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精选12篇)
伦理道德 篇1
摘要:随着新闻失范事件的增多, 受众对于媒体专业性和正当性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强, 这严重威胁到新闻行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从违反新闻伦理道德的常见行为出发, 分析新闻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期为新闻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闻道德,新闻失范
最近, 随着多起新闻失范事件的发生, 新闻伦理道德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新闻伦理道德是新闻业必须要考虑并遵守的一种社会契约, 而新闻失范事件是对此的公然违背, 这种违背会导致新闻业与多种社会力量发生冲突, 从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 新闻伦理道德像别的伦理道德一样受制于当前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是它们的综合产物。因此, 探究新闻失范事件离不开新闻媒体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制度。
总体来看, 目前新闻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行为:
一是假新闻。众所周知,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以真实作为存在的基础和理由。李普曼曾说, 新闻记者好像站在船头的瞭望者, 他绝不止注意眼前的表象, 而是洞察气象的变化, 预测航行的安危。假新闻不但没有“洞察气象的变化”, 甚至连“注意眼前的表象”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有做到。假新闻是对新闻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其信誉产生严重危害的行为。它不但会破坏社会秩序, 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还会使新闻受众接受错误的信息从而影响自己对当前所处的生存环境的判断。
二是广告式新闻。作为具有明显主观意图和非理性的广告与客观理性的新闻是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 但近几年来具有广告性质的新闻频见报端。广告式新闻由于披着新闻外衣并由科班出身的新闻人撰写, 一般读者较难与广告区分, 非常容易把它当作新闻来读。其本质是广告主利用新闻与生俱来的客观性、严谨性以及读者固有的信任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广告式新闻是严重损害新闻业信誉的事情, 是新闻媒体为迁就广告主的利益而损害读者利益的行为。因此, 广告式新闻是对新闻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三是新闻炒作。媒体进行新闻炒作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从而获得注意力, 然后又在广告商那里将注意力变现。在“西安手术室医生自拍事件”和“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这些事件中, 相关媒体人并非不知道不辨真实, 作为科班出身的他们, 比任何人都对新闻的客观性和深入调查的要求了如指掌。但之所以出现舆论反转, 是媒体人在故意“拿捏”民意, 在操纵民众, 为的是吸引公众持续的注意力。类似的新闻炒作一方面会被大众误解为从业者不具备新闻专业主义;另一方面也对公众了解真实的生存环境人为地设置障碍, 损害公众的社会知情权, 极大地违背了新闻伦理道德。
前面说过, 新闻伦理道德受制于具体的社会环境。那么,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不得不注意我国目前的具体媒介环境。
首先, 来看目前的媒介制度。一方面, 我国媒体被认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主要的宣传工具, 具有一定事业单位的性质;另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逐渐要求媒体自负盈亏。当前, 我国媒体处在最激烈的商业竞争阶段, 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出局。因此, 它又具有强烈的企业性质。事业和企业的双重角色, 使媒体面临着商业化和社会责任之间的艰难抉择。
一方面, 媒体要生存下去, 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必须提高发行量或点击率, 然后才能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另一方面, 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是社会环境的守望者, 是公众话语表达的平台, 应该为大众利益着想, 客观、公正、全面、深入地传达消息。在新闻媒体的市场化阶段中, 经济创收和社会瞭望的双重责任使媒体处于两难境地中, 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 从而造成新闻失范事件的频发。
其次, 再来看转型期的文化心态。转型期概念从1992年被提出后, 一直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总结。转型期的社会由于旧的价值体系被消解新的又未建立, 造成权威的陨落和信仰的缺失。
一方面权威的陨落造成的“消极的从众心态”使从业人员在没有本行业权威的约束下, 怀着“别人这样, 我也这样”的想法做出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 信仰的缺失或者不牢固使新闻从业者在面临实实在在的利益诱惑时, 很难坚持客观中立准确的原则, 于是其角色认知和扮演必定会发生错位, 从而出现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事情。
多起新闻失范事件在侵蚀人们潜意识深处对新闻业的尊重与信任, 当公众被新闻失范事件频频激怒并忧愤地喊出“无良媒体”时, 新闻界必须做出反思。笔者认为, 减少违背新闻伦理道德事件的发生急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 新闻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思辨地利用新闻媒体机构的能力, 充分而批判地利用新闻的能力。纵观当前各种新闻失范事件, 撇开新闻媒体的责任不论, 公众对新闻全部接受, 没有思辨不加质疑的思维和行为惯性, 也是造成失范新闻频频出现并迅速扩散的原因。如果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各种假新闻和广告式新闻就能被辨别出来。同时, 对于炒作式新闻, 因为人们已经熟悉新闻媒体在炒作此类新闻的惯用伎俩, 就不会被牵着鼻子走, 更不会出现舆论反转, 让受众感觉受愚弄的事情发生。
第二, 公众要有效组织起来, 对新闻媒体以外部压力。在这个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 为什么新闻媒体一次又一次地触怒它们的“上帝”却没有受到该有的惩罚和损失呢?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公众是一群“乌合之众”, 是一盘散沙, 没有联合起来。笔者认为, 自古以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毕竟少见, 新闻行业的净化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如果公众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组织, 对一些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媒体进行全民抵制的话, 就会迫使这些媒体在侵犯公众利益的时候有所考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杨楠.当代传媒环境下新闻伦理道德失范问题辨析[J].新闻爱好者, 2008 (12下) .
[3]钱智慧.转型期的新闻伦理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8.
伦理道德 篇2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之我见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的转型期,社会道德的失衡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我们不禁要反省传统的伦理道德哪里去了呢?
