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学研究刍议

2024-09-07

环境教育学研究刍议(精选5篇)

环境教育学研究刍议 篇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作为最小的教育单位———班级, 其环境教育就显得愈为重要。

一、加强班级和谐环境教育

所谓班级环境, 主要是指班级教育中出现的能给教师及学生强烈感觉的一种精神表现或景象, 是影响班级教育活动所特有的无形的育人因素。教师要重视并善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教育气氛, 使教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因此应着重从下列三个方面努力:

1. 教师要有高尚的教育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 在班级中主要表现在教育情绪体验、教育语言、教育动作、神态及教育艺术感染力等各个方面。在施教过程中, 教师应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 与学生接触时要温和慈祥、平易近人。

2. 教师要有积极的教育情感

在班级教育过程中, 教师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或微妙的神情暗示, 都会起到调控学生情绪变化、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沟通、提高教育效率的积极作用。因此, 教师要潜心设计教育情境, 发挥具有情感特征的班级教育信息反馈和评价的作用,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受教育状态。

3. 教师要有调适学生心理活动的能力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 随时提醒自己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随时注意他们的心理表现和变化, 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 促使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向上、积极、进取。

二、注意学校周边环境, 确保良好的班级环境不被湮没

1. 教育学生远离娱乐场所

乡村的娱乐场所主要有台球室、游戏厅和网吧, 有的店主为谋取暴利、不择手段。学生由于天性好奇, 经常出入这些调唆和诱惑并存的娱乐场所, 无形之中就会染上坏的思想。要教育学生远离桌球室、游戏厅和网吧, 正确引导学生上网, 不要让其沉溺于其中。

2. 慎对周边摊点

校园周边摊点林立, 纸屑、果皮、食品袋散布校门口, 不堪入目, 一片狼藉。不仅环境卫生差, 食品质量更是堪忧。校园乃育人的摇篮, 文明之窗口, 学校周边却摊面泛滥,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育人环境。学校除了对学生要加强教育之外, 还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同治理, 确保教育教学秩序健康有序。

总之,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学校是育人的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视学校班级的人文环境, 也要注意周边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从而使学生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环境教育学研究刍议 篇2

关键词:环境教育;高中生物;保护环境;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c)-0000-00

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完善价值感、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对于生物、环境的理解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正确的三观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因素,前期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后期的发展力量才会更强大。在高中生物学科中,内容涉及资源、环境、人口等等,因此非常适合开展环境教育。为高中生物教学添上环境教育的价值引导,是教育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一.环境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环境教育”一词产生于1972年召开于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规定每年6月5号为“世界环境日”,并将“环境教育”一次正式确定下来。现如今的教育困难重重,教育和社会、环境各自独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严重。高中生物教学因根据环境因材施教,发展出知识与价值观双管齐下的教学方式。现在的环境与教育状况面临“部分环境严重破坏、教学与生活分开、素质教育的发展受限”三个问题,环境教育的渗透刻不容缓。

1.部分环境严重破坏

研究数据表明,每一天就有75个物种灭绝。这样的结果也许是未雨绸缪,但也足以反映如今的环境状况。由于人类发展迅速,资源开采过多,也引发了各种不同的环境问题,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土壤沙化等等。这样的环境变化给自然界带来的影响是不可挽回的,也给人类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可以看出,从环境问题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人类就要停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了,这是对人类自己的负责。而如今的环境问题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成为社会发展最需要重视和筹划的因素之一,因此,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迫在眉睫。

2.公民的对环境保护的失职

人类都有“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当环境开采成为大多数人正在做的一件事情时,跟随风潮的人们是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无可厚非的。尽管后来环境问题大肆爆发,各种资源大量确实,也甚少有公民会反省自身,采取行动,直到灾害威胁到人类本身。人类的生存环境依附于地球存在,破坏环境就是破坏自己的住所。然而直到现代社会,都有不少公民或是不在意环境问题,或是由于自己的社会生活水平制约,对环境保护并没有采取任何行为。这一问题沿袭已久,需要政府和教育的并行实施。

