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伦理道德论文

2024-07-06

干部伦理道德论文(精选12篇)

干部伦理道德论文 篇1

一、乡村干部伦理道德出现的问题

(一) 乡村干部职业伦理失序

1. 信仰异化倾向。

现在, 有些乡村的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淡薄, 革命意志衰减, 开始出现了热衷烧香拜佛、占卜算卦, 迷信风水;有些干部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在工作之余进行信教宣传。甚至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信仰开始动摇, 开始变“对党忠诚”为“对个人、对关系网忠诚”。总体说, 就是“不信马列信鬼神, 不信组织信个人”。

2. 脱离群众, 独断专行。

一些乡村基层干部行为不雅, 对自身要求不严, 甚至参与低俗的活动损害干部形象。有些干部, 则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高高在上, 飞扬跋扈, 作威作福, 将党的民主集中制变成“个人专制”, 存在对群众“摆脸色, 打官腔, 要好处”的现象,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这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也是造成农村进城上访现象增多的原因。

3. 政治素质偏低。

一些乡村干部, 思想守旧, 文化素质不高, 不思进取, 工作生活中忽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沉浸在声色犬马、吃喝玩乐中, 缺乏工作上的进取精神和危机感, 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致知识匮乏、工作能力低, 执政能力缺失, 滋生腐败, 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4. 工作上钻空子, 打折扣。

一些干部对于党的政策、方针, 阳奉阴违,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打边球”, 认为“县官不如现管”, 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 对上级政策肆意歪曲、望文生义, 推迟政策的执行, 给群众的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5. 滥用职权严重。

有些乡村干部利用工作职权, 贪污、侵占、挪用公款, 收好处费, 或者借子女上学、入伍、婚事等机会巧立名目, 趁机敛财。甚至接“接待”名义或者趁招商引资之际, 采用“蛇化为龙, 不变其文”的方法, 变相大兴吃喝之风。也有些干部铺张浪费, 利用公款随礼、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比如家庭电话费、手机费等或者用公款擅自配备交通工具、通讯设备。这使得干部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

6. 换届选举形式化。

关于换届选举的违纪问题日趋增多, 村民参政意识强化, 但是却出现了一些干部为了自己、家庭、家族或者小团体的利益, 采用威胁或者各种形式的贿选手段来竞争职位。严重影响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也对日后乡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埋下后患。

(二) 基层干部家庭、生活伦理迷失

1. 婚恋观的异变。

面对农民伦理原有的婚恋观念开始异变, 一些乡村基层干部利用自己的职位、身份以及金钱, 出现包二奶、养情人等违反法律和伦理道德的事件, 直接导致普通村民由一开始的被动接受发展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甚至认为这就是当干部的特色、特权。

2. 子女教育陈旧。

有些乡村干部自身教育子女方面往往还停留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腐旧观念, 缺乏对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 这在村民对子女教育上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尤其是现在留守儿童增加, 很多孩子生活上缺少照顾, 心理上缺少沟通, 学习上没有很好的监督和辅导, 乡村干部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些现象, 这就很难在村子的管理工作中对其他村民做出榜样。

3.“计划外生育”。

一些乡村干部骗取二胎生育指标, 超计划生育, 在被群众揭发后, 采取欺骗组织的行为。

(三) 干部价值伦理畸化

1. 发展工作接班人、培养党员过程中, 弄虚作假。

在培养干部或者接班人时, 任命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关系好的。甚至买官卖官, 任人唯亲, 任人唯钱。

2. 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不能理解“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科学内涵, 一味的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首要的, 解决了经济的问题, 再去发展思想。

甚至会有基层干部把思想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更有一些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一些干部放任村民采用投机取巧的手段获取利益, 这也是近几年出现“造假村”、“诈骗村”等现象的原因。

3. 好大喜功, 急功近利。

近几年, 乡村的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从群众上访、信访情况可以看一些乡村干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不深入的了解村里的情况, 对于检查也是应付搪塞, 热衷做表面工作。热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只重视浮夸的表象, 忽视实际效果, 欺上瞒下。以至于出现“村骗乡, 乡骗县, 一直骗到国务院, 国务院下文件, 一级一级往下念, 念完文件下饭店, 文件根本不兑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曾向温总理转述了这一顺口溜。

4. 违反社会公德。

经济的增长使农村富裕了, 因为在不良的思想导向下, 一些基层干部在办公地点的建设装修上和吃饭的排场上过分的讲究, 喜欢摆谱, 甚至嫖娼狎妓, 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互相炫耀。一些农村地区基层干部自身价值观出现偏差, 参与盗窃、赌博、嫖娼等违法违纪行为, 这也是农村赌博现象屡禁不止, “笑贫不笑娼”的伦理价值观在村民中形成的原因。

5. 仗势欺人。

依仗权势, 讳疾忌医, 个人主义泛滥。对于群众合法权益进行侵犯, 甚至对于检举或提反对意见的群众进行打击报复。

6. 诚信意识弱化。

有不少乡村领导干部失职失信, 财务上弄虚作假, 虚报、冒领、私分公款, 降低工作中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践踏财政制度。“白条下账”成为乡村工作中的“潜规则”。信用意识淡薄, 这在新农村建设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四) 环境伦理淡薄

1. 环境保护的意识缺失。

孟子曾说:“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传统留下的环境伦理观, 已经被逐利的念头所冲淡,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乡村经济甚至为个人谋福利, 用环境的牺牲来换取自己政绩。也有一些乡村干部脑中认为“屋内现代化, 屋外脏乱差”就是中国农村的特色, 为了应付检查考核, 临时应对的思想比较严重, 为了应付而突击整顿村镇, 能藏的藏, 能搬的搬, 等检查结束又回到原位。是对其工作、对群众极为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真正内涵。

2. 卫生防疫意识差。

基层干部不带头注重农村的卫生防疫工作, 农村“屋外垃圾到处有, 生活污水随处流”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 垃圾处理问题、改厕问题、饮水安全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这成为农村近几年致病返贫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

二、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上

1. 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思想冲突。

经济发展, 社会变革, 伦理道德体系受到冲击, 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在新的形势和新环境中瓦解, 但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却未能及时建立, 农民群众缺乏了正确而统一的价值引导和舆论规范, 于是出现了伦理道德上的脱节和冲突。

2.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农村党员干部个人主义兴起, 使命感弱化, 集体意识淡薄, 工作中“吃拿卡要, 雁过拔毛”、“权有多大, 利就有多大”等丧失干部执政理念的错误观念, 不仅仅打击了一部分认真工作, 埋头苦干的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更是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严重影响农村伦理道德的重塑。

3. 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这体现在:自我约束能力低。缺乏群众意识、公仆意识差, 没有把“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观念深入思想, 却将干部身份功利化, 贪图享乐, 贪污腐化。 (2) 工作中缺乏民主。往往应该由大家讨论的事情, 却变成个人拍板。独断专行现象突出。 (3) 政治素质不高, 法纪观念淡薄。对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等, 了解不深, 对于理论知识浅尝辄止, 学习没有主动性, 也缺乏学习动力, 平时不研究, 不理解也不懂法。

(二) 经济上

有些干部丧失了固有的优良道德, 在拜金主义、趋利主义的不良风气和市场逐利的负面影响下, 使得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 迷失在各种思想中, 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忽视了思想文化建设, 放松了在农村基层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对物质和金钱的盲目占有和享受欲望增长过快,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盛行, 造成部分农村干部过分注重现实效益, 讲求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的整体发展的科学规划, 忽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偏面追求经济效益, 造成坏境的污染, 生产的浪费和群众信任度的下降。

(三) 文化上

1. 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 导致城市先进道德在农村内化的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虽有很大提高, 但是, 小农思想仍然存在于农村干部的意识中, 道德认知水平、判断力偏低, 这也是有些基层干部信仰异化的原因。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 由于村干部在文化素质的不足, 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深刻透彻理解, 使得在面临很多决策时, 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误导, 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在生活中走向歧路。

2. 公共文化道德建设投入较少。

受到财力和人力的制约, 乡镇文化伦理道德的投入比较少, 文化设施投入不足, 道德文化宣传越发的减少, 宣传教育的方式也陈旧, 局限在表面, 没有深入贴近生活, 没有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促进乡村基层干部伦理道德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在进行党组织活动时候, 都因场地和经费等原因, 没能力完全承担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党支部活动次数少, 质量不高, 对党员的关爱不够, 村中大事也不找党员讨论, 但在缴费、计划生育等方面却又要求党员带头。

