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024-09-24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精选7篇)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篇1

摘要:成长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 青少年宫的学习生活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看结果如何, 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应该放眼于如何培养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孩子,成长,成功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成功是在成长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点。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宫是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 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 在这个实践课堂的大舞台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培养下、孩子与孩子间的相互交流中、家长的呵护下、社会的关注中一天天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他们收获或多或少的成功还是遇到一些挫折, 对他们的成长来说都是一种磨砺。成功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可以说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过程, 就不会有成功的希望。

一、成长是实现成功的前提条件

成长是辛酸的, 成功是喜悦的, 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先有成长。孩子们的成长过程, 就像一件绘画作品, 需要细心引导、耐心经营、发挥创造力、想象力我们才能看到的它的美丽。在校外教育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宫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们健康成长。在青少年宫这一实践课堂中, 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画布、舞台, 供孩子们体验、展示, 孩子们在其中收获着成长的乐趣。4月17日美术活动部与演艺活动部共同举办的“垃圾也疯狂”废旧材料创意服装设计活动, 孩子们以家庭为单位, 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家长的帮助下以及孩子间的相互协助下, 通过创意、剪裁、粘贴, 将废旧物品创意成环保服装, 穿上并进行展示。在本次活动中他们不仅仅是成功的制作出了环保创意服装,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整个活动中得到家长的关爱, 同学之间的友谊帮助, 并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再如, 群文活动部举办的“我与小树共成长”植树活动, 通过植树的过程增强了孩子们的绿色环保意识, 再通过认领小树苗, 进行定期维护, 增强了孩子们的绿色环保的责任感。少年宫正是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公益性活动使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他们在日积月累的成长过程中会收获诸如环保服装、小树苗等等成功的喜悦, 他们也会像小树苗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呵护下长大成人。因此, 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一个健康成长的过程。

二、成长的过程更重要

在成长的过程中, 如何取得成功似乎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 很多人都过于追求结果, 而忽视成长的过程。孩子的成长过程包括很多个方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结果只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点。孩子的成长过程包括知识的学习、情感的培养、健康的身心、人格的塑造等各个方面, 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又有自身个性发展的需求。校外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拓展, 就我们青少年宫来说,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特长, 这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一个阶段, 可以说青少年宫的校外教育丰富了孩子们的成长过程, 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学习各种特长知识, 参与各种特长体验活动, 进行各种社会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着各种酸酸甜甜, 或许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 但只要我们耐心引导、关心教育, 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认真认识每一次成功和挫折, 孩子们就会获得健康的成长。

1.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以鼓励、包容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的每一次得失。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功, 甚至有很多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都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近期美术活动部举办了“童心解读”世界名画临摹活动活动, 在交作品的时候, 有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画的多好, 你看看你画的, 不用交了。”这句话立刻让孩子垂下了头, 满脸的不高兴。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 这不利于她的成长。这是家长的一种“错爱”。我们不应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 应该用心去了解他们。世界绘画巨匠毕加索曾说过, “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学着像小孩子那样画画”。世界巨匠毕加索从儿童绘画的世界中获得过很多灵感, 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肯定的眼光看待孩子们呢?

2.应该让孩子的成长过程充满“爱”。

爱是无限的, 我们不仅要给予孩子爱, 我们还应该培养孩子分享爱。例如美术活动部举办的“爱心无限, 快乐奉献”少儿书画作品义卖捐赠活动、科技体育活动部的“爱心格子店”助学活动, 通过义卖捐助的形式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又培养了他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爱心。再如, 我宫举办的“手拉手”系列活动、美术活动部举办的“诗一样的色彩”与“SOS”村的小伙伴彩绘文化衫活动, 通过“手拉手”的形式, 使孩子们深入社区、走进农村、关爱特殊群体, 引导孩子走出自我、关爱他人, 在与他人分享爱心的同时获得了成长的快乐。

3.教会孩子如何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挫折

成功包含在成长过程中, 成功是一种成长, 失败也是一种成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收获大大小小的成功, 如绘画比赛获奖, 孩子们在获奖的同时会受到一种鼓励,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利于他们成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挫折, 经受一下挫折, 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收获。比如, 我宫的舞蹈团、少年书画院、少儿英语俱乐部, 这些兴趣社团的成员都是经过考试选拔产生, 被选上的有一种自豪感, 落选的可能会有失落、厌学的情绪, 对此作为教育者, 作为家长我们都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鼓励他们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挫折, 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 当孩子们从失败中获得勇气、加强干劲的时候, 那么他会变得更加坚强。成长的过程更重要, 我们不能仅仅只看结果如何, 更要去看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

