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2024-10-02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精选12篇)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篇1

0 前言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局域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它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网络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新型形式,与传统犯罪最大的区别,就是其所在犯罪平台的特殊性。网络犯罪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生的,在犯罪方式手段、犯罪客体等方面呈现出独特性,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与现实世界相对独立存在的虚拟社会逐渐建立起来,因此如同研究传统犯罪要仔细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结构一样,网络犯罪的研究就要从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虚拟社会开始。

1 社会解体理论概述

社会解体,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的过程。

社会解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该理论认为:当社会生活中的共同规范消失、共同体观念缺乏或消失时,就会产生社会解体现象。

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套现存的社会规则和规范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二是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同时并存,是人们无所适从;三是价值崩溃,即价值规范与行为方式完全混乱,人们各行其事。

社会解体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在社会急剧变迁时,社区的异质性不断增加,都会破坏社会的动态平衡,使社会的权威、约束和控制日益减弱,从而导致社会解组。

2 从社会解体理论看网络犯罪成因

(1)虚拟社会内的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超越地域限制的社会互动成为现实,传统人际互动中所必需的时间和场所被压缩甚至被取消,身体的“缺场”取代了“在场”。在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时间上的间隔和空间上的距离人为的实现统一,瞬间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互动。

以网络诈骗为例,2011年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破获了57起,利用发布虚假网银升级信息实施诈骗的网络犯罪。该犯罪特点就是利用发送手机短信散步虚假网银升级信息,提供假冒银行官网的网站,在网站中安插“木马病毒”程度来实施作案,一旦有人输入账号和密码之后,网站后台的嫌疑人就马上进行转账操作。这一系列诈骗行为,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将犯罪实施地与犯罪结果发生地分离,而不用考虑时间空间这对现实条件。

可见时间和空间这对在传统犯罪中占重要地位的约束要素,在虚拟社会是没有约束力的。社会解体理论强调社会约束力减弱,是社会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网络中不存在现实社会规范对社会互动的约束力,就致使网络犯罪分子可以在任何时间内、选择任何地点作案,甚至愈演愈烈。

(2)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虚拟社会成员的身份是匿名的,交往以符号为中介,同时还有“身体缺场”的特点,因此网络时空环境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人际交流不是直接地面对面,而是进行“人——机——人”方式的互动,成员可以塑造不同的行为模式和自我,其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标识,性别、体貌、情感、信念等就没有实质意义,人们摆脱了实在社会中真实身份的羁绊,就可以随意地表达观点,宣泄自己,时间一长,会使当事人忽视社会的规范,使得成员责任感降低,人际信任缺乏。

从社会解体理论观点来看,虚拟社会中网络的隐蔽性消弱了道德规范约束,人们毫无凝聚力,就会造成一系列的混乱。人们以一种开放、大胆的姿态介入到虚拟社会中,不会像现实那样因为身体在场而产生羞愧或顾虑心理,就给网络色情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2009年贵州警方侦破的“狼群成人论坛”、广州警方侦破的“风情五月天”、秦皇岛破获的“长乐电影网”三大传播淫秽物品案,都是在网络上提供色情服务。在他们内心,通过网络实施此犯罪行为,避免了遭受大量现实社会中的谴责,减少了对责任感和受到社会惩戒的担心,同样那些享受色情服务的人们,通过这种隐蔽的形式,貌似可以消除心理上的负罪感,这种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犯罪行的发生。

(3)人际关系较为松散、价值观不稳定

虽然在频繁的互动中,虚拟社会中的人们会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和归属感,但是这种价值观是建立在松散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确立还是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在一个没有确立起一套公认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的“社会”,亚文化盛行、社会示范由此而生,人们的社会互动就必然具有不稳定性、短暂性。

网络信息的大量传播,引入了积极向上的文化,也给广大网民带来了各种消极的文化冲击,面对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势必造成一系列心理上的不适应,很容易就产生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消极的文化信息更容易侵蚀网民原有的价值观,类似封建迷信、腐朽思想以及暴力等方面的不良信息,一旦聚拢就会给他人错误的心理暗示,造成网民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价值观转变,甚至出现价值崩溃。价值观的转变会造成本人内在价值的冲突与迷失,摒弃公认的文化价值准则,使人们在错误价值观的指使下,做出恶意攻击他人的事。

2002年5月4日发作的“爱虫”病毒,在短短四五天内迅速从亚洲蔓延到欧洲和北美,经济损失超过了26亿美元。2006年更是计算机安全领域的多事之秋,尼姆达、求职信、思坎相继爆发,“熊猫烧香”病毒更是让许多中国电脑用户很是受伤。这些网络病毒不以获取物质利益为目的,而在于修改、删除计算机上的合法文件,破坏硬件设施,使数据遭到永久性破坏,计算机永远瘫痪。其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化倾向,恶意制毒、传毒,研制病毒,以危害社会为宗旨。

(4)社会监控有限,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

必须承认,如今社会监控本身表现为一个非完美状态,它的效能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总是有限的,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疏漏。网络社会中,非但现实生活的限制因素对人们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就其网络环境本身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监控制度,网络成员便把网络世界视为“自由的”空间,这就容易导致人们的行为示范。

首先,这是网络环境本身状况决定的,人们建设互联网优先考虑的是网络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安全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网络法律的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放纵了网络犯罪,网络犯罪的立法严重滞后,使得电子空间无政府状态日益加剧,致使对某些严重犯罪行为的制裁无法可依,而且不同国家、民族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及法律准则不同,对于网上行为的定性可能截然相反,造成前所未有的司法冲突。

基于此特点,虚拟社会面临严重的制度失范问题,也就是社会解体理论强调的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套现存的社会规则和规范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就会引起社会示范,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例如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都是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电子交易管理的瑕疵,公然通过这种电子销售站成交毒品、金银等交易,严重的则是利用网络规范的缺失,实施当事国法律或国际公法明令禁止交易或不得无证交易的非法行为。

3 控制虚拟社会中网络犯罪的对策

(1)推进网络伦理教育、重视道德约束

我们欲控制网络犯罪场,就得先从控制网络犯罪的行为人入手。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推进网络伦理教育,从支配人内心世界和动机的道德要素出发,在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体系中,使人们形成是非观念,自觉地以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心态,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从而降低犯罪发生概率。

(2)强化网络信息和上网场所的监管

对网络信息和上网场所的监管既要有技术手段的介入,还要有社会规范的及时跟进。首先通过信息阻截和过滤技术,将色情、暴力、迷信等信息拦阻在视野之外,净化网络环境。我国目前主要是从电信运营商、从事互联网络信息服务的单位和个人、金融机构三个节点进行控制,还应加大控制物理层。

其次依法加强工商、公安、教育、文化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共建网络违法行为的监控网络,开展网络知识普及教育,推进网络生活主流化,让网民科学地认识和看待网络新事物。

(3)构建社会性的监管机制、完善防控体系

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差异性和治外法权,使得建立全面、有效、结构严谨的法律体系来整治网络环境的秩序十分必要。我国目前制定和颁布许多治理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以维护计算机信息安全居多,我们应当努力尝试及早构建起全社会性的监管机制,以文化、公安等部门的网络监管与查处为主力,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障,对以网络环境为背景的网络犯罪场实行同步预防、监控、治理,形成一个促使和保障网络正义的规范体系。由于网络犯罪还有其特殊性,因此要从维护网络资源被合理使用、维护信息正常流通、维护用户正当权益出发,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网络犯罪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战役。

(4)严格执法、提高管理效率

当然只从制度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不够的,应组织、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网络犯罪技侦人员,负责网络犯罪的侦破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净化网络空间,切实保护网络安全。

4 结论

从社会解体理论来看,就是网络环境铸造的虚拟社会所持有的特征,造就了网络犯罪的社会条件,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则和道德规范,没有正确统一的价值观,网络犯罪问题当然随处可见,因此要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还是应该先从其所处的空间入手,逐步完善虚拟社会的交往环境,以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青松.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及对策.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冯鹏志.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学术界.2001.

[4]陈瑜.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学分析.天津市教科学报.2005.

[5]张彦.计算机犯罪的多因素分析与犯罪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学研究.2005.

