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治理

2024-07-02

犯罪治理(精选11篇)

犯罪治理 篇1

摘要:腐败问题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 在我国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历朝历代都对致力于反腐问题的研究, 做出了不懈努力。而如火如荼的“打老虎”运动, 也反映出了党中央将反腐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力度。本文从预防、惩治、执法机制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入手, 着重分析了腐败犯罪治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完善措施, 促进我国反腐运动继续向前发展。

关键词:腐败,预防,惩治,执法机制,国际合作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 在我国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历朝历代都对反腐做出了不懈努力, 无论是西周的“以德配天”, 秦朝的“事决于法”, 还是宋代的“教而后刑”, 明清的“重典治吏”, 虽然没有彻底消除腐败, 却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 必须克服专业上的片面性, 运用刑事一体化的方法, 即从预防、惩治、执法机制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进行。

一、预防

我国的传统观念过度依赖刑法, 单一的刑法并不能受到良好的反腐效果。现在更加注意对腐败的事前预防即一级预防。犯罪学上的犯罪预防有一级预防、次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之分。一级预防是针对改变物质环境及社会中的致罪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是事前预防; 次级预防是针对表现出特定违法犯罪危险性的社会人群所实施的预防活动; 三级预防是通过重新适应社会的个别化措施是犯罪人回归社会, 或者至少使犯罪人与社会得以隔离, 防止其在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进入21 世纪, 中国已经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作为反腐败的方针, 并“制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反腐败国家战略”。可见, 预防已成为反腐败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

( 一) 规范公权力, 明确权力界限

如上文所述, 授受关系不顺、公务行为边界模糊甚至主从关系颠倒, 没有边界的权力是无限大的, 不讲其圈界在一方范围之内便无法控制, 因此应该明确各部门的权力界限, 甚至精确到具体岗位, 防止混淆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 明确当权者行使权力的规则与程序也是对权力很好的规制, 只有设计好既定的轨道, 当权者这辆列车才会沿着规则前行, 避免出现脱轨的腐败现象。

( 二) 完善和落实监督制度

“一把手”和“一言堂”等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 就是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因此, 我们应该将权利制衡原则落到实处, 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各个阶段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制约, 铲除腐败犯罪的土壤。具体来说, 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财产申报制度

财产申报制度可以事先对掌权官员敲响警钟, 又可以增加他们进行腐败犯罪的成本, 因此是一项很好的预防措施。当前许多国家都规定了财产申报制度, 而我国仅仅是以一项党内法规颁布实施, 在效果上就大打折扣。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应立法来明确该项制度的运行。多次为官员财产申报求法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曾做过一项调查, 称接受调查的官员97% 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那么在这样一种不情愿的状态下, 有多少自愿履行, 履行中又有多少水分呢? 所以, 将该项制度的立法提上日程, 以惩罚机制的建立作为保障机制, 财产申报制度才可以在反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 监督多元化

明确权力对权力的监督机构、内容、程序等, 本就是反腐败运动的题中之义。除此之外, 应将视野放宽, 结合多种手段来进行监督。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 舆论媒体在监督、预防、揭露腐败犯罪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现实生活中许多重大贪污贿赂的腐败案件都是通过媒体的途径率先揭露出来的, 因此要善于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平台和工具, 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将其散布的正能量教育和震慑那些蠢蠢欲动之人。国家对腐败的监督总是有限的, 难免会有纰漏, 于是发动人民的力量, 通过建立举报信箱等形式, 将公权力运作置于全民的监督之下,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对腐败监督的“天眼”。

二、惩治

惩治是反腐败的中心环节, 面对我国刑法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 一) 政策

目前对于腐败犯罪存在两种声音: 其一, 零容忍。其来源于“破窗理论”, 即防微杜渐, 不放过任何一点小的犯罪。可在现实情况看来, 如果真的对腐败犯罪采取零容忍政策, 不仅会增大检察机关的工作负担, 而且加大成本, 其实际效果却不得而知。其二, 抓大鱼、放小鱼。我国现阶段的“打老虎”运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可是放过“苍蝇”又会姑息一些人的侥幸心理, 因此腐败存量特赦论也是不可取的。我国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在“零容忍”和“抓大鱼、放小鱼”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才是对反腐败正确的选择。

( 二) 对象

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 贿赂犯罪的对象应该是“不当好处”, 而我国刑法的明文规定是“财物”, 虽然理论界对“财物”形成了“财物说”、“财产性利益说”和“利益说”三种观点, 但是其范围都要小于“不正当好处”, 这中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制, 例如提供就业、晋升等作为贿赂物时, 就存在放纵犯罪的空间。所以说, 实现我国刑法向《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逐步靠拢, 可以为治理腐败问题提供更好的支持。

( 三) 刑罚

1. 制裁手段多样化

与其他犯罪不同, 腐败犯罪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是为了谋取利益, 且大多是财产上的利益, 其二是利用职务的便利条件。从积极预防的角度考虑, 刑罚要针对腐败犯罪的这两个特点进行设置才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而我国现阶段的刑法规定仍是以自由刑为主, 大多数犯罪没有设立资格刑与罚金刑, 刑法的惩治效果就会大大折扣。除了刑事制裁措施之外, 也可以考虑加入其他制裁措施, 例如行政制裁和民事制裁, 避免刑法成为唯一的手段。

2. 死刑的适用

梁根林教授说过: “死刑的存废去留, 是公众的民意对死刑的认识问题, 也是政治领袖政治意志左右的政策选择问题。民意对死刑的共犯认同, 为死刑的存在提供了广泛的土壤。”

民众的意愿起了太多的导向作用, 俗话说“对于贪官污吏,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可是理性的来思考, 死刑只应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腐败犯罪的贪利性与生命剥夺的死刑实在是不对等的。“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 而是刑罚的必定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一系列公约也都反对死刑的适用, 因此在对待腐败犯罪的死刑适用问题上, 应当谨慎。

三、执法机制

( 一) 机构建设

依据韩国《反腐败法》于2002 年1 月成立的韩国反腐败委员会, 是韩国反腐败最高执法机构,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下设机构配合工作。纵观世界, 很多国家都成立专门的反腐败机构来进行反腐败工作。对比之下, 目前我国的反腐败主要依靠检察系统来进行, 其职能定位并不明确, 而且纪委作为党内的纪律检查机构, 没有法律明确授予职权的情况下, 进行反腐工作会受到很多限制。因此, 成立专门的反腐败执行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 二) 具体制度

执法机制是从程序的角度对反腐败的运行进行规制, 从举报、立案、侦查到最后的起诉、审理, 都应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 是分布于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条文中的, 这就存在过于原则, 标准不一等问题, 所以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制度, 才可以有效的推行反腐败工作的进行。

例如, 近年来, 我国对90% 以上的高官腐败案件都实行了异地审判, 形成了一道司法上非常罕见的、独特的风景线。首先, 异地审理可以使司法程序免受干扰, 贪污贿赂犯罪的腐败分子往往在当地形成了很大的势力网, 盘根错节, 而一旦东窗事发, 这些势力网就会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对正常的司法程序造成阻碍。而异地审理就可以克服这些问题, 将审判地定在其势力范围之外, 可以在大限度的保证司法公正。其次, 由下级审理他们的顶头上司, 难免会使公众对其公正性产生质疑, 而异地审判可以很好的消除这种质疑, 增强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获得民众的支持和认同, 从而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不过, 异地审判同样面临制度缺漏的问题, 没有具体的标准, 执行起来难免存各地不同的现象, 所以细化异地审判制度才能发挥对反腐应有的作用。

再如, 有人建议扩大刑事推定的使用, 引进辩诉交易制度和污点证人制度, 通过立法将其确定下来并建立具体的运行轨道, 有助于反腐司法的顺利进行。

四、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主要就是涉及追逃追赃的问题。中国民众对于境外追逃的关注, 大多始于2014 年7 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在2014 年, 中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均彰显出国家对反腐国际合作的高度重视: 2014 年1月, 中央领导要求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 3 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追逃追赃工作的通知》, 强调绝不允许任何人逍遥法外; 7 月, 公安部部署“猎狐2014”行动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 10 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外交部联合发布《关于敦促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 敦促外逃贪官投案自首。2014 年11 月中旬, 国际反腐败学院确认, 中国正式加入该学院。加入国际反腐败学院, 这项举措被不少反腐专家称为, 中国近年来构建国际反腐合作网络的最新举措之一。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地成果, 但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制度的完善。

首先, 完善立法, 加快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衔接, 消除法律障碍。如上文所述, 我国的法律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条约的内容还存在差异, 造成适用上的两难困境。尤其是关于引渡问题上的规定, 是追逃顺利进行的基础。可是从实践的结果看, 我国的引渡之路困难重重, 尽管我国与其他国家订立了多个关于引渡的双边条约, 也参加了一些多边条约, 可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系列的差异, 具体处理时面对巨大障碍。所以, 完善立法是当务之急。

其次, 树立公正的司法形象, 为国际合作加分。良好的司法形象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不仅要在经济上加速发展, 在文化等一些软实力上也要多加注意, 由于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司法公正性存在质疑甚至偏见, 导致合作上的障碍。因此, 树立公正的司法形象, 将会为国际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次, 加强追逃追赃的技术手段。跨境的追逃和追赃为我国的司法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 因此, 提高技术手段的配备, 才可以提高追逃追赃的成效。

最后, 追逃追赃要双管齐下, 发挥反腐的整体力量。追逃追赃同属反腐败运动的重要内容, 不可偏废。

新时期, 新形势, 新机遇, 认清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我党勇于接受挑战, 坚决将反腐工作进行到底。从预防、惩治、执法机制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着手, 完善具体的制度建设。向着法治中国的目标前进, 我国的反腐工作必将取得更大、更令人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詹复亮.新刑事诉讼法与贪污贿赂犯罪侦查适用[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2.35.

