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概念(共3篇)
网络犯罪概念 篇1
通常情况下, 人们所理解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与犯罪学视野下的犯罪概念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犯罪概念作为一个关于犯罪的思想体系, 必须要以不同层次的犯罪概念作为基点对其进行构建。伴随着犯罪学的发展, 社会学家对犯罪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不同学科的学者大都从自己的学科视角对犯罪概念加以界定, 本文则以犯罪学为基础, 研究犯罪学视野下的犯罪概念。
一、犯罪概念的发展
从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 犯罪的概念就已经存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背景下,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犯罪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在近代之前, 人们大都是以一种绝对的认知标准去判断犯罪, 又或者从神学以及伦理学等领域中选取一些理论去界定犯罪概念。比如,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对犯罪的理解是一种不正义的行为, 是一个人的恶性的表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具有善和恶两个部分, 如果前者占优势则应该受到赞扬, 如果后者占优势则应该受到责备, 之后, 他又把自然法则作为评判人的犯罪行为的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的思想也逐渐脱离神性向关注人性阶段过渡, 人性越来越多的被研究者所关注, 这就要求人们对犯罪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 比如, 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 卢梭认为, 犯罪不仅仅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律, 而且侵犯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是对国家社会契约的违反。加之, 随着西方国家资产阶级制度的逐渐确立, 资产阶级统治者逐渐提出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法治理念, 以维护自身的统治, 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 也逐渐向着科学理想的界定发展。
到18世纪后期, 法学家们开始试图为犯罪进行严格的概念界定, 从法律上位犯罪定义, 为各种正当行为与犯罪行为划分界限, 比如冯费尔巴哈把犯罪界定为符合两条标准, 其一, 必须是可以从外部加以识别的事物;其二, 必须违反既有的刑法禁令。随着一战的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现代犯罪学对犯罪概念界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犯罪学的指导思想也逐渐多元化, 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犯罪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界定表述, 资本主义国家依照自身国家的发展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对犯罪概念进行了界定, 比如日本的法益侵害说, 冲突说等等;而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将犯罪界定为违反社会秩序, 造成社会危害的行为。
二、犯罪学视野下犯罪概念的内容分析
现阶段随着犯罪学科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就必须将犯罪概念加以严格的界定, 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也是犯罪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犯罪学是一门事实科学, 其基本职能是对犯罪行为和犯罪现象进行描述, 以防范犯罪行为的发生。为此, 犯罪学视野下犯罪概念的界定应该从功能和事实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要注重体现自己的学科任务和目标, 另一方面则要展现犯罪社会文化的内容以及性质。笔者在本文中以我国学者白建军和刘广三所提出的功能性犯罪定义作为犯罪学视野下犯罪概念界定的依据, 认为以下三种事实可以被认定为犯罪。
首先, 准犯罪行为。所谓准犯罪是指不具有受刑罚处罚因而不被法定为犯罪, 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应当被作为犯罪行为加以研究。通常情况下, 我们又认为这种准犯罪行为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自杀行为;精神病人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滥用麻醉剂行为;不满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以及我国新刑法中第13条多提出的行为。之所以将这些行为界定为犯罪行为, 是因为从形式上分析, 它们都类似法定犯罪行为, 都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性;而且很多法定犯罪行为也都是由一般性的违法行为逐渐演变而来的,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也大都经过了由越轨行为向恶性危害社会行为的转变, 所以, 对于犯罪学研究来说, 将这些具有轻微危害社会行为界定为犯罪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其次, 待犯罪化的犯罪行为。其主要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应当法定为犯罪但是却依然没有被法定的犯罪行为。因为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很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逐渐增加, 但是却没有被纳入刑法规定。待犯罪化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并不低于法定犯罪行为, 为此, 待犯罪化犯罪理应被界定为犯罪。
最后, 绝大多数的法定犯罪是犯罪行为。在这里我们强调是绝大多数的法定犯罪, 因为在我国法定犯罪行为中还包含一部分待非犯罪化的犯罪。这一部分待非犯罪化的犯罪已经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但是却没有被非犯罪化, 所以依然具有刑事违法性。所以从犯罪学角度来说, 既然待非犯罪化行为已经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 犯罪学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深入研究。比如,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中, 对于倒卖文物者均构成犯罪。但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很多学者提出倒卖国家的一、二、三级文物可以构成犯罪, 但是如果是一般性的文物并不会构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相反可能会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以, 国家有必要将这类行为划为非犯罪行为。
三、结语
不同的学科视野对犯罪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 但是从犯罪学的视野下分析, 犯罪行为应该包括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理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诸如准犯罪、带犯罪化的犯罪以及绝大多数的法定犯罪行为等等。
摘要: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犯罪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笔者在本文中从犯罪学视野下对犯罪概念加以简要阐述, 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犯罪学,犯罪概念,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赵宝成.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兼谈犯罪学的性质与特点[J].政法论坛, 2010 (05) .