[6]邓玮.社会学情境下的计算机病毒.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

[7]姜慧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人际互动模式差异的浅析.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篇2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比率不断提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焦点问题,也是近年来我院公诉科工作的重点之一。五年来,我院公诉科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共17件23人,占受案总件数的4.9%,总人数的4.7%,其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类案件10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43.5%;侵犯财产类案件6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2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案件3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13%;危害公共安全类案件2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8.7%。提起公诉17人,相对不起诉1人,报上级院4人,有1人正在审理当中。

一、对未成年人犯罪形势的分析

近五年来,从受案比例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在本地区发案率较低,但从每年受案数来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特点有:作案手段凶残且趋于成熟化,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类犯罪比例最大,案犯年龄趋向低龄化,犯案青少年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民与无业人员所占比例大。出现以上特点的原因有:

(一)社会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网络为媒介引发犯罪。例如李某某抢劫一案,其与同案行为人就是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联系,锁定犯罪

目标,进而实施犯罪行为的。

另外,部分农村学生在九年义务毕业后,不愿继续学习,也不愿回家务农,导致其流入社会,成为闲散人员,也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高发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家庭因素

经过调查发现,所受理的23名犯罪嫌疑人当中,有9人来自单亲家庭,占犯案总人数的39.1%,通过接触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办案人发现,他们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家长法律意识淡薄,同时也不注重对孩子法律意识的培养。

(三)自身因素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他们大多文化素质较低,逞强好胜、好奇心和逆反心强,分辨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能力较差,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实施犯罪。

二、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主要做法

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我院公诉科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结合检察”

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和具体实际,细致审查、依法办案,形成了符合我院自身特点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贯彻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未成年罪犯的合法权益,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不但依照《规定》建立健全了案件进展情况告知制度、专门办理制度、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分案起诉制度、诉讼监督制度,同时也结合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着力推行“亲情会见”制度,即根据《规定》要求,对于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承办人审查案件后,如果认为该案符合:①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主要证据确实、充分,安排会见、通话不会影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认罪、悔罪表现,或者虽尚未认罪、悔罪,但通过会见、通话有可能促使其转化;③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对其犯罪原因、社会危害性以及后果有一定的认识,并能配合司法机关进行教育的。经逐级审批后,安排在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与其法定代理人进行会见、通话,并且通过会见对其进行教育感化,促使其认罪悔罪。同时,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为充分体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进一步完善了不起诉释法说理制度。对于轻伤害案件、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犯罪未遂的案件、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的犯罪案件等,情节轻微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实际履行,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不起诉情况做不起诉处理,并且对未成年人不起诉进行定期回访。

另外,对于涉及在校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我科坚持一案一回访,一案一宣传,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所在的社区、学校积极展开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促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和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五年来,提起公诉的17人当中,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1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5人,管制1人,其中判处缓刑的11人。在判处缓刑的人员中,存在着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认罪悔罪态度不好,但已与被害人达成赔偿协议并已实际履行因此被判处缓刑的情况,这些人员被判处缓刑后,不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判决起不到警示教育的目的,判处缓刑社会效果不好。

针对此种情况,在今后的量刑建议中,将会向法院提出附条件缓刑的建议,要求法院在判处缓刑的同时,应当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附加禁止令,禁止未成年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未成年被告人多为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但因其年龄偏小(在16至20周岁),没有生存能力和一技之长,多数闲散在家,导致其无所事事,给社会稳定埋下了安全隐患。

体育赌博犯罪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篇3

【关键词】体育赌博 特点 原因分析

一、体育赌博犯罪的背景

体育赌博犯罪是赌博犯罪的特殊形式,作为图利性的犯罪行为,源自于人类的牟利动机的博弈心里,体育运动职业化恰使其成为有利可图的领域,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则加速或延缓了他的“发酵”。自资本主义产生之日起,不管是合法化或完全非法化的国家,体育赌博犯罪都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体育赌博产生的背景就是社会转型与体育改制。我国正处在急速的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处于“解构”和“建构”的过程中,某些领域存在“社会失范”状态。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扩大开放使得中国与世界加深了解与认识,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同时,国外一些流弊如体育赌博也渗透进俩,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受事成经济影响,拜物教主义甚嚣尘上,奢靡赌博之风蔓延。从体育微观层面来看,1992年中山会议将体育产业作为深化我国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通过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出竞技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并确定了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推行协会制和俱乐部制的产业化运作模式,1994年中国足球开始职业联赛,标志着国内足球转型。

二、体育赌博犯罪的原因

特定的社会形势与心理以及产业背景,可以说是体育赌博犯罪产生的根源所在,除此还有其自身的具体原因:一是体育赌博预期收益高且易实施,而查处惩治较难,二者形成强烈反差。对体育赌博的惩治面临着侦破难,一般是熟人才才能参与其中;隐藏在住户、酒吧、茶坊和宾馆、桑拿等餐饮娱乐场所,要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间接形势联系,资金流动主要采取信用卡结算、转账等网上支付方式,没有现金交易;违法犯罪人员的反侦查意识和能力较强,比如安装摄像头监控赌博场外动静,在电脑上安装“老虎”软件,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可在两分钟之内将电脑硬盘全部格式化,所有交易清单小时殆尽;对体育赌博犯罪的惩罚不是十分严厉,很难起到震慑作用。二是体育赌博犹如鸦片。已成瘾癖。赌球领域有据名言:“不怕你赢,就怕你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赌民是球迷,对体育运动充满热情而更容易接近体育赌博,为增加看球的心理刺激或赢利等,嗜赌成瘾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发展为代理,从事聚众体育赌博犯罪。

三、体育赌博犯罪的特点

(1)跨国境、全球化

赌博公司和大庄家一般隐身于法律允许赌博的国家和地区,而赌博网络则延伸至其他国家或地区。我国境内除极少数人有实力的人自己出资坐庄之外,大多属于中介代理,即由澳门或其他境外的赌球机构开盘坐庄,自己只是负责设局收钱,按照下注球赛的输赢来收取不同比例的佣金,赌金赔赚由境外的庄家负责。亚洲体育赌博犯罪最初受到欧洲影响而风靡,如今也出现了亚洲赌球集团向欧洲渗透的新形势。

(2)集团化、渗透化

体育赌博犯罪组织的源头一般是规模较大的赌球集团,实行公司化运作,并构建等级代理的严密网络体系。国外一些合法赌博集团还通过向俱乐部或球队提供赞助的方式,提高影响力并借机操控比赛。

(3)高科技、智能化

利用网络开盘设赌,通过电话委托下注,利用银行结算赌资,借助计算机、网路、电信和金融等现代技术手段,体育赌博犯罪即提高了效率和自由度,也增强了规避法律惩治的能力。目前,体育赌博犯罪支付赌资的方式主要有几种:信用卡支付、电子汇款、转账、使用虚拟货币、支票支付等,其实使用国际VISA或MASTER信用卡支付占较大比重。

四.体育赌博犯罪的危害

体育赌博犯罪的危害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即所有赌博犯罪共有的危害特征,特殊性直接体现为对体育事业本身的危害。(1)体育赌博犯罪的一般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败坏社会风气,助长国民好逸恶劳和不劳而获的腐化心理与坠落人格,腐蚀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外也有损国家形象;二是催生其他违法犯罪,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赌民经常是家庭和事业受损,有的倾家荡产,并且为筹措赌资而引发其他犯罪,公务员实施挪用公款、贪污等职务犯罪,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赌球还滋长黑恶势力,为了经营赌球和索要赌债,引发暴力伤害‘非法拘禁人质等恶性刑事案件;三是危害国家金融秩序和安全。体育赌博造成巨额资金恶性外流至境外赌博集团,危害国家金融秩序与安全,该危害性明显重于一般赌博犯罪。北京大学中国公益彩票事业研究所调查发现,中国每年由于赌博而流到境外的赌资金额,相当于2003年全国福彩、体彩发行总额的15倍,也几乎等同于2004年全国旅游业的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2)体育赌博犯罪的特殊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体育公平竞争原则的亵渎。1983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颁布的公平竞争宪章中规定:“公平竞争不仅是限于文字上的定义,其深刻内涵很难用文字加以概括。公平竞争作为运动员的道德行为准则,维护人类的尊严、尊重生命和自然应成为体育活动的核心。”但这项核心原则却往往在巨额金钱利益的诱惑之下被人抛在脑后,有的裁判和运动员直接参赌,或者接受赌博人员的行贿,通过“吹黑哨“、“打假球”等方式来操纵比赛结果,破坏了体育比赛的公平竞争。二是造成竞技体育水平能够的滑坡。体育赌博降低了体育公信力和球迷信心,赞助企业纷纷撤出,妨碍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赌球就是中国足球多年来支部不前的根源:赌球带动假球,假球带动黑哨。”我国于1994年首发体育彩票,对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日益猖狂的各类竞技体育赌博活动,处境十分尴尬。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博彩业可以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3%,而我国目前的合法博彩业却只占0.03%,大量资金流入到非法赌博中。

【参考文献】

[1] 张开骏.体育赌博犯罪研究[J].犯罪研究,2010,4:50-55.

