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观念

2024-07-05

网络社会观念(共9篇)

网络社会观念 篇1

1 社会观念与技术社会

1.1 观念及其形成

什么是观念(Idea)?国内外对此定义很多。本文认同的观念是指社会观念,其涵义是指社会公众关于客观事物的思想意识。

观念以社会个体为载体,形成于人对社会的认识过程之中。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理论中,作为认识,观念产生于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观念形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按照中文对“观念”的理解,先有观察后有念想,那么对个人来说,观念就是通过一次观察形成观点、想法的认识过程,即观念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综合反应。

1.2 技术与社会观念

从宏观上说,社会观念的产生、变化是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社会领域的发展相关的。

从哲学层面看,技术不仅具有物质性、自然性和工程性,也与社会、人性和精神性(如技术与人的地位、自由等问题)有着种种复杂的关联,因此它对社会观念及其发展变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 互联网技术简要评析

互联网是当今技术引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巨大象征。要考察互联网的社会观念,就非常有必要研究互联网作为技术物的发展以及人对互联网的使用状况。

2.1 ARPAnet:非中心化的物理网络

今天互联网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net),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为抵御前苏联的核打击而投入使用的通讯网络。

阿帕网具有五大关键特点:支持资源共享、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和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2]到1993年,互联网已完成了包括WWW(万维网)、浏览器等在内的至今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所有这些在网络互联技术上的重大进展都承继着阿帕网倡导的“非中心化”的网络思想。

2.2 黑客、开源运动:互联网技术的推进器

一般认为,黑客对互联网早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谓黑客(hacker),是指那些通过信息网络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他们通常智力超群,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但他们不同于以破坏为目的的“骇客”(cracker)。黑客们崇尚自由、共享和没有利益冲突的网络世界,倡导“计算机为人民所用”,他们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或者是为了网络安全,通过破解口令、开天窗、走后门、安放特洛伊木马等基本技巧入侵他人系统、窃用或篡改数据,并发现网络漏洞,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问题,这实际上是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客观上大大促使了整个互联网的完善与安全。

2.3 搜索、P2P:从网站到个人

搜索技术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内容爆炸式增长过程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的信息导航技术。

P2P(Peer to Peer)意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主要是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P2P使互联网重返“非中心化”,大大突出了PC机的“中心”地位,成为网络内容的主要存储地。

2.4 Web2.0相关技术:互联网转向社会化网络

进入21世纪后,Web2.0概念日渐兴起。所谓Web2.0,是相对于Web1.0时代而言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改变了以前被动的网页浏览,而强调用户之间的交互,并使用户代替专业人士自己主导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一跃而为互联网内容的缔造者,这完全打破了传统上以主动提供内容为特征的门户网站所惯用的单向传输模式。因此,Web2.0精髓是以人为本,网民以主动写作、自我展示为主,大大提升了互联网的使用体验。

2.5 虚拟现实技术:从实践到思维的革命

虚拟现实(Virtural Reality)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并通过使用传感设备与之交互作用的新技术。

本文所指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泛指今天由数字化与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电讯等相关技术共同构建的互联网技术体系。从技术上说,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虚拟现实,从网络聊天、MUD游戏、电子信函到社交网络、网络新闻、网络会议和数据库等等,无疑已成为一种迥异于物质世界的新的空间和社会实践。

3 网络技术引领网络社会观念

3.1 互联网社会观念及其构成

互联网观念就是人们对于互联网本身、互联网社会的思想认识或意识。

按照观念的多面或层次不同,互联网观念和传统社会的观念一样也有复杂的构成。从观念形成过程看,有些观念是在初次或一次性行动中形成的;有些观念则是经过多次实践、再认识和修改过后的观念。

在结构上,互联网观念有三个层次,微观的是网民个体的观念,即单个网民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网络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维、心态和经验等。中观的是网民群体的观念,是指在某类网民群体(网络社群)生活中形成的观念,为群体的成员所共识和承认。比如团结、信任、友爱、反叛等。宏观的是整个网络社会的观念,是由网络社会中各个群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观念,它是绝大多数的网民群体、网民个体的共识。比如虚拟、现实、自由、开放、平等、文化认同等等。当然,互联网观念在这些层次之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容的。

3.2 网络技术助推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

如前所述,技术是与自然、人、社会相关联的复杂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然在创造网络文化的同时,影响到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基于上述对网络技术发展的简要回顾,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指出:

(1)重大网络技术引导各类网络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笔者认为,阿帕网作为互联网前身,孕育了虚拟现实、虚拟实践的思想基础、新的时空感和“重新定义一切”的可能。阿帕网独创性的分组交换技术、TCP/IP协议等,奠定了今天互联网服务的开放性、资源共享理念,网络世界“处处是中心,无边是边缘”、“去中心化”乃至“地球村”这样的空间观念。

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在上个世纪60-90年代的黑客、P2P技术、自由软件和开源运动等一系列技术活动或潮流中,那些先驱的技术人物或发明家在技术理念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打破强权者在信息技术与知识市场上的独霸和垄断。

以近些年来Blog、Wiki、RSS、SNS、Tag等Web2.0一系列技术的日益应用为标志,主体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已确立为互联网社会基本而核心的观念,并使得个人的话语权、知晓权和表现欲望得到突出地增长。另一方面,Web2.0的规模应用也使得整个互联网结束了早期远离日常现实的虚拟生存历史,而演变为真实的社会性网络(SNS)。

(2)技术的发明家们(发明、创新者)和网民一起构建了互联网社会及其观念。互联网的发明家们先知先觉及其技术实践做出了基础性的重要贡献。当然这不能完全归结于技术发明家,因为互联网既是技术,也是工具。具有观念的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尤其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网民对诸多重大网络事件的参与,显然对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鉴于篇幅在此无法细述)。因此,互联网世界及其社会观念就是由网络技术的发明家与网络的使用者(网民群体)的应用实践共同构建的,而这些发明家们也是网民群体的一部分。

(3)同样值得指出的是,网络观念与现实社会的观念有着无法分割的紧密关系。网民个体是连通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的根本载体,整个网络社会在本质上就是技术的社会构建的产物。

此外,互联网发展还启示人们应该树立与它相适应的新思维方式。网络时代需要虚拟性思维,它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系统历史性地相结合,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思维的技术性。网络交流、网络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明显受到技术的影响或限制,其间思维运作不是“纯理性”的,而是感性思维、理性思维与计算机操作、网络工具运用的紧密结合;二是思维视野和取向的全球性、人类性,要考虑多元与共存、跨文化交流、民族性及其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三是思维的通融性。网络信息的创制要考虑到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多媒介(符号)的运用,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技术思维的统合能力。[2]

综上所述,互联网是技术与社会共构的产物,在网络社会及其观念的构建中既有技术发挥的基础而突出的作用,又有全部网民参与乃至国家政府政策的影响,期间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任何进步,首先都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因此,作为技术和作为社会的互联网与整个当代社会文化、观念之间存在一种互塑的和共进的关系。

摘要:作为技术的产物,互联网也是技术与社会共构的结果。网络技术及其发明家们对网络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基于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使网络技术与网络社会观念之间在总体上构成互塑、共进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技术,网络社会观念,互塑关系

参考文献

[1]万.互联网的前身--阿帕(ARPA)网的产生[N].科学时报,2005-11-16.

