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意识

2024-10-28

犯罪意识(共3篇)

犯罪意识 篇1

一、国家刑事责任概述

刑事责任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国家刑事责任是指国家对其犯下的国际犯罪法律后果的承担。而纵观当今反对国家成为国家刑事责任主体的理由当中, 其中有一条理由是国家是抽象的实体, 作为抽象实体的国家是没有意志的, 因此不能作为刑事责任的主体。国家是否具有国家意识和意志是解决国家刑事责任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所以笔者将结合国际法和刑法学上的知识, 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二、国家刑事责任问题

国家是否具有犯罪的意识和意志, 前提是主体是否具有意识和意志, 这两者都是属于主体的主观心理方面的内容。因此, 只要能够说明国家是具有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 自然也就不难得出国家具有犯罪意识和意志的结论。因为任何犯罪行为实际上是对第三者利益的侵害, 它必然包含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这四个犯罪构成要件。而犯罪意志是四个要件中主观要件的必备要素, 因此只要某种行为是是犯罪行为, 这种行为就不可能是一种不受意志影响的事实行为。所以这里的推导过程实际上是由国家具有意识和意志, 加上国家实施了犯罪行为, 推导出国家具有犯罪意识和意志。在这个问题上, 笔者是持肯定的态度, 也就是国家具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意志, 理由如下:

(一) 国家行为是国家意志的外部表现。

根据主流观点, 我们都不能否认国家行为的存在。其实, 我们在承认国家行为的同时, 已经暗中承认了这种行为是与一定的意志相联系的。当然, 我们不否认国家行为也应该区分为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 前者既不属于国际法上应该探讨的法律行为类型, 也有可能可以排除法律概念上意志的影响。但是, 我们也应该能够区别出国家行为在大多数情况是不能认定为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所以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 这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它所包含的到底是国家意志还是个人意志的问题。从社会学上来看, 行为的实施的原因都是主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实现某种需要。需要引起动机, 动机产生行为, 行为趋向目的, 目的实现满足, 满足导致新的需要。这说明实施某一行为的目的是和实施者自身的利益是分不开的。这样一来, 当个人不是以私人身份而是以国家的名义或者作为国家代表作出意思表示, 实施行为时, 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 满足国家需求的 (这里排除以权谋私的情况) 。从主观上说, 这种反映国家利益, 为了国家的需求的实现所体现出来的意志不属于个人意志的范畴, 而应该属于国家意志的范畴。当然, 有观点认为,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分不开的, 个人代表国家作出决策或实施行为时, 不可能不搀杂着个人利益的需要。对于这个观点, 笔者觉得国家意志和个人意志还是可以区分开来的。正如法人意志和个人意志一样。公司决策者所作出的行为自然也包含着对个人利益的考虑, 但是我们法律界也已经承认了公司法人在某种条件下是具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的, 法人代表所作出的行为是反映公司法人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意志和意识的。不能因为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紧密相连的, 就不承认国家行为在多数情况下其实是国家意志的外部表现形式。

(二) 国家具有国家意志。

如果说以上比较法人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相似点, 还有从国内法向国际法推延的嫌疑, 不一定符合国际环境的话, 那么我们还能从现行国际法中承认国家不法行为中得出国家具有国家意志的结论。任何国家均应对其国家不法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这是久已确立的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虽然现在对国家责任的构成条件、内容、形式和执行等问题, 国际法上长期没能形成统一和明确的规则。但是国家不法行为的存在, 则是无庸置疑。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 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从现实情况来看是由国家作为一个主体来承担的, 而不是由国家里的个人来承担。根据归责原则来看, 这样也否认了个人意志是导致国家不法行为的原因, 如果某种不法行为是由个人意志引起的, 则只能追究个人责任, 不能上升为国家责任。同时, 我们也知道国家不法行为相对于上面提到的国家行为而言, 则是一个更加具体的行为模式, 从法理上来说, 它是必然具备法律行为的要件的。而在法律行为的特点当中, 具有意志性是其中一个。法律行为是主体所实施的行为, 自然受主体意志的支配和控制, 反映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一定的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或者说, 正是通过意志的表现, 行为才能获得了行为 (包括法律行为) 的性质。一是在法律行为的结构中, 只存在意志和意识能力强弱的差别, 即有时候人们完全按照自我意志来实施法律行为, 有时候则可能并不完全出于自由意志实施某种行为, 但它本身并不是一个意志的有无问题。二是在国际法上, 国家不法行为当然是行为主体国家的意识和意志的外在体现。如果承认国家作为行为主体可以作出国际不法行为, 就必须承认作为行为主体的国家的意识与意志的存在。

