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化网络营销

2024-06-30

企业社会化网络营销(共12篇)

企业社会化网络营销 篇1

一、企业对于社会化媒体的认识尚浅

1. 对各种类型的社会化媒体的优劣势认识不足

社会化媒体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纵观我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 大致可分三个阶段:2008年, 以人人网为代表的实名注册社交网站最先开启了国内社会化媒体的先河;2010年, 以发布时事短消息为特色的微博在国内兴起, 并迅速成为社会化媒体的主导;从2014年起, 更加注重移动性和私密性的微信兴起, 一时间再度成为潮流。

种类多样的社会化媒体, 为企业提供了多种营销公关的平台选择。然而, 不同种类的社会化媒体之间从形态、功能、特点, 到目标人群、受众数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许多企业在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公关时, 盲目跟风开通社会化媒体平台, 但却没有对各种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深入研究, 没有清楚了解各社会化媒体用户群的特点, 从而导致企业的营销公关没有针对性, 甚至出现无效传播、带来负面效果等情况。

2. 对维护社会化媒体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媒体营销专家鲍勃·霍夫曼 (Bob Hoffman) 曾指出, 社会化媒体营销不存在马上就能成功的情况。在他经营的社交媒体上, 每星期要写数篇博文, 及时回复留言, 及时更新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内容。

然而,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一些企业虽然看到了社会化媒体的好处, 紧跟潮流开通了多种社交媒体平台, 但却在开通之后便带着一种万事大吉的心态, 疏于经营和维护, 以致给人留下运营不善、企业用心程度不够的印象。

二、营销公关内容存在问题

1. 只关注短期效果

社会化媒体营销公关不是一笔买卖, 本质应是与网民、消费者建立关系, 构建消费社区, 需要时间来培养感情和信任。相反, 短期的眼光则可能导致反效果。

在现有的微博营销中, 有很多企业过度看重微博的转发量和评论量, 会故意地制造噱头或者发布与企业不相关的内容, 以求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大量关注。更有甚者, 甚至为吸引眼球, 发布背离企业文化、低俗、庸俗的内容。然而这样的做法只会增加企业的负面影响。从DC-CI2012年针对用户不愿转发微博内容的原因统计可以看出, 微博用户对低俗、暴力、不健康的内容非常抵制。

还有一些企业为求一时轰动, 雇用“网络水军”炒作话题。这样的操作方式, 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关注度, 然而, 随着“水军”的频繁出现, 消费者、网民的识别能力越来越强, 对其态度也越来越呈现负面趋势。

2. 只关心企业自身

另一方面, 一些企业在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公关时, 常常只关注企业自身, 单纯发布与企业、产品相关的内容。有些广告文案和营销策划确实很靓丽, 但是这样的内容不一定会真正地起作用, 根据DCCI2012年9月发布的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中提供的数据, 在人们不愿转发的微博内容中, 广告性质的占53.15%。

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只关注企业自身, 违背了营销公关的本意——社会化媒体需要聆听和互动, 为整个社区提供价值、提供乐趣。也只有与网民、消费者真正建立起联系和信任, 才能实现通过公关服务营销的目的。

3. 内容缺乏创新

无论企业在哪种社会化媒体上发布信息, 内容无疑都是最重要的环节。好的内容发布, 既可以达到营销公关效果最大化, 又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然而, 并不是所有企业在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公关时, 都能够在内容上下足功夫, 许多企业或盲目跟风网络流行语, 或复制转发与企业无关的文章、段子, 或一味模仿一些经营成功的企业社交媒体模式。内容缺乏创新成为了许多企业营销公关时的通病。

社会化媒体聚集了大量充满个性的年轻群体, 本就是充满创意的地方, 在这样的环境下, 企业的社会化媒体经营若毫无新意, 只会使其品牌关注度、信任度降低。

三、缺乏危机应对经验

社会化媒体言论的自由、信息的便捷为企业营销公关带来了契机, 但同时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时代从未有过的危机——当企业出现了问题或客户存在不满时, 往往会有网友通过社交网络第一时间将问题和不满反映出来。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和放大, 一句简单的抱怨也容易成为一场棘手的网络公关危机。

许多企业在面临突发网络危机时, 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反而采取回避态度。还有一些企业, 为减少负面评论, 采取粗暴删帖、屏蔽网友负面言论等做法, 企图掩盖、阻止危机。

事实上,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 这样的做法不但起不到暂时性的作用, 反而可以导致舆论瞬间的反弹:当网友发现自己的言论被企业删除后, 往往会立刻采取更加激烈的态度, 公开企业的行为。通过其社交网络圈的传播, 企业本身的问题, 以及事后不负责任的态度, 会迅速传播和扩大, 导致更加无法控制的危机。

企业社会化网络营销 篇2

根据eMarketer的数据报告,预计B2B企业2010的在线营销支出依次是网站、电子邮件营销和搜索引擎上,而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费用支出紧随其后,在将增加60%,B2B企业显然知道他们迫切需要利用社会化媒体来提高曝光度。

继续看下面的数据,eMarketer的数据显示了B2B企业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些原因,可以看出,B2B企业利用社会化媒体是希望:

1.显示他们在某一个领域的“意见领袖”的作用;

2.通过社区交流,挖掘潜在的用户;

3. 及时倾听用户的声音,帮助用户解决一些问题。

在利用微博服务做为及时客服交流工具,一些大企业如ComcastCares, Dell , 和 Starbucks在这方面都做的很好,他们也利用社会化媒体做客户调研 。)

根据的数据, B2B企业利用社会化媒体最重要的原因是:

1. 希望引起用户对其品牌的关注,占25%;

2. 想吸引用户能经常的使用,占18%;

3. 排在第三位的是希望利用一些“有影响力的”用户去口口相传;

4. 而通过社会化媒体去监测用户对于企业的在线评论并及时作出反馈,这是社会化媒体营销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只有14%的企业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企业明显比哪些还没有利用twitter、facebook等等要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通过社会化媒体,这些企业大大延伸了他们能达到的领域,也为他们的品牌和用户建立了一种更为友好的交流方式。

比如最近热议的一条新闻戴尔利用Twitter 已赚进650万美元。(戴尔是积极参与社交媒体营销的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在Twitter上设立的@DellOutlet(戴尔折扣)帐号有150万个关注者(follower),通过其它社交网站有300万个用户连接。戴尔表示,该Twitter帐号已经创造了650万美元的营收,虽然与其去年600亿美元的整体营收相比,该数字仍属九牛一毛,但该公司在去年通过社交网站的营收却有了明显的增长。戴尔透露,通过Twitter获得的营收实际上增长了两倍。)

而在国内,我们以豆瓣上的匡威的mini站点为例,截至今天,共有22179个豆瓣用户加入了这个mini站点,成为匡威的fans,总共有14万4千多个豆友访问过该mini站点,可以看出,匡威通过豆瓣这个mini站点举行了线上活动和同城活动,都有上百号用户报名参加,而其中的价值,也只有利用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企业才能知道。

食品企业社会化营销:以人性为本 篇3

回归人性

营销无定势,无论是传统营销模式还是新型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营销的根本,最终是要回归于“人性”的。

食品企业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也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正如某知名网站的广告语:“网聚人的力量”。

食品从其根本上讲,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不同的食品产品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沉淀与历史渊源。食品企业与互联网上数以亿计的网民,其实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是因为有了相似的文化,进而才会有相互彼此的联系。当进一步频繁接触,并尝试去体验某一企业的食品或服务后,消费者与企业将会最终确定并产生特定的利益沟通。

食品企业在社会化媒体中就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通过企业最早期的产品口碑、广告宣传、市场活动等一系列营销手段的植入,产品的形象和企业的形象,已经在客户心中形成了特定“人性”的性格特征。尤其在当前国内食品安全多事之秋,食品企业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广大消费者的每一根神经;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到地沟油,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无良食品企业泯灭的“人性”。当然,纵观食品行业,这种泯灭“人性”的无良企业也最终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

知道自己要什么

对于大型食品企业而言,在应用社会化媒体时,更多地应倾向于品牌层面,在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上要狠下功夫,与网民互动,与目标客户联谊,进一步加深与消费者之间的情谊,培养和巩固客户那种仅属于自己食品特性的消费习惯。

对于中小型食品企业而言,则更多地应倾向于务实层面,目的要清晰,就是直接寻找销售机会以期吸引更多的新客户,在广大的网民中,深入推广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不断强化现有客户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企业及产品的美誉度,增进与你“粉丝”的感情。

国内最早娴熟应用社会化媒体营销的食品企业之一“王老吉”,通过近乎完美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手段,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社会的力量。2008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为汶川大地震举行赈灾晚会,“王老吉”出人意料的捐出了高达1亿元的巨额善款,就在人们为之感动之余,紧接着第二天,国内一家知名网络论坛出现了一篇叫嚣要“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帖子标题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帖子内容为: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

帖子的字虽不多,却马上引来众多支持者,短短十几天,这个帖子的浏览量已超过52万,回帖数多达5000余条。一时之间,“封杀王老吉”的帖子转载到了各大论坛、贴吧、QQ群、博客、社区等平台上,引起众多传媒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跟进报道,“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成为当时人们争相传颂的口号。

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轰动效应,不难看出,无论是王老吉,还是众多的社会化媒体,在其背后无不有一种扶危济困的“人性”光辉在闪现。通过“王老吉”的善举,让人们为其树立起了“爱心企业”的品牌。

勇敢面对,与消费者充分沟通

社会化媒体营销类似于“扩音器”作用。从一件事情在微博或论坛曝光,引发一部分网民关注,再引起传统媒体关注及报道,到各门户网站转载,网民议论逐渐被放大,引来更多媒体关注、报道,之后引起更多社会关注,然后事件升级,掀起舆论高潮。这种呈几何式增长的网络社会裂变效应,往往会打得企业一个措手不及。三鹿之所以轰然倒下,除了其自身因素之外,社会化媒体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以“食品安全为天”的食品企业来讲,任何一丁点负面信息的影响,都有可能通过社会化媒体不断扩散,以至于最终致命。俗话常说,尽管你做了一万件好事,也抵不过一件错事带来的伤害。而对企业来讲,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或者细节的失败,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甚至万劫不复。

爬到山顶可能需要花10 年,而掉到山谷却只需要10秒。但是,如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危机,食品企业该如何应对?

