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建设(精选12篇)
伦理道德建设 篇1
一、乡村干部伦理道德出现的问题
(一) 乡村干部职业伦理失序
1. 信仰异化倾向。
现在, 有些乡村的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淡薄, 革命意志衰减, 开始出现了热衷烧香拜佛、占卜算卦, 迷信风水;有些干部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在工作之余进行信教宣传。甚至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信仰开始动摇, 开始变“对党忠诚”为“对个人、对关系网忠诚”。总体说, 就是“不信马列信鬼神, 不信组织信个人”。
2. 脱离群众, 独断专行。
一些乡村基层干部行为不雅, 对自身要求不严, 甚至参与低俗的活动损害干部形象。有些干部, 则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高高在上, 飞扬跋扈, 作威作福, 将党的民主集中制变成“个人专制”, 存在对群众“摆脸色, 打官腔, 要好处”的现象,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这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也是造成农村进城上访现象增多的原因。
3. 政治素质偏低。
一些乡村干部, 思想守旧, 文化素质不高, 不思进取, 工作生活中忽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沉浸在声色犬马、吃喝玩乐中, 缺乏工作上的进取精神和危机感, 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致知识匮乏、工作能力低, 执政能力缺失, 滋生腐败, 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4. 工作上钻空子, 打折扣。
一些干部对于党的政策、方针, 阳奉阴违,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打边球”, 认为“县官不如现管”, 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 对上级政策肆意歪曲、望文生义, 推迟政策的执行, 给群众的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5. 滥用职权严重。
有些乡村干部利用工作职权, 贪污、侵占、挪用公款, 收好处费, 或者借子女上学、入伍、婚事等机会巧立名目, 趁机敛财。甚至接“接待”名义或者趁招商引资之际, 采用“蛇化为龙, 不变其文”的方法, 变相大兴吃喝之风。也有些干部铺张浪费, 利用公款随礼、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比如家庭电话费、手机费等或者用公款擅自配备交通工具、通讯设备。这使得干部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
6. 换届选举形式化。
关于换届选举的违纪问题日趋增多, 村民参政意识强化, 但是却出现了一些干部为了自己、家庭、家族或者小团体的利益, 采用威胁或者各种形式的贿选手段来竞争职位。严重影响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也对日后乡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埋下后患。
(二) 基层干部家庭、生活伦理迷失
1. 婚恋观的异变。
面对农民伦理原有的婚恋观念开始异变, 一些乡村基层干部利用自己的职位、身份以及金钱, 出现包二奶、养情人等违反法律和伦理道德的事件, 直接导致普通村民由一开始的被动接受发展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甚至认为这就是当干部的特色、特权。
2. 子女教育陈旧。
有些乡村干部自身教育子女方面往往还停留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腐旧观念, 缺乏对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 这在村民对子女教育上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尤其是现在留守儿童增加, 很多孩子生活上缺少照顾, 心理上缺少沟通, 学习上没有很好的监督和辅导, 乡村干部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些现象, 这就很难在村子的管理工作中对其他村民做出榜样。
3.“计划外生育”。
一些乡村干部骗取二胎生育指标, 超计划生育, 在被群众揭发后, 采取欺骗组织的行为。
(三) 干部价值伦理畸化
1. 发展工作接班人、培养党员过程中, 弄虚作假。
在培养干部或者接班人时, 任命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关系好的。甚至买官卖官, 任人唯亲, 任人唯钱。
2. 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不能理解“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科学内涵, 一味的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首要的, 解决了经济的问题, 再去发展思想。
甚至会有基层干部把思想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更有一些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一些干部放任村民采用投机取巧的手段获取利益, 这也是近几年出现“造假村”、“诈骗村”等现象的原因。
3. 好大喜功, 急功近利。
近几年, 乡村的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从群众上访、信访情况可以看一些乡村干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不深入的了解村里的情况, 对于检查也是应付搪塞, 热衷做表面工作。热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只重视浮夸的表象, 忽视实际效果, 欺上瞒下。以至于出现“村骗乡, 乡骗县, 一直骗到国务院, 国务院下文件, 一级一级往下念, 念完文件下饭店, 文件根本不兑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曾向温总理转述了这一顺口溜。
4. 违反社会公德。
经济的增长使农村富裕了, 因为在不良的思想导向下, 一些基层干部在办公地点的建设装修上和吃饭的排场上过分的讲究, 喜欢摆谱, 甚至嫖娼狎妓, 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互相炫耀。一些农村地区基层干部自身价值观出现偏差, 参与盗窃、赌博、嫖娼等违法违纪行为, 这也是农村赌博现象屡禁不止, “笑贫不笑娼”的伦理价值观在村民中形成的原因。
5. 仗势欺人。
依仗权势, 讳疾忌医, 个人主义泛滥。对于群众合法权益进行侵犯, 甚至对于检举或提反对意见的群众进行打击报复。
6. 诚信意识弱化。
有不少乡村领导干部失职失信, 财务上弄虚作假, 虚报、冒领、私分公款, 降低工作中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践踏财政制度。“白条下账”成为乡村工作中的“潜规则”。信用意识淡薄, 这在新农村建设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四) 环境伦理淡薄
1. 环境保护的意识缺失。
孟子曾说:“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传统留下的环境伦理观, 已经被逐利的念头所冲淡,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乡村经济甚至为个人谋福利, 用环境的牺牲来换取自己政绩。也有一些乡村干部脑中认为“屋内现代化, 屋外脏乱差”就是中国农村的特色, 为了应付检查考核, 临时应对的思想比较严重, 为了应付而突击整顿村镇, 能藏的藏, 能搬的搬, 等检查结束又回到原位。是对其工作、对群众极为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真正内涵。
2. 卫生防疫意识差。
基层干部不带头注重农村的卫生防疫工作, 农村“屋外垃圾到处有, 生活污水随处流”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 垃圾处理问题、改厕问题、饮水安全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这成为农村近几年致病返贫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
二、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上
1. 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思想冲突。
经济发展, 社会变革, 伦理道德体系受到冲击, 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在新的形势和新环境中瓦解, 但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却未能及时建立, 农民群众缺乏了正确而统一的价值引导和舆论规范, 于是出现了伦理道德上的脱节和冲突。
2.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农村党员干部个人主义兴起, 使命感弱化, 集体意识淡薄, 工作中“吃拿卡要, 雁过拔毛”、“权有多大, 利就有多大”等丧失干部执政理念的错误观念, 不仅仅打击了一部分认真工作, 埋头苦干的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更是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严重影响农村伦理道德的重塑。
3. 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这体现在:自我约束能力低。缺乏群众意识、公仆意识差, 没有把“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观念深入思想, 却将干部身份功利化, 贪图享乐, 贪污腐化。 (2) 工作中缺乏民主。往往应该由大家讨论的事情, 却变成个人拍板。独断专行现象突出。 (3) 政治素质不高, 法纪观念淡薄。对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等, 了解不深, 对于理论知识浅尝辄止, 学习没有主动性, 也缺乏学习动力, 平时不研究, 不理解也不懂法。
(二) 经济上
有些干部丧失了固有的优良道德, 在拜金主义、趋利主义的不良风气和市场逐利的负面影响下, 使得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 迷失在各种思想中, 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忽视了思想文化建设, 放松了在农村基层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对物质和金钱的盲目占有和享受欲望增长过快,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盛行, 造成部分农村干部过分注重现实效益, 讲求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的整体发展的科学规划, 忽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偏面追求经济效益, 造成坏境的污染, 生产的浪费和群众信任度的下降。
(三) 文化上
1. 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 导致城市先进道德在农村内化的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虽有很大提高, 但是, 小农思想仍然存在于农村干部的意识中, 道德认知水平、判断力偏低, 这也是有些基层干部信仰异化的原因。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 由于村干部在文化素质的不足, 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深刻透彻理解, 使得在面临很多决策时, 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误导, 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在生活中走向歧路。
2. 公共文化道德建设投入较少。
受到财力和人力的制约, 乡镇文化伦理道德的投入比较少, 文化设施投入不足, 道德文化宣传越发的减少, 宣传教育的方式也陈旧, 局限在表面, 没有深入贴近生活, 没有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促进乡村基层干部伦理道德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在进行党组织活动时候, 都因场地和经费等原因, 没能力完全承担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党支部活动次数少, 质量不高, 对党员的关爱不够, 村中大事也不找党员讨论, 但在缴费、计划生育等方面却又要求党员带头。
3. 法制宣传不够深入。
道德需要法律的强制力做保证。近几年, 乡村基层干部的违法违纪的现象增多, 说明在农村, 法制的宣传不够, 没有深入, 没有真正在思想中形成自觉懂法受法的意识, 没有形成内化。而且相关法制的不健全, 直接影响了思想伦理的建设, 和乡村风气的彻底整肃。
(四) 工作上
1. 因为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队伍, 基层干部的领导班子素质不高, 自身不注重形象, 缺乏群众观念和责任感,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工作不深入, 不具体, 不耐心, 群众意见很大。有些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局限于“插彩旗、贴标语、出墙报”, 缺乏有益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娱乐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深入群众生活和思想。基层村干部在闲暇时间的文化生活也仅仅是打牌、闲聊、看电视。村中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化, 实效性弱, 教育效果往往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标准。
2. 税费改革后, 虽然从表面看削弱了基层干部的权力, 基层政府的重塑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改变了乡村社会尤其是政治社会的结构, 但, 也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决策, 对于仍然占有一定资源, 仍有行使权力空间的基层干部, 很难把对国家等级结构的服务于对乡村服务结合起来, 只能无奈的选择站在村民的对立面上, 这直接导致了干群关系疏远。
3. 乡村原生秩序根深蒂固。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乡土社会, 它也构成了社会等级关系, 但是国家基层政权的建设导致的乡村原生秩序的衰落与村庄自身衰落是不同的。这不是生活的现代性所能完全打破的秩序, 因此, 中国乡村秩序的存在, 地缘联系的紧密加上农村群众的“干群观”也在重构, 没有权力的干部 (非本地的干部、年轻的大学生村官) ,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将工作进行下去。这样只能导致基层工作被有地方势力的或者“有关系、有门路”的人占据, 导致乡村基层工作选举难正常进行、干部素质难以提高的恶性循环。
(五) 生活上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生活不能得到完善保障的时候, 处于转型时期的基层干部伦理道德观念更易出现脱节, 从而在广大群众中起到误导的消极作用, 这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三、对策建议
(一) 加强党员干部的执政素质的培养
1. 将理论性学习引向深入, 由简入繁, 逐步深化、健全, 完善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 健全学习制度, 通过多种渠道, 多种形式来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业务知识, 加强对法律的教育, 提高基层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2.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的建设, 注重法纪教育, 巩固党员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德是才之本, 才是德之帅, 德大于才是君子, 才大于德是小人, 君子挟才以为善, 小人挟才以为恶”, 要深化改革和完善党员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 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作为衡量政绩的指标, 基层党员干部的伦理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关键。
3. 增强干部自控能力, 健全监督机制, 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未雨绸缪。对于出现的有错误倾向或者不良苗头的问题要防微杜渐, 降低事情的影响度和危害程度, 保障基层干部队伍的纯洁度。
4.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新时代新要求, 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要与时代的发展相协调, 确保科学发展观能得到最有效的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 要求把各方面优秀的人才都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目前, 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多源自干部队伍中, 对于新加入队伍的人员, 主要为刚毕业的大学生, 选人用人渠道不够广泛, 无法实现跨体制、跨行业, 将各行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的干部队伍里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这说明要不去一格降人才, 落实用人的广泛性原则, 加速干部流动、新老交替, 优化干部队伍, 变单一为多元。
