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2024-09-22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精选7篇)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篇1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 业 论 文

题 目: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入 学 年 月_2011年9月 姓 名 韩录霞_ 学 号__11091212058_ 专 业_ 护理 联 系 方 式_*** 学习中 心__山西运城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4日

目 录

摘要..................................................3

一、尊重生命

1.1尊重生命...........................................3 1.2注重生命质量........................................4 1.3临终关怀的责任及发展...............................4

二、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影响

2.1传动文化对死亡的影响...............................4 2.2伦理环境的影响.......................................5 2.3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5 2.4传统伦理“孝道”的影响...............................5

三、护士所面临的伦理挑战

3.1关注护理,无非治疗...................................6 3.2加强死亡教育,重视对家属的慰藉.......................6 3.3满足临终者的心理、生理需要...........................7

四、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

五、1967年由桑德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英国目前有100多所。

1临终关怀与主要服务对象.................................8 2临终关怀主要的几种形式.................................8 3本院设置临终关怀专科及家庭式病房......................8 3.1临终关怀专科的意义...................................8 3.2家庭病房的重要性.....................................8 参考文献................................................9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芮城县中医医院普外科 韩录霞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医学伦理道德观正不断深化,拓展和更新。一项新的医疗保健事业——临终关怀正脱颖兴起,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及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的医护措施,目的是希望帮助患者了解死亡,进而接纳死亡的事实。给予患者及亲人精神上的支持,给予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接受一切即将来临的问题,它体现了现代医学和人精神上的支持,给予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来临的问题,它体现了现代医学和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在生理上解除肉体的痛苦,和心理上缓解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在社会角度上使其具有社会成员的自觉感,在社会伦理方面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人的尊严,使临终者平静、安然改变过人生的最后历程

【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理;伦理问题

一、尊重生命 1.1尊重生命

对于护士来说,这一点似乎是我们做好这个职业的基础,应不会存在问题,因为护士就是怀着一颗热爱生命的天使之心救死扶伤的。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尊重生命。我们顽固地用高科技的呼吸机、起搏器等强拉硬拽着的生命是否值得尊重呢?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地拒绝死亡呢?这是我们实实在在面临的伦理彷徨。完整的生命过程应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顾海兵先生指出:“在我们的整个科学及教育的体系中,只有生的教育,而没有死的教育;只有优生学而没有优死学;只有计划生育而不计划死亡;只有人生观而没有人死观;只有生的崇高而没有死的光荣。试想,如果没有死亡,人口数量无限制增长,地球资源被吃光用尽,人类还能生存发展吗?因此,死亡的不可避免是人类延续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死亡是伟大的。”所以,完整的尊敬生命应包括尊敬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式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包括对临终病

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帮助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尊敬死亡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它属于死亡教育的一部分。

1.2注重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基本要素,对生命质量进行医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中,这是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实践中的一项具体应用。“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出,无疑反映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但遗憾的是,对于生命质量,不同的健康保健人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定义。而临终关怀又是多学科健康保健人员共同来进行的,所以在工作中往往会产生对病人生命质量各自不同的评判。要使生命质量由理论走向实践性,同时,当生命质量的概念作为规范在临床应用时,必须有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工具来测量病人的生命质量,要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所以说伦理观念有相当大的作用。

1.3临终关怀的责任及发展

发展临终关怀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相当尖锐而发人深省。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人们已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在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应该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临终关怀,无病则防、有病则治、治不好则临终关怀。护士作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主力军,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临终病人的完善照顾,不仅体现对人的尊严的维护,而且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

二、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影响 2.1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影响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思想长期沉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而临终关怀无疑是一个帮助病人走向死亡的过程,它使死亡在病人、家属、医务人员之间公开化,对情感的强烈冲击使人们难以适应。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徒由耶稣之死来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它们 4

认为死亡就是皈依天父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远比传统的中国人的看法积极得多。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有人做过调查,在对生命终结的恐惧和认同安乐死方面青年组与老年组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别,老年人相对对生命的终结更恐惧些,并较难认同安乐死。不能肯定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老年人更接近于死亡,更能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呢?还是因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使青年人受传统死亡观念的影响较少呢?无论答案如何,都说明临近死亡的人对死亡的畏惧心较大,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医护人员对死亡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

2.2伦理环境的影响

医疗保健的体系里,伦理环境是指整个大环境对某人应该做什么,另一些人包括管理者、督导者、行政管理者应该做什么的约束。它反映了周边环境对于某种伦理行为的价值观的理解。它包涵了医疗保健提供者在做日常伦理决断时约定成俗首先选择的价值观。可见,伦理环境对其中的人员起着引导和指导作用。对于临终关怀,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伦理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关怀事业人员的士气,削弱了我们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伦理力量,起了一个消极涣散的不良作用。领导的支持是伦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尺度,可见,发展有利于临终关怀的伦理大环境,仅仅靠医生、护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系统人员,上至领导,下至基层的共同努力。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必不可少,但是资料显示:理论上学习到的和实践中体现出的价值观不统一的现象,常常使护士难以适应,以至有挫败感,降低了士气。[13]所以说如何使价值观和伦理准则能深入整个系统内部,以提高内部人员的统一性则更是有相当难度。

2.3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病人安静地有尊严的死去,是临终关怀的的结果,但不是终点。古语曰:死者何辜,生者何堪?对所爱的人为死去,我们由震惊而哀恸、绝望,对已故者的感觉由悲到怒,进而出现抑郁等强烈过度的哀伤,在中国现今缺乏社会工作者的情况下,丧亲辅导的任务就落到了护士身上。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单纯注重护士的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有爱心、同情心、却忽略了对“抚慰”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当你面 5

对悲痛欲绝的家属时,仅仅有同情心是同样无能为力的。由此看来,丧亲抚导的课程培训是势在必行的。

2.4传统伦理“孝道”的影响

“养儿防老”,子女尽心竭力送终为尽“孝道”。对于临终病人,患者本人与亲属的求医动机显然不同,亲属的求医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伦理上的考虑。很多患者的家属心存疑惧,如不把患者治疗到服侍到最后一息,不为病人多花一些钱,社会舆论受不了,自己将来问心有愧。而把病人送进临终关怀医院,无异于宣判病人死刑,放弃了治疗,这在病人家属无疑是难以接受的。而医护人员往往顺应这种“孝道”的“善意”,只把病情告诉家属,而对病人则避重就轻,以避免更多的心理打击,这就造成了病人的求医动机较为主动迫切,使家属更加难以决定放弃治疗,改为临终关怀。这种做法不仅给开展临终关怀造成障碍,而且医护人员在无意中还违反了“告诉事实”的伦理原则,损害了患者获得情报的权利。

三、护士所面临的伦理挑战

3.1关注护理而非治疗 关注护理而非治疗

护士作为医务人员的一分子,长期以来一直在为救死扶伤辛勤奉献着,一直习惯于和医生合作把病人从疾病中拯救出来。而突然间出现“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概念,不啻是承认医院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的尴尬,导致对整个医疗职业能力的怀疑,这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人员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地震撼,可能会导致潜意识里对临终关怀的抵触情绪。虽然说在医疗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护理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主导性,但是突然把护理的地位提高到主导地位,护士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对于临终关怀,护理的重点也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这给护士的理论知识也带来巨大的挑战。要求我们扩大知识面,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而现今的医院又缺乏临床的心理学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使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遇到无能为力的困难时,投助无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深对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能独立有效地运用于临终病人的全心身护理上。