我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它虽然有受到一定的历史、阶级与社会所限制的道德旧识,但更多的是反映中华民族道德上的文明、进步,体现全人类道德文明的具有长久思想价值的道德智慧。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人类的价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伦理道德的总结和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在文化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要道德也不讲道德,但却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一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和精魂。其中包括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十大美德。
“仁爱”精神是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人道精神。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助、互爱,与人为友,与天地万物为友,和谐共处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智慧。孔子说,仁者“爱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知道,所谓道德,即是要求人们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到他人与社会的利益。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即是要求人们替别人着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帮助人,待人以诚,施人以惠。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道德精神。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经济竞争、贫富差距等等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发扬中国人传统的“仁爱”精神,倡导“仁者爱人”、“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道德,有益于创造现代生活需要的同情弱者、互助友爱、帮穷济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
2011年 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之后5分钟往来的十余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对于小悦悦的悲剧,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但我们更应该告诉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请伸出温暖的双手,让人心不再冷漠!这就是“仁爱”精神啊!诚信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人们以求真务实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指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商业诚信,而且也包括建立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社会公共诚信,如制度诚信、国家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组织诚信等。”
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着很严重的诚信危机,这已经越来越成为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峻的课题。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还贷或是有意拖欠贷款,据几家商业银行数据统计,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超过了20%,有的高校甚至达30%~40%!有一份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只占0.48%。调查显示有88.39%的同学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有28.57%的同学明确表示,“诚信”两字只是纯粹的理想,难以真正实践,比如说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自己为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觉地会夸大简历、伪造获奖情况等。“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箴言,诚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虽然在他们主观意向上觉得诚信很重要,但社会竞争迫使他们选择了投机取巧。虽然同学们签过“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另外,不少同学承认自己迟到旷课、作
业论文抄袭、简历灌水等等不诚信的行为。还有诸如餐厅吃饭或乘公交车时插队,用大量的时间玩游戏或上网,抄别人的作业蒙混过关,论文剽窃、买假证书、虚假简历、大学生中出当“枪手”等这些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现象。凡此种种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是确实存在的。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诚信关乎中国未来的国民素质,所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刻不容缓。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今追求物质化的社会中中,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物欲横流,在歪风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与国格的势利小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到这种现象。繁华的大街上,清洁工人永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因为永远有人在乱扔纸屑果皮;交通岗亭中的民警也永远不能休息,因为永远会有人乱穿马路,会有人闯红灯。这儿不是垃圾场,这儿也不是落后的地区,可为什么人们的素质却如此„„古人的传统伦理道德都到哪里去了呢?随着改革开放,许多中国人的腰包鼓了起来,很多国人开始走向世界。可作为中国公民的一份子,到了国外,就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就是中国的形象大使。可许多中国人到了国外,在公共场所,不遵守规则秩序,大声喧哗,吸烟、随手扔垃圾,如入无人之境。看到这样的中国人,外国人会怎样想象我们的国家?伦理道德是我们道德精神的一面镜子。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呼唤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提高民众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确立新型的具有现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
浅析企业家伦理道德 篇3
摘要:无论从中国企业界的现代还是世界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只能说,中国企业任重而道远。中国企业家如何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以及世界发达国家的公司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吸取养分,迎接这一挑战至关重要。那么当前企业家的道德创建正是解决伦理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企业家;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169-01
当代社会,企业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企业家的伦理道德已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文章当中,将谈谈当今形式下企业家存在的伦理道德观念问题以及道德的创建。
当前形式下,中国企业商业伦理关系中存在的企业家道德观念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不太熟悉商业伦理和容忍非道德行为。企业经营对商业伦理的熟悉程度尚不够,对商业伦理规则处于低水平的自发遵循状态,对商业伦理重要性的认识与对实际生活中非道德商业行为的高度容忍形成强烈的反差。
问题二:理想中的维护道德,现实中的违反道德。经营者们期待感诚信.公正.合乎人情的商业伦理关系,但是利益和现实功用的驱动性往往使大家屈从于违反道德价值的现实。即经营者们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两者相分离的现象。当对这一问题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待时,会发现,经营者的经济角色和道德角色相分离的背后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产生了问题。
问题三:崇高良好商业伦理却不能从自身问题反省。企业经营者崇高良好的商业伦理道德,但认识上不够透彻,将不良道德习气归咎为社会环境的作用,却不作自我内在的深刻反省,反而成为企业经营中非道德现象蔓延的重要原因。
问题四:商业伦理规则的制度化水平有待提高。总体而言,中国商业伦理规则的制度水平尚不高,规则制定的主要推动者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与上级单位,而不是企业全体员工自发的伦理道德意识。由于缺乏对企业全体成员道德诉求的整合,因而存在着将商业伦理规则作为某种工具性的管理手段,使其难以成为企业从业人员由衷接受的共守规则。
1 道德伦理实践:企业领导者以身作则
中国谚语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根据普卢塔克的作品{《恺撒传》XI}。恺撒可能因为“恺撒之妻怀疑不得”而休了其妻庞培娅。援引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不仅领导者,任何一级的负责人都必须起模范作用。此种模范性应该是伦理道德的核心,它是雇员对他们的各层上级信任的基础。一个为了获得市场而施以贿赂的企业主,怎能禁止他的雇员接受供货商的礼物呢?如果容许自己加薪水或拥有股票期权,那还谈什么工资制度的严肃性?当然,对个人道德规范这个问题,不是人人都同意的,而勒戈夫(1996年)却予以坚持。他认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所依据的原则有这样几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敢说真话,尊重他人,谦虚”这些标准应该指导管理人员的行动,而不应该成为“仁慈的意向宣言”其主要的目的是“避免在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指挥过程中采取欺骗手段。”在一个企业中虽然各级的榜样作用是企业道德伦理的必备的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领导者必须具备个人道德,那么,领导者的道德规范是否成为应该学习的典范,成为必须效仿的榜样,或者成为使其权力合法化的手段呢?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领导者的道德规范应该始终是个人的,应该有一种完全有别于领导者个人的道德伦理管理的集体准则。这种集体准则产生于企业主的这种意愿。他力图使这种集体准则在普遍推广之前先在自己的企业中形成,然后确保它的贯彻执行,从而对违反行予以惩罚。想法可能是好的,不过在实际当中,尤其在伦
理准则方面,所传达的各种价值观似乎基本上都是领导者提的。
2构建伦理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家的道德支撑
在对文化的定义中,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处理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矛盾的一种哲学,这种哲学的存在使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核心价值观定义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而不是利润。在企业文化中,企业哲学能够将这些貌似不可能融合的矛盾巧妙地协调成一种公司向上的动力,而不是一般公司认为那样,它们是相互独立、互相排斥的价值观。企业伦理在企业文化中属于的社会文化层面,它是通过道德规范来调节企业和员工行为的。无论是企业与其员工之间的关系,还是职工与职工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都处于各种经济必然性和社会尽然性之种种矛盾的中心,同时也是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关键。而企业领导者的做法常常是相互矛盾的,他们一会儿把职工看成调整的变数,一会儿又当竞争的有利条件,甚至视为思想的重要筹码。可以看到不尊重人权(精神和性骚扰以及个人的私生活)是造成为伦理道德方面主要冲突的原因。未来全球性规则需要的是有效性,所以必须找到新的目标标准和方法,一种新的文化就是从新的规则中产生的。对任何一位企业家来说,企业机制的建立,文化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开拓市场的新型武器,文化不可能复制而要不断创新,所以企业文化已成为目前企业间最重要的竞争武器。
3生态保护意识:企业家最低退度的道德责任要求