[2]鲍宗豪.网络价值辨析[OD/BL].http://www.syhao.com,2007-05-19.

[3]郑智斌.飘在网海——网络人际传播论[M].北京: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2004.

网络社会观念 篇2

习俗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图腾与符号,承载着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精神。社会习俗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形态的发展而变化,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历程。社会习俗的变迁不是孤立的,它的发生是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和进步密切相关的。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还是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

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剧变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紧紧关闭了几百年的大门,利用战争和迫签不平等条约等手段,相继在中国开辟了80多个商埠。在主要商埠里,西方列强划设各自租界,在这种所谓“租界”内实行了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另一套政治制度——帝国主义殖民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商店、银行、船坞以及市政工程,使之成为他们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中心。与此同时,也把西方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科技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过来,形成与传统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和古代文明的鲜明对比。随着炮舰侵略和接踵而来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近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和漫长的社会转型时期。西方的风俗思想在中国社会蔓延,“西风东渐”已成不可阻遏之势。

传统陋俗对社会进步的羁绊

近代陋俗文化是指在中国近代社会发挥着文化糟粕功能的,体现于生活惯例上的,并为传统人伦文化所认同的习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婚姻文化、家庭文化、妇女文化等方面,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严重遏制着社会的发展。面对落后受侮的基本国情,近代知识分子开展了“救亡图存”、“西风东渐”等一系列社会变革运动,寻求一个又一个的救国方案,但传统的遗风陋俗在社会中根深蒂固,对中国社会进步的羁绊作用在变革中越来越明显,知识分子决心通过批判传统陋俗文化来达到救国目的,即“开民智”和“习俗救国”,至此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习俗也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中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近代社会习俗变迁与观念进步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主要表现在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及文化习俗的变迁等方面,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不缠足运动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戊戌变法前,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女子何罪,而自童幼加以刑,终身痛楚,一成不变,此真万国所无,而尤为圣王所不容者也。”[4]谭嗣同更是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以反对妇女缠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令各省劝禁缠足。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所倡导的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辛亥革命,“革”掉了妇女脚上的一块裹脚布,埋葬了七、八百年摧残妇女最严重的陋俗之一,使广大妇女在通向思想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革”辫发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是与开化世界趋向的短发大潮相背驰的,因而又是“落后”和“不开化”的标志。辫子曾是清王朝权威的象征,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即在全国厉行蓄发,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强迫人们接受满族发式,剃发留辫。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者为号召反满救国,遂将辫子作为向清朝发起进攻的先声,号召剪辫,以恢复汉人仪容。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各地剪辫运动掀起热潮,对于那些早已视清朝如仇敌的汉人来说,剪辫无疑迎合了他们的心愿。《民国野史》中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之后,辫子陆续被剪掉。当时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众多的“剃头店”的现象。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

辛亥革命“革”掉了男人头上长达二百六十余年的一条辫子,改变了人们头脑里对于发辫所赋予的政治意义,也有力地推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礼仪习俗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习俗的传统悠久。其中一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有一部分反映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迷信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支配,阻滞了我国社会的前进。到了近代,见面、称呼、节日和婚丧等礼俗以及由此引发的思想观念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脱帽、鞠躬礼代替了跪拜礼

上古席地而坐,行跪拜礼出于自然,后世桌椅既兴,此礼已不再适用。但由于它适应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的需要,便被长期保存下来。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到了近代,宫廷官厅礼节多用区分尊卑贵贱的跪拜礼,不能稍有差错。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见面礼俗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跪拜、请安等礼。由此可见跪拜礼仪的繁琐与不平等。维新人士将跪拜称为“奴隶仪式”、“虚伪习俗”,呼吁废除跪拜礼。对跪拜礼的冲击最大的是西方礼节。早在1793年,英使马格尔尼来华朝见乾隆皇帝,清朝官员要他行三跪九叩之礼,马格尔尼坚持要行西礼。1873年,同治皇帝接见日、俄、英、法等国使臣,在外国使臣采用的礼仪问题上开始妥协。直到1901年,清政府才同意以西礼接见各国使臣清朝垮台前夕,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知识分子,不少人已采用西洋的鞠躬礼和握手礼,使跪拜礼发生了动摇。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

阳历的改用和新式纪念日的实行

中国历代都用阴历,并以帝王纪年。这种历法不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落后性。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法史上开创了新的纪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通电全国,“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改行阳历,可免去阴历中平年闰年相差一月带来的某些不便,且与国际上通行历法

相一致,有利于国际交往。但由于阴历有24节序,与农事紧密相关,仍不能完全废除,故南京临时参议院于1912年1月又规定阴阳历并存,这种历法沿用至今。

阳历的改用和纪念节、星期日制的实行,影响了人们传统的节日观,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之后逐渐演化成新式城市民俗,成为社会现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网络社会观念 篇3

法治是一个久远的话题,但是,现代法治决不只是历史上的“法治”理念的逻辑展开,更不是传统“法治”在数量或规模上的扩大。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尽管可能同样使用了法治这个语词,但其社会实践的内容却有一个巨大的质的变化,而引出这一变化的则是现代化这个巨大的工程。同时,法治又是这一工程的一个构成部分。毫无疑问,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形成,已构成了现代化工程的前沿部分之一,其实践性正在使传统法治发生着质的变化,相应的网络法观念就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对法治进程的意义

