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共12篇)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企业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对劳动者、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006年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8年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CRS报告。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六大重点改革之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企业社会责任列为重点领域立法。
从2006年以来,我国企业共发布5 468份社会责任报告,但仅有366份CRS报告进行了独立鉴证,审验平均比例仅在6%左右。主要是因为国内权威标准匮乏且不统一,主要参考国外标准,但CRS报告鉴证标准的统一对提高报告质量十分重要。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审验标准有《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标准》(CRS-VRAI)和《企业社会责任编写指南》(CASS-CRS 2.0)。
本文将我国以上两种标准与国外的ISAE 3000、AA 1000和G 4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标准的一些启示。
二、相关文献回顾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全面沟通、交流的载体(刘巧妹,2012)。AA 1000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定义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流程,根据适用的规范和标准,对组织公开披露的绩效信息及管理体系、数据和流程做出评估,以提高组织公开披露信息的可信度。阳秋林、李正(2013)又强调了鉴证主体、鉴证目的以及鉴证标准等。
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主要是西方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如关于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ISO 9000、关于环境保护体系的ISO 14000、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劳工标准、人权标准等,如FLA(公平劳工社会守则)、ETI(道德贸易行动守则)等。这些标准正在逐步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姜虹,2009;沈洪涛等,2010;阳秋林、郭丹,2014;王彤彤、郭新等,2015)。
对国外CRS报告鉴证标准的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黄彤(2012)从制定背景、侧重方面、标准导向、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四个方面对《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之外的其他鉴证业务国际准则》《AA 1000审验标准》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验规章》进行了比较。杨海燕、许家林(2009)从目标、审验范围和重要性、保证程度、完整性和回应性、审验的公开声明或报告、对立性和无偏性、审验人员的胜任能力等七个方面比较ISAE 3000和AA 1000的异同。对国内CRS报告鉴证标准的研究较少,主要代表学者是陈涛、沈洪涛(2015),他们以2010—2013年的数据研究了我国CRS报告鉴证的最新进展,发现2010年以来评价原则中增加了全面性、清晰性、实质性、响应性、可读性、应对性、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创新性,评价原则更为多样,并指出鉴证标准和评价原则的多样化降低了鉴证报告和鉴证信息的可比性。
总体而言,目前学者对我国CRS报告鉴证标准的研究较少,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西方公司CRS标准的介绍以及对国际CRS报告鉴证标准的比较,且未形成统一的CRS报告审计鉴证标准体系。
三、国内外CRS报告及鉴证标准概述
(一)国内CRS报告及鉴证标准概述
1. CASS-CRS 2.0。
2011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了《指南2.0》,包含编写原则、步骤和指标。它对ISO 26000的重要指标进行解构分析,新增14项、改进16项具体指标,责任管理指标也由4个方面增加至6个方面,行业覆盖范围由37个行业扩展到46个行业。它创造了“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突出了责任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责任战略、责任治理、责任融合、责任绩效、责任沟通和责任调研。并对“三重底线”原则进行了重新组合,将客户责任纳入市场责任,同时用“市场、社会和环境”取代原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持了各板块间的平衡,优化了整个指标体系结构。
2. CRS-VRAI。
由中纺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办公室负责研究和起草,依据了之前发布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纲要》和《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评估要求和规程制定,并充分参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ISAE 3000》《ISO 19011》及ISO9001、ISO 14001、OHSAS 18001等管理体系。它提出了验证的基本原则、操作规程及验证结论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旨在为中纺工业协会、验证服务机构及纺织服装企业的CRS报告验证工作提供原则指引与操作规范。
(二)国外CRS报告及鉴证标准概述
1. GRI 4.0。
G 4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工具,它主要包括报告原则、标准披露及实施手册两个部分,共8个章节,含金量大。它的发布能够帮助机构在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时,纳入关于机构关键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重要信息,使可持续发展报告成为标准做法,对社会和市场都极为重要。
2. ISAE 3000。
ISAE 3000将风险的概念贯穿于计划、执行和报告的整个鉴证过程,注重风险导向的理念。它主要包括道德要求、质量控制、各方参与、规划和取得证据以及鉴证报告等内容,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评价,增强鉴证对象的外部可信性,侧重公司外部价值的鉴证。
3. AA 1000。
AA 1000涵盖原则标准(2008)、鉴证标准(2008)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标准(2005),包括CRS管理中计划、会计、审计与报告、融合、利益相关方参与五个阶段的标准要求,并将审计可信度、审计独立性、审计方的公正性、个人能力和机构能力作为审计方的标准。它是一个全方位的鉴证标准,利于企业将可持续的非财务因素与传统的财务报告和鉴证联系起来。
四、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标准的比较
(一)原则
依据表1,除了ISAE 3000未涉及原则标准,其他四项标准均有涉及。由于CRS-VRAI是工业协会性质的审验标准,主要适用于纺织服装行业,其涉及的原则与国际标准没有重叠。AA 1000涉及基础性原则和一般原则,认为包容性原则是实质性和回应性原则的必要条件,组织的包容性是确定实质性问题的起点,而回应性是针对实质性问题所采取的决策、行动及取得的绩效。G 4和CASS-CRS 2.0的原则存在很多相似之处。G 4涉及界定报告内容的原则和界定报告质量的原则,共涵盖10项原则,而CASS-CRS 2.0也涉及报告内容原则和报告质量原则,共涵盖9项原则,且二者有7项原则相同。除共有原则外,CASS-CRS 2.0中还涉及了可读性和真实性原则,而G 4要求的是准确性、可靠性和清晰性。实质上这几项原则很相似,只是名称存在差别而已。
(二)侧重点
依据下页表2,各鉴证标准的侧重点不同。CRS-VRAI涉及企业状况与经济指标、社会责任绩效表现、社会责任战略与方针、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发展环境与社会责任绩效及报告6个系列的指标体系,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信息的披露质量。CASS-CRS 2.0强调责任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6个方面、18项责任管理指标,以引导企业建立责任管理体系,并细分为46个行业,以充分反映各行业企业履责的具体情况。G 4反映企业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并通过目标设定、绩效衡量和变革管理帮助企业理解可持续发展对于其行为和战略的意义。ISAE3000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将鉴证业务风险分为内在风险、检查风险和控制风险,并针对CRS报告的公允性公布结论,不要求提供问题和建议,侧重公司外部价值。AA1000将利益相关者概念置于审验过程的核心,侧重于公司内部价值,是企业CRS报告审验的专门标准。
(三)鉴证人员的能力和资质要求
依据表3,CRS-VRAI对审验人员的工作经验、沟通互动能力及理解准则的能力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ISAE 3000要求审验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遵守相应的会计人员道德守则。AA 1000对鉴证提供者和其他鉴证参与方都提出了要求,要求审验人员保证其相对于报告组织的独立性及相对于利益相关者的无偏性信息是公开可获得的,最终构成公开声明或者报告的一部分。而CASS-CRS 2.0和G 4并未在指南和报告中做出具体要求。
(四)操作灵活性
目前这五大标准都考虑了操作灵活性。G 4从少数领先企业的个别行为发展为标准做法,普遍适用于任何规模与所在地机构,对于不同类型的报告都有针对性地提供了不同报告形式。ISAE 3000将审验的保证程度划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并据以出具积极或消极方式的鉴证报告。AA 1000规定审验机构可以依据不同主题提供深度或中度检验,且审验双方可以协商是否进行组织特定绩效信息的审验。CASS-CRS 2.0涉及了通用指标,还提供了46个行业的补充指标,审验机构可以灵活应用,另外还研发了一套应用软件平台以提供免费下载和定期更新。CRS-VRAI可用作CRS报告内部编审的管理工具,也可作为报告读者及相关方进行评价的参考依据。
五、结论与启示
近年来,CRS报告鉴证标准越来越规范,涵盖的内容、原则和指标也越来越多,可操做性和灵活性也越来越强。但国内的标准大多参考和借鉴了国际标准,与国外有趋同的趋势。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CRS报告及鉴证标准体系,本文得出以下启示:
(一)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
我国企业有自身独有的特点,比如市场配置化程度、产权性质等,这些特点都会影响我国CRS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但CASS-CRS 2.0基本上都是参照G 4,并没有涵盖“中国元素”。故设计出一套涵盖中国特色的鉴证标准十分必要。
(二)把企业社会责任放置企业战略的高度,兼顾企业内外部价值
融合企业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捆绑在一起,关注公司内部治理的同时又考虑对其他利益相关方履责的情况,逐步设计更全面的量化指标体系,对企业CSR报告进行全方位的鉴证,逐步提高其信任附加值和质量。
(三)逐渐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从道德行为上升至法律行为
目前我国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只是企业的自愿行为,提供独立鉴证的更是少数,只有逐步将其变为企业履行义务的法定职责,才能整体提高我国CRS报告的鉴证水平。
(四)逐步统一企业社会责任鉴证标准
目前我国未经审验的CRS报告占比高达90%以上的原因之一在于无统一标准,标准不统一就没有可比性,影响鉴证结论的同时也间接影响鉴证质量和水平。统一鉴证标准,逐步规范CRS报告鉴证制度势在必行。
摘要:近年来,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和质量不匹配,经过鉴证的CRS报告的平均比例只有6%,主要是由于国内鉴证标准匮乏且不统一,大多参考国外标准。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对于提高CRS报告的可信度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CRS报告及鉴证标准,本文将国内CASS-CRS 2.0和CRS-VRAI与国外IASE 3000、AA 1000、G 4在原则、侧重点、鉴证人员能力要求和操作灵活性方面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启发性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报告鉴证,鉴证标准,启示
参考文献
[1]陈涛,沈洪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最新进展研究———基于2010—2013年的数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08).
[2]黄彤.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外部审验国际标准述评[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2).
[3]李正,官峰,李增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3,(3)
[4]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述评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3).
