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成长(共11篇)
我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成长 篇1
我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成长
汪营中学 邓红敏
今秋开学以来,“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已在我们学校轰烈烈地开展着,我更是有幸参加了教研室在柏杨初中举办的全市思想品德展示课,老师们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深深感触到“课内比教学”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每个人回味无穷„„。这期间的教学比武活动让我在备课、议课、上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中受益匪浅,每个环节都见证了教师们点滴成长的足迹,让我深切的感受到我校教师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精神,感受了甘露润心田的美好滋味。我认为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能成为广大教师成长的舞台。
每次教学展示课之后,各教研组都组织了课后交流和研讨。上课教师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流程„„,而我们好多教师还说了他的教学预设是否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效果相符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还说了他自己的成功之处与不足„„。评课教师点评是实事求是,即说出了讲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同时还指出了讲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失误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受益、共同提高,真正体现同一教研组教师的“同伴互助”。最后给讲课的教师评分,这一环节是教学比武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
我参与了讲课、说课、听课、评课,感受很深、收获很大。通过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使我明白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使学生在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时,应尽量让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思品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不仅教师要精彩,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表现的精彩。人是在锻炼中不断成长,这话一点不假。在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经常问自己“如果这节课让我来上,我会怎么上?”正如有人说过的“教学是一种永远有遗憾的艺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课堂完美,但我们可以尽量弥补这种遗憾,在学习与反思中正视自己的遗憾与不足,多问几个“假如让我来上会怎样?” 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虽然忙着、累着、收获着,但我留恋这种磨练。
如果不比教学,我就不知道原来不同的老师上不同的课,竟可以把课上得如此精彩。如果不比教学,我就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如此大的潜能没有被开发出来;如果不比教学,我就不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构建如此高效的课堂。在比教学活动中,我聆听了一节节高质量的课,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魅力,我让自己的课堂充满了无穷的活力。
收获之余,我也曾静下来剖析过自己。在我十年的教学生涯之下,我慢慢积累起来的职业倦怠感,就有时候上课变得漫不经心,随心所欲,像炒闲饭一样的无味,疲乏„„,我想,这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会给我们每位老师带来感官与视觉上的冲击,也给我们心灵深处一次重新洗涤后的翻新。我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把握前方的路,除了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份工作,还要紧跟时代潮流;我也会紧紧跟随着大家的前进的步伐,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
方法,努力提高自己。我相信:我一定会踏上新的征途,跨步前进,一定会取得新的腾飞。
回顾自己从教近十年来的教学历程,从学习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反思自己的实际教学——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我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与研究。如今,又经“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历炼,也在活动中成长。站在讲台上的我,已经能自信地说――“我做得很好”,并在将来,会更好。
伴着三尺讲台,借着“比教学”的平台,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我把自己的教学基调定于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将不断努力,不断在教学中反思自己,挑战自己,改变自己,从而使自己真正地成长。
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自己备课、讲课,我对于数学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当我们抱着深入钻研的心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一节课的安排,我们就会有新的收获。而通过听其他老师的课,我也发现了同样一节课,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各异,为达到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学习。课堂中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和点拨,满面春风的微笑和亲切和蔼的启发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数学课堂中教者既要轻松引领学生们走进课本,更要能带着学生满载而出,教学环节中的“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等拓展活动的环节就是老师们带着学生们走进教材,再走出教材走入我们的生活的过程。这样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就是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在听课、讲课和评课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在课堂语言的组织方面不太注意抑扬顿挫,今后在教学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我认识到,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教师和教师比一比,有力地促进了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策略和艺术,增强了时代感、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我在“课内比教学”中成长 篇2
在备课中,我基本上认清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了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各知识点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作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应该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由于自身知识的不全面,备课时只仅仅抓住书上所提到的内容进行讲解,而实际中有的知识点完全不止书上的那么多,因此,教给学生的内容不是很完整。在上课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导入部分