[2]倪星.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29.

犯罪治理 篇2

Xxx:

根据《关于开展XXX的通知》要求。为认真总结XXX预防犯罪综合治理检查考评工作总结及确保xxxxx的安全稳定,XXX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为推动xxxxx预防犯罪综合治理和确保xxxx的安全稳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XXX党支部决定在检查考评中要通过评比表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营造人人“抓安全,想安全”的浓厚氛围。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考评工作指导思想

以《军队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和《武警部队预防犯罪综合治理责任体系实施规则》为依据,通过对基层预防犯罪工作分类量化和检查考评,进一步明确抓落实的内容、标准、要求和方法,扎实推动预防犯罪工作落实,确保部队安全稳定,促进全面建设。

二、检查考评工作组织领导

XXX领导高度重视预防犯罪工作,认真进行议教安排部署。在充分摸清官兵的思想认识后,充分利用日程议事,层层进行思想发动,使充分认清检查考评的目的、意义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成立了检查考评领导小组。由XXX为组长,XXXX为副组长,由成员:XXXX共同组成。由党支部全面落实政法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内容。为此次检查考评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制定措施、落实骨干队伍

为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保证整改方案和措施的落实,认真梳理和查摆出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归类,找准症结,并结合上级指示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明确了责任,逐一进行整改。建立、完善了工作制度,各科室也制定实施了与预防犯罪相关的措施和办法,规范了本科室的工作和自检流程,通过一人一责、一物一责的精细化管理,达到“安全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要求。xxx还定期组织思想对《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共同条令》、《政治工作条例》、《军队预防犯罪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学习,帮助思想骨干了解全面、熟悉相关、掌握本职,为开展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还通过利用“三互”小组等办法,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知兵、为兵,突出骨干队伍的目的。为xxx更好的工作、办事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检查考评质量。

四、突出特点,着力盘活教育的资源

我们将建设xxx工程的重大意义,对国家关注民生、重视环保和所体现出综合国力与职能任务相结合,与驻地资源相结合,坚持在因情施教、岗位践行、用活载体上下功夫,坚持法纪教育年度有计划、每月有安排,随机教育开展经常有,有效激发了教育的活力。

针对以往xxx教育中工学矛盾突出,重施工轻教育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的现象,xxx坚持在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教育程序和落实教育制度三方面发力,我们详细安排计划,根据任务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训练、学习,做到了施工学习“两不误”,使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得到有效落实。每月落实一个“法纪教育日”,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使人明确什么是遵纪,什么是违法,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自觉用国法军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依法处理常见的涉法问题,在学习中,xxx把握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法纪教育。在学习阶段,xxx及时开展专项教育,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引导官兵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我们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伟大成果,教育xxx客观看待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xxxx更加应该自觉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五、严格制度落实,堵住失泄密渠道

为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确保xxx秘密安全,xxx把保密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预防上,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保密法规和保密制度。一是深化教育,增强全员保密意识。通过教育使xxx懂法、守法,常怀敬畏之心;二是强化秘密载体管理,全面执行《保密守则》,互联网、3G手机、密件文件在收发、传阅、使用、保管等各个环节做到登记明确、手续清楚,不擅自扩大知密范围。三是保密工作负责同志定期对上网计算机内存储的文件、资料进行全面清理,坚决杜绝部队秘密、内部事项以及工作秘密信息在上网计算机内存储,防止网络泄密。经常检查上网计算机信息,发现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六、正规化管理现状、人员车辆管理措施 xxxxxx

七、检查、考评实施方法

1、依据《xxxxx》的要求,看全年综合治理工作档案、台帐、查找xxxx安全制度、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安全设施、设备维护运行情况;检查项目部维稳、治安、刑事案件发案情况;进行谈心座谈了解xxxx对综治治理工作开展的熟悉和了解情况,测试对安全常识掌握了解情况;检查综治文件、通知等执行情况。

2、向全体xxxx发放民意测评表,现场收回统计得分。

3、考评组成员按考评表量化评分标准,严格考评,综合评分。

4、贯彻落实《办法》,开展预防犯罪工作。

实行综合治理 预防青少年犯罪 篇3

摘要:青少年犯罪现象逐年攀升,危害程度不断升级,日益成为全社会及家庭关注的热点,如何防治末成年人犯罪变得十分迫切。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的分析,揭示采用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合理性。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成因;综合治理

我国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逐年攀升,危害程度不断升级,日益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进一步遏止青少年犯罪现象蔓延的趋势,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的课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形成是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认清青少年犯罪的多方面、深层次原因,并从根源上消除这些不良影响,才能减少和遏制犯罪,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1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

当今社会一些阴暗角落滋生蔓延着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称的丑恶现象。(1)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上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经常逃学,久而久之走上邪道。(2)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丑恶的东西。(3)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4)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潜移默化。

2从青少年自身来说

青少年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制各种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强。

青少年不能客观的、理智的对待各种事物和现象,对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难以正确认识,对自己的行为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占优势,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难以有效地控制心理冲动。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世界观尚未成型,对外来的不良侵蚀缺乏抵抗能力,容易沾染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赌博等。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弱,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向犯罪。

3不良的家庭环境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其人格缺陷和行为偏差,往往是造成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犯罪青少年的家庭背景常常表现为:(1)家庭结构残缺。离婚、分居、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以及长期入狱而产生的破碎家庭或单亲家庭,会对青少年行为品德产生重大影响。单亲家庭往往疏于对子女的教育,致使他们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走上犯罪道路。(2)家庭气氛恶劣可能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犯罪心理学理论认为:犯罪会受环境影响或受生理因素影响而传给孩子们,父母本身好斗,其孩子也会被赋予争强好胜的特点,而且有较大的犯罪可能性。犯罪心理学理论认为:家庭关系会决定孩子的犯罪人格、智力状况以及与犯罪有关知识的获取。在一个经常充斥争吵和厮打的家庭中,孩子们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馨,有的只是恐惧、忧虑和失望。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孤僻自卑、心理不健康,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犯罪人格。(3)管教方式不当,教育的功利性思想突出,对子女的人格尊重不够。对子女在物质生活上的任何需求均无原则地予以满足,却未能很好的与子女沟通,以打骂的方式要求子女服从。凡事要求子女循规蹈矩,却未能给予信任和支持,只懂得施行权威和命令,却不给予自主的空间等。这种家庭环境有可能成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4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除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对青少年本身的素质起着决定性影响。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将差生放任不管或推向社会。很多学校只追求升学率,把升学作为唯一的目标,优秀学生受到老师的特别照顾,成绩差的学生则被放任自流,有的甚至直接被劝退学。学校这样的做法,只能使他们加重了厌学心理,索性破罐子破摔,把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造成中途辍学、退学,然后随波逐流走入社会。(2)有些教师在对待学习困难生上缺乏真诚、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如大声呵斥、当众嘲弄、羞辱、甚至体罚。对于违纪学生,张榜公布,当作反面教材,甚至动不动就把家长叫来与学生一齐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使得他们身心疲惫,在心理上也可能造成心理创伤,产生强烈的焦虑感、沮丧的情绪等。长期下去学习的兴趣丧失,人生态度可能就此改变,成为走向犯罪又一诱因。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针对我国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和矫治。

1抓好家庭基础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前面的分析表明,一些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教育方式、方法导致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因此,要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大卫·P·法林顿(David P.Farrington)对365名青少犯进行调查研究后,在其论著《青少年犯罪及其根源》中记载:“父亲没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仅占8.4%,而父亲犯过罪的孩子犯罪的比例高达37%,同时母亲犯了罪,小孩犯罪的比例则更高?”可见,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楷模,父母的犯罪史,将对子女的言行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从而诱发其走上犯罪的歧途。

2消除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

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首先要加强社区预防,社区是青少年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青少年在社区滞留的时间相对较多,而适合青少年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却极少,因此必须对社区实施有效的管理,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空间建设。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些典型社区作为试点,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通过社区的青少年服务中心、社区业余学校、社区青少年维权站等有形服务载体的有效服务,把散落在社区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参加社区建设,预防治安案件的发生;组织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队伍,做好闲散和有轻微违法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弥补对青少年犯罪社区帮教的空白点,防止劣迹青少年重新犯罪;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律自护能力,进一步预防青少年犯罪。其次要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净化文化娱乐场所,抓好对网吧的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杜绝不健康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电子出版物流入社会,毒害青少年。