三、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助于人的成长

成长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理想的目标就是将来的成功。在人生中有的人最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的人也许不会实现, 但只要我们有理想的目标, 我们就会有动力, 就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这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同时, 成长的阶段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 我们都会为了理想的目标不断充实自己, 积累知识、获得经验, 最终我们就有实现理想的把握, 就算将来没有成功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我们的人生也同样的精彩。

在青少年宫的教学活动中, 作为教师, 我们也经常鼓励孩子要树立自己的理想,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我们所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公共服务项目、联动体验项目、“童同乐”免费体验大本营活动等都是为了从各方面, 提高他们的素质, 使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 成长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 青少年宫的学习生活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看结果如何, 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应该放眼于如何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因此,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篇2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就是讲述了一批优秀人才形形色色的成长故事,他们外表看来平凡普通,成长过程也很平常,他们的“绝妙”与“完美无瑕”来自于他们自身的不懈努力,来自于学校与老师恰当的教育,当然也离不开他们的家庭教育,他们每个人也都饱受挫折,但是他们站起来了,使自己更坚强,更“聪明”。

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没有一个人一直一帆风顺的,在时刻中都会体现很多的不足,可是很多人还是一味的追求成功,而不注重成长,这些都是短视行为,没有长远发展潜力,不成长怎么会成功呢,这些是很需要人重视的情况!

《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是每个渴望成功者最好的心灵驿站。成功是目标,成长是到达目标的道路。但这条曲折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让我胸有成竹,有时让我没精打采,甚至迷失自己,在挫折面前选择最多的就是软弱和妥协。读完《成长比成功更要》这本书,我茅塞顿开,书中质朴、平凡、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帮我理清了思考,让我悟出了如何做最好的“你自己”。

每个人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盼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说起来轻易做起来难呀!李开复所谈是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30个“微软小子”的成长过程。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智慧的大脑,那么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就凭着他们自身的努力,他们的自信,当然也离不开他们的家庭教育,他们每个人都饱受挫折,但他们站起来了,使自己更刚强,更“智慧”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岩石阻挡,哪能激起漂亮的浪花?”想想自己,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环境,让他布满自信,让他向“E学生”发展。从“微软小子”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只要找对了方向,自己的孩子一样也会有出息。反思自己,作为老师如何在成长的路上做最好的“你自己”为什么在成长的路上过的如此艰辛?没有能够更优秀,不是因为天生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使用聪明,而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使用自己的聪明,即使优秀了还是不快乐,是因为总认为“最好”的含义是战胜别人,而没有想到真正最好的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做人做事,道理是有一样的,不应该总是跟着别人走,也没有必要看别人怎么评价你。做你自己!就会发现心里有一块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激情一定就在那个地方。熟悉到自己的激情所在,不要压抑它,把它开发出来,就可以看到价值就在那里。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篇3

一、幼儿安全教育的现实困惑

如何保证幼儿的安全一直是所有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关心的话题。从饮食的细节到服饰的舒适、安全;从室内有害气体的监控到交通安全的防范;从防止拐卖到防止火灾、水灾,教师和家长做足了功课,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幼儿受伤事件,我们虽然采取了几乎“武装到牙齿”的保护措施,却似乎永远无法给予孩子一个安全的世界。这不禁让笔者产生了思考:难道我们为孩子创造的环境还不够安全吗?安全感离我们的孩子有多远?我们对孩子的呵护是否出了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安全?

