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

2024-05-13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精选12篇)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 篇1

摘要:任何组织都需要对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内部审计相对于其他职能在社会责任履行中具有独立客观、整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优点, 从而可以有效地监督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遵从性, 将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融入到组织整体之中, 协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等。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社会责任,萨班斯法案

一引言

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中石油开县井喷事故、“欣弗”事件、辽宁钢水包倾覆事故等一次次地将企业社会责任推到公众视线之内;同时,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相继对外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也预示着我国企业将社会责任观念融入到社会管理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将企业的内部审计和企业承担的必要社会责任相联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目前, 一般企业中的内部审计, 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 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及规定的遵循, 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 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的。但内部审计从机构的设置、审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方式和规范管理等方面, 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 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3. 完善内部审计的建议

国家审计机关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讲座、进行审计工作培训等形式对企业领导、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进行宣传教育, 提高他们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也要努力学习审计知识和审计新方法, 积极主动地抓好内部审计工作,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特征, 也是审计的精髓。要做到客观公正、事实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审计的本质属性。

二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关于什么是社会责任, 不同的学者会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学科、立场不同给出相异的定义。同样, 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组织也会由于实力、行业性质和价值观等的差异给出不同的解释和范围。广泛地讲,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对投资者承担创造利润的责任的同时, 还要对其行为影响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员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 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一切直接或间接与企业相关的个体或组织。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社区关系、质量管理和慈善捐赠等内容。

现在, 理论界和实物界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企业的社会责任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社会责任被视为软的、非财务性事件, 组织在环境、健康和安全等社会责任方面的成败对公司的声誉、价值和形象具有长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公司投入大量的资源履行社会责任并向当前的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以此作为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 以及与利益相关者共赢的一种方式。

三内部审计在监督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地位和优势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1月对3000名内部审计师作的调查结果显示:92%的内部审计师认为内部审计能为组织的企业社会责任计划和报名创造价值, 近50%的内部审计师甚至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首席审计执行官与审计委员会必须讨论的重要主体。为什么内部审计能在监督和评价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作用呢?

1. 后萨班斯时代内部审计地位的提升

2002年, 美国针对一系列公司丑闻事件出台《萨班斯–奥克斯法案》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简称萨班斯法案) 该法案是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通过的最为严厉的财务与公司治理立法。这部法案扩充了对公众公司保持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 要求管理当局正式并有公共会计师鉴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虽然该法案的约束对象是在美国SEC等级发行证券的公司, 但是这部法案中蕴含的精神和理念, 正在对其他公司治理领域产生影响, 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

安然公司的倒闭和其他相关的财务丑闻引发的事件中, 公开的证据表明这些公司的董事会及其审计没有委员会充分发挥独立的公司治理作用。同时也宣告了仅依靠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巨大的缺陷。这些缺陷表现在外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丧失, 以及内部审计独立性低等方面。立法机构开始将公司治理的目光从严格的外部环境监管转移至内部控制。萨班斯法案的出台弥补了美国上述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该法案要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并且要求所有的公司对其内部控制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出具证明。至此, 董事会、管理层、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师) 和外部审计师, “四位一体”的公司治理结构最终形成, 并且法律化。

2. 内部审计在协助社会责任中的优势

长期以来, 企业社会责任分化为环境、雇员健康与安全、质量控制等各个不同的部分, 由组织的环境审计部门、道德部门、安全部门等“分而治之”。内部审计相对应于上述内部控制职能, 其在帮助组织实现社会责任目标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 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独立性意味着审计不受重大的审计范围限制, 以及不受审计结果或报告的相关审计发现和结论的重大限制, 内部审计师的独立性保证了其能够自由地和客观地工作, 并且能够提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判断意见。虽然在一个组织中, 管理层及一些专家、员工也会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风险或内部控制缺陷, 但由于个人或部门利益, 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考虑和披露相关事项。而在一个有效的治理结构中,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于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之下, 这些治理结构批准内部审计工作章程、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相关审计计划, 接受首席审计执行官对于内部审计活动结构或其认为必要的其他事项的通报 (包括与首席审计执行官召开没有管理层参加的单方会议) , 首席执行官的任免决定和薪酬计划。这种制度安排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组织独立性, 从而确保首席审计执行官能就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问题向组织内有足够权利的人报告工作, 同时也使组织披露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更具客观性和权威性, 增强了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任的信心。

第二, 内部审计具有整合组织内部控制的能力。现代内部审计的定位是在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这些领域内提供不可或缺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师在风险、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使得他们能为管理层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上带来独特的视角。企业社会责任涉及环境、安全、健康、隐私等方方面面, 每个组织都有精通这些方面的专家, 内部审计师不会也无力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或取代这些专家, 但是内部审计师具有这些专家所都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能够很好地设计并实施各种类型的控制, 理解各种控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以及将这些控制有效地整合到组织整体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去。内部审计师的这些专门技能能够使他们用全局的整合的和前瞻的视角去指导或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关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并且将其作为分析、评价、审核依据, 为审计人员的监督和评价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奠定更能接受的理由。

另外, 内部审计师还能够在监督和评价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审计活动中带来其特有的“职业怀疑”促成审计发现, 以及利用其工作范围广的优势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需求和规程传达给组织的管理层和员工, 在组织中营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

四内部审计在组织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

1. 监督和评价企业对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等的遵从性

遵从法律法规是组织在社会责任方面最基本的要求, 其关系到个人和组织的经济利益问题。例如,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导致罚金和徒刑, 更为重要的是丧失在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上的声誉。公司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设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目标、政策, 以及应遵守的标准等。这些标准有社会责任国际组织的SA 8000、联合国全球协议的十项原则、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 26000社会责任标准等。

作为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师需要检查组织在社会责任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等的遵循情况, 对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适当性提供合理的保证。

2. 将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融入到组织整体之中

企业社会责任是组织公司治理或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责任的履行涉及组织内部不同的职能和人员等, 甚至在某些时候组织不得不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其他方面进行利益权衡。因此, 首席审计执行官应当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目标与总体战略相一致, 将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纳入到全组织范围的风险管理评估当中, 并且以平衡的方式与组织经营的其他形式的风险一起进行评估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 协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财务报告的必要补充, 其所提供的信息可用来评估组织无形资产的质量, 包括声誉、创新能力、管理素质、员工的忠诚度、环境资产及责任等。这些事项均不包括在财务报告范围内, 却是投资者、雇员、顾客及供应商等做出决策的重要参考。组织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可能源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强制性要求,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组织对声誉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未来组织将倾向于自愿地向更多利益相关者披露其遵守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以及遵从公司使命和战略等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在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向外界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时, 内部审计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 (或支持外部审计师保证)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满足以下三条原则:一是重要性, 即组织向利益相关者披露了进行决策所需的重要性信息;二是完整性, 即评价组织是否确认和理解了各个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三是应对性, 即评价组织是否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事项、政策和相关标准做出反应, 并且在报告中充分地进行沟通和披露。

另外, 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时, 内部审计还应接受利益相关者对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回应和反馈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促进社会责任的更好履行。

企业社会责任需要在发达完善的外部监管环境下才能得到有效的履行, 我们不能指望内部审计能够彻底解决社会责任问题。但是, 将内部审计视角纳入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 无疑给广大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 篇2

实施企业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应成立项目审计组,并可根据需要,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

第九条

实施企业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通过对其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分清企业负责人应负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实施审计应当对整个任期进行审计。任职时间较长的,应以近期年度为主,但不少于审计两个会计年度。对查出重大问题线索的,应追溯以前年度。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 篇3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应用

审计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廉政制度,其目的在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在企业中实行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对企业领导人进行更好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内部管理水平,减少和杜绝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腐败问题,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当前企业在应用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对策。

1 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在企业领导人的任职期间,要评价、鉴证、监督和审计企业领导人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包括对损益的效益性、合法性、真实性的责任,对企业的负债和资产情况的责任等等[1]。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是财务收支审计,对审计结果进行人格化,也就是对审计结果进行落实,主要落实到人的经济责任上。

1.1 具有特定的审计对象

与一般的审计活动相比,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比较特殊的,其审计对象是企业的领导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事项的界定主要是以领导人的任期为依据的,对任期内的相关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因此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就是企业在该领导人任期之内的一切经济活动。

1.2 具有综合性的审计内容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具有综合性,并非以单一的事项和类型为内容,不仅包含了常规设计的内容,还对专项审计的内容有所涉及。对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的界定应该以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来决定审计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的管理结果和管理行为,从而对其应该负有的责任以及管理水平进行评价[2]。

1.3 具有明确的审计目的

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比较明确,就是审计和监督企业财务收支的有效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以此为基础来对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还要对领导人在任职期间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进行确定,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能够以此为依据进行干部的使用、评价与考察。

1.4 具有多种新的评价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具有多重性。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既能够为审计的实施提供准绳,又能够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以此为根据做出审计决定。由于其审计内容具有复合型,以及审计客体具有差异性,因此必须使用多重性的评价标准,要适应企业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企业财经法纪审计,以及个人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等[3]。

2 實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健全企业领导干部的任用和选拔机制,维护企业的财经纪律,对企业领导进行约束,推动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4]。

2.1 对企业领导的管理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应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为企业领导的经济业绩评价提供数据化、指标化和具体化的标准,从而使企业能够提高对领导人员的考核质量和水平。

2.2 对企业领导人员对财经法纪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财务收支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覆盖,能够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经济问题,对企业领导人员对财经法纪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督促其严格落实财经法纪。

2.3 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履责的自觉性

企业领导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接受公正、客观的审查,如果企业领导人员存在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在审计中就会有所暴露,并受到查处。如果企业领导人员具有突出的经营业绩,也会在审计中受到表彰。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

2.4 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可以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揭示出来,对企业的盈亏进行核实,摸清企业的家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规范,使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5]。

3 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大多企业都已经开始运用经济责任审计,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审计效果不够显著、审计过程不够规范、审计体制不够完善等方面,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效果的发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1 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不适应

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中存在着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不适应的矛盾,从总体上来说,企业具有较多的审计对象,而审计力量却是有限的。审计部门具有一定的设计资源,必须对每年度的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进行一定的安排。对于企业而言,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不固定的对象数量,如果企业领导人员的交流过于频繁,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比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具有更大的业务量、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内容,要对企业的损益、负债和资产的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计,还要评价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

根据我国当前的干部管理体制,现行的审计计划管理办法与企业领导干部的升迁调动存在脱钩的现象,这也造成了省级项目具有一定的临时性。一些部门总是临时交办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由于任务重、时间紧,给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一定的困难[6]。

3.2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没有将内部审计作为明确的主体职责

尽管我国审计组织,已经将内部审计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内部审计也具有人员优势、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内部审计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整体质量。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央部委和大型企业集团都制定了相应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然而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确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职责就是内部审计。

3.3 对经济责任的界定有一定的困难

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都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财务收支的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情况等等。然而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出现了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问题。

