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道德伦理

2024-09-27

媒体道德伦理(精选9篇)

媒体道德伦理 篇1

一、引言

2014年8月14日, 一名产妇在湖南湘潭某医院产房内去世, 该事情一经报道便引起轩然大波。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左右, 关于“产妇之死”的报道纷纷见诸各媒体。诸如“羊水栓塞”、“产妇之死”、被“栓塞”的舆论等新闻报道随处可见。当看到这些新闻报道的同时, 我们不禁要反思, 新闻媒体的主要作用是客观、公正披露所发生的事情, 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在“产妇之死”报道中媒体怎样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怎样遵守媒体伦理道德?下面将结合“产妇之死”新闻报道的内容, 探讨分析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 分析其成因, 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希望能够为规范媒体报道、提高媒体伦理道德素质提供参考。

二、“产妇之死”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

综合各类新闻报道, 在“产妇之死”这件事情的报道过程中, 一些媒体存在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内容失真

一些媒体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报道中违背事实真相, 给读者带来误解。从一些标题就很容易看出, 新闻报道是不真实的, 例如, “产妇死在手术台”“新生儿未见面就匆匆永别”等, 这些字眼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但所报道的内容不真实。由于报道内容缺乏真实性, 不仅影响对“产妇之死”事情真相的了解, 还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给医院、医生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二) 报道煽情

一些媒体在报道过程中, 用煽情、戏剧化的字眼, 以达到吸引更多眼球的目的, 但忽视全面了解事情真相, 缺乏基本医学知识。例如, “产前检查一切正常, 为什么没有检查出羊水栓塞?”这种缺乏医学常识, 违背医学知识的新闻不加批注的刊登、报道出来, 其结果是很容易起到煽动作用。又如, “医生、护士不在手术室是怕家属过激反应”, 媒体随家属“擅闯”手术室等, 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煽情作用。读完这些报道后, 读者很容易质疑和谴责医院, 认为是医院、医生的工作不负责, 进而导致“产妇之死”。

(三) 冲动指责

另外, 在“产妇之死”这件事情的报道过程中, 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冲动指责。患者、家属、新闻记者很少有人是心平气和、详细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再发表评论、进行报道, 而是直接将责任推给医院。例如, “医生、护士不在手术室”, “与产妇交流不畅”, “护士下午5点找到家属要求签字切子宫, 家属根本没耽误治疗”等。很明显, 这些新闻报道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 而是将怒火指向医院, 言下之意是“产妇之死是医院、医生、护士所致”。

三、“产妇之死”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成因

就“产妇之死”这件事情的新闻报道来看, 导致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 这些原因包括以下方面:首先, 媒体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低, 再加上缺乏其他学科专业知识, 在新闻报道中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例如, 关于“产妇之死”有些媒体报道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其次, 新闻报道的审查不严格。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没有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 忽视对媒体的审查与管理。再次, 相关规章制度欠缺完善, 使得媒体报道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最后, 责任意识道德观念不强, 媒体和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 在撰写新闻稿时没有遵循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等, 责任心不强, 导致媒体伦理道德失范。

四、“产妇之死”媒体伦理道德失范的对策

为避免新闻报道出现失范现象, 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根据“产妇之死”报道中伦理道德失范的实际情况, 结合新闻工作的要求, 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完善对策。

(一)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要想提升媒体伦理道德, 避免出现新闻报道失范现象, 首先就应该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首先, 应培养新闻工作者对媒体伦理道德的认识, 通过加强学习与自身修养,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并在新闻报道中用这些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促进新闻媒体整体素质提高, 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 锻炼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志。在新闻报道时严格遵循规范要求, 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义务, 养成良好习惯, 严格遵循规范要求, 有效指导自己的日常行动。最后,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文化素质。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 还应该加强学习, 充实其他学科知识,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注重用语的专业性, 符合其他学科要求, 让专业人员觉得新闻报道真实可靠, 能让广大读者信服。试想一下, 如果新闻工作者具备专业知识, 在“产妇之死”报道中, 就不会出现“产前检查一切正常, 为什么没有检查出羊水栓塞”这种缺乏医学常识的内容, 才能有利于读者客观全面了解事情真相。

(二) 重视新闻报道审查

加强新闻发布的审查工作, 发挥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作用。通过严格遵循审查程序, 做好监督审查工作, 能直接减少媒体伦理道德失范报道对公众的影响, 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其次要加强政府管理和公众监督, 发挥政府的管理和审查作用, 对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的媒体进行治理与整改, 从而更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三)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根据具体工作需要, 结合媒体伦理道德失范治理工作需要, 完善规章制度, 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更好地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 重视对媒体报道的分析和审查, 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可能发生的失范现象, 推动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

(四) 提高媒体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要加强自身修养, 促进行业自律, 重视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提高责任意识。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所报道内容, 确保内容真实、有效。避免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等行为, 更好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

(五) 增强媒体道德观念

新闻媒体应该增强自身道德观念, 加强内部监督审查, 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报道新闻时严格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提高道德观念, 预防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发生。

五、结语

综合新闻媒体关于“产妇之死”的报道可以发现, 其中存在着伦理道德失范现象。这种报道会影响人们对真实信息的获取, 制约人们全面、真实了解相关信息, 不仅影响新闻媒体的形象, 还遮盖了人们的视野。导致这种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今后在实际工作中, 应该加强约束与规范,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监督审查, 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新闻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与道德观念。从而更为客观、公正地报道各类新闻事件, 为人们获取真实信息提供方便。

摘要:就“产妇之死”这件事情来看, 媒体报道中存在着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主要表现为内容失真、报道煽情、冲动指责等类型。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新闻审查不严、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都会引发媒体伦理道德失范。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 应该采取应对措施,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重视新闻报道审查,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并提高媒体责任意识, 增强媒体道德观念。

关键词:“产妇之死”事件,新闻媒体,伦理道德,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苏玲, 阳波.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2]张安定.试析新闻报道中媒体伦理失范问题[J].中国地市报人, 2014 (6) .

[3]严三九, 刘峰.试论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失范现象、原因和对策[J].新闻记者, 2014 (3) .

[4]解芳婧, 林刚.社会责任视阈下媒体伦理的失范与重构[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 .

[5]张丹灵.伦理道德视域下新闻评论的失范现象及对策[J].新闻世界, 2014 (6) .

媒体道德伦理 篇2

科技伦理--从学术道德到人本道德

概括科技道德的`演进历程;挖掘学术道德和人本道德产生的历史根源;阐发科技伦理两大内容、两种精神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作 者:韩跃红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云南,昆明,650224刊 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年,卷(期):22(1)分类号:B82关键词:科技道德 人本道德 科学精神 人本精神

媒体道德伦理 篇3

一、网络信息传播失范的特点和表现

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首次提出“失范”这一概念,其后,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将这一概念充实发展为“失范理论”,认为“失范是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变化多端的情况下,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个体身上显现的一种紧张状态”。网络信息传播失范就是指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因为传统伦理规范的缺失和不健全,而网络空间新的伦理价值和规范没有成熟所导致的道德调节机制弱化甚至失灵而引发的传播行为的无序状态。网络失范与传统的社会失范不同,网络失范行为是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越轨”行为依附于网络虚拟环境来实施。由于现在网络已经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阶层,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言行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以合法或非法的身份进行网络行为,人们甚至可以自由地进行人格或角色转换,以体验多样化的经历和情感。网络信息传播失范不仅危害到社会和谐,还冲击了正常的语言规范、伦理道德。对于网络而言,其信息传播失范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网络信息失真扩大化

