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网络

2024-11-04

企业社会网络(精选12篇)

企业社会网络 篇1

企业社会关系网络源于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网络理论成为企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姚小涛、席酉民,2003)。在资源获取、组织学习、取得正当性、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维持稳定关系、获取创业机会、提高竞争地位等方面,企业社会关系网络能为企业带来功效(余红剑,2007)。

一、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概念提出

近几年我国大陆地区部分学者在西方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对具体研究中的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加以定义(表1):企业社会资本(边燕杰、丘海雄,2000)、企业家网络 (朱晓霞,2008)、企业家社会网络(陈钦约,2010)、社会网络(张君立,2008)、企业网络(高健,2008)、企业关系网络(郑准,2009)、企业社会关系网络(李正彪,2005)、外部网络关系(余红剑,2007)等。

中国大陆学者习惯将所研究的网络表述为“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历来有注重“社会关系”这种习惯表达;思维习惯上“社会关系”是指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而不包含企业内部的关系;“网络”表明社会关系有多个维度,并且各个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基于以上研究,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概念可以视为,以企业为中心,因资源联结、业务合作、交换关系等而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将自身与外部组织联系在一起,以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网络系统。

二、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理论

(一)弱关系力量理论

“弱关系力量”的核心依据是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Granovetter,1973,1985,1995)。“关系强度”从四个维度判断:互动频率、感情深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程度。互动频率高、感情深、相互信任度高或者互惠交换多而广,则为强关系,反之是弱关系。强关系群体同质性较高,个体所了解的事物和事件、所掌握的信息往往趋同,它主要起着维系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而弱关系往往连接的是具有异质性特征的个体,弱关系联结的人越多,收集的信息也会越多,因此,“弱关系充当信息桥”,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它比强关系更能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

(二)社会资源理论

在发展和修正Granovetter“弱关系力量理论”的基础上,林南(Nan Lin,1982)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认为“社会资源”,包括权力、财富和声望等,不被个人直接占有,而是个人通过社会网络直接或间接的获取。个人关联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了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个人通过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源,存在以下关系:一是纵向联系间的相互影响结果与社会网络中关系人所提供的社会资源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二是个人初始的社会地位与通过社会关系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三是个人的初始地位较低时,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在摄取社会资源方面更有效。

(三)社会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1986)认为,社会资本是指通过借助社会关系网络而持有或获取的实际资源或潜在资源的总量。个体所占有的社会资本量取决于个体可以有效地加以运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以及关系网络中每个成员所占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符号资本等各种形式的资本数量。个体的社会网络性行动,促进了社会的资源交换。Coleman(1999)归纳了社会资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生产性,有助于个人实现预设的目标;二是具有不完全替代性,社会资本的生产性功能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性行为实现;三是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四是具有不可转让性。Coleman拓展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和作用,并把它纳入人力资本分析范畴,认为社会资本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条件。

三、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维度及其构成

学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目的对社会网络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划分。例如:Annika(2000)研究了网络嵌入性、资源流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认为社会关系网络由类型、强度、多样性、资源流动程度四个维度组成。张君立(2008)从网络构建能力角度将社会关系网络划分为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多样性三个维度。Nahahapiet & Ghoshal(1998)提出了社会资本可以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三个维度考察,郑准(2009)将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作为衡量企业关系网络水平的三个维度。

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由网络主体及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这些维度的划分也正是对这种联系“桥”的深入的研究。这些“桥”建立的基础和载体就是网络主体。企业与不同网络主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对企业创立和成长具有不同的作用。现代企业较全方位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构成如图1所示。

不同学者研究视角不同,所得到的企业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主体也不尽相同(表2)。

储小平 (2003) 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调研认为: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私营企业亲情熟识网融资能力非常强,但到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社会信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其融资能力相对于内源型融资能力而言有递减趋势。王庆喜(2004)在对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的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研究中,发现在企业的关系网络里有三个关系渠道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很大影响。它们分别是: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主要供应商的关系和与主要经销商的关系。然而,企业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达到持续成长的目的,是为企业生产能够生产得到长期持久需求的产品,并且这种产品还要得到顾客认可。因此,企业面对市场的“产、供、销”完整生产链角度,市场关系网络主要对象除了供应商和经销商之外,还要包括顾客(刘洋,2008)。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构成和维度也将发生变化,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只有不断随着企业发展变化,才能适应企业各阶段发展要求。

四、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与企业持续成长

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持续成长的正向影响已被证实。余红剑(2007)对新创企业的外部关系品质、内部能力与成长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图2),通过对276份有效问卷分析,认为:新创企业的重要外部网络关系对象主要包括合作伙伴、顾客、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新创企业与这些关系对象间的关系品质越高,越有助于其提升成长绩效。

郑准(2009)将关系网络作为前因变量,并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等三个维度 (图3),探讨关系网络、国际化资源获取与企业国际化成长之间的关系,对能够反映出广州企业国际化状况的制造企业行业特征的146份有效问卷分析认为:企业的内外国际化实质上可以被看成一种市场主体包括供应者、顾客、政府、竞争者、中间组织等关系互动的结果;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的三个维度均与企业国际化绩效显著正相关,其中,关系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显著。

刘洋(2008)在家族企业社会关系转型的研究中认为,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与企业经济绩效、企业成长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图4所示。在社会关系网络与家族企业成长两者之间建立关系对接机制,关键是这种关系网络由人格化转变为制度化或组织化的机制。实现这种机制转变的手段主要有:一是企业家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向企业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的转变;二是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非个人化,其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是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来实现;三是家族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通过构建相应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相应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并进一步通过这些社会关系网络资源来培育家族企业在各成长阶段的核心能力,以保证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四是社会关系网络的传承需要结合家族企业的传承计划,为确保下一代能被引入父辈的关系圈中,在家族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步骤和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要构建适合企业本身的社会关系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主体的作用,推动企业持续、良性发展。

企业社会网络 篇2

社交网络引发商业变革 企业管理终将社会化

作为时下最为流行的信息传播渠道,社交网络体现出的商业价值已经毋庸置疑。虽然有关社交网络利弊的分析不绝于耳,但社交网络的确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交流、工作和娱乐方式,而且多数影响都是积极的。社交网站的飞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关注,因为这些网站使得用户的个人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清晰可见,也更容易量化。咨询公司Altimeter Group分析师查琳·李(Charlene Li)就曾表示:“社交网站最大的成就是将人性引入到原本冷酷而且过于技术化的领域。”

在美国,以Twitter和Facebook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已经融入主流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可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相匹敌的互联网基础性应用。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延伸出来的第三方应用引发了全新的社会化商业变革。如今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Twitter和Facebook在美国引发的变革正在中国上演,以开心网、微博和团购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在促发一场叫做社会化商业的变革,企业2.0时代,企业社会化、管理社会化、CRM社会化正在成为现实。

企业社会网络的权变性与企业绩效 篇3

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重新考察了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指出企业社会网络的运作既会产生企业社会资本,也会产生企业社会负债,并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对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正面和负面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社会网络;权变;企业社会资本;企业绩效

一、 引言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关系的连接所形成的网络。社会网络理论最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于社会学的研究之中,在最初的发展中,社会网络理论主要专注于社会学问题的研究,早期的学者(Roy,1952;Seashore,1954)认为社会网络在人们的工作绩效中扮演负面的角色,因为在建立社会网络过程中个人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挑战以及应对各种规范的要求。Granovetter(1985)提出的嵌入理论使得人们对社会网络的认识得到全新的变化,Granovetter提出个人或组织都是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即社会网络会塑造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并指出传统的经济学观点——个人理性选择——过于狭隘,忽视了经济行动都是在人际互动中进行的。

镶嵌理论使得社会网络的研究进入了经济领域,并且与企业绩效联系在一起。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网络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例如Burt(1992)提出结构洞理论,指出社会网络的结构如何能够帮助个人或组织获取利益。在社会网络理论的基础上,社会资本理论开始发展起来。社会资本指的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可获取的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资源,可见,社会资本理论更强调社会网络的正面效应,并且涉及到了资源的获取。社会资本理论重要的一点贡献在于指出了社会资本能够帮助个人或组织间建立信任关系,这种信任能提高网络间成员的效率(Putnan,1993)。

实际上,社会网络并不只表现出正面的作用,Burt(1997)指出社会网络所带来的利益并不是确定不变的,而是受到网络结构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Leenders(1999)因此提出了企业社会负债这一概念,企业社会负债是指社会网络中不利于企业目标达成的成本或约束,这是与企业社会资本相对立的概念,更强调社会网络的负面作用。因此,企业社会网络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有利于企业绩效,也可能存在着反向作用。根据以上研究背景,本文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企业社会网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企业社会网络的负面作用是不是可以忽略,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到底存在什么相关关系?

二、企业社会网络、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负债的概念与范围

(1) 企业社会网络的嵌入性与范围

按照学者们之前的研究,可以将企业社会网络定义为企业通过社会联系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市场力量主导绝大多数经济行为的现代社会,考虑社会关系网络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是否有意义。答案是肯定的。Granovetter(1985)提出的嵌入理论论证了企业社会网络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个人与企业行为是嵌入于整个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中的,行为与制度深深受到社会关系的限制,把他们视为相互独立的东西是不合理的。嵌入理论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设与社会学理论假设都不同,经济学将企业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契约集合体,而完全不受其所处社会关系的影响,社会学则认为个人与企业行为都是受社会风俗、习惯与规范约束的,是近乎机械而无视个人理性选择的。学者们普遍认同人类经济行为在前市场经济的社会里确实是依赖于社会关系网络的,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这种影响逐步削弱了,自由的竞争市场中竞争行为更加独立于社会关系,即市场可以被视为是社会关系的一个良好替代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信息充分,买卖双方都市场没有控制力,这种条件下考虑社会关系网络是没有意义的。但完全的竞争市场毕竟是不存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不完全的市场中普遍存在,在理解现实的经济活动时,嵌入的观点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企业社会网络也因此可能对于企业绩效存在着深刻的影响。

企业社会网络不同于个人社会网络,企业社会网络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通过两方面的社会网络联系产生,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内个人的社会联系,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整体的社会联系。个人的社会网络包括企业员工与其他社会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的社会网络联系即是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间的互动,二者处于不同的层面上。个人的社会联系比较容易理解,但这些社会联系应当是与企业相关的个人联系。一个企业中,最重要的个人社会联系就是企业家自身的社会联系,与企业中其他个人联系相比,它发挥的影响力要大的多。企业的社会联系可以认为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整体与外界的联系,如与其他组织建立的非正式合作、正式合作、合资企业以及兼并、收购等,在这些运作中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组织建立起社会关系。

(2)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网络密不可分,是嵌入在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有形或无形的。按照学者们之前的研究,可以把企业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在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有利于企业目标达成的资源集合。企业社会资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社会资本,首先,企业由无数的个体组成,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网络联系,这些网络联系相互交错或者重复,并且大部分与企业无关,因而肯定不能以企业内个人社会资本的加总来定义企业社会资本。其次,企业不同于社区,社区社会资本是一种集体性社会资本,衡量的是在封闭性社会网络中个人间的相互信任、规范、权威和惩罚,而企业社会资本衡量的是企业在开放性网络中通过社会关系可以获取的资源。因而,研究企业社会资本不能简单套用传统的社会资本研究方法,而需要结合企业的特征来研究。

根据Leenders 和Gabbay (1999)的研究,企业社会资本通过企业社会网络联系产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是企业内个人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整体的社会资本。个人的社会资本包括企业员工与其他社会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网络所生成的资源,例如企业雇员与银行雇员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获得贷款,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机构的成员通过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来维持客户。这样的个人网络联系强化了个人之间的信任,产生了一部分的企业社会资本。这一部分的企业社会资本类同于上述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

