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09-02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共11篇)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观念,伦理道德也必须介入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在经济秩序的`调控中发挥作用.当前要解决的是伦理道德建设目标的可信性与可行性问题,使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建设目标同协共振,构成一个较完整的道德目标的运作系统.

作 者:董俊峰 DONG Jun-feng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刊 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年,卷(期):25(6)分类号:B82关键词:伦理道德 经济发展 伦理建设目标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2

1.阿吒力教融入了当代白族民间的坛会活动。

弥沙井的前身是唐代樊绰《云南志》中提及的“傍弥潜井”和“沙追井”, 这已被不少学者所证实, 白族人口占90%以上。弥沙井距离沙溪寺登街40公里, 距离剑川海门口遗址也就63公里左右, 由此推断其开发历史可能还要更早。弥沙井“美善坛”组织就在宗教节日“四月八”举行唱滇戏, “耍牛”等传统的文娱活动, 表演“弥勒佛”、“鹿鹤同春”、“剑舞”等阿吒力教舞蹈, 在“三圣宫”里面举行佛事活动, “美善坛”已经是佛、道、儒合一的民间合法的宗教组织, 有的会友由于文化较差和经过文革的破坏甚至已不知道阿吒力教的概念, 但其组织形式和相关内容经过笔者的调查证实有许多是阿吒力教的传承, 比如洞经音乐, 隐性的巫术信仰, 阿吒力舞蹈、释儒阶层在坛会活动中的特殊地位, 也有巫婆的参与活动等。在白族村落中都有莲池会的中老年妇女组织, 有“经母”, 相当于阿吒力教中的“释儒”, 主要带领大家唱颂经文, 其唱颂的《方广经》、《报恩经》、《放生仪文》、《观音经》等许多经文就是从阿吒力教经文中化用的, 有的就是“释儒”为了使不识字的妇女好记忆而改编的, 当然由于口头传播且传统白族妇女文化水平不高, 错漏很多, 但也有她们自己的创造在里面, 莲池会所祭拜的神系很复杂, 但主要是观音崇拜, 这和阿吒力教有相似的地方, 也表明了阿吒力教对当代坛会活动是有影响的。在白族村落中也有许多洞经会, 主要是演奏中国传统音乐, 里面也包括了许多阿吒力教音乐。

2.阿吒力教融入了当代白族本主信仰和本主活动之中。

白族许多村落的本主就是阿吒力教的神祈, 如大理的上下湾桥本主、重益村本主、白塔邑本主、果子园村本主、庄科村本主、喜洲镇本主都是大黑天神。者摩村本主是观音和白姐圣妃, 喜洲镇附近村落、邓赕、上下丰邑的本主是阿利地母。大理的本主因人口流动大, 其崇拜的对象发展变化很快, 但在许多村落却长期流传着与阿吒力教有紧密联系的大黑天神、白姐圣妃 (阿利地母) 、观音等崇拜, 大理的其它地方也有这种情况存在。在剑川各村落的本主崇拜中, 与阿吒力教有关的本主有大黑天神、白姐圣妃、北方天王、建国梵僧观音菩萨, 在本主活动中, 剑川弥沙井以请到“释儒”帮助祭拜或请“释儒”来吃“本主饭”为荣;本主活动还要请巫婆来帮助举行各种仪式活动, 以表明自己的诚意。因此可以说, 阿吒力教通过对本主信仰和活动的影响使此教在白族地区长期存在, 既传承发展了自己, 也使白族文化不至于被汉文化完全同化。

3.阿吒力教融入当代白族的祖先崇拜和丧葬习俗中。

在白族地区搬新家要重新安放祖先的牌位就必须要请阿吒力师来做2-3天的法事活动, 以告慰祖先, 如果家庭不顺利也要做法事请求祖先帮忙。在剑川一般家里有人亡故时要请“经母”来“白经” (唱颂告慰亡魂的经文) , 要请洞经会乐队来参加从开坛、招魂到家祭的各种活动。下葬三天后要到本主庙去祭拜, 把亡魂交给本主, 家里才能平安。当棺木一旦从堂屋中抬出, 就有专门的阿吒力法师在堂屋里做法事, 他们口念咒语, 手拿荆棘枝条 (一般为黄连枝在室内外驱邪降魔, 以保证家宅的清洁平安) 。剑川弥沙井每年的七月十四一般在“三圣宫” ( 阿吒力寺庙) 举行规模较大的祭祀亡灵活动, 其程序也和阿吒力教有紧密的联系。

结语:

总之, 阿吒力教通过融入当代白族的民间宗教活动, 使自己在白族地区长期的隐性传承, 并对白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既保留了白族文化的民族特色, 又有效的抵制汉文化对白族文化的完全同化, 对白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做出了贡献。

摘要:本文通过阿吒力教融入了当代白族民间的坛会活动, 融入了当代白族本主信仰和本主活动, 融入了当代白族的祖先崇拜和丧葬习俗的阐述, 拟论证阿吒力教对当代白族民间宗教活动多方面的影响和对白族文化的最终意义。

关键词:阿吒力教,白族,民间宗教活动,影响

参考文献

[1]方国瑜.云南佛教之阿吒力教二三事[A].方国瑜.滇史论丛 (第一辑) [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2]王海涛.云南佛教史[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1.