课堂导入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在导入部分中,由于教师自己紧张的缘故,把准备的东西讲给学生的时候,完全是一种没有感情的背诵,因此基本上就失去了导入的真正意义。
二、板书
在板书方面的首要问题是粉笔字写得不美观;其次是在教学中,已经讲到其他内容时,前面内容的标题还没有写,回头才去写,没有逻辑性;再次是板书内容少,没有把重点的东西写出来,导致在复习小结本节课内容的时候没有可依赖性。
三、内容的讲解上
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备课的时候准备的内容挺多,然而在讲的时候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只是自己在讲,基本上没有拓展,即使拓展也只是几句话,显得很单调乏味。
四、内容的衔接上
一堂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一节课是由好多方面的知识内容组成的,如何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组织起来,这就需要简洁明确、自然得体、紧密连贯的衔接。在课堂上衔接组合过渡语用得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缺少这种衔接,在两个内容的过渡上显得很生硬。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中学,学中研。这次课内教学比赛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从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我也认识到,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只是比学生早几年接触这些知识罢了,所以只有先后早晚,并没有什么权威可言。”这句话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是的,教师如果还固有着所谓的“师道尊严”,那必将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再者,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未必没有老师的知识储量多。相反,如果老师停止了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那么,在时间的早晚上,老师也必将失去优势。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同样,数学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不注重吸纳时代的活水,创造力就是一句空话。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课堂应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在阳光之中,花儿祈求艳丽,在风雨中,万物祈求强健,在旅途之中,人们祈求平安,在课堂之中,我们祈求成长,让学生与我一起成长,可使教师自身教学能力进一步巩固,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社会知识及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目标及课程评价方面的知识;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现阶段的认知水平等各方面的知识。理解、把握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组织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课内比教学 你呈现 我成长 篇3
黄岗中心小学 兰红霞
“课内比教学”活动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教导处安排老师们抽签决定上课的时间。年长的教师首当其冲,丝毫没有怨言,积极准备着。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感谢这次活动,它使我在这次活动中享受了一顿豪华丰盛的视听盛宴。听了这二十几节课感受颇多。
一、课内比教学活动给了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课后,教师们互相讨论自己上课后的体验、收获和不足,都能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或建议,争取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它山之石,可以为玉”。在学校里,虽然教师们所教的科目不同,但他们的教学方法都有共同之处,非常值得我学习。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了不同坡度的练习,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课内比教学给了教师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教多年的教师们都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特别是他们对学生的指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有的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有的重视学生的互相交流。总之,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把自己的教学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
三、教师成长的舞台。上完这一节课,我认真反思,觉得收获颇多。备课时认真地查阅资料,精心思考上课流程,力争让流程简洁清晰,课堂内容充实。在充分准备后,我从容迈进课堂,课堂上,我似乎成了一名统率千军的将军,觉得自己能掌控教材、掌控学生,在讲解与点拨中,游刃有度;又似乎成了学生的一位好朋友,倾心的倾听让我融进了他们的心中,听课的老师们也给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分角色朗读问题。老师们的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得更好。所以 “课内比教学”活动意义重大,让老师们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对以后的教学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课内课内比教学活动总结 篇4
经过两月的备战,我组的“课内比教学”阶段活动已结束了。为了不断丰富教学比武的内容和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学比赛,全面展示“比武”成果。教研组风具体落实“备课、说课、讲课、反思”等活动,对我组前期的“比武”活动小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周密部署
按照区教育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通知和方案要求,我组在开学初就认真地制定了“课内比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师聆听了省教育厅厅长的讲话,并学习区教育局关于“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动员。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把教师教学比武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也作为推荐、评选优秀、骨干教师、评优表模的必备条件。
二、真实有效开展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前,教师们自觉查找相关的资料,有效整合资源,自己制作课件。改变以往的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三个一模式,教师们信心十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自身优势为有效课堂的创建营造氛围。
2、实现了课堂角色转换
在课堂中,以往那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复存在,教师角色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师潜心研究,自我反思,沟通交流,同伴互动,共同发展,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
3、课堂生动、有趣、有效