3.2加强死亡教育,重视对家属的慰藉

死亡对病人来讲是痛苦的结束,对家属来讲是悲哀的顶峰。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使他们改变传统的死亡观念,帮助临终病人克服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帮助家属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使他们学会尊重死亡。临终关怀另一个内容就是做好对家属的慰藉工作,医护人员对家属给与安慰和鼓励,指导他们参与护理,使临终病人在平静之中走完人生之路。同时做好病人死亡之后的家属思想工作,多关心、多体贴、多支持、多理解,使他们减轻悲痛程度,尽快渡过悲伤期。

3.3满足临终者的心理、生理需要

美国库伯勒·罗斯博士把临终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协议要求、抑郁和接受死亡,而忧虑、痛苦、悲伤贯穿于濒死的全过程。这些心理反应过程的顺序和时间,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和明显的界限,常受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社会背景、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可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有的可能重复出现。因此,对临终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原则是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针对每个病人的特点满足临终病人的主要需要。所以临终关怀首要是给予病人舒适的护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基石,临终病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保存生命、减轻痛苦及无痛苦的死亡。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创造舒适的环境即病室要家庭化、安静、清洁、光线充足,室温适中,空气新鲜。对病人的操作处置做到稳、轻、细、准、快,做好生活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生理上的需求,重视病人微小愿望的满足,让病人在充满人间温情的环境气氛中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四、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

这一概念和现今的研究热点“安乐死”有某些不同。不论是主动安乐死还是被动安乐死,都有加速死亡的倾向。而临终关怀却提出不延缓、不加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伦理问题。但亦有学者认为安乐死应属于临终关怀范畴之内,且仅为临终关怀的一小部分。当优生学被承认后,以安乐死为代表的优死学,来自人类生命末端的一系列生死有关的理论、法律、社会问题又向人们发出强劲的冲击波,同时也是现代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严肃问题。目前,荷兰是世上安乐死唯一合法化的国家,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未立法,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仁爱道德的角度来看,有人认为实施安乐死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孝道,也不符合医生治病救人的职

业道德,安乐死的专家组提出:安乐死的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乐。

五、1967年由桑德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英国目前有100多所。1988年10月天津医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机构,之后在上海、北京、沈阳、西安等地陆续展开临终关怀服务。据资料报道,至2003年3月,全国接受临终医疗服务的病例已超过了8000例,使每个接受服务的临终者安详平静、有质量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为关爱生命、启迪人类,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临终关怀与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种急、慢性损伤或疾病致心急肝脾、大脑、肺、肾等血管功能衰竭,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或各类晚期癌症等绝症病人,尤其是剧烈疼痛导致身心极度痛苦者。

2、临终关怀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独立的临终关怀机构,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的或社会的临终关怀护理,在我国主要以“家庭临终关怀”为主,其具体内容包括:对临终患者注册登记,到患者家中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使患者与亲人共度人生路程的最后站。临终关怀强调活的有尊严,强调家属与病患的感受,强调团队与共同努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厚及文化知识结构的更新,对生命价值及质量的追求和认识,已在不断更新与升华,各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化、高度化,真正做好临终关怀,并不仅是一张空虚的文字框架,而是应如何有效地落到实处,有 放矣。简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3、本院设置临终关怀专科及家庭式病房

3.1临终关怀专科的意义①对一般科室来讲,科室内每故一位病人,对同时住院治疗的病人来说,都会引起很大的震动,有的病人甚至因 和精神刺激而诱发心痛 等疾病,使一般病人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②临终病人转入专科,可减轻一般科室的负担,使科室医护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救治有生命价值和抢救希望的病人。③将各科室转入专科的临终病人集中起来管理,有利于制定既统一又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

3.2家庭病房的重要性 ①家庭病房各项设备应齐全,让亲人们能够在临终者生前为其尽孝尽责,允许亲人朋友随有探望,不限陪伴人数,使临终者如同在家一样,每天与家人相聚在一起。消除恐惧与寂寞,让病人在充满亲人朋友的亲情与爱的氛

围中,无怨无悔与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出生是生命的第一战,给人带来生机与活力,临终则是生命的最后阶段,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将必然要经历临终状态。因此,如任其自然,对处于临终状态的人,不予以必要的关怀将是对人性的背叛。当今,人类都一致希望能够在平和气氛下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见临终关怀不仅仅是一个境界,更是一个服务的观念,是一种为频死亡病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以发挥临终关怀与理想和目标为其最终目的。概括起来说是同即将死亡的病人分担人生的旅程,使他们能够在剩余无几的岁月中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因此,倾注伦理与科学的临终关怀将是弘扬华夏临终关怀的真谛,是开启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的幸福之门。

【参考文献】

1、王昊.我国老年卫生保健面临的医学伦理问题.中国医学伦理学,1998,(3):43-44.2、张朝霞,廖晓平,安金波,等.临终关怀服务中卫生资源配置的伦理学思考—215例恶性肿瘤患者临终期医疗费用的调查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1995,(4):26-27.3、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等.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德调查.中华护理学杂志,1998, 33(10):605-607.4、崔以泰.开展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1992,(6):42-44.5、陈振东,高宗熔,李海亨.终末期癌症患者及其亲属的求医动机.中国医学伦理学,1993,(2):49-50.致谢

在我的整个论文写作期间,老师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对论文的选题、写作和修改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老师高尚的品德、严谨的治学作风、渊博的知识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对我的学习、做人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他的教诲将使我终身受益。衷心感谢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篇2

传统教育学的学者从责任角度出发对教师的专业伦理提出要求, 而后现代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应该从关爱的角度出发, 更多关注教师的关怀伦理 (ethicsofcare) 。关怀伦理强调过去在学术上受到压抑的女性特质思维, 主张关怀情意才是教师专业伦理的基础。关怀伦理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 重视情感甚于理性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 主张教育要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而不只是逻辑理性的培养。这种新的伦理范式要求在以理性思维引导学生行为的基础上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 使关怀落实在行动中。比如, 一位高中英语老师, 她是工作在教师岗位的一位平凡的女教师, 但是她却是学生们心目中最亲最敬的老师, 她总是以和蔼的态度对每一个人, 她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 更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 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她会带着药到宿舍探望生病的学生, 这时, 学生感觉到的不仅仅是老师的关心, 更是一种母亲般的呵护。

(二) 重视知识的动态生成, 而非静态知识的提供

通过课本学到的知识都是“假”知识, 只有通过实践获得的才是有价值的, 所以出现记住的东西会遗忘的现象才不足为奇。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是一种间接经验的获得, 这个过程缺乏自我实践, 也就没有强烈的内心体验, 因此静态知识的获得往往会不知其所以然, 只是被动接受。关怀伦理强调, 知识是通过交往双方的互动、沟通、协商而形成的共识, 而不是由纯粹理性产生的授受式的僵化的知识。

