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道德

2024-07-23

网络伦理道德(精选12篇)

网络伦理道德 篇1

进入了数字化生存时代之后,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愈益扩大。人们一方面享受着信息的快速传递所带来的巨大福祉,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因为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所造成的对生活的巨大冲击。

网络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关于对“网络社会”概念的理解,一直以来见仁见智。一般认为,广义的“网络社会”是指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的网络时代的整个社会,包括了现实社会;而狭义的“网络社会”是指基于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拟社会化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即虚拟社会。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网络社会。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许多交流,比如在网上购物、交友、学习等。这些在虚拟空间所进行的交流活动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得以延伸,同时也使得人的本质“社会性”能够在网络得以实现。于是网络因为有了人的活动和参与而赋予了其作为社会的意义。

一、网络社会特征

1. 开放性与国际性

今天人们已经可以利用网络打破现实地域的阻碍和界限。即使不同国家的人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畅通地交流。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于是各种不同的民族风俗、世界观、价值观也都得以在此过程中不断冲突融合。

2. 自由性与民主性

网络时代,人们只要遵守一定的网络协议(TCP/IP),就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畅所欲言。自由,这个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在这里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而在现实社会中因为社会地位身份不同,以及经济实力不同等情况所造成的等级差别,也几乎在网络中消弭殆尽。于是,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后,又有“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出现。

3. 虚拟性与隐匿性

在网络之中,人与人的交往都是一种虚拟现实,而且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年龄乃至性别。这样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使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更注重精神实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欺骗。

4. 异化性

“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数字化的存在时,人们之间的现实隔膜也变得越来越大。随着对网络依赖性的与日俱增,很多人沉溺于此,而真实的社会交往被削弱,人们越来越依附于计算机,产生异化。

二、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

网络社会的这些特点促使我们不得不进行一些反思,因为其中的某些消极影响已经造成了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

1. 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已经成为一种伦理道德问题当中的基本要求。但在网络社会中,这项基本要求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其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1)网络安全系统相对脆弱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2)信息流通的自由度要求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3)社会安全监督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

时下,网络上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愈演愈烈,比如“人肉搜索”就是其中特别突出的一种表现形式。如2006年的女子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华南虎造假事件等,人肉搜索都在其中发挥了极其强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且不说人肉搜索的对错问题,只要看一看在人肉搜索过程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被暴露的程度,就足以让所有网民人人自危了。

2. 黑客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

信息和资源的自由分享是网络优势的一大体现。但是,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之类的重要信息就需要保证其安全了。然而人们对于网络黑客的攻击行为却基本抱相对宽容的态度,因为大家认为黑客的举动大多数只是为了显示其高超的电脑技术而非有着直接的政治目的和商业目的。但无论如何,黑客们已经给网络安全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并造成了很大损失,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3. 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堪忧

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而网络社会影响力的日益深入则更是凸显了这一困难。特别是盗版问题,在网络上的传播更是铺天盖地。再加上网络上很多信息的知识产权难以确认,比如一些匿名的网络作品本身就给版权认定带来很大难度,这使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不便。

4. 文化霸权问题的产生

在网络社会中,英语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语言,这就给英美等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传播有了可乘之机。英语在网络中的霸主地位,使得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播处于劣势,而西方国家却可以通过网络的超地域性大肆宣扬他们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对于非英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说,现在的网络文化交流更多的是单向性的接受,这样的情况对发展中国家意味着本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因此,如何能够更好地抵御文化霸权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而且网络的多样性要求文化的多样性,虽然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全球化和信息共享化,但在文化方面不应该全盘西化,而应当努力保持各民族文化的原生态。

5. 信息污染问题严重

信息污染是指因人有意地制造和发布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而导致的人类健康生存和信息活动低效率的状况。现在的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垃圾邮件、网络谣言、网络色情等内容,使得网络环境的清新度受到极大危害,对人们的生活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了恶劣影响。并且这些有害、虚假信息占用大量宝贵资源,大大降低了网络运行效率。

三、构建网络化伦理道德体系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亟待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以解决网络行为失范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我认为在网络伦理的建构过程当中,应该首先确立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 社会责任原则

英美新闻界和新文学界在20世纪中叶的时候曾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条社会责任理论。这条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言论自由是有条件的,它的性质是在言论权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言论自由以人对他的思想负有义务为基础。如果一个人不负担起这个对于他的良心的义务,如果他反而利用言论自由去煽动仇恨、诽谤、说谎,如果他故意利用言论自由来玷污真理的源泉,那么他就没有要求言论自由的权利,只有他在负起相伴随的道德义务时,他才有道德权利……”

网络社会责任感是指网民为了网络公共利益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地履行自己对公共网络的职责。事实上,网络伦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责任伦理。而在责任伦理当中,道德义务是其核心内容。在自由度极高的网络社会中,虚拟性与隐匿性的特征使得言论监督变得困难,这时,人们与生俱来的利己性可能会导致某些损他行为的出现,如不及时加以引导调控,就有可能愈演愈烈。

社会责任就是从道德这个角度去陈述权利、义务的关系的。每当谈到道德,人们总是自然而然想到必须做什么或者禁止做什么,总是更多地强调义务。但其实除了义务之外,我们同时也享有道德权利。强调道德义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损人利己,排除侵害,维护群体生存的共同结构。对于网络而言,社会责任理论所表达的基本精神就是:只有人自身负起道德责任义务时,才有道德权利和言论自由。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统一的,自由与责任是统一的。

2. 整体利益原则

整体利益原则是指把网络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终极目标。我们可以将此原则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集体主义原则在网络社会中的延续。

网络社会是个虚拟社会,它借助科学工具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联更加紧密,使大家的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融为一体,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所以,大家应该更加强化一种作为人的“类”意识,都能强化这样一个理念———任何个人和局部网络利益的发展都不应当以损害其他局部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发展为代价。

世界各国都在网络伦理建设方面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共同规范网络行为。这是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需要,是全球网络发展的整体利益。

3. 人性关怀原则

网络社会在使人们交往成本大为减少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的同时,直接接触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当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邮件、甚至在线交谈的时候,都已经和古老的见面交流方式愈发遥远。

很多人浸淫于网络之中,沉迷于电子游戏,久而久之,就会对这个人工合成的世界产生依赖性,不可自拔。网络强迫症、网络游戏瘾、网络交际症等网络病症的出现,已经证明了技术进步在带给人们福祉和恩惠的时候,也让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在对机器和技术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网络技术带来的不良后果,并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

如果人们在发展网络的同时,注重对自身在智力和体力方面自由、全面的发展,就可以使技术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为此,大家要作出不懈的努力,将关注目光从单纯的技术发展角度转到人性发展的角度上来,大力提倡爱心、理解、责任、奉献等伦理精神,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健康健全的网络社会。

4. 公平正义原则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平指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正义是符合公众利益的意思。

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就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在网络社会中人们也有同样的要求。也就是说,每个网络用户在网络社会中没有等级差别,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是平等的。

在网络社会中协调虚拟关系的准则中,公平正义是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我们无差别地对待每个网络用户,赋予其同样的权利。此外,用户对于义务的履行也是平等的,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承担。

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才能够使广大网民口服心服,才能保证各条网络管理政策的顺利实施、上行下达,才能使得整个网络社会和谐发展。

5. 诚实守信原则

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理念,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一种道义,是源于灵魂深处的相互默契和信赖,寓有人格和智慧的魅力。

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每一个现实社会的人都是以一种数字符号的形式存在着,因此是否彼此遵守诚信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伦理道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强调要使人们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而且要使人们把诚信的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要求。能否真正做到诚实守信是关系到能否使网络伦理规范的建立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要素。当前很多的网络失范问题说到底都是与缺乏诚实守信有重要关系,因此想要标本兼治,就应当从建设诚实守信的网络秩序着手。

6. 因势利导原则

网络的虚拟性特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都并非直接。网络的隐匿性特质使得人们的真实身份得以隐藏,可以逃避承担责任义务,可以逃避传统道德的约束,使人们精神麻木和道德冷漠,并失去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和现实感。

在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占绝大多数。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青少年这个庞大群体中所表现出的丰富想象力、热烈的社交情感、强烈的表现欲很有可能会导致其误入歧途,堕入网络陷阱不能自拔。

仅仅依靠社会舆论监督来规范个体的道德行为很难在网络社会中收到较好效果,于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所提倡的“慎独”精神在网络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也就是说,人们只有自觉主动唤起自身的道德意识,激活在伦理道德自我教育上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维护网络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因势利导,引导网络道德主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思潮中学会辨别是非优劣,从而增强道德分析、择善而从的能力。

7. 兼容允许原则

兼容允许原则强调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希望在网络社会中,大家都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观点,不强求别人接纳自己的观点,理解网络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与他人平等相处。

在网络社会中,因其开放性与国际性的特征,道德冲突无处不在。不同地域的网民信奉不同的道德观念,恪守不同的道德标准,他们之间谁也不可能说服谁。因此,在网络社会中要想和平相处,就要学会尊重他人,不可强求他人意志与自己统一。

我们认为,承认道德的多元性,相互尊重是建立网络道德机制的重要原则,这需要人们达成一致并自觉遵守,这同时也是网络伦理的建立成为可能的保证。

总之,网络伦理是一个新事物,对它的建设应当采取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我们应当抓住现代网络技术大发展的机遇,将网络伦理道德的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保证网络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2]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赵兴宏.网络伦理学概要[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6.