在活动中,所有参赛教教师从备课、讲课到说课倾力以赴。我组的李保升老师讲的《1-5的认识》一课,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上,李老师通过情景再现、游戏、活动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学在“摆一摆”、“数一数”、“排一排”、“比一比”活动中,不知
不觉学习到数学的奥秘,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各个教师的课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样的课堂扎实、有效,达到了预期效果。我相信,所有的数学教师都会在本次教学比武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反思,也必会为打造高效课堂活动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细化过程管理,健全档案建设
1、一直严格过程管理。自“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教导处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又是指导者,在过程管理上,我们做到认真组织、热情服务、悉心指导、细致整理。
按照我校“教学大比武”活动安排表,教研组提前通知讲课教师做好准备,并做好当天活动的组织工作,朱润老师负责收集活动图片资料。张奎老师负责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全程参与听课并且参与打分。讲课结束,即开展教研活动及时总结当天的“比武”情况,并做好比武教师的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比武图片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2、做好“课内比教学”活动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从方案、比武课程安排表,从教师的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到比武得分表,建立个人业务档案。
课内比教学 篇5
—— 一线感言
应城市天鹅沈铺小学 吴利容
应城市天鹅沈铺小学于10月到12月举行的“课内比教学”教研活动。我积极主动地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听了杨雪晴、龚四祥等老师的课,自己上了一节课,在本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听课之余,我的感触颇深,下面就略谈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课堂返璞归真。
听完这些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比教学”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全员参与,不是走出去比武,而是在学校现场,不是一节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和教师全部精力的优质课、示范课,不是精心准备的“包装课”,而是“原生态”的。这课,没有故作姿态的“花架子”,没有眼花缭乱的“装饰品”,更没有像公开课那样的“大练兵”,真正体现了“原生态”的教学.教育需要常规,需要常态。学习本来就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师者也只不过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已。做人需要真诚,讲课需要真实,我们的课堂需要自然,需要常态。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教学,就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素养,真正返璞归真,达到“原生态”的境界。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常态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二、老师们的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始终做到了目中心中有学生,确立了学生主体的教学观,教学法中教师要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中,用一种商量、协商的口吻进行对话。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了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 ,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杨雪晴老师的《分数乘除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理念。培养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习惯,在互相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共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加强师生、生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了人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讨论、交流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学习过程,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与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让学生有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情境进行教学
在学习之前教师要留心关注学生值得体验的内容。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习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相应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比如,田元发老师的《10以内数的连加》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买东西的情境,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及单价,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去购物等等,这样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1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这样上课学生就感到很轻松了。原本感觉很难讲授的知识,学生却学习、理解并掌握得非常好。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上课时学习热情会非常高,也学得格外轻松。
观看了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课堂上开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数学学习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三、老师们在语文课堂上都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 这正是我忽视的。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学生走进文本,感悟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是至关重要的。在听栾慧星老师的《坐井观天》时,栾老师设计了“初读”、“细读”的环节,让学生有时间直接地、反复地接触课文,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学词语、积累语言;在读中,进行感知、感悟;并且在读中培养语感进行口语交际,拓展想象,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
四、教师的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老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流畅,频率起伏有致,讲得“玲玲如振玉”,讲得“累累如贯珠”,让你听得如痴如醉,这样的课堂,总有个八九不离十的效果。有的老师,语言平淡,重点不突出,节奏不稳定,天马行空,让你如入五里雾中,这样的课,即使不出现任何知识瑕疵,也很难有好的效果。徐林芳老师的《只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让我印象深刻,富有激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别说是那些学生了,就算是同为语文老师的我也是听得如痴如醉。