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

学校作为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步入社会的必经之路。(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知识、长技能的场所,更是青少年社会规范的习得、价值观的形成场所;直接决定着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和社会,以及将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从人最本质最朴素的感情出发,把做一个平常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不伤害他人而生活的人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首要任务,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我们所期待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学校的法制教育须制度化、科学化。学校应当设置法制教育必修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学校要加强管理,如学习制度上的管理、纪律制度上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青少年大量的余暇时间和充沛的剩余精力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3)学校应结合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等,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应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克服成长中的诸多障碍。通过举办家长会,了解青少年在家庭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家长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的培训,使家长不断地纠正错误的教育方法,改进教育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4司法机关要大力开展对罪错青少年的挽救和帮教、矫治工作

法人犯罪与公司治理 篇4

一、法人危害行为犯罪化的法理基础

规定法人犯罪,就必然意味着对法人的刑事处罚,否则规定法人犯罪多此一举。英美国家早在19世纪中期就对法人犯罪作出了规定,在1898年,英国法律有“关于刑罚适用,如果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法人一概予以处罚”的规定。大陆法系各国受罗马法的影响,最初否认法人有犯罪能力,后来受英美法系的立法影响,有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也规定了法人犯罪。如法国1993年9月1日生效的新刑法典对法人犯罪作出明确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处罚法人的刑罚。

出于对法人处以刑罚的需要,法律才规定法人犯罪,对法人处以刑罚的必要性何在,人们从不同角度立论。英美法系主要有“义务产生责任理论”、“共同犯罪理论”、“同一理论”、“认可和容许理论”、“教唆犯与实行犯理论”等不同说法,在国外另外还有“替代责任论”、“企业组织体责任论”、“法人客观责任论”、“法人有机体说”、“过失责任论”或“危惧感说”等等,在国内论证“两罚制”的理论根据时有“人格化系统责任论”、“连带刑事责任论”、“双层机制论”、“新复合主体论”等等。

这些理论都存在一个问题,即仅仅从证明法人有犯罪能力、有受刑能力、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理论及能够承担刑事责任这一方面入手,只证明了对法人处以刑罚的正当性和可能性,却没有证明对法人处以刑罚的必要性。而刑罚是一种昂贵的支出,其使用必须慎重,刑罚使用无效果、太昂贵则不能使用。“刑罚之界限应该是内缩的,而不是外张的,而刑罚该是国家为达其保护法益与维持秩序的任务的‘最后手段’(utima ratio)。能够不使用刑罚,而以其他手段亦能达到维护社会共同生活秩序及保护社会与个人法益的目的时,则务必放弃刑罚的手段。”对法人来说,法人是一个由自然人组成的有机整体,法人的活动是通过自然人的活动来实现的,如果我们通过刑罚惩处自然人而调整了自然人的行为,法人的行为也随之得到了调整,就没有必要对法人加以处罚,即我们只要单罚制(追究自然人)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规定法人犯罪,但这又和世界法人犯罪发展的现状不符。对犯罪法人处以刑罚的必要性何在?

显然,要说明处罚法人本身的必要性,必须另辟蹊径,超越法人的层面,从功利的角度,也就是从处罚法人可带来的不可替代的预防效果来说明。立法者直觉地认识到,将法人处以刑罚,会有效地控制法人犯罪。我们来探求这个作用机理是怎样形成的,就以法人犯罪中最广泛和最典型的公司犯罪为例来说明。

假设一公司,因为犯罪被处罚金,显然,公司资产由此减少,而公司资产的受益人是股东,则罚金的不利后果事实上是由股东来承担;另外,罚金造成公司亏损或赢利减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有的公司职员可能被裁减,在岗职工可能要降低工资和福利,公司职员是公司罚金不利后果的次要承担者。给这些因法人被处以刑罚而利益受损的人们一个统一的称谓,称其为法人利益承担者。由公司的法人利益承担者承担公司受罚的不利后果的正当性何在呢?

首先,对股东来说,公司由他们设置,是他们获利的工具,就权利义务统一的观点来看,由公司引起的危害社会行为应由他们来承担责任,这应为一种对价责任,即一种补偿性质的责任。但由此来说明罚金这样一种惩罚性责任还不够,要负惩罚性责任,则必须从股东们对单位犯罪产生的实际作用上来考察。股东们设立了公司,选举了公司机关,这意味着公司现有的一切都来自于他们的授权,他们在授权过程中有没有尽到善良的注意义务,是否将权利授予力不胜任者、利欲熏心者或胆大妄为者?授权后,他们对公司的运作是否监督到位?公司犯罪,就推定他们有失职甚至纵容行为。如果仅仅惩处责任人员,那么股东们将在公司犯罪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肯定乐意反复启用那些胆大妄为者,而为公司牟取非法利益。对这些股东们的惩戒,却不能直接加诸他们身上,因为他们毕竟没有犯罪,仅仅以他们投入到公司的财产负有限责任,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公司处刑,实质由股东负财产责任。

其次,就公司职员来说,他们与公司休戚相关,公司生产经营的好坏,直接和他们的经济利益挂钩,他们也有参与公司管理的一定的权利,比如,他们可以组织工会,有的可以成立职工代表大会,在监事会甚至可能在股东会有他们的代表,因此,他们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公司的许多犯罪行为,离开了他们就无法完成,比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总是要通过公司普通职员之手。作为公民,他们有监督自己的公司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忽视或者放弃了这种职责,致使公司肆无忌惮地犯罪,应负程度不同的监督不力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公司犯罪获取了非法利益,他们也是公司犯罪的受益人,理应承受犯罪公司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

事实上,公司犯罪中自然人主体集中性与广泛性并存。公司犯罪的形成与该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关键作用不可分割,具有集中性,理应追究这些人的刑事责任。另外,公司犯罪又有赖于公司中其他自然人的响应、配合和默认。一般而言,公司犯罪只有在自然人主体集中性与广泛性之间“合力”牢固到一定程度后,公司犯罪才可能发生。这些公司犯罪的责任人员也许不愿意进行自然人的犯罪活动,但在不良氛围的公司环境下,却极有可能积极参与公司的犯罪活动。相反,如果公司没有不良氛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如公司给他们提供的人财物的便利及活动机会),他们与其冒风险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取众人的利益,倒不如自己去从事犯罪活动,从而公司犯罪也无从发生。

公司受刑罚处罚的必要性就在于由此达成了而由代罚制难以达成的功利性目标——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就一般预防而言,通过处罚公司,可以警戒其他公司的股东和公司职员,使他们时刻提高警惕,积极履行自己应尽之法律义务,谨防有害群之马使他们蒙受损失。就特殊预防而言,公司受到处罚,股东们从中吸取教训,整顿公司,重组组织机构,加强制度防范,公司职员中也产生一种谨防公司犯罪的理念,形成一种要求合法经营的气氛和守法向上的企业文化,强化公司的商业道德,并对公司行为进行监督,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法人危害行为犯罪化是促进公司有效治理的必要途径

作为公司而言,其治理状况如何,可以从外部效益和内部效益来检讨。在外部效益上,作为一个公司法人,对外部、对社会而言,其运行及其结果必须符合社会期待。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其令社会满意的状态应该是,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恰当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然而,现实是,从主观条件看,公司作为一个具有自己独立利益的经济实体,具有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采用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的犯罪动机,从客观条件看,经济成分、市场结构以及市场关系日益复杂,为公司违法犯罪提供了大量机会。如果不将公司的严重的危害社会行为作为犯罪论处,就只能对公司进行行政处罚。这首先导致行为主体与受罚主体错位。因为公司行为是通过公司的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故意或过失作出的,就公司犯罪的严重危害后果和直接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的主观罪过的结合来看,应当对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刑罚处罚,若仅仅对公司以行政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员也应是行政处罚或由公司内部对其进行相应处分。这样就有失公平,降低了惩戒力度,降低了相关责任人员渎职和犯罪的成本,使他们敢于冒险,敢于违法犯罪。对非国有公司来说,受罚主体是作为法人利益承担者的全体股东和职工,对国有公司来说,受罚主体是法人利益承担者的全体国民和公司职工。对法人利益承担者来说,为他们选人不当付出了代价,但是,即使他们认真履行了选任职责,在对被选任者没有法律强力约束的情况下,也难以保证被选任人全然不会违法犯罪。因此,此结果对法人利益承担者来说,就不完全是公平的。事实上,在法人犯罪未作规定以前,一些法人责任人员进行法人犯罪大多打着为“为大家”谋利益的招牌,钱并没有揣进自己的腰包,社会上又存在着“法不责重”的法理陋习,因此法人犯罪行为就有恃无恐。只有对法人犯罪的相关责任人员处以刑罚,才能对这些人形成刑罚威慑,否则是在鼓励他们恣意妄为,这也正是我国法律最初规定法人犯罪的主旨所在。其次对公司法人犯罪不处以刑罚而仅依赖行政处罚,易滋生官僚主义、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我国行政机关权力过大,企业管理部门众多,企业动辄见罚,有的部门的罚款已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并且,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罚与不罚、多罚与少罚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这就为公司和行政机关的勾兑从而导致腐败行为创造了条件,这样,公司的违法犯罪行为也难以抑制,因为公司将花费不大的勾兑代价当作自己非法谋取的巨大利益的必要成本。