互联网的产生和普及,使信息在网络交际平台迅速传播,但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却越来越低了。一些用户和网络媒体为了引起社会关注,或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以提高点击率,故意歪曲、捏造事实,甚至不加核实转发、引用道听途说的消息,以讹传讹、误导受众,失去了新闻本应真实可靠的本质。比如,2016年春节前后,被大家广泛关注并热议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这个名为“想说又说不出口”的网友甚至还在网上和多名关心她的网友互动以博取同情,引发热议。但最终证明这则信息不过是江苏的一名女网民因与丈夫吵架,发帖宣泄情绪,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同样,2015年“利辛女子深夜因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的消息一经发布,被众多网友及网站关注、转发,当事人收到了几十万元的爱心捐款,却最终被曝该女子是去朋友家玩,喂狗时被狗所伤,可谓剧情大翻转,令众网友始料未及,深深伤害了大家的爱心。近几年,诸如金庸、成龙、余秋雨、李开复等名人“被去世”的事件也是频繁发生,而在网络上传播此类消息的竟有不少是知名期刊和网络大V。诸如此类的虚假新闻数不胜数,这些消息被门户网站和网友纷纷转载并得以迅速传播,其中有个人、新闻网站、知名刊物无意误传的,也有个人企图利用网络舆论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为之的。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由于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事件爆发初期信息的不对称性、网络的虚拟性等,在某种程度上为制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网络成为虚假信息滋生、放大或扩散的平台。

(二)语言暴力媚俗化

在网络交际平台上,使用不文明、不道德的语言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辱骂,使其在精神和心理上痛苦和受到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被称之为暴力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网络暴力语言给社会和谐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冲击了正常的语言规范和伦理道德。网络语言暴力的实施有的是直接在个人的交际平台上有针对性地对某人或某事口出秽言;有的是浏览网络信息后,利用网络交际平台的评论功能不加辨别地随口开骂;还有的是在转发信息过程中添加体现个人观点和情感的暴力语言。在网络语言暴力中,网民们极尽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日常交流中不大可能出现的不堪入耳的、恶毒的话语和内容,配以网传或自创的最难看的表情符号应用在网络交际中,严重侵犯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还有个别网络媒体为追求高点击率,频繁地针对某一社会群体报道大量负面消息,使部分社会群体被标签化,形成网络媒体的长效话题,导致这一群体的形象被个别媒体所营造的“拟态形象”所扭曲。

(三)个人隐私公开化

隐私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格权,如果没有隐私,人的自由就会明显被削弱,容易受制于人。现代网络技术具有的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在为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使得个人隐私受到史无前例的威胁,个人隐私被窥探、窃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网络成为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的重灾区。不仅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址等基本信息极易被查询,而且个人的私生活、情感等不愿意被公开的信息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被泄露在网络中。个人隐私一旦在网络中被曝光,就会以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迅速地传播,导致当事人的私密空间、名誉、生活状态大大被影响,使当事人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2006年,互联网热炒的“铜须门”事件,至今提起来仍让人感觉沉重。一起没有经过详细核实的婚外恋“一夜情”事件,被其丈夫任性地公布到了论坛上,并未经当事人允许,将其妻子与“铜须”的聊天记录和QQ号披露在网上,一时间,引起网民的愤怒,其中不乏大量的哄客在内的人迅速集结,不经任何查证,各种指责谩骂、恶毒言语狂轰滥炸,并“人肉搜索”出“铜须”的各种信息,在天涯论坛上发布《江湖追杀令》,号召大家一起制裁“铜须”。此次事件后来虽被发帖人宣布不实,但对当事人已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巨大伤害。在网络中,不仅名人的隐私极易被曝光,普通人的许多信息也可被轻易查到。试想,人们在一个几乎没有隐私权的社会彼此赤裸相对,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四)信息传播“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最初是由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来的,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群体决策时,群体之间情绪的感染会迅速传染,群体成员迅速向一端倾斜集中,中立者也会随着强化性言论的增多慢慢向边缘移动,于是,“群体极化”现象就产生了。在网络世界中,“群体极化”现象更容易发生,大约是现实生活中的两倍。比如上文提到的“利辛女子深夜因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事件的真相被披露后,最初也有一些网民对其男友捏造事实的原因表示理解,认为他既然已经认错并澄清了事实,先救人要紧,既然已经捐了就算了。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情绪性的攻击言论迅速成为主流,道德审判愈加强烈,“我们还是他们”的边界激活越来越明确,暴怒的网民范围越发广泛,暴力性语言的伤害也越发强烈,中立或同情者最终销声匿迹,对当事人的集体暴力声讨变得越来越强大,网民在网络上辱骂、嘲讽、威胁、人肉等行为叠加,最终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追讨事件。

二、网络信息传播伦理失范的规制

(一)建构伦理原则,明确道德底线

网络消息传播环境复杂多样,在网络社会中,各主体之间影响程度很高,要规制网络信息传播的失范,首先要明确网络信息传播的道德底线是什么。2011年,《人民日报》曾提出,微博发布言论要做到真实诚信。笔者认为,真实诚信、谨言慎行也是网络信息传播的道德底线。网络交际的多样化平台给了大众平等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大众可以自由参与信息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宣泄自己的情绪,网络主体享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是每一个网络主体,特别是知名媒体、网络达人在拥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应当懂得尊重他人拥有的权利,自觉维护网络平台的秩序。在公布信息、发表言论时,要确定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信息的碎片化、片面化,不能只根据个人好恶、盲目跟风,随心所欲地转发或评论公共事件,更不能未经他人的允许随意公开别人的隐私或诋毁他人的名誉,以免伤及无辜。面对海量信息,每个网民都应当做到对未经核实或来源不明的信息不转、不发,对涉及不了解的专业或领域的信息不转、不发。要学会公正地对待他人,所做出的任何言行都不应伤害到社会和他人。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德者必有言”,只有每一个网络主体都做到讲道德、有担当,才能使网络信息传播的失范言行得到控制。

(二)加强技术管理,行政立法并行

信息传播失范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暴力语言的使用。网络的匿名性给现实中受道德约束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言行的“好机会”:夸大事实、散布谣言、攻击谩骂。从技术管理入手对网络语言交际的规范化有明显效果。网络运营商可以在网络系统中设置敏感词自动识别的过滤系统和“代码”管制,把一些道德要素嵌入到技术管理系统中,通过敏感词自动识别的过滤系统进行即时识别,对网络使用者的言行进行约束,加强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无害性,以减少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风险和政治风险。此外,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对规范网络传播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法规内容仍有待细化,特别是有关信息传播方面的内容应当加强。很多网络造谣事件,当事方遭受了巨大损失,却因相关立法不健全,导致取证困难,最后不了了之。如中国第一家媒体公益基金“芒果V基金”假发票事件。在立法技巧上,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稳步快速地推进网络管理法制化。网络媒体的规范和管理,还需要政府的行政监督,通过对个人和机构的登记备案来对网络媒体的活动进行实时把关。行政监督、技术管理加上立法,相信未来网络信息传播伦理失范的现象会得到有效控制。

(三)净化社会环境,提高网民素质

文明安定的社会环境能够提高公民的道德和语言素养,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则有利于强化网络主体言行的道德评价和监督,并督促网络主体言行要遵循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可以通过学校、媒体等资源开展道德宣传,从青少年开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倡导文明的语言行为。从个人、组织、行业入手,加强道德修养,构建符合传媒伦理道德的把关体系,扶正祛邪,使人们在精神和物质财富方面平衡发展,从源头上改变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

孔子伦理道德精神 篇4

孔子伦理道德精神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孔子,诞生于中国最伟大的朝代周朝。孔子对中国及世界意义重大,他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悠扬的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88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幻出了三种字体的“和”,代表了“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中华人文理念。从此,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在五大洲进一步传播,孔子热,儒学热更加薪尽火传。

足以表明,即便孔子离开我们已经2500多年,但他始终不为人们所忘记,因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在封建时代他的学说被誉为治国之本,他被封为至圣先师。孔子的政治抱负是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秩序,为此,他十分重视对弟子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以道德教育作为救世人才的素质保证。《论语》记载了孔子大量的伦理道德言论,堪称一部伦理道德教科书,而“仁”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伦理

道德概念。也就是说孔子思想道德的核心就是“仁”。

孔子鼓励人们追求“仁”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物欲横流,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邪气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国格的势利小人。于是,仁爱的呼声四处响起,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故培养孔子的“仁”的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显得多么重要。但培养之前须得了解孔子的“仁”。