当然,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也反映出一些不足,存在的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稍欠缺。表现为专业术语不准,学科语言不规范。
2、部分教师课堂缺乏激情和激励。一是课堂气氛呆板,缺乏激情。教师应该以激情点燃激情!二是缺乏激励。有的学生的回答很有特色,很可爱,老师却没有深度点评,忽视了激励。
3、注重了课前的预设,忽视了生成的精彩。课前预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但不是唯一。如果课中能把握生成,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更为精彩,这一点在整个活动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4、在评课上表现不够全面。校内教研活动,我认为“挑刺”比“种花”更为重要。评课是应该说得细一些。但也不能只关注细枝末节,还要从一节课的思路的高度给予评价。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走进知识,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的人。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在一线教学岗位上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讯地址:应城市天鹅沈铺小学
邮编:432419
联系电话:***
课内比教学 篇6
近期,我校组织了小学语文课内比教学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我不仅聆听其他老师的课,同时还亲自参加了教学大比武,从中收获颇多。置身于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她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同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让我这位刚踏上岗位不走的老师耳目一新。几天来,我的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一、语言,激情课堂的导火线。
我们学校一年级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是从低年级开始的。当我听完一年级四位老师的课时,我深感教师语言魅力的重要性,它能带领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运用非常儿童化的语言,浅显易懂又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了学习状态。有的老师在安排过渡语时,就像中央台少儿频道的主持人一样,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让听课的我们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不由自主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了起来。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是艺术中的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王芳老师在上《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与生俱有的童稚音色再加上精彩的语言表达,整个课堂活跃,每一个环节都让人回味无穷。
二、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
这次几位赛课老师都力求做到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像刘平老师再教学《画》一课中的反义词时,出示了很多组反义词词卡,让全班同学自己拿着词卡去找自己的伙伴。又如王芳老师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让学生小组内读文中的对话,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汇报方式演绎对话。整个课堂上,学生们的参与度高,整个课堂成了灵动的舞台。
三、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
在全国课改大背景下,我乡推出了“五三五”教学模式,在这次教学大比武过程中,低年级老师也将这一模式化用到了课堂之中。他们注重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展示过程的重要性。每一组都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各小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任务明确,展示精彩。教学中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整个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这次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我不仅从别的老师身上找到了很多闪光点,同时在自己亲历的讲课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在教学设计上要更具匠心,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规范,板书还要多加练习等等。
课内比教学体会 篇7
近年来,追求课堂高效的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本学期以来,学校积极响应省、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活动,让“学、教、练”模式的高效课堂研究进一步落到实处。我作为“全员赛课”中的一员,经历了自选课例、个人主备、组内磨课、试讲、再磨课、再讲、反思、评课的全过程……我终于体验颇多。
开学初,学校制定出了各学科组赛课的日程安排表,我参加赛课的时间是11月24日。我担任的是七年级教学工作,根据赛课日程表我积极投入到导学案的设计中去。我紧紧围绕着导学案要充分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指导科学化”的原则开始了个人主备。经过几天思考,经过几番修改,导学案和课件编写出来了。10月12日下午,我们七年级数学组的全体教师针对我主备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一课的导学案进行了课前研课。同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给了我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导学目标要具体,叙述要一目了然;导学过程的编写要重学法指导;检测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等等,经过研课使我的导学案的思路更加清晰,活动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10月22日上午,我们组的全体老师齐聚八四班教室,问诊我的第一次试讲。课堂上,我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讲不清,说不准,浪费时间多,放不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的小组合作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草草收兵。小组展示时,一出现学生吞吞吐吐,思路不清时,我就急于强行介入,一节课下来,教师活动的时间远远超过学生活动的时间。
课后,我们组的老师们再次聚在一起开始了磨课。同事们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有的建议先分任务,然后再开展小组的交流,可节约时间;有的建议将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分解难度;有的建议交流一定要充分,全班大展示可有选择性地进行……听了同事们真诚的建议,我的教学思路开阔多了,这为我下一步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了许多参考的依据。但同时也把我带入了一个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觉得这些建议都特别好,因而全盘吸取、不忍舍弃,以为这样就可以使我的课更完美、更精彩。结果在第二天的试讲中,面对导学预设的一连串问题,“学”这一环节却又占用了过多的时间,眼看剩下的预设内容完不成,我只好又来越俎代庖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再次走了过场,根本无法很好的落实。面对再一次的失败,我开始灰心丧气:这哪里是磨课呀,简直是磨人嘛!
