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传播

2024-07-06

优势传播(共12篇)

优势传播 篇1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优势

强调自我修养的中国文化具有融合世界文化的基础。儒、释、道三家鼎立,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以明德为首务, 以天命率性为圣教, 以至善为指归, 以中庸为道统;道家以自我的“超圣入神, 超神入化”为最高人生境界;佛家则是要通过个人的人生修炼, 解脱生死, 其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悟道成佛。中国文化, 总体上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修炼, 着力点是精神情操的自我升华。西方文化总体上探讨的都是社会、政府如何为个人自我个性的张扬创造条件, 着力点是个人发展的外部的制度提升。

东西方各自文化的要旨不同, 但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成就健全向上的人生, 成就健康、活力的社会, 两方面缺一不可。东西方文化在这两方面实现融合, 于各国未来有利, 于人类有利, 存在融合的基础。

“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核心对世界文化发展具有指向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 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 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

西方文化则以人为万物的尺度, 万物为人所役, 斗天、斗地、斗自然, 争名、争利、争荣誉, 吃荤、吃素、吃海珍, 纵情、纵性、纵欲望。这种观念, 短期观察于人有益, 长远观察害则大。现代西方在物质丰裕的同时, 横行的物欲, 已对人类长远发展造成空前威胁。

有识之士在看清西方文化长处的同时, 也对其弊端予以充分的警惕, 并从中国文化中看到了人类未来的希望。“天人合一”的“大爱”, 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推崇“社会大同”的中国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文化最鲜明的民族特性是“和”, 是把和谐当成社会的终极目标。老子曰, “为无为, 事无事” (《道德经》第63章) 。强调“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58章) 。儒家“和合”、“中庸”、“大同”。《礼记》中“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与, 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这是对社会终极目标的具体描述。推及邻邦关系, 提倡“善解能容、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 。《周易·乾卦》中说“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 和睦共处。孔子也提出:“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 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 主张“以德服人”, 提倡王道, 反对霸道。在局部冲突不断发生的当今社会, 这种思想无疑是具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的。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进行文化自省。文明的自我反省, 并不是自我否定, 它是发展的最好动力。亨廷顿说, 正是不断有人谈论美国的衰落, 美国才没有衰落。“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中国现代国家的最大资源, 21世纪的中国能够开创多大的格局,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人能否自觉地把中国的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之活水源头中”。

在传播内容选择上, 强调民族性, 兼顾世界性。 (1) 文化与众不同的一国特性同它的世界普通适用性即所谓的“普世性” (或“普适性”) 是相通的。例如, 颇具民族特色的意大利歌剧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发展, 是因为其主题是人类所共享的——爱情与死亡, 其终极关怀是各国民众所共同追求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 可以细化的东西很多。中国“和”文化, 如“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文化理念应是传播重点。

重塑传播形象, 刚柔并济, 避免程式化。不能片面认为古代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全部, 更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异部分作为宣传主体, 以偏赅全。针对不同地区要有不同的策略, 比如对非洲国家, 我们可以加大力度宣传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而对欧美, 可以淡化政治色彩, 着力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先求文化认同, 再求政治理解。不要一提中国文化, 就让外国人想起“武术旗袍大花脸”。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 我们抓住了这个全球性的媒介事件, 整合文化的力量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成果和国人的时代风貌, 凸显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家形象的精神本质和文化内涵, 是一个成功范例, 值得研究推广。

选择传播载体, 拓宽传播途径。我们要大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 政府要重点扶持能传播和宣扬既有中国特性又具普世性的文化价值观的广播、影视作品, 以基金会、奖励、补贴和免税等方式开拓相关的大众媒介产品的国际市场。要以奥运会、世博会等为契机, 搭建与世界交流与对话的平台, 通过文化的整合、设计和引导, 使真实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呈现在世界面前。

抓住传播重点, 注重语言传播。语言的传播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根本指标。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关键差别就在于语言 (包括汉字和口语) , 正是由于语言的差别, 才导致了思维的差异。正是因为汉字的借用, 越南、朝鲜、日本等邻国在文化精神、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 应当积极扶植以海外华语观众为主要对象的中文电视广播节目, 逐步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普及化水平。积极地向国际社会推荐以圣人“孔子”为名、旨在全球推广汉语的孔子学院。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 规范汉语言教学, 寓文化价值观于语言教学。 (3) 要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积极推广汉语网络信息 (不只是商业信息, 更多的应是自由信息即一般性的文化信息) 服务, 让中文真正成为中国文化沟通和影响世界的“使者”。

注释

1 李智:《论中国文化软权力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阴山学刊》, 2008 (6) 。

2 周瑾:《中国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 《对外传播》, 2008 (8) 。

3 李冬梅:《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优势传播 篇2

赞助是通过向某一资产提供资金、实物、技术及劳务支持,换取相应的商业回报权力,是商业组织为实现商业目的而向某一资产给予资金或等价物的援助。展会企业赞助活动的范围涉及体育、娱乐、节庆、公益、文艺、论坛等,而体育赞助和娱乐赞助倍受企业关注。随着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赞助作为整合品牌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企业品牌传播战略需要,对于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美誉度、增强品牌信任度以及塑造品牌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赞助对于企业品牌传播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首先,赞助可以在目标受众中形成品牌联想。

品牌联想是指消费者想到某一品牌时能记起的与品牌有关的事,它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牌与赞助对象之间建立深刻的品牌联想,可以让目标受众在看到事件或者活动的第一时间就能联想起赞助的品牌。比如谈到超级女声就会联想到蒙牛,说起《赢在中国》这个栏目就会想到中国联通,通过“红楼梦中徳马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http:///

展览公司展示设计 3d模型下载上海展览公司北京展览公司展览模型展览展示设计模型云http://

人”选秀活动也让人们加深对江中亮嗓的品牌印象,“快乐男声”选秀活动也让我们认识了仁和药业,另外,联想的“奥运火炬手选拔”、莱卡的真人秀“加油!好男儿”、康龙的“武林大会”、青岛啤酒的“我是冠军”、奥康的“圆梦行动”等活动,也都是通过赞助活动成功建立品牌联想的案例。

第二,赞助能让品牌融入活动并与目标受众进行充分品牌互动。

赞助活动能够恰当利用品牌与目标受众之间的进行互动沟通的活动平台,通过更加主动的方式让消费者认识了解赞助品牌,并与目标及潜在消费群体建立一种关系,逐步建立品牌忠诚度,从而全面体现赞助品牌的品牌理念和展示。在第二届中国品牌节举办期间,冠名赞助商爱国者进行的相机现场签售活动异常火爆。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佼佼者,爱国者成功嫁接中国品牌节这个节庆品牌,让国家体育馆内现场1万5千人记住了爱国者这个品牌。

对于有意于进行赞助品牌传播的展会企业和品牌来说,如何选择到称心如意的赞助活动是关键的一环,这需要展会企业慎重考虑和衡量的:

一、赞助活动的主题是否切合企业自身的品牌定位。展会企业在明确品牌传播目标的前提下,应该选择与目标受众关联度高和与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相匹配的赞助活动。通过赞助活动来传达品牌理念,赞助品牌的内涵可以贯穿活动始终。欧普照明通过“CCTV春暖—欧普光明行”大型公益晚会,捐出200万元支持徳马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http:///

展览公司展示设计 3d模型下载上海展览公司北京展览公司展览模型展览展示设计模型云http://

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治疗,这些捐款为2000多名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这不仅照亮了白内障患者的世界,还深刻诠释了欧普照明“用光创造价值”的使命。“大国前行的推动力”——思想推动中国高峰论坛,联想ThinkPad成为活动的全程赞助商,通过论坛这个平台展示了联想ThinkPad“社会移动计算领域的思想者”的品牌形象。

二、企业所赞助的活动是否为具有影响力。奥林匹克运动会无疑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和影响力最广的全球性领导品牌,同时也是吸引了像可口可乐、麦当劳、百威啤酒、松下、三星、联想等这些世界级品牌的目光。同样,这些品牌通过赞助奥运品牌获得了消费者的更多的关注和认同,品牌价值也迅速提升。有关调查表明,每100人就有超过50%的人愿意购买奥运赞助商的产品,而在美国这个比例是76%。宝马、沃尔沃等汽车品牌赞助博鳌亚洲论坛也是给予活动影响力的考虑,并在高端商务人士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企业要从长远考虑进行持续赞助。赞助商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坚持长期品牌战略规划,这样才能让品牌深入人心,以最小投资获得回报。水井坊从2006年起连续3年携手CCTV独家冠名赞助中国经济人物评选活动,家喻户晓的“中国白酒第一坊”通过赞助活动的方式,不仅展示了水井坊的独特魅力,还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酒文化。红蜻蜓通过连续冠名赞助2008品牌中国(女性)高峰论坛、第六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等活动,让红蜻蜓这个品牌成为媒体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迅速提升了红蜻蜓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耐克、万宝路徳马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http:///

展览公司展示设计 3d模型下载上海展览公司北京展览公司展览模型展览展示设计模型云http://

等品牌通过把对体育运动的支持作为一种责任,在公众中树立了美好形象。

企业成为活动赞助商之后并非一劳永逸,仍须精耕细作,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效管理运用,将其融入到其品牌创建规划中,以促进品牌战略的加速实现。除了配合赞助活动运用其他各种品牌传播手段积极宣传推广,赞助品牌还需要深入挖掘并激活赞助活动所蕴含的潜在价值,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从而来实现品牌传播和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经济危机下的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从单一传播方式向赞助这一品牌传播新趋势转型,会抓住更加精准的目标消费群体,实现品牌的飞跃。

徳马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http:///

优势与困境:广播与危机传播 篇3

【关键词】广播 危机传播 风险社会 紧急广播机制

信息时代的今天,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手机等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与其它电子媒介相比,广播这一最古老的电子媒介仿佛被慢慢边缘化,处于弱势地位,尤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播业相比更是存在很大差距。[1]但是,广播的某些特性——如传递信息的同步、即时、跟踪、整合以及救助信息参与的便捷,即时互动,即时实施救助等使得广播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在突发事件当中能够发挥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作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特大地震,广播在这次报道中展现出了一种强大能力。在很多技术物质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尤其在重灾区,电视、互联网、手机的信息传播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获取外部信息的重任就由广播来承担。本文即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广播的传播作用作一探讨,并分析我国建立广播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大众传媒与危机传播

