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2024-07-04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精选7篇)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篇1

证明责任是民事证据制度中永恒的主题, 是民事证据制度的核心, 证明责任分配问题更是核心中的核心。日本学者石田穰曾形象是指出“证明责任是整个民事诉讼的脊椎。”美国著名学者伯纳德·施瓦茨也说:“在实际诉讼中, 证明责任问题的实际重要性甚至比大多数律师认识到的还要大。确定证明责任问题常常就是决定谁胜谁负的问题。”从各国的民事核心看, 证明责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 有关于证明责任的概念、性质、分配原则等问题的争议之久, 学说流派之多, 不亚于诉权。在诸多著作和论文中常看到的与证明责任有关的法律术语之多足以令人头痛, 例如:举证责任、法定的证明责任、提供证据的责任、说服责任、主观证明责任、行为责任、形式意义的证明责任、客观证明责任、结果责任、结果意义的证明责任、主张责任等等……因而下面对证明责任这一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作一比较分析以明确其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证明责任在两大法系中的特征与差异

两大法系诉讼制度的不同决定了证明责任问题的不同。在英美法的传统中, 民事案件的审判由法官与陪审团共同完成, 众所周知, 陪审团审理事实问题, 然后由法官就法律适用问题对案件做出最终裁决;而大陆法系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事实和法律问题均由法官决断, 这种程序上的不同决定了证明责任在证据制度中的不同。

(一) 英美法系中的证明责任

英文中“burden of proof”指证明责任, 包括两层含义:legal burden of proof 和burden of adducing evidence, 即法定的证明责任和提供证据的责任。

提供证据的责任是指“在诉讼开始时, 或是在审理或辩论过程中的任何阶段, 对争议事实提出证据的责任。”①在由陪审团参加审理时, 这一责任是针对法官的职能而言的, 因为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的当事人是否已提出了初步证据, 是否应当将争议事实提交陪审团法官职权范围内的事, 由法官来做出决定;英国学者克罗斯和威尔金斯形象地将这一提供证明责任比作第一道障碍, 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必须越过这第一首障碍, 才有可能将争议事实提交陪审团裁决;另外提供证据的责任会随着举证活动的进行发生转移, 因而这一责任又被称为“临时性的责任” (provisional burden) 。

法定的证明责任又称法定的责任, 指“负有这种特定责任的当事人, 对他已主张的任何双方有争议的事实负担着危险——如果最终不能证明其主张, 他将会败诉。”②这一责任又被称为“说服责任” (burden of persuasion) , 是针对审陪团职能而言的, 负有提供证据责任的当事人越过第一首障碍将证据提交陪审团之后, 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可能不足以说服陪审团或者对方提出有力的反证, 仍有可能在这里——第二道障碍受阻;法定的证明责任又称“固定的责任” (fixed burden) 。

(二) 大陆法系中的证明责任

大陆法系中证明责任最初主要指主观意义上的证明责任, 后来在德国法学家尤利乌斯·格拉查提出, 经罗森贝克等人的发展, 客观证明责任渐渐占了上风;于是在大陆法系中主观说与客观说并存, 主观说认为, 证明责任是行为责任, 是当事人是由于未能履行提供证据责任而负担不利的诉讼结果, 是从当事人举证活动的角度来分析的, 这种主观上的证明责任又被称为“行为责任”;客观说则认为, 它是在争议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 客观上需要由一方当事人负担的不利诉讼结果, 是从结果意义上来说的, 又被称为“结果责任”。

客观说的依据就在于, 争议事实真伪不明是诉讼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状态, 这种状态的发生与当事人的举证活动并无必然联系, 甚至在诉讼程序完全由法院主导, 法官负责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下, 同样也会发生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形, 而这时法官并不能拒绝裁判, 这就需要确定由哪一方来承担实体法上的不利后果。法庭辩论法庭终结后, 案件事实的真假得到证明, 证明责任就不会发生;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证明责任就必然会发生。

主观说与客观说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证明责任空间是行为责任还是结果责任, 在长期的争论中, 客观说经由罗森贝克的发展, 在日本也得到诸多著名诉讼法学者的接受和发展, 逐渐在理论中处于上风。

二、证明责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新中国建立后, 诉讼法在前期深受松岗正义和前苏联民事证据理论的影响,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 证明责任制度都被长期地忽视了。松岗正义在晚清政府的诉讼法立法活动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他为证明责任所下的定义是:“证明责任者, 简言之, 即当事人为避免败诉之结果, 而有证明特定事实之必要也。”即是从提供证据予以证明的角度解释的③;前苏联的民事诉讼制度摒弃了资本主义国家诉讼的“形式真实”, 是建立在所谓的“实质真实”的基础上的, 即诉讼中要贯彻客观真实原则, 认为只要法院积极主动地调查、收集证据, 就不会出现事实真伪不明的状态, 因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基本上没有适用的空间, 这就导致了只能从提供证据的角度来解释证明责任。

因而当前我国理论界对证明责任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第一, 行为责任说。认为证明责任就是当事人对主张的事实承担的提出证据的责任, 现行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责任提供证据, 也是这一理论的有力证明。

第二, 结果责任说。认为证明责任由法律预选做出规定, 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 由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是从败诉风险的角度说明证明责任的。这一学说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第三, 双重含义说, 由李浩教授提出, 认为证明责任应当从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来予以说明和解释。也有学者将行为责任称为“举证责任”, 将结果责任定义为“证明责任”, 以区别两种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不同④。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证据规定》) 第2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示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示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 由负有举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李浩教授认为其中的第1款规定了提供证据的行为责任;第2款规定了承担不利后果的结果责任, 因而我国的民事审判实务采用的是双重含义说。但是《证据规定》关于证明责任依然不完善, 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里首先要阐明另一个概念, 即主张责任。

主张责任是与辩论主义相关的一个概念, 根据德国和日本学者的归纳, 辩论主义包含三项内容: (1) 当事人没有在辩论中主张的事实, 法院不得在判决中加以认定; (2) 当事人之间没有争议的事实主张, 法院应当在判决中予以认定; (3) 当事人没有申请的证据法院不得以职权进行调查。⑤依据肖建华老师的观点, 主张的对象即是法官裁判时进行演绎推理过程中三段论中的小前提, 即法律要件事实, 当事人在诉讼中必须对要件事实加以主张, 以说服法官承认其所期望的法律后果。从现象看, 主张责任是最先发生, 原告在提起诉讼时, 就需要在诉状中提出作为诉讼请求和根据的事实, 被告则需要在答辩状中提出反驳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 接着才会发生提供证据的责任以及客观上的证明责任。

主张责任与客观上的证明责任以及提供证据的责任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者在责任分配上原则上也是一致辞的。罗森贝克说:“主张责任客体和范围与证明责任的客体和范围, 原则上必须是一致的。”⑥学者大多也都认为主张责任与客观上的证明责任具有同一性和附随性;只是二者针对问题的角度不同, 主张责任主要就当事人而言, 客观上的证明责任主要就法官而言。主张责任与提供证据的责任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一致, 但也有可能不一致, 即在以下两种情况下④: (1) 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属于一项免证的事实; (2) 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下, 主张责任仍然存在于权利请求的一方。

证明责任理论是一个理论体系, 包括证明责任的外部构造和内部构造两个方面的内容。内部构造即行为意义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 (即提供证据的责任和客观上的证明责任) 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外部构造, 即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然而我国《证据规定》第2条中并没有对主张责任做出规定, 使得证明责任在理论上的不完整导致在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上更加众说纷纭;而且第2条看起来虽规定了主张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 但并未对两者在性质、适用条件等方面做出更加细致的说明, 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混淆;再就第2款“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 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来说, 并没有明确这种结果证明责任是为解决事实真伪不明问题而设, 而是将其当作当事人的责任, 有悖于结果责任理论的本意, 在实践中也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肖老师看来, 这样规定, 是将证明责任与证据调查对立起来, 认为只要有了证明责任, 法官只等着当事人提交证据, 证据不足就判决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败诉。看似是民事诉讼追求的当事人主义的实现, 实际上却违反了法官发现真实追求正义的目标——从法官裁判方法论的角度看, 法官不能放弃发现事实的职责, 他应当确信事实存在或不存在;证据调查等手段就是实现内心确信的方法之一, 在此事实基础上根据三段论下裁判而事实真伪不明只能占案件中很小的一部分, 根据结果责任下裁判只是法官依实体法规范裁判的例外, 而不是原则。