(三)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 国家意志也是存在的。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 国家意志也是存在的, 它是构成国际法效力的根据。王铁崖教授在说明国际法效力根据时提到:“国家受国际法的约束, 但是, 同时, 国家又是国际法的制定者。因此, 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就只能是国家本身, 也就是国家的意志。当然, 谈到国家的意志作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并不是指各国的‘共同意志’, 而是各国的意志之间的协议。事实证明, 国家之间, 即使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之间, 也是可以达成协议而受拘束的。因此, 各国之间的协议, 或者说各国的意志之间的协议, 构成了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有的观点认为, 国家只是个抽象实体, 所谓的国家的意志和国家行为实际上只是代表国家的个人的意志和行为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容易导致推理出只是有个人才是国际法的真正主体的结论同时, 从国内法的角度来看, 除独裁统治的国家或“朕及国家”的情况以外, 国家意志也是独立于国家领导人的个人意志而客观存在着的。不承认国家有其独立于组成国家的自然人的意志的意志, 认为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或者作出的决定都是组成国家机关的个人的意志的反映, 国家行为只是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个人行为, 并进而认为国家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也只是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观点, 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最后, 从事实上看的话, 国家成立之后, 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实体, 它的主体意志, 是通过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等体现的。这些方针、政策、法律等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利益而且它们是以国家名义制定并依国家强制力实施的。正如贾宇教授指出, “国家和自然人各自在意思表示形式上, 虽有其不同特点, 但任何一个国家, 都有自己的决策机关即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 是国家活动的神经中枢, 这就似于人的大脑, 由国家的决策机关反映国家的意志, 调动和指挥国家的具体动并决定国家活动的方向和形式, 这种决策与反映自然人主观心理状态的意具有同样的功能, 同样可以分为合法与非法、善与恶。”如果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国家机关的决策具有破坏国际社会根本利益的目的, 那么国家在主观上就具有实施国际犯罪的意图。

参考文献

[1].马呈元主编.国际法 (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铁崖主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1

[3].马呈元著.国际犯罪与责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4].曲新久主编.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犯罪意识 篇2

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座

同学们:

大家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触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一.让我们一起先来说说法律是什么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体现人民意志的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行为规范。小的时候同学们在家不愿做家务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就会说:“快做家务,不做就揍你”。法律也是一样的道理。法律规定你不能做什么,但你做了,法律就惩罚你。法律规定你必须做什么,但你没做,法律就强制你去做。

二,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很多同学对于法律的约束与保护缺少认识,其实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下面我就以人的一辈子从出生到死亡大概的说说法律和我们的紧密关系。

我们的父母经《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和程序组成夫妻,并经《计划生育法》的规定领取准生证才生下我们,生下来后我们在未成年之前缺少生存能力,于是《民法通则》《婚姻法》等规定父母对我们有抚养,保护,教育等一系列的监护义务。同时因为我们是未成年人,所以国家特别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我们,制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来避免我们误入违法和犯罪之路。等我们到年纪要学知识了要上学了,《义务教育法》规定我们到了一定年龄就有权利和义务上学。等

三,谈谈最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今天在坐的至少大多数同学是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

1.《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2.《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是不是我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受到谴责,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了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但国家法律一样有各种惩罚的措施,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

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从小不注意克制各种不良行为,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所以对于我们在学校的学生来说,就是要按学校的校纪校规做事。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行为散漫,目无法纪而而酿成大错的案例:

一个是发生在2005年的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案件发生在四月份的一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己未吃的冰棒咬破一口,再灌入老鼠药,而后放入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吃了这有毒的冰棒后,很快就死了。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己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来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四,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面对犯罪我们如何自我保护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如99年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歌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一住宅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进屋后要陈某拿钱,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辨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对他作不起诉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极主动地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

(二)树立自尊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如舒某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一名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给他转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