[2] 谢望原,张开骏.论体育赌博的法律规制与基本对策[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25-31+162 .

[3] 王玉叶,胡燕飞.防治网络赌博犯罪的理性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23-26.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篇4

何为网络犯罪?有学者主张为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指令、产品加密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 或利用其居于网络提供者的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 在网络上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以至违反刑法的行为。但主流学者们认为对网络犯罪应当进行广义上的界定, 即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犯罪对象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空间安全的行为[1]。

而青少年网络犯罪除了具有网络犯罪的一般特点之外, 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1.侵犯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居多。青少年常常以黑客身份擅自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盗取国家机密、商业秘密, 甚至只是无任何获利目的的逞能, 给国家安全或重大企业利益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2.利用网络实施盗窃、绑架、诈骗等传统型的犯罪, 其中,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是近年来实务界争议最大的问题;3.运用网络实施色情犯罪;4.散布网络病毒, 实施破坏性网络犯罪。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探析

(一) 内在因素

1. 青少年因社会化障碍而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成为其实行网络犯罪的内在主因。

青少年的意志力和自尊心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在自尊心方面, 表现为一种自我夸张, 在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尊重而不能实现的情况下, 有时会以一种极端的方法来迫使对方屈从。同时, 由于认知水平较低, 生活阅历较浅, 情绪冲动性较强, 青少年在产生盲目、冒险、强烈行为的同时也会产生侥幸心理, 即体现为简单幼稚的想法, 轻信、盲从, 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过高估计[2]。许多网络犯罪的实施者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现实中的表现反差很大, 甚至判若两人。

2. 不少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 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在事前往往缺乏准确的认识。

有许多电脑黑客, 他们侵入国家重要保密网络往往只是为了逞强, 并没有意识到其行为的严重性, 等到被追究相关刑事责任时往往悔之晚矣。

(二) 社会因素

1. 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虽然已开始关注青少年网络犯罪, 但德育力度仍然不够, 方法不对。

从宏观上来看, 国家也未能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作出相关切实有效的举措, 目前的网络管理仍存在“多头管理, 无效管理”的局面[3]。

2. 网络犯罪立法滞后。

虽然我国目前已制定了一些关于信息安全的管理条例, 全国人大也正在积极审议关于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决议草案, 但就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总体立法水平来看, 基本上还处于立法的起步阶段。1997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我国《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 均偏重于一般性的行政管理。国家安全和治安处罚, 两者的法律责任既不清晰, 也不明确, 且涉及面较窄。如前者《条例》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事项仅涉及计算机病毒, 后者也仅是涉及网络功能和信息处理的删除、修改或增加, 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则寥寥无几, 使执法人员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可依, 对此现象无法实现有效遏制。

3. 网络执法水平不高。

网络犯罪作为一类特殊的犯罪形态, 它改变了传统犯罪模式, 具有超时空性, 较强的隐蔽性, 且犯罪周期长, 科技含量高, 侦查取证难度大等突出特点。在实践中, 相当部分司法人员不知如何进行网络取证, 或是技术手段简单、落后, 侦查成效较低, 助长了青少年犯罪时存在侥幸心态或更为有恃无恐。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法律应对策略建议

(一) 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防范体系

所谓“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是指构筑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长和社区三结合的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立体化的防范体系, 在成熟的条件下逐步制度化。这一防范体系的核心价值是教育, 即对青少年的网上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使之远离网络犯罪的陷阱, 防患于未然。由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中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只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对青少年的网上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是大可减少的, 因此我们认为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防止青少年涉足网络犯罪的重要方法。

(二) 加快立法、完善制度

1. 完善刑事立法

我国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只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 (第285条)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第286条) 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传统犯罪 (第287条) 等3类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 但是目前看来, 这种简单的规定是远远不能适应打击网络犯罪需要的, 更不要说是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需要。首先, 从目前的刑法条文看, 对计算机犯罪的量刑偏轻, 而且对不同的情况区分不是很明显, 体现不出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其次,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中并没有规定计算机犯罪。因此, 这就使得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很大一部分在《刑法》上无法可依, 不利于打击这类犯罪;再次, 《刑法》第285条虽然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罪名和量刑幅度, 但对“计算机系统”仅限定为“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等三类, 范围过窄。

笔者以为, 应该对我国《刑法》中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重新修订, 在《刑法》第九章增加一节专门规定网络犯罪, 明确规定网络犯罪的范畴, 增加相关的犯罪罪名, 从而使各种网络犯罪行为有法可依, 处罚有据。比如增加破坏计算机实施罪, 第286条规定了“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的罪名及量刑幅度, 其中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了对系统功能﹑应用程序或数据等破坏的行为方式: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等, 这是一种针对系统的内部破坏, 或称软破坏;此外还有一种针对系统外的外部破坏, 或称硬破坏, 比如破坏计算机的某一重要硬件或附件等, 也可能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造成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丢失或出错, 并产生严重后果, 如按第275条“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量刑, 那么可能造成“重罪轻判”“有罪难判”的局面。

2. 大力强化配套司法制度建设

(1) 加强网络警察及相关机制建设

网络犯罪是高智能犯罪, 所以网络警察必须有较高的素质, 不仅要政治素质高、懂得法律知识, 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较丰富的信息网络知识。另外, 网络警察只精通电脑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精通商务、人类行为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 由此可见, 迅速培养熟悉电脑、训练有素、综合素质较高的“网络警察”已成为今天提高警察素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条件。

(2) 加强国际合作

“网络无国界、网络犯罪无国界”, 由于国际社会在网络中确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这类犯罪的预防和打击也需要跨越国界, 要求运行在其中的每一个国家在打击犯罪时责无旁贷。

(三) 尝试建设社区矫正制度

青少年犯罪, 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 虽社会危害性强但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因此如果一味使用监禁刑, 只会弊大于利, 得不偿失。如何使得青少年网络犯罪者既不完全脱离正常社会, 同时又能实现对其惩罚的目的?社区矫正制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 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或规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 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但是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制度正处于发展阶段, 尚不成熟, 具体到青少年网络犯罪而言, 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实现矫正工作者的专业化和专职化, 提高矫正者的综合素质; (2) 将心理康复矫治手段大量、经常性地运用到社区矫正中; (3)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激励罪犯积极参加社区矫正, 以求早日回归社会; (4) 重塑青少年的人生信仰; (5) 引导这类人员正确发挥其网络技术特长。

参考文献

[1]赵秉志, 卢建平.中国网络犯罪的现状与特点[M].http://cn.tech.yahoo.com/03-07-/55/26zc6.html, 2009-5-2.

[2]魏建馨, 张学林.犯罪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 :142.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篇5

【中文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大学生有着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人文修养,大学生整体素质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屡屡发生的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撞击着人们敏感的神经,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一下子就沦落为世人唾弃的“罪犯”。这不但是他们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家庭希望的毁灭,同时造成国家资源和家庭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有关大学生的培养、前途和命运应该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从以下几个部门进行阐述,试着找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真正原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第一部分阐述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概况,第一,界定了本文大学生的范畴,明确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概念;第二,阐述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现状,大学生违法犯罪呈显著上升趋势,恶性犯罪也频见报端;第三,概括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违法犯罪主体广泛,违法犯罪类型主要以侵害财产性违法犯罪为主,网络犯罪和传销也日益盛行;第四,大学生违法犯罪对其个人和整个社会造成的恶性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第一,社会转型时期不健全的社会体制是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第二,教育体制中重知识、轻道德法制教育的功利性教育模式使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第三,社会、家庭、学校对大学生从小缺乏正确的心理引导;第四,学校周边不良社会环境加大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第五,社会、学校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纵容和隐瞒是导致大学生

违法犯罪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第六,法制普及教育缺乏有效的落实机制。第三部分根据大学生违法犯罪现状和违法犯罪原因提出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对策思考。第一,减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的社会体制;第二,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德育培养和法律基础教育课时力度和功效;第三,改进现有人文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第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第五,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诱因;第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杜绝法外容情;第七,法制普及教育落到实处,营造人人懂法、自觉守法的氛围。