笔者认为,食品企业首先要有大胸怀,敢于担当,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及时地回应,与客户进行实时沟通与互动,安抚当事客户,让客户在互动中感受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以展现企业真诚处理问题的态度与决心;其次,要有自信心,勇于揭底。在严谨调查后敢于公布事情真相,与客户深度交流,化解公众疑虑;最后要有宽容心,如确属是企业问题,应给予客户最真诚的道歉,并予以客户应得的赔偿;即使是污蔑,也要表现出一个企业应该有的大气。种种事例证明,通过企业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使得负面效应进一步弱化或消除。

当然,社会化媒体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参与、共同创造产品与服务价值的过程,只有食品企业真正地实现了这一过程,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与客户互利双赢的目的。

充分整合更多更有效的社会资源

伴随着“人人都是媒体”时代的来临,消费者的消费认知范围有了无限延伸,通过社会化的网络,消费者变得更加独立,更加主动。消费范围通过网络这一社会化的集市,可以走得更远。

基于此,作为食品企业,需要在社会化营销方面做有效资源整合,在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前提下,企业要尽可能通过各种社会化媒体,诸如论坛、贴吧、QQ群、博客、社区、微博等工具进行有机组合,以实现产品活动与创意执行的完美结合。

同时,由于社会化媒体营销实施的本身,就调动起了网络社会关系、社会情绪,因此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就必须在“人性”的基础上有所创意和洞察。脱离了“人性”,尽管也整合了更多的社会资源,社会化媒体营销也会变得空洞无物。

中粮集团旗下的“我买网”就是整合各类资源实现社会化营销的案例之一。作为我国最大的粮油加工、品牌食品企业,中粮早在2008年就开始投资“我买网”。通过一系列不断的建设与完善,“我买网”已成为中国最大、最安全、最丰富的食品购物网站,使得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便捷的购物服务。通过网上采购,中粮集团则直接将安全放心的米面粮油副食等送到消费者的家中。

“我买网”的商品不仅有休闲食品、粮油、冲调品、饼干蛋糕、婴幼食品、果汁饮料、酒类、茶叶、调味品、方便食品和早餐食品等,还包含了中粮自有的品牌产品和优质进口商品。同时,“我买网”通过积累与分析网购消费者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及社区客户的需求反馈,不断进行了产品创新,可实现针对网购渠道消费人群进行产品定制。另外,作为新产品的上市,中粮集团无需再经历经销商开发、零售商选择的漫长过程,不必支付昂贵的进店费,而通过“我买网”便可以直接快速地呈现到消费者面前,同时还通过企业微博实现了和消费者的有效快速互动。

总之,食品企业应用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过程,其实就是食品企业与消费者将心比心的过程。当企业始终围绕以“人性”为根本去用心服务客户,与消费者交心的时候,企业没有迈不过的坎。

编辑:张铃 185996006@qq.com

电子商务企业的社会化营销之路 篇4

对企业而言, ROI是考量市场营销成败的标准, KPI则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考核标准。如何维持正常的ROI保证企业利润的同时强化企业品牌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诚然, 电子商务企业较之于传统行业, 在客户体验及维护, 口碑传播及互动, 品牌强化等方面有先天的优势。这样的优势导致电子商务企业可以用更少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创造一个品牌。

营销人员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播者在消费者偏好和实际购买行为上施加的力量。由于这个原因, 许多营销人员寻找机会来鼓励口碑传播和其他有关他们产品的非正式谈话, 因为他们意识到, 与付费的广告或者公司的销售人员相比, 消费者更加信任非正式传播来源。全球最大的C2C平台-淘宝上这样的品牌比比皆是, 在大淘宝环境下成长的淘品牌更是借助与社会化网络 (SNS) 成长迅猛, 如麦包包, 御泥坊等。

一、电商企业营销的内容和目的

社会化营销模型AIISA对此进行了全面的诠释。消费者在社会化环境中的消费行为将会经历关注, 兴趣, 互动, 分享, 购买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变革了传统消费者从接触信息到最终购买的整个过程。消费者信息的获取从传统的搜索方式, 逐渐演变为社会化的口碑传播和推荐, 消费者以互动实现与品牌的对话沟通, 从而了解营销内容。

1.A-attention (吸引注意) 指通过品牌或营销公司的创意化的广告企划传达品牌想要让目标用户了解的信息, 在嘈杂媒介环境中迅速吸引目标用户的注意力。

2.I-interest (引起兴趣) 指营销内容要唤起并激发目标用户的内在需求, 让目标用户产生欲望和兴趣。

3.I-interaction (产生互动) 指目标用户参与品牌对话, 反馈个性化信息, 并自我创造内容。互动形式包括转发, 评论回复, 收藏, 分享等。

4.S-share (分享传播) 指目标用户运用社会化网络平台推荐或分享品牌营销相关内容, 这些内容在社交平台产生二次传播, 最后产生N级的裂变式扩散, 最终达到了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5.A-action (购买行动) 指目标用户因为受其他人对品牌的口碑评价影响, 建立好感, 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品牌印象, 所以他们在决策过程中, 自然而然的会选择购买。

传统企业对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漏斗式的模型设置, 即从消费者接触产品到决定购买的人数是逐层递减的。而社会化网络营销中, 适用的是“长连接式”模型, 即品牌和人, 人和人之间是紧密联系, 密不可分的。在AIISA的消费者行为模型下, 潜在消费者一旦成为“粉丝”企业就可以将其纳入社会化营销的大氛围下进行持续营销。在持续化营销中强化潜在用户对于品牌的认识, 增进品牌与用户的关系, 推动促销信息, 互动沟通, 了解用户需求, 刺激消费及连带购买。使潜在用户产生对品牌的依赖, 增强与品牌的粘性, 并通过口碑传播影响更多好友。

二、电商企业营销的优势

电子商务企业借助社会化营销平台提高广告的营销效能, 更多的企业及广告营销企业采用整合营销的概念突破传统广告借助传统媒体单方向向用户推送信息的方式进行营销。社会化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 不同于以往以销售为中心的模式, 而是以目标用户为中心, 具有的优势及特征如下:

(一) 互动性强

社会化媒体公开化的特性决定了在社会化平台上品牌和消费者是平等的。平等的对话交流, 消费者可以表达自己对品牌的认识, 产品的使用感受, 建议, 投诉等, 达成了双向交流的目的。并通过评论, 转发, 分享等方式传递给好友。

(二) 营销对象精准

品牌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吸引消费者关注自己的社会化网络平台, 消费者一旦产生了兴趣关注了品牌, 就会收到包含促销信息在内的更多品牌信息。这样就达到了在正确的时间, 以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对方感兴趣的信息推送给了目标受众, 营销效果得到提升。

(三) 传播速度快

社会化媒体的关键词是人际网络。品牌发布的信息依托品牌及目标用户, 目标用户和熟人, 好友这样的人群连带关系可以短时间内产生病毒传播效果, 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

(四) ROI高

社会化媒体作为免费平台借助文字, 图片, 声音, 视频等媒介可以更直接的传递品牌想要传递的信息, 突破的传统广告由于媒介环境的限制。当然, 这要以品牌对于自己在社会化网络平台上的定位, 策略, 推广节奏等有合理企划的为前提。目标用户通过易于接受的信息科直接点击网址注册及购买。

(五) 整合营销效能高

传统广告营销由于预算的限制, 通常推广时间短。而社会化网络是长期在线, 需要定期维护更新的。在整合营销中社会化网络平台不容小觑, 增加其在整个营销企划中的连动作用, 以人为基础, 扩散信息, 打通资源和渠道, 有效发挥整合作用。初次之外, 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目标用户的浏览, 注册及购买行为数据可清楚的分析出目标用户的喜好及习惯, 不断调整营销策略, 提高整合营销的整体效能。

三、电子商务企业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化营销方式达到的目的

(一) 完成客户关系管理及维护CRM

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借助于ERP平台与广告投放及会员系统的打通在社会化网络平台上完成系统化的平台对接及会员维护。

(二) 达成销售

对于竞争激烈市场成长速度迅猛的电子商务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 营销的终极目标仍然是销售。通过社会化网络平台N次方传播的方式, 从以往传统广告单方向和销售人员一对一的方式中解脱出来, 目标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一个链接实现购买及再分享。电子商务企业借助社会化网络平台以裂变的速度完成营销目标及销售任务。