犯罪意识 篇3

以影片类型而论, 《邦妮与克莱德》上承《你只能活一次》 (1937) 、《夜困摩天岭》 (1941) 和《嗜枪狂》 (1949) 等带有明显公路特征的电影, 并有意识地淡化了犯罪色彩, 在影片形式和意识形态方面进行革新, 也成为后来众多电影人竞相仿效和改写的范本。《邦妮与克莱德》所开创犯罪公路电影亚类型历久弥新, 激发了不同年代的优秀电影作者的创作欲望, 使其成为一个佳作迭出的影片类型。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就有泰伦斯·马力克的《穷山恶水》 (1973) , 阿尔特曼的《没有明天的人》 (1974) 等。一直下接《末路狂花》 (1991) 与《完美的世界》 (1993) 。

本文试图以《邦妮与克莱德》、《末路狂花》为例, 管窥不同时代犯罪公路电影类型及其所负载的意识形态变化。

1《邦妮与克莱德》

《邦妮与克莱德》故事背景设定于20世纪30年的大萧条年代, 这个时代是美国犯罪题材影片的阿里巴巴山洞, 也在这个时代产生了最初的公路电影萌芽。《邦妮与克莱德》内容取材自真实发生的犯罪故事, 这也让人联想到30年代盛行的以报纸头条新闻为故事开头的黑帮片传统。该片的电影构架和人物设置显然也借鉴了这个曾经流行的好莱坞类型电影。

但《邦妮与克莱德》从电影开始就让人们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气氛:电影通过邦妮的嘴唇及脸部大特写开场, 之后镜头切到她照镜子的镜头。这组镜头宣告新电影的主人公们开始正面审视自己, 而不再是50年代电影中常见的对自身的迷惘和无因的反抗。他们要什么, 他们知道;他们反抗什么, 他们也知道。

几个跳切后形成在床栏后面的面部特写, 她愤怒地敲击着床栏, 明显隐喻了被囚禁在狱中, 无聊、躁动、被禁锢的形象。她发现克莱德偷车后迅速走向克莱德和她妈妈的车, 她的脸上并不是愤怒而是兴奋, 这种不合常理的表现结合前面的被囚禁的痛苦的对照, 明白地表达着她渴望走向公路和汽车所代表的自由。60年代的主人公们已经不会像50年代《飞车党》中的马龙白兰度那样在小镇兜圈子, 而展示在他们前面的是没有尽头的公路。

这是美国电影银幕上首次出现与传统好莱坞电影人物形象迥然不同的新人物。他们同《四百下》中的安托万, 《精疲力尽》中的米歇尔一样, 是十足的无政府主义者, 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和颠覆者——事实上, 这部电影在一开始是准备交给法国导演特吕弗执导的, 是他推荐了后来的导演阿瑟·潘恩。

《邦妮与克莱德》选择驾车穿州越省的犯罪旅程作为叙事的基本构架, 在隐喻层面, 这部电影同样表现60年代的反叛精神对于传统美国文化边界的超越。克莱德试图说服邦妮跟他一起的台词昭示出这更是一部公路片多过强盗片:“你跟我一起旅行, 我们沿着道路离开德州, 穿越堪萨斯、密苏里、俄克拉荷马。”《邦妮与克莱德》中的抢劫银行实质上并非因为贫困或者欲望的30年代犯罪, 而是典型的60年代对于美国体制的反抗。

正如托马斯·沙茨敏锐的指出:比起20世纪30年代晚期的匪徒先辈们, 《邦妮与克莱德》中主角这种摇摆不定的人物描写和他变化的价值, 要复杂的得多。在早期的公路犯罪影片中, 罪犯是完全堕落的或是完全值得同情的, 这加重了这类电影对道德惩罚的要求[2]。

与传统的强盗片不同, 《邦妮与克莱德》并不强调犯罪。克莱德第一次作案的目的是向邦妮证明自己是货真价实的劫匪。且根本没有正面展示作案过程, 镜头一直对准在外面等待的邦妮和她旁边的汽车。真正的叙事重点来自于抢劫结束后他们上车逃离的场景。他们的自我介绍是在汽车引擎的伴奏之下, 而一旦车开始行使, 急促的班卓琴伴奏就同时响起, 强化着驾驶作为这部电影作为公路电影的特质。男女主角也是在汽车飞快的行使之中才放松下来, 之后进入正常叙事, 故事有了进展的可能性。