肖老师将证明责任概念分为广义、一般意义和狭义三个层面, 广义的证明责任, 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即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 以及主张责任;一般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即指其内部结构;狭义上的证明责任即指结果责任问题。李浩老师的《民事证明责任研究》也是紧扣事实真伪不明与证明责任的内在联系, 立足于结果责任展开对证明责任各种问题的研究的。这种结果责任虽未在立法中得到明确地表述, 在理论界已被普遍接受, 尽管如此, 证明责任仍被认为是一大难点:一方面对结果责任的阐述没有达成一致, 另一方面, 在结果责任被学界高度重视的同时, 加上当事人主义改革热潮之下, 很有被夸大之嫌, 单纯强调当事人的败诉风险, 忽视了主观的证明责任, 将结果责任的适用等同于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而淡化了通过法庭辩论发现案件真实的审判宗旨, 否定了法官能动地调查和审查判断证据的必要性, 成为司法实践拒绝依职权进行证据调查和审查的理论基础。④在清楚各种与证明责任有关的术语和内涵, 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将其怎样应用于实践, 使其在民事诉讼改革过程中正确指导当事人的诉讼活动以及法院的审判活动, 需要更加精细和深入的分析和学习。

注释

1 Cross, On Evidence Butterworth[M].1975: 27.

2 Cross, On Evidence Butterworth[M].1975: 85.

3 李浩.民事证明责任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3: 13.

4 肖建华.民事证据法理念与实践[M].法律出版社, 2005:13;19;11.

5 陈刚.证明责任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1.

6[德]莱奥·罗森贝克.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52.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篇2

美国耶鲁大学一名面试学教授曾说:面试是一门“语言、思维、形体”艺术。只有了解了其艺术性所在才能对其有一个好的把握然后获得成功。接下来我们简要的从这个三个方面对其略加论述。

一、语言艺术: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为两点即语言的逻辑性与富含实物性。语言的逻辑性指的是说话要学会分条分层予以论述,否则的话就会显得语言过于紧凑黏糊,既不能清晰的阐释自己的观点也会给考官一种内心的烦躁感,这样是不会获得好成绩的。比如王岐山在论述反腐的时候就会从“不敢腐”“不会腐”“不能腐”三个方面予以论述,这样就会显得很清晰。语言的富有实物性即语言要言之有物,切忌空洞,应以胡适等人宣传的“语言即为表示自己的真思想,而非哗众取宠”为主。比如有的考生在回答考官题目的时候总是喜欢说一些上纲上线的话,那样的语言针对这样的题目既没有实际的意义又会给人一种不实际的感觉,是不会得到高分的。再者语言要以尊重朴实为主,切不可过于夸耀或者过于霸道。《人物志》给我们清晰的指出,每个人都喜欢比自己弱的人,因为这是原始内心不安全感在左右他的潜意识,因此我们的语言应该以朴实为主,不可过傲过显。

二、形体艺术:所谓形体艺术指的是要自然且要尊重人。因为你的面试者是礼仪的享受者,正如《史记》所言“有礼,然后知为君者之尊也”所以你要用礼来表示对考官的尊重,礼仪忌讳不尊重与过于卑躬屈膝,考生需确定自己的身份,然后选择相应的礼仪,简单的例子,中国总理对人大行鞠躬礼时幅度很大,原因在于他对人大负责,而奥巴马对日本天皇行此种礼时,则被骂作卑躬屈膝,因此礼仪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以及与面试者的关系来选择。形体的自然指的是不可过于扭捏要有年轻人应该具有的朝气,否则的话让人一看就不会喜欢。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10-02

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即在对资本原始积累思想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理论可以较好地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白手起家”的问题。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无至有,由批判至扬弃,再到今天在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回溯其发展历程并加以思考不难发现,这一理论的发展也是整个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缩影。研究这一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今后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有助于指导实践,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一、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前身

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这一命题的前身是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的“所谓原始积累”,或者亚当·斯密笔下的“预先积累”。马克思通过深刻地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充满了暴力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史,来说明几个核心问题:一是资本主义积累方式不是凭空出现,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积累方式的起点。二是原始积累时期的开始并未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界限,它伴随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面确立时完成。三是原始积累的历史是最暴力血腥的历史,但是原始积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又不可否认。马克思对于资本问题的研究重点并不是原始积累问题,所以其在《资本论》中并未多费篇幅。但在后来,世界上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同样的问题,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原始积累过程是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极具效力的,但是纵观历史,这一过程对于劳动者而言无论如何不能称为公平。然而,追求公平的代价是社会生产力的底下,是人们的积极性被极大掩盖。所以,对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的追求,催生了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不难发现,无论什么社会,不论其历史背景和社会现状,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现有资本资源的调动,那么什么样的调动方式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国家在发展中会持续积累资本,如何对待这些积累?当这些积累又成为相对于一个社会阶段的“原始积累”的时候,资本原始积累的相关问题就开始不断地出现在人们面前。随着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的深入,发现两种社会形态之间在一定阶段内,在一些方面上,是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的,其中对资本的合理利用就是一个方面。于是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命题被提出,后来又形成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并在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在苏联和新中国,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二、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是影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重要理论之一,苏联的学者围绕其展开过深入的探讨。1920年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的经济学》中使用了由斯米尔诺夫提出的“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的范畴,列宁将其评价为“非常糟糕, 抄袭成人使用名词的儿戏。”这也使得布哈林在后来没能继续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并成为这一问题的主要批评者。对于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理论界最早的定义来自于1926年原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在《新经济学》中的阐述:“我们把国家手中的主要来源于或同时来源于国有经济综合体之外的物资资源的积累叫做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普氏的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定义从精神上来说源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按照马克思的论述,所谓原始积累可以理解为,国家政权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旧社会制度来为新制度创造它产生和加速发展的条件。布哈林正确地批判了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由于混淆了资本主义的前史和正史从而混淆了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本质区别,这里布哈林虽然正确把握了“时间界限”的概念,用以反驳资本原始积累对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但是布哈林没有认清社会主义需要阶段性发展,仅仅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看作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不妥的。我们现在知道,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是必要的,它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所阐述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的起点,我们不能说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但是它却是这一阶段中,社会主义社会整个生命周期的某一个时期内,不可缺少的元素。

回顾苏联时期的建设实际,社会的生产积累不曾停歇,尤其在工业和军事上取得诸多成果,这些成果是积累的成果,可是苏联直至解体前也未能消除国内的资本逻辑并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以这些成果不是完完全全社会主义积累方式的成果,会有以资本逻辑的方式积累出的成果掺杂其中,所以无论当时的苏联理论界承认与否,这些积累的成果在事实上都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原始积累。可见苏联当时的理论界对于以上问题并未认清,而没能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这一命题在理论上予以确认。所以,苏联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问题的研究,主要贡献存在于积累方式的探索方面,这些实践经验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其中核心成果可以总结为这样几个:一是如何调节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二是如何调节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三是如何调节政府调控与市场自调的关系。围绕以上几个问题,最终形成了以几位理论家或领导者的不同思想为核心的不同模式,即后人所说的苏联模式,包括列宁模式,斯大林模式,布哈林模式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阐明如何用社会主义的方式去发展国家,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三、我国的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我国的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思想、苏联的理论及实践和我国自身理论探索及实践。在此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前后又产生了重大理论进步。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前,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理论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划清严格的界限,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这个命题在当时是不被认可的。但实际上,与苏联相似,这一时期的中国在理论上虽然不承认资本原始积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性,坚持认为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的积累方式,不可为社会主义所用。但在实践上,却用如工商业改造,土地改革等方式来将现有资本进行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准备,这也就是在事实上使用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一时期的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拘泥于在“社与资”间划清界限,纠结于站对阵营,忽视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作用。