美国学者斯蒂芬·芬克对危机的发生过程划分了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延续期、痊愈期与评估期。危机发生的突然性与破坏性越大,人们心中的恐惧就越大,如果政府不能及时、真实地传递信息,随时随地有可能出现公众情绪盲动、恐惧,社会秩序出现一时失控的状况。因此,在危机初始阶段应注意把握好危机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2]通过有效途径进行真实信息的传播,牢牢掌握应对危机与风险的主动权。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责无旁贷担当起危机传播的重要任务。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提出的“媒介依赖论”认为,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不明时,公众常常急于通过媒体了解事实真相,而且依赖性明显增强。

我国在2006年1月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传媒纳入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并对新闻媒体的危机传播作出了许多明确规定。“作为全国突发事件的总纲,《应急预案》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反映了当代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理念”[3],该《预案》也给媒介提供了更为宽松的传播环境。

二、地震报道中各种媒体的反应

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的北川、映秀及周边的绵阳、德阳等几个重灾区的电力、通信等全部中断,它们与外界几乎失去了联系。每种传播媒介都在第一次震后迅速做出反应,但因媒介特性及受限条件不同,各种媒体的首次地震报道时间相差较大,且恢复使用情况也有很大差异。

图一

1、传播速度

根据图一可以看出,传播速度最快捷的应该是互联网,接下来是广播,而手机本来应该与互联网站在一个阵营,却因为地震时的震区通讯设备损毁而导致长时间通讯中断,报纸作为五种大众传播工具中时效性最差的媒体自然走在了后面。但是,联系到震区的情况——互联网的通讯光缆在地震中被破坏,灾区人民无法通过互联网告知外界消息,也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得消息——此时的五种媒体中只剩下广播是最适合在灾区进行信息传播的。

广播素有“比电视快30秒”之说,2004年对伊拉克战争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率先报道战争,比中央电视台快了8分钟。[8]鉴于此,5月21日凌晨,国家广电总局要求“灾区各级广播电视部门按照先无线、后有线,先广播、后电视,先恢复、后重建的工作原则,做好灾区广播电视恢复和重建工作。”[9]这也是充分考虑到了灾区和各种传播媒体的特性后做出的科学决策。

2、信息传播中各媒体的恢复使用情况

地震发生后,绵阳安县的广电局工作人员清理光纤电缆线路,在帐篷里紧急安装调试播出设施,维修编辑、制作、播出设备,在较短时间内就恢复了应急播出,将中央一套、省一套和当地一套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到各乡镇,保证了信息的传递。[10]但是灾区的各方面救灾及重建工作以电力的恢复为关键,而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大众媒体的运作也离不开电力,因此,灾后各地区的电力恢复也影响到媒体的恢复使用。

三、广播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

汶川地震使除了广播之外的所有大众媒介在灾区几乎全都失去了作用,广播重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据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的调查,此次地震有超过一半的(53%)受访者是主要通过广播了解相关情况,这个比例要远高于平时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情况,远高于报纸(35%)和手机信息(13%)。同时,调查还显示,在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不到十天时间里,有76%的受访者有收听广播(包括通过网上收听广播),这一比例较平时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高出16.8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广播接触率为59.2%,赛立信媒介公司调查数据)。在有收听广播的受访者中,有42%的人会通过“时刻留意”灾区的最新消息,33%的人表示“经常留意”,还有25%的人表示“有时会留意”。[11]在此次危机传播中,广播确实陪伴着灾区人民渡过了艰难的时刻。

(一)广播传播克服传播噪音的优势

1949年香农和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模式图,该模式中引入了“噪音”。噪音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噪音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收音机的静电干扰,电视等的声音失真或图像的变形或变色等。噪音既增加了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信息。[12]这些噪音的表现形式被归结为三种类型:语义的、机械的,以及环境的。[13]在五种媒体中,广播是三类噪音最少的媒体。

此次突发自然灾害造成震中地区的几百个乡镇的电力、通讯等光缆中断,从地震那一刻开始这些依靠光缆技术来实现传播的媒体全都陷于瘫痪状态。报纸在灾区是很难出版了,电视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恢复正常,互联网几乎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之内,而手机也因通讯繁忙时常中断。而广播则是受客观技术条件限制最低的媒体。因此,在其他媒体都难以开展正常工作的时候,广播以其不可替代性凸现了在地震发生后进行危机传播的首选价值。中国之声,四川岷江音乐台、四川城市之音、成都新闻广播、成都交通广播、成都经济频道、成都文化休闲这些电台都进行了实时广播。在新闻及时性方面,听众的满意度评价高达4.2分(满分为5分)。[14]

(二)广播在紧急广播机制中的主导地位

德国学者贝克认为,自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也就进入了风险社会,社会风险不仅来自于自然灾害,同时还来自于人的决策与选择,[15]如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要从容应对风险、化解危机,政府需要由原来传统的“常态管理”转向“危机管理”,而建立高效科学的信息传播体系则是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危机传播,正是整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一系列传播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一种传播活动,也是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公众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过程和行为。[16]因此,将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等主要大众传播媒体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应急体制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处理危机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2000年发布标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大型公共建筑有紧急广播系统的要求。但是广电部门尚未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因此我们应该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指导,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对成熟模式,建立以调幅、调频广播、地面、有线、卫星电视、移动多媒体等广播通信方式为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据具体情况能做到分类型、分级别、分区域、分人群的紧急广播机制。[17]考虑到此次地震对其他通信手段的影响,调幅与调频广播更应在紧急广播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此次地震后,国家广电部门就紧急调集了11部发射机投入工作,[18]保证了灾区与外部的信息交流。

四、政府适度扶持有利于广播在危机传播中发挥作用

应对危机与风险需要建立高效的危机传播系统,它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尤其是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及高效运转。但是我国的广播媒体的积弱现状影响该体系的建构和有效发挥作用。

(一)广播在市场竞争中日益边缘化

广播作为步入电子媒介时代的第一种大众媒体,曾经辉煌一时。可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电视媒体的崛起挤占了广播的市场份额,广播的受众迅速减少,一度被称为“弱势媒体”。然而,近几年广播似乎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国家广电总局也在三农政策中将对农广播定为重要一环,并将2003年确定为“广播发展年”。虽然有发展,但是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广播行业内1000多家播出机构,只有十几家电台的年收入过亿元,其中90%以上在东部地区。[19]

(二)广播在“双重属性”的矛盾中艰难前行

广播电视事业具有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的两个根本性质。

两种属性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性,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媒体难以兼顾二者并在其中寻找到平衡点。基于政治属性,媒体对公共利益与新闻价值的肯定与认同,表现的是媒体的价值理性;基于经济属性,媒体在市场中追求经济利益,表现的是工具理性;实际运作中的媒体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断层现象,在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下,大众媒体为了广告利益放弃价值理性而转向工具理性,导致了媒体自我的人格分裂。[20]

政府在对传播内容实行严格控制的同时却又将媒体的生存完全推向市场,加速了这一分裂的进程。加上现行广播四级运营体制和地方行政的干预,地方台际的关系紧张,本来就人员较少、设备不足、经济实力弱的广播在竞争中更弱化了。[21]本世纪初开始的组建广电集团时政府和集团把主要精力更多在电视方面,对广播很少顾及,导致广播日益呈现边缘化的危险倾向。

(三)政府对广播事业发展的适度扶持

在特殊时期,媒体的双重属性必须有所偏重。更具体地说,就是经济属性要服从政治属性——在突发事件面前,媒体是公益性的,公益型的事业应该有一个主导型的领导——正如李良荣教授所讲,“全面地、科学地确认不同媒体的不同属性;不同属性发挥不同的主功能;不同主功能实行不同的管理政策”[22]。

小结

汶川地震报道证明,广播在危机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建立一个以广播为主导的紧急应急体制应尽早着手,但由于我国广播业的现实困境,政府适度扶持与灵活调控就变成了广播在应急体制中高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章平:《中国广播:业态与变革——04、05年广播动态及相关研究述评》,《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2]龚新琼:《环境守望——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核心功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梁仲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理念——试析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8月。

[4]2008年5月12日14时37分,新浪论坛就出现第一条网帖。

[5]2008年5月12日14时55分,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频道主持人向全成都市民报道地震的发生。

[6]2008年5月12日15时,央视新闻频道播发第一条消息。

[7]2008年5月12日21时,成都当地媒体印发《号外》散发到市民手中。

[8]张彩、于中广:《媒介变局中的中国广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期。

[9]《广电总局慰问工作组赴绵阳灾区组织恢复播出工作》,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8年5月22日。

[10]《四川灾区在帐篷里的广播电视台恢复播出》,慧聪网,2008年5月29 日。

[11]《大灾之时,广播凸现重要力量》,智库在线,2008年5月21日。

[12](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13](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14]《大灾之时,广播凸现重要力量》,智库在线,2008年5月21日。

[15]马凌:《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16]郑保卫、邹晶:《论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传播及其策略》,《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期。

[17]陈德林:《紧急广播概况及我国开展紧急广播业务的相关建议》,《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年第1期。

[18]《地震紧急广播应学习日本经验》,《南方日报》,2008年5月17日。

[19]《我国约有1%的广播播出机构年收入过亿元》,人民网,2006年5 月5 日。

[20]王凤翔:《广告主对大众媒体的影响与控制分析——基于“广告话语权”视角并以中国医药、保健品广告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3期

[21]张勉之:《市场化进程中广播面临的若干问题》,《中国广播》,2005年第11期。

[22]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与结构转型》,《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优势传播 篇4

当前全世界大约有电视机10亿台左右, 中国约占三分之一, 达到了3亿台, 成为全球影视广告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一个传媒大国。市场之大是诸多商家逐鹿的理想媒介平台。随着卫星传播技术的发展, 电视已经实现了空间的全球化和时间的同步化, 现场直播可以把位于地球一隅的重要活动让全世界的人们同时得以耳闻目睹。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影视传媒业迅速崛起, 影视媒体的传播手段与形式不断不更新, 表现也日趋多元化, 比较典型的是从传统的单一电视转播发展成为以电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传播能效更为细化的媒介与组合, 近年特别是以公共交通 (地铁、公交车、长途大巴、渡轮等) 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交通影视传媒发展迅速, 成为影视媒体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另外现代互联网的发展也提供给影视广告更大的拓展空间,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土豆视频、新浪视频等, 在视频节目之前都有一段影视广告, 网页中无处不在的FLASH广告, 这些形成了影视媒体的大家庭。

无论是国际知名品牌或者是国内的民族企业, 无不在电影里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卖点和宣传空间, 在电影里插入某商品的信息即被称为植入广告、或隐性广告。由此影视广告也成了众多企业营销战中的必争之地。在电影广告化发展愈演愈烈的今天, 另一种新的广告表现形式——广告影视化应运而生了。