关心环境是企业家道德责任的最低标准,因而也不难判断绿色管理是一种合乎道德责任要求的管理。实施绿色管理应该是企业家不可推脱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家掌握竞争主动的重要法宝。企业家们应当通过绿色管理,推出对人体健康有益,生产的环节尽量不对大气造成污染,平时做到节省能源,资料可供回收,售价合理及包装简单的绿色产品。这样的企业活动对会因为灌注了关心消费者,关心社会的伦理精神而获得成功。因此,富有远见的企业家具有明确的绿色管理办法:第一,对企业的产品定位(绿色市场)。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或借助咨询公司来搜集各种绿色信息,调查和预测绿色需求,分析绿色市场,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进行绿色经营战略决策制定绿色计划,引进和开发绿色技术,对企业现有的产品进行绿色技术改造,为绿色生产经营作铺垫。第二,实施绿色生产。企业在生产中真正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营模式,以追求节能、省料、减污(无污)、增美的综合效果,满足人们的绿色需求。第三,取得绿色认证。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选择就是所生产的绿色产品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个必备的条件要取得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4完善企业家伦理修养:形成道德企业家阶层
如果道德伦理不是一种时髦,而是一场实质性的运动。那么从长远来看,施行道德伦理行为的企业(“橱窗”式的除外)在市场上一定能获得相对优势。企业家道德并不只是狭义的道德,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也可以反映一个企业家的道德状况,也是通向道德企业家的风帆。那么企业家应该要以自己的精神为社会说塑造一种气质,而企业家精神正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气质。(包括契约精神.信用精神.竞争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大未来精神等等)一个社会要进步,一个企业要发展要成功,企业家的整体道德素质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从某处意义上讲,中国企业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市场秩序混乱,不正当竞争盛行,假冒伪劣猖獗,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都需要通过提高企业家整体的伦理道德素质来觖决,仅靠法律或规则的强制力约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还须要靠企业家群体的道德自觉,这种法律的他律和道德的自律的共同结合,才能更有效的控制企业家的非道德因素。因此企业家们都应当自觉的加入到这一次“塑造活动”中来,不断完善自己,在职业素质.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突破和超越,从而达到完善伦理道德修养,促进道德企业家群体形成的崇高目标。所以在当代整体意识的提高上,塑造道德企业家阶层不在是一种空想,而是会真正体现出来,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已经透射出来了这种精神和真理。
企业的最高目标是为社会做贡献,而企业家就是要真正做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
参考文献:
[1] 林恩·夏普·佩因(美)著,杨涤译.公司道德:高绩效企业的基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默恩(德)著,沈赐良译.企业家看社会责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论乡村干部伦理道德建设 篇4
(一) 乡村干部职业伦理失序
1. 信仰异化倾向。
现在, 有些乡村的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淡薄, 革命意志衰减, 开始出现了热衷烧香拜佛、占卜算卦, 迷信风水;有些干部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在工作之余进行信教宣传。甚至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信仰开始动摇, 开始变“对党忠诚”为“对个人、对关系网忠诚”。总体说, 就是“不信马列信鬼神, 不信组织信个人”。
2. 脱离群众, 独断专行。
一些乡村基层干部行为不雅, 对自身要求不严, 甚至参与低俗的活动损害干部形象。有些干部, 则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高高在上, 飞扬跋扈, 作威作福, 将党的民主集中制变成“个人专制”, 存在对群众“摆脸色, 打官腔, 要好处”的现象,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这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也是造成农村进城上访现象增多的原因。
3. 政治素质偏低。
一些乡村干部, 思想守旧, 文化素质不高, 不思进取, 工作生活中忽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沉浸在声色犬马、吃喝玩乐中, 缺乏工作上的进取精神和危机感, 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致知识匮乏、工作能力低, 执政能力缺失, 滋生腐败, 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4. 工作上钻空子, 打折扣。
一些干部对于党的政策、方针, 阳奉阴违,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打边球”, 认为“县官不如现管”, 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 对上级政策肆意歪曲、望文生义, 推迟政策的执行, 给群众的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5. 滥用职权严重。
有些乡村干部利用工作职权, 贪污、侵占、挪用公款, 收好处费, 或者借子女上学、入伍、婚事等机会巧立名目, 趁机敛财。甚至接“接待”名义或者趁招商引资之际, 采用“蛇化为龙, 不变其文”的方法, 变相大兴吃喝之风。也有些干部铺张浪费, 利用公款随礼、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比如家庭电话费、手机费等或者用公款擅自配备交通工具、通讯设备。这使得干部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
6. 换届选举形式化。
关于换届选举的违纪问题日趋增多, 村民参政意识强化, 但是却出现了一些干部为了自己、家庭、家族或者小团体的利益, 采用威胁或者各种形式的贿选手段来竞争职位。严重影响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也对日后乡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埋下后患。
(二) 基层干部家庭、生活伦理迷失
1. 婚恋观的异变。
面对农民伦理原有的婚恋观念开始异变, 一些乡村基层干部利用自己的职位、身份以及金钱, 出现包二奶、养情人等违反法律和伦理道德的事件, 直接导致普通村民由一开始的被动接受发展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甚至认为这就是当干部的特色、特权。
2. 子女教育陈旧。
有些乡村干部自身教育子女方面往往还停留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腐旧观念, 缺乏对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 这在村民对子女教育上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尤其是现在留守儿童增加, 很多孩子生活上缺少照顾, 心理上缺少沟通, 学习上没有很好的监督和辅导, 乡村干部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些现象, 这就很难在村子的管理工作中对其他村民做出榜样。
3.“计划外生育”。
一些乡村干部骗取二胎生育指标, 超计划生育, 在被群众揭发后, 采取欺骗组织的行为。
(三) 干部价值伦理畸化
1. 发展工作接班人、培养党员过程中, 弄虚作假。
在培养干部或者接班人时, 任命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关系好的。甚至买官卖官, 任人唯亲, 任人唯钱。
2. 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不能理解“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科学内涵, 一味的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首要的, 解决了经济的问题, 再去发展思想。
甚至会有基层干部把思想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更有一些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一些干部放任村民采用投机取巧的手段获取利益, 这也是近几年出现“造假村”、“诈骗村”等现象的原因。
3. 好大喜功, 急功近利。
近几年, 乡村的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从群众上访、信访情况可以看一些乡村干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不深入的了解村里的情况, 对于检查也是应付搪塞, 热衷做表面工作。热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只重视浮夸的表象, 忽视实际效果, 欺上瞒下。以至于出现“村骗乡, 乡骗县, 一直骗到国务院, 国务院下文件, 一级一级往下念, 念完文件下饭店, 文件根本不兑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曾向温总理转述了这一顺口溜。
4. 违反社会公德。
经济的增长使农村富裕了, 因为在不良的思想导向下, 一些基层干部在办公地点的建设装修上和吃饭的排场上过分的讲究, 喜欢摆谱, 甚至嫖娼狎妓, 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互相炫耀。一些农村地区基层干部自身价值观出现偏差, 参与盗窃、赌博、嫖娼等违法违纪行为, 这也是农村赌博现象屡禁不止, “笑贫不笑娼”的伦理价值观在村民中形成的原因。
5. 仗势欺人。
依仗权势, 讳疾忌医, 个人主义泛滥。对于群众合法权益进行侵犯, 甚至对于检举或提反对意见的群众进行打击报复。
6. 诚信意识弱化。
有不少乡村领导干部失职失信, 财务上弄虚作假, 虚报、冒领、私分公款, 降低工作中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践踏财政制度。“白条下账”成为乡村工作中的“潜规则”。信用意识淡薄, 这在新农村建设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四) 环境伦理淡薄
1. 环境保护的意识缺失。
孟子曾说:“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传统留下的环境伦理观, 已经被逐利的念头所冲淡,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乡村经济甚至为个人谋福利, 用环境的牺牲来换取自己政绩。也有一些乡村干部脑中认为“屋内现代化, 屋外脏乱差”就是中国农村的特色, 为了应付检查考核, 临时应对的思想比较严重, 为了应付而突击整顿村镇, 能藏的藏, 能搬的搬, 等检查结束又回到原位。是对其工作、对群众极为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真正内涵。
2. 卫生防疫意识差。
基层干部不带头注重农村的卫生防疫工作, 农村“屋外垃圾到处有, 生活污水随处流”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 垃圾处理问题、改厕问题、饮水安全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这成为农村近几年致病返贫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
二、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上
1. 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思想冲突。
经济发展, 社会变革, 伦理道德体系受到冲击, 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在新的形势和新环境中瓦解, 但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却未能及时建立, 农民群众缺乏了正确而统一的价值引导和舆论规范, 于是出现了伦理道德上的脱节和冲突。
2.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农村党员干部个人主义兴起, 使命感弱化, 集体意识淡薄, 工作中“吃拿卡要, 雁过拔毛”、“权有多大, 利就有多大”等丧失干部执政理念的错误观念, 不仅仅打击了一部分认真工作, 埋头苦干的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更是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严重影响农村伦理道德的重塑。
3. 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这体现在:自我约束能力低。缺乏群众意识、公仆意识差, 没有把“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观念深入思想, 却将干部身份功利化, 贪图享乐, 贪污腐化。 (2) 工作中缺乏民主。往往应该由大家讨论的事情, 却变成个人拍板。独断专行现象突出。 (3) 政治素质不高, 法纪观念淡薄。对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等, 了解不深, 对于理论知识浅尝辄止, 学习没有主动性, 也缺乏学习动力, 平时不研究, 不理解也不懂法。
(二) 经济上
有些干部丧失了固有的优良道德, 在拜金主义、趋利主义的不良风气和市场逐利的负面影响下, 使得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 迷失在各种思想中, 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忽视了思想文化建设, 放松了在农村基层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对物质和金钱的盲目占有和享受欲望增长过快,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盛行, 造成部分农村干部过分注重现实效益, 讲求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的整体发展的科学规划, 忽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偏面追求经济效益, 造成坏境的污染, 生产的浪费和群众信任度的下降。