3. 法制宣传不够深入。

道德需要法律的强制力做保证。近几年, 乡村基层干部的违法违纪的现象增多, 说明在农村, 法制的宣传不够, 没有深入, 没有真正在思想中形成自觉懂法受法的意识, 没有形成内化。而且相关法制的不健全, 直接影响了思想伦理的建设, 和乡村风气的彻底整肃。

(四) 工作上

1. 因为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队伍, 基层干部的领导班子素质不高, 自身不注重形象, 缺乏群众观念和责任感,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工作不深入, 不具体, 不耐心, 群众意见很大。有些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局限于“插彩旗、贴标语、出墙报”, 缺乏有益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娱乐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深入群众生活和思想。基层村干部在闲暇时间的文化生活也仅仅是打牌、闲聊、看电视。村中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化, 实效性弱, 教育效果往往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标准。

2. 税费改革后, 虽然从表面看削弱了基层干部的权力, 基层政府的重塑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改变了乡村社会尤其是政治社会的结构, 但, 也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决策, 对于仍然占有一定资源, 仍有行使权力空间的基层干部, 很难把对国家等级结构的服务于对乡村服务结合起来, 只能无奈的选择站在村民的对立面上, 这直接导致了干群关系疏远。

3. 乡村原生秩序根深蒂固。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乡土社会, 它也构成了社会等级关系, 但是国家基层政权的建设导致的乡村原生秩序的衰落与村庄自身衰落是不同的。这不是生活的现代性所能完全打破的秩序, 因此, 中国乡村秩序的存在, 地缘联系的紧密加上农村群众的“干群观”也在重构, 没有权力的干部 (非本地的干部、年轻的大学生村官) ,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将工作进行下去。这样只能导致基层工作被有地方势力的或者“有关系、有门路”的人占据, 导致乡村基层工作选举难正常进行、干部素质难以提高的恶性循环。

(五) 生活上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生活不能得到完善保障的时候, 处于转型时期的基层干部伦理道德观念更易出现脱节, 从而在广大群众中起到误导的消极作用, 这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三、对策建议

(一) 加强党员干部的执政素质的培养

1. 将理论性学习引向深入, 由简入繁, 逐步深化、健全, 完善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 健全学习制度, 通过多种渠道, 多种形式来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业务知识, 加强对法律的教育, 提高基层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2.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的建设, 注重法纪教育, 巩固党员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德是才之本, 才是德之帅, 德大于才是君子, 才大于德是小人, 君子挟才以为善, 小人挟才以为恶”, 要深化改革和完善党员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 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作为衡量政绩的指标, 基层党员干部的伦理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关键。

3. 增强干部自控能力, 健全监督机制, 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未雨绸缪。对于出现的有错误倾向或者不良苗头的问题要防微杜渐, 降低事情的影响度和危害程度, 保障基层干部队伍的纯洁度。

4.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新时代新要求, 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要与时代的发展相协调, 确保科学发展观能得到最有效的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 要求把各方面优秀的人才都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目前, 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多源自干部队伍中, 对于新加入队伍的人员, 主要为刚毕业的大学生, 选人用人渠道不够广泛, 无法实现跨体制、跨行业, 将各行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的干部队伍里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这说明要不去一格降人才, 落实用人的广泛性原则, 加速干部流动、新老交替, 优化干部队伍, 变单一为多元。

(二) 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制约制度, 规范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1. 实行政务公开。让群众了解基层工作的内容, 在重大的事件处理上, 要采取集体决策。

2.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资金管理透明化。

3. 引入“问责”制度, “民主评议”制度, 加强党内监督, 调动全体群众监督干部的工作和行为。加强乡村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 在政绩评估上, 把环境问题、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标准与经济发展提到一样的高度。确保经济上、思想上“早发现, 早提醒, 早治理”。

4. 明确基层干部权力内容。取消农业税后, 制度内生的一些权力问题, 在国家制度管辖之外, 但却没有可以消解的力量。比如村委会还是可以利用“集体”的名义来占有集体资源、扶贫款分配、土地经营等权力, 这就需要从制度上明确, 尤其是村委会的行政职能和村干部的权力内容, 重新建立新的“干群关系”, 避免干部滥用手里的职权来损害群众利益。

5. 加强对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惩罚力度。我国有八亿多农民, 乡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直接传达者和反馈者, 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干部的违纪行为, 要加大处理力度, 加重处罚, 挽回群众的损失, 清除乡村群众心中现存“土皇帝”般的“干部形象”, 重新树立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尊重, 建立正确的伦理价值体系。

6. 加强法制教育和廉政宣传。现阶段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 与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效果不突出, 执法不严有关, 只有健全了法制, 才能保障道德的规范, 才能在农村建立“法制伦理”。只有将普法宣传深入基层干部以及普通农民群众的生活和意识中, 才能内化为干部自身规范。要普及与乡村基层干部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 鲜明真实的典型案例来强化法律宣传的效果, 发挥示范、警示作用。

7. 切实协助乡村基层干部, 提高农民收入。“仓禀实而知荣辱”, 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占据重要位置的, 农民的生活必须靠切实的实惠, 才能从对物质基础的最基本需要上实现伦理道德的重建。虽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但有些乡村的经济发展工作确实需要上级政府给予物质、文化、技术、政策上的扶持, 达到“在不破坏乡村环境、村容整洁的基础上, 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的目标, 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进而, 对推进农村伦理道德的建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群众基础。

四、结论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而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和本来面貌, 则是取决于占国家主要人口的群体所生活的环境和状态。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占了大多数,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而农村的伦理道德情况会直接影响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价值构建。作为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农村群众的领路人的乡村基层干部, 应当率先深刻领会党的精神, 提高自身的伦理道德文化建设,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 将中国崛起的核心标准——农村建设, 作为自己任重而道远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 从而在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摘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的伦理建设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处于转型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我国农村干部伦理道德出现异变, 给乡村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 这为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一定阻碍。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 胡锦涛同志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需要长抓不懈, 务必要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因此, 需要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首先加强干部伦理道德建设, 从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统筹兼顾的重建农村伦理道德体系, 确保新乡村建设的顺利高效的进行。

关键词:干部伦理道德,乡村伦理,伦理道德文化

参考文献

[1]当前少数干部存在的八个突出问题.新华网, 2008-9-27.

[2]文心工作室.中文经典100句孟子.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8:53.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09.525.

[4]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扬子晚报, 2004-11-22.

[5]邹雨轩.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1) .

[6]杜玉珍.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J].理论月刊, 2010, (9) .

[7]孙改丽.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 2010.

[8]胡家琪.国家权力与村庄的原生秩序——以湖北J市D区龙游乡黄聂村调查为例.经济管理文献, 2007, (23) .

[9]你真的具备竞争能力?.经济管理文献, 2007, (23) .

干部伦理道德论文 篇2

简论干部道德建设

干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干部道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干部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干部道德建设应抓紧以制权为中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干部道德规范制度化,加强干部道德教育.

