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业企业

2024-07-04

自主创业企业(共12篇)

自主创业企业 篇1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科学发明、技术发明与商品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科技进步与创新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此时, 无论是处于发达国家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 自主创业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日益显现。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之间的供需矛盾, 于是, 从“找饭碗”到“造饭碗”, 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一个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潮流和趋势。总之,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代进步、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大学生这一群体适应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实现和完善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系统性的活动, 有其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要素所构成, 主观方面主要是指创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 而客观方面主要是指政府政策、创业教育、金融政策、文化观念、法律法规、机遇等, 这些要素之间有交叉和组合, 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就是在大学生们自身具备了创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学校创业教育的指导和政府政策的帮助下, 积极抓住机会, 重新组合资源, 实现自我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通过分析研究, 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机制。创业驱动机制、创业机会的搜寻机制、创业资金支持机制以及风险监督机制。

一、大学生创业驱动机制

大学生创业驱动机制是整个大学生创业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包括了学校的创业教育、政府的扶持政策以及社会上逐步转变的对创业的态度和观念。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学子们对社会观念、学校创业教育和政府政策的期望和要求。为了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创业驱动力, 首先应该把鼓励创业和加强创业教育结合起来, 并将创业教育具体落实到与大学生创业相关联的每一个环节。首先是要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积极倡导创业、创新的学术氛围, 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 学校鼓励创业也不是盲目的, 不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去进行创业活动, 而是应该量体裁衣, 在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之后, 为其提供实践的舞台, 这中间也有个培养、筛选和激励的过程。在大学生创业机制中, 创业教育起着一个基础和引导性的作用, 它为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家精神, 以及如何搜寻机会、创造机会、利用资源、实现价值, 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的舞台和空间。所以在大学生创业驱动机制里面, 创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有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创业机会的搜寻机制

在搜寻机制中, 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努力的寻求, 另一方面也需要为他们建立一个渠道和桥梁。这里主要研究学校和政府、社会在创业机会搜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之所以关注大学生自主创业, 除了解决目前大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和重视大学生本身所拥有的创业能力等原因之外, 很重要的就是关注大学生在创业群体中的相对弱势地位, 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不具备广泛的人际关系和雄厚的资金支持, 他们可能苦于有热情、有技术, 却找不到一个可供他们发挥的平台, 因此学校、政府、社会需要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初期, 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舞台, 找寻机会, 实现自主创业。首先, 学校应为学生创业提供桥梁。高校中应实施创业教育支持政策, 主要包括举办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创业计划大赛、相关创业的知识讲座和培训、启动科技创业资金、建设大学科技园、实行“彩虹工程”等。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平台, 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其次, 政府应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作为政府来说, 需要和学校一起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和支持,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 国家应针对大学生这一创业群体, 相继出台一系列的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动力和积极性。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支持机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创业不能没有资金的支持。因为资金问题使创业半途“夭折”或根本无法启动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首要因素。建立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机制意义重大。主要是要建立创业资本市场, 在市场主导下, 引导风险资金的流向, 另一途径就是通过国家的金融优惠政策, 这作为政府扶持政策的一部分。贷款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加速大学生手中持有的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转化, 快速解放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 使科技成果或专利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二是可解决一部分具有自主创意项目的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部分资金, 其意义不仅从物质上解决了大学生创业难题, 更从精神上对大学生创业形成激励,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并培育大学生创业的市场氛围。

四、大学生创业的风险监督机制

风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 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也不例外, 甚至对于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创业而言, 风险可能更是巨大而且影响深远。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是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创业, 他则需要暂时的放置学业, 创业成功, 他将获得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 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以及宝贵的市场经验及物质上的回报。如创业失败, 则可能需要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压力。如果是毕业之后进行的创业, 他同样面临着选择。这就需要创业者有着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 以及心理上的良好调试。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风险的, 只有在你充分考虑了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应对措施后进行创业, 尽可能让机会风险降到最低。其次是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在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 因技术因素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性。最后是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所面临的盈利或亏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以上风险都会导致创业的最终失败, 因此应建立创业风险监督程序。如加强监督、合理指导、以老带新等方法都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摘要: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的主观、客观因素, 积极探索一个整个社会机制的互动、良性循环系统, 从而立足在宏观视角上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与大学生企业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机制,企业实践

参考文献

[1]谢科范杨青等:高维义风险投资管理[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陈愚杨秀苔:基于创业投资的企业融资模型研究[J], 商业研究, 2003

自主创业企业 篇2

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按照《就业促进法》、国家和省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求,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部署和我市实际,就积极创建创业型城市,进一步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确定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

(一)提高思想认识。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也是激发经济活力、培育创新精神、实现富民战略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以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弘扬创业文化为重点,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鼓励和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二)确立指导思想。我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思想是:创业文化建设与创业政策扶持并重、创业促就业与创业促发展并重、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并重、扩大创业数量与提高创业质量并重、培育本土市民创业与引进创业人才并重、重点扶持与政策普惠并重。

(三)明确目标任务。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确定创建工作时间为两年,即2009年──2010年。2011年通过国家和省的创建评估,正式进入国家创业型城市行列。在两年内全市促进2.3万人实现创业,带动16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培训人数不少于1万人。全市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和自主创业等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占城乡劳动者的比例居全国领先水平,使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新登记开户数有较大幅度增加,私营企业每年净增1万户左右。创业带动就业达到 1:7 左右,使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新增从业人数大幅增加。其他各项创建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通过创建活动,切实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创业文化,使苏州成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之一。

二、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初创成本

(四)优化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按照非禁即可的原则,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均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对国家重点项目可实行预备期登记。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有关部门对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尤其是对大学生、妇女、失业人员以及农民创业,要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申请个体工商户、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登记,一律不受出资数额限制;投资设立除一人有限公司外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可分期出资,首期出资额为注册资本的20%,最低可为3万元人民币,其余部分可在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在5年内缴足。(责任部门:市工商局)

(五)对初创期创业组织实施“低成本”创业扶持。初创期创业组织除可享受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创业孵化基地(园)房租补贴等政策扶持外,对吸纳本市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对符合进入经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园)条件的创业人员,在孵化基地(园)之外自行解决经营场所的,经认定也可适当予以租金补贴。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制定促进初创期创业组织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本市高校毕业生从事农业创业的,可根据吸纳就业及缴纳社保情况,在创业引导性资金中给予一定的专项补贴。(责任部门:各创业孵化基地(园)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市劳动保障、人事、财政、农办)

三、拓宽创业空间,扶持孵化基地

(六)增加经营场所的用地供给。在符合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老新村改造规划要结合区域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布局,预留一定比例的公共设施用地,由社区统一管理,用于社区自主创业。在符合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自主创业并积极吸纳就业的建设项目,在建设用地供给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责任部门:市国土局、规划局、房管局)

(七)放宽创业场所要求。创业者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作为经营场所登记注册的,在取得有利害关系业主的书面同意后,可凭房产证(或租赁备案证明)办理。各级政府投资兴建或给予优惠政策的各类经营性市场、商铺,应预留一定比例的摊位优先租赁给初次创业者,并在租赁费、管理费收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责任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市工商局、房管局)

