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优势

2024-07-01

制造优势(共11篇)

制造优势 篇1

服务型制造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更友好的特点,实现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从中低端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顺应制造业服务化的经济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特别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覆盖以及智能终端普及率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正在加快推广,这就为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推进提供了条件。例如,青岛红领集团借助互联网搭建起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互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出智能裁剪系统,做到了以制式成衣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定制西装服务,在实现零库存的同时,定制业务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大幅度增长。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有利于发挥网络效应。我国的互联网行业无论是企业数量、企业规模还是商业模式的发展水平都处于世界前列。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在支撑他们内部业务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云服务和大数据能力,这些技术的对外商业化进一步优化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环境,同时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高端人才,为制造业企业的“互联网+”和服务化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

相对于以大规模生产为特点的传统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不明显,其中一部分还是针对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业务,因此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规模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服务型制造有典型的地域色彩,每个国家、地区的市场需求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跨国公司不如国内企业熟悉国内需求,且业务主要多聚焦于大城市,这就为我国制造企业提供了用服务弥补技术差距的空间。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服务型制造能力难以模仿和复制,有望形成我国制造企业新的竞争优势来源。

目前,我国的服务型制造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我国制造企业在通过技术创新拉高“微笑曲线”底部制造环节利润的同时,也在向两端的研发和服务环节发展。以华为公司为例,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2015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推动华为的通信设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开发出的麒麟系列芯片,解决了跨国公司对智能手机芯片的垄断;同时华为向应用服务领域大力拓展,为企业和政府客户提供云数据中心、企业网络、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对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来说,一方面要通过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又要通过生产型制造的升级为服务型制造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体上看,服务型制造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我国大多数企业都还是新生事物。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首先应加强试点示范,及时总结经验,加大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激发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热情。其次,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从事大数据、云计算等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的企业发展,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第三,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双创热潮。第四,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收购服务型制造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借助国外资源,促进我国服务型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制造优势 篇2

一、准确把握内涵,充分认识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即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其内涵主要是指制造业的中间分离环节和上下游延伸链。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反作用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作用于生产的原理告诉我们,流通对于生产具有反作用力。如我市苏中批发城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既带动北二环形成了市场群,同时在市场周围形成了一群木制品系列加工业。姜堰华东五金城的成功策划和发展,不仅造就了华东地区最大的“五金联合国”,而且催生了五金加工园区。再如常熟的服装市场,促进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海门绣品市场,带动周边乡镇形成了绣品加工的块状经济等等。我市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外地的经验,充分说明了流通反作用于生产的重要性。

2、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聚合力。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要成功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跨越,必须找材料 到大 秘 书网.da mishu.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的聚合力。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的发展,其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营销策划、技术开发、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分工协作,形成凝聚力,才能既大幅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又极大地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水平。

3、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辐射力。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功能,因而具有很强的幅射力。如果我们把专业市场的建设定位以区域化为目标,就可以“买全国卖全国”;如果现代物流业以建立枢纽为目标,它将源源不断向外产生扩散力,不仅为本地的制造业服务,同样也对市外的制造业产生幅射和吸引。另外,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也是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幅射的重要内容。

4、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催生新兴产业的生产力。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它具有与生产紧密相联的特征。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制造业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唯有将产品研发、设计、营销、物流、技术服务等环节剥离出来,形成一个循环的、完整的产业链。由此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在为制造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不断催生新的产业,这些产业不仅服务于制造业,而且对制造业有着较强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它同样在创造价值,并为提高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竞争力作贡献。

二、正视存在问题,真正形成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共识

我市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据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位置没有摆正,位次下移。当前,我市在经济发展中,仍有不少人单纯追求“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地位”,片面强调生产决定流通,忽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重视制造业、轻视服务业而造成服务业位次下移。有的乡镇和部门把工业作为硬任务,把服务业作为软任务,致使当前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已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影响到我市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自身先天不足,承载力弱。我市现有的传统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绝大多数为生存而挣扎,无力承担为生产性服务的责任。全市为企业发展提供规划决策服务的企业诊断、咨询评估、企业发展战略策划、市场调查等服务机构几乎为空白;法律、会计服务和行业协会发展不能适应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难以承载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任。

3、各自自成体系,严重脱节。我市的传统物流企业在“购进、销售、调拨、储存”方面自成体系,“小而全”、“大而全”,服务业没有形成社会化、专业化。多数工业生产企业,同样在生产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加工、产品销售网络上自成体系,也是“大而全”、“小而全”,致使制造业物流成本很高,效益降低。两者的严重脱节,既影响了各自竞争力的提升,又相互消耗体力,相互制约发展。

4、优势未能凸现,资源浪费。我市交通便捷,水路有长江岸线,铁路有火车站,高速公路境内有五处立交,但这些潜在优势,我们至今没有充分发挥。苏中批发城的发展壮大,已经带动了市区建材、装璜、家具、摩托、小商品等专业市场群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充分运用优势,形成市场组合群,催生加工产业方面,尚需进一步开拓思路,加大力度,促进发展。还有我市工业企业的化工、机械、纺织业等特色优势的凸现也不理想,在充分利用特色建设化工物流园区、钢材、纺织市场等方面均没有研究,各自为战,形成浪费,资源的配套服务苍白无力。

三、采取扎实措施,切实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以构建发展布局为先导,认真编制生产性服务业规划。要高起点编制我市“十一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子规划,形成“一带”、“三区”的服务业格局。“一带”:建设沿江基础产业集聚带,重点布局和发展港口物流、大件产品的公路物流,规划发展化工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园区。“三区”:一是依托城区规划建设商务服务区,集中布局金融和商务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二是依托城区北二环路、黄桥镇以及根思立交、河失立交、广陵立交、泰兴火车站等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大型产品交易市场、仓储式超市和大宗物资物流基地;三是依托开泰黄三大园区、乡镇特色工业集聚区和企业主题园区,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创业等服务项目,形成技术服务密集区。同时,要根据“一带”、“三区”规划格局,编制项目向外推介,建立项目库策划营销,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力求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实现大的突破。

2、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我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要“抓手”,从培育物流市场和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入手,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园区承载”的发展模式。一是大力培植物流企业。要整合现有交通、运输、码头等资源,选择一家有实力的企业牵头组建股份制公司,同时吸引各种成份的仓储运输企业成为会员,实行会员制运作。要引进现代物流企业,组建物流配送中心。二是依托特色工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我市有2件中国名牌,13件省级著名品牌,化工、机械、纺织、食品、医药产业均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因此,要创造条件将物流业分离出来进行整合,催生钢材市场、纺织市场、粮食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可以通过剥离,各自形成或联合组建为企业配套的物流企业,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也可以建立物流园区。我市经济开发区的化工产业已成特色,应当尽快启动建立化工物流园区。三是借用市场优势催生现代物流业。要尽快确立培育专业市场、催生现代物流业的思路。以苏中批发城为龙头,整合所有城区专业市场资源,一个招牌对外,形成组合式专业市场群,走向组合式现代物流园区,并在这个园区周围催生与专业市场相配套的加工园区。四是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加快交通运输物流业、物流园区、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的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网络互联互通。