3.环境保护与生物教育的关联

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生物教育与环境密切相关。在如今的高中生物课本里也有对环境教育的要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生物与环境的联系有二:一是生物是从环境中获取能量的,所以生物依靠环境,也受到环境制约;二是环境也受生物的活动变化影响。明白这两者的关系,做好之间的平衡,是高中生物教育应当传输给学生的东西。高中生物课本单独编写了两个章节《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为了让教师能结合当下环境,将环境保护与生物教育结合起来,成功完成素质教育的指导。

二.如何就高中生物进行环境教育渗透

1.从教材渗透环境教育。如今的高中生物課本都设立了2到3章的环境生物章节,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章节来有效地教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心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对于生物理论章节,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后备案,将知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例如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是学生学习生物的第一步,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利用此点,为在生物学习中的环境教育开一个好头。生物教师和学生也都应该知道,只有基于环境保护的教育,才是有用、能与时代接轨的教育。

2.通过实验进行教育渗透。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只是文字描述,没有直观的视觉效果。一些生物实验能做到这点,而生动有趣的实验也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水变色”实验,教师通过不同矿物和化学物质在水里的效果,分别告诉学生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重要的是对水环境会有什么影响。主要活动内容见表1:

教师准备好两杯一样容量的试管,加入相同水量,一试管倒入池塘的藻类,二试管除了相同剂量的藻类外,还添加了少量尿素和洗衣粉。经过高温加热反应,可以明显看出二试管的水颜色变绿。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明白,是因为尿素与洗衣服的催化导致试管二的海藻繁殖,水才会呈现绿色。教师可以在此时引入环境保护教育,向学生们提问:在社会环境中,如果在江河湖海里倒入大量还有矿物质,也就是催化剂效用的废水,对环境有好处吗?这样的学习过程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环境保护的意义,对发展教育铺开了平稳的道路。

3.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环境保护。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形成环境保护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从书本和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也需要投入实践,才能找出正确的、更合适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准备好有趣的资料,开展一些和环境教育有关的小活动,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活动课上反映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电影、纪录片,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知识传输更为顺利,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所有的教育方法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学生的自主讨论。课堂的活跃与高效是每个老师都需要学习的地方。高中学生的思维迅速,动手能力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点针对性地完成环境教育。

三.环境教育的渗透对于未来的意义

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人才资源,是社会后一批的主力军。因此教育问题是成长过程中最应该重视的为题之一。高中生物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方面首次接触到真正核心的环境教育,学校不但要根据教材传授知识,更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为学生做出榜样,树立一个整体环境意识高、素质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改变中国人口素质关键的一步,对未来环境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总结

环境条件已经开始渐渐恶劣的当今社会,除了国家政策的实施和公民的自觉性能尽量较小损失以外,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必要政策之一。只有少年价值观正确,社会的未来才能走上更顺利的轨道,环境问题也能得到更为完善的解决。高中生物是向青少年实施环境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推广发展是未来社会环境能更好发展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王华堂 浅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195.

我国环境教育及其立法刍议 篇3

一、环境教育概述及迫切性分析

1. 环境教育概述

1949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成立了专门的教育委员会,环境教育始进入人类视野。而环境教育的定义、目标也并非固守不变,而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而演进的。

最初对环境教育的定义及其目标的理解是围绕着“环境问题”展开的。1970年国际保护自然与资源联合会首次使用“环境教育”一词并将其定义为:“是一个认识价值、弄清概念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内在关系来说,这些技术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行为准则做出决策。”美国在1970年颁布的《环境教育法》中,将环境教育定义为“围绕着人们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与人之关系的理解过程。其中包括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和枯竭、自然保护、运输、技术、城市及乡村的开发计划等与人类环境具有怎样的关系”[1]。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在原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主持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在通过的环境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贝尔格莱德宪章》中指出,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全世界所有的人意识并且关注环境及其问题,并促使他们个人或群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并推动及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