作 者:林兴发 作者单位:湖北工学院社会科学系,湖北,武汉,430068刊 名:湖北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年,卷(期):18(1)分类号:B82-051关键词:干部 道德 道德建设

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

一、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带领和推动,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新时期,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其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确保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促进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冲击着农村,农村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如果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农村阵地,腐朽、落后的东西必然会滋生蔓延。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引领者,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文化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着一个村风气的好坏。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可以提升其参与和领导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繁荣农村社会文化建设。

(三)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党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党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最广泛、最直接地体现在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农村基层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的凝聚力,关系到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密切联系群众,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现状与问题

客观上,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道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淡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不同程度的产生了理想平庸、信仰危机的现象。比如,有的基层干部对自身定位不明确,缺乏发展意识与发展思路;有的基层干部核心价值观发生扭曲,价值取向物化;有的基层干部角色意识颠倒,宗旨观念淡化,党员意识弱化。

(二)道德意识有待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更加注重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头致富能力,而忽视了农村基层干部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因为长期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平时缺少学习总结,对自身道德认识及定位比较模糊,认为干好工作就行,经济发展就行,道德提高可有可无,道德要求的标准无形中有所下降。

(三)道德行为有待约束。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最终体现。当前,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忽视农民的利益,对农民的困难漠不关心;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喜欢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处理事情,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从文化程度来看,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情况普遍偏低,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小学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而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却并不多。农村基层干部文化水平偏低直接影响思想觉的提高,导致他们私心较重,民主意识淡薄,容易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在工作中执行不到位,方式简单粗暴。(2)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少数基层干部由于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政治的思想,理论学习存在应付现象,理论体系掌握不够。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偏于保守,视野比较狭窄,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健全。在干部考核中,“德”作为软指标,一直是基层组织部门考察中的弱点和难点,有时甚至是处于盲区,考核目标仍然侧重于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内容和形式也没有突出对干部“德”的要求,考核主体和评价结果之间缺乏有效的定性指标,使“德”的考核呈现程式化、简单化和模糊化倾向。

三、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道德素质下降虽然发生在少数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但其危害很大,必须高度重视,但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教育。第一,规划道德教育内容。要根据农村基层干部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合理确定知识结构,突出道德培训重点,逐步健全由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等方面构成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第二,拓宽道德教育渠道。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涉及多个层面和部门,新形势下,要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需要县和乡镇两级密切配合,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和其他基层干部培训机构,特别是县级党校的独特优势,突出县级党校在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第三,创新道德教育形式。从农村基层干部的角度出发,通过集中培训、座谈、开展活动等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教育富有成效。

(二)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环境。第一,夯实坚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是有效开展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广大农村来讲,优化经济环境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抓住改革的机遇期,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大趋势,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可能在纯粹“理想国”中。因此,要通过各种措施扼制庸俗、低劣文化的蔓延,在全社會树立良好风气,净化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文化环境。第三,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安定团结才能激发出凝聚力,培养出崇德向善的农村基层干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调整,面临的阻力也在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社会改革,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而带来的振荡,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构建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一,构建和完善监督机制。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必须不断完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机制。通过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激发各方面监督的积极性。第二,构建和完善考评机制。在干部考核体系中,将“德”的考核放在首位,确立干部考核导向。根据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和考核效果,科学设置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做到定期考核和常态考核相结合。同时将考核结果合理运用,对经科学评价后的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行为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戒。对道德品行优秀的干部进行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比如与提拔重用、晋升工资、优先录用等挂钩。对道德失范的干部进行处罚,如批评教育,记过、降职等措施。

总之,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多措并举,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构建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好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淑娟:《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福州党校学报》,2004年第8期。

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篇4

一、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从道德修养的本身来看,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道德修养不仅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助于净化社会环境, 孔子说过“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意思是说从社会道德风尚的变化来看, 领导者的道德, 像风一样引导着社会的道德动向, 老百姓的道德, 就像地上的草一样, 总是跟随着领导者的道德行为而改变自己的道德追求。做为领导干部, 因其自身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一个普通群众的影响, 其道德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更大,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更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修身治世的名言, 也正是从道德修养的丰富内涵, 揭示出为官治世的深刻哲理。从我党诞生之日起, 就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修养。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身实践, 身体力行, 做出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 从领导干部自身所处的位置来看,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同样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 不但要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 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领社会风尚, 引导整个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尚, 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一)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必须与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结合。“道德修养是一种道德素质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是人类所能从事的最高级活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人们对世界、对人生和对人的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从上述含义来看, 加强道德修养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致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类“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最高级活动”实际上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才能对人民群众及其利益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立场, 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荣辱观, 也才能更好的指导和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二)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必须与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相结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在对待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的问题上就会出偏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 对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考验。我们强调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这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也是从源头防治腐败问题的重大措施, 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地位观教育, 多次深刻阐述了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党的领导干部, 必须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与加强道德修养相结合。

三、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对策研究

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同于普通群众, 坚守道德就要有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要求具有更为高尚的思想境界。领导干部的道德同其他道德现象一样, 在本质上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从他律的角度分析, 领导干部的道德需要接受主体之外社会方面的监督。从自律角度分析, 领导干部的道德需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

(一) 进行自觉的内在修养, 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新境界。

一要内省。这一方法, 旨在发挥人们的主动精神, 在自己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查、反省, 找出坏的毛病、坏思想、坏念头, 并加以克治。要能真正做到稳得住神、管得住身、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 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二要慎独。慎独, 是一种高境界。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 将慎独作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领导干部要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 人前人后一个样, 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 始终保持自己道德品质的纯净和高尚。三要慎欲。领导干部正确选择个人爱好, 明辨是非, 要拒腐蚀永不沾, 清正廉洁, 正确用权, 干干净净, 一身正气。不仅在钱、物、色上管住自己, 还管好自己的配偶, 子女和家属, 以良好的家风带动党风, 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四要慎微。领导干部要正确识“微”, 高度警惕“小节”问题, 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在各种名利诱惑面前, 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见微知著, 防微杜渐。五慎交友。作为领导干部, 交朋友, 一定要择善而交, 要像胡锦涛同志强调的那样, “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 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 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 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 要彻底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六要践行。践行, 就是要“亲身实践”和“身体力行”。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甚至又反复的发展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由认识到实践, 由实践再到认识, 往复循环, 不断地提高, 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道德境界。

(二) 加强社会方面的广泛监督, 拓展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新渠道。

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监督,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所谓监督来自三个方向:一是党的监督,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 党的监督是最直接的;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这些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在, 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形式主要有立法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政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重点是立法监督和群众监督。近年来, 我们党和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 标志着我国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将随着有关道德要求逐步法规化而更加扎实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 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对于促进社会道德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百行德为首, 德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个人修养的领导, 必然会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 必然会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作为领导干部, 只有站在执政的高度, 充分认识到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才能更加自觉地去加强道德修养与涵养。只有认识到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才能明晰如何加强道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从而采取有效对策, 使自己在道德修养的境界上不断提升, 在为官从政、为民办事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道德建设与身体力行[J].精神文明导刊, 2008, 2

[2].李源潮.中青年干部要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表率[J].党建研究, 2008, 2

[3].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三谈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 2008年2月23日

[4].沈小平.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N].人民日报, 2007年12月19日第九版

[5].郑晓云.略论马克思主义学风[J].党建研究, 2007, 9

[6].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纪念白求恩》、《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2卷

[7].王争, 汤耀国.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J].瞭望, 2008, 10

[8].陈亮.思过改过以正官德[J].党建研究, 2007, 8

[9].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刘少奇选集 (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 1981

[10].钟重明.领导干部要做“五种人”[J].党支部书记, 2008, 2

[11].吉炳伟.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J].党建研究, 2007, 8

国税干部职业道德规范 篇5

热爱税收。忠于国家、维护税法,献身税收、甘于奉献,为国聚财、勇挑重担,为民尽责、当好公仆。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勤政务实、优质高效,钻研业务、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秉公执法。依法治税、公正执法,依法征管、规范操作,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严格程序、严守权限。

清正廉洁。廉洁从税、公道正派,遵章守纪、不徇私情,淡泊名利、克己奉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文明办税。文明征管、礼貌热情,待人接物、谦和可亲,着装上岗、举止端庄,环境整洁、语言文明。

诚信服务。诚心服务、周到细致,优质服务、践诺守信,服务经济、尽心尽力,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加强国税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天亮 高尚华 简强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工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它体现着与从业人员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用以调节本职业内部人员之间以及本职业同其他职业人员之间的关系。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荣誉、职业良心等方面。国税部门属于行政执法部门,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其执法的公正性与政府的利益、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国税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税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国税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根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税收工作的职业特点形成的国税人员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是国税人员政治素质、思想意识、文化修养、品德情操、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它所包括的内容是: 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其核心是“公正执法、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国税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税收工作是一项光荣的职业,一个国税人员要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必须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税收工作,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只有热爱税收,才能忠于职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这一道德标准,是国税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爱岗敬业,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从事的税收职业上,以献身税收事业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上,培养深厚的职业情感,把献身税收事业作为自己的崇高责任,忠诚地履行国税工作者的义务。