孔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仁”有不同的解释,综合所有文献来看,“仁”是一种立己立人,达己达人,修己安人的道德品格,是一种从人们内心萌生的自觉遵守礼制秩序的伦理品质,包含内圣和外王俩个层次。要想达到“仁”的境界,必须培养孝,悌,忠,恕,恭,宽,敏,信,惠,勇等伦理品质。

所以欲达到任的目标,就必须以社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子禽问孔子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能听到有关的政事,他是怎么得来的。子贡说,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德性来取得的。孔子自己也把能行,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于天下作为仁人的标准。

“仁”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

人,体恤别人;“仁”还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就是说,人们想要自己站地住,必须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显达,也必须让别人显达。也就是说,在自己站起来时,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尽量使别人站起来,这里应该包括在生活上,财力上接济帮助别人,也在道德上,修养上影响帮助别人,即推己及人,积极为人的意思。这样做了,就是向为仁的路上走了。这是一种以他认为重的人生观;是一种有利于别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和善的献身精神;是一种为仁处世中的行为准则。

孔子不仅提出了“仁”,还将如何为仁的方法告诉了我们,这个方法就是要克制自己头脑中不正的思想意念,依靠自己内心的自觉,重视自己内心的修养,来达到仁的境界。

儒家“仁”文化是升华人性的学问,它用“仁爱”的思想教育人,以改造人性的邪念,唤醒人的良知与责任感,导人向善。这便是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的目的。

除了“仁”这一核心思想精神外,孔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其他的道德概念。温,良,恭,俭,让,中庸,中行,和,义,德,慈,知,圣,公,晾,贞,果,正,廉等道德素养。这些虽然没有“仁”重要,但它们都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譬如“中庸”,这是孔子倡导的重要品德。“子曰:中庸

之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之德是一种失落已久的最高道德。“中”是指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庸 ”是指不变的平常之理,合起来说,“中庸”寓中道于平常之理中,即所谓极高明的中庸。“中庸”是君子随时要遵守的至德,而大道不明,难以推行,就是因为智者愚者贤者,不肖者都失去了中庸之道。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颜回一人能够谨守中庸之道。因为坚守中庸之道比平治国家,辞去爵禄,赴汤蹈火还要大的多。

自媒体与隐私曝光的伦理道德之战 篇5

(一) 自媒体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 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 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 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需要注意的是, 在现代社会中自媒体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 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即所有的公众都可以成为自媒体。

(二) 隐私

“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 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 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二、自媒体隐私曝光方面的重大事件

自从网络渐渐普及之后, 网络平台作为一个新兴的传播平台, 被公众广泛使用。关于自媒体隐私曝光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肉”一词的出现。从2006年第一期“人肉”事件出现后, “人肉”在网络事件中对网络当事人的隐私曝光一直备受瞩目和议论。就近年来说, 自媒体隐私曝光方面的重大事件有:2010年天涯社区曝光“局长日记门”, 原广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局长韩峰被处以开除党籍及行政开除处分;2013年“女高中生事件”, 广州陆丰18岁女高中生被服装店店主怀疑偷东西, 并将视频截图发布网络求“人肉”, 遭到“人肉”后, 该女高中生因个人信息被曝光压力过大跳河自杀;2014年文章姚笛出轨“周一见”事件。网络隐私曝光事件层出不穷, 而在种种事件中, 关于自媒体在该过程中涉及的伦理法规和道德规范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

三、法律方面

自媒体作为主要依靠网络为基础的媒体, 与传统的出版报纸、电视节目不同, 适用于传统媒体的法律条文并不适用于自媒体。自媒体发展至今, 其相关的法律一直处于较为边缘的模糊地带。

最先明确对其作出一定规定的为, 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下称《解释》) 公布。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 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解释》规定,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可构成诽谤罪。

2014年10月, 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下称《规定》) , 重点内容包括自媒体、个人信息保护、非法删帖、网络水军等内容。自2003年“自媒体”一词正式出现至今, 该规定是国内对自媒体相关问题最明确的法律条文。

四、自媒体与隐私曝光的关系

(一) 隐私界限不明

现代社会中, 现代人受某些错误的“现代思想”的浸淫, 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一而再、再而三地模糊, 甚至忽略关于“隐私”的边界。现代媒体的错误引导指引, 导致现代媒体及公众对“隐私”本身的界限不明确, 无法对“隐私”边界有正确的认识, 更妄谈对隐私曝光有正确的认识。

比如艳照门事件、好莱坞女明星隐私照片泄露等事件刚出炉之际, 公众人物的私密照片在各大网站、论坛、邮箱转载传播, 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些传播行为其实是一种对隐私的侵犯, 反而把这些行为当作“福利”, 是茶余饭后人人可以谈论的八卦。归根结底, 是整个社会在当下对“隐私”秉持一种不尊重的态度。这种态度导致公众对“隐私”窥探的追求, 导致媒体对“隐私”曝光的追捧, 导致相关法规在涉及相关问题上对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宽容和放纵, 也导致现代社会隐私曝光事件中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不断被拉低。

(二) “受众即新闻源”特性

自媒体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受众即新闻源”。所谓“受众即新闻源”, 就是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 每个人既可以是受众也可以是传播者, 既可以是新闻传播的承受者也可以是传播的中介, 更可以是新闻的传播源头。

这个特性影响了对新闻的约束性, 在“人人都是媒体”的现代社会, 公众在无意识成为“新闻源”的时候, 会自觉地将个人的三观和标准等同于自己作为媒体时的三观和标准。虽然发帖者在作为个人的时候不再受签署的保密协议约束, 但当个人成为媒体、公众成为新闻源的时候, 以媒体身份出现的个人对“隐私”“保密”等相关问题的态度应该有所改变。而现实情况的是, 由于个人观念和媒体观念之间没有及时地转换, 自媒体在隐私曝光事件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触及底线, 甚至拉低底线。

(三) 网络开发和侵权手段的隐蔽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新宝认为, 网络自身的特点是引发网络隐私侵权的重要因素。网络隐私的载体是具有虚拟性质的网络, 其不可触摸性导致私人空间、私人信息极容易受到侵犯。另外, 网络高度的开放性、流动性和交互性决定了个人信息一旦在网络上传播, 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以及任何人攫取之便捷将无法控制, 使得侵权变得十分容易, 而法律救济则会变得相当困难。在网络生活中, 侵权主体和侵权手段具有隐蔽的特性。

正是因为网络本身具有这种特性, 以网络作为载体和基础的自媒体在有关隐私曝光问题上的态度表现得十分模糊。可见, 网络的各种法律监管空白区域为自媒体隐私曝光的不良情况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营养。

五、自媒体在隐私曝光问题上应承担的责任

自媒体作为现在和传统媒体分庭抗礼的新兴媒体, 在纠正媒体在隐私曝光上的失范行为问题上应当起到重要作用。

以典型自媒体平台微博为例, 自微博兴起以来, 有一批博主以发表评论、整理消息等途径走红, 拥有过万粉丝, 他们的每一条微博动辄有过万的转发量, 经常在热门微博中出现。这些博主后来被称为“大V”, 微博开始加V认证通常是真实身份认证, 从2015年开始微博放宽标准, 微博粉丝量在50万以上的即可加V认证, 认证信息统一是“微博知名博主”。2014年7月初, 上海地铁九号线, 一名“咸猪手”男子摸女生大腿的视频及截图在微博上疯传, 其中不乏各大V, 随后这名“咸猪手”男子被网友“人肉”出来, 并在女孩报警后受到了行政处罚, 这里的“人肉”也以微博曝光为主。但之后的事件发展渐渐偏离原先的主题。微博不但迅速曝光了“咸猪手”男子的个人信息, 而且连他妻子、女儿的信息也一并曝光, 其中包括手机号等极为隐私的个人信息, 这些信息经过微博各大V的转发迅速遍布整个网络。

该事件中, 微博上各大V一味地追求发布、转发具有话题性的新闻, 以继续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却忽略了自己是拥有几十万粉丝的媒体, 其应该履行自己作为媒体的义务。在隐私曝光的失范问题上, 自媒体要比传统媒体担起更多的责任。自媒体发展的初衷是接受来自四面八方各种不同的声音, 人们不再由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 每一位公众都可以独立获得资讯, 对事物作出独立的判断。但是, 目前监管的空白和自媒体本身的观念比较混乱, 这一初衷正在被公众和自媒体本身渐渐遗忘。