这种困境在改革开放后被打破。随着社会主义阶段性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阶段性进行,且初级阶段将较长一段时间存在的事实被认清,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其中包含的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也在中国立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就可以理解为对资本原始积累最大的鼓励。当今中国理论界对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认识相对于苏联时期和改革开放前,有如下几点进步:一是承认资本原始积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同样需要资本原始积累。二是认清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阶段性进行,并将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初级阶段。三是对我国现阶段的积累方式进行了大量探讨形成理论,并在实践中已经取得大量成果。

当今,我国围绕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在理论界存在几个仍在热烈探讨的问题:如何平衡政府积累与个人积累。如何平衡行政命令式积累与市场竞争式积累。如何刨除积累过程中由资本逻辑的残酷面。

四、未来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的前景

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历经从16 世纪到18 世纪末的三百年,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完全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在未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渐渐消灭私有制度是必然的,但是也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才收获的根本性的变革。中国是一个曾经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国家,更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为它奠定全面确立和最终胜利的基础。我们说,这个时期不会比资本主义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短。“左”风吹,试图跨越历史发展的某个必经阶段,曾经被证明了,未来会被继续证明,是不会也不可能成功的。然而一味悲观主义,否定历史的变革和新制度建立的观点也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共产党领导下,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再加上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帮助,在水滴石穿的努力下,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一定会全面地建立起来。

应该认识到,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普世的,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两个方面上都会不断进行积累。一方面,积累获得出大量的资本,这些资本可以为国为社会所用,成为下一步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一些不和谐的社会因素也在积累,渐渐形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面。我们在积累大量资本的同时,应该时刻警惕另一面的积累,否则,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就会与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趋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从体现。而剥离资本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元素,加入社会主义元素,才是我们想要的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理论未来走向。

五、结语

综上,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论到目前为止就形成了一条理论脉络,由马克思的《资本论》阐述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讨论,到我国改革开放前与苏联模式近似的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理论,然后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理论,最后是现阶段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这样一条完整的理论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苏联东欧经济论著选读(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概述 篇4

政府预算是分配国家资金的一个重要制度, 对于解决社会性别平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传统意义上的预算在制定政府预算的时候不考虑性别的差异, 是性别中性的, 若能在政府预算中恰当的考虑性别因素, 则基于预算的各项政府制度及经济政策将能缩小乃至消除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就是从性别角度出发, 分析政府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的。

一、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概念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 是指在公共预测决算中, 充分考虑不同预算政策与决策机制所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 进而对社会性别问题做出积极的反馈与响应, 寻求社会性别因素和政府预算决策的契合点, 通过制度构建的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性别反应预算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层面的制度安排, 其核心要义在于, 聚焦于预算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性别敏感因素, 全面考查预算收支及其相关的公共政策 (公共项目) 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 以致力于减少或消除貌似中性的财政预算政策对妇女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歧视。

二、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产生与发展

1984年澳大利亚的妇女预算报告书拉开了国际上社会性别预算的序幕。从1984年到1994年, 这10年是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萌芽时期, 在这个时期, 只有澳大利亚实施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性别反应预算, 而进行相关研究的国家还有南非、加拿大、菲律宾和英联邦秘书处。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形成的《行动纲领》中明确要求各国政府进行性别预算,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开始进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视野中。从1995年到2002年, 是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推广时期, 这期间, 受各大型国际会议的倡导, 有更多的国家开展了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我国就是在1995年首次提出性别预算概念的。2001年3月12日, 时任九届政协委员的刘海荣在政协四次大会上发言, 建议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建立专门的性别预算。到2000年初, 国际上先后有4个地区的20个国家开展了性别预算行动, 而到2002年底, 世界上就有50个左右的国家开展了社会性别反应预算。

2003年至今, 是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总结探索的新时期, 在总结和评价以往经验的基础上, 国际社会对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截至2007年, 世界范围内已经有73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社会性别反应预算, 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 但是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欧洲。

三、一些国家的主要实践

不同的国家实施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方法是不同的, 但是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最早进行性别预算的国家, 其基于的基本分析框架是三类法, 这一分析方法是将公共支出分为三类, 即与性别相关的支出、公务员平等机会支出和其余的对性别造成影响的一般性支出。这一分类方法说明如果只关注分配给第一类别的有限资金, 就会迷失性别预算实践的目标。另外, 与政府官员合作时, 这一方法也可以强调政府应该将关注点从给女性公务员提供的机会 (第二类别) 转移到政府支出给公众带来的影响 (第三类别) 。

澳大利亚的女性预算产生于政府内部, 是一项官方措施, 多数州政府的报告是以政府预算文件的形式出版的。政府会向女性通告报告的结果, 并且公布政府对实现性别平等和促进女性参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澳大利亚女性预算是围绕“女性”而非“性别”展开的, 容易使人混淆“女性”与“性别”的概念, 误导分析过程, 不一定会推动性别公平。

(二) 南非。

南非有两种不同的性别预算, 一种是非政府组织和议会参与的, 另一种是由财政部领导的在政府部门内部实施的预算。第一种方法取得的成效更加明显, 这种方法基于的基本分析框架是五步法:分析女性、男性, 男童和女童的状况;评估政策的性别敏感度;评估预算分配;监测公共支出和服务提供;评估结果。

在实践的过程中, 第二步评估政策的性别敏感度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它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和事实, 否则预算内容会显得空洞。这一方法相对于澳大利亚的三类法来说, 是围绕“性别”展开的, 考虑到了性别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平等。

(三) 菲律宾。

菲律宾政府在1994年采纳了“社会性别和发展”预算政策, 后来逐步扩展到地方政府层面。菲律宾的性别预算起初将重点放在关于妇女的项目上, 但是在提交报告的机构中, 很多根本没有达到当初要求的政府每个部门在性别与发展方面的投入不得低于5%的目标, 而且社会性别与发展所获得的预算也低于总预算的1%。

(四) 英国。

1989年英国成立了女性预算小组, 预算小组的大部分工作并不是围绕支出项目进行的, 而是围绕税款和救济金进行的。预算小组的成员包括可以用政府官员能理解和交流的专业经济学家和政策分析人员, 而且他们采取的研究方式符合政府的“证据型”政策分析, 使得他们可以通过高层政府官员和大臣来影响政策的进程。

(五) 印度。

印度的性别预算工作有多种模式, 这主要是由该国的规模、从事性别预算工作者具有多样性、预算工作在中央与地方两个层面进行决定的。印度政府内部的性别预算开始于1997年到2002年的第九个5年计划中。2004年财政部成立的专家组对性别预算提出了一些建议, 建议成立跨部门的性别回应预算委员会, 而且对各部门的工作结果进行跟踪监控, 并分析年度报告中费用支出流向人员的情况。经过几年的发展, 现在印度有50多个部委和部门都设有性别预算单位。

四、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作用

目前, 虽然社会性别反应预算还没有很完善的机制, 各国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但是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 有利于促进性别平等。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妇女地位, 促进男女平等。但是, 它并非就性别问题单独编制的一份预算, 更不是在预算分配中机械地强调男女两性获得相等份额的预算资源, 而是指在公共预算决策中充分考虑不同预算政策与决策机制, 所可能产生的不同社会性别影响, 进而对相关社会性别问题作出积极的反馈与响应, 进而寻求社会性别因素和政府公共预算决策契合点, 通过制度构建的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 有助于改变妇女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 也有助于改变女童在受教育等方面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二)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