[2]陈兴良.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J].中国法学, 2011 (06) .
[3]张远煌.犯罪理念之确立—犯罪概念的刑法学与犯罪学比较分析[J].中国法学, 2010 (03) .
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 篇2
肯定共同过失犯罪的学者对于其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条件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姜伟教授认为:“共同过失犯指二人以上由各自的过失行为共同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犯罪形态。”并指出其构成条件: (1) 每个行为人的主观心理上都是过失的态度, 这是成立共同过失的前提; (2) 共同过失犯可以表现为同时过失与先后过失两种形式, 但其过失的内容应当基本相同, 这是共同过失犯的核心; (3) 每个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共同造成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 (1)
侯国云教授认为:“所谓共同过失犯罪, 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的过失行为共同造成一个或数个危害结果所构成的犯罪。共同过失犯罪是与单独过失犯罪相对而言的。”并认为构成共同过失犯罪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 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2) 在主观上, 各个共同过失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过失; (3) 在客观上, 各个共同过失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过失行为; (4) 共同过失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必须是同一个或数个危害结果。 (2)
冯军教授认为:“过失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的行为人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 由于全体行为人共同的不注意, 以至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共同犯罪形态。”同时指出:“过失共同犯罪是过失的共同犯罪, 它是共同犯罪的形态之一;共同过失犯罪是过失的同时犯罪或先后犯罪, 它是单独犯罪的形态之一。正因为存在这种性质的不同, 所以, 处罚原则也不相同。对过失共同犯罪适用共同处罚原则, 各行为人都要对全部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对共同过失犯罪适用分别处罚原则, 各行为人只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3)
2.我的观点
我认为, 对立观点的要旨在于均衡刑法的社会防卫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 促使刑法在充分有效地维护社会安宁时, 不至于触犯公民的权利;或在有效保护公民权利的同时, 兼顾维护社会安宁。共同过失犯罪理论及其实践, 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它突破了传统的共同犯罪学说, 背离了有些国家的刑法规定, 无疑会与罪刑法定原则发生摩擦, 对公民权利形成威胁。所以, 尽管我们不同意否定论者的观念, 但是, 也不可以漠视他们维护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初衷。从上文我国刑法学者对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之争中可以看出, 学者们对共同过失犯罪认识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是否承认共同过失犯罪构成共同犯罪, 这涉及怎么样理解共同犯罪的问题。
我国刑事立法把共同犯罪限定于共同故意犯罪。上述持通说观点的学者就是从解释论的角度否定共同过失犯罪构成共同犯罪, 使用的是狭义的共同犯罪的概念。冯军教授等学者从立法论上主张过失共同犯罪, 使用的则是广义的共同犯罪概念, 因而导致了共同过失犯罪概念的不一致。持解释论的学者有其刑法根据, 持立法论的学者亦有其理由, 这样争议下去, 难以对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我认为, 界定共同过失犯罪的概念不应单单涉及理论上的争论, 而应该把其放在整个社会的实践中考察, 其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 而应从其内部构造入手揭示其概念, 当我们弄清楚共同过失犯罪本身是什么之后, 再来讨论它在理论上是否成立共同犯罪。
在论及共同过失犯罪的结构特征之前, 我们有必要先来区分共同过失与竞合过失的区别, 来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一, 李某为占便宜, 将桥梁施工处临时安装的警示装置卸下拿回家后, 当晚司机王某开车路过, 造成翻车事故, 致一人死亡, 三人重伤;例二, 甲开车将乙撞成重伤, 出租车司机丙驾车将乙送往医院, 途中, 丙遇见一熟人要去商场, 丙便将熟人送到商场后才送乙去医院, 结果导致乙因流血过多而死亡。[4]