(三) 在关怀实践中建立沟通情境

从关爱取向来看, 处于关系中的“自我”才是成熟的自我。吉利根认为, “关系中的自我”指的是将自我看成是在与他人的关系模式中, 尤其是在儿童早期阶段与他人的关系模式中形成的, 一定要依赖与他人的关系来帮助我们发现与探求知识, 在相互关系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从而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但这种沟通并不仅限于老师与学生之间, 是与自己、与他人、与这个世界保持关系, 是与自己周围所存在的一切人、一切事物、一切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与别人交涉与沟通的过程中满足他人需要的同时, 也提高自己。

这是一个努力却永无止境的过程, 也是很多人渴望体验, 痛并坚持着的原因。其间, 我们会慢慢失去“原来的我”, 在不断改变不断学习中成长。

二、课堂教学中关怀伦理的重要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经历, 无论人与人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都特别强调情感的投入, 情感上的互动对于人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当前师生关系仍没有摆脱“教师中心论”的控制, 出现了一种异化的师生关系, 教师成为绝对的主宰者, 只有教师的独白, 学生的主动性和话语权丧失。因此, 我们要积极探寻一种合理有效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模式, 依据“关怀伦理”, 建立以关爱学生为主的师生观:

首先, 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轻松和谐的信任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也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生通常学生们喜欢某个老师, 上课就会认真听讲并且该门学科成绩惊人, 这与学生对这位老师感兴趣有直接的关系, 才更喜欢他的教学, 并能高效学习。这就像朋友一样, 愿与共同兴趣爱好的友谊与源于对双方美德彼此欣赏的友谊相比, 后者是友谊关系的最高层次,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 正如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中所说:“抚养孩子和教育学生都需要时间, 都需要一种互动关系和连续性。二者要想成功都必须从构建信任关系开始。”因此,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非常重要的。

其次, 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关心关系,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学会关心。目前大部分人并没有完全理解或者做的不尽如人意, 很多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是单向的, 其实不然, 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 成熟的关心关系是相互的, 它表现为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和接触。两个人中, 一方付出关心, 另一方接受关心。正如母婴关系, 在母亲对婴儿的接触中, 婴儿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他通过呢喃、扭动、注视、微笑、依偎等来回报母亲的爱抚, 这些反应是对付出关系的母亲的最好奖赏, 相反, 如果婴儿木然地接受母亲的爱抚却没有回应, 母亲势必会沮丧, 觉得她的爱得不到回报。师生之间也是如此, 教师关心学生, 学生却感受不到来自教师的关心, 就不会做出回应, 不免使教师灰心丧气。学生作为互动关系的另一方也要对教师的努力积极回应, 学会接受关心并慢慢学会关心别人, 师生关系也可能演变成成熟平等的友谊关系。

再次,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知全能者化身, 把学生当成了无知者、服从者, 使师生关系成为了一种控制者与被控制者、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教师控制中, 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思维走, 没有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 这样的师生关系必然成为对话式教学实施的瓶颈, 妨碍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

只有意识到传统师生关系的不足才能有改变的动力, 才能一改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极端的师生观, 提出行之有效的关爱教学, 进而实现师生之间和谐的对话关系。

三、关怀伦理对教师的要求

传统教学与关爱教学之间并不是前后取代关系, 而是相互弥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两种教学方式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以弥补对方的不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尊重信任学生, 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平台

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的沟通与对话。教师首先必须信任学生, 并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任, 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真正关爱每个学生, 对学生保持善意、开放和接纳的态度, 学生才能够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贴心的情感交流。其次, 教师对学生实施关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 多关注关爱的过程, 不要把关爱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对话”, 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二) 关心爱护学生, 建立以“情感”为基础的人性化教学观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特别强调,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思考、探究并分享经验和知识, 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互动,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上, 教师要努力发现并积极回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愿望与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爱, 并能将此关爱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以此要求自己, 做一个能关爱他人, 理解他人的人, 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营造出一个以“情感”为交流基础的人性化、和谐化的教学环境,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 严格要求学生,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严是对一种学生负责任的关爱, 但要严而得当, 严而有效, 严而有度, 老师要对所有学生严爱有加。老师对学生的严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渗透在“严”中的希望和关爱。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中, 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 要让学生在严中得到提高, 在严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教学过程是有人参与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劳动,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但更重要的是要尊重信任学生, 注重师生之间的理解与对话;关心爱护教学, 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关心关系, 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爱之有度, 爱严相加, 最终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师生关系一直以来是备受关注的, 它是众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现实与理想状态之间往往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 以关怀伦理为基础, 建立以“关爱学生”为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爱学生是每一位老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关键词:教学,师生关系,关爱

参考文献

[1]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姜勇.女性主义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4 (6) .

[3]邓红.对课堂教学民主的探究与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 (3) .

[4]窦立春.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在道德教育中的互释[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 (5) .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篇3

关键词:宽容大度  女性关怀  女性  伦理思想

在外国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小说作家,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薇拉·凯瑟,她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小说作品《啊,拓荒者!》,在这部小说当中有些内容是有关于女性的关怀思想的。《啊,拓荒者!》这部小说是薇拉·凯瑟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是从女主人公移民开始写起的,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从小的时候就跟随她的父亲从瑞典移民到了现在美国的加州,当时美国加州还是一片荒原,在那里什么都没有,什么事物都需要去独立创造,当女主人公的父親去世之后,亚历山德拉很顺利地就继承了父亲留下来的家业,在那种极度贫困的环境之下,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没有让女主人公屈服和动摇,而是凭借着自身的毅力以及对自己的自信走出了困难,最终走向了幸福。

一  信任和理解

在小说当中,女性体现出了对土地的理解和以及信任,这也是女性关怀思想的一种体现。不管是什么时候,也不管是在什么地点,我们都可以这么说,土地是人类生活发展甚至是生存的一个必要的资源,草原上的所有事物都离不开土地。与此同时,土地承载着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的所有期望。也就是说,人类的成功和失败都毫无保留的表现在了我们生存的土地上。在小说中土地就好像有真情实感一样,当你把自己的关怀给予土地的时候,土地就会给予你更多的回报,如果你只是把土地当成是自己收获成功的一个工具的话,那么最终你也不会得到土地给予你的任何成功。如果有人类付出辛勤和汗水去开拓,那么这片土地就可以从一片荒地变成一片富有升级和活力的土地,反之它还是一片荒地,不会有任何的收获。在《啊,拓荒者!》这部小说当中,男性正式因为不理解土地和不信任土地而失败的,而女性正是因为对土地有着一定的信任和理解所以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这部小说当中,文中的男性都有一个想法,也许是出于本能的一种想法,那就是想要去把土地征服,想要让土地臣服在自己的脚下,但是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约翰·帕格森,在这个男人的字典里一直都存在着一句话,就是,“没有武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他的眼中,这个荒原之上的所有一切都是可以征服的,当然包括土地,只要你有足够的力量或者是武力。这种人是那种不会动用自己的头脑,不会动用感情的,在开垦荒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方法,有的只是蛮力,这样是不可能让土地屈服的,再者说,土地是不可能会屈服于任何人的,他这么做的结果是把一个年轻力壮的拓荒者折磨死了。在他的一生当中,从事拓荒工作一共十一年,在这是一年中他是一个非常合格的耕作者,但是他根本就没有在他所开垦的土地上留下什么痕迹。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土地是什么,也许对他来讲,“土地一直都只是一个谜而已,也可以这么说,土地就像是一匹无人可以驯服的野马,这匹野马一直在奔跑,谁都不知道它要跑向哪里,会在哪里停下自己的脚步,只会把东西踢碎,最终自己也被这匹野马踢碎了”。一直到约翰·柏格森去世的时候他都没有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他只是一味地在责怪这片土地,他以为他生活的这片荒原是桀骜不驯的,也许它会不定时的大发雷霆,但是为什么会发脾气就无人可知了。这片土地是灾星,那个神灵和人类有矛盾。直到这时候他都没有明白,我们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土地也是有感情的,我们只有对土地付出自己的感情才能够得到土地给我们的回报,而不是把土地当成是一个牲畜,更不能想要去征服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不可能去征服土地的。