广告影视化是指利用影视制作手段完整的表现广告主题, 包括脚本的文案、产品角色的设定、音频视频的相结合、后期的特效制作等, 广告信息贯穿于整个影片制作中, 力图挖掘品牌的深刻含义, 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影视化的广告剧情除了让人欣赏动人的广告故事之外, 还能给消费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一、广告影视化的表现形式

每一部影视剧都有其特定的故事内容和叙事特点, 如果借助于影视平台展现商业广告就必须得考虑到每部电影的具体情况, 在何时、何地、何种环境或场景中植入广告信息实现广告投入的价值最优化以及市场效益最大化是影视广告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具体来说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 利用视觉化的广告形式营造剧情的细化与情节的升级。

即通过对电影情节的强化来展现产品的功能。电影情节质量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能够将广告成功地融入电影情节中去, 又不被观众反感, 反而观众情绪也会被情节所吸引自然会取得不俗的收视效果。如《变形金刚》电影中雪弗兰轿车与大黄蜂之间的联系便在剧情开始做了介绍, 不仅加强了这种剧情的连续性, 同时观众会觉得缺少这个情节剧情就不完整了。

2. 影片背景中植入广告。

这是时下诸多影视广告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与手段。他充分发挥了影视蒙太奇的优势与价值, 利用了受众在观影之余的心理, 结合动态的人物留下的背景空白加入诸如可口可乐、肯德基等国际大品牌的招牌, 取得了良好的传播相应, 尽管他是一瞬的印象。如《北京青年》中将肯德基、可口可乐等路边广告牌安排在电影镜头里, 观众反倒觉得贴近生活。

3. 影视道具的广告化。

现实生活中, 人们会接触各种商品, 而电影要正常的表现故事, 就会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商品的使用, 除非电影不会“生活化”。那么在电影中演员使用某种产品或展现了某种产品的特点就显得非常正常且贴近生活。反倒使观众觉得影视剧就是生活化了的东西, 有了自己的影子, 这种道具的广告化在影视明星的表现与光环的笼罩下杀伤力极大, 取得的效果也不言而喻。《证人》中最后的每个剪辑中, 电影的创作与剧务等都出现在诺基亚的手机屏幕上, 广告可谓做足了功课, 无独有偶商业电影《天下无贼》就对这种广告方法进行了十分精彩的运用:从刘德华使用佳能相机拍照到开宝马轿车, 最后在寺庙偷得一堆诺基亚手机, 这些都是对品牌以及产品的有效宣传。品牌通过这些广告化的手段与电影情节融合为一体而不可分割。

4. 影视对白广告化。

即在电影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巧妙地对商品进行宣传。如《饭局也疯狂》中, 正当大家担心证据被毁时, 小梅最后拿出手机告诉老梅自己已将证据上传至腾讯微博。《人在囧途》中, 男主角拿着喜洋洋毛绒玩具指责下属工作不力, 只开发了一款这样的被市场不看好的作品, 而实际情况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红遍大江南北, 成为当前收视最高的动画片。这些都是对品牌的有效宣传, 在语言对白中加入商品信息或品牌信息相较前几种广告手段更趋简单, 观众接受也更加自然且对于品牌和产品的印象大有裨益。

以上几种影视化的广告形式的出现往往不是孤立的, 它的有效组合对于商品信息与品牌效应传播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否将广告信息植入情节通过广告语言以对白形式展现出来是大多商家梦寐以求的。

二、广告影视化的传播效应分析

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娱乐化形式, 形成了自己明显的优势与价值, 广告影视化综合了广告与影视的诸多长处, 成为企业塑造品牌与传递价值的首选。

1. 覆盖面广。

影视的受众群体可以是整个人群, 也是受众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媒体。另外影视媒体千人成本相对较低, 从而受到了诸多商业经营者的青睐。同时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和优越的传播形式, 几乎拥有所有社会阶层的观众, 就如CCTV晚七点的《新闻联播》已成为中国观众了解社会和新闻资讯最直接最快捷的首选媒体平台。

2. 视觉冲击力强。

影视媒体具有信息的强迫性特点, 受众在公共场所或家庭中打开电视, 就不得不接受广告信息, 在电影放映中播放广告, 具有其它广告形式无法匹敌的不可抗拒性。同时, 广告的出现伴随着影视情节的开展并不断在影片中强化这种印象, 成为影视内容或情节不可或缺的要素。所有这些都成为广告主们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场景, 也是商家争相追逐的的利益所在。

3. 强烈的辐射与诱导。

电影中出现的产品往往会获得很强的光环辐射效应。当电影中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演员出演之际, 他们所使用的道具——即商家所特别赞助的商品、服务及其品牌也会随之获得很强的名人效应和光环效应。

4. 娱乐化的传播优势。

在传达信息的过程当中, 广告影视化还有一种娱乐的成分, 让人们在一种娱乐的过程当中来接受它, 受众倍感轻松, 也打消了对广告的抵触情绪。

5. 后影视时代观众长久的回味。

影视放映时间是有限的, 甚至涉及广告的内容和时间很短, 而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影响可能是长久的, 在影视剧播放后很长的时间内吸引着大众的关注, 就如《大腕》影片, 在影片播放后这十几年中, 影片中提及的的搜狗引擎, 已声名鹊起, 同时他教会了更多商家如何去模仿名牌和发展小企业。

三、广告影视化创作存在的不足

在我国, 伴随着《天下无贼》的成功上演, 广告影视化现象大放异彩, 并在随后的一系列商业影片中, 愈来愈频繁地被电影赞助商们使用。商业影片正在无限制地透支着观众的观影情趣, 广告影视化的极速发展与受众接受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

1. 广告影视化的泛滥与监管缺失。

如何能使观众在观影时与电影情节产生共鸣却对于在电影中加入广告不会产生反感, 就要求影视制作与监管部门能从受众需求出发, 了解观影者的心理。然而在我国电影中出现的广告往往严重影响到了电影情节的进展, 这种状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并影响到了电影本身。如:《命运呼叫转移》, 该影片由于在某些片断上过分的突出要宣传的产品, 严重影响了电影情节的发展, 观众看完电影后的第一感觉是该影片是一部十足的推销产品的广告片。

2. 广告影视化创意功课尚未做足。

在我国, 由于现代广告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起步较晚, 单纯从创意角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广告产业做一比较就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电影中的广告形势非常相似, 表现形式单一, 缺乏丰富的创意手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手机广告, 都是以演员使用手机来表现, 尽管符合商品的属性但却毫无新意。

3. 广告影视化表现欠缺深度。

在许多电影中, 某些商品往往只能昙花一现地在电影闪现一下, 它与情节之间基本没有任何的联系。《天下无贼》里, 正当男女主角在车中发生争执时, 一辆车身涂有“长城润滑油”字样的重型卡车迎面而来, 险些与他们相撞。这个情节由于瞬间即逝所以观众对于他基本没什么印象甚至有些观众都没看清重卡车上是什么内容。

4. 广告影视化效果的负面化。

情绪化的艺术表现是影视剧一种非常典型的表现形式, 它通过镜头去表达电影制作者对事物对与错、美与丑的判断。电影中植入的广告情节如果不恰当或场景不合理就会产生很多负面化的东西。《疯狂的石头》中, 小偷身着班尼路服饰对同伴炫耀, 引得影迷捧腹大笑。从此班尼路在很多人眼中成为了小偷用的品牌, 电影放映后年轻消费者群在电影疯狂的戏谑下成为了最怕购买这个品牌的群体。

四、广告影视化表现的出路与前景

广告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要有正确的评估, 这是将广告植入影视剧的前提条件, 同时借助于独特新颖的创意才能实现广告传播效果的最优化。电影中插入广告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 选择合适的场景, 合理的情节以及电影特征将有可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植入情节, 自然最好。

在电影情节中植入广告, 使其与电影情节融合并不使观众厌烦是广告影视化表现理想的选择。这种融合, 不能仅仅止步于简单的说教, 而是让其成为情节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和组成部分, 以致观众无法想象少了它电影情节都无法继续下去。

2. 幽默优先, 娱乐大众。

广告的幽默表现作为塑造产品形象的手段是一种上上之选, 它可使人在没有防备的笑声中接受所要宣传的事物。《疯狂的赛车》中, 男主角误驾一辆冷库车将毒贩冻死于车里, 这显然是在用一种幽默手法来宣讲该车的性能, 与后面抛锚的大众形成诙谐的对应关系, 但博得观众一笑之后, 大家走在街上看到该车时, 可能就会从记忆中找出它的影子做一对照。

3. 选准广告投放的电影平台。

电影是企业进行宣传的极佳平台, 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在相同的电影中, 因为每一部电影的情节和风格不尽相同。如果不考虑电影的实际情况, 而盲目的将产品广告投放进去, 就可能使企业得不偿失, 甚至会影响电影的质量。如:007系列电影, 邦德所使用的物件无一不是高科技的产物, 驾驶的各种宝马座驾在巩固宝马汽车的高档形象的同时使其平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可以想见的是, 借助007系列电影这个平台来成功的宣传自己的产品, 并想取得类似于宝马车的成就对于一个饼干品牌当如同天方夜谭。

4. 片外宣传。

当前片外宣传提供给了赞助商的产品隆重登场的一次机会, 加深了与给观众以印象。影片中的闪现时间之短可能观众来不及认出这是哪款产品的标识, 电影镜头就已经被切掉了, 产品的特点或价值就更无从谈起了, 因此, 借助于片外宣传这一特殊舞台, 对企业或产品的宣传运作起着重要作用。淘宝网在《天下无贼》公映后名声大噪与其在影片外的领域发动与影片有关的广告攻势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 广告影视化是当下广告业和影视业结合的必然产物, 它迎合了现代商业电影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提供给了商家一展抱负的平台与机遇, 如果能在影视中发挥广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对影视广告的运作和处理科学化, 将会发挥巨大的市场效应, 促进广告业和影视业的健康发展, 取得影视业与广告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薛忠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 .