(八)拓宽农民创业经营场所和范围。在确保公共利益和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农民经批准后可以宅基地房屋自营开办个体工商户,从事小型商业零售、“农家乐”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营活动,或者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场所。以宅基地房屋自营等活动,要突出充分保护农民利益,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实施,但不得将房屋翻建、扩建和违法搭建。加快培育农产品经纪人,扩大农民创业渠道。(责任部门:市国土局、工商局、农办)

(九)扶持发展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园)。支持发展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园),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开发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要鼓励利用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园),对闲置的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在不改变建筑结构、不影响建筑安全的前提下,支持改建为创业孵化基地(园),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园)要为进入园内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租金优惠等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园)要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力争到2010年底前,乡镇和街道至少建成1个规范标准化的创业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全市组织认定一批市级“一镇一品”创业示范基地。按照加快创新型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以及建设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和开放创新的先行区的要求,加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创新载体的建设,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等扶持政策。通过兴建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或者在创业孵化基地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营场地,支持残疾人入驻创业。建立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或者残疾人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的,在享受市民创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各级残联再给予适当的特惠政策。(责任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市发改委、科技局、教育局和各高校、劳动保障局、国土局、市残联)

四、扩大优惠群体,落实税收减免

(十)落实扶持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按照创业者所办企业的类型或自谋职业的实际情况,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纳税人办理减免税收手续。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或经过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 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适应城乡失业人员创业就业的社区服务项目,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责任部门:市国税局、地税局)

(十一)落实农民创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起征点为销售货物月销售额5000元,销售应税劳务为月销售额3000元,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200元。按期纳税的营业税起征点为月营业额 5000 元;按次纳税的营业额起征点为每次(日)100 元。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企业从事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免征企业所得税。经营采摘、观光农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规定列举产品可享受)、农机,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农民从专业合作社取得的盈余返还,为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所得的,免征个人所得税。(责任部门:市国税局、地税局)

(十二)落实各项创业园和科技类创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经省级科技、财政、税务部门认定后,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国家及省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暂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但对上述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等属于备案类的减免

税事项按备案类减免税办理相关手续,不再按报批类减免税办理)。至2010年12月31日,国家大学科技园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纳税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按规定经省有关部门联合评审并认定后,持相关证明文件,其从事离岸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并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我国境内新办的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自2009年1月1日起,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有关增值税、所得税政策,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的(除广告业、娱乐业外),暂减按 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责任部门: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十三)鼓励军转干部、随军家属和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军转干部、随军家属和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凡雇工8人(含8人)以上的,无论其领取的营业执照是否注明为个体工商业户,按照新开办企业的规定享受有关营业税优惠政策。(责任部门:市国税局、地税局)

五、扩大信贷规模,拓宽担保渠道

(十四)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提高贷款额度,适时降低反担保门槛,将对就业困难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技职校毕业生、进城创业被征地农民和转业军人、退役士兵、随军家属个人创业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上限提高到5万元,规模较大的可提高到10万元,并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对当年吸纳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吸纳人数,按每人不超过 10 万元的标准,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合伙经营企业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额度发放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 年。借款人提出展期并符合展期条件的,可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超过1年。贷款贴息采取“以奖代息”方式,由财政给予50%的贴息。展期贷款不贴息。(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人民银行)

(十五)鼓励金融机构对创业组织放贷。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创业组织小额融资需求的信贷服务模式,简化审批手续,优化结算渠道。进一步改进信贷奖惩管理办法,对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分账考核。金融机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根据国家规定,贷款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上上浮三个百分点。社保基金和担保基金存入的金融机构应积极承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并创造条件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加大对创业的资金支持。完善小额贷款担保运作机制。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并对开展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突出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用社区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助。(责任部门:市人民银行、财政局、劳动保障局)

(十六)积极建设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街道(乡镇)、社区(村)要加强贷款初审和贷后服务工作,建立基层一级的贷款审核制度和贷后走访帮扶制度,形成市、县市区、街道和乡镇、社区和村多级小额担保贷款审核、放贷、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市特点的社区信用征集体系、评信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信用社区对小额担保贷款人建立信用档案,逐步实现“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贷款机制,并通过社区合议制度,帮助信用好、经济困难的家庭抵御创业风险。(责任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市人民银行、财政局、劳动保障局)

(十七)向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制定适合“三农”特点的融资政策和准入条件,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向创业农民倾斜,提供信贷支持服务。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创业特点的融资方式,开发多种金融产品。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积极支持农民创业和兴办企业。积极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为农民创业发放小额贷款。对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农民创业项目,要扩大有效抵押方式,予以信贷支持。对进城创业的被征地农民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责任部门:市农办、发改委、人民银行、财政局)

六、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

(十八)建立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引导各类高校、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培训,开设创业辅导课程,有条件的要建设创业模拟实验室。要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培养计划,有效落实师资、教学内容、课时,重点加强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将创业指导作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实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的有机结合。(责任部门:市教育局和各高校、市劳动保障局、人事局)

(十九)优化创业能力提升模式。创业培训要向高端方面拓展,将职业经理人、高技能人才等列入创业培训内容。巩固创业培训的SYB模式、“专业+创业”知识培训模式,拓展IYB创业提升模式、高端创业及管理人才培训,以及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网上创业学院”模式等等。组织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人数比例。深入实施新一轮“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将人才引进重点进一步向重点产业方向倾斜。(责任部门:市教育局和各高校、市劳动保障局、人事局、科技局)

(二十)提升创业培训指导。实施创业师资培训计划,着力培养创业培训师,探索建立创业实务操作的师资库。组织有培训教育能力的各类高校、技职校和民办力量参与创业培训教育,积极发展创业培训师资力量,全市固定的创业培训老师和专家志愿服务团成员要超过200人。进一步强化创业见习,鼓励发展一批经营较为成熟、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作为见习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实践和指导。鼓励有自主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参加创业培训,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要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做好培训的组织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开展适合残疾人的 SYB 创业培训。(责任部门:市劳动保障局、市残联)

(二十一)完善创业培训机制。扩大免费创业培训范围,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登记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协保人员、低保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免费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通过市、县市(区)联动,完成1万名从事微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准老板”培训任务。积极发动社会各类优质培训资源,引入行业协会、专家团体等专业力量,开展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完善培训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责任部门:市劳动保障局)

七、加大筹资力度,落实补贴措施

(二十二)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创业资金筹措机制。各级政府要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建立专门的创业工作资金。两年内市本级与县市(区)二级财政将投入近3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每年投入7000 万元左右,主要用于创业引导、现代农业、人才开发及科技创业等。全市建立不少于 5000 万元创业引导性资金,市本级不少于1000万元,各市、区不少于400万元。以上投入两年中带动近5亿元的资金,创业资金投入总量达7亿元左右。创业引导性资金的使用遵循突出重点、讲究效益、配套使用的原则,主要用于开发创业项目、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开展融资服务、帮助开业登记、加强跟踪扶持等创业推动工作项目。进一步扩增小额担保贷款担保资金规模,建立担保资金代偿机制,全市财政担保资金确保 2200 万元规模,其中市本级不少于500万元,各县市不少于200万元,各区不少于 100 万元。财政对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资金向农村延伸。全市各级政府每年用于创业促就业的资金规模占当年财政支出的一定比例,使创建工作有可靠的资金保障。加强对财政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责任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市财政局)