(二)公正执法是税收工作的灵魂,也是国税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公正执法是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的统一,不仅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而且要求国税人员公正征税。这一职业道德要求国税人员要严格按照所有税收法律、法规等履行职责,把依法办事贯穿于税收工作的一切和始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徇私情、乱征、乱罚或擅自减税、免税、退税等。而且,税法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税干部都要用高尚的国税职业道德、国税职业纪律来保证税法的严肃性和完整性。

(三)诚信服务是国税职业道德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在国税职业道德中的具体表现。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也是与仁义礼智并重的伦理道德范畴。诚信服务是对国税职业道德的丰富和发展,也是税收服务的最高境界。要求国税人员自觉履行职业职责,严格遵守职业规则,忠于职业操守。要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平等待人,文明办税,讲究工作方法和言谈举止艺术,切忌作风粗暴,态度生硬,盛气凌人。要做到以法论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处处体现“人民税官为人民”的道德风尚。

(四)廉洁奉公就是廉洁从政,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廉洁奉公是爱岗敬业的思想基础,是公正执法和诚信服务的道德保障,是党和人民对国税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一位国税人员的职业道德底线。廉洁奉公是国税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国税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清正廉洁,秉公办事,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光荣、以权谋私可耻的良好道德风尚。

二、当前国税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化,大部分国税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提高,能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思想深入人心,行风评议工作开展扎实有效,纳税人对国税干部的评价较高。但与此同时,在整个国税系统中,个别国税人员的业务素质、文化水平、思想观念、道德水准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在具体征管工作中,还存在着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报,讲排场、摆阔气、盛气凌人,不求进取等不正之风。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它败坏了国税部门的声誉,影响国税部门队伍的整体形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税收道德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

(一)主观认识、行动不到位。许多人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税收道德的重要性,没有像抓依法治税、组织收入一样对待它,而往往认为是抽象的无关紧要的。因此,行动上往往做了,在思想上也是模糊的、不自觉的。

(二)执法尺度、力度不统一。由于国税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有的国税人员出于不同的动机滥用裁量权,对纳税人执法尺度和处罚的力度不能一视同仁或不执行统一的标准,出现有的国税人员执法的随意性很大,执行政策就像拉皮筋,长短不一,衡量的尺度带有个人因素。

(三)办事程序、手续不简明。有些国税机关改进作风只满足于“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把椅子”等形式上的改进,但办事手续繁杂,工作程序过多,工作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使纳税人感到纳税不方便。

(四)征纳权利、义务不对等。受中国传统影响,政府部门偏重于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对纳税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宣传重视不够。同时又偏重于强调执法的权力,而忽略了执法机关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此外,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纳税人受国税机关的制约多,国税机关受纳税人的制约少,有的纳税人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很少提出投诉,怕得罪了国税人员“吃不了兜着走”。

(五)廉政工作不够扎实。尽管近年来,各级国税机关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在实施“两权”监督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由于诸多原因,为税不廉、执法不公、以税谋私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有的地方还较突出。

除以上现象外,从社会和纳税人角度分析,也存在诸多税收道德问题,如纳税观念淡薄、偷逃骗抗税、贩卖虚开税票、拉拢腐蚀国税人员、干扰正常税收秩序、制定与税收法规相悖的“土政策”等。分析税收道德淡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还有体制、制度等深层次的原因,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强税收道德建设首先要从国税机关做起,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税收职业道德,全面加强税收职业道德建设。

三、加强国税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职业道德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税收职业道德建设,把道德精神要义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力量,真正实现国税人员行为的自律效果,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国税执法队伍。

(一)加强宣传教育,夯实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国税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根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税收工作的职业特点形成的国税人员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这样一个蕴涵深刻、包容博大的意识体系,要成为广大国税干部遵守的行为准则,离开人们对它的认知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系统地宣传、阐释税收职业道德的内容和意义,从而造就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使税收职业道德的实质精神要求,在最大的程度上影响国税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意识和心理信念,渗透到思想、情感、意志和日常行为之中,促使他们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净化内心世界,确立符合道德规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义利观。

(二)做实思想工作,完善职业道德建设的手段

邓小平曾经说过“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坚持以人为本,关键是要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一是尊重人,即牢固树立平等互助的理念,肯定人的人格、价值、意义和尊严,尤其在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决策上,满足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对税收事业的归属感,以此增强干部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关爱人,从工作和思想感情上关心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时刻把干部职工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加强干部的心态调适,引导干部的心理预期,满足干部的合理诉求,及时帮助、解决干部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干部职工的基本权利,关心政治上的成长和进步,关注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的精髓落实到政策制定和日常工作之中。三是激励人,即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尽义务、守道德的干部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回报。在采用物质激励的同时,多融合一些价值、感情、环境、事业等人文手段,用事业激励人,用感情激励人,用环境激励人,为干部职工提供体现自身价值、发挥个人潜力的岗位,建设具有发展空间的环境以及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三)推进文化建设,拓展职业道德建设的载体

实践证明,选择有效载体,吸引国税干部广泛参与,使之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是推进国税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把加强国税文化建设作为推进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通过加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大抓手,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国税干部正确认知道德与操守、奉献与索取、权利和义务等价值取向问题,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启迪心灵,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袭的能力。不仅能丰富干部的业余生活,陶冶干部的情操,历练干部的意志,而且能够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塑造高尚的人格品味,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习惯。同时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和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大家,提高教育的可信度,从而在全系统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道德风尚,使先进典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和带动人,以国税人员的人格魅力树立国税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水平

“修身而后自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国税干部个人修养是国税干部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国税价值观、奋斗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熔铸,是国税干部职业道德总和的高度浓缩、升华和集中反应。要提倡鼓励干部职工加强学习、提升修养,引导干部职工热爱税收事业,树立正确荣辱观,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培养良性健康的心理。同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检查、自我解剖、自我分析、自我定位,用先进思想观念战胜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自重、自省、自励、慎权、慎欲、慎独、慎微,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国税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党员领导干部在税收工作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从政、以德服人、以德树信。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县国税局

北京市国家税局税务干部职业道德规范

总要求

公正廉洁 依照治税

基本要求

忠诚积极,热爱本职; 公正廉洁,不谋私利; 尽职尽责,依法治税; 发展经济,涵养税源; 服务改革,提高效率; 文明征税,礼貌待人; 团结协作,维护风纪;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税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治税,依率计征; 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文明礼貌,热情服务; 方便快捷,讲究效率;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税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的四个方面

税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内容是根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税收工作的特点制定和形成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热爱税收事业,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依法治税,即严格按照所有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实施细则、征收办法等办事,做到不徇私情,不乱征乱罚,不擅自减税免税。

第三,廉洁奉公,即在执法过程中,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严于律已,用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浅谈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篇6

【关键词】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四自;清廉

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基石,是反腐倡廉的底线,当前要下大力气抓好领导干部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要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可见,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除了完善监督机制、法律法规以及工作制度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人的品质的培养教育,正如苏轼《范增论》中所言:“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营造一个广泛的自觉反腐败的氛围,才能从源头上堵截腐败行为。

1.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首先,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人民群众的表率。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这是由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特点所决定。不论是党政领导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其次,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在执行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开展各项工作中,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并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再次,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治本之策。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解决领导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再次提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课题。 做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难以坚守最后的道德底线,那离违纪违法的深渊只有一步之遥。好人不一定是好宫,但好宫一定要是好人,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一流的人品底蕴,良好的道德操手既是为人之本,更是为官之本。

2.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

当前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继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勇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以“八荣八耻”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切实起到道德表率的作用。由此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加强自身学习,注重品德修养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小则影响到家庭,大到影响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为此,领导干部首先要立德。德,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它包括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包括革命事业心、理想、信念、情操等,这也正是我们党一贯强调的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学习和修养。作为领导干部的道德较之于一般群众而言,就应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我们每位领导干部,都要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立德。立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它依赖组织教育、同志的帮助、舆论的监督,更要靠自身的努力,正因如此,德也是组织上考核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之一。所以每一位领导干部应从加强自身学习入手,伏下身子去学,用心用脑去学,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衡量标准,以创新的精神来结合实际,不断提高识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特别是当前要学好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掌握和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疑、不含糊、不动摇,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真正在思想上划清是非界限,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及时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努力把自己修炼成有远大理想的、道德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领导干部只有注重自己的品行修养,洁身自好,修身养性,自觉把“八荣八耻”变成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习惯,做到一身正气做人,两袖清风为官,才能以自身的模范行为作为带动群众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