[5]刘巧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鉴证标准的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04):65-68.
[6]沈洪涛,万拓,杨思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现状及评价[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06):68-74.
[7]潘惠中,阳秋林,唐洋,于雅洁.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相关问题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9).
[8]王彤彤,郭新,范博思.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问题探究——以三家银行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5,(4).
[9]阳秋林,毕立华,李冬生.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市场反应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3).
[10]王清.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报告评析[J].商业会计,2013,(24).
[11]杨海燕,许家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验主要标准评述[J].证券市场导报,2009,(12).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2
摘 要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程序和内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最重要的审计成果。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是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主要经济指标评价体系
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党和国家颁布的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审计机构在接受组织、人事部门的委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作出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仅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必需的程序和内容,也是组织人事部门和被审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的审计评价体系和审计评价标准是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保证。本文就有关建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提出如下探讨: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应当由审计的内容来确定,也就是审计的内容决定评价的内容,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根据中办、国办发布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十条第一款规定,以及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规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一)对被审计单位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一,单位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评价。
第二,与财务收支工作相关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如事业计划中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费用预算执行等情况的评价)。
第三,重大经营决策的执行及其经营效果的评价(如项目的投资及其效果等方面情况的评价)。
第四,单位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和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情况的评价。
第五,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及风险管理控制方面的评价。
(二)对被审计人员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的界定及评价的主要内容
经济责任界定的内容是针对被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率差、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及违反财务会计制度和违反财经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评价被审计人员应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审计查出单位的问题,被审计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第一,直接责任。一是直接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的行为;二是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三是失职、渎职行为;四是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
第二,主管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外,主要负责人对其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三,领导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外,主要负责人对其非直接主管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责任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即评价的尺度,也就是说拿什么样的标准来作为审计分析、评判的依据,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
(一)经营计划指标标准
经营计划指标标准是以企业经营计划指标为标准,借以衡量和评价企业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的完成程度。企业的经营计划指标,是指母公司或集团公司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业下达的经营计划指标。
界定计划指标完成情况是目前大多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主要经济责任的体现,也是作为考核和兑现经营者收入和奖惩的主要依据。
(二)企业发展规划目标标准
企业发展规划目标一般是3~5年的发展规划目标。发展规划目标应经过企业经营班子、董事会或职工代表大??通过,并报上级部门(或集团公司)批准认可。
(三)历史指标标准
历史标准可分为时点标准和区间标准。时点标准一般是离任时点指标与任前时点指标进行对比,如总资产、净资产、股东权益、资产负债率等。
区间标准即任期内时间段累计或平均指标与任前相同时间段累计或平均指标进行对比。
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历史最高或历史平均标准。
(四)行业指标标准
第一,同行业同一时间平均经济指标标准。
第二,同行业同一时间先进经济指标标准。
(五)政策法规标准
第一,根据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分清查出问题的性质,界定和评价经济责任。
第二,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分类确定量化标准。
违纪违规资金总额、违纪违规资金占比审计资金比例、某项违纪违规资金占某项审计资金比例等,并由此确定量化评分或评价的标准。
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方法
这里主要介绍比较分析法和评分法,这两种方法是目前在审计实践中运用比较多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根据审计查明的结果,与有关标准比较衡量,然后根据差异情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分析评价意见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一是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的对比:二是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比;三是实际指标与同行业指标对比;四是实际指标与集团内部企业之间达到的指标对比。
(二)评分法
根据被审计单位得分多少来评定任期经济责任的方法。通常按审计内容分解,按权重设定评分标准,再按实际审计后得分进行定量分析评价。
(三)综合分析评价法
在审计实践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上述两种方法和其他方法综合运用,既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相结合综合运用。
四、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经济指标体系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企业资产状况是否优良,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是否实现了持续的增长,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是否实现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切实回答这些专业的经济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必须通过对一系列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评判。主要应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一)反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第一,股东权益保值增值率。该项指标是评价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的主要指标之一。在评价的文字表述上要注意概念的准确。要区别是保值还是增值的概念。如指标值为100%以内(含100%)时,应表述为股东权益保值率。当指标值大于100%时,则应[(期末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1)%]表述为股东权益增值率。
第二,利润增长率。该指标是反映任期内企业利润增长情况的指标。在计算时应剔除虚增盈亏的影响因素。
第三,总资产报酬率。表明企业占用资产与创造利润的关系。期末总资产是对应的利润期间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由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是某一时点上的静态反映,容易受归还贷款或借款时点的影响,也可采用净资产指标来计算报酬率。
第四,销售利润率。该指标反映产品销售的获利能力。
第五,人均创利润。表明人均创利能力,属于劳动生产率指标,也可以用人均创利税指标来反映。
第六,投资回报率。计算该项指标时,可以是某一单项投资,也可以是长期投资或全部投资。该项指标是反映投资成本和投资取得的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评价投资项目和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在评价投资项目时,一般使用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率等指标。
第七,每股收益增长率。该项指标主要是用于评价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及投资效果的指标。
在计算该项指标时,应注意相同口径类比,注意增发、扩股、转增、分红等因素的影响。
(二)反映企业规模实力和发展能力的指标
第一,总资产增长率。表明企业管理和使用的总资产增长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规模的做大和实力的增长。
第二,资本增长率。表明资本积累增长情况,是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三,固定资产增长率。可以用固定资产原值计算,也可以用固定资产净值计算,在用净值计算时,应考虑企业采用不同的折旧会计政策,所引起折旧率和折旧额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四,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可以是产值、销售额、销售量,采用什么份额计算,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市场可以是全国市场,也可以是某一地区市场。
第五,销售收入增长率(或主营业务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可以采用基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的分析评价方法。在某些企业,由于受产品周期性强的影响,经营波动较大,可以用任期内累计数计算其增长率。
第六,资产负债率。该项指标主要与任期前进行对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实力和能力,主要用于评价经营风险。
(三)反映运营效率的指标
第一,总资产周转率。该项指标一般采用销售收入与资产占用总额的比值的计算方法,表明企业占用总资产的使用效率,一般用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表示。
第二,流动资产周转率。一般用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表示。
第三,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增加率。该指标反映离任时点与接任时点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增减变动情况。
第四,应收账款周转率。该项指标是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的指标。
第五,存货周转率。该项指标是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情况的指标。
第六,产品销售率。该项指标是反映已销售产品和已生产产品的比率关系,非生产性的商业贸易性企业,可以用已销售商品和已购入商品计算它的销售率情况。
第七,产品销售回款率。该项指标是反映已实现销售收入的产品的回款比率,即实现产品销售价格的货币资金收回情况。
第八,达产率。是企业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达到产能的比例关系。设计生产能力,可以按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计算,也可以按整个工厂(公司)的设计和建设的能力计算。
(四)反映资产质量状况的指标
第一,不良不实资产占总资产比率。该项指标是反映资产质量的主要指标,对不良不实资产的界定,一般要通过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在离任审计时,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的评估有一定的困难,可以根据已掌握的审计证据资料,对不良不实资产进行判断和评估。
第二,全部跌价损失占总资产比率。该项指标表明已计提跌价损失占总资产的比率,是衡量资产管理质量方面的指标,也可作为衡量资产质量的一个副指标。
第三,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基础元素,其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是衡量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第四,资产负债率。把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Y产质量的一个指标,主要是从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比例关系上看其比例是否合理,也是测定和评估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五,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反映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的指标,是分析和评估企业短期内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也可以作为分析流动资产结构变化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可以间接地从某一个方面反映流动资产质量的情况。
五、资产负债表科目中主要资产质量审计评价指标
第一,应收账款。主要分析的指标有不良不实应收账款所占比率及全部应收账款按其权重及账龄计算出它的平均账龄。平均账龄指标便于与历史及相关时期进行比较。
第二,存货。一是不良不实存货占比率(有账无物,账实不符);二是不需用(积压)存货占比率;三是存货跌价损失率;四是存货平均账龄(按加权平均计算全部存货的账龄)。
第三,长期股权投资。一是不良不实长期股权投资比率;二是长期股权投资跌价损失;三是长期股权投资增长率。长期股权投资增长率指标是反映投资运营效率和运营效果的指标,也可以作为间接分析评价长期股权投资资产质量的情况。四是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现金分红率。该项指标主要反映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现金分红情况,是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管理和运营质量的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间接反映其资产管理的质量情况。
第四,固定资产。一是不良不实固定资产占比率;二是未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资产占比率;三是固定资产成新率;四是固定资产跌价损失率;五是主要固定资产设备利用率。
第五,在建工程。一是不良不实在建工程费用比率;二是在建工程跌价损失率。
第六,无形资产。一是不良不实无形资产比率;二是无形资产跌价损失率。
对资产负债表中主要资产项目进行质量判断和评价时,应主要运用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的办法,以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及量化指标为审计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评价资产质量,一是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的各科目静态分析入手,主要看该项资产的账表是否相符,是否真实反映了账面价值,有没有潜在亏损或“水分”;二是从资产结构上分析其合理性,各项资产配置比例关系是否符合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三是从动态上分析,主要看该项资产的管理过程、运营效率和效果,作为分析资产质量的一个因素,而从另一个方面则反映和分析资产管理的质量情况。
作为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它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和反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企业规模和发展能力、企业运营效率、企业资产质量的状况。审计机构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选择和运用能够揭示和反映经济事项本质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单位为广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3
HM3000 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点