[3]张锡禄.大理白族佛教密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9.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碎片化” 阅读 大学生 写作 影响

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网民的急速增长、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以及传统内容的数字化,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对纸质阅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也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受巨大科技力量影响下的当代有着无法比拟的时代特征,“碎片化”即为现代典型的时代表征之一——时间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思维碎片化、思想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其中,阅读的碎片化体现着“碎片化”时代的典型特征。

“碎片化”一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的零块。一般而言,“碎片化”阅读有着两种定义:一是对书本中较长的内容进行拆散,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阅读,如古人所言“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形成内容片段式、非结构化的阅读;二为利用手机、平板、mp4等电子产品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包括对文字、声音、图像的立体知识信息的获取和网络在线阅读和下载浏览,阅读由读书走向读屏。而在当下,“碎片化”阅读一般指向后者。且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在整体网民中占74.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3亿,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79%,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且网民对手机的网上阅读依赖较大,据调查,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达到124分钟,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的重度手机网民达到22%。可见,“碎片化”阅读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种阅读的碎片化又可分为时空碎片化、内容碎片化、主体碎片化、关注机制碎片化以及注意力的碎片化,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世界观价值观、信息获取习惯甚至是生活与交流。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碎片化”阅读所带来的阅读改革必将影响写作思维與习惯,引起写作改革,最终促使教育方面进行进一步合理改变。

“碎片化”阅读影响写作的具体机制

当下,“碎片化”阅读逐渐替代传统纸质阅读,阅读方式的改变终会影响到写作习惯,这与阅读影响写作的中间机制有着密切关系。阅读主要影响写作的语词使用、思维形式,前者包括辞藻的选择和语法、修辞的使用,后者则包括文章观点以及阐述的条理性。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碎片化”阅读材料由于在语词使用及内容的庞杂性等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因而受“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写作与传统阅读影响下的写作相比,也有着非常鲜明不同的语词使用和思维形式。且“碎片化”阅读的影响较传统纸质阅读更深刻,由于其普世性使得影响范围更广,且时空碎片化带来的便利性使受众的生活习惯、日常交流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总之,“碎片化”阅读给写作带来了空前的变化,且这种变化与传统纸质阅读有着显然的区别。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碎片化影响下的词汇使用、写作思维和价值观体现上。

就词汇而言,“碎片化”阅读最突出的影响即为写作中网络创新词汇的大量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写作或是传播信息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上的文学作品也日渐处于泛滥状态,这使得人们对有深度的文化作品的关注日渐下降。与有深度的传统文学作品相比,网络文学的语词使用大多具有随意性,许多网络新词正是由于这种随意性而被陆续创造出来,比如“给力”“牛逼”“duang”等。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给力”一词在网络上开始泛滥,一时间成为各大网络媒体的热词,仅在世界杯结束四个月后,“给力”一词便出现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上。“duang”的使用也仅在“哔哩哔哩弹幕网”发布《我的洗发水》一视频后半个月便见诸报端,可见网络新词的影响何其巨大。再加上网络文学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媒体为了博人眼球且跟上时代的步伐,也积极使用网络新词,人们在“碎片化”阅读中不知不觉便接触到网络新词。且网络文学的门槛较低,具有普世性,具备任何文学素养的人都能在网络上进行写作并且发布,这种随意性也使得网络新词在文学创作中的使用变得随意泛滥,整体的文本环境变得相对缺乏严谨性。但与此同时,由于新词具有相当强大的表现力,受体写作过程中对创新词汇的运用也能使文章更为活跃,表现力和张力更强,使文章的语言风格趋向轻松化和娱乐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时代特征的一种体现,迎合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对轻松的阅读环境和写作发泄功能的需求。

网络符号在写作中的使用也成为“碎片化”阅读下的写作新特征。由于网络和键盘的使用,加上“碎片化”阅读材料本身的特点,网络文学的语词大致呈现简略化、键盘化、拼音化、数字化、个性化和不规范化的特征。根据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的调查,网上汉字使用数为9793个,比平面媒体汉字使用多了1568个,同时,标点、符号使用率达55.07%,高于汉字的使用率。比如被称为网络文学“鼻祖”的著名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就有许多符号、标点的应用,如:“如果当我讲出任何阿谀奉承谄媚巴结的恶心言语而不让我的胃觉得抽筋时,我就可以出师了。如今,我终于学成归国了。呵……:)……”笑脸符号“:)”使得主人公微笑的表情状态更具画面感,不需要经过太多辞藻的修饰来表达作者想在主人公身上赋予的表情状态,且读者能心领神会到符号所具有的表现力。“心情好点了吗?……美丽的轻舞飞扬小姐……”“嗯:)……好多了……可爱的痞子先生……”“呵:)……痞子……我该睡了……明早十点上站……陪我吗?”“呵:)……那么明早见了……晚安……痞子。”同时,在这样的语句中,也不难发现文中所使用的语句都相对简略、白话,且语法也呈现不规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且“碎片化”阅读环境本身存在文本写作与网络交流相融合的特点,人们在网络上可以以日常生活交流的语言进行短小的文本写作,并允许被人加以回复和评论,这种特点使得受众在真正写作的时候也会受到他人语词运用习惯的影响,使词语的使用更加网络化和通信化。此种“碎片化”阅读材料的长时间浸泡,终会使得受众在写作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使用吸收而来的语言风格。虽然符号的使用和语法的生活化可以方便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迎合线上线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但这种习惯如果长期影响写作行为,总的来说还是会瓦解传统写作文化系统,不利于写作水准的全面提高。

“碎片化”阅读多元化的阅读内容也使得外来词汇在写作中的运用更加广泛。“碎片化”阅读基于网络的发展而生存,使全球各地的文化文学能迅速便利地汇集在一起,知识更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受众群体接受的“碎片化”阅读材料可以包括各个国家或地域,这就意味着“碎片化”阅读材料可以有着不同价值观文化的交汇,不论是通过相同的语言系统还是不同的地方语言,都能使受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和吸收到不同的语言特色。比如“Email”(电子邮件)、“IT”(信息技术)、“IQ”(智商)等外来词汇现在在越来越多专业文献中的出现,更甚《人民日报》在2014年发表评论指责外来词汇的入侵,称其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察觉到由于全球性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词汇混杂使用,再加上“碎片化”阅读本身存在的便利性,于更长的时间内浸泡在这种混杂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在写作时便会自然而然运用到这些外来词汇,使“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语词使用更加复杂。