自媒体除了可以表达自己独立的观点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媒体要能够勇于监督媒体, 保证媒体不滥用权力。监督媒体不滥用监督权去换取媒体利益, 监督媒体工作者不滥用媒体给予的权利去要挟企业和个人, 为自己谋取私利。

六、结语

自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而近年最为严重的就是关于隐私曝光的相关问题, 幸好问题的严重性渐渐得到了重视, 相关法规的相继出台最大限度地推进了对该问题的解决。各类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传媒人和受众的反思。在各方的努力下, 自媒体的前途虽然坎坷, 但一定是光明的。

摘要:自媒体作为现代媒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新闻传播过程占有重要地位, 而以微博、论坛为主要“根据地”的自媒体参与者中, 尤其因为其匿名、化名的独特性, 以及增加点击量、提高关注度等商业自利目的, 自媒体在隐私曝光问题上屡屡出事, 其法律监管也有颇多漏洞。对此, 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分析, 反思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隐私曝光,伦理法规

参考文献

[1]窥文章隐私, 媒体做错了吗?[EB/OL].腾讯评论 (第2752期) , 2014-04-03.

[2]一边是丑恶一边是隐私剖开网络曝光这把“双刃剑”[N].辽宁法制报, 2014-01-10.

[3]淳于慧雪.浅谈自媒体时代对新闻当事人的隐私保护[J].戏剧之家, 2014 (11) :315.

[4]自媒体转载网络信息规定出台不得侵犯他人隐私[EB/OL].中国经济网, 2014-10-10.

[5]浅谈自媒体时代的自爆隐私与隐私披露[EB/OL].帕伯利森传媒, http://news.shm.com.cn/2013-05/08/content_4101239.htm, 2013-05-08.

[6]“自媒体”普及的当下如何保护个人隐私[N].人民日报, 2013-08-02.

[7]康国平.自媒体的责任和义务[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42bef0102et7t.html, 2013-05-07.

新闻伦理道德浅议 篇6

关键词:新闻道德,新闻失范

最近, 随着多起新闻失范事件的发生, 新闻伦理道德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新闻伦理道德是新闻业必须要考虑并遵守的一种社会契约, 而新闻失范事件是对此的公然违背, 这种违背会导致新闻业与多种社会力量发生冲突, 从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 新闻伦理道德像别的伦理道德一样受制于当前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是它们的综合产物。因此, 探究新闻失范事件离不开新闻媒体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制度。

总体来看, 目前新闻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行为:

一是假新闻。众所周知,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以真实作为存在的基础和理由。李普曼曾说, 新闻记者好像站在船头的瞭望者, 他绝不止注意眼前的表象, 而是洞察气象的变化, 预测航行的安危。假新闻不但没有“洞察气象的变化”, 甚至连“注意眼前的表象”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有做到。假新闻是对新闻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其信誉产生严重危害的行为。它不但会破坏社会秩序, 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还会使新闻受众接受错误的信息从而影响自己对当前所处的生存环境的判断。

二是广告式新闻。作为具有明显主观意图和非理性的广告与客观理性的新闻是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 但近几年来具有广告性质的新闻频见报端。广告式新闻由于披着新闻外衣并由科班出身的新闻人撰写, 一般读者较难与广告区分, 非常容易把它当作新闻来读。其本质是广告主利用新闻与生俱来的客观性、严谨性以及读者固有的信任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广告式新闻是严重损害新闻业信誉的事情, 是新闻媒体为迁就广告主的利益而损害读者利益的行为。因此, 广告式新闻是对新闻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三是新闻炒作。媒体进行新闻炒作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从而获得注意力, 然后又在广告商那里将注意力变现。在“西安手术室医生自拍事件”和“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这些事件中, 相关媒体人并非不知道不辨真实, 作为科班出身的他们, 比任何人都对新闻的客观性和深入调查的要求了如指掌。但之所以出现舆论反转, 是媒体人在故意“拿捏”民意, 在操纵民众, 为的是吸引公众持续的注意力。类似的新闻炒作一方面会被大众误解为从业者不具备新闻专业主义;另一方面也对公众了解真实的生存环境人为地设置障碍, 损害公众的社会知情权, 极大地违背了新闻伦理道德。

前面说过, 新闻伦理道德受制于具体的社会环境。那么,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不得不注意我国目前的具体媒介环境。

首先, 来看目前的媒介制度。一方面, 我国媒体被认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主要的宣传工具, 具有一定事业单位的性质;另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逐渐要求媒体自负盈亏。当前, 我国媒体处在最激烈的商业竞争阶段, 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出局。因此, 它又具有强烈的企业性质。事业和企业的双重角色, 使媒体面临着商业化和社会责任之间的艰难抉择。

一方面, 媒体要生存下去, 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必须提高发行量或点击率, 然后才能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另一方面, 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是社会环境的守望者, 是公众话语表达的平台, 应该为大众利益着想, 客观、公正、全面、深入地传达消息。在新闻媒体的市场化阶段中, 经济创收和社会瞭望的双重责任使媒体处于两难境地中, 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 从而造成新闻失范事件的频发。

其次, 再来看转型期的文化心态。转型期概念从1992年被提出后, 一直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总结。转型期的社会由于旧的价值体系被消解新的又未建立, 造成权威的陨落和信仰的缺失。

一方面权威的陨落造成的“消极的从众心态”使从业人员在没有本行业权威的约束下, 怀着“别人这样, 我也这样”的想法做出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 信仰的缺失或者不牢固使新闻从业者在面临实实在在的利益诱惑时, 很难坚持客观中立准确的原则, 于是其角色认知和扮演必定会发生错位, 从而出现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事情。

多起新闻失范事件在侵蚀人们潜意识深处对新闻业的尊重与信任, 当公众被新闻失范事件频频激怒并忧愤地喊出“无良媒体”时, 新闻界必须做出反思。笔者认为, 减少违背新闻伦理道德事件的发生急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 新闻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思辨地利用新闻媒体机构的能力, 充分而批判地利用新闻的能力。纵观当前各种新闻失范事件, 撇开新闻媒体的责任不论, 公众对新闻全部接受, 没有思辨不加质疑的思维和行为惯性, 也是造成失范新闻频频出现并迅速扩散的原因。如果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各种假新闻和广告式新闻就能被辨别出来。同时, 对于炒作式新闻, 因为人们已经熟悉新闻媒体在炒作此类新闻的惯用伎俩, 就不会被牵着鼻子走, 更不会出现舆论反转, 让受众感觉受愚弄的事情发生。

第二, 公众要有效组织起来, 对新闻媒体以外部压力。在这个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 为什么新闻媒体一次又一次地触怒它们的“上帝”却没有受到该有的惩罚和损失呢?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公众是一群“乌合之众”, 是一盘散沙, 没有联合起来。笔者认为, 自古以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毕竟少见, 新闻行业的净化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如果公众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组织, 对一些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媒体进行全民抵制的话, 就会迫使这些媒体在侵犯公众利益的时候有所考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杨楠.当代传媒环境下新闻伦理道德失范问题辨析[J].新闻爱好者, 2008 (12下) .