首先,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边界。国有企业政企分离还没有完全实现,一些国有企业的行为没有摆脱行政行为的色彩,导致难以对非经济行为和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区分。其次,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承担者。最后,难以界定承担经济责任的程度。

3.4 缺少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法律依据

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政策不健全、法律级次较低的现象。必须在审计范围内针对特定的审计事项来发挥审计的各项职能,然而审计职责却没有规定对人这一审计对象的实际范围[7]。

当前主要是参照财政部对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来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和标准具有零散性和个别性,在法定性和约束性上存在欠缺。

3.5 不能规范地用审计结果

从程序上来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成果的应用存在着脱离的现象。没有摆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出现了先离任后审计的现象。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徒劳无功。

在审计结果的运用方面,存在着不透明的现象。按照相关规定,审计结果必须向人民政府报送,并且抄送干部管理部门。审计机关并不会公开披露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相关部门也没有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积极有效的反馈,没有制定对存在经济问题的干部如何进行免职、降职、追责、诫勉和提醒的具体标准。

4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措施

4.1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通过该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能够建立起一套高效、协调和稳定的工作机制,提高企業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和政策性。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非由审计部门一家承办,而是要与纪检和组织部门进行协调,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来保障,审计、纪检和组织部门能够进行分工协作和统一安排,做到配合联动。

4.2 对审计效果进行提高,将审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下来

4.2.1 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结合

对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评价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短期目标,而且长期目标在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2.2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

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使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这个方式。通过企业审计能够促进企业的改制,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健全[8]。

4.2.3 将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

经济责任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多有重合。因此企业审计的方向应该是效益审计,立足于对企业效益和效率的评价。企业只有做好经济效益审计,才能明确企业的经济责任。

4.3 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的界定

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中,要界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界限。第一,要对现任责任和情人责任的界限进行理清。第二,要对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进行理清。第三,要对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进行理清,搞清楚而造成损失的原因到底是法律不完善、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外力原因,还是由领导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主观原因造成的。第四,对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进行理清[9]。

4.4 将审计评价体系建立起来

首先要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必须包括以下的内容。对企业损益、负债和资产的评价指标,例如偿债能力、负债状况、资产运营状况、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评价的指标。对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例如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的。对企业执行财经法规制度进行评价的指标,例如违规违纪比率[10]。

其次,要适当的进行审计评价。也就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真实客观的反映,遵循重要性、谨慎性和客观公正性的原则。也就是要把握住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不能超出经济责任的范围,并且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看待问题[11]。

4.5 正确运用审计结果

首先要统一规范的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也就是组织人事部门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的年度考评、教育管理和考察任用的依据,并在干部考核档案中进行记录。纪检监督部门要有审计结果为依据,对违法违纪案件进行查办,追究相应领导人员的责任。要根据各自的职权,明确对审计结果的运用考核办法、运用责任、运用要求、运用方式和反馈方式。

其次,必须坚持先免职、再审计。先要由组织人事部门免除该领导人员的职务,再由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并由组织人事部门和有关领导根据审计结果以及其他综合情况来决定是否对该名领导人员进行任用[12]。

5 结语

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发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打击虚假会计信息,有效地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对当前的干部人事体制进行补充,加强干部的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白华.目标导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内容研究[J].中国审计评论,2014(02).

[2]马志娟,韦小泉.生态文明背景下政府环境责任审计与问责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4(06).

[3]王莉玫.浅析如何提升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能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4(20).

[4]荘芳芳.JT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2014(26).

[5]李晓慧,金彪.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其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13(06).

[6]吕卉.论行政事业单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3(13).

[7]王素梅.论国家审计对公共经济权力的监督[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2).

[8]许笑妹.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2(12).

[9]史建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表现形式与控制措施[J].企业研究,2012(20).

[10]周荣青.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模式研究[J].审计研究, 2012(04).

[11]娜日松.发电企业经营者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5).

[12]秦修宏.基于BSC的宁波S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评价[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2).

作者简介: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程序 篇4

基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提出企业应建立社会责任审计制度。但是,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本身内容界定的复杂性, 企业在进行审计时认识不一、重视程度不同、采取规则各异或是照搬国外方法, 使得实践中社会责任审计的实施困难重重。因此,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和方法尤为重要。

一、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含义

英国学者J.Santocki (1983) 认为, 社会责任审计是对一个组织的社会意识进行独立而客观的审查和评价, 这种社会意识即为企业除对股东承担责任以外, 还应该接受企业社会责任。Poe (1994) 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关于公司社会意识的报告过程。Vinten (1998) 将社会责任审计定义为一个对公司的评论, 它用来确保一个组织对其社会责任给予应有的考虑, 因为直接或间接为公司决策所影响的, 并且在这些方面和传统的商业目标之间的公司计划中达到平衡。美国的Homer H.Johnson教授 (2001) 定义社会责任审计为一个标准过程, 一个鉴别、测量和报告组织的伦理、社会和环境影响的过程。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我国审计学界才将社会责任审计引入我国。阳秋林和李东生 (2004) 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 以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马力和齐善鸿 (2005) 认为, 社会责任审计是评价与报告那些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中没有涉及方面的企业成果及影响, 旨在全面、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督促各方面的工作, 保护各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本文采用阳秋林和李东生的观点, 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审计机构受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委托, 对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活动进行有效审计, 以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 阳秋林将其概括为企业对职工、消费者、环保和生态、政府和公众等履行责任, 本文同样采用这个观点。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程序设计

审计活动是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工作过程, 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本文将审计主体设定为注册会计师, 研究提出注册会计师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具体程序。以下程序是从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开始到工作结束的过程, 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

(一) 审计的准备阶段。

本文研究的准备阶段指从接受或确定社会责任审计项目之后、到审计人员正式进入工作现场为止的工作阶段, 这一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开始, 审计工作是否有成效, 与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1、了解被审计企业及其社会责任方面的基本情况。

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以下方面的情况:被审企业的背景情况、业务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被审单位的地理位置及经营特点、影响被审单位及其所属行业的关于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政策法规等。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以约定签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在不同行业或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审计过程中, 审计人员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会大相径庭, 这是因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同, 从而其对利益相关者履行责任的情况也不同, 导致整个审计过程的各不相同。

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业务处理程序和人员职责分工是否合理, 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的程序和手续是否科学等情况, 然后才能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

4、确定重要性。

该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 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在审计的准备阶段,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 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5、分析社会责任审计风险。

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而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可能性。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分析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 主要确定检查风险对审计工作的要求。

6、编制审计计划。

为了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 审计人员必须编制社会责任审计的工作计划, 这是对社会责任审计实施的一种预先规划, 是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

7、确定审计人员及分工, 并进行审前培训。

根据所确定的审计计划, 确定的审计人员应该符合社会责任审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他们不仅局限于一般审计专业, 还要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化学和环境学等综合人才, 可以说, 恰当地安排审计小组的技术专业组合, 是做好社会责任审计的关键之一。

(二) 审计的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指从实施审计计划开始, 到基本收齐审计证据、基本完成审计计划要求的审计期间。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程序的主要阶段, 审计人员在该阶段根据审计计划收集证据并进行评价, 形成审计结论。其工作主要有:

1、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及实施情况进行控制测试, 如果有必要, 可以根据测试结果, 修改社会责任审计计划。进行控制测试, 可以确定有关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能否有效处理社会责任风险, 从而评价审计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2、确定其项目产品或服务中的社会责任因素。

据此可以判定企业哪些活动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社会责任影响和责任。该步骤应该对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有一个全面认识, 并且根据该步骤找到社会责任的薄弱环节。

3、对照相关法规规范和一系列原则及指南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评价工作。

在实际操作时, 审计人员应该根据拟定的审计重点, 区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采用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综合多种途径取得审计证据并且得到审计结论。 (注:社会责任审计的标准很多, 限于篇幅, 本文不考虑社会责任审计标准选择设计问题)

4、对出现下列情况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审计:

(1) 有充分理由认为已经进行的审计所获取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 (2) 已实施审计的结果显示存在非常重大且不利的社会责任影响; (3) 对某项目的深入了解会帮助审计结论的得出。此处使用的审计方法可参考上述各实施步骤。

(三) 审计的报告阶段。

报告阶段是指审计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 综合收集的各种证据, 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 并且出具审计报告的过程。报告阶段是对之前实施的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总结, 其工作主要有:

1、整理并评价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时收集到的各种审计证据。

2、汇总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差异, 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作适当披露。在审计报告编制之前, 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不符合企业实际履行情况的重大事项, 应该以书面形式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调整披露信息的建议。如果被审计单位不进行调整, 连同被审单位不接受的理由, 一起做成书面记录, 并且根据其重要程度, 考虑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这些情况。

3、形成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意见, 编制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社会责任审计报告要做到严肃谨慎、繁简得当, 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1) 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审计期间, 委托方或被审单位名称, 出具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审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姓名; (2) 社会责任审计工作计划, 包括社会责任审计范围和目标; (3) 社会责任审计过程的简要情况介绍, 包括在实施社会责任审计中遇到的障碍; (4) 社会责任审计实施过程中聘用的有关专家及各专家工作领域的资料、社会责任所采用的审计标准; (5) 社会责任报告中关于机密性资料的声明; (6) 社会责任审计的结论及处理意见和建议。

4、向被审计单位提出社会责任管理建议书。该社会责任管理建议书不具有公正性和强制性, 仅具有建议性和参考性, 且注册会计师对提交管理建议书没有法定责任。

三、小结

目前, 我国虽然有一部分企业履行了一些社会责任并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但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到底是否存在欺骗性或广告性的成分有待审核。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实施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注册会计师主体的视角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 期望能够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我国的推广提供支持和借鉴。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社会责任审计也应运而生。本文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视角, 提出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利益相关者,程序

参考文献

[1]《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 2011.6.5.

[2]阳秋林, 王娜.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价值工程, 2010.5.

[3]阳秋林.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财会通讯, 2005.2.