互联网的出现为更广泛的人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网络社会中传播的特点在于其资源共享性,也在于其互动性。它使许多法治思想得以持续、快速地发表,并且受众范围极广。同时网络也促进了法律的外部研究,即关注“影响法律制度形成和维持的各种非法律因素,以及法律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许多其他领域的职业学者也得以涉及法学,法学的壁垒不再那么森严,法学不仅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而且与其他学科形成良性互动。法学家们也涉猎其他领域研究法学,使法学在更广的范围内获得理解。美国大法官杰伊说:“将正义送到每个人的家门口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徒法不能以自行,即使有最好的法律,如果先进的法治观念不能得以传播,那么建设社会义法治国家的任务也就难以实现,而网络社会正为法观念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因此网络社会中法观念的传播对我国法治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2 网络社会的市场经济基础,决定网络社会法观念的现代性

首先就中国的传统法治而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其主要表现为乡土社会的乡土秩序。但相反的是,与市场经济相伴的现代化要求人们在更大的、更为均质化的空间跨度中交流、交易和交往。正是在此基础上,网络社会得以形成。该社会里,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市场化(包括国内市场化、国际市场化)与知识化,使网络社会中的法观念与狭隘的“乡土秩序”毫无缘分,而与现代法治不可分割。

其次,网络社会中的法观念的现代性是网络发展与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网络与身俱有的技术性与开放性,使网络社会成为一个既特殊又现代的陌生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一切交流与合作都可超越“熟人范围”而在世界范围的陌生人之间进行,这正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而在传统社会中,乡土社会的秩序往往基于儒家所指出的(而非其主张的)人类普遍存在的“爱有差等”的自然情感,这种秩序发生在因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关系紧密的小型的熟人社会,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也往往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即所谓的“胳膊肘向里拐”。它优先关注和满足内部人的利益,一旦内部人与外来的陌生人发生冲突和纠纷,往往会以牺牲外来者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社区的利益。而由于这一点,又往往加剧其封闭性。而开放与陌生的现代社会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秩序与规则,网络秩序与网络规则因此成为需求,进而网络社会的法观念就变得很重要。

另一方面,网络的技术性为陌生人的虚拟提供了可能,这使网络社会的现代化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现代化。这种虚拟性,给网络秩序的建立带来更大的困难,也使网络社会的法观念传播显得更重要。因为,现代性带来的秩序问题并不仅仅是词与物之分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流动空间不断增大,社会开始转向一个陌生化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人们有更多的只是因为短期利益而进行的交往,由此形成的关系既是临时的,也是单维度的;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说,关系是非人身性的;而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博弈是一次性的。在这种环境中,机会主义的倾向更容易发展起来:即使规则为人们了解,人们也往往不守规则,如果不守规则可能带来个人的更大好处的话。如今,不仅“和尚”可以跑,跑得很快、很远;而且由于财产表现或存在方式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庙”也可以跑了。熟人社会中曾有效的、每个个体都拥有的以“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手段保证遵守规则的方式往往失灵。不难理解,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将使上述情况发生的容易度成倍增加。因此,网络社会中法观念是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难题,也是网络发展与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推动力

我国缺乏法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如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民主法制制度还不够健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缺乏法律文化和对法治的信仰。这样的环境造成了中国法治化不得不自上而下的发展,法治过程主要由国家推进。然而,“一个过分依赖国家强制力的法律体系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作用于社会的法没有根本上得到社会的认可”。法律的权威源于政府权威;但法治的本质却要求法律权威超越政府权威。这种权威不是源于写在纸上的宪法和法律,而是源于人们头脑中的公民意识。我国公民法观念落后、发展缓慢以及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对我国法治进程有巨大的阻碍作用。而网络社会中网民间的开放性,平等性和自由性以及网络的无地域性恰恰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形成享有主权要求的公民共同体,进而构成了现代民主与法治的重要社会基础,为现实社会中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寓所。

3.1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立法民主

实现法治首先要有良法,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法律制度只有通过立法形式才能创立和确认下来,因此首先必须规范立法活动,使其制度化。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的成熟公民才能积极参与立法活动,使立法不留于形式,成为人民意愿的真实表达。要让人们理解法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们参与立法。只有首先在立法方面人人平等了,才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为立法权在所有的权力中是最重要的权力,在不代表甚至损害公民利益的法律面前,是不可能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的确立也需要立法过程的真正民主,因为对于制定过程中自己毫无参与的法律,人们是不会十分重视和服从的。每一项法规都关系到公民的利益,这就决定了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立法,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当前网络社会中几乎我国所颁布的每项法律、法规在其起草阶段就会引起网民的极大关注,并引发大规模的讨论,充分体现了参与意识,也即在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不仅表现为一般参政,而是更深层次的、对立法的参与。

3.2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司法公正

司法是法律实施的最终方式,对法律问题的解决具有最终性,独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对建立法治社会尤为必要。只有享有司法权的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才能行使司法权。在司法领域,公众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是司法在实际上取得民主性、公正性结果而不流于形式的重要环节。司法民主的重要表现,是在诉讼中实行陪审或者参审制度,允许民众直接参与司法审判,而这些机制的良性运作在当前我国的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然而在网络社会中,却可以轻松实现,网民关心社会正义在司法领域内的实现,关心自己的自由权利,关心自己的自由权利同时还能推己及人地关心他人的自由权利在司法活动中的保障。因此,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对于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严格执法

法的执行,也叫做执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执法是法律实施的核心方式,法律的绝大多数是通过执法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法。我国的司法机关在依据法律、严格执法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是,在执法过程中还仍然存在着为保护地方利益进行行政干预,以及面对金钱对执法的冲击。可以说,权利的干预和金钱的腐蚀已经构成当今严格执法的两大障碍。要抵御权力对法律的干预,就要首先搞清权大还是法大。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因其平等性故其内在价值包含了权利本位思想,通过法观念的传播在人们头脑中广泛形成一个权利本位的共识,使人们意识到法律是用来平衡权力与权利的,或者说是用来限制权力、防止滥用权力,和保护权利的工具,政府的权力实际上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赋予。在这种法观念的指引下执法人员才能自觉抵御金钱的诱惑。当执法人员在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影响下认识到权利对于公民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时,他们才不会滥用执法权利,才能更好的遵守法律,起到权威和表率作用。

3.4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是法治的重要保障。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对立法活动的监督,即对立法机关立法有无法律依据、立法成果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立法活动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进行监督;对法律实施活动的监督,即对执法、司法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而进行的监督。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归根到底就是要用宪法来限制政府的行为,保障公民权利,而这一点是立法机关所制定的一般性的法律所不能完全实现的。通过网络社会法观念的传播使公民认识到在国家权力之上还有宪法权威的限制,使国家权力成为一种派生的权力,使国家权力的存在服务于保障公民权利的目的,网民在网络上国家主人翁的身份监督政府的活动,还可以保证公民通过网络这一途径有效地监督政府的各项行为,尤其是行使国家权力的合宪性和合法性。