(二) 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制约制度, 规范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1. 实行政务公开。让群众了解基层工作的内容, 在重大的事件处理上, 要采取集体决策。
2.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资金管理透明化。
3. 引入“问责”制度, “民主评议”制度, 加强党内监督, 调动全体群众监督干部的工作和行为。加强乡村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 在政绩评估上, 把环境问题、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标准与经济发展提到一样的高度。确保经济上、思想上“早发现, 早提醒, 早治理”。
4. 明确基层干部权力内容。取消农业税后, 制度内生的一些权力问题, 在国家制度管辖之外, 但却没有可以消解的力量。比如村委会还是可以利用“集体”的名义来占有集体资源、扶贫款分配、土地经营等权力, 这就需要从制度上明确, 尤其是村委会的行政职能和村干部的权力内容, 重新建立新的“干群关系”, 避免干部滥用手里的职权来损害群众利益。
5. 加强对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惩罚力度。我国有八亿多农民, 乡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直接传达者和反馈者, 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干部的违纪行为, 要加大处理力度, 加重处罚, 挽回群众的损失, 清除乡村群众心中现存“土皇帝”般的“干部形象”, 重新树立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尊重, 建立正确的伦理价值体系。
6. 加强法制教育和廉政宣传。现阶段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 与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效果不突出, 执法不严有关, 只有健全了法制, 才能保障道德的规范, 才能在农村建立“法制伦理”。只有将普法宣传深入基层干部以及普通农民群众的生活和意识中, 才能内化为干部自身规范。要普及与乡村基层干部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 鲜明真实的典型案例来强化法律宣传的效果, 发挥示范、警示作用。
7. 切实协助乡村基层干部, 提高农民收入。“仓禀实而知荣辱”, 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占据重要位置的, 农民的生活必须靠切实的实惠, 才能从对物质基础的最基本需要上实现伦理道德的重建。虽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但有些乡村的经济发展工作确实需要上级政府给予物质、文化、技术、政策上的扶持, 达到“在不破坏乡村环境、村容整洁的基础上, 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的目标, 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进而, 对推进农村伦理道德的建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群众基础。
四、结论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而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和本来面貌, 则是取决于占国家主要人口的群体所生活的环境和状态。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占了大多数,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而农村的伦理道德情况会直接影响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价值构建。作为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农村群众的领路人的乡村基层干部, 应当率先深刻领会党的精神, 提高自身的伦理道德文化建设,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 将中国崛起的核心标准——农村建设, 作为自己任重而道远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 从而在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摘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的伦理建设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处于转型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我国农村干部伦理道德出现异变, 给乡村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 这为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一定阻碍。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 胡锦涛同志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需要长抓不懈, 务必要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因此, 需要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首先加强干部伦理道德建设, 从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统筹兼顾的重建农村伦理道德体系, 确保新乡村建设的顺利高效的进行。
关键词:干部伦理道德,乡村伦理,伦理道德文化
参考文献
[1]当前少数干部存在的八个突出问题.新华网, 2008-9-27.
[2]文心工作室.中文经典100句孟子.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8:53.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09.525.
[4]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扬子晚报, 2004-11-22.
[5]邹雨轩.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1) .
[6]杜玉珍.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J].理论月刊, 2010, (9) .
[7]孙改丽.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 2010.
[8]胡家琪.国家权力与村庄的原生秩序——以湖北J市D区龙游乡黄聂村调查为例.经济管理文献, 2007, (23) .
[9]你真的具备竞争能力?.经济管理文献, 2007, (23) .
伦理道德建设 篇2
加强道德化建设 努力建设道德政府
和谐社会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是各项法律都得到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而且必定是一个具有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社会。政府是社会公共管理的主体,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体和保障。政府能否在道德上作出表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要在道德上作出表率,就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化建设,把道德化政府作为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道德政府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以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社会治理方式,以德治国需要公共管理道德化,公共管理道德化需要政府的道德化;建设道德政府是以法治国的需要,因为法律的基本立足点是道德,法律的正确执行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政府更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因为道德是服务精神和服务行为的基础。没有道德作基础,政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共服务精神和行为。政府道德化的内容 政府的道德化包括:制度的道德化、道德的制度化和公务员的道德化。 1.制度的道德化 制度的道德化是指公共管理的制度、体制和组织的道德化,即要求在制度、体制和组织结构、运转机制的安排中有着道德化的合理规范,包含着道德实现的保障机制,同时,已经确立的制度又是有利于道德因素的生成和成长的,能够对公务员的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鼓励作用。 2.道德的制度化 道德的制度化是指将对公务员的道德要求,以规章、制度或组织要求的形式来体现。多年来,我们在道德的制度化上下了不少功夫,出台了众多的文件和要求,但实际效果却难以尽如人意。这与我们的道德制度没能根据时代特点进行相应的改进有很大关系。适应时代的要求,政府的公共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应该从过去的政治伦理向管理伦理、从境界伦理向行为伦理、从行为伦理向制度伦理转变。只有遵照这种指导思想进行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建设,才有现实意义。 3.公务员的道德化 公务员的道德化是要求公务员以道德主体的面目出现,其行政行为从道德的原则出发,贯穿着道德精神,时时处处坚持道德的价值取向,公正地处理个人与政府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和与公众的关系。没有制度的道德化,公务员个体的道德是不稳定的;但是,如果没有公务员的道德化,那么,制度的道德化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没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没有资格当教师和政府官员。这是社会公认的对这两种职业从业人员标准的道德要求。但是,道德责任感缺乏却是当前公务员队伍中几乎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去年全国开展的清查干部文凭活动表明,假文凭比例惊人,在所查的67万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每40人就至少有一人的文凭有问题。文凭腐败凸显出公务员道德的缺失,对这一点,人们认识清醒,多有共识。公务员的道德化是当前政府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政府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把道德政府作为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基本目标,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引入道德价值评价,积极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伦理道德建设,是建设道德政府的基本途径。 行政管理是一个决策和执行的“科学――事实领域”,公共管理伦理是“道德――价值领域”。现在的行政改革都是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取向的。这使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政府的具体制度结构的科学化、工作方式和程序的合理化、各种工作的标准化、权责分明、讲求效率和组织分工基础上的协调等等“可行性”问题,而对以人为本、政府的服务性应该怎样等等这类涉及价值判断的“可欲性”问题,则重视不够。实践表明,这种两个领域分离的状况,不仅使行政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削弱了政府的道德建设。要加强政府的道德建设,就要改变两个领域分离的状况,在行政改革中注重管理与伦理、事实与价值的结合,使政府道德化成为行政发展的基本取向。 政府的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 1.强化行政发展和政府工作的伦理视觉 政府要享有老百姓的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仅做到微笑服务是不够的,必须在道德上做出表率才行。而要在道德上做出表率,就需要政府在各方面都表现出道德性,不仅要讲求目的的道德性,还要讲求实现方法的道德性。不仅要讲求制度、政策的道德性,还要讲求实施程序、具体执行的道德性。换言之,我们政府的工作仅讲求科学性是不够的,还要讲求道德价值性才行。所以,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工作的伦理视觉,从公共服务伦理的角度审视我们的组织、制度、政策、决策和行政行为的道德性。而且,这也是建设道德政府、诚信政府、正义政府的.必然选择。 2.强化干部考核的伦理角度 现在的干部考核,只关心“他有能力吗?”而很少关心“他是有道德的吗?”结果在具体考核工作中,常常是只问业绩,很少问做事的动机是什么?业绩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取得的?这种考核方法,对于干部的评价是不全面的,是难以考核出干部的德行的。我们这些年在干部的任用上,有些干部之所以能被带病提拔,与这种考核方式不无关系。评价事,可以不问动机,只看结果;而评价人,就不能只看结果,不问动机;也不能只问结果的道德性,而不问过程的道德性。目的的道德性必须与方法的道德性相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道德性,我们才可以评价说,它是道德的。 3.加强公务员的公共伦理培训,提高公务员的道德素质 目前,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社会和政府的伦理道德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政府的职能转变和行政行为方式的转变相叠加,对政府和公务员原有的管理伦理关系与道德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新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没有有效建立之前,在政府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中,就普遍出现了伦理关系错位、道德观念迷失的状况。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违法行政、衙门作风以及决策失误、执行不力,部门利益法制化等现象的出现,就与政府和公务员的伦理意识缺位、伦理观念淡漠、伦理知识缺乏、伦理决策能力低下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有很多公务员没进行过系统的伦理知识学习,不熟悉伦理思考方法,对为适应新形势新时代需要而产生公共管理伦理这门新的伦理学科,缺乏必要的了解,更遑论熟悉和运用了。这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道德政府、诚信政府、正义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建设形成了极大的障碍。 公务员的道德素质是一个以伦理观念、知识为基础的极其复杂的能力结构,包括道德认知能力、行为选择能力、道德调控能力、价值评价能力等。有效的公共伦理培训,可以帮助公务员了解掌握公共伦理的理论知识,促进公务员伦理道德观念的更新,确立符合服务型政府所需的行为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伦理决策和道德实践能力。 4.开展公共管理伦理研究 公共管理伦理是在公共行政伦理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门新的职业伦理学,也是一门关于公共管理体系伦理化的学问。它所关注的是公共管理制度如何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公共管理主体如何实现道德规范,公共管理过程中为什么需要道德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应当合乎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是怎样生成和怎样发挥作用的?公共管理主体怎样才能把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要有效加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所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所以,应重视和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方面理论和实际研究工作。当前,可针对我省行政发展、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如道德制度的设计、行政行为的道德化、推进政府伦理建设的方法途径等问题,开展研究。庞庆海/文 据《辽宁日报》
伦理道德建设 篇3