3、以制定相关政策为手段,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建议市政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制定我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企业和项目,在用水用电用气用地等方面给予与工业企业同等的待遇,在税费征缴方面享受优惠扶持。尽快恢复建立和规范使用我市服务业引导资金,重点用于生产性服务业大项目、大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服务业人才。充分发挥党校、电大、职校的作用,培养急需人才。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队伍。

发挥优势  振兴天津装备制造业 篇3

天津机电控股集团现巳构成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工具、柴油机、通用机械、重矿机械、机械基础件、电梯、环保机械等9个行业、140个大类、1000多个系列、4300多个品种、120000多个规格的装备制造体系,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全国机械工业重要基地之一,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装备。

领先技术、再创辉煌是天津机电志存高远、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天津机电以其技术和质量的飞跃发展赢得了在中国机电工业市场的信誉,实践着“品质第一、信誉至上、竭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

以平地机为先锋的工程机械,以品种齐全、技术领先、质量可靠、适应性强在全国著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装载机、压实机械、桩工机械、路面机械、砼机械、立体车库、建筑装修机械、叉车及工业搬运车辆等,以优质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各类变压器,电线电缆、电磁线、换位导线、中低压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全封闭组合电器、中低压开关设备、继电保护器、控制设备、各类蓄电池、电焊机、电焊条等输配电产品遍及全国,并朝着高压、智能化、系统化、成套化的方向发展。以贯流水电机组为代表的水力发电设备为万家寨、八盘峡、三峡等国家重点水电工程配套,柴油发电机组也赢得了广泛的客户。

各类大中型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大中型数控液压机、机床附件、磨料磨具、工量具、刃具、组合夹具,构成了天津机电机床工具行业的主体。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与世界著名柴油机制造商合资生产的珀金斯柴油发动机和与法国索瓦姆公司合作生产的升降平台车、客梯车等机场地面设备,在天津机电的发展中将是一个新的亮点。

电动葫芦及其起重设备、石油钻采设备、工业泵、阀门、工业风机、冰箱压缩机、制冷空调设备、换热设备、减速机、阀门驱动装置及智能化控制系统、电机、液压气动元件、液压装置、密封件等,成为天津机电的强势产品。多数产品为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建筑、环保、筑路、军工、造船等行业的国家重点工程配套。岭奥核电站、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向天津机电生产厂授匾、发贺电、颁发证书。奥的斯电梯是天津机电发展的支柱之一,中高档电梯采用3VF技术,无机房电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电梯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经济指标均位于前列,产品遍及全国及世界各地。

环保机械作为天津机电正在崛起的一个行业,以技术和质量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污泥处理成套设备、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设备、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中水回用成套装置、大型电站锅炉脱硫成套设备、工业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和为其配套的高技术管道控制系统。天津机电具有环保工程招、投标资质,已先后中标昆明北校净水厂、长春西郊污水处理厂、长春第三净水厂、天津新开河水厂等7项环保工程、成套项目。天津机电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百利工业园”。

追求卓越是天津机电的一贯品质。天津机电始终把质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广泛应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质量检测设备,形成了覆盖全行业的质量监督体系,以可靠的产品质量给予用户真诚的回报。天津机电目前已有5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和ISO14000质量认证,获得绿色国际通行证。

“营销以服务为先”是天津机电的服务宗旨。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售前售后服务点线成网,这些网点是保证天津机电立于竞争潮头所无法比拟的宝贵资源之一。天津机电秉承其服务宗旨,把客户放在核心位置,进一步提高为客户服务的便利性,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开设了24小时服务热线,实行全天候服务。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致力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天津机电的发展支撑。有由国家授衔专家为技术带头人的1200余人的科技开发队伍,独立的技术开发中心和科研院所,1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4项有效专利技术,现有各类加工制造设备3万多台套,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系统占较大比重,并已形成年均开发新产品300项、投产260项的技术能力。目前,已有82%的产品实现了升级换代,40%的产品达到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或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列入国家目录的光机电一体化等三大类62种高新技术产品,新产品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先后获各类优质产品奖493个、国家质量金奖和银奖产品27种,重点产品中行业及地方名牌产品占70%,形成了一批名牌产品,拥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18种,国内名牌产品11种。

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天津机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教育事业,建立了经国家批准的机电工艺学院、一机床总厂两个国家级机电行业高级技术工人培训基地。拥有自己的以全日制综合性高等院校为依托的,在校生保持在10000人规模的人才培育基地和培训中心。培训中心具有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为全系统培育了新一代机电科技人才。

天津机电是一块投资兴业的沃土。他们先后与世界10多个国家的厂商建立了60余家合资企业。这些企业资金和技术的引进,对于天津机电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整体素质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OTIS、艾默森、瓦特斯;英国珀金斯;德国西门子;意大利比瑞利、扎努西;法国耐克森、阿尔斯通;日本汤浅、神钢、三菱、昭和、岛津;韩国LG等国际知名企业,在与天津机电的合资合作中,也都享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丰富的利润回报,共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果实。

天津机电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全体员工中致力于培育和弘扬“创新、创业、再创辉煌”的企业精神,形成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构成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氛围。今年以来,在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表彰暨中国机械工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和中外企业文化2004龙岩峰会上,天津市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公司和控股集团政研会分别荣获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奖”、“组织推动奖”、全国机械行业优秀政研会;天津金山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等单位荣获“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和“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九万里鹏程正举。面向新世纪,立足天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创造未来,天津机电正奋进在经济全球化的征程,确定了行业新一轮嫁改调五年五大发展目标,即:建成以六大成套设备、十大重点产品为代表的面向世界的机械制造基地;建成主机产品做牵动、聚集效应明显的四大工业园;建设装备制造业行业研发中心,成为发展模式和成长方式转变的牵引力量;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产新的管理模式下,确立集团总部全新的主体业务,实现控股集团总产值、效益、投资、资本和人力结构5个结构的目标。通过新一轮嫁改调,脱胎换骨,努力构建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竞争能力强、具有多元化资本结构的大型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考验和洗礼中,像涅磐的凤凰,直冲更高、更广的蓝天。

制造优势 篇4

关键词:比较优势,中国制造,困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在出席2012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指出, 当前我国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 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提升到19.8%, 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22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