以上是从学者所举的被认为是共同过失犯罪的例子中抽出的两例, 可以说, 只注意到了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行为的共同及主观方面行为人各自的过失, 而根本没有考虑到主观方面过失的共同。确实, 在共同过失犯罪当中, 不可能有实施犯罪的意思联络, 但是, 不代表行为人之间没有任何的意思联络。如案例一中李某与王某的共同之处无非是在于客观上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而主观上的联系则根本没有, 既然是“共同过失犯罪”, 就必要求存在着共同过失, 而不是几个单独过失的碰巧结合。由于现行刑法明文规定“共同过失犯罪”的不按共同犯罪处理, 冯军教授特意区分“共同过失犯罪”与“过失共同犯罪”两个概念。但是, 在日常用语中, “共同过失犯罪”与“过失共同犯罪”两个概念实际上没有区别, 就像人们常说的故意共同犯罪与共同故意犯罪一样。[5]
本文中所论的共同过失犯罪类似于冯军教授所论的“过失共同犯罪”, 即我认为的共同过失犯罪应该以存在共同注意义务为前提, 不存在共同注意义务的, 不应当认为是共同过失犯罪。并认为某些学者所论的“共同过失犯罪”由于本身并不存在共同注意义务, 也就不存在“共同过失”, 而是一种过失的竞合或称“竞合过失”, 以此作为区别。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 本文所论的“共同过失犯罪”与传统的“共同过失犯罪”相比, 范围缩小了很多。首先从共同过失与竞合过失说。
关于犯罪结果的发生, 不少情况下是复数行为人的过失竞合在一起造成的。如上述所举的例一, 李某与司机王某之间不具有共同的注意义务或者说他们各自具有的注意义务的内容是不同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竞合过失。竞合过失或者过失的竞合是德、日刑法理论当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用来解决某些特殊类型的过失犯罪, 它旨在描述和说明那些由于行为人之间在主观上没有共同注意义务, 但客观上由于他们所实施的危害行为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从而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但并不构成共同过失犯罪的现象。在外国刑法理论中, 竞合过失一般是作为过失犯罪理论当中的特殊问题加以探讨的, 其实质是各行为人之间注意义务的分配。“对这种过失竞合情况下的过失犯, 就应该考虑行为人、被害人、第三者各自的注意义务, 判定其是否违反各自的注意义务”。[6]进而有学者提出了“竞合过失”的概念:“所谓的竞合过失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共同造成了一个危害后果, 但是, 在各行为人之间不存在共同注意义务和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共同心情。”[7]在我国刑法学界普遍存在着将竞合过失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相混淆的现象。实际上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其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共同过失犯罪主观上要有共同的注意义务, 客观上要有共同的过失行为, 即共同过失犯罪要求各行为人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必须有共同的要素。而竞合过失犯罪当中, 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 各行为人都是独立的, 不仅客观的实行行为是独立的, 主观上还毫无联系。研究共同过失犯罪的目的不外是为了防止数人乃至众人的共同过失所致的重大损害或危险事故的发生。
总之, 在竞合过失与共同过失中, 过失行为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可能完全一样, 但主观上的注意义务不同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考察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应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 认真区分两者在构成要件上的不同, 唯有如此, 才能正确确定共同过失犯罪。
主观上, 竞合过失行为人的注意各不相同, 各自独立, 各行为人仅对自己的行为存在注意义务, 对他人行为不存在注意和提醒、协助义务。而在共同过失犯罪中, 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注意义务, 行为人不但要对自己的行为履行注意义务, 而且要对他人行为履行注意义务。
在客观上, 竞合过失的行为人实行的并不是同一个实行行为, 行为之间表现出更多的松散性, 各行为人的行为均是可以独立成罪的行为。而对于共同过失犯罪, 各行为人的行为均是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 不同的行为均是围绕一个共同点———违反共同注意义务进行的, 行为之间表现为相互结合的一个整体。
在刑事归责上, 竞合过失表现为分别定罪、分别处罚。而共同过失犯罪则是共同处罚。
基于上述想法, 我认为, 所谓共同过失犯罪, 是指两人以上的行为人因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 由于全体行为人共同不注意的过失心理, 导致行为客观上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一种犯罪形态。
参考文献
[1]姜伟.犯罪形态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4:220.