就公司的内部效益看,公司应当运转协调高效,以达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从而达到投资者收益的最大化,而公司犯罪的严重的法律后果显然不是投资者所愿意看到的,也是公司的法人利益承担者所不愿承受的。而公司犯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权力过于集中,缺乏一种健康的制衡机制从中发挥作用,缺乏制衡机制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产生犯罪。如果不规定法人犯罪,仅仅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刑罚处罚,不对公司处以罚金,公司的法人利益承担者,即股东和公司职员的利益不会受损,他们就没有为避免公司犯罪而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动力。相反,如果对公司处以罚金,公司利益承担者利益受损,必然会激发其监督企业管理者的动力,而要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达到目的。如此,会促使各公司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形成治理结构的内外部制衡机制,解决经营者阶层权力膨胀问题,比如加强股东在选举董事会的过程中的作用及协调好各有关投资主体的投票表决权力安排,在董事中提高外部董事的比例,强化个人董事对决策后果的连带责任,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及其有关表决权限,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和职代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等。经营管理层的行为由此受到有效制约,大大减少公司犯罪,达到刑罚调控目的。由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预防公司违法犯罪之功效,从而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也会要求公司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政府监管部门而言,也会有动力和压力在公司的设立及运行过程中对公司治理结构之完善尽督察监管之责,从而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参见杨春洗丁泽芸:《试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载丁慕英等主编《刑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第386页

[2]何秉松:《单位 (法人) 犯罪的概念及理论根据》, 《法学研究》, 1998年第2期, 第96页

[3]参见何秉松著:《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 第90页以下、486页以下

[4]参见何秉松主编:《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 第503-504页

[5]张文刘凤桢秦博勇:《法人犯罪若干问题再研究》, 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

[6]卜维义:《法人犯罪及其双层机制与两罚制》, 载《经济与法》1991年第6期

[7]熊选国牛克乾:《试论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 《法学研究》, 2003年第4期, 第95-97页

犯罪治理 篇5

孙贤龙对前一阶段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要求,各成员单位思想认识要再深化,自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关键环节要再拧紧,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主体责任要再落实,确保打击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孙贤龙强调,要努力实现“发案率明显下降、破案和生效判决率明显上升、追赃挽损效果明显加大”的目标。一要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健全快侦快破快审工作机制,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进一步建强建好反欺诈中心,提高打合成战、打整体战的能力。二要狠抓源头治理,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的空间,一方面围绕可能产生的电信诈骗行为和后果的具体环节,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防诈骗提醒机制,另一方面抓紧建立完善部门间的工作通报机制,推动各自为战向整体作战转变,形成源头治理的合力。三要强化宣传引导,注重以案说法,扩大反诈骗成果,切实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会上,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委宣传部、建设银行嘉兴分行、中国移动嘉兴分公司等单位作了发言。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智能化及其治理 篇6

关键词:涉众型经济犯罪;犯罪侦查;犯罪预防;智能犯罪

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面广,破坏经济秩序稳定,损害社会公、私经济利益,影响社会安全,一直是经济犯罪侦查机关防范、打击的对象。近年来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智能化特点日益突显,其对经济和社会的破坏作用也更为严重,亟需思考其新的应对措施。

一、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智能化特点分析

涉众型经济犯罪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智能性特点,但在近年来涉众型经济犯罪智能化的特点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人自身知识的智能性

随着国家对涉众型经济犯罪防范、打击能力的增强,犯罪分子也增强了自身犯罪的能力。他们利用自己的某些专业知识、经验、社会阅历等,不择手段地攫取他人财产,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从近几年看,涉众型经济犯罪分子的学历构成较过去已大为提高,他们的知识及对作案对象的预先选择、辨别能力以及犯罪技能比以往犯罪有较大提高。当前,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实施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高科技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犯罪预备的周密性

对犯罪人而言,涉众型经济犯罪和其他犯罪一样,同样是一种具有较强风险和犯罪成本的活动。因而加强犯罪预备的周密性就成为了犯罪分子图谋犯罪成功的常用手段。司法实践中,他们往往仔细设计、勾画犯罪预案,分析犯罪可能的困难,认真准备犯罪工具、勘察犯罪地形,慎重选择作案对象和作案环境,仔细设计脱逃掩盖隐匿的方法手段及路线等。

(三)作案手段的科技性

从近几年的涉众型经济犯罪看,许多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大量使用科技手段以达到侵占、骗取或非法牟利等犯罪目的。常见的如犯罪人借助现代印制手段伪造信用证单据及其附随文书、伪造信用卡、伪造信用证修改书进行诈骗,利用现代制版技术非法印制货币、税务票据、财税票证;利用计算机程序设置侵占挪用公私财物等等。这些犯罪手段无一例外地显现出利用现代科技的特点。

(四)证据收集困难性

由于涉众型经济犯罪本身隐蔽性的特征,犯罪分子作案又极其狡猾,因而虽然在案件侦查方向、犯罪人范围等的确定上相对容易确定,但侦查中对犯罪证据的收集、保全却存在诸多困难。譬如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后立即破坏设置程序的、网上购物中被骗受害人及其受害额的确定等较为困难。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智能化对犯罪防控的影响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智能化对传统的经侦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传统经侦工作在涉众型经济犯罪打防中面临新挑战,这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案件及时侦破的艰巨性增强。涉众型经济犯罪由其事后追究的特点和本身的隐蔽性所决定,案件的侦破自然地具有诸多困难,犯罪智能化的出现无疑又加剧了案件侦破的艰巨性。在司法实践中,有的犯罪分子作案设计周密,及时销毁犯罪证据,未留下对案件侦破有用的线索;有的犯罪人利用高科技作案,长时间未被发现,在败露后又潜逃他地,这些情形都为及时有效地侦破案件增加了难度。

第二,涉众型经济犯罪社会防控的难度加大。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社会防控是由社会主体在社会、经济领域进行犯罪防范的一项复杂的体系性工程。随着涉众型经济犯罪智能化的突显,社会防控工作对防控参与者的知识技能要求势必增强;由于涉众型经济犯罪本身的隐蔽性,其对防控人员、范围的要求也必然进一步扩大;在犯罪社会防控的手段要求上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常规的加快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管理改革、强化社会价值的重整与统一。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智能性特点使犯罪的社会预防不能止于传统的个人、社区、社会积极参与的机制,社会预防的方式、途径也需要多层次、网络化、系统性。可以说,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社会预防在新形势下成本增加,难度增强。

第三,侦查中的协作配合亟待提高。经济活动具有复杂性,犯罪分子也往往“巧妙”地利用多种多样的经济联系来实施犯罪,因而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侦查也需要从多渠道入手来发现、确定侦查线索、方向和收集、固定证据,捕获犯罪人。这必然不能脱离与国内、外其他相关职能机关、部门、企业的协作配合。涉众型经济犯罪智能化对侦查中这种协作配合的要求空前提高。

三、智能化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治理对策

(一)及时更新、完善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现行防控预案

控制犯罪必须首先掌握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而,首要的是认真调查研究涉众型经济犯罪在新形势下的规律特点及其表现形式,尤其要加强对犯罪智能化现象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经侦部门应不断总结智能性涉众型经济犯罪侦破、控防的有效途径、措施,及时更新新形势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控预案。

(二)积极探索应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智能化下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措施新手段

某一时期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控的体系是与该时期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相适应的。因而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社会防控也必须以该时期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状况而确定。在新形势下,必须以涉众型经济犯罪发展的现实状况为构建社会防控手段的基础,同时,不断改革创新,依据犯罪智能化的特点探索适应治安防范各种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新措施新手段。

(三)强化科技强警的力度

在犯罪智能化的新形势下,科技建警、科技强警就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应重点加强一线经侦科技装备的研制、开发以及基层现代科技设备的装配等工作,以适应有效打击智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需要。

(四)加强组织队伍的业务素质建设

第一,应加强一线经侦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工作必备的现代科技知识、涉众型经济犯罪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新时期经济侦查的常用手段、策略。第二,采取有效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经侦人员,尤其骨干经侦人员学科技、钻业务的积极性。第三,加强对智能性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预案的编制、研究,制订科学、机动、有效的侦查预案,从而为有效及时打击犯罪提供智力准备。

(五)积极开展打击智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国内、外刑事司法协作

积极开展有效的刑事司法协作是案件侦破的重要保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智能化使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中的刑事司法协作变得尤为重要,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加强工作:

犯罪治理 篇7

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现象。在当今世界各国,商业贿赂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贿赂形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揭露出来的政治丑闻都与商业贿赂有关,如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向日本前首相田中支付160万美元,导致日本对田中提起刑事指控,而且牵连了三名国会议员,震动了日、美朝野内外,在拉美与东南亚经济发展中国家,商业贿赂现象也比较严重。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竞争日渐激烈。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拜金主义和“官本位”,“权本位”等腐朽文化思想的影响和管理法规的滞后等原因,曾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较长一段时间内几乎绝迹的商业贿赂行为又重新出现和泛滥,成为严重破坏竞争秩序,腐蚀干部队伍,侵蚀党的肌体,为广大人民群众切齿痛恨的社会公害,运用法律手段有效制裁商业贿赂行为,维护党的形象,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和迫切的。

1. 商业贿赂的概念

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回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该规定分为两款,可以划分出三层含义:第一款前段,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是对一般商业贿赂的禁止性规定:第一款后段,即“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是对商业贿赂的典型形态——回扣作出的专门规定;第二款表面上是直接规范折扣和佣金的,但其目的显然是对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法律界限的划分。

由此可知,商业贿赂就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 商业贿赂的法律特征

(1)隐蔽性强。商业贿赂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通过秘密的方式向个人或单位支付财物,其所支付的金额款项通常以伪造财务会计账薄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

(2)目的明确化。商业贿赂是经营者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目的是希望在经营活动中排斥正当竞争,获取交易机会,从而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或者以更优惠的条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3)手段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查处力度的加大,商业贿赂的花样不断翻新,手段越来越隐蔽。经营者通常以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如经营者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货币现金、有价证券、物品、礼品、佣金、回扣等现金或实物;为对方单位中的有关人员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甚至性贿赂等等。

二、商业贿赂犯罪巨大的危害

1. 破坏了竞争机制

市场竞争的正常目的,显然是要求经营者在比商品质量、比价格、比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而商业贿赂的出现,使正常的比质、比价扭曲为比回扣、比私下所得“好处”。这就造成价值规律不可能正常发挥作用,预期的市场目的也无法实现,还会助长其他违法行为,如对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等,构成了对其他诚实经营者的排挤和不公。若不制止,将使其他守法经营者对正当竞争丧失信心,并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2. 破坏了资源的合理分配

合理的竞争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状况,使生产者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以及在什么时候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并且通过竞争,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防止资源和劳动的浪费。但是商业贿赂的出现,使交易的天平不公平地向行贿者一边倾斜。资源及劳动不合理的流向了行贿者一边。这势必阻碍市场机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技术,生产的进步。商业贿赂为不法生产经营者大肆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销售渠道,大开方便之门。现实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得以泛滥,屡禁不止,不能不说,商业贿赂的诱惑是其中一大原因。

3. 助长了不正之风

腐败是商业贿赂产生的社会土壤。同时,商业贿赂又对腐败进一步加深,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贿赂、回扣的存在,使国家应收入的利税,通过不正常渠道变为“成本”、“费用”,流失为小团体或个人的不法收入。而且,为掩盖其违法活动,有的经营者阳奉阴违搞两套账,订立攻守同盟应付检查等行为,进一步败坏了社会风气。它不仅破坏了正常的财经制度,践踏了诚实信用的尊严,还使少数经办人得以趁机利用报销凭证弄虚作假,直接吞食差价中饱私囊。商业贿赂为损公肥私,侵犯国家、集体利益提供了方便条件,成为孳生腐败犯罪的温床。由于商业贿赂面广、腐蚀性强,其污染和破坏社会风气的恶劣程度有目共睹,不可低估的商业贿赂行为使国家的利税大量流失。使国家和集体蒙受巨大的损失,造成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

4. 损害了公众利益

盛行的回扣,出自于交易双方的恶意串通,在给付和收取回扣的双方都能取得可观利益之时,被损害的,除国家利益之外,更直接的则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尤其在国有资产大量投入公益企业,以及如医疗卫生等特定服务行业,发生回扣以后的高价、高额的服务费,最终必然由接受服务的公众承担。尤其是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后,老百姓成了真正的双重受害者。群众气愤地称那些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药物为“回扣药”;面对那些地基不牢、刚通车不久便返修不止的“回扣路”,轰然倒地的”回扣楼”痛恨不已。然而吃“回扣药”、走“回扣路”、住“回扣楼”的多数还是广大普普通通的消费者。同时,由于国有资产在某些行业中的投入和企业管理体制问题,以及与党政机关干部千丝万缕的联系,群众往往要将企业的回扣行为误解为受到了政府的暗示或默许,由此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的不满,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5. 破坏了合理分配

合理的竞争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状况,使生产者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以及在什么时候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并且通过竞争,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防止资源和劳动的浪费。但是商业贿赂的出现,使交易的天平不公平地向行贿者一边倾斜。资源及劳动的不合理流向了行贿者一边。这势必阻碍市场机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技术、生产的进步。商业贿赂为不法生产经营者大肆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销售渠道,大开方便之门。现实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得以泛滥,屡禁不止,不能不说商业贿赂的诱惑是其中一大原因。

三、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治理对策

1. 建立协作机制,凝聚治“贿”合力

一是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二是建立信息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相关部门之间、行政执法相关部门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沟通联系,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形成治理商业贿赂的整体全力。三是建立民众广泛参与治“贿”机制,健全投诉举报制度、投诉举报激励机制和保护举报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人员和同类行业的投诉举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反商业贿赂斗争,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四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查询系统。由纪检监察、检察、审计、建设、金融、教育、医疗卫生等机关定期公布查处的商业贿赂案件,把搞商业贿赂的企业和个人列入诚信“黑名单”,公之于众,并实现全国联网,向社会开放,让搞商业贿赂者无藏身之处。

2. 完善法制体系,健全防“贿”之章

目前,我国的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涉及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条款,但规定比较分散,对一些重要环节的界定不够完善和明确。对此,要尽快出台《反商业贿赂法》,规范商业贿赂案件办理的各环节:一是要明确商业贿赂的主体和客体,对不同行业、领域内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商业贿赂行为规定统一的判定依据,让办案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二要明确查办商业贿赂犯罪的主管机关,由于公安、工商、检察、海关等部门各管一块,不能形成合力,建议将检察机关确定为主管机关,由公安、工商、海关等部门协助配合,形成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合力;三要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和财务制度,对当前普遍存在“吃回扣”不良风气的领域和行业,重点出台行业规范,《关于禁止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了回扣的表现形式:即“现金、实物或者其他方式”;四要修改和完善现有刑法规定。以现行刑法为基础,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通过对相关规定的分析评价,以刑法修正的方式,扩大商业贿赂的犯罪主体、犯罪对象范围,将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及其个人收受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至少应包括财产性的利益)的行为纳入刑法调控范围。增设剥夺、限制从业资格刑,增设罚金刑,扩大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的使用范围。

3. 做好宣传教育,筑牢拒“贿”堤坝

商业贿赂虽然主要产生于经济活动中,但已侵蚀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他腐蚀人们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观念上充分认识商业贿赂的危害性,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商业贿赂的环境和氛围。要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提高社会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要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对经营者进行商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为荣,以见利忘义、违法乱纪为耻,养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社会经营观。

4. 强化监督制约,铲除生“贿”土壤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为了更好地对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权利滥用,各行各业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内、外部监督制约。在内部,一是重大事项要集体研究,让大家行使决策权,不能让个别权力集中的人,独断专行;二是加强财务、政务公开,对各种款项收支使用情况必须公开详实内容,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三是充分发挥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使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权力真正受到监督。在外部,要采取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聘请廉政监督员等措施,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同时虚心接受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孙载夫:《治理商业贿赂对策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詹复亮:《治理商业贿赂》.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程宝库:《商业贿赂之社会危害及其治理对策》.法律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4]本书编写组/编:《治理商业贿赂政策与知识问答》.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5]王众孚:《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理解与适用》.工商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

[6]仲明钊:《竞争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7]刘剑文崔正军:《竞争法概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治理策略探索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治理策略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不但影响着每个公民的人身健康, 更是制约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因素, 即便我国先后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刑法修正案 (八) 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进行了严格的制裁, 但食品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令人“谈吃色变”。

一、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食品安全中“量”的安全已基本得到解决, 人民的温饱已不再是制约我国发展的主要原因, 然而, 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中“质”的安全问题不断加剧, 从“三鹿奶粉”到“地沟油”, 再到“瘦肉精”和“染色馒头”, 几乎每年都有重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事件发生。研究表明, 我国当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犯罪手段相较以前更加隐蔽, 从添加成品的有毒有害物质发展为从某些物质中提取一些容易蒙混过关的有害成分, 甚至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躲避检测、监管;二是犯罪方式呈现链条式, 一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 往往发现多个环节存在问题, 团伙式作案的现象逐渐增多;三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加大, 在几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 受害者数量之多、受害之严重令人咋舌, 严重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已经归入到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四是犯罪侵害对象范围扩大, 有毒食品由以往的副食品逐渐扩展到包括农产品、奶制品、肉制品、油等多个方面, 令人防不胜防;五是受害者人群范围不一, 各个年龄段都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威胁, 特别是抵抗力较为弱小的婴幼儿和老年人, 所受威胁更为巨大, 而作为祖国的花朵的青少年, 也难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侵害。