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家庭伦理道德是家庭成员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其目的在于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和谐家庭,以家庭道德要求去处理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的团结和睦,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从而以和谐家庭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设和谐家庭,关键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一是夫妻关系的民主平等。一切家庭关系都是以夫妻关系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建设和谐家庭,首先是建立以男女平等为前提的互敬、互爱、互让、互谅的夫妻关系。二是亲子关系的民主平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关系的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现代家庭的本质要求,也是亲子关系和谐的重要前提。因此,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必须注重亲子关系的民主和平等价值的实现。三是其他家庭关系的民主平等。实现兄弟姐妹、婆媳、姑嫂等其他家庭关系的民主与平等,也是家庭关系进步和家庭和谐的重要内容。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和谐美满的家庭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自由、平等、健康、全面地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的和谐是构成社会和谐的基本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伦理道德在家庭中起着调解家庭矛盾,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增强家庭团结的多重作用。和谐的家庭往往成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带,因为和谐家庭就像不断净化水质的过滤器,用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来约束家庭成员的言行,积极充当好各自的家庭角色,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从而促进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中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的变革、社会结构深刻的变动,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多元的价值观正不断冲击着传统道德下的中国家庭,影响着婚姻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婚姻关系稳定性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婚姻家庭出现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轻率离婚比率有所上升,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家庭离婚率不到5%,而现在竟达到25%,婚外情泛滥,家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空巢家庭的出现,使家庭亲情关系淡化,家庭教育弱化,家庭伦理道德受到严重挑战,严重地侵扰着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子女教育重智轻德。目前,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一些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显得异常突出,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为他们设计将来,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影响了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孩子道德人格的缺失,给其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第三,家庭中代际关系失衡,出现“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倾向,家庭中的长幼关系出现了尊卑错位,一些家庭尊老爱幼的责任相对淡化,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溺爱现象,如不顾条件地满足子女物质上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子女道德品德的教育,致使许多孩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相反老人的物质和精神赡养退到次要地位,“啃老”、弃老、虐老现象突出,亲情纽带松弛,家庭伦理道德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第四,虚拟网婚使一些家庭背离正常的家庭伦理,增加了婚姻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场信息革命已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學习方式。然而,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和谐社会中正日渐凸现,并引发了网络失范行为,对传统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冲击。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
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承载着社会赋予的伦理道德教育责任,家庭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化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合格道德活动主体的关键环节。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而对当前家庭伦理道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审视和价值引导,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伦理道德缺失问题,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当前,家庭领域的道德建设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我国家庭伦理道德中的价值观念良莠不齐,价值矛盾相互激荡。与此同时,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滋长蔓延,严重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引起家庭道德的滑坡。因此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婚姻家庭建设,加强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研究,倡导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思想和原则,具有时代特点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并解决婚姻家庭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各项工作。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才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突出和谐家庭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要充分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发掘蕴涵于传统家庭伦理中的道德资源,促使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现代转型与构建新的家庭伦理道德的紧密结合,从而发挥家庭伦理机制的调节功能,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保持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也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不仅可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促进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和谐。抓好家庭道德教育是建立和谐家庭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正确价值取向、作出正确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因而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帮助每个家庭成员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以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营造出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缩影,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和谐的一种体现,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生活的真实反映。加强家庭美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当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正越来越被社会广泛接受,而家庭伦理道德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也被普遍意识到,为此,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提升每个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社科部
编校:王 姣
中小企业伦理道德建设问题探析 篇4
一、当前中小企业伦理道德的失范现象
(一) 制假售假, 扰乱市场秩序
制假售假即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追逐盈利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而不惜做出违反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违法行为。制假售假行为的发生, 背离了诚信原则, 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性, 具体表现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损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等;扼杀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发展, 信誉低下, 公众形象受损;损害了其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产生信任危机, 阻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 劳资纠纷, 缺乏人文关怀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 办企业要靠人, 正如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说:“人是万物之王, 是伟大而崇高的存在。”企业家只有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需要, 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信任员工, 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才能调动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 在我国现阶段, 一些中小企业把员工合法权益的实现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对立起来, 使员工的人生安全、最低工资、工作条件得不到基本保障, 具体体现为企业违反劳动合同, 拖欠工资、加班加点、工伤事故频繁等, 严重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 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平衡
任何一个企业, 其生产、经营、销售、管理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但是往往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 一些中小企业极力张扬人的主体性, 对自然采取了“非人化”的态度, 进行了涸泽而渔式的开发, 从而引起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抗。企业行为对环境造成危害的背后, 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自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的经济活动应该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当企业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时, 自然界就会已特有的方式惩罚企业。
二、现阶段加强中小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 外部建设: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
1、加快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弥补法律上的漏洞, 政府应不失时机地将一些紧迫的企业伦理道德行为上升为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的刚性手段强制性地使企业遵守,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完善执法手段, 加大执法力度, 对不遵守企业伦理道德规范而造成不良后果和社会危害的中小企业, 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大对企业不道德经营行为的惩罚力度, 增加其不讲道德的成本。
2、强化社会监督, 约束企业行为。
社会监督就是通过社会组织、新闻媒体、消费者、企业相互间等多种监督主体对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督, 它是中小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建设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 在经营活动中稍有不慎, 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 应通过构建全方位的社会监督机制, 约束企业的行为, 恪守企业伦理道德底线, 从而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外部市场环境。
(二) 内部建设: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内部伦理道德建设
1、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 塑造优秀的企业伦理文化。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即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目标、经营方式, 经过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为整个员工群体所接受的共同观念, 它是企业的凝聚力之所在。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诚信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 不能以牺牲道德代价来牟取短期利益;以员工为本、以消费者为尊作为中小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塑造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可以正确地处理好企业与员工、消费者、股东、政府、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有效地规范企业的合法道德行为, 防止道德滑坡现象的产生。
2、提高管理者伦理道德素养, 发挥率先垂范作用。
管理者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导人, 在企业中扮演着倡导、引领、表率的角色。企业管理者的伦理道德素养决定着企业的性质和风格, 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企业管理者, 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通过学习、实践、内省等途径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充实和伦理道德素质的修养;此外管理者在开展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中还要牢牢把握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这条主线, 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员工, 真正体现员工个人的自我价值, 使员工的人性得到完美的体现。
3、重视员工伦理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的道德自觉性。
虽然企业行为并不等同于个人行为, 但企业行为最终将体现为个人行为, 所以员工的伦理道德教育是企业伦理理念得以转化为员工的内在品质, 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进程中重要的环节。员工的伦理教育培训不应该是呆板和枯燥的, 应综合运用课堂讲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才能激发员工的内在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责任, 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增强员工对企业伦理的认识和履行伦理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乔法容, 朱金瑞.经济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乔法容, 朱金瑞.经济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陈雷.企业伦理建设:挑战、关键与路径选择[J].伦理学研究, 2010, (04) .[2]陈雷.企业伦理建设:挑战、关键与路径选择[J].伦理学研究, 2010, (04) .