二、幼儿安全教育的有效应对

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可是幼儿园的孩子难以理解。若要让孩子从小懂得生命的难能可贵,就需要我们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一是树立防患于未然的保护意识,让孩子远离伤害。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由于“隔代养育”成为较普遍的养育模式,由于父母过强的保护意识等等复杂的原因,家长往往倾向于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遇到任何细微的危险都是家长不能容忍的,任何可能有危险的行为都是家长不许可的。然而,孩子的好奇心和不断成长的欲望驱使着他们对周围世界不停地探索。因此,绝对安全的温室是不存在的,即使有,相对于不断发展的孩子来说也只是暂时的。面对活泼好动的孩子,面对各种意料不到的情况,如果仅仅采取被动消极的措施一味回避,只会让成人感到防不胜防,疲于奔命。因为,这种认为将孩子安放在人为营造的“保温箱”里即可高枕无忧的呵护方案,本质上是暂时性的,它并未给孩子的发展预留空间。孩子总会不自觉地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打破暂时的“安全堡垒”,踏上被家长们定义为“不安全”的探究历程。这种忽视了孩子抽象思维发展、处处防守的安全观念显然已不适应当今幼儿教育的需要。

“要让一片田地不长野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同样,要做到让孩子真正远离伤害,最好的方法不是将可能导致伤害的因素像“野草”一样一一从孩子的世界中“剔除”出去,而是积极地教给孩子避免伤害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孩子的自护能力。这样的呵护方式才符合孩子发展的需要,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安全。教师和家长不要单纯地阻止孩子的探求行为,而要主动教给孩子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生活中的安全防护方法。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还可让孩子学会一項技能,避免在幼儿安全教育中“严防死守的漏洞”的出现。

二是积极开展模拟活动,培养孩子安全意识。生活是道德的源泉,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模拟等活动,让孩子处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体验、选择、判断、感悟,使孩子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例如:为了使逃生知识的学习不至于泛泛而谈、蜻蜓点水,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模拟的活动来链接课堂生活与现实生活。第一次“火场逃生”模拟演练,我让孩子全员参与,直接体验,获得真实的感受。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迫切地要了解正确的逃生知识,使得教学水到渠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活动是课程资源的生长点。只有找到了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孩子才能够在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在创造中提升。

三是改变安全教育观念,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看着一个宝贝,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将孩子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殊不知这种爱是溺爱,这种保护要么使幼儿更加胆小,不敢探索;或者任性自我,盲目模仿。父母只能保护孩子一时,不能保护一生一世。因此,父母、教师应当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我们要对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给予积极的引导,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让孩子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能造就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毅力,从而拥有快乐、成功的人生。把安全的责任交到孩子手里吧!让孩子自己撑起安全的天空。

成长:信念比方法更重要 篇4

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过程中, 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 有关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 目前很多教师在知与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对一些人来说, 迈出从想到做的第一步, 非常难!真正投入教育改革实践, 首先需要一个更新观念和确立信念的过程。教师只有确立了教育的信念, 坚定了教育的价值追求, 才会真正去做, 有效的变革才会发生。目前, 在许多教师眼里, 这种认识并不到位。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教师说:“理论、理念我们都懂, 可是我们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直接借鉴的实用方法, 我们最需要知道的是怎么做。”

为什么知与行成了“两层皮”

上述思路其实涉及两方面问题:第一, 对于教育理论或者理念如何才算得上“懂”?笔者以为, “懂”并不是简单地知道几个新名词, 比如三维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多元智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等等, 而是应该能真正掌握其精神实质。具体涉及如下问题:每种理论能解决哪些问题, 它与教育实践的关联点在哪里, 如何去应用, 等等。这才称得上懂理论或懂理念。比如, 现在一些教师仍然是“满堂灌”, 以为自己讲明白了, 学生自然就学会了。如果这类教师真正读懂了相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就会明白自己的授课其实处在一个“低端水平”, 离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相距甚远。第二, 懂理念不是目的, 关键是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实践。很多教师对理念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 还没有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尝试使用。比如, 谈起高中课改, 一些教师普遍认为, 新理念很好, 但在目前的体制内无法实行。由此看来, 更新理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真正的观念更新是抛弃原有的不合规律的老观念, 让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在自己的头脑中安家落户, 否则知与行就成了“两层皮”。笔者认为, “懂”理念的关键不在表面的“知”, 而在深度的“知”之后的“信”, 是通过“真知”建立起来的对教育的信念和信仰。

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有信念

外在的观念、理念不是信念。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能不能真正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这主要看教师是否真正建立起了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教师经过选择并用来指导自己教育行为的教育理念。教育信念建立在对教育价值认同的基础上, 是与教育者的目标和行动密切关联在一起的。看一个教师有没有教育信念, 概括地说涉及两方面:一是他的教育理念是否先进, 二是他是否能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 二者缺一不可。譬如一些教师眼里只有“分数和升学率”, 没有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智发展放在第一位,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他不断寻找方法, 改进行为, 也不能算是有教育信念的人, 因为他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错了。笔者认为,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 观念比方法更重要。这并不是否认方法的重要性, 而是说方法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教育价值指向上, 应先明确教育是什么, 教育为了什么, 然后才是“如何为”的问题。

