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精选8篇)
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 篇1
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但是,在我们尽情地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时,网络空间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也严重困扰着我们.因此,通过技术手段、法律手段与伦理引导,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建立起一个安全有序的网络社会在当前是势在必行的.
作 者:倪志娟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政治系,湖北孝感,432100刊 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221(4)分类号:B82关键词:网络 社会伦理 伦理建设
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 篇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则明确提出,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能源和资源问题已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及建设主体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 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荒漠化的面积越来越多, 耕地减少, 森林锐减, 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城市缺水, 空气污染严重等。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而丰富的资源储备、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 又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国家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全体社会的共同责任。
1.2 节约型消费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建设节约型社
会, 再生产的诸环节都存在节约的问题, 但是作为起点的生产环节和作为终点的消费环节, 显然能够对节约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如果不能在起点和终点上解决节约的问题, 其它环节的节约就会遇到困难。所以说, 推行节约型消费和节约型生产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
1.3 消费者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体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可
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两个部分。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 生产决定消费, 它为消费创造对象、创造消费方式, 同时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 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动机和目的。从根本上说, 只有实现了可持续消费, 才能做到可持续生产, 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最最主要的是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观,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对生产、分配、流通起强大反作用的消费者, 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力是消费者。
1.4 良好的消费伦理有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
以节约型消费为基础的现代消费伦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节约型消费是环境友好的、适度的、可持续的消费。节约型消费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 因此是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消费, 是一种适度的消费。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 所谓可持续消费, 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 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见, 节约型消费与可持续消费息息相关, 是实现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2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途径
建设节约型社会, 自然需要在社会再生产的整个过程实践节约理念, 消费者更应树立合理的消费伦理观。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诸环节中的突出地位决定了:节约型消费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
2.1 完善制度保证, 杜绝享乐性的公款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
要破除中国的行政职务消费的坏习惯, 要提高行政效率, 必须首先纠正观念, 制止任何单位有机会和动力谋求本部门小圈子利益, 杜绝享乐性的公款消费。因此, 在国家机关内部实现公平和资源共享, 就成了当务之急。通过制度的完善, 有效的防止政府的浪费行为以及追求享乐的公款消费。
2.2 发挥政府示范作用, 带动节约型消费胡锦涛总书记在“八
荣八耻”中强调, 要“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各级政府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为推进节约型消费, 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通过各级领导做出表率, 树立节约型消费者的形象。在公务活动不重形式, 务求实效, 削减不必要的公款消费。在日常生活中从节水、节电等生活细节做起, 形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 还要求政府部门实行“绿色采购”, 发挥政府采购的风向标作用, 积极带动全社会范围内的节约消费。
2.3 改变传统中不良消费观念, 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建设节约
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政绩观和资源节约意识。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人均资源短缺是基本国情, 增强全局观念和忧患意识, 懂得节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了解和掌握节约的一般规律, 将“控制人口,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原则, 注重经济发展中的质量效益、结构优化、社会公平和能源消耗等重要问题, 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让人民了解国家自然资源形势、节约潜力、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资源节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从而把节约资源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2.4 全民参与, 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
务院对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举措, 但它绝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 更是全国人民要人人参与、身体力行的重要任务, 消费者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体更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人人树立崇尚适度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追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倡导节约型生产、生活、消费方式, 并积极参与到节约型政府、节约型城市、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的创建活动当中,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摘要:能源和资源问题已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 篇3
[摘要]网络传播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形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网络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素质,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1-0125-06
一网络空间及网络传播的特点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网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原来只为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的因特网,开始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网络空间(cyberspace),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网络社会,使人有了第二生存空间。
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具有自己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技术性和社会性两方面来把握。
从技术方面看,网络技术可以说是现代高科技的集大成者,它综合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等。同时,网络的每个结点是一台台电子计算机,这些单独的电脑以“分组交换”方式链接起来,形成相互关联的分布式网络。由于采用了以上高技术和“分组交换”的链接方式,所以,网络作为信息传递活动的平台,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流向复杂、信息可以在网络中自动贮存和复制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网络的上述技术特点,导致了网络空间具有与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不同的“社会性”特点,这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无权威、无中心性。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权威和中心,人们的生活常常受权威和中心的支配,服从权威、服从中心乃是人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网络社会中,权威和中心都不复存在了。这首先是由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网络的结构是按照“分组交换”方式链接而成的分布式网络,不存在一个管理和控制中心,因此,它具有非中心化特点。在网络社会中,由于身份通过数字化处理而隐匿起来,因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权威,而这也就恰恰消解了权威,权威的消失同时就是中心的消失。所以,在网络社会中,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也不存在谁统治或支配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有人把网络社会称为“没有首脑、没有法律、没有警察、没有军队”的无政府社会。
其次,网络社会生活具有虚拟性。在网络空间中扮演各种角色身份的人并不一定要真正享有此种角色身份的权利,同时也不一定真正承担此种角色身份所固有的义务。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一种角色或多种角色身份,而每一种角色身份都意味着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构成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角色的本质规定。例如,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具有“父亲”这样一种角色身份,那么,这里的“父亲”就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以“父亲”这一角色所具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为实质内容的。然而,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具有某种“角色身份”的人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因为这一切都是虚拟的。“网婚”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有调查资料显示:许多“网婚”男女都有自己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的妻子或丈夫,但他(她)们仍然在网上结成“夫妻”。有的甚至还同时拥有多个“妻子”或“丈夫”。这些“夫妻”在网络空间中购置“房产”、开办“公司”、“生儿育女”,但所有这些都没有实质性内容。