2.2坚持“四自”,做到防微杜渐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一重要指示,对加强党政干部的道德修养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待人处事端庄厚重,与自己的身份相吻合,不失之于轻浮、流俗。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不要背后议论人非或有意挑拨事非,抨击他人团结,也不要茶杯一端,评论无边;香烟一点,专说长短;酒杯一举,政策不理。这样有损于他人的形象和自己的人格。

自省,就是自己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看自己有没有与“不贤者”相同的地方,提醒自己不要犯错误。我们要做到“自省”,就必须主动对照党纪国法自觉地反思自己,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团结;是否有利于国家,有利于集体,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真正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开设道德法庭。

自警,就是自己警示和告诫自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警告自己不要违背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一种是以别人的教训来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其辙。俗话说:"左眼看到别人的缺点,右眼要严格律己",有些古今中外的座右铭,很多都有自警的意思。自警的两种方式,对我们加强道德修养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自励,就是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自励主要是从积极方面,鼓励自己奋发向上,建功立业,增强自信心。前面强调的自重,自省,自警,并不是要把自己变成谨小慎微的君子。我们对可能会犯的错误当然要谨慎,尽力防患于未然,但对于党的事业,却要勇往直前,敢闯敢干。通过自励,自律,自强,在干中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绝不能闭门思过,搞关门修养。

通过“四自”来严格要求自己,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不要“以恶小而为之”;牢记“积羽能沉船”、“祸患常积于忽微”的道理,不能在生活中过份放纵自己,防止由小错演变成大患,遗恨终生。

2.3要“淡泊名利”,经得住诱惑

“淡泊”一词来自诸葛亮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这句座右铭。人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摆脱人世间的许多是非及苦恼,才能活得坦然,活得轻松,才能经得住名种欲望的诱惑,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思想境界。

欲望人皆有之,财、名、利、色对于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诱惑力,面对这些诱惑是收是拒,是争是让,是享是抵?人的品质和觉悟的不同,他所具有备的抵制力也不同。便分别形成了腐败与清廉。有些人禁不住开始小恩小惠或甜言蜜语的诱惑,结果是屡遭受骗而最后不能自拔;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时权位显赫的人物都是因放松对自己的改造而信念丧失,失去了监督。他们最终都是"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逐步演变成历史的千古罪人。

中华民族历来是很讲究骨气的,而骨气则是战胜诱惑后才能真正亮出的名节。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朱自清的“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堂堂骨气都是对各种功名利禄等诱惑的极端蔑视,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转型期干部从政道德机制初探 篇7

关键词:道德机制,干部,党性修养

道德用于自律时, 好过一切法律;道德用于律人时, 坏过一切私刑。自律的修养和他律的建设同样重要。所以, 我们从信仰、理念、方法、方式和途径的架构重点对如何建立从政道德自律机制即道德修养、完善从政道德他律机制即道德建设进行探讨---为什么做、为谁做、怎么做、怎么想、遇到问题怎么办?

一、为什么做: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1、何为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函义是什么呢?这是50年代国际青年团代表问邓小平如何用最概括的语言形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目的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做党员干什么?一个是宗旨, 一个是目标。

毛泽东把为共产主义奋斗至死称之为“党员的政治道德”。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 常讲立志。人要有立大志, 才能成大器。毛泽东年青时说有人讲教育家、军事家, 这不是立志, 不过是模仿成功。立志是认识真理, 自觉地推动社会发展, 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奋斗终身。

2、理想信念为德之首

习近平提出“先做好人, 再做好官, 不为功名利禄所累, 才能做好官。”作为党员来说, 修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把理想放在高处, 能杜绝浮躁, 能在迷失的时候指引前行的道路。毕竟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长河高度的正确方向, 不是我们一代或几代人可以实现的, 但它的理论毫无疑问是科学的、力量自然也是巨大的。

当下的价值缺失不是说没有价值观, 而是指人们的价值认知中缺少了 (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等) 一些多维度的判断, 衡量价值标准只剩下了财富、权力或成功。因此,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 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为谁做:形成正确的价值倾向

要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这既是作为个体行为的动机, 同时, 也决定着我们党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为动机。这个价值理念不是空的, 而是通过我们党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的。一般来说, 价值理念至少可以通过三个层面体现出来。

1、党的政策

修订的个税法9月1日起开始施行了。先后有很多评论, 称所得税成了工资税。1980年初步实施时, 城镇职工月工资60元, 个税起征点800, 是13.3倍, 起到缩小收入差距作用。2005年国有集体职工月工资都超800, 正式沦为工资税。现在定3500, CPI高居不下, 是否应该挂钩?议论纷纷, 何去何从?

党的政策都是表现出特定的价值趋向的。从宏观上来讲, 大政方针执政为民得到了全体人民、全体党员的拥护, 这一点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但是, 在社会利益群体多元的背景下, 从微观层面的政策来看, 一个具体的政策要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确有相当的难度。比如, 水、电涨价, 两个行业满意了, 但广大的居民不一定满意;煤炭涨价, 煤炭行业满意, 但电力行业不满意, 相关部门联手抵制煤炭涨价。所以, 某些具体政策, 一部分人满意, 一部分人不满意也可以说是利益博弈时代的常态。那么一个政策出台至少要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呢?从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精神来说, 在微观政策制定方面, 如果我们不能够使所有人同时满意的话, 那么至少不能损害大家的利益, 也就是所谓“帕累托最优原理”。根据这一原理, 无论制定政策还是改革, 至少要使所有人的利益都不受到损害, 在这个前提下, 使一部分人得到好处, 那么这样的政策, 或者改革, 执行起来, 才会阻力最小化, 这就是“帕累托最优原理”带给我们的启示。所以个税修订通过, 并宣布:确定起征点经计算后发现, 免征额调高至3500元后, 个税最高可省480元。应征收金额在38600元以下的人群, 税负将比一审草案的低180元至25元。从宏观上让大家得了好处, 但从技术上是否科学、该改革是否成功呢?还需时间检验。再如农村的“大包干”, 不仅农民收益倍增, 一举解决了温饱, 而且工人、居民不但没受损, 还间接受益 (如农产品的供应丰富) , 从而使国家实力大增, 这是成功的。

2、治理模式

所谓治理模式也就是我们用什么方式去治理国家、去治理社会。世界银行提出的善治, 就其精神实质而言, 与我们党现在大力倡导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相通的。大家对这个概念已经很熟悉, 那么这种治理结构包含哪些要素呢:

一是合法性。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 而是指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 即一种政治统治, 其权威的合法性来源于群众的心理认同。如何认同呢?就是办事办得群众满意

二是透明。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权力运作过程, 需要公开透明, 要让老百姓知道, 以便有利于公共权力机关的运作, 提高效率, 防止腐败。

三是责任, 是指所有的公民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尤其是国家公职人员, 不能忽悠百姓。

四是回应。它与上一个要素是紧密相连的。所谓回应有两个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群众有什么意见, 有什么要求, 要及时答复。第二层含义是指在群众没意见的情况下, 也要定期到群众中去征求意见, 这是回应的第二层含义。

五是法制。

六是有效。道德的血液不是自然天成。

3、服务行为。

广义上的服务, 既包含在党和群众之间进行沟通;也包含在上级和下级之间进行沟通;也包含在政府和党之间进行沟通;同时也包含为群众办实事。

三、怎么想:科学的思维方式

1、在一个系统里面, 所有的要素

都是相生相克、不断变化、相互斗争与相互妥协的。这与我们过去在一段时间内盛行的绝对斗争、非对即错的思维方式是有重大区别的。1950年我们的GDP是美国的18%, 美国有原子弹, 我们的空军是幼儿园水平, 可我们的部队在朝鲜打出了新中国的骨气和国威。简而言之, 我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同样是一个系统。对此, 思维方式上需要有整体性、互利性、合作性等特征。有这样一种思维,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我们才能够有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在公正的利益协调中游刃有余。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就有什么样的决策, 就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的思想建设, 对解决这个问题是大有好处的。