【英文摘要】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he useful members of the society.They are the hope and future for our nationality.It is undeniable that most of them have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ulture cultivation.Overall quality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ctive and upward.However, in recent years, university crimes occurred frequently against people’s sensitive nerve, the‘God’s favored one’suddenly reduced to disgustful‘criminals’.It not only caused their fates twisting but also ruined their family’s hope.A lot of resources are wasted which provided by nationality and family.Therefore, the topic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ultivation, future and destiny shall be concerned by whole society.This paper will expatiate 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crime reson from several

parts as below and try to put forward relevant feasible prevention measures.The first part expatiates 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crime.Firstly, define the category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concept of university students’crime.Secondly, expatiate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rimes commit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The crimes trend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increasing obviously and some malignant crimes are also reported frequently.Thirdly,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crime, the crime subject is broad.The main crime types are property violation and the net&MLM crim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Fourthly, university students’crime will cause malignant influence on individuals and whole society.The second part analyse the caus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crime.Firstly, the society system and the economy mode are the root caus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crime.Secondly,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ack the right philosophy, values,legal system concept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wrong education mode.It always attach importance to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ignore the legal&moraleducation.Thirdly,family and society don’t give much right mentality leading for children when they were young.Fourthly,The interpenetration and mentality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increas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crime inducement.Fifthly, 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always connive&hide the students’crime.It is one of the causation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crime.Sixthly, legal system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activites are short of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The third part provides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students’crime according to crime’s status and resons.Firstly, minimize the gap of wealth, perfec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establish the harmonious society system.Secondly,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system’innovation and enhance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efficacy of the basical legal education.Thirdly, improve the current education mode and promote university students’humanities culture.Fourthly, maximize the function of the psychology tutorship provided by schools,family,society during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al process.Fifthly, purify the circumstance around the university and reduc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rime’s inducement.Sixthly,everyone is equal before the law and the law is no respecter of persons.Seventhly,the legal system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shall be implemented smoothly and create the atmosphere of everybody knowing law and abiding the law.【关键词】大学生 违法犯罪 原因 预防

【英文关键词】University Student Crime Causation Prevention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

: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目录】大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思考4-6Abstract6-7

引言11-1

2摘要

第一章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概述12-18

(一)大学生的概念1212-1

3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概念12-1

3(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概念

(一)大学生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现状13-14违法犯罪呈显著上升趋势13端13-1

4(二)大学生恶性犯罪也频见报

(一)大学

三、大学生违法犯罪特点14-17生违法犯罪主体呈多样化1

4(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类型以盗窃等财产性违法犯罪为主,多以学校自行处理为终点14-16

(三)网络犯罪、传销也日益突出16-17罪的影响17-18

四、大学生违法犯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造成了其人身的转折,(二)大学生违法犯罪造成了家庭断送了自身的大好前程17和社会成本的严重浪费,给家庭、社会造成了非常沉重和恶劣的影响17-18第二章 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分析18-

32一、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18-

21(一)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剧变迁造成当

代大学生道德的迷失、价值观念的错位18

(二)社会转型时

二、教育期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贫困大学生思想的扭曲18-21体制中重知识、轻道德法律教育的功利性教育模式使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21-22学生从小缺乏正确的心理引导22-25健康的状况2222-2525-2825-2727

三、社会、家庭、学校对大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

(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学校周边不良环境加大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

(一)高校周边非法网吧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

(二)其他不健康公共娱乐场所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

(三)黄、赌、毒的诱惑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27-28

五、社会、学校

(四)社会不良交往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28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纵容和隐瞒是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28-2929-

32六、法制普及教育缺乏有效的落实机制

(二)社

(一)学校法制教育普及现状29-30会法制普及现状30-3232-48

第三章 大学生违法犯罪预防对策思考

一、减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的社

(一)只有减小贫富差距,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会体制32-343232-3

4(二)引领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保障贫困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德育培养和法律基础教育

(一)及时配备法律专业辅导员,提

(二)合理安排法律课课时力度和功效34-36升辅导员专业队伍素质和质量34-35程,适当改变教学方法35-36

三、改进现有人文教育模式,提

高大学生人文修养36-3936

(一)大学生人文修养的缺失

四、充分

(二)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途径36-39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在从小到大心理辅导中的作用39-

41(一)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并确保有学生排遣心

(二)加

(三)理烦恼的渠道和专业引导人员进行心理开导39-40强家庭教育,家长注重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40-41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建立心理咨询机构41

五、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诱因41-42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的必要性41-42的措施

42(一)

(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杜绝法外容情42-46

(二)当

(一)当前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些特殊保护42-43前有关大学生违法犯罪特殊保护的争议43-44违法犯罪不应该享受特殊保护44-46

(三)大学生

七、法制普及教育落到实

(一)建立科学处,营造人人懂法、自觉守法的氛围46-48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46-4747

(二)依法治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

(三)努力探索全民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

参考文献48-51

后记52-53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篇6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4。近年来,我国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仅在数量上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其性质及恶性程度不断升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持续增长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十分关注的复杂社会问题。美国司法部的统计数字指出,在1984年到1993年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未成年人犯罪上升了68%;美国暴力研究与预防中心的统计数字预测,到2010年未成年人暴力型犯罪率将是现在的两倍。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公安部门统计,1985—1995年,全国公安机关查获的各种刑事作案人员1100多万人,其中未成年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14.62%。之后略有下降,但2002年,未成年作案成员占全部作案成员的比例,又从1998年的12.7%上升到13.4%。到2005年,公安机关抓获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人员占到了刑事犯罪人员总数的13.6%。未成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比率呈上升趋势,全国判处未成年人犯罪占刑事犯罪比率由1998年的6.3%上升到2003年7.93%。从全世界到全国到省到市,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让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是全球范围很普遍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呈现出犯罪数量不断扩大,犯罪率逐年递增的趋势。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恶性程度加剧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表现为小偷小摸、流氓滋扰、打架斗殴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动机亦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和偶发性。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向抢、奸、杀方面发展的迹象日趋突出,杀人放火、抢劫投毒等恶性案件不断发生。据有关统计,在2000-2004年间,在全国法院已经判决生效的未成年犯中,被判5年以上刑期(重罪)的未成年人增加了7.68%,而截止到2005年7月,这个数字同比增长了15.94%。

(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类型多样化

调查分析显示,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类型呈多样化发展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以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罪名来看,已经由1998年的98个发展到2003年的120个,增幅达22%。与以往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涉足的类型越来越广,除盗窃、抢劫、伤害等传统型犯罪外,对一些新类型案件,如绑架勒索、抢劫汽车、吸毒贩毒、涉枪、卖淫嫖娼和拐卖人口等犯罪日益增多。

(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暴力型犯罪和财产型犯罪突出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以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涉毒、网络、伤害、强奸、绑架、杀人犯罪等财产型、暴力型犯罪最为突出,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未成年人年龄偏轻,模仿性较强,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纵火等暴力型犯罪。

二、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有原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未成年人犯罪产生的特有原因主要有:(1)身心因素。未成年人正处在生长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剧变。生长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之路,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本身不是犯罪发生的原因。但是,这一特定年龄阶段身心发育的不成熟,极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接受错误、消极的东西,因而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比成年人更大。(2)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教育比起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具有特殊作用。如果家庭正常功能遭到破坏,就可能使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进而增加其犯罪倾向。家庭教育的偏差表现为:过分娇宠,溺爱;缺乏道德教育;欠缺情感交流,忽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家庭环境不良(家庭不和睦、家庭不完善、父母的不良言行)。(3)学校因素。有些中小学办学指导思想过分向智育教育倾斜,对学生实行区别对待,分优劣等级,忽视道德培养;缺少法制观念的灌输,造成学生不懂法、不畏法;心理素质教育不够,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个别教师素质差,不能胜任自身工作;农村学校的课余生活单调、陈旧和缺乏生机也是造成农村中小学生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4)社会环境因素。未成年人由于身心不成熟,对环境因素的被动接受远远大于其对环境的能动选择,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导致未成年人消极个性的滋生和恶性发展,进而诱发犯罪。社会环境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较大的消极因素主要有:病态的社会风气;多渠道的“文化”污染;未成年人保护、约束机制的弱化,表现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管理失控,对未成年人的无序流动管理不够,对问题少年的矫正乏力。社会劳动力市场混乱、求学难、就业难、对违法犯罪的社会丑恶势力打击力度不够等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上述因素互相影响、共同作用,导致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存在和上升。

农民工犯罪的社会成因及对策分析 篇7

一、农民工犯罪现状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 城乡体制改革, 户籍制度松动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推动, 成千上万的农村劳动力怀着对城市的向往和改变自身生存处境的强烈愿望, 大规模地从乡村流向城市。经过20多年的延续与累积, 这些“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务工农民已形成了我国社会结构中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是基于多种社会因素而形成的特殊群体, 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 他们有着自身的特性:以男性青年人口为主;受教育水平偏低;生活工作条件恶劣, 大多从事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受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 处在社会的边缘。