3.5 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有利于培养公民法律至上的信仰

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实现法治的核心要素。法律至上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与法律相冲突,任何社会权力机关都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否认法律的权威和效力。法治建设除了制定完备的法制,还需要有公民对法的权威的认识和对法律至上的信仰。法律要求获得普遍服从,法治要求每一位个体都守法。法律的权威,不是法治社会的专利,但法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却只能在法治社会里得到实现。依法治国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法律必须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享有最高的权威。而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中国的最大障碍也正是法律的权威难以确立。从历史原因来看,中国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的人治传统,正如邓小平所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不重视法律是中国封建政治传统的典型特征。不重视和不遵守国家法制现象,既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又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以前,被迫不能利用合法斗争;夺得全国政权以后,又彻底摧毁了旧的政权机关和旧的法统。新中国成立初期几次全国范围的群众运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轻视法律的心理。所以,邓小平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网络社会作为一个陌生人社会,需要一种法律至上的信仰,通过在网络社会中法观念的传播公民可以进一步对自己在社会与国家中所处地位、自己在法律中的地位和意义认识和认知,并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任、依赖以至于对法律至上的信仰。

摘要:网络社会的市场经济基础,决定网络社会法观念的现代性,网络社会法观念传播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推动力。本文试论网络社会中法观念传播对现代法治秩序的重要意义。

电视广告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篇4

电视广告传播的作用包括两层含义:狭义地讲,指具有劝导和说服目的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指电视广告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广告主的意图,即告知消费者其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优异性及独特性,能够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并敦促消费者正视产品所提供的利益及形象,让消费者正确而快乐地购买并使用产品;广义地讲,指电视广告传播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包括有意识无意识的、直接的间接的、显现的潜在的影响和效果。

也就是说,电视广告传播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既是商业的,又是文化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尤其在今天,广告的作用已不限于物质、商业的经济领域,它对社会和文化领域,以及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讨论电视广告传播对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所谓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的观念,它是人们以往生活实践经验和知识的凝聚和升华。从内容上看,它是指人们心中一系列特殊的“观念”,包括对各方面的信念(即人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信仰(即将信念上升为一种最高力量和最高价值的崇拜与追求)、理想(人们按照信仰的东西来设想未来,把它变成努力实现的目标)。三者合在一起为广义的信念。从其外部功能看,价值观念是在人们选择取舍过程中,起着内心导向机制、评价标准作用的观念。凡是人们在进行评价、在对事物表达一定的态度时,其内心深处就启动着价值观念的运转和操作。

电视广告一方面传递商业信息,同时还传递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生活方式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即电视广告不仅通过传递商品信息,引导消费和改变需求,促使受众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情趣,而且,通过传播先进、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人们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在精神上理解产品,鉴赏产品,陶冶生活,美化生活。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电视广告在传播过程中涉及的思想、意识、观念、道德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在精神上情感上意会默认,思想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一、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

电视广告的力量不仅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推销产品和劳务,而且,体现在它能成功地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并促进人类进步。?

日本电通公司为国际牌脚踏车推出的“兄弟篇”广告,很鼓舞小朋友,也令父母倍受感召。画面是两个小家伙在野外学骑车,摔倒了再爬起来,伴随着童谣般的歌词,像小溪一样流入孩子们的心田:亮晶晶的脚踏车/还不能载着我的小弟弟/不可以哭呀/不可以放弃/再试一次再试一次再试一次/是男孩的话/跌倒了便该自己爬起来再一次再一次/纵使擦破皮受了伤/亮晶晶的脚踏车/也一定会载动我的小弟弟。旁白是:“请送给小战士们国际牌脚踏车”。仿佛是给上前线的战士装备武器,加油鼓劲,很鼓舞士气。?

在多数人都拥有过“脚踏车的童年”,从第一次会骑,到骑着上街、骑到郊外,人生自此渐渐扩展,以后小孩变成父母,同样给自己的孩子买脚踏车,定会想起顽强的童年。广告所倡导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对受众的社会心理有着强有力的影响。?

TBWA李岱艾广告公司为“圆梦”慈善中心创作的《山姆篇》广告,获’98戛纳奖。以叙述“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形式,倡导自信的生活理念。山姆患了白血病,“圆梦”中心的工作就是帮助患有绝症的孩子战胜病魔,面对现实。像山姆这样的孩子需要鼓励和朋友。山姆化疗后头发全部脱落,当他重返学校时,显得很羞怯、胆小、不自信,一进教室令他意外与感动的是,所有的同学都站起来并把帽子脱掉――原来他们都剃成了光头。山姆为同学们的爱心所激励,增添了学习和生活的勇气。观众也从这一充满爱心、充满自信的故事中受到感染。

中央电视台曾经推出的公益广告“榜上无名,脚下有路”,针对高考落榜生的心态,籍由李时珍不因考场失意而自暴自弃,而是潜心钻研中医中药,著书立说,终于成为名垂青史的伟大科学家这一历史事实,揭示人生道路的真谛。广告没有停留在劝慰落榜生不要气馁的思想层面,而是站在一个新的思想高度,从新的角度切入,启迪落榜生登高望远,考试失利不等于人生失败,引导他们迈向正确的人生之路。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多少“榜上无名”者,获得鼓舞和勇气,告别自卑和彷徨,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重塑自我。?