根据一些国家的调查可知, 经济效率低下及人类进步缓慢也有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原因。若能让妇女有机会拥有更多的资源, 那将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戴安娜·埃尔森认为“认识到社会性别不公正是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之一, 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把妇女视为用来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而是说, 如果妇女自己能够对资源有更好的把握, 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将可以获得更多。但是, 如果社会性别不公正依然继续, 整个社会就仍然会遭受损失”。

(三) 有利于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乌干达议员温妮·拜恩义玛 (2000年) 指出“社会性别预算计划反映了政府的管理系统向着更开放、更多参与和更多反馈的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应该给处于贫困中的和被排斥的人更多的政治声音, 并影响公共资源的分配能够更有益于他们。民主不仅仅意味着参与和包容, 同时也意味着消除贫困”。

开展社会性别敏感预算能够提高妇女关注、保护自身利益的意愿和能力, 经过培训和学习之后, 能够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 有利于预算的有效实施。社会性别反应预算也可以让更多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参与到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政策辩论这个重要的区域, 使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 加强了经济管理能力。

(四) 有利于加强政府的政治责任。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召开, 会议上通过的文件, 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到2000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行动纲领》,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五周年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成果文件》, 联合国千年峰会上签署的《千年宣言》,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签署的《亚太地区“北京+10”妇女非政府组织论坛———大紫皮书》,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周年会议通过的《北京+10宣言》等等文件, 表明各国政府在“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主流”方面取得了共识, 在对保护妇女人权和实现性别平等等方面做出了政治承诺, 要践行这些承诺, 就要在经济和财政政策上体现出来。运用性别预算分析政府的活动, 可以确保政府将自己做出的承诺付诸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马蔡琛, 王丽, 季仲贇.初论社会性别反应预算及其在中国的推广[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3.

[2]闫东玲.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J].妇女研究论丛, 2007.1.

妇女社会工作概述 篇5

妇女社会工作概述

课时:4课时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了解妇女社会工作相关知识,如妇女社会工作的缘起、内容等。教学重点:妇女社会工作的界定和价值原则。

教学难点:对中国的妇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索与反思。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教学,讲授与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妇女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缘起

一、社会工作的兴起

二、妇女自身的觉醒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工作的兴起

(一)社会发展与社会工作的产生

1、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开始就是以明确的社会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为主要出发点。

2、当代中国迎来了一个社会工作大发展的绝佳时机,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极好的大发展时期,但社会问题的大量涌现使弱势群体不断大量滋生,传统政府已经无法全面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工作的产生就成为必然。

第二、社会的大发展为社会积聚了大量的物质财富,雄厚的资本是专业社会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目前,上海的司法社会工作发展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这种操作方式来实现的,社工人均每年四到六万元的经费配备其实是很大的一笔支出,没有足够的财力,政府很难购买得起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社会工作往往最先产生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一个有力解释。

第三、小政府大社会已经不再仅仅是学院中流行的一个抽象理念,而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实践行为,当代中国对法制政府、阳光政府的倡导和推行进一步推动了政府的观念转变,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定位,确立了政府的服务方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的推行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

第四、当代中国执政党理念的转换,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树立,这些基本原则都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和理念根本契合。

第五、政治的昌明、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整体社会格局的良性变动,民主、自由、平等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个人法权意识和主体地位的凸现也刺激了对社会工作的社会需求。

(二)社会工作的时代性内涵

1、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是协助个人调适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既反映了社会工作的独特方法,同时,也揭示了案主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2、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发挥个人潜能,增进社会福利。对个人潜能的强调是社会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这代表着社会工作对人所抱持的一种积极的、开放的乐观态度。

3、社会工作的承办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社会组织,甚至还可以是个人。

4、社会工作具有强烈的社会问题导向性,而一个社会中的问题更多地具有的特征是历史性和现实性,所以,社会工作始终是一项历史性和现实性都很强的学科和职业。

(三)社会工作的现实功能

1、对弱势群体的补充功能。

2、对正常群体的强化功能。

3、对强势群体的发展功能。

二、妇女自身的觉醒

(一)女性问题的公共化(扩展)

大量的妇女走出了家门参与到了社会化大生产之中。这一方面促进了男女的真正平等,但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大量女性问题的产生,与传统妇女问题比较起来,当代妇女问题不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而且,这些问题更多地体现为公共问题,比如女性的教育问题、就业问题、退休问题、婚外性关系问题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并不仅仅影响到了女性自身的发展,而且,进一步影响到了男性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二)女性问题的差异性

根据女性主义的研究,与男性比较起来,女性发出的是不同的声音,女性展示的是不同的形象,女性遭遇的是不同于男性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够简单地以男性的眼光来审视女性,不能够用在男性中证明成功的方法来处理女性的问题,而应该开发出专属于女性的工作理念、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

(三)妇联工作的局限性

妇女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层次性特征,而且,妇女自身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样,所有这一切都使传统的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妇联感到极不适应,无法真正满足妇女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四)性别意识的主流化(扩展)

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深入发展,性别问题越来越凸显了出来,人们发现性别差异在案主问题的成因及表征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相应地,在具体介入方法上性别的差异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比如工作平权方面,就拿我工作的环境来讲,女学生毕业找工作,明显会遇到性别歧视。有的单位过来招人,明文规定要男的,不要女的。它是违背性别平等法律的,是不是?可是,实践上就这样做,而且很少人去管。

大学毕业生来讲,男孩的机会显然比女孩的多。很多女孩,也只是默默忍受,自己撑过去。这个社会没有一种气候让她觉得,这种情形是可以挑战、可以去改变的。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工作的二重性

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发展的专业性和政治性。

社会工作不仅仅是解决社会特定成员的问题,而且更多的是与执政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密切结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社会工作成为我国构陷社会正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的这个特征越来越明显。社会工作已经成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构建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自然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二)妇联系统的要求

在妇联系统建立专业的妇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

妇联本质上不是公务员序列,而是群团组织,因此,政府的后退意味着妇联的必然前移。但是长期以来,妇联系统更多地被行政化,更主要地是借助行政化力量和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解决妇女问题。这种思路在当今社会逐渐被淘汰,这是因为妇女群体的问题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常态化,这是传统妇联系统所无法真正面对和彻底解决的,而社会工作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专业的妇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

【妇联】——(全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争取妇女解放而联合起来的中国各族各界妇女的群众组织。成立于1949年3月,1978年正式定名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简称全国妇联。它的基本职能是: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代表和维护妇女利益,促进男女平等。除此之外还关注儿童问题。

妇女联合会实行地方组织和团体会员相结合的组织制度。按照国家的行政区划建立地方各级组织。它的全国和地方各级领导机构,由全国和地方各级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妇女委员会,厂矿企业的基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及其以上各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均是妇女联合会的团体会员。其他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妇女团体,各行业妇女自愿组织的为社会、妇女服务的协会、联谊会、宗教团体和其他群众团体的妇女组织,自愿申请,经全国妇女联合会或当地妇女联合会同意,可作为妇女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第十届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全国妇联主席。)

名誉主席:彭佩云 陈慕华 妇联的主要活动:  救助失学女童的“春蕾计划”  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加全国妇联倡导的“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双学双比)的竞赛活动

 “巾帼建功”活动中,城镇妇女职工围绕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文化、技术和管理水平。

彭佩云——1929年12月生,湖南浏阳人,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1月参加工作,1947到1949年在清华大学社会系毕业,大学文化。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的妻子。

陈慕华,1921年6月生,女,浙江青田人。1971年后,历任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1988年后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是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邓颖超(首任妇联主席)、康克清(朱德夫人)

雷洁琼

雷洁琼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一生崇尚教育事业,一直以身为教师而自豪。自20世纪30年代初学成归国始,她以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为自己专业,在中国教育领域辛勤耕耘长达七十余年,亦可以说是硕果累累。雷洁琼还长期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领导人。

求学:雷洁琼1924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学习,1931年在南加州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学位。同年返国,在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中间,1945年12月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46年重返北平燕京大学任社会学系教授。解放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