HM3000 认为企业是通过有效地资源配置, 以实现自我生存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价值创造组织。在企业的两个目的中, 前者是初级形式, 后者是高级形式, 前者是基本目的, 后者是最终目的。两者在实现过程中是互为统一、相互促进的。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实现其两个目的, 即自我生存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须遵循的一种发展机制。具体地说, 企业为了实现自我生存发展,须尊重客户需求, 保障员工利益, 实现股东资产保值、增值。
本质上, 企业社会责任是平衡企业自我生存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发展机制, 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管理模式。而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企业商道、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之道。
HM3000 的企业社会责任思路
基于HM3000 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HM3000 提出了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与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相关度分析法”。“相关度分析法”是通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多个视角, 着重以新制度经济学、企业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管理、风险管理为理论基础, 以国家宏观政策、当前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现状、国内外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案例为实践基础, 分析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发生的行为内容,并深度剖析该行为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相关程度。基于该相关度, 制定了HM3000 中各子体系的内容构成。
HM3000 的企业社会责任框架
HM3000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由六个子体系构成, 如图:
这六个子体系分别从企业所应践行的社会责任行为规范, 企业自我审核与外部审核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评价办法, 企业导入、实施标准的管理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实际范例,企业与外界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的指导办法, 企业阶段或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制定的指导办法等六个方向系统地中国企业所应践行的社会责任规范要求和务实、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办法。
HM3000 的核心价值
HM3000 的制定始终以构建企业持续竞争力、社会持续发展力为价值导向。HM3000 务实地反映了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 存在的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有效地指导企业通过设定目标、持续改进来管理社会责任行为,提升经营管理体系, 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构建企业持续竞争力; 务实地反映当今中国社会在发展中, 所存在的一些发展问题, 有效地通过企业自我实践、社会评价, 引导企业遵循良好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机制, 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构建社会持续发展力。
HM3000 的制定始终坚持体现了以下六大价值原则:
系统性。标准体系通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视角,着重以新制度经济学、企业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为基础, 深入结合当前企业和社会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 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企业自我生存发展和社会共同发展的一套发展机制。
可导入性。标准体系不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一套规范与要求, 同时阐述了达到该规范与要求的管理步骤与内容, 使企业能通过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以逐渐达到社会责任目标要求。
可评价性。标准体系使用简约的表达方式, 建立精要、易于获取的评价指标, 使社会、第三方机构或企业自身能对社会责任行为的状况与改善程度进行定期的评估。
科学性。标准体系通过设立少量可选择的条款, 以体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实施社会责任管理上的差异性。
渐进性。标准体系着重提出了一系列关键和不同优先程度的条款, 以充分考虑当前中国社会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水平, 体现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社会责任改进的重点, 使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循序渐进地推进。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4
11月18日,我代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的彭华岗局长,在《推进央企社会责任发展合作协议》书上签了字。从这时起,我知道,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就落在了我们双方的肩上。
签字仪式简单、质朴。由于事先做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彭局长为首的各位领导早就作为专家和我院同事一道,共同参加了我国参与制定ISO 26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科研全过程,所以在签字仪式上,我们都没有更多的说目的、道意义,讲展望、侃未来等一系列俗套的内容,而是干净利落地直接完成了主题。这一来就给搞宣传的同志留下了悬念,由此刊物主编才给我出了这个题目,并要我亲自作答。
说沉甸甸的责任不是胡吹乱侃,它使我想起了2004年5月我还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作期间,在西安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曾经针对ISO 9000标准说过的一段话,这段话当时被新华社记者记了下来并被媒体广泛传播。当时我说,ISO 9000标准不适宜用作商业性宣传。我的理由是,这项标准本来是用于加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自愿性标准,是企业的一项自我约束性的标准化行为,可是由于对此发生了错误理解,却被广泛运用于商业运作。一个时期以来,各种媒体,各类广告都在宣传XX企业、XX产品通过了所谓的“ISO 9000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企业以这样的标榜来打市场,搞营销。其实,在这种炒作的背后,正是良莠不齐的认证组织和培训机构在四处活动,找寻商机,压价竞争,乱发证书,个别企业只是为了“买到”一份证书,才来装模作样地搞一搞“管理”,这样一来,不仅背离了ISO 9000管理的真实意义,也给一些企业和商家实际存在的管理乱象撑起了保护伞。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为数众多的企业家和消费者,只知道ISO 9000、ISO 14000,却不知道标准和标准化,不知道推行ISO 9000或ISO 14000正是标准化活动的一个过程。正常的标准化活动被灌输了唯利是图的商业成份,使得本来应该是健康的培训、咨询、认证等标准化手段的实施改变了味道,不但没有很好地推动企业改善质量,加强管理,反而助长了投机行为,个别企业甚至以通过了ISO 9000认证为幌子,暗中制售假、冒、伪、劣,公然欺骗消费者。最近,有关部门又曝出以通过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为名而实际上坑害消费者的种种现象,所有这些其实都反映出标准认证被商业化运作造成的种种弊端。
那么,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即ISO 26000会不会也重蹈覆辙呢?这就不能不成为使我们颇感沉重的严肃问题。
从2001年开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着手进行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在总结欧洲、美国等国家不同作法和诉求的基础上,于2004年6月,ISO决定制定社会责任标准,编号为ISO 26000。消息一经传出,首先是国内外的一批认证、咨询和培训机构欢呼雀跃,这些机构曾经尝到了ISO 9000、ISO14000等标准商业运作的甜头,也经受了认证市场的竞争压力,他们敏感地嗅出ISO 26000的制定和实施也许又是一次新的商业机会,于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就陆续进行准备,进而纷纷开始炒作、包装,也酝酿着ISO26000一旦发表后的商业运作。
根据ISO 26000的编制计划,这项标准将在全球范围内定义企业社会责任,并将把这种责任延伸推广到各种社会组织,其涵盖范围几乎囊括所有国家的私立、公立、国有企业和非营利部门及其组织,内容则涉及到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社区参与和发展等七个大的方面,既关连企业内部,也涉及企业外部,无论是范围还是内容都直接关乎国计民生,甚至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
ISO 26000如此重要,由此就带来了国与国、制度与制度、中国与外国的许多矛盾和问题。由于国际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和问题不可能一致,企业和社会管理程度各不相同,诉求也不统一。但是,既然是一项国际标准,就必须充分考虑和顾及各方利益,所以从这项标准一经开始制定,就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和斗争。
中国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负责任的贸易大国,ISO 26000标准的研制,不可能没有中国参加,也不可能不在其中反映中国的意愿,体现中国的诉求。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标准的研究工作,组织了22个相关国家部委建立了专门协调机制,直接参与和指导研究。国家还设立了专项标准化课题经费,在上级直接领导下,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成专家工作班子,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的跟踪研究,多次派代表团直接参与了这项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中国工作组提出了几十条重大修改意见,经过多番讨论、争论甚至斗争,终于使多数意见得到了采纳,充分行使了我们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比如,坚持把ISO 26000标准定义为指导性文件,坚持不用于第三方认证,坚持不做为管理体系,明确该标准仅仅是针对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南和指导方针,而不是法规性的强制性要求,不是管理体系标准,也不像ISO 9001和ISO 14001那样可以用于认证等等。正是在进行了多年艰苦工作并最终得到ISO 26000标准起草组的认同之后,中国才投了赞成票,最终使这项标准在2010年11月1日于瑞士日内瓦得到了通过并生效实行。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5
安全生产责任制
发布日期:
发布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DBJ440100/T 93-2010)等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需要,特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最主要文件颁布。
《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内是全体员工安全健康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它是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的刚性文件,是本单位落实安全职能和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的具体法规,现予颁布并全面实施,凡本单位的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及遵照执行。
公司名称(盖章)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月**日
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一节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督促本公司职工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负面领导责任,是本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标准,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直接领导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开展工作。建立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管理条件。
3、保证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及物质资源),以确保作业场所、工作环境均满足国家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对公司安全生产的要求。
4、组织本公司制定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实行三级管理公司、部门、班组,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并做好考换工作。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做好三落实、资金时限负责人。
5、在生产管理中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并做到“五同时”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建设做到“三同时”,事故处理做到“四不放过”。
6、组织制定、实施本公司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国家规定调查、登记、控制和管理重大危险源。
7、公司内实行的各级承包以及与外单位的合作合同中,都必须有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技术指标的条款,并认真考核落实。外单位在公司的合作项目,安全工作应统一,协调管理。
8、支持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认真做好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及时消除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阴患。
9、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活动,建设公司安全生产文化,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整体素质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0、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消防安全责任人安全生产职责
1、组织制定、实施本单位消防工作规划。
2、确保本单位为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3、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组织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4、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5、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问题。
6、保证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使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完善消防设施。
7、支持配合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进行灭火救援应急演练。
8、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和扑救。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责任。
三、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应尽的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相关的规定和任务。
2、承担本职的安全生产责任,向上一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组织和指导本职范围内的人员,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本职工作的范围,认真做到计划、布量、检查、总结、评比生产(业务)工作时,做到同时计划、布量、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4、在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中,坚持做到主体工程与安全生产设施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确保安全生产投入达到国家和创业的标准,并确保投入的有效实施,并完成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的各项任务。
6、积极执行国家或创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并落实到本职范围的工作中去。
7、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上级执法部门对本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和执法,绝不允许阻挠和拒绝。
8、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坚持国家有关的持证上岗制度,并依法接受安全生产再教育。
9、积极参加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并认真执行其决议及工作安排。
10、积极参加公司的安全生产检查与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并做好租赁、承包、合作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1、积极参与公司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做好公司重大危险源的上报、监控和管理工作。
12、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