总之,在“碎片化”阅读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写作中,网络创新词汇、网络符号以及外来词汇在写作中更为广泛和显著。就写作来说,词汇的运用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基础部分。“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写作词汇运用的影响即体现为对大学生写作基础能力的影响,其影响范围和深度值得更为谨慎地看待。

阅读对思维的影响是其对写作影响的本质。“碎片化”阅读环境下的写作与传统纸质阅读环境下的写作相比,核心区别在于贯穿文章的整体思维有着显著的差异。“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思维碎片化一般体现于信息整合能力、逻辑条理性、思维活跃度等方面。

“碎片化”阅读的长期影响会对信息整合能力产生相当大的作用。写作在一定层面上体现的是信息的整合能力,一篇好的作文往往能对一件事情赋予完备全面的观点,观点依赖于完备整合的信息。“碎片化”阅读材料由于数字的限制,往往随着事件的发展进行多篇短篇文章的不断跟进,这使得完整的事件容易被肢解为零散的部分。且通过“碎片化”阅读这一途径,人们所接触的阅读材料含有较多的垃圾信息。超链接文本的存在更是一个极大的注意力分散点,不仅极大地挑戰了人们的信息筛选能力,并且会在不知不觉中分散受众群体对某一事物的关注度,进而影响到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整体理解。如果没有对某事物进行专门的资料搜集,人们的一次阅读能接触到的有效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完整的事件会被分割成许多零碎的信息从不同时间段通过阅读途径传送给受众,且在“碎片化”阅读低门槛的环境下,许多网页系统的专著都存在注水现象,即使在专门的时间段来搜集文献资料,对人们的信息整合也是一重大挑战。再者,由于“碎片化”阅读迎合着快节奏的当代生活,其越来越趋向于娱乐性阅读,人们在进行阅读时往往会缺乏信息整合的意识,任凭大量的零碎的事件报道扑向大脑,进而使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断下降,最终在进行写作时会由于匮乏零散的信息而使得文章的观点呈现出碎片化、缺乏完整性的特点,更有甚者会出现文章叙述逻辑断层的情况,使得文章难以成为一个完整整合的作品。

作文中的逻辑表现散乱也是“碎片化”阅读对写作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碎片化”阅读本身存在的碎片化特点,对一件事物随其发展而更新信息的模式不仅会使得受众群体在写作时面临整合信息困难的局面,还会带来全篇文章逻辑观点散乱的影响。通过“碎片化”阅读接触到的是对一件事物零散片面的观点,人们在享受“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娱乐的同时,并不会刻意地去整合观点。久而久之,受众群体看问题时不能进行全面的思考,往往只从一个方面去考虑问题,或突然又从另外一个方面着手,思维具有相当大的跳跃性,在写作时也容易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难从整体下手,从而造成文章逻辑的无序性,自然而然难以产出高质量的作文。

“碎片化”阅读对思维活跃度也有着重要影响,其丰富的信息量容易使受众产生一种思维惰性,从而降低思维活跃度。高质量的作文都是作者独立思考的智慧结晶,独立思考的能力决定着文章的观点质量,对文章的整体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网络是“碎片化”阅读赖以生存的土壤,能给受众群体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援,不论是何时何地的信息资料,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浏览,对信息获得养成依赖惰性。在微博上体现的信息依赖惰性更为典型:某些认证的名人微博或是权威媒体的官方微博,往往会以长篇文章的形式发表某些消息或是自己的观点看法,人们在阅读这些消息的时候,也经常采用转发、点赞的方法代表自己对某观点的认同,这就在不经意的意识形态下日积月累形成一种思维依赖,用转发别人的观点代表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惰性,一味去寻求认同,懒于独立思考,在进行专业写作时,更加依赖于网络信息,甚至照搬抄袭网络上的结论成果,如此这般情况下进行的写作,很难有独到创新的见解。人们在写作的时候,这种惯性的养成无疑是“碎片化”阅读影响下写作的一个巨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对科研写作者来说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和挑战。

从价值观来说,当代大学生处于“三观”已接近形成的阶段,“碎片化”阅读内容的良莠不齐等其本身具有的特质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而写作正是价值观体现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当代作文产出所体现的中心思想的变化,更能凸显“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价值观变化。

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充沛理性力量的支撑。当下,“碎片化”阅读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加速上升的阶段,各大媒体都争相趋向于发布一些较为能够煽动大众情绪的文章来博取眼球。比如许多媒体发布新闻消息为了赚取点击量会对一件事情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2013年3月28日据《光明日报》报道,3月26日,多家媒体转载报道的“深圳最美女孩”张芳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的图片和新闻被证伪。但此新闻已在社会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并有权威媒体陆续发布赞扬性文章,众多网友纷纷转发点赞。可见,“碎片化”阅读所报道的新闻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煽动社会情绪。抒发情绪是写作的基本功能之一,受众群体在“碎片化”阅读的环境下容易在写作时掉入大媒体环境所设下的陷阱,人云亦云,或激情赞扬,或义愤填膺。如此,文章整体便会缺少理性力量,加上“碎片化”阅读材料传播速度相当快,受众群体易受情绪牵制,更加难以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事件问题,甚至沦为文化群盲,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容易流为一般。

另外,对事物美的追求也是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手段,这需要对阅读内容有足够的审美能力。“碎片化”阅读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受众群体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容易处于一种“饥渴”状态,希望能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至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落后太多。但此时的“碎片化”阅读犹如“口渴时的盐”,越饮越渴,没有很多深度的内容,容易带来一种阅读麻醉,使受众群体看似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很多信息,实则为有效信息和有效阅读寥寥无几。人们在众多的信息中徜徉,久而久之对真正有深度的內容难以进行相应的审美消化,这种审美精神的缺乏也就会带到相应的写作中,导致写作的内容没有深度和美感。另外,在当代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找到自己的市场,开始进行大量的写作,但这种写作往往是在网络文学的商业性驱使下完成的,较传统纸质阅读更容易滋生文学功利主义,使文学作品应功利而生,更不用说写作时被写手抛诸脑后的审美精神了。当代大学生作为数字的原住民,对网络文学较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众更为熟悉,2008年4月23日《搜狐教育》据《科学时报》的数据发现,大学生已成为网络写手的主力军,一小时能创造出六七千字的小说,最高收入可达月薪十万元人民币。在这样的淘金浪潮中,网络小说无疑成为部分大学生写作的主战场,“碎片化”阅读环境下带来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写作中的体现也就不言而喻。