论建设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规范 篇5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运行及经济目标的实现,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意识及其伦理道德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它参与着经济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是人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在进行经营管理,又是针对人的经营管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是现代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进步,伦理道德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广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狭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即思想道德建设。它着眼于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整体推进职工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企业伦理道德是指活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规则、道德行动的总和。企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内涵于企业活动之中,包括管理伦理、经营伦理、竞争伦理、质量伦理和职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整体素质提高很快。对为人类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和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近代社会,许多企业的行为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上往往带有轻视社会性和人性的倾向,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干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勾当。而且因为众多企业的发展具有短期性,造成现在全球性的污染,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物种灭绝,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后果,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生产出得名牌产品“三鹿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使用三鹿奶粉出现疾患情况,其中三名婴幼儿已经死忙。从事实来看,有三点值得我们反思,一、企业道德的沦丧;
二、诚实守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三、监督机制的严重缺乏。
在企业内部,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校正人们行为及人际关系的软约束,它能使企业人员明确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等一系列相互对立的道德范畴和道德界限,从而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善恶观,提高工作效率道德水准。伦理道德以其规范力量,有助于企业确立整体价值观和发扬企业精神,有助于群体行为合理化,提高群体绩效。没有伦理道德素质的普遍加强,最终将防碍企业发展的力度和速度,甚至将企业的发展引上歧路。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企业将精神文明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相结合,做出长期规划。
一、确立正确的道德规范;
二、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与员工教育相结合;
三、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四、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与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
以制度建设推进道德建设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制度建设;和谐社会;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2-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2-0011-04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更加关注,这也自然会触及到人们行为中所表现的道德问题。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就其形成的原因,学者们也从多角度予以解释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1]。大家都急切地渴望改变目前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但大家对如何才能实现却没有较一致的看法。应该说,目前对此问题的讨论涉及到可能触及的各个层面,但主流的观点还是集中在如何加强对公众的道德教育上,人们试图从思想观念上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从社会建设的角度看,这的确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百姓的道德意识不可能完全靠自发而形成。困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对公民所进行的道德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而言尤为重要。但从推进现代文明发展的要求来看,则还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唤醒民众的自主意识,使他们由被动的适应转到自主的选择,从而培养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公民意识。这才是我们面对道德失范现象应着力考虑的深层次问题。本文的立足点正在于此。
一、制度建设决定道德建设的成效
纵观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诸多道德失范现象,无一不明确地警示着我们。所谓道德失范问题,并不仅仅是个人的素养问题,它隐含着深刻的社会制度性问题,因而不能仅就道德而谈道德,更不能一味地对民众的某些道德失范行为简单指责,而要深入分析影响他们行为选择背后的社会原因。从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看,只有这样去思考才能找到破解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有效途径,也才能真正引导民众理性地做出行为选择。以制度建设推进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道德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化、体系化,才能保证其长久有效。实践证明,所谓的自我“道德约束”是一种“伪规则”,它会引发许多的不合理行为。应将道德约束转化为“管理约束””或“规范约束”。就是说,制度建设才是解决目前我国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本途径。“离开以合理利益关系架构为基础的体制、制度的约束,任何道德说教都是贫乏的、空洞的、苍白的。”“在治理道德失范的问题上忽视体制特别是政治体制的创新是徒劳的。”[2] 新加坡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该国无论是官员的廉洁程度,还是民众行为的道德自律程度,都堪称典范。而这一切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德教育所能实现的,那是靠长期制度建设并结合持续不断的道德引导所产生的积极成效。那么,具体在制度设计时如何才能使制度的要求影响到民众的行为选择呢?这里关键不在于对具体制度的了解,而是要认识到制度对人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以及人们对待制度的态度。所以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以什么原则来设计制度,至于具体的制度规范则由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去确定。正如新制度主义者安德鲁·斯考特在《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一书中所指出的,社会制度指的是组成社会的全体公民都赞成的社会行为中带有某种普遍性的、基本性的原则,这种原则性表现在任何特定的境遇之中,并且能够自行实行或由某种特定外在权威保证实施之[3]。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他又讲,“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这些要求说明,对道德建设作制度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以制度建设推进道德建设的的着眼点
就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考虑到社会要求的价值取向和民众的利益诉求,推进道德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使制度建设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并使之成为民众的主动行为。为此,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予以着力:
第一,切实关注基层民众的权益,为普通民众提供实际的利益保障。近年来,有关道德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倾向,即将道德问题泛化而掩盖和转移了真实的社会问题,而且似乎形成了一种带有倾向性的观点——将诸多社会问题归因于民众的道德问题,这是极不公平的。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民。在长期的宗法社会中,民间自然形成了较稳定的道德体系,纵然在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多数民众的行为选择基本上也是合乎规范的。正是这样的民众群体意识维持着社会的稳定。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民众出于对领袖的热爱、对党的感恩之情,表现出高度的道德自觉,即使在经历极度困难的时期也保持着应有的道德操守,他们以极大的耐力支持政府克服困难。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整个历史进程中,他们同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职工们承担了改革的代价;而且,当千千万万的农民工远离家乡为城市发展付出劳动后,城市却未给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应有的条件,他们甚至还要受到不应有的各种歧视,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争取自身的权益可能做出些过分的行动。试问,这是纯粹的道德问题吗?如果把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官二代”、“富二代”炫富、贪官生活糜烂等现象,与各种矿难事件、农民工工资拖欠、农村留守人口问题、贫困人群生活困难现象联系在一起,还会有人认为这些仅仅是道德问题吗?很显然,在我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中,基层民众权益保护的弱化是个突出的问题,这是引发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况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以政治分层为主体的社会已经转变为以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社会[4]。民众已摆脱了过去那种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环境,逐渐习惯对经济利益的关注,也自然会有更多经济利益上的诉求,并以此衡量政策的合理性。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只有最大限度地保障基层民众的经济利益,使他们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才能有效地杜绝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endprint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民众社会参与提供最基本的条件。这集中反映在教育和就业两方面。这是积极性的政策倾向。从个体来看,这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社会参与的机会成本,又能提高他们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从社会来看,这既可以大大减少社会管理的成本,又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平,从而减少社会的结构性矛盾,促进人们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民众提供生存安全的保障。有了这样的社会“稳定器”和“安全阀”,更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当人们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其心态就会稳定,其行为选择会趋于理性化,起码不会因生存危机铤而走险。正如管仲所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当然,社会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可以考虑建立必要的制约机制,以便强化制度的正导向作用。比如,在提供参与社会机会条件方面,可增加相应的鼓励与竞争条件,以激励个体的自主性,相应地惩罚怠惰者,使优胜劣汰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时,可以附加一些享受保障的规定,使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所享有的保障相匹配,最大限度地杜绝“搭便车行为”,减少那些有损于社会的人所享有的保障程度,使人们的行为更加合理。
第二,切实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最大限度地杜绝权力的“寻租”行为。在对我国社会目前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分析时,必须认识到,权力部门的“寻租”行为是个关键性诱因。因此加强对权力“寻租”行为的制约,就成为引导社会道德良性化的关键。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呼声日益高涨。但关键是如何进行制度设计,使得这种监督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在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设计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科学地确定政府权力的边界,使政府做好“该做的事”,少做“不该做的事”;二是对权力监督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科学的设计,使得对权力的监督有效而不越位。就前者来说,目前的方向是比较明确的,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问题是原有的体制惯性和思维模式仍然在起作用,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在影响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使得制度建设难有实效,导致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引发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泛化。整个社会为此而承担着巨大的管理成本,尤其是导致了人们不理智的行为选择。比如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公务员考试人数,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方面的问题。就后者来看,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导致监督不力或缺位,甚至出现“猫”和“老鼠”联手欺骗公众的怪现象,使监督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政府主导的态势仍未改变。如何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目前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消除所谓“刁民”的制度性条件。
第三,以文化建设引领道德建设,为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持。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制度性因素对社会的道德建设之所以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因为“基于道德与文化之间的天然的、本体意义上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德和道德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价值理想体现了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其具体内容也反映了某种文化类型所要求的人伦规范。”[5]而文化建设又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得以贯彻,否则很难引导社会的道德建设。反观近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向是正确的,但的确出现了一些乱象:地摊上的色情和暴力比经典作品更畅销。用遥控器一路按下去,电视节目中充斥着油腔滑调、胡言乱语、拜金纵欲、趋势敷衍、靠文化露阴癖打天下的怪现象。在收视率、排行榜、人气指数的压力下,文化品质一步步下行,正与“芙蓉姐姐”、“脱衣大赛”拉近距离[6]。这种低俗化的文化产品充斥各类媒体,不能不对民众产生消极的影响。由此我们看到在一些地方出现繁荣“娼盛”的局面就不足为奇了。而面对此类社会问题,公安机关轮番进行清剿,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其成效甚微。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这种文化乱象就是一种社会的毒瘤,它会误导社会发展的方向。因为“缺乏人文精神的发展,使人们在利益的角逐中将不再受到自制、理性、公正、博爱等精神的约束,只有对金钱赤裸裸的无耻追逐。这种‘发展就算是暂时获得了收益,但充其量只是一种残缺的发展。”[7]
文化建设要能够对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发挥积极的影响,就必须积极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这主要要从两方面做好工作:第一,对经营性文化活动实施有效管理,使其在创造娱乐性文化产品的过程中避免低俗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反对低俗化并不否认世俗化。从文化产品的特性来看,适当的世俗化反而有利于它的传播。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它贴近民众、真实生动,使人们感受到“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第二,对非经营性文化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阵地。要注意的是,文化活动在引导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体现政治方向,应有意识形态的导向,但切忌将文化活动演变为政治宣传。文化活动是要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但这种精神动力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体现的,不是一种直接的政治表现形式,它在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思维方式,同时反映出明确的政治倾向。这才是文化体制改革应达到的社会效果。近年来,社会上宗教文化有所盛行,对部分民众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它以另一种方式表明了民众对社会道德问题的关切。而由主流媒体所倡导的文化精品工程,对人们的行为选择正在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近年来人们关注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正是这种引导的结果。由此所形成的社会舆论氛围,有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第四,完善法制,为道德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现代文明的发展有赖于完善的法制,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道德的维护。这其中关键在于法治社会将人们的社会责任与权力制度化,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人们只要按照相关的规则行事就基本符合社会道德。那为何今天还要特别强调要完善法制,是因为在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这样的社会现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下,某些特权阶层借机解除了柏拉图、孔子那一类糟老头强加给他们的额外义务,“砖(专)家”和“教兽(授)”——特别是戴上官帽和握有股权的——抢先致富,而且他们更有条件去调动司法资源,为自己的恶行免责;他们也有更多的话语资源,把自己的恶行洗白。这才是人们忧心于道德重建的主要现实背景[8]。由此导致的社会现实问题是,某些特权阶层假借法治的名义侵犯民众的合法权益。于是在我国社会中诸多怪相就发生了:强行拆建、好人吃亏、记者被扣、上访者被驱逐……。大家所深恶痛绝的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屡禁不止,难道仅仅是制假售假者道德败坏所能解释的吗?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反而被质疑就不足为奇了。endprint
在法制建设引领社会道德建设中必须注意的是:道德问题与犯罪行为要区分开。道德问题不能用法律手段解决,犯罪行为不能仅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一旦越过了道德的某种界限,社会将用法律约束,这是确保社会秩序所必需的。法治社会之所以有利于推进道德建设,就在于它通过法律的实施体现了“抑恶扬善”,对犯罪分子予以惩处,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民众的合法权益,以此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这是最明确的制度规范,使“善”和“恶”的评判法治化。人们很容易据此做出理性的判断,从而选择自己的行为。在法制健全的社会中,一个人即使无意中损害了他人和社会权益时,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想要做出某些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事,也会慑于法律的威严被迫收敛。正因为法治社会使“恶”得以惩处,才为行“善”留下更大的活动空间。因此,法制建设的完善会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制度环境。
三、结语
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真正意义的社会改革绝不是一次蜜月旅行”,“改革的美好目标总是隐藏在漫长的痛苦过程之后” [9]。以制度建设引领道德建设,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复,甚至被某些人为因素所干扰。但只要方向明确,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我们在健全制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建设起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参考文献:
[1]汪青松.道德失范十年研究综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3-26.
[2]陈文珍.关于当前道德失范问题的几点思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4):75.
[3]冯永刚.以制度安排促进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51.
[4]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2008,(5):47.
[5]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10):24.
[6]韩少功.重说道德[J].新华文摘,2011,(3):87.
[7]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375.
[8]韩少功.重说道德[J].新华文摘,2011,(3):89.
[9]蔡伟明.转型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39.
ON Thinding of Promoting Moral Construction from System Construction
TONG Shuangyin
(
J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nistry,
Xiamen Marin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men Fujian361012,China)
Abstract:Moral construction is necessary to guide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institution building to promote, from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building of China's social and moral system for building a more realistic and urgency. The only ethics requires standardization of the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its long-term effective. Moral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to deal with the tangible benefits of the people's aspirations, and to curb the powers of rent-seeking phenomeno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rule of law,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institutionalized design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ral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to protect.