2、对于领导干部个人而言, 思维方式是一个更为具体的问题。

沈阳刺死城管的小贩夏俊峰被判死刑了, 虽然90%的人认为应取缔小贩, 可真正执行时90%的人站在小贩一面, 审理前后更呈现出众多争议, 为何会这样?不同环节的重点和主要矛盾不同, 解决办法自然也不同。当社会利益主体多元, 即使同一阶层中也有不同利益群体存在时, 多元利益群体的博弈就成为社会常态。在这种背景下, 整体性思维, 要素有用论, 合作、妥协等思维都有重要意义。

四、怎么做:构建与时俱进的机制框架

1、从政道德的内涵要与时俱进。

建设创新的生态、创新的机制、创新的精神, 要突破三种文化:权力文化 (官本位) 、关系文化 (圈子文化、不讲诚信) 、现实文化 (功利太重) 。要公正、公开、保护公民权利、高效廉洁、工作合法合理、克服官僚主义等。都是因为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道德, 即义利兼顾的集体主义道德 (不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 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 、言行一致的诚信道德 (政府诚信) 、以人为本的公正道德 (人格平等、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分配公道) 、效率优先的共富道德。

2、从政道德建设的路径要与时俱进。

以往有一条短腿—他律机制。说到道德就会与修养联系, 一直强调自律, 其实任何一个道德规范的建立, 单纯依靠自我修养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时候还是要外力的作用, 就是要创造做好官的环境。

3、从政道德建设的形式要与时俱进。

从遍布全国的彭宇案到见到老人摔倒不敢搀扶, 再到搀扶摔倒老人的指南出台, 许多原有社会道德适用的环境和条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 进行道德建设的形式也需针对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从政道德的标准要与时俱进。

我们强调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强调思想和行动与中央的路线方针保持一致。就是一种新的上下级的伦理关系, 决不是封建时代的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 强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强调对上级官员的指令无条件服从;也决不是“文革”中大肆宣扬的“理解的要执行, 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不理解的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那种对领导的盲从。而是建立在民主协商、民主集中制这样的道德伦理关系之上。有专家认为, 新时期从政道德标准要体现四个统一: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做人与做官的统一、责任与权力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奉献精神的统一。

五、遇到问题怎么办:加强党性修养

浅谈人事干部的职业道德 篇8

关键词:人事干部,职业道德

人事干部担负着干部工作和人事工作的重要职责,人事管理是一项复杂具体而又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人事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事部门职责的履行,影响着人事部门的形象,哲言到:“有德有才能成事,有德无才能误事,有才无德能坏事。”广大人事干部如何才能真正胜任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事干部呢?

一、职责要明,定位要准

位不在重,有为则显。权责必须是统一的。就人事干部的职责而言,主要是负责本单位的干部任免、人事调整、职称评聘、工资福利等和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各项工作。这就要求人事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做到对工作要有事业心、责任心和原则性,对人要有亲和力,因为事业心是做好工作的源泉,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原则性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亲和力是做好工作的动力。

二、学习要勤,业务要精

积累知识,提高素质,重在坚持,难在坚持。人事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修养和一种境界,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认真学习人事工作的理论、原则、方法、制度和规则,做到“三熟”,即上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熟悉,对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吃透;下熟——对基层情况要了如指掌,包括熟悉考察人、这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内熟——在精通本职业务的同时,要对本部门、本单位内平行科室的职能、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等其它相关业务要熟悉。

三、作风要实,效率要高

求真务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能欺上瞒下,溜须拍马,专讲好听的话。工作要严谨细致,避免和减少差错率、失误率。人事工作是关乎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有时候,哪怕是一个时间,几个数字错了后果就非常严重。如参加工作时间,任职情况,入党时间,工资级别、档次,学历与专业情况,受奖与荣誉情况,惩处情况等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一旦发生差错,将会损害职工的权益。

工作效率要高。工作要主动,统筹兼顾,有条不紊,不拖拉、不推诿。要讲究时间观念,提高工作运行速度、运行质量、运行效果。

四、自身要正,处事要公

己不正,焉能正人?思想要正。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不正,行动就会出现偏离和偏差,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感、享乐观。言语要正,不胡言乱语、信口开河、口无遮拦,要注意保密,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吃的不能吃,不能玩的不能玩。形象要正,言传不如身教。要有人事干部的样子。

处事要公,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原则,要坚持党性原则,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二是公道正派,不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假公济私。三是公平公正,招考、竞争上岗等设定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结果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五、心胸要宽,品格要好

人事干部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一切,把提高自身素质看得重一些,把职位看待淡一些,把个人利益看得轻一些,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作为人事干部,心胸要宽,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大事不糊涂,小事不在乎,对别人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要有淡化名利的意识,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得与失,才能真正把个人的精力用在工作上,要有正确的“比较”观,洁身自好,增强道德的感召力和人格魅力,让别人心服、口服、信服、佩服。

干部伦理道德论文 篇9

1.1 高校干部道德及其特点

所谓高校干部道德即指高校干部职业道德。既是高校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的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也是他们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它渗透和表现在高校干部的工作、思想、作风、情感、行为和习惯等各方面,是高校干部在高校管理及服务工作中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高校干部道德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一切干部,不论其职位高低,都必须把为学校发展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高校干部道德在高校建设和校园生活中具有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良好的干部道德,会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效法,发挥先进带头作用。高校干部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校园道德风尚的好坏和高校的发展前途。

1.2 加强高校干部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2.1 加强高校干部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干部素质

从高校干部队伍的现实状况来看,一些高校干部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和谐校园,客观上要求高校干部应该具备新观念和高素质,如果仅仅靠老经验、老办法,不转变已经落后于现实的旧观念,不学会新本领、培养新素质,就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对高校年轻干部来说,他们年富力强,文化水平高,有开拓精神,但往往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考验,对党的优良传统体会不深,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干部就难以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掌好权,用好权,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校的发展服务。

高校干部的职责,对于高校学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干部素质包括许多方面: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等。这些素质,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道德素质是干部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它素质的基础和保证。

1.2.2 加强高校干部道德建设是推动党风和校园风气进一步好转的需要

近几年来,党内的不正之风侵蚀着党的肌体,严重地破坏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同时严重影响着高校校园风气;不断蔓延的行业不正之风,为广大群众深恶痛绝,严重地干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党员的比重较大,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党风中存在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不仅高校,各行业的干部都要遵守干部道德,以带动广大从业人员一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1.2.3 加强高校干部道德建设是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

从道德的认识功能来看,高校干部通过一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能够不断提高道德认识能力和水平,加深理解本职工作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增强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挥出高度的主动性和开拓创造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相反,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的干部不可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也不可能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长久的工作积极性。从道德的调节功能来看,每个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都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常常会产生摩擦和矛盾,搞不好就要影响各种效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干部道德规范就是有关正确处理干部与干部,干部与群众,领导与本来的被领导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加强干部道德建设,提高干部的道德水平。有利于处理好这些关系,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2 高校干部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1 高校干部道德的基本原则

高校干部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廉洁从政。它是调整干部与学生之间,干部与社会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与家长之间关系的根本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高校干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国家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无论其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一切干部从事工作的总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社会主义干部道德的本质特征。江泽民同志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2 高校干部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的高校干部,有着与其它行业不同的行业道德要求,但同样作为国家干部,又有着共同的道德标准和准则。这些共同的道德要求,就是干部道德的共同的行为规范。概括为七条:

(1)公正廉洁,甘当公仆。是干部本质特征和党性原则在干部道德规范上的集中体现。(2)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是干部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道德要求。(3)忠实老实,光明磊落。这是干部道德的重要规范,是干部应当具备的美德。(4)尊重群众,平等待人。干部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群众的利益与合理要求,尊重群众的人格尊严。(5)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是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6)坚持原则,扬善抑恶。做到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7)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做群众的表率,切实发挥带头作用。

3 加强高校干部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3.1 积极开展高校干部道德教育

搞好高校干部道德教育,就要注重掌握高校干部教育的特点。道德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的复杂过程。道德教育过程的这五个环节,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搞好干部道德教育,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干部道德教育的方法很多,形式也灵活多样:(1)灌输法。向干部进行正面说理教育和道德理论灌输。使干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2)示范法,即典型教育法。以先进人物的高尚品德为榜样教育、鼓舞干部。(3)个别教育法。这是针对不同干部的不同问题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方式分别进行教育的方法。(4)自我教育法。广大高校干部可以通过自己学习和自我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总之,实际运用道德教育方法时,应特别注意针对干部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干部,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收到教育的实效。

