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析

2024-07-25

犯罪分析(共12篇)

犯罪分析 篇1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引起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这一指使犯罪行为产生的背后原因的好奇与疑问。为了更好地分析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有必要明确一下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研究对象与体系以及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可能经常接触到的一般社会团体犯罪的区别。具有很强的可教育性和再次塑造性, 这也就是我们着重研究未成年的犯罪行为, 分析未成年的犯罪心理从而找到突破口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频率, 降低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危险。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的内涵

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定义略有不同。美国的联邦立法和各州立法中,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大都指向年龄未满18岁的自然人。 (1) 所有未成年人必须在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人 (父母或监护人) 的监护下生活。 (2) 中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 在英美国家, 推出一个新的词汇, 引入“少年罪错” (4) 这一概念, 把一些专门由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定义为犯罪。所谓的少年罪错不仅仅由联邦法院制订实施, 由各州所界定的犯罪行为也属于少年罪错的范畴。而在美国, 少年罪错 (5) 这一术语既包括少年的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 同时一些未成年人的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行为。

2.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是指支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背后的心理学的原因。未成年人模仿以及从众心理十分强烈, 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是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喜欢以成年人自居, 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且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 这是未成年人事实与财产有关的相关犯罪的主要的驱动心理之一。

3.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特点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波动起伏并且情绪十分不稳定。生理上形成自我, 但是对身体上的自我存在极端的不满以及心智不成熟。未成年人的情绪特点具体表现为: (1) 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幅度较大, 极容易因为琐事极度欢快或者极度悲伤; (2) 闭锁性与开放性:对同伴开放, 难以向能够信任的大人袒露心事; (3) 反叛性:反叛传统, 不喜欢遵循常规。

(二) 研究未成年人心理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意识不强, 处于人生的转型期, 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在好奇观念的驱使下做出不理智的犯罪行为。因此, 从源头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变得尤为重要。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抽象出普遍存在的教训和错误, 在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

1. 未成年人常见的犯罪行为

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段甚至不同性格的未成年人呈现出来的犯罪是不同的, 例如在经济比较贫困的偏远地区, 财产性的犯罪是主流。暴躁易怒无法有效能告知自己情绪的未成年人,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主流。

2.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征

从犯罪年龄上看, 呈现出小龄化得趋势。从犯罪动机来看, 与财产有关的违法行为数量激增。从犯罪动机来看, 犯罪动机趋于多样化从而导致犯罪类型趋于多样化。从犯罪性质来看, 相比于财产性犯罪的发生频率, 暴力性质犯罪日趋增多。而从犯罪的形式的方面来看, 其行为的残忍性, 犯罪心理的变态性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的想象。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第一部著作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所著, 他也是犯罪心理学的始祖。他认为导致犯罪不仅有个人原因, 外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内因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心理隐私, 而外因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影响。 (6)

(一) 行为者内因与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 他们普遍存在着许多形成犯罪前奏的危险心理, 例如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 过度模仿成人心理。导致其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

1. 文化水平低, 法制意识薄弱甚至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

在未成年人时期, 未成年人应该被引导建立一个正确而切合实际的思想, 然而现实中很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一味强调独立, 很容易走入死角, 更有甚者还会挑战法律的权威, 最终自食苦果。

2. 交友不慎导致在一些损友的错误引导下走上歧途

当下社会, 媒体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再加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方便简洁, 网络交友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标志。虚拟的网络世界优劣相关, 网络交友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青少年容易结交一些不良青年。

3. 自我意识强烈

现代未成年人普遍早熟, 但是其内心并不成熟, 心理活动强烈时难以自我控制。在心理成长过程中, 未成年人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在一些外界环境刺激下, 有时还会萌生出自己尝试一下的冲动。

(二) 论外界条件的影响之外因与犯罪心理的关系

1. 家庭所起到的法制教育作用

社会是有无数的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于未成年人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具体体现在:

(1) 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单亲家庭组成结构单一, 家庭生活压力通常只有一个人来承担, 亲子关系不健康。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 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个紧张而不健全的家庭结构给子女带来的往往是极强的逆反心理和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错误的家庭管教方式。骄纵溺爱带来的后果是未成年人性格的扭曲, 个别父母忙于工作挣钱, 只关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 疏于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管理和教育。作为家长应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2. 学校至关重要的法制教育功能

个别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意孤行, 仍旧坚持落后的填鸭式教育, 这样的教育模式带给孩子的只有应付考试的能力, 个人品德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提升。

3. 社会潜移默化的法制宣传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展并没有与之并驾齐驱。一些腐朽思想对于青少年来说仍然难以分辨和抗拒的诱惑, 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三、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与防护措施

(一) 针对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有意识的主动使自己多读书, 读好书, 听名人讲座、看励志电影, 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纯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树立正确的三观, 未成年人应有正确的生活的态度, 脚踏实地, 正确对待自身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人际关系的稳定平衡。

(二) 针对外因所采取的措施

1. 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避免争吵和矛盾, 因此家长应与孩子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 孩子可以与父母做朋友。学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父母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正确的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仍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中心, 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课堂上加大法制精神的宣传力度, 以一个可以迎合孩子喜好的方式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 要加强文化市场以及娱乐场所管理, 严格审查各种文化和娱乐书籍、电影和电视作品, 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对未成年的进入, 政府和社会可加大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 为未成年人提供课余时间的可去之处。

(三) 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之中的特别程序一章中单独规定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程序, (7) 彰显出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例如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不公开审理原则更是彰显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尽可能的减少刑事案件给其未来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在附加条件之内的犯罪行为, 尽可能避免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改过自新之后受到当时自己年少轻狂或者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的影响。

四、结语

本篇文章旨在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犯罪团体近几年来出现的日益尖锐的犯罪问题以及通过分析其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以及支配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来总结出其一般的规律, 通过一般的规律来分析特殊的个体不同的犯罪行为, 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避免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

摘要:文章以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与犯罪行为特征分析为题目, 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作者的观点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首先明确概念, 介绍了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体系。接着明确了写此篇论文的目的, 也就是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和意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不同特征展现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根据内因与外因提出针对不同原因的不同防护措施。然后分析我国刑法中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程序, 分析其立法精神, 突出我国重视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再教育和保护。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内因与外因,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1]美国<少年法庭法>.

[2]美国<联邦青年矫正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王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成因[J].教育前沿之理论版, 2010 (4) .

[6]张为先.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6) .

[7]王林.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罪与罚[J].法制与社会, 2010 (22) .

[8]徐春华.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2 (10) .

[9]王文浩.缺失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中国犯罪学会论文集 (2010年度) 》, 2010年

[10]林淼.未成年人犯罪分析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 2010 (18) .

[11]李嘉.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0 (28) .

犯罪分析 篇2

作者及作者单位:XXX

摘要:说到犯罪,监狱文化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通过观看《肖申克的救赎》这一监狱题材的影片,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到美国监狱制度的利与弊,以及其产生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与中国监狱制度的对比,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我国监狱制度的不足,从而得到较为直接的借鉴。

关键词:肖申克 救赎 监狱文化 设施 管理方式 教育 安置 问题 制度化

前言

作为唯一一部看过两遍的监狱题材电影,我不得不承认,《肖申克的救赎》的确是最震撼人灵魂的经典影片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位银行家安迪,被法官误判为谋杀他的妻子与其情人,被判终身监禁而关入肖申克监狱之后,自我救赎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安迪,在逃出肖申克监狱之前,在狱中度过了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的19年。《肖申克的救赎》为我们展现了安迪这将近20年中,在狱中的生活状态。从肖申克这座虚构的监狱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国监狱文化的影子。

剧中的肖申克监狱,实际拍摄地点为美国俄亥俄州,监狱名为曼斯菲尔德州立监狱(方便起见,下文皆以“肖申克”称呼)。不像我们想象的监狱形象,肖申克首次在镜头中出现时,并没有给观众一种阴森、恐怖、压抑的感觉。相反的,全体囚犯聚集于空地上,等待着新的一批罪犯的加入,期间夹杂着各种笑骂声、口哨声,竟给人一种自由散漫之感。虽然,那只是表象而已,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监狱文化与中国监狱文化的巨大差异。有评论者说,当安迪被送到肖申克时,与其说这是一座监狱,它更像是一座城堡。的确,在肖申克监狱,又被称为“鲨堡监狱”。从“鲨堡”一词,便可以看出,这基本是一座有进无出的“黑暗城堡”。在安迪初次进入“城堡”之时,曾有一个人经过大门仰视的镜头,围墙高得让人绝望。肖申克,就像一个被狱长、狱警统治着,被围墙圈出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在这里,肖申克有着它自己独有的一套生存法则,生活规律。

管理程序与生活设施

美国监狱的管理程序与生活设施都是十分有讲究的。首先,是监狱在接收新犯人时的程序:让犯人脱去原有的衣服,在清洗身体后予以消毒,再换上监狱统一的囚服。这样做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犯人带来疾病。毕竟,监狱是群居的地方,任何一场疾病的传播都是十分棘手的事情。

再者,监舍门由电动统一控制,监舍分层平行设置,不仅规格统一,更能保证狱警在一层的中心就可以看到所有监舍的情况,发现反常情况。从监狱的格局和设施上看,美国监狱的设施很简单,但却很实用,做到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还有就是,监狱的犯人都是单间关押的,每间监狱都配有洗盥用具,方便卫生。罪犯单间关押,不用考虑犯人之间会发生冲突,再配合上简单实用的门禁系统,大大节省了夜间的警力。单间关押也避免了犯人之间利用警察监控不到的机会相互传授犯罪经验。单间关押适当地为罪犯个人保留了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有助于罪犯在严格的监控下有一个适当地放松和休息。从这一方面来看,美国监狱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当然,犯人也不是随便可以呆在监舍的,必须统一进入和离开,是有时间规定的。而一旦离开监舍和其他犯人相处时,马上就会有狱警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监狱的安全。

管理方式

美国监狱对犯人采取的管理方式也是具有科学性的。比如说,当安迪一行新的罪犯被押送到肖申克监狱时,一些老犯人在铁栏后面大喊:“新犯人!新犯人!”起哄围观,虽然显得有些混乱,但狱警却并不阻止。另外,当犯人们在看电影,看到电影里的女主角摆动秀发时,一起打口哨、高声呐喊,狱警也没有出面制止。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监狱中的犯人应该老老实实的,时时刻刻都应该安安分分,最好是做什么事都得排队,就连走路都要三人成列两人成行。而像这种起哄呐喊是一种严重挑战监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严厉惩罚,但美国的狱警根本不当回事。或许这就是中国监狱文化与美国监狱文化的巨大差距。

美国监狱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管理方式,是因为美国监狱已经注意到,当罪犯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失去自由和单性的空间里时,心理会感到极度的压抑和郁闷。也许短时间内还看不出什么异常,然而如果任由这种情绪积攒的话,最终会爆发导致大的问题事故。就像对待洪水,鲧的堵塞法不如禹的疏导法。在不造成重大混乱的同时,让犯人的情绪得到适当发泄的机会,有利于给犯人的心理进行减压。所以,让犯人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呐喊,甚至是适度地打架,而狱警不去干涉,都是一种缓解压力的很好的手段。