(三) 品牌强化

相较于传统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企业的品牌感可以通过社会化网络平台口碑传播的方式深入人心。完成销售的同时, 只有不变强化品牌, 传递品牌理念才能让电子商务企业走的更长远。

(四) 搜索引擎优化

基于网络平台, 电子商务企业运用搜索引擎投放品牌及促销内容增加营销内容的展现及点击率, 更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优化以付费及无付费的方式精准展现营销内容。

四、电子商务企业可否达成营销任务需要考量的因素

(一) 是否增强了目标用户对于品牌的粘性

企业可以通过网站量化的数据考量也可以通过基于社会化平台的第三方调研平台调查用户对品牌的认识, 对营销方式的看法, 收集更多参考信息给市场营销人员作为参考。

(二) 是否建立并改善了公共关系

公众对于品牌的认识及接受程度与品牌在社会化网络平台上的传播策略有着直接的关系。目标用户对品牌定位及传播内容的认可度可以通过粉丝数量, 用户评论, 转发次数等得到佐证。

(三) 是否增强了品牌与顾客的互动性

互动是社会化网络平台主要的特征, 是口碑传播的重要渠道, 是社会化网络营销有价值的部分。通常社会化网络营销活动是以互动为前提的。

不同于传统营销方式以销售作为营销目的, 社会化营销的目的除销售外还有品牌强化。但销售也是社会化网络营销的最终目标。销售额与营销投入成正比关系, 销售成果是衡量营销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维度。销售考量的指标有:注册转化率, 销售转化率等。

(四) 是否提高了品牌曝光度及影响力

借助社会化网络营销平台信息的曝光度及传播影响力得到了强化。用户的每一次转发, 评论都在帮助信息扩散, 强化品牌的声量。曝光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粉丝量, 粉丝活跃度, 粉丝质量等。

五、总结

不同的社会化营销平台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传统企业应根据品牌定位及产品特点进行选择。如微博平台的优势是便捷的双向沟通和传播;博客的优势是草根达人的权威性, SNS类平台的优势是人际传播。

和传统媒体的投放相同, 目标受众对于社会化媒体的喜好可以通过调研或社会化媒体的受众分析中得到确认。如化妆品公司面对的用户喜欢分享, 适合在微博上进行社会化网络营销, 而开心网这种倾向于游戏互动的平台可能就不太合适了。如果目标用户是在校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的话, 人人网则是一个适合的平台。

在社会化网络营销平台上的品牌是拟人化的。针对目标用户对品牌的认识和喜爱的沟通方式, 品牌需要在营销初期及日常运营总确立品牌的人性化形象, 并针对这一定位完善信息的传达方式及方法, 进行合理的内容策划及传递。电子商务企业借助社会化网络营销达成销售, 强化品牌的同时, 帮助口碑营销, 通过顾客关系的维护, 必将创造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利昂·G·希夫曼, 莱斯利·L·卡纽克, 江林.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01) :467.

网络维护员-企业社会实践总结报 篇5

企业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学生姓名:学 号:

专业:

班级:

实践单位名称:浙江省搜道网络公司实践岗位:网络维护员

2010年12月26日

一、在企业中做了什么

公司给我的工作定位是从事网络部基础工作以及一些网站建设,网站维护等等,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承担了公司网络的维护等基础工作,包括增加用户访问量,与新老用户的沟通交流等等这方面工作并很快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和方法,从学校的理论知识到过去一年的实践工作,其中的角色转变离不开公司各级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

网站建设方面,和同事们共同进行了网站的改造,使用全新的后台,使网站的功能更加的强大,管理更加的有条理和方便,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应。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团结同事,养成了极强的团队互助精神。参加学习了公司的网站维护培训,学习了网站建设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掌握了基础工具的使用方法。所做的这些都是对自己一个极大的促进和提高。

二、体会和感受

近3个月的工作使我成长了不少,从中有不少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点心得:第一是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第一天去公司实习,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同事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呢等等吧!踏进公司,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上早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上司和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指导我,愿意分配给我任务。

第二是沟通: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同事们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公司,主管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那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的知识,所以跟主管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通过沟通了解,上级给我分配了网络维护的具体任务,在这方面的工作中,我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识,甚至在实践中推翻了书本上旧有的不合实际的知识,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

第三是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上级跟我说,想做电脑网络这一块,激情与耐心必不可少,在产品更新方面,这一行业就像做新闻工作,补断的更新,这就需要你有激情,耐心的去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做网站维护时很无聊很枯燥的,只要具备了激情和耐心才能从中寻找到准确的方法和路径。

第四点:细心负责和基本的专业素养:细心负责是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基本的专业素养是前提。实习期间,我承担了网站维护的各种类型的工作,特别是与网站其他用户的沟通更是重中之重,一不小心说错话就有可能损坏公司企业的信誉。所以说要做好这些事情,不细心负责,没有基本的专业素养,是很容易出现漏洞的。

第五点:“主动出击”: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在公司的时候,我会主动的打扫卫生,主动地帮同事和上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会积极地寻找合适的时间,向同事们请教问题,跟主管像朋友那样交流,谈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通过这些我就 和同事上级走的更近,在实习当中,同事上级就会更愿意更多的指导我。获得更大的收获。

第六点: 讲究条理: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在企业中,我学到了没做一步工作都要按时的记录下来,每天下班前都应该写日报来总结今天的工作,计划明天的工作。这样,做事就会有条理,效率就能提高。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我要更进一步的要求自己:

首先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其次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企业社会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企业社会责任与营销等 篇6

“有些产品是通过非法砍伐森林生产的,消费者不太清楚购买此类产品意味着什么。”波尔曼说,“所以,你必须发起一个消费者教育计划。”

很多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意产品是不是以负责任的方式生产。但当他们去超市时,购买的产品却同以往没什么区别。这被称为“3:30悖论”:30%的消费者声称自己是负责型消费者,但真正负责任的只有3%。

有迹象娃示,这种情况正在改变。2010年,世界各地的公平贸易(向农户承诺一个收购底价)产品销售额增长了27%,达到44亿欧元。在某些特定的市场,公平贸易产品销售额的增幅相当显著。但公平贸易的总量仍然不大。各方的数字均显示,全球公平贸易销售额仅相当于家乐福2010年销售额的4.4%。不管市场调研机构的研究结果怎么说,负责型消费者只占很小一部分。

2010年,三位澳大利亚学者在《商业伦理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何负责型消费者言行不一》(whyethical consumers don’t walk their talk)的研究论文,对这种“行动与意图的分离”提出了两个可能的解释:一是消费者向市场调研人员表达了自己所认为的、可被社会接受的观点,但掉过头来,自己想买什么还买什么。

第二个解释是,消费者确实是想做负责型消费者,但事实证明,他们购物时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他们要么找不到良知产品(ethical goods),要么这类产品太贵,要么就是孩子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

企业如何鼓励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它们生产的良知产品呢?澳大利亚学者给出了建议:把这些产品摆在显眼的位置,并适当降价。(迈克尔·斯卡平克)

把创新植入公司DNA

许多公司都清楚创新的重要意义。现在,使用创新管理方法的企业正急剧增加,而一些走在前列的企业证明,通过广泛且系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创新带来的问题。

当艾伦·G·拉弗莱于2000年成为宝洁总裁时,他肩负着公司每年利润必须大幅增长的使命。拉弗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必须带领公司在研发、市场、制造、分销产品上进行创意改革。他的主要变革行动,最重要的就是成功地打破了产品种类、商业单位、部门、品牌之间的界线,使得创新可以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2001年,拉弗莱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向外界敞开宝沽的大门,以吸收更多创意的营养。他甚至设定了一个目标,至少从外部获得50%的创新理念。得益于这个“联系和发展”创新模型,宝洁每年向市场推出数以百计的新产品。

《财富》杂志如此评论道:“拉弗莱为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架设了一条他必须尝试、观察、学习的创新之路。”

我们可以把创新与俄罗斯的套娃玩具相比较。从外表上看,这个玩具娃娃并无特别之处。但实际上,它比我们所感觉的要复杂得多。当我们拆开这个玩具,会发现它是由许多层组成的,一层套着一层,而每一层都是一个完整的娃娃。同样,如果我们消除对创新的肤浅理解,深入发掘,就会发现创新是一个深层次、系统化的挑战。创新和质量控制一样,需要新的员工培训、新工具、新计算机系统、新度量标准、新价值取向及新管理流程等,并且这些都得紧密整合,或者说是“嵌套”起来,形成一个系统。通过重构核心管理系统和流程,创新将变成组织每天工作的一部分,有时候甚至是员工自发的行为。身处基于创新的经济体系中,自然增长和战略革新是生存的商业咒语,公司要么学会将创新变成自己的核心能力,要么成为历史。(彼得·斯卡新斯基)

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竞争优势

许多企业高管认为,可持续发展往往意味着企业必须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贡献社会,或者采用更加昂贵的原材料和生产技术。总之,尽管“可持续发展”听起来很美好,但它同时也代表着企业必须放弃短期利益,接受成本和费用上升的现实。然而,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在以下方面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促进创新。环保压力促使人们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创造奇迹,成本大幅下降,功能大大增强。

降低运营成本。先进的清洁生产方式,不仅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家法规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生产的上游环节领先的企业可以省下后期的二次环保处理成本。

管理竞争对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严格。无论是温室气体排放还是有毒化学品管制,都涉及非常复杂的技术和操作问题。领先的企业往往能够影响甚至协助主管当局拟订政策法规,给游戏定下规则,管理竞争对手。