网络社会观念 篇5

今天, 我们的学生仍将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世界中。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与他人保持联系, 更要学会在不同合作系统中解决问题。针对这一要求, 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实际, 安排活动

由于农村的许多学校条件有限, 很难进行一些大规模的科学实验活动。这样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适当地也可以参加一两次科学实践, 如参观当地的工厂、企业。总而言之是为了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习社会, 了解社会, 学做社会的小主人, 从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过是引路人。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主动权在学生, 教师只是配合, 支持学生完成本次活动, 至于怎样做, 做些什么, 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实践。从而取得新知识,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 让小组成员形成小组的集体归属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小组内部应通力合作, 发挥特长, 努力争取圆满地完成任务, 从而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技巧。

三、以校本课程为主

组织活动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 不能纸上谈兵, 高谈阔论。特别是以校本课程为主, 把学生带进生活, 引进课堂。在实践中学习新知, 培养学生大胆探究、敢于设想、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精神, 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己和社会的小主人, 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论媒介演化对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 篇6

一、媒介技术的演化与社会性别的融合

媒介技术的演化不仅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模式, 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它还打破了社会场景中的藩篱, 为两性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共享观念提供了可能, 为社会性别的融合做了长期的准备。

(一) 媒介技术的演化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1. 传统传播模式———“被禁锢”的信息

男性、女性作为一直以来社会中存在的两个“群体”, 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每个成员。媒介对社会性别的影响, 主要在于媒介技术至少部分地使这两个“群体”在从社会场景中获得信息接触时存在了一定的差异。[2]而媒介技术的演变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模式, 以此改变着群体之间获取信息的差异性, 从而对社会性别的融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口语传播时代的信息具有易逝性, 无论人们是主动获取信息还是被动获取信息, 信息都无法长久地保存。通过口语传播的形式, 信息的共享程度也十分有限, 从长远来看, 非常不利于人们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并获得认同, 这也限制了人们以群体身份的方式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

文字传播时代, 信息得以长久地保存, 但技术的限制使得信息不能被大批量生产。虽然此阶段人们多是主动获取信息, 但由于文字的复杂性, 只有极少数的特权阶级具有阅读文字的能力, 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是非常不平等的。

在印刷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书籍同样因为文字的特殊性将特定的读者“聚集”到特定的信息系统, 在各种年龄段内和群体间隔离了信息系统, 使能接触某个信息系统的人和不能接触的人之间出现了严格的区分, 所以书籍更容易被精英们用于仅属于他们之间或个人间的交流。印刷时代的书籍作为一个独立的有形物体, 必须被单独购买或借阅, 所以如果人们对某一领域的信息感兴趣, 就必须主动将自己需要的书籍找出来。

2. 电子传播模式———信息的“主动传播”

与书籍相比, 作为电子传播时代代表的电视则有较少的知识阶段和分隔, 电视把它的内容提供给所有人。电视不会帮助精英掌控对于文化知识的解释权, 也不会使交流系统处于被分隔的状态, 它不会被精英们用于仅属于他们之间或个人之间的交流。与书籍需要被人们主动获取相比, 电子讯息会主动出来接触人们, 电视节目是被动性的消息, 利于满足大众更一般化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看, 阅读常用来加强和纯化一个人内在的现实, 但电视更趋向于将不同阅读圈子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放进同一个公共领域并向他们传播信息。

李宇春自出道至今拥有了大量的“玉米”, 除了许多年轻人, 也有很多“妈妈们”加入了“玉米”的行列。“妈妈们”大都是在传统教育的熏陶下成长的, 她们大多都认为女性应该以柔美、纤细、温婉作为特质。李宇春的中性形象如果出现在传统的媒体上, “妈妈”们可能根本不会去关注, 但借助电视这一平台, “妈妈”们有机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收看超女的节目, 关注李宇春, 以至最后也成为“玉米”的一员。可见电视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程度, 也为社会性别的进一步融合打下了基础。

(二) 媒介技术的演化使“场景”之间的藩篱最小化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名著《第二性》中指出,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 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 是整个文明”。[3]她也指出“永恒不变的女性气质”只是一个谎言, 女人想事情的方式、情绪、走路的样子, 并不是生下来就这样的, 而是渐渐形成的, 是教育和日常生活的结果。而梅罗维茨认为“群体”的身份“是由群体成员共享而对外部群体保密的经历所支持的”。在社会性别的问题上, 他进一步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区别至少部分地是由于对社会场景存在差异造成的, 男性和女性领地的隔离一度造成了社会化的不同角色”。[4]梅罗维茨将20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争取与男性完全平等的女性主义运动称为“实际上是为了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之间的分界线最小化或将其消除”。[5]媒介技术的演化正是通过进一步消除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的分界线而对社会性别的融合造成影响的。

1. 旧有的“场景”隔离———“模糊”的自我认知

许多年以来, 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隔离是被明确告知和接受的宗旨:“两个场合的宗旨”。妇女的位置是家庭与居家的场合;她们的职责是培养和照料孩子, 保护家庭, 减轻有工作的丈夫的负担;她们的权利是确定家庭的道德规则, 塑造孩子的个性与行为, 以及指导她丈夫的道德行为。与此同时, 男人要进入公共场合, 挣钱供养家庭。他们的权利是自由旅行, 决定家庭的居住地, 并且领导家庭的公共事务。这样的传统观念把妇女从商业化的重担中解放了出来, 男人则从照料孩子和家务的负担中获得解放。妇女传统的形象是纤弱、胆小、富有感情、超凡脱俗, 以及需要男人保护的, 这与妇女同男性信息传统的隔离有很大关系。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社会差异不但是通过场合的隔离而得到强化, 而且也通过男人比女人对世界有更多的接触而得到加强。以往, 男人能够去绝大多数妇女能到的地方, 女性则不能去大部分男人能去的地方, 但女性的私人空间却常常有男人介入。

男人对各种社会场所的介入允许他们发展多重的社会自我, 练习从一个场景中解脱出来, 当他们在另一个场景中时, 并可以获得自己角色所需的距离和看法。相比之下, 女性在家庭场合中的隔离使她们很少了解关于社会和自己角色的状况, 因此女性获得的是一个更有局限性和模糊感觉的自我, 一位女性对自己经历的了解常常是个人的理解, 很少能得到群体共同看法的肯定。波伏娃指出, 女人没有历史、宗教以及共同的地点可以使她们结盟。“她们分散地生活在男人中间, 通过居室、家务、经济条件, 以及社会地位依附于某个男人———父亲或者丈夫, 其紧密程度远远超过与其他女性的联系”。

2.“场景”的去“藩篱”化———“群体认同感”的催生

在受到电子媒介使用刺激后的工业信息时代, 电视可能以几种方式攻击了男性和女性世界之间的分界线:它融合了传统上不同的性别信息系统, 模糊了性别的公开与私下行为的分界线, 破坏了物质隔离作为性别隔离决定因素的重要性。

当谈到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大变革时, 不得不提到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其时, 电视在美国的普及率已将近90%。或许可以说正是电视媒体使20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社会资源, 帮助她们去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我, 并使她们形成了共同的边缘心态, 其中的某些女性已经产生了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她们在组织中发现了妇女团体的力量, 越来越多的妇女拥有一种新的权利意识和团体意识, 而且拥有一种用团体和政治的语言来描述个人经历的能力。由此, 女权主义思想得以复兴、发展、成熟, 最终独立引导了一场激进的社会运动”。[6]

