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

2024-09-02

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精选6篇)

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 篇1

近些年, 很多以女性犯罪为素材的电视剧频频出现在银幕上, 印象最深的是名为《红蜘蛛》的一部以阐述女性犯罪为主题的电视剧。的确如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女性犯罪比例在不断的上升, 导致女性犯罪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 但近年随着改革开放, 女性纷纷走出家庭, 步入社会, 广泛参与社会角色。但主要犯罪诱因多来自于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 所谓的社会结构包括社会经济政治供需结构、社员政府间城乡间结构及文化结构等, 而这些社会结构往往体现在各各社会因素中对犯罪原因发挥着作用。将大致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家庭个人等因素对女性犯罪原因予以阐述。

一、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 一) 社会政治体制角度引发的犯罪原因

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人民的生活水平由自身的经济基础决定,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富人尊贵奢华、穷人举步维艰的现象, 这正是社会收入分配机制不公造成的。特别是针对女性, 在社会上处于较弱的地位, 在收入上的大部分没有比男性高, 再加上生活家庭的压力来源, 使生活上也出现两极分化, 这就很容易使低收入人群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尽管国家在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住房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是, 现实生活中, 贫富两极分化的态势并未有效遏制, 社会低收入人群的心理落差并未有效弥补, 贫富两端的观念冲突和行为差异无法有效去除, 长期以来积累的对富人的仇视和对社会的不满就很可能通过犯罪的方式得到宣泄和释放, 从而获得情绪解放和心理满足。当然,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穷人对富人之间, 男性和女性中间也时常发生, 作为社会较弱群体的女性, 其犯罪原因之一也是由于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从而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 以此引发其对整个社会的情绪不满和心理压抑, 他们将反过来把这种不满和压抑报复性投向社会。[1]

( 二) 社会经济角度引发的犯罪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发展的速度日益增强, 因而社会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调整, 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慢慢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女性逐步从传统家庭主妇的社会角色中脱离出来, 积极参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褪去传统女性家庭观念和铸就现代女性的同时, 也带给她们新的不适应。在这种社会角色的转换中, 引起的不可避免的冲突或失调成为了女性犯罪的社会根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刺激, 物欲的引诱, 导致人们对金钱的过度崇拜。在过去的中国社会, 女性一直都处于从属地位, 进入了21 世纪, 由于男性、女性的自身本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大不相同, 分工不同, 而社会却以对男性的要求来对待女性, 要她们能发挥理想的作用。但是, 往往在现在社会中, 往往提供给女性的机会远远不如男性, 例如, 企业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 大多时候都表明不招收女性, 而且很少有女性在工作单位的高层群体中工作, 待遇也远远不如男性,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 为了生存, 为了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 女性不得不付出比男性超过一倍的努力, 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一些女性在努力未果的情况下, 产生焦灼的情绪, 就会出现一些行动上、思维上的偏激, 情绪失控, 踏上了犯罪的道路。或者在贪图享乐等心理的支配下, 插入别人的家庭, 破坏别人的家庭, 诈骗钱财、卖淫、贩毒, 最终走上一条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二、从社会家庭个人因素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 一) 形成女性引起犯罪的性格特点

长时间的社会的大背景下, 从性格特征分析角度,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情感、注重情绪, 多处愿从情感中表达, 因此往往也会发生脆弱、不稳定等现象。情感对女性在行为的选择、动力、控制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不仅如此, 还表现出“易感性”特点, 即容易外界或别人情绪的渲染而对自己的情感产生作用。女性多数情况下犯罪, 多数处于从犯、共犯行列, 多数是由于感情上的问题加入到诈骗, 贩毒等违法犯罪团伙中。由于比较注重情感, 往往在事情败露以后, 容易犯包庇、窝藏罪。女性在情绪上很容易受到刺激, 加上女性生理方面的一些因素, 使其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国外学者研究表明, 女性犯罪的发生与女性独特的心理特征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如日本学者松本良枝指出, 女性的所具有的欺骗性和虚荣心同时女性具有很强依附心理, 缺乏足够独立的判断能力, 很多女性就是因为轻信他人, 受他人蒙骗, 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3]

( 二) 形成女性引起犯罪的家庭特点

以往的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社会婚姻信念慢慢只能作为遥不可及的神话, 社会在变化, 经济在发展, 矛盾也随之剧增, 离婚率在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中, 呈递增状态。女性特别看重家庭对自己的归属感, 如果家庭不温暖, 极易对女性产生很不好的影响。据统计, 全国范围内每100 对夫妻结婚的同时, 就另外有10 对左右的夫妻办理离婚手续。[4]特别是在特大城市中, 离婚率始终处于日益递增的状态, 离婚, 女性必然是受到伤害较大的一方, 并且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分析表明, 大多数卖淫妇女从小生活在没有父母亲, 或父母酗酒, 或经常吵架的家庭中, 家庭温暖感严重缺失。长期生活在争吵的氛围下, 她们学会抽烟、酗酒、打架。而酗酒、吸毒又是妇女卖淫的助长剂。有些女性从小离家出走, 流浪和乞讨的现象有增无减。这些都是导致女性走向犯罪的不可缺少因素。