农民工生活、工作在城市, 却不被城市所接纳, 生长于农村却又弱化了与农村的联系, 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 是一群被称作城市候鸟的人。为了生存, 农民工在一种城市与农村的“夹心状态”下奋斗着;同时, 他们的群体心态亦受到了莫大的损伤。于是, 他们无奈地选择了犯罪的方式, 做最后的抗争。

据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 流动人口的犯罪比例很高, 已成为城市治安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居高不下, 已经占据各个城市不同人员犯罪的首位, 而占流动人口80%左右的农民工, 已经成为共认的高犯罪群体。

流动人口中有职业化犯罪与非职业化犯罪的区别。农民工犯罪多数为非职业化犯罪, 其主体即以犯罪为“副业”的犯罪分子。从数量上看, 非职业化的犯罪分子是流动人口犯罪的主力军。据北京市东城区统计, 在抓获的入室盗窃的流动人口中18%是有前科或负案在逃的;24.4%是盲目来京打工未成的;59%是嫌打工赚钱少的 (其中19.7%是打工间歇进行入室盗窃的) 。

二、农民工犯罪的社会成因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而存在, 其犯罪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 不平等的就业政策

农民工进城从事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时间长, 获得的报酬低, 跟城市居民相比, 他们获得的是“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三同三不同”地位。即使这样, 他们还经常会面临找不到工作和失业的危险。一些城市构建起一道隔离城市劳动者与农民工的壁垒。在这样的情况下, 农民与城市社会产生了很深的隔阂, 这种隔阂积累越久, 从而成为潜在的犯罪动因。

(二) 社会保障制度缺损

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深深地制约着农民工的命运和前景, 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观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偏离正义价值, 体现极大的不公平, 无论是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均只覆盖了城市居民, 而对农民工的情况则基本上采取不闻不问的做法。尽管一些城市自《劳动法》颁布以来, 开始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 但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却一直不予办理。实际上, 农民工是城市中最不稳定, 最容易失业的群体。失业和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处于一种断绝生活来源的困境之中。

(三) 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 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据全国总工会的资料显示, 目前全国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在1000亿元左右。在合法权益遭到侵犯, 很少有农民工采取合法的途径来维护权益, 大多数农民工只能采取接近违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些农民工会采取极端的非法手段来谋求问题的解决, 从而走上“自救式犯罪”的道路。

(四) 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负面效应

首先, 农民工一旦离开土地、离开户籍地进入城市, 是处于社会的“边缘人口”, 与社会的联系处于任意和自由状态。除了发生犯罪行为而被追究外, 不再与政权机构发生联系, 因而便容易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其次, 大量的人口流动伴随着巨额的资金流动,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 为农民工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对象, 犯罪的场所和犯罪的时机。再次, 大量的流动人口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藏身之地, 大大增加了各级政府进行治安管理、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难度。

(五) 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国自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以来, 收入分配趋渐不平等, 社会分化严重,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0.16上升到2003年0.458, 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社会处于危险的边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农民工的月工资收入“十几年来基本停留在400-500元的水平上”, 有些农民工还处于失业的状态。贫富差距的扩大最危险的后果是, 造成巨大的心理挫折, 引发严重的社会心理失衡。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看, 社会心理失衡是引发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 贫富差距愈大, 心理挫折感就愈强, 发生侵犯行为的驱动力就愈大。农民工过高的心理期望与实际得到的之间, 自己得到的与他人得到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时, 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挫折, 而导致产生报复的心理。

(六) 阶层文化冲突

城市居民在享受农民工带来的经济繁荣和各式各样的生活便利的同时, 却误解、偏见乃至歧视农民工。这是两种阶层文化冲突形成的一种心理态势的刻板印象。农民工对所在的城市没有归属意识, 没有情感上的联系, 这些为以后直接针对城市居民的犯罪打下伏笔。

(七) 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 我国忽视了对农民工的教育和管理。目前, 名目繁多的收费已成为农民工一项沉重的负担。防范式管理方式使管理的初衷走向其反面, 形成了有管理不如无管理、多管理不如少管理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将成为引发农民工怨愤、敌视、甚至走上犯罪的始作俑者。

(八) 思想文化教育滞后

健康的文化知识是人们的精神食粮, 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是获取良好社会效益而必须注入的投资。而恰恰相反的是, 用人单位只关心农民工能否给企业带来利润, 对他们的业余活动、精神生活很少顾及。城市政府部门忽略了农民工的思想品德引导、法制观念形成和情操培养等问题。结果, 绝大部分抱着见世面、学技能的初衷来到城市的农民工, 只能处在一种与城市社会相对隔离的亚文化环境之中, 只能在同类间形成交往的小圈子, 并接受城市中的不良文化。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农民工思想品行自然退化, 进而产生并强化违法犯罪的意识, 最终成为犯罪分子。

三、农民工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 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二元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但现在已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显示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种种桎梏。因此, 改变二元户籍制度已为历史的必然。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社会的综合能力, 最终实现户口自由迁徙;改革黏附在户籍制度上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分配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身份地位、同工同酬、享有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的权利。

(二) 完善权益保障体系

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往往是引发农民工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就是农民工非法维权的方式。因此, 如果农民工能合法的、低成本的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其犯罪率也必然会下降。可见, 要想真正减少农民工违法犯罪,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农民工的正当权益是十分必要的。组建农民工工会组织, 让工会代表农民工表达意愿、维护权利, 将使农民工的权益能有效的得到维护也是有效办法之一。

(三) 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付出劳动而获得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支付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不容推卸的义务。可是, 每到结算工钱时总有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纷争。当应得的工资付之东流, 身无分文的农民工选择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便不难理解。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应建立欠薪保障制度。一是在欠薪最集中的建筑行业实行清理整顿, 并建立严格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 一经发现就取消其今后在建筑市场的招投标资格。二是在法院设立“讨薪绿色通道”和在司法行政机关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站。”对于农民工起诉的欠薪案件, 法院应从快审理、从快执行。

(四) 转变管理方式

城市对农民工的管理应由防范式转为服务式。服务式管理方式的宗旨是为管理对象服务, 服务管理对象是管理方式的核心, 管理主体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一核心而展开。建立服务式的农民工管理方式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 城市政府及各管理部门应当转变观念, 认识农民工对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确立为农民工服务的新观念。其次, 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品德、纪律和法制教育, 全面纠正那种重收费、轻管理、不服务的工作作风, 严厉惩处借管理之名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乱抓人、乱处理的违法行为。再次, 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打击与保护、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思想, 要坚决克服以处罚代替管理, 以办证代替服务的简单、片面的做法, 积极为暂住人口做好服务工作。

(五) 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

对农民工而言, 学校应是开放式的, 教育应是全方位的。用人单位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对农民工进行基本知识、技能训练和思想法律方面教育;居委会可以通过学校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城市生存技能的强化, 增强他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 提高其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对农民工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 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制意识,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六) 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一位社会学家曾说过, 减少和消灭农民工犯罪现象,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他们的素质, 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所以, 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员工俱乐部、文化活动室、开设图书馆、棋牌室等休闲场所, 并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健康的文化生活一方面会对农民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一方面会让他们获得心理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相信只要政府和用人单位采取多种方式缓解农民工的文化饥渴症, 农民工犯罪率必然会有所下降。

四、结束语

对于农民工犯罪, 我们不应片面地谴责和归咎其素质的低下, 更多的应该是反思他们犯罪的原因, 更多的应是从社会中寻求解决的良方。农民工在城市工作, 为城市的发展增砖添瓦, 而得到的却是身份上的歧视, 地位上的不平等, 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因此, 平等的对待农民工才是解决农民工犯罪的“灵丹妙药”, 才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研究”课题组.广州流动人口犯罪研究[M].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世卿, 李伟清.城市外来人口犯罪的特征[J].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3 (3) .