Key words: system construction;harmonious society;moral construction
伦理道德建设 篇7
一、传统和谐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1、传统和谐精神的公平正义观
针对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 追求公平正义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念的核心内容。历代农民起义, 所喊出的口号也是追求平等, 如“均贫富”、“等贵贱”等。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这种狭隘的平等观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古人之所以对公平正义如此重视, 一方面说明公平正义对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一种伦理道德理想,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个人的普遍追求。任何社会时代, 只有公平得到体现, 正义得到伸张,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社会才能繁荣进步。
在当代, 公平正义观念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要求党和政府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时, 逻辑起点必须恪守公平正义的原则, 必须使公平正义在社会每个阶层、每个群体甚至每个人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 公平正义成为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和努力实现的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只有每个公民都为公平正义不懈努力的时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2、传统和谐精神的明礼诚信观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上至治国安邦的举措, 下至个人的行为活动, 无不受到礼的指导和约束。“礼”作为“法”的必要补充,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职能。从广义上说, 我国古代的“礼”是泛指典章制度、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仪式节文规矩。明礼诚信是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乃至国家与国家关系的道德准则, 缺乏诚信, 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 都无立身之处。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 是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 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
和谐, 追溯其词源, 意即和睦协调。和者, 睦也, 即和衷共济、内通外顺;谐者, 合也, 含顺畅协调、相辅相成之意。作为伦理道德的范畴, “和谐”一词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丰富而深刻, 对自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如何践履这些准则的方法, 提出了崇尚自然、尊重天地、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等环境伦理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 开创了和谐伦理思想的先河。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理论是十分深刻的, 它能够调节社会矛盾, 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 并为中华民族带来稳定与祥和。将“和谐”用于人际关系, 则能“宽则得众”, 以宽和的态度待人, 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只有与自然界保持和谐, 合理地利用自然界, 人类社会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 才能既满足代内需求、实现代际公平, 又能与自然界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三、构建与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和谐伦理道德
1、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和谐伦理构建
市场经济是有规则的经济, 每个人必须在遵守信用和法律的条件下行事;每个企业必须在遵守信用和法律的条件下生产、经营, 自由选择合作、买卖、转让, 经营亏损企业依法破产赔偿;政府行为也必须在法律约束下进行。
2、完善与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伦理约束体系
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体系, 推进道德建设的现代化, 是伦理建构的内容和基础。首先, 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规律为基础。不仅要树立利益导向、等价交换、社会需求决定生产等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观念, 而且要继续进行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宣传。其次, 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必须体现市场主体的基本特征及主体间的伦理关系。要促使血缘伦理、地缘伦理、亲戚朋友伦理向适合于整个市场、社会的普遍伦理发展, 实行普遍尊重人的生命、财产和自由的主体责任伦理, 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此外, 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必须把伦理体系的选择、继承、创新结合起来。
3、加强社会各行为主体的道德协调
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关键在于实施和运作, 离不开社会组织结构的道德协调。首先是通过政府进行道德调控, 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不偏离市场的目标, 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其次是加强社会结构包括消费者、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的道德监督管理。此外, 还要营造公众舆论环境, 通过教育和宣传进行道德评价、道德教育, 提倡规范的伦理观念, 制约和约束不守伦理的行为。
四、结论
人类社会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方面, 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固然反映并服务于社会存在, 但它同时又作用于社会意识本身。这不仅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人类充实和完善自身的需要。当政治、法律思想借助强制的力量与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调整社会的秩序时, 伦理道德可以采用和风细雨的方式, 强化人们遵纪守法的内心信念。
参考文献
[1]祝成生, 著.和谐文化与伦理秩序的当代重建[M].群众出版社, 2008.
[2]王铎.略论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的相互支撑与和谐发展[J].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1 (3) .
[3]牟永泉.崇尚伦理道德促进人际和谐[J].经济师, 2010 (7) .
伦理道德建设 篇8
1.1责任性
企业的经营是以谋利为运作目标的,但是除了获取经济利益,企业还应当看重经营管理的伦理道德,重视自身伦理道德的责任性,企业除了重视利润带给自身的利益, 更应当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因为我国传统文化启示我们, 做人要诚实守信,对于企业来说更是这样,只有讲究 “仁”、“义”、 “礼”,才能提升自己的企业信誉,让客户放心,对社会负责。而对于员工也是如此,遵守传统伦理道德,也是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比如这些年针对农民到南方打工或者南疆拾棉这样的保险企业,虽然在经济效益上不如别的企业,但是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2社会性
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除了制度建设、人的建设, 还要重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否不相违背,企业经营管理中伦理道德建设除了从自身角度看问题以外,还要看重它的社会性。理论道德是企业遵守社会道德法则的保障, 道德建设能为企业信誉积累提供保障。并且,道德之所以具有崇高的价值,就是因为道德能够维护各方的利益,如果一个企业为了一己之私而抛弃了伦理道德,那么也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只有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才能维护好企业与客户的关系,维护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维护好员工与企业的关系,甚至维护好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而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3利益协调性
经营管理伦理道德对于帮助企业赢得自身利益,协调与社会、公众、客户、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作用,并且伦理道德对于制约企业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很有效,虽然严格遵守伦理道德可能会让企业损失一部分短期利益,但是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却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我国人寿保险,在这一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作为上市500强企业,能坚持重视客户的忧虑与快乐,关注大众生活, 将为客户分担风险作为自己的企业责任,就是因为它重视了经营管理伦理道德与企业主体的利益协调性。
1.4“以人为本”
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仅在于选对人,更在于管理人, 只有亲切地对待员工,将员工当作家人看待,保障员工的幸福和尊严,不把盈利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只有做到尊重人、满足人、发展人,以 “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管理思想,才能让企业健康、持续、平稳的发展。以科学的伦理道德理念引导企业,让 “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必将对企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
1.5组织价值导向性
经营管理伦理道德对企业还具有组织价值导向性,企业价值观不同于个人的价值观,它不是单纯价值观的汇总,而是企业所有员工都要认同的综合价值观。企业采用伦理道德管理方式既符合了法律规定,又能帮助企业纠正错误,帮助企业辨别是非。只有明辨是非,才能让员工也树立高尚的价值观,用企业文化激励员工,让员工将企业管理制度作为约束自己的标准,从而激发员工为企业贡献自己应有的价值。
2现代企业开展伦理道德管理的方法
2.1树立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
做好伦理道德的管理是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规则的本质,鼓励人们从事对社会发展好,促进社会更和谐,更协调。企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分清楚是与非,善与恶,掌握道德真理的根本。企业要向具有社会责任感必须要具备社会责任,具有长远的发展远光,不光要考虑近期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发展利益。因此,伦理道德管理对企业发展更为重要。优秀的企业重视自身社会责任,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赢得客户和投资者青睐,赢得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员工的信任, 更有助于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因此,伦理道德管理的实现,能帮助企业建立 “义利统一”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做公益,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
2.2重视管理者的带头作用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整体发展情况与领导层的影响息息相关,如果一个企业领导层重视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充分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势必也能给企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相反,如果企业领导者只顾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那么企业文化也不会建设得很好。企业管理者应当自身先充分学习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伦理道德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明确自身的定位,坚持正义,加强约束自身,首先自己能遵守企业制度。企业的道德水平归根结底还是与管理者的道德水平息息相关,如果领导层和管理者能以身作则, 员工的伦理道德水平也会水涨船高,才能做好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
2.3达成统一的目标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伦理道德观念,只有完善了机制才能达成统一的目标。通过充分的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员工的道德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上,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特点,建立一个企业的个性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其次,充分发挥企业精神,提高伦理道德规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和改进企业的规章制度,要确保制度清晰、准确。重视培养企业内部员工的正义感,以平等、诚信、创新、进取和其他重要的伦理来鼓励员工。并且在制度上要做出明确的定义,具体的经营宗旨,服务理念,领导的决策理念,道德和员工行为等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伦理体系。最后,增强信息渠道,加强德育功能。企业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畅通的沟通渠道,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通过招聘选拔,绩效考核优秀的道德评价功能,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典型示范,促进企业发挥育人的作用,通过长期的影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4注重决策管理伦理道德建设
决策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凸显了企业公平、 平等、诚信、团结美好的道德要求,并且注重决策对于企业管理方向和管理过程有重要推动作用。现代企业应当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决策体系,不仅要有理性的分析,同时还应重视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管理的质量。同时,注重决策也是一个企业内部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表现,只有确保决策在公司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才能完善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其中职工代表大会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3结论
课程伦理建设初探 篇9
随着课程研究领域的扩展, 特别是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发展, 人们开始关注权力分配、社会控制、经济压力等社会因素对课程制定的影响, “课程社会学研究便顺理成章地把课程知识从‘不证自明’、不可怀疑的至尊地位上拉了下来, 对其本身的合理性进行怀疑批判”。[1] 课程伦理则从教育向善的伦理本质对课程提出伦理质疑, 具体涉及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 进入课程的文化选择, 制定课程政策时的取舍、课程推进的方式以及课程实施的结果是否符合伦理要求, 课程与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如何等。
一、课程伦理的界定
课程伦理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严格来说还没有一个正规的界定。有论者提出“课程的伦理取向是指课程编制和课程改革主体在组织编制和改革课程时自觉坚持或不自觉地表露的道德伦理倾向。”[2] 这一提法是从课程编制者和课程改革家所持有的道德立场来阐述课程伦理。本文则从课程与教育的关系, 以及教育伦理的范畴来界定课程伦理。大家知道, 课程是教育的一个领域, 主要研究教育内容的相关问题。从教育伦理学的视角看课程伦理学也必然是教育伦理学的一个领域, 主要研究教育内容的伦理问题。考察了有关教育伦理的相关研究, 比较认同王本陆教授的提法即“教育伦理特性实质上是从伦理角度对教育本质进行的分析、把握和规定, 是对教育进行伦理划界。”[3] 因此, 课程伦理也就认为是从伦理角度对课程的本质进行分析、把握和规定。我们这里所说的课程伦理是从伦理角度对课程进行全面的考察, 它包括对课程编制和课程改革主体所持的道德伦理倾向的考察, 还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和结果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课程伦理的研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动态与静态两个纬度来进行。宏观上, 主要指课程政策, 具体包括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及其过程中所涉及的意识形态等问题, 还有课程政策的结果如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科书等, 它为我们提供了考察课程伦理的静态文本。微观上, 课程伦理主要涉及具体的课堂行为, 涉及课堂中的课程, 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 我们的关注点主要在课程伦理的宏观层面上。