根据汇丰银行 (HSBC) 12月14日公布数据显示, 中国1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初值50.90, 预值50.50, 创下14个月最高水准, 表明制造业活动在进一步扩张 (PMI数据若高于50, 表明制造业活动正在扩张;若低于50, 则表明制造业活动正在萎缩) 。Market提供的新闻稿显示, 产出指数下降至50.50, 但仍处于扩张区域;新订单指数大幅上升至52.70, 创20个月的新高;就业指数进一步上升, 为10个月来首次追平荣枯线水准;产出价格指数业也在上涨, 暗示需求持续回暖;不过新出口订单指数再度降至50下方, 表明出口前景依然黯淡。

从分项来看, 12月中国制造业新订单加速扩张, 新出口订单转向萎缩;就业持平;积压工作转向扩张;出厂价格转向上涨, 投入价格上涨减速;采购库存转向萎缩, 成品库存萎缩减速;采购数量扩张减速。从以上的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依然稳坐世界制造业的头把交椅, 中国制造还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制造业能执世界制造业之牛耳?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中国的制造业是否还能独步世界?本文试图揭示中国在“比较优势”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 中国制造业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一、中国的比较优势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业的第一大国, 究其原因可能有成百上千个, 但归根结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际贸易中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说到“比较优势”, 就不得不提及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指的是:两国生产两种产品, 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 另一国在另一商品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 则两国分别具有绝对优势, 如据此专业化生产并交换商品, 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益, 世界可获得分工的好处。而“比较优势”则认为:两国生产两种产品, 一国均占绝对优势, 另一国均处绝对劣势, 两国依然存在贸易可能, 优势国可专门生产优势较大商品, 劣势国可生产劣势较小商品, 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 双方均能获益。“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机会成本为每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具有较低机会成本时, 该国在该种商品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而在另一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都是将劳动看作是唯一生产要素, 为了扩展比较优势理论只有一种要素投入的假定,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 (H-O模型) 设定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 认为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 使各国在不同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从而产生国际贸易。例如: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 (劳动密集型) 、Y (资本密集型) 。要素密集度:两种商品生产投入的资本—劳动比 (K/L) 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K/L) 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要素丰度通过两国要素相对价格或要素总量相对比例确定。明显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 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

以上所述的理论依据, 目的主要是说明, 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 这就是中国制造业得以兴旺根本原因。由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国外的知名品牌小至手机, 大至汽车大量的在中国设厂或委托中国的加工、代工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以手机为例,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 到2011年, 我国手机产量就已经达到11.3亿部;当年出口总量达到8.8亿部, 占全球出口量的近八成。可见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这13亿中国人的辛勤劳动, 换句话说来源于中国劳动力丰度上巨大的比较优势。

在劳动力丰富的中国, 制造业蓬勃发展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增长, 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人们却逐渐发现原来的比较优势在不断缩小, 随着经济增长, 人们的工资水平提高, 原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开始不再低廉。2010年, 东莞大量外资逃离, 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陆续出现用工荒的现象。其次, 中国制造业虽然稳居世界第一位, 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多集中于产业链的末端, 使得中国制造业在艰难前行。

二、“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正当国人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世界工厂”的地位引以为豪时, 近几年频频爆发的诸如毒奶粉、毒牙膏、毒水饺、毒玩具、不合格的轮胎和水产品等“质量门”事件使“中国制造”的形象严重受损。同时, 全球贸易摩擦中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大受害国的事实更使“中国制造”雪上加霜。此外, 以低廉劳动力成本的加工优势正逐渐消失。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首先, 低生产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低成本优势曾经是“中国制造”的主要竞争利器, 也是中国赢得“世界工厂”称号的最主要原因。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发生巨大变化, 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融资和环境成本的增加、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人民币的持续升值, 特别是新的《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和最低工资制度的全面推行导致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水涨船高, 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扬, 致使“中国制造”的全球低生产成本优势已经丧失殆尽。数据表明, 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不仅高于墨西哥和印度这两个经济相似度最高的竞争对手, 而且高于越南、孟加拉国等7个亚洲国家, 亚洲劳动力成最低的孟加拉国, 价格仅为上海和苏州的1/5。

其次,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商品大多是技术含量低、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三低”产品, 而进口的却大多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中国制造之所以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并在基础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严重受制于人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从国际视角看, 制造业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为5%左右, 高的甚至可以达到10%~15%, 而中国企业中只有华为、中兴等极少数公司可以达到5%的水平。2005—2010年, 作为中国制造业精英的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8%、2.29%、2.41%、2.13%、1.95%、2.03%, 连5%的一半都不到。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不仅影响和制约自主研发水平的提高, 导致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较少, 而且也降低了技术引进的成效, 难以紧随国外先进技术的转移进行追赶式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

以上所述之“中国制造”的困境, 有来自内生性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也有来自外生性的技术因素 (生产效率) 以及产业链再分配的原因。但无论外生性的还是内生性的原因, 都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变化。一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 资本—劳动比 (K/L) 在不断上升, 以致劳动力资源不再如从前的廉价;另一方面, 由于产业链的6+1原则 (“6”指的是:产品设计, 原料采购, 物流运输, 订单处理, 批发经营, 终端零售;“1”指的是:制造) , 制造业在整个产业链中最消耗资源、最破坏环境, 但却利润最低。以苹果手机iphone5为例, 一部销售价格700美元的iphone5, 中国厂家供应的零部件成本只占到销售价格的3%, 即不足20美元。华泰联合证券的研究报告称:iphone产品的利润结构比列分布, 苹果就占了58.5%、日韩及其他国家的厂商占了10%, 而中国国内企业只有1.8的份额, 在ipad系列产品的利润分配也不过只有2%的水平。

三、“中国制造”如何摆脱困境

首先, 来自“比较优势”的变化。根据苹果公司最新公布的消息, 所有设在中国境内的苹果产品工厂或生产线, 将要撤回美国。这则新闻看似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新一轮的寒冬, 但在此寒冬来临之际, 我们可以尝试在另外一个角度分析, 根据贸易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意味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可能由资源增加引起, 也可能由技术提高 (利用资源的效率) 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于出口产品的增长称为出口偏向型增长, 相反进口产品的增长称为进口偏向型增长。出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贸易条件恶化, 对他国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改善本国贸易条件, 他国会受损。一国福利会随贸易条件的改善 (相对价格的提高) 而上升, 随贸易条件的恶化 (相对价格下降) 而下降。苹果公司的举措, 恰恰说明, 中国的经济增长进口偏向性的增长。苹果公司将生产线撤回美国, 其实质是将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生产移回美国, 苹果此举看似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打击, 但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 贸易带来的福利效应大于其对制造业带来的负效应。从这个角度分析, 国人根本无需杞人忧天, 制造业的寒冬可能仅仅是一部分生产效率低下的制造商, 通过市场的自然调整, 其实是为中国制造业注入更多技术及高附加值的成分。简单来说, 可能苹果手机那些低利润的整机组装生产线将转移至东南亚一些人均工资率更低的国家, 而“中国制造”则转型于苹果产品中更高端的通信设备, 屏幕技术等, 从而推动“中国制造”向产业链更高端的环节转型。