优势传播 篇5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远远无法满足大众对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新媒体应运而生。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信息源、信息量、及时性和广泛性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新闻信息传播中迅速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推动新闻传播行业转型的同时,大大加快和扩展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受众范围。而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性产物,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余,对于新闻传播的推动最为明显。

关键词:微博;新闻传播;大众传媒;交互性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对于信息的广泛性需求和海量信息的庞杂性促使传统新闻媒体发生变革,催生了新媒体。而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性产物在信息的传播方面更是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自微博概念传入中国,各大站积极响应推广,使微博在短时间内以裂变形式迅速蔓延,渗透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微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海量的信息资源、广泛的信息源、操作简单便捷、高度时效性、对突发事件的应激性以及其完美的互动机制等都证明了其在发布和传播信息,发表和分享言论等方面的优越性。然而,由于新媒体技术本身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及其它种种因素,微博在应用于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问题,导致信息质量低下,信息来源庞杂,严重滞后传媒事业的发展。本文将依据传媒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对微博概念、特征及其发展过程的简单阐述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微博在新闻传播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重点分析微博应用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以期指明微博传播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引起重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微博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指基于无线或有线网络终端进行编辑和分享信息的网络社交平台。与传统博客相比较,微博的突出特点就是其简洁性,它对于文字的编排没有太大要求,用户可以借助微博将日常生活见闻,情绪变化等零碎的信息梳理记录下来,并基于此实现单向或双向的关注机制。艾文威廉创建了Twitter,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自此,微博这个概念开始在大众的视野出现。Twitter的成功运营与推广很快吸引了国内站的目光,,饭否网将微博理念引入中国,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网站纷纷开始效仿,逐步开启了微博的测试功能,自此开始,微博逐步渗透大众生活娱乐,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开启了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新时代。8月,新浪开启了微博内测版,成为中国第一个提供微博功能的站,微博真正正式地进入网民的视野。当然,微博虽然借鉴了Twitter的创意,但对比后者只能分享文字的特点,微博综合了我国网民的上网习惯,增添了图片、视频、音频等功能,大大满足了网民的需求,融合了中国国情、网情。当然,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过程。微博真正融入我国大众生活,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依然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微博与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结合。移动终端的便捷性使得信息的发布、传播与关注变得更为触手可及;其次在于关注转发功能的推广[1]。微博的关注和转发功能使得彼此关注的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对方的信息动态,实现网络信息的辐射式传播;最后则是名人效应的推动。Twitter在创立之初即通过发布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死亡信息而迅速窜红,后来的微博在开始的时候也是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人士注册关注微博而大力推广的,名人的效应帮助微博快速立足。

二、微博的特点

要正确分析微博在新闻传播应用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必须先了解微博自身及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征[2]。

1.时效性。微博素来以其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而知名,公众借助任何一台可以联网的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微博内容的编辑和浏览,关注和转发。对于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可以当场发布到微博上,使关注者如置身现场,充分体现了其及时性、现场感,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2.草根性。布置和文笔等技术性要求较高,对于发布信息的工作者来说是不小的任务量,而微博门槛大大降低,它将信息内容限制在140个字内,对文字的简洁度要求增高,对文笔的硬性要求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使得平民与莎士比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此外,传统媒体传递信息,单独的个体往往是充当被动阅读者的角色,偶尔借助口述进行小范围的再传播,而微博使得每一个个体在担任阅读者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受众人群更广。

3.高度互动型。借助微博,可以实现单向或双向的关注机制。微博编辑对文字技巧没有硬性要求,更多的是一种心情的梳理和记录,用户通过微博的关注、转发和留言功能可以同博主进行交流,博主也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对其作出回复,这种双向互动使得陷于现代高速度生活的人们更加贴近。

三、微博应用的现状分析

微博毕竟还是新兴事物,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问题,限制自身的发展。

1.新闻信息真实性大打折扣。微博的低门槛、草根性、开放性在为其带来广泛受众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真实性的问题,更不要说互联网本身就具有匿名性。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资源加大了信息甄别的难度,此外,快速性和及时性要求也使得微博信息传播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做到字斟句酌,因而微博也就成为虚假信息新闻传播的重灾区[3]。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和基本特质,离开真实就不能称其为新闻。然而,由于微博信息来源的复杂性和信息甄别的困难性,微博内容难以保证其真实性,特别是有些新闻平台为博取公众眼球、增加关注量,对新闻内容进行扭曲、截取、夸大、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凭空增加个人喜好和主观偏见,使得原有的内容失真甚至变得耸人听闻,长此以往,自然会使得公众对新闻媒体权威性和真实性怀疑。

2.缺乏集权的管理机制。其实这一点和上一条是一脉相承的,海量的信息资源和时效性的要求,使得新媒体对于新闻无暇把关,缺乏集权的管理机制,使得把关人角色泛化,新闻信息内容庞杂泛滥,水平参差不齐,让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大打折扣。许多人对微博上发布的信息持观望和怀疑态度,只有等传统纸媒确切消息后才敢确认信息的真实度。另一方面,微博中的信息传播者在转发和关注新闻信息时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个人偏见和倾向性,又受个人的.阅历局限,缺乏必要的信息甄别意识与能力,对信息的转发与传播不加选择,鉴别,使得虚假信息迅速蔓延。

3.复杂信息传播无力。微博的短小精悍是其突出的优势所在,但140字的限制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对复杂信息的传播,例如学术理论的阐述和文艺作品的介绍很难在微博有限的篇幅中得到延伸[4]。微博有限的140个字的容量注定了它在现代新闻传播过程中只能扮演一个配角,而非主要角色,即使是那些看似借助微博而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往往也只是利用微博的广泛性而加大和拓展公众的介入力度,而对于时间的具体分析则缺乏细致深入的报道。

4.言论缺乏深度。低门槛和对于复杂信息传播无力共同导致了许多微博言论的深度缺失,再加之,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网络新闻采编队伍,很难形成像焦点访谈等栏目的深刻性和力度。

四、微博在新闻传播应用中的优势与意义

1.推动传统媒体变革发展。微博作为新媒体,当其与传统新闻媒体相结合时,可以形成合力,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新闻资源,拓宽新闻信息来源。一方面,微博在转发过程中一定程度地体现了转发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这些碎片化、零散化的信息乍看不起眼,但一旦汇聚成信息流,就有了整体价值的提升,一经提炼和整合即能为传统媒体所利用,大大拓宽了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比较便捷、经济地获取大众的观点态度。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可以通过申请官方微博账号的方式积极融入新媒体,在发布消息的同时,与网民进行交流,实现高度互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受众面。

2.创新新闻形式,打破传统纸媒垄断。以20谷歌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的离职为例,其本人在微博上发布“再见,谷歌”短短四个字,即引起了较大的轰动效应,至少在速度方面远胜于传统纸媒。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性产物,是迎合了当前大众对于即时性信息的需求远胜于深度性报道的心理的,因而它自诞生之日起,便呈裂变式蔓延,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纸媒业[5],打破了传统纸媒在新闻报道中的垄断地位,创新了新闻传播的形式。

3.强大的号召力与监督作用。微博碎片化的信息分散开来很难起到什么作用,但一旦这些信息集中整合,就可能形成合力。微博发布者通过微博提供事件的分析、理论支持和事实依据,这些信息一经整理,就有了推动事件事实还原的力量,如果这些信息进一步汇集为信息流、新闻流,便会很快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引起公众对事件的介入,进而能够产生一种话语权,推动官方渠道对整个事件过程调查和研究。

五、小结

微博作为当前非常流行的交流模式,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其在新闻媒体传播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模式。其时效性、草根性和高度互动性的特点不但让其可以紧抓实事,也可以在广泛的人群中进行传播。而通过应用微博,可以有效推动传统媒体变革发展,创新新闻形式,打破传统纸媒垄断。同时也能够起到强大的号召力与监督作用。但是其也存在着新闻信息真实性较差、缺乏集权的管理机制、复杂信息传播无力、言论缺乏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微博作为新闻传播载体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应该积极发挥微博传播的优势,努力解决不足,从而让微博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促进新闻传播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晓晴.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研究[EB/OL].豆丁网.

[3]论微博传播能力及其局限[EB/OL].豆丁网.

[4]新媒体给现代新闻传播带来的变化——以微博为例[EB/OL].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与前景 篇6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书法艺术传播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保护书法文化将不断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其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书法艺术的传播发展,进而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艺术作品只有通过传播,让接受对象欣赏,创作者的意图才能得以实现。当前书法艺术传播面临的环境有利有弊,如何扬长避短,构造和谐的书法生态环境,促进而不是代替书法的发展,书法的前景仍然光明。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

1.书法艺术传播形成了以政府主导、梯次完备的体系

为了弘扬和传承书法艺术,目前我国已形成政府为主导,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协力推进的局面。国家加大书法艺术传播的力度,成立于1981年初的全国最大的书法专业性人民团体——中国书法家协会,至今已拥有会员8000余人,2004年国家又成立了国家级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同时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书法专业,并形成从专科到博士研究生的梯次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2009年国家教育部通过开展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广与普及书法艺术;各地也都有由书法家组成的协会和社团从事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

2.书法艺术传播媒介多元化

当今书法艺术传播的发展,除了学校教育和传统传播方式以外,还出现了许多崭新的艺术现象,如“另类书法”、“翻转书法”、“火星文”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应当尊重这种新时代下的思维方式,学习新新一族的长处,历史自然会保留流行文化中彰显传统文化的精华。

随着时代的进步,书法的学习、传承不再是过去的“耳提面命”式的,以前一些不能被平面媒体所带来的效应到这里也变成了现实。书法传承的方式大大地丰富了,特别是在最近几十年中,中国书法还是依托于各种传媒发展加速传播。比较有影响的有《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青少年书法》、《书法研究》等报刊。到今天有些报刊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有些已经树立了自己的鲜明的传媒话语风格,《书法报》基本上实现了大众传媒的厚报式样式,版面众多,栏目新颖、灵活,富有文学味和新闻味,它能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审美需求。最为关键的是,《书法报》的诸多文章基本实现了话语的媒体化,也体现了其对传媒本质的清醒认识。多年来,这些媒体基本上为中国书法爱好者和大书家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平台,对书坛的创新和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督,引领着书法的发展走向。

为了适应时代快节奏的发展,除了传统教育外,电视台、网络媒介也相应推出了各种书法节目、电教片、专题片,还有影响较大的电视书法大赛。另外在书法艺术领域有造诣的、大家难得一见的书法大家,通过电视大众也可以一睹尊容,受其教诲,丰富了书法艺术的传播渠道。书法网络较之于我们前面探讨的传统报刊、影视媒体等媒体,其具有先天的巨大优势。它是书法传播方式的独特现象和伟大革新。书法的网络资源不断被发现和利用,书法网络展览已经成为一些书法家展示书法成就、新作交流的理想场所,网上拍卖、网上拜师寻友、网络聚会都为我们进一步发掘书法网络对书法传承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借鉴。传统报刊影视媒体的重要性依然存在,它的优势在于其方便传统式阅读、大众信任度高以及有其较高水平的专业编辑队伍,所以书法网络和传统媒体是当下大多数人的首选。对于网民而言,书法网络是一个连通书法前沿的通道和平台,更是学习书法的老师和学校。而传统媒体和书法网络的互动与合作也为其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比如:《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术报》和《中国书法家论坛网站》联合推出“让古典走进互联网——名家临贴展”,这是书法网络与传统传媒的一次有益的、具有积极作用的探索性尝试,是一种传统媒体和书法网络的良性互动。