再次,网络社会中,人的活动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人们之间的交往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也突破了“社会的藩篱”,因而也使交往成为个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个人实现了对其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在这个社会中,人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若是觉得空间环境不好,可以自己修改、创造或者选择到满意的空间或社群中去,他们真正拥有了意志自由(除了技术原因而受到的制约)。
第四,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一个空间、每一种文化、每一种规则、每一个社团,知道的或不知道的资源似乎都平等地对每个人开放。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方便、快捷地传到另一个地方去。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网络传播是以电子为媒介、以网络空间为平台的信息交流活动。受网络的技术特点和社会特点的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使得网络传播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
首先,从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两极即传播者和接受者来看,两者都存在多样化和难以确定的特点。在以往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都是可以确定的,而网络传播与此不同,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无国界的空间,有来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等都可能极不相同的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播者,同样,也有其生活背景都可能极不相同的受传者,这就使得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即传播者和受传者呈现出多样化、难以确定的特点。网络传播的这一特点,使得它和以往的大众传播也不相同。大众传播是特定的组织向不特定的大众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在大众传播中,虽然受传者是不确定的人数众多的普罗大众,但是,其传播主体却是确定的。
其次,从信息传播的方式看,网络传播同样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在以往的人际传播中,信息在特定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之间流通,传播者和受传者随时发生着身份、地位的转换,其信息媒介主要是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即使是与传统人际传播极为相似的网络聊天,也有着和传统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如因为隔着电脑,聊天者可能连对方的性别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对方的个性特征了;又如,网络聊天活动,传播者和受传者虽然也可能发生着身份和地位的互换,但这种互换却取决于双方的态度,因为面对着的是机器、是电脑,所以,肢体语言不能充当信息符号,这样,若受传者保持沉默,那么传播者就无法成为受传者,而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身份和地位的转换是必然的,它不取决于主体的意愿,除非终止这种传播活动。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中的人际交流,已经可以达到如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那样身临其境的效果,如网络视频聊天,但这仍然不可能像传统的人际交流那样亲近和密切。实际上,通过视频进行网络交流的双方都不过是在观看互为演员的电影或电视。况且,网络人际交流比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流的方式更多,可以选择视频方式,也可以不选择;可以选择言语交流,也可以选择非言语交流,而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其交流形式则是相当有限的,而且交流形式选择所受的制约也很多。
在传统的组织传播中,信息的传播有由组织结构所规定了的特定的渠道,如上行传播、下行传播、
平行传播等,而在网络传播中,就不可能存在上行传播或下行传播,而只有平行传播,而且,由于网络的开放结构,信息一进入网络,就很难对它的流向进行控制,而组织传播中的信息流向则是封闭的。
就网络传播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而言,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有一个信息的发送中心,其传播方式是信息经由印刷媒介或电子媒介由一个中心出发,向四面八方进行传送,它实际上是面向大众的传播,而不是大众在进行传播。而在网络传播中,由于没有中心,因而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一个中心,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他(她)既是信息发送大军中的一员,又是信息接受大军中的一员,因此,在网络中,大众既是传播的主体,又是传播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大众传播而言,它更接近大众传播的真义,是真正的大众进行的面向大众的传播。
再次,从对信息传播活动的管理与控制来看,网络传播比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难以控制。在非网络传播无论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还是大众传播中,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传播活动进行控制,从而把传播活动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例如,通过书报检查制和影视审查制,可以对大众传播中的信息生产和发布进行控制,从而控制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信息发布范围的限定来限定信息的接受范围;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由于传播活动往往在熟人之间进行,因此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都会对传播活动产生实际的制约。
但是,在网络传播中,上述情形发生了变化。首先,由于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的独特性,网络没有权威的管理者,没有信息的集中地,网络活动的主体包括传播者和受传者是分散的同时又是不隶属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因而,传统的控制机制在网络传播中基本失效了,社会组织既无法对传播者的信息生产和信息发送行为进行控制,也无法对受传者的信息接受行为进行控制;既控制不了信息的内容,也控制不了信息的传递过程;其次,网络传播的离群性、隐匿性,使网络传播活动者的外在压力包括法律、道德和群体性压力大大弱化,正因为如此,网络活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力也大大弱化了。所有这些,都使得网络传播更容易引发法律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二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
依靠高技术支撑起来的网络传播,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复杂的。这是因为,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必然改变人类的活动方式并引起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若从性质上来考虑,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网络传播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1.网络传播对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传播拓宽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开辟了新的道德领域。道德从来就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领域,它始终是作为人的生活的“横截面”而存在的,即它渗透在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由此必然引起道德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网络传播是随着现代大众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它使人类传播活动的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活动形式,与之相伴随的必然是相应的伦理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这就是现在人们称之为网络伦理的这一部分。可以设想,没有网络传播,也就不会有网络伦理的产生。
其次,网络传播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并为培养人们高度的责任意识提供了契机。网络传播突破了传播的时空制约、提高了传播的速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传播活动。但是,网络传播主体的隐匿性、多样性及传播内容的难控制性,都可能使网络成为一个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的场所,而资源的共享性,又使得其可能导致的危害远远大于其它形式的传播活动。这一切,都要求网络社会的人们具有高度的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再次,网络传播对人们的某些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主与独立意识。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网络社会公民必须自己决定自己干什么、不干什么以及怎样干,“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做网络社会的主人。
奉献与共享意识。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建立起来的,网民要遵循如下共同原则:所有网的子网可以彼此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所有的子网和计算机也要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资源共享意识,就不存在网络,就没有网络传播。奉献精神是网络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原则。
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计算机和网络互相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分散管理。它没有中心,没有领导管理机构,没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特权,权力、阶级、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种族,在网络事实中都失去意义。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受等级制度的控制。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加强,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自由与民主意识。网络的核心是自由、开放。在虚拟化网络社会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发言权,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由地选择和取舍,无须服从他人命令。因此,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由、民主意识得到了全方位的锤炼和提升。
最后,从网络对社会道德的运行机制来看,网络也提供了积极的作用:网络工具有利于道德观念的快速传播,特别是一些道德榜样和道德示范、道德宣传的传播十分迅速;有助于道德教育;网络有助于道德关怀的实时送达,没有时空的障碍;网络有助于道德评估机制的建立,节省建立的成本,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网络有助于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
尽管网络传播对人类道德生活具有以上积极意义,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在充分注意网络传播对人类道德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对于网络给人类道德生活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高度关注。
2.网络传播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
网络传播对人类的伦理道德生活也有其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首先,助长人们的无政府心态。我们知道,网络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无权威、无中心,因而网络社会就不存在一种对人们的言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体系,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言行往往因此而变得肆无忌惮,在现实社会交往活动中受到种种约束的言行,在网络社会中被彻底地“解放”。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人的某一行为不断重复进行,那么,它就会成为人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并深刻地影响人的心理。正因为如此,生活在无权威、无中心的网络社会中的人们,长期受到这种无权威、无中心的影响,就可能形成一种无政府心态,从而构成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严重威胁。