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分析

造成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食品生产者自身的原因, 也有制度上的漏洞给犯罪行为提供了机会, 同时, 消费者的不作为也促进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范围的扩大。一是食品生产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 有些人是因为法制意识的淡薄, 在受到高额利润的诱惑下, 存在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有些人则是因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匮乏,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构成了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二是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和制度依然不够完善, 一方面表现在《食品安全法》与其他主要法律的联系不够紧密, 与发达国家相比, 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审理和处罚都存在一定的漏洞, 另一方面,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检测都没有达到国际水平, 食品安全监管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给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留下了可趁之机;三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和“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传统思想糟粕使我国的消费者没有能够在食品安全问题中起到积极作用, 许多消费者在遭遇食品安全事故时, 由于知识的匮乏不知道自己受害的原因, 无法通过有效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有些消费者明知道某种食品存在安全问题的情况下, 仅仅选择“明哲保身”, 助长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气焰。

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治理策略

(一) 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保障是治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最有效途径, 它要求不仅要使《食品安全法》与刑法无缝衔接, 更要与民法、商法等多门法律相互结合, 形成有效的立体的法律规范体系, 其中既要有惩罚性的严格措施, 又要包括预防性的相关规定。由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意图不易有效取证, 使得该类犯罪的判刑过程和审理过程变得较为复杂, 因此, 可以引进英美等国的严格责任制度, 使法律准许对一些缺乏犯罪主观意识的犯罪行为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 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心, 使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防患于未然。此外, 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形势, 除了适度加大刑罚力度, 还应合理扩大食品安全犯罪的范围, 例如将犯罪预备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等, 以便更加有效地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 完善其他食品安全保障制度。食品安全的其他保障体系包括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食品安全标准制度、食品安全检测制度、食品安全透明化制度等, 完善这些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质量, 减少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一是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 从目前形势看, 由于受人口基数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在许多方面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还无法做到与国际标准的一致,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食品安全标准也要不断向国际标准靠拢, 切实保障公众的人身安全;二是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检测制度与风险评估制度, 不但要有效利用食品安全检测资源进行科学规划, 建立各级检测机构, 还要提高有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风险评估的正确性;三是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保障食品安全的透明度, 使各部门更准确地把握食品安全形势, 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同时对检测出有安全问题的食品进行通报, 令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 减少不安全食品的影响范围。

(三)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包括监督和管理两个方面, 相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仍然处于分段监管的落后状态, 各类产品在不同的生产和流通阶段, 受不同部门的监督管理, 难以做到协调统一, 经常出现多头管理相互重复, 甚至相互冲突, 或监管链条断裂, 造成监管漏洞等现象, 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 也不利于责任的追究和查明, 给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留下了可趁之机, 因此, 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 将多段监管环节放入一个统一的部门进行, 增加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可以有效减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发生。此外, 还应建立多方位的监督制度, 除了完善食品安全警察制度外, 还要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活动中来, 一方面通过切实关系自身利益的消费者可以更广泛地进行监督;另一方面, 在监管中表现良好的食品生产商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得到保障, 提高了食品生产商的责任感, 从根源上减少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发生。

(四) 强化宣传教育, 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构建食品安全环境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除了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外, 还要涉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一是加强宣传教育, 不仅要加强法制宣传,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更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 如各种添加剂的用量规范、食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有关规定等, 使双方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 自觉维护食品安全;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 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生产商的责任感, 也有利于更广泛人民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三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两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过程, 通过科学手段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质量, 减少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采取有效策略治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不仅可以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权, 更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桢.浅析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及治理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2, 25

[2]李兰英, 周微.论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政策[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3

[3]梅传强, 杜伟.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现状与立法再完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2, 4

犯罪治理 篇9

一、“维稳”政策的转型

长期以来, 犯罪治理部门面对利益冲突加剧、群体性事件突发、严重犯罪高涨的复杂局面往往通过应急处遇和突发问题解决机制而“被动维稳”, 以“严打”、专项治理等为形式的运动式犯罪治理为主要路径依赖。所谓运动式犯罪治理, 是指以“运动治理犯罪”为理念、以群体性犯罪治理运动为内容的犯罪治理运作形式和组合方式。

21世纪以来, 我国进入社会矛盾的持续多发期。学界对传统“维稳”政策及其运作方式产生了质疑, 开始研讨“维稳”问题。以往的被动维稳政策亟待改善的原因有三:

第一, 被动维稳政策强调事后的应急犯罪处理机制, 对引发犯罪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关注不足。被动维稳是一种应对导向的犯罪处理模式, 关注犯罪的打击与控制, 关注民意与舆情的平复;但忽视对引发犯罪的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等原因的考量和关照。这样容易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犯罪治理困局。

第二, 被动维稳政策的实施成本较高, 但未必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被动维稳出于“稳定压倒一切”或“用人民币解决人民内部问题”的思路, 动辄出现“天价维稳”的乱象, “维稳”所需的高昂成本也成为各界质疑的焦点。这种维稳思路往往仅是将问题、矛盾、冲突暂时控制, 但一旦类似诱因出现, 犯罪高发和暴涨的局面仍将再次出现。

第三, 被动维稳政策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 有违法治精神。被动维稳往往关注打击犯罪, 但对犯罪治理中的人权保障关注不足。无论是深圳“治安高危人群”的清理活动, 还是各种打黑扫黄专项治理, 都频发侵犯相关当事人基本权利, 违反法治精神的事件。

实际上, 法治精神下的犯罪治理模式, 不以消灭犯罪、消除冲突为目标, 而以构建治理犯罪和冲突的制度化处遇方式为目标, 故“维稳”就是“维权”。

二、运动式犯罪治理的式微与日常性犯罪治理的兴起

当前, 以运动式治理为代表的被动维稳政策开始出现松动和嬗变, 以日常性治理为代表的主动维稳政策获得更多的认同和践行。运动式治理是传统体制之下行政主导和政府统包统揽的, 以群体性犯罪治理运动为内容的犯罪治理运作形式和组合方式。作为社会转型期的非常之举, 一旦“维稳”处置不当, 其本身就可能成为社会动荡发生的诱因。而日常性治理, 是指以对犯罪进行日常治理为理念, 以国家和社会的常态机制打击、控制及预防犯罪为内容的犯罪治理运作形式和组合方式。这属于国家和社会对待犯罪问题的一般性和惯常性应对方案。

作为学理范畴, 日常性治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犯罪防控模式, 但在实践中理想的日常性治理模式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在人类治理犯罪的历史上, 在某一特殊历史条件下日常性治理不完善或部分失控的局面也并不少见。如由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情势变更和“文革”对日常性治理的毁灭性打击, 我国改革开放后日常性治理遭受第五次犯罪浪潮的冲击而显得力不从心和部分失控。我国运动式治理的再次兴起正是为了弥补上述日常性治理出现的失控, 但囿于运动式治罪与法治相悖等诸多致命不足, 重振日常性治理的呼声也不断高涨。

三、日常性犯罪治理的完善

第一, 从基本理念上看, 犯罪预防应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框架中的重要环节提升为日常性治理的核心环节;在预防工作中, 眼光不能仅局限于具体的措施和手段, 应当具备战略的眼光和深邃的犯罪学理论基础, 从弘扬主文化与压制犯罪亚文化的维度出发加强犯罪预防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的规定, 打击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 而防范仅是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综合治理的基本发展路径, 日常性治理应该注重预防犯罪在犯罪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提升预防犯罪的地位, 将犯罪预防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框架中的重要环节提升为日常性治理的核心环节, 进而取代打击犯罪首要环节的地位。毕竟,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目标不在于片面打击犯罪, 而在于将犯罪控制到社会所能容忍的限度之内, 尽最大努力防控犯罪。同时, 在综合治理规定的打击、防范、教育、改造、建设、管理六项工作范围中, 教育、改造、建设、管理均是预防犯罪的应有之义。正如有学者指出, “从综合治理的宗旨以及治标和治本的关系等方面考虑, 预防犯罪应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中心环节和根本环节。”

作为日常性治理的核心环节, 犯罪预防的着眼点不应仅局限于细枝末节的具体措施, 而应优先考虑如何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上治理犯罪这种整体策略, 即弘扬主文化与压制犯罪亚文化。对社会和国家来说, 主文化通过法律、道德、价值观念、文本等因素表现出来, 主文化是其得以自足的根本, 也是其和谐、稳定、发展的深层保障力量。对于个人来说, 主文化是其思想与行为的基本准则, 主文化天然能够发挥纠正、矫治个人不良行为, 评价个人越轨行为的作用。因此, 主文化及其所蕴涵的规范性能够有效地防范、控制犯罪等社会越轨行为的发生, 能够保障个人和社会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生活和发展。由于主文化与犯罪亚文化之间存在激烈的文化冲突, 因此, 主文化的加强就意味着犯罪亚文化的削弱。在日常性治理中, 弘扬主文化既需要从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大力提倡和宣传主文化的精神和思想、否定和谴责犯罪亚文化的消极影响, 也需要从制度层面全面落实和贯彻主文化的规范性, 加大打击和清理犯罪及犯罪亚文化的生存土壤和外在环境, 还需要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采取措施维护主文化的权威性, 瓦解和控制犯罪亚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