(三) 媒介技术的演化使在平等环境中的观念共享成为可能

电视将带有性别内容的节目带进家庭中时, 会以两种方式冲击传统的体制:赋予女孩另一个直接的角色榜样, 而对男孩则减少了男性世界的抽象性。从长期来看, 男孩和女孩都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接触暴露的男性和女性角色榜样, 他们共享同样的性别观念, 这可能会削弱传统中社会化模式的区别。

1. 观念的共享对传统的性别意识造成冲击———不同性别的“公开比较”

电视所展示的文化态度是女孩和男孩应当各自按照传统的性别意识行事, 但它也可能教给女孩男性的行为、教给男孩女性的行为。由于面向女孩和面向男孩的书中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和理念, 过去男孩和女孩不同的社会化模式就会因为他们所阅读内容的差异, 以及由于缺乏对异性所阅读内容的直接知识而得到强化。比如:许多书籍和电影中描述的教训是, 为了赢得一个男人, 女性必须放弃与他竞争。这种体系实际上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 从儿童图书到学术论文, 都得到了强化。[7]但电视上的内容可能产生一种新的影响, 因为无论男孩女孩都接受着这样的信息。无论其具体的内容如何, 共享的信息越多, 就越是难以维持行为和世界观的传统区别。

每个小孩都有新的选择, 他们可能采取异性角色的某些特征, 电视同样减少了“异性”的神秘。在相同的信息环境中包括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 使得两种性别的行为公开地让公众进行详察和分析。由于电视结束了文化了中“女性场合”的女性信息的隔离, 那么它的最大影响是女性对自己角色的认识。作为两性平等共享信息的平台, 电视改变了两性对社会性别的看法。电视使女性接触到与以往不同的“外部标准”并且告诉她们“事情如何进行”。男性也找到了放松自己, 不用一直维持自己强硬阳刚形象的另一个新方向。电视这个共享场景推动了以往被分隔开的男性和女性的公开比较。

2. 共享观念促进了群体认同感的加强———性别融合的“公开需求”

在现有的女性主义运动之前, 大多数的女性并没有将她们看成是一个“群体”。女性突然能够“看到”超越她们个人问题并对其表示关注, 亦能够获得外部的观点, 对全体女性问题有共同理解, 这与在平等环境中获得了共享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电视提供了有着男性话题、男性冒险和男性机会的男性世界的画面, 而女性却被禁止入内, 这使女性发现自己是“少数人群体”———被隔离在世界之外, 只能看不能进入的群体。电视对两性领地的不断暴露鼓励了男性和女性要求在所有的公共场合进行性别融合。

2010年因参加《快乐男生》选秀而家喻户晓的刘著, 人称“著姐”。因参赛时着烟熏妆, 穿蓝色丝袜和高跟鞋而引起社会关注。刘著凭借着出位的打扮, 女性化的表演, 出尽了风头。刘著的性别观从小就与其他男孩不一样, 但是他的家人也从未对他进行干涉, 对他的成长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在以前的社会是肯定不会被认同的现象。如今的刘著还是会着女装亮相一些小的选秀现场, 甚至还召开了自己的演唱会。通过《快乐男生》的平台, 刘著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而他的性别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上一些人士的认同。且不说刘著自身的行为是否含有炒作意味, 但是在他身上发生的性别融合的现象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 的确值得我们关注。

二、媒介技术的演化催生了全新的“场景”的诞生, 促进了新的价值观的产生

著名的女性主义运动“在20世纪六十年代一下子在全国爆发。几乎没有任何男性或女性预测到它, 或者说甚至没有想到会那样。”社会意识中如此革命性的变化如何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是什么改变了妇女的意识, 是什么使得这些变化成为合理的———之后———对许多男性也是合理的呢?[8]在一代人之内如此大范围的人群中女性主义意识的突然兴起有力地说明, 在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时, 它们可能赋予了人们恰当性别角色的一个全新的观念。

(一) 社会“场景”的融合产生了全新的“场景”———性别融合的基础

社会“场景”的融合并不单纯是一个场景与另一个场景的简单叠加, 融合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当两个场景彻底融合成一个场景或逐渐趋向融合时, 就会促使一个新的场景的诞生。梅罗维茨指出:“性别的适合行为的新观念并不是简单地从更伟大的意识中成长出来的, 而是从新的意识和新的价值观中成长出来的。”[9]

因为电视通过将外部世界带入家中, 打破了公共环境与家庭的区分, 它首要的和最强烈的影响是女性对公众男性世界的观念以及她们所处的地点或缺少地点的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 电子媒介对家的入侵不仅使女性从家庭信息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而且倾向于将公共和家庭场景重要整合并且形成一个“兼有两性的场景”。

(二) 新的“场景”促使了新的价值观的诞生———性别融合的开端

妇女解放运动决不是简单地解放“受压迫的少数人群”。妇女对角色、权利和责任变化的要求也必然要求男性角色、权利和责任的变化。女性主义运动可以被看作是“性别解放运动”, 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在融合, 不仅仅是妇女变得更像男人, 而是两种性别的成员变得类似, 并且两种性别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对方的互相认同。

希拉里·克林顿是美国曾经的第一夫人, 现任的美国国务卿, 她的经历可谓充满传奇色彩。她曾为了帮克林顿助选, 而改从夫姓, 又力排众议与奥巴马同时竞选美国总统, 甚至还曾经在竞选中一度取得过领先位置。而她的先生克林顿从美国前任总统转变为为希拉里助选的好好先生则恰恰反应了两性在社会角色中互相融合的趋势, 当男性与女性不再固守在旧有的社会分工和场景之内时, 一样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 并获得众人的认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为“社会性别融合”的未来提供了好的典范。

三、结语

媒介是大众传媒传播的工具, 不仅媒介所报道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 媒介也通过塑造这些社会事务和行为交往的风格来影响着社会。社会“场景”之间不断地融合与撞击, 引起了对社会和政治行为重新评价。作为受传者, 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去鉴别信息的有益与否, 而作为传媒人的我们如何去挖掘传媒的潜质以服务社会, 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应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话题。

摘要: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演化, 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并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社会性别的融合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梅罗维茨的“媒介场景理论”, 着力从媒介技术的演化增强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使不同社会性别之间隔离“场景”的最小化, 促使了崭新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共享三方面来探讨媒介技术的演化对社会性别融合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技术,媒介演化,社会性别

参考文献

[1][2][4][5][7][8][9]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58-171.[1][2][4][5][7][8][9]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58-171.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309.[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309.