(二十三)广泛利用社会资金促进创业。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积极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引导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创业早期的企业。加强对各部门出台的融资扶持政策的整合与衔接,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业扶持资金的作用,建立起覆盖不同群体、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创业融资扶持链。在创业筹备阶段,加大“种子资金”的支持力度;在创业起步阶段,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的政策扶持;在创业发展阶段,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力度。特别是一些高端创业项目,要利用创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力量解决资金问题,使创业资金利用走上市场化的良性道路,形成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市场引入风投资金、政策扶持小额融资、对上争取支持资金的多渠道创业资金投入机制。(责任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发改委、经贸委、外经局、科技局、农办、劳动保障局)

(二十四)实行开业补贴。本市在领失业保险金人员、政策上界定的就业困难人员、本市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及农村单亲家庭等农村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以及大学生初次创业的,办理营业执照后,可给予 2000 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补贴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本市城乡“低保”就业困难人员申领工商营业执照,开展自主创业后,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5 倍以内,保留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6个月,第7个月退出低保;创业后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以上的,保留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3个月,第4个月退出低保。对领取工商执照、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经残联审核,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给予最高 5000 元的一次性补助。失业人员领取营业执照后,可以按规定一次性领取其可以领取的失业保险金。(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民政局、农办、残联、工商局)

(二十五)实施社会保险补贴。对创业培训合格,取得结业证书并成功创业、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且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吸纳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等各类自主创业实体,可按符合社会保险补贴要求的实际招用人数,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

(二十六)实行创业见习(实训)补贴。建立青年创业见习(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和青年双方自愿的原则,组织青年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对进入创业见习(实训)基地的见习青年和带教人员实行补贴,见习学员每人每月按照当年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50%的标准享受补贴,并为见习学员购买综合性商业保险,对见习基地认真履行带教任务的,按带教见习学员人数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人事局、团市委、妇联)

八、优化创业环境,改善服务水平

(二十七)改善行政管理。减免创业行政收费,不得收取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规定的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惩治力度。各级工商部门实施“大学生创业零首付”服务措施,在注册大厅开辟大学生创业咨询热线和“绿色通道”,为大学生“零首付”创业和设立公司、个体户提供跨前指导服务、高效受理服务和全程跟踪服务,主动为其出谋划策,积极协助破解场地等创业瓶颈难题,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效能,优化创业环境。(责任部门:市物价局、财政局、监察局、市法制办、纠风办、减负办、工商局)

(二十八)搭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各级政府要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完善创业服务功能,提高创业服务效率,承担起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责任。整合有关部门信息资源,开通创业信息公共服务网,发布国家、省和市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办事流程、创业信息、服务资源等公共信息。开展创业培训、实训、模拟运作、孵化培育等公共服务,并鼓励和引入民间和社会力量组织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法律、投资、财会等专业服务。(责任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市劳动保障局、发改委、经贸委、工商局)

(二十九)完善创业市场导向信息发布机制。结合本市产业发展定位,进一步细化对产业和主要行业的分类指导,修订发布《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适时开展市民创业状况调查,公布本市创业状况和创业市场动态信息。各有关部门要制作一套创业办事规范流程和创业者指导手册,向创业者免费发放,并通过互联网,方便创业者查询。(责任部门:市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局、工商局、统计局、劳动保障局)

(三十)扶持发展创业指导志愿团队和创业者行业自律组织。

积极组建和扩大由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职业咨询师、行业专家等组成的公益性创业指导志愿团队,有关部门要给予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信息发布、自律协调、指导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支持创业者积极参加各自行业的行业组织,以取得帮助和指导。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残疾人创业项目推介和创业品牌培育。(责任部门:市文明办、劳动保障局、教育局、民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联、财政、人民银行、残联)

九、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社会合力

(三十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由市委宣传部、农办、劳动保障、人事、发改委、经贸委、科技、教育、文广新、财政、人民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参加、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加强对创业工作的研究和协调,协作推进和落实各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将创业资金的投入、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创业服务的质量、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主要指标,列入各级人民政府工作考核的范围,对创业工作进度进行目标考核,定期通报情况。要开展创建创业型街道、社区和创业型乡镇及行政村活动。(责任部门:各级人民政府)

(三十二)建设苏州特点的创业文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种形式,结合苏州市民文化实际,深入做好创业宣传工作。积极宣传各项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积极策划开展具有苏州特点的各类创业主题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苏州本土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建设创业文化,真正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市民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劳动保障局、教育局、文广新、总工会、团市委、妇联、工商联)

(三十三)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开展创业服务、营造舆论氛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创业的合力。

本意见所称的创业,是指劳动者通过自筹资金、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创办和联合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一种经济活动。

强化创业教育铺平自主创业路 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创业团队创业课程

0引言

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骤变。尤其是金融海啸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部分企业的裁员甚至倒闭使得当前的就业尤为困难。严峻的就业形势强烈呼唤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出路。但是自主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些毕业生想自主创业,却不知道做什么项目,也不会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分析,盲目地选一个项目,投入了资金,结果却亏了本,甚至还有上当受骗的。这些现象折射出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主创业准备不足,不仅仅缺乏自主创业方面的相关知识,更缺少自主创业的经验。

要打开自主创业之门,就必须做好准备,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开展创业教育,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自主创业知识,并同时积累一定的创业经验。

1如何理解自主创业和创业教育

自主创业就是大学毕业生不去社会上现有的企事业单位就业,而是通过自创小型经济实体来实现就业的新型就业方式。

创业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重庆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KAB创业基础》。KBS是英文Know About Business的缩写,意为“知道、了解商业”,是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教育培训项目,2005年全国青联将其引入国内,启动了中国KAB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创业课程。

2创业教育中的几个要素

创业教育绝不是开设一门课程那么简单,必须弄清楚创业教育该教什么、怎么教?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六个要素。

2.1搭建一个创业平台创业教育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必须首先搭建一个创业平台作为载体,以这个平台为依托开展创业教育。我院在搭建创业教育平台中做了以下四件事:一是成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创业教育进行专项指导;二是设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基金,专项扶持在校大学生创业;三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为创业提供训练场所;四是建设校外创业实践基地,供大学生真刀真枪地创业。有些院校则开辟大学生创业园区,供学生创业实践。这样的创业教育有理论与实践,能收到实效;没有这样的平台就只能讲讲创业课程,说教式的教学只能是空架子。

2.2创建一个教练团队创业教育中有一个谁来教的问题,创业教育需要的并不是普通教师,而是教练,最好是有创业经验的合格教练,由他们来组建一个教练团队。做好以下几件事情,一个成熟的教练团队会很快组建起来:一是成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名家指导下开展创业教育;二是建立大学生实践和创新专家人才库,组建教练群;三是邀请企业家、创业校友等加入,扩大教练群,集思广益,也便于交流创业经验。

2.3组建一个创业团队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角也是学生。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会听课的学生,而是一个勇于创业的学生。创业团队的作用是形成团队效应,在创业实践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以避免单打独斗、孤立无援。

2.4创建一套教育方法教育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没有好的方法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大多只是上上课,寄希望于课堂上解决问题。这只能算是创业教育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借助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来教学,死板的说教式教学是要不得的。目前国外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采用了下列先进方法:q)开设创业培训班;②创建企业家创业讲坛;③开辟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行动专题网;④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或沙龙;⑤开展创业计划竞赛与创业竞赛;⑥举办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