13、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努力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1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关爱职工的生命,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5、发生重大事故,应积极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及时、如实的上报。在事处理故时,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未查明事故原因不放过,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受到处分不放过)同时,认真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16、积极作好职业卫生工作,支持女工和未成年的劳动保护工作。
17、有权拒绝上级不科学、不安全的生产指令,遇有严重的危及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时,各级领导和职工均有权停止操作并逐级报告。
18、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应模范地执行本安全生产制度、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注册安全主任安全生产职责
1、协助聘用单位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协助聘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档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检查表,拟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检查和督促落实。
3、掌握聘用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协助聘用单位制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指导落实。
4、履行现场安全生产检查职责,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事故意见,并及时报告安全生产负责人,督促聘用单位落实整改。
5、协助聘用单位对职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督促聘用制单位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员工上岗前及轮岗前培训教育制度。
6、指导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国家规定为从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规定使用。
五、消防安全管理人安全生产职责
1、拟订消防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落实。
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预算和组织保障方案。
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
5、组织实施对本场所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和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组织管理志愿消防队,开展日常业务训练。
7、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8、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9、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六、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安全生产职责
1、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2、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3、按照规定实施消防安全巡查和定期检查,管理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维护管辖范围的消防设施。
4、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不能消除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5、发现火灾,及时报警,并组织人员疏散和初期火灾扑救。
七、义务消防(兼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安全生产职责
1、在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下,公司安全技术部组织、指导下,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2、积极参加安全身材感教育,认真掌握本公司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特别要熟悉本公司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应急处理措施。
3、积极参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及培训。掌握应急救援的纪律、程序、方法及要领。每年至少消防及生产安全事故演练两次,每周检查、维修消防设施一次。
4、积极学习安全技术,熟悉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锅炉受压、容器、消防、防雷、防静电设施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能、特征及
其应急处理措施。
5、服从指挥调度,服从工作分配遵守纪律。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注意自身安全,积极抢救伤员和财产,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6、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学习现场救护送院途中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竭尽全力挽救伤员的生命。
八、消防控制室值班员安全生产职责
1、熟悉和掌握消防控制室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规程,按照规定测试自动消防设施的功能,保障消防控制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2、对火警信号应立即确认,火灾确认后应立即报火警并向消防主管人员报告,随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对故障报警信号应及时确认,消防设施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立即向部门主管人员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4、不间断值守岗位,做好消防控制室的火警、故障和值班记录。
九、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熟悉和掌握消防设施的功能和操作规程;
2、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有关阀门处于正确位置。
3、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人员报告。
4、做好运行、操作和故障记录。
十、保安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做好本岗位各项安全工作。
2、按照本单位的管理规定进行安全巡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3、果断处置本岗位发生的问题,发现可疑的人和事要礼貌地进行了解情况或监控。
4、遇有火警及其他事故应及时报警并报告主管人员,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保护好现场,劝阻和制止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
十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接受特种作业上级主管部门的系统培训,并经考核合格领取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作业。
2、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接受定期复审、培训与考核,并取得合格证。
3、应保持身体健康,上岗前进行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确保没有妨碍从事特殊工种的疾病和缺陷。
4、努力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本特种作业的技能,使自己能够适应安全生产发展的要求。
5、严格遵守本特种作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6、遵守劳动纪律,认真作业,确保生产和人身安全。
十二、危化品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地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规定及标准。
2、采购人员应从具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公司家或商家购买,并应确认起产品检验合格证是否有效,进口商品则要有中英文安全技术说明书。
3、相关人员均执行“五双”规定。
4、运输、装卸人员应注意各种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运输装卸中不混装违忌品种,不粗暴装卸,做到在运输装卸中不发生火灾、爆炸、泄露与损坏,确保运输装卸安全。
5、仓库管理人员,必须经过认真的危化品知识和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相关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危化品在保管的全过程中不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污染事故,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6、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应熟悉危化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7、负责处理危险化学品的过期、不合格产品及废料的人员,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做到合理、科学的无害处理。
8、保卫、仓管人员必须恪守职责、认真做好危化品的防火、防盗的安
全保卫工作,并做好充分的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防止及处理安全事故。
9、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部门,应遵守国家规定,做好危险化学品的登记、申报、备案工作。
10、公司安全技术部应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仓库、罐区,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并认真做好调查、控制、上报和管理的相关工作,使此项安全工作符合国家规定及标准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十三、仓库保管员安全生产职责
1、严格履行物资进出库手续,对入库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和质量应按货单进行核对验收,不符合的拒收,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和采购人员反馈而进行处理,发放货物应按规定手续,依照票据准确发放。
2、熟悉物资保管知识,掌握库存物资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按规定单独隔离存放,并加强监控。
3、以防火为安全重点,库区库房杜绝一切火种,加强对消防器材的保管,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布置、性能和使用方法。
4、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和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扑救。仓库保管员安全职责
十四、司机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在运输中严格遵守,树立“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观念开好安全车。
2、精心保养好车辆,做好出车前、行驶途中、回场后的自检,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安全部件性能良好。
3、坚持“顾客满意永远是承运人的追求”的宗旨,不做损害公司荣誉的事。上班期间做到不饮酒,不赌博,不偷盗,自觉遵守职工守则的有关规定。
4、不开带病车、高速车、冒险车、疲劳车、超载车、坚持文明、礼貌 8
行驶,做到“宁等三分,不抢一秒”。
5、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安全活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制观念。
6、不将车辆交给无驾驶证的人驾驶,不开私车。开车时保持思想高度集中,不做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
十五、电工安全生产职责
1、坚守岗位,服从领导调派,定期对单位用电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用电设施完好。
2、不断提高业务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穿戴好劳护用品。
3、对不符合用电安全的电器设施报告有关部门解决。
4、配电房内禁止闲人出入,保证用电线路畅通。搞好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做到文明、整洁。
十六、厨工安全生产职责
1、搞好食堂内外清洁工作,保持环境卫生。
2、遵守饮食卫生的有关规定,搞好个人卫生,定期参加健康检查。
3、购买食品时要把好质量关,不买卖腐烂变质的食品,以防食物中毒和预防病从口入。
4、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按卫生及防疫标准操作,穿好工作服做到“二洗一清”方可烧炒。
5、管理人员必须谨慎保管好钱物,做到帐目公开。
6、高温季节期间及时变换品种,保证职工能常吃到新鲜可口的饭菜。
十七、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1、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掌握本职岗位的生产技术,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有知情权。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3、有建议权。有权对本单位或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4、有批检控权。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5、有拒绝权。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6、有保障求偿权。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员工,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7、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8、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规程,遵守纪律,记录清晰、真实、整洁。
9、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10、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发现缺陷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场所清洁。
11、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器材、消防器材。
12、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及时向领导报告。
第二节 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一、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安监部门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指示,在本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指导本公司内部各部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或修订本公司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3、组织编制本公司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确保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措施。
4、协助总经理编制本公司的三级(室公司、部门、班级)三级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并督促、检查、落实指标考核工作,进行汇总,总结并存档。
5、编制实施本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包括对消防演练)。
6、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督促、指导开展三级教育,上岗位前及调岗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及员工的日常安全生产教育。督促、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负责人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7、组织、督促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
8、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与安全设施项目,确保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督促、落实本公司各级部门在生产管理时,与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五同时”,即在计划、布量、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量、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对安全生产先进部门和个人予以表扬奖励。
10、参与本公司的事故处理工作,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广大干部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同时协助总经理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并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总结报告,进行上报和存档。
11、按国家规定,认真做好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调查,登记,控制和受理,并落实安全警示标志,保证环境安全的工作。
12、实行对本公司电气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机械设备;消防;防雷、防静电设施、危险场所的安全监察与完善。
13、负责本公司的安全生产档案建立与运行工作,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认真做好档案的存档和保管工作。
14、建立本公司的工业卫生管理体系,督促职业卫生、工伤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用品,女工及未成年工保护,以及职业病防范等工作。
15、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并根据经济发展即使进步,而适时修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6、及时,如实向本公司总经理、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行政部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上级的规定与标准。