这种管理方式具有很大科学性,就是现在我们中国监狱近年才开始使用的心理矫治方法。我们与美国差了五十年,美国监狱已经把这一方法融会贯通到监狱管理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们在实际运用中连基本的观念都还没有。

文体娱劳

在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时,我注意到美国监狱中十分注重对犯人的文体教育,竟与寄宿制校园颇为相似。虽然在监狱中没有授课,但监狱中设有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员由犯人中的一员担任,并且会将书籍推至犯人的住宿地点,询问他们是否需要什么书。同时,犯人也有类似于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进行各种球类运动,甚至可以下棋。另外,监狱还有电影放映设备,可以定时为犯人们播放电影,进行娱乐。我不确定这是否是出于影片拍摄需要而设置的情节,但如果事实真是如此,我认为将是监狱管理的重大突破。

许多犯人之所以犯罪,就是因为其文化水平,思想素质不够高。甚至有些人不了解法律,而在无意间触犯了法律。若是能够让他们在监狱中得到文化思想上的提高,这样既有利于他们重返社会时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甚至有可能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我看来,监狱,并不是仅仅为了将触犯法律的犯人关起来,也不仅仅是惩罚犯人的地方,而更应该成为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起点。每个人都会犯错,同时每个人也都应该能够得到纠正错误的机会。古人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而有时候,可悲的并不是犯错的人不愿意悔改,而是一颗不愿相信悔改的心。

同时,犯人的体质健康也十分重要,犯人的身体素质好有利于监狱的管理。

在电影当中,典狱长提出了一个“扩展狱外执行计划”。在这一计划中,犯人不仅仅是在监狱中劳动,也能在外面工作,从事各种公益服务。这样做,能够让犯人们了解到劳动当中的价值,做一天为公共服务诚实的工人,在最低耗支下,来利用纳税人的金钱。说直白一点,这就是类似于我们国家所提的劳动改造罪犯。劳动改造罪犯有许多好处:第一,劳动改造具有转化作用,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劳动,能够有效地转化罪犯的思想,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第二,是矫正作用,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可以矫正罪犯的恶习。第三,是劳改的习艺作用,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劳动,是罪犯学到一技之长,为刑满后回归社会谋生就业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改善监狱和罪犯生活条件,减轻国家负担。参与社区公益服务,还可以让犯人不至于脱离社会太远。

释放安置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监狱中,对犯人刑满释放或假释之后的安置管理。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为刑释后无家可归的人提供的临时住所,并为这些人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电影当中的布鲁斯和瑞德在释放后,都享受到了这种优待。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罪犯在释放后因流离失所、温饱问题得不到满足导致无法生存而再次犯罪。也可以作为再次回到社会的适应阶段,从而更好适应社会生活。然而,在中国,刑满释放的只有生活极度困难的人,才能够得到政府的一定的补助,并且十分有限。

虽然,即便是美国的这种政策,也无法说是十分的完善,例如管理者对刑释人员态度很差,给予的工作力所不能及等等。但就我国的现状来看,还远不及美国。可见,在这一方面,我国依然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产生问题

虽然,美国监狱的管理体制已经尽量完善,但依然无法避免许多问题的产生。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监狱的“制度化”。“制度化”一词是影片中的瑞德提出的,也许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国家的监狱制度,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人被制度化的好处就是,让人学会了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这些曾经视法律如无物的人不敢侵犯国家制定的制度,才是他们不会重新犯罪的最根本的保证。然而,制度化是一把双刃剑,在让犯人守规矩的同时,让他们失去了在社会生存的能力。就像一只鸟,当它适应了笼子里的生活,听命于人时,就无法再在大自然种存活下去。制度化带来的伤害,在《肖申克的救赎》中进行了深刻的描述。政府关心犯人是否改过自身,但从来未真正估计他们被改造后的心理感受。老犯人布鲁斯就是最典型的制度化的牺牲品。作为一个被制度化了的人,五十年的监狱生活让布鲁斯与社会隔绝。在他入狱前十分少见的汽车,在他出狱时却成了满街都在跑的寻常之物。在监狱他很熟悉,而一旦离开监狱,“他们什么也不是,甚至连申请借书证都很困难”。尽管假释官为他安排了住所和工作,但年迈的他依然无法适应这个隔绝了五十年的社会。而最终,他选择了自杀。这就是制度化附带的恶果,制度似乎是一个恶魔,即使是离开了那里,还是不断影响着他们。让一个习惯了制度的人突然被放松,就如同压在身上的千斤重担突然被取掉一样让人他就无所适从。通过正途获得重新融入正常社会机会的犯人,在出狱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又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时间的流逝和服刑的经历,使他们失去了曾经的希望,丢掉了本该具有的那份面对困难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因为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监狱里度过,让他们失去了学习适应社会的最佳时机,等年老定型后,再重归社会时,反而没有了获得自由的喜悦,只会感到恐惧。面对生活中的恐惧,他们只想回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就是那所耗费了自己大部分人生的监狱。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到熟悉,才不再担惊受怕。

除此之外,监狱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譬如,监狱中的同性恋问题。虽然美国监狱的管理方式已经考虑到了犯人的心理问题,然而依然无法避免犯人心理问题的产生。肖申克中的“三姐妹”就是一个例子。在监狱中他们寻找合适的对象,对其进行骚扰。剧中的安迪就被“三姐妹”进行了长达两年的骚扰和毒打。还有,当汤姆被杀时,安迪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而与典狱长讲价,典狱长曾以关闭图书室和将安迪送到同性恋犯人堆中作为要挟,这也无可辩白地证明了这类事情的存在。然而,这类情况是很难被管制的。

当然,还有监狱中贪污、毒打等黑暗问题,更加是多得无法列举。

犯罪分析 篇3

关键词:青少年;暴力犯罪;法律预防

青少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其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一些消极因素严重腐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之青少年受自身因素的影响,一部分青少年往往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当前,我国青少年暴力犯罪层出不群,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因此,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特點的研究与预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定义和特点

青少年暴力犯罪,是指14—25周岁的人以殴打、捆绑、杀害、伤害等暴力手段或以暴力相威胁等方式所实施的,侵害他人人身权力、财产权利和社会安全的行为。

1.犯罪年龄低龄化趋势明显

据有关数据显示,青少年暴力犯罪多集中于14—16周岁,处于此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在处理问题时容易诉诸暴力方式,而且近年,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的年龄在此基础上已提前了2到3岁,并且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严重的恶劣情节。

2.犯罪主体以男性为主,但女性主体呈上升趋势

从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主体的性别看,因男性心理成熟度相较女性而言不稳定,但身体素质远远优于女性,故男性犯罪率高于女性。但从近几年发生的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看,女性犯罪人数明显增多,尤其是校园暴力事件中女性暴力事件频发。例如,在广东某中学的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中,七名女同学邀四名男同学殴打、轮奸同班同学,并录制全过程传于网上。

3.犯罪动机冲动,多为突发性案件

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动机单一,多为冲动性犯罪。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其人格多具有冲动性特点,在突发事件中易受刺激而失去自我控制力。日常生活中,青少年暴力行为往往是因琐事引发口角争执进而趋向恶性发展。例如,南京某大学一名学生因不满舍友未带钥匙而起争执进而大打出手致其舍友死亡。

4.犯罪团伙性增强

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因自身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单独完成,于是与同学、朋友等形成犯罪团体实施暴力犯罪。一方面增强信心,坚定犯罪意志;另一方面,集众人之所长制定计划进行有效部署,减少犯罪阻力。例如,2009年海口市破获的暴力抢劫、故意杀害等“两抢一盗”犯罪团伙,其成员多为15—25岁的青少年。

二、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成因

1.生理因素

青春期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绝大多数青少年生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情绪波动较大,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但学习和模仿能力极强,而且精力充沛,倾向于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

2.心理因素

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与其心理发展不平衡有着必然的联系。从心理发展水平看,青少年心理特点呈现成熟与稚嫩、精神依赖与渴求独立的多重矛盾。从性格特点看,青少年的性格多表现为敏感、紧张、任性等,青少年在自卑与自负的矛盾心理状态下为了实现自我,做事轻率不计后果。从认知方式看,由于青少年社会阅历不足,在认知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①家庭暴力。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下的青少年心理极易扭曲,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②家庭结构不完整的青少年或因缺失家庭的关怀与教育,而容易产生病态的心理和性格。③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导致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暴力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为满足物质享受,而实施暴力犯罪。其次,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对暴力文化的宣传很大程度上促使青少年直接参与到真实的暴力犯罪中。再次,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其感觉无法适应社会时,采取极端的方式实施暴力犯罪。

三、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预防

青少年暴力犯罪已成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发生,必须多管齐下,多方面配合。

1.社会预防

社会应当为青少年建立一个文明健康的生长生活环境。首先,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各部门加大力度整顿宣传暴力文化的娱乐场所,在社区建立相关服务机构,为青少年提供物质与人文关怀,并引导边缘青少年改变不良行为,与社会接轨。其次,改善就业环境,减轻青少年就业压力。再次,改善社会中的人文弊端。对于因实施暴力犯罪而受处罚的青少年,在其接受改造之后,社会应对其生活、就业等给与平等对待,防止青少年再犯现象的发生。

2.家庭预防

在防治青少年暴力犯罪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杜绝家长专制和家庭暴力。其次,形成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应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再次,家长应尽量保持完整的家庭结构,使青少年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形成健康的人格,从而预防青少年接触社会不良文化及形成不良习惯。

3.自身预防

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在于提高青少年自身的素质。首先,青少年应当加强自身修养,适当控制自己情绪及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青少年应当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犯罪诱惑的能力。其次,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在社会与家庭为青少年搭建平等文明的人际交往平台的基础上,青少年自身应当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形成正常的人际交流技能,谨慎选择交友,避免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

四、结语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当前我国青少年暴力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现状下,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防治工作,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从而降低其发生率,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乔全.未成年人暴力原因分析[J].法治与社会,2016.1(下).

[2]姚兵.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策略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5(2):95-103.