管理环境风险。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相关的风险很多,例如公关风险、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能源价格上涨风险等。杜邦等公司有着主动管理环境风险的最佳实践。

获取新的资金渠道。除了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环保二次处理开支,赢得更多可用于发展的资金外,企业甚至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获得额外的资金。

产品差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先的企业,可以巧妙地设立绿色壁垒,将自己的产品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创造难以模仿和复制的竞争优势,把对手挡在门外。

企业社会化网络营销 篇7

我国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从一个高度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成为保护社会利益、创造社会价值的典范, 其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都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事实上, 我国一些企业已经结合企业实际, 从经济责任、环保责任、慈善责任等方面, 逐步构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社会责任”, 并以实际行动一以贯之, 使企业与社会实现良性循环, 和谐发展。比如, 加多宝 (王老吉) 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当作企业经营的重要理念, 这是加多宝获得2008-2009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密码。加多宝长期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企业及品牌的提升[1]。《中国商业文化蓝皮书 (2010) 》指出, 近年来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逐步改善, 但整体来看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还较为严重。部分企业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发布虚假信息、商业贿赂、拖欠员工工资等违规违法、见利忘义的行为经常发生[2]。这些企业给公众留下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公众形象, 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营销和品牌形象。我国企业必须加快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并融入到企业的经营之中。我国企业要做的是要从深层次上理解“人本主义”、“社会利益”这些社会责任, 更好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理念, 将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营销观念结合起来。企业在利用承担社会责任的投入为企业营销服务的同时, 更应把企业关注社会利益的社会责任观念落到实处。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营销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美国的谢尔顿于1924年首次提出, 1953年, 《商人社会责任》一书提出“商人”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掀起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潮。现今,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广被接受。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 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因此,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 还要承担对环境、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环境、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等[3]。

社会营销最早由美国营销学家科特勒和泽尔曼于1971年共同提出。科特勒等2002年在其著作中给出了社会营销的最新定义:社会营销是为了个人、集团或者社会整体利益, 采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使得目标群体自愿地接受、拒绝、改变或者摒弃一种行为[4]。可见, 社会营销观念是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 企业在社会营销观念的指导下, 所做的营销策略除了企业赚取利润, 消费者获得满意, 同时也考虑到了社会的长远利益, 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的对比:联系与区别

(一)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的联系1、两者均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长远利益

企业社会责任说明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 要承担起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包括要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和政府负责。社会营销观念要求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 自己赚取利润的同时, 要考虑社会的利益, 要做到消费者、企业和社会三方面都要兼顾[5]。社会营销观念强调的是企业在满足企业和消费者两方面利益的同时, 能够最大限度的兼顾社会的长远利益。由此可见, 社会营销和企业社会责任两者的内容是相同的, 追求的最终结果也是一致的。

2、两者的根本目标均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初是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被动行为, 然后才发展成为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一种内在要求, 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决策时, 必然面临在当前利益与持续发展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实现长期发展战略, 不断提升其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思想[6]。企业的违背道德的营销行为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社会的可持续消费、环境的改善、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 还造成资源的浪费, 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社会营销观念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就是考虑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在经营过程中, 为自己赢利的同时也为相关利益者谋取利益, 达到共赢。企业在社会营销观念的指导下, 所做的营销策略除了企业赚取利润, 消费者获得满意, 同时也考虑到了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 需要综合考虑三者的利益平衡问题, 在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尽可能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营销观念是在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营销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及履行社会责任, 从而也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及活动指出了新的方向———社会责任营销[7]。企业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将承担社会责任当作是社会营销的一部分[5]。

4、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一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作用于社会营销观念。具有社会营销观念的企业在制定、实施营销战略的时候不仅要思考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及成员的利益, 也要考虑企业外部相关方的利益, 如何兼顾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是一个重要课题。此时, 企业社会责任左右了企业营销观念。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会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营销观念, 有利于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6]。另一方面, 社会营销观念一旦定型, 即反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 要求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决策与之配合。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都是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久竞争优势的建立, 因此两者可以实现有效的结合。企业在制定营销目标和实施营销活动时应考虑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责任, 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营销目的, 同时也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营销理念的契合。

(二)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的区别1、两者所属学科不同

企业社会责任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企业社会责任属于社会学和管理学范畴, 社会营销是市场营销观念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演变而来的, 是市场营销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市场营销哲学里比较新颖的一个观念[5]。

2、两者发展进程不同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自首次提出到现在已有87年之久,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承担的发展过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基本上是被否定的。在19世纪,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得到了普遍的承认。企业认为承担社会责任会付出一定成本, 这与利润最大化目标是相悖的。第二阶段, 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企业社会责任观念逐渐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该时期的主流思想认为企业经营者的责任不仅只是赚钱, 而必须要在顾客、员工、供应商、债权人以及社区之间找到一个公正的平衡点。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 企业社会责任观念也在继续发展和扩大。此时期的经理人绝大部分主张企业应该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回馈社会。这样一种理念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责任。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进程中, 由于对其看法的不一致声音的存在, 加上公众及企业对其有很多错误的认识, 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不如社会营销观念顺利。对于社会营销观念, 由于是有利于营销进行的, 很多企业都将它视为企业营销的一种方式, 社会营销观念的提出受到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欢迎, 很快成为企业和政府营销产品的工具。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 企业社会责任在市场营销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有利于直接增加产品销量, 获得利润。企业应将社会责任和社会营销观念结合起来, 利用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做社会营销, 利用承担社会责任的投入为企业营销服务。

参考文献

[1]2010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奖评选揭晓, 拜耳等获奖[J/OL].中国广播网 (北京) .[2011-01-14].http://news.163.com/11/0114/17/6QCHL7AO00014JB5_3.html.

[2]崔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较严重[J/OL].人民日报, [2011-05-27].http://finance.ifeng.com/news/industry/20110527/4077501.shtml.

[3]刘震伟.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思考[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1 (7) :39~46.

[4]周延风, 黎智慧, 董海国, 祁勇.社会营销:涵义、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2 (2) :67~68.

[5]郑文清.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营销观念之比较分析[J].商业时代, 2007 (23) :23~24.

企业社会化网络营销 篇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正在重新定义生活的每个层面, 传统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随着网络的不断进化而改变。随时随地与任何人互通信息, 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的融合通信已是每个人伸手可及的梦想, 网络让这个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时至今日, 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互联网社会化远景已不再是虚幻, 种种虚拟社区应用更让亲朋好友跨越天涯之隔, 分享珍贵的视频、音频和文字体验。网络正在日渐深入世界的每个角落, 以人为本的网络理念赋予网络更加丰富的涵义。网络不仅是连接人与人的场所, 更成为创新的空间。

目前, 网络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网络与企业运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随着网络和其它IT技术的不断融合, 企业不仅需要网络作为各种应用的基础设施和流程共享、业务支持的平台, 还能够在网络上实现将通话、即时消息、视频和应用共享、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消息等融为一体的新型通信方式, 从而不断提升沟通效率, 拓展协作空间。用户已经能够自行创建协作式网站和播客, 组织各种内容, 同样他们也有更大的权力决定企业与他们开展合作的方式, 并推动网络中的创新, 这种力量来源于更充分的参与、协作、分享和共同创造。

1 企业的SNS社会化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SNS, 即社会化网络, 仅仅意味着对交友方式的一种改进。依据六度分隔理论建立的SNS社交网站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 以开放式社会化网络结构为基础, 被认为非常有助于拓展强有力的人脉关系, 因而倍受推崇。当然SNS并非著名社会网络Facebook首创, 但是在Facebook上线之前, 这些应用主要侧重于“认识朋友”这个功能, 较少关注到“保持联系”。而Facebook主张的“保持联系”就是通过互联网对现实存在的关系进行基于网络的重构, 将实现网络关系从一个网络转移到一个新建网络中。这样就摒弃了三大弊端:廉价获得朋友;无法了解朋友的真实身份背景, 朋友关系虚幻;交流方式和手段单调, 缺乏持续。

员工每天花在计算机前处理跟踪事务的时间在逐渐增加, 但发现在员工的沟通和交流中, 并没有一种机制提供对日常工作关系的一种扩展, 甚至在各个应用系统中, 用户仅仅是代表权限和职能的冰冷符号, 不会产生个人化的信息交互, 即使存在交互也并未做到个人偏好和自我表达的自由, 员工工作中一种期待“被发现”的情感往往会落空。

在SNS时代, 企业可以提出如下疑问:员工之间是否实现有效沟通的扩展方式?员工的工作圈子是人为限定了范围, 还是根本无法使其互通有无?沟通能否避免面对人情尴尬, 突出有效性和实用性?任何层次的员工是否都可以非常便捷地建立固定的联系?