二、课程伦理的相关问题
国外关于课程的研究显示, 课程的伦理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质疑, 社会学者特别是批判社会学者提出了关于课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公平问题, 主要集中在课程在社会阶层化、经济关系再生产等方面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上。还有学者从具体的教科书分析以及课程结构的分析中探询课程的伦理特性。在国外研究的启发下, 我国相关的学者也提出了关于课程的伦理质疑, 从社会学的视野来揭示课程中不平等的价值渗透, 以及课程实践中出现的不合道德规范的课程行为。
1.课程决策与意识形态
关于意识形态与课程的关系, 国外有很多相关的研究, 大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阶层化的揭示。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但是课程决策必然涉及价值的取舍与平衡, 涉及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艾普尔是当今西方教育界在“意识形态与课程”研究领域最负盛名的学者。[4] 他认为, 课程知识的研究应该是意识形态的研究, 即要审视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制度下、特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把什么视为合法的知识。课程知识的选择和分配是社会权势者依据某一选择或组织原理而作的意识形态上的抉择。
课程决策的结果往往表现为一定的文本和其他形式, 用来指导具体的课程实践, 主要体现为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结构, 它们是考查课程内容的主要材料。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 能揭示其所渗透的政治意识与伦理倾向。课程内容反映了社会统治集团的意识形态, “学校如何选择、组织各种种类的文化和符号资源与阶层化的社会需求的、规范的、概念化的意识形态具有辩证关系。”[4] 教科书中, 一定的意识形态与伦理价值通过两种方式传达给学生:一种就是通过选择代表不同阶层的学术性知识进入课程, 传达一定的知识观;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专门的道德教育, 如社会科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等社会学科直接进行价值观的灌输。课程伦理的责任就在于从不同的知识体系中、从不同的价值观教育中考察学生的受教育权力的公正、公平性。马西拉斯 (B.G.Massialas) 等人研究发现, 学校课程, 尤其是历史、社会 (或公民) 等学科的教科书提供了与现实不相符合的观点。[1] 艾普尔的研究则证明, 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的不仅只是社会科, 就连一向被认为是重视客观性、与个人间的冲突无关的数理科的教科书也违反了科学界的历史和现实, 提供给学生不合现实的、保守的观点。我国台湾学者陈伯璋对台湾地区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1982年起实施) 进行了分析, 发现其中蕴含了“政教合一;文化霸权;反民主化。”[5] 从以上关于教科书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 教科书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同时受课程设置者与教科书编者价值观的影响, 不同阶级的知识在教科书中处于相对不平等的地位, 对于弱势群体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还有学者分析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 认为“‘设置主体’意义上的课程结构与社会权力关系格局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吻合的状况”;从课时分配上看, “本来同为人类文化财富的各门学科的‘知识’通过课时分配”出现了事实上的“高地位知识”、“中地位知识”及“低地位知识”的不同知识群类。[6] 而且, 学科知识的地位分等必然对教师与学生产生影响。即由学科知识地位分等而导致教师之间及学生之间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也产生相应的地位分等, 强势学科的教师作为一种利益群体容易成为学校组织中的主要压力群体, 弱势学科的教师则因其学科教学活动被置于“被遗忘的角落”, 而在学校组织中基本上处于决策的边缘。
从以上关于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结构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 意识形态在不同程度上渗透于课程内容中, 而且对弱势群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加强了社会的不公。
2.课程推进的方式
事实上, 一项在理论上得到大家认同的课程计划, 只有经过课程推进的方式和课程实施的结果进行考查后方可决定这项课程计划的优劣。其中, 对课程推进的方式以及结果进行的伦理考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课程推进方式的伦理考察主要是对课程推广中课程权力的分配以及教科书的选用是否合道德进行的伦理考查。国家在课程推行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是民主的还是控制型的, 课程推行过程中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 对于不同的观点采取的态度是排斥性的还是积极吸收, 这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政策至关重要。只有在相互学习、相互指正的过程中才能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现实的问题, 才能做到决策科学化、合理化。此外, 关于教科书的编审, 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几亿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严格的制度来进行行为规范, 造成了各种利益的不均衡分配。受益的是课程编制主体、课程出版商, 而最终受到损害的是几亿的学生, 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决定了一项课程政策后, 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广泛吸纳来自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民主的课程决策氛围。
我国正在进行一场课程改革, 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我们除了关注课程所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外, 还应对这次课程改革中课程政策的制定、课程推进的方式以及教科书选用等问题进行伦理的审视, 还应对课程改革是否平衡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课程的推进方式是民主的还是武力强制推行的等进行伦理问题的审视。
3.课程实施的地区差异
我国地域广阔, 不同区域的气候、地理位置影响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进而影响到文化的传播以及教育, 如内地与沿海、东部与西部、大城市与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不同, 进而影响到地区所占有的课程资源。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也被人为地分为重点学校、一般学校或者薄弱学校, 导致政府在进行课程实施时所投入的精力、人力、物资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两元分化问题使得城市和农村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 进而影响到城乡所占有的课程资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断地出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以动态或静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生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并不乐观, 我国中小学课程资源存在短缺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分配课程资源, 使有限的课程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我们不能只从技术层面考虑, 还应该从伦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效率优先”的原则在课程领域主张, 当发达地区、先进学校等强势群体的较高层次的课程变革需求与非发达地区、弱势学校的基本课程需求发生冲突时, 应优先考虑强势群体的利益而忽视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这种做法是以牺牲弱势群体的课程权利为代价进行的, 已经构成对所在区域儿童的基本受教育权的侵犯, 严重地影响到受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等伦理问题。
我国现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还没有意识到课程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课程决策者往往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优质课程资源, 在进行决策时往往是以发达地区、城市学校、重点学校为参照, 新课程开发试验的对象也往往优先考虑发达地区的学校, 很少关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生存状态, 并将试验结果以及建立在这种试验基础上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例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较好地把握了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等时代新要求以及原有课程在结构、内容、管理上的问题, 但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特别是城乡间、地区间和学校间的巨大差异, 对农村、中西部地区和薄弱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保障没有提出应有的政策支持。[7]
在以上的现象中, 我们不禁要问课程体现了谁的价值观, 课程资源的分配是否照顾到了不同利益群体的愿望, 课程推行的方式是否合道德性, 课程的实施是否符合受教育者机会均等的要求, 课程实施的结果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正义、社会公平等。
三、课程伦理原则的相关探讨
课程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置的, 因此, 课程的伦理诉求应以教育伦理的目的为主。使人向善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它体现了自身的本质规定性, 具体表现为追求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追求并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应该成为统帅教育伦理规范的总纲。”[8] 以此为纲, 教育伦理的一般原则体现为“公正原则、发展原则、人性 (道) 原则”等基本范畴。而课程伦理在遵循以上一般伦理原则的基础上,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使教育伦理具体化为课程伦理, 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照顾到不同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要求, 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课程决策要发挥与课程相关的各种人的主体性, 广开言路, 做到决策民主化;作为教育的载体, 把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作为课程的基本伦理取向。
1.公正原则优先的课程政策
“课程政策不仅牵涉到社会的进步及每一个人的发展, 而且, 它的各种存在和变动的历史, 都是一定价值观念的反映。”[9] 我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在教育上主要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内地与沿海之间、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要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公正面临着来自观念和实践上的困难, 但是, 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忽视教育的公平、公正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公正问题, 否则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本真。
课程决策的公正原则指的是, 我们在进行课程试验, 进行课程决策时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要, 保证弱势群体享有与强势群体一样的最基本的课程权利。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公正原则优先的课程政策, 国家必须制定最基本的课程质量标准, 确保所有地区的受教育对象享受最基本的课程权利, 拥有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地区差异开发不同层次的课程, 促进所有儿童的发展。也就是说, 课程资源的分配要以“善的原则”为主导, 课程政策要首先反映弱势群体的基本要求, 在此基础上考虑优势群体的发展要求, 以促进教育整体的发展。而不能以课程改革要“跨越式发展”和“与国际接轨”为由, 只反映发达地区的需求, 牺牲农村和非发达地区的利益, 从而侵犯大部分儿童的基本受教育权。“任何课程政策的调整, 都是教育利益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再分配, 包括课程文化资源和可用教育资源的再分配, 归根结底是人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再分配。”[10] 因此, 我们在制定课程政策时要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保证每个儿童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 并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 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
课程资源分配的公正原则还要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当然, 公正原则并不只强调个人发展的公平, 还要谋求社会整体的发展, 只有这两个方面达到一定的平衡才能算是课程的公平。
2.课程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
课程运作过程包括课程决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 课程决策作为其中的第一个环节, 是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最关键的层面, 课程决策机制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课程运作机制的基本特征。课程决策本质上是“各种课程关系和利益平衡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它涉及课程主体与课程客体之间的价值选择关系。”[11] 主要包括课程决策与实施者之间的关系, 课程实施者与监督者之间的关系, 以及不同的课程决策者之间的关系, 如教师、学生与课程决策者之间的关系, 课程决策者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关系等。所有这些不同的主体, 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利益需求, 一项课程决策只有比较合理公平地反映了不同主体的利益追求时, 才可能得以顺利实施, 从而实现比较好的教育效益。课程决策必须充分反映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 必须将缩小不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教育差别作为课程决策中一种价值追求, 而不能扩大这种差别。这就需要建立民主化的课程决策程序, 使不同利益主体的愿望都能在课程决策中得到体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 课程决策的民主性就是其合理性, 课程决策的民主性越大, 其合理性就越大, 民主性与合理性是统一的。”[12]
课程决策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及评估批评权上。决策者在进行课程决策时要争取不同课程主体参与到课程决策中来, 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学校在课程决策中的地位与之间的关系, 除相关行政人员和理论学者外, 还应该广泛听取实践者、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 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充分反映与课程相关的各方人员的主体地位, 培养与课程相关的各方人员的民主参与意识, 是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的关键。
课程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要求建立科学的课程决策观念, 使课程决策过程成为理性决策的过程, 使政策的制定真正走出经验判断和个人意志的窠臼。建立相应的课程决策程序, 确保决策机制制度化, 保证课程决策过程的可参与性, 尽量使可能受到该课程政策影响的人均有机会对政策的制定发表意见和建议。
3.把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伦理取向