其次, 随着经济增长, 国内的资本存量大幅上涨, 虽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本存量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但其总量却是不容忽视。根据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产业间贸易反映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反映规模经济。国内的资本总量很大, 如果政府能制定相应的政策对有潜力、有新兴技术的某些产业进行干预与扶持, 将大量的资源投放在有限的新兴产业上,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将会对这些新兴产业产生规模经济, 从而促进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例如, 国家通过政策扶持国产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投放资源用于新兴的环保产品的开发及综合利用等。这些新技术的产业可能不会马上见效, 但由于国家拥有的资本总量巨大, 很容易形成合力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前我国大量地引进外资, 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走出国门对外投资, 类似海尔、华为、中兴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利用好对外投资, 从引进国外资本向引进国外技术再到利用国外环境开发属于自己的技术转变。

综上所述, 在“比较优势”不断变化下的今天,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一轮新的挑战, 如何在变革的环境中求生存, 是中国制造业未来三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究竟是危机还是机遇, 需要时间和实践去证明。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席勒:中国制造摆脱困境的三个开创[J].商界:评论, 2007 (11) .

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与创新模式 篇5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从最早的服装鞋帽开始,今天中国企业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世界各地。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角落,大到摩托车、家电,小到打火机、雨伞,“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中国价格”让竞争对手望而却步。

中国制造的秘诀

“只要中国人做了,其他人就不要做了;只要浙江人做了,其他中国人也不要做了。”这是当今制造业的生动写照。从最初笨拙的模仿,到不断实践、创新,最后总结升华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管理模式,中国制造业只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同行近200年的历程。中国制造业的成功并非个案,在包括服装、玩具、家电、电子、摩托车等制造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秘诀何在呢?

第一、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中国企业在制造业上的迅速崛起要得益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有的工厂只做机器上的一个垫圈(实际上就是一个有圆孔的铁片),并没有高额的利润。但是这样的产品,中国企业可以做到每年千万级的规模。这对于美国、欧洲甚至是日本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他们无法模仿和超越的。

第二、“不按常理出牌”。中国成功的制造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到市场销售的独特的管理运作模式,这也是让众多外国企业看不明白、想不通的事情。奇瑞“不按常理出牌”改写了汽车产品从研发到投放市场需要36个月的行规,奇瑞将这一数字缩短到仅仅12个月。所以当奇瑞销售QQ整整两年之后,通用才向市场推出了SPARC。现在的结果是奇瑞卖8台,通用卖1台。比亚迪做电池在短短十年就做到了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今天的中国市场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一位美国公司总裁告诉我:在中国大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快速灵活的羚羊和精明的猴子。

第三、中国企业把产业分工做到了极致,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最大优势。中国的华东、华南目前已经出现不少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之间的分工非常细致。一把小小的雨伞,要20多个工厂协作完成。一辆摩托车要100多家工厂协作完成。这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产业分工体系——分工精细,配合严密。我们相信,依靠这样的产业模式和分工体系,中国企业在制造业上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即便是现在中国企业尚不占优势的行业,比如汽车,总有一天会像家电、摩托车一樣,外资品牌的退出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仅举一例,2001年,我曾代表中国企业和一家德国发动机公司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中德两家企业对于产业的理解思路有很大不同。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德国企业推崇自动化,工人日益减少,甚至设计了“无人化工厂”,整个工厂几千平方米没有一个人。中国企业反其道而行之,做同样的规模,同样水平的产品,制造成本却只有德国公司的40%。两年以后,我们再去访问这家德国公司,该公司已经开始学习中国企业的流程和生产组织模式,按照“简化流程、做到极致”的思路设计了一个最新的工厂。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依靠中国制造独特的优势冲击老牌的欧美日制造业巨头,市场统计数字同样在支撑这样的判断。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字显示,比亚迪是中国汽车市场成长最快的企业。

低成本的优势,加上多年确定的分工机制,把中国市场的各种资源发挥到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尽管中国的制造业分工是世界上最细的,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却始终不高,这是中国制造业的特色,更是优势。在珠江三角洲,一个普通劳动力的工资在二十年时间几乎没有变化,这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也是中国的特色,这种特有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只有中国企业才具备的低成本的竞争力。

第四、中国企业在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过程中,还探索出“虚拟企业”、“从最后做起”等产业运作模式。以发动机为例,一台发动机平均有300个零件。10年以前,一个做发动机的工厂要做10个核心零部件,5年以前则只要做5个零部件,现在发动机工厂只要做3个零件甚至更少。再过5年一个发动机工厂可以一个零部件都不做,因为在中国市场可以找到更便宜的、可整合的资源。未来一些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只要拥有品牌和设计的整合能力,通过“虚拟企业”的模式,就完全能够运作一家成功的企业。虚拟企业应该是企业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困惑与机遇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短板。特别是当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自身所做的东西越来越少,供应链系统越来越长的时候,也会产生诸多困惑:

第一,更细的专业化分工,更多的企业参与合作导致产品产业链的延长和管理的复杂化;

第二,诚信度不高导致管理监管困难及管理成本上升;

第三,技术含量增加导致产品开发需要很多企业同时参与,同步开发;

第四,99%甚至100%的产品都由别人做,分工细化后如何去控制质量,这将是未来企业管理的巨大挑战。

正是因为面临这样的难题,对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就格外需要借助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用友等软件供应商的支持和帮助。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协同技术平台及工业计算机信息集成管理平台,提升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相信,如果将中国制造特有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借助管理软件实现,将帮助中国制造业基业常青,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全面跨越。

制造优势 篇6

“十二五”期间, 云南省机械装备制造行业规模及骨干企业不断壮大, 规模以上机械企业由“十一五”末的245 家发展到349 家, 实现稳步增长。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由“十一五”末的110.76 亿元、426.37 亿元提升到146.17 亿元、589.8 亿元。其中,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 亿元,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超过35 亿元。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汽车产量由“十一五”末的10.19 万辆增加到2015 年的13.4 万辆;内燃机由1 178.61 万kw增加到1 960.78 万kw;大型铁路养护机械由205 台增加到253 台。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科技经费支出从“十一五”末的24.4 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51.7 亿元。一批新产品研发成功, 多家企业承担国家重大专项。