其次,网络社会也可能导致人们责任意识的淡化。网络传播之所以会导致人们责任意识的淡化,
其根源在于网络社会的特点。我们知道,网络社会具有虚拟化、隐匿性、无权威性等特点,所有这些,都存在着淡化网络主体责任意识的巨大可能性。虚拟化使得网络中具有某种身份的主体并不一定要承担与此身份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虚拟的身份与责任相分离的特点会对网络主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中的真实身份的数字化即其隐匿性特点,使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责任难以落实到具体的、现实的主体身上,从而使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处于“虚悬”状态;网络社会的无权威性使网络交往主体缺乏承担责任的强有力的外在制约力量。所有这些,都有可能使网络主体淡化自己的责任意识。而当网络主体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混为一谈时,这种可能就成为了现实。
再次,网络传播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因特网的突出特点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过去因为这些限制而无法建立的交往关系,借助网络可以建立起来,并因此而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是成为了现实。但人类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则是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在网络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的第二空间的情况下,人们利用网络在家办公、购物、甚至旅游;人们利用网络发布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欲望,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协调好这些分散在不同空间中的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仅仅使用电子联系的方式是难以构筑起足够令人信任的人际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是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信任交往方式,但由于面对因特网,人们可以伪装成自己想成为的一切对象,所以,因特网也成为躲避现实、宣泄情感、表达欲望的理想场所,使人们可以不再在直接的、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去寻求沟通和理解,这就使原本冷漠的人际关系更加疏远。
第四,网络传播导致人的主体性的削弱。尽管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更为简便、快捷并且是突破时空制约的交往方式,尽管因特网作为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给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挥,但是,必须看到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也造成了人们对网络的极大依赖,长期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因特网来解决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寄希望于在因特网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现成的答案,获取各种各样的现成的、甚至是不知真伪的信息;他们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欲望和各种各样的观点,通过网络来进行自己的活动,一句话,通过网络来表达和证明自己的存在,离开了网络,他们就变得惊慌失措。其结果是与现实社会生活越来越疏离;另一方面则是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网络作为人的创造物,反过来支配了人的存在和活动,人的本原意义上的主体性即人作为自觉自由活动的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都被异化为一种对网络的主动、积极的依赖性,形成了典型的“网络异化”。
第五,网络传播存在着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巨大可能性,构成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念的巨大威胁。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突破了种族、地域、民族、国家和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等的制约。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中,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有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人们都借助网络这个载体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网络社会成了一个展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的平台,这也使得参与网络交往的主体同时受着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并进而使网络交往主体的价值意识包括信仰、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发生结构性改变。我们知道,现实社会是一个由主流意识形态统御的有权威、有中心的社会,这种权威、中心正是社会能够有序而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但是,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权威、没有中心的社会,即使是现实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进入网络社会后也必然丧失自己的“主流”地位,不得不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作为多元意识中的一元而存在,并受到来自其他社会意识的批判甚至嘲讽,不同社会意识之间相互的批判、嘲讽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解构过程。这样,作为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地位,在网络社会中被削弱、被消解,这一情形反过来又作用于现实社会,使现实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地位的削弱,不再停留于网络社会中,而是在现实生活的社会中成为事实。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出入的活动主体,处在有权威与无权威、有中心和无中心的剧烈的冲突之中,其结果是使得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盛行,现实社会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与中心地位被削弱甚至被消解。
三结论与思考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如何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而避免其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是网络文化研究和网络文明建设中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消除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当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与控制、完善网络传播立法等等。但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活动主体的道德素质。
就网络道德教育而言,也必须注意到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首先,网络道德教育主体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非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一般来说是确定的,即家庭、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这些主体当然仍然是存在并起着重要作用的,但是,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活动着具有不同道德价值观念、不同意识形态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的人,在网络社会中,这些有差异的活动者都在通过自己的网络行为相互进行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一个网络活动者到底受到多少不同类型的人的行为的影响,这一点是难以确定的。
其次,网络道德教育对象的多样性。笼统地说,网络道德教育对象是广大的网络用户,但是,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这就必然导致网络用户的千差万别。从来源上看,网络用户既可能来自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从年龄结构层次上看,既可能是青少年,也可能是中老年;从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上看,有高也有低;从职业看,网络用户遍布不同的行业,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网络道德教育对象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再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由上述两个特点决定的。从教育主体来看,由于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除常规的家庭、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外,还有大量不确定的千差万别的网络用户,这就决定了网络道德教育主体有着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标准。如发布、浏览色情信息,在某些西方国家是合法的,也不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在某些地区还受到肯定,而在中国,发布并浏览色情信息,通常都认为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内容的相互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难度。从教育对象上看,由于网络道德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设置的难度以及教育对象接受和认同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难度。
最后,网络道德教育具有国际性和民族性。这是由上述第三个特征引申出来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客观上要求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考虑到民族性和国际性,并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网络是全球化的国际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络中活动的人虽然是千差万别的,但是,这些社会性的差别在网络中都因为虚拟化、数字化和符号化而被从表面上消除了,人与人的交流成了符号的互动。正因为如此,网络道德教育就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或者某个行业的事,而是全球化的国际性的事业,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来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这要求网络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标准上都应具有国际性。当然,强调网络道德教育的国际性,并不以排斥网络道德教育的民族性为前提,相反,它必须以充分尊重民族性为前提。这是因为,国际性离不开民族性,它是对民族性的概括和提升,但这种概括和提升并不是对民族性差异的消灭。国际性只能存在于民族性之中,离开了民族性的国际性,只能成为无本之木,将会失去自己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这意味着,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国际性的教育内容和标准,只有得到民族性的认可,才可能为不同网络道德教育对象所接受和认同,才可能现实地转化为网络互动者的自觉的行为规范。因此,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无论是借口国际性来排斥民族性,还是借口民族性来排斥国际性,都是错误的。
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 篇4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影响。然而伦理建设不足已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悖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中小企业为例,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加强中小企业的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做出更大贡