上述方法都有效的避开了死板的课堂,便于师生互动,能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方法也有很大改变,把普通课堂里的讲授式变为讨论式、竞赛式;把上课变成搞活动。这样的教学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5营造一个创业环境创业教育不同于普通课程,不能光学理论,还要去实践,因此必须要营造一个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中可能产生难为情、畏难退缩等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克服将使创业半途而废。创业环境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可以鼓励大学生勇敢创业,不怕失败和白眼。

营造环境,除观念外,最重要的是建立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机制,并建立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的管理办法与激励制度。创业课程应与其他课程一样计算学分,创业中的优秀者应获得荣誉和奖励,逐步打造校园的创业文化。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创业基金会,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2.6教育内容要科学适用基于创业教育目标认识的大同小异,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也基本一致,只是提法有所区别。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培养成功的创业者或创新者”这个目标而设计,包括“创业者特质教育”、“创业知识教育”、以及“创业技能教育”三个维度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实习”方式来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

3创业课程的开发

当前的经济环境强烈呼唤创业教育,因此相应的课程开发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课程结构还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而创业正是应该在实践中学习的。要使创业教育不流于形式,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学生投放到创业实践中去,让学生在真正的创业实践中学习创业。教师的作用不是简单的上课,而是创业指导,要教会学生们如何评估定位自我、选择企业项目、制定营销政策、预测启动资金,帮助初出茅庐的新手们扫平创业路上的荆棘。

在课程开发中也需要贯彻工学结合的理念。首先确定几个创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如项目评估、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营销策略、融资策略等,以此带动创业课程的开发。

创业课程的结构有很大的灵活性,应根据授课对象、授课学时的不同,有效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课程体系的构成应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学科课程侧重传授创业知识,活动课程侧重培养创业意识和技能,实践课程侧重提供创业模拟演练。三类课程彼此融合,在实现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方面形成了互有侧重、互为补充的立体、综合对应关系。

4创业教育中的误区

创业教育是一个新事物,社会对它还要有一个接受和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偏差。

首先是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学校鼓励学生勤工助学,以为这就是创业实践。学生兼职的工作主要是家教、导游、促销员、翻译、实习生、服务生等,这些工作归根结底还属于就业实践,而并非创业实践。区分创业和就业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给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

其次是创业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偏差,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课堂教学阶段,没有结合创业实践,以为开了这门课就可以解决创业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创业教育的水平亟待提高。

三是用创业抵学分。有的高校为鼓励学生创业,允许学生用创业抵公选课的学分,还有的高校出台政策允许学生休学创业。让“学生老板”可以在公选课时间名正言顺地逃课去打理生意,不参加公选课考试也能拿到学分,这样就严重冲击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四是创业行为中的单打独斗,不重视创业团队的建设,这样的创业遇到问题无指导、遇到困难无帮助,很容易造成创业行为的盲目性,最终导致失败。

5结论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创业教育,必须强化创业教育。

自主创业企业 篇4

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专业艺术院校, 四川美术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形成了教学创作互动、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 学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大力推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创办文化创意类微型企业, 并在校内建立起了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 积极助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2009年学校建立了重庆市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基地, 成功孵化26支创业团队。在此基础上, 2011年, 又建立了面积达1.25万平方米的重庆市大学城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 该园被授予了重庆市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和重庆市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称号, 截止到2012年9月, 园区共兴办了120家文化创意类微型企业。现在, 这些微型企业发展良好, 已洽谈项目200余个, 带动就业1050人, 实现营业额553万。国家和市领导多次来园区视察, 对园区的兴办和办园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2012年3月24日, 重庆市黄奇帆市长专门批示:不错, 有特色, 有实效。持续推进, 顺天时、籍地利、合民意, 必有大好前景。

能取得如此成绩, 与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主要思路分不开:

一、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是艺术高校办学之本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创办文化创意类微型企业, 把这一举措作为艺术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和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内容, 并努力使之成为川美的办学特色。

二、做好两个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创新创业实践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深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推动创意创业人才的培养。学校《课程项目化、实验实战化、作品产品化——动画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2009年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践, 把自主创业与促进就业相结合。近来年, 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率达23.5%, 创办300余家企业。

三、整合三方资源:借力政府、学校、社会

依托政府资源, 创新服务, 为自主创业保驾护航。用好用足重庆市微型企业“1+3+3”政策, 获得政府财政补助资金301.3余万元, 争取园区建设资金250万元;积极协调政府部门在微企园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 提供微企申办、政策解读、法律援助、代帐管理等全方位服务;争取学校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建立一个领导干部联系一个微企的机制, 结对52家微企;建立项目优先机制, 33家微企获取政府项目61个。

依托学校资源, 加强引导, 为自主创业提供保障。建立专业教师指导机制, 每一个微企都选拔一位有社会经验、社会资源、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教师指导;设立50万元创业基金, 每年减免50万元的场地经费, 并提供优惠政策和系列帮扶;开设“创意集市”, 在重庆万达广场等主要人流密集商业区宣传推广;组织创业大赛、讲座、表彰等校园活动,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依托社会资源, 加强整合, 为自主创业开拓市场。协调地方政府范围内的大企业与学生微企建立一帮一的机制。与市内其他12个创业园、6个行业协会对接发展;并借助网络媒介, 电视台, 报刊等搭建宣传推广平台, 开拓市场。

学生创业自主创业的六大成功要素 篇5

第一招———自信。听过太多“昙花一现”的大学生创业失败的经历,如今的毕业生有创业想法的多,但实践的少。在 年上海各高校大学生的 JA 商业策划决赛中,选手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但即便是一等奖获得者也表示自己的计划是 “ 空想 ” ,近几年不会考虑创业。而评委则认为他的作品是所有参赛者中最具操作性的。专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在于现在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而创业是需要激情和信心的。

第二招———创新。谈及创业,创新是必可少的要素。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决定了创业成功与否。这其中包括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对于想利用技术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专家认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该发明创造可转化为市场产品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可靠的资金来源。

第三招———务实。大学生们受社会整体认识的影响,一提到创业想到的就是高科技产业相关的,这固然很好,但创业不一定全是开大公司做大买卖,哪怕是传统行业中一项具有革新意义的技术创新、哪怕是开个小店,这也是创业。关键就在于毕业生们有没有从小做起、从实际做起的勇气,对行业进行深度审视,对社会和大众消费有一个深刻了解,不盲目,能从自身能力出发。

第四招———知识积累。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创意,还需要创业者具有较高的多维素质,主要体现在知识储备、行业经验、资源整合、社会人际网络建设、管理能力等方面。而这些的获得没有 3—5 年的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是不可能的。

第五招———艰苦奋斗。也许有人看到这个标题会笑,但从笔者采访的创业者中,没有一个不强调,创业不是风花雪夜,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每天从早上 8 点开始工作到凌晨 3 点休息,没有周末,没有娱乐,同样的事情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 ” 并且在公司没有赢利之前,不要指望别人会愿意给你风险投资。