更为重要的联系则来自于企业的社会资本,即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间的社会联系所产生的资源。例如通过合资企业或者联合营销来获得规模经济或者增加专业知识,Stuart (1999)的研究举的例子则是半导体行业的公司通过建立联盟获取生产和销售专有技术的权利。这一社会资本表现为诸如组织声誉,名誉,地位,和品牌识别等形式。在其中,企业的诚信构成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基础部分,即企业与其他组织和个人间一种信任关系的建立。一个企业通过其公平的交易与产品、服务的可靠性建立并加强了广泛的声誉,这种声誉使得潜在的合作伙伴相信企业不容易进行背叛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会破坏企业之前良好的声誉,使得企业在从事机会主义的行为后总收益为负 (Jarillo 1988)。

(3)企业社会网络的权变与企业社会负债的维度

有一种观点在学术界中较为流行, 即将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社会资本等同起来, 只承认社会网络的价值, 忽视社会网络的约束性以及构建社会网络的成本和风险。Burt(1997)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权变观点,认为企业面临的社会网络的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外部环境变化的,即权变的。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改变其内外网络, 如内部的网络再造和企业间进行战略联盟与供应链整合等,既然企业的社会网络可以带来利益, 也可以产生负面作用,那么,企业就有必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或重新构建企业的网络结构,创造利益, 减少负面作用, 对企业社会网络进行权变的管理。

企业社会网络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被定义为企业社会负债,它是嵌入在企业社会网络中,阻碍企业目标达成的成本或约束。企业社会网络固然可以给企业带来信息、控制力和合作关系,但企业获取社会资本总是有代价的,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资产的投资, 企业在特定的企业目标下进行网络建立和维持时可能会表现为入不敷出,,这就产生了社会负债。

综合上面的分析,个人层面的社会联系与企业层面的社会联系共同进行的网络运作形成了企业社会网络,企业社会网络根据面临情境的不同,既会生成企业社会资本,也会产生企业社会负债。企业社会资本是网络中有利于企业目标达成的资源集合,是网络正面性的体现,而企业社会负债则是阻碍企业目标达成的成本与约束,是网络负面性的体现。下图对三者关系进行了简明的整理。

三、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基于企业社会资本视角

企业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这种关系网络塑造了企业的行为,影响到企业可获取的资源,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企业社会网络的扩展所生成的社会资本对于企业绩效有正面的影响,本文将使用结构洞(Structure Hole)的理论框架分析这种影响。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贡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

1、企业社会网络的扩展有利于获取信息利益。Burt(1991)提出了结构洞理论,结构洞指的是非重复关系人之间的断裂,简单说来就是他们彼此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关系对于另外一个人具有排他性。结构洞理论指出了企业社会社会网络的拓展如何帮助企业获取更丰富而不重复的信息。

处于结构洞位置上对于信息获取有两方面意义:一、你处于两个组织个人信息交流的中枢位置,信息要通过结构洞方能在组织间进行流通,这意味着你控制了信息的流通并获取到了比其他网络位置上个人更为丰富的信息。二、关系的建立需要成本,弱连接的建立与维持所付出的成本小于强连接,同样的成本付出可以建立更多的弱连接。处于多层次的结构洞位置上,你可以通过与其他组织的交流建立广泛的弱连接,而其他位置上的成员则只能处于密闭的强连接网络中,并且由于成本的约束,这些强连接数量是有限的。在这样的强连接网络中,信息是重复流动的,大部分的强连接成为了冗余连接,起不到输送新信息的作用,而你则可以通过广泛的弱连接接收到在各组织间不断更新流动的信息,这些信息远比强连接带来的更为有效。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扩展的企业社会网络中,企业占据了更为丰富的结构洞,而多层次的结构洞帮助企业获取信息利益,占据信息利益的企业将能获取更好的经营绩效。

2、企业社会网络的拓展有利于企业获取控制利益。

所谓的控制利益是指第三方得利,即在各个群体关系中,你作为第三方获取利益,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具体来说,第三方策略有两种:一是在需求都是一样的利益冲突各方之间扮演 “第三方”角色,例如买方与卖方之间的议价,若同时存在多个买方,卖方就可以让他们进行竞价来获取较高的售价。二是在彼此需求不一样的利益冲突各方之间扮演“第三方”角色。第二种策略关系较为复杂,需要“第三方”创造“竞争”,即是将同时产生的,相互矛盾的不同需求清晰地放在提出这些需求的人们面前,告诉他们这些需求是彼此冲突的,在满足他们的需求之前,这些矛盾必须先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原来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也被创造出来了,而第三方则在这种竞争中获取利益。例如企业在面对上下游企业不同的需求时,通过告知他们各自需求的矛盾之处,创造二者间的利益冲突,来获取谈判上的优势。

第三方策略能否有效执行还与占据结构洞上的个人的能力息息相关,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家能力”。企业家是一个企业中最关键的成员,处于拥有丰富结构洞的网络中的企业家,他们获悉并实际参与了更多的、有益的投资机会,并能利用结构洞获取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从而获得了更高的投资回报。

3、企业社会网络的扩展有利于合作机制的建立。当企业社会网络扩展时,意味着企业有着广泛的联系并且占据着多个层面的结构洞,此时企业处于其所在社会网络中较为核心的位置,占据着信息交流的节点。企业处于信息交流的节点上使得企业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利益,网络上的个人或组织的声誉都能通过网络迅速的传播,即社会网络整体的信息不对称得到改善。这将有利于网络上组织间合作机制的建立,因为任何一家网络上的组织如果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它的不良声誉不仅仅只是对手得知,而是会通过网络迅速的传播,这对于采取不合作行为的企业将是一个严重的惩罚,它将难以在这个社会网络中继续与其他组织合作。因此,广泛的企业社会网络有利于约束企业的背叛行为,增进企业间的合作。

四、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基于企业社会负债视角

企业社会网络对于企业绩效的正面影响显然得到了学者更多的研究,从社会网络生成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学者们论证了社会网络如何对企业绩效发挥正向作用。然而,社会网络的负面作用——即企业社会负债——同样不容忽视,在某些环境下,这样的负面作用甚至超过了正面影响,下文将论证企业社会网络如何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样采取结构洞理论的框架。

1、企业社会网络的建立与维持需要付出成本。网络的建立与维持并不是免费的,为了占据结构洞或者创造结构洞,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资金与其他组织或个人建立联系,并维持这种关系。当企业扩展其社会网络时,不可避免的会建立和维持许多不必要的联系,这些关系可能是一种预防或者是有效联系的附产品,即真正发挥作用的联系只占少数,大多数是冗余或者重复的。这就构成了社会网络构建中的浪费。所以企业社会网络带来的成本会对企业的绩效带来负面的影响。

2、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得已建立的企业社会网络无效,甚至阻碍企业绩效。社会环境与企业自身的结构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企业根据当前的情况建立最有利的社会网络,当社会环境或者企业自身结构发生变化时,原先的结构洞可能会消失或者失去作用(因为人们对网络价值判断的改变)原来有效的网络结构甚至起到阻碍企业目标达成的效果(周小虎,2005)。例如, 传统外贸企业在信息流上具有显著的结构优势,它占据着贸易双方联系的结构洞位置,通过信息获取利益,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得网络成员间的信息流动加剧,信息获取的成本降低,贸易双方有更大的机会直接进行联系,外贸企业的网络优势逐步消失。

3、企业社会网络的拓展加大了委托代理问题,使得企业利益面临被侵占的风险。管理层作为代理人同样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群体,它们追求自身利益而非委托人利益,代理理论认为将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一致化或加强对代理人的监管可以抑制委托代理问题。现代企业本身也尝试了多种公司治理实践,比如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强化董事会的监督和控制职能,完善代理人的激励与薪酬等来控制代理问题。

在单个企业层面上,问题是相对简单的,因为只需考虑内部代理人的不合意行为。在超出单个企业层面的企业社会网络上进行分析时,将要考虑到外部网络上的行动者,委托代理问题将更加严重与复杂。企业社会网络将各个企业置于广泛的社会联系之中,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拥有最多的社会联系,但同时该企业的代理人将更容易利用网络联系进行寻租活动。具体的说,在单个企业层面上,代理人利用企业内部的制度缺陷进行委托人不合意的行为,而在整个网络层面上,代理人可以将公司作为一个寻租平台,通过网络的边界扫描(boundary scanner)功能,发掘网络中的寻租机会,与企业外部的组织或个人勾结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任兵、区玉辉,2007)。这个过程不一定是代理人主动,网络中的机会主义者也有可能主动地寻租,而处于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由于拥有更多的社会联系,它的信息也容易在网络中更多地流通,因而机会主义者有较大机会发掘到企业的制度漏洞并加以利用。在对企业社会网络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连锁董事网络的研究中,任兵(2007)的研究证实了连锁董事网络核心度与企业绩效存在着负向关系。

五、讨论与结论

(一)进一步讨论与结论

本文在研究中发现,企业社会网络的拓展对企业绩效存在正面与负面两方面的影响。但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企业社会网络可能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社会负债,而非企业社会资本,这意味着网络所带来的成本与风险要大于收益。

对此结果的解释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所需的各项基础法规和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越是接近于完全竞争,作为市场替代物的社会关系网络就越难发挥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社会网络发挥的正面效用减弱。其次,政府部门对市场的影响力减弱,若过多的依赖与政府建立社会关系来获取社会资本,则必定会产生较高的构建和维持网络的成本,却又不一定能由此获取到有用的资源。在对与政府部门的社会联系,即纵向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的确发现了纵向社会关系与企业绩效反向的证据(孙俊华,2009)。最后,随着股权结构改革的推进,我国上市企业股权集中度高,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流动性低等特征逐渐改善,股权集中度逐步下降(祝映兰,2010),但这也加大了企业社会网络的风险,即在股权集中度逐渐分散时,网络中的机会主义者与企业代理人之间更容易勾结侵占企业利益。

参考文献:

[1]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 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2] 刘林平.企业的社会资本:概念反思和测量途径——兼评边燕杰、丘海雄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社会学研究,2006(2),204-216.

[3] 孙俊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2):28-36.

[4] 石军伟, 胡立君, 付海艳.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0(2): 84一93 .

[5] 周小虎.企业网络资源与社会负债[J].管理学前沿,2005(8),12-18.

[6] BOURDIEU,PIERRE.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by John G.Richardson,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86.

[7] BURT, R. S.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2.

[8] BURT, R. S. The Conti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339-365.

[9] COLEMAN,JAMES S.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MA: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0]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1: 481-510.

[11] LIN 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企业社会网络 篇4

关键词:企业网络成长,企业家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企业绩效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家作为企业发生的逻辑起点,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家一直力图通过企业家职能研究与企业家精神研究来看企业的成长。通过研究, 理论界与实践界都已经认识到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其效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业绩。这一结论在中国转型时期的企业成长中都得到了验证。但作为企业中特殊的人力资本, 企业家除了其自身的能力外, 他在企业内外的人际关系, 或者称之为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和企业成长的关系还是处于一个黑箱状态。如果不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则很难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即究竟是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导致了企业的网络成长, 还是企业的网络成长提升了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如果不了解作用机制, 就很难理解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企业家社会资本如何组合成一个有效的系统以积极有效地影响企业的业绩。

传统上, 由于组织内部的劳动分工和组织间社会分工的盛行, 学术界一般分组织内部协调与组织间协调来研究协调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 形成两种典型的协调模式:市场协调和科层协调。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的企业外包行为, 产生了不同以往的协调模式, 如“组织间协调”、“网络协调”、“企业间网络”等。新型协调模式的出现和大规模运用, 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经营和竞争方式。企业家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发挥其人力资本的作用。企业家的工作性质及其对企业贡献的表现方式, 导致研究者们对企业人力资本内涵的认识迄今为止主要关注于企业家拥有的与企业经营和组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然而人际交易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关系网络基础之上的, 通过建立双方成熟的人际关系来获得彼此间的信任, 因此关系越成熟、越信任对方, 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想获得持续的成长, 必须与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最终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 甚至和竞争对手合作取得竞争优势。这其中企业家的社会资本理论,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独特性、价值性和难以替代性等就成为影响企业网络成长的重要变量。组织理论认为, 组织社会资本是提供组织内部整合和交换的渠道和基础。相对于传统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研究关注企业家本身的能力而言, 企业家社会资本指的是企业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去有效地组织已经制定的决策的实施。将企业家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到企业网络成长的研究中来, 可以为理解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利用对企业网络成长的作用机制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网络成长理论