[3]从梅.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性因素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犯罪分析 篇4

一、近几年美军军人违法犯罪特点

军人犯罪现象通常被理解为军人犯罪个体所反映和表现出来的犯罪行为的总和, 或者说是一国军队或一国兵团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所有犯罪的总和。犯罪现象是犯罪原因的结果和直观形态, 通过考察、剖析犯罪现象发现和探究隐藏犯罪事件背后深层次的犯罪原因, 制定有的放矢的预防犯罪对策, 是预防犯罪工作开展的基本方式。

一是军队内部的性骚扰和性侵犯问题突出。性骚扰和性侵犯是违背性自愿基础上的欺凌和压迫, 是采取不受欢迎和不恰当的方式获得性方面的交换。2012年美国纪录片《隐形的战争》揭露了美军内部存在的严重性骚扰和性侵犯问题, 许多女兵被侵犯后没有被足够的重视, 多数加害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 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军队内部管理层对这种犯罪现象的漠视, 使犯罪问题更加恶化。被舆论曝光后, 为做出详细的性侵犯犯罪统计, 美军和兰德公司展开合作进行了深入调查, 兰德公司出具的报告中显示, 2014年受到性骚扰的现役军人有116600人;受到性侵犯的军人有20300名, 男女军人分别有1%和4.9%的人受到性侵犯1。

二是暴力类型违法犯罪数量多。暴力类型犯罪主要指行为人以暴力手段或表现为暴力性质手段, 造成后果为非法侵害或威胁他人人身安全或财务安全, 致使他人不敢反抗或不能反抗的犯罪。韩国警察厅统计的驻韩美军犯罪情况显示, 从2000至2010年11年间, 驻韩美军针对当地平民发生的犯罪行为共计2469起2, 其中暴力类型犯罪包括的抢劫、强奸、暴力伤害占犯罪总数比例较高。在2009年和2014年, 美国本土胡德堡军事基地发生严重枪击事件, 导致多人伤亡, 胡德堡军事基地实际曾多次发生小规模军人枪击案件, 只是2009年和2014年造成影响比较大才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三是违纪行为普遍存在。美军中的违纪事件频繁, 一些历史顽疾仍反复出现。吸毒和酗酒是美军重点防控行为, 以海军为例,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 许多舰艇上的水兵可以很容易得到毒品, 估计近一半的官兵抽大麻, 滥用毒品和酗酒现象屡禁不止, 而且采购、藏匿、销售和分发毒品的分工都非常严密, 海军因吸毒问题而解雇的人员有数千名之多。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促使麻醉品种类的改变, 新式毒品能迅速通过身体且很难通过尿检检测出来, 一些专家提出军队的毒品检测已经过时, 强制性的毒品检测反而促使部分军人选择吸食毒性更强的麻醉品。

四是作战期间犯罪多发。美军近几年海外用兵频繁, 虽然在作战方式和武器装备方面可圈可点, 但战争期间出现的官兵叛逃、枪杀平民、辱尸虐俘、贪污腐败以及自杀等事件却暴露出了美军在战场表现中极不光彩的一方面。2003年虐俘事件中, 大量军人涉嫌利用剥夺睡眠、强迫劳动、人身攻击甚至是性虐待等方式对待俘虏。另外军人自杀也困扰着美军, 美军研究发现, 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军人自杀死亡率是未患该病军人自杀率的十几倍, 而陆军在2002年至2008年的患该病的军人总数为41248人3, 研究还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暴力犯罪之间存在着联系。

二、美军军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犯罪原因从广义上来讲是指能够引起军人犯罪发生和变化的诸多因素的集合, 狭义上的军人犯罪原因仅指原因系统中的一个构成因素, 如错误的思想观念、反社会情节、异常的个性等。本文着重从广义的角度对美军军人犯罪原因进行分析。

一是社会背景因素。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并受其影响, 个体如果生活于消极环境和条件下, 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倾向将进一步膨胀和歪曲, 最终可能导致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发生, 出现违法犯罪, 因此, 美军军人犯罪与其生活的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是世界上现代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但美国也是犯罪问题严重的国家之一, 美国以高度法治自称, 但是它的社会中又充斥着暴力, 不论是犯罪性暴力, 还是社会抗议性暴力都是如此。换句话说暴力在美国是一种正常现象, 在美国, 暴力成为了社会生活传统的一部分, 而且融入了美国人民的民族性格, 成为一种崇拜、一种基因, 细致查找可以发现在美国历史上一些无法无天的罪犯,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竟然成了英雄人物、崇拜对象;他们被法律否定的做法却在文艺形式中被赋予传奇般的描述, 在美国这种崇尚暴力的反常民族心理, 必然会使美国军人受到这种观念和心理的影响或支配。另外美国社会中的色情、贩毒、黑帮、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也非常严重, 与犯罪问题相生相伴。存在于美军中的种种违法犯罪问题, 都有其千丝万缕的社会原因。

二是军队内部因素。军队自身的环境与外部社会相比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美军通过自身不断完善, 努力使内部运转更加正规有序。但军队存在的内部文化、相关政策等也可能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障碍, 甚至成为引发违法犯罪的因素。美军军事文化是西方军事文化的典型继承者, 与我国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注重防御、谋略制胜的军事特点不同, 西方军事文化体现着强烈的崇战尚武、获取利益、扩张进攻、实力制胜的战争意识, “战争的魅力之一就是它为男人的好斗性和性要求得到充分发泄”。美军教育军人美国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发达的国家, 美利坚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战争就是传播美国文明拯救作战地区的人民。作战行动被赋予是正义之举, 上帝的选择。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 “保护者”“世界警察”成为军人对自我的价值判断。美军近几年的反恐战争中, 由于作战地域平民与恐怖分子很难区分, 加上恶劣的作战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 美军在作战中失去了对平民的保护和尊重, 出现对平民生命的漠视, 甚至出现了不断故意伤害平民的犯罪行为。另外美国对军人域外犯罪审判实行双重标准, 即美军军人不受所在国法律约束和法院管辖, 通过治外法权减轻或减免了犯罪军人应有的惩罚, 这又不断助长了驻外美军的恣意妄为, 使美军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犯罪的恶性循环。

三是个体方面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加工、转换才能对个体行为产生作用, 个体的主观判断是决定犯罪动机产生的最主要因素, 即便存在着诱发犯罪的种种条件, 也不必然使个体产生犯罪行为, 这就是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犯罪, 而有的人却不犯罪。个体心理、认知水平等方面影响着个体的素质, 而个体素质低下是导致违法犯罪重要因素。在美军中实行的军人职业化更应被看作是军官职业化, 美国社会中军官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 而士兵则是被军队招募的工作合同对象, 更主要为谋求生计、取得文凭或获得美国国籍等原因参军, 更多的士兵来自社会中下层, 自身文化水平较低, 为解决兵荒问题, 美军还将一些学历层次较低的人招入军营, 这种做法不但对战斗力提升产生影响, 对部队维持正规的管理秩序也带来了挑战。另外美军近几年为完成募兵任务, 推出“道德豁免计划”,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尔姆研究中心称, 2009年为完成征兵任务, 美陆军招募了数千名犯过盗窃、伪造支票等“轻罪”新兵, 部分犯过“重罪”的新兵也进入了军营。美国联邦调查局称, 在美国海外驻军中已经有近53个黑社会组织的成员服役或曾经服役譼) , 这也给美军预防犯罪带来极大挑战。

三、对美军军人犯罪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启示

整体来看美军军人的犯罪数量较高, 但不能以简单的犯罪数量多少做出美军管理效能低下法治进程倒退的结论, 美军有其自身的制度特点, 必须要处于美军的角度来观察和审视其自身的犯罪问题。透过美军的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分析, 美军对待犯罪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一是客观看待军队中的犯罪问题。美军认为犯罪的发生在本质上是客观的、自然的行为, 军队与其他职业一样, 存在某些与职业相关的犯罪类型, 美军各级也承认军队的成员主要是单身的、年轻的成年男子, 绝大多数出来自社会的中下层, 相对而言更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更好冲动逞能, 更具有反社会性, 所以他们是极易失衡的群体。美军在防止犯罪中更强调对犯罪的控制。基于对犯罪条件的揭示, 通过切断和遏制犯罪条件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这种方式对消除犯罪人犯罪动机和犯罪意图考虑不多, 美军包括美国社会也认为思想是隐蔽的, 其属于个人“领地”, 全社会性的思想干预是不可能做到的。而我军普遍持有“绝对主义”的犯罪观, 即犯罪是可以被消灭的, 犯罪人和普通人有着本质的差别5。另外我军更重视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官兵品德修养来预防犯罪, 对犯罪发生的机理研究不够, 对通过遏制犯罪条件预防犯罪的关注不多, 预防犯罪的方式较为传统单一。

二是详实的犯罪统计。美军犯罪统计更注重数字化、技术化, 尽量克服主观臆断。美军各军种成立专业的军事警察部队负责军队内部重大案件侦破和犯罪数据的统计, 使各项数据尽量详实准确, 为分析犯罪原因, 制定犯罪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美军近几年出现的性侵犯隐瞒不报的问题, 美军各级指挥官为考虑个人职业发展或单位荣誉, 将出现的性侵犯犯罪情况谎报瞒报, 或将受害者调离本单位。美国国防部统计近几年仅有少量的性侵案件得到了处理, 陷入国内舆论的漩涡后, 美军才着手整肃军纪, 力图减少军队中的性侵犯。这也警醒我们, 如果不痛下决心解决犯罪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 问题的发展必然会以更加严重的危机形式显现出来。因此, 消除犯罪统计中的不实现象首先要完善依法治军、依法预防的各项措施, 将预防犯罪工作推向制度化轨道;其次要明确犯罪问题出现后各级领导承担的责任, 只有更加明确可预期承担的后果, 才能真正为各级减负, 才能真正提高各级的职责意识。

三是强调对军人犯罪的综合预防。美军认为控制犯罪必须是综合性的, 美军越来越认识到单靠刑罚和惩戒策略是不能充分控制犯罪的, 各方力量协同的综合犯罪预防理论已经被美军的各级所接受。美军强调预防犯罪的多方配合, 不仅在专业机构之间互相协调, 而且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及时发现、报告犯罪问题, 发动官兵共同抵制相关犯罪活动。美海军发起的“犯罪减少计划”, 明确要求军法署、公共事务部、家庭支援计划中心、牧师等单位共同努力, 发起犯罪预防的“战役”。我军同样强调犯罪预防中要综合各方力量, 但实际运行中仅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缺少综合性的原因之一在于预防犯罪的一些制度设计上还比较笼统, 可操作性不强。进入新世纪, 精细化、精确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预防犯罪工作涉及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是一项系统工程, 因此预防犯罪工作要落到实处, 必然将精准化的制度设计落到实处。制度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凭感觉制定, 而是要经过经验的升华积累, 工作的实际磨合才能形成, 因此只有增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 我军预防犯罪工作才能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摘要:美军近几年频繁发生的违法犯罪问题, 使美军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受到重创。文章从犯罪学的视角对美军近几年出现的犯罪状况进行分析, 归纳其主要的犯罪特点, 查找出现这些犯罪问题背后的社会原因、军队内部原因和军人个体原因。美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不是我们可能面临的困难值得我军反思, 通过分析美军军人犯罪原因, 对于我军预防犯罪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犯罪特点,犯罪原因,美军

注释

1 Sexual Assault and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U.S.Military-Highlights from the 2014 RAND Military Workplace Study[EB/OL].http://www.rand.org/pubs/research_briefs/RB9841.html。

2 牛林杰, 刘宝全.韩国发展报告 (2012)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3 张军梅.美军官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及其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2 (3) 。

4 The FBI Announces Gangs Have Infiltrated Every Branch Of The Military[EB/OL]..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fbi-gang-assessment-us-military-2011-10。

犯罪心理案例分析 篇5

案例:激烈争吵后将母亲杀死 25岁男子被判无期徒刑

案例概述:25岁的孔某常因家庭生活问题和母亲发生矛盾。去年11月21日凌晨,母子俩又因琐事争吵,积怨之下,孔某将母亲杀害。今年7月,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孔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近日,此案经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后,维持了原判。

术后患上癫痫 母亲骂他是“累赘”

孔某是个身高一米九几的壮汉,说话逻辑清楚,只是时不时目光呆滞。因脑部做过手术又患有癫痫,他被鉴定为轻微精神残疾。

孔某今年25岁,家住泉山区,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和母亲不太亲近。虽然上学后跟随母亲生活,可母子俩总感觉隔着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孔某和母亲常因家庭生活问题发生矛盾。