3.书法艺术传播有利于提升全民素质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表现出来的中华艺术的潇洒、灵动和自由的精神,飘然于儒的滞重、法的森严、道的超然之外,在笔飞墨舞的韵律中刻画出中华民族真实的精神轨迹。正如潘天寿先生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出发去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创办书法专业,孜孜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倡导与传播,这正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传播的一种高度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魅力贵在于影响学书者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逐步理解人的生存之道、奋斗之道、成功之道以及智慧之道,有利于使学书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艺术欣赏能力等,从而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艺术——书法的学习与鉴赏,已成为人们提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同时,书法具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因为传统书法艺术用毛笔书写时要求人们入静、入定、没有杂念,全身放松,这也是中华气功和武术所须具备的养身功之要领。书法如同练静气功,可以调整心态,减缓压力,排遣胸臆,颐养性情,抒发情怀。汉朝蔡邕《笔论》说,“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这其实就是一幅气功图。大凡书家挥毫时,都少不了两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先是生静,静则入窍冥,凝神贯性,消除杂念;继而生动,动脉摇筋,血气布泽,这一动一静,恰似气功中的动和静,与打太极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书法艺术创作本是一种心智活动,讲究心、眼、手的配合,能够训练人的耐心、素养、想象、准确和条理等,是不可多得的活动,是健康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法。书法艺术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丰富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形式,增强了民众的身体素质。

4.书法艺术传播促进国际社会文明的对话

在很早以前书法就传播到了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书法,很多来中国的外国友人也通过学习书法进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尽管西方学者所掌握的中国文化资料十分有限,也难以对中国书法艺术有实际感悟,但其分析问题的角度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文化传播史却很有借鉴意义。当前的信息全球化特征、深度的国际信息交流带来了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国际传播的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国际交流,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其中对传播者而言,最便利、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通过天空直接传播的媒介——网络。网络媒介跨越国界的覆盖范围和传播的面对面功能,也使书法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外朋友的关注,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了解中国,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汉语热”。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全方位地推介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上有4000余万外国朋友在学说中国话,学写毛笔字。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起着向全世界推广汉文化的重要作用。美国学者康拉德在他的《中国文明简史》一书中说:“中国的上层文化是最具有高度视觉性的,而最高形式的艺术则是书法。”书法艺术已经成为西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当代社会,书法艺术已经不再是中国人自己的艺术,它正在转换成为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书法艺术在网络媒介的助推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已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前景

1.书法艺术传播将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要从大系统观出发,强调在和谐、平衡中动态演进,持续发展。书法艺术传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为只有书法本身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目前保护书法、传承书法艺术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敢于创新,勇于超越,推动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作为有责任感的书法家,既要根植于传统,又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潜心研究,融古汇今,创作出一批有传统底蕴又彰显时代精神及书家个性的艺术精品和代表作。我们要努力培育书法的生态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要把出精品、出经典、出人才、出大家作为我们今后的重要目标,共同推动书法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以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书法艺术传播发展要顺应使用需求,围绕书法文化、书法艺术、书法传承人三方面进行,多角度开展书法文化价值研究,形成不断健全完善书法文化传播理论体系,通过理论研究、书法教育、书法展览、规范汉字书写艺术等形式提升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当代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料进行整理、建档,形成系统、完整、准确的资料体系,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材料。

借助书法申遗的成功机遇,要更进一步推动书法界的团结、推动中国书法的保护和传承。保护与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古代的优秀碑刻法帖,更是我们学习的源头;继承传统,就要下苦功把传统吃透、研究透,把传统经典扎扎实实学到手,书法教育机构和广大书法家、书法工作者要寻找更多途径培养书法人才;促进书法艺术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发挥网络优势,营造书法艺术传播氛围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书法艺术领域的作用也在不断突现,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逐步形成相互督导、相互批评的健康秩序,以利于书法网络的建设。现代传媒的本质是公共性、监督性和当下性,缺少了这三点,谈不上传媒。我们需要加强自身对传媒资源的整合及对传媒本质的梳理,融入到当下的大众传媒当中,系统地借鉴发挥书法网络传媒的资源优势,树立自身风格,寻找自我特色,肩负书法传承的使命,从根本上打入市场,树立市场形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和书界愿望建立起书法网络和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让网络聚会使书法网络不再虚拟,让网络书法教学使书法学习的途径进一步拓宽,更让网络书法展览成为一种全新的书法传播形式。加大网络的信息容量,整合书界媒体资源,强化对媒体的导向作用,为弘扬书法艺术、引领书法艺术传播的发展趋势建立信息平台,拓宽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发挥法治媒体的特色传播优势 篇7

一、法治媒体传播中存在问题

我国的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并发展, 媒体作为新时期我国人民掌握法治知识, 寻求法律帮助的重要平台与窗口, 在法制宣传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的法治媒体发展现状看来, 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漏洞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下文将对问题展开具体探讨:

(一) 法律用语不够准确

客观来说, 法治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文化形式, 需要对其使用“习惯”进行培养。而法治媒体作为极富影响力、承担巨大社会责任感的媒体, 需要对公众进行引导, 唤醒公众的良好意识与对法治文化的正确认识。但是一些个别的法治媒体在开展法制宣传时, 由于没有对节目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 这就使得报道中出现了一些不严谨的内容。比如, 对已经确定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的正确称谓为“被告人”, 但是一些媒体却简单地将其称之为“被告”, 这就混淆了被告与被告人之间的概念, 将刑事事件当事人与民事案件当事人简单地归为一类。当一些指向错误, 不正确的报道出现在法治媒体时, 这就很容易对观众造成错误引导, 引发不良的影响。

(二) 报道内容不均衡

个别法治媒体为了夺人眼球, 获得更高收视率, 在法制节目内容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对主观恶性较大的刑事案件进行报道, 但是相对缺少对于民事案件以及行政色彩强烈事件的报道。案件类型较为单一, 无法做到各类事件的全面报道始终是当前法治媒体在进行法治宣传报道时的硬伤。同时, 很多的法治媒体对于新法律法规、新司法解释的出台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度, 并对其进行解析, 探究其适用范围。但是针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法治理念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规则, 司法习惯等宣传报道较少, 这就使得公民很难形成自主自决的法律能力, 也很难构建起在全社会营造理性文化权利的大框架。

(三) 法治媒体越位

法治媒体越位的现象在我国并不少见,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新闻报道来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来对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 比如张金柱就曾发出了“我是栽在新闻记者手里的”哀叹。媒体监督是我国监督方式方法的重要补充, 但是由于很多的法治媒体在司法程序进行和司法裁决之前就对案件进行了定性, 这就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舆论指向, 侵犯了独立司法的权利, 违背了我国当前所推崇的权利主体各司其职的法治精神。

二、法治媒体的传播优势

客观来说, 媒体不仅是群众的眼睛, 更是群众的喉舌。而法治媒体不仅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法治问题, 社会热点进行审视, 更为在社会上引发热烈的思考, 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而在我国“六五”普法工作大规模开展的背景之下, 我国的法治媒体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有着极强的宣传优势。

第一, 增强公民法治理念, 提升公民法律能力。在宣传法治信息上, 电视或报刊等媒体类型在进行法治内容选择时, 将紧紧围绕着“普法”这一核心, 利用更为生动形象的法治宣传, 来让公民知法、懂法、用法, 普及相应的法律基础知识, 让公民法治理念获得增强的同时, 让公民能够在处理问题或事件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二, 对公民进行指引教育, 帮助公民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就现代的法律发展来看, 现代国家构建起了以法律准则为基础, 以道德理念为指向, 以相关规范为辅助的行为规范体系。而有序社会的形成是基于社会认同的规范与价值观的构建, 这是社会化问题的范畴。而法治媒体有着极为广泛的受众, 能够在社会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这就使得法治媒体在社会化问题的引导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当法治媒体以案说法, 向公众反复传递法治信息, 利用公开庭审来向社会展示庭审过程, 传递法治理念, 这就能够对公民的行为进行警示与警戒, 公民合理合法行为的选择也将有效推动和谐法治社会的构建, 引导公民合理合法地处理解决社会纠纷。

第三, 加强舆论监督。法治媒体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对民众进行普法教育, 而另一方面却发挥着对司法活动监督的重要作用, 这是法治媒体存在的意义所在, 更是法治媒体宣传优势中的核心部分。通过法治媒体的宣传报道, 公民“知”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人民监督的实效性得以保障。同时, 法治媒体能够对立法、执法、司法等过程进行监督, 让司法更加公正, 真正实现法治实践的科学, 合理, 制度化运作。

第四, 法治媒体同样能够传扬优秀的法律文化。法律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进步并完善, 是社会珍贵的精神遗产, 而法治媒体从法律的角度对社会实事, 热点问题等进行剖析, 让社会上的科学知识, 文化艺术, 价值理念得到了传承。这就有力打破了传统由学校, 家庭传承先进文化的局面, 法治媒体肩负着传承法律文化的使命, 将科学的法治理念源源不断地传播给公民, 将繁琐复杂的法律知识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了展现, 也让公民深刻领悟到了民主, 法治, 公平, 公正的法治价值。

第五, 向社会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将涉及到大量的法律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 帮助公民利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现实问题, 寻求法律帮助是新时期法治媒体宣传工作开展的核心所在。因此, 法治媒体在普法过程中, 要注重与群众间的互动, 让更多样化的媒介形式融入到法治宣传中来, 开展法律咨询, 法律援助等活动, 让群众从中受益, 满足其法律需求。

三、如何发挥法治媒体的特色传播优势

首先, 要提升法治媒体从业人员的素养, 提升专业的采编素养。具体来说, 就是让法治媒体工作者从内心崇尚法治, 以正确的法治观念为指向开展新时期的法治宣传工作。同时, 认真学习领悟新颁布的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提升自身的素养, 为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做好知识储备。当然, 作为法治媒体工作者同样需要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提升, 用合法且正当的手段获得新闻素材, 坚决抵制为了夺人眼球, 提升收视率的虚假报道。而为了提升法治媒体的质量, 法治媒体从业者也需要有较高的采编素养作为支撑, 让法治媒体更具吸引力与影响力。