网络伦理道德 篇2

一、当代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现状

当代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民族意识淡化。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影响了青少年对民族信仰、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西方国家凭借信息高科技优势,借助网络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许多青少年就是因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产生了抵触心理,想象西方发达国家才是真正自由的天堂,完全淡化了民族意识,把爱国情结和民族自豪感完全抛之脑后,盲目轻信网络上的一些悖论,传播和制造一些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观有严重冲击力的反动言论。网络负面信息的污染,严重影响青少年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第二,人际关系冷漠。网络是一个矛盾体,“人与机”交流的日益频繁带来1了“人与人”交往的冷漠。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把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网游”上,终日与虚拟网络打交道,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也被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减少,感情日益淡薄,造成青少年人际关系淡化,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第三,网络暴力倾向。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道德思想尚未成熟,明辨是非能力很薄弱,难以划清言论自由与侵权的界限,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参与到网络暴力中。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网络空间里,按照自己偏听偏信的简单思维和逻辑,以自我快乐和个性满足为原则,以“正义舆论力量”自居,以“网络通缉令”、“人肉搜索”、“语言暴力”等形式对他人进行攻击。由于参与的网民数量众多,声势浩大,很容易给当事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并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如“高跟鞋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以及“史上最毒后妈”事件等。

第四,网瘾诱发青少年犯罪。网络成瘾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青少年网络成瘾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等。由于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青少年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较弱,长期沉浸在自由行为的时空中,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从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因而,青少年一切失德、败坏、违法的网络行为越来越严重。目前青少年在网络上涉及的网络犯罪行为主要有网络剽窃侵权、网络诈骗、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黑客等。

二、当代青少年出现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原因

寻找当代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解决该问题的基本前提。网络道德问题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社会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如前所述,现实社会是网络社会运行与生存的外部环境,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延伸。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们由高度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受到冲击,青少年没有植根于心底的价值观,因而出现了道德滑坡、信仰危机、诚信缺失、功利主义等现象。这些现实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没有解决,到了网上也不会自行化解,甚至会更为严重。这是青年网络伦理道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互联网的虚拟化,缺少共同的规范。在现实空间中,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方式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一定程度上容易规范和控制。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由于因特网没有中心、没有国界、不受任何组织机构的控制,加上网络运行的数字化、虚拟化等特点,使得人们的交往以字符为中介,因而非常自由,也难以控制,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在不能有效自律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现实中不敢做或者不可能做的事情,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

第三,青少年自律意识薄弱,缺少正确引导。青少年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出于心理调节的需要,他们势必要寻找一种心理宣泄的途径。互联网络以其虚拟性、自发性、无伤性、交互性、隐匿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成为青少年宣泄和放松的重要场所。由于网络道德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那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系,而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加之青少年的网络自律意识淡薄,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也缺少引导,因而容易出现网络道德伦理问题。

三、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应对措施

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对人精神、灵魂的内在的支撑力,对人的行为有着无可替代的导向作用。目前许多网络问题的出现与青少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由于青少年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构建,意义深远,势在必行。 第一,确立网络伦理构建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以社会主义道德观为指导思想,立足我国国情,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道德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道德观,它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是对我们的基本道德要求。网络道德虽然有其独特特征,但网络道德建设始终应以社会主义基本道德为基础且不能脱离这一主题。社会主义道德是我国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伦理思想,然而互联网是超地域、无国界的,因此,我们在网络伦理建设上,应该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

第二,优化社会网络环境。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形成与社会网络环境的熏陶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首先就必须净化社会网络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其次,完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的网络法制制度,是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有序进行的根本保障。青少年缺少法律的保护意识,他们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因此,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网络监管制度,对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立法应该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需要,与时俱进,让青少年在网络行为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弘扬社会主义主流网络文化,抵御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最后,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这一先进平台的作用,构建网络文明建设,制造和传播具有民族性、创新性、先进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信息,丰富网络道德信息资源,抵制网络低俗、媚俗和庸俗以及国外反动言论和不良信息的散播,坚决取缔网络传播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或者进行反动宣传的网站。

第三,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全面提高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素质。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合力作用。学校是青少年的集中之地,是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学校教育形式具有规范性,学生集中,便于组织,教育内容便于统一,教育的时间便于集中安排。而家庭对其子女的网络道德的教育同样是直接的、有效的,家长应主动承担起对子女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责任。政府各部门、民间社会团体、网络管理机构等社会机关应当积极宣扬和倡导网络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积极组织教育活动的实施,还应该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检查。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应当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国家应加强对网站监督和管理,为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

伦理道德作为一种人类灵魂和精神的内在支撑力,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导向作用。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对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7月24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3]曾长秋,万雪飞.青少年上网与网络文明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4]尹学才.网络道德问题与网络伦理建构[D].河南大学.2009.

[5]姚佳.网络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J].2008,(2).

网络伦理道德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84-01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已经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发展起来成为第四媒体,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作为人类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网络在其积极意义上作为大学生们学习和娱乐的平台的同时,也如一把双刃剑,日益暴露出他们的伦理道德问题。纵使网络覆盖范围广、内容生动直观、传播速度迅速,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崭新的空间,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以及"他人在场"的缺失性,使得大学生伦理道德责任感弱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中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干扰。据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思想道德水平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1、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交友心理失衡,在亦虚亦幻的浪漫中行为失控

网络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规则”。除具有形象便捷的特点外,网络语言更多地充满着戏谑和粗俗,逐渐失去原有的语言规范。大学生上网聊天的目的多数是交友,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决定了交友对象的不可确定性,而大学生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在制度化的校园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里很难得到满足。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达到了最大化,并且由于相当一部分门户网站经营者的功利性导向,大部分聊天室充斥着各种富有挑逗性、诱惑性的言语,甚至不时还会出现色情交易的信号,这些常常使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难以自持。网络交友甚至网恋成为大学生网民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方式。

2、开放与封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危害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从其作为虚拟世界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等优点,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互相沟通。通过网络有机会认识陌生人,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这种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自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网络中的自我角色或随意欺骗他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这种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使大学生面对的是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和人格、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氛围,容易使大学生患上“网络疏离症”,从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不利于他们承担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3、网络游戏日益侵占大学生学习时间,致使该群体部分人无法回归校园生活

传统的单机游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这个年轻的群体,网络游戏应时而上,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互动游戏空间。但是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是巨大的,根据心理学测试的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焦虑、紧张、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过测试后,其结果也都超过正常值,无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

二、面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危机的对策

1、强化社会道德责任,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

所谓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一种准则。互联网由于众多网民的参与,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关系也需要一个准则来调整,需要有一个规范来约束。心理学有一个内模仿的概念,即网上行为是个体心理历程的再现,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道德实质上是社会道德的一个延伸,因而又会反过来影响现实道德。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提出“八荣八耻”观,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出的要求。知耻明荣,就是要求大学生网上行为也应像现实生活一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析、判断问题,加强自律,自觉校正自己的网上言行,大力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