2007年,不满20岁的孔某因脑垂体瘤手术后,患上癫痫病,需要吃药控制病情。孔某因病没法出去工作,经常流连网吧、游戏厅。孔某向母亲要钱时,两人总会发生争吵,有时还会出现对骂、对打的情况,母亲有时会骂他是“累赘”,双方关系更为恶化。

想睡大床遭拒 与母亲激烈争吵

去年11月中旬,案发前两天,孔某的奶奶生病住院,孔某和奶奶感情深厚,和父亲轮流去医院照顾。

11月21日凌晨1时许,在医院看护了许久的孔某又困又乏,从医院回到家中,觉得自己的床铺又小又冷,便准备到父母的大床上睡觉,但遭到母亲的拒绝。母亲一句“不要到床上睡,你去替你爸,让你爸回来„„”,使得孔某平时积累的愤怒一下子爆发了,双方发生激烈争吵。一气之下,孔某将母亲摁倒在床,用掐脖子、拳击头面部、枕头捂头等方式将母亲杀害。

作案后,孔某将枕头带出家门扔掉,并找朋友借钱。第二天一早,孔某的父亲回到家发现惨剧,立即报警。

案例分析:(犯罪心理形成)

1、社会因素:孔某自小与母亲不太亲近,母子俩关系僵硬,父母对孔某的教育与关心不够,致使孔某积怨已久。

2、情景因素:

(1)受害人的态度,孔某母亲不顾及孔某的感受,对孔某又打又骂,对孔某不够关心,骂孔某“累赘”,伤及孔某自尊。

(2)犯罪时间为凌晨1时许,犯罪地点为孔某家里,没有第三人在场,为孔某提供了极为方便的现场。

3、个体因素

(1)生理因素:孔某患有癫痫,有轻微精神残疾。

(2)心里因素:孔某对母亲积怨很深,母亲经常打骂孔某,伤及孔某自尊,孔某非常恨自己的母亲。

4、犯罪心里的形成模式:

网络金融犯罪分析及防范 篇6

关键词:网络 网络金融 网络金融犯罪 对策

Th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The Efinance Crime

Han Mei

Abstract:At firs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Efinance,The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causes of the Efinance crime,The paper has offer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law and network.To benefit the practice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finance industry is the paper’s purpose.

Keywords:Network Efinance Efinance crime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20-02

近年来,网络金融犯罪日趋严重,严重威胁了金融领域的稳定、健康、有序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我国网络金融犯罪无论在规模还是在种类上都在扩张,且手段智能化高、隐蔽性强。因此,应认真研究网络金融犯罪,探讨防范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的相应对策,使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1.当前网络金融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1.1 当前网络金融犯罪的情况。

近几年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案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犯罪数额趋大、危害性增大。据统计金融领域的计算机犯罪占整体计算机犯罪的61%,平均每起金额都在几十万元以上,最大的涉案金额高达1400余万元,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我国95%上网的网管中心都遭到过境内外黑客攻击或侵入,其中银行、证券机构是黑客攻击的重点。从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查处的涉网金融犯罪案件看,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1.1.1 非法入侵网上银行信息系统。

据统计,网络攻击对象为金融信息系统的占重点领域信息系统攻击案件总数的30%以上。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黑客软件、病毒、木马程序等技术手段,攻击网上银行、证券信息系统和个人主机,改变数据,盗取银行资金,操纵股票价格,危害极大。

1.1.2 利用“网络钓鱼”的方式。

目前,大量不法分子利用“网络钓鱼”犯罪手法发布虚假信息,建立假冒的银行、证券网站,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实施盗窃,或大量发送携带木马病毒的电子邮件,截取用户账号和密码,进而窃取受害人资金,对网上金融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1.1.3 网络洗钱活动。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从事洗钱违法犯罪活动。犯罪分子获取被害人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后,往往通过网络电子商务购物等方式洗钱,以达到牟取不法利益的目的。而且,借助全球庞大的金融电子网,洗钱行为往往很难被发现。

1.2 网络金融犯罪的特点。

同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金融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点:

1.2.1 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网络金融犯罪。在网络金融犯罪中,特别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当大。网络金融犯罪主体中年青者占较大的比例与年轻人对网络的情有独钟的特有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从年龄结构上分析,作案人主要是单位内部的计算机操作、复核和系统管理人员,其中20岁~35岁的年轻人占90%以上。

1.2.2 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

网络金融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对计算机有特殊兴趣并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员,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与特性,又洞悉计算机及网络的缺陷与漏洞。只有他们能够借助本身技术优势对系统网络发动攻击,对网络信息进行侵犯,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1.2.3 犯罪手段的多样化。

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为各种网络金融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异的多样化,高技术的作案手段,除了较常见的通过入侵网络金融系统获取信息进行诈骗外,在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条件下,犯罪分子还创造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手段,如搭线窃听。

1.2.4 犯罪的互动性、隐蔽性高。

网络金融犯罪很多时候都是利用工作之便作案占据有利的客观环境,因需要破译密码和进网程序,网络金融犯罪筹划阶段一般较长。但是,一旦进人系统网络,一项犯罪指令,只须用秒来计算。它具有瞬间性,不露痕迹,容易毁灭证据。由于此类犯罪作案时间短、手段隐蔽、专业性强,给预防和取证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使犯罪分子得不到及时、有力地惩处。

1.2.5 犯罪成本低,作案工具简单。

相对于传统的金融犯罪,网上金融犯罪具有成本低、易实施、风险低等优势,犯罪分子只需支付较少的上网费、租赁或制作网页费用、软件工具购买费和租赁服务器的费用就可以实施犯罪,并且获利数额巨大,犯罪手段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因而成为犯罪分子青睐的一种作

案方式。

2.网络金融犯罪的主要原因

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涉网金融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 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内控制度松懈。

一些金融机构的计算机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操作人员严重缺乏,造成人员缺岗、分工不明。如操作人员不按规程加设口令、密码或口令、密码不注意保密,主机控制台密钥不按规定保管,计算机打印出来的各种原始表证不注意妥善保管,损坏、报废凭证账表不按规定销毁,随意丢放。这种不按操作规程,忽视安全防范工作,警惕性不高的直接后果,就是留下了犯罪隐患。

2.2 网络技术发展很快,为实施犯罪提供了便利手段。新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信息网络应用与发展,但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犯罪工具。近年来,以窃取银行账号、密码和个人信息,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木马和间谍软件工具迅速增多,而且简单易用,成为实施入侵攻击的主要工具。

2.3 犯罪成本较低,实施容易。

相对于传统的金融犯罪,网上金融犯罪具有成本低、易实施、风险低等优势,犯罪分子只需支付较少的上网费、租赁或制作网页费用、软件工具购买费和租赁服务器的费用就可以实施犯罪,并且获利数额巨大,犯罪手段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因而成为犯罪分子青睐的一种作案方式。

3.防范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制定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控制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预防和打击利用计算机犯罪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金融犯罪的种类非常多,采用的技术手段也非常高明,因此,我们应扩大现行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针对网络特殊性,尽快制定与网络管理相关的立法,促进网络银行的发展。

3.2 加强技术防范措施。

技术防范应是计算机信息系统最根本的安全防范措施。应当不断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来确保网络银行的信息流通和操作安全,如防火墙、乱码和加密技术等,及时准确地在客户和银行之间传递正确的信息,同时防止非授权用户(如黑客)对网络银行所存储的信息进行非法访问和干扰,营造一个可以信赖的网金融环境。

3.3 建立完善的网络金融监管制度。

金融网络系统应该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用于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和金融网络系统的管理。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及时记录和发现金融网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保证金融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网络金融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确保企业内部网络安全的规章制度,并在日常管理中严格贯彻执行。

3.4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

我国应加强与世界刑警组织以及其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的联系和磋商,共同制定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确定网络银行风险责任的国际条款,开展国际合作,以确保网络金融的顺利发展,同时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打击网络金融犯罪的司法经验,促进我国司法实践,打击网络金融犯罪。

参考文献

[1] 顾建国.当前涉网金融违法犯罪情况及其对策[J].金融电子化,2006(1)

[2] 王海英.论网络金融犯罪的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3] 许达联、王玉龙高科技金融犯罪的成因及预防[J]..海南金融,2007(3)

犯罪分析 篇7

近年来, 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屡行屡禁、屡禁不止, 对消费者的人身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根据最高法院统计, 2008年以来, 全国法院审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数量和生效判决人数大幅上升。一方面说明犯罪分子受利益驱动, 顶风作案,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依然猖獗;另一方面说明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 各地不断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行政查处和司法打击力度, 依法移送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持续增加。

了解食品安全犯罪特征, 把握食品安全犯罪趋势是预防和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基础与前提。相关研究多数从法理学的视角分析针对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应当设置的刑事处罚规制 (田禾, 2009;毛乃纯, 2010;梅传强等, 2012) 。少数研究在食品安全违法或犯罪案例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食品安全违法或犯罪的特征进行描述 (张永伟, 2009;刘畅等, 2011) , 分析的重点集中在食品安全的关键发生节点或发生原因。尚没有研究在案件审结判决书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通过对食品安全犯罪现象的描述、分析与总结, 有助于通过有重点、分批次的综合治理打击和预防食品安全犯罪。本文在食品安全犯罪案例法院判决材料的基础上从时空趋势、犯罪主体、食品对象和犯罪危害4个角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

食品安全犯罪是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犯罪活动。狭义的食品安全犯罪指我国《刑法》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广义的食品安全犯罪还包含了《刑法》中其他与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的罪名, 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杜菊等, 2012) 。本文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生的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 采用广义的犯罪界定, 但不包含针对监管者的渎职罪、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等。

本研究的相关案例与资料来源于“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和中国法院网案例库。结合本研究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界定, 案例搜寻主要依据案由与关键词进行。通过案由进行筛选, 选择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1) 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全部案例, 并根据是否涉及食品安全问题选择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经营罪”等案由中的少数案例。随后, 删除部分资料过于笼统的案例, 共收集171例有效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例。

二、食品安全犯罪的时空特征

近年来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例呈现大幅上升的特点。自2008年以来, 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数量和判决人数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1年, 全国法院受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367件, 审结333件, 较2010年增长180%, 判决人数410人, 较2010年增长153%;2012年仅上半年就受理案件330件, 审结276件, 判决人数425人 (见表1) 。

数据来源:①http://news.sina.com.cn/c/2011-11-25/023623521340.shtml和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2-07/31/c_112584584.htm。②食品投诉量相关数据来源于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历年发布的《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注:2011年食品投诉量数据为上半年数据。

从全国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食品类案件的情况看, 2008年食品类投诉曾一度攀高, 较2007年增长25.6%, 居当年投诉上升商品的第二位。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 许多消费者对自己购买的奶粉产品是否存在问题心存疑虑, 纷纷要求退货;也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上升。随后, 由于国家采取了一定措施打击、控制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使2009年、2010年关于食品的投诉案件数量和比例均有所下降。但从2011年起, 食品投诉案件数量又呈现明显的抬头趋势, 2012年上半年食品投诉案例较2011年同期上升了5.8%, 占投诉总量比例高达7.4%, 为历史最高值。