(三) 文化上
1. 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 导致城市先进道德在农村内化的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虽有很大提高, 但是, 小农思想仍然存在于农村干部的意识中, 道德认知水平、判断力偏低, 这也是有些基层干部信仰异化的原因。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 由于村干部在文化素质的不足, 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深刻透彻理解, 使得在面临很多决策时, 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误导, 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在生活中走向歧路。
2. 公共文化道德建设投入较少。
受到财力和人力的制约, 乡镇文化伦理道德的投入比较少, 文化设施投入不足, 道德文化宣传越发的减少, 宣传教育的方式也陈旧, 局限在表面, 没有深入贴近生活, 没有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促进乡村基层干部伦理道德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在进行党组织活动时候, 都因场地和经费等原因, 没能力完全承担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党支部活动次数少, 质量不高, 对党员的关爱不够, 村中大事也不找党员讨论, 但在缴费、计划生育等方面却又要求党员带头。
3. 法制宣传不够深入。
道德需要法律的强制力做保证。近几年, 乡村基层干部的违法违纪的现象增多, 说明在农村, 法制的宣传不够, 没有深入, 没有真正在思想中形成自觉懂法受法的意识, 没有形成内化。而且相关法制的不健全, 直接影响了思想伦理的建设, 和乡村风气的彻底整肃。
(四) 工作上
1. 因为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队伍, 基层干部的领导班子素质不高, 自身不注重形象, 缺乏群众观念和责任感,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工作不深入, 不具体, 不耐心, 群众意见很大。有些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局限于“插彩旗、贴标语、出墙报”, 缺乏有益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娱乐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深入群众生活和思想。基层村干部在闲暇时间的文化生活也仅仅是打牌、闲聊、看电视。村中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化, 实效性弱, 教育效果往往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标准。
2. 税费改革后, 虽然从表面看削弱了基层干部的权力, 基层政府的重塑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改变了乡村社会尤其是政治社会的结构, 但, 也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决策, 对于仍然占有一定资源, 仍有行使权力空间的基层干部, 很难把对国家等级结构的服务于对乡村服务结合起来, 只能无奈的选择站在村民的对立面上, 这直接导致了干群关系疏远。
3. 乡村原生秩序根深蒂固。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乡土社会, 它也构成了社会等级关系, 但是国家基层政权的建设导致的乡村原生秩序的衰落与村庄自身衰落是不同的。这不是生活的现代性所能完全打破的秩序, 因此, 中国乡村秩序的存在, 地缘联系的紧密加上农村群众的“干群观”也在重构, 没有权力的干部 (非本地的干部、年轻的大学生村官) ,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将工作进行下去。这样只能导致基层工作被有地方势力的或者“有关系、有门路”的人占据, 导致乡村基层工作选举难正常进行、干部素质难以提高的恶性循环。
(五) 生活上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生活不能得到完善保障的时候, 处于转型时期的基层干部伦理道德观念更易出现脱节, 从而在广大群众中起到误导的消极作用, 这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三、对策建议
(一) 加强党员干部的执政素质的培养
1. 将理论性学习引向深入, 由简入繁, 逐步深化、健全, 完善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 健全学习制度, 通过多种渠道, 多种形式来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业务知识, 加强对法律的教育, 提高基层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2.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的建设, 注重法纪教育, 巩固党员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德是才之本, 才是德之帅, 德大于才是君子, 才大于德是小人, 君子挟才以为善, 小人挟才以为恶”, 要深化改革和完善党员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 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作为衡量政绩的指标, 基层党员干部的伦理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关键。
3. 增强干部自控能力, 健全监督机制, 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未雨绸缪。对于出现的有错误倾向或者不良苗头的问题要防微杜渐, 降低事情的影响度和危害程度, 保障基层干部队伍的纯洁度。
4.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新时代新要求, 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要与时代的发展相协调, 确保科学发展观能得到最有效的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 要求把各方面优秀的人才都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目前, 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多源自干部队伍中, 对于新加入队伍的人员, 主要为刚毕业的大学生, 选人用人渠道不够广泛, 无法实现跨体制、跨行业, 将各行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的干部队伍里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这说明要不去一格降人才, 落实用人的广泛性原则, 加速干部流动、新老交替, 优化干部队伍, 变单一为多元。
(二) 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制约制度, 规范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1. 实行政务公开。让群众了解基层工作的内容, 在重大的事件处理上, 要采取集体决策。
2.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资金管理透明化。
3. 引入“问责”制度, “民主评议”制度, 加强党内监督, 调动全体群众监督干部的工作和行为。加强乡村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 在政绩评估上, 把环境问题、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标准与经济发展提到一样的高度。确保经济上、思想上“早发现, 早提醒, 早治理”。
4. 明确基层干部权力内容。取消农业税后, 制度内生的一些权力问题, 在国家制度管辖之外, 但却没有可以消解的力量。比如村委会还是可以利用“集体”的名义来占有集体资源、扶贫款分配、土地经营等权力, 这就需要从制度上明确, 尤其是村委会的行政职能和村干部的权力内容, 重新建立新的“干群关系”, 避免干部滥用手里的职权来损害群众利益。
5. 加强对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惩罚力度。我国有八亿多农民, 乡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直接传达者和反馈者, 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干部的违纪行为, 要加大处理力度, 加重处罚, 挽回群众的损失, 清除乡村群众心中现存“土皇帝”般的“干部形象”, 重新树立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尊重, 建立正确的伦理价值体系。
6. 加强法制教育和廉政宣传。现阶段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 与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效果不突出, 执法不严有关, 只有健全了法制, 才能保障道德的规范, 才能在农村建立“法制伦理”。只有将普法宣传深入基层干部以及普通农民群众的生活和意识中, 才能内化为干部自身规范。要普及与乡村基层干部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 鲜明真实的典型案例来强化法律宣传的效果, 发挥示范、警示作用。
7. 切实协助乡村基层干部, 提高农民收入。“仓禀实而知荣辱”, 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占据重要位置的, 农民的生活必须靠切实的实惠, 才能从对物质基础的最基本需要上实现伦理道德的重建。虽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但有些乡村的经济发展工作确实需要上级政府给予物质、文化、技术、政策上的扶持, 达到“在不破坏乡村环境、村容整洁的基础上, 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的目标, 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进而, 对推进农村伦理道德的建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群众基础。
四、结论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而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和本来面貌, 则是取决于占国家主要人口的群体所生活的环境和状态。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占了大多数,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而农村的伦理道德情况会直接影响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价值构建。作为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农村群众的领路人的乡村基层干部, 应当率先深刻领会党的精神, 提高自身的伦理道德文化建设,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 将中国崛起的核心标准——农村建设, 作为自己任重而道远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 从而在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摘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的伦理建设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处于转型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我国农村干部伦理道德出现异变, 给乡村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 这为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一定阻碍。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 胡锦涛同志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需要长抓不懈, 务必要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因此, 需要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首先加强干部伦理道德建设, 从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统筹兼顾的重建农村伦理道德体系, 确保新乡村建设的顺利高效的进行。
关键词:干部伦理道德,乡村伦理,伦理道德文化
参考文献
[1]当前少数干部存在的八个突出问题.新华网, 2008-9-27.
[2]文心工作室.中文经典100句孟子.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8:53.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09.525.
[4]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扬子晚报, 2004-11-22.
[5]邹雨轩.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1) .
[6]杜玉珍.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J].理论月刊, 2010, (9) .
[7]孙改丽.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 2010.
[8]胡家琪.国家权力与村庄的原生秩序——以湖北J市D区龙游乡黄聂村调查为例.经济管理文献, 2007, (23) .
论教师家庭伦理道德 篇5
论教师家庭伦理道德
教师家庭伦理道德具有多重性及示范性.教师作为子女,须赡养父母,尊敬老人;作为父母,须抚养、教育子女,关心子女健康成长;作为夫妻,须在人格上相互尊重,情感上相互信任,生活上相互关心,事业上相互支持.