而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树立,人们认识到环境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发展问题。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也从只关注“环境问题”转向了整体性的可持续发展观。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及其他公约、声明等。会议也着重强调要对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充分肯定了环境教育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2]。由此,环境教育以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为主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而展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环境保护行政法1991>环境教育修正案1998》中对环境教育进行了法律上的定义,将环境教育描述为“一个尝试让人理解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使人对此持有积极的态度和促进其完善的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要重视不同的个人在接受教育方面的特殊需要,比如年龄、文化背景以及学习能力等”。

虽然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与目标的认识有了一些改变,但是其实质核心的内容仍在于是认识环境价值观及澄清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这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

2. 环境教育之迫切性分析

环境教育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一最终目标则是通过促进公众环境意识这个直接目标而实现的。

环境意识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在英语世界,等同于环境素养 (environmental literacy)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论及环境素养重要性时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美国全社会进行改革,以获得新的知识、概念和态度,并认为美国全社会必须对人与其环境的关系发展有新的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要发展环境素养。而环境素养的培养必须依赖教育过程的每个阶段。

环境意识反映着人与自然的看法,一般认为包括环境知识、环境伦理价值与环境态度等。环境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行为。环境行为不仅指个人领域的环境保护行为,如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等,也包括公众领域内的环境保护行为。无论个人领域还是公众领域内的环境行为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意识的提高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因为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困境,公众所持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对应对之策的实施与效能至关重要。1994~199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政府进行了一次“关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既定目标”的社会调查。调查显示,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之一便在于公众缺乏对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的认知。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绿色新政”的倡议,2009年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无论是绿色新政或是绿色经济,均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对公众的环境意识要求更高。而作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为凸显。

我国公众环境意识在近些年中有明显的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环境意识项目——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从总体看,人们的环境保护价值取向较高。但在环境保护认知上高知晓率与低正确率并存,公众对环境保护认知的实际知晓率偏低。而公众环保知识接受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途径是通过大众媒体获取知识,而公众从相关部门及组织所举办的环保宣传与教育活动中获得的知识信息比例较低。政府、学校及环境NGO的宣传教育所占比例并不高。这种现状对我国环境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要求,也是我国所必须面对并解决的。

二、我国环境教育规范现状分析

任何举措都不是随意的,都需要规则规范方能发挥最大效能。我国的环境教育发端于1973年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至今已近四十年,确保其实施的规范至关重要。

1. 环境教育规范形式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对环境教育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除此条外,我国环境教育规范均是以政策、指南形式出现的。1980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环境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国家教育计划;1995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指出,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基本理念;1996年,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为环境教育的全面普及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等。

2. 环境教育规范的内容

我国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方面,包括中小学及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除了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对学校环境教育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并提出兴建绿色学校的要求外,还在以后陆陆续续出台了相应的针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政策和指南,而对于在职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规定则相对薄弱。我国对环境教育的定位仍处于学校正规教育,而忽视了环境教育的非正规形式及终身性特性。此外,我国环境教育政策对国家、政府的环境教育责任没有明确确认,没有确立具体的部门以负环境教育之责。至于环境教育资金保障方面,也仅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原则性的规定其经费应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并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根据排污费使用的有关规定,从排污收费的业务活动补助费中划出一部分资金,切实用于环境宣传教育,但缺乏可操作性条款。最后,在这些政策性文件中缺乏权利、义务、救济内容,所有的条款均缺乏法律强制性和救济。