献。好范文版权所有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伦理建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1000万家,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总数的75,而产值和利税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40,在“金字塔式”的企业构架内中小企业构成了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塔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缓解当前国企改革中最大的难题——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国家的大中型企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刷着人们已有的观念,新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具备自主性、趋利性、竞争性、平等性,以保证其生存发展。但这些特性又有可能使企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自主性强化了“自我利益”和本位主义倾向;趋利性诱发和助长了“一切向钱看”;竞争性可能导致恶性竞争等等。结果,目前假冒伪劣、坑骗顾客的行为屡屡发生,虚假广告泛滥,合同违约,环保意识薄弱,员工权益受到损害。现实表明,以上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违背伦理道德经营行为的发生,一方面给中小企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为中小企业量多、面广,涉及到的用户或消费者较多,一旦其中有违背企业伦理的行为发生,其影响的面就很大,从而出现了目前中小企业的信誉危机状况,这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这些违背企业伦理的行为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企业自身利益的获得是以资源的浪费、国家税收的流失、他人生命财产的损失等作为代价的。从整个社会来说,企业微小的收益对应的却是巨大的社会成本。本文对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中小企业加强自身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伦理建设现状
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而企业的伦理关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的所有关系。伦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人对群体的依附性,依附性越强伦理的约束力越强。对于企业也同样。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相对较小,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力不大,它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少,它不像大企业的运转要依靠内外每一环节的配合,一旦某一环节脱钩则会出现重大损失。所以相对而言,中小企业对社会的依附性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企业伦理对中小企业的约束力降低,企业反伦理经营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我国目前企业经营活动中反伦理经营现象日益泛滥,突出表现在:市场竞争中假冒伪劣随处可见;虚假广告、赖账逃债、肆意毁约经常发生;管理者道德水平低下,涉嫌企业的经济犯罪案件不断曝光;偷税漏税、伪造账目时有发生;在产品质量方面造假贩假;在售后服务方面缺乏伦理关怀,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从而毁坏公司自身品牌形象;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资对立,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损坏被雇佣者利益;不重视环境保护,为了企业自身利益污染环境,对资源过度开采使用,等等。企业的反伦理经营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从根本上有损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和长远发展。
首先,我国企业伦理明确度不高,企业对“伦理经营”行为没有清晰的认识。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不仅仅是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而且是社会结构和经济理念、价值观念的大变革。社会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衡,随之各种伦理观念纷涌而起,而我国的道德规范又未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我国企业伦理观念混乱,道德失范,企业伦理明确度较低。
其次,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反伦理行为的敏感度低,从而使不道德企业有机可乘。对企业反伦理行为的敏感度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力,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而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许多配套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从而使得企业的反伦理行为成为可能。同时,国民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利益相关者的判断素质不高,加之我国企业在信息体系建设方面的不完善,相关信息收集困难,甚至无法获取有关信息,这就使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反伦理行为的侵害程度和性质严重程度缺乏正确的判断。因此,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反伦理行为不敏感。
其三,中小企业严重的人才缺乏。由于中小企业资金规模有限,很难有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同时,特别是一些私营中小业主的经营思想陈旧,经常会束缚人的能力发挥。这样,即使企业付给高薪,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如意,也很难吸引人才。人才的缺乏,导致知识缺乏,企业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创新,产品开发能力就有限,企业很难摸准市场需求变化。为了生存,为了获
利,就时有违背企业伦理的事出现。
其四,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反应转化程度比较低。我国的市场体系正处于构建中,因而会存在市场机制的扭曲失灵现象。因此,在我国,利益相关者直接方式的反应转化程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和谐发展观下的企业伦理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追求的是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能否在市场交换中实现,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考虑消费者的要求,必须千方百计地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平等竞争、公平交易、诚实守信来实现自身的利益。因此,规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引导市场的各个主体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约束,共同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行业内部的自律意识、企业的自我约束功能、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观念等等,不仅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更是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没有这些条件,市场经济是没法正常运行的。因此加强伦理建设无论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是市场改革进程的良性运行都有促进作用。
提高法律意识
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提高法律意识和执法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道德失范是一种负外部性行为,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增强信息透明度,使企业反伦理经营的机会成本加大。
制定企业伦理准则
企业伦理准则所规范的是企业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关系,侧重于企业自身行为约束。伦理准则虽然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约束力,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企业的文化和行为。伦理观念和伦理准则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能够协调好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我国目前很少有企业制定伦理准则,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要顺应现代社会企业伦理趋向,树立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竞争合作、顾客至上、尊重员工等现代企业伦理观念,并且依据现代企业伦理观念来制定企业伦理准则。
加强员工的伦理教育好范文版权所有
企业有了良好的企业伦理观念和伦理准则还不够,还要重视对员工的伦理教育。我国企业目前普遍重视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训练,忽视企业伦理道德教育,企业员工的整体道德素质不高。发达国家企业则非常重视对员工的伦理教育,而且其经营管理实践显示,通过企业伦理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企业可以通过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典型示范等多种方法来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加强员工对企业伦理的认识和自觉履行伦理规范。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人格素质
企业经营者的人格素质是企业伦理的轴心,企业经营者的人格塑造是企业伦理建设的重点。所谓企业精神,实际就是企业经营者人格精神的延伸;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人格魅力。作为企业的决策者更应首先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真正领会企业伦理对企业和社会的重大影响,并同时带领企业所有职工加强伦理道德的学习,与此同时欢迎社会舆论监督企业的行为,这样在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伦理水平。在实践中,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就更应谨慎行事,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因此,企业伦理建设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素质并遵守企业的伦理准则,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带动员工自觉遵守企业伦理守则。
加强相关行业协会的建设
对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说,需要成立行业中介机构来引导企业伦理化经营。行业中介机构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有引导、监督、服务、协调等功能。行业中介机构要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指导企业制定相关的伦理法则和伦理经营的策略与方法;二是要协调行业之间的关系,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对不道德行为进行劝导和警告;三是协助企业进行伦理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出版社,2002
2.朱泰.企业伦理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实质(j).学术探索,2002,(3)
3.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2,(6)
网络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篇5
网络时代的精神文明问题是一个关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现在,人们已经充分注意到了网络发展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网络的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网络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事实上,网络发展既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社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笔者认为,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取决于网络的自身特性和社会性.网络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用马克思主义积极占领网络这块思想阵地;②积极发展和引导网络文化事业,并对青少年和网络人才有计划地进行网络道德教育;③完善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管理监督;④加强网络立法,实现网络运行法制化.