第二, 从治理类型上看, 立法反应具有间接性, 司法反应具有事后性, 行政反应能够最早介入犯罪和犯罪亚文化, 因此, 弘扬主文化与压制犯罪亚文化不仅需要在立法反应和司法反应中进行, 更应该改变以往“重司法惩治轻行政治理”的做法, 切实加强行政反应。

官方的日常性治理包括立法、司法及行政反应, 这三种反应体现了主文化的规范作用, 也是对犯罪及其亚文化的控制与瓦解。在治理实践中, 立法反应通过制定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直接否定犯罪与犯罪亚文化、宣扬主文化的权威性, 司法反应通过司法机构和司法程序追查犯罪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这两种反应长期以来均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在日常性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相关的行政反应则受到忽视。在对犯罪有组织的反应中, 立法反应具有间接性, 司法反应具有事后性, 只有行政反应才能最早介入犯罪及犯罪亚文化, 因此, 日常性治理急需大力加强各种行政反应工作。

行政反应中的警察机构直接面对犯罪与犯罪人, 这种警察反应需要改变以往单纯事后打击犯罪的做法, 而应坚持预防优于打击的原则将警力部分转移到社区, 开展社区警务预防等预防犯罪的活动, 通过警察日常性的巡逻、检查等工作提前发现治安隐患, 与潜在犯罪人保持有效沟通, 深入体察有关潜在犯罪人的生存方式, 与管区内居民和社会组织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事先监控和瓦解犯罪亚文化, 将犯罪的危险消除于萌芽之中。因为犯罪与社会其他现象均有广泛的联系, 行政反应中的其他机构在行使职权治理社会时, 必将与犯罪亚文化中的各种致罪因素发生各种接触, 如海关部门对各种走私犯罪的早期审查、城管部门对流动人口和复杂区域的监控、工商部门对各种诱发经济犯罪的经济违规经营先期管理等等。加强有关机构预防犯罪和社会越轨行为的职权, 充分将犯罪亚文化所孕育的各种致罪因素控制、瓦解与压制在社会容忍的范围之内, 必将有助于从社会整体意义上促进犯罪防控工作。

第三, 从治理主体上看, 目前亟需改变单纯依靠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日常性治理的观念, 应大力保障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在日常性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扶植以及促进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犯罪与犯罪亚文化开展被害预防。

日常性治理的主体本质上涉及日常性治理的依靠力量问题。与运动式治罪相比, 日常性治理不仅依靠国家有关部门治理犯罪, 还要重视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的能动作用。同时, 随着我国市民社会的不断成熟, 社会分化程度在不断加剧, 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成为必要。因此, 日常性治理不仅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公民个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配合、协作, 更需要扶植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对犯罪和犯罪亚文化切实开展有针对性的被害预防工作。如企业和公司需要加强自身财务制度的制定、执行, 将本单位内部诱发经济犯罪的犯罪亚文化事先加以控制;再如居民社区需要加强社区内部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 通过自治组织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可疑人群的监控, 加强社区内部安全防卫措施的实施, 加强对社区居民违法行为、越轨行为的改造和教育, 进而消除社区内部的治安隐患和犯罪亚文化赖以形成的土壤。

第四, 从治理方式上看, 作为建立在科学与理性精神基础上的日常性治理, 不仅重视法律和社会政策的防控作用, 更应注重专业机构的专业防控对犯罪及犯罪亚文化的压制作用。

犯罪亚文化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及个人原因, 因此犯罪亚文化的瓦解不仅需要法律与社会政策的防控, 还需要专业机构的专业防控。犯罪学研究较为注重对犯罪、犯罪人与犯罪亚文化进行专业性防控。如需要大力加强心理矫治机构对服刑人员、潜在犯罪人危险人格和扭曲心理的诊治和辅导, 进而使更多的人摆脱犯罪亚文化的控制;加强专业戒毒机构对吸毒人员的医疗控制 (吸毒是引发诸多犯罪的根源) , 进而瓦解吸毒这个犯罪亚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为了便于防控犯罪, 注重增强新建社区、建筑物的预防犯罪功能, 注重改善旧城区在设计上的治安隐患, 进而消除犯罪亚文化赖以滋生的外在客观环境。同时, 需要大力加强由公安或专业保安公司提供的技术预防犯罪服务。这主要是运用科技手段依赖各种技术装置, 进而防控犯罪。“这种专业技术防控犯罪包括以报警装置和监视、监听装置为代表的监测装置, 以防盗锁、保险柜为代表的保护装置以及各种自救装置。”这种技术预防能够有效的为犯罪亚文化和犯罪形成设置障碍。此外, 上述专业预防仍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执行, 因此, 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培训和教育也是日常性治理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五, 从治理策略与趋势上看, 日常性治理并非意味着完全排斥运动式治罪模式, 运动式治罪走向没落并不意味着今后完全不运用该种模式;由于速效性和社会影响巨大, “严打”等运动式治罪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够起到有效压制犯罪亚文化和弘扬主文化的积极意义。因此, 有限的运动式治罪配合基本的日常性治理应是我国今后犯罪防控的主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6

[2]单勇, 侯银萍.《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2

[3]王茂祯.《预防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中心环节》.山东社会科学, 2000.2

犯罪治理 篇10

商业贿赂犯罪涉及刑法规定的八种罪名: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受贿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单位受贿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 ;行贿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对单位行贿罪 (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 ;介绍贿赂罪 (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 ;单位行贿罪 (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 。检察机关对刑法第八章规定的贿赂犯罪及其他章中明确依照第八章相关条文定罪处理的犯罪案件中属商业贿赂犯罪的案件具有管辖权。另外, 检察机关的批捕、公诉都是有力打击商业贿赂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 检察机关在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 在当前经济放缓的总体形势下, 检察机关如何正确发挥自身职能打击商业贿赂犯罪, 给经济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呢, 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重点领域, 加大打击力度

在我国, 商业贿赂犯罪侵蚀着多个经济领域, 如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 是目前我国商业贿赂比较集中、危害甚烈的六个领域, 已经成为当前滋生腐败和经济犯罪的“土壤”, 也是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所在。另外商业保险、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出版发行、电力、电信、质检、环保、体育等九个重点部位的商业贿赂现象也非常严重。在经济放缓的形势下, 国务院决定拿出四万亿来拉动内需,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这种形势下, 应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房地产、银行信贷、质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作为打击重点, 对那些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涉案范围广、影响面大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 加大惩治力度, 该惩处的决不姑息, 尽可能迅速地挽回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并通过惩罚的威慑作用教育、警示社会大众, 预防商业贿赂的蔓延, 以防止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确实保证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二、坚持宽严相济原则, 合理惩治商业贿赂

目前商业贿赂犯罪属于普遍性违规, 严格追究每个市场主体的刑事责任, 由于打击面过宽, 必然会导致经济秩序的紊乱, 实行起来很不现实。因此, 办理商业贿赂案件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 不能一味地强调从严打击。对于在行业、领域内带有一定普遍性、涉案人员众多的案件, 应突出打击重点, 依法惩治少数, 教育挽救多数, 防止机械执法, 造成打击面过大, 影响发展和稳定。对于情节轻微或者有自首、积极检举揭发商业贿赂和其他犯罪, 有立功表现的或者积极退赃情节的犯罪分子, 应根据犯罪金额、情节轻重等, 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可立案可不立案的不立案, 可捕可不捕的不捕, 可起诉可不起诉的不起诉, 实现政治、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与行政机关的联席执法, 扩展案件来源

从以往数据来看, 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结的商业贿赂案件中, 向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不足百分之一。如果商业贿赂犯罪行为没有受到刑事处罚, 就无法保证违法必究的公平性, 起不到打击、震慑犯罪的作用。因此, 检察机关应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的联席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定期向检察机关就查办的商业贿赂案件进行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 通过信息共享以便检察机关及时了解案情, 对于构成犯罪的, 由检察机关立案管辖的移送检察机关, 由公安机关管辖的移送公安机关, 对于移送公安机关的, 如公安机关未予立案, 检察机关还可以依照立案监督程序予以监督。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案件流失情况的发生。

四、鼓励群众举报, 发现案件线索

商业贿赂案件线索的发现, 主要依靠知情人举报, 因此鼓励群众的举报行为, 对于发现更多的商业贿赂犯罪线索尤为重要。比如香港廉政公署接获的商业贿赂行为的举报线索, 大部分来自市民。廉署经常通过“廉署网站”报道廉署活动, 就市民关注的课题, 如包括执行处的调查行动和检控个案, 发放有关的新闻稿。检察机关可以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 采取上街法制宣传、媒体公布等多种途径, 使群众了解商业贿赂举报的相关内容。另外, 检察机关在鼓励群众举报的同时还应打消知情人举报时对自身安全与利益的担忧, 保证其能因如实举报而受益, 实行举报保密与奖励制度。如天津德普公司“回扣门”事件中, 正是由于美国有严格的举报人保密制度, 所以德普公司的那位员工, 才敢放心大胆的向执法部门举报德普公司以回扣手段销售产品的行为。