作 者:江敏丹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工会,广东,江门,529020刊 名: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2)分类号:B823关键词:教师家庭 伦理 子女 父母 夫妻
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若干思考 篇6
反观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中国古代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重人事、重血缘、重家庭、重社会,伦理道德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自商周时期殷王盘庚告诫其臣民:“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伦理精神就已开始孕育,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兴起,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各派都把伦理思想作为自己学说的重要内容。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提出“性善论”,墨家提出“兼爱”,道家提出自然人伦的规则“无为”。其中,孔孟之道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圭臬。汉代董仲舒将萌芽于先秦时期的三纲五常思想发展完善,使其成为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宋明理学总结古代各家学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使伦理思想达到新的高度和深度。这期间虽然有过短暂的否定,如魏晋时期,玄学取代“经学”,提倡“贵无”、“贱有”,反对仁义教化,否定三纲五常,推崇自然人性,主张恣情纵欲、及时行乐,否定儒家的伦理哲学,但直至新文化运动时期,可以说伦理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
无论是传统中国还是现代中国,对行为的规范、调节和约束不外乎两类——法律和伦理道德。对伦理道德的作用,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予以经典的剖析和概括:“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国家权力所维护的原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护,维护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治社会是费孝通先生对传统农村社会的高度概括。在礼治社会中,伦理道德思想通过文化的涵化和濡化,内化为人的行为规范,同时,以完备的礼仪和规范,代代传承,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约束和调节,从而敦睦邻里乡亲、调节民事纠纷、惩戒游手、督劝农桑,把天生具有动物本能的分散的个体整合为一个有秩序、各归其位的社会。这就是伦理道德在传统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当代社会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诉求
中国传统社会是用道德代替法律,用上下尊卑的伦理关系调控庞大的国家秩序。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曾起过王权与法制都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在五四运动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却受到批判和质疑。寻求强国之路的思想界先驱们将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由此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或是选择资本主义,或是选择马克思主义。此后,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兴起,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忠”“孝”“仁”“义”、“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思想被视为封建余毒,而“斗争”哲学盛极一时,使得怜悯、同情、互助、容忍、尊老爱幼等基本道德规范几乎无存。正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我们迎来改革开放,使本来就十分薄弱的道德体系又一次面临商品经济的强劲冲击,出现了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现象。道德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所必要的行为规范,而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解构撤除了人内心的守门人,使人的欲望以前所未有的贪婪喷薄而出,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腐败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生态问题、老人的赡养问题等等,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潜在威胁。尤其在生活资源匮乏、物质资源相对欠缺的社会生活环境里,为避免生存竞争的残酷性和人际冲突,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极需要限制人的欲望,疏导与缓解社会矛盾,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整合力量终于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
三、批判与继承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并不完全是珠玑而是混有沙石,是一个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复杂的文化体系。“它既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同时也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善良、正义及表达方式。”以往的文化批判,往往缺乏科学的分析而失之偏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汲取其合理内核,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有益成分,如传统美德中的孝道、礼仪、诚信等等,对于促进家庭、人际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又如在中国民间社会存在的道德信条,如贫富相助、患难提携等朴素的道德习俗,对今天的道德重建,对人的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传统伦理道德的存在与作用的发挥,有其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生活形态。安土重迁的宗法社会和小农经济是其攀附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流动日益频繁,离土离乡的人群越来越多,建立在熟人以及私人关系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与当前的思想道德建设之间找到恰当的契合点,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精神动力。
伦理道德 篇7
《医院医疗工作伦理道德手册》是由医学和人文学科专家共同编写。该书系统阐述了现代医院医疗工作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要求。包括医学伦理概述和基本原则;临床诊疗、用药、手术、护理、重症监护的伦理道德要求;内科、外科等医院各诊疗科室的伦理道德要求;器官移植、辅助生殖、院前急救、临床试验、临终关怀等特殊情况中的伦理道德要求;弘扬白求恩精神的意义、内涵与措施;以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人员的职能与工作流程等,书末附有相关的医学伦理和医德规范文献。
本书内容突出以人为本,彰显时代特色,对增强医务人员的伦理道德理念,提高医疗质量,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适于医院管理人员和各级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该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定价:20元。
新闻摄影涉及的伦理道德分析 篇8
1 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的发展概述
新闻摄影中, 伦理道德涉及到很多内容, 其中有新闻摄影记者的摄影行为, 曝光图片后对当事人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 获得新闻图片的渠道及方式等层面。社会的发展使新闻摄影的方法变得更加多样, 在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也屡屡发生, 社会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
当前, 处于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 新闻摄影在新闻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和与之相关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也越加紧密。其中, 伦理道德是随着新闻摄影的发展而产生的, 伦理道德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值得注意的是, 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定会给媒体公信力度带来负面影响。当前, 新闻摄影与伦理道德间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要增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 并通过理论研究及实际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2 新闻摄影中的造假行为
新闻摄影中最常见的摆拍行为无法真实地展现出新闻事件, 在新闻界中一直存在争议, 愈加猖狂的摆拍行为成为了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摄影者为了更好地呈现图片效果, 从而搬运图片, 造成一些图片与文字不吻合问题的产生, 甚至将之前类似的新闻图片用于当前的新闻事件中。摄影者对新闻事件中的拍摄对象不尊重, 往往用有违伦理道德的心态来进行拍摄, 而摄影者只在乎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尊重拍摄对象, 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摄影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会在原有图片的基础上, 在后期做一些改变图片本质的处理, 将两张或更多的图片进行合成, 或将原图中不存在的东西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后期合成, 这些均是有违伦理道德的图片造假行为[1]。
3 新闻摄影中涉及的伦理道德改进措施
3.1 创建伦理道德观念体系及新兴价值观
增强对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观念体系的创建, 以构建新兴新闻摄影价值观念。在面对图片拍摄时, 新闻摄影者本身的人格必须要经受得住检验。当前, 新闻行业处于转型发展的时期, 在许多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新闻摄影者的价值观念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 在这个重要时期, 需要充分注重创建良好的新闻摄影价值观念, 使新闻摄影者的优良品德得以在工作中进行展现, 并严格遵照伦理道德的规定。
3.2 促进各大媒体形成良性竞争
对各大媒体之间的良性竞争需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加以促进。就具体的措施而言, 要合理优化新闻摄影市场中的竞争机制。目前, 在网络信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同行业媒体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部分媒体为了能够首先发布新闻, 在新闻摄影中不客观报道新闻事件, 致使媒体的公信力度降低;为此, 需要制定相应的机制, 确保在新闻行业中树立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 促进媒体间形成良性竞争, 这样才有助于新闻摄影的更快发展。
3.3 改进并完善新闻行业法律法规
新闻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于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缺失的问题, 必须以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通过改进并完善法律法规对新闻摄影的约束性来增强规范, 使开展新闻摄影工作时能够有法可依, 这也是新闻摄影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此外, 完善并强化新闻摄影中的图片监管机制, 贯彻并落实监管机制, 以确保新闻摄影的良性发展, 可依靠广大群众开展监管。此外, 在图片的编辑方面也要严格进行把关。
4 结语
我国新闻媒体之间竞争激烈、法律法规不完善及相关人员素质低下, 导致许多摄影者使用往年图片、过度处理图片等问题的产生。想要规范新闻图片, 就要提升摄影者的专业素质、促使媒体间形成良性竞争并完善法律法规的约束。只有做到这些, 才能发掘出具有社会意义的新闻, 提升媒体公信力度, 促进新闻行业的发展。
摘要:当前, 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 新闻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 给原有的新闻摄影带来了一定影响。为了吸引关注度, 在摄影时, 会出现一些有失伦理道德的行为。新闻图片可以客观地体现出新闻事件, 因此, 新闻摄影在新闻行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但如果不注重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的问题, 就会使媒体的公信力度降低。本文对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进了分析, 目的在于促进新闻摄影行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新闻摄影,伦理道德,分析
参考文献
[1]莫文.新闻价值选择与新闻伦理道德[J].青年记者, 2015 (33) .