员工组织承诺的道德伦理背景 篇7

一、组织承诺的理论阐释

组织承诺是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中一个很受关注的新概念, 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的程度, 是组织发展动力的重要结构部分。这一概念最早由组织行为学家贝克于1960年提出, 后由阿伦、梅耶等人发展。组织承诺理论已经成为研究组织员工工作态度、行动意向和道德指向的一种重要理论, 而组织承诺也就成为衡量员工对所属组织的认同和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于组织承诺的认识, 目前态度说较为流行。认为组织承诺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承诺, 它主要关心个人是如何培养出对组织价值观的坚定信念, 又是如何产生出为组织的利益而努力的意愿, 以及如何培养、形成想留在组织而不愿离开的意愿等。也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承诺进行过阐述:Reilly认为组织承诺反映了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 它是顺从、认同、内化三种成分不同程度的混合;国内则有学者认为, 组织承诺有五个内容层次:功利性承诺、参与性承诺、亲属性承诺、目标性承诺、精神性承诺, 它们的发展不完全是连续渐进的过程, 不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机械运动, 而是既可能呈现跳跃性发展, 也可能呈现几个内容层次的承诺共存于一个行为主体之中。对于组织承诺的发展过程, 大部分研究认为, 组织承诺是在社会交换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 组织为员工提供理想的工作环境, 员工就对组织形成承诺。组织承诺与理想的工作环境呈正相关, 与不理想的工作环境呈负相关, 但在实际情况中往往较为复杂。组织承诺也像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气氛一样, 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二、组织承诺的道德基础

组织承诺这一概念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 是因为它是企业与成员之间的一种心理合同或联结成员与企业之间的道德纽带, 即企业对成员的关切, 成员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首先, 组织承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伦理的责任和情感的依靠。员工即企业内的每一个成员, 是组织承诺的主体, 严格说来, 应分为企业最高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企业的一般成员, 但通常指一般成员。Reichers认为, 由于企业是由不同的“联合体和群体”组成,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组织承诺是多种承诺的集合, 员工对不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具有不同程度的承诺, 各种承诺彼此之间可能协调与冲突并存。在一定程度上, 组织承诺可认为是员工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对企业的认同与投入, 是员工认同特定企业及其目标并希望维持企业员工身份的一种心理现象, 表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程度、认同程度及参与程度。员工进入一个企业, 大都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维持生活和发展自我三个方面的期望, 与此相对应, 组织承诺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情感承诺, 指员工对企业的心理依附, 员工对组织承诺是因为他们愿意这样做;持续承诺, 指由于离职会带来损失, 员工对组织承诺是他们不得不这样做;规范承诺, 指员工有一种义务感和责任感, 员工对组织承诺是他们感到应该这样做。敬业的员工往往是在情感上和良知上认同组织、投入组织、依恋组织。也就是说, 员工忠诚于组织并努力工作, 主要是由于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一种要回报组织的义务感, 而非物质利益。也就是说, 公平性和支持性感知成为了组织承诺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其次, 组织承诺也促使企业用道德手段规范自身与员工的行为关系。企业是若干个体为一定目标 (生产和服务) 集合而形成的机构。在现代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中, 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关系虽然不像过去那样带有“效忠”意识和从属感, 不再是反映主仆关系的人格保证 (契约) 关系和以“忠诚”为纽带的“家长式”承诺方式, 但要维系企业的运转, 就要确定一定规模的工作人员保留其中, 进而让员工把自己视为企业整体的一部分, 担负企业为之安排和设计的责任工作。换言之, 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忠诚和责任感, 希望每一位员工具有隶属企业的意识, 这是企业吸引、稳定和凝聚员工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人文关怀和组织承诺正相关。组织承诺一般依靠工作特性、管理特点、人际关系、组织可靠性和公平性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等因素强化而成。肖尔和韦恩的研究发现, 员工感觉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和关怀越大, 则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就越高;艾森伯格根据互惠规范和交换理论也提出, 要使员工产生并维持这种忠诚和责任感, 关键在于让员工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心。因此, 组织承诺的道德因素越来越为组织所重视。

三、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的道德意义

1. 组织承诺表征了一定社会的传统道德特征。

组织承诺的强度受诸种因素影响, 但个性特质和所处的文化环境对它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为组织承诺是一种特定的态度, 态度受价值观和信念直接影响, 而价值观和信念又是所处文化培养形成。价值取向是主体人格特质和组织文化确定形成的, 而主体人格特质和组织文化体现着其所从属的民族文化精神特征。这种稳定的、可继承的、长久积淀在企业成员意识中的精神气质特点, 无时不影响着现代企业中成员的组织行为方式, 尤其表现在组织承诺的强度和向度上。不言而喻, 内化了不同的文化精神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组织承诺行为特征。例如, 东亚文化圈被认为是集体取向的, 而西欧和北美文化被看作是个体取向的。在中国, 儒家思想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部分, 是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准则, 它对中国人的行为具有持续的、整体性的作用, 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组织。“和谐”是其中心原则, 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和内在目标, 其中包括内心的精神和谐、社会性和谐和结构性和谐。个体需要修炼, 需要自我控制并克制欲望;人们应有社会性含蓄。它所追求的美德是公正、智慧、忠实、孝心和得体, 这些特质的获得可帮助人们维持内在的和谐, 同时可以加强社会关系的协调。这种文化精神特质普遍地渗透到中国各种组织中, 同时也突出表现在成员的组织承诺上。在现今的教育体系之中, 理想教育也放在首要的位置。可见, 从无意识的传统, 到有意识的现代教育, 理想已经成为生活理念的一部分, 影响着人们的选择、态度和追求。这一理念也在中国员工的组织承诺上, 形成了独有的理想承诺因子, 使得实现理想成为部分中国员工所追求的职业生涯, 构成了组织承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得相互服务的意识增强, 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利结构之中。对于“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一词, 我国有学者把它译为:“组织归属感”、“组织认同”、“组织奉献精神”等, 这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者对这一构思的理解。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 仍然留有较浓的礼俗社会特点, 情感维系人与人的关系, 维系个体与组织的关系, 是礼俗社会内在秩序的伦理和心理构成机制。由此可见, 员工的组织承诺, 作为反映员工和企业之间关系的一种道德心理状态, 体现并强化着特定社会的传统道德特征。

2. 组织承诺体现了员工的价值道德需要。

组织承诺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态度, 具有一般态度的共性。态度是主体对特定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反应倾向。主体的特定对象是其周围的各种事物, 如对企业、对工作、对领导、对社会等;评价和行为反应倾向也多种多样, 如接近或背离、拥护或反对、喜欢或憎恨、积极或消极等。由于态度依赖行为来表现, 而行为又往往融于态度之中, 这就决定了在非特定的情境下, 态度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动力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不同, 就会在行为上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 如对企业的某项规章制度, 有的员工持赞成态度, 在行为上就会有积极响应;而有些员工持不赞成或无所谓的态度, 在行为上就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第5期51

会消极或抵制。首先, 从功能上看, 组织承诺体现了员工的价值道德需要。表现为行为态度的组织承诺至少有三种功能。一是调适作用。个体为了适应社会和组织环境, 在其中生存、发展并获得接收和承认, 必须判断所接触事物的价值, 决定对其的行动, 并且预先做好行动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 个体也往往通过表达社会公认的态度, 从周围人那里获得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反应。可见, 这种调适作用兼有工具性功能和反应性功能。同时, 它可实现和保证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人可以通过言语或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 使他人理解并据此调节本身的行动, 以避免他人对自己盲目碰撞, 从而确保自己与他人或组织关系的融洽。二是价值表现作用。组织承诺是个体对价值观念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 这种价值表现, 既可是深层的自尊或自我肯定, 也可是一种表层的说话方式的表现, 但其最初动机往往都是对价值观的展现和对行为道义的肯定。价值表现对个体人格与企业目标的整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是自我防卫作用。这个作用具有深层的社会心理学意义。个体组织承诺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自我形象, 减少焦虑, 并使情绪与冲突转移方向。可见, 企业切实地维护员工的形象、体现对员工的尊重, 对于员工与企业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其次, 从过程上看, 组织承诺体现了员工的价值道德需要。员工态度的形成过程一般要经过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环节。服从是一种公开的态度表达, 但私下并没有接受, 它可能是一种社会便利手段;同化是指个体因为与他人或群体有关, 从而接受这个人或群体的态度, 这已接近于个人自己的态度;内化则指个体响应他人的影响, 完全接受他人的态度, 这种态度不再只是一种公开的表示, 而已成为现在个体自己观点的一部分。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 信念与价值观是态度的基础, 在态度的若干特性中, 价值性占首要、核心的地位。而信念和价值观又是行为的服从或顺从强化为认同 (早期作用甚大) , 经同化达到内化而形成的, 其中情感是态度的情绪或感情部分, 是对某人或某事以一定的方式行动的倾向, 它能导致行为结果;在态度与价值将要发生冲突时, 态度一般服从价值取向。因此可以说, 态度是由价值定向的, 而价值由信念导出, 是信念的象征与表达, 信念是员工所处的文化环境长期培育而形成的。