女性是因为对土地有了自己的理解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在小说当中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看到了所有男人的失败,她对土地有了独特的了解,这时候她收获的是成功,非常圆满的成为了一个农场主,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亚历山德拉对土地有着信任和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她成功了。

小说的女主人公从父亲的经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土地不是一个死物,它也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是感情,在这片土地之上,只有一身蛮力是不够的,因为就算你的力量在大也不可能对这片土地造成任何伤害,想要让土地给予我们帮助的话就必须对我们生活的这片荒原付出感情,去爱这片土地。女主人公的家人和朋友以及邻居都在分水岭上失败了,在这片土地上这些人看不到一点希望,在他们眼睛里慢慢地都是绝望,这些人全部都弃甲而归了。就在所有人对土地都不抱希望想要离去的时候,亚历山德拉对土地的信念没有动摇,这时候只有她自己留了下来。因为她坚信这片土地是不贫瘠的,只是缺少人类对它的理解和信任,才会导致所有人都失败了。就好像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者对待一个遍体鳞伤的病人一样,医生在认真地给病人看病,而亚历山德拉对这片土地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她认真地分析了这片土地“生病”的原因,最终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先是在这片荒原上种植了小麦,经过她对这片土地精心的照料,最终这些小麦都丰收了;她对待土地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女、朋友一样,对这片土地献出了自己所有的关怀和爱,最终成为了这个分水岭的主人,这也是她对土地付出的回报之一。

第二就是亚历山德拉了解到,人和人生存的土地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当有很多人对土地绝望之后就开始低价出售自己手中的土地,这时候亚历山德拉对土地依然有着信任,她坚信土地是不会欺骗她的,这时候就用很少的资金买来了大量的土地;所有的人都是按照原来的想法在自己开垦好的农田里种植原来一直在种植的作物玉米,但是这时候亚历山德拉就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她在一部分土地上种植了小麦,其他人还把猪圈养在自己家中的时候而她就把猪进行放样。原来所有的男性都是把所有的自然资源当成是个人的财产一样来对待,还有甚者想要把土地据为己有,让土地听从自己的指挥,他们的这种行为会深深的伤害到土地。但是在当时来说,女性的地位也是非常低下的,也是男人眼中的一种物品,是私人财产的一部分和大部分的男性相比,女性天生和自然更加亲近,他们更能够明白自然有哪些需要。

二  女性的宽容

宽容是人类应具备的一种传统美德,宽容可以使人放下仇恨,更加轻松的活着。在《啊,拓荒者!》一书中,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将这一品质发挥到了极致,这不仅使得亚历山德拉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将亚历山德拉的优秀品格充分展现出来。在文中,亚历山德拉宽容的品德主要表现在与艾佛和李老太太相处的过程中。在众人眼中艾佛和李老太太都是属于行为较为怪异的两个老人,大家对于他们的怪异行为都很反感。村子里的人甚至想要将艾佛赶出村子,只是因为他总是穿着邋遢,而李老太太被自己的女婿嫌弃,对于她的行为总是指指点点。村子里这些人的行为使得艾佛和李老太太都会难过,就在大家“欺负”这两位老人的时候,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勇敢的站了出来,保护了与自己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老人,并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文中对这两个人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亚历山德拉的女性关怀。她的这种行为为她换来了友谊和忠诚,使人们更加信任她。下文将分别介绍亚历山德拉和艾佛与李老太太之间的故事,并对此进行分析介绍。

1  用宽容换来友谊和忠诚

在小说当中有一个比较另类的人,这个人就是艾佛,他是一个孤苦的老头,就因为这个人从来不会穿鞋、一直住在一个山洞里、邋遢不允许其他人打猎以及随地倒垃圾等行为被村子里的人看作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尽管艾佛平时的时候是一个非常老实而且不会惹是生非的人,甚至有的时候看到需要帮忙的人或者事还会主动去帮忙,但是,村子里的人一直都在抨击他,想要把他赶出村子。女主人公有两个弟弟奥斯卡和洛这两个人还千方百计的想要把艾佛送到附近的疯人院中去。其中洛的理由是:疯人院中的院长大人亲口告诉他“艾佛患有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必须要及时的送到疯人院中接受治疗,因为艾佛之前没有做过比较暴力的事情是比较匪夷所思的,以后难免会做出比较过分的事情来。”洛对亚历山德拉说过一句话,“医生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生病,而你不知道”,艾佛也许会有一天把库房烧了,或者是用最锋利的斧头去对付你或者是村子里的那些姑娘们。当洛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家长一样,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洛想要用莫须有的罪名把艾佛弄死。但是亚历山德拉对洛得观点并不认同。在她的心中,她一直以为艾佛虽然和村子里的其他人有些不同,但是他也有着他闪光的地方,艾佛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有着非常丰富的养殖和种植经验。亚历山德拉还是非常尊重他的,当艾佛经营的产业破产之后,亚历山德拉就把艾佛接到了自己的住处,让他和自己一起生活,并把艾佛当做是自己的一个朋友,甚至亚历山德拉还想要保护他。亚历山德拉用女性的宽大胸怀和柔情去包容艾佛,并对艾佛的一些想法也是非常支持的,在她的心中,她以为艾佛应该向所有人一样拥有所有的权利,最终,艾佛被亚历山德拉的种种宽容和照顾感动了,并把她当成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对她非常忠心。

2  对老人体贴

女主人公的弟弟有一个比较念旧的岳母,她会想用一个小木盆子洗澡,还想光着脚丫走来走去。正是因为岳母的这些行为在她的女婿洛的眼中都是非常不雅的,所以洛经常批评她,李老太太对在女婿家过得所谓的“高档的”生活非常不适应。亚历山德拉了解到这些内容之后就每年主动邀请老人去自己的家中小住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老人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一些事,就算是洛對亚历山德拉的这些行为有些抵触的时候她也没有终止这个举动。所以李老太太从心里就非常喜欢亚历山德拉,因为她觉得自己在亚历山德拉的家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在亚历山德拉的家里生活的时间是非常舒适和开心的。