自主创业企业 篇6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一个方面反映是毕业学生的总体人数的数量上的增加,导致就业的比例下降,但是从问题的核心来看,却与很多大学生自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经历了三年高中生活的“炼狱”,感觉自己终于“熬’出头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往往形成在宿舍睡觉、逃课、沉迷于网络、恋爱……对于学业的过分放松导致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没有真正地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知识能力的浅薄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岗位。还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是为了上学而上学,根本不知道或者是不了解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导致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将来的选择严重脱节,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再者,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楚,很多学生在毕业寻找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时候,都有着较高的期望值,无论是工作岗位还是时间安排,尤其是薪金待遇都非常在意,而往往忽略岗位对于自己的适应程度、发展前景这些更为实际的问题,眼高手低导致自己的选择面也来越窄,最后可能就走进了死胡同。

从这些就业难的问题的根源来看,要想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本上还是从大学生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敢于创新,甚至可以在自身素质不断的提升的前提下,创新自己的就业渠道,敢于自主创业。实际上,自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确定之后,大学毕业生的国家统包统配的模式就在逐渐被打破。而随着2003年第一届扩招毕业生走向社会,人才的需求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就业压力增加是必然需要大家面临的问题。2009年以来整个世界经济正步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市场就业机会减少,这对于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层压力。针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国家也加大了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引领,特别是鼓励毕业生勇于结合实际,自主创业,并给予毕业生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上的扶持,这对于开拓学生的就业途径,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创举。但是,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工作经验的缺乏可能会成为阻碍学生们发展的一条拦路虎。因此,作为学校,一定要在鼓励学生们自主创业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一、更新观念、完善自我

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阻碍自己顺利就业的主要障碍就是观念的落后,有些学生就认为政府机关、学校等国家所属机构工作稳定、有保障,就一门心思往里挤,试图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抱上“铁饭碗”;有些人则把目光放到了大企业、大公司上,想方设法想走进去;也有一部分人,把自己的目光紧紧放到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学生们就业思路的狭窄、观念的落后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哪一行,尤其所谓的冷门领域,可能就业机会更大。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回到农村,把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熟悉的热土联系起来,很快就有了属于自己事业,成功离自己也越来越近。所以,要想很好地就业就一定要更新观念。

思想的进步会成为实践的先导,但要想成功,还需要毕业生完善自己。一方面,在学校阶段,要抓住有限的时间,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二、调研就业形势,合理进行就业指导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地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三、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就业招聘形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人才市场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招聘会一种模式也逐渐跟不上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使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更近距离地接触,通过形势研讨会、专场招聘会、专家报告会、师生座谈会、心理咨询会等一系列措施来拓展就业领域。

自主创业造福家乡 篇7

创业之星简介:

李凯旋, 男, 汉族, 中共预备党员,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10级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专科学生。2012年10月创建郑州慧萌商贸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生态农产品、绿色有机水果的生产、储藏、包装、销售一体化服务, 现任总经理职务, 其创业项目是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引导资金首批扶持项目。

小生意, 初尝创业“甜头”

李凯旋的创业是从“小生意”开始的。他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不安分、不喜欢被约束、想法很多, 可能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但商科特色的校园氛围给了他创业的“念头”, 于是他开始寻找商机。他发现学校里搞活动经常需要租用或购买正装套装, 于是便和几个同学攒钱批发几套便宜套装, 在校园向各个社团上门推销, 成功销售出去, 小有赚头。就这样, 他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觉得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只有创业才能实现“我的生活我做主”的目标。

校园创业, 渡过人生难关

苦难使人成长。大一暑假,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甚至连他的学费、生活费都成了难题!面临家庭的变故, 陷入困境的李凯旋并没有放弃, 更没有消极懈怠。为了自己, 更为了能够替父母分担一些, 他在校园大学生创业中心申请创业, 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办校园通信店。没有资金, 他到处借款, 东拼西凑了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经营方面, 他也是费尽心思:除办理手机卡、充值等主营业务外, 还根据师生需要销售各种电子数码产品和手机配件等。经过不到半年的经营, 他不仅还清了借款, 赚得了学费、生活费, 还帮家里分担了一些经济压力。尽管并不多, 但这更加坚定了他创业的信念。

服务家乡, 指引前进方向

他的家乡灵宝, 山清水秀但并不富裕。离开家乡求学, 他才发现家乡的贫困面貌。他在思考:创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能否改变家乡的现状呢?怀着一颗造福家乡的心, 经过走访, 他发现家乡“自然生态、绿色有机”这个特色, 于是和朋友共同策划创立“郑州慧萌商贸有限公司”, 从事绿色苹果和有机鸡蛋的生产、储藏以及销售。发展的过程中, 他遇到了很多的挑战:一是产品, 现在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要想盈利必须规模化、规范化。二是市场, 再好的产品没有人买的话, 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开拓市场是重中之重。三是品牌, 要想有好的销量, 好的口碑, 稳固的市场, 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 打造一个人人皆知的良好的品牌, 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为了给家乡的苹果找销路, 他一家家客户上门拜访, 让客户免费品尝, 找食品检验机构出具营养物质化验报告、产品品质证明。他的这些努力没有白费, 很快打开了市场, 第一年就销售了10万多斤的苹果, 销售额40多万元。看到家乡果农脸上绽放的笑容, 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自主创业企业 篇8

一、更新观念, 升华认识, 建立明确清晰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1. 认识创业教育内涵, 建设创业教育文化

中南大学明确以人为本、追求质量、崇尚创新、强化能力的创业教育理念, 在内容上坚持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管理、就业指导和服务相结合, 在途径上推进创业教育全方位、立体化, 探索具有示范作用的创业教育模式, 建设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创业教育文化。学校师生都形成了意识如下:创业是当代大学生应负起的时代责任,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2. 强化学生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精神

中南大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弘扬创业精神。如, 在“创业从点滴做起”主题实践活动中, 组织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调研, 2005年至今共有29 036名学生参加。

3. 修炼学生创业内功, 提高创业能力

中南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通过专业教育,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技能, 同时大力推进创业教育, 指导扶持一批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目前在校学生创办公司93家, 组建创业工作室412个, 加强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

4. 培育学生创业典型, 发挥带动作用

中南大学已有51个学生公司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等各级各类资金支持共计千余万元;涌现出中宣部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等一批创业明星。

二、扎实推进, 锐意进取, 探索富有成效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

1. 规范创业培训, 建设创业教育教学系统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中南大学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 开设创业教育通识类、技能类、实训类课程共86门。如, 开设SYB培训课, 成立全国首家SIYB培训项目管理部, 建设1807名学员的信息数据库和916个创业项目的创业项目信息数据库;引进欧洲模拟公司创业实训技术, 开办全国首个创业实训试验班, 指导学生成立模拟公司。

2. 依托基地建设, 建设创业教育实践系统

中南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创业实践学分。依托校内实验室、工作室、学科性公司及校外高新技术企业, 与政府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 先后建立创业依托基地、实践基地、模拟基地828个。如, 学校2家上市“学科性公司”已成为学生创业重点实践基地。

3. 搭建创业服务平台, 建设创业教育服务系统

2002年, 中南大学创建全国首家大学生创业综合性服务网站——中国大学生创业网;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校园服务网站;2003年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学校, 推进专业化的训练;2004年以创业网站和“双创”学校为基础, 建设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体系, 列入了国家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08年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开展项目孵化等服务, 目前已入驻学生公司60家;启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等, 先后投入资金1 600多万元, 资助2 500多个学生项目。