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出现在现代社会中, 社会男女地位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难以改变, 这也是出现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 女性走上犯罪之路, 特别是暴力等犯罪, 家庭暴力是诱发的根源。传统的固化思想, 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让很多女性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缺失父母所带来的亲情, 扭曲的人格因此得以产生, 还有一些不能自立的女性, 他们往往依靠男性生活, 在家中地位低下, 常常受到家庭成员的虐待, 但由于受到封建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 忍气吞声是她们的经常做法, 当忍耐达到一定程度, 超出身体和心理上的一定范围时, 这些女性就会走上疯狂报复的犯罪道路, 异常的家庭结构: 其一表现在非婚家庭中, 非婚家庭包括未婚同居外遇同居等畸形家庭结构, 包二奶等婚外情所组成的异常家庭结构则具有更大的不稳定和危害性这种家庭即对合法家庭一方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其本身家庭结构也极其松散, 合法妻子和情人之间发生的矛盾突出极易产生犯罪行为, 其次, 主要产生在离异家庭中, 未成年子女和女性的受伤害程度多于男性, 部分女性在家庭破裂后, 身心受到沉重打击, 容易对男性产生偏激的心理, 因此产生打击报复的心理, 走上不可回头的犯罪之路。

三、结论

社会往往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 而法律的制定往往要考虑多方面的社会因素, 以社会为基础的, 犯罪原因亦是如此, 我们在分析某一犯罪的构成原因时, 要紧密的与社会因素相联系, 将社会学因素与犯罪学因素有机统一, 从犯罪社会学的角度出发, 才能更好的寻求根本原因, 找到解决与预防的途径。女性的犯罪具有很深的社会背景, 在一定程度上说, 女性犯罪多是社会环境因素的产物, 与人与人之间社会化与社会结构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女性的犯罪概率也是不同的, 只有社会给与女性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女性犯罪的原因, 才能真正的找到女性犯罪的规律, 特点, 走向与趋势, 这样才能找到真正预防的途径。

摘要:女性犯罪的问题近些年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女性犯罪率的逐年递增, 其上升速度甚至超过了男性犯罪, 这一重大的比例变化, 不禁发人深思。由于女性在生养和教育后代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 女性的状况如何与国家的建设及其发展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 因此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探究女性犯罪的原因势在必行。本文把社会结构大致分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个人家庭等社会方面探讨女性犯罪的根本原因, 只有对女性犯罪原因有了明确的社会认识, 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有效遏制和减少女性犯罪的办法, 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女性犯罪,社会原因,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潘仕.女性犯罪初探[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

[2]赖修桂.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 (3) .

[3]孙晶.我国女性犯罪原因的社会学研究综述[J].南都学坛, 2007 (4) .

[4]王海燕.浅析女性犯罪形成的社会历史因素[J].政法学刊, 2001 (12) :40-41.

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 篇2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是,也会带来诱惑和罪恶。近几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据相关调查,青少年网络犯罪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出现了犯罪形式多样化、年龄低龄化、团体化、恶性化等令人不安的趋势,如盗窃、故意伤害、抢劫、杀人及网上恐吓等案件。网络在诱使未成年人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不同于以往的普通犯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

1.以网络为中介共同犯罪。青少年个体力量、智力、胆量等相对比较弱,要凭借个人能力实施犯罪,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结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显著特点。一般为单个犯罪分子产生犯罪想法,事先通过网络寻找合作对象,在网络上预谋、分工,改变了以往犯罪团伙多为熟人,聚集起来商讨犯罪的模式。这种方式更隐蔽,也更容易发展犯罪力量。

2.为上网实施侵犯财产犯罪。大部分青少年为没有经济收入的在校学生,平时零花钱有限,而在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等需要大量金钱支持,当家庭不能满足消费需要时,有些青少年铤而走险,不惜采用犯罪手段获取钱财,以满足上网之乐。这些学生平时不爱学习,经常旷课、打架斗殴,往往涉嫌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财产犯罪。

3.利用网络实施侵害公共信息安全性质的犯罪。一些不法青年,常以黑客身份擅自侵入公共信息系统或侵入国家政治经济及军事等要害部门,盗窃国家机密、商业秘密。

4.受网络游戏影响实施暴力犯罪。许多网络游戏都是暴力游戏,玩家通过不断打打杀杀获得武器和积分,长时间处于内乡虚拟暴力世界,青少年就容易将虚拟世界中的暴力游戏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中体验暴力游戏的快感,实施持刀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犯罪。

5.制造网络病毒,危害社会。青少年制造病毒和传播病毒的动机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一时兴奋、有的是为了打赌、有的是被人利用,但不管其动机如何,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往往都很严重。

6.利用网络销赃。网络信息量大且畅通,速度快,销售犯罪所得无须中介,即使交易不成也互不相识,不会有后顾之忧。一些爱好网络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联系陌生买家,处理赃物。网络扩宽了赃物的处理途径,也使得利用网络的犯罪更隐蔽。

二、青少年因网络犯罪的原因

1.自身因素。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生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渐形成,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追求时尚,涉世不深,易被网络巨大的超现实所吸引,而且青少年易冲动,缺乏理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处于网络这样一种嘈杂纷乱的场所或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极易沉迷于暴力、色情,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而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犯罪的危机。据调查,因网络犯罪的青少年中,60%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合的家庭,20%的父母长期地外打工,跟随祖父母生活,另外20%虽然生活在健全家庭中,但父母忙于工作,或文化水平低,平时与孩子极少沟通。这些未成年人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家庭温暖,往往性格比较孤僻、自卑,不愿回家,而网络恰好填补了未成年人内心的空虚,可以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导致许多未成年人长期上网,甚至吃住在网吧,早已忘记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