3. 环境教育规范实施状况

以政策形式对环境教育所做规范仅具有原则性和指导性而缺失可操作性。我国环境教育在着重强调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方面实施较好。如《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规定: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而据统计,到2008年,全国创建的“绿色学校”已达4万余所。但是,中国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学校在环境教育上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这说明在绿色学校不断增加之时,其环境教育的作用与功能却有流于形式之嫌,没有达致其最佳效果。而关于环境教育经费来源保障更是绝大多数没有得到实施,环境教育经费成为阻碍环境教育的一大拦路虎。此外,行动纲要中诸如对企业职工的环境教育、大众媒体的宣传教育的规定,也因其并不具有系统性和强制性而多实施不畅。

三、我国环境教育立法建议

法律是具有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则,环境教育法律化是确保环境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1. 环境教育规范应予专门立法

我国以政策为主导的环境教育规范虽可指导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但是却不足以应对我国环境教育现状,更难以提高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因此环境教育立法必须提上议事日程,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完善其行政管理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方能使环境教育达到提高公众意识的直接目标,并进而向着可持续发展行进。

美国早于1970年制定《环境教育法》,日本也于2003年颁布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而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危地马拉等拉美国家也于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环境教育法。法律以强制力保证实施为优势,环境教育的专门立法有利于保证环境教育措施的实施。此外,针对我国地域广阔而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环境教育应具有不同的特色,笔者认为可以在专门立法基础上制定具有地方针对性的实施细则。

2. 环境教育立法内容

首先,确认环境教育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特性,且不局限于学校教育和阶段性。新南威尔士州在《<环境保护行政法1991>环境教育修正案1998》中强调,环境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包含一个人可能接受的任何教育过程和方式。”也就是说,修正案将环境教育过程定义为一个无时无处不在的对环境的理解、认知和促进的因人而异的过程[3]。我国环境教育立法也应明确环境教育的特性。因此,立法中除了对学校教育的规定外,还应加强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和社会性教育,包括对妇女、年长者的环境教育等,并形成一个系统化、制度化的程式。

其次,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管理方式,加强大众传媒、环境非政府组织、企业及社区的环境教育宣传的协调进行。环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将其视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责无旁贷。美国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规定设立环境教育司,协调并统管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教育工作。该法以列举方法明确了环境教育司的职责。国家环境保护局设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和联邦环境教育工作组以起监督和协调作用。我国具有行政治国传统,在环境教育方面有必要举行政之力以加强其实施和监督协调作用。此外,其他如大众传媒、环保非政府组织及企业和社区对环境教育都有着其独特的方式和作用,在立法中不应忽视它们的作用,应予明确规定其职责和权利。

再次,立法中应对环境教育的资金保障作出明确的规定。美国1970年环境教育法的失败主要就是因为资金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所致。后来转而寻求非政府组织支持,在1990年重新制定的《国家环境教育法》中,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也是很突出的。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不畅,还是得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中对资金的保障有一般性的规定,有其合理性,但是没有得到良好的执行,因此难以发挥其作用。鉴于此,在环境教育立法中应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并且有强制力保证其实施,这也是专门立法的一个重要优势所在。

最后,在环境教育中应强调知与行的结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有了行动才能获得真知。环境教育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知与行的结合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一些国家,虽然没有环境教育专门立法,但是在其专门政策中都呈现出将环境素养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的内容,如德国;而日本有专门立法,在其学校环境教育中分为亲近自然教育、学习理解自然教育和守护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自由地感受大自然,体会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加深对自然的理解,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我国环境教育政策虽然对学校教育最为重视,但是多半流于形式,除了制度上的原因,知识与实践脱节应该也是一大因素。因此,在环境立法中应着重规定知与行的统一,为环境教育的真正实施奠定基础。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不待言,专门立法不失为加强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必须将其与所谓“表象立法”区分开来,环境教育不是为了政治需求和形式,它涉及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至关重要。

摘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而环境意识的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解决, 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环境教育迫在眉睫。鉴于我国环境教育以政策为导向, 没有法制化、系统化, 环境教育内容也偏重学校教育, 提出应予环境教育专门立法, 从法律层次保护环境教育的实施, 在内容上也应强调政府的责任, 除学校教育外应加强社会环境教育, 另外, 在资金保障方面也应有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环境意识,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继和.从行政看美国的环境教育体系[J].环境教育, 1999, (3) :43-45.