据云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 年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6.17 亿元, 比上年增长12.5%, 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5.8 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规模以上机械工业7 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89.8 亿元, 比上年增长6%, 高于全国规模以上机械工业2.68 个百分点;完成利税总额34.68 亿元;实现利润24.4 亿元。

产业转移下武汉制造业优势的探讨 篇7

关键词:产业转移,钻石模型,产业集群,优势

一、武汉制造产业优势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是研究国家和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模型, 能够预测长远的发展潜力, 除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以及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外, 还涵盖了机遇和政府两大因素。结合武汉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钻石模型能够详尽具体地分析出武汉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所在。

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产业必备的竞争要素, 它直接参与到生产营销环节, 在这方面是否存在优势关系到成本高低, 并且直接反映在价格上, 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能源方面, 随着武汉“1+8”城市圈战略的实施, 以武汉为圆心, 以100公里为半径, 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围成一圈。作为城市圈的中心, 武汉获得了黄石、黄冈市的金属、煤炭等资源, 潜江天门的石油、天然气等充足的供应, 并且武汉水电力资源丰富, 为制造业提供了能源基础。在交通设施方面, 武汉历来就有“九省通衢”之称, 为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

除了以上两大因素, 人才作为创新的主体、战略的实施者, 重要性在生产要素中居首位, 而武汉在这方面占有极大的优势, 武汉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0多所高校。各类科研机构106所, 国家实验室1个,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3个。并且工资相对较低, 具备了充足的高级生产要素。

2. 需求状况

武汉是中下游地区的商贸金融中心, 居民众多, 对各类产品需求旺盛, 全市现拥有商业网点12万余个,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另外, 武汉制造业也需要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带动地区产业发展, 据统计, 至2007年9月, 全市工业招商引资项目达到70个, 投资总额7.32亿美元, 外方直接投资2.46亿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5.76亿美元, 国内外资本聚集武汉的趋势日趋明显。而且属于市产业链延伸配套的项目达到52个, 占外商投资项目的主体, 投资总体向大项目集中的态势明显。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武汉产业发展逐渐向园区集中, 形成了重点发展钢铁制造及深加工、石油化工、船舶机械、环保产业、电力工业、建材产业、纺织产业的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聚集区 (青山-阳逻-左岭) ;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类电子和家电产品的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蔡甸-汉南) ;重点发展以光电子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洪山-江夏) ;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食品工业聚集区 (东西湖-汉阳黄金口) 和重点在中心城区发展都市型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都市工业聚集区五大特色集群, 并且依靠各产区不同的区位、资源、技术优势拓展空间, 产业集聚化程度加强。其中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以钢铁和石化产业为主的青山区域, 以汽车产业为主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及以光电子产业为主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各区内武汉一直致力于促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 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 衍生出一大批关联企业。

4. 企业的策略, 结构和竞争

武汉的企业发展立足于各区域优势,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实现结构调整优化, 大中小企业从产业集群的特色出发, 相互模仿又彼此超越, 分工日趋明确。

武汉企业的结构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逐渐优化, 将优势集中于区域内的核心企业剥离出来的各个环节, 合作生产, 降低了中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 区域中的适当竞争提高了企业效率, 生存压力逐渐演变成为发展的原动力, 因此, 在武汉各产业集群区, 企业良好的发展潜力可以被充分挖掘。

5. 机遇

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 在中部地区, 武汉区位交通、科技实力、商贸辐射力、工业基础等综合实力较强,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使之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产业转移对武汉制造业来说也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产业转移弥补了武汉紧缺的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 而武汉基本上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体系, 优势类别明显, 集中在汽车及机械制造、钢铁、光电子产业, 并拥有“武汉硅钢片”、“长飞通信光缆”等中国名牌产品。

另外, 武汉现在更面临着打造“武汉城市圈”的难得机遇, 充分抓住这一契机, 今后的大武汉, 将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市场概念, 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大都会。

6. 政府

武汉政府一直致力于为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环境, 精心组织汉港经贸洽谈会、光博会、华创会等重大活动, 将承接的企业规划引导进合理的园区, 带动产业区域发展。据数据统计, 2007年总投资在10亿以上的项目占重点建设项目总数的28%,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的36.4%, 上半年以城市交通项目、新区建设、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光谷建设等为主的公共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3.72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2.3%1。政府提供财税支持、金融扶持、优化政务服务, 加大力度在中心城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都市工业园区。

从钻石模型来看, 集六大因素的优势于一身的武汉是中部最具潜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地区, 五大区域的产业集群使要素间作用相互增强, 使武汉保持着活力迎接产业转移。

二、现实存在的制约武汉制造产业优势发挥的因素剖析

1. 人才方面

武汉虽然拥有许多人才, 但是利用效率低,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 导致部分高校人才在武汉无法得到发展空间而向人才短缺的东部地区转移, 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 留用量少的局面。不良的用人机制导致优势产业对优秀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

2. 配套产业方面

在武汉的产业聚集区中有强劲领导力的龙头企业少, 工业园区分布较为零散, 不能有效细化分工, 未形成相互配套的规模经济, 缺少支持龙头企业的中小企业集群, 大批企业产品扎堆, 出现恶性竞争, 交易费用过高, 并且产业之间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产业链, 呈现出规模小, 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的现象。许多关键的部件和配件还要从外引进, 导致货源不稳定, 如在电子行业, 70%以上的核心部件一直通过进口提供。

3. 技术方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 先进技术是维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但武汉市的优势产业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产业技术层次低, 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多是依靠外来技术局限于加工贸易, 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也有待加强。

4. 物流方面

虽然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但物流业却发展得不尽人意。受传统“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影响, 武汉市许多企业包揽了从仓储到运输的各个环节, 加大了成本, 更难集中有限的资源开发核心竞争力。武汉要承接好产业转移, 减少物流运输成本和资金占用是必要的, 营造物流服务新优势是提高武汉优势产业竞争力的一大关键。

5. 政府存在着“越位”和“缺位”问题

武汉在以前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时间长, 市场开放程度低,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强, 职能转换慢, 融资机制不完善, 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在招商引资方面, 行政程序复杂, 效率不高, 缺乏政府政策的大力引导, 除此之外, 政府的规划、服务、创新能力都有待加强。

三、关于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

1. 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和用人模式

具体措施为:第一, 要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吸引更多的优良人才留在本地, 培养和引进起桥梁作用的高层人才的中介服务机构;第二, 要把握好产业转移到武汉的人才需求, 产业转移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发展空间, 还可借助企业内的先进生产技术外溢, 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