2、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引导网络伦理道德建立

学校开展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乐于参加该类型活动,从而减少学生上网的时间;同时道德纪律教育,可以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虚拟网络世界里避免伦理道德失范,也能让他们明白网络世界并不是真正虚拟而可以随心所欲,同样要受到伦理道德规范和制约。

3、借鉴国外经验加强立法,净化网络环境

在强化社会道德责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进程中,制度建设尤其关键。要通过道德立法赋予道德强制性的特征,以全面提升整个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准。制度是“行为规则”,其本身有“褒扬”和“惩治”两层含义。道德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自律,而道德的制度化是把自律与他律有机融合,赋予道德强制性的特征,从而使道德的作用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最大限度地扼制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学生伦理道德教育事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引起全社会重视。网络普及和推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但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研究方向和崭新工作阵地。高校教育者及教育研究者要大力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优越性,发挥学生主体性,使网络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倪愫襄著.伦理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2)

网络世界中的伦理与道德 篇4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网络规范

网络是指利用通信信道, 将分布在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 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网络是我们目前必不可少的元素, 可是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建设的发展, 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道德冷漠、人际情感疏远、网民隐私受到侵犯、安全受到威胁等网络伦理问题。那么, 人们应该如何使用网络;怎样发挥其正面效能而避免其负面作用;怎样使人“合理”、“善意”地使用网络技术而不是利用其发生危害, 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世人面前。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 避免和制约网络技术被盗用和加入恶意, 是时代赋予计算机工作者的历史任务。那么, 造成目前这一状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 网络的快捷、便利和虚拟的特点易于导致大量的不道德、反道德的信息侵犯人们的道德心理, 抑制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 致使群体道德水平下降。

其次, 年轻一代过多地依赖电脑以及网络, 书本的阅读、亲身的实践、人际的交往等方面产生弱化, 使之获取知识的方式成为一种“方便面模式”;商业化的网络公司抓住了人们的这种文化消费心态, 网络的内容趋于流行化、花边化乃至庸俗化。这就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知识匮乏, 文化退步及人的道德素质的下降。

此外, 网络技术的兼容性使伦理主体无所适从。脱离国家的电子空间不具有建立强有力秩序的能力。电脑空间的法律中, 没有国家法律的“容身之处”, 但是, 应该由谁来确立电子空间的法律呢?现实约束人们的个性, 而网络却鼓励、放任人的个性;现实中的人们要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 在网络世界却可使人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 以虚拟的身份来表现自己。网络世界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多重性, 如何表现自我就看每一个人自身的选择了。如果人们没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很容易就会引发一些道德上的问题。

那么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网络伦理问题的出现, 使人们不得不思考该如何利用网络, 但网络技术本身并不能解答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技术表面, 深刻挖掘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理论根源:

首先, 网络伦理的本意就是要营造一种诚信、公正、共识的网络环境和秩序。可现有的网络伦理规范却是由技术的拥有者制定, 他们与同样技术水平的网络使用者进行某种约定, 这种约定是单纯的, 因而是象征性的。

利用网络提供或传播信息的对象很庞杂, 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 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习俗, 其中也难免有一些对社会、国家、他人具有敌对、不满情绪的人, 因而网络上所传播的信息主题与内容也五花八门、不断变化, 从人身攻击、不满言论、黄色信息、无聊信息、以及不受欢迎的商业广告, 应有尽有。这些信息的广泛而无节制的传播, 很可能会有损某些民族、国家、地区、团体, 或者某些人 (如少年儿童) 的道德信仰、道德理想、道德规范或风俗习惯, 而网络管理机构却极难检查、监控。

其次, 目前网络技术中推崇的尊重知识产权、保守秘密、通信自由等原则也陷入矛盾和循环中。这些原则在给予知识产权以保护, 保证通信自由的同时, 又给某些肆意传播失真的、不负责任的、甚至危害他人及社会安全的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网络管理部门就很难对网络公民上网调阅现实社会中禁止的诸如黄色信息、反动信息等加以确认、控制。

因此必须对网络行为进行必要的监控, 但怎样监控, 怎样程度地接近秘密才不至破坏秘密, 则又是难题。

之前我们分析了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技术根源、理论根源和外部根源, 仔细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自身这一最高层次上来, 因为人才是伦理规范的主体。

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外部根源主要是网络空间存在和运行是处于一定社会背景下的, 因此有必要从外部条件探讨网络伦理问题的产生。

现阶段, 人们处理网络伦理问题的外部手段是法律制约。在法律面前, 一些网民抱着“我是百姓我怕谁”的心态, 肆无忌惮地掠夺他人的智力成果。我们知道, 法律制定的本身并非目的, 其直接的目的是法律的实行。大量的网络侵权者凭借网络非中心化、可匿名性的特点, 可以直面现实社会中的法律而无所畏惧。

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 篇5

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

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伦理道德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加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道德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颜琳 作者单位:济宁师专政治系,山东,济宁,272025刊 名: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4(2)分类号:B82-057关键词:信息 网络 道德 伦理

“网络社会”的道德罗盘 篇6

“网络社会”:新型道德“孵化器”

网络化交往改变了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的方式。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主要形式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而网络化交往的形式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交往的范围和首先活动的领域超越了物理时空的限制,突破了以往点对点交往的局限性,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多种交往形式。交往范围的扩大必然使人们包括道德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交往关系经常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样的关系中,特别是在这些关系的冲突中,人们的道德需要必然实现新的觉醒。

网络化交往使人们的道德意识更丰富,有利于培育完善的道德心理、健全的道德人格和坚强的道德意识。网络化交往具有开放性、全球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它在人类进程中的价值和对道德主体的塑造是前所未有的。

网络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网络作为高科技的卓越代表,它以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道德的信息交流方式和道德评价标准。在网络化的社会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时代共鸣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例姐自由、自主精神,民主、平等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如果说传统价值观是一种依赖型的价值观,那么网络化的价值观就是一种自主型的价值观。

“网络社会”:传统道德的意外之遇

快速变动和不确性是信息网络时代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反映在道德领域,是人们对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观念不再深信不疑,而是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同时对未来充满焦虑。网络的非线性和不平衡的发展,更加速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否认,导致了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盛行。而相对主义和怀疑论发展到极点就必然会产生对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等的判断与衡量标准的丧失;此外,网络技术的多元化、无中心化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精神慰藉和借口,个体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中显得毫不足道,无法把握自己有无能力对任何行为负责。这种情况容易使人忘记对精神境界和终极目标的追求,失去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传统的道德规范无疑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约束力减弱,新的规范不断出现,急待整合。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类生存空间。在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里,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规范,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

目前,网络空间已自发地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广泛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从邮件的传输格式、通讯网络的道德协议,到网上聊天、电子公告版的语言格式,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范是对原有的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随着它们在数量上的不断增加和扩大,如何整合这些日益庞大、涉及面广泛的规范和原则,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当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至于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社会情境的时候,那么失落现象必然会产生。主要表现为:黄毒泛滥、版权侵权、计算机病毒、黑客骚扰等一系列极端不道德的网络犯罪行为。

网上的不道德行为可能会破坏优良的道德传统,网上的不道德行为会对真实世界的道德产生直接的抑制和冲击,给社会的道德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样在网络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主流伦理观念可能淹没于散沙式的个人祈求之中,自觉的传统道德要求可能陷匿于信息的随意接受之中,社会可能会陷入伦理上的分裂、矛盾、无序状态中。

“网络社会”:个人道德自觉的唤起

在“网络社会”中,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不仅已经浮现,而且也呈越来越严重的发展态势。因此唤醒个人的道德自觉就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更应响应总政的号召,自觉做维护网络道德的排头兵。

首先,因为在“网络社会”中,法律和公开的社会道德舆论对个人的行为的监管力度已经减弱。因此,在做与不做、如何做的问题上,决定权完全在个人手里。

其次,网络技术正在逐步改变着原有的社会结构。知识、信息、技术在顷刻间可以赋予个人力量和财富,从而改变个人的命运。对于那些掌握和精通了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人来说,坐在一台计算机前,稍不留神或心术不正,就有可能在瞬间做出对个人和社会都危害极大的事情来。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道德与法制的教育,唤醒人们对自己和对社会的道德自觉的要求,可以说是网络化时代的一种伦理的必然发展。