与采用车外固定机位拍摄的传统强盗片不同。《邦妮与克莱德》的摄影机机位要灵活得多:放在后座上的水平视点镜头仿佛把观众置身于车中。这种拟人化视点和车外跟拍的行驶镜头交叉剪切使本来表现逃离的段落充满兴奋感而不是紧张感。在《邦妮与克莱德》中, 汽车已经成为他们之外的另一个角色而非单纯的工具, 汽车的机动性和驾驶的自主性是他们获得自由的关键。这也是此后美国公路电影的重要特点。

《邦妮与克莱德》的导演阿瑟·潘恩对于在影片中对于汽车这一关键性角色的使用是相当自觉的, 他在拍摄这部电影前仔细研究了汽车对时代的重要意义:“福特公司生产出v8型汽车, 它足以使警车望尘莫及, 这时匪帮应运而生。这才是邦妮克莱德的真正肇始。他们以汽车为家:他们常常开着老式汽车, 一夜行驶七八百英里。实际上他们就生活在汽车里, 汽车的确是他们生活的天地。邦妮在车里写诗, 在车里吃姜汁饼干, 在车里下棋, 汽车是他们的栖身之所。在美国西部片的神话中, 汽车取代了复仇者的骏马, 这是西部片向强盗片的转变。”[3]

正如福柯所说:“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 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邦妮与克莱德》用30年代的表层故事, 表达了60年代的精神内核。邦妮和克莱德枪杀警察, 朝银行牌子上的瓶子练射击, 瓶子下面就是银行标示牌的特写镜头。他们甚至邀请搬家的农民朝这个牌子开枪。这种正面的反抗显然带有60年代鲜明的反体制色彩, 和《愤怒的葡萄》中为了生存下来而反抗的乔德截然不同。《邦妮与克莱德》中牛仔和强盗合体, 印第安人被警察和银行家取代。而宣扬美国主流价值的类型片, 在反文化运动风起云涌的60年代被巧妙地转换成了对既有体制对抗的讽喻性作品。

导演是典型的借他人之酒杯, 浇自己胸中之块垒:“本片并不是对邦妮和克莱德案情的研究, 他们的原型并不是那么重要。请看, 肯尼迪是遭刺杀而死的。我们在越南杀人和被杀。我们有生以来没有一刻不是在打仗。18岁时我从军远征, 到了朝鲜, 现在又到了越南。我们有一个充满暴力的社会, 它不是希腊、不是雅典、不是文艺复兴, 它是美国社会。我不得不把它拟人化, 说它是一个暴力的社会。既然如此, 为什么不让电影表现这一点。”[3]

2《末路狂花》

随着反文化运动落幕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于60年代反秩序力量的吸纳与改造。犯罪公路电影发展到80年代时, 在意识形态上已经发了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公路上“犯罪分子们”的反抗行为都开始有明确个人动机, 而不再是某种时代共谋的普遍性。因此, 反文化运动落幕后的公路电影倾向于给角色设置明确的生活环境和个人遭遇, 如《末路狂花》中路易斯曾遭性侵的前史, 以及赛尔玛天天面对的大男子主义丈夫。而相形之下, 六七十年代的公路电影中的主人公的犯罪行为基本没有个人动机, 没有前史, 他们仿佛无根的漫游者, 游走在没有起点和终点的公路上。

1980年代之后的绝大多数犯罪公路电影看起来对于体制越来越“无害”。而体制本身也越来越宽容这种对于主流价值的偶尔挑战并把它纳入主流意识形态之中。这种双方各退一步的“妥协”, 使公路犯罪电影开出了绚丽花朵, 代表作就是1991年的《末路狂花》。

雷德利·斯科特拍摄于1991年的公路电影《末路狂花》, 重现了60年代的反抗精神和对自由的终极追求, 最后两个主人公选择跳崖就死的行为仿佛比《邦妮与克莱德》中的被枪杀更加具有自觉性。但与前者比, 《末路狂花》的变化仍然是显著的。多了两个正面的男性形象:时时在试图挽救他们的警察及路易斯的有情有义的男朋友;与《邦妮与克莱德》中被警察设伏血腥屠杀不同, 他们在警察选择不开枪之时继续向前, 融化在代表自由的亚利桑那大峡谷中。因此, 前者传达的信息是反抗体制, 后者是追寻自由。

《末路狂花》的创造性和对主流社会的挑战主要在于把女性引入到公路与旷野之中, 而这两者通常被认为是男性主导的世界, 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中, “家”才是美国电影中女性的理想空间。美国经典的童话范本《绿野仙踪》中, 虽然女性多萝西成为旅途故事的中心角色。但在故事终点, 还是把她重新送回家庭, 并让她发出那句著名的“哪里都没有家好”的感慨。