三  母性

在小说当中,亚历山德拉用她宽大的胸怀对待她的两个弟弟,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埋怨,财产都是由男性来继承的,而且他们还把卡尔逼走了,他们认为卡尔想要侵夺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财产。对这些事情,亚历山德拉用母亲般的胸怀原谅了自己的弟弟,她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自己的弟弟们和他们的孩子。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小说中提到的女性关怀思想是一个新的思想,这种思想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因为有着这种思想的女性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能够把一些事情想得更加的透彻。这种思想还能够让传统的女性走出传统道德的枷锁,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把女性塑造成了独立自主、自强的形象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注: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英语)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c-mnu1401。

参考文献:

[1] 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期。

[2]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6期。

[3] 王恒恩:《拓荒者的赞歌——浅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关怀伦理与课堂教学 篇4

陆建国,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对象。曾任中山市政协委员、广东省教育学会会员。199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教师,荣获广东中华文化基金奖章,1998年被评为中山市教育名师。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普陀区高级指导教师,区特聘金享受者,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宝山区优秀园丁奖。有约20万字专著和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的刊物或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00年主笔个案报告《沟通从心开始、师生互动发展》,在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现代教育模式研究个案报告评比中被评为广东省一等奖的第一名;2003年主笔馔写主报告的《互动发展教育模式研究》荣获广东省第四届普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近几年又在《上海教育》、《现代教学》、《现代校长》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2013年和2014年两次在申粤辽校长高峰论坛上代表上海校长讲教学改革问题,受到高度好评。

关怀伦理是当代德育理论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德育学家内尔?诺丁斯。诺丁斯认为,真正的教育开始于关系,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良好的关系,所以教育应该从关系入手,当教师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动机能量从个人流向了被被关怀者,出现了“动机移位”,真正的关心就发生了。同样,课堂上,当学生对教师的关心产生“反应”,接纳和接受时,教育的关怀关系才得以完成。

中学时期青少年的最大身心理特征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由自发走向自觉,教育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引导发展。这一时期的教育,难能的是参与,不参与就不可能自主;可贵的是自主,不自主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和学会创新。参与和自主的前提是合作――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合作――心心相通,心心相融。师生间、生生间的“心动”,才能“天堑变通途”“心有灵犀一点通”。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这样描绘关怀关系产生后的课堂:“有时,教师似乎不需要说的太多,只要伸出你的手指,这时候学生就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了;有时候学生不需要长篇大论,不需要苦口婆心的说教,老师的一个表情,就会使学生理解老师的意思,这就是我们试图达到的教与学的状态。”

其实,很多教师都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高手。本篇文章用身边的例子,从学生的视角,为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一个参照。

一、“关怀”关系的基础是师生相容相悦

相容不仅是包容、宽容,更是接受、接纳,相悦则是喜欢和赏识。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是用智慧引人入胜,有的是用情感带入情境,方式方法大可不同,师生心心相通却是共同的前提和基础,心灵通了,一通百通。

吴桐同学描述孙汉清老师的语文课竟然如此动情:

在不经意间,他所流露出的文人气质,给我们这些学数理化的脑子带来了一份感性,那“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放,“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唯美意境,“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闲适顽皮。这一切一切,时刻影响着我们,我们的心灵多了一份柔软,我们的思想添了一种感性,我们身上也有了一种气质,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贵。

教师以独特的气质,才华和教学智慧,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共鸣,是润物无声的教育,这样深层次的课堂关怀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戈蒂埃说:“眼睛是透明的,通过它们,可以看到人的心灵。”

周萌同学这样描述陈娅琴老师:

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英语课上她与我们的眼神交流,有时是鼓励,有时是赞许,有时是期望,有时是分享的喜悦,总之在她的眼神中,我们总能感受到关爱、赏识与激励,眼神的交流,也就意味着心灵的交流,这样的沟通,往往最能培养我们彼此的感情。

马丁?布伯追求的教与学的状态,让年轻的陈老师演绎得如此自然而然,出神入化。

以上的“孙式诗意”“陈式眼神”,关怀的方式迥异,关爱的效果却出奇地一致,而受教者学生的接受的角度不同,接受的结果却惊人地相似,从中我们体会到了关怀者的“动机移位”,被关爱者的心悦诚服,正是师生们这种高水平的默契,使课堂迸发出生命的关爱、激情、活力、张力和创造力。

二、“关怀”关系的“榜样”要人格化

内尔?诺丁斯说:“榜样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教师每天自然而然的行为。”不用刻意地去表演、表现,每个教师都是独特的,有的长于演讲,有的长于推理,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是兔子你就奔跑,是乌龟你就游泳,将自己的亮点、长处用足用够,自然就会生成一种人格魅力,就能达成乌申斯基说:“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教育效果。

查星宇同学这样描述贾春龙老师:

贾老师很凶,因为害怕他,手机电脑少用了,上课少讲闲话了,谈情说爱不敢了,一个学期下来,不知不觉中很多不好的习惯改掉了。

不要认为贾老师很凶学生就不喜欢他,查星宇同学这样表达对贾老师的感激:

爸妈的眉头不再紧锁,压力就是动力,在贾老师的严管下,我由一个懒散男孩变成了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贾哥不光有严肃,还很幽默,笑起来很迷人,他爱运动,和我们班的同学打乒乓球也一点都不摆架子,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贾哥。

在这里,人格化育了人格。

王艳同学称朱华老师为“辛勤的领航者”:

每一节数学课总是那么充实,为让我们掌握解题技巧,他总会举一反三;我们思路受阻时,他总是循循善诱;我们不专心时,他总会严厉指出;我们困顿时,他总是微笑着给我们打气;我们成绩不理想时,他总能给我们鼓励。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在他那里,我们总能汲取到信心和力量。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上述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性格迥异:贾老师的严厉、朱老师的激励,鲜明的个性凸显出动人的人格特点,这就是人格化的榜样。他们都有一颗童心,都了解学生的需求,都走进了学生的内心,都征服了学生又都被学生征服,都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建造着他们心目中伟大的孩提王国,那里有他们的梦想――“用一颗树去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三、“关怀”关系产生强大的学习意向性

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华良教授认为,真正的有效教学只有一个主题:通过教师的讲授或引导,帮助学生建立了强大学习的意向性,笔者进一步认为只有建立在“关怀”基础上的学习意向性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的原动力。

学习意向性的第一层含义是兴趣(倾心),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自由的生活,首要的就是要学有兴趣,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崔琦教授,回答获奖原因时很简单,他说中学时就特别喜欢化学,觉得学化学特别好玩,一个“好玩”形象地道出了最好的智育是喜欢所学的东西。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朱晨涛同学笔下的余新征老师的办法是放手大胆地多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余老师拥有一片宽广的胸怀,她鼓励我们的奇思妙想,她愿意为班级每一个同学都有一次展示自我和锻炼自我的机会而舍弃部分教学时间。当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有了好方法,好主意,她都会给予充分的激励,她始终像一个太阳,把学生带到阳光下。