其次, 搭建起媒体与外界互动的平台。媒体是群众的眼睛, 同样也是群众的喉舌。法治媒体也是如此, 需要与群众进行积极互动, 将新时期的立法精神与目的源源不断地传递给群众, 了解群众关注的重点与热点, 并开展咨询, 答疑工作, 解决群众的困惑, 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同时, 立法机关同样也应该重视来自法治媒体反映的民情民意。司法机关方面也应给予一种更加包容的态度来对待法治媒体, 与其加强沟通, 进一步提升审批的透明度。

再者, 传播个性的独有信息。所谓“独有信息”, 就是法治媒体自己采集的不被另外的媒体所拥有的信息, 即融法治信息、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和法治文化于一体的特色信息。法治媒体要在组织内部形成不可仿制的知识和技能, 要打造持续获取并有效传播“独有信息”的能力。同时, 由于在全媒体语境背景之下, 人人都是自媒体, 法治媒体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进、转化和应用, 借助科技力量, 强化与公众的互动, 并且互动平台要从媒体内延展到媒体外, 要充分整合各种传播渠道, 使互动充分以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最后, 法治媒体也需要进行自我约束, 健全自身管理机制。新时期的新闻媒体需要肩负起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这就需要法治媒体一方面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报道素材的选择上, 不能违背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对一些敏感信息如个人隐私, 商业机密, 未成年人犯罪等进行报道。另一方面注重自身的舆论影响力, 不能在案件尚未裁决之前发表具有指向性, 倾向性的言论, 避免“媒体审判”的现象发生。

结语

我国法治媒体的发展是我国构建法治和谐社会的重要印象因素, 在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时期, 需要立足于实际, 对当前我国法治媒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从提升法治媒体工作者的素养, 构建起法治媒体与外界互动的平台, 建立健全法治媒体自身管理机制三个维度来实现我国法治媒体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法治媒体作为法治宣传的重要载体, 需要对社会的舆论进行引导, 弘扬我国法律精神, 推动我国的法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但是客观来看,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一些法治媒体在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时还存在着违背法治精神的报道思路, 这就偏离了法治建设的轨道。在新的时期, 需要进一步发挥法治媒体的特色传播优势, 让媒体在法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得以实现。本文将从我国法治媒体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探究发挥法治媒体特色宣传优势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措施。

关键词:法治媒体,特色传播,存在问题,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祖媛媛.关于新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 2015

[2]杨秀.法治评论及其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 2012

[3]李升元.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魏春华, 吴珂.传统法治媒体的微信运营策略[J].中国记者, 2015, 03:112-113

[5]李楠.新媒体时代如何打造法治传媒品牌[J].内蒙古教育 (职教版) , 2015, 04:89-90

[6]李旭;孙守森.法治媒体要坚定不移做全面依法治国的宣传者推动者[N].民主与法制时报, 2015-07-21001

[7]龚小兰.法治媒体的路径探析——以净化媒体的法制宣传环境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 2012, 26:60-61

网络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篇8

一、多维传播优势明显

网络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有机结合多感传递, 提供读、听、看写等功能, 同时在触屏终端上亦可应用。其中, 音视频文件的引入, 对营造传播氛围、增强感染力作用显著, 使传播变得丰富而立体。

案例呈现:“鼠肉事件”。2013年2月, 江苏无锡公安机关在无锡、上海两地统一行动, 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 捣毁黑窝点50余处, 现场查扣制假原料、成品半成品10余吨。经查, 2009年以来, 犯罪嫌疑人卫某从山东购入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 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冒充羊肉销售至苏、沪等地农贸市场, 案值1000余万元。此消息一经网络传播, 立时引起大量热议, 一时间, 网络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留言、微博、博客等都给予关注, 此事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各种违法造肉事件也纷纷被快速查出。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新闻的影响之大。在信息传递如此发达的今天, 网络新闻尽管真假不一, 但是仍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网络给了人们一个发表言论的平台, 让人们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

二、海量存储优势明显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大众传播的优势, 网络的信息也变得丰富起来。这既表现在整体数据存储上, 更体现在个体新闻传播中。网络新闻的传播范围是全球性的, 无论人们身处何地, 都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信息。基于网络搜索引擎, 人们在网上搜取信息已不再是一个难题, 查找新闻也变得十分容易。使用搜索引擎, 人们可以准确而迅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网络新闻的传播, 打破了时区的限制。整体而言, 数据保存载体具扩展性, 安全性, 更可靠, 管理成本上也更节约。个体新闻传播活动与报纸受版面、电视受时间段等限制相比, 网媒有着非线性传播的优势。

三、时效性与交互能力明显

网络新闻24小时全天发稿, 任何时间段都有来自不同地方的新闻报道。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生, 网络实现了第一时间报道的可能性。网媒通过滚动新闻、弹窗新闻、实时报道, 文字直播等方式传播最新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事件的最新报道。在互联网中, 新闻的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同步互动。网络新闻的传播已实现了“多对多”的传播方式, 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的互动, 新闻接受者之间的互动等。在互联网上, 滚动新闻全时性发布、全时性知晓, 新闻量大、单位页面承载新闻量多, 形式醒目易被受众察觉。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不同, 在线提交、留言、评论、即时通讯等功能使互动迅速便捷。

案例呈现:“遵化狗女事件”。2012年7月8日上午10时42分38秒, 一条没有拴狗链的白色宠物狗在商场内狂追一名小男孩, 小男孩急跑出10余米后, 重重地摔在了监控区域的边缘位置, 随着小孩摔倒, 白色宠物狗停步后折返。不过3秒钟的时间, 宠物狗再次从另一边跑向摔倒男孩, 这时, 监控区域边缘处能看到一名老妇挥舞着手提包, 将肇事宠物狗赶走。老妇刚往前没走几步, 一身穿白色上衣、牛仔短裤的年轻女子快速地从对面过来, 遭驱赶的宠物狗则跑至其身边, 年轻女子走到老妇面前, 突然抡起胳膊, 一巴掌打在老妇脸上, 两人随后扭打在一起, 摔倒的小男孩也紧拽着老妇的胳膊。半分钟后, 两人被围观市民拉开, 就在老妇俯身捡手提包的时候, 年轻女子挣脱劝架者后又扑在了老妇身上, 并用力撕扯着老人的头发, 暴打老人, 两人很快消失在监控区域内。半分钟后, 老人倒在监控区域内, 侧躺在地上不再动弹。年轻女子捡起挎包后, 指着倒地的老妇一番言语后, 在众目睽睽之下与宠物狗扬长而去, 直到7分钟后视频结束为止, 年轻女子再未出现在监控区域内。这一消息立即引发了人们的讨论。什么样的狗能比人还值钱?有些网民也就此纷纷进行评论。有人说:“离得近的兄弟可以去把她的‘珍贵’的狗弄来烹了。”还有人说:“我怎么觉得这个女人还不如狗呢?说她是狗还真辱没了狗!”面对这样的“良心丧失”, 各种评论报道可谓是铺天盖地。然而“狗女事件”的报道, 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类似事件的发生, 不得不说是网络新闻的一大胜利。

四、多向聚合功能明显

探析微信广告的传播优势 篇9

据腾讯公司公布的最新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微信用户量破6.5亿,月活跃用户超过4.7亿。微信的诞生不仅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也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习惯,甚至生活方式。同时,微信也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微信广告作为最基础和最广泛的盈利模式,探索微信广告传播的优势,挖掘其潜在的微信广告价值将具有重要意义。

1 从用户角度看微信广告传播优势

1.1 微信用户规模使广告传播具备了受众基础

2011年1月12日,深圳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推出微信,短短一年以后,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就已突破1亿大关。最近,微信产品团队对外发布了《2015微信生活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微信日均登录用户达5.7亿,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64%,而去年同期增长为49%,是少有的在第五年仍然能保持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的通讯应用软件。

用户高速增长的趋势符合了传播学中的媒体使用与满足原理,微信用户不仅充当了媒介内容的生产者,还充当了媒介内容的消费者,使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能够自由转换。微信不仅满足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而且还可以维护朋友圈或社交网络。微信相对固定受众群体而言,还有用户数不断上涨的趋势,为微信广告传播打下很好的受众基础。以受众群体为基础,利用微信交互式应用展开病毒式营销,使传播信息席卷微信朋友圈。稳定而庞大的受众群是微信广告发展的巨大动力所在。

1.2 微信用户特征更符合如今广告传播的价值

中国速动(Avanti)消费者调查机构针对中国微信用户的调查报告显示,年龄在18-36岁的微信用户占86.2%,说明微信的主要使用者为中青年。

微信用户的职业主要来自:学生、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员工和自由职业者。这部分受众的特点是接受新兴事物快,追求时尚,属于当今社会的主要消费群。

“在线”逐渐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的一种时尚。微信用户的黏度很高。40%以上用户“有时间就会上微信”。微信好友可以通过QQ好友或者手机通讯录添加,这意味着平时不仅仅是信息的沟通,还有情感的维护。这种黏度有助于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加之如今微信作为使用最频繁的社交软件,相比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具有更好的广告传播价值。

2 从技术角度看微信广告传播优势

2.1 微信广告可定位目标人群,达到精准营销目的

每个企业都渴望达到精准营销的效果,在不浪费广告资源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但是,传统大众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通过微信,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产品的目标消费者,让企业可以和用户进行直接沟通,利用微信广告和目标群体全方位互动,有利于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下更好地推广企业品牌。

微信公众账号的添加目前有两种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码搜索或者扫二维码,无论哪种方式,只要用户主动添加,就意味着这些受众对微信公众号代表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定兴趣,这些用户通过我们的微信广告有可能成为将来的目标受众。从微信后台还可以看到用户的性别和地域,这样可以根据产品或服务特性,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区域发送微信广告,达到精准信息的推送;而且微信后台可以看到微信所发内容的阅读和转发数量,可以及时调整微信内容的编排,并进行微信广告传播效果评估。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微信广告的转播,进而获得良好的广告效果。

2.2 微信广告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在如今信息社会,广告传播效果的考量第一位就是时效性。在营销传播领域,企业都想更快更准确地把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微信的传播的最大特点就是即时性,用户可以利用移动接受终端(智能手机、Pad等)随时随地接受和发送信息,克服了传统媒体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