寻求发展的决心, 使得企业SNS在大中型企业的应用迫在眉睫, SNS带来的改变也将显而易见, 主要有如下方面:

(1) 有效而及时地与工作中的员工进行互动, 改善高层与基层相对陌生、概念模糊、距离遥远的通病。

(2) 改善硬性的榜样学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境况, 员工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榜样, 同时具备相匹配的学习交流途径。

(3) 扩展员工交流圈, 打破部门、公司间难以互通有无、它山之石不能为己所用的现状。

(4) 实现真实和有效的沟通, 从而避免员工沟通交流客套居多、时效性和实用性的沟通内容无法获取的窘况。

(5) 创建公开和有限公开的交流平台, 使得观念的提出和发表有渠道, 并使员工的动态可以获得关注。

2 基于GTD的管理方式

GTD (无压工作的艺术) 。David Allen是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方法的创立者, 被誉为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最具建树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GTD是基于如下原理:人需要把任务从思维中释放出来, 记录和保存在一个可信任的系统中, 并且定期去整理它们。如果思维从记住所有要做的事情中解放出来, 则可以专心处理手头上的任务。

GTD核心理念:通过将这些事罗列出来再进行分类, 确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法, 将所有这些悬而未决的事情都纳入可控制的管理体系中。简言之, 就是将大事化小、责任到人、甄别场所, 能够进行进度监管和场外观察, 并以GTD完成记录作为考核, 也能够作为符合有效管理ISO9000流程执行的一种解决方案。实施GTD可以更有效地对流程进行管理并执行流水的分配。它以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 将引起注意的一切信息, 分门别类、清晰明确地保存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 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回顾。这样便于掌握工作重点, 根据所处的环境和时刻, 采取最高效能的行动方案。GTD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 能够使员工和企业达到轻松且富有生产力的新境界。

企业实施GTD模式事实上简洁易懂, 且效果显著, 在成本上并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获取, 因为不需要掌握新的技能, 例如, 如何做记录、明确预期效果、决定下一步行动方案、把事物归纳分类、及时地回顾检查, 以及凭借直觉作出选择判断都是每天都在进行的内容。GTD仅仅提供一些方法, 以便充分地利用这些基础技能。

如何走出GTD分布实施的第一步, 首先是流程的收集整理和分类, 然后是GTD管理体系的确定和准则。企业GTD实施同个人GTD实施是不同的, 个人的要素仅仅包括为细节、调度, 企业GTD的关键要素应当包括网络、随时随地访问、组织结构、权限分置、观察员、GTD系统、进度标识、事件里程碑、人员相关性。目前能够分布式实施GTD的工具一般被认为是:Google APP、RememberMilk等, 但作为协同的本质则在这些工具中显得复杂。这里建议使用Taskfreak开源程序框架, 其在易用性和实用性上较为符合企业实施GTD的具体要求。

3 SNS、GTD信息流的整合和展现

需要一个尽可能简单的表示层, 使所有企业成员能够快速和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各种信息状态, 包括个人信息、部门协同信息、各类资料报表的传递, 以及所在流程及参与流程的状态, 并对工作业绩提供可靠和公允的评估与评价。同时, 在社交范围方面应当能够提供观点被传播和转发的功能, 并在交流中可以实现引用他人和谈及他人, 即内容能够处理关系标记。同样地, 基于灵活性的原因应当允许发起活动以及员工参与度的实现。

在针对GTD需求的产品选型上, 有着以下的度量标准:信息容易被传递、信息实时、能够具备针对参与群体的状态和消息传递、私密传递、信息简明、具备保持联系的习惯、可参与程度高, 以及多种访问方式的实现。

由于实施GTD的工作流、状态的确认和组内部的消息传递必须保持实时传递, 任何工作流状态的变化必须得到简明的表示, 针对组权限以及工作流密级做到多发、组发和点发, 能够通过跟随的方式提供一种合作关系。

在SNS范畴, 作为一种保持联系的基本方式, 应当将关系标记的成员予以公开的内容自行推送至个人的信息流整合页面, 提供一种方式使得对话能够针对某成员的评价, 在标记允许的情况下知会当事人, 从而提高参与程度。允许对被授权的关注内容予以收藏和个人收集管理。

多种信息流的整合和针对每个用户进行不同的归纳呈现, 实质上是一种简洁的针对性发布系统和信息收集系统, 从而使得在一个系统下, 每个用户得到的内容和使用感受都截然不同, 如同现实社会一样。因为视角不同, 而对问题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一种基于此的应用, 恰恰可以把企业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或者容易忽视的细节予以放大, 帮助企业获得改进, 这也是对员工智慧和员工参与的最大尊重。

在此将应用定义为GNS, 即GTD和SNS整合的企业内部管理应用。

4 GNS应用构建

4.1 企业mblog

从上述功能的实现描述可知, GNS应当是从GTD信息应用中实时更新的一个企业微博应用, 即整合GTD管理和微博的媒体汇聚功能构建的信息展现。

而这种基于企业的微博系统在2010年已经获得业界的普遍关注。2010年3月17日, 微软宣布该公司计划对一款面向企业用户的微型博客服务OfficeTalk进行测试。微软也设有一个类似的Cafe TV系统, 并且在公司会议中使用OfficeTalk。同时, Google内部已使用一种公司内部版的Google Buzz功能, 能够在组织内部设置一种广播媒介, 让同事互相分享信息。Google计划让企业也能用Google Apps来架设自己的Buzz, 但未订出时间表。脸谱表示, 公司在员工餐厅架设屏幕, 不断播出内部状态的更新。

微博集中了3个特性, 即便捷性 (短语化、小篇幅) 、背对脸 (关注与被关注) 、实时和原创 (随时随地访问) 。微博的出现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人际圈的影响力, 微博倾向主动关注, 轻点“follow/关注”, 即表示你愿意接受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其对于知识传承、观念更新、榜样效应更有价值。对于普通人, 微博的关注友人多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 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传递工作与生活细节、记录思想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人际关系。

企业微博作为新兴的事物, 在实现博客和微博客基本特性的同时能够集成公司的工作流程, 将工作内容相关性、通信相关性、文档传递完全整合, 并能够达到一些特定的通信目的, 例如:与远在异地的同事保持工作联系、随时随地的内部访问和资料共享、对特定的事件进行反馈。同时企业微博客也充当了组织内部的广播媒介, 帮助企业降低官僚作风, 并使企业注意到一些原本可能在混乱中被遗忘的信息, 提供了完全有必要的信息沟通渠道和表达途径, 员工也能够广泛与内部同事接触, 而不必遭到垃圾信息的困扰。

4.2 构建思想和组件选择

构建应用系统应当尽量避免对原始代码反复繁琐的维护工作, 从而节约开发成本, 并尽可能通过公共的社区维护, 来实现更大范围的测试和代码修正。因此, 在开发上需利用框架使用现有的开源软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在功能实现上, GTD管理由Taskfreak负责执行, 信息流展现和SNS维护使用Sharetronix完成主体, 多种访问发布方式 (邮件、页面、IM即时聊天工具、手机) 通过插件和IM机器人实现。

技术路线如下:①基于开源代码的开发和整合;②开发模式使用程序员社区的方式进行;③分布式应用设计;④运行环境为操作系统Linux、应用服务器Apache、数据库服务器MySql、开发语言PHP。

在基于GTD的企业社会化网络项目研发中, Sharetronix和Taskfreak数据接口在信息整合上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内容为:①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与GTD管理系统Taskfreak用户同步体系;②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召唤"功能和多用户@的通知体系;③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关于视频格式embed的格式引用和解析;④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RSS数据源发布的相关调整;⑤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邮件发布以及短信发布的功能创建;⑥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中内容与企业Wikipedia词条的引用接口, 并可被链接。

同时还有:①GTD管理系统Taskfreak成员数据表的相关组织结构调整;②GTD管理系统Taskfreak成员添加的层次化筛选和任务分派的成员可读性;③GTD管理系统Taskfreak中任务的指定在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的实时更新发布, 并启用多用户@通知;④创建接口使GTD管理系统Taskfreak中任务及项目状态的改变通过@发起者与@相关者的方式在Sharetronix中创建、发送私人消息;⑤GTD管理系统Taskfreak中项目成员自动触发ShareTronix中相关群组的创建, 并自动添加成员;⑥GTD管理系统Taskfreak中巡视人员的评论自动触发至该项目在ShareTronix中@相关群组的公共消息, 格式含《任务名称—巡视人员—相关评论》;⑦GTD管理系统Taskfreak及企业微博客系统Sharetronix两个平台下的交互插件。

5 GNS应用系统展望

GNS应用系统满足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需要, 作为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发布平台建立方案, GNS摒弃刻意呆板, 选择开放积极, 活跃企业文化氛围, 丰富并分享企业文化。通过获知员工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以及在企业中的归属感, 通过一定方式使员工更开心工作, 积极生活, 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并共建和谐的员工关系。通过GNS切实快捷地树立高层的亲民形象, 对下属展现领导者的真实一面, 并从而拉近距离。

风起云涌的网络沿革与创新, 将照亮人们一直以来的沟通梦想, 消除距离带来的障碍, 开辟出网络经济时代生产效率的源泉。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创造企业未来的契机, 网络的力量帮助人们超越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藩篱, 获取必要的知识储备以迎接未来的挑战。个人的意见和力量也通过网络得以汇聚, 从而在待遇公正、工作保护、消除隔阂等企业全局性的重大议题上推动改进的步伐。

在这一切背后, 就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网络———一个随时随地连接所有人的网络, 一个人人创造、人人分享的网络, 一个带来全新体验的网络, 一个人的力量被无限释放的网络, 一个改变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的网络。网络成为承载这一切变迁的平台, 同时网络也让企业成员之间变得更加紧密。

参考文献

[1]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1 (2) :130-131.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Cisco中国[EB/OL].http://www.cisco.com/web/CN/index.html.