网络社会观念 篇7

“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形象写照。我国农村在工业转移和农业开发双重作用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地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农民日常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快速增长,村镇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导致村镇的生活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由于资金、技术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相当多的村镇废弃物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出,严重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6亿吨,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

(二)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1.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由于缺少农业科技知识,使用不当,使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很低,大约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农作物及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给人与牲畜造成了危害。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塑料薄膜,由于不注意回收清理而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

2.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近几年来,由于畜禽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禽畜粪便排放量大幅度增加,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吨,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大量畜禽粪便随意露天堆积,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严重污染了环境并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

3. 农村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与方法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

在播种时采用农药拌种,提高了植物自身农药的残留量从而影响了植物的质量;植物生长期进行大水漫灌,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程度、改变了土壤的正常结构;农业生产残留物不合理处理,如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使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人畜居住混杂,造成生活环境空气污浊,蚊虫大量繁衍,加速了病原传播,直接威胁农民身体健康。

(三)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0世纪7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但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布局混乱、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社会的最大污染源。另外,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全国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

(四)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以上这些情况,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要求相矛盾,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转变观念,否则,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二、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我们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一次升华,是党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理论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强化环境危机意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需要

当前,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长期以来,农村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观念时常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转变价值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决定性意义,充分认识可发掘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建立起它们相互依存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它们不是相互矛盾、不可兼得,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统一体。这既有利于广大农村发展经济,同时也有利于广大农村保护生态环境。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途径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应遵循的原则

1. 长期坚持的原则。

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重大的历史转折,是人类诀别传统模式,开拓现代文明的里程碑。而一种新的文明观念、文明方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要保护环境,整治污染,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就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

2. 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原则。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适度消费,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念,才有办法解决那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就能从国家的意志、发展规划变成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的行动,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 不同层面有不同要求的原则。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不同层面有不同要求。作为国家,要推动环境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手段培育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决策层应当高瞻远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系统地实施从价值观念到发展方式再到法律、制度建设的系统建设工程;作为普通农民要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具体途径

1. 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尽管政府部门在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农村的环境问题似乎并没有获得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农村环境监管基本处于盲区和半盲区状态,既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又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环保常识教育与宣传。因此,要在农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首先要改变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要改变社会制度中不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体制和规范,建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机制。

2. 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环保培训,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政绩观。

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都充分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万万不可急功近利,只图眼前。招商引资的项目与特色经济、生态经济相悖的项目,决不允许上马;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严重的项目,要坚决取缔。当乱砍滥伐屡禁不止的时候,当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该关不关的时候,当污染源造成巨大危害的时候,必须采取严厉的法律手段和措施,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3. 广泛开展环保科普宣传,帮助广大村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载体,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针对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收知识能力不强的状况,科普宣传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又具有吸引力,让农民看得懂,易接受。这就要组织有关专家专门编写农村环保科普知识系列读物。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社会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农民在践行“生态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

4.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

正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要注意从幼儿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努力,让幼儿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从小学会关注身边的种种生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只有生态文明的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才会冲破落后观念的束缚,自觉践行生态文明,才能形成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当前,农民日常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在农村牢固树立”。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的必然要求。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从制度层面上向农村倾斜,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的环保培训,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政绩观,广泛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提升全社会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村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黄禄星,黄国勤.农村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经济,2008,(1).

网络社会观念 篇8

一、社会价值观念影响着当代文学

在我国复杂的社会形态下, 传统社会价值、现代社会价值以及后现代社会价值共同存在于社会生活中。随着社会关系结构与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 导致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 对文学价值观的认识一直都是在保证文学中的“美”学基础上, 实现文学自身的社会作用。中国近代的新文学运动, 就是在这样的文学价值观念下发动的文学革新运动, 实质上是在强调文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功能, 也是当时社会知识分子对自身价值和自身使命的重新认识和确定。

由于社会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阶层话的特点, 很多文学作品都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我国的文学创作无论从选题还是文体阐释上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观念, 从过去的改革文学、反思文学再到现代的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 虽然政治思想的意识仍然束缚着作家的文学创作, 但很多作家正是有着这样的思想抱负, 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具有呼吁改革开放的现代化理论价值。而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的创作更加体现了文学的多元化美感价值。九十年代末期, 随着社会思潮的影响, 文学创作呈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文学的创作空间更加多元化。80年代的文学可以具有反思、改革的文化特点, 而90年代的文学作家的创作空间更加丰富化, 作家可以运用对文学的敏感度, 根据自身的社会价值观念创作自己喜欢的文学题材。因此创作家的文学理念和社会文学价值观念是导致我国文学创作多元化现象的主要因素, 与我国思想文化的解放有着必然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与某一时期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价值观念有关。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传媒技术的发展, 大众文学借助这一特点造成了现代文学多元化的发展格局。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发展, 文化格局已经发生了转变。在此期间, 我国的作家一直坚持着自身富有个性的创作方式, 因此那个时代的创作作品都获得了丰盛的美学价值。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家对文学的价值观和美学观是多样化的, 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多元化特点。多元与单一是相对的, 是一种广范围的描述。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元化文学创作, 是对一段时期作家的文学创作观念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归类和划分。随着我国从共产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文学思潮和流派现象在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进而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性, 促使不同的文学创作有着多样的价值体现。将社会价值观念与文学理论相结合, 能够让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 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现象将会产生。因此构建一个文学创作发展体系, 使其与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 从中国实际出发, 通过自身具有的独特个性, 使其满足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如果从微观的角度纯粹的来看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意图, 几乎没有相同的特性, 也就无所谓文学价值的单一性和多样性了。八十年代初期, 我国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经济政策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 以及不断更新的资讯设施等, 影响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 进而导致了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 使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向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受全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中国各个领域的社会价值观念都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而在这种价值观念下应运而生的创作价值, 也同样具备了多样性特征, 很难用一两种文学主潮来解释多元化的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末期, 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政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多元化现象的产生。在不断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社会发展中, 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 这就造成了文学创作的日趋多元化。可见当代文学价值的多元化现象主要来源于社会价值观念。