图1描述了根据本文案例库统计的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增长情况 (2) 。根据图1所示, 2007年以前, 我国每年食品安全犯罪案例数量和判决人数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 2007年以后食品安全犯罪开始快速上升。这一特征与表1中反应的食品安全犯罪增长趋势基本吻合。

从近年来我国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政策背景推测, 以上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数量的快速上升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本身的上升, 而主要反映了公安机关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侦破率和立案率的上升。这也映衬出, 2008年以前, 我国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侦破率和立案率太低, 多数构成食品安全犯罪的违法行为都没有进入立案阶段。食品安全犯罪打击存在着“实际发生多、查处少, 行政处理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少”的不正常现象。

从空间特征来看,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现象。中部地区的食品安全犯罪比率最高, 约占食品安全犯罪案例的57%, 东部地区其次, 占30%, 西部地区最低, 占13%。食品安全犯罪在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和湖南省, 在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和辽宁省, 在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市和广西省。

在食品加工、储存技术不断进步和物流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食品安全犯罪往往会对较大范围内的消费者造成危害。但真正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的食品安全犯罪并不多见, 如2008年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和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绝大多数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地点和影响波及范围都具有区域性特征, 如2011年合肥“牛肉膏事件”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因此, 食品安全犯罪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必须得到重视,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工作。

三、食品安全犯罪的罪犯特征

从性别特征来看, 食品安全犯罪与一般犯罪行为相似, 都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衡现象。我国食品安全犯罪中, 男性主犯的比例约为84.6%, 女性主犯的比例约为15.4%, 男性案犯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从年龄结构来看, 绝大多数食品安全罪犯的年龄在41~50岁之间, 这一年龄段的案犯人数约占全部判决人数的一半。相比之下, 30岁以下的罪犯比例最低, 约占总判决人数的11.5%。

根据本文的案例库统计,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中, 个人犯罪与共同犯罪的的比例基本持平。个人犯罪的比例略高于共同犯罪, 约占52%;绝大多数共同犯罪的人数基本低于10人, 10人以上的比例仅占1%, 2人、3人和4~10人共同犯罪的比例分别为21%、9%和17%。这说明我国绝大多数食品安全犯罪都是小规模犯罪。

由于准入门槛低等原因, 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 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 维护质量安全的自觉性不够高, 这是造成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犯罪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 截至2011年底, 我国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合法食品经营主体总计达517万户, 其中中小企业占80%左右, 相当一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和规范的管理, 凸显了我国食品安全经营主体小、散、乱的特点。

不同地区发生食品安全犯罪的主体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如表2所示, 食品安全犯罪主体与犯罪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个人犯罪在中部地区的比例最高, 占73.9%;而共同犯罪, 尤其是3人以上的共同犯罪, 在东部地区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单位:%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食品安全犯罪主体主要是中小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食品产业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程度不高, 行业自律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 是东部地区食品安全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 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食品安全犯罪主体主要是小型个体工商户, 如小作坊、小摊贩等。监管缺失是这类食品安全犯罪高发的重要原因。

四、食品安全犯罪的对象特征

从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食品种类来看, 目前我国几乎各类食品都难以幸免。地沟油、瘦肉精、硫黄姜、三聚氢氨毒奶粉、染色馒头、皮革老酸奶、问题米线、毒鸭血等食品安全事件几乎可以包罗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饮食。

根据本文统计, 在171例案例中,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了各种食品。涉及肉禽类食品的安全问题尤其突出, 约60%的食品安全犯罪都集中在肉禽类食品上, 明显高于其他各类食品。其中, 生猪的食品安全问题最为严重, 非法加工销售病死猪和喂食瘦肉精生猪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另外还涉及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等食品。

其他各类食品所占的比例均不超过10%。其中, 粮食食品安全类涉及的具体食品主要包括拉面、米粉和馒头等, 食用油的典型安全问题是制售地沟油和潲水油, 豆制品食品安全涉及的具体食品主要包括豆芽、豆皮和腐竹等, 乳制品食品安全涉及的具体食品主要为奶粉, 调味品食品安全涉及的主要食品为食盐、鸡精和味精等。

将食品供应链简单划分为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其中, 生产环节主要指对食品原材料的种植或养殖过程, 加工环节主要指对食品原材料或者初级加工品的再生产过程, 销售环节主要指对食品制成品的出售、配送和消费环节。生产环节与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犯罪主体在食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使用非法添加剂或有意识地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无论是食品原材料生产, 还是食品加工品, 84%的食品安全犯罪均发生了销售行为, 说明绝大多数食品安全犯罪都产生了非法收益;约64%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发生在多个环节。

根据表3中的检验结果可知, 食品类别与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在1%的统计水平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说明针对不同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当在不同的供应链环节予以重视。肉禽及制品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 以喂养瘦肉精猪、羊为代表;在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比较严重, 例如在加工泡椒凤爪、牛百叶的过程中添加碱和双氧水进行浸泡。粮食及制品、豆制品的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 例如制售含罂粟的拉面、米粉, 在豆芽、腐竹的制程中加入激素、光亮剂、杀毒剂等非法添加剂。调味品的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销售环节, 例如以工业盐冒充食用盐进行销售。

注:案例数量总计小于171是由于部分案例相关数据缺失。

五、食品安全犯罪的危害特征

食品安全犯罪的危害往往表现在多个层面上。对消费者而言, 食品安全犯罪不仅直接造成消费者的财产损失, 还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从国家层面上讲, 食品安全犯罪直接侵害国家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不仅造成国家财富的流失, 影响经济发展, 还严重损害国家形象。

仅从消费者层面考虑, 无论是食品原材料生产, 还是食品加工品, 84%的食品安全犯罪均包含在销售行为中, 说明绝大多数食品安全犯罪都产生了非法收益。但由于部分案例的资料不完整, 本文案例库中仅统计22例食品安全犯罪获得非法收益。不同案例中的非法收益相差较大, 其中非法收益最低为344元, 最高为683万元。

表4统计了本文171例食品安全犯罪中造成消费者中毒或死亡案例的基本情况。致人中毒的案例共有12件, 致人死亡的案例共有8件, 分别占案例总数的7.0%和4.7%。

在致人中毒或死亡的案例中, 最主要的违法行为是在生产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加入非法添加剂或有毒有害物质。其中, 涉及食品最多的仍然为肉类食品。部分食品安全犯罪, 如会致使消费者急性中毒。但绝大多数食品安全犯罪对人身体机能所造成的危害需要经历一定的潜伏期才能显现出来, 而且危害出现以后不会立即消失, 会对人体造成持续性的影响。例如在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 只有当长期且反复食用后才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除此之外, 食品安全犯罪行为还造成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极度不信任和感知风险的上升, 既损害了企业的自身形象, 也不利于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论

1. 我国近三年来审结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例和判决生效人数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侦破率和立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呈现明显的地区不平衡现象, 中部地区的食品安全犯罪率最高, 东部地区次之, 西部地区最低。东部地区的食品安全犯罪主体以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为主, 中西部地区食品安全犯罪主体通常是小型个体工商户。

3. 在食品安全犯罪主体中, 41~50岁之间的男性罪犯比例最高。共同犯罪和个人犯罪基本持平, 但共同犯罪主要以10人以下的小规模团伙犯罪为主。

4. 肉禽类及其制品是食品安全犯罪的重灾区。不同类别的食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供应链环节具有显著差异, 肉禽及制品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 粮食及制品、豆制品的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

5. 绝大多数食品安全犯罪都获取了非法收益。食品安全犯罪造成急性中毒或死亡的案件比例并不高, 但多数食品安全犯罪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都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杜菊, 刘红.食品安全刑事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2]刘畅, 张浩, 安玉发.中国食品质量安全薄弱环节、本质原因及关键控制点研究——基于1460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 :24-31.

[3]毛乃纯.论食品安全犯罪中的过失问题——以公害犯罪理论为根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81-85.

[4]梅传强, 杜伟.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现状与立法再完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 (4) :51-55.

[5]田禾.论中国刑事法中的食品安全犯罪及其制裁[J].江海学刊, 2009 (6) :137-143.

会计犯罪防治措施分析 篇8

会计犯罪是指会计人员为获得相应的非法经济利益而借助于职务之便, 在企业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或是其他活动中, 直接或者间接地做出侵害企业或其他单位的经济关系与秩序, 触犯法律规定的行为。会计犯罪本身是经济犯罪的一种, 但目前我国《刑法》尚未明确针对会计犯罪这一罪名做出相关规定。而研究我国的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原因可以发现, 很多案件与会计人员 (广义上的, 如总会计师、会计主管、会计和出纳等相关人员) 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二、会计犯罪特点

会计犯罪有如下特点:即犯罪金额涉及范围大, 涉案金额从几十万到上亿不等;犯罪手段相对隐蔽且智能, 许多会计犯罪从原来人为涂改单据和编制虚假会计资料, 转变成在会计信息系统里面对会计数据进行篡改, 使得会计犯罪更难被发现;会计犯罪主体的扩展至会计的各方人员;会计犯罪极为广泛, 从企业到金融部门, 再到行政事业单位或机关都有涉及;会计犯罪损害严重;会计犯罪多为团体行为。

三、会计犯罪防治措施

(一) 建议有关部门修订《刑法》, 加入相关的会计犯罪内容

我国一直是依法治理犯罪, 现今, 我国已经出台了众多经济犯罪的法律法规, 但有关会计犯罪的法规却是一项空白。目前我国规范我国会计人员行为的最高法规是《会计法》, 《会计法》的第六章关于“法律责任”中有一些针对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时要承担的后果做出规定, 但其处罚手段多是从行政和经济方面进行, 相对而言处罚力度较小, 威慑效果不明显。而我国《刑法》中却没有针对会计人员涉及到刑事责任的情况处理规定, 所以使得有关部门在处理会计犯罪时, 没有明确的法规作依照, 造成会计犯罪无法可依、执法困难的局面。

(二) 提高针对会计犯罪的处罚力度

要制止会计犯罪, 就必须提高针对会计犯罪的处罚力度, 即提高会计犯罪成本。会计犯罪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受惩成本三者组成, 其中会计犯罪的直接成本指完成会计犯罪时必须付出的时间、精力及心理压力等;会计犯罪的机会成本则指进行了会计犯罪活动而失去的其他活动的机会如工作机会和升职机会等的成本;会计犯罪的受惩成本则指会计犯罪被发现必须接受的惩罚, 如因为没收赃款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名誉损失和权益损失甚至生命。

会计犯罪属于高智商犯罪, 会计犯罪的主体多半是一些文化素养和智商较高的人员。所以相关部门必须提升会计犯罪的惩罚力度, 从根本上加大会计犯罪的成本, 提升会计犯罪的成本和处罚力度。

(三) 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要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内部控制, 就一定要确定内控标准,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企业内控信息传递的精简内容;内部审计检查企业内控标准是否健全, 分析内控缺陷, 提出内控标准健全措施;测试内控有效性, 判断内控标准质量状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具体要做到:

1.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信息披露情况的监管

要提高内部控制执行的效益和效果, 就是加强企业本身的信息披露。而加强信息披露, 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企业或单位要加强自律, 主动进行信息披露, 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和企业加强信息披露, 二者有机结合是企业内部控制向前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证。企业加强信息披露是根基, 因为出于自身意愿而自行管理, 因此效率高。而政府监管主要是在企业信息披露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不一致时, 有效约束企业加强信息披露的行为。

在我国, 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这两方面力度都不够, 政府对企业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沿袭了行政体制, 属于政府干预型, 审计署、财政部、证监会齐手共管, 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企业自律的功能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审计署、证监会、财政部、工商部门等携手组成独立的监督企业加强信息披露的委员会, 行使政府监督职责。从而加强对企业的自身监管, 建立企业自律机制, 促使企业从内部自学进行内部控制。

2.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信息质量

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状况分析可以得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企业本身的质量存在关联, 高质量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性高于低质量的。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特征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也存有正向关系, 设有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多是积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计划再融资的企业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而上市时间长, 财务状况不好, 违规的企业不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四) 提高对会计人员的监管, 严格执行针对会计人员的审计制度

所谓会计监督, 我国更重视的是会计监督其他经济活动的作用, 但忽视了针对会计本身也要开展监督。虽然《会计法》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针对会计人员编制的会计报表及会计资料进行审计, 但因为相应的规定较为笼统, 导致在实际工作中, 审计人员无法真正有效地审计会计人员本身的行为, 只能审计其送交的会计报表。

而目前要想有效防治会计犯罪, 就必须针对会计人员本身进行审计, 借以监督和管理会计人员本身的行为。我国相关企业和单位必须充分借助于建立会计人员离任审计制度和定期审计制度实施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在建立这两项针对会计人员的审计制度中, 必须明确规定针对会计人员实施审计的时间、对象、范围、方法、程序, 并产生审计报告和给出审计处理结果。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公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 防治会计犯罪成为我国进行经济建设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有效防治会计犯罪, 才能为我国企业或是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促使其在正常的发展轨道上良性运转。

摘要:在研究和分析我国不同类型的经济犯罪中, 很容易发现, 很多经济犯罪都与会计犯罪之间存在着相应的联系。所以要想降低经济犯罪, 就必须要防治会计犯罪。本文主要研究会计犯罪的防治措施, 期待能对我国会计犯罪防治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会计犯罪,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孙丽雅, 辛宝英.会计职务犯罪的心理学分析[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11 (01) .

[2]孙爽.会计犯罪的犯罪心理探析[J].价值工程, 2012 (07) .

[3]陈红, 徐融.我国会计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财经科学, 2012 (05) .

过失犯罪的心理分析 篇9

一、过失犯罪的罪过心理

( 一) 疏忽大意的过失的罪过心理

对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言, 它的认知方面的特点是应当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事实上没有预见。在这种状态下, 因为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认知能力, 行为人本来应该具有和危害结果相关的认知内容, 但却不当地缺失或被掩盖、稀释了。所以, 结论是过失犯罪的罪过心理没有认知方面的内容。因为,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认知能力, 却没有将收集到的信息与认知中的经验成分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正确结论。“过失”所指向的也正是这一不当的认知程序。有学者认为, “疏忽大意过失由于行为人的没有预见, 因此不属于意识层面心理活动,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 它应是一种前意识。” (3) 而“前意识是通过集中注意或回忆、联想而能浮现于意识领域的心理事件、过程和内容, 是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 (4) 由此可见, 前意识的内容是一种类似于经验的记忆, 因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在认知层面上存在着相应的经验内容。但是, 我们此处讨论的罪过心理通常是属于意识层面的, 且在判断过失犯罪是否成立时通常不需要对行为人的经验内容进行事实上的考证, 而是主要根据客观方面的标准来推定行为人是否违反了结果预见义务就可以了。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在罪过心理方面不具备认知的具体内容, 而认知内容又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础, 所以它也不具备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这种意志因素, 使得其罪过性明显小于故意的罪过性。不过, 从刑法学意义上说, 疏忽大意过失的意志因素, 属于一种消极因素, 即司法机关不需要证明这一点, 只要证明了疏忽大意的认识因素, 没有证据表明行为人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就可以确定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5) 其实, 这里的意志因素也是属于前意识层面的经验内容, 它是相对抽象而无法与具体情境绝对契合的, 通常也不属于罪过心理的讨论内容, 理由同上。

( 二)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罪过心理

对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言, 它的认知方面的特点是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轻信能够避免。“轻信”是指犯罪人轻易地相信了客观上并不能成立的主观依据的心理态度。换句话说, 犯罪人产生了认知上的不协调。此时, 过失犯罪的罪过心理的认识因素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其一, 对具体情境中相关信息的初步感知和处理, 其中可能已经存在着错误; 其二, 轻易地相信客观上并不能成立的主观依据, 也就是错误的经验判断过程, 其前提是对自身能力的错误认识, 即“过于自信”; 其三, 得出危害结果开始可能发生但最终又不会发生的错误结论。就情感因素而言, 犯罪人所抱有的是对客观存在的法益的冷漠或轻蔑之情。例如, 行为人虽缺乏驾驶技能却过于自信地上路驾车因而酿成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下, 可以看出行为人对具体情况下公共安全的漠不关心。当然, 这里的情感程度的判断是以同类型的一般人的情感状况为客观参照依据的。而实际上, 当犯罪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经验的不足时, 就会自动加强情感投入从而小心谨慎地避免犯罪。这里反映出的是犯罪人情感上的不协调。就意志因素而言, 犯罪人是反对或者说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事实上, 正是犯罪人的行为促成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也就是说犯罪人在意志层面也是不协调的。以上所述的过失犯罪的罪过心理的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都是一种消极因素, 在判断犯罪是否成立时无需查明, 但它们和上述的认知因素则都是属于意识层面的内容。

二、过失犯罪的犯罪动机

根据心理学的一般原理, 人的行为由动机支配, 而动机又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本能欲望, 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 对需要不存在道德评价。而动机和需要则存在显著差别, 动机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 “从本原角度看, 需要是匮乏状态, 而动机是驱力倾向; 从结构角度看, 需要中不包含行为指向和行为手段与方式, 而动机则带有明确的指向性, 有具体目标并同满足需要的行为手段与方式相联系。” (6) 对于动机存在道德评价。虽然需要也是心理中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需要不具有法律上评价的意义, 因而此处不予讨论。一般而言, 犯罪动机同时具有两个方面的指向性, 都能反映出犯罪人的主观恶性: 其一, 犯罪动机总是指向一定的危害目标的达成以满足需求; 其二, 犯罪动机总是指向为了达成目标而采取的危害性的行为手段。“虽然不同的犯罪动机反映出犯罪人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 但犯罪动机一定是恶性的, 不存在所谓中性的犯罪动机。” (7) 那么, 过失犯罪是否存在犯罪动机呢? 实际上, 无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犯罪人的动机所指向的都是行为人所追求的、犯罪行为所依附的另外的行为。犯罪人对犯罪行为是不自知的, 他从始至终是为了实行另外的行为、达成另外的目标。尽管犯罪行为和实际实行的另外的行为有可能是合一的, 但对犯罪人而言, 只有这个另外的行为才具有主观上的意义。因而, 犯罪人的动机由于在目的指向性和行为手段指向性两个层面都无法反映出主观恶性, 所以可以说, 过失犯罪的犯罪人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犯罪动机, 有的只是这个被依附的行为所对应的动机。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过失犯罪动机与达到犯罪结果的目的没有联系, 也缺乏明确的犯罪手段与方式。因此, 动机不与犯罪结果发生关系, 而与犯罪人的一般行为意义上的作为或不作为发生关系。与达到另一结果 ( 针对事实上出现的结果而言) 的意图相联系的一定动机是过失犯罪人的行为基础。因此, 过失犯罪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犯罪动机, 只是某种一般行为动机, 主观恶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8)

虽然过失犯罪人的动机无法反映出能够为刑法所苛责的主观恶性, 但由于这一动机干扰了正常的合乎法律逻辑的思维判断的形成, 因而多数情况下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不良的特征。这些不良的犯罪人动机可能包括: ( 一) 偷懒, 例如技术并不娴熟的工人过于相信自己的技术水平而开小差, 从而导致机床操作故障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 ( 二) 争斗, 例如飙车一族为了斗狠于夜间在二环路上追逐竞驶, 由于看不清路况而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况; ( 三) 戏耍, 例如公交车司机一边凭感觉开车一边回头和乘客说说笑笑, 因而碰撞多位过路老人后果极其严重的情况; ( 四) 贪利, 例如长途客车司机为了最大限度地赚钱而严重超载, 由于刹车不及时而和其他车辆相撞导致车毁人亡的情况; ( 五) 显摆, 例如赛车选手由于在比赛中遥遥领先而自鸣得意, 为了炫技而双手离开方向盘结果导致赛车冲入观众席的情况。当然, 犯罪人的动机也有可能是中性的 ( 如好奇、探究) 甚至是积极的 ( 如好心办坏事) 。

三、过失犯罪人的人格缺陷

外在的环境诱因和人的内在的人格缺陷的结合导致了犯罪的发生, 过失犯罪也不例外。前面说到, 人格缺陷是指个体自我调节能力的缺乏或不足。“自我调节能力决定了人在面对各种诱惑时, 能否基于社会规范和个人利益的综合考虑而进行合乎理性的行为抉择; 能否计算自己行为的各种后果。” (9) 诱惑力和调解力是处于彼此牵制的状态, 当调节力无法抵制诱惑力时, 就会引发犯罪。人格缺陷中的自私心态反映的是犯罪人的低自控, 而自毁情节反映的是犯罪人的低自珍。“所谓低自控, 是指个人不能考虑行为的长远后果而追求短期满足的倾向。” (10) 而“所谓低自珍, 即低自我珍惜, 是指个人不愿考虑行为的长远后果而追求短期满足的倾向。”1○1具体而言, 犯罪人的人格缺陷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相对固定的心理特征: ( 一) 敌视社会和他人的心理; ( 二) 漠视自己的生命和前程; ( 三) 缺乏共鸣和移情的能力; ( 四) 思维偏激极端、相对剥夺感强。1○2犯罪人的人格缺陷反映了犯罪人偏颇的人生观及价值取向, 例如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爱慕虚荣等等。当然, 由于过失犯罪人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犯罪人, 所以过失犯罪的人格缺陷相对于故意犯罪人也不太明显和严重。过失犯罪人很可能只是为人比较粗心、懒散, 或者相对于其他人而言耐性较差以至引发犯罪。

四、过失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高职院校校园暴力犯罪分析 篇10

本文所指的高职学生指的是在高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的大学生。大多数大学生的年龄正处于18 ~ 22 周岁, 属于广义上的青少年范畴。暴力犯罪泛指以暴力作为犯罪手段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以及以暴力为手段的流氓犯罪等。近些年, 高职院校的校园暴力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征:

1、高职学生暴力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犯罪率高于普通高等学校

在国家政策利好的大好形势下, 随着近些年大学普遍扩招, 高职学校人数也迅速扩大, 高职学生迅速成长为大学生群体中举足轻重的一个庞大群体。近些年, 高职学校的招生方式实现了多样化, 既有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又有单独招生考试, 这就导致在众多的生源中, 既有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 也有普通高中往届毕业生, 还有初中毕业满三年的社会人员等等, 来源方式不同的生源使得高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自律能力不高、整体较差。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学生自身素质就导致了暴力犯罪数量增长迅速, 犯罪率高于普通高等学校。