制药企业的社会营销策略研究 篇9

(一) 营销观念较为落后

我们都知道, 市场营销的观念一共有五种, 可是我们却看到很多的制药企业在做社会营销的时候, 往往不从市场的角度出发, 而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理念就是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的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 所采取的营销手段则常常是给予经销商回扣、降价, 而对医生行贿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很多制药企业的营销队伍中还盛行这样的思想: 产品绝对是可以卖出去的, 卖不出去也是因为销售人员不行。 这种想法导致很多销售人员为了销售产品不择手段, 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 却不去思考什么社会效益、社会责任, 更不去思考企业将来会怎样, 只要有钱赚, 一切都看淡。很多制药企业不但不深入研究销售市场, 甚至连调研都不开展, 部门设置上更是七零八落、“缺胳膊少腿”, 至于新药的研发更是难以实现, 相反, 那些为降低成本而生产劣质药品的事情却屡见不鲜, 这样做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还严重危害了大众健康[1]。

2 产品策略不够完备

(一) 不重视对品牌营销方式的打造

就现在看来, 行业内很多企业在品牌的管理上涉及面不广, 多数还是以非处方药方面为主;还有就是经费问题, 由于企业多数都是将钱投资到新药的研究上, 对于品牌管理涉及的就较少, 而且重视程度也不高, 但是殊不知, 较高的知名度、较好的品牌口碑往往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二) 创新意识匮乏, 普药规模优势无法实现

我国的新药品研发这一块还不是很成熟, 大多药企生产的药品还是非专利药或是仿制药, 自我研发就很少, 没有专利药品, 企业的利润就无法得到明显提升。 而且现在药品市场竞争激烈, 中小药企星罗棋布, 规模优势无法体现, 这就导致竞争中各企业在促销上狠下功夫, 企业营销的成本只增不减, 企业难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利润回报。

3 大打价格战

由于我国很多药企所产药品属于仿制药品, 而且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强, 所以在药品定价上一般都较低, 对于那些常常用到的普通药品来说更是如此。 面对这一现状, 不少药企选择了低价营销模式, 想要借助自己药品价格较低的优势, 快速进入并占领药品市场, 占领市场以后, 即使是依然保持低价销售态势, 企业也照样有钱赚, 正所谓薄利多销, 低价多销的营销模式还是能够使企业赚钱的。

4 分销途径不统一, 代理机制被过度依赖

关于分销方式方法和分销渠道, 我国的很多药企是不予重视、缺乏思索的, 他们或是不能正确分析产品特性, 或是不能在把握产品特性基础上开展销售工作, 这就导致了分销渠道多样、层次不分明的情况的出现。 最终结果就是在部分企业低价拉动下, 区域内相关药品价格不断被拉, 相关药品的销售市场提前萎缩。

与此同时, 代理制的兴盛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一方面就是能够帮助企业迅速占领市场, 不利的一面就是过分依赖代理制会导致企业失去对市场的控制, 长远看来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5 促销方面的能力素质还需加强

(一) 销售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现今我们很多的药品销售人员不是医学或者药学专业出身, 本身没有扎实的知识积淀, 对于药品知识知之甚少, 更不用说自己所售产品了, 这就导致在推销药品时不能很好地向对方介绍自己的药品, 不能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 更不能让对方体会到产品的独特性。

(二) 市场推广方式方法太单调

多数药企的推广是围绕客户关系开展的, 而对于产品知识的传播, 则主要是借助销售人员逐一的向客户介绍, 这种“孤军奋战”的推广方式, 无法发挥销售团体的力量, 而且工作效率也会伴随着人员的流动而变动。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的药企拥有科学完备的市场推广方案, 药品市场缺乏整体规划, 规模化推广运营效果差。

(三) 不断膨胀的带金销售

面对药品产品的相似度高、销售手法和途径又十分有限的情况, 带金销售就成为了很多药企的选择, 他们希望借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企业销量。 但是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导致“僧多粥少”, 竞争愈演愈烈, 最终导致恶性的出现。

6 新医改背景下制药企业的社会营销策略

(一) 细化药品市场

药企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倾向以及经济状况来开展销售活动, 这样就能将市场细化, 在定价方面就能更加灵活。 细化销售市场, 这是一种十分重要而有效的营销策略, 企业因为规模、产品种类问题, 不可能兼顾所有市场, 只能有针对性的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才能达到有效占有市场的目的,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二) 关于目标市场的选择

在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市场营销方案之后, 企业需要具体选择目标市场, 并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 鉴于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疗效, 药品营销可以是在单一市场内开展, 也可以是着眼于专门化市场。那么, 如何选择目标市场呢?应该考虑到一下几个方面:

(1) 企业自身规模以及原材料的供应

对于那些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设施设备先进、资金实力雄厚、原材料供应充足的企业, 则可以考虑选择差别或无差别营销方式。另外, 鉴于目前我国医药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即使是实力强的也能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可以普遍采用集中营销的策略, 专攻空白点, 树立品牌优势, 让企业从中受利。

(2) 了解产品特点

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特点不同, 对此, 应该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对于那些差异不明显的同质产品, 可采取无差别营销手段, 这是因为消费者对于这一类产品往往只关心价格。 而针对异质性产品, 因为药品本身存在疗效方面的差异, 消费者在购买时就会认真比对, 反复询问, 最后才会决定购买哪一种, 这类药品就需要采取差别营销手段。

(3) 研究市场特性

如果市场上消费者的偏向相似、购买倾向又接近, 而且药品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又差别不大, 那么这时就可以采取无差别营销方式。相反, 如果市场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大不相同、偏好也差异较大, 那么这时就可以采取差别营销方法, 以此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4) 考虑产品寿命周期

不同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不同, 所以对此需要采取的营销策略也不相同。 对于那些处于市场开拓期和生长期的产品, 一般要采用无差别营销方式;进入成熟期就要根据市场以及顾客等因素酌情定夺营销方式。

(5) 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

市场中不止一家药企在销售药品, 因此每家药企在选择营销方式时, 很重要的一个参考就是同行采用的是什么策略。 如果本企业采用无差别营销而对手却采用差别营销, 那么企业将很难站稳脚跟, 除非是已经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 如果对手采用无差别营销手段, 那么本企业则可以灵活采用差别营销方式, 这样就能很快占据市场并稳固市场份额。

(三) 新产品研发策略

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要能够创新, 新药的研发对于医药行业是弥足重要的, 这是药企能够在激烈的药品竞争中取胜的一大法宝。

(四) 产品定位策略

关于产品的定位, 我们必须遵照以下标准:

(1)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产品必须是能够让对方切身感受到的。 如果消费者未能参与到产品的品牌评价当中来, 那么产品定位就出现了问题。

(2) 产品定位后, 不能片面夸大药品的优点, 要知道任何药品都会引发消费者的各种顾虑, 如果一味的宣传药品的优点, 反而会让人觉得不真实, 进而导致厂家形象受损。

(3) 尽管不能过分强调并夸大药品的优点, 但是也要尽量凸显产品优势, 增强竞争力。只有做到真实不浮夸, 顾客才会觉得产品真实可信, 才会对产品青睐有加。

(4) 产品定位要简明易懂, 品牌太过复杂反而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记住。

(五) 产品品牌策略

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升级, 同类药品在质量方面其差别将会越来越小, 这时, 企业之间软实力竞争将会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受到重视, 而品牌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将会在竞争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 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

(六) 制药企业价格策略分析

关于药品的定价, 这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药品价格不仅要遵循法律的相关规定, 还需要根据市场变化随时做出调整, 这其中有对供求关系的考量、有对市场的预估、还有对生产成本的核算。做到有理、有据、有节的调整药品定价, 方式要多变、要灵活。

(七) 经销制模式分析

经销制模式, 在目前看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销售模式, 这种模式的法律意义是市场买断, 但实际操控中, 经销商受到的控制程度要比单纯的买断力度要强。经销商根据规定在固定区域内销售指定药品, 并从中赚取销售差价。 在我国的药品市场上, 很多中小药企以及大药企的部分产品的营销中都采取这种手段。

(八)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是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赢得公众口碑、提升品牌曝光率的一个好机会。

首先, 作为医药行业这个关乎民众生命健康的行业的一份子, 企业要最大限度的在保障民众健康方面做出贡献, 还要大力宣传健康知识, 提倡大家要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膳食方面要强调根据自身需要以及时令变化及时调整;其次, 制药企业还应积极关注行业发展, 对医学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要予以支持, 特别是对那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地方的医务人员, 要予以更多关注和帮助;再次, 在搞好新药研发的基础上, 制药企业的研发策略中也要能够体现出对社会公益方面的关注与支持, 对那些顽固性疾病以及那些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 要加大药品研发力度, 努力创造新的医学成果, 当然还要注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让企业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经济效益;最后, 制药企业要发挥本企业优势, 积极主动去关心那些自己企业有能力帮助的、有一定经济困难的人们, 在开展公益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 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7 结语

医药行业是一个关乎民众健康的重要行业, 我们的企业必须做老百姓满意的良心药、放心药, 这样才能有市场, 才能在民众中间有口碑, 才能真正实现将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我国药企现在普遍存在研发困难问题, 对此, 我们要积极推进研发工作, 多投入、多钻研, 努力把整体研发水平提上去, 让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社会营销方面, 我们的药企要采取主动地、灵活地销售方式, 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 拓展营销渠道、增加产品销售量、积极抢占市场, 努力打造符合市场规律的营销新模式, 争取为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制药企业在营销方面的误区, 指出当前我国制药企业在营销上存在的问题, 然后引出对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制药企业营销的出路的探讨, 并指明在今后的社会营销方面, 制药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营销方式方法, 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以赢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制药企业,社会营销,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研究述评 篇10