“碎片化”阅读由于其包容性,使得内容上所表现出的价值观也同样有着一种多元化,这在受众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碎片化”阅读是个吸收各个国家或地域作品的大熔炉,受众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不同地区的文学作品。而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当地多样的价值观念,且许多的价值观念都是相冲突的,比如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中国现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以英国为首的支持同性恋爱观和中国广电局的禁止同性恋爱引导等等。受众暴露在这般冗杂的阅读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多样复杂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尤其对对世界尚未形成一定认知态度的青少年儿童而言,没有强有力的引导必然会走向茫然甚至是扭曲。但对“三观”已经初步定型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大脑已会自动筛选和判断信息,多元的价值观环境起到的主要是多元化思维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写作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为开放包容。且在“碎片化”阅读包容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对不同的观念进行点评,并能在网络上分享和讨论自己的看法,这在培养大学生写作思维包容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着鲜明独特的作文观点。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词汇、思维还是价值观的角度来说,“碎片化”阅读对写作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虽然其影响有利有弊,但对大学生而言,其把握力度还需更精准,以应对“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挑战。“碎片化”阅读的群体数量是庞大的,阅读材料是杂乱的。阅读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决定阅读质量的关键,阅读质量的降低又会随着词语机制和思维机制使得整体写作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碎片化”阅读环境下的写作竞争力的下降。强大的写作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激发写作爱好者的写作实践,又能激励他们不断创作出好的作品,而“碎片化”阅读环境下虚弱的写作竞争力恰恰会导致这种激励作用的丧失,影响整体文章的产出质量。因此,“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写作的影响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张永锐.“碎片化”时代的“陌生化”阅读[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4(05):49-52.

[2]吴海珍.“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审视与理性应对[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03):95-97,103.

[3]庄孔韶.写作与阅读的逻辑与直觉[J].民族艺术,1998(02).

[4]林茂.碎片化阅读风尚下的“全民阅读”文化建设探析[J].大众文艺,2013(18):271-273.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4

摘 要: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已经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对我国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但也有缺点的存在,有不适合现代经济管理活动的方面,我们应该在了解其对我国各个经济领域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善,使之能够更加适合现代化的经济活动。本文就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农业所产生的影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我国供求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我国货币金融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我国政治经济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现代;影响

经济管理思想是将自然科学思想和社会科学思想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的管理思想,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依然对现代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着十分大的影响。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5

知道现代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现代经济中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板书)专题探究“果农的误算”寻找“看不见的手”

1、“看不见的手”指:市场调节。

市场通过价格传递的信号,就象“看不见的手”指挥着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适时地改变他们的计划,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2、市场调节存在哪些弱点?市场调节存在着滞后性、自发性、盲目性。

3、“看得见的手”指:政府的宏观调控。(板书)

4、为什么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有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不能依靠市场调节;有些产品无法靠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存在着滞后、自发、盲目等的弱点。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且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点,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5、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板书)

①经济手段:制定计划,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 ②法律手段:制定法规,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

③行政手段:采取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直接、迅速地调整和管理经济活动。

二、“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板书)

1、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2、分析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各自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1)、东部地区的优势、劣势: 优势

①东部处于第三级阶梯,平原广阔,肥田沃土;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较为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②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交通发达、教育发达,人口素质高,人才资源丰富,资金雄厚,为东部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劣势 : 能源资源短缺,工业污染严重,经济发展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严重制约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西部地区的优势、劣势: 优势::

①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有发展能源工业的优势条件。②壮美的山川,环境优美,污染少。

③灿烂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劣势:

①地处内陆,高原、山区面积广大;非季风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

②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差:交通不便,生态脆弱,经济发展落后,资金短缺,科学技术落后,人口素质不高,人才短缺制约西部发展。

(3)、中部地区的优势和劣势。(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

优势: ①处于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土地肥沃;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气候较为湿润,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交通位置重要, 长江横贯中部.③矿产资源丰富, 人力资源丰富.④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劣势:

①中部地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人才紧缺 ②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经济活力不足

③非公有制成分比重较少,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方降水充沛、空气湿润、水资源丰富,很多地方是鱼米之乡。▲北方降水较少、空气较干燥、水资源较少,适于发展旱作农业。

3、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因:(板书)

(1)(社会角度)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着差异,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需要区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 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2)、(政治角度)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区域经济发 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这不利于社会稳定,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4、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板书)

(1)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2)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坚持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贸易活动,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东 中西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交通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6).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7).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

5、我国东西部地区应如何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板书)①东部地区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西部强有力的支援。

②充分发挥西部的资源和能源优势,积极与东部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③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东西部互济发展。

6、目前党中央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举措。(板书)

东部新跨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

7、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板书)

(1)有利于东部地区加强对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援。

(2)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可以使人们充分生产各自的优势产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力自测】

一、选择题

某经济论坛网站上,网友留帖子说,“无形的手,有形的手,彼此手拉手,经济向前走”。完成1—3题。

1.这里“有形的手”指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 B.市场经济体制 C.市场调节 D.政府宏观调控 2.在我国,不能用“无形的手”进行调节的特殊产品(服务)有()A.电力、石油、煤炭 B.化工、电子、机械 C.警械、枪支、军火 D.银行、电信、网络