作 者:单玉华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马列部,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河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ENAN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82-052 关键词:网络 精神文明
“人肉搜索”引发的社会伦理思考 篇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肉搜索”引发的社会伦理思考
行政管理三班
杨波 学号:2010127030012
我所认识的人与社会的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肉搜索”引发的社会伦理思考
引: 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社会伦理集中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本文从从“人肉搜索”说起,阐述网络生活中遵循的伦理原则。
关键词:“人肉搜索”,社会伦理
从2001年诞生至今,“人肉搜索”这一网络行为一直饱受争议。“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现象,它在现实社会与网络中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它伸张过正义,为弱势群体带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希望,在网络社会中给弱势群体开辟了一条新的救济途径,同时它也侵犯过他人的隐私和名誉,给他人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一、“人肉搜索”的涵义
所谓“人肉搜索”,就是把现实社会中搜寻信息的传统方式与现代网络搜索技术相结合,按照“提问—搜索—答案”的过程进行的信息搜寻活动。具体说来,其过程是搜索发起者在网络上提出需要搜索的事项(问题),搜索参与者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寻找相关信息,并将其搜寻到的信息上传,彼此共享信息,最终汇总成为搜索发起者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问题答案)。可见,“人肉搜索”是把现实社会中的“人找人”式的传统信息搜索方式和当前的网络搜索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既具备人找人方式的信息准确性强的优点,又吸收了网络搜索范围大、信息更新迅速的特点。正是由于“人肉搜索”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事件的真相,还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到用传统网络搜索无法触及到的领域中的信息。海外媒体对“人肉搜索”的直接描述是一个新造的短语“中国特色的网上追捕”。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人肉搜索”具备以下特征:
1.参与主体具有广泛性。
“人肉搜索”通过互联网作为平台,将传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找人方式发展到网民广泛参与的找人方式,使其参与主体的范围扩大,帮助搜索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在现实生活中的家人或朋友,而是通过互联网可以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无论说何种语言,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人肉搜索当中,成为“人肉搜索”的主体。由于网民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阶层和知识背景的广大网民共同搜索答疑,使得问题被解答的几率大大增加。
2.信息汇集速度快、传播渠道便捷。
“人肉搜索”集合了网民的力量,搜索的信息内容既广泛又具有针对性,针对具体事件或某一方面信息发起的搜索,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回复信息。在著名的“女子虐猫”事件中,仅以6天时间,虐猫视频中的3个嫌疑人就被锁定,随后当事人的相关信息被陆续公布。信息内容收集之全面性和更新速度之快都体现“人肉搜索”的极大威力。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网络和搜索引擎的广泛应用,使“人肉搜索”的传播渠道体现出极大的便捷、迅速且高效。
3.社会效果正负两面性。
“人肉搜索”过程使个人信息公开化、透明化,颠覆了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一方面使社会不规范现象公诸于众,能够唤起社会普遍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社会规范的作用。另一方面,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世界被最大化公开,其隐私权和生活遭受极大的侵害,这就使“人肉搜索”背上了侵害个人权利的罪名。
二、“人肉搜索”引发的伦理问题。
“人肉搜索”游走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是一把双刃剑。“人肉搜索”具有宏扬网络正气,彰显网络正义的一面。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一盘散沙的网民,一旦聚沙成山,可能形成压跨一切的力量,这股力量一旦失控和异化,将会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而陷入不
正当行为的泥潭,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人肉搜索”引发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由于“人肉搜索”主体的广泛性,无法控制每一个参与搜索的网民所发布的信息是否涉及被搜索者及其家人的隐私,所以“人肉搜索”的过程往往变成对被搜索者及其家人的隐私权侵犯的过程。目前,针对网络的监管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网络中的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都很难在制度与技术层面上得到有效地监管。而人们的猎奇心理无可避免地会在搜索的过程中触及到他人的隐私,并将其隐私信息在网络中散播。在“铜须门”事件中,参与搜索的网民竟然将被搜索者的真实姓名、就读学校、甚至照片和视频都在网络中散布;而在“死亡日记事件”和“钱军打人事件”中这种对于隐私权的侵犯更加严重,参与搜索的网民不但将被搜索者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而且还将其家人的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对于其本人及家庭成员个人隐私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和侵犯。
2.侵犯他人名誉权。
在结果非正义的两种“人肉搜索”的类型中,被搜索者的名誉权也会在搜索的过程中受到侵害。众所周知,公民或法人有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
律责任。目前,由于网络监管的不利,加之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在“人肉搜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参与搜索的网民对被搜索者的名誉进行侵犯,对其人格进行攻击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在现实生活中对被搜索者及其家人进行侮辱和谩骂。正是基于名誉权受损的缘故,“死亡日记事件”才会引发“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名誉侵权诉讼。
3.干涉他人生活方式选择权。
“人肉搜索”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而且会扩展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权。在“死亡日记事件”中,作为被搜索者的王菲不仅在网络中因“人肉搜索”而声名狼藉,而且这种负面的影响延伸到了他的现实生活,对他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权造成严重干涉。众多的网民凭借从“人肉搜索”中所了解到的王菲的个人信息,在其住所附近向其所在小区的居民揭发王菲的不道德行为,并且对其进行当面的指责甚至人格攻击,不仅如此,王菲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而无法正常生活。这种负面的影响还扩大到了王菲的工作之中,王菲所在的公司也迫于网民的压力将其辞退,更有甚者,没有公司在这种背景下愿意雇佣王菲。“人肉搜索”的负面影响,不仅使王菲的社会评价被大大贬低,无法正常的生活,而且让其失去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正因如此,走投无路的王菲才于2008年3月将大旗网、天涯网、北飞的候鸟三家网站告上法庭,这场被称为“人肉搜索第一案”的民事诉讼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4.成为商业炒作和实现私利的工具。
在“人肉搜索”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人肉搜索”这个网络平台,让其成为商业炒作和实现自己私欲的工具。这些组织或是个人往往利用人们对于“人肉搜索”的关注,在网络或是现实社会中采取一些哗众取宠甚至极为不道德的行为,之后有目的的在网络中发起“人肉搜索”,从而扩大其知名度,实现其经济或其他利益的目的。最出名的事例就是“虐猫事件”和“网络红人‘兰董’”等。其中“虐猫事件”的主角是为了成为网络中的所谓“红人”,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才做出那种极为残忍的虐待动物的行为。如果说“虐猫事件”是个人行为的话,那么“网络红人‘兰董’”事件便是有组织精心策划的一起商业炒作,其通过一个虚构出来的70后的“兰董”在网络上对于80后和90后的青年人进行恶意的诋毁,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虽然这些事例只是一少部分组织或个人的行为,但是其凸显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监管,以及网民和组织的道德自律的缺失,在网路和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人肉搜索”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我国学者严耕、陆俊和孙伟平在《网络伦理》一书中提出了用全民原则、兼容原则、互惠原则和自由原则等四项原则作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其他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尊重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等。笔者认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应当立足于网络社会的实际情况,依照其内在的逻辑加以构建。而作为网络社会的新生事物的“人肉搜索”,同样需要符合其实质的网络伦理原则加以规范和调整。
1.无害原则。