[4]许叶枚.关于我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思考.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8.23.5.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篇5

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和你部的委托,我署派出审计组,于9月1日至10月31日,对原国家××局局长L同志1月至202月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审计组以3年来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为基础,调阅了××局党组会议纪要、局办公会议纪要及重要工作报告等有关经济决策文件,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司局级干部和处级干部三个层次的座谈会,听取了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并对××局的内控制度进行了测试。审计组围绕与经济责任相关的重要事项,延伸调查了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集团公司、中国××晶体研究所等12个关联单位,重大问题追溯到了以前年度。审计组在××局已经撤消,原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及财务人员已赴新工作岗位的特定情况下,得到了L同志及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工作进展顺利。审计结束后,我署依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就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分别征求了L及原××局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审计评价

L同志任职期间,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经济政策努力实施国务院“三定方案”所确定的职责,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在制定行业发展战略、指导所属企事业单位改革、促进所辖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淘汰技术落后小企业及使所辖行业扭亏增盈等方面目标明确措施有利,为所在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撤销××局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保持了工作的稳定、国有资产的安全划转;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L同志注意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并通过局党组会议或局办公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审计中未发现违反民主决策程序或个人擅自决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问题;这次审汁,没有发现该同志个人经济问题和违反廉政规定方面的问题。

审计中发现××局三年来预算执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和经济决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L同志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

二、主要业绩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深化行业改革

1.贯彻政企(事)分开原则.推进所属单位脱钩改制工作。L 同志任职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政企分开、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积极履行管理职责,先后完成了中国××新型集团公司、中国××工业总公司、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晶体研究院等40个局属高等院校、公司、科研、设计等单位的脱钩改制工作,实现了政企(事)分开、权力下放。

2.淘汰技术落后“五小”企业,促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五小”企业,是L同志任职期间××局的一项重要工作。19至,××局成立了清理整顿“五小”办公室,核定下达了各地区淘汰“五小”的任务,并向部分省、区、市派驻了联络员,加大了整顿力度。三年间,自行或联合建设部、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制定下发了相关文件和法规30个,截止200O年10月末,全国共关闭、淘汰技术落后的“五小”生产线3295条,压减落后生产能力8929万标吨,基本上实现了制止重复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

3.促进了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脱困目标的实现。为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扭亏脱困的目标,××局组织各级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的脱困工作领导

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各项脱困政策,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债转股及企业资产重组工作;另一方面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学习邯钢活动,对推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增收节支及提前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发挥了重要作用。

4.组织制定了我国“十五”行业发展规划,勾画出了“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蓝图及远景规划,为所在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确立了发展方向及总体目标。

(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效果良好

1.成立资金管理机构,避免借款单位逃废银行债务。1986年至1992年,为解决行业基建项目储备资金及技改项目资金不足,××局向中国建设银行以统贷统还的方式为企业筹款,对促进当时一些项目的投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1995年之后.行业连续出现亏损,企业还贷困难,造成××局欠银行的债务与日俱增,截止审计之日,××局欠中国建设银行(第四季度债权人变更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贷款本息6.8亿元(本金2.2万亿元、利息4.6亿元),××局应收借款单位本息9.1亿元(本金4亿元、利息5.1万亿元),这些资金分布在全国23个省、区、市的132个单位,其中,省、市行业局22家,借款本息3.4亿元,占37%;原局属单位29家,借款本息2亿元,占22%;其它单位81家,借款本息

3.7亿元,占41%。L同志任职期间,为确保××局资产权益的完整性,在财务人员编制较少的情况下,专门成立了相关资金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清欠工作,虽收款甚微,但对原有的借款合同全部进行了确认与续签,避免借款单位逃废银行债务,确保了国有资产权益的完整性。

2.实施“拨改贷”资金委托管理,确保了中央资产的延续性。1984年至1986年,中央投入××局行业的“拔改贷”资金累计42亿元,经国家计委同意××局作为出资人。年××局机构改革后,为管好这部分资产,局党组研究决定,将42亿元“拨改贷”资金转为资本金的工作及相应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中国××新型集团公司等四家中央企业或作为出资人或经营管理。委托方案得到财政部和国家计委批准,确保了中央资产的延续性。

3.落实撤局改革方案,确保干部队伍的稳定及国有资产的安全划转。20以来,L同志认真落实国务院有关撤销××局的机构改革方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做好撤局的各项工作,包括撤局过程中加强纪律教育,防范发生违法违纪问题,保持了稳定的工作局面,行政职能、财政拨款顺利移交,公务员得到了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撤局任务。同时,为最大限度地盘活××局的现有资产,按照财政部文件要求,对产权属国管局的固定资产及××局自有资金投资所形成的股权、债权按规定分别划转给机关服务中心、离退休干部局和中国××协会,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划转。

(三)加强内部管理,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L同志任职期间,按照《预算法》和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的要求,预算资金和其它资金基本上做到了按照批准的预算、财务收支计划和实际进度及时地拨付给用款单位。预算外收入与其它收入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支出较为严格。l998年初结转上年资金余额0.9亿元,1998年至年2月,收入合计11.5亿元,其中,预算拨款11亿元;支出合计12.3亿,L其中,预算拨付11.2亿元,余额0.1亿元。

三、主要问题

(一)预算执行不够严格

1998年至年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L同志任职期间,××局本部违纪违规资金1.4亿元,其中累计滞留科技三项费0.5亿元、挤占挪用科技三项费1.3亿元、其它违纪违规资金0.6亿元.除国债投资382.7万元未执行审计决定外,其余违纪违规问题均依据审计要求进行了纠正。

(二)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

所对××局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检查,发现××局内控制度不完善,在资产管理与

会计核算方面存在脱节现象。经审计核实,山东休养所、江苏休养所、离退休干部楼、花天职工住宅等固定资产0.5亿元,长期未纳入××局财务核算,形成帐外资产。

(三)未及时终止结外担保,形成或有损失

1984年8月,中国××成套公司(后更名为中国××公司)向中国建设银行贷款1.8亿元,××局为此贷款进行了担保。

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一律不,得为国内企事业单位间的经济活动提供担保,已经提供担保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给以纠正,××局未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1912月,中国建设银行将所拥有的中国××公司借款的债权转移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并向××局发出“担保权利转让通知”,××局未按国务院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终止担保事项。2001年2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判决××局对此担保无效的同时,判决××局对中国××公司逾期本息承担赔偿责任。

(四)越权处置资产及权益

年3月,××局发文,将已授权且经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批准由中国新型××集团公司管理的福建省××厂中央级“拨改贷”资金本息余额0.8亿元,自行授权福建省××总公司经营管理。对上述四个问题,L同志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