3.学校因素。一方面,应试教育导致社会将高分数、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学校和老师把后进生、双差生视为“害群之马”,言语中时常流露出对他们的嫌弃、歧视,导致这些未成年人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便到网络中寻找自己的价值,以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功和满足。另一方面,学校只重文化教育,缺乏网络安全教育及法制教育,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上网条件,使得一些学生以旷课、逃学等方式到黑网吧中上网,陷入虚拟世界难以自拔。

4.社会因素。一方面,网吧管理不到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但现实中很多网吧不但违反规定允许未成年人入内,并24小时营业,甚至为未成年人提供吃住等便利条件,使未成年人有条件长时间沉迷网络,脱离家庭监管。另一方面,网络监管存在漏洞,许多色情电影、暴力游戏、非法论坛屡见不鲜,这些暴力、色情信息能够被未成年人轻易获取,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5.网络因素。现有网站有很多信息是未成年人不宜看到的,特别是一些黄色、暴力、赌博等网站会通过多种链接方式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图片醒目,具有挑逗性。自制力不足、好奇心强的未成年人容易点击进入。网络游戏多为暴力游戏,充满殴打厮杀等场景,不断挑战玩家,使得未成年人容易沉溺在虚拟世界中。长时间玩网络游戏还会导致他们精神萎靡,性格偏激,过度依赖网络。

三、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措施

1.加强道德教育。青少年的教育不是从他们满14岁时才开始的,父母要从娃娃抓起,将孩子引导到与人为善, 积极向上的道路上,帮他们尽可能早地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

另一方面学校要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妇联组织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帮助和引导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镇等城乡基层单位要把家庭教育的情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中小学生教育体系和社区综合评价体系。

2.重视家庭教育。因为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最了解孩子的性格以及生理、心理的变化,所以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家长要尽到监护责任,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应有的家庭关爱和教育,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及心理倾向,防止孩子因心理空虚或缺少关爱而沉迷于网络。其次,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去学习、了解网络社会,能够与孩子就网络话题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再次,面对孩子不良的网络行为,家长不能一味责备、限制或禁止,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疏导和指引,一起面对网络中的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防止孩子因沉迷网络而走上犯罪道路。

3.抓好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未成年人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素质的最重要的主体和场所。为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首先,学校应当开设网络安全防范教育课,使学生了解网络犯罪的样态和危害性,从正面引导未成年人对网络的兴趣,鼓励和指导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合理、正确使用。其次,学校应当开设心理教育课,疏导和缓解未成年人不正常的网络心理和情绪,为未成年人之间及未成年人与家长之间现实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未成年人对老师、家长的信任感,遇到问题时能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分辨、控制能力,主动寻找正常、有效的解决方式和途径,而不致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再次,学校应当开设法制教育课,使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远离网络犯罪。

4.净化网络环境。网络越安全网络犯罪就越少,反之,网络越不安全网络犯罪就越多。据CERT统计,80%以上的安全问题出自管理上的漏洞,这成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而解决内部的安全问题只能靠管理的不断完善。所以,网络安全必须与管理、法律等联系在一起,网络安全需要法律来规范。当前,网络安全最薄弱的环节是人,最可靠的保证也是人。如果人们在网上不那么“轻举妄动”,都具有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热衷网上交友的同时也要慎重选择,有分有别,不过分轻信他人,那么这些违法者也就少了一片犯罪的土壤。此外,还应使用社会和技术手段,如在社会范围内推广上网实名制规定,或大规模在网吧安装计算机监控系统,以维护网络安全,最大限度地遏制网络犯罪行为。

5.加快网络立法。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的立法存在立法混乱、效力层次低、可操作性差、处罚力度轻等问题。如属于法律层次上的网络立法目前只有一件,即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而且其调整范围十分狭窄;立法对网络活动责任者的责任形式规定不尽完善导致责任追究无法可依等等。所以笔者认为应加强网络管理立法,尽快制定一部全面的网络管理立法,从法律层面为减少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树立屏障。同时针对网络的专业性、数字性、大容量性,网络经营者应成立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自制规范,形成行业自律机制,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对不适合未成年人访问的网站设置警告标志。

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 篇3

一.家庭原因分析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环境如何, 直接决定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 家庭教育的好坏, 父母道德品质的优劣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 对子女的心理品德爱好理想和行为举止都有极大的影响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 是导致未成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其中又包括了许多家庭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和一些特殊的家庭情况, 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 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误区

(1) 家长们重视孩子的智力而忽视了教育。家长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 过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正是出于这种心理, 只要孩子学习好, 平时犯点小错误, 家长都可以视而不见。孩子上网, 玩游戏, 只要不影响学习, 家长也不干预。正是这种纵容, 使许多孩子道德感低下, 没什么是非对错观念,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2) 家长们重视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孩子心理的需要。现在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对于家中唯一的孩子, 家长都愿意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家长们每天忙着上班赚钱, 无暇顾及孩子。认为只要给他足够的钱, 吃好穿暖就行了。孩子与父母很少沟通, 他们对于父母的感情也相当冷漠。而他们在网上可以痛快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而且在网上的同龄人很容易引起共鸣。在这样感情缺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未成年人, 最容易沉迷于网络, 最终在网络中迷失。