[2]侯国云.过失犯罪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300.
[3]冯军.论过失共同犯罪.高铭暄, 赵秉志主编.新中国刑法学五十年 (下册)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1548.
[4]熊万林.共同过失犯罪浅析.河北法学, 1993, 4:17.
[5]张明楷.“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3:40.
[6][日]大塚仁著.冯军译.刑法概说 (总论.第三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10.
网络犯罪概念 篇3
一、有关犯罪构成的概念“领属”的学说
对于犯罪构成的“领属”, 在八十年代, 我国刑法学界就形成了“法律说”、“罪状说”、“理论说”、“事实说”、“法律+理论说”等, 但是由于不具备解决该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条件, 至今任未给出一致的明确的观点。纵观刑法学界的学说, 最具有代表性是“法定说”、“理论说”以及“折中说”。
1、法定说
该说是我国的通说, 认为其“领属”是法律规范, 将其解释为犯罪成立条件, 其依据主要是罪刑法定原则。由于其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具体标准, 那么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其就只能够是一种法律规定。该学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第一, 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的原则的要求。既然是法律规定, 就应该是明确的、显现的, 而实际上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含混、隐性的特点。第二, 逻辑混乱、循环论证。因为其是法律规定的, 所以是区分犯罪的标准;反过来, 因为其是区分犯罪的标准, 所以其只能够是法律规定的。这样由因导果、由果导因, 未正确区分因与果。
2、理论说
犯罪构成的概念“领属”是一种理论。其既不是法律, 也不是法律解释, 而是系统地、详尽地概括和阐明法律规定的理论。该学说能够圆满解说“法定说”明确性缺陷;但是其本身也有缺陷。既然其是理论, 而作用又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那么在实践中就是将理论作为认定犯罪的标准, 这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3、折中说
认为犯罪构成的“领属”既是法律规定, 又是理论学说。表面上看克服了法定说和理论说的缺陷, 实质上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观点。虽然一事物有很多属性, 但是本质的属性是只有一个的, 即与犯罪构成概念最相邻的属概念只可以是一个, 其不可能既是法律规定, 又是一种理论, 其概念的“领属”只能够是其中的一个。所以笔者不赞同此观点。
二、犯罪构成“法定说”之否定
1、“法定说”的历史由来
“犯罪构成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这一表述, 起于前苏联的刑法理论。在苏俄刑事诉讼法典和苏联最高法院判决中都明确使用了犯罪构成, 但是具体定义都没有涉及。这样使得学者从一开始对其概念的界定, 就从法律规定而转向与司法与理论层面的, 始终法律与理论的界限都是纠缠不清的。后来十月革命到二战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 就运用刑事司法和官方的刑法理论调整其内容。于是“法定说”就是前苏联的刑法思维方式。所以, “法定说”的产生是前苏联的特殊的历史与国情的产物, 但是在当今, 学者势必得理性地重新分析“法定说”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根据。
2、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理论
该说在批判“理论说”时指出, 混淆了犯罪构成和犯罪构成理论;认为前者是规范性的东西, 后者是范畴性的东西;是在承认犯罪构成是法律规定是前提下而得出的结论。笔者认为两者是有区分, 但是不是法律与理论的区分, 而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区分, 两者在我国使用的时候也没有明确地区分。笔者认为, 犯罪构成是依据刑法规定而得出的有助于司法人员及学者更准确、更直观地判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一种理论。而犯罪构成理论不仅包括犯罪构成的内容, 还应该包括研究犯罪构成的方法、目的、任务、价值等在内的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理论。
三、犯罪构成“理论说”之论证
1、从发展历程来看, “领属”是理论