20世纪80年代, 网络文学的出现促进了当代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存在所呈现出来的新的创作方式和文学机制, 都体现了当代文学新的价值取向。虽然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形式还不够完善, 但它标志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通常价值观念往往对与之相悖的价值取向具有促进发展的作用。从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看出, 社会价值观念影响着文学创作的产生, 而对于文学创作价值的观点和看法, 是由人们的自身价值观来判定的。因此文学价值观念的不同反映了人们在文学上的不同价值标准。瞻望历史, 我们发现文学价值的多元性往往发生在社会形态发生重大转折时期, 网络文学就是如此。网络不光是一门科学技术, 它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 由此产生新的文学特征, 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 在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下, 新时代文学创作的衡量标准是由文学价值观念下新的文化品味来决定的。

三、结语

随着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促进了价值观念的改变, 价值观念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因此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会因为接触不同的事物而发生变化, 影响自身的所作所为。在文学创作方面, 作家的价值观念就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理念, 但往往社会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作家的价值观念。在我国社会形态转型的过程中, 我们往往从单一的角度来看待多元化的文学特点, 因此看到的都是文学解放下的创作价值。但从当下文学创作的视角来看, 在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文学价值观念开始迷失方向, 文学精神逐渐瓦解, 制约了当代文学的发展前景, 甚至影响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郑春光.《多元文学语境中的东方现代文学》[J].东方论坛, 2009 (02) .

[2]姜英.《网络文学极其价值观念的界定》[J].网络文学研究, 2009 (02) .

[3]侯传文著.《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东方现代文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网络社会观念 篇9

一、研究假设

根据对以往自考生价值观社会化的研究经验, 课题组提出了研究假设:分属不同性别、院校、学科、年级、家庭等类别的自考生, 在学习、择业、恋爱、婚姻家庭、消费、人生价值等多个价值观方面上将会表现出明显差异;针对当前自考生价值观社会化出现问题, 依据教育生态学原理, 改变自考生所处的生态环境, 能够更好地帮助与引导自考生树立社会主导价值观。

二、被试选取

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 收回有效问卷592份, 有效回收率98.7%, 其中男生291份, 女生301份, 大一学生227人, 大二学生154人, 大三学生126人, 大四学生85人。全部资料经检查核实后, 在SPSS社会统计软件包中输入数据, 然后进行逻辑查错处理, 认真核实, 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三、自考生价值观念社会化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 自考生学习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学习的看法和观点, 它主要回答学生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1) 自考生学习目的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目的是引起、维持、推动学生学习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的选项依次是“报答父母和亲人的期望” (57.8%) 、“提升自身素质, 出人头地” (51.9%) 、“拿到文凭, 找份好工作” (46.6%) 、“进一步学习深造” (42.4%) 、“学习知识, 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30.9%) 、“增加婚嫁的分量” (3.7%) 。

(2) 自考生学习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自己对学习所持的态度的回答中, 表示“积极主动”的有66.5%, 表示“消极被动”的有16.5%, 表示“无所谓”的有17.0%。可见, 大多数学生都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研究者认为, 自考生的学习态度如此一致, 说明他们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他们认识到只有积极学习, 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从自考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 当代自考生的学习价值观从总体上看是积极主动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 自考生在进行社会化过程中, 学习价值观是不稳定的, 同时可塑性较强, 如一位学生大一时很积极主动, 大二时可能很消极, 大三可能又变得很积极, 我们要找到影响因子, 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因子的积极作用, 帮助自考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2. 自考生择业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择业价值观, 是人对工作所能提供的各种有形和无形报酬的重视程度。

(1) 自考生择业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择业动机是驱动人们择业的内在动力。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自考生的择业动机依次为:“施展才能, 完善人格”、“自身得到社会承认”、“经济收主”、“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建立家庭奠定基础”、“生计的需要”、“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其中, “施展才能, 完善人格”、“自身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数最多, 分别为总人数的56.2%和53.1%。大部分自考生把施展才能和自身得到社会承认排在前两位, 享受生活、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排位也靠前, 为社会发展作贡献排在最后, 自考生的择业价值观开始由重视社会价值的传统价值观转向实现自身价值、享受高物质生活, 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

(2) 自考生择业标准调查结果分析

择业标准反映了学生的就业期望, 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理想向往, 也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目标所在。在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对将来择业时位居前三位的考虑因素依次是:“经济收入高, 福利待遇好”、“发挥个人特长, 符合个人兴趣”、“实现个人抱负”。但是也折射出一个问题, 多数自考生把“收入高、福利待遇好”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考虑, 自考生职业观从“社会价值型”转为“经济价值型”, 越来越追求经济利益、物质待遇。

3. 自考生恋爱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1) 自考生恋爱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恋爱态度是自考生是否树立正确恋爱价值观的重要标准。被访的自考生中, 绝大多数表示赞成“在校期间谈恋爱”, 占到总人数的89.3%;只有6.5%的自考生表示不赞成, 并且年级越高, 表示赞同的比例随之升高。

(2) 自考生恋爱动机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婚恋被称为当前高校管理的“三大难题”之一, 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导致恋爱问题时有发生。被调查的在校期间谈过恋爱的自考生中, 谈恋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 (52%) , 其次是“寻找感情的寄托” (29.1%) , 这两项在各个类别中的比例排序均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在自考生恋爱动机当中, 仍然存在不良的恋爱动机, 不良的恋爱动机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产生, 如何使自考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 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4. 自考生消费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近年来, 关于大学生高消费的新闻时有报道, 这是将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作为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化内容的重要原因。被调查的自考生中, 有64.6%的自考生认可“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有22.10%的自考生认可“勤俭节约”, 只有7.40%的自考生认可“高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意义逐渐发生变化, 消费的目的不仅是满足需要而且是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学校里流行的顺口溜“一年土, 两年洋, 三年不认爹和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自考生消费观的变化。

5. 自考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道德观是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作出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 是人们坚信不疑的各种道德规范构成的道德信念的综合。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当代自考生有较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较高的道德素养。当问及“路上见到老师是否会主动问好”时, 91%的调查者回答是肯定的;当问及“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 有61.3%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 35.2%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3.7%偶尔让座;当问及“如果你正处在十字路口, 前面出现红灯, 而路况又很好, 这时你会怎么做”时, 81.6%的学生会等绿灯亮了再过去。当问及“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看法”时, 51.3%的自考生认为社会道德现状虽令人担忧, 但是还会好起来, 有32.8%自考生认为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当问及“看到一个抢匪正在殴打一名受害者, 你会怎么做”时, 82.7%的自考生表示尽自己所能帮助受害者;7.26%的学生会挺身而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自考生在道德意识主流上很大程度上保持与传统道德观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2]王俊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胡继华.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农田小气候的改良下一篇:河北网络文化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