网络组织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对于网络组织的定义一直有很多争论, 本文采用的是较为普遍的定义:网络组织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 其运作不靠传统的层级控制, 而是在定义成员角色和各自任务的基础上, 通过密集的多变联系, 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企业网络成长是指企业运用网络组织的基本特点, 实现企业成长的模式。具体是指企业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 内外因相结合的超企业成长。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的转型使得中国的企业从低层次的成本竞争上升到高层次的企业网络竞争形式。企业网络的形成, 是虚拟企业、企业战略联盟等新的企业竞争形式出现后产生的一种新型企业合作与竞争格局。企业网络模糊了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边界, 使得企业成长有了一层新的含义。

企业网络成长使企业不是单纯依靠本企业的力量扩充企业规模, 实现企业的控制性规模扩大, 而是以网络的级数成长形式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规模, 从而实现企业的成长。

对于企业网络为什么会成长以及如何成长, 组织间协调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组织协调理论认为, 有3种最为基本的组织间协调模式:市场、科层和网络。理查德森最早提出狭义的组织协调概念:网络这种特殊的组织与外界环境 (主要是其他组织) 交流的活动。自科斯将市场与科层视为可以替换的两种协调模式之后, 其他的协调模式开始大量涌现。威廉姆森最早尝试论述科层与市场间的协调混合模式;理查德森则更为重视混合协调模式;兰逊正式提出市场、“组织间关系”和科层3种基本协调模式。鲍威尔结合社会学研究, 将其命名为网络协调。网络协调使得网络中企业间的分工更加专业化、更有效率, 反过来促进企业网络的深化。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由布尔迪厄提出。科尔曼明确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对其深入论述, 他认为社会资本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网络之中, 并为连接内部的成员提供资源。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对于交换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和有效性, 企业间通过网络组织可以建立较为巩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以稳定双方交易, 能够显著地降低获取资源的风险和成本, 提高交换的效率。

资源依赖理论驳斥了早期组织成员以激励为主的封闭组织观, 重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形成开放的组织观。费佛尔和萨兰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组织间关系的4个重要假设:组织最重要的是关心生存;为了生存, 组织需要资源, 而组织自己通常不能生产这些资源;所以, 组织必须与其所依赖的环境中的因素互动, 而这些因素中通常包含其他组织;由此组织的生存必须建立在一个组织控制它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基础之上。基于以上4个假设, 他们开创了组织资源依赖理论。网络组织就是基于此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合作竞争组织, 实现企业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家社会资本理论:一个企业网络成长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囚徒困境模型证明, 由于交易对象间的相互不信任, 可能会出现因机会主义而引发的新交易费用、不利交易条件和专用资产的损失。迪屈奇模型 (见图1) 显示长期关系和预期的信任可以使市场交易成本曲线Cm向下朝完全内部化而引起的管理成本Cf移动, 企业家社会资本改变企业追求严密监督下的短期寻利行为, 而转向追求长期关系和信任。因为处在一个网络内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易并不是一次性交易行为, 在一次交易完成后, 双方仍保持着一种持续的互动关系, 它们之间会进行反复而密切的交易, 相互之间变得非常了解。任何一次的机会主义行为, 都会受到不信任的惩罚, 所以考虑到未来的利益和预期的目标, 它们在交易时就会放弃机会主义行为而进行充分合作以获取最高的收益。

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既包括外部关系网络, 还包括企业内部的关系网络。在企业初创期, 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是企业获得交易机会, 节约交易成本, 实现企业生存的关键。拥有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企业意味着企业家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可置信承诺, 社会网络能利用信誉效应增大机会主义的成本来削减交易成本, 增加企业间的信任, 并能交互地降低在开始时预期的道德风险。

1.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网络成长的积极意义

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是由其在企业内外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所决定的。企业家处于企业网络成长的中间节点位置, 他与下级雇员、企业管理人员、董事会、银行、股东、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新闻界、公众等方面共同构成了社会网络。而企业家的个体关系网中的其他个体又各有其关系网, 这些关系网彼此交叉重叠, 构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由此可以看出, 个体之间所构建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不是一张平面的网, 而是立体交错的空间网络。企业家在进入企业前的社会关系网络是由企业家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决定的, 企业家在进入企业后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则是在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互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是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关键网络, 也是企业家社会资本转换成企业社会资本的关键。根据边燕杰等对188家企业的调研发现, 企业法人代表的行政级别每提高一级, 企业社会资本量就增加9%。

企业家社会资本向企业社会网络转变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 (1) 连接强度, 指的是社会关系网络个体之间关系的强度。一般而言, 企业家社会资本中, 继承性关系强于生成性关系, 但若企业间交往密切或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企业后天生成性关系的强度也可能会强于企业家先天的继承性关系。 (2) 连接的多元性, 指的是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中连接关系的同质性程度。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个体之间的关系种类越多, 则这个网络的连接多元性较高。也就是说企业家社会网络同质性高, 则企业社会网络的生成性强。 (3) 连接的持久性, 指的是个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若企业家的社会资本能有效地转为企业的信誉、体制资本, 则企业网络的整合性高。 (4) 连接的互换性, 指的是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与企业社会关系网络间互换的程度。不仅企业家的社会资本能影响企业绩效, 企业社会关系的增强也能为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扩充产生影响。

2.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网络成长形成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企业家拥有的社会资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提供企业网络成长所需的内外部因素, 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是现实中也常常出现企业家社会资本无法一直发挥效用, 以前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关系未来却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Gargiulo&Benassi发现过去可以为企业家们提供大量社会资本的关系结构 (relation structures) 最后却导致企业家们的许多经营失利。这些网络不再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源, 而是变成了阻碍企业持续成长的绊脚石。Gabby认为这就是与企业“结构洞”保持强联系的相应的企业负债, 如一些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老关系或者不利的关系。

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到一定阶段, 传统意义上实现企业资本积累的企业家社会资本由于局部过密及与政治权力的过度联系, 对企业的网络成长造成了很多问题。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 企业的成长、企业规模的扩大总是与更加深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相伴随的;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管理的复杂性不断上升, 职业经理人的进入对中国传统的经营管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就像现在提出的“没有了张瑞敏, 海尔怎么办”一样, 没有企业家社会资本向企业自身社会资本的有效过渡, 企业不能构成自己的成长路径, 这就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所以, 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应尽快建立一种机制能够将企业家的社会网络转化为企业的社会资本, 实现企业网络成长。因为只有将个人的社会资本嵌入到企业结构资本 (网络资本) 中, 才能成为企业成长的有效资本来源, 避免成为企业负债的风险。如果企业网络过分依赖个别企业家的社会资本, 则企业的稳定性会因为高层的变动受到很大的影响。其次, 由于企业成长周期的变动, 企业战略要提高对企业网络的适应性, 从而构成一个始终提供企业成长所需资源的社会结构。

总之, 经济活动是受社会性限定的, 不能仅通过个人的社会行为得到解释。由于企业家在网络化的社会中经营企业, 依附于企业家社会资本而形成的企业成长资源必然呈现网络化的趋势。新经济环境下, 领导者的职责就是“根据在未来的环境中能够使组织走向成功的方式构筑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组织行为理论不仅可以避免源自个人的概念陷阱, 而且也可以避免把技术进步、组织变革或者企业文化视为企业成长的唯一解释的理论。

参考文献

[1]Ari Hytinen and Mika Pajarinen.External Finance, Firm Growth and the Benefit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Evidence from Finland[R].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Finnish Economy (ETLA) , Discussion Papers, 2002, 25 (2) .

[2]陈传明, 周小虎.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若干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 2001, (11) .

[3]李正彪.交易费用的节约——社会关系网络维度的解释[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5) .

[4]杨瑞龙.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5]陈传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改造[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 (1) .

社会网络分析网络传播论文 篇5

1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设计

1.1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微博。因为微博在热度、用户数量、活跃度等指标上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且其对认证用户的分类明确,囊括了文中的研究对象,故基于该平台采集的数据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性与代表性。考虑到按影响力和热议词筛选的榜单受到时间及偶然事件的影响较大,而按人气筛选的榜单则比较稳定,因此本文的数据从微博风云榜板块中的人气榜单板块中提取。此外,为了分析政府、企业、微博名人、学校这四类主体内部的结构特征及互动关系,又将各主体划分为不同的行业或部门。本文首先选择粉丝数排行前5的行业或部门,再分别选取这些部门中粉丝数排在前20名的用户,对每个主体依次抽取100个样本数据。企业在人气榜单板块中按行业被分为21个模块,根据粉丝排名,本文抽取汽车交通、商场购物、金融服务、服装服饰和商场购物5个模块。而政府包含公安、外宣、司法、医疗卫生和交通部门,学校包含校友会、高校、中小学、出国留学和教育培训,微博名人则包含财经、商业、房产、科技和政府这5个模块。

1.2实证方法介绍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统计各类主体中各用户之间的关注情况,得出用户间的二维关联矩阵,运用Ucinet软件刻画各主体的结构特征,并得出密度、内部派系及中心度等各类指标,进而探讨各个主体在信息传播、资源共享时如何发挥作用,内部如何运作,并发现关键节点人物。

2网络传播主体的网络结构分析

2.1网络传播主体的网络关系图谱

本文利用可视化手段得到的各类主体的网络关系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政府子群联系比较紧密,且公安部门位于网络的核心,将各个部门连接起来。同时,基于政府的关联网络,最明显的关联分别有行业关联(平安中原、平安南粤、中国维和警察、安徽公安在线等)、区域关联(北京铁路、京港地铁、北京公交集团、北京地铁等)。这表明当前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微博的重要作用,开始注重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使得网络信息更加明朗,传播效度更大。公安部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传播信息的日渐公正化、透明化决定了其在政府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如果一个企业同时与多个企业有直接的关联,那么该企业就占据了该行业或企业网络的资源中心位置。企业间的关系并没有像政府那样密集,但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地位很明显,其几乎桥接起了整个网络,把不相关的行业间企业、不接壤的地区间企业连接起来。例如,中国银行信用卡(金融服务)将黛姿乐维品牌婚宴鞋(商场购物)和新浪汽车(汽车交通)连接起来。根据结构洞理论,占据中心位置的企业对资源流、信息流、知识流有着强大的控制权,说明金融服务板块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桥接作用[16]。同时用户对其所发布的信息有较高的信任度和热衷度,金融板块对信息的扩散也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同类相聚原则,同性质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紧密,例如,纽约大学与USNewsRankings、美国留学MBA、EducationUSA中国等相互关联。但总体来说,学校之间的关联比较松散,且独立个体比较多,说明教育机构之间交流较少,信息传递与的速度,名人子群主要以两个模块———财经和时尚为核心。说明这两种行业已经融入了微博名人的生活,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由追求物质上升到追求美,由单一娱乐偏好到相对复杂的理财偏好。同时,由于微博名人对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偏好,使得这两类信息相对其他信息的传播和扩散速度较快,能更快引发普通民众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导向。由此可知,人们对

2.2政府、企业、微博名人、学校的网络结构特征

2.2.1网络密度(NetworkDensity)运用Uci-net软件分别对四个主体的网络密度进行测算得出,密度值由高到低分别为:政府、微博名人、学校和企业,相应密度值为:0.2112、0.0955、0.0252、0.0214。将密度值和画图软件NETDRAW所得出的4个主体的社会网络关系图进行比较,本文发现密度值和相应的社会网络图谱的图形特征是紧密一致的。当密度值大时,网络图形紧凑,密度值小时,网络图形松散。政府网络之间的交流最为密切,联系紧密。企业之间的关注最为松散,联系不强。