[2]王文芳, 王茂.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回顾与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 (4) :20-23.

[3]王元楣, 王民.澳大利亚的环境教育立法——以新南威尔士州环境教育相关立法为例[J].环境教育, 2009 (11) :17-20.

环境教育学研究刍议 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命教育 资源开发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1-001-0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人文教育学科,这也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穿插生命教育方面有着攻坚的意义[2]。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穿插生命教育就值得众多一线教师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及感受语文课堂的温暖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众多小学语文教育中很多教师对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及课程开发都有着认识上的不足,追求功利主义等教育倾向性较为严重。至此,本文作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渗透生命意义的教育做出见解性的探索。

1. 小学语文渗透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的背景解读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早在中国古代就被孔孟哲学和老庄哲学所提及。无论是孔子教育哲学还是孟子教育哲学都透漏着对生命的重视,都对教育中渗透着生命教育的完善。其基本教育精神包含对生命宝贵的尊重,应该珍惜。其次,生命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价值意义,还要重视它间接地社会道德意义。老庄教育哲学的基本核心是生命教育观念,具有鲜明的生命本体,强调自然关怀。在西方的教育哲学中,狄尔泰强调生命的意义不是单一的通过逻辑推理可得,而是内心对生命的体验性。体验联系着人们与内部、外部的直接联系,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所以,生命教育的渗透一倍广大教师多认同,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践。但生命教育渗透语文课程中的教学课程开发尚处在初级阶段。这就需要众多一线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究、去摸索。

2. 小学语文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2.1让学生置身情境来认识生命的意义

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的三维目标教学体系,三个维度相互渗透。同时规定语文教学要以文本为载体,实现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其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包括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等。其中;人与自我是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人与他人是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群体关系、伦理关系、公共道德,人际之间的和谐关系互动。人与环境是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爱护环境。人与自然是指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感受生命的真实意义,维持永续、平衡的自然生态。为此,通过情景创设可以有效的让儿童置身于语文学习的美好天地,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自我感受激活学生主动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意义。例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就可以在新课程展开之前,播放一段歌曲《父亲》和《母亲》的MV,或者《爱的表达方式》、《关爱父母》等等类似的公益片段。选取其中最为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观影中进入“情境”,开始思考,渲染课堂气氛,唤醒学生内心的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体味和感悟中加深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2.2让学生在对话视角下关注生命

相对于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需要很强的逻辑推导,而语文则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生命性的人文学科,其教材也为有效进行生命教育提供了较好的载体[3]。对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大多是通过展开对话获得,其中师生交流也是生命教育中的一种视角体现,也是其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因此,在师生交流对话中渗透生命教育,唱响生命教育的主旋律就尤为重要。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朗诵台湾抗癌小英雄周大观的诗文《我还有一条腿》时,让学生先了解周大观的故事后,然后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展开讨论。如果在你生命的最后时刻,你想对你的朋友及家人说什么?瞬间,整个班级的气氛极其沉重,全班学生陷入沉思。不一会,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说:“在最后的时间里我想对小丽(本班的一个女生)说......”刹那间,整个班级陷入一片欢乐,可是我注意到这位男孩子眼角湿润,在哽咽。我就上前问为什么?这时班级就瞬间陷入沉静,大家都全神贯注的听。“我想对她说声对不起,因为我以前比较调皮,将她的作业本给涂画了,至此造成她作业没有完成,她还被老师批评了”。这时小丽站起来走到了他的跟前,握手言好。整个和谐的一幕让本班所有通过动情。通过这段感人的情景,我才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对话才是最真实的感动,最有力的诠释生命的本质价值。

3.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勇于革新传统教学,大胆革新教学传统。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气息,让语文课堂充满温暖的生命天堂,感受生命的存在真谛。

[ 参 考 文 献 ]

[1] 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04).