2. 不正常家庭模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1) 残缺不完整家庭。这样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很多的关心, 孩子往往会产生深刻的情绪障碍, 自我封闭, 悲观失望, 嫉妒他人, 不满现实, 形成一种反社会心理, 极易引发犯罪。尤其是与网络接触后, 容易对网络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 沉迷于网络, 家人却对其不管不问, 最终因无钱消费或者被坏人诱骗等原因走上犯罪道路。

(2) 溺爱纵容型家庭。

(3) 父母素质偏低型家庭或者暴力型家庭。

(4) 父母外出型家庭。这样的案例很多, 根据湖南省委等部门对湖南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的未成年犯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18岁以下未成年犯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接近40%, 而16岁以下的比例高达50%, 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学校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除了家庭, 最多的时间是呆在学校, 而学校本身就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监管教育的地方, 许多未成年人迷恋网络, 逃学甚至辍学在外面游荡, 最终卷入犯罪, 伤害别人或被伤害, 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学校普遍实行的偏重智力教育轻德育的做法。其次, 有些学校盲目扩大规模, 师资缺乏, 疏于管理。再次, 学校对未成年人沉溺网络的忽视。

三.社会原因分析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 未成年人还都处于被保护的状态, 有人看管, 但他们一旦流入社会, 复杂的社会环境比相对单一的学校家庭都有着更多的诱惑, 尤其是复杂的网络环境是促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重要原因。

1.黑网吧对未成年人的毒害。黑网吧在利益的驱动下, 根本无视未成年人的保护, 只要出钱, 谁都能进入, 充斥着色情暴力内容的游戏电影随处可见, 这让许多少年深受毒害。南昌一名沉迷网络游戏的高三学生在2002年4月17日在网吧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这位叫俞斌的孩子一连几十天背着书包去网吧打《传奇》, 老板竟然没有问过一句。

2.网络空间还涌流着大量不健康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丰富, 其中也包括了许多不健康的信息, 或者是许多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信息。其中对未成年人毒害最深的是黄色网站, 许多青春期的孩子看了以后, 想入非非, 很容易堕落甚至犯罪。

四.未成年人自身特点分析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原因都只是外部因素, 是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外部诱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是由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1.未成年人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网络这种新鲜事物, 他们一旦接触, 就好像打开了一面窗, 那里面有几乎所有他们好奇想知道的东西, 也正是这种好奇心, 很可能会害了一些未成年人, 对于在网络上接触的新鲜事物, 他们都忍不住想在现实生活中尝试.

2.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有限。首先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模糊, 许多未成年人往往很难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区别, 只知道违法行为是不好或不道德的, 把违法行为误认为是一般的不良行为。其次, 对自己行为后果认识模糊。

3. 未成年人极易受到各种诱惑。

正是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比较有限的认知能力这一矛盾, 未成年人也很容易受到各种诱惑, 上当受骗或者被人利用。网络上许多信息是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 这些信息不经过滤地直接传递到未成年人那里, 给未成年人造成了很大的刺激。其中影响毒害最深的就是黄色网站。

4. 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差。

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没有发育成熟, 他们思维活跃, 精力旺盛, 但是易冲动, 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差。一旦他们上网成瘾, 就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犯罪。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 未成年人的现状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未成年人网络成瘾, 因网络犯罪是他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弊病。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 引导他们正常使用网络这个便捷的工具, 努力在网络和现实中都能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适合的成长空间, 让未成年人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好公布, 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2]于志刚, 《计算机犯罪研究》, 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

[3]关颍, 《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 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 篇4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青少年

社会学

违法犯罪

近年来, 在社会治安问题较为严重, 黑社会性质犯罪、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 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日益攀升, 其中流动青少年人口违法犯罪正在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对流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也各有千秋,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其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现象发展的趋势,已经由以往犯罪原因、动机简单化向犯罪形式、原因、动机多元化转变,与传统的犯罪现象相比,外部环境因素对于犯罪的影响大大增加。近十几年来,大量流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这些人多是青壮年劳力,他们在脱离了本乡本土“熟人社会”的规制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生人社会”,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旧有规则被打破,新规则尚未建立,社会管理控制力削弱使得这一人群的违法犯罪等失范行为增多,对于那些刚刚涉足社会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加之故土文化与异乡文化上的差异,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数量剧增已经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犯罪的新特点。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在‘性人社会”中犯罪特征不同于“熟人社会”,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研究者的视角也各不相同。从社会环境看,从“熟人社会”转入“生人社会”生活环境差异的冲突显然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仅以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予以探讨。

(一)“熟人社会”的特征及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传统类型的犯罪,是一种在“熟人社会”环境下的二犯罪。从社会历史发展形态看,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人们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在相对封闭、隔绝的伏态下共司生活于某地,社会流动性小,社会关系的发生范围较窄、内容较简年,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征正如费孝通先生早在上世纪初所研究的那祥:‘乡土社会存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折、死于斯的社会。„„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 彗长大的,在孩子的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习惯以道德、伦理、习俗来处理关系,解决纠纷。乡土社会是个、礼治的社会。冈常礼教就成为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统治、管理政策的重要内容,并对护国传统刑事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开始重建法律体系时,在民间气们依然按照“熟人社会”的规则进行交往,并维持了相当的社会秩序。在“熟人社会”中,由于地缘、血缘关系的存在,人们的社会交往非常重视人情、关系、圈子,他们以伦理来判断行为的正当性,伦理的基础是道德评价,个体行为的自律主要出于道惠约束,而非其他规则。因此,在中国的“熟人社会”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起到了制约部分犯罪行为的乍用.此外,“熟人社会”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一时之困,正如“远亲不如近邻”,当熟人社会扫一方有难时,他会得到亲朋好友的及时支援资助,而在一个生人社会中却很难得遇到。