[3]、 (意) 恩里科.菲利.实证派犯罪学[M].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篇8

一、在校大学生犯罪的现状

1、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的扩招增容、入学门槛的降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等, 使大学生这个高智能的群体日益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

2、暴力型案件逐渐增多。

近年来, 在校大学生中的暴力案件频繁发生, 且其规模、范围、性质以及后果都有扩大蔓延和恶化的趋势, 大学生犯罪已由过去的一般性偷盗、打架斗殴和流氓滋扰发展成为杀人、抢劫、强奸、绑架、投毒等恶性暴力行为, 并表现出野蛮、凶残、疯狂报复的特点。

3、犯罪手段日益“高智能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网络的普及, 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享受高科技给社会带来财富和利益的同时, 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高智能性犯罪的行为也越来越多。

二、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危害

1、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

一旦发生在校大学生犯罪事件, 必然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恐惧, 使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担忧, 也必然会引起社会对学校的安全工作产生怀疑。无论事件处理多么圆满, 给学校声誉造成的影响将是无法挽回的。

2、给学生心理、生理造成极大伤害。

在校大学生, 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还处于发育阶段, 在这一时期, 他们受到犯罪刺激和伤害, 会使他们对人生、社会产生错误的认识, 从而使他们对社会变得冷漠无情, 最终因对社会憎恨而走上反社会的犯罪道路。

3、犯罪人走上了犯罪道路, 也害了自己。

犯罪人触犯了刑法而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被判刑的学生不但害了他人, 也害了自己, 他们的人生道路从此发生了改变, 在他们的人生中多了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对他们以后的成长、生活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分析

1、主观因素。

当代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注重学习, 忽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缺乏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 使有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 以至于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感到渺茫, 致使他们胆敢以身试法, 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客观因素。

从大学生犯罪的客观因素看, 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

(1) 社会环境因素。目前, 我国正处在巩固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 市场经济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市场经济建设给社会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和终身教师, 因此, 大学生走什么样的道路, 如何成长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教育方法的失当也严重妨碍子女正常的发育成长。

(3) 学校环境因素。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 生源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良莠参半, 整体素质下降, 学校教育管理难度陡增。

四、在校大学生犯罪的防治对策

1、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就没有了理想, 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产生迷茫感和失落感, 从而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 走向犯罪。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应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树立崇高的理和人生奋斗目标。

2、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是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 了解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现, 并及时反馈状况, 以利于学校和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二是家长平时要注意小节, 言谈举止要检点,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途径主要是长期的潜移默化。

3、强化校园管理, 加强校园文化

建设,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校园状况如何、文化底蕴如何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必须强化校园管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4、净化社会环境。

一是政府的执法部门要对文化市场进行严格管理;二要突出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尤其是不健康的网吧、录像厅等娱乐场所;三是政府要切实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持, 完善高校矛盾处理机制和程序, 确保矛盾处理的程序公正。

综上所述,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是社会的宠儿、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未来, 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随着大学生们心理负担和价值取向的变化, 我国大学生犯罪现象正同社会上的犯罪现象相呼应, 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已成了人们值得关注一大社会问题, 如何让象牙塔再成为圣洁无瑕的知识殿堂更是值得人们深思。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是社会的宠儿、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未来, 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然而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随着大学生们心理负担和价值取向的变化, 在校大学生中犯罪事件频繁发生, 犯罪率逐年上升, 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 越来越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达到防患于未然, 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大学生犯罪成因, 来探讨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陶国礼:《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2]徐雪英:《大学生犯罪探微》, 《科技信息日报》, 2008年第5期。

[3]赵宝成:《犯罪学专论[专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4]詹丽萍:《试论大学生的犯罪现状及预防》, 《教育与职业》, 2006年第2期。

[5]张笑天:《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的思考》, 社会科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篇9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点,法律成因,分析预防

青少年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 他们的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 缺乏辨别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使得他们中的少部分人极易因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当前,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构成部分,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青少年犯罪不仅危害本人、家庭和周围的社会环境, 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笔者认为, 深刻剖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原因, 对于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

深刻认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前提。当前, 青少年犯罪在年龄、类型、手段方式上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 犯罪动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发育阶段, 社会经验少, 考虑问题较简单, 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鉴别能力。他们理性意志薄弱, 逞强好胜心切, 稍有诱因, 一触即发, 极易发生突发性激情犯罪。因此, 青少年犯罪的突出表现是突发性犯罪多, 作案动机单纯, 作案没有明确目的, 一般没有事先预谋, 多属一时的感情冲动, 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 暴力性犯罪突出, 抢劫抢夺比例一路攀升

由于受社会上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人“潇洒”生活的影响, 许多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或畸形的物质欲望, 盲目追求享乐。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满足其欲望时, 他们往往是通过盗窃, 抢劫等不正当途径来获取。目前, 青少年犯罪的涉案类型主要是“两抢”、盗窃和性侵等案件, 增长率最快的是抢劫。因为未成年人社会阅历不足、单纯幼稚等原因, 犯罪时往往不计后果, 所以犯罪手段暴力特征明显。

(三) 团伙犯罪增多

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青少年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 决定了他们会因心理生理弱势而产生求众壮胆的犯罪心理。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 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人多才可势强, 所以通常都采取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轰而上的方式, 如此既能互相壮胆, 又能分工合作。有数据显示, 青少年犯罪中团伙犯罪占70%左右, 多数团伙成员随意纠合、拉帮结伙, 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吸毒、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 有的甚至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 成立帮派。

(四) 青少年犯罪趋于低龄化, 犯罪手段呈现成年化、智能化趋势

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的高发年龄在18岁左右, 其中以14~16岁少年犯罪更为突出, 并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一些青少年从10岁、11岁就开始小偷小摸, 到12至14岁时已经能“小人作大案”了。在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的同时, 其犯罪手段却显现出成人化甚至智能化的特点。青少年求知探索欲旺盛, 模仿性极强, 再加上现代信息的传播便利, 使现代化的犯罪方式、作案手段在青少年中迅速传播, 犯罪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趋于成人化、智能化。

(五) 犯罪者身份多为辍学少年、农村籍及城乡结合部青少年

从犯罪主体来看, 父母离异或者去世的单亲家庭未成年人、辍学生、无业可就、无事可做的闲散青少年、外来务工青少年、农民工的留守青少年、流浪乞讨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外来务工青少年, 因不适应工作环境, 缺乏技术和谋生技能, 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诱发违法犯罪动机。

二、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成因分析

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要对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 以便探寻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科学、有效对策。

(一) 主观因素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因为青少年年龄和生理心理不成熟, 所以他们还未形成正确及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导致其法律意识的不稳定甚至欠缺。具体表现为:一是非观念模糊, 价值观念扭曲。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 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 遇事没有法律观念, 处事没有自我主见, 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绪, 以致不知不觉就触犯了法律, 有时甚至是明知故犯造成严重后果。还有一些青少年认同“老实吃亏”、“法不责众”, 追随另类潮流的价值观, 他们贪图享乐, 精神空虚, 逆反心理强烈, 性格孤僻、偏执, 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 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二是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薄弱。青少年由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 文化素质不高, 道德观念模糊, 法律意识淡薄, 辨别是非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 因此极易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熏染。一些青少年由于自控力差, 心理脆弱, 经不起诱惑, 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还有一些青少年以“有钱”为荣, 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信念, 盲目攀比, 产生心理不平衡, 甚至萌发不良企图, 最终走向犯罪深渊。

(二) 客观原因

尽管青少年犯罪的决定性因素是青少年的自身素质, 但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客观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是社会经济负面效应和不良文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生活方式的泛滥倾向。不良的社会环境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影响, 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也不时地腐蚀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当前, 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对学习与工作的认知, 他们对上学读书的目标没有认识, 因而产生厌学情绪, 继而逃课辍学。同时各种媒体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也直接导致青少年接受不良信息的渠道增多, 而青少年模仿能力增强, 这些不良信息中所包含、透露出来的行为方式、伦理、思维无不影响着他们, 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二是家庭教育与引导缺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室,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育培养, 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 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 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首先是父母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错误的影响。比如, 有的父母自身事业发展不顺利, 生存竞争压力大, 对现实产生诸多不满, 便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牢骚, 说一些前途无望的话;有的父母在经济社会中受“潜规则”影响, 或自身就有强烈的物质追求欲望, 便经常向孩子灌输“金钱万能”、“赚钱才是硬道理”“做官才能出人头地”等不健康的思想意识;还有的家长自己挥霍浪费, 也对孩子有求必应, 甚至无限制地给予孩子零花钱, 带孩子参加赌博、封建迷信活动等, 这些都会对孩子潜移默化地产生不良影响, 给其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其次是家长监护不力、寄养孩子现象突出。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父母外出打工或因工作太忙, 无暇顾及孩子, 就将孩子“寄存”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生活, 致使孩子长期脱离父母的监管和教育, 小孩子从小便在缺乏父母之爱的环境中成长, 因而不知道爱也不懂得如何爱, 在心灵上造成了极难弥补的阴影。再次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袒护, 养成其贪吃、贪玩、任性、骄横等不良个性, 一旦遇有适宜的环境, 贪图享乐就会演变成违法犯罪。有的父母对孩子实行“高压型”家庭教育, 要求儿女言行必须按成年人意愿行事, 稍有越轨轻则训斥, 重则体罚。还有的父母则会因自身夫妻失和的原因, 将情绪或对对方的怨恨迁怒于孩子, 要么是打骂虐待, 要么就对孩子不管不问, 使孩子在失去家庭父母的温暖的同时, 还要遭受心灵的重创, 从而使其逐渐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 一旦遇上不良环境和坏人引诱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三是学校法律教育不足。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 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于:很多学校缺乏法制教育或流于形式。目前各级各类学校虽已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法制教育的内容过少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师还是由班主任或政治课教师兼任, 他们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 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 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学校因课程安排和师资力量的制约, 法制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致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可以说, 学校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的缺乏, 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端正。表现之一是素质教育虽已实行多年, 但不少学校仍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学生德育教育, 更有甚者为保升学率只保留“尖子生”, 而将差等生拒之门外, 使部分学生厌学、逃学, 提前走向社会。这些所谓的“差学生”一旦流向社会, 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发和影响, 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表现之二是学校监管不力。一些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善,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地进行帮教处理, 导致问题沉积;少数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对违纪学生动不动就施用体罚和变相体罚手段, 轻则讽刺挖苦、罚做作业, 重则谩骂殴打、处予罚款, 致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逃课辍学, 流入社会参加不健康的活动, 从而导致违法犯罪。四是司法惩戒不到位。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由多方面原因而形成的社会问题, 党中央指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综合治理就要广泛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 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但当前在对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中, 少数部门、单位职责履行不到位, 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也有个别地方政府以不影响“政绩”为由,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轻报”、“隐瞒”, 甚至用干扰的手法对青少年犯罪案件采取“降格处理”、“冷处理”等。由于把治理青少年犯罪措施流于了形式, 治理工作热在上头、凉在基层, 从而导致青少年对法律的严肃性产生了淡漠和曲解, 造成了对法律缺乏敬畏心, 甚至是漠视和蔑视。