2、对新的入公司人员(包括病产假超过六个月的复工人员、实习培训人员、临时工、合同工等)及时与安全技术部联系。做好入公司安全教育,未经公司级安全教育,不准分配到部门。
3、新工人进入岗位前应做好体验工作,分配时应执行有关职业卫生健康和女工、未成年人保护的规定。
4、特种作业和重要工种要害部门的操作人员安排要相对稳定,并坚持持证上岗原则。
5、按法律及相关规定,执行对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脱岗休养及工种调动工作。
6、合理确定劳动定额,严控加班加点,执行劳动法,认真掌握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7、把安全生产列入考核与分配的范畴,并制定奖励办法,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8、根据有关劳动保护、安全、卫生要求,及时组织供应符合质量标准
要求的保健品、防暑饮料、妇女保护用品。
9、根据安全部门规定的品种数量规定的发放标准,负责做好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计划、保管、发放、废旧回收和修补工作。不准随意调换品种,减少数量和降低质量。
10、负责做好宿舍、食堂、后勤仓库、公共场所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负责本部属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制订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制订及完善工作,确保本部门生产安全。
11、参加劳动鉴定工作,会同工会、安全技术部做好因工伤亡的善后处理工作。
12、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而造成工伤或重大事故的职工,会同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三、财务部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上级的规定与标准。根据公司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在编制生产财务计划时,列出安全经费使用计划,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投入,并做到专款专用。
2、对安全技术措施、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投入,要做到资金投入充足、到位、专款专用。
3、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资金投入。
4、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中,在资金投入方面保证达到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或使用。
5、在资金方面、确保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培训费用。
6、参与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在善后处理中按照国家标准保证赔偿、医疗等费用,足额到位。
四、保安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执行并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负责进入公司人员的证件检查、外来人员的入公司检查、登记工作,并对上述人员的禁烟禁火的安全检查。
2、负责本公司关键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
3、加强本职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熟悉工公司防火、灭火、防爆等知
识和消防设施、设备、灭火器材的管理和正确使用。
4、负责各类重大事故的现场保卫、警戒工作。
5、对进入公司的车辆进行检查,执行公司内交道安全管理工作。
6、坚守工作岗位,不离职守,加强值班巡逻检查,确保公司安全。
7、坚守做好进入公司管理制度,做好物资进出的检查、登记工作。
8、坚持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9、积极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和消防的演练也学习,并在事故应急处理时发挥主力军作用。
10、遵纪守法,遵守纪律,严肃认真,高度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保护职工人身和公司财产的安全。
五、货仓(危化品仓库)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地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规定与标准,严格管理危险化学品。
2、对进入仓库的危险化学品,首先要检查该产品是否《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3、对进仓的危化品要认真检查产品合格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4、必须对所有仓储的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安全使用和储运、装卸要求进行了解,并要求供销、销售部向供货方提供书面材料。
5、严格执行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规定,做好防火、防爆、防毒、防盗的各项安全工作。
6、销售危险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检查来公司拉运货物的客户的相关证件,对照相关规定,合格后方可发货。
7、对运输工具、车辆和驾驶人员、装卸人员严格管理,安全不得保障的不准进入仓库。
按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打造责任中铝 篇6
7月初,中国铝业公司即召开了首次全公司范围内的社会责任工作会议并连续第七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大会总结了中铝社会责任工作。表彰了社会责任实践十大优秀案例,并提出了社会责任工作的基本制度和战略图景,发布了2012至2015年的社会责任工作规划以及《ISO 26000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研究》,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全球契约中国网络、相關研究机构,媒体,中铝公司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成员以及中铝公司总部及所属企业分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中铝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熊维平为我们尽述了中铝自2011年率先应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之后,再一次更前瞻、更迅速并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地推进社会责任的管理,实践工作的战略背景与发展规划。
中铝为什么做社会责任工作?采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做社会责任工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发布之后,中铝公司贯彻落实ISO 26000要求、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指导社会责任实践写进了2011、2012年总经理工作报告中,跟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我们认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必须要用世界一流的标准来衡量。中铝公司正在建设最具成长性的世界一流矿业公司,采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来做社会责任工作,按照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打造责任中铝,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在国内流行得比较晚,但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却早在中铝所属企业建厂时就已经开始,企业办学校、企业办医院等,承担了很多的社会职能,做了很多治理与美化环境,扶贫、救灾、抢险,支持国家、行业、社区、社会发展以及公益慈善的事业。不过,企业早期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是一种自发的、自觉的、自愿的行为。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国家间的企业竞争已悄然进入到全面责任竞争的时代。以前的国际市场竞争首先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背后是技术竞争,技术竞争背后是人才竞争。但随着ISO26000的出台,国际市场竞争除了比拼产品、质量和价格之外,竞争的格局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公司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保、社区发展、宗教、文化等等,这都属于社会责任竞争的范畴。
适应国际竞争新形势的需要自2000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提出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以来,全球社会责任自愿性标准陆续出台,内容涉及人权、劳工、环境保护、公平运营等多个方面,世界各国、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影响和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资本市场出现了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跨国公司行业巨头要求商业伙伴或者产业链上的企业都要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和约束日趋严格。
ISO 26000对什么是社会责任、谁来履行社会责任、对谁履行社会责任、履行哪些社会责任、怎样履行社会责任都作出了明确界定,社会责任工作具有了完整的标准体系,带来了全球社会责任领域的深刻变革。ISO 26000虽然不作为认证工具,也不要求强制执行,但它在全球应用范围之广、推行速度之快大大超过人们预料:西方发达国家把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与市场准入挂钩,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把ISO 26000直接当做国家标准实施,非洲一些国家则把ISO 26000视同本国法律,要求外来投资者必须按此执行,更多的国家开始推行这一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是,针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社會责任国际标准正成为某些国家阻碍和阻击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壁垒。近年来,国际上频繁出现以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为依据来起诉中国企业的案例,2011年中国铝合金外销就遭遇到欧美国家多起“双反”调查。中国企业能否真正履行好社会责任,按照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已经成为衡量企业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反过来,中国企业如果打好了社会责任这张牌,则有助于突破封锁、打破壁垒,真正实现“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
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要求“做强做优、世界一流”,是国务院国资委总体发展思路明确提出的“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做强做优,既体现在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等硬实力上,又体现在打造和谐利益相關方關系和良好的企业形象等软实力上;“世界一流”既要实现管理、技术和经济指标的一流,又要实现价值观念、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的一流。无论是“做强做优”,还是“世界一流”,都有企业形象和影响力的要素,而社会责任则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围绕“做强做优、世界一流”改革发展目标,国资委提出了五大战略,其中和谐发展战略的宗旨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3月,国资委启动了为期两年的管理提升活动,通过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加快推进中央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国资委将社会责任管理列入中央企业管理提升的13个专项之一,就是希望通过此次管理提升活动,使社会责任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提升中央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按照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应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决策和生产经营全过程,用社会责任的理念梳理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审视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将企业对利益相關方、对社会和对自然环境的责任纳入管理系统。
中铝公司战略转型的要求中铝公司正在实施战略转型,力争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最具成长性的世界一流矿业公司,综合实力进入全球矿业公司前五名。战略转型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没有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战略转型难以推进。因此,做好社会责任工作、促进和谐发展,是实现战略转型目标的重要支撑条件。对于中铝公司而言,通过和谐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内形成总部与企业和谐发展,干部与员工和谐相处,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在外形成公司与政府、与投资者、与客户、与自然环境、与社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接轨,建设责任中铝、诚信中铝、绿色中铝、平安中铝、活力中铝、和谐中铝,最终把中铝公司建设成为最具成长性的世界一流矿业公司。
nlc202309040223
如何准确把握社会责任工作的内涵?
道德、透明、担责是社会责任的精髓
一直以来,对于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各种学派给出不同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社会责任工作,人们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有的把社会责任简单地等同于捐款、做慈善事业;有的认为,社会责任工作就是每年编发一本社会责任报告;有的认为,企业只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就算履行了社会责任,别的就不用管了;有的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只是决策层要考虑的事,与业务部门无關,与员工无關;有的则认为,社会责任工作是给企业增加的额外负担;有的甚至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办社会,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只要搞好生产经营就行了。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发布之后,社会责任就有了全球统一的明确定义。
什么是社会责任?ISO 26000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是:“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为,组织为其决策和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责任”。这个定义的精髓是六个字:道德、透明、担责。道德,就是组织的行为要讲道德,无论是对股东、员工、客户、消费者,还是对社区、社会和环境,都要讲道德、讲诚信;透明,就是组织的行为要让利益相關方知情,不是暗箱操作;担责,就是组织要对其行为产生的影响担当责任,包括保护相關各方的利益。这个定义还拓宽了履责主体的范围,过去人们都认为只是企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而现在推广到了组织,不仅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都要履行社会责任。
对谁履行社会责任?按照定义的规定,组织应该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担责。换句话说,就是组织要对利益相關方担责。对企业而言,利益相關方指的是政府、股东、员工、客户、消费者、企业所在的行业、社区与社会,还有环境,企业就是要对这些利益相關方负责。我们作任何一项决策、开展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对这些利益相關方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考量,并与他们进行必要的沟通,切实保护好他们的利益。
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责任?ISO 26000界定了七个方面的内容:组织治理、人权保护、劳工实践、公平运营、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以及社区参与和发展。
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主要是从七个内容入手:建立规范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并将社会责任工作全面融入公司治理体系之中;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权、生存权、健康权和工作权,在用工、收入分配等方面不歧视弱势群体,并促进价值链中的人权保护;保障员工工作时的安全和健康,畅通与员工的沟通渠道,实现员工与企业发展成果共享;以诚信经营为基础,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反对商业贿赂,反对不正当竞争;向社会提供合格产品,自觉承担产品和服务在其使用周期中所应负的责任;自觉承担生产现场和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支持和积极参与企业所在社区和社会的发展,积极支持各项公益事业。
中铝公司作为中央企业,除了要履行好社会责任,还要履行好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保障”: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重要矿产资源保障,为国家国防安全提供重要材料保障;经济责任主要体现在保值增值和为社会创造财富、提升价值上。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不仅仅只是捐款、做慈善事业;不仅仅只是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然后编一本社会责任报告就行了;也不仅仅只是决策者的事,它与每位员工都有關系;同时,社会责任也不是给企业增加额外的负担,它本来就是企业一直在做的事情,只不过以前没有把这些工作冠以“社会责任”的名称而已。而且我认为,做社会责任工作,恰恰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又一大优势,国有企业应该而且也完全能够把社会责任工作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国际竞争优势。
如何推进社会责任工作?