(二)“生人社会”的特征及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由“熟人社会”向‘性人社会”擅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转化。这种“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存在很大的文化、观念差异。与城市化相伴的是中国法律体制也完成了由“熟人交往规则”向“生人交往规则”的变化,并在经济发达地区运行良好。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城市与农村二元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存在,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以地域为纽带,长期固定居住,相互一十分了解,仍具有典型的“熟人社会”的特征,道德伦理和礼俗在社会交往中仍发挥重要作用。①而随着大量流动人口从乡村涌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大量的一青壮年“生活在别处”,其便脱离了原有的“熟人社会”的约束.割断了宗族、家庭、邻里、友群人际关系的了解和制约,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又缺乏认同和责任感,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等越轨行为大量增加。文化冲突与环境变迁对流动人口犯罪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二、“熟人社会”过度到“生人社会”背景下流动青少年犯罪对策

李斯特提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形成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缓解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问题应该运用包括法律规制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综合措施,帮助解决外来流动人口青少年完成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所面临的困境,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在处理外来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政策方面,应当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宪法理念。各级政府要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真正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社会各部门在依法从严管理流动人口的同时,要强化服务和保护意识,使流动人口能切身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一是劳动、工商、计生等部门要并肩携手、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定期对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检查,查有无违反规定招工,有无延长劳动时间,有无拖欠、克扣民工工资,有无从事劳动强度过大的工作。二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采取开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允许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地学校就学等措施来帮助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就学困难,保障他们享受教育的权利。三是要积极查处侵犯外来流动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四是各级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流动人口救助基金,以救助那些因意外情况丧失劳动能力,陷入绝境的人员。

2、积极营造“熟人社会”氛围,培育“同质”的社群环境,着力加大外来人口的本土化融入程度。一是改革原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打破地域对于身份的影响,消除原有的隔阂感,使外来人员只要基于一定标准就可以本地化、市民化,这样“熟人社会”和“生人社会”的差别不大,使得道德钳制因素降低而法律制约因素上升。流入地政府应制定政策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使其将自身的发展与流入地自觉联系起来,增强认同感与责任感。三是加强对本地居民的思想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外来人口在本地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减少对外来人口的歧视和偏见,给予外来人口以平等的对待和应有的尊重。四是由于客观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外来人口和流入地之间“冲突”,可以以用工单位或外来人口居住集中的社区为纂础,过渡型地建立起一个流动人口之间互助、合作、学习的“同质”的社群环境,缓解流动人口在面对“生人社会”时的压力,逐步适应异地生活。

3、健全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措施。一是完善对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大“流入地”与“流出地在流动人习管理方面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流入地公安机关应与社区、用工单位积极配合,对外来人口实施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并建立区域联网的数据库,逐步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无缝管理。二是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其有序流动。让外来人口充分了解其就业的目标和可能,减少盲目性,帮助外来人口更好熟悉环境,融入流入地社会。三是加大法治宣传教育。流入地政府、司法机关要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大对外来人口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如开办民工学校、提供法律咨询等,提高其自身法律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4、保障和改善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民生状况,通过办案使他们树立对政府的信任,实现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理性回归。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要带着深厚的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上述问题,司法机关在办理流动人口犯罪案件时,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和改善他们的民生状况。首先,在观念上要树立在处理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法律政策方面,应当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宪法理念。其次,平等对待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让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阳光公平地照耀在他们身上。第三,建立未决羁押评估机制,妥善解决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羁押率过高的问题。第四,注意倾听犯罪嫌疑人的诉求,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家庭困难。第五,提高诉讼效率,保证他们及时得到处理防止.因诉讼拖延造成的判决不公。第六,关注流动人口中被害人的民生状况,对于因犯罪行为被害而生活无着、陷入困境的,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救济,或通过敦促民事赔偿的达成实现被害人的经济赔偿到位,或通过呼吁国家救济赔偿实现被害人的补偿,从而达到被害人心理慰藉与平衡,防止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参考文献:

焦盛荣:“法律现代化与法律本土资源”,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第60页。

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 篇5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局域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它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网络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新型形式,与传统犯罪最大的区别,就是其所在犯罪平台的特殊性。网络犯罪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生的,在犯罪方式手段、犯罪客体等方面呈现出独特性,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与现实世界相对独立存在的虚拟社会逐渐建立起来,因此如同研究传统犯罪要仔细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结构一样,网络犯罪的研究就要从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虚拟社会开始。

1 社会解体理论概述

社会解体,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的过程。

社会解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该理论认为:当社会生活中的共同规范消失、共同体观念缺乏或消失时,就会产生社会解体现象。

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套现存的社会规则和规范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二是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同时并存,是人们无所适从;三是价值崩溃,即价值规范与行为方式完全混乱,人们各行其事。

社会解体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在社会急剧变迁时,社区的异质性不断增加,都会破坏社会的动态平衡,使社会的权威、约束和控制日益减弱,从而导致社会解组。

2 从社会解体理论看网络犯罪成因

(1)虚拟社会内的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超越地域限制的社会互动成为现实,传统人际互动中所必需的时间和场所被压缩甚至被取消,身体的“缺场”取代了“在场”。在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时间上的间隔和空间上的距离人为的实现统一,瞬间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互动。