同时,微信基于LBS功能,就是位置功能服务,在周边1000米范围内,利用微信“摇一摇”功能,可以搜索到在位置附近的对方,并向陌生人打招呼聊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社交圈,缩短了线上和线下沟通的路径。那么,企业可以选择商场、学校、医院等特定商品对应的受众群点,发布相关信息以达到精准传播的效果。同时,可以借助线下活动,利用微信进行线上活动位置附近的受众互动,引导潜在的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2.3 微信广告的传播符号多元化,可实现文字、图片、语言和视频等信息交流

微信具有“语聊”“图聊”“漂流瓶”“视频发送”等多种沟通方式。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微信软件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尤其是语音通信功能的加入意义重大,它提高了人们的沟通效率,也改变了以往受众利用互联网只能单纯依靠文字和图片进行沟通的方式。

如今社会效率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信息的简洁化传播,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多元化的符号形式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形象和文化进行全方位传播,相比传统媒体来说,微信广告能够与目标受众沟通更深入,视听合一的传播效果更好。

2015年初,通用汽车在微信平台上推出的“懂你说的,懂你没说的”系列别克英朗广告,使很多人回忆起我们日常生活中疏忽的平凡情感。这种利用微信平台与“粉丝”进行沟通,提供更加直接的互动体验,在吸引粉丝的同时也提升了品牌的活力。

2.4 微信具有低流量、低成本的优势,有助于微信广告在用户间传播

“低成本”是一种很好的经济模式,微信软件本身是完全免费的,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这也是微信初获成功的重要原因。传统媒体广告费用相对昂贵,微信广告的发布成本极其低廉,微信发送数千次语音,只需要30M流量。

微信在4G时代,相对其他社交媒体而言,价格优势很明显;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用户可以选择有趣或实用的广告信息进行转发,实现和好友的信息互动与分享。受众不仅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为微信广告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微信平台不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却可以实现广告内容的多元化。因此,最近企业都很乐意尝试创造一些新鲜有趣的广告内容,利用用户的人脉关系进行大范围传播,实现良好的广告效果。

总而言之,微信作为一个拥有数亿使用人群的手机应用,微信广告营销价值是无法预估的,因其顺应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加上微信信息百分之百的到达率,LBS (基于位置的服务,可精确顾客的地理位置),低门槛的操作性,互动性强和营销模式的多样化等特点,也为其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便利。

截至2015年9月30日,第三季度腾讯公司总收入为265.94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为75.84亿元,同比增长34%。营收同比增长34%,净利润也同比增长34%,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数据反映出来,除了一直赚钱的游戏外,有两个最值得关注的亮点:移动支付和微信广告。无论是美国的Facebook,还是我国的微博、微信,目前移动社交产品最重要的商业模式就是信息流广告。那么,如何不断地优化广告投放精准度,不断地把微信广告传播优势扩大,是我们今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摘要:目前,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下,广告形式和传播效果发生着变化。微信广告作为新媒体广告形式的代表之一,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逐步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备受推崇。本文试从微信本身的特点来探索其广告优势所在。

关键词:微信,广告传播,传播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妮.新媒体环境下的体验广告形态[J].商场现代化,2011(7).

[2]鲁东.浅析网络营销策略之微信营销[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11(5).

[3]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2).

[4]陆高峰.从微博到微信[J].青年记者,2013(6).

论表情包走红网络的传播优势 篇10

被广泛使用的“葛优躺”之类的表情包, 对于用户来说, 是一种深得我心的认可。在这个“长话短说”“能用表情包表达就不费口舌”的时代, 表情包的直观性、隐喻性能让我们的话语表达更加形象、幽默且容易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此外, 表情本身被赋予情感的外化表达, 聊天中“一言不合就斗图”的话语环境能够有效加强彼此的情感表达, 是快速缓解陌生状态的有益尝试。

一、表情包文化下的众生相

表情包既明确又含糊, 既犀利又暧昧, 它撷取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善恶美丑、喜怒哀乐的了解和认识, 将其运用到大众熟知的人物表情、影视截图中去。当网友不便用语言文字直接表达观点和情感时, 出动这些表情包, 进行最简单和安全的交流。

几年前, 大人还在对孩子创造的火星文字大惊小怪, 如今已全部沦陷到表情包里。他们每天通过手机和网络发出的表情包不计其数, 表情包也尽量帮助使用者勾勒他们所想表达情感的形象。在全民使用表情包的环境下, 明星也争相效仿, 纷纷采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来博取粉丝关注。《芈月传》首发孙俪、刘涛表情包, 《中国好歌曲》也放出范晓萱“魔性表情”——仅从这个层面也能看得出来, 表情包在网络传播层面上, 已经成了主流应用。最受欢迎的表情包, 则来自于并无太多代表作的黄子韬, 从《还珠格格》走出来的尔康, 以及走犀利路线、表情丰富的小S、金星这类艺人。

从《甄嬛传》到《欢乐颂》, 从《还珠格格》到《我爱我家》, 从《超人回来了》到《中国好声音》, UGC生产模式已突破文本局限, 而逐步向图片、动画甚至视频方向发展。表情包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如今的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 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生产户闭门造车制作出的精致表情也不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从影视剧中“截屏+字幕”诞生出的表情包似乎成为广大网民的新宠。例如, 电视剧《还珠格格》过去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故事情节、人物角色、配乐等, 而如今根据网民的各种需求都被加工成表情包, 并配以全新创作的少量解说文字, 演员的表演被恶搞, 颠覆了以往的荧屏形象, 但却受到追捧。制作门槛低也直接刺激了网民的参与度, 一套表情包从生产、传播到火爆网络的过程中, 网民都能够直接参与其中, 成为主导者。

事实上, 用图像表达观点或心情, 是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常态, 图像的呈现是这个时代新的通用语言。在无表情不对话的时代, 不懂“表情包”传达的潜在意义的网民, 常常会成为交流终结者。这也刺激了广大网民去搜集各种表情包, 以免在“一言不合就斗图”的情境下因为表情包的匮乏而败下阵来。

二、网络表情的传播优势

(一) 使用网络表情的便捷性

一方面, 网民在使用网络表情图像时十分便捷。在微信客户端中, 表情图像只需长按图片即可保存, 也方便下一次的再次使用;而文字的储存和使用都需要选择文本的长度, 还需其他文本储存工具才能实现下一次的继续使用, 这便意味着表情图像的传播比文字传播更加便捷。

另一方面, 网络表情的制作上同样具有便捷性。如今表情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表情+台词”组成的生动形象的表情包逐渐成为网络世界的通用语, 其制作上的简单易操作也大大刺激了网民的共同参与。如选用一张黄子韬的挑衅眼神、手指前方的图片, 在图片中添加“倒贴我”“谁怕谁”“你们的人口还没有我的表情包多”的文字便可以描述出多种语义不同的表情图像, 从中展现的情感形式给人以真实的感受, 更易于让人接受。表情图像使用的便捷性, 提高了它的传播效率和频次, 网民可以即时保存, 并不需做修改就进行二次发布, 相比文字传播, 表情包具有更佳的传播优势。

(二) 恶搞与戏仿之下的娱乐性

尼尔·波兹曼指出,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波兹曼的说法或许有点夸张, 但是不可否认, 表情包比文字更具有娱乐性。这样的娱乐性可视为对严肃的社会主流文化的逃离与解脱, 通过恶搞、戏仿等方式, 亚文化群体自娱自乐。 (1)

来源于不同影视作品中的表情包, 其共同特点在于有梗有料、诙谐幽默、脑洞大开、适用范围广阔。无论是熟人聊天还是对话较少的陌生人, 表情包都是能够迅速缓解尴尬、增添幽默感、迅速进入聊天状态的不二法宝。对于年青人来说, 表情包可以成为放松心情的平台、缓解压力与不适的温床, 它是泛娱乐化、忽略深度的互联网文化的集中体现。如在刚开幕不久的里约奥运会上, 有“游泳界的泥石流”之称的20岁小将傅园慧, 因为一段表情夸张的采访视频迅速火爆网络, 网友纷纷截屏并配以“我的洪荒之力用完了”“哇塞”之类的恶搞语言制作出“傅园慧表情包”。更有明星争相效仿傅园慧夸张的神情仪态, 在短时间内出现许多戏仿之作, 这种娱乐很大程度上激发网民的戏仿和传播热情。

(三) 契合大众社会心理, 寻求身份认同

影视表达的文化语境, 深刻地反映当代社会的大众心理。“葛优躺”的持续发酵和爆红绝非偶然, 在媒体所展现的都市浮华背后, 却是当今城市人深深的脆弱、敏感和无力。随着城市化的加深, 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影视剧也包含在内。如今的电子荧幕上, 我们过多看到的是类似于《欢乐颂》《好先生》那样聚焦于社会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人们衣着光鲜、职业体面并拥有香车豪宅。而往往能真实反映老百姓日常琐事譬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那样的电视剧已然很少了, 人们只顾努力挣钱, 情感的累计和压力的积蓄只能暗藏于胸。于是, 在这样一个燥热的夏天, 二混子季春生的销魂一躺, 以这样无厘头的形式戳中当下时代的“G点”。在每个人深感压力越来越大、回家越来越晚时, “葛优躺”所展现的随性、颓废、玩世不恭的那种状态契合了当下人们的社会心理, 人们仿佛找到情感的宣泄出口, 心里大概都会有葛大爷的声音:“别端着了, 你太累了, 该歇歇了。”China Daily头版评论“葛优躺”的文章题目是:comfortable but inelegant couch potato style now in vogue。几个词精准到位地反映了时代情绪, 明确地说明了这种时尚的内涵:舒服, 但不优雅。

表情文化背景下, 语言的交流被内涵强大而丰富的表情包涵盖了, 表情包的存在成为人们在无法完整传达自我想法时的另一种延伸, 形成一种新的话语方式来表达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2) 如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中指出:“在现代社会的某种情境下, 不能使用或不满足于使用语言 (有声语言或书写语言) 作为交际工具, 常常求助于能直接打动 (刺激) 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 以代替语言, 以便更直接、更有效并能更迅速地做出反应。”反映在表情包中, 其配图里的形象往往表情直白或动作夸张, 正因如此, 在演出中肢体动作较大的尔康、黄子韬才会受到青睐。

三、当表情包遇上营销

“葛优躺”的走红, 几乎全凭葛优一张“生无可恋”的样子。然而正是这样一种颓废的表情, 迅速点燃网友的再创作热情, 一跃成为朋友圈里当之无愧的“表情包”霸主。从前几年开始, “表情包”这把“火”已经开始四处蔓延, 尔康的“嗤之以鼻孔”、小S的白眼、马景涛的“咆哮”红遍大江南北, 并开始形成一个有趣的社交现象——有一种共鸣叫作互相发“表情包”、互相点赞。