3. 组织承诺提供了员工热情工作的个体道德动因。

表现为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的组织承诺即工作承诺, 指成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热衷态度, 其强度主要受其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企业中激励机制的影响, 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有着密切关系。在组织承诺中, 员工的工作行为除了受契约法规的制约和工资福利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外, 通常以社会规范、职业道德和义务感为准则, 并受到道德追求、价值取向和情感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对此, 可以通过精神与行为的转换、行为对精神的强化的图示来予以说明。

精神内容:信念→价值观→态度→行为;

强化过程:内化←同化←认同←顺从←服从。

工作行为的动因在本质上来自于信念、价值观、态度的精神深化, 内化则是个体工作行为对精神进行强化的最高阶段。

目前有关工作承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员的工作价值观、职业发展、个性特征 (相对职业的) 、工作责任心、组织认同和对社会的态度等。这些研究表明, 工作承诺的培养、激发和保持, 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一个人的工作受到尊重, 工作满意度水平高, 他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态度, 对本职工作的积极主动态度和热爱迷恋程度就越高, 否则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和冷淡态度。

四、结语

论乡村干部伦理道德建设 篇8

(一) 乡村干部职业伦理失序

1. 信仰异化倾向。

现在, 有些乡村的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淡薄, 革命意志衰减, 开始出现了热衷烧香拜佛、占卜算卦, 迷信风水;有些干部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在工作之余进行信教宣传。甚至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信仰开始动摇, 开始变“对党忠诚”为“对个人、对关系网忠诚”。总体说, 就是“不信马列信鬼神, 不信组织信个人”。

2. 脱离群众, 独断专行。

一些乡村基层干部行为不雅, 对自身要求不严, 甚至参与低俗的活动损害干部形象。有些干部, 则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高高在上, 飞扬跋扈, 作威作福, 将党的民主集中制变成“个人专制”, 存在对群众“摆脸色, 打官腔, 要好处”的现象,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这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也是造成农村进城上访现象增多的原因。

3. 政治素质偏低。

一些乡村干部, 思想守旧, 文化素质不高, 不思进取, 工作生活中忽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沉浸在声色犬马、吃喝玩乐中, 缺乏工作上的进取精神和危机感, 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致知识匮乏、工作能力低, 执政能力缺失, 滋生腐败, 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4. 工作上钻空子, 打折扣。

一些干部对于党的政策、方针, 阳奉阴违,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打边球”, 认为“县官不如现管”, 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 对上级政策肆意歪曲、望文生义, 推迟政策的执行, 给群众的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5. 滥用职权严重。

有些乡村干部利用工作职权, 贪污、侵占、挪用公款, 收好处费, 或者借子女上学、入伍、婚事等机会巧立名目, 趁机敛财。甚至接“接待”名义或者趁招商引资之际, 采用“蛇化为龙, 不变其文”的方法, 变相大兴吃喝之风。也有些干部铺张浪费, 利用公款随礼、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比如家庭电话费、手机费等或者用公款擅自配备交通工具、通讯设备。这使得干部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

6. 换届选举形式化。

关于换届选举的违纪问题日趋增多, 村民参政意识强化, 但是却出现了一些干部为了自己、家庭、家族或者小团体的利益, 采用威胁或者各种形式的贿选手段来竞争职位。严重影响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也对日后乡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埋下后患。

(二) 基层干部家庭、生活伦理迷失

1. 婚恋观的异变。

面对农民伦理原有的婚恋观念开始异变, 一些乡村基层干部利用自己的职位、身份以及金钱, 出现包二奶、养情人等违反法律和伦理道德的事件, 直接导致普通村民由一开始的被动接受发展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甚至认为这就是当干部的特色、特权。

2. 子女教育陈旧。

有些乡村干部自身教育子女方面往往还停留在“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腐旧观念, 缺乏对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 这在村民对子女教育上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尤其是现在留守儿童增加, 很多孩子生活上缺少照顾, 心理上缺少沟通, 学习上没有很好的监督和辅导, 乡村干部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些现象, 这就很难在村子的管理工作中对其他村民做出榜样。

3.“计划外生育”。

一些乡村干部骗取二胎生育指标, 超计划生育, 在被群众揭发后, 采取欺骗组织的行为。

(三) 干部价值伦理畸化

1. 发展工作接班人、培养党员过程中, 弄虚作假。

在培养干部或者接班人时, 任命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关系好的。甚至买官卖官, 任人唯亲, 任人唯钱。

2. 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不能理解“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科学内涵, 一味的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首要的, 解决了经济的问题, 再去发展思想。

甚至会有基层干部把思想道德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更有一些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一些干部放任村民采用投机取巧的手段获取利益, 这也是近几年出现“造假村”、“诈骗村”等现象的原因。

3. 好大喜功, 急功近利。

近几年, 乡村的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从群众上访、信访情况可以看一些乡村干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不深入的了解村里的情况, 对于检查也是应付搪塞, 热衷做表面工作。热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只重视浮夸的表象, 忽视实际效果, 欺上瞒下。以至于出现“村骗乡, 乡骗县, 一直骗到国务院, 国务院下文件, 一级一级往下念, 念完文件下饭店, 文件根本不兑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曾向温总理转述了这一顺口溜。

4. 违反社会公德。

经济的增长使农村富裕了, 因为在不良的思想导向下, 一些基层干部在办公地点的建设装修上和吃饭的排场上过分的讲究, 喜欢摆谱, 甚至嫖娼狎妓, 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互相炫耀。一些农村地区基层干部自身价值观出现偏差, 参与盗窃、赌博、嫖娼等违法违纪行为, 这也是农村赌博现象屡禁不止, “笑贫不笑娼”的伦理价值观在村民中形成的原因。

5. 仗势欺人。

依仗权势, 讳疾忌医, 个人主义泛滥。对于群众合法权益进行侵犯, 甚至对于检举或提反对意见的群众进行打击报复。

6. 诚信意识弱化。

有不少乡村领导干部失职失信, 财务上弄虚作假, 虚报、冒领、私分公款, 降低工作中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践踏财政制度。“白条下账”成为乡村工作中的“潜规则”。信用意识淡薄, 这在新农村建设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四) 环境伦理淡薄

1. 环境保护的意识缺失。

孟子曾说:“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传统留下的环境伦理观, 已经被逐利的念头所冲淡,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乡村经济甚至为个人谋福利, 用环境的牺牲来换取自己政绩。也有一些乡村干部脑中认为“屋内现代化, 屋外脏乱差”就是中国农村的特色, 为了应付检查考核, 临时应对的思想比较严重, 为了应付而突击整顿村镇, 能藏的藏, 能搬的搬, 等检查结束又回到原位。是对其工作、对群众极为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真正内涵。

2. 卫生防疫意识差。

基层干部不带头注重农村的卫生防疫工作, 农村“屋外垃圾到处有, 生活污水随处流”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 垃圾处理问题、改厕问题、饮水安全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这成为农村近几年致病返贫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

二、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上

1. 农村社会转型带来的思想冲突。

经济发展, 社会变革, 伦理道德体系受到冲击, 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在新的形势和新环境中瓦解, 但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却未能及时建立, 农民群众缺乏了正确而统一的价值引导和舆论规范, 于是出现了伦理道德上的脱节和冲突。

2.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农村党员干部个人主义兴起, 使命感弱化, 集体意识淡薄, 工作中“吃拿卡要, 雁过拔毛”、“权有多大, 利就有多大”等丧失干部执政理念的错误观念, 不仅仅打击了一部分认真工作, 埋头苦干的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更是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严重影响农村伦理道德的重塑。