她常说,比起老师,我更愿意做你们的挚友。

她使我想起了一副名画《守望》,她守望在那里,鼓励我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而杨月星同学笔下的张盛老师却更偏重用教学艺术的内在魅力引发兴趣:

上高三一见到他,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幽默认真的老师。他胖胖的,戴了一副眼镜,在他的课上,你会完全被他风趣的语言所吸引,他的课堂充满了和谐、欢声笑语,充满了关爱。以前我对英语特别不喜欢,觉得无聊,浪费时间,但张老师就像魔术师,总是变戏法地让我们背单词、记词组,写作文,是他点燃了我对英语的兴趣之火。

学习意向性的第二个层次含义是掌握感(自信心),兴趣只有转化“自信”才能显示出倾心的力量,课堂中最怕的是学生多次尝试失败后的“习惯性无助”。多次的成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宋园园老师采用的办法是激励,一是她上课用激情点燃激情。郁云蕾同学这样写道:

在她的激情下,复杂的解析几何不再复杂,可怕的立体几何不再可怕,也许是她的激情,也许是她不经意间的小励志,让我这个偏爱文科的历史班学生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数学上,也让我觉得数学没那么高不可攀,它是我能触摸到的。

二是平时的激励,她会在微信空间上常发一些“八班加油”的励志语,因其总是恰到好处,孩子们说:

即使再麻木,也会慢慢融化„„

她让每节数学课都洋溢着激情„„

没有人被抛弃„„

她不仅点燃了我们学数学的兴趣,还点燃了我们积极进取的持久的热情。

意志力(恒心)是学习意向性的核心,有强大的决心或者意志力意味着学生有持久的学习意向性。日本谚语称:持续下去才有力量,中国古话人贵有恒也是这个道理。高三是中国基础教育极其特殊的名词,非常态的一年。这非常之年,要有一批好教师――非常之人,引领着众多的高三学子,以超常的学习意志力,完成其充满困惑、压力、艰辛的旅程。

史?h同学这样叙述刘希丽老师带给她的感动:

还记得刘老师刚教我时,我的成绩简直不堪入目,家长被请到学校,我等待着血雨腥风般的批评和处罚。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老师的语重心长深深感动了我,生平第一次,我在老师面前淌下了泪水,因为我从老师那得知,努力终将有回报;因为我从老师那里得知,她没有对我失去希望;因为从老师那里得知,考一本不是遥不可及的„„

在一次大考中我成绩大落,我遭受到巨大的打击,刘老师细心地发现了我的迷茫,我倾述衷肠:这一次考的太差,甚至开始失去学习的动力了。老师微笑着鼓励我:那怎么行,没关系的,只要一直努力,高考将成为大起的那一次。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问题出在哪?我攥紧了拳头:老师,我一定使劲学!如像落到地上的气球被重新充满了氢气,让我拥有了拥抱蓝天的勇气和信心。

四、“关怀”关系是教师幸福的源泉

积极心理学奠基者之一克里斯多夫?彼得森说:“积极心理学,一言以蔽之:他人很重要。”在他看来,人际关爱是幸福的真正意义。积极心理学家调查了一批大学生,想要搞明白幸福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结果发现:很幸福的人,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与其他人相比,他们的爱情和各种人际关系都很好。师生关系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教师是一种传递爱施与爱的职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自己乐观、积极、阳光和幸福本身就是目的,幸福的教师才能真正爱护学生。

师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授业、解惑,给学生以智慧;二是激励和唤醒,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三则更深一层,即教会爱,即教育孩子对生活热爱,对他人热爱,对社会和自然热爱,使孩子感觉活着是非常美好的,做一个男孩或者女孩是很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的愉快。

美国克蒙研究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授契克森米哈惊叹《庄子》中的“庖丁解牛”,认为这个例子再好不过地说明了:哪怕再恶劣的场所,再枯燥的工作,你也可以达到“心流”。在2300多年前,人类已经证明的这一点,这真是非同凡响的。

所谓“心流”,是指你完全投入当前活动中时,那刻忘记自我,忘记时间,忘记一切外在的状态,契克森米哈发现,在心流中,你能发挥最佳能力,也能让你迅速提高能力,并且常经历心流的人会更幸福。

教育是爱的事业,幸福教师共同的特点就是进入了“心流”的工作状态,关爱学生成了他们的习惯,教育教学艺术成了他们的幸福的享受,学生的快乐和进步成了他们幸福的源泉。在与学生共同的生命生长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他们播撒着爱,享受和传播着幸福。

安乐死中的伦理问题 篇5

摘要:以前,我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生命是脆弱的,更要尊重生命。但是事情永远不会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并不是所有想安乐死的人都能如自己所愿,没有痛苦的离开这个世界,从此彻底解脱。安乐死意味着一个生命以不正常的方式消失,涉及到个人的利益及社会的利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如今的“安乐死”采取不同的态度。

关键字:安乐死,生命,价值,权利,法律;

一,安乐死的定义。

“安乐死”这一概念在学界和法律上至今仍然没有得到统一,中国学者经过认真的讨论为“安乐死”下了如下定义: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过程。除此之外,不同的学者给安乐死下的定义还有许多,不过综其所述,这些概念中都包含着一些必要的因素,例如安乐死的实施对象、安乐死的前提、安乐死的合法性、安乐死的实施手段等。

二,安乐死的分类。

安乐死按照实施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安乐死(间接安乐死)和主动安乐死(直接安乐死)两大类。被动安乐死是指在认定治疗不再有效的情况下,停止使用延续生命的器械或维持生命的治疗措施,仅是采取止痛的办法听任病人自然死亡;主动安乐死是指对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受极端痛苦的人实施一种直接的、旨在仁慈的结束生命的行为。

三,安乐死中的法律问题。在我国的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个人有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特别是没有选择安乐死的规定,因此在未立法的情况下,实施安乐死(主动安乐死)仍属于违法行为。但在国外部分国家已经立法表示安乐死的合法性,但有明确的条件。四,安乐死中的伦理问题。1.支持安乐死的伦理依据

(1)人类最大的愿望是生活得好,追求生命的质量。当一个病人已濒临死亡,而且不可逆转、极端痛苦,没有必要以人性或人道为理由并付出高昂代价去换取低质量的生命。安乐死帮助病人结束生命,免除临终的痛苦,符合病人的利益,也是人道之举。

(2)主动结束必然要死亡的生命不仅可以免除病人死亡前的痛苦挣扎,而且减轻了家属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又可以避免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从而可以将有限的卫生资源用于能挽救的病人和人们的卫生保健上。以上体现了对病人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一致性。

(3)人有生存的权利,也应有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人的生命权不是单纯的生存权,还应包含死亡方式的选择权。安乐死是对人死亡方式选择权的尊重,也是人类对生命权认识的升华,体现了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2、反对安乐死的伦理依据

(1)医务人员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而实施安乐死与此职责相冲突,并且还可能被出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所利用而将安乐死作为变相杀人的手段。

(2)人有生存的权利,只有法律部门才能量罪结束人的生命,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没有这个权利,而安乐死与此相悖。