犯罪构成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刑法的罪行擅断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为了防止封建刑法的罪行擅断, 提出无法律规定无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无法益侵害无刑法的法益保护原则、无责任无刑法的责任主义原则。进而推导出犯罪构成要件, 由罪刑法定原则推导出的该当性, 从法益保护原则推导出违法性, 从责任主义原则推导出责任性;形成大陆法系的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但三阶层各自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存在很大的争议。因而, 笔者认为犯罪构成本身不是法律, 其“领属”是理论。
2、从内容来看, “领属”是理论
有的学者将犯罪构成分为抽象的犯罪构成与一般的犯罪构成, 认为总则中有关犯罪构成的规定就是抽象的犯罪构成, 分则中的就是具体的犯罪构成。我国的刑法典中找不到任何有关犯罪构成的规定, 不但没有法定化的犯罪构成概念, 具体要件也无法在刑法典中一一找到。所以犯罪构成不是法律规定, 是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大前提下而提出的一种理论概念、理论概括, 其经过学者的不断努力而不断得到完善, 能够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的一种理论。
3、从三大法系来看, “领属”是理论
大陆法系中的违法性以及有责性中期待可能性和英美法系中的合法抗辩事由一般在刑法中都是找不到, 大多数是在刑法之外找根据的。在司法实践中, 违法性包括被害人承诺、见义勇为、义务冲突、自救行为等虽刑法未规定, 却能阻却责任的事由。期待可能性可以说在刑法中根本未涉及。合法抗辩事由包括未成年、警察圈套、醉态、精神病等在英美的刑法中是未规定的, 是长期待的司法实践中总结而来的。
在我国就犯罪客体而言, 在刑法中找不到任何有关犯罪客体的抽象内容或者具体的内容。近年来又提出了“两要件”、“三要件”、“五要件”以及“完善论”等学说的争议。若犯罪构成是法律规定, 那么以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为研究对象的犯罪构成理论可随便增加或删减法定构成要件或内容, 那就公然地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所以, 笔者认为犯罪构成, 的“领属”是理论。
4、“领属”是理论, 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20世纪以来, 随着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的演变, 罪刑法定也由形式的罪刑法定演变到实质的罪刑法定。实质的罪刑法定要求刑法对构成要件的规定与适用必须符合实体正当性, 法官在案件处理是应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实现实质的法治。犯罪构成是刑法学者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解释、整理、归纳而得出的理论。定罪量刑的依据刑法规范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承认犯罪构成概念的“领属”是理论, 并不是说定罪量刑的依据是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只是辅助司法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刑法规范, 更准确地办案。提出犯罪构成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适用法律,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法的公平正义的价值, 而这恰恰就是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最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犯罪构成, 是司法工作人以及刑法学者以刑法为根据, 结合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 进而推导和总结的一套系统的, 可以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与理解刑法的理论, 其“领属”是理论。
摘要:关于犯罪构成的“领属”刑法学上颇有争议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其发展历程、内容规定、三大法系及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四个方面论证犯罪构成的“领属”是理论。
关键词:犯罪构成,领属,论理说,罪刑法定
参考文献
[1]赵秉志.刑法总论研究综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冯亚东.犯罪构成本体论[J].中国法学, 2007 (04) .