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篇9
现在大学生普遍都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 我国独生子女群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 他们引发了众多独特的社会现象, 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 孩子一直占据着家庭的重要位置, 而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种家庭结构中, 孩子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最最核心。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人口在如此长的历史时间中存在, 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 他们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理想价值, 而且还将成为未来的社会主流。我国独生子女表现出了与以往世代非常不同的行为和特点, 这些差异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凸显, 包括其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劳资关系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 本来就是“四有”中“有道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很难想象, 一个家庭伦理道德水平不高的人, 能称得上和谐的人、人格至善的人, 能称得上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样的人所建立的家庭, 其道德水平及其向下一代所灌输的道德观念如何也可想而知。因此, 从大学的本性和职能出发, 大学的道德教育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否则, 不注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水平的高等教育决不是成功的教育。
一、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现实性需要
(一)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 2010年, 我国首次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到2025年, 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8亿, 约占人口总数的20%, 80岁以上的老人也将达到2500多万。我国正处在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 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2+1”的家庭结构, 已经使第一代独生子女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74.1%受访者忧虑照顾父母力不从心。如何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已经成为我国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 赡养老人主要靠社会, 靠国家;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国情却是养老仍需靠儿女, 儿女若不尽孝, 社会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然而“80后”、“90后”却存在着“孝亲”教育的缺失状态。
近几年, 特别是随着独占性和较强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 当代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家庭伦理道德素质状况令人担忧。每年新生入学, 学生家长总是小包拎、大包扛, 忙前忙后地办理各种手续, 而学生们却在一旁逍遥清闲, 稍有不顺心之处便向父母大发雷霆。有的大学生将信封提前写好地址、贴足邮票, 定期将空信封寄回家中报平安。大学生毫不讳言地称其家书普遍等于“催款电报+问候语”。如果以上还是个别现象的话, 大学生家书愈写愈短、愈写愈少却是普遍现象。他们遇事总是先考虑自己, 从自我出发, 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意识, 他们丧失了正确的自我评价, 在他们的心里, 觉得父母为他们服务是理所当然的, 极少会为父母考虑, 有的甚至蛮横霸道, 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甚至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还会对父母心生怨恨。“啃老族”便是其中典型代表, 其在大学期间, 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 满足自己超前消费, 在参加工作甚至成家立业后, 还要不断伸手向父母要钱, 大学生冷淡家书、疏远亲情, 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伦理道德, 令人深思。
(二) 越来越多的婚姻家庭危机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婚姻两性教育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80后”相比于他们的父辈有着独特表征: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 被视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自尊自恋、自我为中心, 总习惯于得到, 总希望被关注。同时, 他们任性、怕吃苦, 独立性和承受力较弱。于是, 当独生子邂逅独生女, 稍有矛盾冲突便很容易出现情感危机。在两会上, 尚少华委员特别提案关注“‘80后’婚姻状况”。她说:“很多‘80后’夫妻结婚仅1年, 就因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打得不可开交, 直至闹离婚。‘双独’家庭往往缺少宽容, 婚后又缺乏对婚姻磨合和耐心, 因此草率离婚越来越多。”“80后”独生子女对于自身的症结往往不能自觉。他们常常标榜:只有先爱自己, 才有资格去爱别人。由于他们一直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 独立面对感情的时候缺乏安全感。他们敏感的脆弱如同婴孩, 需要很多的爱, 需要对方付出很多精力去照顾。稍不如意, 便冒出“你怎么都不关心我”、“你从来没考虑过我的感受”之类的抱怨。这一切都是爱情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没人想在这场战争之中认输, 因为他们骄傲的个性, 不能承受任何否定。
马克思认为, 除了家庭之外, 没有一种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如此敏感, 能够如此明显地反映社会历史进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 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做出反应、产生影响。它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 并且是社会第一环境, 同时它还为人的社会化创造最基本的条件。正是在家庭内部, 率先培养训练着人的社会化进程, 为个人的社会化积极准备条件、辅设有效轨道。同时, 由于家庭具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双重内涵, 就使得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十分突出。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环境和氛围, 不仅事关个人幸福与发展, 是个人更好地从事职业活动的“加油站”, 而且事关社会稳定, 是社会的“减压阀”。“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 现在大部分都已结婚生子, 他们在婚姻家庭当中也存在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 双独子女春节回谁家过年, 当“80后”媳妇遭遇“50后”的婆婆, 婚后是否与父母同住, 家务活到底应该由谁来干等。这些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而出现的新矛盾已渐渐显露, 那么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讲, 他们将来步入婚姻殿堂之后, 也必然会遭遇到这样的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 使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避免婚姻危机的出现也成理应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主阵地, 积极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在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三个基本方面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 中, 是社会整体道德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爱人及人, 一个具有良好家庭伦理道德的人, 一般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必须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这一道德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定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但是, 由于学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问题, 不少学校在教学实践上依然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够, 大学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 里面也有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 但也只是以应试教育的形式来传授, 对学生是否真正明白其意义却不甚关心。在有限的道德课上, 更多的也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而对孝敬父母、如何看待爱情、婚姻等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却也蜻蜓点水, 从而导致了青年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不足, 虽然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表现并不明显, 但在今后其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将会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从而影响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因此, 高校在今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主动将对大学生进行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赋予其较为突出的地位, 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加大建设的力度。同时, 应该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 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者, 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方只有增强联系, 形成合力, 才能使家庭、学校都成为大学生接受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 积极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篇10
1.1 图片的摆拍
新闻摄影中的摆拍行为由来已久, 一直是新闻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越发猖狂的摆拍行为是新闻摄影有违伦理道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从理论上来说, 新闻讲究的是真实, 新闻摄影必须达到事实真实与形象真实的统一。虽然根据摄影的环境、情节摆拍能出更具感染力的图片, 但是这种行为有违新闻真实性地展现。据人民网报道, 2012 年11月17 日,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 《今日早报》 在头版刊登7 位哨所女兵看报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图片, 而实际上图片中手持《人民日报》的女兵并非阅读相关内容, 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种摆拍造假手段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有悖社会伦理道德。①
1.2 偷梁换柱使用图片
摄影者为了达到自己想要呈现的效果而搬运图片, 从而造成图片和文字不符的现象, 把去年的类似新闻图片用在今年的新闻事件中, 抑或是把别人做的好人好事移植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1.3 不以尊重拍摄对象为前提
摄影记者不以尊重新闻事件中的拍摄对象为前提, 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新闻摄影工作, 认为自己的拍摄行为是在做新闻的客观记录, 在如实反映客观事实、真实展现新闻现场, 并为之感到自豪。人生而平等, 体现在人格和法律上, 在法律上拍摄对象和摄影记者间尚且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如在人格上摄影记者不尊重拍摄对象, 以自己的目的为己任, 则为人所不屑。据网易娱乐报道, 2015年1 月17 日凌晨, 《深圳晚报》 的三位记者伪装成歌手姚贝娜的主治大夫姚晓明的助手进入太平间拍摄, 并与姚贝娜家人及经纪公司人员发生冲突, 事件曝光后, 引起了媒体界的轩然大波。②
1.4 图片后期过度处理