××审计机关

二OO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二】: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胜功同志任职经济责任 审计报告 关于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 工大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经济责任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经济责任 审 计 报 告 内安会审字[]第 109 号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 规定》和贵单位的要求,我们于 2010 年 7 月 6 日—7 月 20 日对武胜 功同志担任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教材公司) 经理期间,即 2001 年 1 月 1 日- 年 4 月 30 日的经济责任进行了 审计。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向我们提供了其 2001 年 1 月 1 日-2009 年 4 月 30 日的账簿、凭证、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设 计、实施和维护与资产相关的内部控制,保证教材公司资产的安全、 完整及提供资料的真实性是教材公司及武胜功同志的责任。 我们的责 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武胜功同志于任职期间内的经济责 任发表审计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 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 和实施审计工作。我们根据教材公司提供的资料实施了检查、监盘、 函证、复核等审计程序,现就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内蒙古工业大学和武胜 功、祝茂、米铁柱、张淑琴、吴格日勒等自然人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 公司,成立于 2000 年 11 月 28 日,现取得由呼和浩特市工商行政管 理局新城区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 150102000009342 的 《企业法人营业 执照》,公司住所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内工大技工贸综 1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胜功同志任职经济责任 审计报告 合楼),法定代表人云新生,注册资金为 50 万元。经营范围:图书, 教材、杂志零售(前述项目有效期至 2010 年 3 月 12 日);文化用品 销售。 2001 年 5 月 23 日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董事会 决议任命武胜功同志担任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 理。根据内蒙古工业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文件“内工大 企字 (1998)02 号”关于收取管理费的规定,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应 向内蒙古工业大学校产处每年按企业毛收入的 1%上交管理费。 主要经营职责:根据学校教务科的教材供应计划,向各个图书和 教材出版单位征订图书和教材采购;然后向各个使用单位发放图书, 对库存的图书进行管理。 财务核算方面:发生图书购置及发放、公司日常费用开支等经济 活动凭原始凭证交由内蒙古工业大学校产处设置的财务部门统一核 算,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设置库存账进行教材 和图书的明细核算。 二、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一)任职期间教材公司的资产负债及经营成果情况 任职期间教材公司的资产负债及经营成果情况 教材公司 经审计,教材公司 2001 年初的资产总额为 500,000.00 元,为 股东内蒙古工业大学投入的图书和自然人投入的货币资金,到 2009 年 4 月 30 日 的 资 产 总 额 为 4,959,937.25 元 、 负 债 总 额 为 3,472,435.99 元、净资产总额为 1,487,501.26 元。2009 年 4 月 30 日与 2001 年 1 月 1 日的财务状况相比较, 总资产增加了 4,459,937.25 元,是成立时的 9.92 倍;负债增加了 3,472,435.99 元;净资产增加 了 987,501.26 元,增加了近2 倍。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 2001 年 1 月 1 日至 2009 2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胜功同志任职经济责任 审计报告 年 4 月 30 日的营业收入总额为 35,188,677.92 元,发生的成本 29,393,385.74 元,三项费用总额为 3,815,501.15 元,计提所得税 617,257.85 元,实现净利润为 1,187,501.26 元。 (二)审计调整事项 审计调整事项 2001 2001 年 1 月 1 日至 2009 年 4 月 30 日财务报表调整情况 对教材公司 2001 年 1 月 1 日至 2009 年 4 月 30 日期间发生的不 符合《企业会计制度》且能够调整的事项,调整如下表: 项 目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净额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负债合计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净资产合计 收入 成本 费用及税金 净利润 132,038.76 855,462.50 1,487,501.26 35,188,677.92 29,393,385.74 3,977,056.27 1,187,501.26 未审数 888,668.49 245,518.30 3,040.00 1,137,226.79 4,019,680.50 196,970.04 审计调整数 审计调整数 借方 4,019,680.50 196,970.04 贷方 审定数 4,908,348.99 48,548.26 3,040.00 4,959,937.25 -535,536.01 185261.54 -350,274.47 1,500,000.00 185261.54 1,685,261.54 5,507,972.00 3,472,435.99 0.00 5,507,972.00 3,472,435.99 500,000.00 500,000.00 0.00 132,038.76 855,462.50 1,487,501.26 35,188,677.92 29,393,385.74 3,977,056.27 1,187,501.26 具体调整内容为: (1)资产项目调增 4,019,680.50 元,其中: ①将已出售但未收到款项的学生书款 3,822,710.46 元,由预收 账款的借方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借方,其中应收账款未审账面金额为 3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胜功同志任职经济责任 审计报告 149,929.25 元,审计确认金额为 3,972,639.71 元; ②将计入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的教材 196,970.04 元,调入其它 流动资产,其它流动资产未审账面金额为 0.00,审计确认金额为 196,970,04 元; (2)负债项目调增 5,507,972.00 元,调减 1,685,261.54 元。 其中: 调增项目包括; ①将属于拖欠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教材款 1,500,000.00 元,由短 期借款转入应付账款, 将属于已入库但未收到票据的暂估入账的货款 185,261.54 元,由专项应付款调入应付账款,两项合计使应付账款增 加 1,685,261.54 元; ②预收账款原账面余额为-3,822,710.46 元,重分类后余额为 0.00 元,调增 3,822,710.46 元; 调减项目包括: ① 将拖欠内蒙古工业大学的书款 1,500,000.00 元由短期借 款调入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减少 1,500,000.00 元, 短期借款原账面余 额 1,500,000.00 元,审计后余额为 0.00 元; ② 将已入库未取得票据的款项 185,261.54 元,由专项应付款 调入应付账款,专项应付款原账面余额 185,261.54 元, 审计调整后余 额为 0.00 元; (三)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同志任职期间各项经 经向内蒙古工业大学校产处及武胜功调查了解,武胜功同志任 教材公司经理期间, 其上级管理部门未对教材公司下达具体的经济责 任指标。 (四)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对外投资情况及资产处置情况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对外投资情况及资产处置情况 4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胜功同志任职经济责任 审计报告 1、对外投资情况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无对外投资情况。 2、资产处置情况 公司有价值 130,119.15 元的教材,由各学院教师用书白条领出, 未在财务部门结账。 (五)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利润分配情况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利润分配情况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教材公司除个别年份外,每年有盈利, 在缴 纳了所得税后,于 年、 年、 年累计向股东分配股利 200,000.00 元,武胜功本人分到税前股利 26,000.00 元;除此之外, 教材公司在武胜功任职期间共累计上交内蒙古工业大学校产处管理 费 291,392.23 元。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 (六)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 况 经对教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评, 我们发现教材公司存货内部 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及时,实物资产管理不善 等财务管理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现将主要问题说明如下: 1、存货内控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们在对教材公司进行审计期间, 没有查到教材公司内部控制制 度。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如下:存货的采购根据内 蒙古工大教务处的计划组织订购教材,教材到库后组织入库,但对于 存货和发票不能同时到达的存货,不能及时将入库单传递到财务部门, 造成仓库账和财务账存货差异较大,例如截至 2009 年 4 月 30 日止, 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存货售价账面值 300,581.21 元,而根据库管提 供 的 仓 库 账 该 时 点 的 账 面 值 为 1,433,957.50 元 , 两 者 相 差 1,133,376.29 元;领用环节,能做到存货的领用均应得到批准和记 5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胜功同志任职经济责任 审计报告 录,并传递到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但在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也 存在白条出库且不向财务部门报账的情况, 根据仓库部门提供的清单 表明,其任职期间白条出库未入账金额 130,119.15 元;在存货的盘 存制度方面,公司虽然也定期盘点,但公司没有一套盘存制度,典型 的缺陷是每次盘点后不编制存货盘点表, 不将盘点结果、 进仓、 出仓、 库存台账和财务明细账进行对比, 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 出处理意见, 而是如果实物量短缺, 没有找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直接调整库存帐,这样也一定程度造成仓库账和财务账不相符,影响 财务部门成本结转的准确性。 建议教材公司继续完善、建立健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如存货岗 位分工制度、存货的入库验收内控、仓储环节的内控、领用环节的内 控、存货盘存的内控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同时对货和发票不能同时到 达的存货,及时将入库单传递到财务部门、以使账实相符,达到规范、 有效管理的目的。 2、有些会计核算内容不真实 公司在成立初期对存货的发出采用“以存挤销”方式来确定产品 销售成本,可能存在将白条抵库、丢失、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 减少都计入成本; 在后期采用 “零售价法” 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后, 又由于仓库对货已到票未到存货不到财务部门报账, 致使财务部门进 销差价率的计算存在偏差,直接影响产品销售成本,同时使财务账的 库存商品和应付款不实,致使存货剔除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在初期转入 的 1,500,000.00 元存货外,出现负数,致使会计核算内容不真实。 3、会计核算不及时 教材公司存在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未及时进行会计处理情形, 如业务人员不及时将入库单据送到财务部门报账、 挂账收入或损失未 6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胜功同志任职经济责任 审计报告 及时进行相应账务处理等事项, 致使财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记录、分析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 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 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因此,建议教材公司对上述不妥当的做法予以改正。 4、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 审计过程中我们注意到, 教材公司存在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的现 象,例如将已入库发票未到的存货形成的负债暂估入账计入到专项应 付款;将内蒙古工业大学转入存货形成的应付款计入到短期借款核 算;将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汽车维修费、下水管道的维修费、租赁房 屋的维修费等计入待摊费用。 建议教材公司按照会计工作基础规范的要求完善财务核算及管 理工作。 5、应收款清收不及时 教材公司对售出的图书款清收不及时,例如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建 工学院 15,704.70 元和内蒙古技术工程专修学院 98,583.75 元图书款 不及时清收,建议教材公司及时对往来款进行清收。 (七)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个人收入及廉洁自律情况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个人收入及廉洁自律情况 1、个人收入情况 审计查阅了教材公司自 2001 年 1 月 1 日—2009 年 4 月 30 日止 应付工资、 主营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等相关科目, 并抽查了相关凭证, 发现武胜功同志累计从教材公司领取工资薪金报酬合计 287,299.59 元;取得税前股利 26000 元,公司已代扣其个人所得税 5200 元。 2、廉洁自律情况 7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胜功同志任职经济责任 审计报告 审计查核了教材公司自 2001 年 1 月 1 日—2009 年 4 月 30 日止 的会计账簿和凭证, 未发现武胜功同志违规报销费用和挪用公款等现 象。 经向财务人员询问, 武胜功同志也未授意、 指使、 强令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和财务会计 报告现象。 (八)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遵守财经法规情况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遵守财经法规情况 同志任职期间遵守 经审计教材公司自 2001 年 1 月 1 日—2009 年 4 月 30 日止的会 计账簿、相关协议、合同、纳税申报等相关资料,未发现违反财经法 规等情况。 (九)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上缴税费情况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上缴税费情况 同志任职期间上缴税费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 教材公司累计上交内蒙古工业大学校产处 管理费 291,392.23 元。 累计上缴国家、 地方等各种税收 2,426,547.64 元。 (十)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教材公司 2001 年 1 月 1 日的净资产为 500,000.00 元,2009 年 4 月 30 日的净资产为 1,487,501.26 元,增加 987,501.26 元。 三、审计评价 1、综上所述,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基本遵守了国家相关财经法 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了一名负责人的基本职责。 2、需要说明的特殊事项 (1) 2001年12月31日, 教材公司以暂借周转金的方式从内蒙古 工业大学转入进价为2,000,000.00元的教材,该批教材截止4 月30日账面剩余1,500,000.00元,但该批教材部分可能已失去教材的 使用价值,如处置可能会使公司存在潜亏因素,本次审计未考虑其对 任期经营效益的影响。 8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武胜功同志任职经济责任 审计报告 (2)12月31日,将397,208.44元可能存在重复入账的存货 计入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原因待查,次年将其中的200,238.40元冲 回,但其中的196,970.04元自20挂账至今一直未能查清原因进行 账务处理。由于我们在审计期间未能取得该项挂账的准确原因,因此 不能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我们提请报告使用人在使用本报告时考虑该 事项对审计期间经营状况的影响。 (3) 武胜功同志任职期间, 公司有价值 130,119.15 元的教材,由 各学院教师用书白条领出,未在财务部门结账, 我们提请报告使用人 在使用本报告时考虑该事项对审计期间经营状况的影响 附件: 附件: 2001 年 1 月 1 日至 2009 年 4 月 30 日审计后财务报表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 中国·呼和浩特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

二○一 ○年七月二十二日

内蒙古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报告(精选)

2.精选关于年度审计报告模板

3.幼儿园财务审计报告

如何开展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篇6

1.为考核和选拔领导干部提供依据。过去,一些企业领导班子在换届交接时,由于未经过公正的审计,以致责任不清,互相推诿,造成干部考核难度很大,无法正确评价经营业绩和经营能力。少数亏损企业负责人弄虚作假、胆大妄为,报喜不报忧,反而容易得到提拔。实行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对搞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2.有利于增强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贯彻“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每一位任期届满的企业负责人都有一个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公正的评价,能够增强企业领导人的责任感;根据审计报告的评价,结合平时考察,决定企业法人职务的升、降、留、免及平调,增强企业领导人的危机感;审计按照责权利挂钩的原则,通过对权责授予情况和责任完成情况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能增强企业领导人的使命感;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企业负责人全心全意搞好企业,都能起到一种有效的鼓励和鞭策作用。

3.有利于督促企业合法经营,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与完整。通过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错、纠错、防弊、堵塞漏洞,杜绝浪费,制止经济犯罪活动,可彻底改变目前个别单位存在的“富了方丈,穷了和尚,破了庙”的不正常现象,维护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4.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通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貌,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利用审计人员接触面广、视野宽、专业知识丰富的优势,提出可行的建议方案和改进措施,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1.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是指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会计核算是否准确,企业财务决算编报范围是否完整,企业经济成果是否真实可靠,以及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质量是否相匹配。主要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准确、真实,是否存在经营成果不实问题;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合并范围、方法、内容和编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存在故意编造虚假财务决算报告等问题;企业是否正确采用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有无随意变更或者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故意编造虚假利润等问题。

2.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财务收支核算的合规性。企业财务收支核算合规性是指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财务收支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年度财务决算是否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收支状况。主要包括:企业收入确认和核算是否完整、准确,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以及以个人账户从事股票交易、违规对外拆借资金、对外资金担保和出借账户等问题;企业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多列、少列或不列成本费用等问题,以及企业工资总额来源、发放、结余和企业负责人收入情况;企业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是否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有无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问题;企业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有无存在账外资产、潜亏挂账等问题,有无存在劳动工资核算不实等问题。

3.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质量变动状况。企业资产质量变动情况是指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各项资产质量是否得到改善,是否存在严重损失、重大潜亏或资产流失等问题,企业国有资本是否安全、完整,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有关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性及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及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有效资产及不良资产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结果,及企业在所处行业中水平变化的对比分析。

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对企业有关经营活动和重大经营决策负有的经济责任。企业有关经营活动和重大经营决策是指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做出的有关对内对外投资、经济担保、出借资金和大额合同等重大经济决策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企业内部控制程序,是否存在较多问题或者造成重大损失。主要包括:企业重大投资的资金来源、决策程序、管理方式和投资收益的核算情况,以及是否造成重大损失;对外担保、对外投资、大额采购与租赁等经济行为的决策程序、风险控制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情况;涉及的证券、期货、外汇买卖等高风险投资决策的审批手续、决策程序、风险控制、经营收益或损失情况等;改组改制、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兼并破产、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行为的审批程序、操作方式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情况等,有无造成企业损失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4.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要认真检查企业负责人及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核实企业负责人及企业有无违反国家财经法纪,以权谋私,贪污、挪用、私分公款,转移国家资财,行贿受贿和挥霍浪费等行为,以及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和蓄意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等重大问题。

5.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经营绩效变动情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全面核实企业各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账务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经营绩效评价政策规定,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以及企业资产运营和回报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

1.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因素审计权限、审计手段的局限性形成审计风险。审计主要是通过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发现和查证问题,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资料中反映,而靠审计手段难以深入查证,如假发票、假经济合同、假会议记录等。