除却娱乐和消遣之外, 明星纷纷自制表情包实则也属于迎合大众口味、吸引粉丝关注、实现自我营销的一种方式。“葛优躺”之后, 范冰冰、大张伟、冯小刚、张一山、鹿晗、易烊千玺等, 也纷纷加入这一场“优雅的瘫坐”中。一言不合, 整个娱乐圈都仿佛中了葛优的“毒”, 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响应这一“姿势”。

除了明星自我营销之外, 各大品牌商和媒体公关也瞄准表情包营销这一商机, 试图通过迎合网络语言的内在形式, 提升自己的“被关注度”。近期, 星巴克也推出这样一款名为Starbucks Keyboard的表情输入法应用。绿色主题的emoji专辑包含各种外观的咖啡饮料、星巴克logo、马克杯, 还有独角兽、猫和穿星巴克围裙的店员等。星巴克官方还表示会根据每年新加入的饮料品种来更新这些emoji表情, 而这一应用也将和i Message、脸书Messenger、Whats App以及一些电子邮件app做整合, 以方便用户使用。又如在少年组合TFBOYS的网剧《超少年密码》播出之际, 该剧组大量制造表情包, 消解粉丝的注意力, 为电视剧的后期播放造势。后期各项数据也证明, 这样的营销策略确实收获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3)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看, 网络表情包正在对我国互联网的视觉文化、群体身份认同、话语体系重塑等进行着潜在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攻击 (下转第145页) (上接第142页) 逐渐被“文字+表情”的方式取代, 且后者的攻击力显得更加深入浅出、意味深长。这种新型的语言符号在发挥其替代、阐释功能之余, 也重建着我们的文化语境。当“斗图”成为年轻一代发泄自我、表达观点的某种常态时, 其背后呈现出的语言窘迫, 也是我们日后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孙页, 薛可.网络群体传播中的亚文化研究——以表情包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

[2]余晓冬, 黄亚音.从“帝吧出征”看表情包在网络交流中的功能[J].传媒观察, 2016 (5) .

[3]吴德胜, 张梦宁, 于娇娇.从FB表情包大战看网络表情的传播优势[J].科技传播, 2016 (7) .

[4]韩浩月.表情包是一道真正的文化面具[J].文苑, 2016 (4) .

[5]王莹莹.新媒体时代下的“乌合之众”——以FB表情包大战为例探究网络群体事件[J].新媒体研究, 2016 (5) .

优势传播 篇11

关键词:公共信息;文化产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增加,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密集,目前,我国已出现了一批人口过千万的城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信息化是未来城市管理的一大方向和趋势,透明开放的信息环境对于完善城市管理、彰显城市形象有着特别意义。当前,城市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都有赖于畅达的信息传播系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城市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和传播区域文化、增强城市文化涵养的重要战略。石家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化的产业环境和政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同时也存在着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设施建设多方位缺失等问题。石家庄文化产业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应积极实施全方位协同,文化品牌塑造,骨干企业带动,金融创新扶持,“走出去”和人力资源支撑等六大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以石家庄市正定县为例,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名县、旅游大县、经济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这就必须建立强大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系统,将文化产业信息推广传播。经过分析,正定县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1)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正定县是国务院1993年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俯拾皆是,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称。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保5处,县保26处;有馆藏文物3812件,古碑刻300多通,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79株以及大量保留完整的诗、词、歌、赋、名人逸事等。2001年又投资5100万元建成了长达1478米的明清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光客人。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优势,正定县以建设“三国子龙故里、佛教临济祖庭、京外名刹之首、世界冠军摇篮”为抓手,打造文化品牌,着力增加文化名城内涵。“京外名刹之首”隆兴寺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6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以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业已享誉海内外,从这里走向世界大赛并夺得冠军的运动员有100多名。为进一步扩大赵云文化的影响,正定县近年扩建充实了赵云庙、复建了赵云故居;在文化中心广场矗立起了赵云雕像。依托临济宗在世界上的影响,多次筹办正定临济宗国际佛教文化节,研究整理临济文化,扩大了正定佛教文化的知名度。

(2)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区域文化氛围浓厚。“十一五”以来,石家庄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今年以打造城市新亮点、增添群众悠闲新空间、塑造名城新形象为中心,重点实施了城恒公园、常山公园改造、文化广场、天宁苑广场二期和体育广场5项公园广场工程,计划总投资近7000万元。另外,总投资达2512万元的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向游客介绍乒乓球知识、展出珍贵的历史照片、音像图文资料以及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用过的实物,弘扬中国乒乓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还有,在44个村建立了“村民中心”和科技服务明星站,新建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场所,为村民搭建起一个学习、娱乐、交流、议政综合服务的平台,让农民也在精神方面充实起来。

(3)民营文化企业基础扎实,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正定民营文化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旅游、印刷、古玩、音像、书画、剪纸等经营人数不断增加,经营范围不断拓宽,逐渐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县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促进正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正定县抓住省会批发市场向二环以外和卫星城转移的契机,积极承接省会大型批发功能的物流带建设,搞好原有市场升级改造,加快国际小商品市场建设进程,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的流通搭建了大型的市场平台。

(4)艺术协会组织活动频繁,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正定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相继成立了民间艺术、书法美术、作家、收藏等10个协会,通过协会积极组织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常山战鼓作为河北省民间鼓舞表演的重要代表,多次在重大的庆典场合表演,1990年应邀参加了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之后便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和表演,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很高的声誉,今年6月又受邀请参加了在唐山举行的全省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大型表演。另外,我县柏棠竹马、新城铺高照等民间艺术已成为价值较高的古典艺术形式,在传统节日、民间庙会、重大庆典场合进行演出。目前,常山战鼓、柏棠竹马、新城铺高照均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文化产业优势必须经由公共信息平台发布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播文化信息,无疑是更符合时代特点、更具普及性的渠道和手段。所以,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是当务之急。具体措施要以网络设施为基础,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公共信息网络平台还应体现出趣味性、互动性、创新性的特点。网络平台公布的文化产业信息明白易懂,使访问者能轻松查找所需的内容,并且保证所有的信息来源都安全合法,不存在浏览盗版信息的风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经济和其他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时期。而在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公共信息影响下的公众信任与行为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公共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连接社会生活各个环节的纽带,调整与控制着整个社会活动。公共信息对于公众的群体行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有利的公共信息会强化公众的正向行为,不利的信息则会强化公众的负向行为,而公共信息对公众行为的影响又是以信任作为基础的。政府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发布者,又是最大的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者,所以,公共信息对公众信任及行为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简介:曹静,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艺术设计。

优势传播 篇12

1 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

目前,数以亿计的社交媒体用户已经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社交媒体也由一个单纯社交平台发展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发生器。尼尔森《2012年中国社交媒体报告》称:“(在中国)获得及分享信息、新闻已经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一项特定需求。微博上发帖的巨大规模及频率已使其成为满足人们这些需求的理想平台”。

路透社新闻研究所公布的2012年数字报告显示:英国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20%的新闻。社交媒体的主流用户——年轻人更有可能使用社交媒体,而非搜索引擎,去发现新闻。相对于传统新闻网站,年轻人更有可能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与新闻相关的评论或照片。皮尤互联网和美国生活项目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39%的美国成年人通过社交媒体来讨论政治。

2 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

网络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以其天生的优势迅速落地生根,并在国际传播中异军突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社交媒体迅速壮大的用户规模

社交媒体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让“人人成为传播者”变为现实,社交媒体赋予用户信息发布者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户的忠诚度。它具有的信息易编写、易发布、易转发、易评论、易互动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用户。每一个善于经营的社交网络都能在短时间内拥有千百万注册用户。以Pinterest为例,这家创办于2011年的社交网站,一年多时间就拥有4 600万用户(截止到2012年7月)。

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Company) 2012年4月25日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中国社交媒体铸就消费新时代》称:截至2011年底,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已达3亿,平均每天花46分钟在这类网站上。中国拥有全球最多也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

2.2 社交媒体上具有认同感的社交群体

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以及新浪微博等都是基于熟人关系建立起的一个交往圈。由于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庞大,即便是面对某些特定的目标群体进行传播也受到不俗的关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排斥或者删除一条由熟人发出或转发的信息,熟人所发布的信息也更有信服力。因此,这种有针对性的传播比起面向宽泛的、不确定受众的传播具有更佳的到达率及效果。

互联网用户通常不只拥有一个社交媒体的账户。当信息经过多人、多次、多平台的转发和评论之后,原信息和新信息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转,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甚至国际影响力。

2.3 社交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的传播特点

社交媒体的交互性传播模式,打破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借助智能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网友可以随时随地以信息、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实现信息的分享与交流。社交网站操作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使其往往成为用户发布信息的第一渠道。

在2008年大选中,奥巴马通过在Twitter上即时更新消息的方式与自己的支持者保持互动。他26个字的消息更新宣布自己的竞选助手是拜登,在短短的几秒钟就出现在了将近300万美国人的手机上,至今这一纪录无人可以打破。

2.4 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社交媒体满足了“快时代”普通民众的自我表达和获取信息需求,人们对它的依赖越来越大。用户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登录社交网站的时间持续增长。根据尼尔森公司发布的《2012年社交媒体报告》,当年7月美国互联网用户上网时长总计5 201亿分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用户仅通过计算机在Facebook上花费的时间就超过620亿分钟,占美国人花在电脑上总时长的17%。如果将Facebook的移动网站和移动APP计算在内,美国人花费在Facebook上的总时长就达到了惊人的933亿分钟。

3 社交媒体在国际舆论中的作用

目前,网络媒体突破了国家间的地理边界,将每个国家、地区发生的事情置于全球人们的共同关注之下。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传播壁垒的爆破手”、国际舆论的监督者和民间互动的平台。社交媒体还是政府的外交工具,以美国为例,美国大使馆在重要外交活动中,邀请中国的知名博客参加已成惯例。

但是,在享受社交媒体提供的便利言论渠道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言论的自由表达带来的一些隐忧。由于网络传播把关环节的缺失、仅靠网友自律很难规避网络传播的缺陷。

摘要:近年来,社交媒体快速发展,成为各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之一,本文浅析了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及其在国际话语权争夺中的作用。

关键词:社交媒体,国际舆论,优势与影响

上一篇:电子商务贸易下一篇:语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