[2] 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 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

《影子》教学述评[J]. 黑龙江教育,2000(09).

[3] 杜洁琼.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

环境教育学研究刍议 篇5

一、地理学科对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保护地球,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不但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更是道德与科学的意识。它渗入了各个领域和学科, 它与爱国教育、奉献精神、公益劳动教育等各种素质教育相关。要重点培养环境意识,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人类消耗环境资源的速度过快, 大量的物种濒临灭绝, 人口不断增长, 无形中资源产生枯竭状态。而对于这样的环境问题, 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进行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人员要勇于承担这一责任, 将教育与现状相互结合, 妥善地将环境教育灌输到青少年的意识中去, 使其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科学的环境道德观和爱护环境问题的良好习惯, 为地球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是其课程本身的要求, 而不是地理学科的扩展, 使学生能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认识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的生活方式。学生要提高素质, 学习现代教育理念, 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建设的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养成实践创新的能力, 对持续发展中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地理课程目标中指出对自然环境与法律观念的责任感, 要使学生初步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环境教育是帮助人们建立环境保护观念, 促进人们认知和关心环境问题, 学习环保常识中两者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因此, 在地理课上渗透环境教育能完美的完成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高中地理渗透教育的可行性

地理和环境科学这两门学科都是将人和土地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 彼此有许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学者是探究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高中地理课是目前所有教材里最突出人和自然的关系, 其构建了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这条线。地理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原理, 学会地理的基本技能, 培养思维能力, 学习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建立科学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地理的学习内容是环境教育渗透的一个开端, 更是树立了环境教育在地理上的重要程度。因此, 高中地理在渗透环境教育的程度上有着切实的可行性。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 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课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方式, 教材中有着大量的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 所以地理老师要完全地掌握地理教材的学识, 这样才能在课上更好地传授环境知识, 努力让上课内容变得有说服力和趣味性, 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完成教学目标。因此, 可以在课上看一些相关环境问题的视频短片, 让学生充分了解目前生态环境的严重性。结合现实中常见问题, 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 并让学生自主思考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老师要学会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增强学生的科学环境观, 让环境教育可以在课堂中充分渗透进来。

(二)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地球是唯一的, 我们要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内外, 老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环境实践活动, 让学生具有环境资源节约意识, 节约用水、使用环保纸袋和节约粮食等勤俭环保行为。要施展环境资源的爱护和净化功能,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自然, 了解环境破坏后带来的恶劣后果, 将环境与个人结合起来, 形成人人环保的氛围, 让学生能永久地进行环保, 并在大量的实践中提高素质。能够主动去引导周围的人群, 为他们诉说清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授环境保护知识, 一起去保护我们的健康家园, 让环境保护深入社会。

(三) 开设校本课程, 展开乡土教学来推动环境教育

校本课程是所有学校独有的教学资源, 它的开发将对环境教育渗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地理教学中, 每个学校都有着独特的课程资源与地理资源, 存在大量的能够开展环境教育的题材。用校本课程可以用家乡做样本, 让学生心中形成对家乡的保护意识, 从而对环境做好保护措施。

实施环境教育一定要全面思考, 从自我做起, 从自己家乡的环境保护着手, 老师在教授中要结合当地特点, 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切实观察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增强自我的忧虑意识, 在爱护家乡的环境中不断扩展, 让环境保护意识全球化。

四、总结

如今, 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且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对环境教育有着显著的优势性, 在环境教育上承担着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地位, 地理老师要着重渗透环境教育, 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素质, 让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楚红, 吴涧鑫.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评价分析[J].学园·教育科研, 2012 (21) .

[2]栾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1.

[3]蔡鹏.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1 (6) .

上一篇: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下一篇:自适应中值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