2.2.2派系分析本文采用Cliques分析法对各个行动者的网络进行凝聚子群分析,得出:

a.在派系规模最小值为11的情况下,政府网络中存在10个派系。政府网络相对比较集中,同时网络中子群重叠交叉的情况也会比较复杂,说明派系之间的共享成员比较多。我们发现每个派系都包含广州公安、平安北京、山西公安、平安南粤、河北公安网络发言、警民直通车-上海人,他们主要属于政府的公安部门,连接着外宣、司法、医疗卫生和交通部门,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除了成都发布属于外宣部门外,各派系的成员全为公安部门,说明该部门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而4个派系中都包含成都发布,说明成都发布与公安部门合作密切。

b.在派系规模最小值为3的情况下,企业网络存在3个派系,它们分别形成了3个完备子图,并且派系相互之间是独立的。每个派系中的成员都属于同一公司,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是母子公司关系,说明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紧密,而企业内部沟通交流比较频繁。

c.在派系规模最小值为3的情况下,学校网络存在9个派系。网络中子群间是重叠交叉的关系,其中复旦大学为4个派系所共享;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分别为3个派系所共享;武昌理工学院官方、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为2个派系所共享。派系成员属于同所大学之间的联系或属于同行业之间的联系。构成派系的成员隶属高校、校友会和教育培训部门,说明了这三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而中小学与出国留学部门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

d.在派系规模最小值为6的情况下,微博名人网络存在14个派系。派系之间是重叠交叉的关系,郎咸平、李开复、时尚潮人yinyin等为多个派系共享。派系主要由财经类和商业类的成员构成,财经类中,郎咸平为连接各个派系的核心人物;商业类中,时尚潮人yi-nyin、潮人丹娜、林_小志玲和时尚达达人人为连接各个派系的核心人物。这表明财经和商业类的内部联系比较紧密,而科技、房产和政府类的内部联系较少。同时,不同行业的`微博名人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少。

3.3政府、企业、微博名人、学校的网络结构对比

本文对点度中心性、点度中心势、中间中心性及整体中间中心势进行了测度与分析。中心度指标刻画了信息传递网络中的关键人物,分析中心度可找出处于核心位置的用户,即可辨别出哪些机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权利”更大,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信息传播。中心势指标刻画了信息传递网络的整体密度特征,通过分析中心势,我们可以描述整个网络的紧密程度或一致性。

2.3.1点度中心性分析针对政府而言,不同用户表现出不同的点入度和点出度。点入度表示关系“进入”的程度,在这里表示一个用户被其他用户“关注”的程度。点出度表示一个用户“关注”其他用户的程度[19]。政府网络中点入度比较高的用户为平安北京(56.000)、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52.000)、北京发布(53.000),说明他们在整个网络中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拥有较大的权力,其发布的消息为更多人所注意。针对企业而言,新浪汽车(13.000)、招商银行(12.000)、招商银行信用卡(8.000)为影响力最大的用户。与图2相匹配,说明金融企业在信息传递过程有较强的影响力,其发布的信息能够在网络中迅速传播。针对学校而言,复旦大学(23.000)、华中科技大学(17.000)、武汉大学、清华大学(16.000)点入度排名前三。说明高校成员对整个学校网络的影响最大,是学校网络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该几所学校均为211、985重点院校,在国内有较强的知名度,其名人效应会增强信息的关注程度与扩散程度。针对微博名人,潘石屹(44.000)、李开复(44.000)、雷军(33.000)等居于“被关注”关系的中心位置,是整个网络影响力最大的用户,他们发布消息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其对某些社会事件的评论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导向。总之,用户影响排名由大到小依次为政府、微博名人、学校、企业,其内部用户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力由高到低。因此,在抓核心人物时,我们应该关注政府与微博名人,这两类用户对引导舆论发展、传播正能量有较好的作用。

2.3.2点度中心势分析政府网络的标准化点入度中心势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别为:35.802%和76.615%,说明了该网络的关注关系有很大的不对称性。企业网络的标准化点入度中心势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别为:39.00和63.03%。不论是“关注”还是“被关注”的中心势都比较小,说明企业网络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学校网络的标准化点入度中心势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别为:20.926%和13.784%。与企业相似,网络集中趋势比较低,关注关联关系比较少。微博名人网络的标准化点入度中心势和点出度中心势分别为:3.205%和3.297%。名人网络明显分散,联系不紧密,与其派系特征相匹配,派系过多且派系间的联系较少。总体而言,四个网络的中心势由大到小分别为:政府、学校、企业、微博名人,用户集中程度依次递减,整体联系逐步下降。

2.3.3中间中心性分析中间中心性刻画了用户间的依赖程度,高中间中心性用户在整个社会网络中的权利较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息的流动。政府网络中,平安辽宁、平安北京、豫法阳光的中间中心度比较高,说明其他各用户获取消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关键用户,他们在网络中权力较大,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信息的流动。同时,可以发现这些用户的点度中心性也都位于前列,说明该关键用户最有可能成连接政府网络中交流信息、沟通意见、协调行动的重要桥梁[20]。另有鼓楼微讯、上海发布的中间中心性指数为0,说明这些成员处于网络的边缘地带,对于信息的传递并不重要。在企业网络中,点出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排名前8位的用户都包含新浪汽车,且新浪汽车的点入度也较高,说明该用户是整个网络的交流中心,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能够很好地控制着其他用户间的交流及信息资源,在正能量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学校网络中,中间中心度最高的8个节点分别是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校友会、哈德斯菲尔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北京王府学校。将中间中心度最高的节点与点度中心度最高的节点进行比较发现,中间中心度最高的8个节点中有5个出现在点出度最高的8个节点中。例如,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的点入度、点出度、中间中心度都较高,说明基于三种不同的中心度进行计算,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是核心成员,表明它们既能影响他人的相互交往,又能与其他成员相互交流。在微博名人网络中,思想聚焦、IT观察猿、李开复的中间中心度是比较高的。但IT观察猿的点度中心度并不高,说明该用户与其他用户交流并不是很多,而其他各个用户利用其获取消息的依赖程度是比较高的。另有辣評娛樂圈、苏若琳的中间中心性指数为0,说明这些成员处于网络的边缘地带,对于信息的传递并不重要。

2.3.4整体中间中心势分析整体中间中心势越大,说明该网络中成员对其他网络成员之间的交往能施加的影响力越大[21]。企业、学校的整体网络中间中心势分别为8.32%、7.27%,指数偏低,说明这两类网络中缺少对其他节点有明显控制力的关键节点,缺乏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因为如果整个网络中大部分的节点不需要别的节点作为桥接点,那么该网络有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政府、微博名人网络的中间中心势分别为17.23%、12.22%,说明在政府、微博名人网络中,对其他节点具有较强控制力的节点分布比较集中,有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4结论本文从关注微博用户网络的结构、密度、派系、中心性等出发,比较分析政府、企业、学校、微博名人这四类网络中内部用户的互动关系、个体用户的各项指标,为发现认识微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及信息如何在网络中更有效的传播提供了帮助。经过分析之后得出:

a.政府网络的网络结构比较密集,信息是在一个具有强关系的小网络中传播,网络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较高。在政府网络内部,公安部门内部联系比较紧密,其桥接网络内部信息传播的作用凸显,处于政府网络的核心领导位置,是政府网络信息传递的关键人物,对信息的传递与扩散有较大的控制权力。然而政府网络的点度中心势很高,反映了政府群体过于集权,过分依赖少数群体,信息在网络的传播就容易被该群体垄断。因为点度中心势代表的是群体集权程度,如果一个群体的中心势很高,这个群体的互动实际上就很集权,几个关键人物就代表了整个社群的互动。此外,在派系分析中,政府网络的派系虽多,但各个派系都包含公安部门,再一次说明公安部门在政府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是因为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社会各类法制事件,且公安部门发布的信息往往真实程度最高,故受到人们的青睐与信任。这说明政府网络要利用好社交媒体更好地传递信息,需提高各个部门的公信力度,提高其公开性与透明性,政府网络派系间应多交流,避免信息传递的单一性。

b.与政府网络的结构特征类似,微博名人网络的结构也比较密集,但却有别于政府网络呈现出来的包络性,网络内部有两个凸显且密集的子群。名人子群主要以财经与时尚为核心,体现了人们对信息有一定的偏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关注理财与精神需求。网络内部的关键人物主要是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家或时评者,其名人效应使其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较大的话语权。在微博名人网络内部,财经和商业类联系比较紧密,信息在二者内部传播较好,但部门间联系不紧密,导致信息在整个微博名人网络中的传播效率不足。网络派系过多,虽由一些关键人把派系间联系起来,但派系间呈现行业特征,其发布的信息内容较为独立,各派系间信息内容的交叉现象不明显,导致从整体来看,不同类别信息在微博名人网络中的流动有一定的障碍。此外,微博名人网络的中心势过低,这也意味着网络内部群体过于分散,使得互动分散而不集中,信息在子群内传递的效率较高,而在整体网络中传递的效率较低。这说明信息要在微博名人网络中更好地传播,需提高各类子群所发布信息的多样性,避免由于信息的独立性而造成信息传递中断。

c.相比前两类网络,企业网络的结构较为松散,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比较缓慢,且直接传播途径较少,内部成员主要通过搜索或者通过关注外部成员获取信息。企业网络内部的派系较少,且派系间的联系不明显,信息在整体网络中流动性较差。在企业网络内部,派系主要由母子公司成员构成。当母公司发布信息时,子公司作为公司集团微博中的一员,通过关注、借助企业品牌的源吸引力,形成了自身的用户关注网络,公司职员关注其微博,获取信息来源,同时也产生一些间接关注,从而形成一个大的子网络。由此发现信息在企业中的传播主要依靠企业微博及与此相关联的集团微博的吸引力。此外,我们发现金融部门在企业网络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嫁接桥梁为其他企业提供间接联系。这说明信息在企业网络中的扩散能力较弱,需强化关键人物的中介作用,使信息在网络中更好地传递。

企业社会网络 篇6

关键词:专利分析 信息聚合 社会网络分析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25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1-0101-04

Research on a Method of Patent Polymerization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related to family patents, we create a method of patents polymerization using the theory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irst, a kind of method called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is used to extract the family patents' relationship, then the network map is used to visualize the relationship.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method can quantify patents' core technology features and cluster the patents, and promoting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patent strategy making

Keywords patent analysis; information polymerizati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ore competitiveness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赖以生存的稀缺资源已经逐步的从物质产品(能源、矿石)向非物质产品(信息、知识)转变。其中各类信息资源中,专利信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占有显著地位。第一,专利分析能明确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劣、知识溢出情况从而保护其核心竞争力。第二,通过解析竞争对手的专利部署能准确判断其经营目标与市场侵占方式,从而调整技术研发方向,合理部署企业资源。

专利引用分析为目前世界主流的专利分析方法。然而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通过中国专利局审查的专利并无附带引证专利信息[1]。通过分析专利部署聚合核心专利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无从谈起。本文提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利聚合方法,以企业申报专利为源头,梳理相似专利,发明人(团体)其他专利,相关科技成果,所涉核心技术动态,并通过引入SNA领域的网络密度、点度中心性、结构洞等指标进而清晰企业技术研发态势,明确企业专利聚合目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 相关研究背景

目前学术界有关专利分析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分析方法、工具、评价指标体系等各个方面。弓志刚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跨地区共同申请专利的网络结构,进而分析我国跨地区技术合作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2]。刘驰等学者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专利管理信息化体系,通过分析体系构建的各类要素最终形成一个具备专利检索与分析、专利申报与交易功能的专利信息管理平台[3]。冯思颖等人以德温特数据库中云计算领域的专利信息为数据源,采用专利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分析了云计算专利的发展态势,并为我国未来云计算技术创新提供思考[4]。Laniouw等学者从专利要求保护的权利要求项数量统计出发,认为该项指标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成正比例分部,并利用该项指标构建了专利质量测度指数[5]。

综上所述,由于专利信息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直接挂钩,因此各类企业都对专利信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如何面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不同的维度出发聚合专利信息却鲜有问津,幸运的事社会网络分析的引入为企业专利信息聚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专利信息聚合