缺少价值追问与缺乏变革勇气

在我看来, 目前教师群体最缺少的是对价值的追问, 很多人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技术性的工具。价值与方法的问题, 就是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术”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教育的价值与信念, 而仅仅从方法上去改变, 只能治标不治本。因此, 教师既应该是思想者, 又应当是实干家, 要想教育的大事, 做教育的小事。

目前波斯纳的“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公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 很多学校也通过多种途径督促教师进行“反思”。但是, 很多教师的反思只是技术性的反思, 依然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下, 关注点依然是采取何种更有效的方法来不断提高升学率。在无法绕过高考的情况下, 为取得高分而不断反思或者改进, 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现实需要,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 缺乏对教育问题价值性的反思, 我们的教育还只能是“缘木求鱼”。

有了价值观, 能不能去做, 还是一个大问题。很多教师会因为“高考制约”等外在原因, 缺乏变革的勇气。可以说, 这样的教师依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教育的信念。不同的人, 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与态度是不一样的, 有信念的人才能内心坚定, 才不会无所适从。

教育信念从哪里来

仅有理念的学习与更新是不够的, 还需要一些其他条件。第一,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艺高胆大, 有了深厚的学科功底和专业自信, 就会减缓面对变革时的焦虑;第二, 教师要广泛阅读。对教育的信念不能仅从教育理论与理念中获取,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所以通过人文学术类的阅读深刻思考人本身的价值、人性的需求也极其重要;第三, 要学会分析自我, 从自身的成长中汲取教育的营养。什么是好的教育?如果从外在标准判断不清的话, 可以从分析自身的成长经历入手, 自我成长的教育体验最深刻, 其中有益的教育元素也最容易引起我们的认同。比如, 雷夫坚持让学生排演莎士比亚的话剧, 是因为他小时候爸爸就天天给他读莎翁剧本, 他感觉话剧对自己的人生很有帮助, 当了教师后他就让每个学生阅读背诵, 排练演出。

我国目前处在教育改革的初始阶段, 在教改实施过程中, 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这需要教师有毅力坚持下去。如果变革行为真正产生了好的效果, 教师的创造性和价值感会明显增强, 从而也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篇5

“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

“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1.以前夸孩子说“家教好”,现在夸孩子是“成绩好”

以前人们夸一个孩子,经常说“家教好”,现在这个评价用得越来越少了。家长们说得更多的是孩子“奥数拿过冠军”、“外语(课程)口语是多少等级”。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人格的成功标准,却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欢“家教”这个词,因为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是一种长期的人格养成。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地。孔子提出一个人的学习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讲家庭教育;第二阶段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第三阶段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献知识了。我们现在是反过来了,在学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后再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们忽略掉了。

2.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

我们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家里的水果,都是爷爷奶奶剥好了、切成块、用叉子喂到孩子小嘴里,说:“多吃两块,你还得练琴去呢!”从一人捧着一块馒头在阳光下玩耍,到现在的锦衣玉食、叉子叉在水果上送到嘴边,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进步有它的社会标准,但进步也有它的心灵标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识,但付出的代价却往往是一个孩子快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花多少钱上个培训班就能得到的,它是从孩童时期开始自然形成的一种能力。

拿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来说,我们童年的游戏方式就有着天壤之别。我小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然后我们一根一根地把它们套起来,连成一根皮筋,那时穷有穷的玩法。

现在,我们小区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滑板车、一副轮滑鞋,孩子们滑到面前,彼此打个招呼又散开了。他们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群体游戏的环境。当所有的孩子都踩着滑板车在速度中独往独来时,他们就缺失对规则的协商和认同,怎么懂得牺牲和谦让?