下午,教研组成员再次坐到一起,坦诚相待,出谋划策。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到教学流程的设计,甚至到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对,同事们各抒已见。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一致认为,讲台一定要让给学生,黑板一定要腾给学生,话语权一定要还给学生。要充分相信学生,要让他们畅所欲言,不要一味追求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内容,而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动起来,思维是否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激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讨论结束后,同事们鼓励我再来试一次,并反复叮嘱一定要严格遵循“学、教、练”的流程。
有了这三次磨课,我终于对语文课堂中的“学、教、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后,我在整合同事们的意见后,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形成了我最后确定的导学流程,就是将原来那个比较细化、复杂的导学案大胆的简化成了三大版块:有味地自学——有味的分析——有味的展示。
11月24日,我开始在七一班面向全校上展示课。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完成任务。课后,参与听课的教师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多维的互动,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悬着的心落地了,心中有了丝丝的惬意。
我知道,这份成功中有我个人的付出,更有同事们的帮助,不论怎样,这都是一种幸福。这种经历了“磨”的阵痛后的幸福,就像蚕蛹化蝶一样的美丽。通过参与这次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课内比教学”,比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教学能力,更是教研组团队的智慧,它还是我们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李
晶
晶
课内比教学心得 篇8
胡 莉
金秋10月,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悄然落下帷幕,几周时间,我们小学语文组教师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名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成长课,无一不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艺、严谨的教学态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一、课中的精彩和感动。
当我听完同年级两位老师的课时,我深感教师语言魅力的重要性,它能带领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他们在教学时,运用非常儿童化的语言,浅显易懂又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了学习状态。在这次同年级讲课中李碧云老师上的是
17、《七颗钻石》,课堂上,李老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她把学生的小组交流环节处理得如行云流水,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让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李涛英老师执教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她那扣人心弦的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她那自然地过渡语就像中央台少儿频道的主持人一样,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让听课的我们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不由自主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了起来。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是艺术中的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课后的反思与探讨。作为这次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我不仅从别的老师身上找到了很多闪光点,同时在自己亲历的讲课中,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在教学19课《倾
斜的伞》这节课上,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我课前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但由于课堂上在提问时拔高了知识点,学生一时难以对答如流。自己也过于紧张没能积极调动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导致中间的教学环节有些零乱。其实就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特点来说,除了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读以外,同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多一些静心品味的过程,若是能让学生在静静地默读或者轻声地自由读,尤其是7、8自然段,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自己也受益非浅,在教学上学到了很多。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思失、思得,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高效。
课内比教学征文 篇9
荆州市实验中学 李晓丽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喜欢金秋。“课内比教学”活动更让这个学期显得异常耀眼。随着一声号角吹响,课内比教学活动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从讲课到说课到评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提升,这次“比教学”使我感受颇多,成长许多,略谈几点体会。
一、比教学让我学习
听课,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置身于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比如万宪凤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十分注重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通过对话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更值得一提的是,万老师竟然可以从生活中切海带这一小小的事情和圆的面积联系起来,让我不得不佩服万老师的学习钻研精神,也让我不禁羞愧起来,年纪轻轻的我竟然没有钻研精神,是万老师提醒了我要“学到老、活到老”,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再比如胡晶老师执教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感受了语文课的魅力,她用扣人心弦的语气、声情并茂的语言烘托课堂的气氛,带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我想,跟胡老师一起搭档带同一个班,以后得多学学她的语言风采,争取把数学课也讲得如此眉飞色舞。
还有邓小琴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让我看到了年轻老师的成长;易丽华老师丰富的教具学具让我感受到数学课的乐趣;李昂老师课堂问题的随机应变让我学到了教学的机智„„总之,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二、比教学促我成长