从1985年到1993 年,雷洁琼出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和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以91岁高龄飞抵香港出席政权交接仪式,亲历这一民族盛事、世纪庆典。在雷洁琼的学术研究中,妇女及婚姻家庭问题是处于首位的。她在1983年就指出“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之后又发展为“民政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的著名观点。

何鲁丽,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总会名誉副会长,中国慈善协会副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长。1986年4月加入民革。

吴仪:

2002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4月23日兼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总指挥。

4月26日兼任卫生部部长(至2005年4月)。2004年2月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

第二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妇女工作和妇女社会工作的区别:

第一、从工作主体来说,妇女社会工作的主体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更多是非官方的民间组织;而妇女工作的工作主体目前在我国则主要是各级妇联和妇委会,而她们更多地隶属于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第二、从工作方法上来看,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是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小组、社区以及政策倡导等,更多地是自下而上的;而妇女工作的方法则更多地是行政性的或半行政性的,更多地是自上而下的。

第三、从工作对象来看,妇女社会工作并不仅仅止于弱势妇女群体,同时,还包括了常态妇女群体以及优势妇女群体;而妇女工作尽管在对象上强调为全体妇女服务,但事实上则更多地是为弱势妇女群体服务。

第四、从工作目标上来讲,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更多地被划分为治疗、预防和发展三重相互关联同时又相互递进的目标体系;而妇女工作的目标则相对显得割裂,并且,更多地停留在为弱势妇女群体进行保护、支持和维权之上。

第五、从工作范畴上来看,妇女工作是一个全称概念,而妇女社会工作则是一个单称概念,妇女社会工作隶属于广义的妇女工作。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界定

妇女社会工作是以妇女为案主而进行的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换句话说,妇女社会工作是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来对妇女进行服务的活动。妇女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提高妇女能力,赋权于妇女,整合妇女服务资源,从而帮助妇女完善自我,获得社会发展,并推动社会公正。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

(一)妇女

不仅仅包括弱势女性,社会工作是问题取向的,而不是人群取向的。因此几乎每个妇女都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被卷入社会问题中。区别就在于弱势女性面临更多的是生存性问题,比如下岗女工;而强势女性则更多的遭遇的是发展性问题,比如白领的权利诉求和压力缓解等。

(二)家庭儿童

儿童:由于历史原因和生理原因,儿童的生育、抚养、教育等问题更多是与妇女紧密相连的,因此,妇女社会工作很重要的服务内容就是关于儿童。

家庭:目前男女的社会分工更多地还是建立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基础上,妇女更多地市和家庭连接在一起,家庭构成了妇女非常重要的成长环境。

(三)男性

女人不能离开男人而独立存在。

(四)社会

妇女的问题不能够简单还原为妇女自身的问题,妇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源于男权社会的性别歧视,是社会问题。在妇女社会工作领域,“个人的就是政治的”构成了最核心的理论导向,这意味着妇女的问题并非妇女自身所导致,而是由于不平等的男权社会压迫,因此,妇女问题的阵阵解决必然建立在对男权社会的批判与男女平权社会的重建上。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妇女所遭遇的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这两个领域就构成了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领域。

(一)公共领域

1、社会主流价值观

传统观念中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现代观念如何?提问,大家对男女平等怎么看待?比如工作上女性是不是应该同男性一样享受平等的权利?

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发布了一份全球男女平等情况的调查报告。其调查结果发人思考:和西方社会相比,我们是不是更为陈旧,他们是不是更为宽容?不妨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情况。

数据表明,男女平等的观念在中美两国都有很高的支持度,各有95%、97%的中美受访者认为女性应该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对于女性是否应该工作,两国的态度也高度一致,都有97%的人表态支持。但在问及如果经济情况不佳、工作机会短缺,男性是否应该拥有优先权时,两国的态度开始分裂。有73%的中国人认为,男性应该优先保障,持相同观点的美国人却只有14%。此外,另一个教育问题也成了分水岭:大学教育是否对男孩比对女孩更加重要?有近半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更加重要”,但有高达83%的美国人对此明确反对。

通过这个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再某种程度上重新审视国人对待男女平等问题的真正状况。国人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伪平等。表面上支持男女平等,男性女性应该享受同样的权利,但是真正的或者说完全的对待男女平等问题的态度是:“如果机会足够多,男女可以平等共享,但一到机会有限的关键时刻,男性就应该有优先权。这种思想观念,不得不承认,还是一种“伪”平等。”

比如说今年引起国人最大共鸣的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唐山大地震》上映之后,叫座之余,也有不少的批评声音。有学者指出,陈旧的男性中心论贯穿影片始终。从双胞胎姐弟争一个西红柿,到母亲救姐姐、还是救弟弟的纠结决定,再到姐姐远嫁他国、投奔较为宽容的西方男性,这些,无不反映了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国人的主流。也有网友评论说,中国人的重男轻女,可能平时并不明显,但一到关键时刻就显露无遗。

2、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以及评估者主要还是由男性组成,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目前的社会政策带有某种程度上的男性主义色彩以及歧视女性的特征,比如男女不同年龄退休。

3、政治制度

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西蒙娜·波伏娃有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在父权制社会中,女人永远是“第二性”。

4、经济制度

5、教育制度

男性中心论在人类历史上有几千年的沿革,各国都不例外。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认识到这是陈规陋习,不仅关系人权,还影响到经济发展,必须改变。但因为历史传统、重视程度以及措施力度不尽相同,各国的现况也参差不齐。中国女性在近代获得了巨大的解放,拥有了工作权,也有了受教育的权力。但现实情况是,对这两个权力的保障都并不到位,不可否认,工作场合的性别歧视是普遍存在的,女童失学问题(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令人堪忧。要彻底革除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必须要在这两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个是工作领域:在国家层面加强立法、禁止工作场合的性别歧视。1964年,美国将反对性别歧视纳入了民权法案。其后第一宗诉讼来自美国空姐。当时的美国航空公司规定,空姐必须是“25岁以下、未婚”,还有若干关于身高体重的要求和标准,这和今日中国的航空服务业何其相似。在1964年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航空公司的高管振振有词:雇用年轻的未婚女性,是商业竞争的需要,因为乘客喜欢看到漂亮的空姐给他们递饮料、点烟。众议员玛撒格里菲思(Martha Griffiths)是性别歧视入法的主要推动者,她公然发问:你是经营妓院,还是经营航空公司?此后,对话基调急转之下,航空公司很快败诉,美国航空业随后涌现了大批的“空奶”和“空哥”。1965年,美国联邦政府又成立了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专司职场的岐视,工作场合的性别歧视随之锐减。

二是家庭层面不重男轻女,给予儿童平等的教育机会。1970年,美国的大学毕业生中,女性只占36%,近几十年来,由于观念普及、措施得力,这个比例在一直上升,2007年全美大学毕业生中女性已达53.5%,超过男性7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中的女性比例则更高。由于教育情况的改善,女性的发展机会不断增加,目前,美国女性已占劳动大军的“半边天”以上。统计数据还表明,截至2007年,大部分美国家庭都是妻子学历较高,还有22%的家庭,妻子的收入高出了丈夫。由于这种新格局,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大大提升,拥有了更多的决策权,男性则开始承担更多的家务。这个势头被社会学家称之为“角色反转”,引起了学术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当然,美国的男女平等现况也不尽如人意。当前的最大问题是两性薪酬差距过大。70年代,美国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甚至比男性高中生还要低,虽然近年来其工资增幅较男性快,但目前还有30%左右的差距。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还表明,5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男女平等的措施已经到位,对现况感到满意,不少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中国持基本相同的观点。相比之下,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反而对两性平等的现况越不满意。例如,美英法德等国家,均有比较健全的男女平等立法,但分别有63%到82%的公众抱怨做得不够、还需改善。专家解释说,这正是因为在男性占绝对主导的社会,女性还没有机会发起质疑和挑战。也正是由于缺乏质疑和挑战,满足现状,中国的文艺作品才会不自觉地频频流露“丰富”的男性中心主义,这也证明,中国的男女平等工作确实还任重道远。

6、大众传媒

尽管今天的女性在家庭角色、职业平等、政治参与等各方面皆有跨时代的进步,唯独在大众传媒中,女性的形象与角色,仍然处于被异化状况。

布尔迪厄指出,“电视不利于表达思想,它必须在‘固有思维’的轨道上运作”,“思想的颠覆性沉沦于老生常谈之中。说到底,电视不过是提供了一种消化过的食品和预先形成的想法。”不仅电视如此,大众传媒因其具有强大的力量而被主流权力阶层视为巩固原有的社会文化秩序的手段。这种手段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强制性的、表层的、外在的,而是非强制性的、内在的、深层的。

(二)私人领域

1、自我价值观

我们过去的历史由男性掌握书写权,很长一段时间女性不被允许进入到公共领域。所以,历史上女性的成就不如男性,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在家庭里和教育上,很多女孩从小被培养的一个人生终极目标,是要找到一个好丈夫,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然后当个贤妻良母,一个支持的角色。可是很多男孩呢,从小可能是要叫你往前冲,必须功成名就,这样一个成就需求导向的教育方式。男人的理想是什么?