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与企业管理标准结合起来,把社会责任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对社会责任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规范,是推进社会责任实践上台阶,社会责任管理上水平的一条可行的路径。
把社会责任导入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文化由视觉体系、行为体系和理念体系构成,理念体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铝公司成立以来,已形成了一批很有特色的理念,比如“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公司精神,“责任、诚信、卓越”的价值观,“真正办企业、办真企业”的办企方针,“报效国家、服务世界、回报股东、成就员工、惠泽客户、造福社会、珍爱环境”的企业宗旨,“诚信为本、回报至上、互利互惠、共赢共荣”的经营理念、“阳光、坦诚、简单”的工作關系理念,等等。基于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行业特色和公司实际,公司新近又提炼出了“点石成金,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观。点石,就是道德和透明地使用资源;成金,就是绿色、高效、低碳、负责任地运用资源、创造财富、提升价值;造福人类就是用全球资源服务全球经济。“点石成金,造福人类”,这是中铝公司干部员工炼矿成金、变石为宝、造福人类子孙万代的意愿和承诺。在将社会责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体系时,一定要把社会责任观融入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让它在员工的心里深深扎根,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
把社会责任战略贯彻到决策和执行全过程
中铝公司已把社会责任上升到战略层面,制定了和谐发展战略,还制定了社会责任工作规划。战略和规划制定完成后,最關键的问题是实施。实施社会责任战略,要涵盖人财物、供产销方方面面,纵贯决策和执行全过程。着重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决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努力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二是不断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引领和维护行业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三是關爱员工,为员工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让员工工作和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四是不断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实现保值增值,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五是与客户真诚合作,持续创造共同发展机遇,互利互惠,实现共赢;六是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和社会的繁荣、文明、和谐、稳定{七是治理和美化环境,保护周边生态。通过社会责任战略和规划的实施,保证利益相關方的权益,求得利益相關方的支持,来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制定发展战略、进行重大决策时,要充分体现社会责任理念,综合分析对利益相關方、对环境的影响,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底线进行全面考量。
把社会责任工作融入日常管理
首先是要把社会责任工作纳入管理体系。中铝公司不仅在集团层面设立了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而且每个板块公司和实体企业也设立了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它们是负有社会责任工作的领导责任。公司总部将社会责任的管理职能放在改革发展中心,要求改革发展中心统筹全公司的社会责任工作,发挥社会责任工作牵头人作用,指导和协调公司社会责任的管理和实践。公司还要求总部各部门对管理职能进行梳理,在梳理中明确相应的社会责任管理职能和职责,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研发、设计、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日常经营的各个环节,融入到发展战略管理、人力瓷源管理、财务管理、投资和资本运营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科技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监察审计管理、法律事务管理、党建管理、企业文化和新闻管理以及综合协调管理等企业运营的各个职能体系,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融合,实现社会责任管理的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加强社会责任沟通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涵盖了各个利益相關方。加强与利益相關方的沟通,推动利益相關方参与,是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不仅能够增进利益相關方对企業的了解,也有利于企业听取和吸收利益相關方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改进各项工作。首先是与利益相關方构建良好的互信關系,争取利益相關方对企业决策和活动的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达到“沟通建立信任、信任增进合作、合作创造价值”的目的。其次是编制好社会责任报告,不断提升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使之成为公司与利益相關方沟通的一张新的名片。还要加强社会责任危机管理,强化社会责任危机管理意识,开展社会责任风险评估,做好防范社会责任风险预案,切实维护好利益相關方的权益。
(作者为中铝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7
当前, 很多发达国家的进口企业为了自身利益, 经常以SA8000标准为借口, 胁迫江苏企业让利、让价或者取消订单。为了防范和减少出口贸易摩擦和促进出口企业可持续发展, 江苏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措施, 积极应对SA8000标准的挑战。
一、江苏出口企业实施SA8000标准的现状
社会责任国际SAI网站公布的有关江苏企业SA8000标准认证的数据显示, 江苏出口企业实施SA8000标准具有以下特征:
1、通过SA8000标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
截止到2008年9月30日, 我国通过SA8000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其中广东的数量最大, 达到117家, 占到全国总数的53.67%;江苏共有25家企业通过SA8000标准, 占到全国总数的11.47%, 其中, 苏州9家, 常州6家, 泰州2家, 淮安2家, 南通2家, 无锡、南京、宿迁和盐城各1家。 (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江苏通过SA8000标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一方面, 由于这些地区拥有大量的出口企业, 来自国外企业的验厂要求促使这些企业改善员工待遇、加强工作安全教育、关注员工权益, 从而申请通过SA8000标准认证, 以满足来自商品进口国较高的劳工权益标准;另一方面, 从2004年开始, 江苏省工商联合会、江苏创业发展中心、苏州市和常州市的工商联合会以及经贸局等机构成功举办了有关SA8000标准的研讨会、讲座, 向各市外向型企业详细介绍SA8000标准的申报意义、程序、费用和实施等相关内容, 这些措施提高了苏南企业对SA8000标准的认知度, 加快了SA8000标准的认证步伐。
2、通过SA8000标准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服装和纺织品行业
从南京海关得到的数据来看, 2009年1月, 在江苏省出口商品中,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排在第1位, 服装及衣着附件排在第2位,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排在第3位, 塑料制品排在第16位 (2) , 这充分说明服装、纺织品和塑料制品在江苏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从通过SA8000标准的行业分布来看, 认证的第一大行业是服装行业, 占到了36%, 排在第2位的是纺织品, 第3位的是塑料, 排在第4到9位的分别是电子、玩具、食品、电气设备、医药和化妆品 (1) , 这与服装、纺织品和塑料制品在江苏省内产业中的重要地位是相符合的。
二、SA8000标准认证对江苏企业的影响
据南京海关统计, 2008年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近4000亿美元, 江苏省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73.4亿美元, 增长16.3%;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18.7亿美元, 增长14%;出口鞋类产品14亿美元, 增长18.3%。 (2) 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全国第二, 进出口增幅在东部沿海省份中位列第一位, 进出口贸易是江苏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江苏逐步成为国际重要制造业中心之一、江苏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 一旦发达国家强制实施SA8000, 江苏外贸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制约, 从短期来看, SA8000标准将会对江苏产生以下影响:[1]
1、SA8000标准将会降低江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是江苏许多企业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 也是江苏省外贸出口生力军———民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至强发展的依托所在, 而这种优势又主要是通过支付较低的工资、延长劳动时间以及提供较差的工作环境等方式获得的。然而, 这些竞争力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工作环境恶劣、低工资、拖欠工资、加班加点等常见用工问题。在当今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服装、纺织品、玩具、鞋帽等) 的利润率已经很低的前提下, 实施SA8000标准可能使其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丧失殆尽。
2、江苏省部分企业将会失去供应商资格, 影响全省的出口规模
近年来, 江苏省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加工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近两年来, 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零售集团都加大了在江苏各地直接采购的力度, 他们在选择供应商时, 不仅看重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对劳工福利问题也同样看重。有些客户虽没有明确提出SA8000标准认证要求, 但其验厂大纲的基本内容与SA8000规范要求一致, 如果不能通过验厂就将失去订单。江苏企业失去国外订单和市场, 必将会影响江苏的出口规模。[3]
三、江苏出口企业应对SA8000标准的措施
通过分析以上调查数据,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以及企业劳工权益面临的严峻现状, 出口企业应对SA8000标准要从内部管理入手,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企业重视认证工作, 关注SA8000标准的发展动态。企业应当认识到SA8000标准的紧迫性, 积极地开展认证工作。从行业方面看, SA8000认证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和玩具三大行业。从组织类型看, 目前主要是生产型企业、专业的贸易公司, 但已经开始向咨询、服务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蔓延。从企业的经营范围看, 已经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安装、服务等各个方面。从推行的区域看, 目前主要是欧美。欧美地区的采购商对SA8000已是相当熟悉, 且相关各界对实施SA8000的热情正在高涨。结合上述发展态势, 江苏各类企业要重视本行业劳工标准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特别是要重视贸易对象国的产品认证要求, 根据进口商要求和标准提供产品。[4]
二是严格遵守中国现行劳动法规,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由于江苏各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劳动者权益保护和企业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甚至最基本的劳动法规都无法得到较好的遵守。[5]企业针对SA8000标准的具体要求, 完善包括核心劳工标准、工时与工资、健康与安全、工会组织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以SA8000标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发挥人才资源的巨大创造作用。
三是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提高企业科技管理水平。江苏企业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引进, 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从根本上改变出口主要依靠数量增长方式, 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利用自身劳动力成本比重低的优势, 提高劳动者待遇, 改善工作环境, 加强技术创新, 不断推出新产品, 避免同一行业在同样的产品上开展激烈的价格竞争。[6]
参考文献
[1]陈国华, 姜先华, 郭燕.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推行SA8000标准研究[J].江苏商论, 2008, (7) :139-141.
[2]董思雁, 张华, 赵银德.江苏省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J].江苏商论, 2008, (12) :67-69.
[3]沈占波, 赵永新.社会资本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驱动分析[J].江苏商论, 2008, (6) :154-156.
[4]朱桂平, 白蕾.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中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商论, 2008, (11) :161-163.