2、犯罪主体的多样性

高职学生的暴力犯罪, 从主体上分析呈多样性, 主要体现为:性别上有男女, 年龄上有不同, 既有未成年人也有成年学生。而再深入研究, 可以发现:经济条件上也有好有差, 既有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因平时过于受宠而发生的激情暴力犯罪, 也有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因长期的过于压抑而爆发的非激情暴力犯罪;地区上有农村也有城市;政治面貌上有普通人员, 也有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平时表现上既有一般较差的人, 也有三好学生、学生干部;既有普通中学毕业生, 也有退伍后入学人员;既有历史上有劣迹的, 也有初犯的, 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状况。

3、犯罪动机单纯、犯罪目的荒诞、突发型居多

高职学生暴力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处于同学或朋友间的争强好胜或哥们义气, 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 目的是为了逞英雄, 显示个人能力。他们的犯罪往往不经过预谋, 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准备和酝酿过程, 而往往只是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 临时起意, 突发恶性犯罪。这种犯罪不仅作案手段残忍, 而且不计后果, 其中以故意伤害最为多见, 往往造成被害人重伤、致残、直至死亡。

二、高职学生暴力犯罪的原因分析

犯罪心理学认为, 任何一种犯罪, 都不外乎是犯罪者的自然心理机制和生理状态、其所处的自然条件以及生活或工作的社会环境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职学生暴力犯罪, 也主要受这几种因素影响。

1、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大部分在校高职学生刚刚步入成年, 身体和心理处于转型时期, 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冲动、好奇心强, 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部分在校高职学生学习意识不强, 法律意识不够, 进入大学校园就沉溺于网络, 对色情或暴力等不良信息, 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 还有的则是缺乏人际交往经验, 结交了有劣迹的人员并与之为伍, 被引诱教唆而走上邪路歧途。

2、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是造成校园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缺位, 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敏感叛逆, 就容易接受不良风气影响, 引发犯罪。同时, 错误的教育方法, 会使孩子脱离家庭, 自我放纵, 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 多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初中毕业步入社会后社会和自我认同感不强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 他们自卑感强、社会认同感低, 而家庭没有或很少对这些青年进行合理引导、正确教育, 反而更多的责怪、放任自流。另外, 职业院校的学生一部分来自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和外出务工人员家庭, 由于各方面原因, 家长对子女没有足够的关心和指导, 缺少沟通和交流, 这是此类学生群体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3、学校因素

近几年, 一些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就业率, 忽视道德品行教育, 欠缺心理素质与法制教育,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有心理课程, 安排了法制教育讲座, 并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政治课中还要进行基本的普法教育和法治宣传, 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法律素养, 但是还有很多职业教育院校仍然没有走出以前的招生、教学和管理模式, 学科设备陈旧, 缺少更新, 教学内容和方法缺少创新, 管理松散, 教育方法单一、陈旧, 个别教师素质不高, 教师的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4、社会环境因素

目前, 高职学校周围网吧, 娱乐场所等比较常见, 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比比皆是, 还有很多公寓、出租屋也是藏污纳垢的场所, 是邪恶滋生的温床。这些不良的社会环境对于未成年或刚成年而又判断力不强、意志力不坚定的高职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三、高职院校校园暴力犯罪的预防

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创建文明校园

高职学生大一第一学期就会学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思想政治课,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意识。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门课, 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普及法律知识, 探索新时期德育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新思路, 采取新措施, 注重法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和社会应用型教育, 使学生把课本知识真正能够融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能够自觉应用于社会生活中, 从而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律教育的工作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计划中, 使学生成为预防此类犯罪的主体。同时, 职业教育院校应进一步摒弃传统职业教育院校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办学封闭、管理过死、专业面窄等弊端, 将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注重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责任心和使命感教育, 以及承受挫折能力、生存竞争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 制定严格的教学规章制度, 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格外重视,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 坚决治理校园暴力行为。

2、在全社会开展预防工作

预防校园暴力犯罪可以说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青少年司法制度, 公安、司法、文化部门要联手行动, 采取各种措施, 清理、净化文化市场;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还应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 坚决取缔学校周围的网吧、录像厅, 对于网吧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严于惩处;司法部门对学生犯罪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 对情节严重的犯罪, 应当依法惩处, 发挥法律的威慑力。政府应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学校进一步做好高年级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及时化解他们在找工作中遇到的烦恼, 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建立完整的家庭结构、和谐的家庭关系、正确的教育方式, 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在教育子女方面, 家长应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价值观、择业观, 使子女在健康、合理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以防止和减少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发生。

摘要:目前, 校园暴力已成为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 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高职院校存在更为严重的校园暴力。由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校园暴力有着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们应当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高职院校校园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

环境犯罪原因初源分析 篇11

【关键词】环境犯罪;原因;初源

众所周知,在刑法理论上的是“罪刑法定主义”作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是: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当危害结果发生的时候,要使侵害人对该结果负责任,就必须查明他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与该危害结果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可见,犯罪因果关系特别是找出真正的犯罪原因是解决刑事责任的关键之一。

1.环境犯罪的含义及特点

环境犯罪是指自然人或法人违反环境资源保护法规,污染、破坏环境,给生态平衡、人类健康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重大损害的行为。

相对于其他犯罪,环境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伴随着行为人的其他生产、生活行为出现,具有附属性;结果滞后性、模糊性;处理上的两面性;行政从属性。[1]

2.目前确定环境犯罪原因的方法

虽然关于犯罪的原因论述早就开始,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当下关于环境犯罪原因的讨论却成了其中的一个难点。因为环境犯罪中的侵害与传统的侵害行为(诸如杀人、放火、强奸等行为)有所不同,它的侵害常常是透过广大的空间和长久的时间,经过多种因素的复合累积以后,才逐渐形成或扩大的,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其中一些牵涉的高科技知识也非一般常人所能够理解,其原因亦非普通方法所能够确定,其所造成的损害也是持续不断的,并不会因侵害行为的停止而立即停止。正是由于环境侵害的这一特点,使得环境犯罪原因用传统的方法甚或用高科技手段来判定都有发生困难,因此环境犯罪原因论的重构势在必然。根据国内外的司法实践总结,不管是传统的方法还是新型的方法在确定环境犯罪原因时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疫学因果关系只适用环境侵害导致疾病范围,不适用所有环境犯罪;而间接反证因果关系、推定因果关系、事实推定和姑且推定因果关系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相对人的环境权行使,可能导致错误发生,而且这些方法的实施,因为经济和制度的原因,还会面临技术和操作上的困难。因此,发掘其真正的犯罪原因初源,对于解决环境犯罪问题不失为一种更好、更易操作、更经济的办法。

3.环境犯罪原因初源

环境犯罪虽有着复杂的原因,但究其根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态度漠然

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没有将环境监管和环境清理活动作为一项日常行政事务来抓,我们没有见到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街道上或者工厂里进行监管或者执法工作,显得是人浮于事,只有到发生了环境事故的时候才会见到有关行动。地方市政部门的工作也不到位,比如一些地段缺乏垃圾桶或者垃圾箱,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都很缺乏。

3.2 技术水平落后

首先体现在工业生产中的技术水平不高,使得工业用品不能充分利用,而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物;其次体现在污染物处理的技术水平不高,当产生污染物后我们的地方企业却没有相应的处理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体现在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技术水平不高,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设备用的都是多年前配置的,采用的监测技术和技术标准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

3.3 经济利益驱使

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斯认为环境污染是外部不经济的结果。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写到: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结果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了。在经济学中任何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在投入和产出之间做出权衡取舍,企业法人在认识到现有法律缺陷和现有行政执法的弊端后,认识到违法排污带来更大的利润,守法的成本太高了,他们必然在利润的驱使下违法犯罪,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学现象就在环境违法犯罪中出现了。同样的,当破坏自然资源者发现他们违法犯罪的成本是如此低时,他们自然也会放弃高成本的守法行为转而进行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市场经济下的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如上所述不惜牺牲环境利益而发展经济。[2]许多地方领导人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提出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口号,有些地方对明知是污染严重的产业故意放纵和引进,使得大量的国外末端企业将自己的对环境有极大破坏而本国限制严格的产业转移到我国境内。上述的一切均让法律在经济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3.4 法律的不完善

我国现行惩治环境犯罪立法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实体法方面,一是环境权未得以确立,环境犯罪所侵害的客体模糊。二是环境犯罪的范围界定过窄,使得许多带有犯罪特征的严重危害环境资源的行为难以受到应有的制裁。三是过分注重财产和人身损害结果,未能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危害后果,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四是与保护环境有关的非刑事法律规定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规定模糊或者不严厉,而且这些法律本身也没有受到各个阶层的重视。五是设置的诉讼程序增加了维权的难度。

3.5 执法机制的不完善及执法不严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实践中符合环境犯罪条件的案件不少,但由于环境资源刑事执法不到位,因而判处很少。这说明中国内地环境资源刑事执法的能力和表现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环境机关的办案人员的环境刑法知识不足,对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的界限把握不准,很多时候对那些本来构成犯罪的仍然以为不构成犯罪。二是环保机关出于部门保护主义的考虑,以罚代刑严重,对明知已构成犯罪的案件也不移交司法机关,只做出罚款了事。执法不严也给周围传播了一些错误的信息,从而纵容了某些环境犯罪。

3.6 存在诸多法律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之人

除了一些不法分子对破坏环境是明知故犯外,还有些不法分子法律意识不强,根本就不知道环境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有的甚至认为环境资源无主、自然环境广阔而且是流动循环的,应以先开发,使用为原则,未经审批、许可,擅自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等行为也是合法行为,以至于一些不法分子触犯了刑事法律都不知道。这种现象是由于我国对有关的环境法律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不够导致的,也是目前普法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4.结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环境犯罪原因的初源并对症下药,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完善打击环境犯罪的法律体系、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改革排污制度,设置排污交易、积极开展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全民环境资源保护意识、促进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以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强环境行政综合执法建设,加强环境监察工作,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参与作用等。

参考文献

[1]马松建.环境犯罪比较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

(3).

[2]肖剑鸣,翁京才,翁连金.环境犯罪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5,(8):25.