3.让家庭的“烙印”抗拒规范化的“流水线”

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一方面我们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却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们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独尊;我们嘴上告诉孩子要艰苦朴素,但在行为方式上,还在给孩子买很多奢侈品,从而带给他们从小就有一种“一切都来的很容易”的错误引导。

“言传不如身教”。我的女儿也是独生女,她两岁时,她就知道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所以她养成了习惯,每次吃饭前刚拿到筷子,她就说:“姥姥,吃药!”她会明白她对姥姥是有责任的,有了责任会觉得很光荣。

今年春节我带她去丽江玩,女儿第一次去养鸡场捡鸡蛋,感觉特别新鲜。两只鸡蛋颠沛流离地跟着她回了家,被她送给了姥姥。那时我就在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心中有没有牵挂。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篇6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终于被一家电台破格录取了。她大喜过望,如同抓到了救命草一般。她暗自下定决心,要把所有热情和精力都奉献于这个职业。可事与愿违,已经习惯了男性播音员的听众们,无法接受她的忽然出现,很快,她便被电台以“跟不上时代”为由,漠然辞退。她的人生,又再度陷入了一片黑暗与空茫。

无路可寻的她,辗转来到了波多黎各,她以为,她将会在这里找到希望的种子。可命运,又再一次给她出了一道难题——在美国长大的她,根本不会西班牙语。

她不愿放弃最后的光亮。潜心苦读,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来学习陌生至极的西班牙语。后来,在波多黎各,她终于得到了一个外出采访的机会。这个在她看来是至关重要的采访,其实仅仅只是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前去多米尼加共和国采访正在进行的暴乱,就连途中的差旅费,也是自掏腰包。

有人认为,她一定是想工作想疯了。

鼓足勇气之后,她主动找到了一家广播公司的负责人,并向他谈起了自己的节目构想。许久之后,此人终于对她的构想产生了兴趣。于是,微笑着告诉她:“公司一定会喜欢的!”

她开始了兴奋异常的等待,她甚至已经想好,第一个节目该说些什么。可不幸的是,这位广播公司的负责人,在说完这句话之后,便不明离去。她的美梦,再一次被冷酷的现实所击碎。

无奈之下,她又找到了该公司的另外两名负责人。经过艰难的商讨,虽然该公司同意让她试试,却坚决反对她主持娱乐节目。始料未及,她只能做自己根本不擅长的政治主持。

她对政治真是一窍不通,但她实在不想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于是,她又和当年初到波多黎各一般,开始了昏天暗地的恶补计划……

1982年的炎炎烈夏,她的以美国独立纪念日为内容的政治节目开播了。顿时,她轻松坦诚而又爽朗的风格如同一道别样的凉风,席卷了所有听众。

有越来越多的挑剔者接受她,喜欢她,甚至在节目时间打进电话,与她探讨当前的政治问题,乃至总统大选。这在美国电台的历史上,是绝无前例的。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破格留下了她。她几乎一夜成名,她所主持的节目,也成了全美最受欢迎的政治节目。可很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她曾足足饱受了18次被炒鱿鱼的苦痛!

如今,她是美国一家自办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在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每天有800万听众收录她的节目。而她,也凭借独特的风格和娴熟的语言技巧,两度拿下全美主持人大奖。

试想,如果没有这18次颠沛失业的成长经历,还会不会有后来享誉全美的莎莉·拉斐尔女士?

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篇7

以前人们夸一个孩子,经常说“家教好”,现在这个评价用得越来越少了。家长们说得更多的是孩子“奥数拿过冠军”“外语口语是多少等级”。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人格的成功标准,却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欢“家教”这个词,因为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是一种长期的人格养成。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地。孔子提出一个人的学习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讲家庭教育;第二阶段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第三阶段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献知识了。我们现在是反过来了,在学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后再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们牺牲掉了。

传统中国人接受的是一种农耕文明的土地教育。孩子春天撒着欢儿地玩耍,夏天在河沟里游泳,秋天掰玉米、挖土豆回来烤了吃,冬天换上新棉袄放鞭炮、贴春联、过大年。四季的循环,在农耕文明里清晰展现。因为崇尚多子多福,每家每户都是大的拉扯着小的。一个馒头热气腾腾地出锅时,可能要掰成四块,每个孩子吃一块。这就叫分享。

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家里的水果,都是爷爷奶奶剥好了、切成块、用叉子喂到孩子小嘴里,说:“多吃两块,你还得练琴去呢!”从一人捧着一块馒头在阳光下玩耍,到现在的锦衣玉食、叉子叉在水果上送到嘴边,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进步有它的社会标准,但进步也有它的心灵标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识,但付出的却往往是一个孩子快乐的能力。