2.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所形成的内在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查账能力,还要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法规、具备综合判断分析能力等,而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3.审计项目多、任务重,审计人员少,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目前审计力量普遍偏少,而审计任务较重,而在领导班子换届是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非常集中的时期,审计人员普遍感到压力很大,不堪重负,对审计工作质量也有影响。

4.审计对象任期时间长、情况复杂,导致审计风险的加大。大多数企业负责人任期时间长,所形成的会计资料多,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新的财务人员对过去发生的一些经济事实又不清楚,确认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方面的审计工作量大,给审计实施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存在着潜在的审计风险。

5.经济责任的界定问题难度较大形成审计风险。如何界定原任责任和现任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等。如被审单位违反财经纪律,既有离任者的个人行为,又有领导班子的集体行为时,往往相互推卸责任,很难界定个人所起的作用大小,致使责任难以区分。

6.“先离后审”带来的审计风险。按规定企业负责人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现实中,组织人事工作往往衔接不上,“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现象普遍存在,对离任领导缺乏约束力,使审计流于形式,也增加审计工作难度。

7.被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有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导致的审计风险。审计评价在很多情况下是靠数据说话的,而目前会计信息不实,会计资料的可信度差,直接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甚至造成判断上的错误。审计人员如果发现不了重大问题,对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实,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揭露不了,反映不出事物本来的面目,出具的审计结论就不真实,形成审计风险。

8.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科学确定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即审计工作步骤。合理的审计程序,可使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三个步骤。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明确审计任务、组织审计力量与拟定审计实施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两个方面;实施阶段的工作包括进驻被审单位听取个人述职报告和单位评价报告与调查了解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审核检查有关经济活动资料两个方面;终结阶段的工作包括整理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离任者、接任者签意见书;单位领导审定审计报告,做出审计结论及决定,下达审计决定书;建立审计档案,进行必要的后续审计。

9.正确选择审计方法。审计方法选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效果。因此,审计人员对各种审计方法应有较深刻的理解,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要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运用对比分析方法评价指标完成情况;采取座谈会与个别了解相结合的方式考核企业负责人的政策水平及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全面审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方式检查经济活动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用实物盘点和账面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企业的实有资产;用微观审计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10.突出审计重点,注重审计证据收集。在审计内容上,要重视经营决策的审计。决策是否科学往往直接关系到决策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惨重的和无法弥补的。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产权效应研究 篇7

由于世界各国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存在较大差异, 加上社会生产方式和技术条件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外关于社会责任审计概念的认识差别很大。首先, 国内外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称谓不同, 我国的社会责任审计在国外被称为“社会审计”。但笔者认为, 根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的称谓, 统一称其为社会责任审计比较适合。其次, 在内容表述上大相径庭。日本有学者认为, 社会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 是一种检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审计。该社会审计概念简单明了, 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审计的对象。美国学者米切尔·谢勒和大卫·肯特认为, 社会审计是强化组织社会受托责任的工具, 以便组织的管理者解释、辩护其决策。这一社会审计概念侧重表述了社会审计的内容和功能。我国学者陈金池给的定义较为全面、合理, 他认为, 社会责任审计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工具, 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后果, 提出审计报告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及管理决策。杨秋林、李冬生 (2004) 的定义则更贴近实际, 他认为, 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由专门的审计机构接受政府、社团和个人的委托,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 审查和监督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目前人们关于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审计的认识尚不全面, 从上述研究可知, 社会责任审计有以下主要特征: (1) 社会责任审计对象是企业及相关公益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状况与后果; (2) 社会责任审计的依据是相关的法律和规章, 以及审计程序性规范; (3) 社会责任审计的目的是鉴证社会责任行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并出具审计意见; (4) 社会责任审计的目的是抑制企业或其他主体行为的负向外部性, 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共同发展。

二、社会责任审计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

世界各国社会责任审计开展情况并不均衡, 西方国家起步较早, 而其他国家相对滞后。从企业角度而言, 其自身具有开展社会责任审计的动机, 如提高公司竞争力, 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公司及其产品的知名度, 树立良好形象, 提升公司价值等。从政府角度而言, 政府具有推动社会责任审计的动力。我国对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开展较晚。我国在这方面的实务开展要先于理论研究, 通常可以将1992年开始的退休金、养老基金和行业保险基金审计看作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开始, 因为其审计对象和内容实质上属于社会责任范畴。而正式的倡导并推动社会责任审计的行动则要后推至2004年, 其标志是审计署长李金华在第二届“中国财经法律论坛”上的演讲, 指出审计署已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给予更多关注, 并强调关注社会责任将是国家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后, 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披露社会责任审计信息, 而且出现了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第三方鉴证。

但从全球范围的公司实践看, 社会责任信息鉴证尚无统一标准。目前主要包括:无独立第三方意见、由非专业机构出具的独立第三方意见和由专业机构出具的独立第三方意见, 其中, 由专业机构出具的独立第三方意见权威性和可信度最高。就我国而言, 这方面情况不容乐观, 如《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就缺失第三方鉴证意见。出具第三方鉴证意见,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责任报告信息的公信力。然而, 由于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还刚起步, 企业并不一定真正希望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模范公民”, 有些企业只是借机包装自己以达到侵占公众经济利益的目的。

三、社会责任审计产权效应分析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很多, 不论企业出于何种原因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的这种行为最终会体现在企业绩效上, 体现在企业家个人经济收入、荣誉或社会地位的变迁上, 也可能体现在社会公众利益的改善上。这些结果最终影响到包括企业家、公司和居民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变动, 从而引起相关利益主体之间产权的调整。在此过程中, 社会责任审计的作用至关重要。经过社会责任审计第三方认证相当于给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贴上正面形象的标签, 也正是这样一个标签掩盖了企业的问题与不足。可以用社会责任审计产权效应产生过程图说明上述作用机理 (图1) 。

图1中, 社会责任审计鉴证至关重要, 社会公众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往往根据审计意见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判断并据此调整自己与企业的关系, 如作出购买或拒绝被审计单位产品的决策。社会公众的这些决策最终会影响企业绩效, 尽管社会公众也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对价。上述过程实际上就是相关利益主体产权的调整过程, 即社会责任审计的产权效应。

根据社会责任审计产权效应对社会财富的影响不同, 可将其区分为社会责任审计的价值创造效应、价值转移效应和价值破坏效应。所谓社会责任审计价值创造效应, 是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通过社会责任审计鉴证创造新的社会需求, 从而使企业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都获得益处, 最终导致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相反, 如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行为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而社会责任审计未能及时加以揭露, 最终给社会总财富带来损失, 即社会责任审计的价值破坏效应。如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通过社会责任审计认定, 虽然社会总财富保持不变, 但社会财富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转移, 即社会责任审计的价值转移效应。

四、社会责任审计实施对策与建议

为了积极引导企业社会责任审计, 特别是防止社会责任审计价值破坏效应的发生, 不但需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 还要强化社会责任鉴证, 积极稳妥地推动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理论研究的持续进行。为此, 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尽快确定企业社会责任边界。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 并为之提供审计鉴证服务, 必须清晰而完整地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笔者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三个责任范畴的统称, 企业社会责任边界是企业经济责任边界、法律责任边界和道德责任边界的集合。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社会责任边界的界定就是对上述三个责任边界及其总体情况的界定。

二是尽快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规范并设计相应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社会责任审计规范包括相关的法律、政策法规, 社会责任审计准则和标准, 以及社会责任审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守则等。其中, 社会责任审计准则是连接社会责任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在社会责任审计规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审计质量的提高、责任的界定、审计组织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以及内部管理的完善, 均依赖一套健全、有效、切实可行的社会责任审计准则。只有具备了一整套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准则,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工作才能有据可依。此外, 为了达到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定量描述和科学管理的目的, 还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定量指标。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动社会责任审计实践。目前, 我国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在2006年以前, 只有极少数中国企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 较典型的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1~2005年发布的《健康安全环境报告》。从2006年起,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随其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一起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随后, 我国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明显增加, 截至2008年7月, 已经有144家公司发布各种社会责任报告170份。鉴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巨大社会需求, 相关部门陆续发布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文件。如2007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8年1月国资发研究[2008]1号“关于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供需的迅猛发展, 需要及时出台相关文件或法规, 推动和指导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陆勇、李文美:《以产权保护为导向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12期。[1]陆勇、李文美:《以产权保护为导向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12期。

[2]刘仲藜:《创新审计准则体系,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2]刘仲藜:《创新审计准则体系,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3]刘永春、张宗益、袁茂:《产权结构、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研究》, 《经济论坛》2006年第2期。[3]刘永春、张宗益、袁茂:《产权结构、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研究》, 《经济论坛》2006年第2期。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 篇8

从2006 年开始, 我国各监管机构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 (见表1) , 将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与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逐步提上日程, 可见人们已逐步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与价值。

不少文献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Griffin和Mahon (1997) 对1972-1997年间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61篇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 有33篇文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即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了财务绩效, 有19篇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9篇认为没有显著相关关系。Preston (1997) 分析了美国67家大公司1982-1992年的数据后也得出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刘建秋、宋献中 (2010) 认为,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创造和财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而财务绩效的优化使企业具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进行信誉资本投资, 反过来又可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李建升、李巍 (2010) 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具体影响, 决定着企业对待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若要促进企业财务绩效、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必须具备四个要素:社会责任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监督反馈系统、合适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和战略。Weber (2008) 归纳出现有研究中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和价值的影响机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责任可以改善企业形象和声誉。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增加员工、顾客和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吸引力, 获得利益相关者以及顾客的认可,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财务绩效。二是社会责任可以增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社会责任可以增进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 有利于增进与投资者的关系从而降低资本成本;可以改善与监管层之间的关系, 节约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三是社会责任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节能减排、减少浪费等可以直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降低成本;而获得政府税收优惠和相关补贴以及其他财务上的优惠, 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四是社会责任可以提高销售和市场份额从而增加企业收入。社会责任通过提高企业商标形象, 生产社会责任特质产品, 开发社会责任敏感市场, 提高企业销售收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可以从市场获得更多货币和非货币价值来改善企业绩效。根据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假设H1: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上述文献已开始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视角研究社会责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但是还没有人从独立审计的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相关性, 而对上市公司而言, 独立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 其作用在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鉴证意见, 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于财务报表之中, 构成审计师检查测试的一部分, 故独立审计的质量越高, 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越高, 企业越真实地履行了其公开披露的社会责任行为, 进而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升, 在高审计质量下,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会更高, 故本文提出假设H2:高审计质量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本文通过设置审计质量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交乘项这一变量, 研究独立审计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 以期为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以及提升企业价值提供新的视角。

二、实证设计

(一) 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设计———企业价值的衡量。本文参考已有文献做法, 采用托宾Q值 (Tobin Q) 来衡量企业价值的大小, 计算方法为:Tobin Q=企业总资本的市场价值/企业总资本的重置成本= (股权的市场价值+ 负债的账面价值) /总资产的账面价值。 Tobin Q越高意味着投资者越看好该公司并愿意投资该公司, 从而公司价值越大。