 大多数男人的理想是:有---美国的公司;日本的老婆;澳洲的房子;德国的汽车;法国的时装;瑞士的存款;英国的地位。 男人最低的生活理想是:农妇、山泉、有点田!女人的理想是什么?  一般女人理想是:

1.不用怎么辛苦,都有很多很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2.脸蛋永远像18岁的脸蛋,身材永远该凸就凸,该凹就凹,该翘就翘。3.有一个温馨浪漫的家,包括对她一心一意的老公,可爱懂事的孩子。4.除了有一个男人陪她白头偕老之外,还有很多个她喜欢的男人围着她转。5.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能够为自己做决定。 比较前卫一点的女人的理想是:

三围魔鬼化。收入白领化。家务甩手化。爱情小说化。情调小资化。购物疯狂化。情人规模化。老公奴隶化。

即便是那些所谓的女强人型的人,在讲男女平等的时候,女性往往想到的是以男性为标尺去定义这样一个概念,究其本质,不还是首先承认了男性的标准高于女性,男性优于女性么,不然干吗以男性为标尺,用男性的标准来定义平等?

2、美丽牢笼:最为突出的就是女性对于生理身体的过度关注,这主要体现在女性对美丽的病理化追求。

3、婚姻的梯度效应:主要指的是在婚姻中男女地位、权力的阶梯差异,具体表现在目前的婚姻组配中一般是男性高于女性。

4、家庭权力

5、家庭暴力: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以及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都在其列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九成受害者是女性

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规范仍然散见于宪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等部门法之中。

四、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

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确立主要涉及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社会工作本身的普适性目标;第二是妇女群体本身的服务目标。

(一)普适性的目标:治疗、预防、发展。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赋义、赋权、赋能。

(三)妇女社会工作具体服务过程中目标:

第一目标:增强人们的问题解决、应对和成长能力。

第二目标:把人与能向他们提供资源、服务和机会的系统连接起来。

第三目标:促进能向人们提供资源与服务的系统进行有效的和人道的运作。第四目标:形成并改善社会政策。

第五目标:促进人类福利,减少贫困、压迫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不公平。

第六目标:通过倡导和促进社会和经济公正的社会或者政治行动来追求合适的政策、服务和资源。

第七目标:发展和使用提升社会工作实务的研究、知识和技巧。第八目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展和运用实务。

第三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价值原则

一、妇女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的普适价值观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

1、性别的双重视角

性别双重视角是指我们在性别观点上应该坚持生理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并重的双重观点,妇女的问题本质上是性别的问题。

实际上这种区分本身就在告诉我们男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由生理所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文化所规定的。

现在,我们在观念上存在着两个误区:一个是传统生活中人们主要关注生理性别,认为女性的问题源于天生,导致了将妇女的社会问题错误地还原为生理问题;

传统文化中男女有别。有些人主张说“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就是不如男人”,比如说,即便做家务、做饭,真正的大厨不还是男人嘛。甚至在至今的像数学、科学、艺术等诸领域,女性的表现的确不如男性。

这个“男女有别”,它的根源是性别歧视,把女性的问题归结于天生的生理问题。所谓“女性不如男性”等说法,在我看来,很大程度根源于过去男女在教育机会和其他资源上的不平等。如果给女孩一个平等的机会的话,女性未必比男性差。现在在一些领域,很多女孩对男孩来讲是很具有优势的,甚至于出现所谓“阴盛阳衰”的情形。所以有些人反而在讲,要保障男性名额了。

性别歧视在我们社会中一直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些并没有被意识到,更没有受到批判。有比较好表现的那些女性,时常受到这种性别歧视文化的干扰。比如说,在校园里有个笑话,“女博士”被看做是第三种人,灭绝师太般的人物。后来又一个延伸的笑话说,校园里面有四种人:一种是女学生,一种是男学生,第三种是女博士,第四种是敢娶女博士的人。女性如果成绩表现好,学识上有所长进、有所成就,你不肯定她、鼓励她,尊重她的成就,反而拿这些言辞去讥笑她,或者去压抑她!女性在社会上好不容易有一些成就,靠自己的努力有一些成就,然后你又冠上一个“女强人”。女强人这个词本身本来没有什么不对,但我们都知道这背后的潜台词或者说隐文本是:这个女人不具有女性的一些更好的特质,在婚恋市场上是一个不适宜的对象,也就是说属于小生怕怕,男见了要躲的这种女人„„

你想想看,不管从灭绝师太,第三种人,第四种人,再到“女强人”,这些都是带有负面意味、压抑性的词语。我们社会有太多的环环节节在贬抑女性,它们有时候形成一种流行话语去压抑女性出头,或者蔑视她们的成就。

另外一个方面,当代女性主义则过度强调社会性别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了将妇女的复杂的问题简单归结为文化决定论的错误。双重性别观的引入可以给我们观察妇女问题提供一个更加科学而全面的视角。

2、个人的就是社会的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在于解释妇女的问题尽管表现为妇女个体困境,但事实上,个别妇女的问题往往是会造成的,因此,对妇女问题的根本性的解决应该从社会本身结构性的改变入手。

3、强化性别意识敏感度

中国女性的社会性别敏感度弱于西方女性。在男权话语环境之中长大的女孩,将会在内心深处的认知结构中自觉认同男权话语为她设定的女性角色。她唯一的主体性就在于把这一角色扮演得更好,而不是发现她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她”或是传统式的贤妻良母,或是现代式的漂亮花瓶。大多数女性在此樊篱中生存而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几千年形成的“集体无意识”麻痹了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钝化了女性的生命感觉,并且代代传承,对既有的不公平的两性秩序不仅毫无批判力,而且客观上起了维护和保护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女人”成为“人”的最大障碍不在于异性的压迫,而在于同性的麻木,倘若女性主体意识不能真正觉醒,女性解放仍将是漫长而艰辛的。

4、女性为本

我们所倡导的女性为本并不是以女性中心主义来取代男性中心主义,而是在具体过程中,更多地以女性为本,突出女性意识,强调从女性出发,注重为女性服务,最终达到女性的觉醒与发展。

5、强调关系

对妇女提供的服务从关系的建立、修复和重构入手,效果更好。

6、尊重差异

认识到男性与女性的差异;

我国建国后的口号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那时候女人干着跟男人一样的工作,穿着跟男人一样的蓝色、灰色、黑色的衣服。在这里,“都一样”意味着男女有平等的权力,做同样的工作,无性别差异。一方面,它具有进步意义,把妇女从五千年来的封建压迫中解脱出来,使妇女走出家门,走上工作岗位。把妇女解放的口号纳入中国政治话语的主流,推动了中国妇女的发展进步。但是另一方面,放弃性别观念,到文化大革命时发展成了全盘男性化,这实质是一种无性别差异的思维方式,忽视了女性的特殊性。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漠视性别的差异的现象。