王本陆教授认为, “人类的教育活动至少存在两个基本的伦理假设或伦理特质, 就是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13] 反映在课程领域体现为, 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突破文化专有与文化排斥的局限, 扩大文化共享的人群和领域。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使课程接近每一个儿童的生活现实, 而不是只以某一个阶层群体的文化为唯一的选择标准。为此, 有人提出了多元文化课程, 指出应使所有学生, 不论其性别、种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 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 包括学生自身所属的文化, 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为各民族共享的国家主流文化。帮助学生获得在国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同时也要有助于学生在本民族亚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亚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 消除性别、种族、民族、宗教、社会等级、年龄、特殊性等方面存在的偏见与歧视, 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同等的学习机会, 都能体验成功的学习经验, 使族群之间的关系和谐, 促进人类之共存共荣, 达成世界一家的理想。
育人成才是教育的另一个伦理特质, 它基本内涵是:“努力扩大教育对象, 促进个人健康全面发展。”我们在进行课程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课程的决策、课程的推进、课程的实施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 课程在选择内容、组织内容时要从不同学生群体的基本需要出发, 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个体发展的课程资源, 使课程不仅在理论上接近每个学生还要在实践上真正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
伦理道德建设 篇10
立一个最佳的服务形象。
如前所述, 优质服务是和企业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且, 公众往往把企业能否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标准。然而,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仍不懂得优质服务在塑造企业形象中的作用, 他们只注重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 而不善于提供完善服务, 有些服务型企业只把硬件设施和有形产品看成产品, 而把服务排除在产品之外, 如前面提出的某餐饮企业, 只注重饮食的色香味俱全, 而未注重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 这种状况明显地成为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阻力。
国内外一流公司大多都非常重视优质服务, 日本某企业家曾说过, 现在的顾客, 与其说要买商品, 不如说是买服务。就交易成功率来说, 周到的服务大于商品的质量和价格, 不要说服务不好, 就是没有高于别人的周到服务, 也就不会有更多的顾客, 因而也就难于在竞争中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正因为如此, 国外一些企业为追求尽善尽美的服务, 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并且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目前, 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谁能提供优质产品和最佳服务, 树立起良好的服务形象, 谁就能立于市场不败之地。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BM) 是以最佳服务求生存的典范, 他有一个著名的广告, 道出了该公司的经营宗旨:“IBM意味着最佳服务”。他的服务范围超出了国界, 超出了洲界, 达到了全世界, 不论在那里, 只要IBM的产品发生了问题, 公司都将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处理。该公司认为, 假如公司同仁只认为在卖物品, 而不知道在卖服务, 那么, 企业就会发生危险, 一定要向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海尔”之所以能在世界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也贵在“真诚到永远”的良好服务。在科技高速发展, 优质产品层出不穷的今日服务竞争市场, 企业要生存, 要发展, 就必须适应世界市场服务竞争的环境, 树立一个最佳服务的良好形象。
第四, 创名牌, 还须保名牌, 保名牌的关键在于优质服务。
在市场竞争中, 当一些企业的领导带领全体员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创出名牌产品进而成为名牌企业之后, 便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自以为已成名牌, 从此便可以高枕无忧。有些企业自创出了地区名牌便开始沾沾自喜, 他们不是更上一层楼, 力争创出国内国际名牌, 而是急于联营或者扩大规模, 在利润的驱使下, 只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结果使几年辛苦开创的市场毁于一旦。有的企业由于缺乏名牌意识, 尽管自己已创出了响当当的驰名品牌, 但有些在和外资合资后弃而不用, 有些在扩大规模后另起新名, 有些企业自以为已驰名于世, 从而忽视了与公众继续保持联系, 从而在公众记忆中被慢慢淡忘, 有些干脆以为了不起, 将自己凌驾于公众之上, 自成名之日起以皇帝女儿自居, 于是乎, 服务意识荡然无存。
创名牌不易, 保名牌更难, 在当今市场中, 保名牌贵在服务, 愿每一个企业都能有强烈的保名牌意识, 能为每以位劳苦大众提供最优服务, 这样, 我国有众多的企业屹立于世界名牌之林便指日可待了。
谌黔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商务伦理道德, 是以商务有关政策、经济法规和社会伦理道德、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市场经济体系为基础构成的思想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遵守商务伦理道德是市场经济对从事商活动主、客体的基本要求。它涉及到由个人、组织、客户、社会公众和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商务伦理道德文化是商务伦理关系的全部精神成果和行为表现的总和, 适用于规范和解读商务行为及行为主体, 使商务原则和伦理道德原则紧密结合。例如, 商法是商务伦理道德文化的制度表现, 是在商人习惯的基础上, 尊崇社会伦理道德而形成的规范商务行为的全部制度和规范。由商务行为过程和结果传达出的价值观念, 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商务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
当代社会, 人们的基本活动就是通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以获得报酬, 然后再去换取其他商品和服务。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又对商务伦理道德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原商业部部长胡平同志指出:“商业道德准则不仅是有商业活动的企业的准则, 也是全社会的道德准则, 商业伦理应该体现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中, 真正成为一个我们时代的精神支柱。”然而, 近十多年来, 我国在政治经济生活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 猛烈冲击了传统的道德和伦理学理论体系。在新旧观念变革中、特别是在经济体系转换时期, 社会道德生活领域呈现出严重的无序状态, 反道德行为象瘟疫一样, 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从古到今, 在我国, 伦理道德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从生活到工作;从家庭到社会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何以到今天整个社会伦理道德严重缺失, 以至于发生震惊中外的“朗讯贿赂门事件” (“朗讯贿赂门再度拷问商业潜规则”2007年12月25日03:01《第一财经日报》) 和使全国人民为之感动的“肢残盲妇乞讨八年替亡夫还贷”事件?
据2007年12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美国电信设备巨头阿尔卡特朗讯就涉嫌在中国行贿一事同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达成调解协议, 该公司将支付250万美元罚金。这是一种清晰的认罪行为。早在2005年, 朗讯就因涉嫌行贿, 迫于美方司法压力, 解雇了中国区的4名主管人员。美国司法部的声明指出, 从2000年到2003年, 朗讯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用于涉及中国官员的314次旅行, 涉及近1000人, 其中包括纯粹的观光娱乐旅行。仅在2002年和2003年, 就有24起朗讯赞助的针对中国官员的旅行。司法部门的声明指出:“参加这些旅行 (受贿) 的人物有政府官员, 其中还包括国有电信公司的高管, 以及省级电信子公司的负责人。”但声明并没有指出涉嫌机构和官员的具体名称。那么, “是谁接受了朗讯的贿赂?为什么在中国的违法行为, 美国闹出了大动静, 而咱们这里居然风平浪静、安然无事?”
也是在2007年, 据《重庆晚报》11月28日《肢残盲妇乞讨八年替亡夫还贷》报道了垫江县高峰镇石丰村1组58岁的村民周安会为了完成一个承诺——8年前答应丈夫临终前的嘱托:“还欠着信用社一千元贷款, 一定要还。”而“走”上了为夫还贷之路。她的想法和丈夫一样:不能欠国家的钱, 借了钱哪能不还?8年来, 家徒四壁, 双目失明, 下肢瘫痪, 还带着一个9岁儿子的她, 靠匍匐行乞, 受尽屈辱, 历经辛酸, 终于还清了贷款。
如果说前一件事情让我们质疑, 后一件事情让我们感动的话, 把两件事情放在一起, 其间的落差, 在令人震惊之余, 人们不禁要问“允许不道德的行为本身道德吗?”社会伦理道德严重缺失的重灾区不在微观层次。
商务伦理道德不只是用来研究的, 更重要的是用于实践的。关于商务伦理道德文化的建设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主体的利益和动力不同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微观层次, 我们探讨单个的个人——雇员或雇主, 同伴或经理, 消费者、供应商或投资者——做什么、能做什么, 以及应该做什么, 以便去理解、去设想他的伦理责任。在中观层次上, 不仅包含了经济性组织和公司、厂家, 而且包括了贸易联盟, 消费者组织、各种职业联合会等他们的行为不能简单的表述为单个成员的行为之和;在宏观层次指经济制度和经济条件形态:如经济秩序、经济、金融、社会政策、国际经济关系等。
这三个层次既不能混淆, 又缺一不可。尽管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但任何一个层次都不能彻底左右其他层次, 即使在一个层次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彻底的解决。三层次的中心点是尽可能具体的去认识决策、行动和责任之间的联系。即在每一层次上能做什么, 以及应该做什么。每一单个的角色不能将他的责任推到其他的角色身上, 也不能将责任从此层次推倒彼层次上。
微观层次对商务伦理道德的规范要求是:“交换自由:平等协商;公平交易, 讲究情义;诚实守信, 追求信誉;优质服务, 礼貌待客;公平竞争, 正当求利”四十个字五条规范。
中观层次的商务伦理道德强调企业责任。当今社会, 各类企业已经成为人类经济和商务活动的主体, 企业与其他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变得日趋显著。因此, 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单位, 企业必须处理好与其他社会存在的关系, 才能和谐地融合到社会运行与发展的生态机制中, 从而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商务伦理正是为帮助企业解决和处理好上述问题的学问。中观层次的商务伦理主要涉及企业的价值、使命和目标;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和自然界的伦理关系;企业内部的伦理关系等三个方面的建设问题。
宏观层次的商务伦理道德指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形态等。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 也是一种伦理文化形态。作为伦理文化形态的市场经济少不了四大道德观念:一是 (自由) 平等观念, 二是等价观念, 三是互利观念, 四是契约或法制观念。
宏观层次的商务伦理建设最主要的是要在经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把握商务伦理道德文化中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即:
正义原则。正义是在社会基本制度安排构成范畴的、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平等和人际关系的公正相待。正义在传统伦理文化中表现为对“义”的描述, 即为人的品德公道和人格正直的品质, 并具有直面邪恶的威严。
正义在经济意义上表示机会均等和市场分配公正。涉及利益分配问题, 以及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安排、法律程序的公正制定与实施等。现代意义上的正义主要指:遵循等值等价交换的交换性正义原则, 在商务伦理道德中表现为处理经济主体关系上的尊重、独立自主、平等和公正、互惠互利的对待问题, 交互目的关系上的交换价值利益、算计依据的可区分界定问题;以社会基本制度安排的分配性正义原则, 在商务伦理道德中表现为处理经济行为关系上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平等和责任的对待问题, 以消除事实存在的实际不公正;社会自为的普遍伦理道义上的道义性正义原则, 在商务伦理道德中表现为处理经济后果关系上如何承担社会道义的问题, 如人道主义、扶贫、赈灾、社会就业, 以及环境保护, 等等。道义性正义原则要求交易在合法的基础上, 遵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正义要求, 对客观上的第三方不构成道义危害 (如不贩毒、不制假贩假) , 从而满足承担交易经济后果的社会道义。
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是市场经济的普适性原则。要求经济主体必须以善意、诚实的态度对待承诺, 这是对所有参与商务活动的行为主体、法人主体的道德准则。
信用是兑现承诺、合同、契约的前提, 是实现交换价值的手段, 还可以成为再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媒介。依据信用而确立起的种种制度、程序和惯例等, 构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框架。信用还构成“社会资本”, 与经济资本一道, 对社会共同体的经济增长产生特别意义。信用体现着双方或多方共同合意而建立起的客观关系, 表现为合意目的下相关权利和义务责任的互为承担。
不负责任的行为会破坏经济主体间的相互信赖, 而市场信用仅靠个人力量是难以维系的, 它需要一系列的复杂程序、规则, 如市场准入、市场交易秩序等都必须在参与者多次博弈之后达成某种共识, 从而建立起相应的信用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 早期资本家的欺诈手段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才逐渐被比较人道的方式、比较可靠的信用规则所取代。今日的经济全球化, 也恰恰是信用规则被普遍认同的结果。
基本道德原则与法律原则。基本道德规范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限制和禁令。基本道德原则往往被立法者赋予法律强制力, 成为法律原则。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交易中发挥的法律职责作用, 担负着公平交易管理执法功能。
是否能够在商务活动和经营行为中坚持对公平、诚信的追求, 是衡量经济主体商务伦理道德意识和修养的最基本要求。我们从以上两个事例中看到, 目前我国商务伦理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宏观、中观和微观脱节, 重视微观个人职业道德, 忽视中观企业责任和宏观经济制度建设的现象。而中观企业责任的缺失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宏观经济制度、法律职责的无力所导致。因而, 加强宏观层次商务伦理道德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王莹景枫:《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人民出版社12, 13, 2001
略论信息道德及其建设 篇11
关键词:信息;信息道德;信息伦理
收稿日期:2009-11-06
作者简介:李彩霞(1969-),女,山西保德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图书馆员。
一、信息道德及其存在的问题
所谓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1]信息道德问题古来有之,它并不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但是,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特别是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信息资源的不断扩张,信息道德问题日益明显和加剧,并成为阻碍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类型:
其一,信息道德缺乏
信息活动是人类不断走向进步和文明的前提和保证。正是因为人类进行不断的信息创造、交流、积累和利用,才有了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因为信息活动本身就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信息活动中,出现了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贫富不均以及信息的无国界传播等问题。这些问题由于越来越对社会信息交流的健康有序发展带来危害和冲击,所以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信息道德问题的广泛关注。虽然信息污染等问题并不仅仅是信息道德问题,但是,当我们面对信息污染、信息分化、信息制假等问题时,也必须从信息道德的角度进行思考。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协会明确指出了以下几种网络不道德行为:
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连的系统;
商业性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
盗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
未经许可而查看他人文件;
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为;
伪造电子邮件信息。[2]
其二,信息伦理困惑
当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带来革命性的进步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伦理的困惑。例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信息滥用、信息侵权和信息犯罪:信息技术的巨大投入也会产生更大的人财物的浪费。在数字化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新的交往和互动模式,其中也必然蕴涵着更加复杂的道德关系问题。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交往工具,但也使人类的交往关系处在极不确定的状态,乃至使千百年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规范人们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可能处于危险境地。