2.1 聚合过程分析

“聚合”字面意思为将分散的聚集到一起,专利信息聚合就是将专利文献中蕴涵的特定领域产品的技术信息,按一种新的结构观重新梳理,通过量化指标体系使得企业能有针对性的制定专利战略,正确的使用专利文献并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社会网络分析强调关系思维,关注对事物的关系属性与整体结构的分析,符合“将分散的聚集在一起”的要求。另外社会网络具有高度的聚簇性和网络连通性,而专利文献广泛存在的簇聚性,提供了海量专利资源利用和发现的“省力法则”:在核心簇中搜寻资源。另一方面,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出定量分析的指标,如网络密度、中心度、结构洞等,有助于对专利族簇中的领域技术整体发展态势、核心与孤立专利、技术控制专利的量化识辨,以此制定企业专利战略。

社会网络分析图谱能直观的展现同族专利的关系属性,在图谱中,节点代表专利文献,而节点之间的连线则代表专利的相关关系,领域技术发展的稠密区与稀疏区被可视化的呈现,与专利地图等专利分析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图1)。

2.2 数据准备阶段

笔者以锦州市某电机公司2012年申请的一项专利《车用发电机电刷端盖及其制造方法》为数据起点,收集涵盖发明人其他专利、机构其他专利、相似专利等同族专利信息共24个,以此为原始数据集(见表1)加以聚合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专利信息聚合其关键步骤在于获得原始数据集中的二元关系集。专利之间的互引关系是提取关系集的最佳途径,但基于我国专利说明书的特殊格式,无法通过上述手段完成关系提取。在此笔者参照潜语义关系分析方法[6],通过解析专利说明书中“发明名称”项之间的相关度来判断专利之间的关系。“发明名称”包含若干个专业技术词汇,其中含有下列关系之一的两个技术词汇,即认为二者相关:

nlc202309041640

(1)W1“such as”W2,W3.......Wn;

(2)“such”W1 as W2,W3.......Wn;

(3)W1(including/especially)W2,W3.......Wn;

(4)W1,W2.......(and/or)otherWn;

一篇专利说明书中的发明名称项一般包含4-10个技术词汇,本文设定不少于3个相关技术词汇的两个专利之间具有关系。

2.2 专利信息分析

通过根据关系矩阵诱导出的专利信息图谱(见图3)指标分析,得出该领域专利信息的技术派系、战略联盟、核心技术控制等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情报。

2.2.1 网络结构分析

密度描述的是宏观层面网络中专利关系的稠密程度,密度是节点链接数量与最大可能链接数量之比[7]。

一组专利网络图谱中,网络密度越大,表示同族专利之间的技术联系越密切,企业专利竞争也越发激烈,反之则认为图谱中同族专利知识紧凑性稀疏。观察整体网络发现图3中专利网络密度为0.5616,专利技术联系性适中,申请同族专利的企业与个人间有较大的合作与竞争空间。

网络平均距离是从微观角度对专利间的疏密程度进行分析,专利之间的到达彼此的距离反应了某两个专利之间的技术交叉情况,图1中节点平均距离为1.389,即两个专利之间平均经过1.4个第三方专利即可实现技术关联。

出现网络结构属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笔者所选取的实验数据所构建的网络图谱并非按数据的互引关系,而是通过解析技术关键词语义关联性完成。倘若基于专利的互引关系产生图谱,其网络规模与连通性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2.2.2 节点度分析

为了更好的区分专利群众的核心专利、孤立专利进而指导企业的专利信息聚合实践,因此有必要引入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点度中心性概念。

对点度中心性的定义可描述为图谱中各个行动者活跃程度的评估,点度中心性最高的行动者往往具有最多的关系,点度中心性计算公式[7]:

DC(K)= D(K)/N

在专利族群中体现为高尖端的核心专利,反之点度中心性低的行动者则代表着非核心技术的孤立专利拥有较强研发能力、经济基础雄厚的企业可依据中心性指标采取积极主动的专利策略,及时的跟踪领域中核心专利的所代表的技术态势,不断的创新核心技术,围绕某个核心技术领域大量的提出专利申请,从而形成专利网,尽可能的覆盖该技术未来的应用领域,进而将企业垄断的专利技术转化为经济产出。

图3中专利信息的点度中心性如下所示:

观察“Degree”值可以发现专利“发电机轴承室排水结构”、“一种风力发电机电刷系统的集电环和刷架及制造工艺”、“发电机快换电刷盒分总成”、“直流电机电刷架”、“压力可调式小型汽轮发电机碳刷压紧装置”、五个专利占据网络中的核心位置。而专利“起动机机壳与电刷端盖的定位结构”、“半开放式碳刷保护结构”、“驱动端盖排水孔”、“ 机动车用交流发电机及包含其的机动车”则属于同族中的孤立专利,这也为我们提供了辩证的专利战略思考。不具备垄断核心专利技术实力的企业可采用迂回专利战略申请冷偏技术领域的专利,在激烈的专利争夺战中另辟他途,另外通过节点度的分析能够确保向专利垄断型企业提出专利有偿转让时物有所值。

2.2.3 结构洞分析

结构洞又被称为结构空洞,是指网络中节点通过非多余链接进行沟通的现象。网络中的一些节点必须通过某些特殊的节点间接建立联系,并且无关系间断发生,从整个网络观察仿佛出现一个空洞,即结构洞现象[7]。

图4网络参与者共有5个,其中A,C,D,E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却可通过B与其他行动者建立联系,因此B占据网络中的6个结构洞。

图3的专利信息图谱中,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专利信息控制着其他两者核心技术的沟通与传递,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为信息利益与控制优势,而非核心技术占有的优势。运用工具ucinet计算出的各专利结构洞效率数据(见图4)。

结构洞效率值是对网络中节点非冗余性链接的量化,其值越高,则证明该节点处于较高的地位。其中专利“发电机轴承室排水结构”、“发电机快换电刷盒分总成”、“直流电机电刷架”、“压力可调式小型汽轮发电机碳刷压紧装置”、“一种风力发电机电刷系统的集电环和刷架及制造工艺”在网络中占据显著结构洞位置,网络中其他受制于结构洞的专利间技术交换、知识转移,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上述专利,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插篱笆”的专利策略围绕“结构洞”实施专利网反包围,进而在“结构洞”两端专利间发生技术转让,专利交叉许可等行为时从中获利。

3 结语

专利信息聚合不同于专利信息组织,其目的是通过同族专利的量化分析从而得出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利部署规划。而专利信息组织是指对专利文献的特征揭示,使其有序化。

社会网络分析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我国存在的基于专利技术关联性的专利分析方法匮乏现状,利用同族专利的技术关键词相似性提取的是一种间接专利关系,而非直接的专利引用关系,但正如文中所述,聚合的根本目的是将技术关联度强的专利族簇合理的整合在一起,为企业的核心技术识别,技术演变分析以及专利战略的制定助力,因此基于技术关键词的提取的专利关系聚合专利信息有其科学指导性。

本文重点论述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企业专利聚合流程,然而被聚合的同族专利有其独特的自组织机制,如何有效利用这种机制指导企业的技术创新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黄微.基于专利质量测度的企业专利产出效率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弓志刚.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10-14.

[3]刘驰,靖继鹏,马捷.基于产业集群的专利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9,(8):1257-1261.

[4]冯思颖,袁兴福, 徐怡, 王继民.云计算领域专利计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107-112.

[5]Laniouw J O,Schankerman M.Patent quality 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Measuring innovation with multiple indicators[J].Economic Journal,2004,(114):441-465.

[6]Eirc Tsui,W.M Wang,C.F cheng,Adela S.M.Lau.A concept-relationship acquisition and inference approach for hierarchical taxonomy construction from tags[J].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2010,(46):44-57.

[7]沃瑟曼,凯瑟琳.福特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8-195.

作者简介:姜毓锋(1968-),男,哈尔滨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徐建中(1959-),男,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俊峰(1987-),男,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企业社会网络 篇7

一、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企业只是拥有资源并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 因为这些资源所带来的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消退, 特别是当企业处于动态环境下, 如行业环境变化迅速等情形下, 就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变革资源, 提升企业资源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的资源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企业价值, 而是需要对其加以有效的整合从而达到创造价值的目的。企业的发展是资源不断整合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

二、社会网络对于资源整合的意义

由于资源的异质性, 部分资源可通过市场获得, 而一些则难以通过一般渠道获取。因此利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便显得格外关键。将散落于社会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加以整合, 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 为企业带来机会、创造价值。社会网络资源整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弥补资源不足的良好渠道。

社会网络对于资源整合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 即为企业补充资源以及通过交流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学习。第一, 网络中嵌入的资源非常丰富, 例如技术、市场、人力等资源。这些资源散落于网络中, 通过关系间持续的交流和互动得以传播, 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能为企业带来机会、促进企业创新及竞争优势的提升。对企业产生作用的社会网络关系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等, 从这些关系中获取不同的资源并加以利用会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效益。第二, 社会网络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便是促进企业内部学习。企业能否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整合过程是否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为了保持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就必须不断地调整和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 企业内部学习便是这一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企业学习是一个动态概念, 强调对于企业的持续变革。为实现这种变革需要得到网络成员的支持, 以获取关于决策方面的重要知识。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资源流动性的提升、外部组织或个体经验的借鉴还是管理者技能的加强都需要企业实现内、外部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即表现为较强的网络导向性, 强调合作性以及关系关注度。这种强网络导向对于资源整合的意义非比寻常, 可以通过积极构建和管理网络关系来帮助企业进行资源整合。

三、社会网络对于资源整合的影响

社会网络导向包括合作性、关系关注度以及开放性管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整体情况便是网络导向对企业作用强弱的反映, 而且其对资源整合的影响不尽相同。

首先, 企业内部成员间的合作有助于员工间充分分享经验和技能。由于个体的差异性, 不同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程度不一, 因此对于资源的认识不同, 资源利用效果也将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机制, 组织一方面可以避免因认识的不同而产生争执, 同时也加强了成员知识的互动, 通过对资源认识的同一性来促进内部资源的整合。

其次, 关系关注度, 关系关注度代表着一个企业对于内部员工以及外部相关关系成员所提供意见和建议的重视程度。广泛地接纳网络成员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帮助企业不断调整自身情况, 通过不同方式的资源整合来应对来自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职工是从组织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关的建议, 这种建议往往是最真实的, 也是最能直接反映出目前资源整合所面临的问题。因此, 企业对于职员所提意见或想法的关注程度能对资源整合计划制定者给予反馈, 以更好地改进资源整合方式和水平, 使企业在今后的资源整合过程中能更好地借鉴先前经验。因此, 企业对员工所提意见的关注程度反映出其改变组织自身的意愿, 那些对职员的意见给予极大关注的组织往往能通过持续变革的资源整合来提升企业创新的能力。对于组织外部各成员意见的重视有助于组织走出自我的小圈, 通过吸收其他组织的资源整合经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最后, 开放式管理则强调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灵活、开放的氛围。对于员工的一些行为持宽容的态度, 这种灵活的管理方式往往形成的是充分阐述自身想法、互相学习的氛围, 极大地促进组织资源的整合效率, 产生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 当员工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且这种想法能够被管理者所接受, 那么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便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开放式管理带来的重要效应便是组织成员相互间的学习。进行开放式管理的企业往往使得其成员表现出极大的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帮助企业通过利用各种方式来应对面临的困境, 提升资源整合水平。

总之, 社会网络导向的三个方面, 合作性、关系关注度及开放性管理都对资源整合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合作性强调通过企业与组织内、外部各成员的广泛合作来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关系关注度强调企业需要重视网络关系的构建, 并且积极吸纳各成员的意见来改善自身的资源整合方式;开放性管理则强调企业采用轻松、灵活的管理方式让组织成员充分表达观点, 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升资源整合效率。

摘要:企业的资源整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作, 资源整合不力对企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成为当今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资源整合,社会网络,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蔡莉、杨阳、单标安、任萍, 基于网络视角的新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 (3) , 124-129[1]蔡莉、杨阳、单标安、任萍, 基于网络视角的新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 (3) , 124-129

[2]刘苹、蔡鹏、蒋斌,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财经科学.2010 (9) , 56-62[2]刘苹、蔡鹏、蒋斌,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财经科学.2010 (9) , 56-62