3. 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这体现在:自我约束能力低。缺乏群众意识、公仆意识差, 没有把“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观念深入思想, 却将干部身份功利化, 贪图享乐, 贪污腐化。 (2) 工作中缺乏民主。往往应该由大家讨论的事情, 却变成个人拍板。独断专行现象突出。 (3) 政治素质不高, 法纪观念淡薄。对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等, 了解不深, 对于理论知识浅尝辄止, 学习没有主动性, 也缺乏学习动力, 平时不研究, 不理解也不懂法。

(二) 经济上

有些干部丧失了固有的优良道德, 在拜金主义、趋利主义的不良风气和市场逐利的负面影响下, 使得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 迷失在各种思想中, 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 忽视了思想文化建设, 放松了在农村基层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对物质和金钱的盲目占有和享受欲望增长过快,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盛行, 造成部分农村干部过分注重现实效益, 讲求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的整体发展的科学规划, 忽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偏面追求经济效益, 造成坏境的污染, 生产的浪费和群众信任度的下降。

(三) 文化上

1. 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 导致城市先进道德在农村内化的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虽有很大提高, 但是, 小农思想仍然存在于农村干部的意识中, 道德认知水平、判断力偏低, 这也是有些基层干部信仰异化的原因。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 由于村干部在文化素质的不足, 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深刻透彻理解, 使得在面临很多决策时, 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误导, 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在生活中走向歧路。

2. 公共文化道德建设投入较少。

受到财力和人力的制约, 乡镇文化伦理道德的投入比较少, 文化设施投入不足, 道德文化宣传越发的减少, 宣传教育的方式也陈旧, 局限在表面, 没有深入贴近生活, 没有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促进乡村基层干部伦理道德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在进行党组织活动时候, 都因场地和经费等原因, 没能力完全承担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党支部活动次数少, 质量不高, 对党员的关爱不够, 村中大事也不找党员讨论, 但在缴费、计划生育等方面却又要求党员带头。

3. 法制宣传不够深入。

道德需要法律的强制力做保证。近几年, 乡村基层干部的违法违纪的现象增多, 说明在农村, 法制的宣传不够, 没有深入, 没有真正在思想中形成自觉懂法受法的意识, 没有形成内化。而且相关法制的不健全, 直接影响了思想伦理的建设, 和乡村风气的彻底整肃。

(四) 工作上

1. 因为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队伍, 基层干部的领导班子素质不高, 自身不注重形象, 缺乏群众观念和责任感, 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工作不深入, 不具体, 不耐心, 群众意见很大。有些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局限于“插彩旗、贴标语、出墙报”, 缺乏有益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娱乐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形式上, 没有深入群众生活和思想。基层村干部在闲暇时间的文化生活也仅仅是打牌、闲聊、看电视。村中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化, 实效性弱, 教育效果往往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标准。

2. 税费改革后, 虽然从表面看削弱了基层干部的权力, 基层政府的重塑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改变了乡村社会尤其是政治社会的结构, 但, 也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决策, 对于仍然占有一定资源, 仍有行使权力空间的基层干部, 很难把对国家等级结构的服务于对乡村服务结合起来, 只能无奈的选择站在村民的对立面上, 这直接导致了干群关系疏远。

3. 乡村原生秩序根深蒂固。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乡土社会, 它也构成了社会等级关系, 但是国家基层政权的建设导致的乡村原生秩序的衰落与村庄自身衰落是不同的。这不是生活的现代性所能完全打破的秩序, 因此, 中国乡村秩序的存在, 地缘联系的紧密加上农村群众的“干群观”也在重构, 没有权力的干部 (非本地的干部、年轻的大学生村官) ,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将工作进行下去。这样只能导致基层工作被有地方势力的或者“有关系、有门路”的人占据, 导致乡村基层工作选举难正常进行、干部素质难以提高的恶性循环。

(五) 生活上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生活不能得到完善保障的时候, 处于转型时期的基层干部伦理道德观念更易出现脱节, 从而在广大群众中起到误导的消极作用, 这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三、对策建议

(一) 加强党员干部的执政素质的培养

1. 将理论性学习引向深入, 由简入繁, 逐步深化、健全, 完善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 健全学习制度, 通过多种渠道, 多种形式来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业务知识, 加强对法律的教育, 提高基层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2.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的建设, 注重法纪教育, 巩固党员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德是才之本, 才是德之帅, 德大于才是君子, 才大于德是小人, 君子挟才以为善, 小人挟才以为恶”, 要深化改革和完善党员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 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作为衡量政绩的指标, 基层党员干部的伦理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关键。

3. 增强干部自控能力, 健全监督机制, 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未雨绸缪。对于出现的有错误倾向或者不良苗头的问题要防微杜渐, 降低事情的影响度和危害程度, 保障基层干部队伍的纯洁度。

4.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新时代新要求, 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要与时代的发展相协调, 确保科学发展观能得到最有效的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 要求把各方面优秀的人才都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目前, 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多源自干部队伍中, 对于新加入队伍的人员, 主要为刚毕业的大学生, 选人用人渠道不够广泛, 无法实现跨体制、跨行业, 将各行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的干部队伍里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上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这说明要不去一格降人才, 落实用人的广泛性原则, 加速干部流动、新老交替, 优化干部队伍, 变单一为多元。

(二) 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制约制度, 规范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1. 实行政务公开。让群众了解基层工作的内容, 在重大的事件处理上, 要采取集体决策。

2.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资金管理透明化。

3. 引入“问责”制度, “民主评议”制度, 加强党内监督, 调动全体群众监督干部的工作和行为。加强乡村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 在政绩评估上, 把环境问题、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标准与经济发展提到一样的高度。确保经济上、思想上“早发现, 早提醒, 早治理”。

4. 明确基层干部权力内容。取消农业税后, 制度内生的一些权力问题, 在国家制度管辖之外, 但却没有可以消解的力量。比如村委会还是可以利用“集体”的名义来占有集体资源、扶贫款分配、土地经营等权力, 这就需要从制度上明确, 尤其是村委会的行政职能和村干部的权力内容, 重新建立新的“干群关系”, 避免干部滥用手里的职权来损害群众利益。

5. 加强对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惩罚力度。我国有八亿多农民, 乡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直接传达者和反馈者, 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干部的违纪行为, 要加大处理力度, 加重处罚, 挽回群众的损失, 清除乡村群众心中现存“土皇帝”般的“干部形象”, 重新树立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尊重, 建立正确的伦理价值体系。

6. 加强法制教育和廉政宣传。现阶段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 与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效果不突出, 执法不严有关, 只有健全了法制, 才能保障道德的规范, 才能在农村建立“法制伦理”。只有将普法宣传深入基层干部以及普通农民群众的生活和意识中, 才能内化为干部自身规范。要普及与乡村基层干部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 鲜明真实的典型案例来强化法律宣传的效果, 发挥示范、警示作用。

7. 切实协助乡村基层干部, 提高农民收入。“仓禀实而知荣辱”, 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占据重要位置的, 农民的生活必须靠切实的实惠, 才能从对物质基础的最基本需要上实现伦理道德的重建。虽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 但有些乡村的经济发展工作确实需要上级政府给予物质、文化、技术、政策上的扶持, 达到“在不破坏乡村环境、村容整洁的基础上, 经济水平得到提高”的目标, 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进而, 对推进农村伦理道德的建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群众基础。

四、结论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而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和本来面貌, 则是取决于占国家主要人口的群体所生活的环境和状态。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占了大多数,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而农村的伦理道德情况会直接影响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价值构建。作为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农村群众的领路人的乡村基层干部, 应当率先深刻领会党的精神, 提高自身的伦理道德文化建设,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 将中国崛起的核心标准——农村建设, 作为自己任重而道远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 从而在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摘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的伦理建设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处于转型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我国农村干部伦理道德出现异变, 给乡村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 这为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一定阻碍。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 胡锦涛同志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需要长抓不懈, 务必要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因此, 需要广大的农村基层干部首先加强干部伦理道德建设, 从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统筹兼顾的重建农村伦理道德体系, 确保新乡村建设的顺利高效的进行。

关键词:干部伦理道德,乡村伦理,伦理道德文化

参考文献

[1]当前少数干部存在的八个突出问题.新华网, 2008-9-27.