2.解释变量设计 ———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质量的衡量。

(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CSR) 的衡量方法。 本文参考李正 (2006) 的研究方法, 结合国内外对CSR的内容界定, 认定以下6 大类共15 小类活动属于CSR范畴:环境问题类 (污染控制、环境恢复、节约能源或废旧原料回收、环保产品、其他环境披露) 、员工问题类 (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员工培训、员工业绩考核、员工其他福利) 、社区问题类 (考虑企业所在社区的利益) 、一般社会问题类 (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关注犯罪失业公共安全、公益或其他捐赠) 、消费者类 (产品安全与质量) 、其他利益相关者类 (债权人与银行等) , 并使用指数法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 如果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定性披露了上述15 小类CSR活动中的某一类, 则分值为1;如果有相应的定量披露, 则再加1 分, 即一个企业最高得分为30 分, 最低为0 分, 最终综合得分即为变量CSR的值。

(2) 审计质量的衡量。 研究表明, 审计师规模可以用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 对于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来说, 由于缺乏独立性或审计质量的下降被外界所感知时给事务所带来的风险与损失就越大, 因此可预期的审计质量就越高 (De Angelo, 1981) , 事务所规模越大, 潜在的准租越多, 相应地就越不可能为了单个客户而牺牲独立性, 从而审计质量得以提高 (刘峰等, 2009) , 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表明, 经大规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盈余操纵程度更低, “大所”的审计质量高于其他事务所 (漆江娜, 2004;吴水澎, 2006) , 故本文设置是否大所 (BIG) 来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文中所称大所即指国际 “四大”与国内“十大”, 国际“四大”指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国内分所;国内“十大” 按照中注协公布的《2009 年度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 2009 年我国国内“十大”为中瑞岳华、立信、信永中和、天健、国富浩华、大信、立信大华、天职国际、天健正信以及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

(3) 审计质量与社会责任信息的交乘项BIG×CSR。 检验审计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价值的交互影响。

3.控制变量设计。 本文参考已有文献, 设置如下控制变量:控制公司规模的总资产对数Ln TA、控制财务杠杆的资产负债率LEV、控制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控制周转能力的总资产周转率TURN、 控制公司成长性的营业收入增长率GRTH、 控制审计意见类型的OPN以及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Ln FEE, 各变量设计如表2所示。

(二) 模型建立

本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检验审计质量、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Tobin Q=β0+β1CSR+β2BIG+β3BIG×CSR+β4Ln TA +β5LEV+β6ROE+β7TUN+β8GRTH+β9OPN+β10Ln FEE+εi (1)

其中 β0为截距, β1, β2…… β10为系数, εi为残差。

(三) 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9 年我国沪深两市1 80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来源, 并按照如下顺序逐步进行筛选: 由于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经营业务的特殊性, 剔除金融行业公司26 家;剔除变量缺失的公司649 家, 最终得到1 134 家样本公司。 样本数据来自深圳国泰安CSMAR数据库。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由上页表3可见, 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 CSR指数最高值为21, 为“600161天坛生物”;最低值为1, 为“600076 ST华光”;CSR指数的平均值仅为7.27。TobinQ最大值为16.0061, 为“000536华映科技”, 其CSR指数为19;TobinQ最小值为0.7743, 为“200986粤华包B”, 其CSR指数为7。从描述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整体上较低, 大多数为定性披露而缺少定量信息披露, 且企业自愿披露动机不强, 需要监管机构不断出台管理文件并保障实施, 以加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信息披露强度。

(二) 多元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 并选用ENTER变量进入策略, 得出本文模型回归结果, 如表4 所示。

注: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为企业价值Tobin Q;***、 * * 、*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5%、10%;各解释变量的系数均为非标准化系数

由表4 可见, 从模型的拟合程度来看, 模型调整R方为0.463, 拟合度较好;F值为98.708, Sig. 值为0.000, 表明模型整体上线性显著;模型D.W.值为1.710, 认为不存在变量的自相关问题;各变量VIF值均小于3, 表明不存在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 审计质量BIG、社会责任披露水平CSR均与企业价值TobinQ呈现正相关关系, 表明提高审计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都会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但是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两个自变量的Sig.值均大于0.1) , 假设H1只得到较低程度的验证;而审计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交乘项BI-G×CSR与企业价值亦呈正相关关系,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Sig.值为0.000) , 这表明审计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在外部高审计质量下,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能够更加显著地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即审计质量可以提高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假设H2得到有力验证。从控制变量来看, 企业价值TobinQ与资产负债率LEV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表明负债水平过高的上市公司不被投资人看好;TobinQ与净资产收益率ROE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表明盈利能力越强, 企业价值越大;TobinQ与审计费用LnF EE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表明市场价值越大的上市公司越有能力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此外TobinQ与其余控制变量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9 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来源, 实证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审计质量对企业价值的交互影响, 结果表明:

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企业价值越大, 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已开始认可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 企业应该通过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来提高企业价值。

2.审计质量越高, 企业价值越大, 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 独立审计质量对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虽然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质量均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但是均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而审计质量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交乘项 (BIG×CSR) 与企业价值亦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审计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审计质量可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这启发我们在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同时, 应该提高外部审计质量, 以充分利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 最终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摘要:本文研究了外部审计质量与内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发现审计质量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均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但是均不具有显著性;而审计质量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交乘项与企业价值则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表明审计质量能增加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从而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

关键词:审计质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Griffin, J., Mahon.J.Th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Debate[J].Twenty Five Years of Incomparable Research:Business and Society, 1997, 36 (1) :5-31.

[2] .Lee E.Preston and Dougl as P.Op Bannon.The Corporate Social——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A Typolgy and Analysis[J].Business and Society, 1997, (4) .

[3] .刘建秋, 宋献中.社会责任、信誉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J].财贸研究, 2010, (6) :133-138.

[4] .李建升, 李巍.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争议与统一[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6 (6) :55-61.

[5] .Manuela Weber.The Business Case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ompanylevel Measurement Approach for CSR[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6 (4) :247-261.

[6] .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2) :77-83.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 篇9

一、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体

( 一) 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体应具备的条件

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可供选择的主体, 有政府审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及社会审计机构等。 而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有效主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能独立执行审计工作不受外界干扰;二是具备核电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三是能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实施长期有效监督; 四是审计服务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 二) 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选择

考虑到我国核电企业不同的组织属性, 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审计主体也会有所不同。 故而针对上文提出的必要条件, 对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作出以下构想:

我国核电企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 可以以国家审计部门或者社会审计机构为主体。 我国的政府审计机构承担着国有企业审计职责,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核电企业属于我国政府审计的范围。 政府审计机构在对这些企业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 实施社会责任审计, 这样避免了实施重复的审计工作, 符合成本效益型原则。 社会审计机构的灵活机动性, 更能适应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特殊的专业要求。 这两种审计机构都满足我国核电企业中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要求, 能较好地承担审计工作。

我国核电企业中的非大型国有企业, 则应选择社会审计机构作为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 社会审计机构能够与被审计单位保持相对独立, 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社会审计机构能够通过聘请核电专业的相关专家来扶助其审计工作, 满足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对专业知识的要求。 作为外部聘请的审计机构, 社会审计机构能够对被审计的核电企业实施长期有效的监督。 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强, 工作经验丰富, 能够在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的同时, 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社会审计机构满足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要求, 也是现阶段我国核电企业中非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最佳选择。

二、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 再结合我国核电企业的特殊性, 我国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内容列示如表1:

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建设情况、员工权益保障情况、价值创造情况、环境保障情况及社区建设情况五个方面, 全面审核我国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三、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程序和方法

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过程可分为一下阶段: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后续阶段。

( 一) 审计准备阶段

第一, 为了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 审计人员首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如背景情况及企业近期的重大经济活动;并了解被审计单位社会责任的基本情况, 如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等。

基于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体是社会审计机, 审计项目组可以适当利用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 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情况。 可以先整理内部审计机构提供的各项信息, 基本情况具体包括被审计单位业务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及经营特点、 影响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属行业的关于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 注册会计师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可靠性测试, 具体方法是检查记录或文件、观察法等。

第二, 为了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 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情况, 注册会计师与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交流。 我国核电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以下几类:员工、参建者、合作方、社区、政府、同行等。 由于这一步骤在准备阶段中, 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本文认为在审计方法上, 选用调查法最合适。 注册会计师针对上述几类利益相关者, 可以采用面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本文以走访员工为例, 来说明使用问卷调查法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方法, 参考格式见表2:

注册会计师在针对具体利益相关者, 使用调查表法时, 应注意以下事项:

由于我国核电企业对每类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 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应设计不同的调查表, 来实现调查目的;关注调查表的回收情况, 来保证调查的效果;调查表法在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与面谈法相结合, 用以提高调查的准确性。

第三, 根据调查了解的信息, 对该企业实施安全评估程序。针对以下表格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安全情况做出评估, 见表3:综合评估结果为各项评估结果相加再除以六的结果, 70~77 分为中, 78~84 分为良, 85~90 分为优。

注:优=90 分, 良=80 分, 中=70 分

审计项目组依据被审计单位生产安全评估结果, 作为该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评估的参考依据之一。

最后, 根据之前了解到的信息, 确定具体的审计计划方案及预算, 并安排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 由于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过程中, 将会涉及较多地与核电相关的专业知识, 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审计方案的时候, 应该考虑聘请外部专家来协助审计工作, 保障审计服务质量。

( 二) 审计实施阶段

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具体实施阶段, 是审计程序的主要阶段。 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具体应用为:

第一, 依据安全评估结果, 对企业相关管理系统和程序实施测试。 本程序可以由注册会计师参照前期的安全评估结果, 确定需要进行测试方法。 若评估结果为优, 只需要采取观察法, 来验证被审计单位的相关管理系统和程序的设计和实施是否与了解到的相符。 若评估结果为良, 注册会计师在采用观察法的基础上, 应该增加询问法, 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员工询问, 测试其在安全上的保障情况。 若评估结果为中, 则注册会计师则应着重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第二, 依据企业生产流程, 确定社会责任因素。 本步骤要求注册会计师首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核电生产流程, 画出企业的整个生产运作流程图, 依据每个流程确定与哪些利益相关者产生哪些社会责任, 并找出可能的社会责任薄弱环节, 作出分析, 拟定重点审计部分。 此过程采取的审计方法是审阅法, 即注册会计师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的生产流程设计文件, 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运作流程。

第三, 对照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法律法规, 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作出评价。 由于这个过程对于得出审计结论具有重要意义, 是主要的依据, 审计人员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 针对定性资料, 如安全管理措施建设情况、员工福利保障情况、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情况等审计内容, 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检查记录或文件的方法, 核实被审计单位是否在这些方面建立了相应的保障制度, 并有文件证明。 针对定量资料, 如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区绩效等审计内容, 注册会计师则应采取函证和重新计算等方法来验证。