参考文献

[1]康惠农, 王汉林.青少年犯罪预防, 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2.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篇10

当今, 留守儿童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方面, 并且犯罪数量上逐年增多, 犯罪态势严重, 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已刻不容缓。

一、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 现有二元制户籍制度的壁垒是造成儿童留守的最根本原因

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对户籍迁入、迁出条件的严格限制, 并且, 适龄儿童入学要求以父母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制度。由于户籍制度和教育经费拨款制度的限制, 这些外出打工人员孩子的户籍不在父母的务工地, 不能享受与当地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教育只能以流出地为主、公立学校为主, 还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地点不固定, 流动性强, 没有时间和精力照管孩子, 也只好把孩子留在老家读书。

(二) 家庭关爱的缺位是导致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他们以其启蒙性、长期性、灵活性、随时性和权威性等特点渗透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庭教育通常是以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施加影响, 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德的培养以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部分是农民工, 受制于现实困难或自身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对子女的关爱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 加之长期在外忙于生计, 造成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期里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 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父母及时的沟通和疏导, 致使他们时常感到无助和绝望影响了心理以及人格上的健全发展。

(三) 学校忽视了对儿童的德育和法制教育

中小学是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 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方法。然而, 学校的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令人堪忧, 和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不相称。

首先, 教育部门和学校缺乏对德育、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尤其是对法制教育的内容少的可怜, 只是散见于德育类教材。

其次, 把德育和法制教育等同于相关知识的教学, 内容枯燥无味, 停留在“知法”层面, 忽视了情感的陶冶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再次, 教师水平良莠不齐, 缺乏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许多从事法制教育的老师是政治教师, 自己本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就欠缺, 导致法制教育形式单一, 只是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比较差。

二、留守儿童犯罪的预控措施

(一) 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首先从家庭抓起

贝卡利亚说过“预防犯罪最可靠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完善家庭教育。”父爱和母爱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首先, 要提高留守儿童父母的综合素质, 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 父母要以多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 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 要伴随着合理的解释。

其次, 适当增加沟通时间, 重视家庭的亲密度, 研究发现, 只有在温暖的背景下, 教育引导才能发挥作用。家庭成员间亲密的氛围对儿童乐观、自信的性格很有帮助, 父母和孩子间积极健康的情感交流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 学校教育责无旁贷, 应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开始的。学校应抓住留守儿童品德、个性、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加强思想道德和自我控制能力教育, 以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学校应把法制教育作为一种长效机制, 科学地确定法制教育内容, 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 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有针对性地开展。其中, 小学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中学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 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 使学生明辨是非, 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三) 优化社会环境, 尽量减少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

绿色健康的社会环境能够启发个体的聪明智慧和培育良好的品德, 不良的社会环境催促着农村留守少年犯罪动机与犯罪意图的形成。文化市场的“黑灰白三色污染”, 充满色情、暴力的网上游戏以及赌博等低级庸俗的网络内容, 农村学校周边的黑色网吧的存在, 无疑对缺少约束和判断力的留守儿童有着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意志薄弱的留守少年便会萌发尝试、模仿、寻求新鲜感、刺激感的欲望, 不惜以身试法, 获取一时的快感, 走上不归之路。

因此, 净化社会环境, 对留守儿童采取针对性的帮教措施势在必行。多制作出版内容健康、文化品位高读物, 并重视加强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娱乐场所, 引导未成年远离不良环境, 减少违法犯罪。

(四) 留守儿童要加强自我教育是预防犯罪的最根本方式

由于留守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 生理和心理机制发育尚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 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偏弱, 同时反叛心理重, 好奇心强, 自律意识较差, 有些留守儿童被寄养在亲戚家中, 不在父母身边得不到家庭温暖。使其心灵受到创伤, 产生了极强的报复心, 从而形成犯罪心理。

广大留守子女一定要自立、自信、自强、自爱, 要多交流, 多参加课外活动, 多读书, 增强心理素质, 抵制住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遇事一定要冷静, 切不可冲动, 对危害自己的坏人坏事一定要及时报告监护人、学校、公安机关, 切不可私自处理。要充分理解父母在外务工的辛苦,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参考文献

[1]顾军.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司法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篇11

关键词: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和原因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11-0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指少数民族成员以谋生营利为目的,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城市暂住人口,也就是“指非城市户籍,但又在城市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1]。这些少数民族劳动力来到城市谋求工作和生活的同时,第二代流动移民亦悄然出现,这就是流动未成年人。当他们和父母家人一起迁徙进入城市后,因客观种种条件的限制,加之缺少家庭关爱和学校教育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就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伤害。我们应当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深入探析,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助其预防犯罪、健康成长。

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因其自身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和流动性,所以比非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犯罪和汉族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犯罪更加特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数量不断增多,犯罪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也在逐年创造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2]。在庞大的流动人口中,涌向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他们中很多人携妻带子进入城市,还有一些“90后”流动人口的成长,使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还有为数不少的未成年人。这些孩子由于社会制度、家庭经济等各种现实原因的制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缺乏基本的管束和生活保障,再加之教育、就业机会的欠缺和不足,致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侵财犯罪和暴力犯罪所占比例较大

成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长期农村生活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城市生活常识和专业技能,他们中大多数人在城市也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且收入报酬少的工作维持生计,这与他们进入城市想要致富的初衷其实并不相符,生活的艰辛和拮据是可想而知的。与其一同进入城市的未成年人由于生活经济来源并不稳定,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自己年龄又小、学历低、缺乏正当的谋生技能,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养成了懒惰、怕苦又贪图享乐的习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他们宁愿铤而走险进行盗窃,甚至实施抢夺、抢劫。再有,聚众斗殴、伤害案件也比较突出。这些传统类型的犯罪案件,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犯罪中不但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实施过程中更易偏激,造成的伤害也更加严重,社会危害性相应也更大。

(三)共同犯罪和团伙犯罪的作案形式增多,犯罪组织日趋严密

很多少数民族由于宗教信仰的同一性和民族语言习惯的相似性,天生就有爱抱团的群体意识。在进入城市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会依托族缘(属于同一民族)、教缘(信仰同一宗教)、乡缘(来自同一地方)、亲缘、血缘等关系而聚集在一起,彼此交互感应,形成团体[3],这也影响到了未成年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他们在进入城市后,由于这种宗教亲缘上的特殊亲近感,再加之就业、教育机会的欠缺,使他们成为社会闲散人员,更加容易拉帮结伙,形成团体,进而从事更多恶性更大的共同犯罪和团伙犯罪,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

(四)违法犯罪区域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少数民族相对聚居区

违法犯罪区域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共性。有研究者认为,由于流动人口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这个治安管理的薄弱环节,居住的隐秘和管理的松散为其犯罪和销赃留有一个缓冲带,因而城乡结合部便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多发区[4]。如上所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多选择便于保持民族习惯与宗教生活习惯且房租相对便宜的城乡结合部少数民族相对聚居区。这些地方就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多发区与重灾区,尤其是在本世纪初期各种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治安与城市环境。