3.2 高校干部要自觉进行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对干部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干部人格和品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干部道德人格和品德的形成中,道德教育是外部条件,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内部根据,只有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造就出高尚的品德和人格。没有高度的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再好的外部条件也起不到决定作用。

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实践。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道德修养,是干部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道德的一个根本特点在于知行统一,讲道德目的在于实践和应用。所以,道德修养不能搞“闭门思过”,只有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锻炼,才能收到实效。但这决不意味着参加实践就等于修养,不能简单地用干部的工作实践来代替干部的道德修养。干部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进行修养,把道德修养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不断以新的修养水平参与实践,才能在工作中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干部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时多种多样的。不仅不同的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修养方法,就是同一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工作实践中,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修养方法。古往今来,我国人民子啊道德修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许多宝贵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就包括党员、干部自我修养的经验。例如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一种优良作风,也是干部道德的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还有古人提倡的“自省”、“慎独”,人们常用的选择座右铭、制定修养原则、记修养日记,等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的具体方式方法。每一个愿意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干部,都能够选择和创造出适合自己情况的道德修养方法。

3.3 广泛发挥道德评价的作用

道德评价所凭借的手段,是人们的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道德评价凭借社会舆论,主要是把关于行为主体活动的道德价值判断、或肯定、赞许、或否定、谴责,反馈给行为主体和其他社会成员,促使人们通过内心信念(良心)自觉地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人们对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所肯定的行为,会产生内心的满足和光荣感,进而使这些行为发扬光大;反之,人们就会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感到羞耻和惭愧,进而向办法去改正。因此,通过道德评价可以提高人们识别善恶的能力,增强人们改恶从善的自觉性,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

在干部道德建设中,我们还应特别注意发挥道德评价的监督作用,十分重视舆论对干部道德状况的批评和表扬,借助于道德监督,积极开展道德教育,促进干部的道德修养,提高干部的道德水平,推动干部道德建设的发展。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舆论宣传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板报等,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3.4 高校干部道德建设要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一道去做

道德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他方面的工作一起进行。当前,加强干部道德建设,尤其应当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同加强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紧密配合起来。高校干部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各级组织都应当自觉地把干部道德建设纳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日程上来,把干部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高校干部道德建设也应同廉政建设相互配合,正如党中央对国家工作人员反复强调的那样,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利来为人民办事,切实做到:严守纪律,不贪赃枉法;秉公尽责,不以权谋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这既为党和国家干部规定了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标准,也为高校干部提出了应有的道德标准,同时也是对干部的一些基本道德要求。从古至今,“廉洁”都是为官者应当遵守的道德标准,面对21世纪的高校干部来说,就更要做到为政清廉。以廉政带动高校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提高高校干部的道德素质,带动高校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摘要: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是干部在工作中共同遵守道德规范的总和,加强高校干部职业道德建设,对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加强高校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原则和途径等浅谈几点认识。

议党政机关后勤干部职业道德建设 篇10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防止滥用权力的内在制约力量。后勤干部由于岗位的特殊性, 接触和处理着大量财物, 手中又有一定的财物配置权, 如果不能自律, 这种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因此, 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构筑起坚固的道德防线, 树立荣辱观, 建立自律觉悟, 从而提高后勤干部的内在制约力量, 才有可能把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拒之门外。可见, 在反腐倡廉过程中, 后勤干部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法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职业道德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群众需要榜样, 社会需要导向。领导机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事关全局, 事关长远。后勤干部也是党政干部, 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社会楷模。大量的事实表明, 社会风气的好坏, 关键在于这个社会的领导阶层提倡什么道德, 奉行什么道德。后勤干部作为党政干部队伍中的组成力量, 如果有较强的职业道德, 就能勤政廉政, 就能提供优质服务, 就能按原则办事, 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倡导高尚的道德, 能对其他机关和人民群众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

2 机关后勤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

2.1 服务, 是衡量机关后勤干部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

机关后勤干部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勤奋工作, 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积极为服务对象和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的服务。做好机关后勤工作, 就是要做好各种服务工作。这就需要每一个后勤干部具有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 高效优质地提供各种工作服务。后勤干部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就要明确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 把服务对象看作“上帝”, 要勇于改革、善于创新, 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提高服务质量, 让服务对象满意。同时, 后勤干部必须树立“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 奉献, 是衡量机关后勤干部道德素养的基本标准

机关后勤工作与其他工作的不同之处, 在于具有服务机关和掌握公有财物的特殊性, 具体表现为:一是大量工作往往都是“幕后的”、“被动的”、无名无利的;二是服务对象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到行政部门、一般干部、职工都是服务对象;三是工作内容包括吃、住、行, 还有卫生、接待、保卫等工作, 不仅脏、乱、杂, 而且还具有全方位、全天候的特点。后勤工作这些特殊性, 决定了后勤干部要具有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自我牺牲和甘当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没有奉献意识, 没有牺牲精神, 就做不好机关后勤工作。机关后勤工作服务于机关中心工作, 机关需要什么服务, 后勤就提供什么服务, 以促进机关高效运转为目的, 所以, 只有具备良好的奉献精神才能保证做好后勤工作。

2.3 诚信, 是衡量机关后勤干部道德素养的基本尺度

机关后勤干部要忠于职守, 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讲真话, 做实事, 言行相符, 言出必行, 努力在推进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工作中做到及时、务实、无欺、诚实、正直、实事求是、做事认真、专心致志, 是每个后勤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诚信就是要讲究信用, 后勤干部在职业活动种要说话算数, 信守诺言, 履行合同, 遵纪守法, 不拖不卡, 不拿不要, 树立起信用、高效的机关后勤干部形象。

2.4 勤俭, 是衡量机关后勤干部道德素养的基本标志

首先是要有勤俭节约的意识, 反对大手大脚, 铺张浪费, 提倡得体大方, 精打细算, 厉行节约, 要最大可能地挖潜降耗, 致力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靠具体的、自觉的行为去实施去实现的。这里的“勤”就是勤奋, 勤学习, 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勤工作, 艰苦奋斗, 艰苦创业,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勤动脑, 努力掌握供需信息, 做到科学管理不断创新。“俭”就是节俭, 精打细算, 节省开支, 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 减少浪费和损失。后勤干部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勤俭办事的思想,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2.5 自律, 是衡量机关后勤干部道德素养的基本境界

自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明白应做的就要坚决去做, 二是自己明白不该做的就坚决不做。通俗地讲自律就是自己管理好自己。每个后勤干部都应自觉地把握心境, 做到心正去私欲, 公正无贪心, 身正抑邪念, 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3 机关后勤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创新管理机制

“关注民生, 重视民生, 保障民生, 改善民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机关后勤要从关心职工思想和生活出发, 倾听职工意见, 准确解读职工心声, 发扬民主作风, 关心职工疾苦, 深入基层, 常做调研, 尽可能地提高收入和福利待遇, 为职工排忧解难、解除疑惑, 解决职工的实际生活困难;关心职工的成长发展, 建立人才培养梯队机制, 为他们提供各种层次、各种渠道的学习培训。

“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干部职工办实事, 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 就一定会得到干部职工的拥护, 就能越来越充分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坚持廉洁自律

每个后勤工作者都要自觉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后勤干部要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等不正之风, 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树立艰苦奋斗的良好形象, 做勤俭节约和廉洁自律的表率。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基石, 是增强抵御各种风险能力的保证, 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基本纪律要求。

3.3 强化制度管理

职业道德建设属于道德建设的范畴, 是一项自律的软工程, 但自律也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监督。因此, 在后勤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中, 要积极引进多种形式, 包括政策的、法律的等硬性措施, 才能提高建设成效。管理制度要注重奖罚分明, 对优秀干部职工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 对搞不正之风、违法违规的人, 不仅要批评教育, 还要视其情节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制裁, 严重的甚至要绳之以法。只有这样, 才能使干部职工从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和经验上明确认识, 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3.4 建设后勤文化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 篇11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领导干部 思想道德修养

【作者简介】 邱崖,福建中医药大学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吴镇聪,福建中医药大学讲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8-0024-02