网络伦理道德 篇7

一、何谓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新的道德形态, 与现实的社会道德联系紧密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 网络道德要以现实社会道德为基础, 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延伸与拓展。网上行为的道德与否, 根源上取决于其自身的道德选择与道德观, 决定着它本身在网上行为的道德与否。网络道德也属于社会性活动的范畴。上网行为既然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那么必然要遵守和履行相关的社会网络道德规范, 用以保证虚拟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我们将其定义为: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的人们通过电子信息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准则。一般认为的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 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 调节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表象

网络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给其发展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首先, 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 未经筛选直接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其中包含的色情信息、暴力信息对大学生产生巨大诱惑, 而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性成熟阶段, 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极易被网络中的色情信息诱惑, 甚至产生不良的现实行为。其次, 大学生追求刺激和新鲜, 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行为, 长时间玩网络游戏容易使大学生个人追求膨胀, 形成偏激的性格。再次, 电脑具有很大的辐射, 长时间暴露在电脑辐射之下, 不利于身体健康。

2、模糊的价值观

网络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使网络充分体现了世界发展的特征。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在网络上主要表现为不同价值观念的传播和交融。网络已经成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价值观念冲突交锋的主战场。知识结构尚未完善的大学生, 对网络中充溢的不同价值观念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从而导致价值观困惑, 不利于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3、审美情趣的娱乐化

网络文化的大众化趋势在给人们带来文化消费极大繁荣的同时, 也对经典文化的审美意境和深度意义进行肆意解构网络文化多是以感性文化形态出现, 网络中的感官愉悦刺激成了审美的表现形态, 而价值理性、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却被拒之网外, 这种娱乐化倾向很容易使大学生在快餐化、平面化拷贝化、恶搞化的狂热追求中陷入盲目被动文化消费模式, 进而因感官的娱乐消遣而将思想的意义放逐。

4、人际关系的疏远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 把交往空间从现实社会扩大到虚拟的网络社会, 把人与人的现实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沟通, 把人与人的互动变成了键盘与键盘的对话。然而, 情感的维系是以人与人的现实交往为基础的, 这种新式的交往方式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流, 影响了人与人的情感互动。许多大学生把网络交往当做主要的交往方式, 与同学和他人之间交流很少, 导致彼此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

三、网络道德问题形成的原因

面对网络引发的网络道德问题, 不同的学科专家从不同的侧面追根溯源, 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法学家认为目前网络立法缺失, 网吧和网络市场管理混乱。心理学家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侧重分析学生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的原因。社会学家则从网络虚拟社会特征出发, 探究学生道德失范的社会文化原因。德育专家和伦理学者则从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和学生道德水准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综合分析其原因。全面综合研究者的成果, 可以把这些原因归结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其中内因包括网络自身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因素, 外因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三个因素。

1、网络文化的特殊性

网络文化是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之上的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信息文化。它是一种以计算机为载体, 以上网者为主体, 以虚拟空间为传播区域, 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 为人类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法、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特征。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使世界任何角落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呈现在上网者眼前, 这些巨量的信息良莠不齐, 其中必然包含大量错误、虚假、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 这些信息很容易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失去理性, 可以说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是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

2、大学生自身特点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和自我发现期, 自我控制能力和对事物的判别能力较差, 缺乏社会经验, 却又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寻求刺激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网络迎合了大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 但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可能误导他们。另外, 大学阶段紧张的生活节奏、沉重的学业负担、不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使大学生感到精神压抑, 他们急于寻求解脱, 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在网络面前完全丧失了自我控制能力, 充分暴露了人类的劣根性, 出现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3、学校德育滞后

学校德育滞后表现为:德育内容落后、空洞、抽象, 忽视现实矛盾, 脱离实际;德育途径单一, 主要靠课堂说教, 没有很好地利用家长和社会力量;德育模式单调, 主要是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关教育的缺失和缺乏。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目标, 具体到学校开展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存在一定偏差。我们开设学生信息技术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 而不是目前学生急需具备的信息素养, 使得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无从选择、不知所措, 误入歧途也不可避免。

4、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复杂

许多家长为孩子配置了电脑, 接入了网络, 网络也覆盖到了大学宿舍, 而家长自己却不了解网络甚至根本不懂网络, 孩子上网的情况无法了解, 也就无法对其上网行为进行指导, 互联网已经变成某些网络犯罪形式的滋生地, 网络空间这个虚拟世界里隐藏着许多罪恶。同时我国网络立法不够, 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力度不强, 网吧管理混乱;网络生态伦理观念缺失;社会上一些流行错误价值观的影响, 如一些媒体、公司对黑客的炒作宣传, 使相当多的学生对黒客充满了崇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德育的问题, 它还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四、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网络德育问题引发的行为必定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 他们出现的网络道德行为必须引起重视, 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校德育要主动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调整学校德育目标, 以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为主, 培养学生的信息分辨能力, 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积极探索合理的德育模式, 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 如建立专门的学校德育网站, 班级、个人网页;再次, 不断完善和更新学校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 关心学生的个人利益;建立一支适应网络化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 并吸收精通网络技术、心理咨询等知识与技能的师资作为网络辅导员到专兼职德育队伍中来。

2、社会各方共同实施网络德育

协同社会各方共同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正如前面的归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德育问题, 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网络延伸了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拓展了德育的渠道, 增强了德育的力量, 但也增加了德育的不确定性因素。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 但学校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如呼吁家长采取措施控制学生上网, 帮助孩子选择上网的内容, 限制上网时间;要求社会从技术、法律和制度上提供援助, 制定网络的相应规范。

3、营造良好氛围, 搞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信息数码技术标识为精神“绝对值”的崭新生活方式, 是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产物, 具有导向性功能、传承性功能、渗透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 我们必须搞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才能为网络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性功能。首先, 以校党委为中心, 开设宣传主流文化的网站。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等一些正确、健康、积极的思想文化, 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 积极利用微博、论坛、即时聊天等网上交流工具, 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人格。再次, 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管理。对校园网的管理, 要严把“入口关”, 利用技术手段控制不良信息的渗透, 努力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总之,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对大学生自身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们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严耕, 陆俊, 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2]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李建, 谢泽源.网络时代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对策[J].江西教育, 2004 (13-14) .

[5]吴秀珍.对倡导网络道德、构建和谐网络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 2008 (2) .

[6]宋元林, 陈春萍, 等.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网络伦理道德 篇8

“网络暴民”与网络虚拟伦理失范现象

网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但却同时伴随着暴力游戏风靡、信息垃圾泛滥、色情网站兴盛等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 在互联网空间上也出现一种独特的群体——“网络暴民”。在网络虚拟空间里, 人们自由表达观点、尽情发泄情绪, 而与此联系在一起的是“网络通缉令”、“网络追杀令”等词, 网民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个人隐私信息, 同时, 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 “魔鬼”般无孔不入的威力, 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2006年4月“铜须门”事件之后, 《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刊相继刊发报道, 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 《国际先驱论坛报》更是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 (原文为《Mob rule on China’s Internet:The keyboard as weapon》) 为题目, 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化”现象, (3) “网络暴民”这个概念由此产生。

网络暴民是指在互联网上因某事件引发而形成的一个网民群体。他们以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符号为载体, 对事件当事人及其亲友在网络上进行谩骂、诽谤等人身攻击, 同时, 极力煽动现实生活中的攻击, 以致造成对当事人现实中的侵扰和伤害行为。这些行为的发动者、事件进程的推动者和以相同方式参与其中者, 即为网络暴民。

对于“网络暴民”群体, 通常是以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为载体, 对事件当事人及其亲友在网络上进行谩骂、诽谤等人身攻击, 非理性的行为极力地煽动着对当事人现实中的侵扰和伤害, 从而造成了现实的影响。网络空间中的成员何以借着网络联络感情、沟通意见以及分享价值?作为虚拟空间的一种内在力量, 网络虚拟伦理将人与人、人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关系上升为人格化力量, 制约着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莱茵戈德 (H.Rheingold) 认为这根本得益于网络虚拟社区, 一群主要借电脑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 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咨询、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 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 (4)

伦理道德包含着道德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观念、审美情趣、道德行为等方面, “网络暴民”群体现象所折射出的网络伦理道德则从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行为三个层面来体现虚拟伦理价值意蕴。

