感恩氛围浓厚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环境。只有这样, 才会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去理解感恩、懂得感恩和学会感恩。同时大力提倡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友爱互助之风, 在优良的校园风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将感恩教育纳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范畴。而且更重要的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 营造贴切的、实在的感恩环境。比如高职学生管理问题、贫困生资助问题、高职学生就业问题, 给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真的做, 做真的”, 使学生真正受益。学生能够在这种充满爱的环境中, 养成良好的感恩情感, 树立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志向。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

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在专业实践中, 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体会劳动收入的来之不易、体验父母生活的艰辛、养育子女的不易, 从而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可以通过志愿者社团实施感恩教育, 锻炼和提升大学生能力和素质。比如走进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去帮助那些需要帮扶人;参加家电义务维修、技术指导等活动, 感受到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实现道德升华。另外也可以结合节庆日的不同文化特点, 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建党节等, 根据节日本身的特点,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提升感恩教育的效果。

4、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贫困生作为学校里的特殊群体, 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很多情况下人们考虑的是对他们的经济救助, 物质解困, 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不可否认, 贫困生的主流是积极的, 他们大多数自立自强、乐观向上、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但针对贫困生的思想特点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处于初期阶段。央视2005年10月29日《周末讲述》节目曾有过这样的报道:1995年7月, 两个贫困的大学生因欠费8400元, 被学校扣留了毕业分配手续, 后经他们班主任刘老师为其担保, 才使他们如期踏上工作岗位, 但是十年来, 老师多次催其还款, 两名学生始终以各种理由拖着欠款不交, 甚至一点感谢之心都没有, 连学校每月从刘老师工资里扣着他们所欠的贷款, 他们也无动于衷。贫困生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与社会的关爱和政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因此应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 激发起他们的感恩之心,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需采用特别的、适当的方法进入其内心世界, 感恩教育就是一个非常可行之法。我们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恩教育, 使贫困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 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不仅要从社会上得到, 更应该为社会付出。只有树立起“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高尚情操, 才能在回馈社会中升华自己。

当然, 培养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 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是一项系统的过程。应该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进行感恩教育。期待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采取有效的措施, 在全社会营造感恩教育的社会氛围。感恩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 感恩的校园是和谐的校园, 愿感恩之花常开, 感恩之树常青。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应该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剖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目的是通过培养大学生学会感恩, 能够知恩、识恩、报恩, 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发展、有德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张红明、吴红艳: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2) .

[2]邓永超:感恩教育: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3]杨林玉、李化树: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及教育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4]胡虹霞:高校教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5 (5) .

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刍议论文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 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 重点是指人文素质, 它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 是人的基本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自身实践, 使其内化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共处、与社会交往的能力。目的是使大学生在学会做事的基础上, 更学会做人。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在人文精神的底蕴上就稍逊一筹, 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实力, 如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人文环境等方面就更显薄弱, 人文素质教育基本是以“两课”取而代之, 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 造成了部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 具体表现在:人文精神、人文情感贫乏, 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 人格境界不高, 心理素质欠佳, 价值观、道德观混乱, 进取精神不强, 缺乏社会良知, 对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学科的常识知之甚少, 缺乏沟通能力、表达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等等。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 笔者认为有下述几种:

1. 部分高职院校对办学宗旨的理解存在偏差。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一些高职院校认为, 高职教育既然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办学以就业为导向, 所以在教学资源的配置、课程的设置上都以技术、技能学习为主, 出现了“技术至上”的倾向, 人文课程可有可无也就在所难免了。

2. 传统观念的影响。

社会上普遍流行着“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观念, 不少家长也认为只有学好数、理、化、外才是学生的最佳出路, 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把文、理科截然对立起来, 使得一些学生偏重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而忽略了人文社科方面的修养。殊不知凡有所建树, 有所成就的人物, 包括一些伟大的科学家, 在人文素质方面更是底蕴深厚。

3. 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软、硬件条件较差。

这方面既有学校方面的原因, 也有教育对象的因素。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 缺少人文学科底蕴, 在师资引进及培养方面, 只侧重于“双师型”教师, 人文学科师资力量不足;图书馆藏的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等, 也缺少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方面, 由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和生源相较于其他高校, 其综合素质明显不及后者。学生也多数是理工科考生, 其人文素质基础亦远不及文科学生。

4. 现实的社会需求, 亦使高职学生忽视了人文素质的修炼。

高职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能够顺利就业是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动力, 而大多数用人单位首先偏重就业者的技术、技能, 重视具体工种的“上岗证”、“操作证”、“等级证”, 而相对的忽视就业者的综合文化素质, 客观上也使得高职学生缺少学习人文知识的动力和激励机制。

二、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如何强化和深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其对策和措施有:

1. 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宗旨, 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同时也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培养的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此, 我们应力行素质教育, 正确认识技能、技巧和人文素质的关系:技能是立世之基, 是一个人谋生做事的手段;而人的人文素质是立世之本, 是为人处世, 接人待物的准则。学校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怎样做人, 而后才教其怎样做事。“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 校方应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把对未来接班人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提到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 西方发达国家都极为重视对国民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养成, 更何况我们正处于民族复兴的时代和国度。

2. 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要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软、硬件条件上面下功夫。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文社科方面的教师和专家, 开设人文社科方面的科目和课程;加大相关的物质投入 (如图书、校刊、活动场所等) 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到一些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熏陶和感染学生,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而且应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不仅是作为选修课而使得教师和学生敷衍塞责。

3. 教师的言传身教、示范引导。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教师, 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论是教什么学科的, 都应该做到人格高尚、品行端正、学有所长, 堪为人师。科学研究证明: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父母和师长的人格特征、品性情操、言谈举止, 无不深刻的影响着孩子或学生人格的形成并留下深刻的印迹。“正人先正己”, 这就要求教育者率先垂范、堪为人师。

4. 打造浓郁的人文环境氛围。

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靠学习和教育, 也离不开人文环境的熏陶。一个人生活的环境, 必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强调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我们亦应营造出校风严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氛围;打造出湖堤柳翠、春风拂面、设施齐全的生活环境;呈现出教室里书声琅琅、体育场上龙争虎斗、阅览室里沉思饱读, 文化墙展现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景象。

5. 全社会多方合力, 共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在当今市场化、经济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 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 学生也不仅局限于学校这块净土, 社会风气、社会风尚、道德水准、价值评判, 无时不刻地影响和感化着青年学子, “课堂小社会, 社会大课堂”, 因此, 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也必须放到社会这个大课堂来思考和实施, 所以说, 对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客观上要求社会各界、各部门共同努力, 诸如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规章制度的形成和执行、社会环境的净化、家长亲朋的规劝引导等等。

6. 建立人文素质的评价和奖惩机制。

一个人其人文素质的高低, 可以定性, 却不能量化。我们评价一个人文韬武略、知书达理、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等, 就是对其人格的褒奖;评价某人自私贪婪、不学无术、狂野粗暴、不知廉耻等, 就是对其人格的贬损。正常人, 都希望得到外界和他人的肯定的评价, 如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见义勇为人物等, 社会需要这样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以弘扬正气。

上一篇:监察模式下一篇: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