4. 打造创业教育品牌, 建设创业教育科研系统

在教育部等部委的支持下, 中南大学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模式为载体, 开展创业教育前沿性探索;以教育部“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和“创业实训试点单位”建设为切入点, 开展示范性研究;以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会长单位为依托, 发挥辐射作用。出版发行了《创新与创业教育》学术刊物。

三、优化机制, 整合资源, 构建坚强有力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1. 党政高度重视, 形成制度保障

中南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导小组, 创业教育纳入了学校培养方案, 建立了评估和激励机制。如, 设立优秀学生创新创业奖, 先后有530个团队, 1 587个项目, 11 000人次受到奖励。

2. 成立组织机构, 强化组织保障

中南大学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二级学院配备了创业教育专干, 学生班级设立了创业教育委员, 建立了创业教育校、院、班三级组织;学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教师专家库”, 组建创业课程教师、创业团队指导教师和创业导师队伍, 保证创业教育多层次、多样化需要。

3. 增加经费投入, 提供财力保障

中南大学将创业教育的经费列入学校预算, 并不断增加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4. 加大场地建设, 完善物质保障

2010年, 中南大学在新校区建设建筑面积达3 200平方米的“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集创业培训、创业实践、网络服务和成果展示功能为一体。

三年来, 学校多次在部省相关会议作典型发言;有336所高校来校学习考察创业教育;各大中央级媒体对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和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进行了重点报道。中南大学将在上级部委的关心和指导下,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创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继续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高文兵:中南大学党委书记)

论大学生自主创业 篇9

据了解, 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 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 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中国人保部门定下了“力争使2010届高校毕业生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 即使目标实现, 也意味着有1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

毕业生总量的跳跃式增长, 使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因此,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 更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

本选题就是基于上述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在于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提高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 规避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2 大学生自主创业概述

2.1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因

(1) “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

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 在就业高峰, 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并且很多人都认为在今后的社会中, 自主创业的人会越来越多, 甚至成为就业的主流, 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

(2) 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

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都是抱着这种心态, 认为自己的事业, 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 更投入, 从而更容易成功。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另一方面, 就算失败, 也是自己造成的, 不会去怪别人, 不会感到遗憾。

(3) 实现自我价值。

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 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一些单位由于制度的约束, 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创业可以有一个空间来发挥, 来实现自我价值, 得到社会的认可。

(4) 无奈之举。

当然, 找不到工作也是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一个原因, 特别今年是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年, 大量的毕业生涌向市场, 一些人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创业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5) 时间自由。

对很多人来说, 时间上的自由可以说是最大的动力。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 如果自己创业, 时间的掌握上就比较自由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出现自由职业者的原因。因为这个原因选择创业的学生都认为自我空间很重要, 没有必要没有事还要守在单位里浪费时间, 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有事, 就算不睡觉也没什么。

2.2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点

(1) 大部分青年对目前工作不满足。

大部分青年对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不满足, 尤其是对职位和收入待遇不满, 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善工作环境。

(2) 缺少启动资金, 对政策较少了解。

打算独立创业的青年准备从事的行业比较分散, 从事销售行业和社会服务行业的相对集中, 其次是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其普遍特点是初期投入资金少, 起步容易。

(3) 创业优势劣势明显。

青年就业创业优势主要在于:首先是青年尚处于职业发展初期, 创业一次不成可以东山再起。

此外, 青年总体受教育水平较高, 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较强,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合作精神好, 注重团队建设, 容易形成创业团队等都是青年就业创业中的优势。

3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1) 政策。

政策门槛是大学生创业必须面对的。近年来, 我市陆续推出了一些减免税收、小额信贷、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促进创业方面的政策。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这些政策还不够完善, 可操作性相对较差, 使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在一定层面上难以找到相应的政策或者对已有的政策不够了解、不会运用, 大多数大学生甚至没有渠道了解创办自己的企业的基本程序。

(2) 资金。

资金问题作为大学生创业的瓶颈难以突破。政策层面虽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但是大学生所能掌控的可用于创业的财力很难满意其创业的需求。

(3) 培训。

现在的高等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培训也仅侧重于就业指导导致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 创业能力较弱。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 很多大学生没有创业的心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预备。

(4) 自主创业参与者少, 旁观者多。

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条件, 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大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 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

(5) 自主创业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 成功率低。

大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 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 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 却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为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的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

4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困难的原因

(1) 经验不足。

首先, 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并不了解市场上的需求, 或者主观臆断市场需求, 或者闷起头来一味地搞技术;他们通常难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 也就无从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综合素质较弱。

首先, 缺乏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知识。虽然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 但对于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相对较为缺乏。其次, 综合素质能力弱。一方面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 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不够彻底。另一方面实践能力、开拓、组织领导、协调协作、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创业、创造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3) 缺乏创业环境。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是, 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 除了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之外, 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

(4) 创业教育滞后。

大部分学校仍是停留在就业教育的阶段, 很少有学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导致学生对国家在对学生创业方面的方针政策知之甚少, 创业技能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欠缺,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5 应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困难的措施建议

为努力促进大学生创业, 有必要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就业的高度入手, 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群体的共同努力, 努力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 通过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 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知识, 进一步出台健全完善的支持政策, 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

(1) 政府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主要可以采用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经济手段者, 如设立创业基金, 发放创业贷款等;行政手段者, 如相关的行政指导、行政监督等;法律手段方面, 如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的程序、对以知识成果出资的限制的修改、保护知识产权等。

(2) 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以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体现, 不仅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而且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 社会有必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 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努力促进就业的公众舆论环境, 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4) 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 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因此, 笔者认为, 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要多一些理性。创业仅有兴趣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受到资金、人际关系、政策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创业的话题应该是永恒的, 但创业的选择须慎重。

摘要:调查了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情况, 了解了他们创业目的, 认识了他们自主创业的意义, 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 为那些打算进行自主创业的同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自主创业,原因,目的,意义,建议

参考文献

[1]许翡.理性.智慧.成功——小谈大学生自主创业之道[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7.

[2]叶育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 (3) .

[3]欧清华.大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障碍与对策探微[J].教育与现代化, 2004, (3) .

自主创业企业 篇10

1 大学生想要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能力

大学生要想自主创业就要具备创业需要的综合能力, 他们必须拥有体统的知识体系和工作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创业。所谓的知识, 就是在大脑中存在的信息储备。技能指的是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大学生要想进行自主创业必须要具备技能、特质和知识, 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这些能力就不能够成功的运营企业, 而且会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

1.1 缺少技能和知识的创业者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 如果缺少知识和技能, 很难使企业长期的经营。企业的竞争力也差。比如说, 在企业遇到困难时, 缺少特质的创业者不能够把握机会, 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

因此, 大学生要想更好的创业就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1.1 心理上的特质

1.1.2 行为上的特质

1.1.3 知识上的特质

1.1.4 能力上的特质

1.2 创业者只具有知识特质没有技能

大学生在创业时必须要拥有应用知识的能力, 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高。如果一个创业者只有知识没有技能, 那么知识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想更好的经营企业, 就要提高经营者的技能。

1.3 创业者只有技能没有知识

如果一个创业者只有技能没有知识, 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很差, 而且局限性也很大。现在的市场竞争很大,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 如果经营者缺少知识, 就导致企业不能更好的经营。创业者要了解市场信息、经营知识、产品加工技术和竞争对手的资料。所以, 大学生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 这样才能够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2 大学生创业的类型