[2]文心工作室.中文经典100句孟子.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8:53.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09.525.

[4]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扬子晚报, 2004-11-22.

[5]邹雨轩.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危机及原因探究 (1) .

[6]杜玉珍.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J].理论月刊, 2010, (9) .

[7]孙改丽.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 2010.

[8]胡家琪.国家权力与村庄的原生秩序——以湖北J市D区龙游乡黄聂村调查为例.经济管理文献, 2007, (23) .

媒体道德伦理 篇9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但是, 由于少数民族文所以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补充包括哈萨克族在内的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内容, 其教学效果将更加显著。笔者认为应该补充的哈萨克族伦理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哈萨克族谚语中的伦理思想

哈萨克族时代相传的言语中, 包含着分丰富多彩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如:

(一) 哈萨克人崇尚勇敢斗争精神及相互团结的品质。这是由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所决定的, 即哈萨克族游牧型的经济生产方式。哈萨克人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历史人物和劳动人民之间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是劳动人民造就了英雄。哈萨克人也坚信是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能脱离劳动人民, 必须依靠于人民。“团结就是力量”;“鲜花沃土上开放, 英雄在人民中成长”;“人民是幸福的钥匙, 英雄是幸福的卫士”, 这些正是反映了英雄与劳动人民的关系, 歌颂了伟大的劳动人民。

(二) 疾恶扬善的观念。哈萨克人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扶贫济危、互助互爱、诚实谦虚, 厌恶自私自利、贪婪懒惰、狡猾虚伪, 忌当面阿谀奉承, 背后说长道短。“狡猾的人说漂亮话, 明智的人说实在话”;“好马奔跑时只知朝前瞅, 好人走运时会照看左右”。自古以来, 哈萨克族劳动人民就颂扬为人谦虚的精神品质:“挂果的树枝总垂着头”;“谦虚的人在人前知害羞, 无耻的人在人前会乞求”;“贼吃了别人的财产, 也吞了自己的良心”。

(三)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哈萨克族全民认为不尊重长者是很不道德的行为, 这种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哈萨克族儿童从小就接受尊长守礼的教育, 强调关爱和照顾贫弱, 老人在哈萨克人中受到极大尊敬。“谚语中还谚语, 值得尊敬的人是老汉”。每当年长者来家做客, 一定要杀牲招待, “招待人要吃饭吃好, 招待老人要杀牛宰羊”。哈萨克人还要求人遵守某种礼节。“称人‘您’, 能失去什么?称人‘你’, 能解恨多少?”;“对六岁的小客人, 六十岁的老人也要问安”。

(四) 热情率直的品性。哈萨克人民重要的道德规范是性情率直、热情诚恳、好客大方。哈萨克人民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逐渐养成了性情率直、热情诚信、好客大方的可贵品德。“不去火的毡房象羊圈, 没客来的家庭似坟墓”;哈萨克人藐视吝啬的人:“吝啬鬼给来客只端上一碗白开水”, “如果在太阳下山时放走了客人, 就是跳到水里也洗不清的耻辱”、“招待人要吃饭吃好, 招待老人要杀牛宰羊”。

(五) 集体主义的准则。哈萨克族人民强调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以集体的利益为最高准则, 全心全意为劳动人民服务。“宁肯不作爸爸的儿子, 也要作人民的儿子”;“与其一个人不迷路, 不如和大伙儿一起迷路”;“千里马的马尾, 粗如鬃, 明智的青年对于部落, 是领袖又是奴隶”。哈萨克族人民谴责只随个别人而背离大多数人的行为:“与其给少数人摇旗呐喊, 不如给大伙儿炒菜做饭;与其给个别人作主子, 不如给大伙儿当吃饭”。哈萨克人深深懂得, 民族氏族的兴衰和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同氏族的人福祸连在一起”。哈萨克人强调只有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繁荣进步, 才会有每个劳动人民家庭的幸福:“一只春燕飞来不是春天, 一只喜鹊飞来不是冬天”。哈萨克人追求和谐和睦、团结友爱的社会生活:“刁马绳的马狗活不长, 不团结的氏族不会长”。哈萨克族十分勤俭节约, 珍惜劳动成果:“宰牛吃肉吃一天, 挤牛奶喝喝百日”。

(六) 爱国爱家的朴素情感。爱国主义是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祖国山河的浓厚感情。哈萨克族人民强调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家乡是金色的摇篮”;“天鹅常留恋清澈的湖水, 人永远思念自己的故乡”;“贬低家乡的人最卑鄙”。哈萨克人民的心目中不仅充满着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而且他们并没有局限于自己狭隘的民族和家乡, 而是从热爱本民族发展到了热爱整个国家的高度:“失去祖国的人, 如同失去森林的百灵”。

(七) 崇尚劳动和知识。哈萨克人以劳动光荣, 谴责懒惰。“辛勤的劳动换来囊”;“愚昧是男人的耻辱, 懒惰是青年的耻辱”。同时, 哈萨克族人以凝练、精美的语言形象地阐述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强调知识是人们必备的素质:“没有春雨, 大地不会反青”;“没有知识, 部落不会强盛”;“明月的光辉撒向大地, 知识的光辉照亮人类”。哈萨克人特别尊重掌握着科学文化的人, 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大地之美在种有庄家, 男儿之美在掌握知识”。

二、哈萨克族民俗礼仪中的伦理思想

(一) 注重礼仪、礼节是哈萨克人待客习俗中的重要道德规范。

热情欢迎, 亲切接待客人——这是哈萨克人在长期的辽阔大草原下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美德。

(二) 相帮互济, 是哈萨克人必须做到的道德规范。

(三) 尊老爱幼, 是哈萨克族人民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 是道德规范的要求, 但是这一点在哈萨克族显得更加显著。哈萨克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 在日常生活中喝茶、吃饭时, 都必须要先敬老人。吃肉的时候, 要先将最好的肉让给老人或孩子, “年轻人登门要干活, 老年人登门要款待”。哈萨克人将德高望重的老人称为“阿克萨卡勒”, 阿克萨卡勒给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知识, 因此获得群众的尊重。年轻人遇到老年人时, 要主动上前打招呼问候, 进门或行路时, 要让老年人走在前面;喝茶吃饭时, 要请老年人坐上席, 老年人外出或归来时, 要迎上去扶老人, 备鞍和卸鞍;到某人家做客, 要给主人的孩子带礼品, 见小孩要抱起来亲吻, 吃饭时, 要把好吃的先给孩子吃等等。此外, 哈萨克人还有收养孤儿的习俗, 他们不会让孤儿无家可归, 体现出一种友好和善良。

哈萨克人的传统禁忌很多, 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反映。具体来说, 用餐或喝茶、做客时的禁忌, 包括:主人端上来的茶、酒、肉及其它食品, 不管好坏, 都要高高兴兴地接受;禁忌当着别人的面赞美自己的孩子, 尤其不能说人家“小孩很胖”等;当教徒做礼拜时, 不要从他们面前走过, 也不要脚踩礼拜用的布单;住宅附近, 水源旁边、礼拜寺、墓地周围不能大小便, 也不能朝太阳、月亮或往火里、水里大小便;禁止铲除丛生的青草, 认为草是草原生命继续的神灵与源泉。

总之, 将哈萨克族伦理道德思想融入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会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还有利于提升哈萨克族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更有利于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

摘要:哈萨克族作为新疆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其伦理道德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厚的地域色彩。本文试图挖掘并提出哈萨克族伦理道德思想在提升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 进而提升高校哈萨克族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哈萨克族,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贺金瑞:民族伦理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苏里坦·伊马西编·哈萨克族宗教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2.[5]贺灵等编·哈萨克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亚森·胡马尔·哈萨克族民俗传统[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6.

[4]贾合甫·米扎汗·哈萨克历史及其民俗概论[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1992.

[5]贾合甫·米扎汗·哈萨克族文化大观[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6.

[6]毛列提别克·哈萨克哲学思想史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0.

[7]贾合甫·米扎汗·历史民俗研究[M]·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 1990年.

上一篇: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下一篇:病案首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