二、信息道德的社会功能
当我们对信息道德的社会作用和意义进行全方位审视时,必须对信息道德的社会功能给予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信息道德建设的努力方向,才能使全社会对信息道德建设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归纳起来,信息道德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认识功能。人们通过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道德判断,全面把握自己所处的信息环境,科学认识信息道德的特征和规律,正确了解自己在信息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地选择自己的信息行为。
第二,调节功能。面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复杂的信息关系和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通过信息道德的调节,可以规范个人和团体的信息行为,使人们在信息活动中的关系变得和谐与友好。
第三,教育功能。通过社会舆论和道德评价培养人们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提高人们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水平,从而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念。
三、如何加强信息道德建设
第一,必须加强道德环境建设。既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考虑到人们的思考特点和觉悟水平,提出的道德要求要能为大众群体所接受,对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号召力、鼓动力和约束力。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作为工作重点,特别是要把提高青少年和科技人员的信息道德修养作为主要目标。
第二,信息道德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形成综合建设效应。信息道德建设要坚持运用教育、舆论、经济、科技、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形成多管齐下的综合建设效应。要强化教育的基础功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发挥舆论的环境功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要发挥经济的杠杆功能,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要发展技术的制约功能,预防和制止高科技犯罪:要突出行政的约束功能,确保信息道德的组织效率;要加强法律的强制功能,为信息管理规范保驾护航。
为确保信息道德建设的有效开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其一,要加强信息伦理学研究。信息伦理学是关于信息活动中道德现象和道德规则的科学。通过研究发现和总结信息道德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信息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和科学根据。
其二,加强信息道德的规范建设。规范是行为控制的前提和准则。所以信息道德控制必须以制定规范为先。道德规范源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又高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道德规范必须确立判断善和恶、正当和不正当、正义和非正义、荣和辱、诚实和虚伪、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道德准则。
其三,加强全民的信息道德建设。在规范建立之后,要逐步将这些规范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观念、行为和习惯。为此,必须开展和加强信息道德教育,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开展系统的道德教育,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提高正确的信息道德认识,培养理性的信息道德情感,确立科学的信息道德信念,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习惯。
其四,加强社会信息道德评价。道德的力量主要来自自我约束和社会评价。只有社会道德评价才能发挥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杠杆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依据一定的信息道德标准来判定人们的信息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原则和规范,从而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弃恶扬善,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关系。特别是通过广泛的社会舆论,使好的道德行为得到褒扬,使不道德的行为受到贬斥和嘲讽,从而使人们的信息行为趋向道德化,使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党跃武等.信息管理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杨绍兰.信息伦理学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4,(4).
[3]孙小礼、冯国瑞.信息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严耕等.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篇12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 指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 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 而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 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1)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 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 因此, 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 在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变迁中, 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
(2)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 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权威部门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 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 因此, 其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的广泛性。
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 自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不是靠某种政治的、经济的强制手段来实施的, 而是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来推动的, 是通过会计人员的内心信念自觉地去信奉和遵守的, 与法律的强制性约束相比, 会计职业道德属于一种软约束。随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会计人员心中的职业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 逐渐会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不断自觉主动地反省自我、批评自我、剖析自我、洁身自好, 在其思想深处筑起一道防范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意识屏障。
(2) 政策性。会计职业道德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以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财经法令、政策、制度、条例等形式出现的。因此, 会计职业道德和其它社会公德不同, 它同法律、纪律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 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依法行事, 具有一定的强制力量。
(3) 无私性。会计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时时与财物打交道,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廉洁奉公、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无论在怎样的特殊环境下,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决不利用管理钱物之便动用、侵吞国家钱物, 更牢固树立了社会公共财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 以国家、集体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
(4) 斗争性。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等基本职能,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要搞好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 而且要加强会计监督, 加强内部审计, 与违法乱纪、贪污盗窃、行贿受贿、铺张浪费等行为做斗争, 以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 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会计人员缺乏斗争性的品质, 就可能对浪费国家财力、物力的现象放任自流, 对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熟视无睹, 对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漠不关心, 而这一切势必直接损害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利益, 违背会计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5) 服务性。可以说, 经济离不开会计, 经济愈发展, 会计愈重要, 会计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会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 参与重大决策, 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中的控制和信息反馈作用, 协助领导正确决策, 当好参谋和助手。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我们知道,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法治严明、竞争公平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但从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看, 会计做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偏低是一个重要因素, 要使会计人员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就必须抓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工作的“含金量”。
2.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 尤其是后者对会计工作的质量有着重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 法律、法规很难完全保证和满足某些利益和要求, 且法规往往有滞后性。所以, 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人的道德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会计人员自身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三、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措施
1. 完善部门内部的会计监督机制。
(1) 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会计责任。《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一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二要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三要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四要带头执法, 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作为单位负责人, 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 以身作则, 带头执法, 不得干预、阻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切实维护国家财经纪律, 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 实施财务管理的全控制。财务与会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财务管理, 指组织单位资金运动、处理资金运动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想更好的控制财务管理, 一要以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为主;二要实施对资金运动过程的监控;三要抓好一系列相关的基本环节;四要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主管人才。
(3) 设置合理规范的会计岗位。根据会计工作的客观性原则, 应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 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 人员精干、各司其职, 达到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保证会计过程管理的有效实施。通过规范的会计技术处理, 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
(4) 建立有独立行使监督权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单位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工作, 主要是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合规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单位内部监督和管理的加强, 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提高经济效益。
2. 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
(1) 建立会计诚信教育机制, 完善会计诚信教育体制建设。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 旨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 强化市场主体和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 即, 在传授会计必需的技巧和知识时, 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 把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此培养会计人员公正、客观的职业道德和正确、谨慎的职业水平, 提高会计诚信度和公信力, 维护会计职业道德。
(2) 建立会计诚信法律机制, 加强会计诚信的立法和执法建设。目前, 应尽快制定和补充与会计诚信有关的管理法规和制度, 明确政府管理部门、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 以便依法操作。在执法方面, 要加强力度, 规范执法, 特别是发现会计信息的提供和披露出现失真时决不能手软, 要依法予以严惩。
(3) 建立会计诚信激励制约机制, 加强政府对会计诚信的监督和加快管理体系建设。目前, 社会上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 主要是因为没有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 因此, 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 一方面, 要积极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 要建立严格的会计信息失真惩罚机制。
(4) 建立会计诚信评价机制, 促进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建设。会计诚信体系的主体之一是会计中介服务组织, 它是以自身的信用和必要的资本承担经营责任, 以独立、公正、客观、平等的第三者身份为社会各界提供会计信用服务的, 在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只有尽快建立会计诚信的评价机制, 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市场化建设。
(5) 建立会计诚信内控机制, 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建设。在企业内部加强会计诚信管理, 是提高我国市场交易信用程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加强会计诚信的内部管理, 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因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 守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发生, 还可以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