大学生创业主要有三种类型,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2.1 自我雇佣型的创业

大学生在创业时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专业来建立公司, 一般都会建设自我雇佣型的企业。这种企业比较弱小而且对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所以需要政府的扶持。

2.2 所学专用型的创业

这种创业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个是服务性专业, 一个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创办的公司。这种创业方式的专业性很强, 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2.3 产品创新型的企业

产品创新型企业是指大学毕业生拥有某一项产品或技术的独立知识产权、专利或发掘到新的商机, 以开发、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方式创办企业。产品创新型企业有两种主要类型, 一是开发和生产新一代产品, 二是开发新一代营销模式。产品创新型企业的低端形式是以大学生自己掌握的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开办一个传统企业。

3 大学生自主创业关键能力与创业类型定位

大学生作为高知识创业群体自身拥有一定的专业特长, 合适的创业类型将有助于发挥大学生创业能力、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自身创业。经过对上述自我雇佣型创业、所学专用型创业、产品创新型企业三种大学生创业类型的分析总结:

自我雇佣型创业从可行性角度来看, 比较容易创办、创业投入小、竞争程度高此类型创业比较适宜大学生群体。但社会对其评价不算理想。

产品创新型创业类型社会评价比较好, 首先认为, 此类创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而且社会上此类企业数量比较少属于稀有企业容易得到各方面的关照, 同时, 大学生从事此类创业比较时尚, “学而优则商”备受世人瞩目和崇尚。但从可行性角度来看, 创办此类企业难度很大对大学生自身能力要求较高, 而且一次投入创业资金的额度过大从而产生难以预测的风险, 种种迹象表明产品创新型创业类型不适宜大学生群体普遍采用。

专业型创业普遍被市场认为最适宜大学生创业的类型, 大学生选择专业创业, 不仅没有造成资源浪费, 而是利用专业知识创造了财富, 弥补了我国企业服务行业创业不足问题, 同时又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创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大批拥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创业者成功创业, 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的贫富结构, 从而牵动社会走向富裕。

大学生所拥有的关键能力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对创业类型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合适的创业定位将更能够发挥大学生创业者的专业优势, 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4 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定位的影响

高校的创业教育不是大学生就业的应急方式, 是素质能力的教育, 是人生态度与价值趋向的选择。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们的职业想法更加清晰、创业动机更加明确了, 认清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够成为商业机会, 避免了大学生们的盲目创业;创业教育剖析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结构, 解析了知识、技能和特质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对照能力结构的作用, 大学生了解了自我能力的缺失从而使学习更加主动;创业教育有力的发掘了大学生自身创业资源, 使所学专业能够成为商业机会, 从而使大学生们的专业型创业成为可能, 高校创业教育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

在专业教育中鼓励、指导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 创办只有懂得专业的人才能够做得好的“高门槛”生意。具体实施内容包括:

4.1“学专业想创业”在大学生中实施以创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

在专业教育中, 增加以专业型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让学生充分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把创业和自我雇佣当作理性的职业选择, 使学生能够在中小企业以及缺乏正规就业机会的环境下有产出的工作。

4.2“学专业找商机”发掘专业领域的商业机会。

充分的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发掘商业价值和商业机会, 时刻留意专业领域内的创业机会, 特别是那些专业性较强, “门槛较高”的商业机会。要对其深入研究, 发现商机、找出利润点设计自我的创业计划。

4.3 组织专业型创业实习。

利用专业实习的机会, 学生可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型创业的商业机会进行实地考察, 向业内人士请教学习并与他们建立联系,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全方位、多地点的实地考察获取更多的资料, 发掘更多的资源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能力。

4.4 在学生中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培训。

借助大学生KAB及SIYB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 在学生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创办和经营小企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大学生专业型创业, 使大学生创业有了更扎实的基础和可利用的资源, 使各个专业大学生都有了创业机会, 在创业领域没有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区分。大学生定位于专用型创业, 更有利于我国稀缺的大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George Manu, Robert Nelson, John Thiongo.大学生KAB创业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1]George Manu, Robert Nelson, John Thiongo.大学生KAB创业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

[2]范龙.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7年7期.[2]范龙.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7年7期.

大学生自主创业探析 篇11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主创业 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也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然而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尚需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一直都是社会焦点之一,面对这种形势,自主就业既可以为大学生自己寻找出路,也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虽然这种自主创业潮流正在全国兴起,但大学生自主创业仍然面临着各种困境!

首先,大学生创业观念淡薄;学生毕业后选择不同单位就业是第一位的考虑,其中考公务员是首要的尝试,而自主创业是很多大学生在多次就业尝试没有结果之后的选择,很少有学生在学期间就确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从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始,自主创业一度在社会上盛行,大学生创业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但真正加入自主创业行列的大学生却逐年减少。据调查,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中真正想创业的人达到80%,但是真正创业的却只有0.01%。再次,自主创业大部分也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在创业时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且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餐厅、零售等行业。最后,自主创业中风险重重;由于缺少对市场的了解和分析,制定的方案脱离市场实际情况,都使创业计划流产。此外待创业失败后使大学生自身及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以及创业失败后对使创业者产生身心损害,这都是自主创业中存在的重重风险。

二、 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各方面条件不足

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就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阅历与知识等方面的局限,短期内,大学生还无法突破知识、经验、技术与资金等方面的阻碍。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创业启动资金不足。大学生创业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很难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大学生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这些因素都导致投资机构和银行不愿意贷款。而启动资金的缺乏,又迫使许多大学生的创业计划成为空中楼阁。其次,创业者自身素质存在缺陷。在当今社会,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如从事行业的技能和文化水平,其次是身体素质,创业的初期是艰难的,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很难做好每一件事。此外诸如创业者的性格、人品和心理健康情况等等都对创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再次,缺乏创业经验。因年龄、学业等的限制,大学生缺乏关于创业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且其市场经验、社会经验也不足。最后,大学生对创业的抗风险准备不足。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创业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但是大学生却严重缺乏对可能遭遇到风险的必要准备。

(二)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不足

除了自身因素局限外,自主创业的外在环境也存在不足。政府虽然出台的优惠措施但还有待落实和进一步健全完善。第一,缺乏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支持的工程,特别是各级政府要担负起主要责任。虽然国家再三强调要大力支持和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但在各种优惠政策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限制性条件,如对自主创业的行业性质限制等。第二,创业教育滞后;高校教育创业教育不到位,导致大学生对国家的创业政策知之甚少,再加上创业技能等方面的欠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三,传统观念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使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的认同感较低,没有形成一个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部分家长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抱有相当大的成见,觉得自己的孩子去创业是没本事、没出息、没单位接受的表现。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冷漠和排斥心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取向。

三、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考

(一)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首先,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高校要改革旧有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教会他们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学以致用,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明确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逐渐形成自主创业意识。其次,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大学生应该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能力及其限度的基础上,培养创业所必需地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再次,制定适合自己的创业计划。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既要正确地评价自我,又要对社会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选择风险低、投资少、专业对口、经营灵活、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创业项目,确立合理的创业目标,并将目标转化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然后脚踏实地的实施计划。最后,要做好承受和处置风险的准备。以冷静、理智、平和的心态代替狂热的冲动,对可预见的风险要提前准备防范措施,对不可预见的风险要预先确定处理原则。