一、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概念提出

近几年我国大陆地区部分学者在西方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对具体研究中的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加以定义(表1):企业社会资本(边燕杰、丘海雄,2000)、企业家网络 (朱晓霞,2008)、企业家社会网络(陈钦约,2010)、社会网络(张君立,2008)、企业网络(高健,2008)、企业关系网络(郑准,2009)、企业社会关系网络(李正彪,2005)、外部网络关系(余红剑,2007)等。

中国大陆学者习惯将所研究的网络表述为“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历来有注重“社会关系”这种习惯表达;思维习惯上“社会关系”是指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而不包含企业内部的关系;“网络”表明社会关系有多个维度,并且各个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基于以上研究,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概念可以视为,以企业为中心,因资源联结、业务合作、交换关系等而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将自身与外部组织联系在一起,以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网络系统。

二、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理论

(一)弱关系力量理论

“弱关系力量”的核心依据是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Granovetter,1973,1985,1995)。“关系强度”从四个维度判断:互动频率、感情深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程度。互动频率高、感情深、相互信任度高或者互惠交换多而广,则为强关系,反之是弱关系。强关系群体同质性较高,个体所了解的事物和事件、所掌握的信息往往趋同,它主要起着维系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而弱关系往往连接的是具有异质性特征的个体,弱关系联结的人越多,收集的信息也会越多,因此,“弱关系充当信息桥”,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它比强关系更能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

(二)社会资源理论

在发展和修正Granovetter“弱关系力量理论”的基础上,林南(Nan Lin,1982)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认为“社会资源”,包括权力、财富和声望等,不被个人直接占有,而是个人通过社会网络直接或间接的获取。个人关联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了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个人通过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源,存在以下关系:一是纵向联系间的相互影响结果与社会网络中关系人所提供的社会资源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二是个人初始的社会地位与通过社会关系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三是个人的初始地位较低时,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在摄取社会资源方面更有效。

(三)社会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1986)认为,社会资本是指通过借助社会关系网络而持有或获取的实际资源或潜在资源的总量。个体所占有的社会资本量取决于个体可以有效地加以运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以及关系网络中每个成员所占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符号资本等各种形式的资本数量。个体的社会网络性行动,促进了社会的资源交换。Coleman(1999)归纳了社会资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生产性,有助于个人实现预设的目标;二是具有不完全替代性,社会资本的生产性功能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性行为实现;三是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四是具有不可转让性。Coleman拓展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和作用,并把它纳入人力资本分析范畴,认为社会资本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条件。

三、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维度及其构成

学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目的对社会网络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划分。例如:Annika(2000)研究了网络嵌入性、资源流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认为社会关系网络由类型、强度、多样性、资源流动程度四个维度组成。张君立(2008)从网络构建能力角度将社会关系网络划分为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多样性三个维度。Nahahapiet & Ghoshal(1998)提出了社会资本可以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三个维度考察,郑准(2009)将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作为衡量企业关系网络水平的三个维度。

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由网络主体及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这些维度的划分也正是对这种联系“桥”的深入的研究。这些“桥”建立的基础和载体就是网络主体。企业与不同网络主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对企业创立和成长具有不同的作用。现代企业较全方位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构成如图1所示。

不同学者研究视角不同,所得到的企业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主体也不尽相同(表2)。

储小平 (2003) 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调研认为: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私营企业亲情熟识网融资能力非常强,但到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社会信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其融资能力相对于内源型融资能力而言有递减趋势。王庆喜(2004)在对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的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研究中,发现在企业的关系网络里有三个关系渠道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很大影响。它们分别是: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与主要供应商的关系和与主要经销商的关系。然而,企业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达到持续成长的目的,是为企业生产能够生产得到长期持久需求的产品,并且这种产品还要得到顾客认可。因此,企业面对市场的“产、供、销”完整生产链角度,市场关系网络主要对象除了供应商和经销商之外,还要包括顾客(刘洋,2008)。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构成和维度也将发生变化,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只有不断随着企业发展变化,才能适应企业各阶段发展要求。

四、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与企业持续成长

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持续成长的正向影响已被证实。余红剑(2007)对新创企业的外部关系品质、内部能力与成长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图2),通过对276份有效问卷分析,认为:新创企业的重要外部网络关系对象主要包括合作伙伴、顾客、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新创企业与这些关系对象间的关系品质越高,越有助于其提升成长绩效。

郑准(2009)将关系网络作为前因变量,并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等三个维度 (图3),探讨关系网络、国际化资源获取与企业国际化成长之间的关系,对能够反映出广州企业国际化状况的制造企业行业特征的146份有效问卷分析认为:企业的内外国际化实质上可以被看成一种市场主体包括供应者、顾客、政府、竞争者、中间组织等关系互动的结果;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的三个维度均与企业国际化绩效显著正相关,其中,关系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显著。

刘洋(2008)在家族企业社会关系转型的研究中认为,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与企业经济绩效、企业成长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图4所示。在社会关系网络与家族企业成长两者之间建立关系对接机制,关键是这种关系网络由人格化转变为制度化或组织化的机制。实现这种机制转变的手段主要有:一是企业家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向企业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的转变;二是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非个人化,其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是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来实现;三是家族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通过构建相应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相应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并进一步通过这些社会关系网络资源来培育家族企业在各成长阶段的核心能力,以保证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四是社会关系网络的传承需要结合家族企业的传承计划,为确保下一代能被引入父辈的关系圈中,在家族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步骤和手段。

企业社会化网络营销 篇11

关键词:社会企业;商业企业;市场营销;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差异,性质方面的差别影响市场营销的开展,社会企业如果缺少科学完整的理论支持就无法开展营销活动,目前社会企业营销理论还处于探索时期,欠缺很多。因此我以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不同性质特点出发并以此为根本基点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中借助4P理论与商业营销STP理论的研究成果,采用综合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二者之间的不同差异进行比较,在理论基础上探索社会企业的营销手段与策略的特点,供市场营销的经济人士进行分析并方便企业应用。下面我们对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营销进行比较分析:

一、影响因素的比较

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之间之所以在营销上有很大差异,适应未二者的特点差异决定的。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差异。在经营动机上,商业企业是以追求自我的利益为主,目标是实现商业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社会企业需要兼顾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在社会利益的得到保证的同时实现经济利益。在企业使命上,商业企业的使命是通过企业的创新方式解决与实现经济的问题,而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是社会性创新问题,而非经济问题。在企业的目标与关注焦点上,商业企业主要以实现经济目标与实现经济利益为主,竞争的焦点是经济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企业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社会问题上。而关于竞争的基础,商业企业主要在价格上制胜,通常能够使用低廉的价格打价格战,而社会企业责任重大,需以价格与质量或者道德都能够取胜。商业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股东而社会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员工、社区以及更大的社会。商业企业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供应商完全按市场价格收取费用,社会企业则不同。根据这些比较,我们能够看出社会企业概念较新而且理论标准不够清晰。社会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像商业企业一样一味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企业主要视线应投放在社会利益上,将获得的经济效益再投放向社会,盈利在这一环节只充当了手段,目的却并不在此。

二、运营基础的比较

社会企业的社会性是它与商业企业的最大不同,二者之间所依靠的企业资源以及相互的运营基础并不相同。从生产过程来看,社会企业所进行的生产营销是商业企业所顾及不到的,政府和社会经济无暇顾及的东西就是社会企业所从事的业务,这些业务往往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很需要而且,因此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在运营基础上有许多不同。在资本来源上,商业企业的资本均为完全市场价格的资本,并且在人力资源均是从劳动力资本来获取的,而社会企业的资本大都来源与低于市场价格的资本或者是与市场价格资本混合的资本,人力资源来源于志愿者与劳动力市场的结合。一个有热情与耐心的企业家能够成功领导一个优秀的社会企业,通过决心才能培养出“社会企业家”。

三、营销策略的比较

营销策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武器,将企业能力与企业目的结合而成,社会企业的营销策略有对商业企业的借鉴之处,但其自身的运营目标不同又注定了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在营销策略上稍有不同。社会企业能够对盈利对象采用符合利益的价格,对非盈利对象采用低廉售价,通过不同售价能够追求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统一。社会企业能够建立双重的营销利润渠道,社会企业在营销中应设立满足专业与商业不同的营销渠道,体现负责任的消费。社会企业通过建立直营店或上游企业叠加专营门店的营销格局来拓展营销渠道。社会企业还有一个商业企业没有的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社会完成推销与营销,从而获得利益或是资金的支持。无需商业企业的商品上市获得利益。

四、总结

通过对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影响因素、运营基础与营销策略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社会企业作为一种赋有责任感的企业对社会及市场经济作出的贡献,企业的生存之本是经济的活动与产品的畅销,而社会企业不仅需要搞好营销,更需要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社会需要的精神及物质产品。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企业为用,社会为体”的灵活营销的社会企业。 商业企业则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营销组织,不能通过社会捐助获得资本,因此需要通过商品及利益来追求资本。因此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营销在目标。定位。特点、营销手段、市场定位等等诸多方面都有异处。

参考文献

[1]许广永,李冠艺,张昊.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市场营销的比较分析及建议[J]. 华东经济管理,2012,02:115-119.