3.“无形的手”在市场调节中存在的弱点包括()①盲目性 ②自发性 ③滞后性 ④自主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一方面规定“实行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另一方面明确“国家要调控价格总水平”,这是因为()A.市场调节对经济发展并不是最重要的 B.商品生产者往往只考虑各自的利益 C.完全由市场定价会超越人们的承受力 D.不进行宏观调控无法体现党的领导

5.国务院《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指出,对住房价格上涨调控不力,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要追究地方领导人的责任。这表明()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②我国政府十分关心国计民生 ③国务院肩负着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④市场调节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还无能为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每年“五一”、“十一”等长假,绍兴各大旅行社的“出行旅游报价”,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浮。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报假上浮是各大旅行社经济效益不佳的反映

B.旅游市场供不应求,必然导致价格上涨,这符合市场规律 C.这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统一定价的结果

D.这是乘机涨价的投机举措,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

7.2007年春节期间,西瓜等夏令水果的价格一路看涨,这主要是因为()A.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B.市场调节的客观反映

C.瓜农追求经济利益,无视自身义务D.广大市民“买涨不买落”心理使然 读右边的漫画,完成8—9题。8.漫画有力地讽刺了()

①市场经济不是法制经济 ②市场经济金钱至上的原则③商品生产者片面追求自身利益 ④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要杜绝漫画中的不法行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

①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素质 ③工商部门必须加强市场执法 ④完成市场经济体制向商品经济体制的过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我国幅员辽阔,发展区域经济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人口大国,重点发展农业 B.工业落后,重点实现工业化 C.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D.什么东西赚钱,就生产什么东西 11.以下关于发展区域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当地政府推行的地方保护主义 B.发展区域间贸易,可以使人们享受更多、更丰富的产品 C.各地都应该积极发自己的优势产业,实现优势互补

D.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发展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 12.关于绍兴经济的发展规划,明显不足取的一项是()A.积极发展黄酒产业,巩固现有市场,拓宽国际市场 B.在巩固传统纺织产业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C.依托一定的人才优势,大力发展电子等高科技产业

D.着眼未来,积极发展汽车、石油、化工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二、非选择题

1、材料一:东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地区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02年 东部 52.42 53.68 57.29 57.75 西部 16.66 16.42 17.13 17.04 材料二:我国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较为湿润,土地肥沃,工业和交通资源丰富,人才、技术、资金雄厚;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有丰富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气候干旱,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扩大。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它与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有什么联系?(4分)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东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我国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扩大。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对实现东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4分)

(1)有利于东部地区加强对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援。

(2)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200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西汉时,新疆就曾出现“胡商贩客,日奔塞下”的繁华景象。这与当时东西方交流的发展和中央政府管理的加强密不可分,请各列举一个史实加以简要说明。(4分)

示例: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天山南北西域事务的管理。(2分)(考生列举其他史实说明,符合题意,可同样给分)

(2)50年前,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特点在新疆建立了怎样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新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到了怎样积极的作用?(4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这一制度的实行,保证了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促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新疆地区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3分)

(3)今天,西部开发的宏图伟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给新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结合“相关链接”材料,谈谈新疆应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区域经济发展。(6分)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6

当代经济是以科技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形势、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提出新的改进要求。本文仅就当代经济条件对成本会计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

一、当代经济社会中科技知识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传统工业经济社会中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即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产品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消耗一般占65%,直接人工消耗一般占20%,制造费用的消耗一般占15%。当代经济社会中生产的三大要素将变为四大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知识将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关键因素已从资本资源转向科技知识资源。与此相对应,企业资产的主体也从有形资产转向知识资产即无形资产。因而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改进成本的计算。

二、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直接人工成本比重占到总成本的20%—40%左右;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大大减少,表现为在某些工作上,自动化已取代了人工,有的甚至出现无人化车间,人工成本比重大大降低。

与直接人工成本下降相反,工人的培训成本却在不断提高。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知识型企业大多是复杂劳动,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也主要是先进、复杂的技术设备,要使他们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培训。培训费用是企业为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岗前培训费和在职培训费等。具体的费用项目包括教员工资、学员培训期间应发的工资、材料费、差旅费、住宿费和学费等,这些都需要企业投人相当多的培训资金。

三、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生产产品主要是消耗自然资源,直接材料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很高,在个别行业和企业,原材料成本甚至占到成本的70%—80%;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产品是以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依托的,其消耗的物质材料在不断地下降。

尤其对于典型知识产品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和电子产品来说,产品中物质性材料的成本占产品价格的比重已微不足道。比如微软公司,没有堆积如山的原材料,只有软件和开发软件的人员。美、日等国的成本资料也表明,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所占比重不足20%。伴随着直接材料成本的下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成本却在不断地上升。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求新、求变、追求个性、时尚的心理促使企业不断地设计和研发功能更全、更具特色的新产品。比如手机产品,从最初的大块头到掌中宝,从黑白屏到彩屏,从手机的照相、摄像功能到MP3、MP4播放功能;从听FM调频广播到看电影、看电视,卫星定位、导航功能,直至到现在的上网手机,几乎每年都有具备新功能的手机问世。哪一个企业率先设计、研发出新产品,哪一个企业就有机会获得无限的商机。当然,这需要企业投人高额的研发成本。

四、在当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的生产以自动化、机械化为主,先进的生产线、精密的仪器和设备取代了人工和传统的设备,使固定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维护费。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固定资产价值很高,而且由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风险更大了,为了规避风险,企业会更多地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以加快固定资产的补偿。同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也促使企业不断地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导致企业对设备的投资大增。

五、当代经济社会中,先进的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普遍地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营销过程,企业的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将成为现实。