拿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来说,我们童年的游戏方式就有着天壤之别。我小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然后我们一根一根地把它们套起来,连成一根皮筋,从脚踝到腿弯到大腿到腰间到肩膀,可以一直跳到“大举”。那时穷有穷的玩法,而且我们的玩法很公平,哪一方输了绝对不允许耍赖,谁跳坏了谁就得下来撑皮筋。这是一种游戏规则。

现在,我们小区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滑板车、一副轮滑鞋,孩子们滑到面前,彼此打个招呼又散开了。他们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群体游戏的环境。滑板车和轮滑鞋给了他们一种自由奔跑的速度,却缺少了大家都必须服从的规则。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子长大了容易耍赖?因为他们小时候处于规则之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们跳皮筋、砍沙包都是和同龄人一起,你要是耍赖,人家就不和你一块儿玩了。所以我们会自己解决规则认同的问题。再来看现在的孩子,他们在玩的时候就缺失了这种规则的协商和认同。当所有的孩子都踩着滑板车在速度中独往独来时,他们怎么能懂得牺牲和谦让?

家教是一种伦理的认同,也是一种规则的认同。家庭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就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这种服从是伦理的服从,规则的服从,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为什么很多考上大学的高才生,却总是磕磕碰碰、与人有那么多冲突呢?到了念大学时你再告诉他们什么叫“规则”,已经晚了。

我们都懂得“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一方面我们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却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们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独尊;我们嘴上告诉孩子要艰苦朴素,但在行为方式上,还在给孩子买很多奢侈品。

“言传不如身教”,相对于行为的强大,思想和语言往往是苍白的。我的女儿也是独生女,她2岁时,我们就告诉她,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所以她养成了习惯,每次吃饭前刚拿到筷子,她就说:“姥姥,吃药!”她会明白她对姥姥是有责任的,有了责任会觉得很光荣。我们以前带她出去玩时,她都会带一个布娃娃,说那是她“妹妹”。但是到了4岁,出去玩她就不带她的“妹妹”了。我们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要腾出手来扶我姥姥啊!”

今年春节我带她去丽江玩,女儿第一次去养鸡场捡鸡蛋,感觉特别新鲜。回来后她一手握着一只鸡蛋,吃饭时也攥着不放。我们都笑她:“你那鸡蛋都快孵出小鸡来了。”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她也舍不得放下。就这样,两只鸡蛋颠沛流离地跟着她回了家,一进门还没来得及换鞋,她就扑到姥姥怀里说:“姥姥,我给你带回来两只鸡蛋!”那一刻我心里挺惭愧的,因为我顶多想到给我妈妈买些土特产,但没想过不花钱还能给她带回来什么。那时我就在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心中有没有牵挂。

家庭教育输出的终端产品,是“态度”。我女儿4岁时,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花篮。有一天她“哐当”一声把花篮摔了,花篮的一个角摔出了一个三角口子,她“哇”地哭了。我说:“我们试试,看看能不能让花篮比没摔破时更漂亮!”我们又是剪又是贴,她还用彩笔画上颜色,最后,我们做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篮。她对我说:“妈妈我懂了,哭是没用的。”我听了很欣慰。让我郁闷的是,后来家里每逢打坏什么东西,她都特别高兴,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让它比没坏的时候更好看。”

做父母的,要传递给孩子一种态度,让他们明白该怎样去面对挑战。如果你告诉孩子:“我会把你呵护得好好的,你这一辈子都不会打破花篮。”这就是谎言了。孩子不仅会打破花篮,还会打破他们自己,会撞得头破血流。这时候就要看他们有没有一种能力,像修复花篮一样把自己修复得更好,这种能力,我觉得在4岁时告诉他们,并不算太早。

现在,社会上关于成功学的教育太多了,我们几乎把成功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始终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功是相关于社会的评价;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我更希望孩子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

我非常喜欢“成长”这个词。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儒家讲“君子日三省乎己”,是在“反省”中不断成长。道家讲的“道”是“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个人的生命,难道不应该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吗?一个人过分热闹了,就被社会的标准绑架了;一个人不独立了,就放弃了自由;一个人失去了周行不殆的能力,就停滞了。

(于丹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孩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演讲上)

编辑 张金余

上一篇: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下一篇:承包工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