(3)如果实施安乐死,在一定程度上使医务人员放弃探索“不治之症”的责任,而不利于医学科学的进步。同时,安乐死也有可能错过三个机会:病人病情自然改善的机会;继续救治可望恢复的机会;有可能发现某种新技术新方法使该病得到治愈的机会。五,我对安乐死的看法。

我个人观点赞同主动安乐死。从道德上,主动安乐死是尊重他人对自己生命的选择。从法律上,它从犯罪的实质上说,并未构成犯罪。从犯罪的本质特征来讲,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构成犯罪的基本条件。而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安乐死,不仅没有什么社会危害性,相反,从客观上讲可能还有利于社会。首先,从医疗工作上讲,对那些身患绝症,久治不愈,濒临死亡的病人施以安乐死,可以使医护人员从繁杂而无益的工作中脱开身来,把精力用于其他病患者。尤其是目前医疗任务繁重,病人看病难的情况下,这更富有意义。其次,安乐死也有利于死者的家属和亲友及早从悲痛中恢复过来,投身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产中去。同时,由于家属对病患者负有照料的义务,为了一个即将死亡的无意义的生命去消耗有意义的生命,是对社会不利的。最后,对患有绝症的病人施以安乐死,还可以减轻社会的负担。1992年,在加拿大的一个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传出颤抖却又有力的声音:“各位先生,我想问问你们,若我不能批准自己去死,那我这个躯壳的主人是谁呢?究竟我的生命是谁拥有呢?”我们既有生存的权利,也就应该拥有选择安逸死亡的权利。对于一个救治无望又遭受病痛严重折磨的人来说,也许生不如死;他们能做的仅仅是忍受病痛的煎熬,增加亲人的负担,这样的生命质量是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用安乐死给以解脱,是最人道和最慈善的选择,所以应该赋予其选择“安乐死”以维持生命尊严的权利。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篇6

刘勇周口师范学院

摘要:对大学生群体应用互联网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培养的大问题,是事关我国在21世纪后半叶能否完成既定目标的大问题,是事关我国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日常使用网络的调查,结合当前社会网络世界出现的道德伦理问题,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伟大志向出发总结合适的引导学生绿色用网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伦理自律

一、伦理道德:

道德是指个体品行,是个人的主观修养和操守,是主观法;伦理是指客观的关系,更多是指客观、团体的意味,是客观法。网络伦理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显示出的新型道德关系,表现为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二、网络交往引发的大学生的伦理问题:

第一,网络交往的沉溺性导致大学生的性格异化。所谓网络沉溺是由于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模式和极度的趣味性,例如收发邮件、网络游戏、聊天室聊天等等,使人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极强的依赖感,从而降低对其他事情的兴趣。①大学生面临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对社会的好奇与恐惧是一种正常现象。互联网作为社会现实信息的反映,极大的激发了青年学生去寻找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东西,或者是用虚拟的网络麻痹自己以此来逃避残酷的现实。

第二,网络交往的开放性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淡化和道德意识弱化。互联网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为大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同时信息的多元化也导致了不良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和精神垃圾充斥其中,造成信息污染和精神家园的破坏。

第三,网络文化霸权造成的冲击。所谓网络文化霸权就是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得到更多的传播,从而取得了更多的关注,从而产生对他种文化继承者传统观念和信仰的强大冲击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亚太、拉美甚至非洲地区互联网用户都在飞速增加。可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心仍然以英语国家为中心,其强势地位依然不可消除。大学生在长期的网上冲浪过程中,势必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在潜意识中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产生认同感,客观上进行了一次无形中的洗脑。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产生:

第一,色情暴力网站侵蚀大学生的灵魂。

网络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给相当一部分人群带来了无法避免的道德的考验。借助于互联网监管的漏洞,一些不法分子为获取利润进行色情暴力的宣传,大学生作为接触互联网的高频人群,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这些污浊。色情暴力给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迷茫,长期接触这些东西,会导致青年学生斗志的丧失,一着不慎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可怕后果。

第二,网络的虚拟导致虚拟化人格的产生。

在互联网上,人们之间都不是以真面目见面,每个人的面前都戴着一面薄纱,接触的信息也有相当一部分具有甜美的欺骗性。在这么一个虚拟的世界,为了某一个小小的利益,大

家都在互相模仿、相互欺骗。青年学生也不例外,同时又由于作为高知识分子,他们的模仿能力并不差。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两个“我”,网络中的“我”是一个迷失的“我”,一个性格扭曲的虚拟的“我”。②

第三,网络空间的“一次性”人际关系。

从人际关系上来看,“一次性”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谩骂欺骗无礼等粗鲁行为。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上面,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很容易实现“见面”,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面具进行交往。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做事情容易冲动,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尽管对于某些事情心里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但是由于在虚拟的空间,一次接触之后便又“各奔天涯”,对于自己当前的言行,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难免有放纵感情的机会。所以,对于有些问题有些言论,稍不顺心则粗鲁谩骂。此外,“一次性”的人际关系还容易产生欺骗性犯罪等违法行为。近年来网络诈骗等高技术犯罪的比例有所上升,加大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也是预防此类犯罪的一个方面。

四、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建立道德监控机制,健全网络道德规范。

全社会的法制和道德素养关系互联网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网络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加大对网络行为的监管力度。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各类媒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积极推动把互联网法制和网络道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日常教学内容。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在提高全民网络素养中的作用,鼓励相关组织开展有利于普及互联网知识和正确使用网络的公益活动。③

第二,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体系。

⑴积极打造高质量的中文网站。语言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民族的标志。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因此,我们要在目前中文网络建设滞后的现状,立足于建设有影响的中文网站,例如可以尝试采取用中文开发互联网信息资源,极力打破英语在我国国内的垄断地位。

⑵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过滤网站。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其他各方面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西方一些垃圾信息和颓废观念传入了我国。在互联网这个国际化的开放平台,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我们势必要做好预防和管理工作。④建立过滤网站或过滤平台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过滤,是对我国青年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的必要措施,力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应有的贡献。

第三,加强涉网法律问题研究,尽快完善网络行业法规制度。

近年来,网络犯罪呈现智能化、高危化的同时,又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立法部门要基于此种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1997年12月11日我国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方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传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等信息,不得从事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以及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⑤等等,要求广大网民做一个文化素质高、人生价值高的的社会主义好网民。

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网络的高频率使用群体、网络推广群体及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否合理利用网络、能否严于律己、遵守网络伦理道德,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个人的健康成长。虚拟的世界不是一个理想的寄托,也不是放纵自我的理想场合,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自身本领才能更好的投身社会建设的队伍。

【1】苏醒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探析》.中国期刊资源网

【2】网络伦理的若干视点.中国报刊杂志大全

【3】2010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

【4】王凯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篇7

在笔者看来,不论是手持现代社会进化理论棒杀沙子龙,还是把老舍当成一个保守的唯美主义者认为老舍是在感慨国粹不振,国术没落,都只是给文本套上了一道貌似合体的“金箍”而已。事实上,老舍给读者设置的线索,给故事设置的内涵,远远多于这些单向度的分析。这是因为以往的研究者往往拘囿于“断魂枪”这一能指上,却忘记了“断魂枪”只是故事的一个导火索,其背后隐藏的中国传统伦理以及沙子龙这个“完人”的末路境遇才是故事的真正悲剧所在。再进一步来看,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分为显在与隐在两个层面的话,沙子龙的刚毅、超脱、淡泊与自持才是真正的“传”!