[2]舒博. 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在中国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

企业社会化网络营销 篇12

1 社会化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社会化媒体一词最早在信息科学领域被提出, 它是一个集合性表述, 主要借助社会性网络服务平台, 为消费者带来新型的网络信息交流空间。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这一概念提出具体的定义, 他们认为社会化媒体的体制是建立在互联网环境之下的, 人们利用这一新的方式来发现信息,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分享, 它使原来接受传播一对多的形式转变成多对多, 实现了信息的民主化, 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或传播者。

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观念, 传播的形式繁多, 例如运用文字、图像或视频等, 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传播能力。可以说社会化媒体是一种超级媒体, 为人们带来了在线生活平台, 并且兼具多种功能。

社会化媒体具有六大特征。

1.1 公开透明化

社会化媒体可以让任何一个互联网用户参与其中, 他们会自由参与和利用这一平台, 实现对信息的发布、编辑、评论和传播的功能。

1.2 参与分享

每一个用户在创作出需要传播的资讯后, 都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分享出来, 激发感兴趣的人一同参与到信息的分享和反馈中来, 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创造者, 也可以是阅读者或分享者。

1.3 交流互动

过去的传统媒体是单项发布信息, 而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实现了双向交流, 媒体、政府、企业等信息发布者可以与普通用户产生交流, 普通用户间也可以产生交流, 这种交流互动可以是单次的也可以是追踪式的深度对话。

1.4 融合连通

社会化媒体可以将信息实现融合连通的效果, 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间融合的同时, 还可以通过链接将这种连通性变得更加强大, 不同的用户都可以穿梭在多个媒体之间。

1.5 社区化

社会化媒体中的人们会根据喜好或兴趣自发形成小型的社区或群体, 这些用户被集中到一起围绕着共同的话题交流互动, 相互之间建立较高的网络信任。

1.6 涌现性

社会化媒体的自由度很大, 由于用户众多、信息传播的规模也很大, 信息交流一直处于有序和无序的状态。根据热点事件的产生和发展, 无法在事前预料信息涌现何时出现, 事后也无法控制。

2 我国社会化媒体发展的现状以及趋势

2015年, 我国针对互联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统计, 截至2015年底, 我国的网民用户已超过9.7亿, 并且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 这一年, 手机网民用户已达到6亿, 数量已经超越电脑用户, 成为我国第一大网络终端。由于我国的网民基数较大, 因此社会化媒体的用户数量也相当可观, 其中即时通讯的网民使用率达90%, 微博、博客等的使用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现阶段, 我国的社会化媒体有以下几个趋势。

2.1 社交网络的信息深度融合

社会化媒体的融合性很强, 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融合方式, 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阅读习惯。网络数据显示, 现阶段门户网站获取信息的用户量已经低于社交网络的信息获取数量, 呈现新的获取资讯增长点。

2.2 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相结合

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相互融合, 成为用户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有力工具,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无线网络与手机在社交应用平台中即时获取资讯并传播资讯。

2.3 电子商务将融入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的迅猛发展, 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新的市场, 他们利用在线交易商品,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建立企业的电子商务功能, 使用户获取信息的同时, 与企业营销有机结合, 形成更加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平台。

3 企业微营销的涵义和特点

3.1 企业微营销的涵义

企业通过社会化媒体作为载体, 将现实中的营销与虚拟的网络营销相结合, 充分利用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 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传播出去, 用户在阅读信息的同时掌握企业的咨询, 并通过网络平台给企业反馈信息。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有效管理与客户间的关系, 实现了产品推广的同时也做好市场调研, 品牌传播也因此得到推广。因此企业的微营销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

3.2 企业微营销的特点

与传统的营销活动相比, 企业微营销具有以下特点。

3.2.1 成本低廉, 互动性强

在社会化媒体的影响下, 企业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实现与客户间的互动, 并且所付出的成本是相对低廉的营销途径。例如企业可以将最新的动态资讯通过官方微博或微信的方式传播出去, 用户可以依靠这样的平台实现与企业的互动, 与过去企业做广告的营销方式相比, 企业所花费的成本非常低廉便可以维持微营销平台的正常运转和维护, 而最终的营销效果是非常可观的。例如, 小米手机曾经在微信公众号上通过9名后台客服人员, 第一时间与100万米粉的留言进行互动, 实现了企业与客户间交流畅通的目的, 小米企业也因此得到更多消费者的满意, 而这种营销方式所投入的成本是非常低廉的。

3.2.2 方法便捷, 传播性快

短、快是微营销模式下的传播特点, 尽管受篇幅的限制, 但是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及视频的形式开展营销, 消费者可以利用任何时间快速获取信息需求, 内容更精炼、表现形式更生动、信息更新更迅速成为企业微营销的优势。企业如果能有效利用好这样的平台, 便可以将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有效整合, 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快速增长的网民市场成为企业微营销的潜在客户, 以微博为例, 用户量已经超越5亿人次, 企业开始关注到微博的传播渠道, 采取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方式, 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也使企业的资讯呈现几何裂变式的增长。而微信用户已达6亿, 微信则是企业传播资讯的点对点式的传播方式, 客户只需通过扫描企业的二维码便可与企业实现实时互动。

3.2.3 模式新颖, 接受度高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微营销, 呈现的是一种独特的社交化营销模式,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可以构建一种客户关系, 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 消费者也会放下戒备, 接受营销信息。例如, 企业通过微信不断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产品及服务信息, 消费者可以是产品的忠实用户, 也可以是潜在用户。当企业利用微信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时, 消费者会将这些内容分享, 通过图片或文字描述的形式把信息传播到他们的微信、微博等渠道, 进而通过一个一个的传播, 企业的良好口碑也在这样的环境下被传播出去。

4 企业实施微营销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文对社会化媒体的分析及企业微营销的论证, 企业在实施微营销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4.1 以创意取胜, 优化互动

企业在营销中, 无论是传统模式还是微营销的新型模式, 唯一不变的是对创意的追求。尤其是在微营销的环境下, 有创意的营销信息才能激发起消费者的兴趣, 让他们提高互动与参与, 每一位消费者都可能是传播企业信息活动中的一员, 他们可以将信息扩散出去, 这样的传播效果甚至比企业自身传播宣传信息效果更显著。与此同时, 全员参与的微营销团队是很多企业采取的方式, 他们将不同部门的员工都纳入营销团队, 在宣传过程中, 不同部门会担任营销中的不同环节, 各司其职, 一同面对消费者。一旦消费者出现问题后, 还可以通过微营销的渠道投诉并提出建议, 此时无论身处哪个部门的员工都应当将企业以整体面貌的形式面对消费者提出的质疑或建议, 这也是保证企业与消费者保持良性互动的方式, 及时而全面地反馈信息帮助企业建立良好形象, 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2 对需求整合, 吸引注意

现阶段, 尽管众多企业纷纷开始利用微营销的方式宣传自己, 但是其宣传营销的思维过于单一化。很多企业开通微信公众号后, 仅仅对微信做简单维护后便推出二维码供消费者关注, 一旦关注成功后, 企业所需要做的是每天推送重复的信息, 这样的营销方式与传统的方式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久而久之, 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起不到应有的营销效果。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营销的最终目标, 无论是传统营销方式还是微营销,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才是营销的导向, 应当将企业的营销方式更加精准化。例如, 星巴克在微营销中推出了全新的消费者体验活动, 消费者只需向星巴克发送表情符号, 星巴克便会根据消费者的心情调配专属于消费者的咖啡, 并回复适合当时心情的音乐曲目。消费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全新的体验。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在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 这是一种现实与虚拟的互动, 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大大吸引, 企业的营销目的也得到实现。

4.3 忌过度推广, 引起反感

微营销的方式主要是建立在人际关系网络中, 消费者的朋友圈中通常是建立在友好而信任的模式下, 这种营销模式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失当也会对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如果企业不顾及消费者的内心感受, 强行推送各式营销信息, 此时不但起不到宣传效果, 还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反感, 有时甚至会取消关注或删除企业公众号, 这种微营销的方式无疑是错误的。更有甚者, 个别企业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与产品事实不符的宣传内容, 或虚假消息, 一旦被消费者发现, 将会快速传播出去, 企业的负面口碑也会被广为流传, 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 社会化媒体的背景下, 如果企业希望通过微营销得到长远发展, 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营销观念, 巧妙利用好人际关系网络在营销中的重要地位, 将线上用户有机联结, 整合好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实现企业与客户间的良性互动, 为企业创造微营销带来的美好未来。

摘要: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 人们开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接受讯息, 在这样的社会化媒体背景下, 人们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消费特征, 购买更加理性, 也更注重互动和参与, 使得传统的营销模式逐渐被微营销所取代。本文将从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及特征入手, 重点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 得出现阶段我国企业微营销的涵义及特点, 并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化媒体的具体情况提出企业实施微营销的对策及建议, 以期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会化,微营销,媒体,企业

参考文献

[1]生俊.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产品内容营销的内涵厘析与运用初探[J].东南传播, 2015 (04) .

[2]张玥寒.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的商业模式转型——企业微信营销[J].嘉兴学院学报, 2014 (05) .

[3]卢爽.中小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应用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9) .

[4]刘应新, 卞晓羽.新媒体背景下的企业营销活动创新[J].现代营销 (下旬刊) , 2015 (01) .

上一篇: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下一篇:政治德育试题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