以网络诈骗为例,2011年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破获了57起,利用发布虚假网银升级信息实施诈骗的网络犯罪。该犯罪特点就是利用发送手机短信散步虚假网银升级信息,提供假冒银行官网的网站,在网站中安插“木马病毒”程度来实施作案,一旦有人输入账号和密码之后,网站后台的嫌疑人就马上进行转账操作。这一系列诈骗行为,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将犯罪实施地与犯罪结果发生地分离,而不用考虑时间空间这对现实条件。

可见时间和空间这对在传统犯罪中占重要地位的约束要素,在虚拟社会是没有约束力的。社会解体理论强调社会约束力减弱,是社会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网络中不存在现实社会规范对社会互动的约束力,就致使网络犯罪分子可以在任何时间内、选择任何地点作案,甚至愈演愈烈。

(2)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虚拟社会成员的身份是匿名的,交往以符号为中介,同时还有“身体缺场”的特点,因此网络时空环境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人际交流不是直接地面对面,而是进行“人——机——人”方式的互动,成员可以塑造不同的行为模式和自我,其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标识,性别、体貌、情感、信念等就没有实质意义,人们摆脱了实在社会中真实身份的羁绊,就可以随意地表达观点,宣泄自己,时间一长,会使当事人忽视社会的规范,使得成员责任感降低,人际信任缺乏。

从社会解体理论观点来看,虚拟社会中网络的隐蔽性消弱了道德规范约束,人们毫无凝聚力,就会造成一系列的混乱。人们以一种开放、大胆的姿态介入到虚拟社会中,不会像现实那样因为身体在场而产生羞愧或顾虑心理,就给网络色情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2009年贵州警方侦破的“狼群成人论坛”、广州警方侦破的“风情五月天”、秦皇岛破获的“长乐电影网”三大传播淫秽物品案,都是在网络上提供色情服务。在他们内心,通过网络实施此犯罪行为,避免了遭受大量现实社会中的谴责,减少了对责任感和受到社会惩戒的担心,同样那些享受色情服务的人们,通过这种隐蔽的形式,貌似可以消除心理上的负罪感,这种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犯罪行的发生。

(3)人际关系较为松散、价值观不稳定

虽然在频繁的互动中,虚拟社会中的人们会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和归属感,但是这种价值观是建立在松散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确立还是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在一个没有确立起一套公认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的“社会”,亚文化盛行、社会示范由此而生,人们的社会互动就必然具有不稳定性、短暂性。

网络信息的大量传播,引入了积极向上的文化,也给广大网民带来了各种消极的文化冲击,面对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势必造成一系列心理上的不适应,很容易就产生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消极的文化信息更容易侵蚀网民原有的价值观,类似封建迷信、腐朽思想以及暴力等方面的不良信息,一旦聚拢就会给他人错误的心理暗示,造成网民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价值观转变,甚至出现价值崩溃。价值观的转变会造成本人内在价值的冲突与迷失,摒弃公认的文化价值准则,使人们在错误价值观的指使下,做出恶意攻击他人的事。

2002年5月4日发作的“爱虫”病毒,在短短四五天内迅速从亚洲蔓延到欧洲和北美,经济损失超过了26亿美元。2006年更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多事之秋,尼姆达、求职信、思坎相继爆发,“熊猫烧香”病毒更是让许多中国电脑用户很是受伤。这些网络病毒不以获取物质利益为目的,而在于修改、删除计算机上的合法文件,破坏硬件设施,使数据遭到永久性破坏,计算机永远瘫痪。其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化倾向,恶意制毒、传毒,研制病毒,以危害社会为宗旨。

(4)社会监控有限,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

必须承认,如今社会监控本身表现为一个非完美状态,它的效能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总是有限的,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疏漏。网络社会中,非但现实生活的限制因素对人们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就其网络环境本身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监控制度,网络成员便把网络世界视为“自由的”空间,这就容易导致人们的行为示范。

首先,这是网络环境本身状况决定的,人们建设互联网优先考虑的是网络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安全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网络法律的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放纵了网络犯罪,网络犯罪的立法严重滞后,使得电子空间无政府状态日益加剧,致使对某些严重犯罪行为的制裁无法可依,而且不同国家、民族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及法律准则不同,对于网上行为的定性可能截然相反,造成前所未有的司法冲突。

基于此特点,虚拟社会面临严重的制度失范问题,也就是社会解体理论强调的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套现存的社会规则和规范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就会引起社会示范,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例如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都是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电子交易管理的瑕疵,公然通过这种电子销售站成交毒品、金银等交易,严重的则是利用网络规范的缺失,实施当事国法律或国际公法明令禁止交易或不得无证交易的非法行为。

3 控制虚拟社会中网络犯罪的对策

(1)推进网络伦理教育、重视道德约束

我们欲控制网络犯罪场,就得先从控制网络犯罪的行为人入手。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推进网络伦理教育,从支配人内心世界和动机的道德要素出发,在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体系中,使人们形成是非观念,自觉地以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心态,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从而降低犯罪发生概率。

(2)强化网络信息和上网场所的监管

对网络信息和上网场所的监管既要有技术手段的介入,还要有社会规范的及时跟进。首先通过信息阻截和过滤技术,将色情、暴力、迷信等信息拦阻在视野之外,净化网络环境。我国目前主要是从电信运营商、从事互联网络信息服务的单位和个人、金融机构三个节点进行控制,还应加大控制物理层。