从认知层面来看, “网络暴民”对网络事件的知觉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传播媒介自身, 网络环境下, 媒介几乎做到了“有闻必录”, 互联网上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传播、是否体现了真实性的原则, 都在直接影响着网民的印象与理解, 也就是说, 网络媒介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网民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在网络里, 大家众说纷纭, 置身于信息如此庞大的网络虚拟环境中, 网民在享受着新兴媒介带来的视听饕餮之时, 容易在主体认知上有一定的迷惘, 表现出虚拟空间中的道德认知紊乱, 比如, 无政府主义者盛行、道德相对主义凸显、个人主义推向极致, 等等。

从态度和价值取向层面来看, 作用于人们认知层面的观念和价值体系, 通常会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包括网络媒介在内的大众传媒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 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 这是媒介的舆论导向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 这种舆论导向功能如果失去应有的引导作用, 必然影响网民的心理和态度。对于相关网络事件, 由于各方面原因, 网络媒介表现出一定程度上舆论引导的缺失, 在网络言行自由放松的环境下, 网民表现出来的自我更接近真实自我, 是自我内心的释放与展现, 因此, 道德虚无主义膨胀, 即将个人视为自己网络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 而怀疑和否定现实道德, 传统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甚至为实现内心自我而不顾及他人感受, 人际情感疏远, 并忽视社会传统规范和礼仪甚至法律。“铜须门”事件、“姜岩博客”事件等都是很好的佐证。

从行为层面来讲, 网络不道德行为处处可见。在虚拟空间里, 出现大量不规范不道德行为, 利用网络公布他人隐私、在网络上进行人身攻击、发布虚假信息、进行商业欺诈、制造大量垃圾邮件、散布反动言论、传播色情淫秽信息、利用病毒或技术盗取他人账号密码等, 网民道德责任弱化, 传统的社会性人格嬗变, 人际关系冷漠, 忽视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 这些不道德行为在网上虚拟社区随处可见, 尤其给青少年网民带来不良的影响, 网络虚拟伦理道德行为的失范表现, 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网络虚拟伦理与现实伦理道德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 与之相关的网络伦理道德与现实伦理道德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有人认为, 网络伦理因其虚拟性的特征, 根本区别于现实伦理道德;还有人认为, 网络媒介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 因此网络主体的关系中贯穿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网络伦理道德与现实伦理道德是完全一致的, 根本不需要现实伦理之外的网络伦理。本文基于对网络虚拟伦理的分析, 认为二者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现实社会伦理道德是网络空间虚拟伦理道德的基础和根源, 网络虚拟伦理是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延续。

网络虚拟伦理是一种全新的网络交往伦理。网络虚拟伦理不同于以人的物理身体为基础的面对面的现实社会伦理, 在网络空间中, 由于身体的不在场, 人们之间的联系始终处于一种匿名状态, 现实社会中的身份、角色、地位等的影响和制约变得微乎其微, 网络一族是虚拟的、不确定的和流动的, 这便产生异于现实伦理道德的一种全新的网络虚拟伦理规范。 (5) 虚拟社区可以让你与有共同兴趣者沟通, 也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潜在的兴趣, 网络本身并不创造虚拟社区, 而是创造机会, 让人们在网络空间得以找到想沟通的对象, 并真正找到那些与其有共同兴趣的人。 (6) 现实社会伦理道德评价标准是相对稳定的, 而网络空间作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人们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从“铜须门”、“虐猫女”、网络暴力第一案到“艾滋女”、“兽兽门”事件,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网民最初是出于正义的声讨行为, 事件中的当事人触犯了人们内心深处相对稳定的现实伦理道德底线。网民的追杀和声讨, 只是表明一种态度, 表明一种愤慨、失望和强烈的不认同, 但是到后来, 对现实社会道德的维护发生了质变, 部分网民对事物的判断牵扯了一些主客观的因素, 搅在一起变成了宣泄的工具, 把平常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触犯现实伦理道德底线的一些愤怒、不满转移到虚拟世界中, 转移到别人身上, 这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 而此时网民在虚拟社区中对现实伦理道德的维护就变味了。

网络虚拟伦理基于现实伦理道德, 而网络空间中因某一事件互动交往的人们更有可能暂时摆脱现实社会中的伦理规范对自己网络交往活动的限制, 去除现实世界中的角色扮演面具, 显现出暂时亦真实的实际精神状态。在2007年的“雅阁女”事件中, 该女子被冠以“网络公敌”, 因其先后上传视频“蛮横白领美女自述:我开本田砸你破车”、“工资三千元以下的都是低等人”而激怒网民, “雅阁女”宣称:“我是拜金!收入决定身份, 身份决定一切!”成千上万的网民发表评语对她展开口诛笔伐, 最多一天, 网民评论超过一万条。“雅阁女”的行为是夸大妄想症也好, 是“超价观念”也罢, 在虚拟空间中, 她去除现实世界中的身份角色而如此狂言, 不论出于何种缘由, 某种程度上是其真实的内心表达。“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我们常常构建面具, 道貌岸然地面对他人, 而在虚拟世界中, 对责任与义务的考量, 就没有现实世界来得谨慎。” (7)

网络虚拟伦理是现实伦理道德判断的延续, 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 伦理道德规范受到严峻挑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道德主体的社会责任感趋于淡漠, 不利于虚拟社会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 在网络空间中, 道德规范主体在虚拟社会中表现不完整, 现实社会中的年龄、性别、相貌、职业、地位等属性在虚拟社会中模糊, 取代的是虚拟的文字或数字符号, 这给网络欺骗、网络犯罪等不道德行为留下了空间。另一方面, 道德规范实施力量出现分化甚至消亡。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面对面交往, 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压力和人们内心信念起着作用, 而在虚拟社会里是人机交流, 人们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 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 发生“逾越”行为, 在此情况下, 社会舆论承受的对象对个体来说不明确, 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 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 因此, 现实伦理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受阻, 对道德行为约束下降, 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虚拟伦理, 于是更多地取决于自律。

结语

“网络暴民”现象出现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 它造成的现实客观影响不容忽视, 而网络虚拟伦理道德现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现象, 分析“网络暴民”现象反映的网络虚拟伦理道德危机之现状, 探讨网络虚拟伦理与现实伦理道德的异同, 力求最终促使互联网健康发展。 (8)

参考文献

[1].凯斯·桑斯坦[美]著, 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2].曼纽尔·卡斯特[美]著, 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3].陈昌凤:《做负责的网上公民——由“网络暴民”引发的思考》, 《新闻与写作》, 2008 (4) 。

[4].赵瑞华:《从CNNIC统计数据解读中国“网络暴民”现象》,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3) 。

网络道德 从小抓起 篇9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 学科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渗透。而小学阶段在我国现有教育环节中应该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基于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 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 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 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以身作则,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 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 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每位教师, 不管你是否自觉, 你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即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 也应有良好的习惯。而教师师表美的作用, 从德育角度讲, 至少有三: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比如, 学生开始使用计算机时, 对计算机的存储管理是不清楚的, 只知道哪里好放就往哪里放, 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文件存放在哪里, 或者出现文件的相互替代。如果此时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 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 注意到这个问题,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自己文件分门别类存放的良好习惯。所以,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建立自己固定的存储空间。在第一次存储文件以前, 就要教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以后, 凡是自己需要存储的文件, 都放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机中文件重名的问题, 也为自己查找文件提供方便。第一次存储时, 还必须要求特别注意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将文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 即在“保存位置”的框中必须显示自己的文件夹名, 才可以按“保存”按钮。随着学习计算机使用时间的推移, 文件夹中内容的增多, 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整理文件夹, 建立子文件夹, 分门别类存放信息, 为自己的今后使用带来方便。当然, 在管理自己文件夹的同时, 教育学生, 尊重别人的劳动, 不能随便打开别人的文件夹进行修改, 使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把握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 注意分析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 适时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例如:信息技术领域, 国外厂商云集, 各种洋品牌的软硬件产品充斥市场, 久而久之, 学生可能会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针对这种现象, 我将我国古代、现代有关信息技术的发明及重要成就及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如:早在13世纪, 我国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盘;1958年, 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诞生;1997年6月, 银河—Ⅲ型问世, 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亿次;“龙蕊一号”“龙蕊二号”……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正视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