以社区绩效中的社会捐赠总额的审计为例, 说明函证的具体方法:首先, 针对被审计单位的社会责任报告, 了解其社会捐赠总额。 查阅相关的文件,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社会捐赠具体情况, 包括捐赠时间、接受捐赠单位、捐赠金额和资金用途等。 再挑选出捐赠金额大、资金用途不明确的捐赠活动, 向接受捐赠单位发出询证函。 一般采用积极的函证。 最后回收函证, 汇总函证结果, 对被审计单位社会捐赠总额作出评价。

( 三) 审计报告阶段

在此阶段, 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出具的具体过程为:注册会计师依据前面的工作起草审计报告, 并在初稿完成后交给审计项目组进行讨论, 并作出补充或修改;在正式的审计报告出来之前, 把初稿发给被审单位, 寻求他们对此报告的看法;审计项目组综合前面工作的成果, 作出审计决定、出具审计意见和建议。

( 四) 审计后续阶段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而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并不以提交审计报告为履行社会责任的终结点。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具体工作结束后, 注册会计师应针对具体审计建议, 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采纳了审计意见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后期注册会计师可以依据被审计单位的改进情况, 再次发表后续审计意见, 以此来督促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意见并实际作出改进工作。

四、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视加深, 社会责任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在针对核电行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相对苍白, 本文便对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进行初步探讨。 对于我国核电企业而言, 进行社会责任审计不仅仅是获得社会的认可, 提升产品知名度, 获得竞争优势, 更多地是承担了国家能源的重任, 需要更为严格的社会责任审计, 来保障我国的核电安全生产、安全利用。

( 一) 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我国并没有针对核电行业的社会责任审计标准, 其披露的社会责任审计报告并未经过第三方机构的鉴证, 可信度有待提高。 核电行业的特殊性, 使其承担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且其在履行责任时较多地涉及核电安全方面的责任。 从而了解到我国需要针对核电行业的社会责任审计标准, 来规范其社会责任审计行为。

2.我国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更多地是披露利好消息, 而对于核安全事故等消极信息披露较少。 我国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即使有披露发生的安全事故, 多是简单带过, 较少披露事故详情。

3. 我国理论界在针对我国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主体上不明确, 较难推动审计实践工作的发展。 我国理论界对在审计主体上的研究, 观点不一, 在选择合适的审计主体上将出现分歧, 不利于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实践。

( 二) 推动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建议

1.我国核电行业能够出台社会责任审计标准, 以此来督促和规范我国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行为。

2.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完善的社会责任审计制度, 规范社会责任报告中应披露的内容, 以此来保障企业能够长期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

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专家学者, 可以通过学术会议等方式, 探讨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选择问题, 以此来明确审计主体, 推动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实践。

摘要: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 人们对核电能源的使用愈发显得谨慎, 国内各核电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显得尤为引人关注。基于此背景, 文章从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等方面, 依据我国核电企业的特性, 展开对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体系的构建, 并就推动我国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工作实践, 提出建议。

关键词:核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审计体系

参考文献

[1]方堃.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 2009, (03) :38-40.

[2]叶睿.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12) :104.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 篇10

关键词:社会责任,审计目标,公众利益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社会责任的范畴也越来越广, 不仅包括维护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投资者利益和当地社区利益, 还包括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那么, 企业社会责任范畴的扩大对审计目标是否有影响, 审计目标和内容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一、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审计目标的内涵

目前, 理论界关于审计目标的研究较多, 实务中各国对审计目标的表述不尽相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第一号《审计准则说明书》将财务报告审计的总体目标表述如下:独立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实施一般检查的目标是对财务报告的编制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 是否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表达意见。国际审计准则规定, 财务报告审计的目的在于审计人员对财务报告编制中所确认的会计政策结构表示意见。

石爱中和胡继荣教授在《审计研究》中指出:所谓审计目标, 是指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获得的最终结果。

笔者认为, 审计目标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根本目的, 它是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审计目标的确定, 除受审计对象的制约以外, 还取决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审计委托者的要求, 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对审计的客观需要。具体来说, 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的根本因素。社会责任的范畴出现后, 社会责任观下的审计目标从向股东提供关于受托经济责任信息的保证扩展到还要向社会公众提供关于受托社会责任信息的保证, 这必然引起审计目标、审计方法等发生相应的变化。企业目标和责任的上述变化随后传递到了审计领域。由于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 企业责任的拓展必然导致作为委托方的审计委托人要求作为受托方的审计客体向其提供相应的信息。而审计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信息质量维护者的作用, 审计的目标和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委托人的信息需要。当审计责任主要是对审计客体提供的与其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相关的信息发表鉴证意见时, 审计评价的对象即为体现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财务报告。随着审计责任向考查审计客体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延伸, 审计的对象也随之拓展到体现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信息, 它包含但不限于财务报告, 与企业的战略计划、风险管理、薪酬政策、公司治理、环境保护和业绩评价等方面相关的信息也应当成为审计查证的内容。

二、我国独立审计法定目标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审计总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 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 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 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由此可见, 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这一规定强调了审计总目标是对财务报表表示意见, 那么注册会计师收集审计证据的唯一目的, 就在于使自己能够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

上述审计目标并不符合我国审计市场的现实情况, 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公允性与合法性的关系有待商榷。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 合法性是指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但是这个概念与另一个审计目标——公允性缺乏关联。所谓公允, 英美会计文献中一个比较通俗的解释是:公平地提供信息, 即不偏袒任何特定的信息使用者;客观地反映经济实质而不拘泥于法律形式。合法的会计处理不一定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同样, 由于会计准则本身的缺陷, 公允的信息也不一定合法。应该把公允性定义为合法基础上的公允性, 使合法性成为公允性的前提, 以便于实务操作。

2. 将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作为审计的首要目标不适应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现状。

由于传统的政府审计的影响以及我国广大投资者所受审计教育的缺乏, 人们对审计的理解就是查错揭弊, 对公允性概念也缺乏全面的了解, 而且财务报表有未揭露的重大舞弊时报表就是不合法、不公允的。业界在努力使投资者了解公允性概念的同时, 必须正视我国的现实条件, 将查错揭弊作为审计的首要目标。

3. 审计目标体系不完整。

由于审计的形式不同, 其目标也各有侧重点, 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主的财务审计侧重于对财务报表编制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 遵循性审计则侧重于对受托人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计。20世纪90年代后期, 随着注册会计师队伍的逐步壮大, 注册会计师也受托进行经济效益审计, 虽然经济效益审计刚刚起步, 但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管理审计成为独立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审计有其特有的审计目标, 比如适当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出现, 审计目标的范畴也随之扩大了。因此, 合法性和公允性已经不能完整地概括独立审计的总目标了。

三、企业社会责任观下的审计目标

企业社会责任区别于商业责任, 它是指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一般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维护劳工权益、保护环境、投身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审计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 其目标必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并且随着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发生改变。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 审计目标具有不同的特征。社会责任观下的审计目标也有一些变化。

1. 社会责任观下, 把揭露与报告欺诈、舞弊及其他非法行为列为审计的首要目标, 而把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列为次要目标。

如前所述, 由于我国法制等各方面制度尚不健全, 财务欺诈、舞弊及其他非法行为频繁发生, 社会公众对查错揭弊的需求很强烈。而且,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弊, 必定不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另外, 受政府审计的影响, 人们对审计作用的理解就是查错揭弊, 因此查错揭弊目标的确立符合公众对审计的理解。同时, 将查错揭弊作为审计的首要目标可以避免由于公众对公允性的理解差异造成的审计目标的模糊性和缺乏操作性, 也符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落后的现状。

2. 社会责任观下, 重新界定公允性和合法性的内涵。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公允性是指合法基础之上的公允性, 所以不必再强调合法性目标。而应将合法性作为遵循性审计的目标, 将其内涵定义为除了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 还包括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这种界定不仅可以将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中的公允性和合法性联系起来, 而且可以弥补我国独立审计总目标中缺乏遵循性审计目标的缺陷。

3. 随着审计责任向考查审计客体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延伸, 审计的对象也随之拓展到体现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信息。

审计的对象包含但不限于财务报告, 与企业的治理结构、战略计划、风险管理、薪酬政策、环境保护和业绩评价等方面相关的信息也应当成为审计查证的内容。对此, 笔者认为应当对现行的审计目标进行拓展, 新的审计目标体系设想如下图所示:

经过拓展后的审计目标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目标是查错揭弊, 审查公司管理当局在经营过程中有无舞弊等非法行为。第二目标转向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然后按照公认审计准则的要求, 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验证意见。第三目标是通过全面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契合企业目标从“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向“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公众承担全面社会责任”的演变。而在第三目标下审计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公司治理结构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环境保护审计和可持续发展审计。

四、结论与启示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体系, 整个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较为笼统,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烈。但是, 企业目标从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向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公众承担全面社会责任的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不能被动地接受, 而必须积极地应对, 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社会、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

本文通过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目标的内涵的阐释, 分析了审计目标的现状, 并建立了社会责任观下的审计目标体系, 另外, 在社会责任观下, 社会需求不同, 审计的内容和审计主体的责任都有所扩展, 审计目标也有所扩展, 因而必然引起审计风险的增大。

参考文献

[1].石爱中, 胡继荣.审计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2].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3].吴琮.审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 财政部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5].刘三昌, 杨昌红.关于建立我国审计目标体系的两点看法.经济论坛, 2004;4

[6].陈晓芳, 邓明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0;5

[7].乔治·斯蒂纳, 约翰·斯蒂纳著.张志强, 王春香译.企业、政府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 篇11

【关键词】 铁路企业 经济责任审计 作用 主要內容 加强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在单位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对正处于经营机制转变阶段的铁路企业同样适用。因此,探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对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健康、平稳发展意义重要。

1.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1.1 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为正确选拔任用和准确考核干部提供参考依据。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联系领导干部任期目标,通过对相关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对其任期工作业绩作出评价,能够达到客观、公正的确认其经营业绩的目的,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依据,同时有利于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防止其短期行为。

1.2 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客观、公正评价受托公共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机制,一方面能够摸清家底,便于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后任者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另一方面可以明确或解除前任者的受托公共经济责任,便于划清前后任的责任。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把领导干部的任期内政绩水平与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与评价,可以促进干部的对单位经济工作的重视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建立党政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可以增强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通过财权和决策的合理推动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1.3 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提高审计组织社会地位和权威性,减少审计组织损失。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确保其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一方面可以赢得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人员的认同和信任,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誉,审计结果就能毫无疑问地作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考评和任免晋升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从而可以提高审计组织的社会地位和权威性;另一方面,由于审计结论的可靠性提高,审计风险就大大降低,从而避免了审计组织承担各种法律责任的可能性,减少审计组织由于审计结论存在瑕疵而产生的各种损失,包括经济声誉、精神、时间等方面的损失。