在比教学活动中,我的胸中始终涌动着一股参与的热情,积极参与讲课、说课、评课。在上课活动中,为了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我家案头的台灯常常要亮到深夜,认真地查阅资料,为的就是精心思考上课流程,力争让流程简洁清晰,课堂内容充实;在充分准备后,我从容迈进课堂,课堂上,我似乎成了一名统率千军的将军,觉得自己能掌控教材、掌控学生,在讲解与点拨中,游刃有度;又似乎成了学生的一位好朋友,倾心的倾听让我融进了他们的心中,也感受到了思想的悸动、青春的发扬。听课的老师们也给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比如教具的设计问题。老师们的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得更好。在说课活动中,紧张的气氛油然而生,为了写好说课稿,真是头一回废寝忘食地拼命,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深挖教材的重要性,以后要对教材多钻研、多理解。在观课活动中,为了向同行学习,每天的时间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在议课环节中,为了给同事提出中肯的建议,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向多个同事请教。时间虽然被忙碌与紧张填满,但我却倍感充实。
比教学活动如绚丽的舞台,让我在三尺讲台展示自己的风采;如暗夜的灯塔,让我在荆棘丛林寻觅理想的芳草;如久旱的甘霖,让我在教学园地汲取丰富的滋养。我深切地感受到,比教学活动是高效课堂的延伸,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感谢老师们给我的帮助,让我成长了许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力争发扬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风格,争取把课上得更精彩更生动。
“课内比教学”小结 篇10
八年级综合组陈翔-11-21
本学期开展“课内比教学”意义深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全员参与体现在
1、讲课的有生物科朱汉兰、美术科周琦、思品科罗洁、历史科江慧丽、音乐科刘英、信息科朱明星40岁以下的全体青年老师和体育组的陈英、张雄、罗成华全体。
2、听课评课除上述讲课成员外,还有陈翔、袁昕、张华革、邱中国全体40岁以上的成员。作为小科 历史上经常是处于玉门关外,如今地球全球暧化,春风也过玉门关,老师们深受感动,责任心大大增强。
二、课前投入不是主科不亚于主科
大家看到学校象对待统考学科一样重视和关心:学校把大家都按时间顺序登记在听课表上,安排了学校领导参与并指导听课和评课。老师们的激情和责任心再次被唤醒,展示自己的欲望大增。
很多老师从此下了很大精力备课,准备教案:小科没有资料,晚上就在家里上网查询、摘录,有的老师的书上写下或下载的教学参考材料上补充得密密麻麻,对材料反复进行精挑细选,力求准确、流畅、生动地把知识和要点展现在学生面前。
如周琦老师,为了上好课除上网查资料备课外,还特别地备了所需教具:硬纸板、小剪刀。江慧丽这位上网只会看电影的`有点玩世不恭的年轻老师为了把时间跨度久远、事件设及复杂的五四背景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花了一整周时间查阅资料制作了课件,……大家毫无怨言、暗暗地努力着。
三、重视评课反思过程
这次活动不仅上课听课有始有终,而且评课反思落实到位,提升了老师对小科的看法改变了教师们对课堂质量的观念,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追求。
如罗洁老师的展示课《交流的魅力》,不仅上了,而且学校宋校长亲自参与听课,全面听取了罗老师的说课和同组其他的成员对课堂精彩部分的肯定和不足之处的建议,同时对课堂各部分的设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听了刘英老师的《民歌欣赏》,童主席欣喜地说短线学科有人才。
周琦老师的《坐椅的设计》,叶必书校长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指导听课和评课。
江慧丽老师的《五四运动》宋校长不厌其烦地指导流程设计。
领导从头到尾的跟踪指导,极大鼓舞了老师。老师们不仅工作意识增强了,也增长了工作能力。
四、师生配合意识增强了
自从课内比教学以来,不仅老师更认真了,学生们的态度也端正了许多,江老师讲:自开展活动以来,学生们能放下其它的事,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提问中,积极举手发言,老师越讲越带劲。
袁老师讲:自开展课内比教学以来,作业本好收多了。看,又多又迅速。
邱老师讲:自开展课内比教学以来,再也没有‘边听老师讲历史课,边做作业’的黑板留言了。
雷老师讲:近段时间,精神多了,上课嗓门不必扯着喊,教室里秩序好多了,学生象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陈老师讲:孩子们在学校的关注和老师的鼓动中,在心理和行为上长大了许多。他们的压力也不小,我们要尽可能做到台上十分钟,台下一日功,要精讲精练,把学习任务和作业尽全力在课内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孩子们。
课内比教学活动反思 篇11
反思人:储朝生
时间:2011-10-22
教师资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比教学”比的是教师的“能力和业绩”,通过“比”来打破平衡、引入竞争,充分展示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专业成长。“访万家”不是简单地记录和检查教师家访结果,而是要逐步建立有效的教师家访制度和家校合作制度,获得学生和家长对其师德修养的认同,为开展教师职业规范的社会评价奠定基础。
以开展课内比教学为载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改进课堂教学上,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以开展课外访万家为载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教师对践行师德与履行教育职责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搭建教师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家校携手育人。
“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通过“比教学”,继续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访万家”,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帮助教师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需要。新目标、新机制、新课改,必然带来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知识”,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把“比教学”活动导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有时代特征的湖北名师。
在荆楚大地数十万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是湖北省教育系统在2011年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一次大动作。是对全体教师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大动员。
【我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成长】推荐阅读:
课内比教学讲课评议07-27
课内比教学大反思11-28
“课内比教学”活动阶段小结12-08
学校课内比教学总结05-17
gai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09-09
课内比教学演绎别样的语文课堂09-02
“课内比教学活动”之我得 黄志敏11-19
阳光中心小学“课内比教学”活动阶段总结07-17
语文数学英语“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通用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