同时也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 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 (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 , 让学生看到差距, 产生危机感,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鼓励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信心。例如在学习美国微软公司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之前, 我首先例举出另一个文字处理软件WPS2000, 给学生讲述了《求伯君与wps》的故事, 讲了求伯君少年时代由于家庭经济窘迫的艰难求学历程, 也讲了求伯君在艰难困苦中坚忍不拔的探索创造精神, 终于研制开发出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字处理系统WPS2000。求伯君也被尊称为中国软件业的“民族英雄”。并鼓励学生向他学习。

三、引导和谈论, 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等。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不少学生并不真正会利用网络, 他们常常会花大量时间在“聊天室”随心所欲地“侃大山”, 或在“游戏天地”里尝试“虚拟人生”。更有甚者, 有些学生上网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 还在网上搞一些恶作剧, 对制造混乱的黑客敬佩不已。我在日常教学中利用上课中有关内容, 对此加以正确引导, 还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 设立网上聊天室, 在老师的问题和引导下, 学生们在网上聊天室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教育和引导, 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 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让学生明白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 既不能阻碍信息交流、传播不良信息, 更不能无法纪地破坏网络安全甚至危害社会。

四、善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

竞争, 通常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 通过各自努力, 分出高低优劣, 从而推动事物发展的活动形式。因为竞争可以促进优胜者更上一层楼, 激励中游者后来居上, 鼓励暂时落后者奋起直追, 使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鉴于此,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我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性活动。比如举行电子板报比赛;举行打字比赛;设计艺术字比赛;情景、主题思想绘图竞赛;并利用电子表格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把每次各自的考试成绩填入相关班级中, 限时计算出各科的平均分及每位同学的总分, 并提示学生可以从中查看自己成绩 (名次的排序) 是否又有所提高……通过以上活动, 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们乐于学习, 还善于学习。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 团结合作, 相互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培养相互尊重, 友好合作的精神, 不仅使学生之间关系融洽, 更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因此,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我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网页制作》之后, 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文字处理, 表格制作、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内容筛选等众多的知识、技能, 而每位学生对于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不尽相同, 各有所长。如果让学生单独制作, 即使完成也难有精品, 但是如果让他们共同完成, 在合作中他们能够相互切磋、启发、促进, 既有利于各展所长, 又能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据此, 我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 把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揉合进不同的组, 要求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网站的设计、制作和发布。任务布置下去之后, 各小组成员分头行动起来, 搜集材料, 版面设计, 文字录入……各负其责, 通力合作, 精心制作, 许多好建议, 妙点子不断涌现, 一个个主题鲜明, 图文并茂, 版面清晰美观的网页展现在眼前。通过协作的方式, 使同学们在体验成功作品的同时, 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从而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合作精神的重要!

网络伦理道德 篇10

1.调查目的

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 钱天白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 并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20年中, 网络以其迅捷的速度、生动的形式和浩瀚的容量向人们传递着信息与知识, 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挑战。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 而且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不仅有积极影响,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消极作用。这一切都使人们在尚未仔细品味到网络的“甘甜”之前, 已经开始领略它的“苦涩”。

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 他们受互联网的影响也较大。2007年7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表明, 中国网民的比例已超出中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其中学生占1.62亿用户的36.7%, 18~24岁网络用户占33.5%, 其中学生占50.2%, 大专以上用户占43.9%。可以说, 在高校, 互联网已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圈, 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愉悦, 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 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道德失范。

中国互联网20周年之际, 我们对红河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 并希冀在此基础上对红河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合理的对策研究。

2.调查地点

云南红河学院。

3.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法, 具体方式有问卷调查、个别采访。

4.调查对象

红河学院部分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2007年9月20日, 我们对红河学院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7份, 其中男生占51.3%, 女生占48.7%。

通过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多数大学生对网络保持了较为清醒的认知态度。82.8%的同学认为如今网络上的道德状况一般或较差;88.3%的同学认为上网时应该遵守道德;提倡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同学占85.8%。但是在现实的网络生活中, 却存在许多道德失范的行为。其具体的表现为:

1.网络成瘾难以自拔

常见的网络成瘾主要有交际成瘾、游戏成瘾等。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询信息, 而上网交友、玩游戏的也均在半数以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患上严重的网络成瘾症。有大学生坦言, 自从上大学之后, 几乎每天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电脑前度过, 或者在寝室、或者在网吧。由于过多的时间在网络中度过, 不仅对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 同时影响了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习生活。

2.网络言语缺乏约束

传统的道德以个人的信念、意志为内在机制, 并受外界的舆论监督。但网上交往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削弱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机制, 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网上交友时发生人身攻击、粗言谩骂的不道德行为。当问及“对现在网络聊天时的骂人现象的看法”时, 10.2%的同学认为“没什么, 很好玩”, 8.1%的同学回答“别人都在骂, 所以我也骂”。虽然有62.9%的同学非常反感在网络聊天时骂人, 但是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承认在网络聊天时骂过别人。

3.浏览色情或暴力网站

大学生的性生理已经成熟, 而性心理还处于发展阶段, 他们对性知识和两性关系充满好奇, 加之性教育的滞后, 大学生的性心理、性卫生知识跟不上需要, 于是只能从一些色情网站上来满足他们对性知识的需要。同时许多色情网站往往以病毒的形式侵入搜索引擎使大学生避之不及, 深受干扰。20%左右的被调查同学承认有意或无意浏览过色情信息;23.9%的同学经常见到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 54.8%的同学偶尔见到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

4.网络随意作假现象严重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 正在日益发挥着它在资料搜寻方面迅速、省时的优势, 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 同时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 养成浮躁的学风。76.1%的同学有过通过网络下载文章来完成作业的经历, 其中部分学生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调查还显示, 大部分同学不愿在网上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有73.1%的大学生表示“在网上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 8.6%的同学直接说不会;在网上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资料的同学仅占26.9%。由于大部分人随意作假而导致了网络诚信危机, 97.5%的被调查学生不相信或不全信发布在网上的公共信息。

5.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

调查中发现, 不少学生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 存在恶意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有7.6%的大学生承认曾经用非法手段进入或攻击他人网站, 有24.9%的同学表示“有过要入侵他人网站的想法”。甚至16.3%的大学生承认“想过下载非法的黑客软件去盗取别人的账号”。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 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网络文化的特殊性

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网络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1) 开放性与多元性; (2) 自主性与平等性; (3) 隐蔽性和匿名性; (4) 虚拟性和随意性。这些特殊性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国界, 没有篱笆的世界。它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点导致了网络信息的庞杂多样、良莠不齐。网上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尤其是色情与暴力的横行, 对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容易在大学生心灵上引起负面效应, 从而导致他们的网络行为失范。网络的自主性与平等性使网络空间中人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得到张扬, 人的自由、平等得到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 在这隐蔽的网络空间中, 如果个体未能正确认识自我, 很容易导致人格的扩张或萎缩。网络生活的隐蔽性和匿名性虽然张扬了道德主体的个性和自由, 却导致了虚拟性和随意性。网络社会中, 人们随意篡改个人身份, 行为方式、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被普遍怀疑、否定或被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很难以真实的态度来对待网络世界, 而且在交往中往往不去考虑网络交往活动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弱化对他人的责任感, 无形中导致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失范行为。

2.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之一。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 虽然他们在生理方面已完全成熟, 但是心理的发展并不同步, 无论是社会认知、情感成熟还是自我意识, 都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 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因为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生活阅历的丰富, 大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等各种能力逐步提高, 并不断走向成熟、深刻、丰富, 但是有时看问题不全面、易偏激, 对事物发展的本质缺乏理性思考, 尤其是面对丰富且特殊的网络世界, 容易产生消极因素, 从而出现道德失范。同时, 大学生的品德结构正处于发展之中, 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或瑕疵。在缺乏“他律”的网络环境中, 品德结构中的不完善之处不但没有得到弥补, 反而有所扩大、滋长。网络道德失范实际上是大学生原有的道德问题在网络上的映射。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

网络文化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载体, 但不是根本原因。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 如果大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综合素质, 也就不会出现道德失范行为。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靠自律, 二靠教育。