[3]韦雪艳、刘辉, 社会网络理论对解决民营企业家资源获取问题的价值揭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 (9) , 18-23[3]韦雪艳、刘辉, 社会网络理论对解决民营企业家资源获取问题的价值揭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 (9) , 18-23

企业社会网络 篇8

关键词:社会资本网络,技术创新,创新模式,非正式制度

社会资本网络是社会资本作用下形成的以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的网链式的创新结构。社会资本网络理论的核心是制度生成和演变。制度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是一个由一层层复杂社会网络系统构成,即开放复杂的制度网络系统,其演化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复杂网络的特征。从本源上说,“网络”正是制度产生的方式,还是影响制度绩效的方式。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社会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产周期的日益缩短等因素,使得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在其内部获得所有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企业也难以将技术创新活动的完整价值链纳入到内部中来。正如熊彼特(Schumpeter)所说,企业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1]”。企业为了技术创新不得不与其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产生多种联系以获得发展资源。这些组织和个人的集合体就是社会资本网络理论的基本内容。社会资本网络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1 社会资本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统一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2]。按照管理学对于技术创新的解释,技术创新则是从新思想产生,到研究、开发、试制、制造直至最后到市场的过程。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经济现象不断涌现,但是技术创新的内涵并没有改变,那就是通过引进新的组合(知识创新),并将其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行为[3]。这里的关键性特征就是内部企业、供应商、顾客以及其他机构间的互动、互补,通过给予企业广泛的尝试机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增强集体学习机制,最终形成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成为可以把企业的技术创新看成是国家、市场和社区联合制度的产物。这里的社区是指社会性的区域组织。它可以是一个行政性的区域划分,也可以是一个地区的空间上的划分,如一个地区的企业集聚区等。社区是加强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基础上引导成员自愿合作的组织;而市场是在价格参数变化的信号下,协调竞争中单个企业追逐利润的组织,市场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联合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家是通过政府命令强制企业调整他们资源配置的组织。简言之,竞争、命令、合作构成了一个社会经济有序运行并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三大机制。这种机制就是共同规范、人际网络、信任、信念、规则等非经济因素的集合体。这种非经济因素形成的集合体就是“社会资本网络”。

企业技术创新是指多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了获得和分享创新资源而在达成的共识和默契的基础上相互结成的合作体系[4]。这种体系包括资源(资产)共享以及能力互补、知识溢出、集体学习、创新累计、降低创新风险等。这就要求企业在相互信任与默契的文化氛围培养集体一致性和信任感,支持企业创新的持续发展。从本质上看,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赖于众多企业家基于相互信任与默契,建立起合作创新的理念。而社会资本网络是保证在技术和组织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能将企业的共同远景和收益分享结合起来的粘合剂。

社会资本网络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的复杂社会里,社会资本网络中所包含的“信任”和“协作”这些要素,能够从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产生:互惠制度和企业参与网络。在詹姆斯·科尔曼看来,社会的制度规范可以将行动的控制权从行动者转移到其他人手中,这是行动者的外部性,外部性有时候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控制,但这常常是做不到的。当行动给一群人带来类似的外部性时,制度规范就会产生,然而,行动控制权的交易市场难以轻易建立起来,而且没有一个行动者能够旨在获得控制权的交易中获益[5]。也就是说,制度规范是被灌输出来的,是由模式、社会化和惩罚来维系的。这一观点进一步说明了社会资本网络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共生性。

2 以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我国企业创新现状

社会资本的突出特点是社会性和广泛的联系性,要求社会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特别是要求与企业创新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如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银行和其他社会职能部门等的参与。我国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些明显问题。

2.1 社会资本网络缺陷下的科研和生产脱节

我国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存在着耦合链条裂断,出现了目前的科研机构不仅缺乏开拓市场的动力,也没有以市场需求指导科研活动的根本理念,科研和生产严重脱节。目前,由于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匮乏,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坚持搞好科研活动,很多科研机构也试图选择联盟战略,即,将自己的技术资源贡献出来和企业的市场、生产基地或资金相结合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或松散的合约型联盟关系,形成完备的“科研—生产—销售”体系。但,这种合作缺乏社会资本网络的保证,合作还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合作比较单一,各方只是在技术资源链上配合,科研机构主要负责技术创新,部分联盟伙伴负责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双方虽然可以形成共同完备的技术创新链,使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创造并分配合作效益。但是,双方的长期合作动力不足,往往是短期性的合作,没有形成长期博弈模式。如北京一个研究所,利用开发的控制绣花机的系统软件和生产厂家开展协作,在开始阶段形成了典型的“技术+生产型”信任联盟,实现了技术产业化。随着合作深入,双方合作的意愿消失,生产企业处于被动等待技术的地位。如此形成的科研和生产的脱节主要是我国尚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资本网络的结果,或者说,当前的社会资本网络还不足以支持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造成的。

2.2 由于社会资本网络缺失造成小企业无能力开展技术创新

小企业不能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社会资本网络的缺失。不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都要有一定的社会信任度。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缺陷就是不能拥有社会的信任,使很多的社会资源不能被中小企业所整合。再加上我国的市场分割现象比较严重,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交易成本较高,即使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易费用也是居高不下,使得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专业化人才、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更是得不到整合,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此同时,还是由于社会资本网络的缺失,大企业的技术外溢更不可能惠及到众多的中小企业。大企业的许多隐含知识也难以通过企业间的频繁接触而迅速传播。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主要是社会资本网络的天然缺失造成的“结构洞”所致。

2.3 由于社会资本网络缺失,大学科技园区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带动作用

我国建立大学科技园区的目的是利用各地的大学科技园区带动当地,乃至全国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我国政府规划的大学科技园区已有20多个,遍布全国各地。最近,国家又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计划,探索企业和大学之间建立新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虽有成效,但却遇到诸如大学科研实体的科技活动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难以衔接、大学科技人员难以过多承担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等问题。对此,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也联合组织了多次的经验总结会议,但从总体上看,大学科技园区的效果不如想象的那么理想,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学术性成果多,技术性成果少,成果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应用脱节;二是科技成果低水平重复,缺乏创新性。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本质,我们认为,这些应归结于大学科技园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互利的机制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网络,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络渠道不畅。政府从根本上还没有意识到社会资本网络的作用,不懂得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为企业和专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社会资本网络[6],把技术创新与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本网络之间的关系问题过分简单化,从而陷入用“政府导向”规划创新园区,来代替基于社会资本网络下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误区。

3 建设社会资本网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变革

社会资本网络是一种社会习惯和意识,这种习惯和意识会形成一种社会无形网络[7]。在社会资本网络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如下。

3.1 社会资本网络下企业创新的共享范式

共享范式是建立在合作性战略基础之上,使企业通过共生关系促进双赢。这种共享范式不同于社会资本网络缺损状况下的单项度创新,仅仅是为了竞争而创新。单项度创新在社会资本网络稀缺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同争一块蛋糕的结果,导致非赢即输的格局。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表明,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促使知识的流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信息来源。合作是产生创新绩效的最优途径。人们经常看到的一些情况是,单独一个智商机构或创造能力极强的人可能在创新过程中却未必是高效率的组织,未必能够高质量地产生创新成果或使创新成果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在今天高投入、高风险、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创新环境中,没有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可能单打独斗地完成所有任务,只有每个部门都将其独有资产拿来与其他部门合作共享,才会使企业创新更快、更好地完成。这种共享范式的创新,既节省了费用,也分担了企业风险。最重要的是,这样形成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能够改变科学和经济部门中旧有的各自为政的行为,建立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创新机制,使得社会的发展更趋合理。

3.2 社会资本网络下以知识创新为范式的基本模式

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制造业企业已经从单纯的生产型机构变迁为知识创造型企业,“R&D活动在广度上的发展已超过其深度上的发展,企业多角化‘分流式’(spin-off)向‘逆流式’(trickle-up process)转变”[8]。在产品开发上,由供给方开发方式向需求方开发方式转变,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企业单方面迎合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变化必定是困难的,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专门的社会科学机构在专业技术知识上的突破以实现技术创新。我国基础科学知识的创新成果和重大理论突破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供应了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企业要集成科学知识的突破并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就需要社会资本网络的变化。概括而言,社会资本网络下以知识为范式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建设涉及到整个经济和社会惯例的变迁。社会资本网络下的创新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将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如产品设计和技术成果、决策技术或管理系统、市场操作的复杂网络和产品销售等集中起来,使企业能够充分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让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综合体。具体地讲,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知识资源,如,显性知识、技术的集成等必须通过契约的途径来链接。常见的契约有协作广告、R&D合作伙伴、租赁服务协议、共同销售、技术转让、交叉生产、资源风险分摊等,这些契约需要社会资本网络的约束。打造社会资本网络下,以知识创新为范式的创新模式,可以更好地集成其他行为主体“游离”的知识,从而激发企业更好地创新。

3.3 社会资本网络下以系统范式建设创新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建设是一项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必然需要社会化的大协作。创新的本质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静态的系统结构关系,而且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之间互动的系统整合关系[9]。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严密的社会技术整合机制,特别是形成一套知识创新和传播的整合机制尤为重要。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一种主要的创新行为,是连接知识与市场的天然环节点,在实际操作中最终是要转化基础科学发现的新知识并积极响应、满足甚至刺激市场需求,从而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新产品和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不是等级组织模式中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而是各行为主体之间无论规模大小、功能强弱,都能够通过社会资本网络的平台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合作或者互补性资源的交换或交流,从而在系统中可以更好地处理伙伴之间的关系,以确保较少的知识、信息遗漏或失真[10]。对此,国家在创新模式的建设中,要从科技政策上或激励、或引导、或保护、或协调,营造一个鼓励各部门整合机制的人文社会环境。概括地讲,社会资本网络下,以系统范式打造的创新模式,就是要创造出一种新的能使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或集成的创新氛围,从而促进企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3.4 社会资本网络下以空间范式建立创新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运行的,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大空间而不是小空间。也就是说我国的技术创新主体需要从国际创新主体寻找知识资源,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与国外创新主体合作。如美国就是利用了全世界的知识资源,日本也综合了全世界的技术,才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仅以信息技术为例,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激光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中全面领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言,创新产品最终是要满足广大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如果只是全面地关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则会使创新的成本居高不下。如果企业能寻找到支持其创新产品后续服务的合作伙伴,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这样就能够给研发人员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地把每一个创意付诸实施,也允许创新人员有认识失误和改正失误的机会。实现这些愿望需要在社会资本网络下建设以空间范式的创新模式,即营造能将国内外技术吸引过来并能使技术本地化的社会文化和社会人文环境。

3.5 社会资本网络下以人际网络范式建设创新模式

人际网络范式是一种自发的“软”组织,它不仅包括了围绕创新行动的展开所形成的各种正式社会组织类型,而且也包括了不同创新组织之间非正式的社会关系[11]。工业时代单项度的行政登记制度,在充分开发智力潜能进行创新方面暴露出不适应和不灵活的缺陷。今天,有效的决策需要流动的、较少限制的人际网络化的组织形式。人际网络化的组织形式在鼓励创新的过程中,促使知识在用户、供应商、研究机构以及竞争对手之间合理有效地流动。而且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科学、工程、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之间的反馈环路和连续的交叉作用之中。因此,社会资本网络下,以人际网络化建立创新模式特别强调以个性为主体的相互关联、协同共生。罗杰斯曾提出过一个“指数创作系统模型”,认为新的创新系统可以通过合作、网络化的团体使信息和知识充分流动和共享,从而在虚拟组织中实现最优化的创新绩效[12]。可以说,社会资本网络下,以人际网络化范式建设创新模式是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发生、维系和扩散的一种重要社会结构形式,是当代大系统中各个企业之间的行为关系,以及为了激励技术创新的行为而形成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集合。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围绕创新活动的展开所形成的各种正式的社会组织,而且也包括了不同创新组织之间的“柔性”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

参考文献

[1]李国平,韩振海.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分析[J].科研管理,2003(21):11.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iii.

[3]陈劲.永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透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18.

[4]徐华.论工业衰退地区创新网络的构建[J].中国经济问题.2001(4):57-61.

[5]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23.