2. 优化产业链, 突出产业重点

产业承接的重点在于选择一批规模效益好, 产生优势互补, 技术先进的企业。这些企业以其蕴含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赋予本地企业借鉴意义, 因此主动承接关联企业能有效解决当前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立足于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 电子信息, 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现有的产业链, 强化价值链上的各环节, 向上下游延伸。着重发展钢材深加工和再加工, 延伸钢材制造产业链;壮大汽车产业, 以促进零部件发展, 重点发展底盘、车身、电器件三大总成, 形成武汉市汽车产业链;重点发展传输设备、交换设备和终端设备及光纤、光缆等产品, 大力发展印刷电路板、光电器件、通信电源等专业配套件和包装材料、小五金、塑料配件等产品, 形成光通信产业链;围绕武汉石油化工厂的发展和产品的延伸, 大力开展产品深加工, 形成石油化工产品产业链。对新进企业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 以利益为纽带, 加强合作竞争意识, 做强产业链。

在武汉的优势产业中也要突出重点, 以技术引进和创新并重, 增强产业升级的主动性, 针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制造能力不足的现状, 结合武汉的科教实力, 以信息产业为首的高新技术为先导, 大力发展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扩大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群, 顺应时代发展承接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转移, 将周围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各研究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及优势研发力量整合起来, 发掘提升创新能力的突破口, 为光电子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开发力量支持, 以东湖高新科技园为核心, 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为支柱, 生物、环保产业并举的产业格局, 成长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武汉本地品牌企业。

3. 武汉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

产业转移为发展现代物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武汉应以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突破点, 具体思路为加快建设阳逻港、舵落口、常福、郑店和航空五大物流园区及沌口、白沙洲、关山等七大物流中心, 基于武汉港货物通关、商检、仓储便利的优势, 用武汉港、汉阳港与长江和汉江段各港口形成连接, 完善港口物流体系;依托武昌和汉阳火车站, 合理规划铁路货运、场站布局, 建成货运快捷的铁路体系;以武汉天河国际航空为中心, 大力发展航空服务、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 形成中部货运快捷、效率高、辐射广的综合性航空物流体系。建立及时、高效、规范并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渗透到运输、采购、仓储、包装、配送各部分的物流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 形成立足武汉、面向中部地区, 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系统。还要引进和培育能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加快对物流人才的培养, 提高物流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

政府要转变职能, 摆脱传统管理者的角色, 升级为经济发展的服务者。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 应以武汉为主体, 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 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8+1”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武汉城市圈的规划是响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 武汉制造业区域发展就要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 并且政府在未来规划“两型社会”改革中, 应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国际金融服务业、物流产业等无污染的产业。

四、小结

随着国内外产业转移浪潮的愈演愈烈, 武汉市要积极吸纳有利于武汉产业发展和优势发挥的企业。武汉要立足于四大支柱六大优势产业, 重点发展五大产业聚集区, 延伸产业链, 形成企业群。以高新技术为导向, 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消除影响优势发挥的因素, 抓住中部崛起这一历史机遇, 加快建设“1+8”城市圈, 优化产业结构, 拓展市场空间, 培养更多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使武汉成为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的先导性地区及中部的战略支点, 从而带动武汉制造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杨孝伟:对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合理化问题的探究.经济纵横, 2006年第3期

[2]陈亚辉何科方:基于钻石模型的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当代经济, 2006年第6期 (下)

[3]王溶花陈玮玲: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与应对思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3期

制造优势 篇8

出口仍然是将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渠道, 如果世界工厂地位有失, 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就会蒙上阴影。因为无论是扩大内需, 还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增加居民收入, 打破强势部门的垄断, 扩大民间投资, 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伴随着经济增长, 以及物价和生活费用上涨, 工人会要求增加工资。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人的贡献相比, 这一轮工资上涨, 来得算是迟了, 只是多年来, 我们已习惯了制造业的低工资, 才显得突然了些。工资水平提高, 制造成本水涨船高, 对出口部门自然不是好消息。可是, 由此断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保, 却太匆忙了些。

第一, 出口部门中, 不同行业的成本构成差异很大, 比如制鞋业80%是人工成本, 但机电业人工成本只占10%, 人工成本上升, 远不至于全军覆没。第二, 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证明中国的出口部门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这个优势是综合的, 除了劳动力成本低之外, 还有管理的优势以及相对低的环境标准。第三, 劳动力价格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中国仍然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 也就是最过剩的国家, 特别是农村, 有数亿的劳动力等待进入世界工厂。沿海出口企业是他们最佳的就业选择。第四, 中国出口部门的比较优势, 主要不是与自己, 而是与其他国家比, 也就是与中国具有竞争关系的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与印度、东南亚、东欧等国家相比。第五, 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提高。现在劳动力的主体, 他们的教育背景和素质更好, 学习能力更强, 因此, 相比前一代的工人, 他们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当然, 应该承认, 中国出口部门的比较优势正在收窄, 与后起新兴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而且最终可能会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

制造优势 篇9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概述

如今的机械设计制造机器与以往传统的设备相比其优势已经明显的显露出来。利用高科技的自动化、信息处理以及微控制多种科技联合, 让机械制造达到智能化的水平并且自动化系统也得以不断提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准确性和工作效率[2]。传统的操作繁琐、难度较大, 并且还要有专人负责操作, 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就能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出很好的答案, 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控制程序就能够实现整个操作, 非常便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不会像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一样缺乏安全性[3], 它内部装有的控制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并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 并且还能够发现其源头所在并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以免造成损害,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之相比, 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既没有监控和报警系统, 也不能够对潜在的故障进行排除和修复, 所以一有故障, 整个生产过程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以往很多不科学的部件如今都已被先进的电子元器件所代替, 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并且使用的寿命也相应延长。除此之外, 如今该行业将多种前沿科技融合在一起, 不仅适用于多种场合, 并且由于其功能比较全面, 使得在环境恶劣并且不适宜人工劳作的情况下, 其作用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它能够取代人工进行操作。

2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发展趋势

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人类也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信息遍布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于是该行业自然而然也同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 让设备达到智能网络化的同时, 还可以分享公共的资源, 方便大家相互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的帮助, 实现即时设计数据的传输, 这样一来就没有了空间的限制, 设计交流也更加方便。利用CAD等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 再加上人工智能以及专家系统, 以虚拟制造系统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 将整个过程用电脑模拟, 并构造出真实客观的模型, 还能够对产品进行描述, 给出最适宜的方案。在最大程度发挥软件功能的同时, 也为我们有效的降低了产品成本, 同时严格控制质量。

技术在发展的同时, 又处于当代环保的大背景下, 所以环保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对于发达国家的生产模式, 我们不能生搬硬套, 而是应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 将环保与发展综合评估, 在生产作业的同时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损害程度将到最低, 并且还要尽可能做到可持续和谐生产, 也就是使用绿色可回收原料, 让利益和生态环境并驾齐驱。