在公路电影中, 女性形象并不罕见。例如, 前文提及的《邦尼和克莱德》, 以及《穷山恶水》《天生杀人狂》《我心狂野》等, 都是男女情侣的角色设置。但公路电影中的中心角色, 常常都是男性。而在公路上发生的事情, 往往是以男性为主导的故事。例如, 女性角色邦妮就是被克莱德从家庭囚笼中召唤出来。而在《穷山恶水》中, 也是男主角杀掉女主角的父亲, 烧毁了她家的房屋, 从而把她带出“伊甸园”。在流浪、逃亡、杀人和抢劫这样被认为极具男性化的行为中, 女性则往往扮演旁观者。同样, 作为主控象征的驾驶者也都是男性形象, 而女性则往往扮演副驾驶上的乘客角色。因此当这种男性统治的领域突然被《末路狂花》中的两个女性闯入, 自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路易斯和赛尔玛使用作为男性力量象征的汽车, 对男性主导的世界发起挑战。

某种程度上来说, 《末路狂花》似乎在有意与《邦妮与克莱德》形成对照, 虽然拍摄于1991年, 但载着她们完成公路之旅的座驾却是1966年的雷鸟敞篷车。这自然可以看作是导演对美国60年代反抗精神的缅怀。《末路狂花》中的路易斯是餐馆的女招待, 这也与《邦妮与克莱德》中邦妮的职业相同, 而且两部影片中主人公们都生活在美国保守的中南部。

然而时代变化自然的体现在这两部产生于不同年代的影片之中, 60年代公路电影并不重视角色的前史, 尽管是取材自真实的故事, 但《邦妮与克莱德》中对克莱德只是通过片头的照片用字幕的方式进行虚写, 而邦妮的家庭只是通过后来郊外见面一次。但《末路狂花》中对于女英雄们的生活及工作环境有详尽的描述, 赛尔玛俗气却大男子主义的丈夫, 路易斯乏味的工作及其在德州被性侵的经历。这是促使她们走上公路的原因。

有人认为, 作为电影来说, 缺乏个人前史的《邦妮与克莱德》显得粗疏, 但实则不然。首先, 从社会背景方面来说, 60年代的美国整体上是一种反抗的气氛, 因此不用详细铺排人物的前史和上路的动机。身处当时的时代氛围, 自然就能明白邦妮与克莱德绝非要抢银行或者挑衅警察, 而是反抗当时的社会制度及文化。因此, 《邦妮与克莱德》的反抗是代表着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相对而言, 《末路狂花》中的赛尔玛和路易斯的反抗则要个人化得多。尽管一些女权主义的影评认为, 那个试图拯救她们的警察和路易斯包容善良的男友钝化了该片对于男权社会的批判力度, 但这两个相对正面的男性形象却代表着社会的真实。

3 结语

犯罪公路电影大体的发展脉络主要源自1930、1940年代的黑帮片和黑色电影中具有公路结构的影片, 这一时期的影片主人公有较强烈的黑帮色彩, 是威胁社会的真正的犯罪份子, 他们对于秩序的威胁与破坏的动机是个人欲望及野心。他们的最终死亡结局意味着秩序得到维护, 公众得以抚慰。因此这一时期的公路结构影片带有较强的主流意识形态色彩, 这符合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片特点。

而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邦妮与克莱德》为代表的犯罪公路电影虽然仍然存在大量警匪冲突, 但负载的思想意涵并非犯罪本身, 而是对于体制及主流文化的反抗或反思。看上去似乎和强盗片同样的死亡方式, 但在深层次更象是一种主动行为, 即用自身的死亡来宣告体制的荒谬。

而在1980年代之后, 以黑人平权运动、女性主义运动和嬉皮士运动为主要表现的反文化运动落幕, 代表传统价值的保守主义重新占据美国主流意识形态。曾经以反秩序为标榜的犯罪公路电影也开始与社会妥协, 与主流意识形态合流, 慢慢朝向商业电影类型转变。

参考文献

[1]彼得比斯金.逍遥骑士, 愤怒公牛——新好莱坞内幕[M].严敏, 钱晓玲, 译.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8.

[2]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M].冯欣,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8.

上一篇:早期腹腔灌洗下一篇:跨既有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