传统的德育注重外塑过程。师生间隐含着森严的等级关系, 教育者居高临下, 强制性的灌输现成的道德规范,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尤其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问题, 道德教育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 而不太重视人格的培育, 即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品德心理的严重背离, 把学生驯化成了绝对服从者。当然, 这种“权威性、约束性、强制性、被动性、他教性”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对于培养青少年责任感和义务感、更好的运用道德的约束功能制约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然而伴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的突飞猛进, 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日益呈现出其明显滞后的一面。在网络时代, 德育工作对象的人际交往频繁, 在对外界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的同时, 他们对单纯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差异感到迷惑, 他们对现实中师生尊卑与网络所赋予的民主、自由感到不解, 从而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 进而会感到现实社会的虚伪, 产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排斥和逆反, 致使学校德育收效甚微甚至难以开展。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江泽民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 信息庞杂多样, 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 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 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 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全社会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 必须形成一个整合家庭、高校、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1.加强网络管理, 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要“清源”, 即从源头上堵住侵蚀大学生思想的不良网站和糟粕信息, 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 人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快网络立法步伐, 促进信息法规的建设。道德原则和舆论能够在道义上约束和规范人的举止, 却不能惩罚超越道德界限的不法行为, 要真正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 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面对网络建设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 各种网络法规、条例相继出台, 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还必须不断健全网络法制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次, 加强网络的监管和安全防范。公安信息安全检查部门应通过提高网络技术, 加强网络监控, 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健康、正常与规范化的发展, 以尽量减少网络文化在校园中的负面影响。再次,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在网络立法管理的同时, 还需要建立网络道德思想体系, 加强对全社会的网络道德教育, 培育全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安全意识。面对层出不穷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高校必须建立网络道德规范, 用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 通过制定与实施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规定等增强高校网络道德规范的强制性约束力, 进而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2.改变传统德育方式, 形成网上网下合力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场所, 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 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 发挥网络优势, 形成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教育合力。

首先, 重视网络利用网络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课堂教学中, 德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并且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 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学生生活中实际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网络的互动性和隐蔽性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一方面, 教师可以在通过校园网发表一些有指导性的思想道德论述, 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刷新”自己思想认识上的薄弱和不足之处;另一方面, 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校园BBS、博客、电子邮件等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帮助, 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也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其次, 注重网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通过和学生们平时的接触中, 以谈心、讨论、辩论的方式, 想学生之所想, 关注学生之所关注, 真正做到网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网下走进学生的道德生活。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如网页设计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等, 引导广大学生参与, 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上述这些活动, 倡导青年大学生文明上网, 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规范氛围, 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 从而使学生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能够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学科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尤其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 通过网络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 将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内容移植到网络道德建设上来, 传播主流价值文化,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建立起弘扬网络主旋律的阵地, 把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向文明的方向和轨道。

3.加强大学生自律教育, 提高免疫能力

人在总体上是有理性的,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缺位并不是主流。同时必须看到, 部分大学生的道德失范并不是技术本身造成的, 因为技术无所谓好坏, 关键在使用它的主体——具有思想的人。正确网络道德的形成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 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因此, 必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 提高网络道德素质,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各级各类学校应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使学生将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 以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以及面对信息技能吸引的自控、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使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都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遵守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道德, 以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为己任, 做网络文明的实践者, 网络家园的创造者。

网络时代的企业伦理 篇11

摘要:网络时代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企业的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鹿事件的曝光很快使得一个大型企业面临破产,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更加证实了在网络时代企业的伦理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进行网络伦理建设需要从内部入手,依伦理的原则对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强化企业员工的伦理意识,采用东方式企业管理,坚持“以德为先”的领导原则。

关键词:企业伦理 以德为先

0 引言

“三鹿于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伦理行为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给大众带来了更多表达观点,获取最新信息的渠道。任何不道德的企业行为必然给企业的经营者带来灾难,不仅是企业生存的灾难,也是个人的灾难。在三鹿事件中,企业的领导人田文华,也因为自己对企业经营伦理修养不够,导致企业破产,自己也难逃法网。

1 网络时代的经营环境

网络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Internet的技术已经通过电子通道把更多人联结起来,从某种意思上说,我们就是生活在网络世界当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企业借助网络技术取得成功,成为网络世界的推动者。由于这些网络公司的推动,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沟通方式。中国的网民数量逐年增加,新生代的80后或者90后已经是网民的主体,他们的信息来源和表达方式都要借助于网络来进行。同时,网络也因为他的快速和透明,成为监督企业经营行为的最好方式。通过网络,各种丑恶现象迅速曝光,并且被大家共享,快速得到传播。当然,好的事情也通过网络获得口碑效应。比如,“毒奶粉”事件,这样的恶性事件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及时遏止了这种非常道德的危害人们生存的牟利行为。通过网络,一些企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了好事,网民也会及时称赞,并且通过论坛和博客的形式表达观点。各种观点的争论,24小时不停的传播给这些做好事的企业也带来了很多商机。比如,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广东的王老吉因为慈善行为,在网络上被大家热情赞扬之后,大小超市的王老吉卖得很多。在这个支持灾区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因为企业的伦理行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增强了对这个企业的支持。

2 企业实施伦理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创造顾客”,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这样定义企业的本质。[1]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要想在社会当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对顾客负责。只有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光明正大做生意,诚信经营带来的是长久生存。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百年老店,如王麻子,同仁堂,都是因为对顾客的负责精神得到民心,所以获得稳固发展。在非典期间,因为同仁堂没有发国难财,所以更加稳固了它在大众心中的地位。

中国的企业发展时间并不长,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回顾众多的商业领军人物,留下来的都是讲信誉的,能够对自己负责,对大众负责的人。比如,史玉柱,这个中国最大的失败者,在面对巨人大厦的倾覆之后,没有因为几亿元的外债而抛弃自己的责任,对公众承诺自己一定还。这在当时,可能成为多少人的笑柄,可是他就是做到了。如今,巨人网络在美国上市,他不仅还清了债务,更是获得了巨额财富。任何企业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必须服务于大众,成为大众道德的标榜,成为服务大众的典范才能生存。

从理论上来说,追溯企业的根源,企业的经济性和伦理性之间没有矛盾,这一点亚当·斯密早就说过。他在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从而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2]从生产的动机来说,任何生存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在自然经济时代,因为生产是作坊式的,自己自足,所以不存在假冒伪劣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到来就使得商品的生产成为一种统治方式,这个时候的生产就是为了追求价值目的,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家一户的需要。在这种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有一个无形的手在对生产者进行约束,每个生产者都要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的伦理导向。在这种市场机制下,自觉地选择符合伦理原则的经营,这就是斯密的“经济人”理论。就拿他举的面包师的例子,没有一个面包师是纯粹出于为大众服务的心而劳作,只有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他们才会努力做出更好的糕点。然而,同样是为了个人的经济目的,面包师还要讲究诚信,这样他的生意才能做得久。这样的原则在中国古代的俗语中可以看出来,“童叟无欺”、“诚信经营”、“笑脸迎客”等等,都是说明了经营的秘诀离不开对伦理原则的把握。

3 企业伦理实施途径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看到企业伦理在企业的管理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大众的监督能力越来越强,企业的形象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伦理的实施应该如何进行,从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当中可以找到企业伦理实施的具体方法。

东方管理学就是以伦理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就是东方管理的核心概括。[3]管理的本质就是“人为为人”,这是东方管理对一切管理学的总结。西方管理学从科学管理发展到近代的人本华管理,从管物为中心走向管人为中心,越来越感到在管理当中人是最本质的因素。从“经济人”的假设到“社会人”的假设,西方管理总是在不断把人的更多需要加入进来。西方在工业化进程当中,为了物质财富的生产,把人异化为物,管理采用“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假设,就是把工人当作某些层面的人,不是完整的人。然而,西方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人发现自己的本质,发现自己天然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越来越亲近自然,人性的自然化就使得管理必须回到本初。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传统,从来就是把人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当作一个活的对象,而不是建立抽象假设基础上的抽象人性。东方管理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同时根据华商的巨大成功总结出“主体人”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要强调管理当中的伦理原则。“以德为先”就是要求人或者企业或者国家,进行管理都必须把伦理道德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算抓到根本。