(五)犯罪的流动性和隐蔽性

一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脱离了家庭学校的监管,成为社会闲散人员,成日混迹于市井中,游荡于街头巷尾、车站码头、繁华闹市,伺机寻找犯罪目标,进行流窜作案。由于他们行踪不定,我国现有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又使他们在城市的居住管理处于空白,因而造成追捕难、查证难,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极大的难题,也为犯罪分子肆无忌惮作案留下空隙[5]。

又如上文所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来自农村山区,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处大多是城乡结合部,这里外来人口众多,行政治安管理不到位,从而成为违法犯罪人员进行隐藏躲避的最佳场所。这种管理的缺失和居住的混杂与隐蔽,更加刺激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的犯罪欲望。

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比较复杂,它既有一般未成年人犯罪的普遍原因,也有其独特的原因,既包括与未成年人自身有关的主观原因,也有与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客观原因。

(一)主体原因

当这些少数民族未成年人或跟随父母,或独自来到城市谋生,成为“流动大军”中的一员后,他们其实比同龄人更早地进入了社会。因各种原因,当他们和父母一起在城市中“被排斥”、“被歧视”、“被边缘化”,心理失衡油然而生,又得不到及时的安抚和矫正,幼小的心灵会受到创伤,自卑、胆怯、孤僻、迟疑等负面情绪逐渐生长,造成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之际,也是模仿性和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没有正确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外界的刺激和不良的诱导更容易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极端,也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原因

与非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因家庭教育观念的淡薄和父母家人教育管束的缺失和匮乏,更是他们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成长教育等问题对很多少数民族同胞而言重视程度并不高,对孩子的未来期望值也相对较低。只要孩子能顺利长大,养家糊口即算大功告成,这样的观念使得他们并不重视孩子的全面成长。

即使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城市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接受全面教育,也会因各种原因和终日劳作而无暇顾及。缺乏父母的监管和教育,这些来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走上犯罪的歧途。

(三)制度管理原因

一方面,政府对人口的流动目前还缺乏应有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人口流动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不良连锁反应。而另一方面,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市场经济所引发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无能为力。管理责任不明、主次不分、任务不清。虽然管理部门较多,但大多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目标、协调的行动,没有真正地把流动人口管牢、管住,最终局面是失管漏管严重。由于新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口管理制度并未建立,造成流动人口管理基础工作难以适应人口流动的现实需要,使打击流动人口犯罪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使其应发挥的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功能未能体现,反而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5]。

(四)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们在与世界接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渗入各种不良因素,影响甚至是改变着我们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诸如社会中存在的金钱至上、奢侈攀比等不良风气对未成年人有很大的腐蚀性,尤其是对那些外来流动的未成年人由于经济方面的拮据和身处环境的物质诱惑,加之思想不成熟和教育的欠缺,很容易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犯罪的非法所得一般会很快被挥霍一空,之后继续实施新的犯罪以满足自己的经济需要。其次,由于文化市场管理失范,精神垃圾严重毒害未成年人的心灵尤其是网络管理的不到位,致使互联网成了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流动未成年人很多无所事事,整天混迹于网吧,在目前网络管理混乱的局面下,他们更容易沉迷网络,并受到其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

三、结束语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流动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和治理,就需要发挥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结合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流动人口生活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民族的团结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岱孙.中国经济百科全书(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16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jrzg/2012-08/07/content_2199409.htm,2012-08-07.

[3]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特点[J].公安研究,2007,(12).

[4]黄立.试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十大特点[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5).

网络犯罪的成因分析 篇12

1 陆良县林业概况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 全县辖8镇2乡1个华侨管理区, 耕地面积72320hm2;总人口64.44万人。据2008年全县二类森林资源调查, 林业用地面积89657hm2, 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49186.7 hm2, 商品林40338.3hm2。2011年全县林业总产值3.6亿元, 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4.8%。

2 全县涉林违法犯罪案件发生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 陆良县林木被非法采伐, 林地被非法开垦、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据统计:全县2008年共受理涉林案件71起, 其中林业行政案件46起, 刑事案件25起;2009年共受理涉林案件81起, 其中林业行政案件57起, 刑事案件24起;2010年共受理涉林案件146起, 其中林业行政案件116起, 刑事案件30起;2011年共受理涉林案件189起, 其中林业行政案件159起 (执法中队受理62) , 刑事案件28起。由此可见, 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森林资源保护任务越来越重。

3 涉林违法犯罪案件成因分析

3.1 森林资源丰富, 交通方便, 林木难以管护

据2008年全县二类森林资源调查, 活立木蓄积总量为98.64万m3, 可利用的林木资源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山区、林区的交通已四通八达, 比较便利, 采伐、运输木材方便。而大多森林处于远离城镇、村寨的偏远地方, 难以管护, 使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3.2 社会对木材需求巨大, 但木材采伐指标供应不足

木材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产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对木材的需求十分巨大。受经济制约和传统民俗的影响, 土木建房形式在陆良县乃至全国广大农村还广泛采用。矿山、建筑、木制品等行业对木材需求巨大, 特别是工矿企业为了生产和日益要求更高的安全生产需要, 在实施商品林采伐指标供应严重不足, 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用材的情况下, 为降低成本和继续再生产, 免不了就近或就地购买木材, 从而诱发群众非法采伐。总而言之, 在需求决定供给的规律下, 如果合法渠道不能满足需求, 为满足木材需求势必会导致不可避免的、被迫的非法渠道和非法行为。

3.3 现行征占用林地的审批手续和费用收取不符合山区群众的实际

出于社会经济发展, 生产生活以及交通便利的需要, 在没有国家投资或投资少的情况下, 目前广大山区群众自筹资金修挖村、组、户公路的情况十分普遍。在山区, 开挖公路势必要长期占用林地, 加之部分地方违法占用林地采石、采砂。由于目前占用林地的审批手续繁杂, 需缴纳较高费用, 手续繁杂和费用较高不符合山区群众的实际, 导致林地不批就占的情形屡禁不止。

3.4 部分人受利益驱动进行非法采伐林木和非法占用开垦林地的行为屡尽不止

非法采伐的木材一般情况下成本低于合法采伐的木材, 这部分木材进行销售时利润高于合法采伐的木材。部分人受利益驱动, 在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甚至是犯罪的情况下, 抱着侥幸心理, 进行盗伐、滥伐林木和非法占用、开垦林地。

4 减少涉林违法犯罪案件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改革, 足额下达年森林采伐限额指标,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林木采伐管理政策

一是加快林木采伐、林地管理方面的改革, 切实保障森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调动广大经营者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释放出人的巨大潜能和林地的巨大潜力, 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二是在坚持限额采伐政策制度的前提下, 足额下达年森林采伐限额指标, 在政策范围内尽量满足社会对木材的合法需求。三是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意见》等政策, 让经营者充分共享林业发展成果, 形成森林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4.2 简化山区群众公益事业占用林地的审批手续, 减免费用

对山区群众筹资兴建公路等公益事业需占用林地的, 简化审批手续和减免费用并督促其办理相关手续, 改变目前这种非法占用林地而又不便查处, 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

4.3 强化林业执法, 依法惩治各种非法采伐林木和占用开垦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

全县林业行政执法部门在加大宣传, 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 完善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提高执法透明度的基础上, 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力度, 依法惩治各种非法破坏林地、林木的违法犯罪行为, 保障国家、集体、个人的林木财产权不受侵犯, 为林业建设发展确实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工作理念, 强化执法监督, 着力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以提高执法公信力为着力点, 不断提升林业行政执法机关的公信度和社会认同感, 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4 创新市场管控机制, 提升森林资源市场管控能力

积极探索创新木材经营、加工、运输, 野生动物驯养、经营、加工, 植物检疫、林木种子、种苗检验, 林地占用等领域的监督管理机制, 依法规范行业经营活动, 有效保护合法经营活动, 打击违法违章经营活动, 有效服务全县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4.5 创新巡防机制, 提升森林资源管护能力

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领导,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安全动态管护网络, 以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为重点, 以构建村社森林管护员巡护机制为基础, 把管护工作延伸到各管护责任区, 真正实行群防群治, 实现全县森林资源管护全覆盖。创新林区维稳机制, 提升林区治安稳控能力。建立涉林情报信息研判机制, 依托森林公安信息平台, 建立反应快、渠道畅、覆盖广的林地林木情报信息预测预警机制, 抓源头、建机制、强基层, 筑牢维护林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摘要:陆良县非法采伐林木、非法占用开垦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陆良县涉林违法的现状及原因, 探讨了减少涉林违法犯罪的对策。

上一篇:作文模式下一篇: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