其次依法加强工商、公安、教育、文化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共建网络违法行为的监控网络,开展网络知识普及教育,推进网络生活主流化,让网民科学地认识和看待网络新事物。

(3)构建社会性的监管机制、完善防控体系

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差异性和治外法权,使得建立全面、有效、结构严谨的法律体系来整治网络环境的秩序十分必要。我国目前制定和颁布许多治理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以维护计算机信息安全居多,我们应当努力尝试及早构建起全社会性的监管机制,以文化、公安等部门的网络监管与查处为主力,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障,对以网络环境为背景的网络犯罪场实行同步预防、监控、治理,形成一个促使和保障网络正义的规范体系。由于网络犯罪还有其特殊性,因此要从维护网络资源被合理使用、维护信息正常流通、维护用户正当权益出发,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网络犯罪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战役。

(4)严格执法、提高管理效率

当然只从制度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不够的,应组织、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网络犯罪技侦人员,负责网络犯罪的侦破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空间,切实保护网络安全。

4 结论

从社会解体理论来看,就是网络环境铸造的虚拟社会所持有的特征,造就了网络犯罪的社会条件,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则和道德规范,没有正确统一的价值观,网络犯罪问题当然随处可见,因此要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还是应该先从其所处的空间入手,逐步完善虚拟社会的交往环境,以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青松.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及对策.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冯鹏志.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学术界.2001.

[4]陈瑜.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学分析.天津市教科学报.2005.

[5]张彦.计算机犯罪的多因素分析与犯罪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学研究.2005.

[6]邓玮.社会学情境下的计算机病毒.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

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 篇6

一、选题的基础与依据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网络游戏也不断更新, 其中一些暴力性网络游戏深受大学生的欢迎。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暴力性网络游戏对个体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近年来, 研究者基于一般攻击模型, [1]探讨了暴力性网络游戏、游戏者的人格特质、攻击状态与攻击行为间的关系。[2]根据一般攻击模型, 情境因素 (如, 玩暴力网络游戏) 和个人因素 (如, 性别、人格特质) 通过改变个人内在的状态性变量 (如, 生理唤醒、愤怒情绪和攻击性思维) 而引发个体的外显攻击行为。Gary 和Markey的研究发现, 相对于非暴力性网络游戏暴力性游戏可诱发更高的攻击性反应, 且高愤怒被试的攻击行为更易受暴力性游戏情境的影响。[3]Farrar 等人的研究发现, 相对于玩无血腥场面的暴力性网络游戏, 玩有血腥场面的暴力性网络游戏可激活游戏者更强的身体攻击意图。[4]Barlett 等人推测, 玩充斥血腥场面的游戏可能激活游戏者更多的攻击性相关思想 (aggressive thoughts) , 并诱发其更高水平的攻击相关状态。据此, 研究者考察了暴力性网络游戏中的血腥程度对敌意、唤醒和攻击性思想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 暴力性视频游戏中的血腥程度越高, 其诱发的敌意、生理唤醒和攻击性水平越高, 且暴力性网络游戏中的血腥场景对游戏者攻击相关思想的激活具有Stroop效应。[5]本研究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IAT测验进行实验研究, 探讨了暴力性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诱发作用及影响。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 从某大学1~4年级大学生中首先筛选出具有长期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男生40名 (每个年级各10名) 为被试, 被试年龄在18~23岁之间 (M = 16.43, SD = 1.21) 。经过剔除无效被试, 有效被试共为34 人 (其中大一学生9 人, 大二学生8人, 大三学生10人, 大四学生7人) 作为控制组。然后再在1~4年级大学生中筛选出不具有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男生40名 (每个年级10名) 为被试, 被试年龄在18~23岁之间 (M=16.12, SD=1.31) 。经过剔除无效被试, 有效被试共26人 (其中大一学生10人, 大二学生7人, 大三学生4人, 大四学生5人) 作为实验组。被试视力均正常, 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均在1.0 以上, 且均为右利手。有效样本控制组每周平均玩暴力性网络游戏的次数为5.53 次, 每周平均玩暴力性网络游戏的时间为20.45小时。有效样本实验组不曾有过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

2.实验设备与材料

目标概念包括攻击性和被攻击性的词汇与图画。其中词汇来源于《现代汉语动词分类词典》。挑选出表示“攻击”和“被攻击”的双字动词各40个, 请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按以下要求从中各挑出7个词汇:一是较为常见;二是有鲜明的攻击性或被攻击性色彩;三是尽可能是中性词 (防止和属性词发生混淆) 。Greenwald等研究表明, [8]刺激词的熟悉程度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因此对词频没有规定。其中攻击性词汇包括“进攻、袭击、打倒、闯入、夺取、抢占、冲撞”;被攻击性词汇包括“忍耐、退让、躲避、承受、撤退、放弃、迁就”。图画材料来源于《水浒全传绘画本》。从中选出处于攻击与被攻击状态的人物各15个, 对其进行两两配对, 得到20幅人物之间相互打斗的图画。请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从中挑出攻击和被攻击色彩最明显的7副, 每幅图画复制两张, 一张表示攻击, 另一张表示被攻击。对表示攻击的图画中的攻击性人物图上色彩, 被攻击人物进行60%的缩小, 仍保持白描, 对表示被攻击的图画做相反加工。每幅图画大小约为10×8cm。