[6]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新计划产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5).

[7]关士续.区域创新网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

[8]赵彤.国家创新体系的社会运行范式[J].科学管理研究,2005(3):12-15.

[9]马刚.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研究与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6):21.

[10]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1.

[11]冯鹏志.迈向知识经济的路径与力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4):46-47.

企业社会网络 篇9

目前企业层面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的提出尚不足20年, 因此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吸收能力影响的文献可谓凤毛麟角。但是在前人针对网络关系对企业绩效的研究中, 实质上已经包含了一个潜在的中介变量, 即企业的吸收能力。资源在网络中流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的吸收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 即对资源的评价, 获取, 转换, 利用的过程。

在Cohen和Levinthal提出吸收能力概念后, 很多学者从网络视角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Patra等通过一项实证研究指出集群、网络及其他形式的组织间活动对于提高吸收能力具有积极影响;Hansen等认为, 如果忽略了对网络中心位置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关系的考察, 那意味着企业从网络搜寻中获得的知识难以在其内部进行转换;Burt认为, 拥有丰富结构洞的企业能够从网络中较远的主体获得新奇的信息并挖掘这一信息为己所用。依轮多以英国180家高技术企业为样本, 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外部网络关系便利了外部知识获取的, 拥有更多网络的企业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吴结兵 (2006) 对浙江纺织企业集群的相关研究表明, 网络的存在促进了网络内更多的合作行为和更快的信息流动, 有效于增强网络成员对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更多研究针对的是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例如Marco (2011) 使用来自一个跨国半导体公司的16个研发实验室的原始社会经济数据调查了来自组织外部的知识内化和创新应用的社会过程, 发现外部知识增强了个人对组织创新的贡献。Jifeng Mu (2012) 分析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网络成员的传播能力和内部组织网络内动态模拟行为模式的差异, 结果显示吸收能力和传播能力以交互或单独的方式确定知识的流动方法及在成员间的内部组织网络中转移效率。

二、研究现状评价

(一) 以往研究的进展

在对社会网络, 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社会网络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后, 总结可以得到以下几点:

第一, 现有文献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较成体系。从社会网络的起源、定义、发展到其具体特征、基本要素以及结构参数等,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网络, 从而达到对社会网络更加清楚的了解认识的目的。

第二, 近年来, 人们开始将社会网络视为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着手研究社会网络对各种社会实体以及社会现象的影响。在社会网络理论里企业是社会网络中重要的一环, 也是受社会网络影响较大的社会实体。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的影响, 将有助于为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

第三, 对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正在逐步细化。之前的研究中人们着重于研究知识吸收能力的定义, 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在这些问题都有了较为明确的结论之后, 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 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应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在了解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大致情况后, 研究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功能及过程成了研究趋势。

第四, 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将成为趋势。虽然目前针对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十分有限, 但是由于前人针对网络关系对企业绩效等影响研究中企业的吸收能力作为一个潜在的中介变量实质上已经包含在其中了, 那么随着“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 相信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将最终成为趋势。

(二) 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近年来, 对于社会网络、知识吸收能力以及社会网络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 现有研究重视分析吸收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很少深入分析吸收能力所包括的处理知识的过程。因此, 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知识吸收能力的过程性出发, 量化分析各个要素的作用。

第二, 缺乏考虑社会网络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知识吸收能力本质上是对外部知识等资源的一种容纳、传递和利用能力, 在跨组织间活动中才能够体现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组织间网络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是必要而有价值的。

第三, 结合中国实际对知识吸收能力进行研究。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 然而目前缺乏基于企业访谈来构建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吸收能力研究。因此, 通过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分析中国企业吸收能力对指导中国企业提升知识吸收能力十分必要。

摘要:目前研究社会网络对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已逐渐成为了一个研究趋势。本文列出了现今主要的研究文献及其研究角度。在此基础上, 分析总结出了以往研究的进展以及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最后, 对社会网络和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社会网络,知识吸收能力

参考文献

[1]Mitchel, Clyde J.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A]in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Situations, Edited by J.C.Mitchel.Manchester, Eng: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69.

[2]Wellman, Barry.The Basic Principle of Network Analysis[A]in Sociological Theory, Edited by Randall Collin, San Francisco, 1983.

企业社会网络 篇10

自20 世纪90 年代起,经过20 多年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显著增长,以及中国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成功转型,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要求。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比较深厚的市场消费基础,因此,积极探索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创新绩效至关重要。2012 年,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达到3178 亿元,出口额为28.4 亿美元。2013 年,我国共认证绿色食品企业3 229 家,产品7 696 个。全国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7 696 家,产品总数为19 076 个。2013 年,国内绿色食品年销售额达到3 625.2 亿元,出口额达到26 亿美元。显然,绿色食品已经成为21 世纪人类的主导食品,国内外对绿色食品青睐程度明显提高。据调查,77%的日本消费者只选择符合生产标准的产品;80%的加拿大消费者宁可多付10%的钱也愿意购买绿色食品;84%的荷兰消费者、89%的美国消费者和90%的德国消费者在购买食品都会考虑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因此,绿色食品企业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创新绩效、保证绿色食品质量就变得非常重要。

二、理论基础

“社会网络”最早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将其应用在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行为理论和社会学中的组织管理理论等领域。直到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国外专家和学者才广泛认同社会网络理论,各种观点和理论层出不穷,并且已经完成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目前,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企业创新绩效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Elizabeth Rosenthal(1997)[1]利用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社会网络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社会网络的异质性与团队绩效变动呈显著相关关系,指出企业可通过个人网络把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联系起来,对提高企业团队绩效具有重要作用。Bat&Batjargal(2007)[2]通过比较中国和俄罗斯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发现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中国国家农业部于1989 年最早提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紧接着在1992 年设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刘连馥(1998)出版了《绿色食品导论》一书,系统地论述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如何构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体系和未来发展战略。李志纯(2014)[3]认为绿色食品产业是一项民生产业,从开发绿色农业、建立专业流通市场、创新绿色科技、实施流通全程监控以及建立企业联动机制5 个角度提出了绿色食品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蔡镭(2004)[4]通过对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实证研究,提出绿色食品企业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就应该创新思路,加强绿色食品企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这是绿色食品企业开展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强化公共服务和管理的重要职责。赵大伟(2007)[5]认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进入成长阶段的中期,客观上绿色食品企业要求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促进其整体上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才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在绿色食品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机构和政府政策的导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网络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是绿色食品企业获取创新资源和创新信息最直接的渠道。绿色食品企业构建的社会网络是指由具有社会关系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零售企业、批发企业等众多绿色食品企业构建的网络,这些网络成员拥有庞大的信息流和知识流,能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巨大帮助。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是网络成员之间为了获取新资源和了解有关绿色食品创新发展的最新动态而自发组建的保持长期稳定联系的动态组织,其网络中存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成员之间通过直接方式或间接方式建立的社会网络关系有利于企业间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从而能够强化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企业之间联系构建的社会网络,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分享经验,主动消化吸收知识及进行创新学习,使企业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尤其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绿色食品市场上,更需要绿色食品企业增强创新学习的动力,开拓创新思维,从而提升绿色食品企业的创新绩效。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虽然我国绿色食品产量较大,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缓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流通效率低和创新能力薄弱。所以,我国绿色食品企业之间有必要联系起来共同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从而利用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使企业开展持续性创新及突破性创新,进而全面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笔者分析了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中的网络密度、网络关系强度及网络中心性作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一)网络密度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作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必然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企业社会网络密度是网络中行动者与其有关系的行动者之间联系的频繁程度,绿色食品企业网络密度越大,表明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就越容易分享和探讨信息。比如,企业之间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战略、制定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开展“公司+基地”的绿色食品运营模式等等。而企业网络密度恰好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合作的平台,这对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二)网络关系强度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网络关系强度是衡量企业社会网络中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紧密程度的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绿色食品企业获取知识和资源的质量和多少,进而影响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强网络关系代表着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紧密,相互之间了解更透彻,比其他网络成员更熟知对方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式,有利于企业之间分享新知识和新资源,从而开展合作进行共同学习和互助学习,缩短知识获取时间、增加共享知识广度及提高知识利用效率。再者,强网络关系意味着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度较高。企业之间的关系强度不仅仅是通过频繁联系建立起来的,更重要的是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才可以构建强网络关系,使知识、资源在网络中传递和分享,将其与本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高频率关系的社会网络提高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增强了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是保证绿色食品企业市场地位和推动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

(三)网络中心性对对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

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中心性是指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通常用于评估行动者在网络的重要程度,这种重要程度一般指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信誉度、社会地位、影响力等。其绿色食品企业网络中心性越大,表明在网络中的信誉度、社会地位、影响力也就越大,所支配的资源和信息量就更大,自身就具有支配力量,掌握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借鉴和学习拥有较好的管理模式和较高管理水平的绿色食品企业的机会越大,对其自身的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提升就越有利。

四、结论

社会网络是企业获取有效资源和信息的关键路径。提升创新绩效已成为绿色食品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绿色食品企业仅凭自身资源和优势提升创新绩效是很难成功的,必须要与社会网络中的成员保持频繁的联系。绿色食品企业社会网络掌握着丰富的资源和知识,这些资源和知识在网络中流转,尤其是像管理经验及管理模式等显性信息,对提高绿色食品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企业社会网络作为企业对外沟通的桥梁,要与其他网络成员分享本企业的资源,不仅可以获得网络中潜在信息,还可以得到隐含信息,其中,隐含信息及技术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最有价值的。企业社会网络为企业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增进了企业之间的关系密度,无论是竞争关系还是合作关系都能给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机遇。

参考文献

[1]Elizabeth Rosenthal.Social networks and team performance[J].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1997,3(4):288-294.

[2]Bat,Batjargal.Comparative Social Capital:Networks of Entrepreneurs and Venture Capitalists in China and Russia[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7,3(3):400-413.

[3]李志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新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1):21-23.

[4]蔡镭.创新思路,加强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7):60-61.

社会网络的阴阳 篇11

亲密的小圈子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之利器。可是,小圈子也有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就是这个道理。更要命的是,圈子小,眼界就小,一来小圈子里人少,二来关系重叠多了,相互影响,观点逐渐趋同,乏味得要命。

很多时候,小圈子的问题就是大圈子的优势所在,要不怎么说是阴阳呢。大圈子人脉广,眼线足,东方不亮西方亮。王熙凤同学讲究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说白了就是圈子大,玩得转。然而,像小圈子一样,大圈子也有令人扫兴的阴阳两面。网络上大大小小的论坛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号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要么他的四海只有茶杯那么大,要么他的兄弟不过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孙悟空当年纵横三界,和各路神仙妖怪称兄道弟,一旦被压到五行山下,五百年来,“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孙大圣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关键时刻大圈子是多么的不靠谱。

没有孩子之前,我虽然是混迹科研队伍中的一个光荣的小兵,也很敢于在内心深处对社会网络研究嗤之以鼻,不是常识吗?骗科研基金的吧?有了孩子以后,我从科研队伍中光荣退伍,有些研究结果却让我感觉到很多压力。比如说,从我师妹和她导师的研究综合来看,已经不仅仅是智识问题,而是告诉我一个重要的道理—— 孩子的社会网络决定他幸福,我的社会网络决定孩子的社会网络,这岂不就是说我的社会网络间接决定孩子的幸福?

对于移民家庭来说,也许你跟我一样,是个得过且过的人,懒得刻意思考什么是圈子不圈子。但是对于孩子,“外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祖国”,就不可避免地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是想在移民文化的狭小世界里建立肝胆相照的小圈子呢,还是大胆辛苦地跨越鸿沟,在肤色文化混杂的大圈子里大展拳脚呢?”