也要认识到女性和女性内部之间的差异,认识到女性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意味着妇女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提供妇女的个别性特征和差异性诉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而介入方法。

7、追求平等

8、立足社会

第四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索

一、西方女性社会工作服务

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的发展特征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女性主义为本

西方国家的女性社会工作服务在理论上主要是以女性主义为指导,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不同,女性主义本质上就是一个西方的产物。

2、理论先于实践

西方国家的妇女社会工作首先是源自于女性主义的倡导,这意味着西方国家的妇女社会工作首先是因为女性主义在理论上进行大力鼓吹,然后,才进一步应用到了现实实践之中。

3、政治诉求为主

因为西方国家的妇女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女性主义为理论指导,而女性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街头运动所演化出来的政治理论,所以,政治的诉求在女性主义运动中表现得非常强烈,这个特征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了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中。

4、个人主义为本

西方国家的价值本位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更加注重的是个体的自我实现,这种价值观体现到社会工作中非常明显,妇女社会工作在西方同样更多地是以个体的自我诉求为主导。

5、性别叠加阶级和种族、年龄和性向

性别的问题最初也是从西方国家被发掘出来,并逐渐进入社会主流,不过,西方国家对性别问题的发现主要还是在女性主义的背景之下,相应地,性别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目前的主流社会学中,性别已经和阶级以及种族三者相互叠加起来,共同构成了对人类群体分化和不平等的主要分析范畴。

6、权力为本

因为女性主义的政治色彩,因为女性主义的政治诉求,所以,政治始终是女性主义的关注核心,而权力又进一步构成了政治的核心,所以,在妇女社会工作中,权力理所当然地形成了社会工作的努力目标。

7、自下而上

西方社会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决定了西方国家中政府与社会的微妙关系,公民社会的逐步成熟同样带来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再调整,大体来说,西方国家市民的自觉自发程度相对较高,自我权利意识相对较强,因此,自下而上的发展态势就成了西方妇女社会工作的一个突出特征。

8、激进革命

西方女性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激进的派别,这必然给妇女社会工作添加上了激进的特色,这种激进同样也影响到了西方妇女社会工作的方式和策略选择,比如社会行动,这常常构成非常具有西方特色的介入方式。

9、男性主义觉醒

西方女性主义的深入发展还带了一个副产品:男性主义的觉醒。男性主义的兴起一方面源自于许多男性不满女性主义对男性形象的激进批判;另一方面,男性主义的产生更主要的还在于男性群体开始了对自身的深入反思,发现了更多男性的特质和问题。妇女问题的解决毕竟离不开男性的参与。

男女平等的问题绝对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历史上,东西方妇女都曾是男性奴役对象。甚至在这一点上西方更甚于我们国家。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对女性有两个重大的负面评价:第一是将女性视为万恶之源。在《圣经》的《创世纪》中,可以找到“厌女症”的根源,即认为人类最初的堕落是因为夏娃偷吃禁果所致,她是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罪魁祸首。对女性的第二个负面评价是——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她存在的理由是给男人作伴,上帝造女人,仅仅因为那个男人“独居不好”。西方历史上许多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都曾有过贬低女性的言辞。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女性之为女性是由于某种优良品质的缺乏。”毕达哥拉斯则说:“世上善的法则创造了秩序、光明和男人,而恶的法则创造了混乱、黑暗和女人。”在弥尔顿的《失乐园》中,夏娃对亚当说:“上帝是你的法则,而你是我的法则。”尼采则将女人的一切归于生育:“我但愿男人和女人是如此:男人适于战争,女人适于生育。”他还说,“女人身上藏着一个奴隶与一个暴君。”此外,卢梭、叔本华等人均对女性有贬抑甚至污辱性的言辞。

在中国,妇女的地位同样十分低下。对女性的传统贬仰是通过话语方式(如女人祸水说,淫乱败国说等)和规范(禁忌、礼仪),乃至人身变形(束胸裹脚等),使女人不由自主地被纳入父系社会秩序(人伦)中,父系社会以“家”为核心对女性进行统治和监控:“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效特性》);“夫者妻之天”(《仪礼·丧服传》);“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阁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礼记·内则》)礼教是由家庭秩序衍生而出的,它对女子的控制更甚于男子。东方传统文化讲究阴阳调和,少有厌女症和仇视女性的倾向,而西方文化中却有强调二者之间矛盾的意味。正因为西方女性受压迫较深,反抗也更为剧烈。从“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到“后现代女权主义”,西方女权运动已经历数十年风雨的洗礼,这也是西方女性性别意识敏感度较高的原因。

二、我国妇女社会工作的反思

在中国,最早为妇女争取权力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先驱(多为男性)是以妇女问题为突破口来提倡个人权力的。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更是在公民权、政治参与、就业、教育、工资等领域让妇女拥有与男人同等的权力。如果说,西方女性现在拥有的权力是经过不懈斗争赢得的,那么中国女性的权力则是被赐予的,难以引发女性性别意识与女性群体意识的自觉。

1、马克思主义为本

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因此,妇女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开展,主要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实践先于理论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总体态势目前主要呈现为实践先行,实践倒逼理论的尴尬局面,妇女社会工作亦是如此,目前为止,妇女社会工作在我国缺乏足够的理论建构,而妇女社会工作的实践运动已经开始。

3、行政诉求

目前的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刚刚起步,政府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因此,整个社会工作更多地受到了行政的影响,妇女社会工作同样逃不脱这个宿命,行政化的色彩是妇女社会工作乃至几乎所有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基本底色。

4、集体主义为本

5、性别淹没于群体和政治

在西方国家,性别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范畴和斗争武器,而在我国,性别依然不是一个主流范畴,性别的问题更多地淹没在其他公共需求和宏大叙事之中。性别的敏感度依然非常薄弱,妇女自身觉醒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具有浓烈的革命意识、阶级意识,“男女平等”被理解成为“一切向男性看齐”,以男性为标准,将社会发展的目标替代妇女发展的总体目标,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替代了妇女发展中的问题。

实质上这是建立在强制的国家行政干预机制上的,国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条文等强行使女性与男性毫无差别的等同,以男性的条件为等同“标准”。之所以要向男性看齐,归根结底还是认为男人强,女人弱,女人要想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就得向男性看齐,向男性学习。制定规则的是男性,拥有权力的是男性,拥有话语权的也是男性,一切都是从男性自身来出发考虑女性的问题。男性是社会的主体,是普遍的,是权力中心,女性是边缘群体,是以男性为主体的“他者”,没有话语权。这时的女性意识还处于无性别差异之下的盲视阶段。法国著名学者利奥塔认为:话语或叙述本身就表达了一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秩序。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语言不仅是沟通手段,而且也是权力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秩序。它用自身来规定了一种互动双方的权力和社会关系。因此,话语权也体现了交流双方的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而父权制的特征之一就是男性拥有话语权,一切以男性为标准,女人只有少数或没有权力。这种一元的父权话语使得女性处于被主宰、被压迫的地位。

6、男性不自觉

妇女自身不觉醒,主要原因也在于传统社会男权意识的主导统治,这种深厚的传统不仅窒息了现代女性性别意识的苏醒,同样也寂灭了男性现代性别意识的觉醒,男女双双的不自觉构成了我国妇女社会工作的浓厚背景。

7、自上而下

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同样也阻碍了公民社会的成长,在这种强政府背景之下,社会工作的推动是以不同于西方的另外一条路径来沿革,这条路的主要方向就是自上而下。

8、保守改良

因为公民社会发育的滞后,所以,公民自身的权利意识觉醒程度明显不足,这进一步影响到了妇女社会工作目标的制定,相对来说,我国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更多地致力于问题解决以及支持性需求的满足,发展性乃至政治性诉求显失不足。

9、生活为本

正因为保守改良特色深重,所以,在具体服务内容上,我国妇女社会工作主要致力于现实生活问题,而不同于西方国家对于政治问题的过度热衷。

课外作业与练习:

1.查找资料了解目前妇女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情况。2.在网上查找有关妇女组织的机构状况与服务情况。

参考文献:

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概述 篇6

本文通过以我国对外投资与“走出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障碍,并从政府、企业两个层次提出促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走出去;供需;品牌

“走出去”战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走出去”战略指的是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开展竞争与合作。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到国外投资办厂,将各种生产要素输出到国外,将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和布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步伐进一步加快。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支持,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等因素使得中国对外投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出口现状而言,可以用“规模大、地位高”和“水平低、结构差”这12个字来概括。这些难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币不断升值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竞争优势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汇改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比率一路攀升。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出口行业的增长速度放缓,盈利水平下降;从长远的角度而言,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或升值幅度过大,那么升值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必然会继续扩大,对于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且不容忽视的。

(二)我国出口企业面临频繁的反倾销调查

所谓反倾销是指,受到倾销商品损害的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业所采取的合法措施。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迅猛发展,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也愈演愈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伊朗、智利等也开始纷纷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指控,导致四五十万人潜在失业,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经贸问题政治化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一直以来,能够“走出国门”是中国企业的梦想,“出口创汇”更是衡量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面,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扩大出口量,盲目扩大产能,导致国内市场迅速饱和;另一方面,由于出口企业大部分处于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GDP和税收增长、增加就业推动明显,某些地方政府忽视产业宏观布局态势,对这些产业的加速发展持鼓励态度,从而导致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投资增幅过猛,引起行业内的过度竞争。

(四)企業缺乏对市场的了解,盲目走出国门

应当承认,国外的市场体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制度,这种制度就像“游戏规则”。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了解、适应甚至利用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上海和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市之一,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时间也远远早于其他省市的企业。然而,其出口企业对出口产品的信息掌握尚且如此之少,其他地方的企业就可想而知了。

(五)以低价通向市场,缺乏创新意识

“物美而价廉”是许多中国企业信奉的教条。利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是大部分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的“敲门砖”,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出口企业扩大销售,获得可观的利润。然而,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出口产品屡屡遭到国外的反倾销,低价产品出口的迅猛增长是其主要原因。盲目保持价格优势的做法,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

(六)企业满足于低端市场,缺乏品牌意识

史蒂芬·金曾说过:“产品是在工厂所生产的东西,而品牌则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一件产品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很快会过时落伍,而成功的品牌是持久不衰的。”然而,中国的很多出口企业认为品牌需要大量的投资,因而放弃去培育品牌。例如,飞跃集团自1986年建厂以来,一直致力于拓展国际市场,时刻追踪国际最先进的标准组织生产,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缝纫机出口企业,该公司却从未在快速扩张中遭遇到来自国外的各类贸易壁垒。

(七)出口企业盲目竞争,出口市场过分集中

在国内市场上,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当市场机会出现时,大量的企业趋之若鹜,以期获得可观的利润。然而,由于忽略市场对产品的容纳能力,结果却导致市场迅速饱和。据统计,中国约有75%的出口产品(含香港转口)集中在西欧和北美。一般来说,当中国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当地市场所占份额超过20%就容易遭到反倾销。

二、有效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措施

(一)政府层面应采取的措施,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培养一批我国的国际反倾销的法律人才,充分发挥其在反倾销预警中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二)企业层面应采取的措施,要注意充分利用和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树立品牌意识。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积极向海外进军。企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国际惯例与规则以及东道国的有关法律政策,尤其是反倾销的法律知识

企业要走出去,不了解和把握国际惯例和规则是根本行不通的,盲目的走出去,结果必然失败。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出口生死劫 中国出口的谋与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张万伟译,塔伦.卡纳 柯雷莎.帕利普 理查德.布洛克著.赢在新兴市场[M].中信出版社,2011

[3]陈燕.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分析[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5(11)

[4]陈爱蓓.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与对策思考[J].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10(01)

大中型企业网络设计与规划概述 篇7

关键词:企业网;拓扑结构;网络协议;服务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6-0000-01

Overview of Network Design&Planning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Zheng Chenxi,Shi Xiaozhuo,Li Yongliang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ShenYang110136,China)

Abstract:The network brings the convenience to enterprises and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not only through the network enterprise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faster and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and also will bring a wider market.For medium and large enterprises,set up for its own Internet site to the outside world through the network to understand business,or further through e-commerce network,has become a must step to modern enterprise.

Keywords:Enterprise network;Topology;Network protocol;Server

一、企业网设计原则

(一)坚持开放性原则,采用统一网络协议和接口标准,来实现企业内部异种机、异种网络的互连。

(二)坚持先进性原则, 采用当今较为成熟、先进的网络技术来进行网络的规则与设计,满足较长一段时期的需求。

(三)坚持易升级、易扩充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四)坚持经济、实用、可靠的原则。

二、网络设备选型的原则

(一)稳定可靠的网络。网络的可靠运行取决于诸多因素,如网络的设计,产品的可靠,要求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备份技术。

(二)高带宽。要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大量数据和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既要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又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

(三)易扩展的网络。易扩展不仅仅指设备端口的扩展,还指网络结构的易扩展性。

(四)安全性。应支持VLAN的划分,并能在VLAN之间进行第三层交换时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

(五)容易控制管理。做到既保证一定的用户通信质量,又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是建好一个网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六)符合IP发展趋势的网络。

三、主干网络技术选型

主干网络选择何种网络技术对网络建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的局域网技术主要包括:快速以太网、ATM(异步传输模式)、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千兆以太网等。

千兆以太网技术以简单的以太网技术为基础,为网络主干提供1Gbps的带宽。千兆以太网技术以自然的方法来升级现有的以太网络、工作站、管理工具和管理人员的技能。千兆以太网与其他速度相当的高速网络技术相比,价格低,同时比较简单。

千兆以太网通过载波扩展、采用集成中继、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以及多种激光器和光纤将连接距离扩展到从500米至3000米。千兆以太网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利用交换机或路由器可以与现有低速的以太网用户和设备连接起来,使得千兆位以太网相对于其他高速网络技术而言,在经济和管理性能方面都是较好的选择。

综述所述,千兆以太网以其在局域网领域中兼容以前的以太网标准、支持高带宽、多传输介质、多种服务、保证QoS等特点正逐渐占据主流位置。因此,大中型企业网络主干应选用千兆以太网技术。

四、网络拓扑规划

大中型企业办公区中心机房内安装多层交换机(Cisco Catalyst6509)作为整个企业网的核心,通过防火墙和路由器与互联网相连接。核心层在与访问层相连方面,考虑到其它分布层设备所处地理位置与中心机房相距较远,则核心层交换机分别以1000M 单模光纤与办公区、生产区、附属设施的访问层中端二层交换机连接。除此之外, 核心交换机各自还与其它相关的服务器相连其中Cisco Catalyst 6509 核心交换机负责连接应用服务器群。应用服务器群包括FTP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等应用型服务器,用来为整个企业网及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常用的网络服务。访问层交换机作为企业内重点地区的网络核心,需兼顾到大流量和冗余性,因此重点地区的访问层交换机采用Cisco Catalyst 2950G-48 以太网交换机,均通过1000M 单模光纤同时和两台核心交换机互连以达到分布层与核心层的冗余。网络出口设备是企业内部网络与互联网〔Internet〕连接和数据来往的通道。由于企业网内部访问国际互联网的需求量大,这就决定了路由器需要稳定、可靠和高速。

五、结束语

本文着重论述了建设大中型企业网的目标、企业网的构建技术等关键问题,用好企业网的关键在于应用系统的建设,必须大力开发企业网的各项功能。企业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等众多成份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春海,张晓莉.企业网络应用解决方案一从需求分析到配置管理.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6

[2]武骏,程秀权.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中国电信网,2008

[3]夏虹.路由器的登录访问与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

[4]邓文东.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网络设计与规划.仪器仪表用户,2003,10

上一篇:文化革新下一篇:自主创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