环保是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不论是创作、制造, 还是使用维修甚至是回收阶段, 都要满足绿色生产的原则。在追求经济利益化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环境问题, 尽可能的提高二次利用率来降低对环境的伤害。产品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就必须要同环境的发展相协调一致。

除了环保之外, 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势必实现模块化。所谓的模块化, 其实就是为扩大生产和推广所打下的基础工作, 主要内容就是在研究设计时, 根据某种标准实现分组的目的。同时重视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也是行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实际中应注重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不断强化其专业知识, 增大储备量, 提高实际操作经验。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创新性, 打破传统观念, 以创新不断带动产业的发展。此外技术人员对于其他领域的科技知识也应有所了解, 将机械设计制造与其他学科技术相结合, 发挥出机械自动化的优势。

3 结束语

如今整个行业的发展对于以往传统的机械行业还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 它在提升了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之外, 对于市场的不同需要也能够将其满足, 将产品的应用面大大加宽。对于整个机械行业来说, 其将来的核心和趋势必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所以, 一定要以当代先机科技为指引方向, 加快行业技术的发展, 从而带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的工业生产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周立强.浅谈我国机械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22) .

[2]杨凤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J].经济生活文摘 (上半月) , 2012, (09) .

[3]李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投资, 2013, (04) .

制造优势 篇10

“市场换技术”无法实现的目标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明显进步,已初具规模,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市为例,通过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单位经过多年创新攻关,已在航空航天、飞行器导航控制、百万千瓦核电火电水电、能源动力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不仅为“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天宫”对接、“蛟龙”入海提供技术支撑,还成为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的支柱、科技创新的主体。

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日渐显现,引领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十五’末增长了12%,达到53%,高新技术产值年均增长23.2%。”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于沐琳说。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仍存在较大差距。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等仍依靠进口,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不足20%。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由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大都来自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加之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产业技术转移有限,高技术、核心技术难以转让,多以跨国公司形式进入我国,增加了我国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难度。

这从燃气轮机的发展道路中就可以明显看出。上个世纪前,由于自身技术基础落后,我国的燃气轮机设备几乎完全依靠国外进口,长期处于引进阶段,很难消化吸收。2003年以后,为了达到“市场换技术”的目的,短时间内缩短燃气轮机设计制造技术的差距,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主持三次打捆招标及后续招标,还组成了三对合作方—哈汽—GE、东汽—三菱、上汽—西门子,以帮助我国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其代价高达350亿元。经过几年的引进,上汽、东汽、哈汽都建立了先进的车间,购买了制作燃气轮机的特殊设备,但得非所愿,“我们真正能做的还是以冷部件为主,核心的热部件仍然被国外垄断。一旦热部件坏了,更换费用十分昂贵,由于我国不掌握这一技术,仍需付出高昂的代价。”不少企业正是吃了这样的苦头才被逼上了创新之路。核心技术买不来,这在高端制造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制造”迎“黄金增长期”须补足的“短板”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作为国家唯一从事大型舰船主动力研究和能源动力装备研究的科研单位,目前正在组织30兆瓦燃压机组项目的研发攻关。燃气轮机是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最高端产品,被誉为制造业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在航空、舰船等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此前,只有几大发达国家掌握了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我们的目标就是打破国外的长期垄断,实现30兆瓦级天然气压缩燃气轮机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跻身这一领域的先进行列。”七○三所副所长常山介绍说。通过多年来的技术创新,七○三所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满足国家日益提升的国防战略需求和关乎国计民生的能源装备需求。

这仅仅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缩影。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基石,要从根本上发展工业,壮大装备制造业,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必由之路。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综观美国、德国等世界工业强国,无不遵循控制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设计和制造的理念,以技术优化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利用高端制造保持产业优势。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突破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陆燕荪表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含量高,体现出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并且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能够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因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新兴技术的集成载体,直接关系到各个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经过10年来的大力发展,在高端装备制造的一些重要领域,我国也获得了长足进步。“我们的装备技术从前与国外差距很大,但在汽轮机制造的一些领域,我们现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秋鸿自豪地说,“我们正在努力摘取装备制造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哈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空冷机组系列、超超临界660兆瓦机组、300兆瓦等级供热机组、联合循环机组等,其综合性能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哈汽正在研制开发更大容量、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联合循环汽轮机、重型燃机等产品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但整体来说,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仍是发展“短板”,与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为寻求更加有效的发展出路,陆燕荪表示,应着重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以下几个普遍问题。一是要解决过度依赖要素投入,效率不高的问题;二是大企业集团不强,也缺乏专特精的小巨人企业为之配套;三是技术创新体系亟待改善;四是政府各部门需要真正落实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各项政策。

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实施重大技术装备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筹制定装备制造业的相关政策,组织协调重大技术装备联合攻关等举措。在多项政策引导下,专家预测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将会迎来黄金增长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钦表示,经过技术积累和沉淀,中国制造将会依托全球的技术标准,走上中国创造之路。

规模增长效益下滑致“低成本优势”消失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大企业峰会上,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2012中国制造业500强,总体规模大幅增长,营业收入总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6%;资产总额达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7.27%;从业人数达1261万人,同比增长10%。

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8次向社会发布“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缪荣说,从规模分布看,目前仍延续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型”模式。

从营业收入看,500强中过万亿元的只有中石化1家,不足百亿元的企业86家,比上年减少39家。“主要力量集中分布在中间水平。千亿级、500亿级、百亿级企业数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尤其百亿级企业达315家,占63%。”缪荣说。

从资产规模看,过千亿元的企业只有39家,百亿元以下的162家,主要力量仍然集中分布在中等规模企业。企业总体效益下滑明显。制造业500强企业利润总额6304.5亿元,同比减少13.66%,亏损企业14家,比上年多8家;收入利润率2.90%,同比降低1.24%;平均资产利润率3.18%,同比下降1.22%。

效益主体下移,中等效益水平的企业比重越来越大。李锦分析说,利润超百亿元企业7家,利润总额占比23.74%;10亿元以下企业337家,利润占比21.22%,效益主体是10亿至100亿元间的中等企业。“14家企业共亏损94.6亿元,3家企业未填报利润情况。”

“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我国制造业的突出优势,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这一优势在不断流失。”缪荣说,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大面积“用工荒”、工资薪酬快速上涨就是例证。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靠闲置土地、大量人口、低廉甚至免费的自然资源,拿下了全球低端产品市场。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提升,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逆转,直接推动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

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大量制造业企业处于产业链底层,从事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李锦说,以服装、机电、化工等为例,主要途径是代理品牌加工,特点是劳动密集,生产、管理简单,但能源消耗大,污染也较为严重。“技术引进上一直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问题。”