无害原则认为,无论动机如何,行为的结果是否有害,应该成为判别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准则。伦理的基本理论之一功利论认为:正当的行为增进总体的“善”,总体的“善”可以用“效用”来描述,效用原则是道德的基础,是“善”与“恶”终极评判的标准。网络行为不应当对其他网络主体造成伤害,结果的伤害就是不道德。对于“人肉搜索”行为而言,参与搜索的主体在进行搜索的过程中不应当伤害到被搜索者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和合法利益,否则,该“人肉搜索”行为即为不道德的。
2.知情同意原则。
“同意”是某人对某事自愿表示出意见一致的意思。要使同意有意义,前提必须是某人对某事“知情”,即他知道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准确信息并了解后果。知情同意原则在评价与信息隐私相关的问题时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要使个人隐私得到保护,那么为了某一目的而采集的信息,在没有得到信息主体知情同意之前,就不能用作其他目的。只有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得到充分地保障以后,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和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与决定所做出的同意,才是符合其自主意愿的。对于“人肉搜索”而言,只有在给予
被搜索者充分地知情权的保障之后,经过被搜索者的同意,才可以对涉及其隐私、名誉等敏感事项进行搜索,当然,这种同意原则上应当是明示的,至于默示是否可以成为同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保障被搜索者的知情权,是该原则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由被搜索者所做出的判断,才可能是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决定。相反,没有尊重被搜索者的知情权的“人肉搜索”,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是违反知情同意原则的,应当视为不道德的行为。
3.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良俗原则就是指网络的行为主体应当遵守其所在社会的公共秩序,并符合当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网络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规范“人肉搜索”的网络行为的三条基本原则———无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与互惠原则,很难全面地规范与调整全部的网络行为,那么“公序良俗”原则便是对于网络伦理上述三个基本原则的有力补充。该原则是针对在网络中出现的那种极少数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符合无害原则,没有对他人的利益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而且会得到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和许可,甚至有可能会对行为的双方均带来利益,但是该行为是明显与当前的公序良俗相违背的。仅仅按照前三个基本原则便无法认定该行为是不道德的,此时便需要公序良俗原则加以规范和调整。
在“虐猫事件”和“网络红人‘兰董’”等事件中,虽然参与搜索的主体客观上将损害了被搜索者的隐私权,对其人格名誉进行了贬低,但是这种损害行为却得到了被搜索者明示或默示的同意,符合被搜索者的自由意志,而且由于参与搜索的主体与被搜索者均获得了某种利益,一方面参与的网民满足了个人的猎奇心理,而另一方面被搜索者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并成为“网络红人”,甚至给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此类的“人肉搜索”行为表面上看没有违反不伤害原则与知情同意原则,甚至还符合互惠原则的要求,仅仅按照上述三个原则的判断标准,似乎该行为是合乎道德要求的。但是,像“虐猫事件”和“网络红人‘兰董’”这种通过采取极端的行为或是言论,进行炒作的“人肉搜索”行为,违背了当前社会的善良风俗,破坏了社会赖以维系的公共秩序,该行为自然是不道德的。而这种不道德的行为,需要公序良俗的伦理原则加以规范和调整。
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 篇7
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时代,在由高碳走向低碳的革命中,太阳能作为可再生可持续的绿色能源,其节能环保产品备受关注,也越来越被认为是未来为整个人类社会提供满足清洁、丰富的能源需求的强制性解决办法。可以说,太阳能引领了低碳新生活。即便如此,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生产使用太阳能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些污染。因此,在太阳能资源利用问题上进行伦理探究,对科学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和控制产生新的环境污染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对自然的应尽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该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一方面,人有权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另一方面,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提供相应的补偿。[2]如果人类仍忽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仍忽视人类的存在必须以自然的持续存在为前提,还是毫无顾虑地破坏自然,使得自然本身的连续性遭到破坏,那人类的整体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因此,生态自然环境对人类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制约力,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也就等于间接地为人类尽义务。换句话说,人保护自然的义务仍然是人“对人的义务”。
相对应地,一方面人有权利用太阳能资源。人类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热能、电能、化学能等加以利用,如太阳热水、太阳采暖、太阳干燥、太阳发电等;也可将太阳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源加以利用,如太阳能电站等。但这种权利必须在科学合理的利用范围之内,不能滥用或打破其自然规律,否则人类就会遭受自然界的惩罚。另一方面,人类又有尊重与保护自然的义务。随着环境污染的恶化、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发展、全球气候的变暖,传统的化石燃料已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无法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这就更说明尊重与保护自然的迫切性。此时,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希望,确保可持续的低碳能源是21世纪全球社会面临的挑战。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自然的内在价值理论要求人类规范能源运用行为
所谓内在价值,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将其定义为:“那些能在自身中发现价值而无须借助其他参照物的事物。”[3]也就是说,自然本身就有价值。它的内在价值是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本文中其内在价值特指自然本身的好的、善的一面。此外,自然的价值除了内在价值外,还包括工具价值。所谓工具价值,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将其定义为:“某些被用来当作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的事物。”[3]将其理解为自然的存在为其他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其他事物的发展。
首先,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及核能相比,具有其内在价值。具体优点为:一是资源丰富。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专家推断,在过去漫长的几十亿年当中,太阳只消耗了其本身能源的2%,因此可以说太阳能可以作为永久性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清洁无污染。太阳能本身是清洁能源之一,属于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研究人员通过跟踪13个太阳能电池制造厂家和4种不同类型的光电电池制造厂家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产生的电能相比,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要少89%。三是分布广泛。太阳光普照大地,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有明媚的阳光,而且不需要运输,获取方便。其次,太阳能也具有其工具价值。太阳能资源属于低碳能源,合理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恶化情况,而且可以缓解因能源价格上涨发生的重大饥荒和社会动荡。与此同时,世界上近1/3人口生活在不能通电的农村地区,而且这其中有一半人口不能获得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太阳能可以很容易地提供电力,并可以用当地能源为这些基础设施需求最低的人群提供净化水,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4]
3. 消费伦理为人们提供了合理利用能源的规范
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动,消费行为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需要人类生活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的转变。消费方式对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是过度消费。所谓过度消费,就是指人类对生存发展的需求远远大于维持生命所需的,即奢侈型、浪费型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是一味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而肆无忌惮地挥霍十分有限的资源,这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威胁着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二是消费不足。所谓消费不足,即人类对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还不能满足维持生命所需的范围,也就是生存性消费模式。这种模式在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它导致的后果是对森林资源的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等,这些行为都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三是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指与经济发展水平、与个人收入水平相一致的合理的消费水平。这种消费模式不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由此可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转变人们传统的消费价值观念,知晓过度消费和消费不足都是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甚至会对人类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这也意味着人类不能任意挥霍地球上已经十分有限的资源,不能危及人和自然界的平衡发展,要合理开发利用清洁、低碳、可再生的能源。