五、加强商业贿赂犯罪的预防工作

由于商业贿赂行为普遍长期存在的特点, 许多人甚至将商业贿赂视作正常的商业往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 商业贿赂犯罪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检察机关应将商业贿赂预防作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定期深入到商业贿赂犯罪高发的公司、企业等单位, 进行预防商业贿赂犯罪的重点法制教育;还可以将这种教育延伸至青少年法制讲座中, 使未成年人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对经济往来活动产生正确的认识, 对将来他们走向社会经济领域从事经济活动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此外, 还应通过上街法制宣传、发放宣传材料、制作宣传影视资料在媒体播放等多种方式, 对全民进行预防商业贿赂犯罪的普遍法制教育。点面结合, 起到预防商业贿赂犯罪的良好效果。通过商业贿赂预防工作, 充分揭露商业贿赂的社会危害性, 营造反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 增强人民群众反对商业贿赂的决心和信心。

当前经济放缓的形势下, 检察机关必须从立案侦查、批捕、公诉、立案监督等多方面入手, 采取重点打击和普遍治理相结合, 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肩负起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重要职责, 给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摘要:近几年,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上升趋势明显, 成为经济发展领域一块大绊脚石。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 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商业贿赂的巨大危害更加突出, 我国反商业贿赂犯罪的形势日趋严峻, 打击商业贿赂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本文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 对检察机关如何发挥好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职能作用, 讲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检察机关,商业贿赂,治理

参考文献

[1]论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EB/OL].http://vip.gocheck.cn/enterprise/document/detal Webmghhght.dectResultld=9560729, 2013-6-2.

犯罪治理 篇11

油田企业大多是多线生产, 占地面积大, 而且没有围墙。大多油田企业的生产设备、管道都在比较偏僻的乡村或野外, 甚至有的油气井在一些戈壁沙漠当中, 因此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袭击地点。原因是这些地点不好看护, 得手率比较高, 所以一些油田设备和设施经常遭受到侵害。加强涉油犯罪的综合治理是维护油田正常生产, 保护油田设备免受侵害, 创造和谐生产油田社区的必要手段。

当前油田治安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我国社会正处与转型期, 一些人对物质的强烈欲望, 导致他们铤而走险, 破坏油田设备、偷盗石油, 一些土炼油地点打了又开, 屡禁不止。受利益驱动, 盗抢原油案件依然不断发生, 整治油区治安秩序工作仍需不断加强。近些年来, 一些围输油管道尤其是针对新管线的犯罪呈现上升趋势, 犯罪的手段也更加专业化、技术化以及团伙化。涉油犯罪暴力程度明显增强, 例如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期间, 犯罪嫌疑人刘某飞、王某飞、雷某鱼、白某军、纪某剑、李某林、武某锋、刘某等8人先后7次窜入陕西省某县某油田原油生产场所, 采用殴打恐吓、捆绑等方式, 抢劫该油田员工财物1.2万余元。这些行为严重危及油田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影响了油田的正常运营和生产, 给油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此看来, 采取严厉措施, 整治涉油犯罪活动已经势在必行, 这对于有效打击涉油犯罪, 维护油田生产秩序, 确保国家经济稳定, 人民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涉油犯罪综合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 建立涉油犯罪综合治理科学体系

1.应充分发挥油田企业内部领导作用, 以党政领导为核心, 建立健全相关综合治理机构, 从而为涉油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奠定领导基础和组织保证。

2.对于涉油犯罪综合治理工作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作为综合治理的基础。例如某油田企业第四采油厂就在党政和各基层单位及时召开专题会议, 层层签订责任书, 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形成了不同层面的《综合治理管理制度》、《综合治理考核细则》等制度体系。

3.完善关于涉油犯罪综合治理机构。油田各分级单位应根据单位需求, 建立相应的综合治理机构和群防群治机构。每个机构应该配备专业的、能力比较突出的综合治理人员, 并且按照权力责任对应分配的原则, 做到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 充分做到目标责任管理, 为防止涉油犯罪奠定基础。

4.加强综合治理的队伍建设, 人的作用在综合治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对涉油犯罪的综合治理, 必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要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和在职训练, 要求做到落实“从严治警”措施, 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 两支专职队伍严管理、严教育、严训练、严纪律、严执法, 做到作风形象良好, 执行保障有力, 提高队伍应急作战能力。

5.强化治安管控, 筑牢平安防线。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工作方针,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综合治理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构筑打防网络体系, 形成打防管控新机制, 筑牢了新形势下油区治安“防火墙”。

(二) 建立“党政一体”综合治理工作的保障机制

形成“党政一体”格局:以联席会议为平台, 党政领导协调一致, 夯实了油田企业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思想基础、管理基础和群众基础, 形成了全员一心、互有分工、紧密协作、整体推进的党政一体化管理架构和运作模式, 促进了一把手责任的落实, 确保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无影响综合治理的重大事件, 无影响稳定的异常访问题。形成共建格局:党政联防, 狠抓反腐倡廉建设;党政联治, 消除隐患和漏洞, 强化综合治理防范体系建设;党政联手, 落实维护稳定措施。“党政一体三联共建”机制筑牢了反腐倡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三道防线, 确保油田生产、生活和经济领域平安无事故, 保障了油田企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要加强油田内部的治安工作, 加强内部保卫工作建设, 加强制度执行的力度和及时性, 重点针对贯彻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油田公安、保卫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 重点检查治安责任制建立落实情况, 治安隐患整改情况, 要害和易发案部位防控机制建设情况, 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和保卫队伍建设, 提高治安防范工作水平和抵御外来不法侵害的能力。

(三) 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油区活动

首先要建立针对油田矛盾纠纷和排查的工作机制。要建立排查以及化解油田企业与当地居民的矛盾机制, 要主动地将相关问题向有关部门通报和反应, 力争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建立解决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理机制, 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和突发性事件, 应尽量通过协商处理, 避免发生一些群体性事件。在实际工作中, 要严格区分客观存在的利益矛盾、无理取闹、违法乱纪、违法犯罪的界限, 采取相应对策。最后要建立完善油田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长效机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大力加强输油气管道巡护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把油田主要基础设施的保护作为加强“三基”工作的主要内容, 对重点油气井、油气联合站、油气罐区、油库等重要基础设施, 在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基础上, 建立有效保护机制。

(四) 认真落实“技防”措施与加大法律教育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些新的防盗技术应用到油田生产中来。对于涉及油犯罪的日益科技化, 必须通过技术措施来不断加强对相关生产设备等的防范, 要通过技术防范达到防范的目的。要加强“人防”与“技防”的结合, 进一步扩大“技防”范围, 更多地将“技防”重点从事后发现转移到事前预警上来。针对油田油井分布面广、输油管线长等特点,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加强自动报警设施建设, 利用电子警察为油田治安服务。

油田企业要深化法制宣传, 筑牢思想防线。首先要建立“流动法制讲堂”。抽调精通法律知识、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 开展《管道保护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其次要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 解决驻井员工的法律知识盲点。把握思想教育和监督管理两个关键环节, 开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一对一”法制教育, 指导员工算清“亲情账、荣辱账”等“八笔账”, 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第三要开辟法制教育专栏, 实施网上宣传教育。在油田企业网站开辟专栏, 从常见违法犯罪案件的概念、认定、处罚、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使员工对涉油违法犯罪案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从而增强员工法律意识, 提高防范能力。最后要定期开展“三禁一反”活动, 重点加强人员管理, 及时消除酗酒、赌博苗头隐患。

三、油田企业涉油犯罪综合治理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首先要做到领导有力, 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保障。油田企业领导和综合治理部门应该认识到涉油犯罪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意识、观念上给予重视, 才能在行动上做到坚决有力。其次要建立综合治理的工作制度, 完善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 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达到综合治理的目标。制度是综合治理的基础和保证, 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 才能为综合治理奠定良好基础。再次要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上下整体联动的综合治理方式, 要把持续性严打整治作为遏制违法犯罪的重要抓手, 将构筑防控体系作为综合治理的基本方法, 把加强业绩考核作为创建平安油区的长效机制。第三要坚持严打整治, 净化油区环境。开展“冬季严打”、“春季攻势”、“反内盗”、“油气田治安秩序整治”、“四打击、三整治”、“灭鼠行动”等严打专项行动, 打现行、破积案、挖团伙、追逃犯, 从严打击了违法犯罪活动, 维护油区治安稳定, 保护了员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内部宣传和教育提高内部员工遵纪守法的意识, 另一方面要做好综合治理部门强化专职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 加强涉油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 是一个关乎油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加强内部管理, 充分的贯彻群防群治的策略, 通过大家通力合作, 才能有效遏制相关犯罪活动, 保证油田企业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兴亮.采油三厂加强油区治安稳定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 2005, (10) .

[2]鲍汉涛.关于构建有天和谐社区的几点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7, (01) .

[3]高作滨.新时期油田经济保卫工作面临形势及发展方向[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2, (04) .

上一篇:热点行业趋势下一篇:成套设备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