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系统将完全自动化,不仅企业内部各工作站、制造单元可以形成自动化的网络,而且还可以向企业外部的各供销客户延伸,联成一体。此时,传统的推动式的生产系统不仅使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存在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而且也增加了成本计算工作量,使得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必须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来计算生产用料的实际成本和本期已售产品的销售成本,必须将各工序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间分配,必须计算和结转各种成本差异,成本计算工作既复杂又带有人为估计甚至是人为的调节。企业实施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后,新的适时生产系统也将成为现实。适时生产系统将一改过去推动式生产系统下后面工序的被动地位,前面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后面工序所要求的数量、质量和时间来组织生产,原材料的供应、前面工序对后面工序产品与劳务的提供、产品的销售等都必须“适时”到达,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必须相互协调,像钟表一样准确无误地运转。在这种由后向前拉动式的适时生产系统下,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库存已显得多余。“零存货”的.出现,对现行成本核体系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六、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将发生变化。

在当代经济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社会需求也丰富多彩,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将被为满足客户特定需要的“顾客化”生产所取代。企业在生产的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小批量生产和批别核算将成为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主要特点。

当代经济的到来改变了现行成本核算的环境,现行的成本原理与核算方法已越发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成本核算的内容应进一步拓宽。

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而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人管理费用,没有记人产品成本,这显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成本的内涵;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是成本核算涉及的对象;此外,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追求的将是“双盈”效益,因而环境成本也将构成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

第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亟待改进。

制造费用的内容和金额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制造费用只占人工成本的近60%,且占全部产品成本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将制造费用按照各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又不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然而现在的制造费用其内容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且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已大大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各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则会使工艺程序复杂、产量不髙的成本偏低,使工艺程序简单、产量较大的产品成本偏高。产品成本资料的失真,将影响根据成本所进行的各种决策。

第三,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

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的生产将由以前的生产导向型变为消费导向型,生产厂家应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小批量“单元生产”和批别成本核算将成为主要特点。此时,繁琐复杂的分步法显得没有必要,分批法的成本核算将成为成本核算的唯一的基本方法。第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将不再存在。由于适时生产系统、零存货及顾客化生产的出现,企业的生产将以小批量的单元生产为主,加之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从而使产品的生产经营周期与成本计算期有可能始终一致,当生产经营期与成本计算期一致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将不复存在。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7

通过调查, 从总体上来看, 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例如调查问卷中第12题, 有98人认为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很乐观, 有152人认为比较乐观, 有30人认为很难说, 有16人认为不乐观, 只有4人认为很悲观。

一、对常州大学70、80、90后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把调查对象划分为70后, 80后, 90后三个群体, 70后的代表为常州大学的教师, 80后, 90后则是在校学生, 通过比较三个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和传统文化对他们的不同影响来得出调查结果。

此次问卷调查的男女比例是:男有138人, 女有162人。70后有20人, 80后有126人, 90后有154人。对中国的传统艺术, 可谓懂的人很少, 占了70%以上, 不过对于我国的四大名著, 大部分人表示是多次看过, 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认识是毋庸置疑的, 都选择的是重要。在多数人的眼中,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现实文化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158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很乐观, 对仁, 孝, 忠等传统道德耳濡目染的人有148个。

(一) 70后:传统奋进的时代音符

70后的大学生, 生活在一个社会思想相对朴实单纯的年代, 传统文化的确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深刻的影响。在他们看来, 传统文化时刻提醒着他们, 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工作中都要做一个勤劳诚实的人。所以他们更信奉“勤能补拙”这样的传统观念, 更愿意脚踏实地地将大量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基础性的工作中, 而不是想方设法走捷径。

70后这一代人是处于新旧体制更迭的一代, 10年文革的结束, 新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70后既经历了小部分物质十分缺乏的日子, 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一步步走向繁荣的历程。这一难得的历史混合, 注定了这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特别能吃苦的一代。总的说来传统文化促进了他们的成人成才。

(二) 80后:正在崛起的一代

接下来看看传统文化对80后的影响。80后既受到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 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80后对传统文化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80后关于调查问卷中第13题的选择, 对“仁、孝、忠”等传统道德教育有96人是选择的“从小耳濡目染”, 选“被教育过时的东西”只有2人, 选“难以判断”的有4人, 选“从课外书中看过”的有24人, 可见传统文化对于80后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影响很深远。

传统文化对80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在“传统文化对你的事业学业上的选择是否产生过影响”这个选项上80后的回答与90后的回答基本相同, 与70后的回答有比较大的差异 (见图1) 。可见, 80后是开放与传统的结合体。

(三) 90后:传统的非主流

对于90后这一群体, 传统文化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影响远没有对70后, 80后那么深。一向在人们眼中个性张扬甚至用离经叛道来形容都不为过的90后,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却表示出对传统文化足够的尊重与重视。在90后的154人中, 有30人精通如“书法、国画、民族乐器”等传统艺术, 有54人有所掌握, 有40人学过点皮毛, 只有30人一点不懂, 由此看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方面90后做的还是不错的, 因为他们处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现代, 才有这种机会接受这种专业的传统文化的培养。在谈及传统文化在学业上的影响这个问题上, 90后有67人选择了“有过但不大”这个选项 (见图1) , 可见在这个彰显个性的世代, 传统文化对于90后仍然有着影响, 但影响的深远度赶不上80后, 更不要说70后了。传统文化对不同时代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并且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集中在80后和90后, 因此, 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就传统文化而言应该采取必要的态度和措施。对此下面进行重点讨论。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一) 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 笔者认为大学生要从三个角度来强化认识。一是要坚持历史的观点。任何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有其局限性, 也有其合理性。要站在历史的时间点上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评价历史人物。社会、历史的进步是波浪式前进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 才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脉。二是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要在当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自然条件等综合条件下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有效区分科学和伪科学, 要以实践来验证文化的指导作用, 要区别宗教文化和迷信的界限。三是要坚持开放的原则。在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时, 要在中西方文明交汇的大历史背景下进行思考, 要敢于舍弃为少数人、为统计阶级服务的陈腐观念, 要弘扬中华文明中特有的天下情怀和济世情结, 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念。