[5]孙敬水, 曹彦芹.社会责任道德标准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商论, 2005, (6) :157-159.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8
一、ISO26000标准关于社会责任核心内容解读
首次在全球统一了社会责任定义的ISO26000,明确了社会责任的七大原则和七大核心主题等内容,对核心内容的解读对我国企业实施标准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结合我国企业有针对性地对其中内容作进一步解读。
(一)核心内容之“劳工实践”
劳工实践这一主题包含了就业和雇佣关系、工作条件和社会保护、社会对话、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和工作场所中人的发展与培训等内容。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和员工共同谋求更大的利益,如果不将员工当成企业成长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继续以低廉的劳工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化竞争,企业会发现自己将面临来自各方的道德指责和压力。对员工价值的重新定位,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新机制。
(二)核心内容之“环境”
企业快速发展的不良后果之一便是环境的极度恶化,对环境的责任必然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之一。在ISO体系中,环境这一议题不仅单纯包括防止污染,更为重要的还包括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缓和并适应气候变化以及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恢复自然生存环境。企业应尽量先致力保存继而恢复生态系统,再考虑运用市场机制转化环境负荷的成本,采用可持续发展方式规划营运准则,实现发展目标。
(三)核心内容之“消费者议题”
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企业一项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实质上也侵害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如三聚氰胺事件不仅对消费者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从而导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链条断裂。ISO标准对消费者的议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公平营销,客观真实的信息和公平交易;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保护;可持续消费;消费者服务、支持和争端的处理;消费者信息保护和隐私;重要服务的获得;教育和意识。
其中还提到“可持续消费”这一崭新概念:即企业应提供对社会、环境有益及有效率的产品及服务,消除和减少其对健康及环境的不良影响,以顾及身体健康的方法饲养动物,设计产品以方便重复使用、维修或回收,节省包装物料及提供回收服务以减少废物,向消费者提供重复使用、维修或回收的指示,使消费者能够可持续消费。
(四)核心内容之“社区参与和发展”
社会责任中的社区参与被不少企业理解为单纯的慈善活动,但实质上社区参与的内涵要远大于慈善活动,参与社区活动,促进社区发展,形成社区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才真正实现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ISO26000标准明确的指出社区参与和发展这一核心内容包含:社区参与;教育和文化;就业机会创造和技能发展;技术开发和获取;财富和收入创造;健康;社会投资。
二、ISO26000标准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挑战
我国企业如何理解ISO26000标准,如何根据核心主题来参考应用等,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挑战。但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如何使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并使其管理过程成功转变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
(一)生态环境责任挑战
环境责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之一,在过去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经济效益虽然得到相当的发展,但生态环境更遭受严重破坏,因此在众多社会责任范畴中生态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方面的责任。基于当前出现的能源危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态势,整个生态系统所形成的平衡已经不容许人类的无序活动再给予随意的改变。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既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企业应当承担起节约资源、治理污染和恢复环境质量的责任,充分协调好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优化企业生态行为方面的责任。承担优化企业的生态行为责任旨在控制资源消耗、避免工业污染,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求放弃传统的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尽可能发展清洁生产,以生态平衡原则来制约和规范企业行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生态环境影响信息全方位披露的责任。披露企业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企业有责任向环境管理者、资源环境的所有者和资源环境的消费者提供有关生产活动全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情况方面的信息,以了解企业资源利用情况和污染情况。ISO26000标准明确指出全社会都负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空气质量的责任,这也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二)员工责任挑战
传统企业理论中,员工仅仅被认为是企业的雇员,而随着生产经营实践却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发展能力的,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对员工的责任恰恰比较欠缺,主要表现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履约率低;劳动强度较大;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没有保障;劳动环境普遍较差;劳动者缺乏利益代言人;基本社会保障缺乏等。
企业对员工的基本权益的保障,诸如最低工资、最高工时、劳动环境、劳动强度、安全卫生、受雇者年龄乃至现场工作规则等等,这仅仅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员工所面临的比较突出的基本问题,但是如果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仅仅满足和停留于此,那是对解决员工权益保障问题的一种肤浅认识,也必将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有关改善员工基本权益的诸多要求流于形式。对员工负责任的态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ISO26000全面责任标准,则要求企业提高员工工资、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加大环保投入等,为员工创造可持续的保障体系、良性的竞争体系,这一系列的要求都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消费者责任挑战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最终来自于消费者责任的实现,正如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红灿所讲:实现股东的利益离不开消费者,消费者用脚投票的企业,股东利益根本不可能实现最大化,只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即便是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中,无论是保护环境或是支持慈善事业,是捐助社会公益还是保护弱势群体,都离不开消费者对企业所起的作用。
ISO26000核心主题之一便是消费者问题,“保护消费者安全及健康”是企业应履行的基本责任;“提供消费者服务、支持投诉及纠纷的排除和解决”则是保障消费者责任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部分企业盲目追逐利益、忽视消费者利益保护、更缺乏严密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致使产品质量等风险事件频频发生,不仅有损消费者权益,同时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更是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标准框架的颁布为我国企业带来了不小挑战,但也为从利润导向转为以消费者权益为导向的发展思路提供了一个可行方向。
(四)对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
单纯追求利润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饯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在我国提出并加快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这一战略目标上,前提是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企业要应用社会责任,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管理体系。对此,企业需要将社会责任融入自身核心业务、日常活动和与各相关方的互动关系中,从重盈利管理转变到以社会责任管理为中心的全面责任管理阶段。
要全面实施社会责任,势必将引起企业生产成本一定程度的上升。而如果面临出口,则这种成本压力会更为突出。我国大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成本领先而获取出口机会,出口对象通常是欧盟、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出口产品和国家都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主要针对对象和强力推行者。因此,必然会对企业的低成本经营方式带来不小的压力。
三、实施ISO26000标准,培育企业可持续责任竞争力
由于企业长期来受到自然环境、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困扰着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全球性的社会责任浪潮恰好给予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在其推动下积极加大社会责任投入,实施ISO26000将作为培育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可持续责任竞争力的桥梁。
(一)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
ISO26000标准的实施让众多企业意识到,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能只将眼光瞄准如何追赶沿海企业,更重要的在于如何承担完整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在道德和国际规范的要求下,增强社会责任的价值与透明度,明确社会责任、管理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推动利益相关各方的合作,扩展合作方式与合作领域,通过推行责任消费、责任投资、进行风险管理特别是环境风险管理、培育人力资源与能力建设等多种渠道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管理。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企业想要摆脱ISO26000等标准的束缚,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本、先进设备以及管理方式的投入,培养高端人才、使用先进设备,采用科学管理方法,走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的发展之路。这正是目前企业所欠缺的地方,借此契机,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政府部门则可以通过对企业向资源节约型、环保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进行引导,对高污染、高消耗、低附加值行业进行限制等相应的政策,很好的发展其宏观调控职能,协助企业实现新的飞跃。
(三)鼓励企业自觉发布社会责任年度报告
自觉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将不仅有助于企业对外宣示实践社会责任的诚心,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而且还有助于企业从社会责任角度检查自身的不足,从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自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首家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以来,截至2010年11月,我国已有接近760家企业发布了1300份社会责任报告。这个数据无论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布企业社会报告数量相比还是和我国自身企业总体数量相比,都比较小。今后我国相关部门应该颁布更多有利措施促进更多企业自觉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四)大力发展第三方评估、监督机构
据商道纵横发布的《价值发现之旅2009》显示,在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仅有28份报告经第三方机构的独立审验,仅占所有报告的5%。笔者进一步根据企业网站上随机抽取的71份社会责任报告统计看,经过第三方验审的公司为数甚少,且参与评估的机构其验审资格并没有国家统一标准,这都限制了社会责任揭示透明化程度。第三方相关评估、监督机构的发展不仅能很好的监督企业等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企业开展咨询、评估业务,很好的帮助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运用到日常的管理中,从而使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大力发展并规范第三方评估监督机构有利于企业对外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内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政府应发挥调节作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是靠企业家自身的觉醒形成的,而是通过各种社会推动力共同推动发展起来的。目前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基础和各种社会力量缺乏的条件下,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就显得更为重要。首先,应将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劳动保护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其次,应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让全社会都参与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来,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使企业正确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而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将被市场淘汰。第三,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同时完善评价体系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效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黎友焕、黎少容:《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对完善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6期。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9
关键词: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责任成本法
目前,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遭受挤压, 送变电施工企业要想确保竞争优势, 必须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企业成本管理要从日常经营管理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高度。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战略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 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与成本管理效果进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 进而寻求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成本控制环节也从下游延伸到上游, 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尽可能地消除不增值作业, 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 最终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
一、复合运用三种成本管理方法的理论基础