4. 合理利用太阳能的基本要求与实现途径
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太阳能已经被经济有效地利用了。但随着太阳能资源越来越多地被利用,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在利用太阳能过程中,人类应重视并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一些多晶硅材料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出许多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渣,污染了空气和土壤。尤其四氯化硅是一种高毒物质。在倾倒或掩埋了四氯化硅的土地上,草和树木都不会生长。四氯化硅具有潜在的极大危险,不仅有毒、污染环境,且回收成本巨大。作为生产光伏电池最重要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硅的生产一直被德、美、日三国的公司垄断,我国的光伏企业所需的多晶硅材料长期以来依赖进口。
(2) 光污染问题。城市中的光伏电池表面玻璃和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在阳光下的反射强光会造成光污染,给生活在周围的人群带来影响。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视力下降很快,白内障发病率高达45%。此外,还会产生头昏心烦、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3) 光伏发电系统废弃物污染。光伏发电系统使用的蓄电池大部分都是铅酸蓄电池,含有大量的铅、锑、镉、硫酸等有毒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会对土壤、地下水、草原等造成污染。此外,节能灯大多采用稀土纯三基色荧光粉和液体汞灯管,这类灯管破碎后同样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由于这些蓄电池和灯管的寿命不长,更换的频率较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会污染当地的环境。
(4) “太阳能是免费的,但它并不便宜”,这种说法非常好地概括了目前太阳能行业的主要障碍。兆瓦级的太阳能系统发电虽然不存在什么技术障碍,但这样大规模的系统需要巨大的初始投资。我国电池组件成本较高, 缺乏市场竞争力。过去30年内,太阳能产品的成本虽然一直在呈现下降趋势,然而太阳能仍被认为是一种昂贵的技术。[4]
(5) 盲目发展太阳能资源,产业不规范,生产厂家的技术发展不平衡。仍以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例,对于远离电网的地点,光伏系统已具有成本竞争力,尽管它们在联网应用方面也很普通,因为环境“专业人士”试图表明他们是“绿色”的。然而,当人们和企业不是首先努力发展高效设备,而是热衷于发展联网光伏系统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它有“使绿色减退”的作用。[4]因此,不能只看到使用联网光伏系统的费用低于其他系统,还应考虑光伏组件的寿命期。
5.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针对我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
(1)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现阶段,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比较薄弱,需要政府、社区等机构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充分利用好报纸、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推广,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民参与环保的自觉性。此外,还要做好“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工作,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可以深入推广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创建活动,增强群众的环保竞争意识,发挥其模范带头的作用。
(2)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管理职能。
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补贴,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与研发,扭转技术落后的局面,解决太阳能发电的高成本问题,开发低成本产品。尤其是多晶硅材料的生产,必须打破外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此外,政府还应出台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排污做出限制,必要时也需采用严厉的处罚措施。对那些为减少投资而省掉污染物回收、处理等环节的企业要严厉处罚,引导行业着眼长远,在技术进步上踏踏实实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工艺,真正实现清洁生产。
(3)根据国情、省情、区情合理规划。
要充分认识国情、省情、区情。首先,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尤为突出。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特别是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加方式却仍是粗放型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是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对环境破坏的不断增加,这是一种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最后,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达到4kWh/㎡以上,西藏西部太阳能资源最高可达到7kWh/㎡,位居世界第二(撒哈拉大沙漠为世界第一)。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各省和各地区的应发挥有利条件和优势,认真制定好中长期规划,切忌盲目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
(4)避免新的污染发生。
太阳能热水器属于金属物,若长时间不清洗,亦可能产生二次污染。这就提醒人们在开发太阳能资源的同时,要做到设计合理、清洗便捷。此外,还要规范企业生产、避免原材料的浪费与过量消耗;要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免产生二次污染。
(5)企业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
企业间的盲目上马、恶性竞争是阻碍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让太阳能产业由“贵族”变成“平民”,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工艺的不断改良、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成本大幅降低。可持续性的发展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就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而言,走可持续之路既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又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太阳能本身是清洁能源之一,属于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是维持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命的能源力量,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但由于我国太阳能产业还不够成熟,生产企业对利用太阳能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源认识不足,更缺乏应对措施,高成本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利用太阳能资源这条道路还十分曲折,单靠企业或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企业和国家相互配合好,这条道路才会走得更好、更长。
参考文献
[1]臭氧空洞.http://baike.soso.com/v1485263.htm[2011-6-12].
[2]许鸥泳.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3]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10) :253.
[4]福斯特, 卡西米, 科塔.太阳能—可再生资源与环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5]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M].北京:林官明, 杨爱民, 译.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6]沈飞, 梁雪春.大力支持太阳能产业的可行性分析[J].生态经济, 2006 (11) .
[7]徐泽伟.关于我国发展太阳能发电技术产业的思考[J].电源技术应用, 2006 (12) .
[8]李代广.太阳能揭秘[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 篇8