在读图时代, 新闻讯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越来越多的新闻摄影图片应用于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上, 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也更为深入。各大新闻媒体为博取受众眼球, 不断地在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革新。摄影者为了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在原片的基础上, 做一些后期处理, 这种处理不是简单的调色, 而是一种改变图片本质的手法, 把两张或者两张以上的图片合成一张图片, 或者把一些原图上没有的东西利用电脑技术后期合成上去, 这都是有悖伦理道德的图片造假行为。据人民网报道, 2006 年8 月初路透社发表了黎巴嫩自由摄影师阿德南·哈吉拍摄的以色列8 月2 日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照片后, 有博客指出, 照片经过PS软件修改, 增加了画面上的浓烟, 同时让烟的颜色变深, 增强了轰炸效果。这种过度的后期处理夸张了空袭事件的严重性, 误导受众对该事件的认知。
2.新闻摄影与伦理道德产生矛盾的原因
2.1 新闻行业间竞争激烈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新闻行业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市场环境下媒体以生存为第一法则, 道德次之。
2.2 相关新闻政策不完善
要规避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缺失, 光靠社会公众的监督与媒体行业内部的自律远远不够, 必须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 因此健全的法律法规必不可少。现行的相关新闻政策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这使一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 尽管某些新闻摄影存在伦理道德缺失, 可是我国却找不到相关的法律条文对其进行约束。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新闻摄影健康发展的保障,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治理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缺失有法可究。
2.3 新闻从业者自身素质不高
近年来, 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迅猛发展, 之前的以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为主的局面开始改变, 新兴的媒体不断涌现, 为了正常开展业务, 对新闻图片摄影队伍的人员数量要求越来越大, 但是某些新闻摄影人员的素质确实不高, 一些新闻学院专注于学生的摄影技术发展, 忽视了对他们的道德的培训, 而缺乏伦理修养和正确价值取向的新闻摄影人员, 自然无法做出符合职业伦理的行为。我们都知道, 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有些拍摄者一味追逐利益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 结果做出了有违伦理道德的行为。
3.弱化新闻摄影与伦理道德间矛盾的对策
3.1 促进媒体间良性竞争
优化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媒体行业良性发展, 是弱化新闻摄影和伦理道德矛盾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 媒体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很多媒体行业为经济、名誉、发展等利益争个头破血流的也不在少数。在日益繁多的照片评比中, 各新闻媒体机构需要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 不能为获得比赛荣誉而不择手段, 评委会也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 杜绝虚假图片或有悖伦理道德的图片屡屡获奖, 促进媒体行业良性竞争。
3.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监管机制
国外有相关法律条文制约新闻摄影, 而国内缺少相关的法律建设。因此, 国家首先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新闻摄影法来制约新闻图片的传播, 一旦图片出现问题, 便有法可依, 对于创作虚假图片违反社会道德的从业人员加以惩戒。其次, 新闻媒体要对所传播的新闻图片有把关意识, 主要是从技术上和内容上对新闻图片进行把关, 对于图片的后期处理要有一定的标准, 不允许后期的合成和过度的色彩烘托, 以如实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为目标, 从源头斩断虚假图片和有违伦理道德风尚的图片传播。最后, 广大受众对于新闻图片要有批判意识, 对于不符社会伦理道德的新闻图片要通过正当途径严肃指责其行为, 促进新闻图片监管机制的发展。
总而言之, 由于我国新闻媒体间行业竞争激烈、国家法律不完善和媒体人素质低下, 导致大量摄影记者去摆拍、挪用往年图片, 以高姿态拍摄或过度处理图片。如若要新闻图片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首先需要摄影者新闻素养的提高, 将社会中普通民众作为自己的第一身份, 并与摄影记者的身份相协调。其次, 需要媒体间的良性竞争和社会法律的制约。只有在三者达到和谐统一、形成良性循环的情况下, 才能挖掘出真正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新闻, 提高新闻行业的整体制作水平, 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新闻图片能更客观地反映新闻事件, 在新闻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然而很多摄影记者为追求个人利益, 在新闻摄影从业中屡屡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本文通过女兵看报学习十八大精神摆拍图、北京特大暴雨期间旧图新用、夜拍姚贝娜尸体、后期夸张以色列空袭事件四个案例进行研究, 分析有悖伦理的新闻现象和原因, 探讨新闻摄影如何符合伦理道德, 认为需要从促进媒体行业间良性竞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监管机制和提高摄影记者媒介修养三方面入手, 才能净化传播环境, 提高新闻行业整体制作水平, 提高媒体公信力,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图片,新闻摄影,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毛现辉.浅议新闻摄影图片中的伦理道德问题[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07:65-67.
[2]周来光.新闻摄影中的社会伦理道德观[J].编辑之友, 2015, 10:66-68+82.
[3]朱沁怡.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摆拍现象[J].科技传播, 2014, 14:49-50.
泛道德主义的“道德”与不道德 篇11
【关键词】泛道德 道德 不道德
“泛道德主义”就是指泛道德化现象的学说、观点,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评价尺度。自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我国的确立,泛道德化现象愈演愈烈,它既是对道德的一种肯定又是对道德的一种否定。
1 泛道德主义的渊源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儒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以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社会的基本道德,并运用政治、宗教等手段将之灌输于民众,以形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道德顺民。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手段就是德治,或曰“德主刑辅”, 道德教化可以防患于未然,比严刑峻法更有利于统治。不但可以麻痹人民的斗志,而且有利于使统治阶级的思想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因此,道德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凌驾于其他一切思想,成为人们唯一的价值尺度、评价标准。
人们用伦理道德准则来处理一切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甚至是处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样道德就走向了泛道德化。“道德意识出现了严重的越位扩张,侵犯到其他文化领域(如文学、政治、经济),去做它们的主人,而强迫其他文化领域的本性降于次要又次要的地位,终极目的就是要把各种文化的表现,统统变为服役于道德,以及表达道德的工具。”由此可见,道德的泛道德化源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推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2 泛道德主义的“道德”
道德的泛滥犹如江河决堤,其破坏性难以估量。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同样泛道德化也有一定的正功能。
2.1 泛道德化是对道德的普遍化、一般化,因此泛道德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的强化了道德的功能,它使社会上人人谈道德、讲道义,具有向善性,可以相对的弥补现时代我国逐渐缺失的道德。
2.2 泛道德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约束强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道德的泛道德化使人们对强势群体(政府、企业、文体明星等)的道德期许不断上升,人们在泛道德主义的影响下对强势群体做出道德且仅仅是道德上的评价判断,从而影响到强势群体的价值选择,强势群体在群体道德舆论的压力下势必会做出符合社会道义的选择,尽管有些是流于形式的,但也相对地约束了强势群体的行为,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2.3 泛道德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儒家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家文化充满了道德精神,儒家文化是泛道德文化。”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人教育人,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者将儒家思想的“德治”发展到了极致,使道德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方方面面也都体现着道德,泛道德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3 泛道德主义的不道德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泛道德主义这个幽灵成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梦魇。它在方方面面阻碍我国的现代化进城。
3.1 泛道德主义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矛盾。我国的市场经济虽然带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但它也要服从市场经济的一般逻辑,更要遵循资本的逻辑。义利之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永恒话题。道德的泛道德化过度地强调“仁、义”,而忽视甚至是排斥“利”,使人们谈利色变,这与资本的逻辑(即利益最大化)是根本冲突的。同时对“仁”的过度强调也导致了中国人保守的性格,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富有“侵略”性、竞争性。由此可见,道德的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根本矛盾的,它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2 泛道德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绊脚石。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统治中,统治阶级一直以来都是实行“德治”,或曰“德主刑辅”,法律一直都是道德的婢女。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法制日益完善,但在泛道德主义迷雾的笼罩下,我国的法制建设仍然非常缓慢。在具体的法律案件中,尽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是人们(包括某些法律工作者)仍倾向于用道德进行分析判断,而这种分析判断往往又是与法律相违背的。人们在处理日常的矛盾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用家族伦理道德,而不相信法律,尽管在道德处理上自身的权利受损。泛道德主义已经严重的误导了人们的法制意识,道德与法律已经不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而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的霸权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必须要推翻道德霸权。
3.3 泛道德主义将社会舆论引向歧途。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衡量人们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引领着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道德为基础形成的。然而,泛道德主义片面的突出了道德的地位,使社会舆论异化为赤裸裸的道德舆论,混淆视听。在汶川地震中出现了“范跑跑”的道德败类,范美忠几乎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但是,在泛道德主义的影响下,社会舆论的批判角度却出现了错误。道德评价只有对人们有意识的行为才有意义,泛道德主义却使一切都具有道德意义,使本来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事物也道德化了。
在泛道德主义下,道德异化了,成为了伪道德,成为了不道德。在现阶段,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参考文献】
[1]海晓君,刘林山.泛道德化对转型期我国社会制度建设的影响研究[J].青年科学,2009,(6).