目前主流的成本管理方法有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等。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 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 归集费用到作业上, 以作业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归集对象, 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 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服务或客户上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作业是由人力、机器、技术或设备执行的任务, 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互联系的活动, 作业可以作为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的单元。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或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作业成本管理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 通过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动态反映, 可以更好地发挥决策、计划和控制作用, 以促进作业管理的不断提高。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 而且是一项实现成本计算与成本管控相结合的有效的“全面成本管理制度”。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一方面可得到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作业分析改进、完善企业整个经营管理工作, 从而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目标成本是指企业相关管理单位经过一定的方法测算后作为相关管理目标而设定的成本。这些成本按管理的内容分为项目施工目标成本和企业管理目标成本。送变电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将报价剔除相关税金及企业预计利润的成本和项目不能控制的成本支出后的费用称为项目目标成本。将项目目标成本以责任形式下达的施工管理目标称为项目责任成本, 所签订的合同称为项目责任合同。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目标成本控制方法, 是指以预先制订的标准成本为基础, 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传统的标准成本法是在单个企业就某一标准化产品生产, 按照PDCA管理循环的要求, 在落实成本标准制订、分解成本预算指标、分析差异形成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四个方面进行的成本控制手段。一般在送变电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标准成本就是现实的目标成本。为简化论述, 本文将目标成本与标准成本统一起来, 即目标成本=标准成本, 即以标准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设定。
责任成本是由送变电施工企业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中标通知书、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企业施工消耗定额、项目标准成本测算办法及其他相关管理制度、要素市场价格预测等信息所确立的完成项目施工的成本。项目责任成本是项目经理部制定项目内部目标成本和进行成本管理的依据。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这三种成本管理方法在送变电施工企业中各有优势和不足 (见表1) , 而通过三种成本管理方法的复合运用, 可以相互弥补不足, 并形成复合成本管控的新优势。
二、复合运用三种成本管理方法
复合运用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 可以达到多层多维、全方位、立体的成本管控效果。下面, 以某送变电公司110千伏工程变电站运用三种成本管理方法管控单项工程成本的实例加以说明。
1. 该单项工程的标准成本和责任成本如表2所示。确定标准成本和责任成本后, 运用作业成本法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核算。作业成本经过施工方案予以优化, 并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 找出成本动因, 在执行阶段主要针对各岗位和施工的分部分项进行成本信息收集和分析, 从而对项目经理部和相关岗位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通过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三种成本管理方法的复合应用, 可得到某送变电项目变电站单项工程项目部收入分解计算表 (见表2) 和项目管理部项目责任成本与岗位作业成本收支对比表 (见表3) 。
2.该单项工程复合运用三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效果评价。
(1) 从项目管理部层面看。表3中项目收入为公司核定给项目管理部的责任成本, 总额为1 235 317元, 实际项目成本支出为1 148 845元, 成本节余85 472元, 体现了项目管理部的成本管控效益, 应该按照签订的责任成本合同书约定的奖惩方案给予奖励。
(2) 从公司经营管理层面看。有三点值得注意: (1) 由表2可知, 工程标准成本总额为1 397 017元, 可以对技术经济部门的项目投标价进行考核, 如果投标价低于项目标准成本总额, 则说明报价可能存在较大问题, 一般情况下项目报价应高于企业标准成本水平。 (2) 一般情况下, 项目责任成本应小于项目的标准成本。本案例中落实给项目管理部的责任成本总额1 235 317元, 项目责任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收益161 700元 (1 397 017-1 235 317) 体现公司的预期收益。 (3) 从表2可知, 公司实际收入1 384 109元 (含追补收入) 小于公司标准成本, 说明公司的项目实际收入低于标准成本预算1 397 017元, 当然, 这里还有投标让利、投标漏项等原因。
(3) 从公司战略层来看。作为送变电施工企业, 要从作业层次来对比分析哪些作业对业主或是对公司来讲是增值的。表2和表3分别反映了作业层面的成本和收入细项, 建筑工程下的110千伏设备支架与基础的企业收入为107 145元, 而实际的成本支出是88 933元, 收入大于支出, 说明这项作业对公司来讲是增值的。如果该项作业实际的成本支出为131 200元, 作业成本支出大于作业收入, 则该项作业是非增值作业, 这时就要从公司整个流程方面、战略方面和竞争优势方面进行分析, 如是不是作业的流程存在不合理的环节, 是不是因为设备支架和基础的建筑工程对送变电施工企业来讲属于弱项, 是不是施工器具和工艺存在缺陷等。这时候就要将定量分析变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另外, 对于土建专业工程, 还要认真考虑外包给什么样的土建施工队伍更合适, 是否需对有关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重组, 以进一步提升作业价值。从价值链角度看, 只有每一项的作业价值最大化, 才会有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这就是从战略层面看成本管控的问题。
三、结论
本文通过复合运用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三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案例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送变电施工企业构建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的成本管控体系, 发挥了三者优势, 弥补了各自的不足, 在理论上体现了融合性, 在实践上体现了可操作性。
2.本文基于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管控成本的案例表明, 复合运用三种成本管理方法, 促使送变电施工企业从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项目部层面以及作业、资源、成本要素等多个维度构建有效的成本管控体系, 以实现企业战略成本、项目成本与绩效考核的有机融合。
3.本文的送变电施工企业复合运用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较好地构建了项目成本多维多层的管控体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近几年大力推行规范设计, 运用典型引路, 建设标准化变电所和架设输电线路, 加之送变电施工企业业务相对单纯, 主要为输电和变电两个专业, 涉及两个专业的作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 作业标准程度高、成本动因相对固化, 因此建立作业中心和作业成本库相对容易。这些客观条件也减轻了标准成本测算的工作量, 使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的局限性在送变电施工企业得到了较好的抑制。
4.基于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的复合运用, 对企业基础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送变电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应提高综合素质, 加大成本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的力度, 实施精细化管理, 并尽量获得相配套的信息化软件的技术支撑,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谌东海, 田泉.作业成本法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现代商业, 2012;5
[2].孙丽萍, 刘秀丽, 王静.作业成本法在价值链分析中的优势.现代会计, 2004;4
[3].郑厚清, 张爱红.全面实施标准成本实现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益化.能源技术经济, 2010;3
[4].黎明.电力企业的标准成本管理研究.中国电力教育, 2009;5
[5].赵慧.标准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的实践.冶金财会, 2009;7
[6].张俐.关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考.新疆电力, 2006;2
[7].荆新, 王化成.财务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10
社会责任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 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自本世纪初开始, 社会责任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始研究并制定有关社会责任标准, 并推动这些标准的实施。为了满足国际社会对社会责任规范化和统一化的需求, ISO于2004年启动了ISO 26000的制定工作, 旨在为组织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提供相关指南。该国际标准为自愿性标准, 各类组织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用。
该标准在起草过程中, 包括中国在内的9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专家共同参与了制定工作。我国专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并得到了采纳, 例如:关于社会责任原则问题, 在其总则部分增加应用该标准时, 建议组织要考虑社会、环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组织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异性, 同时尊重国际行为规范。该标准的发布, 将有利于明确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涵, 统一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可参考的指南。
ISO 26000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二) 与社会责任有关的背景情况;
(三) 与社会责任有关的原则和实践;
(四) 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
(五) 社会责任的履行;
(六) 处理利益相关方问题;
(七) 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沟通。
组织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所需遵循的原则是:
(一) 应用该标准时, 建议组织要考虑社会、环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组织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异性, 同时尊重国际行为规范。
(二) 遵循七项核心原则, 包括担责、透明、良好道德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尊重法治、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等。
ISO 26000声明:它所说的“组织”不包含履行国家职能, 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权利, 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公共政策, 或代表国家履行国际义务的政府组织;其制定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公平贸易, 反对将其用作贸易技术壁垒的工具;它不是管理体系标准, 不适用于认证目的, 任何关于ISO 26000的认证或符合性声明都应视为对该标准的误用;附录中提及的任何自愿性倡议或工具并不意味ISO批准它们或给予其特殊地位, 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仅供参考。
ISO制定的国际标准均为自愿性标准, 世界各国及各组织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自主选择是否采用ISO 26000。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原则的前提下, ISO 26000的主要技术内容强调组织遵纪守法、尊重人权、关心员工、保护消费者、热心社会公益、关爱环境, 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等, 这对于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篇11
日本SRI市场规模与欧美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日本的SRI市场规模大约达到了5000亿日元,相当于整个股票市场的0.1%。很多意见认为比起已经占到10%以上的欧美国家,这个数字是极其微小的。不过欧美的统计中包括了在日本很少使用的negative screen(因宗教理由将酒精、赌博、军需物资、核能量等领域从投资对象中排除出去的判断方法)和股东行使权利的行动。所以如果我们将焦点放在日本占主流的positive screen上(设立一个特定的标准进行有选择性的投资),日本的SRI市场规模在整个股票市场理应占到1%,较欧美的10%还是有一定差距。
SRI在日本股票市场中所占比例微小还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就是人们对SRI的认识还不深,投资机构对于SRI方面的投资特别是养老金的投资情况与欧美有很大差别。养老金在偿还使用前有较长时期的运用管理期,在此期间可以考虑外部投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也就是说将投资对象集中在雇用稳定、重视劳动者权益的公司,这一点与SRI投资本身的宗旨是相符的。
另外,欧洲还有专门将养老金基金投入SRI投资的鼓励政策,应该说在欧洲养老金基金在SRI投资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日本的养老金基金,由于被委托方需要承担种种责任问题,对SRI投资还不是很积极,而且基金委托人期待高回报,而对SRI投资的印象还停留在“社会、环境贡献”方面,因此在委托投资时还是有很多的犹豫。
SRI投资多为个人行为
在日本SRI投资的主流为个人投资家。当然个人投资家也期待投资回报,可他们有着更广阔的价值观。如今我们在购买一般的商品时也会考虑到环保、公平交易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时着眼于社会利益,同样在投资时也出现了相同倾向。顺应个人投资家的这种趋向,越来越多的SRI投资基金已经出台
尤其这两年的SRI投资基金已经增加到70多个,从最普通的环保投资基金到防止全球变暖的专门基金、水基金,甚至还有友爱家庭基金(对积极推进Work-Life Balance、提供舒适就业环境的企业进行优先投资)。同时这些基金不光是作为商品销售,更有金融机构采用了购买投资基金即获得CO2排放权的方法作为回馈,从而顺应了上述个人投资家的投资取向。
企业面临五大SRI问题
那么作为被投资对象的日本企业又是如何对应SRI的呢?当然这里所说的对应不单指日本国内也包括对海外的对应。当SRI刚出现时,日企里还没有专门对应SRI调查问卷的部门,对问卷本身的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理解,从而造成了不回复或不认真(不适当)回答的现象。而今,大部分公司里都设立了相应组织(一般为CSR部),对问卷不重视、不予理睬的现象差不多已经绝迹了。然而有关SRI问卷所提出的问题,日本企业还是有如下困扰:
1、企业必须面对很多类似的问卷
虽然有个别调查机关会参考企业的公开信息,大部分的调查机关还是依赖于问卷,而作为一个企业则需要反复回答相同的问题。
2、以与日本价值观不同的欧美标准作为评价标准
问题包括:是否有外部董事,女性、外籍董事的人数,而这些都是在日本企业的经营中不被重视的项目。
3、评价标准不明确
由于问卷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中很难看出其评价标准,进而不知如何答复或做何种程度上的答复。
4、调查结果没有适当的公开方法
虽然CSR报告书的发布已经走上轨道,CSR报告书的读者对象为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对投资家来说未必是适当的了解信息的工具。
5、难以得到公司内部的协助和理解
甚至在IR部门对SRI调查也没有足够的理解,对于公司内部的相关部门来说很难理解其必要性。
以上问题存在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SRI的影响力依然很低,甚至连投资家们也很少在股东会议时提到与CSR有关的问题,CSB的存在很难被人注意到。综上所述,加上如今的经济危机这个大环境,已经出现了一部分消极对应SRI的企业。
SRI评价标准催生SRI影响力
对SRI的评价方来说以上的这些动向是需要考虑的。幸运的是对于这些问题已有了较具体的解决方案,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就是其中的一例。这个项目的特点是主要投资机构的参加,虽然着眼点只是气候变暖问题,但问卷内容采用了投资家的观点,只要求对投资家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内容披露,从而减轻了被调查企业的负担。另外主要的SRI指数FTSE4G00D,从确保评价标准透明度的观点出发,事先公开其中期评价标准,便于企业设定中期目标。随着SRI评价标准的成熟化,SRI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首个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呼之欲出 篇12
专家认为, 此次制定的ISO26000是社会责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也是社会责任发展的新起点, 它将对社会责任实践、管理和咨询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非常必要, 也意义重大。因为它会直接影响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7月12日至9月12日,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进行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第三轮投票的阶段。按照规则, 如果参与投票的成员中, 投赞成票的成员超过三分之二, 同时投反对票的不超过25%, 那么今年5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八次ISO26000社会责任全体会议通过的最终版草案将获得通过。专家预计, 今年10月第一个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将会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
从国际标准化组织1987年发布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1997年发布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到2010年将发布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 这标志着企业管理实践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据分析, 今后ISO26000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社会责任的发展格局, 不仅使原来只针对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变为针对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 而且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加速推动社会责任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