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家庭伦理道德是家庭成员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其目的在于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和谐家庭,以家庭道德要求去处理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的团结和睦,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从而以和谐家庭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设和谐家庭,关键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一是夫妻关系的民主平等。一切家庭关系都是以夫妻关系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建设和谐家庭,首先是建立以男女平等为前提的互敬、互爱、互让、互谅的夫妻关系。二是亲子关系的民主平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关系的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现代家庭的本质要求,也是亲子关系和谐的重要前提。因此,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必须注重亲子关系的民主和平等价值的实现。三是其他家庭关系的民主平等。实现兄弟姐妹、婆媳、姑嫂等其他家庭关系的民主与平等,也是家庭关系进步和家庭和谐的重要内容。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和谐美满的家庭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自由、平等、健康、全面地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的和谐是构成社会和谐的基本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伦理道德在家庭中起着调解家庭矛盾,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增强家庭团结的多重作用。和谐的家庭往往成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带,因为和谐家庭就像不断净化水质的过滤器,用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来约束家庭成员的言行,积极充当好各自的家庭角色,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从而促进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中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的变革、社会结构深刻的变动,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多元的价值观正不断冲击着传统道德下的中国家庭,影响着婚姻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婚姻关系稳定性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婚姻家庭出现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轻率离婚比率有所上升,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家庭离婚率不到5%,而现在竟达到25%,婚外情泛滥,家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空巢家庭的出现,使家庭亲情关系淡化,家庭教育弱化,家庭伦理道德受到严重挑战,严重地侵扰着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子女教育重智轻德。目前,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一些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显得异常突出,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为他们设计将来,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影响了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孩子道德人格的缺失,给其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第三,家庭中代际关系失衡,出现“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倾向,家庭中的长幼关系出现了尊卑错位,一些家庭尊老爱幼的责任相对淡化,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溺爱现象,如不顾条件地满足子女物质上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子女道德品德的教育,致使许多孩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相反老人的物质和精神赡养退到次要地位,“啃老”、弃老、虐老现象突出,亲情纽带松弛,家庭伦理道德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第四,虚拟网婚使一些家庭背离正常的家庭伦理,增加了婚姻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场信息革命已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學习方式。然而,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和谐社会中正日渐凸现,并引发了网络失范行为,对传统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冲击。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
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承载着社会赋予的伦理道德教育责任,家庭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化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合格道德活动主体的关键环节。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而对当前家庭伦理道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审视和价值引导,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伦理道德缺失问题,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当前,家庭领域的道德建设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我国家庭伦理道德中的价值观念良莠不齐,价值矛盾相互激荡。与此同时,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滋长蔓延,严重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引起家庭道德的滑坡。因此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婚姻家庭建设,加强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研究,倡导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思想和原则,具有时代特点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并解决婚姻家庭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各项工作。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才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突出和谐家庭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要充分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发掘蕴涵于传统家庭伦理中的道德资源,促使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现代转型与构建新的家庭伦理道德的紧密结合,从而发挥家庭伦理机制的调节功能,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保持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也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不仅可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促进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和谐。抓好家庭道德教育是建立和谐家庭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正确价值取向、作出正确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因而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帮助每个家庭成员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以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营造出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缩影,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和谐的一种体现,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生活的真实反映。加强家庭美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当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正越来越被社会广泛接受,而家庭伦理道德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也被普遍意识到,为此,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提升每个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社科部
编校:王 姣
【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推荐阅读:
97分卷资料《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建设与网络社会治理》09-28
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09-02
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06-16
社会网络化的必然11-21
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08-27
网络对社会关系的异化09-07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05-25
社会网络06-23
社会网络特征10-16
社会网络视角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