商业贿赂犯罪的法益分析 篇12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 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3] 。虽然商业贿赂犯罪并不是刑法中的类罪名或个罪名, 商业贿赂犯罪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直接客体、次同类客体或者同类客体, 但并不能否定研究商业贿赂犯罪客体的意义[4] 。刑法学界为了研究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通常直接以犯罪客体的名义来进行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评析现有犯罪客体理论的基础上, 从法益侵犯的角度来揭示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法益是指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 由法所保护的、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者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这是一般性的法益概念, 其中由刑法所保护的人的生活利益, 则是刑法上的法益。犯罪客体实质上就是刑法上的法益, 即犯罪客体的内容应当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 (法益) , 而不宜表述为社会关系[5] 。当然, 由于犯罪客体和法益的内涵并无本质上区别, 论文之所以称法益侵犯不外呼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商业贿赂犯罪并不是刑法中的罪名罢了。

一、商业贿赂犯罪客体的研究现状

虽然商业贿赂犯罪不是刑法中的罪名, 可对商业贿赂犯罪客体进行研究的论文却并不少。从研究方法上看, 既有笼统归纳商业贿赂犯罪客体的, 又有按照商业贿赂犯罪涉及个罪罪名来探讨其犯罪客体的;从犯罪客体上看, 既有观点认为属于复杂客体, 又有观点认为属于单一客体。

(一) 商业贿赂犯罪客体的研究方法

在商业贿赂犯罪客体的研究方法上, 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方法是把犯罪客体作为商业贿赂犯罪构成要件的一个要素加以研究, 认为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而且, 必然侵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当公平的竞争秩序”[6] 。也有人认为“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客体的不同性质是商业贿赂与一般贿赂的本质区别。商业贿赂直接损害的不仅仅是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更主要的是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7] 。

另一种研究方法是只针对商业贿赂犯罪所涉及的具体罪名来研究个罪的犯罪客体。“我国商业受贿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即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商业领域中的公职受贿罪侵犯的客体就应该是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活动中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单位受贿罪的客体应该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职能行为的不可交换性”[8] 。

(二) 商业贿赂犯罪客体的内容

1.认为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单一客体。

有人认为, 商业贿赂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不可收买性与廉洁性, 即公司、企业人员的廉洁制度[9] 。也有人认为, 商业贿赂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10] 。

2.认为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但客体的主次却不相同。

有学者认为, 部分商业贿赂犯罪 (如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 侵犯的客体具有双重性, 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它破坏了国家的市场经济秩序, 而且立法者认为这是主要客体, 因此现行刑法将部分商业贿赂犯罪设置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中;作为一种贿赂行为, 它们又都侵犯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进而指出, 从惩治职务犯罪的需要出发, 商业贿赂犯罪的主要客体应该是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并建议将公务贿赂和商业贿赂集中规定于第八章的贪污贿赂罪中[11] 。也有人认为, 商业贿赂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主要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同时又侵犯了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人员的信义义务[12] 。

此外, 还有学者认为, 商业贿赂犯罪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直接客体、次同类客体或者同类客体, 并进而认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并不是商业贿赂罪的犯罪客体[4] 。

二、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社会关系多样化

商业贿赂犯罪不是刑法中的概念, 不是刑法中的类罪名、个罪罪名, 自然不应存在统一的犯罪客体问题。商业贿赂犯罪所涉刑法中的个罪罪名具有自己独自的犯罪客体, 当然由于这些罪名均属于贿赂犯罪之列, 因而这些罪名的犯罪客体具有许多相同性或一致性是完全可能的。既然商业贿赂犯罪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犯罪客体, 笼统概括研究商业贿赂犯罪统一客体的做法就有所不妥。如果通过对商业贿赂犯罪所涉罪名的犯罪客体进行综合归纳, 从法益侵害即侵犯社会关系的角度去探讨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 不仅符合刑法理论, 而且切实可行。至于商业贿赂犯罪究竟侵犯了哪些社会关系, 或者说哪些法益受到了侵害, 应当结合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及商业贿赂犯罪所涉及的刑法罪名加以分析, 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 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法益

1.商业贿赂犯罪侵犯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在商业贿赂中, 行贿人之所以行贿, 是为了获得销售或购买某种商品的优先权, 这便侵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 妨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受贿人之所以受贿, 是为了通过向行贿人提供销售或购买某种商品的优先权而收受贿赂。商业贿赂在破坏公司、企业管理制度的同时, 还影响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 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商业贿赂的存在, 市场参与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贿赂有商事决定权的对方当事人,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市场地位, 这就极大地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有的经营者不再安心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技术的方法来赢得市场, 而是乐于以贿赂的方式去销售劣质产品,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商业贿赂的蔓延, 败坏了社会风气, 侵害了社会利益。市场经济需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需要各市场主体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而商业贿赂犯罪刚好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造成了破坏, 侵犯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因而商业贿赂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有学者认为商业贿赂行为侵犯了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客户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平市场交易秩序[13] 。有学者认为, 虽然商业贿赂行为必然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 但这仅限于经济法意义上的商业贿赂。就我国刑法而言, 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并不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因为我国刑法将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中, 而并没有规定在本章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 因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就不是商业贿赂罪的犯罪客体[4] 。本文认为, 虽然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设置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而未规定在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中, 这只是基于当时立法现状的考虑而这样设置的, 即在1997年修订刑法时, 立法者可能认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主要妨害了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刑法修正案 (六) 》把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对象扩大到除公司、企业人员之外的其他单位人员, 把这两种犯罪仍然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明显不恰当, 完全有必要在今后再次修订刑法时考虑将这两种犯罪调整到第三章第八节中去。但立法上的设置只是一个立法技术问题, 并不能足以改变商业贿赂犯罪侵犯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这一客观事实。况且, 不论这两种犯罪放在刑法第三章第三节还是放在第三章第八节, 均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 把市场经济秩序作为商业贿赂犯罪侵犯的社会关系没有任何问题。

2.商业贿赂犯罪能够侵犯受贿者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

非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不能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司、企业的利益之上, 必须遵循相应的业务规范并保持廉洁自律。如果非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时非法收受请托人给予的财物, 就侵犯了其业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而言, 由于《公务员法》、《国有企业管理条例》等对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的廉洁自律作过明确规定,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收取请托人的财物, 就违背了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因为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的活动具有公共性, 他们行使职权时所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受贿就侵犯了公共利益, 这是国家廉政建设所必需加以禁止的, 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的职务行为必须保持廉洁, 如果收受贿赂就等于行贿人用财物收买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因此, 商业贿赂犯罪对所有的受贿者而言, 都无一例外地侵犯了这些人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3.商业贿赂犯罪可能侵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商业贿赂罪还可能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财产权益, 侵犯公司、企业管理秩序, 侵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等其他客体”[14] 。 “在商业贿赂罪中, 行贿人的财产所有权有时会受到侵犯, 有时并不一定受到侵犯, 并不是一种必然会受到侵犯的社会关系”[4] 。在商业贿赂中, 当某市场主体因被他人索要贿赂物时, 该市场主体的财产所有权就受到了侵犯。若是某市场主体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主动给予他人财物时, 该市场主体的财产所有权就没有受到侵犯。由此可见, 财产所有权只是商业贿赂犯罪可能侵犯的社会关系, 而不是必定侵犯的法益。究其原因, 是因为贿赂物是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仅仅属于行为对象而不是犯罪对象, 不能反映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通说认为,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15] 。据此, 学者们一般都认为, 贿赂物是贿赂犯罪的犯罪对象[15] 。随着学界对犯罪对象问题的深入研究, 有学者提出了与犯罪对象相对应的独立的行为对象的概念, 认为行为对象是指界定行为所要求的, 行为直接指向的具体的人或物[16] 。行为对象与犯罪对象同时存在, 但它与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不存在必然的本质与现象的联系,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说明行为, 它是行为直接指向的事物, 应该属于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件之一[16] 。将犯罪行为直接作用且不反映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事物界定为行为对象, 有利于正确区分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的界限。在商业贿赂犯罪中, 贿赂物虽受到行贿方、受贿人双方的直接作用, 但并未反映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因而不能作为犯罪对象, 而只能认定为是行为对象。如果把贿赂物作为犯罪对象, 行贿人的财产所有权就应当受到刑法的保护, 行贿人就成了被害人, 行贿的财物就应当予以返还。这既不符合逻辑, 也与1988年1月21日《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贿赂财物及其他违法所得一律没收”的规定相违背。由此可见, 将贿赂物作为商业贿赂犯罪中的行为对象, 是充分认识并非所有的商业贿赂犯罪都侵犯了他人财产所有权的理论反映。

(二) 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是所有商业贿赂犯罪侵害的共同法益

如前分析, 商业贿赂犯罪所涉罪名侵犯的社会关系可能涉及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受贿者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以及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等。在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三种法益中, 只有市场经济秩序才能揭示所有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 属于所有商业贿赂犯罪共同侵犯的法益。财产所有权仅在被索取贿赂时才受到侵犯, 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仅限于市场参与者在收受贿赂时方受到侵犯, 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却是所有商业贿赂犯罪都共同侵犯的社会关系。“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才刚刚起步尚不完善, 但随着社会经济组织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 经济竞争特别是商业竞争也渐趋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要直接参与市场从事经济活动, 必然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占领市场, 这也是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所在。由此带来的一个负面结果是商业贿赂盛行, 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此各有评判, 有人认为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有人认为这是市场机制的畸形发展”[17] 。

如果从实施贿赂的行为上看, 商业贿赂犯罪所涉的刑法罪名可分为三类:行贿犯罪、受贿犯罪和介绍贿赂罪。当某人因为被他人勒索而给付财物时, 该人的财产所有权遭受侵犯;当某人自愿给付受贿者财物、当某人收受请托方财物、当某人为贿赂双方牵线搭桥并促成贿赂目的实现时, 财产所有权均不可能受到侵犯。虽然受贿人因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收取请托人的财物而使自己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受到了侵害, 但对于行贿者的行贿、介绍贿赂人的介绍贿赂来讲, 却并不会侵犯行贿者、介绍贿赂者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因为行贿和介绍贿赂本身并不需要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论是行贿、受贿还是介绍贿赂, 都必然侵害市场经济发展中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可以说, 贿赂是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腐化剂, 商业贿赂催生了不正当竞争的产生并加速了不正当竞争的蔓延。

从商业贿赂犯罪所涉刑法罪名的主体来看, 这些犯罪主体可分为有职务行为的主体和没有职务行为的主体两大类, 其中有职务行为的主体依据职权的不同, 又分为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和非国家工作人员两种。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在行使职权时代表了国家的利益, 这种职权影响面广。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使仅限于非国有公司、企业的部门范围内, 其职权影响相比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单位而言要小得多。不论这些主体的身份差别有多么巨大, 不论这些主体的职权范围有多么不同, 只要这些市场主体在商事活动中实施了与贿赂有关的活动, 都必然影响到各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平等地参与竞争, 都必然影响到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而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和财产所有权这两种法益却会因主体的不同而并不一定在所有罪名中都受到侵害, 这两种法益不能完全反映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刑法修正案 (六) 》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扩大为“非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的人员”, 由于其他单位并不一定就是公司、企业, 因此如果还把这两种犯罪依旧设置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中就与侵犯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的分类客体有所不符。如果将其设置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八节中, 就能既反映出第三章的同类客体是市场经济秩序, 又能反映出第三章第八节的次同类客体是市场秩序, 从而与立法者根据同类客体、次同类客体来设置刑法条文、刑法罪名的目的相一致。

摘要:商业贿赂犯罪不是刑法中的概念, 不具有统一的犯罪客体。通过对商业贿赂犯罪所涉罪名的犯罪客体进行综合归纳, 从法益侵害的角度去探讨商业贿赂犯罪的本质属性, 既符合刑法理论又切实可行。从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来看, 涉及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以及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等。商业贿赂物属于行为对象而不是犯罪对象, 不能充分反映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在商业贿赂犯罪所侵犯的诸法益中, 只有市场经济秩序才是所有商业贿赂犯罪共同侵犯的社会关系。

上一篇:六君子汤下一篇:15#煤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