一方面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加速追赶,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把制造业作为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

制造业亟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随着低成本优势的消失,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粗放型”增长也即将走到尽头。专家认为,应对新形势下的全球竞争,我国制造业应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告别“粗放增长”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

专家建议,制造业企业应“练好内功”,培育本土市场竞争力,采取渐进式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缪荣认为,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首先应是技术研发环节的国际化,其次是市场销售环节的国际化,最后才是生产环节。一味依靠外资和技术,追求高速增长,只能成为“代加工厂”。

方向一:出口产品结构的转型

出口型制造业提升国内附加值占比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升级方向,也是抵消海外需求对国内产业链冲击的重要方面。根据IMF的研究测算,世界平均出口价值的国内附加值比率是75%,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出口价值100美元的货物中,75美元是国内创造的价值。这表明全世界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某种形式上的“加工”贸易。中国出口价值中的国内创造部分约在50%左右。对于中国的加工贸易来说,国内附加值比率要低得多,大约在20%左右;一般贸易国内附加值比率接近90%;这两类贸易综合,得出总出口的附加值中有50%是在中国国内创造的,这一比率要显著低于世界75%的平均水平。未来高端制造业仍有巨大潜力,并有望在出口总量下滑的情况下,使出口的国内增加值提升,而且这一部分的提升将加大对国内相关制造业产能的消化力度,从而弥补外需中长期疲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方向二:从几个比重关系可以观察中国出口结构的变迁过程

从全球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数亿劳动力大军加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是过去10多年全球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伴随着这一过程,1990年代末以来,日本在全球出口份额中的比重已由19%左右下降到今天的14%左右,下降了5个百分点,德国则由7%下降到5%,下降了2个百分点,相反,中国由6%上升到15%,上升了9个百分点,大于日本和德国的总体降幅,这是全球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的结果。

从中国的出口区域结构来看,2011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出口占比为74%、环渤海占比16%、中部六省和西三角占比7%,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所谓中国出口和中国制造仍然主要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其中广东集中了 “珠三角”87%的出口份额,江苏和浙江则集中了“长三角”74%的出口。

从中西部的出口区域占比来看,金融危机以来,虽然整体上中西部出口份额略有提升,但是内部的差异十分明显,重庆、四川和河南是三个出口增速最为迅速的省市,2011年分别实现100%、40%、80%以上的出口增速。

通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从沿海内迁一定程度上只是广东、江苏和浙江制造业向中西部少数省市的内迁,这个背后反映的逻辑是重庆、四川和河南作为曾经的人口流出重镇逐步成为人口回流的重镇。而且,也正是这些省市才能提供更大的制造业用地供给空间。从数据上观察,2011年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土地出让金的占比为24%,仅次于长三角,为第二大贡献源,而10年之前,这一比例仅为3%,从土地周期的视角看,这个比例的大幅跃升显示中西部在全国制造业结构的重要性已在显著提高,产业转移的步伐也已开始。

制造优势 篇11

关键词:动态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地位,产业定位

1 比较优势相关贸易理论概述

1.1 比较优势始终是贸易理论的核心

根据克鲁格曼的观点, 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进行贸易的各个国家之间存在千差万别, 每个国家都从事自己擅长的生产, 便能从这种差别中获益;其二是国家之间通过贸易能够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这其中便包含了一个经济学家们所认为的“无可否认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显而易见” 的正确的经济学概念——比较优势。

1.2 传统比较优势的局限性

无论是李嘉图模型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考虑的都是静态比较优势,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国的比较优势必然会发生变化, 传统比较优势的局限性便逐渐体现出来, 传统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方法不能将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技术进步体现其中, 因而不能更加广泛地适用于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

1.3 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出和发展

二战以来, 日本及东亚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使得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不能很好地做出理论解释,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 (1955) 从动态的、长期的观点出发, 把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政府政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引进、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 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技术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进入研究领域, 如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理论的发展。

2 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

传统的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产业间, 二战后国际分工逐渐深入到产业内, 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国际分工已经深入到产品内。我们以我国制造业中的电子、机械产品生产为例, 主要生产过程有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分别主要依靠人力因素、资本因素、劳动力因素。

如表1所示, 如果经济体出口最后组装阶段的产品却需要进口研发设计阶段的产品, 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高于出口商品的价格, 如我国目前的贸易状况。而处于国际分工高度的经济体, 出口研发设计阶段的产品而进口组装阶段的产品, 其进口商品的价格低于出口商品的价格, 在国际分工中获利。高端的国际分工是以一抵二, 低端的国际分工是以二抵一。对于高技术产品, 发达国家占据国际分工高端;对于低技术产品, 发展中国家因其本身具有的的劳动力优势, 可通过实现产品升级的渠道, 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3 如何寻求合理的我国制造业产业定位

3.1 制造业发展中重要因素条件

首先, 技能型人力资源供小于求。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制造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的比例在下降, 然而, 制造业对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仍然较大, 且目前社会供给仍只停留在初步满足的阶段, 若寻求制造业深度与宽度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 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初步阶段。根据资料统计, 目前仍没有中国企业迈入世界制造业500强, 在制造业所涉及的各个行业中, 各类精密技术的普及率均较低, 汽车设备、光纤设备、电路设备、石化设备等行业对进口的依赖度较大。

第三, 资本积累不足。制造业向更高的技术方向发展, 最重要的支撑便是资本积累, 加快资本积累, 改善融资渠道, 加快市场流通才能从根本上支撑制造业的深层次和规模发展。

3.2 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首先,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应继续解决就业这一历史任务, 并合理过渡。事实证明, 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的比较优势的经济体, 其产业和技术结构会更加合理, 创造的价值会比较大, 在世界贸易竞争格局中也会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一个很著名的例子, 如果我们生产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 在一些层面上来说生产衬衣比生产空客更加重要, 8亿件衬衣的所赚的一点小利及所解决的就业问题相对于空客所依靠的欧洲四国巨额补贴是更加盈利的。生产衬衫的中国能够比生产软件的印度发展得更好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 大力支持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 并逐渐发展并巩固其在产业中的主导位置。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选择适合本经济体并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能够使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并更能利用经济体天然的要素禀赋优势, 并根据要素禀赋优势的转变而升级产业结构, 从而使得经济体自身有着良好的循环动力。

第三, 将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控制在50%以下, 并逐步缩减其比例, 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在产品生产的环节上, 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海闻, 蔡荣, 郭海秋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第五版) .

[2]施炳展, 李坤望.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形态的跨国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 2008, (10) :3-8.

上一篇:磁共振静脉成像下一篇:委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