社会伦理道德对传播活动影响初探 篇12
统观当下对伦理、道德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 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 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道德,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 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伦理与道德具有大体相同的意义。道德和伦理都是对主体的向善的要求和规范。道德侧重于对个体的要求, 伦理侧重于对群体和制度的要求;对社会制度的应然性价值判断要求、是客观的法, 道德侧重于个体的心理、品质, 是主观的法。在学界, 倾向于把伦理称之为客观的法, 把道德称之为主观的法。本文认为, 在惯常的使用说法上。当然, 道德和伦理的主体是交叉的, 二者都有对个体、群体、制度的要求。[3]
在中国当前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就是对个体道德的具体的要求。从理论上, 个体道德一直是社会伦理道德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当前, 也由于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的个体道德 (公民道德) 的建设形势也较为严重, 更需要我们去关注。
伦理道德的主体决定了它对人和对社会是具有影响的。而人类大众传播活动因为有人的参与导致了大众传播活动具有了人类的一些特点, 烙上了人的痕迹。理所当然地大众传播活动中体现了人类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同样, 作为有人参与的传播活动, 其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所反应的社会现状就必定是受到社会伦理道德影响的主体和社会。这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社会伦理道德制约着大众传播活动, 主要体现在影响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反馈。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体现了传统道德, 传播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以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为工作准绳, 兼顾并加入个人的道德观, 因此传播内容必定且必须传达出一定的伦理道德价值倾向。受众接受信息, 往往会以自身具有的道德标准来判断信息, 然后做出具有自身个人道德色彩的反馈。尤其是在反馈渠道越来越开放的今天, 这样的反馈和个人道德色彩显得尤为浓重。
其次, 随着所处时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变化, 它对传播活动的影响体现出一些消极的影响。以新闻为例, 对好新闻或是好的新闻记者而言, 其职业要求是确切的客观性, 而这种客观性是日常伦理生活的伦理考究及其制约之外的。比如对车祸现场的报道, 如果坚持客观性, 将惨烈的场面不做任何的处理展现在受众面前, 这无疑是缺少同情心的, 对于死者家属来说这是缺少人文关怀的表现。再如对杀人犯的报道, 为了保护犯人的隐私, 报道过程中的许多内容和细节都需要进行处理, 这时社会伦理和媒介实践活动就显得不适用。还是以新闻为例, 当前新闻记者所持的对时尚热点、灾难新闻的兴趣, 他们获取新闻的手段乃至其信息传播本身, 在本质上多有违背道德的地方。有些记者因此认为, 作为原则问题, 大众传媒的职业特性与伦理的义务根本就是难以调和的。
这种庸俗化的竞争所造成的问题是严重的:其一, 各大媒体为市场计, 都不惜成本上娱乐节目, 但受自身制作水平及大众文化的社会环境影响, 各大媒体间相互模仿甚至照搬者不在少数, 这所导致了大量节目的“雷同”:如智力抢答型节目就有央视的开心辞典、幸运52、湖南都市的超级英雄及其它省市的许多类似的节目;几乎每个省台都有自己的周末娱乐频道, 其内容也大同小异。从理论上讲, 传媒集团化应该是可以整合传媒资源, 但现实却是集团化并没有真正实现传媒间优化资源。过度竞争导致媒介市场竞争无序, 不正当竞争行为抬头。我国传媒市场化在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市场将媒介部分地从政治的全盘控制中解放出来的同时, 媒介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市场, 许多媒介机构甚至不惜一切措施。这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导向, 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社会责任与社会道义的重视。更为严重的是:我国传媒市场化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规制体系, 这使得市场在带来活力的同时, 也带来了媒介行为的失范, 一时间, 传媒界出现了许多违背道德法规和公平竞争原则的现象:如虚报发行量、给回扣、大搞有偿新闻、变相出卖版面等。这种失范不仅破坏了传媒形象、影响了媒介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使得公众利益受到局部伤害。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媒介内外人士的关注。
此外, 媒介煽情主义泛滥, 媒介产品庸俗化倾向日益明显。在媒介市场过度竞争的情况下, 各媒体为扩张市场占有率, 必然会自觉或被迫降低其媒介产品的精神品位以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 而在一个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国家中, 出现这种现象就更难避免。某些媒体近年来大兴煽情之风, 低级化、庸俗化倾向已变得相当明显, 损害了媒介形象, 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本文认为真正的娱乐应该是道德的。
面对目前我国社会出现的道德失范现状, 我以为我们的出路是借助社会伦理道德积极引导传播活动:
首先, 由于人们的具体利益要求是不尽相同的, 所以在道德建设上一刀切是不合实际的。而且个体道德的形成也有一个层次的问题。因此, 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对市场两个层面上, 实现构建一种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相结合、广泛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现实性和理想性相结合的经济伦理道德价值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经济伦理保障。伦理道德力是道德思想、道德价值转化为道德生活、道德现实的能力, 任何道德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运作效力, 只是理念的存在, 那么就不能成为引导社会现实的力量。在市场经济中表现的道德力, 即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道德效力, 既是道德对经济生活与经济秩序的影响力, 又是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规范力与调节力, 目的是实现经济秩序的良性循环以及达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合理性的程度。[5]有效率的经济伦理或意识形态具有确认并强化现行秩序符合义理或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 它可以克服经济秩序运行中的搭便车、道德危险和偷懒现象。建立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现代化社会, 涉及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整个社会生活, 就伦理道德建设而言, 面临的任务是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伦理秩序。因此, 在制度伦理化和内化道德力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必须坚持道德的层次性原则和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兼容并包原则。
其次, 以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建设我国的社会伦理道德, 发挥社会伦理道德对我国传播活动积极作用。[6]
再次, 因为大众传媒具有构建、引导伦理道德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借助大众传媒积极促进社会伦理道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用传媒构建健康的符合于我国国情的新闻伦理道德、传媒伦理道德观、道德价值观。
最后, 将社会伦理道德转换为一种道德资源——也就是所谓的伦理道德力。伦理道德力是人的一种能力;它不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而是潜在的生产力, 是通过与人的结合并由人的实践来反作用于生产力。将传播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规范以及人类内心最朴实的积极的价值观内化为人类的伦理道德力, 把传播活动中的伦理道德力再转化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 让带有经济行为特色的大众传播活动有一种更高尚的动机和更深厚的动力。[7]
摘要:社会伦理、道德一直渗透在传媒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并且对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和传媒的高速发展, 大众传媒活动出现了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本文研究社会伦理、道德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正是期望能从这样一个角度, 找到积极引导传播活动的出路。本文认为加强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把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作为一种具有稳定性的道德力从而影响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 然后再利用传媒对伦理道德具有的传承、建构、保持作用, 实现传媒发展和伦理道德建设发展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伦理道德,道德失范,新闻伦理,传媒伦理
参考文献
[1]高平平、黄富峰.传播与道德[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3]胡章建.论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4]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5][7]谢永行.伦理道德力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