企业社会网络 篇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正在重新定义生活的每个层面, 传统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随着网络的不断进化而改变。随时随地与任何人互通信息, 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的融合通信已是每个人伸手可及的梦想, 网络让这个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时至今日, 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互联网社会化远景已不再是虚幻, 种种虚拟社区应用更让亲朋好友跨越天涯之隔, 分享珍贵的视频、音频和文字体验。网络正在日渐深入世界的每个角落, 以人为本的网络理念赋予网络更加丰富的涵义。网络不仅是连接人与人的场所, 更成为创新的空间。

目前, 网络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网络与企业运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随着网络和其它IT技术的不断融合, 企业不仅需要网络作为各种应用的基础设施和流程共享、业务支持的平台, 还能够在网络上实现将通话、即时消息、视频和应用共享、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消息等融为一体的新型通信方式, 从而不断提升沟通效率, 拓展协作空间。用户已经能够自行创建协作式网站和播客, 组织各种内容, 同样他们也有更大的权力决定企业与他们开展合作的方式, 并推动网络中的创新, 这种力量来源于更充分的参与、协作、分享和共同创造。

1 企业的SNS社会化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SNS, 即社会化网络, 仅仅意味着对交友方式的一种改进。依据六度分隔理论建立的SNS社交网站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 以开放式社会化网络结构为基础, 被认为非常有助于拓展强有力的人脉关系, 因而倍受推崇。当然SNS并非著名社会网络Facebook首创, 但是在Facebook上线之前, 这些应用主要侧重于“认识朋友”这个功能, 较少关注到“保持联系”。而Facebook主张的“保持联系”就是通过互联网对现实存在的关系进行基于网络的重构, 将实现网络关系从一个网络转移到一个新建网络中。这样就摒弃了三大弊端:廉价获得朋友;无法了解朋友的真实身份背景, 朋友关系虚幻;交流方式和手段单调, 缺乏持续。

员工每天花在计算机前处理跟踪事务的时间在逐渐增加, 但发现在员工的沟通和交流中, 并没有一种机制提供对日常工作关系的一种扩展, 甚至在各个应用系统中, 用户仅仅是代表权限和职能的冰冷符号, 不会产生个人化的信息交互, 即使存在交互也并未做到个人偏好和自我表达的自由, 员工工作中一种期待“被发现”的情感往往会落空。

在SNS时代, 企业可以提出如下疑问:员工之间是否实现有效沟通的扩展方式?员工的工作圈子是人为限定了范围, 还是根本无法使其互通有无?沟通能否避免面对人情尴尬, 突出有效性和实用性?任何层次的员工是否都可以非常便捷地建立固定的联系?

寻求发展的决心, 使得企业SNS在大中型企业的应用迫在眉睫, SNS带来的改变也将显而易见, 主要有如下方面:

(1) 有效而及时地与工作中的员工进行互动, 改善高层与基层相对陌生、概念模糊、距离遥远的通病。

(2) 改善硬性的榜样学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境况, 员工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榜样, 同时具备相匹配的学习交流途径。

(3) 扩展员工交流圈, 打破部门、公司间难以互通有无、它山之石不能为己所用的现状。

(4) 实现真实和有效的沟通, 从而避免员工沟通交流客套居多、时效性和实用性的沟通内容无法获取的窘况。

(5) 创建公开和有限公开的交流平台, 使得观念的提出和发表有渠道, 并使员工的动态可以获得关注。

2 基于GTD的管理方式

GTD (无压工作的艺术) 。David Allen是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方法的创立者, 被誉为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最具建树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GTD是基于如下原理:人需要把任务从思维中释放出来, 记录和保存在一个可信任的系统中, 并且定期去整理它们。如果思维从记住所有要做的事情中解放出来, 则可以专心处理手头上的任务。

GTD核心理念:通过将这些事罗列出来再进行分类, 确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法, 将所有这些悬而未决的事情都纳入可控制的管理体系中。简言之, 就是将大事化小、责任到人、甄别场所, 能够进行进度监管和场外观察, 并以GTD完成记录作为考核, 也能够作为符合有效管理ISO9000流程执行的一种解决方案。实施GTD可以更有效地对流程进行管理并执行流水的分配。它以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 将引起注意的一切信息, 分门别类、清晰明确地保存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 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回顾。这样便于掌握工作重点, 根据所处的环境和时刻, 采取最高效能的行动方案。GTD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 能够使员工和企业达到轻松且富有生产力的新境界。

企业实施GTD模式事实上简洁易懂, 且效果显著, 在成本上并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获取, 因为不需要掌握新的技能, 例如, 如何做记录、明确预期效果、决定下一步行动方案、把事物归纳分类、及时地回顾检查, 以及凭借直觉作出选择判断都是每天都在进行的内容。GTD仅仅提供一些方法, 以便充分地利用这些基础技能。

如何走出GTD分布实施的第一步, 首先是流程的收集整理和分类, 然后是GTD管理体系的确定和准则。企业GTD实施同个人GTD实施是不同的, 个人的要素仅仅包括为细节、调度, 企业GTD的关键要素应当包括网络、随时随地访问、组织结构、权限分置、观察员、GTD系统、进度标识、事件里程碑、人员相关性。目前能够分布式实施GTD的工具一般被认为是:Google APP、RememberMilk等, 但作为协同的本质则在这些工具中显得复杂。这里建议使用Taskfreak开源程序框架, 其在易用性和实用性上较为符合企业实施GTD的具体要求。

3 SNS、GTD信息流的整合和展现

需要一个尽可能简单的表示层, 使所有企业成员能够快速和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各种信息状态, 包括个人信息、部门协同信息、各类资料报表的传递, 以及所在流程及参与流程的状态, 并对工作业绩提供可靠和公允的评估与评价。同时, 在社交范围方面应当能够提供观点被传播和转发的功能, 并在交流中可以实现引用他人和谈及他人, 即内容能够处理关系标记。同样地, 基于灵活性的原因应当允许发起活动以及员工参与度的实现。

在针对GTD需求的产品选型上, 有着以下的度量标准:信息容易被传递、信息实时、能够具备针对参与群体的状态和消息传递、私密传递、信息简明、具备保持联系的习惯、可参与程度高, 以及多种访问方式的实现。

由于实施GTD的工作流、状态的确认和组内部的消息传递必须保持实时传递, 任何工作流状态的变化必须得到简明的表示, 针对组权限以及工作流密级做到多发、组发和点发, 能够通过跟随的方式提供一种合作关系。

在SNS范畴, 作为一种保持联系的基本方式, 应当将关系标记的成员予以公开的内容自行推送至个人的信息流整合页面, 提供一种方式使得对话能够针对某成员的评价, 在标记允许的情况下知会当事人, 从而提高参与程度。允许对被授权的关注内容予以收藏和个人收集管理。

多种信息流的整合和针对每个用户进行不同的归纳呈现, 实质上是一种简洁的针对性发布系统和信息收集系统, 从而使得在一个系统下, 每个用户得到的内容和使用感受都截然不同, 如同现实社会一样。因为视角不同, 而对问题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一种基于此的应用, 恰恰可以把企业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或者容易忽视的细节予以放大, 帮助企业获得改进, 这也是对员工智慧和员工参与的最大尊重。

在此将应用定义为GNS, 即GTD和SNS整合的企业内部管理应用。

4 GNS应用构建

4.1 企业mblog

从上述功能的实现描述可知, GNS应当是从GTD信息应用中实时更新的一个企业微博应用, 即整合GTD管理和微博的媒体汇聚功能构建的信息展现。

而这种基于企业的微博系统在2010年已经获得业界的普遍关注。2010年3月17日, 微软宣布该公司计划对一款面向企业用户的微型博客服务OfficeTalk进行测试。微软也设有一个类似的Cafe TV系统, 并且在公司会议中使用OfficeTalk。同时, Google内部已使用一种公司内部版的Google Buzz功能, 能够在组织内部设置一种广播媒介, 让同事互相分享信息。Google计划让企业也能用Google Apps来架设自己的Buzz, 但未订出时间表。脸谱表示, 公司在员工餐厅架设屏幕, 不断播出内部状态的更新。

微博集中了3个特性, 即便捷性 (短语化、小篇幅) 、背对脸 (关注与被关注) 、实时和原创 (随时随地访问) 。微博的出现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人际圈的影响力, 微博倾向主动关注, 轻点“follow/关注”, 即表示你愿意接受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其对于知识传承、观念更新、榜样效应更有价值。对于普通人, 微博的关注友人多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 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传递工作与生活细节、记录思想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人际关系。

企业微博作为新兴的事物, 在实现博客和微博客基本特性的同时能够集成公司的工作流程, 将工作内容相关性、通信相关性、文档传递完全整合, 并能够达到一些特定的通信目的, 例如:与远在异地的同事保持工作联系、随时随地的内部访问和资料共享、对特定的事件进行反馈。同时企业微博客也充当了组织内部的广播媒介, 帮助企业降低官僚作风, 并使企业注意到一些原本可能在混乱中被遗忘的信息, 提供了完全有必要的信息沟通渠道和表达途径, 员工也能够广泛与内部同事接触, 而不必遭到垃圾信息的困扰。

4.2 构建思想和组件选择

构建应用系统应当尽量避免对原始代码反复繁琐的维护工作, 从而节约开发成本, 并尽可能通过公共的社区维护, 来实现更大范围的测试和代码修正。因此, 在开发上需利用框架使用现有的开源软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在功能实现上, GTD管理由Taskfreak负责执行, 信息流展现和SNS维护使用Sharetronix完成主体, 多种访问发布方式 (邮件、页面、IM即时聊天工具、手机) 通过插件和IM机器人实现。

技术路线如下:①基于开源代码的开发和整合;②开发模式使用程序员社区的方式进行;③分布式应用设计;④运行环境为操作系统Linux、应用服务器Apache、数据库服务器MySql、开发语言PHP。

在基于GTD的企业社会化网络项目研发中, Sharetronix和Taskfreak数据接口在信息整合上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内容为:①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与GTD管理系统Taskfreak用户同步体系;②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召唤"功能和多用户@的通知体系;③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关于视频格式embed的格式引用和解析;④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RSS数据源发布的相关调整;⑤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邮件发布以及短信发布的功能创建;⑥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内容与企业Wikipedia词条的引用接口, 并可被链接。

同时还有:①GTD管理系统Taskfreak成员数据表的相关组织结构调整;②GTD管理系统Taskfreak成员添加的层次化筛选和任务分派的成员可读性;③GTD管理系统Taskfreak中任务的指定在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的实时更新发布, 并启用多用户@通知;④创建接口使GTD管理系统Taskfreak中任务及项目状态的改变通过@发起者与@相关者的方式在Sharetronix中创建、发送私人消息;⑤GTD管理系统Taskfreak中项目成员自动触发ShareTronix中相关群组的创建, 并自动添加成员;⑥GTD管理系统Taskfreak中巡视人员的评论自动触发至该项目在ShareTronix中@相关群组的公共消息, 格式含《任务名称—巡视人员—相关评论》;⑦GTD管理系统Taskfreak及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两个平台下的交互插件。

5 GNS应用系统展望

GNS应用系统满足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需要, 作为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发布平台建立方案, GNS摒弃刻意呆板, 选择开放积极, 活跃企业文化氛围, 丰富并分享企业文化。通过获知员工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以及在企业中的归属感, 通过一定方式使员工更开心工作, 积极生活, 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并共建和谐的员工关系。通过GNS切实快捷地树立高层的亲民形象, 对下属展现领导者的真实一面, 并从而拉近距离。

风起云涌的网络沿革与创新, 将照亮人们一直以来的沟通梦想, 消除距离带来的障碍, 开辟出网络经济时代生产效率的源泉。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创造企业未来的契机, 网络的力量帮助人们超越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藩篱, 获取必要的知识储备以迎接未来的挑战。个人的意见和力量也通过网络得以汇聚, 从而在待遇公正、工作保护、消除隔阂等企业全局性的重大议题上推动改进的步伐。

在这一切背后, 就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网络———一个随时随地连接所有人的网络, 一个人人创造、人人分享的网络, 一个带来全新体验的网络, 一个人的力量被无限释放的网络, 一个改变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的网络。网络成为承载这一切变迁的平台, 同时网络也让企业成员之间变得更加紧密。

参考文献

[1]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1 (2) :130-131.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Cisco中国[EB/OL].http://www.cisco.com/web/CN/index.html.

上一篇:信息编码与分类下一篇:声乐教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