一、新时期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时代际遇与现实境遇

1. 2011计划:新时期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时代际遇

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校生总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已是名符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此外,国家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载体,依托重点高校建设带动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2012年10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全球首发的2012-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大陆高校仅有北大和清华进入100强。大陆仅有2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的现实是我国高校“大而不强”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除起步较迟外,关键在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缺乏。

为突破此发展瓶颈,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以突破高等教育机制体制障碍。2012年5月举行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正式启动实施“2011计划”。“2011计划”成为“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一项聚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大战略举措。

2. 四个风险:新时期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现实境遇

国家启动“2011计划”作为新时期、新阶段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实践载体,为破解高校发展的新难题,开创高校发展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也为高校领导干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战略目标制定后,领导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高校领导干部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践行者,还肩负着高等教育发展引领者和掌舵人的重任,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在建党90周年的辉煌历史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四个危险的论断。同时,有学者指出,当前部分高校领导干部存在理论素养不够高、政治组织观念不够强、依法治校观念淡薄、育人中心意识不到位、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不牢、党的领导思想不够坚定、廉洁自律不过硬、精神状态不振等问题。

可见,当前确有部分高校领导干部在大好形势下忽视了对个人修养和意志品质的磨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气磨灭殆尽。高校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现状是新时期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现实境遇,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加强道德修养是高校领导干部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

为解决领导干部的四个风险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但违法乱纪现象并未随之减少,究其原因,恰如孟子所点出:“徒法不足以自行”。仅依靠刚性的、外在的制度等并无法解决这难题,关键还在于提升领导干部的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确保个人内在自律与制度外在他律的辨证统一,方可真正增强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谋发展、创事业的动力和拼劲。

领导干部是高校教育教学及相关管理活动的组织者,是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他们往往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等特征。因这一群体职业和岗位的特殊性,师生及社会各界对其所应具备的思想水准和道德修养有着相对较高的期待,期望这一群体拥有较强的思想道德感召力和凝聚力。

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所肩负的使命和任务更加重大,同时,国内外教育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高校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不仅是高校领导干部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其影响师生、提升办学治校水平的最有效力量。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拥有越来越多的人、财、物管理自主权,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随之增大。作为某一领域专家的高校领导干部,容易存在学术本位或专业本位,放松甚至忽视思想道德修养,这不仅弱化了办学治学水平和能力,还容易滋生和诱发腐败问题。

只有具备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的高校领导干部才能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尤其是激发自身潜力,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1. 坚持学习,增强高校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

2010年9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浦东干部学院出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的基础和前提。2013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由此看来,高校领导干部只有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真理,真正感悟其真谛,领会其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懂和真信,将理论学习转化为理论自觉,升华为人生追求,真正提升对理论的“信仰度”,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拥有锐意进取的激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尽职尽责干好工作,才能打好为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

2. 融入工作,让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高校领导干部的工作自觉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看来,理论不能脱离实践,必须应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理论应有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融入工作,让它成为领导干部推动工作的自觉行动,成为推动领导干部勤政的工作自觉,并在工作中实现升华。高校领导干部应立足岗位实际,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密切与师生的联系,自觉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3. 渗入血液,让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高校领导干部的道德自觉

高校领导干部能不能严于律己、廉洁从政,直接关系到该校的风气,关系到该校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南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卷二《尽已篇》有言:莅官之要,曰廉曰勤。说的是廉政勤政是为官从政第一位的要求,不勤政无以成事,不廉政容易坏事。可见,有能力和勤政不是合格领导干部的全部,合格的领导干部还必须廉政。高校领导干部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领路人,要做廉政的表率,自觉承担起引领社会进步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道德自律,谨记廉洁奉公不当贪官,秉公办事不当昏官,勤奋务实不当懒官,拼搏进取不当庸官。

干部伦理道德论文 篇12

通过几个月的团青年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发现现在青年干部, 尤其是基层青年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存在着不少新问题、新情况。传统道德与非传统道德发生着剧烈的碰撞, 青年干部的道德观念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有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1 基层青年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理想信念的缺失程度较高

主要表现就是, 有思想问题的大部分青年干部, 已经严重缺失了理想和信念, 对于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视而不见, 在社会市场思潮的冲击下, 随波逐流, 迷失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不少青年干部在外界种种的诱惑之下, 缺乏坚定信念原则, 难以分辨大是大非, 在一些明知不该做的事情方面, 却又艰难选择;他们平时也讲奉献, 但与个人问题发生碰撞时, 却又把个人放到第一位, 牺牲个人利益时, 不免产生抱怨和失落感;他们也懂法纪, 尤其是80、90后, 基本具备法律常识, 当人云亦云、社会从众时, 不免又受到了不良影响, 难以把握自己的抉择和看法。

1.2 违纪现象较为普遍

在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中调研发现, 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段内, 青年干部的违规违纪现象相对较普遍。有的青年本身是执法人员, 也知道党纪国法, 但是就是不能自律。近年来, 调查发现很多公检法司等执法部门的青年干部, 所发生地一些严重地违纪问题, 就有大部分是与不正当的对外交往和交友不慎有关系。

1.3 个人享乐利己主义的思想普遍存在

在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中调研发现, 普遍存在青年的理想信念严重淡化, “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理念和宗旨, 已经在言语和行动中荡然无存, 甚至提到这两个字眼, 态度很嬉戏, 他们的个人主义以及享乐思想滋长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人是唯利是图心理严重, 特别是, 当面对各种诱惑时, 往往是不坚持原则, 随波逐流, 甚至有的已经堕落为亚腐败、腐败分子等。大量的事实说明一个真理, 那就是理想和信念的动摇是非常可怕的, 否则就是最根本的发生动摇。

1.4 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对外交往

在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中调研发现, 青年干部对外交往的现象增多十分明显, 这里面既有个人性格脾气使然, 更多地是社会浮躁, 功利心强的驱使。调查发现很多青年朋友, 信奉“一个好汉三个桩, 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交往理论和哲学, 有的甚至打出“宁要朋友, 不要原则”的旗号来赢得朋友交心, 有的热衷于与企业“老板”与“土豪”搞不正常的来往;但如果青年干部把握不好, 则容易失控失足。

1.5 很多青年存在着错误的婚恋观

在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调研发现, 很多青年存在着错误的婚恋观, 这亟需我们群众组织要帮助他们抓好伦理道德的教育, 引导大家重视和正确处理家庭婚恋问题。调查发现近年来, 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及大城市中, 由于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 青年婚恋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影响, 把搞婚外恋当成时髦, 甚至公开带出参加社交活动;有的青年对家庭缺乏必要的责任感, 到一些灯红酒绿的地方寻找刺激。

2 应对措施分析

2.1 结合目前开展的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的群众路线教育, 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有针对性地, 围绕着青年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展各方面的深入针对性教育, 主动约谈, 召开民主生活会或者个别谈心, 在个人追求、社会交友、家庭生活和婚恋等方面, 用情、用理、用例, 引导和解答疑惑问题。

2.2 各级党团组织, 应把科学理论和业务素质的学习, 当作帮助青年干部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突破口, 只有切实提高了青年的理论修养, 才能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

2.3 党团组织要重视青年干部, 特别是基层的青年干部, 要明确干部身份, 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把自己与社会交往的目的意义搞清楚, 不能因此而误了事业、毁了前程。

2.4 在教育中要注重把握“三个结合”, 要坚持普法教育和心理教育, 做到两者有机的结合。积极开展婚恋心理咨询活动, 引导大家自我调节心理, 防止发生不当行为。要树立干部身份教育, 将道德标准与之相适应, 自觉维护好青年干部的良好形象。

3 结束语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我国依法治国描绘了更加清晰和宏伟的蓝图,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青年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情况, 更值得我们思考, 青年干部是未来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人才, 因此, 对于青年干部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应该逐渐提高, 基层组织要切实做好广大青年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培养思想道德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顾承卫, 王满荣.互联网对青年干部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2]邓扬中.崇敬触动力量——清华大学青年干部公共管理培训班学习有感[J].办公室业务, 2011 (03) .

[3]张华.浅谈如何在实践中锻炼青年干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1 (02) .

[4]廖海敏.对提升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实效的思考[J].决策探索 (下半月) , 2011 (07) .

上一篇:初中化学中的情景教学下一篇:微电影广告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