2.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总结任期内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工作目标指的是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事项,包括单位的所有财政,账务收支,国有资产增减及保值增值、债务、债权情况的增减变动情况。在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的基础上,一是要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是否完成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工作目标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进行评价;二是要对领导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率差等问题所应负的责任进行评价;三是要对领导干部本人在财务收支中有无违法违纪等问题进行评价。

2.2对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和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和审计评价

审查单位责任人在组织管理、决策、指挥、协调等方面的情况,有无盲目决策、损失浪费、投资无效益,甚至参与暗箱操作谋取非法利益等问题上,并对此作出评价。当然,评价经济责任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所尽量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

2.3 对领导干部遵守廉政纪律情况进行审计和审计评价

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领导干部个人是否存在贪污挪用公款,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领导干部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审计人员在实施领导干部任期责任时,一定要注意到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审计,审计人员不仅应对企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应承担的财务责任、法律责任进行审计评价,而且还应对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得到全面公正的评价结果。

3.铁路企业加强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

为了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3.1 建立并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

和一般审计评价相比,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对象是领导干部,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推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类别,相应确定所需运用的具体评价指标,制定审计方案并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可以有效地防止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主观推理、判断,可以减少和避免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发表不恰当的评价意见,防范审计风险。

3.2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大、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审计项目,其结果直接涉及到对领导干部年终奖励的兑现及领导干部岗位的选拔和任免。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既要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单位各系统工作流程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熟悉单位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3.3 抓住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方式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应放在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并改进具体的审计方式。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召开审计见面会,实行进点公示,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多方获取信息;二是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审计相关资料,做到一次审计满足多种需要,充分利用以往的审计结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三是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增加审计结果的透明度;四是有选择地进行“交叉审计”和“上下联合审计”。

3.4 树立成果意识,提升成果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组织、纪检、审计机关应协同搞好审、帮、促工作。审计机关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库,对审计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及责任人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意见,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组织部门应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列入干部考核档案,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和职务任免的参考依据。纪检监察机关应根据审计结果情况建立干部廉政档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后续利用程度。

结语

当前,随着铁路企业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更好地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礼莉《铁路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初探》[J] 理财 2011(10).

论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篇12

关键词: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转型,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保障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加强廉政建设, 预防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重要措施。2004年8月, 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经过两年的实践, 2006年1月, 制定了近两万字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 这两个文件, 是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法规依据。发电企业为适应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将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日常审计工作的重要项目。

1.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量大、范围广、内容复杂, 涉及发电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真实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财经法纪遵守情况, 以及经济效益情况等多方面。以下几项是在发电企业审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1) 资产账实不符。

如:更新改造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 长期挂账不验收转列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工程虚假验工计价;债权不及时清理, 造成大量呆账、坏账。

(2) 发电成本费用支出审计。

发电成本费用审计要避免太“琐碎”, 要着眼于成本结构优化、成本 (资金) 投入与发电生产任务相匹配。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体制的原因, 有的单位追求过多的设备, 从而增加了设备使用的成本负担;有的单位通过多经、集经承包和层层转包本应由主业完成的大修、维修项目, 甚至承包给外单位、个体户。这些做法, 都直接增加了发电企业的成本费用负担, 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工资管理问题。

如:违反规定提列工资, 不通过“职工薪酬”科目发放工资和发放不统计。

(4)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

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形同虚设, 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活动是难以有序进行的。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防护性审计, 是加强发电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5) 联系生产实际, 发现经济效益增长亮点, 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审计人员要下功夫熟悉、研究发电企业生产业务流程。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是很多的。如某热电厂每多发1亿千瓦时电量, 全年利润可增加1400万;每降低1个百分点的综合厂用电率, 全年利润可增加4000万元;每降低1克供电煤耗, 全年利润可增加450万元;每降低1元的天然煤平均价格, 全年利润可增加800万元。供热单位保证生产生活集中供热收费完整;物资供应单位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运营单位压缩汽车运用维修费用和电话费用等, 都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增点。

2.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完善

目前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着传统的“财检+评议”模式的缺陷。如果不摒弃这种审计思路与方法的狭仄, 经济责任审计的预期效果就难以发挥出来。2000年6月, 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重新修订了会计要素的定义, 财政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审计如还抱着过去的财务收支审计的旧观念、旧做法, 就适应不了会计工作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

搞好经济责任审计, 要把经常性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 经济责任审计要以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审计为基础。为了完善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1) 由以审财务为主转向以审机制、审控制、审风险为主

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主导了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变迁。最初的经济责任审计为评价经营承包责任、兑现承包承诺的需要, 主要集中在财务事项与财务成果的验证上。随着受托责任关系由经营承包领域扩展到经营管理领域, 经济责任审计从单纯为确保受托“经营承包”责任有效履行服务, 逐步发展到为确保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有效履行服务。与之对应, 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就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财务审计上, 而是要在促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转向“审机制、审控制、审风险”为主。

审财务不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这是因为:发电企业每年的决算审计是一个较为全面的财务审计, 基本涵盖了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和财务收支的合规性等方面的审计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在充分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情况下, 共享其审计成果, 基本可以满足评价发电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与财务责任的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应以“审机制、审控制、审风险”为主的原因是:经营者的一个任期只是发电企业存续发展长河的一个阶段, 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经营者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 往往较之某个阶段的财务业绩, 对发电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更重大, 意义更重要。

(2) 由审结果为主转向审过程、审责任人的动机为主

我们知道, 结果是孕育于过程与动机之中的, 发电企业经营者在其任期的动机及其过程比结果重要, 结果有可能在其任期满后出现。因此, 应既注意对结果的审计, 更注重对过程和动机的审计;既注意某一时间点静态情况的审计, 更注重全过程动态情况的审计;既注意静态真实性审计, 更注重过程控制有效性审计。

审计实践也告诉我们, 仅仅审结果是难以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的, 只有审查动态控制过程, 审查责任人的动机, 才能深化结果的审计, 才能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 为经营者的任用、考核和奖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才能实现促进发电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增值的审计目标。

责任人的动机具体体现在发电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 而内部控制体系又是以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先进的内部控制文化为基础、以准确的风险识别和完备监测评估体系为前提, 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密的控制措施为核心, 以严格的审计监督和客观的评价体系为保障、以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畅通的沟通渠道为支撑的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体。所以, 审责任人的动机关键是要审查责任人建立健全这一有机体及其有效运作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力。

(3) 由离任审计转向任前审计、任中审计与任后审计并重

离任审计之所以向离任审计与在任审计并重转型, 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a.因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之一是甄别企业经营者素质, 要全面、客观地甄别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就要对其进行任前、任中和任后的全过程审计。b.因为任前、任中审计的监督比任后审计的监督更为有力。

那么, 在任审计的审计期间怎样确定呢?可以采用任期制和风险导向的周期制。任期制是在一个任期结束前, 结合任期的经营目标和考核指标, 进行该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 侧重履职及目标完成情况的审计, 做到未经审计, 不得解除经济责任, 做到审计不合格, 不得兑现任期的效益薪金和其他奖励。风险导向的周期制是风险较大的企业和处于风险较高经营期间的企业, 采用较短时间为一个审计期间, 进行该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 侧重企业稳健经营、风险控制和业绩增长等方面的审计。

(4) 由财务指标评价转向财务指标与经济指标、生态指标、社会指标并重评价

现代发电企业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实体, 而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 并且生态环境和社会责任对发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现代发电企业的责任由财务责任发展到经济责任以及更为广泛的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 为此, 要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构建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指标评价体系是以有效增加值为核心指标, 从增值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本营运、发展能力等角度设置的。生态指标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是以少生多、减少浪费和污染、使用较少的能源和原料。根据全球可持续报告推动计划 (GRI) , 从原料、能源、水资源、排放物、产品与服务、供应商以及环保计划和政策等方面设置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社会指标评价体系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价, 从发电企业及发电企业经营者应该遵守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其他责任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开拓能力等) 等方面设置社会指标体系。

(5) 由个人问责转向个人问责与发电企业整改并重

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既审计“人”, 也审计“事”, 与此对应的审计问责也应该包括人和事两方面。涉及人的问责措施主要有: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组织处理建议;直接给予经济处罚;建议纪检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责任人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有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涉及事的问责可通过发电企业整改来落实, 主要措施有: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 进行成因分析, 制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治理方案;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 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行动计划和整改措施。

审计问责重在整改, 整改是否到位, 重在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没整改, 等于没查处, 等于没披露, 最终等于没审计。审计问责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规范和提升经营管理。为此, 要本着“审计必须严格、责任必须追究、问题必须整改”的理念, 加大问题的整改力度, 对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价, 对应落实而未落实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并督促完成, 形成以问责促整改、以整改促管理的良性循环。

3.发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

(1) 与监事监督的协调发展

监事要对经营者的受托责任进行监督, 同是对经营者受托责任进行监督的监事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 应该二者存其一, 还是比翼双飞呢?应该是后者。因为监事是“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 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摘自《公司法》) 。在一定程度上说, 监事监督是通过“纠正与罢免”促使经营者的职务行为, 使权利朝着有利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行使。侧重说“否”, 主要是约束监督。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领导人员 (某个董事、经理或部门领导) 的某个期间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检查, 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为其任用、考核和奖惩提供依据, 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说, 经济责任审计监督, 是通过“评价与问责”促使经营者的职务行为, 朝着有利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侧重说“是”, 主要是激励监督;此外, 监事监督是日常、无固定方法、一般无特定目标和期间的监督。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 针对某一期间和某一目标 (任期责任或专项责任等) 实施的监督。二者各有侧重, 职责也不同, 互不能代替。

但二者的目标一致, 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解决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使其朝着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因此, 二者必将呈现信息共享、结果共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态势。

(2) 与被审计对象的和谐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既与被审计经营者和谐发展, 也与被审计企业和谐发展。经济责任审计运用科学、规范、系统的方法, 客观地评价被审计经营者任职期间的履职尽责情况及其努力程度, 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决定该经营者的“得”与“失”, 被审计的经营者因此获得公正的回报。经济责任审计就会由“我要审”, 变成被审计经营者“要我审”的和谐局面,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 审计方法越完善, 水平越提高, 审计结果就越公正, 被审计经营者就越欢迎, 经营者“要我审”的欢迎支持度就越高;反过来, 这也会促进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完善审计方法, 不断提高审计水平, 从而, 形成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态势。

只有被审计经营者的得失与被审计发电企业的好坏密切相关, 才算达到真正的客观、公正。经济责任审计使这种客观、公正得以实现。也就是说, 经济责任审计使被审计经营者与被审计发电企业的利益方向趋同, 效用函数差异趋小, 正相关值趋大, 这是其一;其二, 经济责任审计要评判企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议、意见, 并督促整改, 从而完善、提升企业。因此, 经济责任审计与被审计经营者、被审计企业一起同步、良性、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鸣, 时现著.经济责任审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尉玉.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思考.中国内部审计, 2006, (12) .

[3]侯凤萍, 董明志.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会计之友, 2009, (3) .

上一篇:肺结核CT特点下一篇:身体机能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