属性概念包括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全部来源于蔡华俭在内隐自尊的研究中所用材料, [9]请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分别去选出两组各7个最不容易与攻击性和被攻击性词汇混淆的词汇。其中积极性词汇包括“成功、强壮、自豪、可爱、聪明、漂亮、有能力”;消极性词汇包括“罪恶、丑陋、愚蠢、失败、可恨、虚弱、笨拙”。

3.实验设计与程序

实验采用不相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在实验处理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IAT测验前测, 间隔相等的时间后, 实验组和控制组均按照研究者的提示语进行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 两组被试每周平均玩暴力性网络游戏5次, 每周平均玩暴力性网络游戏20小时。一个月后进行IAT测验后测。IAT测验在计算机上进行, 程序采用汉化版美国Inquisite专业心理软件公司编制的IAT专用软件。测验过程中屏幕的左上侧和右上侧分别呈现类别标签, 刺激词或图画呈现在屏幕中央, 当被试把刺激词或图画归为左侧时按“D”键, 归为右侧时按“K”键。测验共分7个步骤 (参见表1) 。两个IAT均采用个别施测, 主试按程序中不断呈现的指导语自行完成所有测试。上述每一反应时及对错情况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

4.数据处理

(n=50, 单位:毫秒)

IAT测验结束后, 获得有效数据50人, 其中实验组24人, 控制组26人。IAT测验按照Greenwald等提出的记分方法进行。[10]最终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

表2显示, 两个IAT测验中攻击性信息和积极性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小于其和消极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 配对t检验呈显著差异, 其中词汇测验t=6.76, p=0.000;图片测验中t=6.18, p=0.000。这说明前者是相容联结, 后者是不相容联结。

三、结果与分析

表3显示, 两个IAT前后测中, 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前测中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在前后测中实验组出现显著差异。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测验结果在后测中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参加暴力性网络游戏后被试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评定值显著高于诱发前。可见, 长期参加暴力性网络游戏可显著诱发游戏者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

四、综合讨论

研究者认为, 长期参加暴力性网络游戏的游戏者会发生的心理易感化, 使其在心理上内隐性地对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刺激变得非常敏感, 一旦再次面临该类刺激便自动地产生攻击性认知及行为, 进而暴力性网络游戏便成为其诱发和强化攻击性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6]结合本实验研究的结果, 可以认为, 大学生长期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日后当处于相关情境时均可诱发其相关认知并使用暴力性行为。虽然有关该类诱发效应的脑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频繁沉浸于暴力性游戏情境可导致其对暴力性游戏刺激的心理易感化, 并自动地诱发攻击性欲望和行为。Franken指出, 注意偏向是个体加工突显性刺激的认知机制, 它对可预期奖赏或惩罚的线索具有自动定向的功能, 从而使个体对与其具有特定意义的刺激形成趋近或回避的反应准备。[7]研究者认为, 长期的暴力性网络游戏满足行为导致这些线索成为该类人群优先加工的冲突事件处理方式, 使其更容易唤醒其记忆中特定的情绪内容和行为方式, 并诱发和反复强化攻击行为。暴力性网络游戏情境引发的诸如敌意、生理唤醒和攻击状态的认知机制。国外研究者为了考察暴力性网络游戏情境对攻击状态的诱发效应, 通常选择对暴力性网络游戏依赖程度较高的被试参与实验, 例如在 Barlett 等人的研究中, 大学生被试每周平均玩视频游戏16.51小时, [10]但本研究的控制组被试每周平均玩暴力性游戏为20.45 小时, 而实验组被试虽然平时基本上没有长期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的经验, 但是日常生活中一些暴力性信息依然起着干扰的作用, 对暴力性网络游戏行为的依赖程度较低, 可能对暴力性网络游戏线索的内隐社会认知加工模式尚未形成, 在长达一个月的实验处理期间被试所处的环境变量、机体变量以及态度问题不能很好控制。因此, 有关暴力性网络游戏对游戏者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具有长期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比不具有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测验结果偏高显著;经常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的被试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出现显著改变。

摘要:通过采用内隐联想测验 (IAT) , 对60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暴力性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的研究, 结果发现:具有长期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比不具有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测验结果偏高显著;经常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的被试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出现显著改变。

关键词:暴力性网络游戏,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

参考文献

[1]ANDERSON C A.An update on the effects of playing violent video games[J].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4, 27 (1) :113-122.

[2]BARTHOLOW B D, BUSHMAN B J, SESTIR M A.Chronic violent video game exposure and desensitization to violence:Behav-ioral and 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 data[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6, 42 (4) :532-539.

[3]GARY W G, PATRICK M M.Violent video games and anger as predictors of aggression[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7, 41 (6) :1234-1243.

[4]FARRAR K M, KRCMAR M, NOVAK K L.Contextual features of violent video games, mental models, and aggression[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65, 6 (2) :387-405.

[5]BARLETT C P, HARRIS R J, BRUEY C.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blood in a violent video game on aggression, hostility, and a-rousal[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8, 44 (3) :539-546.

[6]ROBINSON T E, BERRIDGE K C.ADDICTIO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35, 4:25-53.

[7]王登峰, 方林, 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 1995, 27 (4) :400-406.

[8]DASGUPTA N, MCGHEE D E, GREENWALD A G, BANAJI M R.Automatic preference for White Americans:Eliminating thefamiliarity explan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03, 6:316-328.

[9]蔡华俭.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03, 35 (6) :796-801.

上一篇:自动测报设备下一篇:桩基静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