(二) 回避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传承的, 具有一定的小农意识、封建意识和一些迷信元素, 缺乏科学考证和逻辑推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守主义理念阻碍创新和进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倾向主要表现有崇古、中庸、宿命论等思想。崇古使得人创新意识不强, 只能沿袭旧法, 缺乏创新性思维。“枪打出头鸟”等观念则阻碍了竞争、创新和进取。中庸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盲从, 过份重视人际关系则影响资源配置等事务性工作, 对权威的依赖则影响个人的积极性的发挥, 在现代社会呈现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特点, 以及对命运、轮回等的盲目相信, 使得人寄希望于不确定的因素, 而不是依靠个人努力。

二是崇尚人治、忽略法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治特征明显, 主要体现为对圣贤、君子等高尚人格的仰慕, 通过教化等手段进行传播, 但是, 缺乏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 在管理上依赖于核心人物的个人能力, 在治理上体现为“一言九鼎”, 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等情况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和社会化治理。

三是过份强调尊卑, 妨碍民主平等。从封建制度下沿袭下来的等级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主平等观念的推广, 与尊卑观念相关联的是纲常理论、忠孝观念从总体上影响了民主平等观念的传播, 时至今日, 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职业差别引发的歧视, 证明了宽容、平等观念还需要进一步传播。

四是模糊主义, 缺乏科学精神。中国文化中经常以混沌、模糊的理念传播, 而缺乏科学严谨的界定和论证, 譬如对某种概念的阐述不够明确, 以及一些理论推演、论证不具有逻辑性。如天有三光和人有三纲并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由于缺乏验证性, 一些理论的传播还是通过说教的形势, 不够实事求是, 主观上的感受影响更大, 缺乏科学理性的态度。

(三) 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

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 有很多精神超越于现实,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值得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注重“天人合一”, 建筑、绘画等均体现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人生态度上, 有儒家的每日三省吾身、慎独等方式的自我管理, 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入世情怀, 有道家主张万物平等、物物循环的生态哲学和超我境界, 有佛家的慈悲之心;在人际关系上, 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 有重视家庭感情, 追求“天伦之乐”、“其乐融融”的理念,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的好客观念;在对知识渴求上, 有“朝闻道, 夕可死”的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在感情方面, 有《孔雀东南飞》、《红楼梦》等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在爱国主义情操上, 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情怀;在对金钱态度上, 有义利之辩, 妥善处理好追求精神和追求利益的关系。孟子说:“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身而取义也。”鼓励精神追求超越富贵追求。

(四) 投身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

正如俗话说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大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 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现在, 在各高校教育中已经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精华, 欲塑大学生理想人格之掘微, 领高校文化阵地, 让不良文化远离校园。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陶冶和熏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 使当代大学生从古老文明的熏陶中得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进而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青春。这也正是学校教人育人的根本———“先成人, 再成才”。

参考文献

[1]高春慧.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些认识[J].学理论, 2009, (12) :229-230.

[2]陈义禄.宗教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 (8) :91-96.

[3]刘丽.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作用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7.

[4]张莉.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教育的启示[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6, (3) :10-12.

[5]张松德.传统文化与高校道德教育[J].中国大学教育, 2007, (5) :28-30.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反智主义;高校;发展影响

自1962年美国学者霍夫斯塔特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开始,“反智主义”一词逐渐流行起来。就中国而言,古代的封建专制以及书生的不得志是“反智主义”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功利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反智思潮从社会蔓延进学校,使师生中“读书无用论”、“混文凭”之风一度兴起,应试教育和大学的“扩招”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反智”之势。

一、“反智主义”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反智主义”一词源于美国,主要是指对教育的批评往往更多的来自于一种自省与反思。而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反智”通常偏向于“功利主义”。在“功利主义”基础之上的反智,给高等教育蒙上了一片阴霾。而年轻的学生因价值观尚未成熟,成为“反智主义”最易侵蚀的对象。

1.“读书无用”气氛弥漫。学习与否的决断标准不再是学习本身的价值所在以及个人对知识的追求,而变成了读书所能给自身带来的实际利润。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影响下,许多高校学生不屑于学习,每年半途辍学而投身市场经济洪流的学生大有人在。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也往往不能安心于学业,对自身获得的教育不抱有什么期望,“混文凭”之风开始盛行。

2.人生价值观易被动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这就使得部分学生面对“反智主义”的负面影响,缺乏独立辩证思考的能力,容易随波逐流,被“反智”带入歧途。而这些学生因为贬低知识和精神生活的“反智主义”,而否认学习的价值所在,停止对任何事物的钻研,成为只关心“大众文化”的一分子。从长远来看,这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停滞不前的幻想成功。如今社会上标榜的大咖,他们没有文凭、辍学、肄业甚至没怎么受过教育却一样走到人生的巅峰,他们让那些还在大学校园中渴望着复制成功的年轻人无不眼红,殊不知没有一份成功是可以完全被复制的。努力学习反而成了智力平平、僵化、麻木的代名词,甚至成了扼杀天才的利器。这就制造了一种“空洞胜利”的假象,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同,让他们深陷到一种不学习也可以获得成功的虚幻之中。

二、“反智主义”对高校教师的影响

高等教育作为“反智主义”的重灾区,不仅波及了学生,更波及高校教师。

1.教学积极性降低。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知识分子本身就是反智的,他们领教了“体制的强大”,发现了学校和科研结构衙门化进程的势不可挡,也体会到了学术的实用价值,从而看轻了学术的尊严。

2.学术积极性降低。当今学术界对科研和学术钻研的造假与应付,其实就是反智的另一种体现。本应纯粹的学术研究,一度成为晋升、评职称的阶梯。在功利主义的面前,学术在知识分子们心中的地位和尊严已经下降,这对我国的学术发展将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3.自我积极性降低。一些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从自嘲发泄自己的失落开始,有意无意在课堂上发表一些对学术气馁的言论,把失败完全归于体制。这些以偏概全的言论带着反智的味道,对尚未形成价值观体系的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置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于一种更加危险的境地。