一、前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失落的传统

我们知道,自从鸦片战争英国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打碎了天朝上国往日的荣光。中国人也通过西方人的视角,真正看清了自身的贫穷和落后。从20世纪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的现代化诉求一路高涨,中国无可避免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同时,这种转变也并非能一蹴而就,根深蒂固的前现代的农业文明传统仍深深嵌在华夏子孙脑中。于是,文化的冲突就不可避免。

本来,任何国家要进入现代化,都无可避免都会遭遇这种冲突。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传统中国作为一个长期以儒家政治伦理为本位的前现代国家,道德伦理与生存伦理是完全一致、相互依托的。中国并没有西方的那样一个“上帝之国”,对生存的信念与职业抉择以及吃穿住行的操守是扭结在一起的。用本土俗话来说,这叫“安身立命”。“安身”是指个体在尘世寻求自身的衣食住行之保障的必要途径 ;“立命”是指个体对具有超越意义的价值指认。若“立命”是欲寻求某种值得人倾心乃至献身的精神境界,那么,“安身”便是人对此追求从形而下的境界到形而上的境界逐步兑现的过程。然而,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以职业分工关系为根基的,因此其价值标准首先是一种职业能力标准与市场需求标准。在这里,“安身”与“立命”被无情地割裂开来,“安身”不必然可以立命,“安身”就是一种职业选择与赚钱工具,如果固执地“立命”就不能“安身”了。《老字号》中钱掌柜始终固守着传统社会中讲人情讲礼数的那套买卖方式,老字号三合祥最终败给以现代经营方式运筹的天成。

在《断魂枪》中 , 那些“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的江湖传奇已永远地成为过去,时代的变迁截断了镳师沙子龙的英雄生涯。在过去的时代中,镳师不只是沙子龙借以谋生的行当,也是他“立命”的事业。作为镳师,他定是勇猛有力、信守承若、为人敬重的“一代宗师”。但时代的变迁重新安排着人的命运。西洋大炮的轰鸣压下东方野林中的虎啸,火车与快枪带走了往日镖局的兴旺只给风流云散的武林英雄留下“断魂”的残梦。作为客栈老板,他不用负担往日的道义与责任了,“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 ;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老舍以哀婉深挚的笔触写出了这种“文明与文明的冲突”背后,中国本土古老稳定的价值体系、记忆氛围以及传统美感正在无可挽回地一点点丧失和凋零的失落,充满了无限悲凉的挽歌意蕴。

二、东西方间的冲突:失落的主体

近代以来有关现代化进程的讨论和评价几乎总是和“西化”密不可分地纠结在一起,这并不奇怪。这是因为,首先现代化毕竟的确是首先发端于西方,并由西方引领潮流的。其次,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促成的。然而,是否现代化就必然地等于“西化”呢?

中国文化本身必须从传统文化心态走向现代文化形态这一有关中国文化命脉的关键性问题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但走向现代并不意味着对西方亦步亦趋。正如上文所说,任何一个国家要迈入现代化的行列,都会面临现代化的冲突,西方的国家亦如是。今日以科学和民主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事实上也是经过“知识论转向”的近代西方文化。然而由于近代历史上炮火连天的中国容不下这么多多余的讨论,加之“去传统化”后整个社会浮现浮躁、无所适从的气息使人们毅然地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于是,涌现出了大量的所谓“新派学生”如《赵子曰》中的赵子曰、欧阳天风、武端、莫大年等,他们组织运动不是为挽救国家衰惫民族危亡,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势和享乐的欲望。新派市民如《牺牲》中留洋归来“心中除了美国,只有上海”,所理解的美国精神就是“金钱、洋服、女人、结婚、美国电影”的哈佛大学博士毛博士 ;《离婚》中“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的张天真 ;《四世同堂》中一味逐新追洋,丢掉人格灵魂的祈瑞丰、冠招弟、丁约翰,《正红旗下》中的“眼睛多”。他们的新潮实为浅陋,既无耻又无聊。这些所谓的“新人”并不新,实为追西而不得的“西人”,是文化断裂处衍生的怪胎。

《断魂枪》中徒弟的王三胜们就是一副这样的模样。他们欺软怕硬、好高自大,到处找露脸的机会 , 惹了事赔了钱就找沙子龙解决,活脱脱是一架蒙上了一张阿Q鬼脸的精神骷髅。他们既没有“修身克己”的中国传统的儒侠风度,也没有西方以自由平等文明为内核的公民精神,只能无聊地充当无聊的“庸众”和起哄的“看客”,丝毫不具有自主意识和近代人文主义意义上的精神主体性。这种形象的塑造凝聚着老舍国民劣根性批判与文化断裂下的哀怨、忧虑和深邃。

老舍是既致力于现代文明追求的,对母体文明不自觉的依恋使他同时又回瞥着传统。老舍对中国前现代文化的承诺和认同主要是在人格气节、操守等精神方面 , 实用层次上则采纳西方现代实用文化。但老舍绝不认为“现代文化”就是一味西化。老舍最推崇的文化理想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综合体是,世界文化精华的交融 , 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神性”[4]。老舍小说创造了一批集传统优性与现代精神于一体的形象,如马威、赵景纯、李子荣、福海二哥等。这些人保留了传统文化中温和、谦逊、厚道、刚毅、坚韧等优秀品质,又兼具近代人格平等意识和主体性,懂得把握自己的分寸,保存自己的文化,又不影响社会进步,是老舍心目中的未来“新人”!

三、“不传”中的“传”

《断魂枪》中清末的北京城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失去了它以往的辉煌,留下的只是日近黄昏时的“夕阳”,从中折射出的,也不再是昔日绵延无尽的静谧幽光,而是一个满目苍凉、光怪陆离的复杂视镜 :“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走镳已经没饭吃了,“神枪”沙子龙陷入了一种向前走不得,向后退不可滞塞之苦中。他把镳局改了客栈,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养几只楼鸽。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练“五虎断魂枪”。说沙子龙顽固、迂腐显然是不合事实的,相反他有着比一般人敏感的神经,敏锐的眼光。在传统生计不合时代潮流的境地里他清楚着自身的定位,徒弟们的吹捧和奉承并没有让他得意忘形,他也清楚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的王三胜内里的猥琐与怯懦。断魂枪”不但到了没有可传的时代氛围 , 更几乎到了无人可传的荒凉境地了。所幸的是,“天不丧斯文”,孙老者横空出世,是真正爱武术、爱枪法并且也颇具灵性与悟性的精英分子。他以“小干巴个儿”完胜王三胜,又以“领教枪法”来逼迫沙子龙传授“断魂枪”。但沙子龙仍然拒绝传授予他。这是为何?

上一篇:采购部主管竞选发言稿下一篇:河沙运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