(二)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教育

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完善师资结构,聘请一些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其次,要开设、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确立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将教育的空间观扩展至课堂内外、书本内外和学校内外,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外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再次,构建大学生创业扶持平台。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和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队。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鉴于与大学生创业相配套措施和规章制度还没有健全或者落实,国家和政府应该改善优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创业环境,并成立相关机构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财政应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管理扶持方面,政府可以在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税费减免、贷款担保等方面提供支持。建立简化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办事程序制度和大学生自主创业权益保障机制。此外,政府应为创业教育提供信息支持。设立专门的创业咨询机构,为准备创业的个人提供咨询和服务。

(四) 让家庭成为创业的坚强后盾

大学生创业属于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的帮助。家长应及时转变观念,敢于放手让子女去实践、探索,关心他们的创业,鼓励、宽容、指点和帮助他们,保护他们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在平常教育中注意培养孩子理财、人际交往、生活自理、承受失败等方面的能力。社会方面可以宣传一些典型案例,给予大学生自主创业舆论上的支持,并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创业者,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四、结语

目前,大学生创业在我国已经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缓和严峻就业形式的一条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高校的重视,所以国家和社会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其创建一个适合的创业平台,而最主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杏允.关于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理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11)

[2] 储亚平,常敏.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探析.宁波T.程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2008(9)

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探讨 篇12

当前,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 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靠创新, 中国经济近年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动力也来自改革创新。近年以来,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 保持定力, 主动作为, 不搞“强刺激”, 而是强力推改革, 大力调结构。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 就业不降反增, 结构不断优化, 增长质量提高。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 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将创新创业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关系到国家稳定与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 是国家未来创新型建设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就业直接影响到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各级政府和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 可以有效地拓宽市场, 扩大就业机会, 也是对传统就业模式的补充。目前,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 大学生创新创业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体制上的重要力量。

二、国内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较好, 尽管起步较晚, 但由于政府、高校及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发展, 大学生自主创业已初见成效, 通过部分实践形成了如下模式类型:

(一) 创业大赛模式。

为了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渠道, 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应运而生, 充分激发了广大学生创业的热情, 满足了时代的需求。“挑战杯”创业大赛的成功开展, 国内许多高校也相继模仿此类做法, 纷纷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通过参加创业大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同时主办方提供的一定奖金, 也给创新创业者提供起步基金, 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二) 校园孵化基地。

各大高校, 为了响应号召, 纷纷在学校建立创业基地, 供在校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建立校园孵化基地,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平台, 并提供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 是在校大学生进入社会前, 最有效地了解市场, 发现商机的机会。

1、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概念

(1) 创业。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 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根据杰夫里·提蒙斯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 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 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2) 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主要是由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现今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 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往往背负着社会和家庭的种种期望。在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的情况下, 大学生创业也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

2、大学生自主创业状况。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 我国的就业迎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当下是一条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可行之路。大学生在接受职业指导的同时, 也要接受创业教育,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我国青年创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次:第一次自主创业浪潮发生在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 那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成熟, 很少有人敢去尝试新事物, 社会无业人员成为当时创业的主力军, 通过资本的积累, 开展小商品交易, 逐步摸索, 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创业的第一批带头人, 并卓有成效;第二次自主创业浪潮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他们多为国家公务人员、企业员工、老师等退休离职人员, 他们相比第一次创业浪潮多半为高素质人才, 这一时期创业被我们称为“下海”或“下海经商”。这批创业者由于工资较低, 自身才能得不到发展, 导致各行业精英纷纷要求用自己的能力获取财富, 从而经营轻工业、第三产业以及改制企业等, 经过不懈努力及资本积累, 他们成为新一批的领军人物;第三次自主创业浪潮开始于21世纪初期, 以高科技行业的兴起和部分高素质职工“下岗”为标志, 电子行业的兴起与普及,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知名互联网企业都在这一时间成功创业。其中以“下岗”为代表的人群由于国企改制, 多数为被迫进行自主创业。创业手段多样, 创业方式创新, 迎来了我国创业的新一轮发展高潮;第四个自主创业浪潮就是现阶段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开展,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体多为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继续深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基数大、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目前大学生创业者已经成为我国创业人群的主体。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模式分析

(一) 加盟连锁模式。

就是指大学生成为部分地区代理, 通过加盟营销或购买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来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创业模式。这种方式加盟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商业零售和餐饮业。这种模式可以直接享受规模经营的利益, 在经营管理上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 便于创业者对企业的控制。由于有较为成熟的经营体系, 充分利用品牌效应, 规避创业风险, 有较高的成功率, 但创业初期投资高, 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难以有自主性与创造性、回报率低等缺点也是阻碍这种模式发展的因素。

(二) 白手起家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指创业者白手起家通过发展积累从小到大, 完全独立的创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创业没有形式的固定, 进入的门槛较低, 技术含量相对不高, 多集中在商业零售、餐饮、服装、图书批发、小商品买卖的经营上, 在投资的金额方面也较小。由于规模较小, 建制不一定齐全, 所以经营上携带着许多自身特点, 在经营取得阶段性成功、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应该及时做到规范化、系统化。这种模式的创业投资小、见效快、门槛低、管理简单, 创业者开展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先天性不足, 就是市场相对饱和, 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 长期发展堪忧。

(三) 研究调研模式。

就是指大学生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分析, 敏锐地发现市场潜在的商机, 想通过天赋的寻找, 实现自己的目标或理想。大学生依托专业特长与独特的视角发现市场商机, 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进一步发挥创造。这种模式目的性强、项目定位准确、创业基础较好, 能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大学生才华与技能, 特别适合在校生, 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但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大学生项目的定位是否准确, 能不能和现实情况出现巨大反差。

(四) 技术入股模式。

就是大学生用自己拥有的专长或技术发明投资进行创业。这种模式要求大学生具有专业特长, 或者自主成功研发一项新的产品、新的工艺。通过技术、专利或者其他隐形成果做资产评估, 吸引风险投资创办企业。这种模式集中在高新科技知识密集型行业, 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互联网技术等为代表。这种模式可以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 发展前景较好, 可以打开一个崭新的市场, 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知识技能。缺点是多局限于理科生且融资渠道较单一、融资难, 发展风险较大。

(五) 概念创新模式。

就是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点子、创意、想法进行的创业活动, 概念创新主要集中于网络、艺术、装饰、教育培训等行业, 大学生创业者的创意被社会广泛认可并且在行业领域是个创举, 并能迅速带来市场影响。这种模式的创业一般不需要很多资金, 创业者本身的创新想法就是无穷的资本。这种模式优点是创新性很强, 对于创业者创业前期的创业资源要求不高, 创业成本低, 尤其是那些本身不具有创业条件的创业者也可以参加, 并通过自己的创新想法赚取利润。但这种模式操作难度较大, 风险也较高, 大学生不能预测创业困难, 所以创业还应该从多领域多层面进行发展。大学生创业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所以需要社会的管理者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更多的平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综合国力逐步增强, 客观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定可能。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及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通过对多方面创业模式的思考, 从客观角度指出大学生创业的开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是可行可控的, 为解决社会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贡献微薄力量。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概述下一篇:Web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