三、“反智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阻碍教学发展。“反智主义”反对知识和智性,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个人价值至上,因而反对通过灌输教育而支持个人的自由选择。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方法便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反智形成了天然的对立。所以,反智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渗透影响到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接收。

2.影响学科界限。反智认为没有智慧与愚笨之分,一切皆平等。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不再高尚,恪守的只是道德的底线,这就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人格的初衷,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最应该与“反智主义”划清界限的学科。

3.改变思政队伍。教师自古有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更应是道德的典范。但现实中,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受到“反智主义”的影响,其思想、言论都已经偏离了向学生传播正确思想价值观的轨道,更无法起到榜样和典范的作用。这不仅对学生未来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也动摇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该在“反智”思潮中不断的反思与改进自己,为学科的进步不断探索。

综上所述,“反智主义”在我国高校会对师生和整个思政教学产生严重影响,作为高校应该正视本质上的“反智”,有效防止变质的“反智主义”渗透和浸入。

参考文献:

[1]樊星.当代文化思潮中的“反智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3).

[2]程亮.教育中的反智主义及其超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3).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9

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

本文以道教伦理、佛教伦理和基督教伦理的基本观点简要论述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道教伦理的“道”在网络经济的.再诠释和“经国理身”对促进网络社会顺应自然之道而和谐发展和健康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佛教伦理的平等、克己观念对网络失范行为的抨击意义以及对网络伦理建设的启发;基督教伦理的原罪观、拯救观和普世观作为重要的伦理思想资源对网络伦理建构的重大参考价值.

作 者:何菁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6刊 名:凉山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5(3)分类号:B82-055 B920 TP393-02关键词:宗教伦理 网络伦理 启发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0

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伦理及其当代发展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在广度、深度上的历史进展,伦理学呈现为由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伦理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再到当代的生态伦理这一理论发展的逻辑阶段性,这一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截然分立的否定,而是一种包含吸收了前此诸阶段合理性、积极性于自身的辩证的否定.

作 者:聂文军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3) 分类号:B82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1

【摘 要】本文在“三走活动”开展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和阐述,分析高校开展“三走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从而推动“三走活动”在各高校深入开展提供可行措施。

【关键词】三走活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和行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在接受网络给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因沉溺网络游戏、无节制使用网络、过度依赖网络而很少参加线下活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近年来,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持续下降的发展趋势。面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问题,加强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结合以上两种情况,2014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全国学联在全国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2015年又共同发起制定《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进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三走活动”,合理使用网络,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显得特别重要。

一、“三走活动”的内涵

(1)201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在全国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简称“三走”活动)。

(2)“三走活动”的目的。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统一主题,充分发挥高校各级组织的工作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宿舍、班级等为主体,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大学生群众性课外锻炼活动,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校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等要求。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促进大学生意识提升、习惯养成、意志磨练、体质增强、健康成长为主要任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丰富实践载体,完善配套保障,形成协同合力,推动“三走”活动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2015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郭建军司长和北京体育大学杨桦书记担任主编,完成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正式发布,《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中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育领域的基本状况,报告中发现和主要进展。其中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各学段学生耐力素质成绩出现下降。各体质健康报告数据大都显示,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持续下滑。纠其原因,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够很快适应生活,心理上比较放松,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部分学生的生物钟完全颠倒,直至凌晨两三点甚至三四点才睡觉,经常逃课。加之现在大学生中宅男宅女比例增多,教室、宿舍和网络几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缺少体育运动锻炼和必要的体力活动,这些是导致当前大学生体质严重下降的原因之一。

(2)网络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室、宿舍和网络几乎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全部,“很多大学生长期迷恋于网络,从网络世界寻求快乐,“很多大学生长期迷恋于网络,从网络世界寻求快乐,这种快乐感被强化之后,就会减少他们寻求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获取快乐的欲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健博士近日向记者表示,“相比体育运动,大学生更喜欢网络和游戏,这反映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导致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在这些大学生的中学和小学时代,体育运动往往与枯燥的体育课内容和被动的体育考试相联系,很少有人能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许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很多情况下比较辛苦,许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3)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据调查了解当代学生的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分析引发心理障碍的各种因素,指导大学生学会多种调适方法,缓解心理紧张情绪,锻炼意志,培养能力,增强体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1)当代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主要变现为:一是身体形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肩宽、头围、骨盆等外部形态已逐渐转入缓慢发展阶段,体格体型已近似成年;二是骨骼、肌肉、肠胃、神经系统等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第2性特征基本成熟,体内内分泌活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性机能和性器官逐渐成熟,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异性产生好奇、爱慕、关注和吸引的情感,同时也会出现害羞,冲动等。

(2)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适应能力不强,对大学的学习和个人独立生活感觉不适;二是人际关系敏感,缺乏人际沟通的技能技巧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三是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抑制自己的冲动;四是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赌前途感到迷茫。

四、“三走活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1.“三走活动”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影响

从身体健康发展来看,三走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身体长高,使肌肉更加发达,体型变得更加匀称、健美,而且还有助于预防和矫正体格发育中的某些异常现象,如经常沉迷与网络的低头族,可以矫正颈椎、腰椎出现的问题,从身体机能来讲,体育活动可以使心肌发达,通气量和肺活量加大;从身体素质来讲,可以提高增强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2.“三走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1)疏导情绪,缓解压力。课外体育锻炼能够使中枢神经得到适度的激活并达到愉快的水平,适度负荷的课外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产生的压力,积极参加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三走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课外体育锻炼在满足学生精神需要,体验生命存在和超越的价值,同时满足学生强身、交往、竞争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提大学生自信心和耐挫折能力,在锻炼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3)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正是通过和别人发生作用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三走活动”的积极开展,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空间,增加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沟通和交流,增强同学之间的情谊,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三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活动可以缓解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压力,从而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皓.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造成的身心危害的防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76-77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中国医疗保障改革下一篇:英语日常常用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