企业的管理必须实施伦理管理,因为企业也是由人来组成的,企业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可是,规章制度是死的,只有通过领导者的亲身示范才能化为下属的自觉。管理的伦理原则在中国的企业管理更加重要,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对领导者有伦理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就是说中国人对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必须从领导者身上看到才愿意遵守。当今社会,企业成为成功人士的重要平台,要想治理好企业,就必须从自身做起。修得一身好,自然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这也是中国道家“无为而治”的精华,成功的领导看似不做具体事情,就是因为做好了自己就带动了千万人,带动了整个企业,企业带动了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

[2]苏勇.管理伦理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

网络伦理道德 篇12

网络拍客是指互联网时代, 利用各类相机、手机或DV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 通过计算机编辑处理后, 上传网络并分享、传播影像的人群。随着数码产品和网络技术的融合,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数码电子产品拍摄影像, 并在网络上进行分享。“网络拍客”的诞生, 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流行文化的盛行。但在这种流行文化的背后, 却有着许多法律和伦理道德等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拍客”, 得到4535条结果, 输入“拍客法制”得到452条, 输入“拍客伦理”得到439条。这其实从一个角度说明,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 拍客问题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

研究拍客法制与伦理方面的文章, 知网上有报纸、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等,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话题, 这个话题的研究数量不多, 也不深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南大学王婷的硕士论文《拍客侵权行为探析》, 文章比较系统地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拍客问题, 分别是:分析拍客的拍摄自由与权利的限制;通过对域外部分国家公民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和平衡的经验及对公民拍摄权的具体规定的借鉴, 来试图界定拍客所能拍摄的合理空间, 以及有限制的传播自由;分析拍客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和拍客所侵犯公民的具体权利;着眼于侵权行为的四个构成要件来分析拍客侵权行为;分析拍客侵权责任的承担, 包括责任主体和责任承担方式。另外, 田芳的《用“拍客”资源要把好“关”》强调了两点, 一是“合法是媒体选用拍客素材的底线”;二是“媒体要对拍客所提供的素材进行甄别和把关”。再有, 《军营拍客》则从军事机密的角度谈了规范拍客行为的重要性。此外还有《拍客的传播特征和传播伦理》、《用好拍客, 规范拍客》、《炒作和猎奇不是真正的拍客精神》、《论自媒体时代“拍客”的道德自律与人文关怀》等文章, 但就拍客法制和拍客伦理搜索结果显示, 比较详细涉及搜索关键词的文章不到三分之一, 详细分析的文章还是比较少。因此, 为了在当前新媒体的形势下规范拍客行为, 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 从而产生社会效益, 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自媒体形势下网络拍客存在的法律依据

2003年7月,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 (自媒体) ”研究报告, 对“We Media (自媒体) ”做了如下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 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1) 自媒体时代, 数码产品与网络技术相结合, 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拍客通过电脑、手机等上网, 把所拍摄的静态、动态图像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互相分享信息, 这给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冲击。虽然有学者提出“网络立法”、“网络实名制”等策略, 但它们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就目前来说, 网络拍客在信息传播上, 有其存在的法律依据。

第一, 网络拍客的存在有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 这为拍客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拍客们把所拍文字、图片及视频等通过博客、播客、微信等分享信息, 当属于言论、出版自由。此外, 如果网络拍客将图片、录像当作一项艺术创作的话, 国家不仅不限制, 而且是积极支持的。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 给以鼓励和帮助。” (3) 另外, 2007年12月29日广电总局公布并宣布从2008年1月31日起实施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七条:“……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不得允许个人上载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 在提供播客、视频分享等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时, 应当提示上载者不得上载违反本规定的视听节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播、链接、聚合、集成非法的广播电视频道、视听节目网站的节目。” (4) 也就是说, 除时政新闻外, 只要拍客们所拍的内容不庸俗、不侵权、不违法, 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所传播的内容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 他们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上与网民分享。

第二, 网络拍客具有“采访权”, 其采集的信息满足了大众所需, 颠覆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 适应了当今社会民众对信息的多元需求。拍客要发图片、视频, 有时候免不了要采访拍摄对象, 这就涉及新闻采访权的问题。对“新闻采访权”, “学界有三种表述, 即‘采访权’、‘新闻记者的采访权’、‘记者采访权’。这三种称谓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该‘采访权’的主体不同上。” (1) 也就是说, 当前, 我国并没有相关政策或法规命令规定“新闻采访权”必须属于记者或者新闻机构, 因此, “采访权”并不为新闻记者所特有, 一般民众包括网络拍客也拥有采访他人的权利。

三、网络拍客存在的法律、伦理道德问题

尽管网络拍客有其存在的合理原因, 他们对信息的传播起到了延伸和补充的作用, 但其所暴露的法律、伦理道德问题也是明显的。

第一, 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一些网络拍客所拍内容不能保证真实性, 有的为了吸引眼球, 提高点击率, 赚取金钱, 不惜拍摄趣味低下的内容, 甚至策划、编导内容无中生有的视频或者图像。于是, 网络上视频或图片“标题党”盛行, 许多信息文不符实, 真实性得不到保障。不仅不能让公众吸取营养, 反而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造成很坏的影响, 与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明显相悖。

第二, 网络拍客在拍摄过程中造成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零一条指出: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网络拍客在传播视频或图片的时候, 往往忽视相关法规, 以个人喜好或个人利益为中心而不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中心, 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

第三, 网络拍客在拍摄中造成的人文关怀冲突问题。在网络拍客拍的不少视频和图片中, 特别是一些事件新闻, 拍客不顾受害者家人的心理感受, 拍摄下一些泪流满面的镜头或者凄惨的镜头, 人文关怀缺失。在选材上, 不少拍客往往把目光聚焦于乞丐、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群体, 使得图像过于猎奇、片面而冷漠, 有些影像甚至带有偏激的社会情绪, 不客观、不公正甚至不真实的影像充斥网络。

四、从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角度规范网络拍客行为

不可否认, 拍客从出现至今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优秀作品, 他们的出现为传统媒体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使得信息的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化, 视角更加多样, 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满足了信息时代人们的多元需求。但是, 站在法律及伦理道德的角度考察, 我们可以发现, 不少网络拍客作品在选材上缺乏新意, 不能推陈出新, 缺乏张力和感染力, 一些拍客为了个人利益或私欲而忽视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对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了更好行使宪法所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积极地发挥网络拍客的信息传播职能,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网络拍客的行为。

第一, 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使网络拍客行为以法律为准绳。就视频的信息传播而言, 国家已经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 在规范各类视音频经营单位、企业和个人上有了相关法律依据, 各地地方部门应该依该法对经营视音频的相关单位和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立法,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网络拍客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 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不得传播凶杀、暴力、犯罪、色情等内容的图片或者视频。

第二, 视频网站、微博、微信、博客、各类摄影网站、论坛等相关人员应把好质量关。以国家法律和公共利益为准绳, 做到以“拍客品牌”吸引人, 不以低俗、恶搞、过度娱乐等手段提高点击率, 不为一时利益或私欲放弃职业操守, 不忽视社会道德和受众感官, 拍出优秀的作品。

第三, 提高网络拍客素质, 加强自律。目前, 有不少电视台或报纸有各种拍客“通讯员”, 成为它们新闻线索的一大来源, 他们在拍客的培养上, 定期召集拍客开会, 给他们分析好作品与坏作品的差别, 这对拍客在选材、角度切入、客观公正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指引作用。但拍客的学习不应该只限他人教, 还要自己自觉地学习, 不断提高, 在实践中践行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理念, 向他人传递积极健康向上的作品。

第四,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国家可通过引入注册实名制, 建立公众举报制, 专设相关人员进行跟进等举措监管网络拍客行为;媒体对失实并引起不良社会影响的视频或图片等进行监督并进行报道;另外, 鼓励公众举报不良视频、图片等。对传播不良视频或图片的网络拍客进行批评教育, 严重者以法治之。

总之, 只有内外兼修、多管齐下, 网络拍客才能得到良性发展, 为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建云.中国当代新闻传播法制史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商务印书馆, 2010.

[4]朱景文.法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5]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9.

[6]邵丽蓉.网络拍客赚钱有道[N].人才市场报, 2010-07-10.

上一篇:井架安装下一篇:微电商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